1-中西文化比较(导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武汉纺织大学课程教案

中西文化比较

导论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通过学习,了解“文化”的概念、内涵及其特征;

2、了解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

3、理解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中进行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文化的特质;

2、文化与文明的区别

三、教学学时:4

四、讲稿:

世界文化通常被分为四大体系:一是西方文化体系,覆盖欧美、澳洲;二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覆盖西亚、中亚、北非、中非以及南亚、东南亚;三是印度文化文化体系,覆盖南亚,影响东南亚;四是中国文化体系,覆盖和影响整个东亚。在四大文化体系中,领先于世界文明的,最早是古希腊,随后是中国,再次是欧洲。古希腊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就已经进入奴隶社会,其青铜、冶铁、造纸术的发明领先于世界。中国约公元前476年进入封建社会,在公元3—15世纪,保持着世界领先的科技水平(李约瑟语),为世界文明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来,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扩张。

长期以来,在西方中心主义观念的支配下,一些西方政治家和学者甚至认为,在意识形态对抗结束之后,各民族之间在经济贸易、旅游、媒体通信等方面的相互作用的增长正在产生一种共同的世界文化,随之而来的应当是一个以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制和自由主义价值观的普及为基础的全球一体化的时代。

然而,科索沃上空轰鸣的飞机、阿富汗化为灰烬的巴米扬大佛、耶路撤冷的爆炸、伊拉克的炮火,都让我们不能不看到这表面繁荣下潜伏的危机。冷战结束十多年来,由国家分裂、民族矛盾导致的地区性冲突与局部战争愈演愈烈,尤其是其中一些国家内部的冲突多数与文化有关。俄罗斯与美国的冲突,中国崛起与美国重返亚太遏制中国,既有国家利益冲突的原因,也有文化差异的因素。

自有文明以来,人类曾经历过各种形式的文明间的碰撞与交流。从丝绸之

路到唐僧取经,从十字军东征到成吉思汗的西征,从马可波罗的东方之旅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从郑和下西洋到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带来的西学东渐……仅最近的数百年间,影响较大的文明间的碰撞即有16世纪以来的西方殖民化运动,中国的鸦片战争与八国联军入侵,二战后的中东战争与伊斯兰革命,20世纪世界性的现代化浪潮等等。当然,这些所谓交流并非完全建立在主动选择和平等互信基础上的对话,往往是与暴力或强权方式相伴随的单方向的文化输出和渗透。其中东西方文明间的交往与冲突尤为令人关注。

回顾人类文明的发生与与交往史,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冲突是不容回避的话题。长期以来,人们热衷于讨论中西文化孰优孰劣,究竟谁是先进或落后,但对其各自的渊源与特征却不甚了解,对文化差异与冲突的根本性质及其产生原因也缺乏认识。铸造新的中华文明,必须以宽容的气度和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去理解不同文化的优势与特色。这也是进行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要进行这项工作,我们先要明确,什么是文化?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怎样?现有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的起因、过程和现状如何?从哪些方面入手去进行比较?

第一节“文化”释义

人是文化的动物。人兽之别,在于兽只能本能地生存,而人在本能之外拥有一个文化的世界。所谓人是政治的动物、理性的动物、符号的动物、历史的动物,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等说法,都可概括为人是文化的动物。因为政治、理性、历史、符号、社会性等等,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或者与文化同义。人类拥有文化,已有漫长的历史。工具的制造、火的发明、文字的产生,社会制度的建立、国家的形成等等,一切都围绕文化发生。

一、“文化”的内涵

进行文化比较,首先必须对文化有一个认识,至少要有一个界定。不同的人,不仅普通人,甚至是专家,对“文化”的理解都会有所不同。我们谈到某人有文化,文化程度怎样,指的是这人识字多寡、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及接受教育的程度。但在另一层面上,小到个人的心理、行为、思维和价值观念等,大到人类的进化、文明的进步,都可以是文化。文化包括的范围广、层面多,百家各执一说,如盲人摸象,很难求得一个统一的定义。其实,中西方对“文化”的认识都有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1、中西方“文化”的词源考察

古代汉语中,“文化”一词与现今流行的文化概念相去甚远,而且“文化”作为整词的出现也有一个过程。有装饰、之意。

“文”在古汉语中的意义比较丰富。“文”同“纹”,本意是指各色交错的纹

理,有花纹、纹路、纹理等意思。如《易·系辞下》说:“物相杂,故曰文。”《文心雕龙·原道》也说:“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由纹理之意延伸出人为装饰、修饰的意思,与“质”相对。如《礼记·乐记》称:“五色成文而不乱。”又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等。如《文心雕龙·原道》:“自鸟迹代绳,文字始炳。”《论语·八佾》:“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再进一步推衍为美、善、文德教化,以及文辞、文章等,与“野”对应,或与武事对称。如孔颖达《尚书》序云:“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这里的“文”指文字,中国古代相传是伏羲氏发明了文字。《尚书·大禹謨》中歌颂大禹的功德“文命敷于四海”,说大禹文德布陈于四海。“文”已有文德的意思。《论语·学而》中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里的“行”专指道德践行,即“德行”,“文”则是与“行”相对应,指诗书礼乐等“六艺”之类。《论语·雍也》中还有“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野”指事物的“自然状态”,“文”指事物的人为状态。自觉地把“自然状态”和“人为状态”加以区分,可见古人很早就意识到“文”是由“人为”努力而通过“规范化”所表达出来的东西,才有了文字、文献、文籍、文学、文化、文明等词语。

把“文”与“化”连起来使用的最早见于《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人文”指的是社会现象和道德规范。意思是人类从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中寻找规律,以便驾驭、改造自然和教育、感化世人。“文化”一词开始连用是在刘向《说苑·指武》中:“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功。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的“文化”用如动词,意为以文德教化。不过,“文”指“文德”,“化”指教化,也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整词。之后,晋人束哲《补亡》诗中有“文化內辑,武功悠悠”句,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中说:“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显然,“文化”在这里已经属于名词意义上的概念,其含义包括文治、教化和礼乐制度典章等。

到明清之际,顾炎武提出了更为宽泛的“文化”概念,他在《日知录》中说:“自身而至于家国天下,制之为度数,发之为音容,莫非文也。”又说:“文之不可绝于天下地间,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清儒彭申善对“文化”也有类似的解释:

大而言之,则国家之礼乐制度;小而言之,则一身之衣服,一家之宫室。①总之,古代汉语中关于“文化”的概念,一般有两种理解:其一是指统治者

①《易经传义·解注辩证》,转引自曹锡仁《中西文化比较导论——关于中国文化选择的再检讨》,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