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盐胁迫耐受性研究进展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耐盐研究进展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耐盐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589937e58fafab069dc02a2.png)
(E t h n i c a n d R e l i g i o u s A f f a i r s B u r e a u F l y o v e r D i s t r i c t o f J i b a n C i t y, J i n a n S h a n d o n g 2 5 0 1 1 3)
p r o g r e s s ,b u t s o me i mp o r t a n t p r o b l e ms s t i l l n e e d t o b e s o l v e d .
Ke y wo r d s : s a l t s t r e s s ; g r o w t h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 o s mo t i c a d j u s t me n t ; a c t i v e o x y g e n ; A B A
2 0 1 4年 4 月
盐胁 迫对 植 物 的影 响 及植物耐 盐研 究进展
彭 程
(济南市天桥 区民族宗教事务局 , 山东 济南 2 5 0 1 1 3)
摘 要: 盐胁迫是一个影响植物 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 因素。该文总结 了盐胁 迫对植物 生长发 育及代 谢的影
响, 并从植物 自身结构、 渗透 调节、 活性氧 清除、 内源激 素等方面分析 了植物对 盐胁迫 的适应性机 制。近年来 , 国内 外对植物耐 盐性 的研 究 已取得 了相 当大的进展 , 但仍许 多重要 问题 有待 深入探 索研 究。
m e c h a n i s ms o f a d a p t a t i o n s t o s a l i n i t y ,i n c l u d i n g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o f p l a n t ,o s mo t i c a d j u s t m e n t , a c t i v e o x y g e n s c a v e n —
植物盐胁迫及其抗性生理研究进展解读
![植物盐胁迫及其抗性生理研究进展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864d272a67ec102de2bd8935.png)
植物盐胁迫及其抗性生理研究进展李艺华1罗丽2(1、漳州华安县科技局华安 363800 2、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州 350002摘要:盐胁迫是制约农作物产量的主要逆境因素之一。
本文综合了几年来植物盐胁迫研究的报道,对盐胁迫下植物生理生化和生长发育变化、植物自身生理系统的响应以及增强植物抗盐胁迫的方法进行综述和讨论。
关键词:植物抗盐胁迫生理中图分类号:Q94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327—(200603—0046—04盐胁迫是目前制约农作物产量的主要逆境因素之一[1],既有渗透胁迫又有离子胁迫[2]。
随着土壤盐渍化面积的扩展,许多非盐生植物因受盐胁迫而导致产量和品质的快速下降,已成为中国西北部和沿海地区迫切解决的难题。
迄今,植物盐胁迫这方面有较多的研究报道,多数侧重于某一植物或是植物某一生长阶段耐盐胁迫性与抗盐胁迫性的研究,缺少对植物抗盐胁迫有一个较为系统的综合阐述。
鉴于植物抗盐胁迫的研究面的广泛性和分散性,本文综合了几年来抗盐胁迫研究报道,对植物抗盐胁迫的生理机制做一个综合阐述,为阐明植物对盐胁迫的反应机制提供一个较系统的理论依据。
1 盐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盐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可分为三方面:离子毒害、渗透胁迫和营养亏缺。
离子毒害作用包括过量的有毒离子钠和氯对细胞膜系统的伤害,导致细胞膜透性的增大,电解质的外渗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细胞代谢失调;渗透胁迫是由于根系环境中盐分浓度的提高、水势下降而引起的植物吸水困难;营养亏缺则是由于根系吸收过程中高浓度Na和Cl 离子存在,干扰了植物对营养元素K、Ca和N的吸收,造成植物体内营养元素的缺乏,影响植物生长发育[1]。
大量试验结果表明,盐胁迫不同程度地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渗透作用,影响植物的同、异化功能[3],当盐分浓度超过植物叶片耐盐阀值或达到叶片致死盐量时,植物常表现出萎蔫或枯死状态[4]。
2 植物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2.1 植物液泡膜质子泵的响应植物细胞液泡膜上存在两类质子泵,即液泡膜H+ –ATPase(V–ATPase和H+–PPase (V-PPase,分别利用ATP和Ppi水解的自由能建立跨膜的质子电化学势梯度,参与各种溶质的转运,维持液泡的正常功能。
植物对盐胁迫的反应及其抗盐机理研究进展
![植物对盐胁迫的反应及其抗盐机理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75fb00303d8ce2f006623dd.png)
植物对盐胁迫的反应及其抗盐机理研究进展∙来源:生物谷∙时间: 2009-2-9∙浏览人数: 2863杨晓慧 1,2,蒋卫杰 1* ,魏珉 2,余宏军 1(1.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2.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安271018)REVIEW ON PLANT RESPONSE AND RESISTANCE MECHANISM TO SALT STRESSYANG Xiao-hui 1,2,JIANG Wei-jie 1*,WEI Min 2, YU Hong-jun 1 (1.Institute of Vegetables and Flowers,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Beijing 100081,China;2.College of Horticultur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do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Taian271018,China)Key words:Iron stress,Osmotic stress, Salt resistant mechanism, Plant摘要:本文从植物形态发育、质膜透性、光合和呼吸作用以及能量代谢等方面概述了盐胁迫下植物的生理生化反应,分析了盐害条件下离子胁迫和渗透胁迫作用机理以及植物的耐盐机制:植物小分子物质的积累、离子摄入和区域化、基因表达和大分子蛋白质的合成等,并简要综述了植物抗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关键词:离子胁迫;渗透胁迫;耐盐机制;植物中图分类号:S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24(2006)02-0302-04收稿日期:2005-06-25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2004AA247030,2004AA247010);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4BA521B01);农业部蔬菜遗传与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项目.作者简介:杨晓慧(1980- ),女,硕士研究生,从事设施园艺与无土栽培.*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E-mail:jiangwj@1 植物对盐胁迫的反应1.1 盐胁迫对植物形态发育的影响盐胁迫对植物个体形态发育的整体表现为抑制组织和器官的生长,加速发育过程,缩短营养生长和开花期。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耐盐机理研究进展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耐盐机理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9cd5e1abb68a98271fefa47.png)
M E N G F a n - h a o , WA N G C o n g , X U S h o u - j u n (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C o l l e g e ,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U n i v e r s i t y f o r N a t i o n a l i t i e s , T o n g l i a o 0 2 8 0 4 3 , G h i n a )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的文献综述3400字》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的文献综述34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3ad4844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b.png)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1.1 盐胁迫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1)1.1.1 盐胁迫对植物性状的影响 (1)1.1.2 盐胁迫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2)1.1.3 盐胁迫对膜透性的影响 (2)1.1.4 盐胁迫对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3)1.2 东方杉盐胁迫研究的应用前景 (3)参考文献 (4)东方杉(Taxodium mucronatum ×Cryptomeria fortunei)为一种杉科落羽杉属植物,为半常绿的高大乔木,是我国特有的品种。
东方杉树形优美,具有生长快、休眠期短、耐热、具有较强的抗风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耐盐碱以及耐水湿等优点,在河海岸地区以及盐碱地中均能种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具有极高的防护以及园林观赏价值[2]、适应性十分广泛。
1.1 盐胁迫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1.1.1 盐胁迫对植物性状的影响土壤中过量的盐会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可以通过盐害等级对植物的性状直观地表现出来或者通过数据计算盐害指数[4]来表现。
现如今国内外学者对作物对于盐胁迫所表现出的症状分别定义一般区分出不同盐害等级。
金荷仙等[5]试验表明,随着NaCl胁迫时间的不断增长,白玉兰的生长过程出现不同程度的受害症状,并且随着时间的增长加重,生长不断受抑制,并且等级不断加重,表现为叶片皱缩,叶片变黄焦枯。
盐胁迫影响柳树[5]、番茄[7]的根生长发育和形态结构,且随着盐胁迫处理溶液浓度的提高,其根长、根数和地上鲜重等生长指标的盐害系数均越来越高。
骆娟[8]发现马鞍藤地上、地下生物量等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且随着盐分浓度的提高马鞍藤生长受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另外张晓峰[9]根据研究发现随着盐浓度的升高,粳稻种子发芽率呈现出下降趋势,并且会抑制植物根系生长,减少地上、地下部分干物质积累量。
1.1.2 盐胁迫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在逆境条件下,植物受到来自外界的伤害时,会刺激细胞产生不同的自由基,植物体内的酶系统则有消除过多的活性氧达到平衡的作用,在不同的逆境条件下,如盐胁迫、淹水胁迫、干旱、寒冷等,植物体内活性氧类物质(ROS)的产生与清除平衡系统受到影响,ROS大量积累造成氧损伤,在此过程中,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酶促清除活性氧系统起到重要作用,当遭受到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和所遭受时间的不同,植物体内的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就会产生不同的差异。
植物对盐胁迫生理反应的研究综述
![植物对盐胁迫生理反应的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2a33766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7.png)
植物对盐胁迫生理反应的研究综述植物对盐胁迫的生理反应是一种适应过程,通过这种适应过程,植物能够在高盐环境下存活和生长。
盐胁迫会导致植物细胞内部离子平衡紊乱,影响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胞膜破裂和细胞溶胞。
本文将综述植物对盐胁迫的生理反应的研究,包括离子平衡调节、渗透调节、抗氧化逆境、信号转导调节等方面。
首先,植物通过调节离子平衡来适应高盐环境。
在盐胁迫下,植物会积累大量的钠离子,而钠离子是有毒的,对植物生长有害。
植物通过离子平衡调节机制排除过多的钠离子,增加细胞中的钾离子含量,维持细胞内钠离子与钾离子的平衡,从而减少盐对植物的毒性作用。
其次,植物通过渗透调节来适应盐胁迫环境。
盐胁迫会导致细胞内渗透物质浓度增加,进而引发大量的脱水作用,影响植物正常的生理代谢。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植物会合成渗透物质,如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等,增加细胞内的渗透物质浓度,维持正常的细胞水分平衡,减少盐胁迫对植物的危害。
此外,植物对盐胁迫还会导致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OS),如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等。
这些ROS会引发氧化损伤,破坏细胞膜和DNA等细胞结构,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植物通过抗氧化逆境来清除这些ROS,还原氧化损伤,保护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最后,植物在盐胁迫下的生理反应还涉及到信号转导调节。
盐胁迫会引发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如蛋白激酶、Ca2+、激素等。
这些信号传导通路可以调节植物的抗逆性,促进植物对盐的适应。
例如,激素赤霉素(GA)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而乙烯(ET)可以促进植物抗逆性,提高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植物对盐胁迫的生理反应是一种适应过程,包括离子平衡调节、渗透调节、抗氧化逆境、信号转导调节等方面。
这些生理反应相互作用,协同作用,帮助植物在高盐环境下生长和存活。
随着对植物盐胁迫生理反应的研究深入,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机制,从而为农业生产中的盐胁迫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应对策略。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盐适应性研究进展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盐适应性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7cdd24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4.png)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盐适应性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盐胁迫,作为一种常见的非生物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显著影响。
在盐碱地等极端环境中,植物常常面临高盐浓度的挑战,这对其生理代谢和生存策略提出了严峻的要求。
为了适应这种环境压力,植物发展出了一系列的盐适应性机制。
本文旨在综述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包括生长抑制、光合作用降低、离子平衡失调等方面,并深入探讨植物在盐胁迫下的适应性研究进展,包括离子转运、渗透调节、抗氧化防御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适应性机制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如何应对盐胁迫,而且可以为植物耐盐性的遗传改良和盐碱地的生态恢复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二、盐胁迫对植物生理生态的影响盐胁迫是指土壤中含盐量过高,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的环境压力。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表现在多个层面,涉及生理、生态、形态和分子等多个方面。
在生理层面,盐胁迫首先影响植物的水分平衡。
由于土壤中的高盐浓度,植物吸水变得困难,导致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失衡,进而引发细胞脱水和生理功能紊乱。
盐胁迫还会破坏植物的光合作用系统,降低叶绿素的含量和光合效率,从而影响植物的光能利用和有机物的合成。
在生态层面,盐胁迫导致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发生变化。
盐胁迫下,一些耐盐性强的植物种类或品种可能获得竞争优势,而一些对盐敏感的植物则可能因无法适应而死亡或生长受阻。
这种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在形态层面,盐胁迫会导致植物出现一系列适应性的形态变化。
例如,耐盐植物往往具有较厚的叶片和茎秆,以减少水分蒸发和盐分积累;根系也更加发达,以增加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面积。
一些植物还会通过减少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分配,增加地下部分的生物量分配来适应盐胁迫环境。
在分子层面,盐胁迫会引发植物体内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和基因表达变化。
例如,植物会通过调节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和积累来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一些与盐胁迫相关的基因也会被诱导表达,编码耐盐相关的蛋白质或酶类,以增强植物的耐盐能力。
(整理)植物盐碱胁迫生理及其适应性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整理)植物盐碱胁迫生理及其适应性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eaf5a65f01dc281e53af0ae.png)
植物盐碱胁迫适应机制研究进展,世界有10%以上的陆地面积受盐渍化的影响,中国的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土地也有4 000万hm2以上(赵可夫等,1999) 赵可夫.李法曾.1999.中国盐生植物.北京:科学出版社,大面积的盐渍化土地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对其进行改造成为当务之急。
实际操作中常采用选育和培育抗盐品种来改良盐碱地,因此对植物抗盐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植物抗盐性的关键是探明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机制,为此国内外众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现植物适应盐胁迫的生理机制主要包括:提高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消除自由基对植物机体的伤害;改变体内各种激素含量;离子选择性吸收;离子区域化;拒盐作用及合成渗透调节物质。
1.抗氧化酶的诱导合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盐碱胁迫环境下植物细胞结构(如:叶绿体、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中产生的大量活性氧(ROS)会造成叶绿素、膜质、蛋白质和核酸的氧化伤害从而破坏正常的生理代谢(Mittova et a1.,2002) Mittova V,Tat M,Volokita M ,et a/.2002.Salt stres induces up-regulation of-an eficient chloroplast an tioxidan t system in the salt-tolerant wi ld tomato species Lycopersion penndlii but not in the cultivated species .Physiol Plan t,115:393—4O0。
为避免ROS的积累,具较强抗盐性的植物体内的抗氧化酶系统在盐胁迫下活性增强,可清除过量ROS。
盐胁迫能诱导某些抗氧化酶及其信使RNA的表达,如盐胁迫下甜橙(Citrus sinensis)愈伤组织和叶片中有磷脂脱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HGPX)合成(Stevens et a1.,1997);NaC1浓度为100 mmol·L-1 的环境下,金盏菊(Calendula officinalis)和玉米(Zea mays)叶片中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增强(Chaparzadeh et a1.,2004;Neto et a1.,2006)。
植物盐胁迫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植物盐胁迫适应机制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d9f17dcb8f67c1cfad6b8ad.png)
植物激素的诱导
盐生环境使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受阻,但植物在盐胁 迫条件下可通过改变体内各种激素的含量来维持其正常发 育。
柯玉琴等(2002)发现随盐浓度的提高,不耐盐甘薯 品种叶片的生长素(IAA)水平下降的幅度大于中等耐盐和 耐盐品种。
研究发现高盐胁迫下,植物体内脱落酸(ABA)和细胞 分裂素(CTK)的含量增加(Mdesuquy,1998; Vaidyanathan eta1,1999)
欢迎各位老师同学参加 草业科学硕士研究生读书报告
草业科学硕士研究生读书报告
植物盐胁迫适应机制 的研究进展
报告人:夏传红 时间:2008年12月
◆引言 ◆抗氧化酶的诱导 ◆植物激素的诱导 ◆离子平衡、离子区域化及
拒盐作用 ◆渗透调节 ◆结束语
引言
在盐胁迫下,植物体内的主要生理过程都会受到影 响,例如光合作用、蛋白质合成、能量和油脂代谢等。
盐胁迫下抗氧化酶系统活性的提高对植物的抗盐能力具 有重要贡献,某些过表达抗氧化酶基因的植物也证明了抗 氧化酶在抗盐胁迫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盐胁迫条件下,转基因烟草通过过表达基因 Gls GPX(编码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PX),促进植物对ROS的清除,从而增强了其抗盐性(Roxas eta1,2000);拟南芥突变体pstl(光合自养抗盐突变体)体 内的SOD和APX活性高于野生拟南芥,因而获得较强的抗盐 性(Tsugane eta1,1999)。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植物胞质K+浓度相对较高 (100~150mmol·L-1)而Na+相对较低(1~100mmol·L-1 ), 由于2种离子半径和水合能相似,Na+对K+吸收呈现出明显 的竞争抑制作用,因此,盐碱化土壤上作物往往受到Na+ 毒害和K+亏缺的双重伤害,对它们的选择程度的高低就 成为影响植物抗盐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盐生植物耐盐性的研究进展
![盐生植物耐盐性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50c20015f0e7cd184253636.png)
盐生植物耐盐性的研究进展【摘要】对近年来植物抗盐的适应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了概述,阐明了植物在盐胁迫下的反应及盐胁迫作用机理。
【关键词】耐盐性;渗透调节;适应机制土壤盐渍化是农作物生产中最严重的非生物逆境之一,目前全世界至少有20%的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盐渍化威胁。
同时,我国耕地由于灌溉和施肥不当引起的次生盐渍化问题日益恶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逐年加重。
选育耐盐作物,提高作物对盐渍环境的适应能力,是减轻土壤盐渍化危害以及开发利用沿海滩涂等盐渍化土地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1]。
此外,深入剖析植物耐盐性的机理,对于人们理解植物在环境胁迫条件下的基因调控、信号转导、离子转运和矿质营养等方的生物学机理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成为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
本研究对植物抗盐的适应机制作了概述,同时对植物在盐胁迫下的反应做了阐述。
1.植物盐胁迫逆境是对植物生长和生存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又称胁迫。
植物所生长的土壤中所含有的可溶性盐分过多,就称为盐胁迫。
植物在逆境中的生理生态反应就称为逆境生理[2]。
逆境胁迫对植物的伤害最直观的表现反映在植株的外在形态上。
例如植物遭受严重水分胁迫后,就会产生如植株矮小、叶子卷曲及萎蔫、有坏死斑点和过早凋落等一些明显的症状。
总体来说盐胁迫对植物的生长产生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1.1吸收水分于对的能力降低。
土壤盐分过高会使土壤溶液的水势降低,导致植物吸水困难,相当植物产生干旱胁迫。
1.2离子失调。
植物在受到盐胁迫时,土壤中Na+含量较高往往会排斥植物对其它离子如K+、Ca2+及Mg2+的吸收。
研究认为,盐离子对植物有更直接的毒害方式,即盐离子会打破植物细胞内的离子平衡,从而使植物代谢紊乱[3]。
1.3产生渗透胁迫。
土壤中盐分过多会使土壤溶液的水势降低,导致植物吸水困难,造成生理干旱。
研究显示,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间接的,它通过降低细胞的水势,影响植物对水分和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严重时会导致植物萎蔫或者死亡。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耐盐机理研究进展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耐盐机理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84d8401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e1.png)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耐盐机理研究进展盐胁迫是目前全球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之一,盐胁迫不仅影响着土壤质量,也对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研究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耐盐机理十分重要。
本文从盐胁迫的影响、植物耐盐机理和研究进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盐胁迫作为植物的非生物胁迫之一,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渗透调节失衡:盐分通过渗透进入植物细胞内,使细胞外液体渗透压增大,导致细胞内渗透调节失衡,细胞脱水、膜破裂等问题。
(2)离子平衡失调:盐分进入植物细胞内后,会与细胞内离子平衡相互作用,使得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增大,导致离子平衡失调,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
(3)氧化还原反应失衡:盐胁迫还会影响植物内源物质的代谢,导致氧化还原反应失衡,从而影响 ATP 合成,进一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二、植物耐盐机理为了适应盐胁迫环境,植物通过多种途径形成了多种耐盐机理:(1)渗透调节机理:植物可通过调整细胞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和运输,维持细胞内渗透平衡,从而维持细胞的稳定。
(2)离子平衡机理:植物通过 Na+/H+ 抗端转运蛋白和 K+/Na+ 抗端转运蛋白等蛋白质的参与,将外界过量的 Na+ 积累在细胞外,同时提高细胞内 Na+ 浓度,从而维持细胞内的 K+/Na+ 平衡。
(3)氧化还原机理:植物可通过积累可溶性蛋白和多酚类物质等物质,增强植物对氧化应激的抵抗能力,维持氧化还原反应平衡。
(4)代谢调节机理:植物在发生盐胁迫后会调节内源物质的代谢过程,从而维持体内能量代谢平衡,保护细胞组织。
(5)基因调控机理:植物可通过启动一系列耐盐基因的表达,促进新生物质合成,提高植物抵御盐胁迫的能力。
三、研究进展随着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等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植物耐盐基因得以鉴定。
同时,结合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的方法,对植物耐盐机理的探究也日益深入。
目前,植物耐盐机理的研究存在一些难点,如盐胁迫条件的确定、不同作物品种的差异性等问题。
植物生理学中的植物耐盐性研究
![植物生理学中的植物耐盐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cd6362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e8.png)
植物生理学中的植物耐盐性研究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了全世界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而不断扩大的荒漠化和土地沙化,也会对全球的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带来很大的威胁。
针对这些问题,植物耐盐性研究成为了植物生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1. 植物在盐胁迫下的反应机制盐对植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对植物的生长、代谢和营养素的吸收等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同时,盐还会破坏植物微小管道、细胞膜和细胞内蛋白质等构成,引起细胞水分调节失衡。
为了适应这种极端的环境条件,植物发展出了很多分类和消耗过多盐离子的耐盐方式。
植物的耐盐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根系和种子施肥后的盐度。
植物生长的过程中会产生盐离子聚集的区域,同时还会积累一些与盐分有关的抗生素和氧化物。
这些生物性质可以被利用来增加植物以及解毒和抵抗盐分和逆境的能力。
2. 植物耐盐性的测定方法测定植物耐盐性的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方法有:良性和急性盐胁迫法、引起植物生理参数变化的离体筛选法、遗传因素的研究等。
良性盐胁迫法指将盐处理在不影响植物生长的范围内进行试验。
在这种条件下,普通植物和一些耐盐植物的表现特点,例如生长状况、氯化钠浓度变化、类胡萝卜素、脯氨酸、丙二醛等若干生理参数的变化被测定出来。
急性盐胁迫法指较短的时间高浓度盐胁迫下对植物进行处理,并通过观察植物根系的形态、干重、呼吸率等指标来确定植物的耐盐性。
应用良性和急性盐胁迫法得到的数据可以推断植物应对盐胁迫所需的最佳方式。
3. 植物耐盐性的研究进展目前,植物耐盐性的研究已经成为了植物生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的不断发展,我们能够将研究重点放在从基因组水平到亚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范围内。
病毒诱变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寻找植物耐盐性基因的研究。
研究表明,这种新颖的方法已经成功地鉴定出了许多与盐胁迫有关的植物基因座。
同时,核糖核酸干扰技术也逐渐成为了探究与植物耐盐性相关的基因的重要手段。
此外,利用传统的生化技术和实时定量PCR技术也可以得出可靠的结果。
植物耐盐生理机制及耐盐性研究进展
![植物耐盐生理机制及耐盐性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5d8012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e.png)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ogy 2023, Vol.13 No.7植物耐盐生理机制及耐盐性研究进展蒋宇杰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 250000摘要 盐胁迫会对作物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造成产量下降。
阐述了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并综述了植物耐盐机理的研究、植物的耐盐性等。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可以改善作物耐盐性的方法,进一步研究植物的抗盐性,给选育和生产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盐胁迫;植物生长机理;抗盐性中图分类号:Q945.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7–0020-031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影响。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2点:第一,盐胁迫会使植株的水分吸收能力下降,从而使植株的生长受到抑制,这就是所谓的渗透胁迫[1]。
如果过量的盐分进入植株,就会对植株的细胞产生损伤,进而对植株的生长产生更大的影响。
第二,离子毒性在盐的浓度到达临界点后会出现,导致植物无法保持离子平衡,从而导致二次伤害。
结果表明,盐胁迫对植物的萌发、生长、光合色素、光合作用、离子平衡、养分平衡等都有影响。
1.1 盐分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种子发芽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重要因素。
研究观察到,光果甘草和胀果甘草在400 mmol/L NaCl条件下的萌发率、根长、根鲜重等均显著降低。
有研究表明,盐害对松果菊种子发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发芽、发芽指数等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会延迟种子萌发时间,使其萌发周期拉长[2]。
总之,盐分胁迫对种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盐害对植株的表现效应主要有:新枝生长缓慢,植株高度下降,叶片枯黄、枯萎等,而与生理变化相比,植株生长速度较慢。
植物受到盐害的第一个征兆是老叶,然后是新叶。
植物老叶的盐害表现为:叶片边缘和叶片尖端先枯萎,接着变为黄绿色,再到凋谢,最终叶片发黑,叶片枯死。
植物受盐胁迫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
![植物受盐胁迫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46e38fd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6.png)
植物受盐胁迫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植物生长和发育需要很多元素和物质,其中盐是非常重要的一种。
人们常常用盐来调味,而植物也需要盐来维持生命活动。
但是,随着人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许多地区的土地和水源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盐的含量也逐渐升高。
这种盐的积累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导致了许多不良的影响。
因此,研究植物受盐胁迫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对于改善植物的抗盐性和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盐对植物的影响盐的主要成分是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它们可以通过根系进入植物体内,会破坏植物细胞的内稳态,从而导致一系列生理和生化变化。
首先,盐胁迫会导致植物体内水分的丧失,使植物变得枯黄和萎缩。
同时,盐胁迫还会破坏植物的细胞膜,增加膜的渗透性,使细胞内的物质流失。
另外,盐胁迫还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抑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降低植物的生产力。
因此,如何提高植物的抗盐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的方法为了研究植物受盐胁迫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人员需要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一系列研究。
其中包括基因克隆、全基因组测序、转录组分析、蛋白质组学等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让研究人员获得众多的分子生物学信息,进而分析植物受盐胁迫的机制。
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的进展在过去几十年中,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揭示了植物受盐胁迫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在这些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盐胁迫会影响植物体内的一系列基因的表达。
例如,研究人员发现,促进生长因子(auxin)、细胞壁松弛剂(expansin)等基因的表达量受盐胁迫而下调。
而在抗盐性强的植物中,研究人员发现植物体内可以积累大量的脯氨酸等耐盐物质,在盐胁迫的条件下可以保持植物细胞内的稳态。
另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在盐胁迫的条件下,一些转录因子和信号传导途径也发生了变化。
这些变化可以帮助植物适应盐胁迫的环境,从而提高植物的抗盐性。
未来展望尽管在过去的研究中,我们已经了解了许多植物受盐胁迫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但是,我们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以解决一系列重要的科学问题。
盐碱胁迫对植物形态和生理生化影响及植物响应的研究进展
![盐碱胁迫对植物形态和生理生化影响及植物响应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9d3d4b7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1b.png)
盐碱胁迫对植物形态和生理生化影响及植物响应的研究进展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加剧,盐碱胁迫已成为限制植物生长和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盐碱胁迫会引起植物的形态、生理和生化特性发生变化,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研究盐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对胁迫的响应,对于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和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盐碱胁迫对植物形态和生理生化影响以及植物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盐碱胁迫对植物形态的影响盐碱胁迫会引起植物根系表面积的减小、根系生长受限。
盐胁迫往往导致植物的根系发生较大的形态改变,如根系畸形、根尖受损等。
在盐胁迫条件下,植物的地上部也会出现明显的形态变化,如叶片的变小、卷曲、脱水等。
盐碱胁迫还会导致植物茎干的变细、叶绿素含量减少等形态特征的改变。
盐碱胁迫会影响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如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养分吸收等。
在盐碱胁迫条件下,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等会减少,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盐碱胁迫还会导致植物细胞的渗透压增大,细胞内部水分流失,导致植物细胞的脱水,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盐碱胁迫还会影响植物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受到限制。
为了应对盐碱胁迫,植物会通过一系列生理和分子机制进行调节,以维持其正常的生长和生理功能。
植物会通过增加根系表面积、根毛密度等方式来增强对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以缓解盐胁迫对植物根系的影响。
植物会调节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和积累,以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稳定,缓解盐胁迫对植物细胞的脱水影响。
植物还会通过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合成抗氧化物质等方式来增强对氧化应激的抵抗能力,维持细胞内的氧化稳态。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家们对植物盐碱胁迫响应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通过利用植物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手段,揭示了植物对盐碱胁迫的分子机制。
研究发现,植物通过调节离子运输蛋白、抗氧化相关基因、渗透调节物质等一系列基因的表达,以维持细胞内的渗透稳态和离子平衡,从而增强对盐碱胁迫的抵抗能力。
植物对盐碱胁迫的响应机制研究进展
![植物对盐碱胁迫的响应机制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679462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3.png)
植物对盐碱胁迫的响应机制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盐碱胁迫是一种常见的环境压力,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显著影响。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土壤盐碱化的背景下,研究植物对盐碱胁迫的响应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植物对盐碱胁迫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植物耐盐碱育种和盐碱地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盐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然后重点综述了植物在盐碱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响应、分子机制以及耐盐碱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综述,期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植物耐盐碱机制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盐碱胁迫对植物生理生态的影响盐碱胁迫对植物的生理生态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涉及到植物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水分平衡、离子平衡以及抗氧化系统等多个方面。
盐碱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盐碱环境中的高盐浓度会导致植物细胞内外渗透压失衡,从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分裂和扩展,导致植物生长迟缓、矮小,叶片数量和大小减少。
盐碱胁迫还会影响植物根系的发育,限制其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进一步加剧生长抑制。
盐碱胁迫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具有显著影响。
盐碱环境会导致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影响光合色素的合成和稳定性,从而降低光合效率。
盐碱胁迫还会影响植物叶片的气孔开闭和蒸腾作用,导致光合作用的原料供应不足,进一步降低光合效率。
再者,盐碱胁迫会破坏植物的水分平衡和离子平衡。
高盐浓度会导致植物细胞内的水分外渗,破坏细胞内的水分平衡,影响植物的正常生理功能。
同时,盐碱胁迫还会影响植物对离子的吸收和转运,导致细胞内离子浓度的改变,进一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盐碱胁迫还会对植物的抗氧化系统产生影响。
盐碱环境会导致植物体内活性氧(ROS)的产生增加,对植物细胞造成氧化损伤。
为了应对这种氧化压力,植物会启动其抗氧化系统,包括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合成抗氧化物质等,以清除ROS,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植物激素对胁迫反应调控的研究进展
![植物激素对胁迫反应调控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713f80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4f.png)
植物激素对胁迫反应调控的研究进展一、概述植物激素,作为植物体内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适应环境变化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加剧,植物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非生物胁迫,如干旱、盐碱、高温、寒冷和洪涝等。
这些胁迫条件对植物的生长和存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植物激素在胁迫反应调控中的关键作用也逐渐被揭示出来。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植物发展出了复杂的机制来感知和响应外部压力。
植物激素作为这些机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精细调控植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帮助植物适应各种胁迫环境。
目前已知的九大类植物激素,包括脱落酸(ABA)、生长素、油菜素内酯、细胞分裂素、乙烯、赤霉素、茉莉酸、水杨酸和独角金内酯等,都在胁迫反应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胁迫条件下,植物激素通过调节基因表达、蛋白质合成和酶活性等方式,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
ABA在干旱胁迫下能够触发植物的抗旱机制,促进根系生长和气孔关闭,以降低水分散失生长素则能够调节植物侧根的形成和伸长,增强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
其他植物激素也通过协同或拮抗作用,共同调控植物的胁迫反应。
随着研究的深入,植物激素在胁迫反应调控中的具体作用机制逐渐被揭示。
学者们利用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手段,对植物激素的信号转导途径、靶标基因和互作网络进行了深入研究。
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激素在胁迫反应调控中的作用,也为培育抗逆性更强的作物品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本文将综述近年来植物激素对胁迫反应调控的研究进展,包括不同植物激素在胁迫反应中的具体作用、信号转导途径和互作机制等方面。
我们也将讨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挑战,以期为植物抗逆性的提升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 植物激素的定义与分类植物激素,又称为植物内源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一些微量而能调节(促进、抑制)自身生理过程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往往在植物特定的组织部位合成,然后转移到其他部位起作用。
植物对盐胁迫的反应及其抗盐机理研究进展
![植物对盐胁迫的反应及其抗盐机理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17bde9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4.png)
植物对盐胁迫的反应及其抗盐机理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盐胁迫是限制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力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
盐胁迫对植物产生的负面影响包括渗透胁迫、离子毒害以及营养失衡等。
为了应对这些压力,植物已经发展出了复杂的适应机制,这些机制涉及到生理、生化以及分子层面的变化。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植物对盐胁迫的反应及其抗盐机理的研究进展,旨在深入了解植物如何在盐胁迫环境中生存并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从而为提高植物耐盐性、优化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修复提供理论支持和策略建议。
二、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盐胁迫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常常面临的一种环境压力。
当土壤中的盐浓度超过植物所能承受的范围时,便会对植物的生长和生理特性产生负面影响。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盐胁迫会导致植物的生长受到抑制。
在高盐环境下,植物细胞的渗透压增大,使得植物吸水变得困难,从而影响了细胞的正常膨压和生长。
盐胁迫还会引起植物叶片的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受阻,进一步影响植物的生长。
盐胁迫对植物的生理特性也有显著影响。
在盐胁迫下,植物会积累大量的钠离子和氯离子,这些离子会干扰植物细胞内的离子平衡,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
盐胁迫还会导致植物体内的活性氧增加,引发氧化应激反应,对植物细胞造成损伤。
为了应对盐胁迫,植物发展出了一系列抗盐机制。
这些机制包括通过调节离子转运蛋白,减少钠离子和氯离子的积累;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清除活性氧,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以及调整光合作用和代谢途径,提高植物对盐胁迫的耐受性。
这些抗盐机制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植物如何在盐胁迫下生存,也为提高作物的耐盐性,改善盐碱地的农业生产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盐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和生理特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应对盐胁迫,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植物的抗盐机制,并通过基因工程等手段提高作物的耐盐性,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机制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了多种适应盐胁迫的机制。
植物对盐碱胁迫的适应与响应机制研究
![植物对盐碱胁迫的适应与响应机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8ed4279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e1.png)
植物对盐碱胁迫的适应与响应机制研究植物作为生命体的一种,需要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生长与繁衍。
然而,盐碱胁迫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压力因子,常常影响到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为了在这样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生存,植物进化出了一系列的适应与响应机制,以增强自身对盐碱胁迫的耐受性。
本文将详细阐述植物对盐碱胁迫的适应与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首先,植物通过根系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来适应盐碱胁迫。
研究表明,植物在盐碱环境中会增加根系的表面积和长度,从而增加根系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
同时,植物还会增加根系的毛细管络合能力,以减少盐分对根系的侵害。
此外,植物还能通过分泌可溶性物质如有机酸和鞣质等,来调节土壤盐碱性,从而减轻盐碱胁迫对根系的影响。
其次,植物在生理水平上也通过一系列反应来适应盐碱胁迫。
当植物受到盐碱胁迫时,会发生一系列的代谢调整,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例如,植物会增加可溶性蛋白的合成,以保护细胞结构和酶的活性。
同时,植物还可以产生一些特定的物质如脯氨酸和脯氨酸相关物质等,来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以维持细胞的稳定性。
此外,植物还可以产生一系列抗氧化物质如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等,以清除细胞内产生的活性氧,减轻氧化胁迫对植物的损害。
最后,植物在基因和信号转导水平也发生了一系列的适应和响应变化。
研究表明,一些特定的基因在植物受到盐碱胁迫时得到了上调或下调。
这些基因的调控可以增强植物对盐碱胁迫的耐受性,包括增强根系的生长和营养吸收能力,增加抗氧化酶的产生等。
同时,植物还会通过钙离子、激素和蛋白激酶等信号分子的参与,来传递盐碱胁迫的信号,并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
总之,植物对盐碱胁迫的适应与响应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根系结构和功能的调整、生理变化以及基因和信号转导的调节等多个层面。
对这些机制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在盐碱环境下的生存策略,也为我们开发和选育耐盐碱植物提供了理论支持。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关注植物对盐碱胁迫的响应机制,以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直接原因可能是由于破坏了氨基酸的合成。盐胁迫下,番茄 叶片中 Chl-a+b、Chl-a 和 β- 胡萝卜素的含量降低。高盐胁迫 对小麦不同类型的蛋白质影响不一样,经 NaCl 处理后,262kDa 蛋白含量增加,132 和 202kDa 蛋白含量减少,242kDa 蛋白完 全消失。
脂类对于很多生理胁迫的耐受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 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消除水胁迫 和盐胁迫的危害。比如,花生中脂类含量在低浓度 NaCl 条件下增 加,高盐下降低。NaCl 胁迫下,盐沼草根部质膜中脂类成份发生 改变,而且固醇和磷脂的摩尔比随盐分的增加而降低,而固醇 / 磷脂却不受影响。 1.4 盐胁迫对抗氧化酶的影响
一般而言,在高盐胁迫下,植物生长发育会发生一定变化, 高盐胁迫会抑制植物组织和器官的生长和分化,使植物的发育进 程在一定程度提前。同时高盐胁迫还会造成植物叶面积扩展速率 降低,随着含盐量的增加,叶面积停止增加,叶、茎和根的鲜重 及干重降低。 1.3 盐胁迫对植物蛋白及脂类的影响
一般而言过多的盐分抑制蛋白质合成而促进其分解,抑制
1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一个适度的盐分环境,超过一定的 阈值,植物就会受到盐胁迫甚至盐伤害。植物对盐胁迫的反应是 由多种因素共同调节和控制的,涉及到生理、生化、细胞等多方 面的变化,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在 盐胁迫条件下,所有植物的生长都会受到抑制,不同植物对于致 死盐浓度的耐受水平和生长降低率不同。以下是盐胁迫对植物的 主要影响。 1.1 盐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2010 年第 09 期 (总第 247 期)
吉林农业
JILIN AGRICULTURAL
NO.09,2010 (CumulativetyNO.247)
植物盐胁迫耐受性研究进展
伍林涛,杜才富,邵明波
(贵州省油菜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8)
摘要:文章从光合作用,生长发育,抗氧化酶等方面概述了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从植物的表观,生理生化基础以及分子水平阐
在分子水平上,盐胁迫可使植物中一些基因的表达状况发生 改变,合成或抑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提高其盐胁迫耐受性。根 据编码蛋白的类型 , 抗盐基因可以分为三类:渗透调节酶类基因、 离子区域化酶类基因和自由基清除酶类基因。在高盐胁迫调节下 各种相关酶类发挥的具体作用如下: 2.3.1 渗透调节酶类基因在提高盐胁迫耐受性中的作用
除甜菜碱和脯氨酸外,人们对其他渗透调节物的合成关键酶 基因也已进行了十分系统的研究。Garg 等将海藻糖合成基因转入 水稻中,转基因水稻中海藻糖的累积水平可达对照的 3-10 倍,在 盐渍、干旱以及低温胁迫的条件下,这些转基因植株的光氧化破 坏程度较轻,具有较强的维持营养元素平衡的能力,并能持续正 常生长。
3 基因工程手段提高植物盐胁迫耐受性的研究
目前,植物基因工程中抵抗胁迫的策略主要有:一是在植物 体内表达相关信号传导及调控代谢途径的基因,二是表达能直接 赋予植物耐受胁迫能力的基因,三是表达维持细胞结构、功能所 需代谢物的合成途径中所需酶的基因。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基 因 经研究开发出多种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并获得转基因植株的 方法。
相关的研究表明,由高浓度的 NaCl 等盐分引起的植物氧化 胁迫是非生物胁迫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潜在因素。在高盐胁迫条件 下,植物体内 SOD 等酶的活性与植物的抗氧化胁迫能力呈正相关, 而且在盐分胁迫下,盐生植物与非盐生植物相比,其 SOD、CAT、 POD 活性更高,因而更能有效地清除活性氧,防止膜脂过氧化。 刘婉等认为,盐胁迫下小麦叶片中抗坏血酸含量下降,用活性氧 清除剂处理可明显缓解抗坏血酸含量下降,且外源抗坏血酸能明 显缓解由盐胁迫造成的细胞膜伤害。
传统育种方法育成一个新品种,往往需要经过多年多次杂 交,育种周期过长,有时还会使某些优良性状难以保持,给改 良某一单一性状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植物基因工程是在基因 水平上来改造植物的遗传物质,更具有科学性和精确性,同时 育种速度也大大加快;能定向改造植物的遗传性状,提高了育 种的目的性与可操作性。盐胁迫是影响农业和环境的一种重要 因子 , 通过了解植物耐盐的机制可以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减轻或 消除盐害对作物的影响。尽管目前对植物耐盐机制的认识在分 子和细胞水平都有所突破 , 但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在控制生长条 件的情形下开展的,这种由人工控制的生长条件与自然条件之 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 所以 , 植物的耐盐性还需要在自然生 长条件下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相信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操 作水平的发展 , 植物耐盐性研究将会有更大的突破,从而更好 的为农业生产服务。
述了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最后介绍了基因工程手段提高植物对盐胁迫耐受性的研究。
关键词:土壤盐渍化;盐胁迫;抗氧化酶
中图分类号:Q9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9-0051-2
土壤盐渍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资源问题和生态问题,越来越 引起人们的重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全球 6% 的 陆地面积遭受着土壤盐渍化的侵蚀,20% 的灌溉农业受到不同 程度的盐害威胁。当前,全球盐碱地面积已达 9.5×108hm2。 中国盐渍土总面积约 1 亿 hm2,其中现代盐渍化土壤约 0.37 亿 hm2,残余盐渍化土壤约 0.45 亿 hm2,潜在盐渍化土壤约 0.17 亿 hm2。土壤盐渍化问题可谓触目惊心,正肆无忌惮地吞噬着人 类赖以生存的有限的土地资源,成为严重制约农业生产的一个 全球性问题。随着分子生物学的技术进步,目前已使基因的定 位、分离、转移成为现实。植物耐盐的分子生物学和植物耐盐 基因工程在提高农作物耐盐能力方面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尽管研究者已从盐分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的抗盐研究方面 开展了大量研究,但由于其机制十分复杂,许多重要问题仍有 待探索。因此在人口不断增加,耕地日趋减少和淡水资源不足 的情况下,了解植物耐盐机理、开发利用耐盐植物资源、培育 耐盐作物、有效控制和利用盐碱土,对农业发展、粮食安全、 生态环境等有重要意义。
(1)脯氨酸合成相关基因:脯氨酸积累是植物体抵抗渗透胁 迫的有效方式之一。脯氨酸的增高能够降低叶片细胞的渗透势, 防止细胞脱水;脯氨酸具有很高的水溶性,可以保护细胞膜系统, 维持细胞内酶的结构,减少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
(2)甜菜碱合成相关基因:研究表明,甜菜碱的积累有利于 提高耐盐性,甜菜碱多数积累在细胞质中,形成高渗透势,与液 泡中的盐分保持平衡,有利于稳定 Rubisco 的构象并保持酶处于 有功能的状态。从而部分抵消了高盐浓度对植株的有害影响,从 而保证作物在盐渍环境中能正常生活。
光合作用是植物最基本的生命活动,相关的文献报道盐胁迫 会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 ],但也有一些报道发现,低盐刺激不会抑 制光合作用而且有时反而对光合有促进作用。盐害使叶绿体内的 蛋白质合成受到破坏,从而叶绿体内蛋白质的数量减少,叶绿体 与蛋白质的结合削弱,叶绿体趋向分解。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 合成也受干扰,叶片失去绿色。 1.2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JILIN AGRICULTURAL 51
植物拒盐的生理机制主要涉及以下过程:(1)根表不吸收 Na+,即使有 Na+ 进入细胞,也通过质子泵排出体外。(2)把 吸收的 Na+ 储存封闭于根、茎基部、节和叶鞘等的薄壁细胞中, 从而阻止了 Na+ 向叶片的运输。(3)吸收的 Na+ 在木质部向上 运输过程中,被再次分泌到韧皮部中运回根部 , 再排到环境中。 2.2.2 植物通过渗透调节提高盐胁迫耐受性 参与渗透调节的 有机小分子物质主要包括:脯氨酸、甜菜碱、多胺、甘油醇、 山梨醇和肌醇以及一些多糖分子。一般认为,脯氨酸的作用是 平衡液泡中的高浓度盐分,避免细胞质脱水。此外,在高盐胁 迫调节下,许多植物细胞内会积累大量的甜菜碱,它在细胞质 内的积累可平衡液泡与细胞质之间的渗透压,从而提高细胞渗 透调节能力。此外,甘露醇、山梨醇和肌醇都属于多元醇,因 含多个羟基,亲水性强,能有效的维持细胞膨压,从而起到抗 盐作用。参与无机渗透调节的离子主要是 Na+、K+、Ca+ 和 Cl-, 不同的作物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不一样,有些作物选择 K+ 而排 斥 Na+,有些作物恰恰相反,选择 Na+ 而排斥 K+。此外,有的 作物本身含有大量的 Na+。在这些作物中,K+ 只占总阳离子的 4%,而 Na+/K+ 可达到 30。 2.2.3 植物通过离子区域化提高盐胁迫耐受性 离子区域化是植物 普遍具有的能力,在高盐胁迫条件下,多数作物都存在着离子区 域化现象。盐生植物一般将吸收的盐离子通过跨膜运输积累在液 泡中,与细胞质隔离开。而非盐生植物一般尽量减少对有害盐离 子的吸收,同时将吸收的盐离子输送到老的组织储存起来,以牺 牲老的组织为代价,保护幼嫩组织。 2.2.4 植物通过清除活性氧提高盐胁迫耐受性 为了尽量避免植 物体遭受伤害,植物体内存在有抗氧化的过氧化酶系统,主要 包括 SOD、POT、CAT 等酶。在植物体遭受高盐胁迫的时候,过 氧化酶系统活性加强,清除过多的活性氧。在一定范围内,随 着盐浓度的增加,SOD 活性也升高。其中 SOD 催化两个超氧自 由基发生歧化反应形成 O2 和 H2O2,产生的 H2O2 再由 POD 和 CAT 分解去除。 2.2.5 Ca2+ 在提高植物盐胁迫耐受性中的作用 Ca2+ 与植物的抗盐 性有着密切的关系,Ca2+ 可以减缓植物盐害,增强植物的耐盐性, 其重要作用在于维持细胞膜完整性,并调节离子的运输。而且在 盐胁迫下,Ca2+ 可以减少细胞内 Na+ 的浓度。 2.3 植物对盐胁迫耐受性的分子基础
2.3.2 离子区域化酶类基因在提高盐胁迫耐受性中的作用 离子区 域化酶类主要包括一些逆向运输蛋白,其中 Na+/H+ 逆向运输蛋白 保证了 Na + 在液泡中的区域化,大大降低了液泡的渗透势,减轻 了 Na+ 对细胞质的伤害 , 与盐生植物的抗盐性有很大关系。1999 年, Gaxiola 等首先克隆得到了第一个高等植物拟南芥的液泡膜 Na+/ H+ 反向转运蛋白基因 AtNHX1,并且利用酵母双杂交互补实验证明 了其与拟南芥液泡膜质子泵 H+-PPase 基因 AVP1 一起执行 Na+ 的液 泡区域化功能。 2.3.3 活性氧清除酶类基因在提高盐胁迫耐受性中的作用 应对 氧化胁迫的代谢产物抗氧化酶保护系统主要包括超氧化物歧化 (SOD)、过氧化物酶 (POD)、过氧化氢酶 (CAT)、抗坏血酸过氧化 物酶 (APX)、谷胱甘肽还原酶 (GR) 等。因此防御这种伤害的最好 方法之一是提高植物体内 SOD、POD、CAT 等酶的活性。其中 SOD 催化两个超氧自由基发生歧化反应形成 O2 和 H2O2,产生的 H2O2 再 由 POD 和 CAT 分解去除。在各种抗氧化酶类中,研究最深入的是 SOD 同工酶。几种 SODcDNA 己从植物中得到克隆并用来转化不同 的植物,最终获得 SOD 活性增强的转基因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