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方程与不等式(组)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聚焦中考】2015中考数学(安徽)总复习教学案:第二章 方程与不等式

【聚焦中考】2015中考数学(安徽)总复习教学案:第二章 方程与不等式

第二章方程与不等式第6讲一次方程与方程组1.定义(1)含有未知数的__等式__叫做方程;(2)只含有__一个__未知数,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__一次__,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3)含有两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为1,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4)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程联立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方程组.如果方程组中含有__两个未知数__,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__一次__,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2.方程的解(1)能够使方程左右两边__相等的__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适合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两个方程的公共解.3.解法(1)解一元一次方程主要有以下步骤:__去分母__;__去括号__;__移项__;__合并同类项__;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__消元__,有__代入消元法__与__加减消元法__.即把多元方程通过__加减__、__代入__、换元等方法转化为一元方程来解.两个方法(1)代入消元法;(2)加减消元法.1.(2014·咸宁)若代数式x+4的值是2,则x等于( B )A.2B.-2C.6D.-62.(2014·无锡)某文具店一支铅笔的售价为1.2元,一支圆珠笔的售价为2元.该店在六一儿童节举行文具优惠售卖活动,铅笔按原价打八折出售,圆珠笔按原价打九折出售,结果两种笔共卖出60支,卖得金额87元.若设铅笔卖出x支,则依题意可列得的一元一次方程为( B )A.1.2×0.8x+2×0.9(60+x)=87B.1.2×0.8x+2×0.9(60-x)=87C .2×0.9x +1.2×0.8(60+x )=87D .2×0.9x +1.2×0.8(60-x )=873.(2014·抚州)已知a ,b 满足方程组⎩⎪⎨⎪⎧2a -b =2,a +2b =6,则3a +b 的值为( A )A .8B .4C .-4D .-84.(2014·襄阳)若方程mx +ny =6的两个解是⎩⎪⎨⎪⎧x =1,y =1,⎩⎪⎨⎪⎧x =2,y =-1,则m ,n 的值为( A )A .4,2B .2,4C .-4,-2D .-2,-45.(2014·绍兴)如图①,天平呈平衡状态,其中左侧秤盘中有一袋玻璃球,右侧秤盘中也有一袋玻璃球,还有2个各20克的砝码.现将左侧袋中一颗玻璃球移至右侧秤盘,并拿走右侧秤盘的1个砝码后,天平仍呈平衡状态,如图②,则被移动的玻璃球的质量为( A )A .10克B .15克C .20克D .25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例1】 解下列方程: (1)12x -45=710; (2)7x -12[x -12(x -1)]=23(x -1).解:(1)5x -8=7,5x =8+7,5x =15,∴x =3(2)7x -12(12+12)=23(x -1),7x -14x -14=23x -23,去分母,得84x -3x -3=8x -8,73x =-5,∴x =-573【点评】 (1)去括号可用分配律,注意符号,勿漏乘;含有多重括号的,按去括号法则逐层去括号;(2)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时,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特别是常数项),若分子是多项式,则要把它看成一个整体加上括号;(3)解方程后要代回去检验解是否正确;(4)当遇到方程中反复出现相同的部分时,可以将这个相同部分看作一个整体来进行运算,从而使运算简便.1.解方程: (1)3-57x =135;(2)2x -16=5x +18;(3)x +24=2x -36+1.解:(1)-57x =85-3,-57=-75,∴x =4925(2)4(2x -1)=3(5x +1),8x -4=15x +3,-7x =7,∴x =-1 (3)3(x +2)=2(2x -3)+12,3x -4x =-6+12-6,-x =0,∴x =0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例2】(1)(2014·六安模拟)方程x +2y =5的正整数解有( B ) A .一组 B .二组 C .三组 D .四组(2)(2014·威海)解方程组:⎩⎪⎨⎪⎧3x -5y =3,x 2-y 3=1.解:方程组整理,得⎩⎪⎨⎪⎧3x -5y =3①,3x -2y =6②,②-①,得3y =3,即y =1,将y =1代入①,得x =83,则方程组的解为⎩⎪⎨⎪⎧x =83y =1【点评】 (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要根据方程组的特点灵活选择,当方程组中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是1或一个方程的常数项为0时,用代入法较方便;当两个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或成整数倍时,用加减法较方便;当方程组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不相等,且不成整数倍时,把一个(或两个)方程的两边同乘适当的数,使两个方程中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仍然选用加减法比较简便;(2)用加减消元法时,选择方程组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的最小公倍数较小的未知数消元,这样会使运算量较小,提高准确率.2.解方程组:(1)⎩⎨⎧718(x +y )=1,①34x +79(x +y )=5;②(2)(2014·滁州模拟)1-6x =3y -x 2=x +2y3.解:(1)把①代入②,得34x +2×1=5,34=3,∴x =4,把x =4代入①,得718(4+y )=1,4+y =187,y =187-4=-107,∴方程组的解为⎩⎪⎨⎪⎧x =4y =-107(2)∵1-6x =3y -x 2=x +2y3,∴⎩⎨⎧1-6x =3y -x2,①3y -x 2=x +2y 3,②化简得⎩⎪⎨⎪⎧11x +3y =2,x =y ,∴方程组的解为⎩⎨⎧x =17y =17已知方程(组)解的特征,求待定系数【例3】 (1)(2014·宣城模拟)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x +y =5k ,x -y =9k的解也是二元一次方程2x +3y =6的解,则k 的值是( B )A .-34B .34C .43D .-43(2)已知方程组⎩⎨⎧2x -3y =3,ax +by =-1与⎩⎨⎧3x +2y =11,2ax +3by =3的解相同,求a ,b 的值.解:由题意得⎩⎪⎨⎪⎧2x -3y =3,3x +2y =11,解得⎩⎨⎧x =3,y =1.把⎩⎨⎧x =3,y =1代入⎩⎪⎨⎪⎧ax +by =-1,2ax +3by =3,得⎩⎪⎨⎪⎧3a +b =-1,2a +b =1,解得⎩⎪⎨⎪⎧a =-2b =5【点评】 (1)先将待定系数看成已知数,解这个方程组,再将求得的含待定系数的解代入方程中,便转化成一个关于k 的一元一次方程;(2)几个方程(组)同解,可选择两个含已知系数的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得未知数的解,然后将方程组的解代入含待定系数的另外的方程(或方程组),解方程即可.3.(1)当m 取什么值时,方程x +2y =2,2x +y =7,mx -y =0有公共解;(2)已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a -1)x +(a +2)y +5-2a =0,当a 每取一个值时,就有一个方程,而这些方程有一个公共解,试求出这个公共解.解:(1)∵⎩⎪⎨⎪⎧x +2y =2,2x +y =7,∴⎩⎨⎧x =4,y =-1.代入mx -y =0,得4m +1=0,m =-14 (2)解法一:取a =1,得3y +3=0,y =-1,取a =-2,得-3x +9=0,x =3,∴⎩⎪⎨⎪⎧x =3y =-1 解法二:整理得(x +y -2)a =x -2y -5,∴⎩⎪⎨⎪⎧x +y -2=0,x -2y -5=0,解得⎩⎪⎨⎪⎧x =3y =-1第7讲一元二次方程1.定义只含有__一个未知数__,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2__,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通常可写成如下的一般形式:ax2+bx+c=0(a,b,c是已知数,a≠0),其中a,b,c分别叫做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2.解法首先考虑__直接开平方法__,__因式分解法__;其次考虑__配方法__,__公式法__.3.公式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求根公式: __x =2a (b 2-4ac ≥0)__.4.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1)b 2-4ac >0⇔方程有两个__不相等__的实数根; (2)b 2-4ac =0⇔方程有两个__相等__的实数根; (3)b 2-4ac <0⇔方程__没有__实数根. 5.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若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两根分别为x 1,x 2,则有x 1+x 2=__-ba __,x 1x 2=__ca__.转化思想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都是运用了“转化”的思想,把待解决的问题(一元二次方程),通过转化、归结为已解决的问题(一元一次方程),也就是不断地把“未知”转化为“已知”.一个注意注意:(1)根的判别式“b 2-4ac ”只有在确认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时才能使用;(2)使用时,必须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般式ax 2+bx +c =0,以便确定a ,b ,c 的值.一个防范正确理解“方程有实根”的含义.若有一个实数根则原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若有两个实数根则原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在解题时,要特别注意“方程有实数根”“有两个实数根”等关键文字,挖掘出它们的隐含条件,以免陷入关键字的“陷阱”.1.(2014·宁夏)一元二次方程x 2-2x -1=0的解是( C ) A .x 1=x 2=1B .x 1=1+2,x 2=-1- 2C .x 1=1+2,x 2=1- 2D.x1=-1+2,x2=-1- 22.(2014·兰州)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b2-4ac满足的条件是( B )A.b2-4ac=0B.b2-4ac>0C.b2-4ac<0 D.b2-4ac≥03.(2014·安徽)已知x2-2x-3=0,则2x2-4x的值是( B )A.-6 B.6C.-2或6 D.-2或304.(2014·枣庄)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3(x-1)2=15的两个解,且x1<x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x1小于-1,x2大于3B.x1小于-2,x2大于3C.x1,x2在-1和3之间D.x1,x2都小于35.(2014·玉林)x1,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m-2=0的两个实数根,是否存在实数m使1x1+1x2=0成立?则正确的是结论是( A )A.m=0时成立B.m=2时成立C.m=0或2时成立D.不存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例1】解下列方程:(1)(2014·滁州模拟)x2+4x-1=0;(2)(1997-x)2+(x-1996)2=1.(1)解:原式可化为(x2+4x+4-4)-1=0,即(x+2)2=5,两边开方,得x+2=±5,解得x1=-2+5,x2=-2- 5(2)解法一:(1997-x)2+(x-1996)2-1=0,(1997-x)2+(x-1997)(x-1995)=0,(x-1997)[(x-1997)+(x-1995)]=0,2(x-1997)(x-1996)=0,x1=1997,x2=1996 解法二:因为(1997-x)2+(x-1996)2=[(1997-x)+(x-1996)]2-2(1997-x)(x-1996),所以原方程可化为1-2(1997-x )(x -1996)=1,2(1997-x )(x -1996)=0,x 1=1997,x 2=1996【点评】 解一元二次方程要根据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解题,但一般顺序为: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1.用指定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2014·亳州模拟)(2x -1)2=9;(直接开平方法)(2)x 2+3x -4=0;(配方法)(3)x 2-2x -8=0;(因式分解法) (4)x (x +1)+2(x -1)=0.(公式法)解:(1)(2x -1)2=9,2x -1=±3,∴x =1±32,x 1=2,x 2=-1 (2)x 2+3x -4=0,(x +32)2=254,x +32=±52,∴x 1=1,x 2=-4 (3)x 2-2x -8=0,(x -4)(x +2)=0,x 1=4,x 2=-2 (4)x (x +1)+2(x -1)=0,x 2+3x -2=0,x =-3±172×1,∴x 1=-3-172x 2=-3+172配方法【例2】 用配方法把代数式3x -2x 2-2化为a (x +m )2+n 的形式,并说明无论x 取何值,这个代数式的值总是负数.并求出当x 取何值时,这个代数式的值最大.解:3x -2x 2-2=-2(x 2-32x )-2=-2(x 2-32x +916-916)-2=-2(x 2-32x +916)+98-2=-2(x -34)2-78,∵-2(x -34)2≤0,∴-2(x -34)2-78<0,当x =34时,代数式最大值为-78【点评】 (1)代数式的配方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它既是恒等变形的重要手段,又是研究相等关系,讨论不等关系的常用方法.在配方前,先将二次项系数-2提出来,使括号中的二次项系数化为1,然后通过配方分离出一个完全平方式.(2)注意与方程的配方的区别.2.(1)(2014·聊城)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此方程可变形为( A )A.(x+b2a2=b2-4ac4a2B.(x+b2a)2=4ac-b24a2C.(x-b2a)2=b2-4a4a2D.(x-b2a)2=4ac-b24a2(2)对于二次三项式x2-10x+36,小聪同学作出如下结论:无论x取什么实数,它的值都不可能等于11.你是否同意他的说法?说明你的理由.解:不同意小聪的说法.理由如下:x2-10x+36=x2-10x+25+11=(x-5)2+11≥11,当x=5时,x2-10x+36有最小值11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例3】(2014·深圳)下列方程没有实数根的是( C )A.x2+4x=10 B.3x2+8x-3=0C.x2-2x+3=0 D.(x-2)(x-3)=12【点评】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情况的描述,必须借助根的判别式,Δ≥0方程有两个实数根,Δ>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Δ=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Δ<0方程没有实数根,反之亦然.3.(2014·十堰)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1=0.(1)若方程有实数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若方程两实数根分别为x1,x2,且满足(x1-x2)2=16-x1x2,求实数m的值.解:解:(1)由题意有Δ=[2(m+1)]2-4(m2-1)≥0,整理得8m+8≥0,解得m≥-1,∴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m≥-1(2)由两根关系,得x1+x2=-2(m+1),x1·x2=m2-1,(x1-x2)2=16-x1x2,(x1+x2)2-3x1x2-16=0,∴[-2(m+1)]2-3(m2-1)-16=0,∴m2+8m -9=0,解得m=-9或m=1.∵m≥-1,∴m=1与几何问题的综合【例4】(1)已知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8,腰长是方程x2-9x+20=0的一个根,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解:(1)解方程x2-9x+20=0,x1=4,x2=5,当腰长x=4时,4+4=8,不合题意,舍去,∴腰长x=5(2)(2014·六安模拟)已知整数k<5,若△ABC的边长均满足关于x的方程x2-3k x+8=0,则△ABC的周长是__6或12或10__.【点评】(1)将构成三角形的条件“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结合在一起,并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思想.(2)根据题意得k≥0且(3k)2-4×8≥0,而整数k<5,则k=4,方程变形为x2-6x+8=0,解得x1=2,x2=4,由于△ABC的边长均满足关于x的方程x2-6x+8=0,所以△ABC的边长可以为2,2,2或4,4,4或4,4,2,然后分别计算三角形周长.4.(2014·芜湖模拟)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方程x2-8x+15=0的两个根,那么连接这个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得到的三角形的周长可能是( A )A.5.5B.5C.4.5D.4第8讲列方程(组)解应用题1.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__审题__;(2)__设元__;(3)找出包含未知数的__等量关系__;(4)__列出方程(组)__;(5)__求出方程(组)的解__;(6)__检验并作答__.2.各类应用题的等量关系(1)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相遇问题:两者路程之和=全程;追及问题:快者路程=慢者先走路程(或相距路程)+慢者后走路程.(2)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3)几何图形问题:面积问题:S长方形=ab(a,b分别表示长和宽);S正方形=a2(a表示边长);S圆=πr2(r表示圆的半径);体积问题:V长方体=abh(a,b,h分别表示长、宽、高);V正方体=a3(a表示边长);V圆锥=13πr2h(r表示底面圆的半径,h表示高);其他几何图形问题:如线段、周长等.(4)增长率问题:如果基数用a表示,末数用A表示,x表示增长率,时间间隔用n表示,那么增长率问题的数量关系是:a(1±x)n=A.(5)利润问题利润=销售价-进货价=标价×折扣(x10)-进货价;(x表示打x折)利润率=利润进货价;销售价=(1+利润率)×进货价.(6)利息问题:利息=本金×利率×期数;本息和=本金+利息.一种思想方法方程思想是把未知数看成已知数,让所设未知数的字母和已知数一样参加运算.这种思想方法是数学中常用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代数解法的重要标志.两种设元方法(1)直接设元.(2)间接设元.1.(2014·宁夏)服装店销售某款服装,一件服装的标价为300元,若按标价的八折销售,仍可获利20%,则这款服装每件的进价是__200__元.2.(2014·新疆)六一儿童节前夕,某超市用3360元购进A ,B 两种童装共120套,其中A 型童装每套24元,B 型童装每套36元.若设购买A 型童装x 套,B 型童装y 套,依题意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B )A .⎩⎪⎨⎪⎧x +y =12036x +24y =3360B .⎩⎪⎨⎪⎧x +y =12024x +36y =3360C .⎩⎪⎨⎪⎧36x +24y =120x +y =3360 D .⎩⎪⎨⎪⎧24x +36y =120x +y =33603.(2014·莱芜)已知A ,C 两地相距40千米,B ,C 两地相距5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到C 地.若乙车每小时比甲车多行驶12千米,则两车同时到达C 地,设乙车的速度为x 千米/小时,依题意列方程正确的是( B )A .40x =50x -12B .40x -12=50xC .40x =50x +12 D .40x +12=50x4.(2013·安徽)目前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某校去年上半年发放给每个经济困难学生389元,今年上半年发放了438元,设每半年发放的资助金额的平均增长率为x ,则下面列出的方程中正确的是( B ) A .438(1+x )2=389 B .389(1+x )2=438 C .389(1+2x )=438 D .438(1+2x )=3895.(2014·随州)某小区2012年屋顶绿化面积为2000平方米,计划2014年屋顶绿化面积要达到2880平方米.如果每年屋顶绿化面积的增长率相同,那么这个增长率是__20%__.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例1】 (2014·淄博)为鼓励居民节约用电,某省试行阶段电价收费制,具体执行方案如表:例如:一户居民7月份用电420度,则需缴电费420×0.85=357(元).某户居民5,6月份共用电500度,缴电费290.5元.已知该用户6月份用电量大于5月份,且5,6月份的用电量均小于400度.问该户居民5,6月份各用电多少度?解:当5月份用电量为x度≤200度,6月份用电(500-x)度,由题意,得0.55x+0.6(500-x)=290.5,解得x=190,∴6月份用电500-x=310度.当5月份用电量为x度>200度,6月份用电量为(500-x)度,由题意,得0.6x+0.6(500-x)=290.5,300=290.5,原方程无解.∴5月份用电量为190度,6月份用电310度【点评】(1)列方程解应用题,要抓住关键性词语,如共、多、少、倍、几分之几等,顺着题意来理清等量关系,可采用直接设未知数,也可以采用间接设未知数的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2)当要求的未知量有两个时,可以用字母x表示其中一个,再根据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用含x的式子表示另一个量,解方程后,再代入求出另一个未知量的值.1.(2014·合肥模拟)某企业为严重缺水的甲、乙两所学校捐赠矿泉水共2000件,已知捐给甲校的矿泉水件数比捐给乙校件数的2倍少400件,求该企业捐给甲、乙两所学校的矿泉水各多少件?解:设该企业捐给乙校的矿泉水件数是x,则捐给甲校的矿泉水件数是(2x-400),依题意得方程(2x-400)+x=2000,解得x=800,2x-400=1200.答:该企业捐给甲校的矿泉水1200件,捐给乙校的矿泉水800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例2】(2014·呼和浩特)为鼓励居民节约用电,我市自2012年以来对家庭用电收费实行阶梯电价,即每月对每户居民的用电量分为三个档级收费,第一档为用电量在180千瓦时(含180千瓦时)以内的部分,执行基本价格;第二档为用电量在180千瓦时到450千瓦时(含450千瓦时)的部分,实行提高电价;第三档为用电量超出450千瓦时的部分,执行市场调节价格.我市一位同学家今年2月份用电330千瓦时,电费为213元,3月份用电240千瓦时,电费为150元.已知我市的一位居民今年4,5月份的家庭用电量分别为160和410千瓦时,请你依据该同学家的缴费情况,计算这位居民4,5月份的电费分别为多少元?解:设基本电价为x 元/千瓦时,提高电价为y 元/千瓦时,由题意,得⎩⎪⎨⎪⎧180x +150y =213,180x +60y =150,解得⎩⎪⎨⎪⎧x =0.6,y =0.7,则4月份电费为160×0.6=96(元),5月份电费为180×0.6+230×0.7=108+161=269(元).答:这位居民4月份的电费为96元,5月份的电费为269元【点评】 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组求解.2.(2014·济南)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在巴西举行,小李在网上预订了小组赛和淘汰赛两个阶段的球票共10张,总价为5800元.其中小组赛球票每张550元,淘汰赛球票每张700元,问小李预定了小组赛和淘汰赛的球票各多少张?解:设小李预定了小组赛球票x 张,淘汰赛球票y 张,由题意有⎩⎪⎨⎪⎧x +y =10,550x +700y =5800,解之⎩⎪⎨⎪⎧x =8,y =2,∴小李预定了小组赛球票8张,淘汰赛球票2张分式方程的应用【例3】 (2013·安徽)某校为了进一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购买了一批乒乓球拍和羽毛球拍.已知一副羽毛球拍比一副乒乓球拍贵20元,购买羽毛球拍的费用比购买乒乓球拍的2000元要多,多出的部分能购买25副乒乓球拍.(1)若每副乒乓球拍的价格为x 元,请你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该校购买这批乒乓球拍和羽毛球拍的总费用;(2)若购买的两种球拍数一样,求x . 解:(1)(4000+25x )元(2)设购买每副乒乓球拍用去了x 元,则购买每副羽毛球拍用去了(x +20)元,由题意得2000x =2000+25x x +20,解得x 1=40,x 2=-40,经检验,x 1,x 2都是原方程的根,但x >0,∴x =40.即每副乒乓球拍为40元【点评】 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注意双重检验,先检验是否有增根,再检验是否符合题意.3.(2014·芜湖模拟)端午节期间,某食堂根据职工食用习惯,用700元购进甲、乙两种粽子260个,其中甲种粽子比乙种粽子少用100元,已知甲种粽子单价比乙种粽子单价高20%,乙种粽子的单价是多少元?甲、乙两种粽子各购买了多少个?解:设乙种粽子的单价是x 元,则甲种粽子的单价为(1+20%)x 元,由题意得300(1+20%)x +400x =260,解得x =2.5,经检验:x =2.5是原分式方程的解,(1+20%)x =3,购买甲种粽子为3003=100个,乙种粽子为4002.5=160个.答:乙种粽子的单价是2.5元,甲、乙两种粽子各购买100个、160个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例4】某商场销售一批名牌衬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5元,为了扩大销售、增加盈利,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如果每件衬衫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4件.若商场平均每天盈利2100元,每件衬衫应降价多少元?解:设每件衬衫应降价x元,可使商场每天盈利2100元,根据题意得(45-x)(20+4x)=2100,解得x1=10,x2=30,因应尽快减少库存,故x=30.答:每件衬衫应降价30元【点评】(1)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实际应用问题,需要用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去解决,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在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求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2)解出方程的根要结合方程和具体实际选择合适的根,舍去不合题意的根.4.(2014·蚌埠模拟)如图,要利用一面墙(墙长为25米)建羊圈,用100米的围栏围成总面积为400平方米的三个大小相同的矩形羊圈,求羊圈的边长AB,BC各为多少米?解:设AB的长度为x米,则BC的长度为(100-4x)米.根据题意得(100-4x)x=400,解得x1=20,x2=5.则100-4x=20或100-4x=80.∵80>25,∴x2=5舍去.即AB=20,BC=20.答:羊圈的边长AB,BC分别是20米、20米第9讲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定义(1)用__不等号__连接起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2)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__不等式的解__;(3)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解的全体,叫做__不等式的解集__;(4)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或证明不等式无解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__加上(或减去)__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式仍然成立;若a>b,则a±c>b±c.(2)不等式两边都__乘(或除以)__同一个__正数__,不等式仍然成立;若a>b,c>0,则ac>bc,ac >b c.(3)不等式两边都__乘(或除以)__同一个__负数__,改变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后不等式仍能成立;若a>b,c<0,则ac<bc,ac<bc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及程序除了“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改变”这个要求之外,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4.列不等式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__审题__;(2)__设元__;(3)找出能够包含未知数的__不等量关系__;(4)__列出不等式(组)__;(5)__解不等式(组)__;(6)在不等式的解中找出符合题意的未知数的值;(7)写出答案.5.解不等式组一般先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并表示在数轴上,再求出它们的公共部分,就得到不等式组的解集.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四种情况,其口诀为“同大取其大、同小取其小、大小小大中间夹、大大小小无处找(无解)”.“解与解集”的联系与区别不等式的解是指使不等式成立的每一个数,而不等式的解集是指由全体不等式的解组成的一个集合.两个失误与防范“≥”“≤”分别表示“大于或等于”“小于或等于”的意思,它们都包括后面连接的数.“非负整数”即“不是负数的整数”,包含了0和正整数,此时0易被忽略,从而造成漏解.利用列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其关键是根据题中的“超过”“不足”“大于”“小于”“不低于”“不少于”等反映数量关系的词语(特别要注意理解好生活和生产实际中“不超过”、“至少”的含义,这两者转化为相应的不等号应分别是“≤”和“≥”),列出不等式(组),迎刃而解.1.(2014·绍兴)不等式3x +2>-1的解集是( C ) A .x >-13 B .x <-13C .x >-1 D .x <-12.(2014·怀化)不等式组⎩⎨⎧4x -1<7,2x +3≥1的解集是( A )A .-1≤x <2B .x ≥-1C .x <2D .-1<x ≤23.(2013·安徽)已知不等式组⎩⎪⎨⎪⎧x -3>0,x +1≥0,其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D )4.(2014·钦州)不等式组⎩⎨⎧3x ≥9,x <5的整数解共有( B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2014·绵阳)某商品的标价比成本价高m %,根据市场需要,该商品需降价n %出售,为了不亏本,n 应满足( B )A .n ≤mB .n ≤100m100+mC .n ≤m 100+mD .n ≤100m100-m不等式的性质【例1】 若a <b <0,则下列式子:①a +1<b +2;②a b >1;③a +b <ab ;④1a <1b ,正确的有( C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点评】 将一个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不等号方向肯定不变;将一个不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确定的数,则需要进行分类讨论.1.(1)(2014·滨州)a ,b 都是实数,且a <b ,则下列不等式的变形正确的是( C ) A .a +x >b +x B .-a +1<-b +1 C .3a <3b D .a 2>b2(2)如图,数轴上A ,B 两点分别对应实数a ,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C )A .a +b >0B .ab >0C .a -b >0D .|a |-|b |>0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例2】 (2014·北京)解不等式:12-1≤23x -12,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解:3x -6≤4x -3,∴x ≥-3【点评】 整个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过程与解一元一次方程极为相似,只是最后一步把系数化为1时,需要看清未知数的系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如果是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如果是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2.(2014·淮北模拟)解不等式:2x -13-9x +26≤1,并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解:去分母,得2(2x -1)-(9x +2)≤6,去括号,得4x -2-9x -2≤6,-5x ≤10,系数化为1,得x ≥-2,在数轴上表示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例3】 (2014·东营)解不等式组:⎩⎪⎨⎪⎧x +23<1,2(1-x )≤5.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将解集中的整数解写出来.解:⎩⎪⎨⎪⎧x +23<1①,2(1-x )≤5②,解不等式①,得x <1,解不等式②,得x ≥-32,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2≤x <1.解集中的整数解有-1,0【点评】 求不等式组的解集,不管组成这个不等式组的不等式有几个,都要先分别求解每一个不等式,再利用口诀或利用数轴求出它们的公共解集,还要确定其中的特殊解.3.(1)(2014·马鞍山模拟)若把不等式组⎩⎨⎧2-x ≥-3,x -1≥-2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则其对应的图形为( B )A .长方形B .线段C .射线D .直线(2)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x +y =3k -1,x +2y =-2的解满足x +y >1,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k >2__.(3)(2014·遵义)解不等式组:⎩⎪⎨⎪⎧2x +1≥-1,①1+2x 3>x -1,②并把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解:由①,得x ≥-1,由②,得x <4,故此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 <4.在数轴上表示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例4】 (2014·铜陵模拟)某次知识竞赛共有20道题,每一题答对得10分,答错或不答都扣5分,小明得分要超过90分,他至少要答对多少道题?解:设应答对x 道,则:10x -5(20-x )>90,解得x >1223,∵x 取整数,∴x 最小为13,答:他至少要答对13道题【点评】利用列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其关键是根据题中的“超过”“不足”“大于”“小于”“不低于”“不少于”等反映数量关系的词语,列出不等式或不等式组,问题便迎刃而解.4.(1)亮亮准备用自己节省的零花钱买一台英语复读机,他现在已存有45元,计划从现在起以后每个月节省30元,直到他至少有300元.设x 个月后他至少有300元,则可以用于计算所需要的月数x 的不等式是( B )A .30x -45≥300B .30x +45≥300C .30x -45≤300D .30x +45≤300(2)(2014·安庆模拟)在某校班级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3分,负一场得1分,如果某班要在第一轮的28场比赛中至少得43分,那么这个班至少要胜多少场?解:设这个班要胜x场,则负(28-x)场,由题意,得3x+(28-x)≥43,2x≥15,解得x≥7.5,∵场次x为正整数,∴x≥8.答:这个班至少要胜8场。

中考数学复习 第二单元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第06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课件

中考数学复习 第二单元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第06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课件













(续表)
应用类型
等量关系
面积问题
AB+BC+CD=a
S阴影=⑨ (a-2x)(b-2x)
S阴影=⑩(a-x)(b-x)
第八页,共三十四页。
S阴影= ⑪
-

·x












对点演练
题组一 必会题
1.若关于x的方程(fāngchéng)(m-1)x2+mx-1=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的取值范围是 (
耗),窗框的上部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下部是两个全等的矩形,窗框的总面积为 3 m2
(材料的厚度忽略不计).若设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x m,下列方程符合题意的
A.16(1+2x)=25
B.25(1-2x)=16
)
[答案] D
[解析]一种药品原价每盒25元,两次降价的百分
率都为x,所以第一次降价后的价格用代数式表
示为25(1-x),第二次降价后的价格用代数
式表示为25(1-x)·(1-x)=25(1-x)2,根据题意可
列方程为25(1-x)2=16,故选D.
C.16(1+x)2=25
D.25(1-x)2=16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四页。












角度( jiǎodù)2 图形面积问题
例4 [2018·安徽名校模拟] 如图6-2,某街道办事处把一块矩形空地进行绿化.已知该矩形空地

中考数学复习第二章方程组与不等式组讲义

中考数学复习第二章方程组与不等式组讲义

第二章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第一节 一次方程与一次方程组【考点1】一元一次方程定义:只含有 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 。

(系数不为0)的整式方程。

形式:一般形式ax+b=0 ; 最简形式 ax=b (a ≠0) 解 :abx(a ≠0) 【提示】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一定要先把方程化简以后再用定义进行判别。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移项要变号);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考点2】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定义:含有 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 的整式方程。

一般形式: ax+by=c ,有无数组解。

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⑴代入消元法:多适用于方程组中有一个未知数的系数是 或 的情形。

⑵ :多适用于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相同未知数的系数 或互为 的情形。

【考点3】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1.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⑴审:即审清题意,分清题中的已知量、未知量; ⑵设:即设关键未知数;⑶列:即找出适当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⑷解:即解方程(组);⑸验:即检验所解答案是否正确或是否符合题意; ⑹答:即规范作答,注意单位名称。

2.列一元一次方程常见的应用题类型及关系式 ⑴ 利润率问题:利润=售价-进价 ;利润率=进价利润×100﹪ (先确定售价、进价、再计算利润率,其中打折、降价的词义应清楚)⑵ 利息问题:利息=本金×利率×期数 ;本息和=本金+利息 ;利息税=利息×税率 ; 贷款利息=贷款数额×利率×期数⑶ 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效率× (把全部工作量看作单位1,各部分工作量之和=1)⑷ 浓度问题:浓度=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0﹪⑸ 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 ① 追击问题(追击过程时间相等)② 相遇问题 (甲走的路程 乙走的路程=A 、B 两地间的路程)③ 航行问题:顺水(风)速度= +静水(风);逆水(风)速度=船速-【中考试题精编】1.练习本比水性笔的单价少2元,小刚买了5本练习本和3支水性笔正好花去14元,如果设水性笔的单价为x 元,那么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 5(x-2)+3x=14B. 5(x+2)+3x=14C. 5x+3(x+2)=14D. 5x+3(x-2)=142.某班在学校组织的某场篮球比赛中,小杨和小方一共投进篮球21个,小杨比小方多投进5个。

人教统编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一A版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全章节教案教学设计含章末综合复习

人教统编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一A版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全章节教案教学设计含章末综合复习

【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一A版第二章教案教学设计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教案教材分析: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是高中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高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刻画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也为学生以后顺利学习基本不等式起到重要的铺垫.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1. 掌握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以及推论,能够运用其解决简单的问题.2. 进一步掌握作差、作商、综合法等比较法比较实数的大小.3.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大胆猜测、乐于探究的良好思维品质。

数学学科素养1.数学抽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逻辑推理:不等式的证明;3.数学运算:比较多项式的大小及重要不等式的应用;4.数据分析:多项式的取值范围,许将单项式的范围之一求出,然后相加或相乘.(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将除法转化为乘法);5.数学建模:运用类比的思想有等式的基本性质猜测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不等式性质及其应用.难点:不等式性质的应用.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精讲多练。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着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例如多与少、大与小、长与短、轻与重、不超过或不少于等.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要求: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做判断。

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研探.二、预习课本,引入新课阅读课本37-42页,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2.比较两个多项式(实数)大小的方法有哪些?3.重要不等式是?4.等式的基本性质?5.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猜测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可商量,最终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三、新知探究1、 两个实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作差法 {a −b >0⟺a >ba −b =0⟺a =b a −b <0⟺a <b作商法{ ab >1⟺a >b ab =1⟺a =b ab <1⟺a <b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重要不等式四、典例分析、举一反三 题型一 不等式性质应用 例1 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1)c a b c b a >⇒>>,( ) (2)22bc ac b a >⇒> ( ) (3)bd ac d c b a >⇒>>,( ) (4)b a cb c a >⇒>22 ( ) (5) 22b a b a >⇒> ( ) (6)22b a b a >⇒> ( ) (7) dbc ad c b a >⇒>>>>0,0 ( ) 【答案】(1)× (2) × (3)× (4)√ (5)× (6) √ (7 )×解题技巧:(不等式性质应用)可用特殊值代入验证,也可用不等式的性质推证. 跟踪训练一1、用不等号“>”或“<”填空:(1)如果a>b ,c<d ,那么a-c ______ b-d ; (2)如果a>b>0,c<d<0,那么ac______bd ; (3)如果a>b>0,那么1a 2 ______1b 2 (4)如果a>b>c>0,那么ca _______ cb【答案】(1) > (2) < (3) < (4) < 题型二 比较大小例2 (1).比较(x+2)(x+3)和(x+1)(x+4)的大小 (2).已知a >b >0,c >0,求ca >cb 。

高中数学 第2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章末复习教学案第一册数学教学案

高中数学 第2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章末复习教学案第一册数学教学案

第2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知识系统整合规律方法收藏1.比较数(式)的大小依据:a-b>0⇔a>b;a-b<0⇔a<b;a-b=0⇔a=b.适用范围:若数(式)的大小不明显,作差后可化为积或商的形式.步骤:①作差;②变形;③判断差的符号;④下结论.变形技巧:①分解因式;②平方后再作差;③配方法;④分子(分母)有理化.2.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1)充分利用条件是关键,要注意“1”的整体代换及几个“=”必须保证同时成立.(2)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是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一种情况,其实质就是从已知的不等式入手,借助不等式的性质和基本不等式,经过逐步的逻辑推理,最后推得所证结论,其特征是“由因导果”.(3)证明不等式时要注意灵活变形,可以多次利用基本不等式的变形形式.3.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1)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即:①x,y都是正数.②积xy(或和x+y)为常数(有时需通过“配凑、分拆”凑出定值).③x与y必须能够相等(等号能够取到).(2)构造定值条件的常用技巧①加项变换;②拆项变换;③统一换元;④平方后利用基本不等式.4.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当a>0时,解形如ax2+bx+c>0(≥0)或ax2+bx+c<0(≤0)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如下:(1)确定对应方程ax2+bx+c=0的解;(2)画出对应函数y=ax2+bx+c的图象的简图;(3)由图象写出不等式的解集.特别提醒:(1)在通过图象获取解集时,注意不等式中的不等号方向、是否为严格不等关系及Δ=0时的特殊情况.(2)当a<0时,解不等式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①画出对应图象进行直接判定(此时图象开口向下);②两边同乘以-1,把a 转变为-a 再进行求解.5.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实际应用不等式在解决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有范围问题、最值问题等.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问题的关键在于构造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解题的一般步骤是:(1)理清题意:弄清问题的实际背景和意义,用数学语言来描述问题. (2)简化假设:精选问题中的关键变量. (3)列出关系式:建立变量间的不等关系式. (4)求解:运用数学知识解相应不等式.(5)检验并作答:将所得不等式的解集放回原题中检验是否符合实际情况,然后给出问题的答案.学科思想培优一、常数代换法[典例1] 已知正数x ,y 满足x +y =1,则1x +41+y 的最小值为( )A .5 B.143 C.92D .2解析 因为x +y =1,所以x +(1+y )=2,则2⎝ ⎛⎭⎪⎫1x +41+y =[x +(1+y )]⎝ ⎛⎭⎪⎫1x +41+y =4x 1+y +1+yx+5≥24x 1+y ·1+y x +5=9,所以1x +41+y ≥92,当且仅当⎩⎪⎨⎪⎧4x 1+y =1+y x ,x +y =1,即⎩⎪⎨⎪⎧x =23,y =13时,等号成立,因此1x +41+y 的最小值为92.故选C.答案 C 二、消元法[典例2] 设x ,y ,z 为正实数,满足x -2y +3z =0,则y 2xz 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 解法一:由x -2y +3z =0,得y =x +3z2,故y 2xz =(x +3z )24xz =14⎝ ⎛⎭⎪⎫6+x z +9z x ≥14⎝ ⎛⎭⎪⎫6+2x z ·9z x =3, 当且仅当x =y =3z 时取等号,即y 2xz 的最小值为3.解法二:由x -2y +3z =0,得x =2y -3z ,x y=2-3zy>0.y 2xz =y 2(2y -3z )z =3⎝ ⎛⎭⎪⎫2-3z y ·3z y ≥3⎣⎢⎡⎦⎥⎤12⎝⎛⎭⎪⎫2-3z y +3z y 2=3.当且仅当x =y =3z 时取等号,即y2xz 的最小值为3.答案 3 三、配凑法1.从和或积为定值的角度入手配凑某些不等式的约束条件可看成若干变元的和或积的定值,在不等式的变形中,配凑出这些定值,可使问题巧妙获解.常见的配凑变形有化积为和、常数的代换、加法结合律等常规运算和技巧.[典例3] 设x >0,y >0,x 2+y 22=1,求x 1+y 2的最大值.解 ∵x >0,y >0,x 2与y 22的和为定值,∴x 1+y 2=x 2(1+y 2)=2x 2·1+y 22≤2·x 2+1+y 222=2·x 2+y 22+122=324,当且仅当x 2=1+y 22,即x =32,y =22时取等号,即x 1+y 2的最大值为324.[典例4] 已知x ,y ,z 为正数,且满足xyz (x +y +z )=1,求(x +y )(y +z )的最小值. 解 由条件得x +y +z =1xyz,则(x +y )(y +z )=xy +xz +y 2+yz =y (x +y +z )+xz =y ·1xyz +xz =1xz +xz ≥2,当且仅当1xz=xz ,即xz =1时取等号,故(x +y )(y +z )的最小值为2.[典例5] 设a 1,a 2,a 3,…,a n 均为正实数,求证:a 21a 2+a 22a 3+…+a 2n -1a n +a 2n a 1≥a 1+a 2+a 3+…+a n .证明 为了约去a 2k a k +1中的分母,可考虑配上一项a k +1,于是有a 21a 2+a 2≥2a 1,a 22a 3+a 3≥2a 2,…,a 2n -1a n +a n ≥2a n -1,a 2na 1+a 1≥2a n ,当且仅当a 1=a 2=…=a n 时取等号.以上不等式相加,化简,可得原不等式成立.2.从取等号的条件入手配凑在题中约束条件下,各变元将取某个特定值,这就提示我们可考虑用这些值来进行配凑. [典例6] 设a ,b ,c >0,a +b +c =1,求3a +1+3b +1+3c +1的最大值. 解2·3a +1≤2+3a +12=3a +32,2·3b +1≤3b +32,2·3c +1≤3c +32.以上三式相加,并利用a +b +c =1,得2(3a +1+3b +1+3c +1)≤6,故3a +1+3b +1+3c +1的最大值为3 2.四、判别式法在“三个二次”问题中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十分密切,习惯上称为“三个二次”问题.根据判别式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中的作用,可见判别式法在“三个二次”问题中的重要性.1.求变量的取值范围[典例7] 不等式(m 2-2m -3)x 2-(m -3)x -1<0对任意x ∈R 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解 (m 2-2m -3)x 2-(m -3)x -1<0对任意x ∈R 恒成立. ①若m 2-2m -3=0,则m =-1或m =3.当m =-1时,不符合题意;当m =3时,符合题意.②若m 2-2m -3≠0,设y =(m 2-2m -3)x 2-(m -3)x -1<0对任意x ∈R 恒成立. 则m 2-2m -3<0,Δ=b 2-4ac =5m 2-14m -3<0, 解得-15<m <3.故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15<m <3.2.求最值[典例8] 已知正实数a ,b 满足a +2b +ab =30,试求实数a ,b 为何值时,ab 取得最大值.解 构造关于a 的二次方程,应用“判别式法”.设ab =y , ①由已知得a +2b +y =30. ②由①②消去b ,整理得a 2+(y -30)a +2y =0, ③对于③,由Δ=(y -30)2-4×2y ≥0,即y 2-68y +900≥0,解得y ≤18或y ≥50,又y =ab <30,故舍去y ≥50,得y ≤18.把y =18代入③(注意此时Δ=0),得a 2-12a +36=0,即a =6,从而b =3.故当a =6,b =3时,ab 取得最大值18.3.证明不等式[典例9] 已知x ,y ∈R ,证明:2x 2+2xy +y 2-4x +5>0恒成立.证明 不等式可变形为y 2+2xy +2x 2-4x +5>0,将不等式左边看作关于y 的二次函数,令z =y 2+2xy +2x 2-4x +5,则关于y 的一元二次方程y 2+2xy +2x 2-4x +5=0的根的判别式Δ=4x 2-4(2x 2-4x +5)=-4(x -2)2-4<0,即Δ<0.则对于二次函数z =y 2+2xy +2x2-4x +5,其图象开口向上,且在x 轴上方,所以z >0恒成立,即2x 2+2xy +y 2-4x +5>0恒成立.五、含变量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典例10] 对于满足0≤p ≤4的一切实数,不等式x 2+px >4x +p -3恒成立,试求x 的取值范围.解 原不等式可化为x 2+px -4x -p +3>0, 令y =x 2+px -4x -p +3 =(x -1)p +(x 2-4x +3).由题设得⎩⎪⎨⎪⎧x 2-4x +3>0(p =0),4(x -1)+x 2-4x +3>0(p =4),解得x >3或x <-1.故x 的取值范围是x <-1或x >3.。

八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八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八年级数学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1. 巩固八年级数学基础知识,包括代数、几何等方面的知识点。

2.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复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复习内容:1. 第一章:一元一次方程1.1 方程的概念与性质1.2 解一元一次方程1.3 方程的解与解方程2. 第二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2.1 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2.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2.3 不等式组的解法3. 第三章:函数的概念3.1 函数的定义与性质3.2 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3.3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4. 第四章:平面图形的认识4.1 线段的性质4.2 角的性质4.3 平行线的性质4.4 三角形的基本性质5.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5.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5.2 数据的描述与分析5.3 数据的处理与展示三、复习方法:1.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回顾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总结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复习,通过做练习题巩固知识点,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复习过程:1. 第一轮复习: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每个章节的知识点,讲解重点、难点,让学生熟悉教材内容。

2. 第二轮复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解题掌握解题方法。

3. 第三轮复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总结每个章节的知识点,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4. 第四轮复习:学生自主复习,通过做练习题巩固知识点,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

2. 选取一道典型例题,分析解题过程,总结解题方法。

3. 每个章节编写一份复习笔记,总结本章节的知识点。

4. 每周进行一次章节测试,检验复习效果。

六、第六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续)6.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6.2 数据的描述与分析6.3 数据的处理与展示七、第七章:概率初步7.1 概率的概念与性质7.2 事件的概率7.3 概率的计算方法八、第八章:二次根式8.1 二次根式的概念与性质8.2 二次根式的运算8.3 二次根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九、第九章:方程与不等式的应用9.1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9.2 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9.3 方程与不等式的综合应用十、第十章:总复习与期末冲刺10.1 各章节知识点的综合复习10.2 典型题型和解题方法的总结10.3 期末冲刺模拟试题的练习六、复习方法:1.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回顾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高中数学 第二章 等式与不等式 2.1.1 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解集教学设计(1)新人教B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数学 第二章 等式与不等式 2.1.1 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解集教学设计(1)新人教B版必修第一册

2.1.1 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解集教学设计本节学习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解集,是人教B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学生尽管已经学习过等式的性质的一些内容,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但我们会继续学习,并体会解方程的基本依据是等式的性质,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课程目标核心素养(1)掌握等式的性质并会应用;(2)掌握几个重要的恒等式(3)会用十字相乘法进行因式分解;(4)会求一元一次方程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 a.数学抽象:理解等式的性质,体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b.逻辑推理:通过类比推理形式,掌握等式推理的基本形式和规则,探索出解方程的核心方法;c.数学运算:求方程的解集;d.直观想象: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e.数据分析: 例3中对常数a的分类讨论,是理解和处理数据a的方法教学重点:(1)掌握等式的性质及恒等式;(2)会求一元一次方程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 教学难点:会用十字相乘法进行因式分解。

一、等式的性质1.复习回顾我们已经学习过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或代数式,等式仍成立;(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或代数式,等式仍成立。

2.尝试与发现用符号语言和量词表示上述等式的性质:(1)如果b a =,则对任意c ,都有 c b c a +=+ ; (2)如果b a =,则对任意不为零的c ,都有 bc ac =.因为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因此上述等式性质中的“加上”与“乘以”如果分别改为“减去”与“除以”,结论仍成立.二、恒等式1.尝试与发现补全下列(1)(2)中的两个公式,然后将下列含有字母的等式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的标准:(1) a 2-b 2= (平方差公式);(2) (x+y)2= (两数和的平方公式);(3) 3x-6=0;(4) (a+b)c=ac+bc ;(5) m(m-1)=0;(6) t 3+1=(t+1)(t 2-t+1).2.感受新知(1)从量词的角度来对以上6个等式进行分类:对任意实数都成立的等式有:(1(2)(4)(6)只是存在实数使其成立的等式有: (3)(5)(2)一般地,含有字母的等式,如果其中的字母取任意实数时等式都成立,则称其为恒等式,也称等式两边恒等。

初三复习课教案

初三复习课教案

方程与不等式的应用复习教案第1课时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或等量关系,能使用合理的分析方法寻找数量或等量关系,正确选用方程(组)或者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例题的讲解,使学生掌握较复杂的问题的分析方法,提高学生对于运用方程和不等式解应用题的区分能力 。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应用中体会数学的实用性与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重点难点1. 重点:列方程(组)或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综合运用方程、不等式和一次函数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 解应用题的过程可以归纳为哪几步?答:审、设、列、解、检、答(2) 一般我们可以运用哪些分析方法找出数量关系或等量关系?答:列表法,画图法,利用公式法(3) 你能说出哪些常用的等量关系?答:工程问题:每份数×份数=总数;工作效率×时间=工作总量;经济问题:单价×数量=总价;利润=销售价-成本价;商品售价 = 标价×折扣数;增长量=原量×增长率;利息= 本金×利率×期数;路程问题:速度×时间=路程;工顺水(风)速=静水(风)速+水(风)速; 数字问题:两位数=10×十位数字+个位数字;公式问题:圆的面积=2r π;圆的周长=2r π;三角形面积=12×底×高;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体积=边长3…… (二)『例题讲解』例1:某地区原有可退耕还林面积63.68万亩,从2000年开始实行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当年就退耕还林8万亩,此后退耕还林的面积逐年增加,到2002年底共退耕还林29.12万亩。

(1) 求2001年,2002年退耕还林面积的平均增长率。

(2) 该地区从2003年起加大退耕还林的力度,设2003年起退耕还林的面积为y 万亩,退耕还林面积的增长率为x ,试写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当y 小于14.4万亩时x 的取值范围。

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小结+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小结+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数学年级高一学期秋季课题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小结教科书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一册A版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1. 掌握不等式性质、基本不等式和二次不等式的知识框架和逻辑联系。

2. 通过具体的例子,复习巩固比较两数(式)大小的方法、分析法证明不等式、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和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方法。

3. 在回顾知识和具体问题的求解过程中,体会并应用类比的研究方法,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不同问题并解决简单的最值问题和不等式问题。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不等式的性质。

2.基本不等式及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3.一元二次不等式。

教学难点:1.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2.用函数的思想统领方程和不等式。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展示火星细节照片,介绍天问一号突破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的关键技术和我国航空航天取得辉煌成就。

【设计意图】1.通过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引入不等关系和不等式;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二、知识结构展示知识结构图,并解释:不等关系和不等式的数学表达即为等式(方程)和不等式,初中学习了简单方程的求解,理论依据为等式的性质。

类比等式的性质,研究不等式的性质。

本章主要研究了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不等式,依然类比初中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得到利用二次函数的观点理解二次方程和不等式,得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解法。

本章还学习了一个具体的不等式即基本不等式。

在本章的学习中利用了类比的研究方法和联系的观点去研究问题。

【设计意图】1.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逻辑关系和联系,便于学生从整体把握本章的知识。

2.回顾本学学习中的思想方法,帮助学生梳理学习新知识的一般性方法,以形成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科素养。

三、知识应用和总结(一)不等式性质的应用园艺师打算在绿地上用栅栏围成一个矩形区域种植花卉.设该矩形的长为x米,宽为y米(x >y).若后期修改方案:把长增加1米,宽减少1米.比较修改前后的矩形面积大小.分别展示作差法、利用不等式性质比较大小,其中第二种方法证明过程采用分析法。

初三数学总复习数学《方程(组)及不等式(组)教案

初三数学总复习数学《方程(组)及不等式(组)教案

12-13下学期初三数学总复习《方程(组)与不等式(组)》主备人:汤恒星本章教学分析一、本章教学目标1、方程(组)、一次方程(组)、一次不等式(组)、分式方程的概念及解法2、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二、本章教学重难点重点:目标1,2难点:目标2三、学情分析初三复习阶段,学生对本部分内容有接触,但是遗忘比较多,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应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适当加以示范。

四、课时安排(共计10 课时)第1节:2课时第2节:2课时第3节:2课时第4节:2课时测评及讲解:2课时五、章节测试命题人安排:汤恒星第一节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2课时)教学目标:1.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利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 用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4 数学思想方法:消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一元一次方程解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用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难点:用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知识点(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2)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分别加上或减去一个数字或式子,结果仍然是等式;2、等式两边分别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3)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4)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系数化为1(5)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为二元一次方程(6)二元一次方程组:把具有相同未知数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7)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一般地,能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即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方程的公共解。

(8)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1)代入消元法:多适用于方程组中有一个未知数的系数是1或-1的情形;(2)加减消元法:多适用于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中相同未知数的系数相同或互为相反数的情形(9)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二、例题精讲例1.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A. B. C. D. 例2.在 中,用x 的代数式表示y ,则y=______________.例3.(1)解方程.x x +--=21152156(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7271523y x y x 例4.已知a 、b 、c 满足⎩⎨⎧=+-=-+02052c b a c b a ,则a :b :c= .例5.已知x =-2是关于x 的方程()x m x m -=-284的解,求m的值.例6.某电厂规定该厂家属区的每户居民如果一个月的用电量不超过 A 度,那么这个月这户只需交 10 元用电费,如果超过 A 度,则这个月除了仍要交 10 元用电费外,超过部分还要按每度 0.5 元交费. ①该厂某户居民 2 月份用电 90 度,超过了规定的 A度,则超过部分应该交电费多少元(用 A 表示)? .②右表是这户居民 3 月、4 月的用电情况和交费情况:根据右表数据,求电厂规定A 度为 .三、当堂检测1.若关于x 的方程x k =-153的解是x =-3,则k =_________. 2.解下列方程(组): (1)x x -+=-2114135;(2)⎩⎨⎧=+=+832152y x y x 3.当x =-2时,代数式x bx +-22的值是12,求当x =2时,这个代数式的值.4.应用方程解下列问题:初一(4)班课外乒乓球组买了两副乒乓球板,若每人付9元,则多了5元,后来组长收了每人8元,自己多付了2元,问两副乒乓球板价值多少?四、小结(1)方程的相关概念(2)一次方程(组)的解法(3)用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五、作业:试题研究教学反思:⎪⎩⎪⎨⎧=+=+65115y x y x ⎩⎨⎧-=+=+2102y x y x ⎩⎨⎧==+158xy y x ⎩⎨⎧=+=31y x x 032=-+y x第二节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第2课时)教学目标:1.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概念及解法;2. 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3.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概念及解法、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五、 知识点1.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ax 2+bx +c =0 (a ≠0)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①直接开平方法②配方法③公式法④因式分解法3.求根公式:当b 2-4ac ≥0时,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 (a ≠0)的两根为4.根的判别式: 当b 2-4ac >0时,方程有 实数根.当b 2-4ac=0时, 方程有 实数根.当b 2-4ac <0时,方程 实数根.5.(1)增长率问题;(2)利润问题二、例题精讲例1.选用合适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 (x-15)2-225=0; (2) 3x 2-4x -1=0(用公式法);(3) 4x 2-8x +1=0(用配方法); (4)x 2+22x=0例2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0437122=-+++-m m mx x m )(有一aac b b x 242-±-=个根为零,求m 的值.例3.用22cm 长的铁丝,折成一个面积是30㎝2的矩形,求这个矩形的长和宽.又问:能否折成面积是32㎝2的矩形呢?为什么?三、当堂检测一、填空1.下列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有_______ ①02x 3x12=-+ ②01x 2=+③)3x 4)(1x ()1x 2(2--=- ④06x 5x k 22=++ ⑤021x x 2432=-- ⑥0x 22x 32=-+2.一元二次方程3x 2=2x 的解是 .3.一元二次方程(m-2)x 2+3x+m 2-4=0有一解为0,则m 的值是 .4.已知m 是方程x 2-x-2=0的一个根,那么代数式m 2-m= .5.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x 2+2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6.如果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分别为3和4,那么这个一元二次方程可以是 .三、解下方程:(1)(x+5)(x-5)=7 (2)x(x-1)=3-3x(3)x 2-4x-4=0 (4)x 2+x-1=0四、小结(1)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概念及解法;(2)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关系;(3)用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五、作业:试题研究 教学反思:第三节 分式方程及其应用(2课时)教学目标:1、分式方程的相关概念及解法2. 了解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原因,会判断所求得的根是否是分式方程的增根.3. 列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目标1,2,3难点:目标2,3教学过程:一、知识点1.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1个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2.解分式方程的步骤: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解整式方程,再将整式方程的解代入最公分母中,判断整式方程的解是否为分式方程的增根二、例题精讲例1:(1)013522=--+xx x x (2)41622222-=-+-+-x x x x x 例2 若分式方程xx k x --=+-2321有增根,则k 为( ) A. 2 B.1 C. 3 D.-2三、当堂检测1.解分式方程. (1)22011x x x -=+- (2) x 2)3(x 22x x -=--;(3) 11322x x x -=--- (4)11-x 1x 1x 22=+-- 2. 一列列车自2004年全国铁路第5次大提速后,速度提高了26千米/时,现在该列车从甲站到乙站所用的时间比原来减少了1小时,已知甲、乙两站的路程是312千米,若设列车提速前的速度是x千米,则根据题意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B.C. D.四、小结(1)解分式方程要注意检验(2)增根是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的解五、作业:试题研究教学反思:第四节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应用(2课时) 教学目标:1、 不等式(组)的定义及解法2、 不等式的性质3、 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4、 用不等式解应用题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目标1,2,3难点:目标4教学过程:一、知识点1.定义:用不等号连接起来的式子2.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的解的集合3.解集在数轴上表示:(略)4.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若,b a <则c b c a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整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若,b a <且0c >,则bc ac <(或cb c a <) (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整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若,b a <且0c <,则bc ac >(或c b c a >) 二、例题精讲例1.如图所示,O 是原点,实数a 、b 、c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A 、B 、C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0b a >-B. 0ab <C. 0b a <+D.例2. 不等式112x ->的解集是( ) A.12x >- B.2x >- C.2x <-D.12x <- B A O C 0)c a (b >-例3. 把不等式组21123x x +>-⎧⎨+⎩≤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下列选项正A .B .C .D . 例4. 不等式组221x x -⎧⎨-<⎩≤的整数解共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例6.若关于x 的不等式x -m ≥-1的解集如图所示,则m 等于( )A .0B .1C .2D .3 例7.解不等式组:(1)21113x x x +<⎧⎪⎨-≥⎪⎩ (2)⎪⎩⎪⎨⎧+<+->+)6(3)4(4,5351x x x x 【当堂检测】1.苹果的进价是每千克3.8元,销售中估计有5%的苹果正常损耗.为避免亏本,商家把售价应该至少定为每千克 元.2. 解不等式723<-x ,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写出它的正整数解.3. 解不等式组⎪⎩⎪⎨⎧-<+--+≥+224313322x x x x ,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4. 我市某镇组织20辆汽车装运完A 、B 、C 三种脐橙共100吨到外地销售.按计划,20辆汽车都要装运,每辆汽车只能装运同一种脐橙,且必须装满.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1)设装运A 种脐橙的车辆数为x ,装运B 种脐橙的车辆数为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装运每种脐橙的车辆数都不少于4辆,那么车辆的安排方案有几种?并写出每种安排方案;(3)若要使此次销售获利最大,应采用哪种安排方案?并求出最大利润的值.四、小结(1)解不等式时左右两边同时乘以负数时,不等号方向要改变1 0 1- 1 0 1- 1 01- 10 1-(2)列不等式解应用题是要主要“至少、最多、不低于、不大于、高于”等字样的理解五、作业:试题研究教学反思:。

中考数学 精讲篇 考点系统复习 第二章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第一节 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

中考数学 精讲篇 考点系统复习 第二章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第一节 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

5.(数学文化)《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之一,书中有这样的一 个问题:五只雀、六只燕共重一斤,雀重燕轻,互换一只,恰好一样重.问: 每只雀、燕的质量各为多少?设一只雀的质量为 x 斤,一只燕的质量为 y
5x+6y=1, 斤,则可列方程组为__4x+y=5y+__x.
【考情分析】广西近 6 年主要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或二元一次方程组,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或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度小,分 值 3-10 分,常在解答题中与不等式、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结合考查.
x=1, 则方程组的解为y=-1.
x-3y=-2, 5.(2020·玉林第 20 题 6 分)解方程组:2x+y=3.
x-3y=-2①, 解:2x+y=3②. ①+②×3 得 x+6x=-2+3×3, 解得 x=1, 将 x=1 代入②得 2+y=3, 解得 y=1.
x=1, 则方程组的解为y=1.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为
y=3x-2, A.y=2x+9
y=3x-2, C.y=2x-9
y=3(x-2), B.y=2x+9
y=3(x-2), D.y=2x-9
( B)
7.(2021·桂林第 24 题 8 分)为了美化环境,建设生态桂林,某社区需 要进行绿化改造,现有甲、乙两个绿化工程队可供选择,已知甲队每天 能完成的绿化改造面积比乙队多 200 m2,甲队与乙队合作一天能完成 800 m2 的绿化改造面积. (1)甲、乙两工程队每天各能完成多少 m2的绿化改造面积? (2)该社区需要进行绿化改造的区域共有 12 000 m2,甲队每天的施工费 用为 600 元,乙队每天的施工费用为 400 元,比较以下三种方案: ①甲队单独完成;②乙队单独完成;③甲、乙两队全程合作完成. 哪一种方案的施工费用最少?

2025年广东省九年级中考数学第一部分+中考考点梳理课件+第二章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2025年广东省九年级中考数学第一部分+中考考点梳理课件+第二章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5.会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及两个实根是否相等.
6.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例67)(2022版课标去掉“*”).
7.能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返回
目录
新课标示例:
例67
-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能通过系数表示方程的根,能
用方程的根表示系数.
设问角度
核心素养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选择,T8/3分
- > ,
的解集为
<
运算能力
解答,T16/8分 解不等式组 - > ,
+<
返回
目录
考什么
年份
考点
2021
怎么考
题型/分值
设问角度
为什么考
核心素养
- > (-),
解答,T18/6分 解不等式组



解一元一
- ≥ -,


为什么考
素材情境 核心素养
=时间差,

v甲=1.2v乙
追及问题



- =

.
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
最小解
打折问题
5×0.1x-4≥4×10%
模型观念
运算能力
应用意识
返回
目录
考什么
年份
考点
怎么考
题型/分值
一元一次方
程或二元一
设问角度
为什么考
素材情境 核心素养
数学文化:每人钱数8×学生
程解的意义
,经历估计方程解的过程.
2.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方程解的合理性.

2019-2020学年高一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一教案: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2019-2020学年高一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一教案: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教学设计学过程二.知识探究【师】某钢铁厂要把长度为4000mm的钢管截成500mum和600mm两种,按照生产的要求,600mm钢管的数量不能超过500mm钢管的3倍.怎样写出满足上述所有不等关系的不等式呢?分析:假设截得500mm的钢管x根,截得600mm的钢管y根.根据题意,应有如下的不等关系:归纳小结:数运算性质与大小顺序之间的关系2比较两个实数a,b大小的方法;(1)作差a-b-—变形—与0比较—得出结论,1.(2)作商ab———变形-一与1比较一得出结论(作商的前提是两个数同号)三、典例分析:试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其中x R∈(1)61x+与42x x+61x+42()x x-+6421x x x=--+422(1)(1)x x x=---24(1)(1)x x=--222(1)(1)x x=-+当1x=±时, 61x+42()x x=+;当1x≠±,61x+42()x x>+.(2) a ba b与b aa b(1)解得两种钢管的总长度不能超过4000mm;(2)截得600mm钢管的数量不能超过500mm钢管数量的3倍;(3)解得两钟钢管的数量都不能为负.1.由以上不等关系,可得不等式组: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作出评价。

培养学生分析,抽象能力、感受不等式发现和推导过程。

引导学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熟悉并强化理解。

分析:设该班共有x 人,这笔开学费用共y 元,则⎪⎪⎩⎪⎪⎨⎧∈=-=-.,4011,10,8412*N x y x y x y x <.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总结,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知识的形成、发展、完善的过程.板书设计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引入知识探究方法归纳不等式和基本性质典例分析小结课堂练习。

人教统编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一A版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全章节教案教学设计含章末综合复习

人教统编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一A版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全章节教案教学设计含章末综合复习

人教统编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一A版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全章节教案教学设计含章末综合复习本文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问题段落。

以下是小幅度改写后的文章: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高中数学中重要的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这是刻画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同时,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也为学生以后顺利研究基本不等式起到重要的铺垫。

教学目标包括掌握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及其推论,能够运用其解决简单的问题,进一步掌握比较法比较实数的大小,以及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大胆猜测、乐于探究的良好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是掌握不等式性质及其应用,难点则是不等式性质的应用。

为此,我们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诱思探究式教学,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情景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通过预课本,引入新课,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比较多项式大小的方法以及重要不等式等内容;通过典例分析和举一反三,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不等式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我们希望通过本教案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等方面的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已知2<a<3,-2<b<-1,要求2a+b的取值范围。

首先,可以将2a+b拆开,得到2a+b<6-2=4,即2a+b的上界为4.然后,将2a+b拆开,得到2a+b>2×2+(-1)=3,即2a+b的下界为3.因此,2a+b的取值范围为3<2a+b<4.基本不等式”是必修1的重要内容。

它是在研究不等关系和不等式性质,掌握不等式性质的基础上对不等式的进一步研究。

同时,它也是为了以后研究选修教材中关于不等式及其证明方法等内容作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高中数学第二章等式与不等式2.1.3方程组的解集新人教B新人教B高一第一册数学教案

高中数学第二章等式与不等式2.1.3方程组的解集新人教B新人教B高一第一册数学教案

2.1.3 方程组的解集 考点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会利用代入消元法或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数学运算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会选用合适的消元法求解三元一次方程组数学运算 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灵活运用具体方法求解“二·一”型和“二·二”型的二元二次方程组数学运算问题导学预习教材P51-P54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是方程组?2.什么是方程组的解集?1.方程组一般地,将多个方程联立,就能得到方程组.2.方程组的解集方程组中,由每个方程的解集得到的交集称为这个方程组的解集.■名师点拨 当方程组中未知数的个数大于方程的个数时,方程组的解集可能有无穷多个元素,此时,如果将其中一些未知数看成常数,那么其他未知数往往能用这些未知数表示出来.由方程组⎩⎪⎨⎪⎧x +m =4,y -3=m 可得x 与y 的关系是( ) A .x +y =1B .x +y =-1C .x +y =7D .x +y =-7解析:选C.由⎩⎪⎨⎪⎧x +m =4, ①y -3=m , ②,将②代入①得 x +y -3=4,即x +y =7.若|x +y -5|+(x -y -9)2=0,则x ,y 的值分别为( )A .-2,7B .7,-2C .-7,2D .2,-7解析:选B.由题意知⎩⎪⎨⎪⎧x +y -5=0, ①x -y -9=0, ② ①+②得2x -14=0,即x =7,①-②得2y +4=0,即y =-2.方程组⎩⎪⎨⎪⎧x +6y =12,3x -2y =8的解集为________. 解析:⎩⎪⎨⎪⎧x +6y =12, ①3x -2y =8, ② ②×3得9x -6y =24 ③①+③得10x =36,即x =185, 将x =185代入①得y =75, 所以方程组的解集为⎩⎨⎧⎭⎬⎫(x ,y )⎪⎪⎪⎝ ⎛⎭⎪⎫185,75. 答案:⎩⎨⎧⎭⎬⎫(x ,y )⎪⎪⎪⎝ ⎛⎭⎪⎫185,75 方程组⎩⎪⎨⎪⎧x +y -z =0, ①y +z -x =7, ②z +x -y =9 ③的解集为________.解析:①+②+③得x +y +z =16 ④④-①,得z =8;④-②,得x =4.5;④-③,得y =3.5.所以原方程组的解集为{(x ,y ,z )|(4.5,3.5,8)}.答案:{(x ,y ,z )|(4.5,3.5,8)}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下列方程组:(1)⎩⎪⎨⎪⎧2x -y =3, ①3x +4y =10. ② (2)⎩⎪⎨⎪⎧x +2y =3, ①3x -4y =4. ② 【解】 (1)由①,得y =2x -3, ③把③代入②,得3x +4(2x -3)=10,解得x =2.把x =2代入③,得y =1.所以原方程组的解集为{(x ,y )|(2,1)}.(2)①×2,得2x +4y =6, ③③+②,得5x =10,解得x =2.把x =2代入①,得2+2y =3,解得y =12.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集为⎩⎨⎧⎭⎬⎫(x ,y )⎪⎪⎪⎝ ⎛⎭⎪⎫2,1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看系数选方法当方程中有未知数的系数为1(或-1)时,可直接用代入法消元.否则观察相同未知数的系数,当系数互为相反数时,相加消元;当系数相等时,相减消元;当系数既不相等,又不互为相反数时,需要通过变形使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再相减或相加消元.1.若x ,y 满足方程组⎩⎪⎨⎪⎧2x +y =7,x +2y =8,则x +y 的值是( ) A .5 B .-1 C .0 D .1解析:选A.⎩⎪⎨⎪⎧2x +y =7, ①x +2y =8. ② 法一:②×2-①,得3y =9,解得y =3.把y =3代入②,得x =2.所以x +y =2+3=5.法二:由①+②,得3x +3y =15.化简,得x +y =5.故选A.2.用适当的方法解方程组:⎩⎪⎨⎪⎧3(x +y )-4(x -y )=4, ①x +y 2+x -y 6=1. ② 解:由②×6,得3(x +y )+(x -y )=6. ③ ③-①,得5(x -y )=2,即x -y =25. 把x -y =25代入③,得x +y =2815.解方程组⎩⎪⎨⎪⎧x +y =2815,x -y =25,得⎩⎪⎨⎪⎧x =1715,y =1115.所以原方程组的解集为⎩⎨⎧⎭⎬⎫(x ,y )⎪⎪⎪⎝ ⎛⎭⎪⎫1715,1115.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角度一 一般型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解方程组⎩⎪⎨⎪⎧x +y +z =12, ①x +2y +5z =22, ②x =4y . ③【解】 把③分别代入①②,得⎩⎪⎨⎪⎧5y +z =12,6y +5z =22,解得⎩⎪⎨⎪⎧y =2,z =2. 把y =2代入③,得x =8.所以原方程组的解集为{(x ,y ,z )|(8,2,2)}.消元法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注意点(1)在确定消去哪个未知数时,要从整体考虑,一般选择消去后可以使计算量相对较小的未知数.(2)消去的未知数一定是同一未知数,否则就达不到消元的目的.角度二 轮换型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解方程组⎩⎪⎨⎪⎧x +y =3, ①y +z =5, ②z +x =4. ③【解】 ①+②+③,得2(x +y +z )=12,即x +y +z =6. ④④-①,得z =3;④-②,得x =1;④-③,得y =2.所以原方程组的解集为{(x ,y ,z )|(1,2,3)}.解三元一次方程组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其结构特点及系数之间的关系,灵活巧妙地消元.本例中,由于未知数的系数都相同,故采用了整体代入来消元的方法,简化了运算.角度三 连等型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解方程组⎩⎪⎨⎪⎧x 3=y 4=z 5, ①x -y +2z =18. ②【解】 设x 3=y 4=z5=k (k 为常数,k ≠0), 则x =3k ,y =4k ,z =5k .将它们代入②中,得3k -4k +10k =18,解得k =2.所以x =6,y =8,z =10,所以原方程组的解集为{(x ,y ,z )|(6,8,10)}.用参数法解连等形式的方程组解连等形式的方程组时,通常采用参数法,用同一个字母表示方程组中各个未知数,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一步就可求出字母的值.此外,比例形式的方程也可运用参数法.通过参数法达到消元的目的,使运算更加简便,且不易出错.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过点(1,0),(2,3),(3,28),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解:设函数解析式为y =ax 2+bx +c (a ≠0),由题意, 得⎩⎪⎨⎪⎧a +b +c =0, ①4a +2b +c =3, ②9a +3b +c =28. ③②-①,得3a +b =3, ④③-②,得5a +b =25, ⑤由④和⑤组成方程组⎩⎪⎨⎪⎧3a +b =3,5a +b =25. 解得a =11,b =-30,把a =11,b =-30代入①,得11-30+c =0,解得c =19.所以a =11,b =-30,c =19.所以所求函数解析式为y =11x 2-30x +19.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角度一 “二·一”型的二元二次方程组解方程组⎩⎪⎨⎪⎧x 2+2xy +y 2=4, ①x -2y =5. ②【解】 法一:由②得x =2y +5, ③将③代入①,得(2y +5)2+2y (2y +5)+y 2=4.整理,得3y 2+10y +7=0.解得y 1=-73,y 2=-1. 把y 1=-73代入③,得x 1=13, 把y 2=-1代入③,得x 2=3.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x 1=13,y 1=-73,⎩⎪⎨⎪⎧x 2=3,y 2=-1. 所以方程组的解集为⎩⎨⎧⎭⎬⎫(x ,y )⎪⎪⎪⎝ ⎛⎭⎪⎫13,-73,(3,-1). 法二:由①得(x +y )2=4,即x +y =2或x +y =-2.原方程组转化为⎩⎪⎨⎪⎧x +y =2,x -2y =5.或⎩⎪⎨⎪⎧x +y =-2,x -2y =5. 解得⎩⎪⎨⎪⎧x 1=3,y 1=-1,⎩⎪⎨⎪⎧x 1=13,y 2=-73. 所以方程组的解集为⎩⎨⎧⎭⎬⎫(x ,y )⎪⎪⎪⎝ ⎛⎭⎪⎫13,-73,(3,-1).“二·一”型的二元二次方程组的实数解有三种情况:有一解、两解和没有解.把一元一次方程代入二元二次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之后,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由根的判别式可知,解的情况可能是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两个相等的实数解或无实数解,这样的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也就相应地有三种情况.简言之,有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二元二次方程组的实数解的情况,一般可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来判断.角度二 “二·二”型的二元二次方程组解方程组⎩⎪⎨⎪⎧x 2-3xy -4y 2=0, ①x 2+4xy +4y 2=1. ② 【解】 由①得(x -4y )(x +y )=0,所以x -4y =0或x +y =0,由②得(x +2y )2=1,所以x +2y =1或x +2y =-1.原方程可化为以下四个方程组:⎩⎪⎨⎪⎧x -4y =0,x +2y =1,⎩⎪⎨⎪⎧x -4y =0,x +2y =-1,⎩⎪⎨⎪⎧x +y =0,x +2y =1,⎩⎪⎨⎪⎧x +y =0,x +2y =-1. 解这四个方程组,得原方程组的四个解是:⎩⎪⎨⎪⎧x 1=23,y 1=16,⎩⎪⎨⎪⎧x 2=-23,y 2=-16,⎩⎪⎨⎪⎧x 3=-1,y 3=1,⎩⎪⎨⎪⎧x 4=1,y 4=-1. 所以方程组的解集为{(x ,y )|⎝ ⎛⎭⎪⎫23,16,⎝ ⎛⎭⎪⎫-23,-16,(-1,1),(1,-1)}.解“二·二”型方程组的基本思想仍是“转化”,转化的方法是“降次”“消元”.它的一般解法是:(1)当方程组中只有一个可分解为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的方程时,可将分解得到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分别与原方程组中的另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两个“二·一”型方程组,解这两个“二·一”型方程组,所得的解都是原方程组的解.(2)当方程组中两个二元二次方程都可分解为两个二元一次方程时,将第一个二元二次方程分解所得到的每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分别与第二个二元二次方程分解所得的每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方程组,可得到四个二元一次方程组,解这四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所得的解都是原方程组的解.1.解方程组⎩⎪⎨⎪⎧x +y =8, ①xy =12. ② 解:法一:由①得y =8-x , ③把③代入②,整理得x 2-8x +12=0,解得x 1=2,x 2=6.把x 1=2代入③,得y 1=6.把x 2=6代入③,得y 2=2.所以原方程组的解集为{(x ,y )|(2,6),(6,2)}.法二:根据方程中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知,x ,y 是一元二次方程z 2-8z +12=0的两个根,解这个方程,得z 1=2,z 2=6.所以原方程组的解集为{(x ,y )|(2,6),(6,2)}.2.解方程组⎩⎪⎨⎪⎧x 2-y 2=1, ①(x -y )2-2(x -y )-3=0. ② 解:由②得(x -y -3)(x -y +1)=0.所以x -y -3=0或x -y +1=0.所以原方程组可化为两个方程组:⎩⎪⎨⎪⎧x 2-y 2=1,x -y -3=0,⎩⎪⎨⎪⎧x 2-y 2=1,x -y +1=0. 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分别得⎩⎪⎨⎪⎧x 1=53,y 1=-43,⎩⎪⎨⎪⎧x 2=-1,y 2=0.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集为{(x ,y )|⎝ ⎛⎭⎪⎫53,-43,(-1,0)}. 1.解下列方程组:(1)⎩⎪⎨⎪⎧2x +5y =16, ①8x -7y =10; ② (2)⎩⎪⎨⎪⎧x +1=5(y +2),x -32=y +63. 解:(1)由①,得2x =16-5y , ③把③代入②,得4(16-5y )-7y =10,解得y =2.把y =2代入③,得x =3,所以原方程组的解集为{(x ,y )|(3,2)}.(2)⎩⎪⎨⎪⎧x +1=5(y +2),x -32=y +63. 化简方程组,得⎩⎪⎨⎪⎧x -5y =9, ①3x -2y =21. ②②-①×3,得13y =-6,解得y =-613. 把y =-613代入①,得x =8713.故原方程组的解集为⎩⎨⎧⎭⎬⎫(x ,y )|⎝ ⎛⎭⎪⎫8713,-613. 2.解方程组⎩⎪⎨⎪⎧3x -y +z =4, ①x +y +z =6, ②2x +3y -z =12. ③解:①+③,得5x +2y =16. ④②+③,得3x +4y =18. ⑤解由④⑤组成的方程组,得⎩⎪⎨⎪⎧x =2,y =3. 把x =2,y =3代入②,得z =1.所以原方程组的解集为{(x ,y ,z )|(2,3,1)}.3.解方程组⎩⎪⎨⎪⎧x 2-4y 2+x +3y -1=0, ①2x -y -1=0. ② 解:由②,得y =2x -1, ③把③代入①,整理,得15x 2-23x +8=0.解这个方程,得x 1=1,x 2=815. 把x 1=1代入③,得y 1=1;把x 2=815代入③,得y 2=115.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集为⎩⎨⎧⎭⎬⎫(x ,y )|(1,1),⎝ ⎛⎭⎪⎫815,115. [A 基础达标]1.若方程组⎩⎪⎨⎪⎧2a -3b =13,3a +5b =30.9的解集为{(a ,b )|(8.3,1.2)},则方程组⎩⎪⎨⎪⎧2(x +2)-3(y -1)=13,3(x +2)+5(y -1)=30.9,的解集为( ) A .{(x ,y )|(6.3,2.2)}B .{(x ,y )|(8.3,1.2)}C .{(x ,y )|(10.3,2.2)}D .{(x ,y )|(10.3,0.2)} 解析:选A.由题意可得⎩⎪⎨⎪⎧x +2=8.3,y -1=1.2.即⎩⎪⎨⎪⎧x =6.3,y =2.2.2.已知|x -z +4|+|z -2y +1|+|x +y -z +1|=0,则x +y +z =( )A .9B .10C .5D .3解析:选A.由题意,得⎩⎪⎨⎪⎧x -z +4=0, ①z -2y +1=0, ②x +y -z +1=0. ③③-①,得y =3.把y =3代入②,得z =5.把z =5代入①,得x =1.所以x +y +z =1+3+5=9.故选A.3.已知关于x ,y的方程组⎩⎪⎨⎪⎧3x -y =5,4ax +5by =-22和⎩⎪⎨⎪⎧2x +3y =-4,ax -by =8有相同的解,则(-a )b 的值为________.解析:因为两方程组有相同的解,所以原方程组可化为①⎩⎪⎨⎪⎧3x -y =5,2x +3y =-4;②⎩⎪⎨⎪⎧4ax +5by =-22,ax -by =8. 解方程组①,得⎩⎪⎨⎪⎧x =1,y =-2. 代入方程组②,得⎩⎪⎨⎪⎧4a -10b =-22,a +2b =8,解得⎩⎪⎨⎪⎧a =2,b =3. 所以(-a )b =(-2)3=-8.答案:-84.若x +43=y +64=z +85,且x +y +z =102,则x =________.解析:由已知得⎩⎪⎨⎪⎧x +43=y +64, ①x +43=z +85, ②x +y +z =102, ③由①得y =4x -23, ④ 由②得z =5x -43, ⑤ 把④⑤代入③并化简,得12x -6=306,解得x =26.答案:265.已知方程组⎩⎪⎨⎪⎧x -y =2,y -z =3,z +x =1的解也是方程3x +my +2z =0的解,则m 的值为________.解析:⎩⎪⎨⎪⎧x -y =2, ①y -z =3, ②z +x =1. ③①+②,得x -z =5, ④将③④组成方程组⎩⎪⎨⎪⎧z +x =1,x -z =5,解得⎩⎪⎨⎪⎧x =3,z =-2. 把x =3代入①,得y =1.故原方程组的解是⎩⎪⎨⎪⎧x =3,y =1,z =-2.代入3x +my +2z =0,得9+m -4=0,解得m =-5.答案:-56.解下列三元一次方程组:(1)⎩⎪⎨⎪⎧z =y +x , ①2x -3y +2z =5, ②x +2y +z =13; ③(2)⎩⎪⎨⎪⎧2x +3y +z =11, ①x +y +z =0, ②3x -y -z =-2. ③解:(1)将①代入②、③,消去z ,得⎩⎪⎨⎪⎧4x -y =5,2x +3y =13. 解得⎩⎪⎨⎪⎧x =2,y =3.把x =2,y =3代入①,得z =5.所以原方程组的解集为{(x ,y ,z )|(2,3,5)}.(2)①-②,得x +2y =11. ④①+③,得5x +2y =9. ⑤④与⑤组成方程组⎩⎪⎨⎪⎧x +2y =11,5x +2y =9.解得⎩⎪⎨⎪⎧x =-12,y =234.把x =-12,y =234代入②,得z =-214.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集为{(x ,y ,z )|⎝ ⎛⎭⎪⎫-12,234,-214}. 7.解方程组⎩⎪⎨⎪⎧x 2+xy =12, ①xy +y 2=4. ② 解:①-②×3得x 2+xy -3(xy +y 2)=0,即x 2-2xy -3y 2=0⇒(x -3y )(x +y )=0,所以x -3y =0或x +y =0,所以原方程组可化为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x -3y =0,xy +y 2=4,⎩⎪⎨⎪⎧x +y =0,xy +y 2=4. 用代入法解这两个方程组,得原方程组的解是:⎩⎪⎨⎪⎧x 1=3,y 1=1,⎩⎪⎨⎪⎧x 2=-3,y 2=-1. 所以该方程组的解集为{(x ,y )|(3,1),(-3,-1)}.8.解方程组:(1)⎩⎪⎨⎪⎧xy -x -y +1=0, ①3x 2+4y 2=1; ② (2)⎩⎪⎨⎪⎧3x 2-xy -4y 2-3x +4y =0, ①x 2+y 2=25. ② 解:(1)由①得(x -1)(y -1)=0,即x =1或y =1.(ⅰ)当x =1时,4y 2=-2无解.(ⅱ)当y =1时,3x 2=-3无解,所以原方程组的解集为∅.(2)由①得(3x -4y )(x +y )-(3x -4y )=0,(3x -4y )(x +y -1)=0,即3x -4y =0或x +y -1=0.由⎩⎪⎨⎪⎧3x -4y =0x 2+y 2=25得⎩⎪⎨⎪⎧x =4y =3或⎩⎪⎨⎪⎧x =-4y =-3. 由⎩⎪⎨⎪⎧x +y -1=0x 2+y 2=25得⎩⎪⎨⎪⎧x =4y =-3或⎩⎪⎨⎪⎧x =-3y =4.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集为{(x ,y )|(4,3),(-4,-3),(4,-3),(-3,4)}.[B 能力提升]9.解方程组⎩⎪⎨⎪⎧x 2-y 2=5(x +y ), ①x 2+xy +y 2=43. ② 解:由①得,x 2-y 2-5(x +y )=0⇒(x +y )(x -y )-5(x +y )=0⇒(x +y )(x -y -5)=0, 所以x +y =0或x -y -5=0,所以原方程组可化为两个方程组:⎩⎪⎨⎪⎧x -y -5=0,x 2+xy +y 2=43或⎩⎪⎨⎪⎧x +y =0,x 2+xy +y 2=43, 用代入法解这两个方程组,得原方程组的解是:⎩⎪⎨⎪⎧x 1=-1y 1=-6,⎩⎪⎨⎪⎧x 2=6y 2=1或⎩⎨⎧x 3=43y 3=-43,⎩⎨⎧x 4=-43y 4=43,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集为{(x ,y )|(-1,-6),(6,1),(43,-43),(-43,43)}.10.解方程组:(1)⎩⎪⎨⎪⎧3x 2+xy +y 2=15, ①3x 2-31xy +5y 2=-45; ② (2)⎩⎪⎨⎪⎧4a 2+4b 2=1, ①16a 2+1b 2=1. ②(a >0,b >0) 解:(1)①×3+②得,3x 2-7xy +2y 2=0,(3x -y )(x -2y )=0,3x -y =0或x -2y =0,将y =3x 代入①得,x 2=1,所以⎩⎪⎨⎪⎧x =1y =3或⎩⎪⎨⎪⎧x =-1y =-3, 将x =2y 代入①得,y 2=1,所以⎩⎪⎨⎪⎧x =2y =1或⎩⎪⎨⎪⎧x =-2y =-1.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集为{(x ,y )|(1,3),(-1,-3),(2,1),(-2,-1)}.(2)令x =1a 2,y =1b 2. 所以⎩⎪⎨⎪⎧4x +4y =116x +y =1⇒⎩⎪⎨⎪⎧x =120y =15⇒⎩⎪⎨⎪⎧1a 2=1201b 2=15.所以⎩⎨⎧a =25b =5(因为a >0,b >0). 即原方程组的解集为{(a ,b )|(25,5)}.11.k 为何值时,方程组⎩⎪⎨⎪⎧y =kx +2, ①y 2-4x -2y +1=0. ② (1)有一个实数解,并求出此解;(2)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3)没有实数解.解:将①代入②,整理得k 2x 2+(2k -4)x +1=0, ③ Δ=(2k -4)2-4×k 2×1=-16(k -1).(1)当k =0时,y =2,则-4x +1=0,解得x =14, 方程组的解为⎩⎪⎨⎪⎧x =14y =2.当⎩⎪⎨⎪⎧k 2≠0,Δ=0时,原方程组有一个实数解,即k =1时方程组有一个实数解,将k =1代入原方程组得⎩⎪⎨⎪⎧y 2-4x -2y +1=0,y =x +2.解得⎩⎪⎨⎪⎧x =1,y =3. (2)当⎩⎪⎨⎪⎧k 2≠0,Δ=-16(k -1)>0时,原方程组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即k <1且k ≠0. 所以当k <1且k ≠0时,原方程组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3)当⎩⎪⎨⎪⎧k 2≠0,Δ=-16(k -1)<0时,解得k >1,即当k >1时,方程组无实数解. [C 拓展探究]12.规定:⎪⎪⎪⎪⎪⎪a c bd =ad -bc .例如,⎪⎪⎪⎪⎪⎪2 -13 0=2×0-3×(-1)=3. 解方程组⎩⎪⎨⎪⎧⎪⎪⎪⎪⎪⎪3 y 2 x =1,⎪⎪⎪⎪⎪⎪x z -3 5=8,⎪⎪⎪⎪⎪⎪3 z 6 y =-3.解:根据规定,得⎪⎪⎪⎪⎪⎪3 y 2 x =3x -2y =1, ⎪⎪⎪⎪⎪⎪x z -3 5=5x +3z =8, ⎪⎪⎪⎪⎪⎪3 z 6 y =3y -6z =-3,所以⎩⎪⎨⎪⎧3x -2y =1, ①5x +3z =8, ②3y -6z =-3, ③②×2+③,得10x +3y =13. ④将①与④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3x -2y =1,10x +3y =13. 解这个方程组,得⎩⎪⎨⎪⎧x =1,y =1. 把y =1代入③,得z =1,所以原方程组的解集为{(x ,y ,z )|(1,1,1)}.。

高中数学 第2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章末复习课第一册数学教案

高中数学 第2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章末复习课第一册数学教案

第2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不等式的性质【例1】 如果a ,b ,c 满足c <b <a 且ac <0,则以下列选项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 .ab >acB .c (b -a )>0C .cb 2<ab 2D .ac (a -c )<0C [c <b <a ,ac <0⇒a >0,c <0. 对于A :⎭⎪⎬⎪⎫b >c a >0⇒ab >ac ,A 正确. 对于B :⎭⎪⎬⎪⎫b <a ⇒b -a <0c <0⇒c ·(b -a )>0,B 正确. 对于C :⎭⎪⎬⎪⎫c <a b 2≥0⇒cb 2≤ab 2cb 2<ab 2,C 错,即C 不一定成立.对于D :ac <0,a -c >0⇒ac (a -c )<0,D 正确,选C.] 不等式真假的判断,要依靠其适用范围和条件来确定,举反例是判断命题为假的一个好方法,用特例法验证时要注意,适合的不一定对,不适合的一定错,故特例只能否定选择项,只要四个中排除了三个,剩下的就是正确答案了.1.若a >b >c 且a +b +c =0,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A .ab >ac B .ac >bc C .a |b |>c |b |D .a 2>b 2>c 2A [由a >b >c 及a +b +c =0知a >0,c <0, 又∵a >0,b >c ,∴ab >ac .故选A.]2.若1≤a ≤5,-1≤b ≤2,则a -b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1≤a -b ≤6 [∵-1≤b ≤2,∴-2≤-b ≤1,又1≤a ≤5, ∴-1≤a -b ≤6.] 基本不等式【例2】 设x <-1,求y =x +5x +2x +1的最大值.[解] ∵x <-1,∴x +1<0. ∴-(x +1)>0,∴y =x +5x +2x +1=x 2+7x +10x +1=x +12+5x +1+4x +1=(x +1)+4x +1+5=-⎣⎢⎡⎦⎥⎤-x +1+4-x +1+5 ≤-24+5=1,当(x +1)2=4,即x =-3时取“=”.]基本不等式的主要应用是求函数的最值或范围,既适用于一个变量的情况,也适用于两个变量的情况.基本不等式具有将“和式”转化为“积式”和将“积式”转化为“和式”的放缩功能.解答此类问题关键是创设应用不等式的条件,合理拆分项或配凑因式是常用的解题技巧,而拆与凑的目的在于使等号能够成立.3.若x ,y 为实数,且x +2y =4,则xy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2 [xy =12·x ·(2y )≤12·⎝⎛⎭⎪⎫x +2y 22=2(当且仅当x =2y ,且x +2y =4,即x =2,y =1时取“=”).]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例3】 解关于x 的不等式:x 2+(1-a )x -a <0. [解] 方程x 2+(1-a )x -a =0的解为x 1=-1,x 2=a . 函数y =x 2+(1-a )x -a 的图象开口向上,所以 (1)当a <-1时,原不等式解集为{x |a <x <-1}; (2)当a =-1时,原不等式解集为∅;(3)当a >-1时,原不等式解集为{x |-1<x <a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时,要注意数形结合,充分利用对应的二次函数图像、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关系.如果含有参数,则需按一定的标准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4.若关于x 的不等式ax 2-6x +a 2<0的解集是{x |1<x <m },则m =________.2 [因为ax 2-6x +a 2<0的解集是{x |1<x <m }, 所以1,m 是方程ax 2-6x +a 2=0的根,且m >1⇒⎩⎪⎨⎪⎧m >1,1+m =6a,1·m =a⇒⎩⎪⎨⎪⎧m =2,a =2.]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例4】 (1)若不等式x 2+mx -1<0对于任意x ∈{x |m ≤x ≤m +1}都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对任意-1≤m ≤1,函数y =x 2+(m -4)x +4-2m 的值恒大于零,求x 的取值范围.(1)-22<m <0 [由题意,得函数y =x 2+mx -1在{x |m ≤x ≤m +1}上的最大值小于0,又抛物线y =x 2+mx -1开口向上,所以只需⎩⎪⎨⎪⎧m 2+m 2-1<0,m +12+m m +1-1<0,即⎩⎪⎨⎪⎧2m 2-1<0,2m 2+3m <0,解得-22<m <0.](2)[解] 由y =x 2+(m -4)x +4-2m =(x -2)m +x 2-4x +4,g =(x -2)m +x 2-4x +4可看作以m 为自变量的一次函数.由题意知在-1≤m ≤1上,g 的值恒大于零,所以⎩⎪⎨⎪⎧x -2×-1+x 2-4x +4>0,x -2+x 2-4x +4>0,解得x <1或x >3.故当x <1或x >3时,对任意的-1≤m ≤1,函数y =x 2+(m -4)x +4-2m 的值恒大于零.对于恒成立不等式求参数范围问题常见类型及解法有以下两种:1变更主元法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确定合适的主元,一般知道取值范围的变量要看作主元.2转化法求参数范围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函数值的集合为B ={y |m ≤y ≤n },则1y ≥k 恒成立⇒y min ≥k 即m ≥k ;2y ≤k 恒成立⇒y max ≤k 即n ≤k .5.若不等式ax 2-2x +2>0对于满足1<x <4的一切实数x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 ∵1<x <4,∴不等式ax 2-2x +2>0可化为a >2x -2x2.令y =2x -2x2,且1<x <4,则y =2x -2x 2=-2⎝ ⎛⎭⎪⎫1x -122+12≤12,当且仅当1x =12,即x =2时,函数y 取得最大值12,∴a >12即为所求.。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教学设计(全章)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教学设计(全章)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本单元主要学习用不等式表示现实问题、数学问题,为了解不等式,要探究不等式性质,而不等式性质的探究要先学习证明不等关系的“根本大法”,即“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还要梳理等式基本性质及蕴含的思想方法,然后通过类比的方法猜想并证明不等式的性质,最后要会运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其它的一些不等关系.2.内容解析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着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例如多与少、大与小、长与短、高与矮、远与近、快与慢、涨与跌、轻与重、不超过或不少于等.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反映在数量关系上,就是相等与不等.相等用等式表示,不等用不等式表示.实际问题中所蕴含的不等关系可抽象出不等式的关键是确定问题中涉及的量及其满足的不等关系,然后用未知数表示量,把不等关系“翻译”成不等式.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既是实数的基本性质,又是研究式的大小关系的基础,为不等式的研究奠定了逻辑基础.这个基本事实把两个实数的大小关系转化为它们的差与0的大小关系,实际上就是两个实数差的符号,从而把实数的大小关系转化为使实数的运算问题,使实数大小关系的比较有了抓手.重要不等式222a b ab ≥是基本不等式基础,该不等式从赵爽弦图中获得猜想,运用由一般性与特殊性获得“=”成立的条件.证明中,运用了完全平方差公式和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证明了上述不等式,这既体现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又再一次说明了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在解決不等式问题中的应用价值.等式性质可从自身特性看,包括“对称性”和“传递性”.“对称性”即两个相等的实数放在等号两边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传递性”是实数相等的内在关系,两者均是实数序的特征.从运算角度看,“加法”、“乘法”运算中的不变性,即等式两边同加或同乘同一个实数,等式保持不変;也有其派生出来的在“乘方”、“开方”等运算中的不变性.不等式与等式的性质蕴含了同样的数学思想方法,也包含不等关系自身的特性和运算中的不变性两类.不等关系自身的特性有“自反性”和“传递性”两种.“自反性”是不相等的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两种不同表达形式,是实数序特性的体现.“传递性”是三个不相等的实数之间大小关系的内在联系,也是实数序特性的体现.运算中的不变性、规律性是指对不等号两边的实数同时进行“加法”、“乘法”等运算,得出新的不等关系.由于“正数乘正数大于0”,“负数乘正数小于0”,所以不等式对于乘法运算失去了“保号性”,这也是不等式性质与等式的性质的差异.实际上,在代数问题中,运算中的不变性、规律性就是性质,它是发现代数性质的“引路人”,在代数领域中具有基础地位.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可推导出不等式的一些其他性质,即以基本性质为理论依据,以运算中的不变性和规律性为研究方向,通过“猜想—证明—修正—再证明—得出性质”的方法探究出其他的性质.结合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及其简单应用;梳理出等式基本性质中蕴含的思想方法;类比等式基本性质,探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会从实际问题所蕴含的不等关系中抽象出不等式.(2)理解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能运用这个基本事实比较式的大小关系.(3)运用等式基本性质中蕴含的思想方法,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研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4)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发现并证明一些常用的不等式性质;运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一些简单的命题.2.目标解析达成上述目标的标志是:(1)学生能够在生活问题、数学问题等情境中,发现其中所蕴含的不等关系,并将其符号化,从而用不等式表达.(2)学生能够在比较大小的问题情境中,发现并运用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比较式的大小关系,体会这个基本事实能够使实数的运算参与到实数的大小比较中.(3)学生能够运用类比的方法,猜想并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够对比不等式与等式的基本性质说出其共性与差异.(4)学生能够分析简单不等式的证明思路,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简单的不等关系.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学生在用不等式表示实际问题时,对没有符号化的问题不知从何入手,学生能够抽象不等关系,但不能用符号语言表达.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问题符号化,体会符号语言在数学中的作用.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及其应用对学生来说较为容易,但理解这个基本事实使运算参与比较之中存在困难.教学中要让学生动起来,在比较大小的过程中体会运算的作用.不等式性质的探究是以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为依据,以梳理等式性质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为前提,以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为方法展开的.学生虽然在初中阶段接触过一些内容,然而是运用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得到的,没能从根源上探索其成立的道理.高中阶段的等式与不等式的学习强调逻辑推理,因此学生会有一定的的困难.对于等式的基本性质学生是熟知的,但对性质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缺乏思考,尤其是体会相等关系自身的特性较为困难.教学中采用让学生对性质的特点进行归类的方法,总结每类性质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实数序关系的特性角度体会相等关系自身的特性.学生类比等式基本性质及其蕴含的思想方法,猜想并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存在困难,由于初中时学生学习过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和性质4,而性质1和性质2学生认为是显然成立的,学生思维达不到从逻辑推理角度证明性质.因此,教学中在强调逻辑推理的重要性的同时,还要强调两个实数比较大小的基本事实和实数的一些其他事实是证明的依据.学生缺少从代数角度证明不等式的经验,运用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和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一些简单命题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进行分析,适当采用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生成证明思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从实际问题所蕴含的不等关系中抽象出不等式;梳理出等式基本性质中蕴含的思想方法;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及其蕴含的思想方法,猜想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四、教学过程设计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一)从不等关系中抽象不等式问题1: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着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例如多与少、大与小、长与短、轻与重、不超过或不少于等.你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师生活动:教师根据学生列举的例子,从严谨性的角度帮助学生梳理语言的表述.追问:你能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表示下列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吗?(1)某路段限速40km h;(2)某品牌酸奶的质量检査规定,酸奶中脂肪的含量f应不少于2.5%,蛋白质的含量p 应不少于2.3%;(3)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边;(4)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追问中的问题、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讨论交流的结果,用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的关键是确定问题在涉及的量及其满足的不等关系,然后用未知数表示量,把不等关系“翻译”成不等式.有时用自然语言表达的不等关系不够明确,例如“不少于”、“不低于”、“至多”、“至少”等,需要先把它们翻译成大于或小于的关系,再用不等式表示.设计意图:创设运用不等式表示问题的情景,使学生意识到不等式在生活及数学中的应用,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引导学生将抽象出不等关系用符号语言表达.(二)探究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问题2:你能用不等式表示并解決下面的问题吗?某种杂志原以每本2.5元的价格销售,可以售出8万本,据市场调查,杂志的单价每提高0.1元,销售就可能减少2000本.如何定价才能使提价后的销售总收入不低于20万?师生活动: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并用不等式表达.设提价后每本杂志的定价为x 元,则销售总收入为 2.580.20.1x x --⨯()万元.于是,不等关系“销售总收入不低于20万元”可以用不等式表示为 2.580.2200.1x x --⨯()≥,但不会解不等式.与解方程要用等式性质一样,解不等式要用到不等式的性质.为此,我们需要先研究不等式的性质.实际上,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通过具体实例归纳出了一些不等式的性质.追问:那么,这些性质为什么是正确的?还有其他不等式的性质吗?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追问中的问题、讨论交流.教师指出回答这些问题要用到关于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若要研究不等式的性质,即由已知不等式得出新的不等式,这样必然需要比较两个式子或两个实数的大小关系.追问:大家来思考如何比较两个式子或实数的大小关系呢?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追问中的问题、讨论交流.思路一:利用实数的几何意义,由于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所以可以利用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来规定实数的大小关系,如图2.1-2,思路二:利用两个式子或实数作差,比较差值与0的大小关系,从而得出结论.这个基本事实可以表示为:0a b a b ⇔->>;==0a b a b ⇔-;0a b a b ⇔-<<.设计意图: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只不过以往没有提炼出来,此环节以问题为载体,由学生自主探究基本事实,这个基本事实把两个实数的大小关系转化为它们的差与0的大小关系,实际上就是两个实数差的符号,从而使实数的运算能够参与到实数的大小比较中,为不等式的论证提供了运算工具,也为研究不等式的性质奠定了基础.(三)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的简单应用例1:比较23x x ++()()和14x x ++()()的大小.师生活动: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利用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比较出两数大小.因为2314x x x x ++-++()()()()22=5654x x x x ++-++()()=20>,所以2314x x x x ++++>)()()()(.设计意图:此题是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的简单应用,借助多项式减法运算,得出了一个明显大于0的数(式).这是解决不等式问题的常用方法,让学生再次体会此方法在比较大小中的应用.问题3:阅读教科书第39页“探究”,你能在图中找出一些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吗?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教师指出这个会标实际上就是“赵爽弦图”——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一个大正方形,中空的部分是个小正方形.由于大正方形的面积大于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即222a b ab +>(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为a ,b a b (≠)).而当直角三角形変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a b 时,中空部分缩为一个点,这时有相等关系22=2a b ab +.这样,就引出了基本不等式的一种变形形式222a b ab +≥.追问:你能总结一下22a b +与2ab 的大小关系吗?此不等关系中a b ,的取值范围如何?如果a b ∈R ,,此结论是否仍成立?师生活动:学生总结出222a b ab +≥,其中a b ,是边长,所以+a b ∈R ,.当a b ∈R ,时,上述结论是否成立的可題,只需比较22a b +与2ab 的大小关系,即2222=0a b ab a b +--()≥,由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得222a b ab +≥,当且仅当=a b时等号成立.教师强调此结论是由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得到一类重要的不等式.设计意图:此探究问题的设计,作为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的总结,也为引出基本不等式做了铺垫.在推导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从独立想象,并能够由“形”到“数”的逐步提炼出不等关系,通过再次追问,让学生经历猜想并证明不等式的一般过程,为不等式性质和基本不等式的学习奠定基础.(四)复习等式性质,梳理思想方法关于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为研究不等式的性质奠定了基础.那么不等式到底有哪些性质呢?要研究不等式的性质,我们可以从等式的性质及其蕴含的思想方法中获得启发.问题4:请你先梳理等式的基本性质,再观察它们的共性.你能归纳一些发现等式基本性质的方法吗?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并给出答案.教师进行总结、归纳、补充并板书出等式的性质.这其中性质3,4,5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但对于性质1,2只有很少学生能回答出来,教师指出性质1,2反映了相等关系自身的特性,由于它们太明显了,是相等关系本身蕴含的性质,反而容易被忽略.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可以归纳出性质3,4,5是从运算角度提出的,即等式两边加、减,乘,除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教师指出,这三条性质反映了相等关系在运算中保持不変性的特点.设计意图:通过以上问题,让学生在梳理并观察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认识到,这些性质包括在数学推理和运算中经常用到的“对称性”和“传递性”,还包括解方程所需要的等式对四则运算的不变性,而这两个方面反映了“式的大小关系”的本质属性,这些基本属性为探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指明了方向.(五)通过类比,探究不等式的性质问题5: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你能猜想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加以证明吗?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后得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可从不等式的自身特性和运算两个角度来研究,教师进行总结、归纳、补充并板书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2,3,4.学生在猜想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会发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等式的基本性质存在差异:就不等式自身的特性而言,不等式不具有“对称性”,而是具有“相反性”,即a b b a><,⇒<>;就不等式与四则运算的关系而言,当乘一个负数时,不等号要调换方向,即⇒b a a b,.不等式的这种特殊性是由实数的基本性质决定的.在对不等式进行论证><<a b c ac bc⇒时,除了要用到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还需要用到关于实数的其他一些基本事实,例如:(1)正数大于0,也大于一切负数;负数小于0,也小于一切正数.(2)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3)两个正数的和仍是正数,两个负数的和仍是负数.(4)同号两数相乘,其积为正数;异号两数相乘,其积为负数.利用这些基本事实,可以对猜想出的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证明.例如,性质2的证明可由0a b a b ⇒->>,0b c b c ⇒->>,继而得到+0a b b c --())>(. 性质3的证明中学生能够分析出要证明a c b c ++>,只需证明a c b c +-+()()与0的大小关系,也就是a b -与0的大小关系,得出如下证明:由a b >,得0a b ->,所以0a c b c +-+())>(,即a c b c ++>.追问:用文字语言怎样表达此性质?两个实数大小关系还可以形象地在数轴上表达出来,你能从几何意义的角度对这个性质进行解释吗?师生活动:学生用文字语言表达,即不等式的两边都加同一个实数,所得不等式与原不等式同向.通过教师课件展示a c +,b c +的变化,学生体会此性质的几何意义,并注意到可用运动方向表达实数c 的正负.教师强调,几何语言的表达具有“直观”的特点,建议学生经常从几何视角发现或解释一些代数问题,能实现更直观地认识问题,更深刻地理解问题.设计意图:对同一个概念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述,有利于揭示概念的本质.不等式是用不等号连接起来的式子,有的不等式的内涵是比较抽象的,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等式的本质,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等多种形式来表达重点的不等式的性质,有助于对问题的深入理解.追问:利用以上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我们还可以推导出不等式的其它一些性质吗?师生活动:由性质3学生得到猜想“大数加大数大于小数加小数”,即“如果a b >,c d >,那么a c b d ++>”.学生分析证明方法,若要证a c b d ++>只需证0a c b d +-+())>(,由已知0a b ->,0c d ->,由“正数加正数是正数”这一基本事实,猜想得证. 教师评价,此证明是基于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和实数的一些基本事实证明的,这是证明不等式的根本大法,在证明不等关系时起到重要作用.追问:在基本性质4中,不等式的两边同乘同实数.如果同乘不同的实数,你有何结论?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得出:两边同乘负数不等号要変方向,所以此问题中,乘法不一定具备“保号性”.同时,学生与性质4进行对比,发现对于正数乘法是具有“保号性”的.教师指出此性质为不等式性质6,即“如果0a b >>,0c d >>,那么ac bd >”.追问:如果性质6中=a c ,=b d ,你有何新的结论?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得出“如果0a b >>,那么22a b >”,并能推广到“如果0a b >>,那么n n a b >2n n N (,≥)”.教师指出这是不等式的性质7,它是性质6的特例.设计意图:证明以上性质的过程可以看作不等式的性质在代数证明中的初步应用,通过不等式性质的推导,让学生经历“猜想—证明—修正再证明—得出性质—理解”的研究数学问题的过程.(六)不等式性质的简单应用例2 已知00a b c >>,<,求证c c a b>.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得出分析:要证明c c a b >,因为0c <,所以可以先证明11a b<.利用已知0a b >>和性质3,即可证明c c a b>. 设计意图:通过本题向学生示范了应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命题的一般思路.对于有些不等式的证明,要在“分析”中给出了证明的一般思路:从结论出发,结合已知条件,寻求使当前命题成立的充分条件,而这个充分条件是容易由已知条件证明的,这实际上是综合运用“综合法”和“分析法”.此外,通过本例引导学生领会这种“发展条件、转化结论、寻求联系”的证明较复杂命题的一般思路.(七)单元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并引导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1)本单元我们研究了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这个基本事实在研究不等式时有什么作用?(2)本单元我们还重点学习了不等式的性质,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进行研究?能否梳理并总结出探究的过程?师生活动:问题(1)学生总结并回答,研究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是为了研究不等式的性质,从而解决解不等式的问题.这个基本事实把两个实数的大小关系转化为它们的差与0的大小关系,实际上就是两个实数差的符号,从而把实数的大小关系转化为使实数的运算问题,使实数大小关系的比较有了抓手.问题(2)学生总结并回答,通过梳理等式的基本性质及蕴含的思想方法,猜想并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再由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推理得到不等式另外一些常用性质.教师帮助整理:经历“前备经验—归纳特点—类比猜想—推理证明—理解表达—应用反思”的过程.设计意图:梳理、总结、归纳提炼本单元的核心内容和方法.(八) 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2.1第1,2,3,4,5,6题.五、目标检测设计1.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表示下面的不等关系:(1)某高速公路规定通过车辆的车货总高度h (单位:m )从地面起不超过4 m ;(2)a 与b 的和是非负实数;(3)如图,在一个面积小于2350m 的矩形地基的中心位置上建造一个仓库,仓库的四周建 成绿地,仓库的长L (单位:m )大于宽W (单位:m )的4倍.设计意图:考查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不等式的能力.2.比较37x x ++()()和46x x ++()()的大小. 设计意图:利用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比较大小.3.用不等号“>”或“<”填空:(1)如果a b c d >,<,那么_____a c b d --;(2)如果00a b c d >><<,,那么_____ac bd ;(3)如果0a b >>,那么2211_____a b ; (4)如果0a b c >>>,那么_____c c a b .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不等式性质的简单应用能力.4.已知a b >,0ab >,求证11a b<.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不等式证明方法的探究水平,以及综合运用不等式性质的能力.六、教学反思2.2基本不等式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本单元主要学习基本不等式的定义、几何解释、证明方法与应用.2.内容解析相等关系、不等关系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数量关系,是构建方程、不等式的基础.基本不等式是一种重要而基本的不等式类型,在中学数学知识体系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的内容. 基本不等式与很多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性质相关.从数与运算的角度,2a b 是两个正数a ,b 的“算术平均数”a ,b 的“几何平均数”.因此,不等式中涉及的是代数中的“基本量”和最基本的运算.从几何图形的角度,“周长相等的矩形中,正方形的面积最大”,“等圆中,弦长不大于直径”等,都是基本不等式的直观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或推导方法很多,上面的分析也是基本不等式证明方法的来源.利用分析法,从数量关系的角度,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来推导基本不等式;从平面几何图形的角度,借助几何直观,通过数形结合来探究不等式的几何解释;从函数的角度,通过构造函数,利用函数性质来证明基本不等式;等等.这些方法也是代数证明和推导的典型方法.基本不等式是几何平均数不大于算术平均数的最基本和最简单的情形,可以推广至n 个正数的几何平均值不大于算术平均值.基本不等式的代数结构也是数学模型思想的一个范例,借助这个模型可以求最大值和最小值.同时,在理解和应用基本不等式的过程中涉及变与不变、变量与常量,以及数形结合、数学模型等思想方法.因此,基本不等式的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和数学建模素养.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基本不等式的定义、几何解释和证明方法,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值问题.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理解基本不等式,发展逻辑推理素养.(2)结合具体实例,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发展数学运算和数学建模素养.2.目标解析达成上述目标的标志是:(1)知道基本不等式的内容,明确基本不等式就是“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会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基本不等式,能说明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2)能结合具体实例,明确基本不等式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即“一正、二定、三相等”;能用基本不等式模型识别和理解实际问题,能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大值或最小值;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基本不等式的作用,提升数学运算、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由于学生缺少代数式证明的经验,所以基本不等式的证明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也是学生不容易想到的,需要数形结合地去理解,所以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进行基本不等式的集合解释的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直观地观察图形中几何元素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将其转化为代数表示,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个动态图形,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此外,在利用基本不等式研究最值问题时,学生容易出现忽视使用条件,不验证等号是否成立,甚至出现没有确认和或积为定值就求“最值”等问题,这也是学生思维不够严谨的表现,因此基本不等式的证明和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四、培养数学学科素养(1)数学抽象:基本不等式的形式以及推导过程.(2)逻辑推理:基本不等式的证明.(3)数学运算: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4)数据分析:利用基本不等式解決实际问题.(5)数学建模:利用函数的思想和基本不等式解決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五、教学过程设计2.2基本不等式(一)基本不等式的定义导入语:我们知道,乘法公式在代数式的运算中有重要作用.那么,是否也有一些不等式,它们在解决不等式问题时有着与乘法公式类似的作用呢?下面就来研究这个问题.问题1:在上一节我们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得出了一类重要不等式,请同学回忆是什么不等式?师生活动:学生回忆、表述,对于任意实数a b ,,有222a b ab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章节复习与小结课件(人教版)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章节复习与小结课件(人教版)

方法二:令g(x)=x2-2ax+2-a,
由已知,得x2-2ax+2-a≥0在[-1,+∞)上恒成立,
0,
即Δ=4a2-4(2-a)≤0或 a 1解, 得-3≤a≤1.
g 1 0.
即所求a的取值范围为[-3,1].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名师指津】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方法
基本不等式通常用来求最值问题:一般用a+b≥ 2 ab (a>0, b>0)解“定积求和,和最小”问题,用ab≤ (a b)2 解
f
2 0, 2 0
解得 1 7 x 1 3 .
2
2
即x的取值范围是( 1 7 ,1) . 3
2
2
课堂小结
y
y
x1 O x2 x
O x1 =x2 x
y Ox
方程ax2 + bx + c = 0 有两个不等
(a > 0)的根
实根 x1 < x2
有两个相等实根
x1 = x2
无实根
ax2 + bx + c > 0 (a > 0)的解集
ax2 + bx + c < 0 (a > 0)的解集
x x < x1或x > x2
性质6同向同正可乘性:
a c
b dLeabharlann 00⇒_a_c_>__b_.d
性质7可乘方性:a>b>0⇒_a_n_>__bn(n∈N,n≥1).
性质8可开方性:a>b>0⇒ n a n b (n∈N,n≥2).
知识梳理
Δ= b2 - 4ac
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高中数学第二章等式与不等式2.1.1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解集新人教B新人教B高一第一册数学教案

高中数学第二章等式与不等式2.1.1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解集新人教B新人教B高一第一册数学教案

2.1.1 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解集考点学习目标核心素养等式的性质掌握等式的性质,会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数学运算会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数学运算方程的解集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问题导学预习教材P43-P46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等式的性质有哪些?2.恒等式的概念是什么?3.十字相乘法的内容是什么?4.方程的解集的概念是什么?1.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减去)同一个数或代数式,等式仍成立;(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或代数式,等式仍成立.[注意] 等式性质成立的条件,特别是性质(2)中的“不为零”.2.恒等式一般地,含有字母的等式,如果其中的字母取任意实数时等式都成立,则称其为恒等式,也称等式两边恒等.3.方程的解集一般地,把一个方程所有解组成的集合称为这个方程的解集.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若a =b ,则a -c =b -c .( )(2)若a =b ,则a c =bc .( )(3)若a c =bc,则a =b .( )(4)x 3+1=(x +1)(x 2-x +1).( ) (5)x 2+5x +6=(x +2)(x +3).( ) 答案:(1)√ (2)× (3)√ (4)√ (5)√下列各式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为因式分解的是( ) A .a 2-b 2+1=(a +b )(a -b )+1 B .m 2-4m +4=(m -2)2C .(x +3)(x -3)=x 2-9D .t 2+3t -16=(t +4)(t -4)+3t 答案:B已知x 2+kxy +64y 2是一个完全式,则k 的值是( ) A .8 B .±8 C .16 D .±16答案:D方程2x +13-3x +42=12的解集为________.解析:由2x +13-3x +42=12,得2(2x +1)-3(3x +4)=3,即-5x -10=3,所以x =-135.所以方程的解集为⎩⎨⎧⎭⎬⎫-135.答案:⎩⎨⎧⎭⎬⎫-135方程x 2+2x -15=0的解集为________. 解析:x 2+2x -15=(x -3)(x +5)=0, 所以x =3或x =-5.所以方程的解集为{3,-5}. 答案:{3,-5}利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单变量多项式角度一 x 2+(p +q )x +pq 型式子的因式分解分解因式: (1)x 2-3x +2; (2)x 2+4x -12.【解】 (1)如图,将二次项x 2分解成图中的两个x 的积,再将常数项2分解成-1与-2的乘积,而图中的对角线上的两个数乘积的和为-3x ,就是x 2-3x +2中的一次项,所以x 2-3x +2=(x -1)(x -2).说明:今后在分解与本例类似的二次三项式时,可以直接将图中的两个x 用1来表示(如图).(2)由图,得所以x 2+4x -12=(x -2)(x +6).x 2+(p +q )x +pq 此类二次三项式的特点是:(1)二次项系数是1; (2)常数项是两个数之积;(3)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的两个因数之和.其分解因式为:x 2+(p +q )x +pq =(x +p )(x +q ). 角度二 ax 2+bx +c 型式子的因式分解分解因式: (1)6x 2+5x +1; (2)6x 2+11x -7; (3)42x 2-33x +6; (4)2x 4-5x 2+3. 【解】 (1)由图,得所以6x 2+5x +1=(2x +1)(3x +1). (2)由图,得所以6x 2+11x -7=(2x -1)(3x +7). (3)由图,得所以42x 2-33x +6=(6x -3)(7x -2). (4)由图,得所以2x 4-5x 2+3=(x 2-1)(2x2-3)=2(x +1)(x -1)⎝ ⎛⎭⎪⎪⎫x +62⎝⎛⎭⎪⎪⎫x -62.对于ax2+bx+c,将二次项的系数a分解成a1×a2,常数项c 分解成c1×c2,并且把a1,a2,c1,c2排列如图:,按斜线交叉相乘,再相加,就得到a1c2+a2c1,如果它正好等于ax2+bx+c 的一次项系数b,那么ax2+bx+c就可以分解成(a1x+c1)(a2x+c2),其中a1,c1位于上图中上一行,a2,c2位于下一行.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x2-3x+2=________;(2)x2+37x+36=________;(3)(a-b)2+11(a-b)+28=________;(4)4m2-12m+9=________.解析:(1)x2-3x+2=(x-1)(x-2).(2)x2+37x+36=(x+1)(x+36).(3)(a-b)2+11(a-b)+28=[(a-b)+4][(a-b)+7]=(a-b+4)(a-b+7).(4)4m2-12m+9=(2m-3)2.答案:(1)(x-1)(x-2)(2)(x+1)(x+36)(3)(a-b+4)(a-b+7)(4)(2m-3)2利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双变量多项式角度一x2+(p+q)xy+pqy2型式子的因式分解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1)a2-2ab-8b2;(2)x+5xy-6y(x>0,y>0);(3)(x+y)2-z(x+y)-6z2;(4)m4+m2n2-6n4.【解】(1)(a+2b)(a-4b);(2)(x+6y)(x-y);(3)(x+y+2z)(x+y-3z);(4)(m+2n)(m-2n)(m2+3n2).x2+(p+q)xy+pqy2这类二次齐次式的特点是:(1)x2的系数为1;(2)y2的系数为两个数的积(pq);(3)xy的系数为这两个数之和(p+q).x2+(p+q)xy+pqy2=x2+pxy+qxy+pqy2=x(x+py)+qy(x +py)=(x+py)(x+qy).角度二ax2+bxy+cy2型式子的因式分解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1)6m2-5mn-6n2;(2)20x2+7xy-6y2;(3)2x4+x2y2-3y4;(4)6(x+y)+7z(x+y)+2z(x>0,y>0,z>0).【解】 (1)(3m +2n )(2m -3n ). (2)(4x +3y )(5x -2y ). (3)(x +y )(x -y )(2x 2+3y 2).(4)(3x +y +2z )(2x +y +z ).对ax 2+bxy +cy 2因式分解时,若将y 2也视为常数,则与ax 2+bx +c 的分解方法是一致的.1.分解下列各因式:(1)x 2-xy -2y 2-2x +7y -3; (2)ab -2a -b +2.解:(1)(x -2y )(x +y )-2x +7y -3=(x -2y +1)·(x +y -3);(2)(b -2)(a -1).2.分解因式:x 2+(2m +1)x +m 2+m .解:x 2+(2m +1)x +m (m +1)=(x +m )(x +m +1).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集用适当的方法求下列方程的解集: (1)x0.7-0.17-0.2x0.03=1;(2)x -12⎣⎢⎡⎦⎥⎤x -12(x -1)=2(x -1)3.【解】 (1)原方程可化为107x -1003(0.17-0.2x )=1,即107x -17-20x 3=1,去分母,得30x -7(17-20x )=21, 去括号,得30x -119+140x =21, 移项,得30x +140x =21+119, 合并同类项,得170x =140, 系数化为1,得x =1417.所以该方程的解集为⎩⎨⎧⎭⎬⎫1417.(2)去小括号,得x -12⎝ ⎛⎭⎪⎫x -12x +12=2x -23,去括号,得x -12x +14x -14=2x -23,去分母,得12x -6x +3x -3=8x -8, 移项,得12x -6x +3x -8x =-8+3, 合并同类项,得x =-5. 所以该方程的解集为{-5}.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有些变形的步骤可能用不到,要根据方程的形式灵活安排求解步骤.(1)在分子或分母中有小数时,可以化小数为整数.注意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必须同时扩大同样的倍数.(2)当有多层括号时,应按一定的顺序去括号,注意括号外的系数及符号.1.求下列方程的解集: (1)4-3(10-y )=5y ; (2)2x -13=2x +16-1.解:(1)去括号,得4-30+3y =5y .移项,得3y -5y =30-4. 合并同类项,得-2y =26.系数化为1,得y =-13. 所以该方程的解集为{-13}.(2)去分母,得2(2x -1)=(2x +1)-6. 去括号,得4x -2=2x +1-6. 移项,得4x -2x =1-6+2. 合并同类项,得2x =-3. 系数化为1,得x =-32.所以该方程的解集为⎩⎨⎧⎭⎬⎫-32.2.如果方程x -43-8=-x +22的解集与方程4x -(3a +1)=6x+2a -1的解集相同,求式子a -1a的值.解:解方程x -43-8=-x +22,去分母,得2(x -4)-48=-3(x +2), 去括号,得2x -8-48=-3x -6,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5x =50,系数化为1,得x =10.把x =10代入方程4x -(3a +1)=6x +2a -1, 得4×10-(3a +1)=6×10+2a -1,解得a =-4. 当a =-4时,a -1a =-4-1-4=-154.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用因式分解法求下列方程的解集. (1)6x (x +1)=5(x +1); (2)(2x -1)2-(x +1)2=0; (3)(x +3)(x +1)=6x +2.【解】 (1)分解因式,得(6x -5)(x +1)=0, 所以6x -5=0或x +1=0,所以x 1=56,x 2=-1.所以方程的解集为⎩⎨⎧⎭⎬⎫56,-1.(2)分解因式,得[(2x -1)+(x +1)][(2x -1)-(x +1)]=0, 所以3x (x -2)=0,所以x 1=0,x 2=2. 所以方程的解集为{0,2}.(3)整理,得x 2-2x +1=0.即(x -1)2=0,所以x 1=x 2=1. 所以方程的解集为{1}.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1)将方程右边化为0;(2)将方程的左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积;(3)令每个因式等于0,得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再求解.[提醒] ①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经常会遇到方程两边含有相同因式的情况,此时不能将其约去,而应当移项将方程右边化为零,再提取公因式,若约去则会使方程失根;②对于较复杂的一元二次方程,应灵活根据方程的特点分解因式.用因式分解法求下列方程的解集:(1)x ⎝⎛⎭⎪⎫x -12=x ; (2)(x -3)2+2x -6=0;(3)9(2x +3)2-4(2x -5)2=0.解:(1)x ⎝ ⎛⎭⎪⎫x -12-1=0, 即x ⎝ ⎛⎭⎪⎫x -32=0, 所以x 1=0,x 2=32, 所以该方程的解集为⎩⎨⎧⎭⎬⎫0,32. (2)(x -3)2+2(x -3)=0,(x -3)(x -3+2)=0,所以x -3=0或x -1=0,所以x 1=3,x 2=1,所以该方程的解集为{3,1}.(3)[3(2x +3)+2(2x -5)][3(2x +3)-2(2x -5)]=0, 所以(10x -1)(2x +19)=0,所以10x -1=0或2x +19=0,所以x 1=110,x 2=-192.所以该方程的解集为⎩⎨⎧⎭⎬⎫110,-192.1.分解因式x 3-x ,结果为( )A .x (x 2-1)B .x (x -1)2C .x (x +1)2D .x (x +1)(x -1)解析:选D.x 3-x =x (x 2-1)=x (x +1)(x -1).2.已知a +b =3,ab =2,计算:a 2b +ab 2等于() A .5 B .6C .9D .1解析:选B.a 2b +ab 2=ab (a +b )=2×3=6.3.分解因式a 2+8ab -33b 2得( )A .(a +11)(a -3)B .(a +11b )(a -3b )C .(a -11b )(a -3b )D .(a -11b )(a +3b )解析:选B.a 2+8ab -33b 2=(a -3b )(a +11b ).4.方程3x (x -2)=2-x 的解集为________.解析:因为3x (x -2)=2-x ,所以3x (x -2)-(2-x )=0,即3x (x -2)+(x -2)=0,所以(x -2)(3x +1)=0,所以x =2或x =-13, 所以方程的解集为⎩⎨⎧⎭⎬⎫2,-13. 答案:⎩⎨⎧⎭⎬⎫2,-13 5.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x 2+15x +56;(2)6x 2+7x -3;(3)x 2-6xy -7y 2;(4)8x 2+26xy +15y 2.解:(1)x 2+15x +56=(x +7)(x +8);(2)6x 2+7x -3=(2x +3)(3x -1);(3)x 2-6xy -7y 2=(x -7y )(x +y );(4)8x 2+26xy +15y 2=(2x +5y )(4x +3y ).[A 基础达标]1.多项式2x 2-xy -15y 2的一个因式为( )A .2x -5yB .x -3yC .x +3yD .x -5y 解析:选B.2x 2-xy -15y 2=(x -3y )(2x +5y ).2.(a +b )2+8(a +b )-20分解因式得( )A .(a +b +10)(a +b -2)B .(a +b +5)(a +b -4)C .(a +b +2)(a +b -10)D .(a +b +4)(a +b -5)解析:选A.(a +b )2+8(a +b )-20=[(a +b )-2][(a +b )+10]=(a +b -2)(a +b +10).3.若多项式x 2-3x +a 可分解为(x -5)(x -b ),则a ,b 的值是( )A .a =10,b =2B .a =10,b =-2C .a =-10,b =-2D .a =-10,b =2解析:选C.因为(x -5)(x -b )=x 2-(5+b )x +5b ,所以⎩⎪⎨⎪⎧-(5+b )=-35b =a ,即⎩⎪⎨⎪⎧b =-2a =-10. 4.方程2x -(x +10)=5x +2(x +1)的解集为( )A .⎩⎨⎧⎭⎬⎫43B .⎩⎨⎧⎭⎬⎫-43 C .{-2} D .{2}解析:选C.因为2x -(x +10)=5x +2(x +1),所以2x -x -10=5x +2x +2,即-6x =12,所以x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解方程3x (x +2)=5(x +2)时,可以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x +2),得3x =5,故x =53B .解方程(x +2)(x +3)=3×4时,对比方程两边知x +2=3,x +3=4,故x =1C .解方程(3y +2)2=4(y -3)2时,只要将两边开平方,方程就变形为3y +2=2(y -3),从而解得y =-8D .若一元二次方程的常数为0,则0必为它的一个根答案:D6.若x 2+mx -10=(x +a )(x +b ),其中a ,b 为整数,则m 取值的集合为________.解析:因为x 2+mx -10=(x +a )(x +b )=x 2+(a +b )x +ab ,所以⎩⎪⎨⎪⎧m =a +b ab =-10. 又因为a ,b 为整数,所以⎩⎪⎨⎪⎧a =-1b =10或⎩⎪⎨⎪⎧a =1b =-10或⎩⎪⎨⎪⎧a =2b =-5或⎩⎪⎨⎪⎧a =-2b =5, 所以m =±9或±3,所以m 取值的集合为{-9,-3,3,9}.答案:{-9,-3,3,9}7.已知y =1是方程2-13(m -y )=2y 的解,则关于x 的方程m (x -3)-2=m (2x -5)的解集为________.解析:因为y =1是方程2-13(m -y )=2y 的解,所以2-13(m -1)=2,即m =1.所以方程m (x -3)-2=m (2x -5)⇒(x -3)-2=2x -5, 解得x =0.所以方程的解集为{0}.答案:{0}8.若实数a ,b 满足(4a +4b )(4a +4b -2)-8=0,则a +b =________.解析:设a +b =x ,则原方程可化为4x (4x -2)-8=0,整理,得(2x +1)(x -1)=0,解得x 1=-12,x 2=1,则a +b =-12或1. 答案:-12或1 9.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6x 2+7x -3;(2)12x 2+25x +12;(3)42x 2-5x -2;(4)72x 2+7x -2.解:(1)(2x +3)(3x -1);(2)(3x +4)(4x +3);(3)(6x +1)(7x -2);(4)(9x +2)(8x -1).10.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x 2-y 2-x +3y -2;(2)6xy +4x +3y +2;(3)x 2-(a +b )x +ab ;(4)(x +y )2-(3+a )|x +y |+3a .解:(1)(x +y )(x -y )-x +3y -2=(x +y -2)(x -y +1);(2)(2x +1)(3y +2);(3)(x -a )(x -b );(4)(|x +y |-3)(|x +y |-a ).[B 能力提升]11.规定一种运算:⎪⎪⎪⎪⎪⎪⎪⎪a b c d =ad -bc .例如:⎪⎪⎪⎪⎪⎪⎪⎪x 21 5=8,运算得5x -2=8,解得x =2.按照这种运算的规定,那么⎪⎪⎪⎪⎪⎪⎪⎪x 2x 2 x =5时,x 的值为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x 2x 2 x =x 2-4x =5,即x 2-4x -5=0,解得x =5或x =-1.答案:5或-112.小奇设计了一个魔术盒,当任意实数对(a ,b )进入其中时,会得到一个新的实数a 2-3b -5,例如把(1,-2)放入其中,就会得到12-3×(-2)-5=2.现将实数对(m ,3m )放入其中,得到实数5,则m =________.解析:因为将实数对(m ,3m )放入其中,得到实数5, 所以m 2-9m -5=5,解得m =10或-1.答案:10或-113.用因式分解法求下列方程的解集:(1)x 2-10x +9=0;(2)2(x -3)=3x (x -3);(3)4(3x -2)(x +1)=3x +3;(4)2(2x -3)2-3(2x -3)=0;(5)2x 2-16=x 2+5x +8;(6)(3x -1)2+3(3x -1)+2=0.解:(1)(x -1)(x -9)=0,所以x 1=1,x 2=9;所以该方程的解集为{1,9}.(2)整理,得(x -3)(2-3x )=0,所以x -3=0或2-3x =0,所以x 1=3,x 2=23; 所以该方程的解集为⎩⎨⎧⎭⎬⎫3,23. (3)4(3x -2)(x +1)-3(x +1)=0,所以(x +1)(12x -11)=0,所以x 1=-1,x 2=1112; 所以该方程的解集为⎩⎨⎧⎭⎬⎫-1,1112. (4)(2x -3)[2(2x -3)-3]=0,(2x -3)(4x -9)=0,所以x 1=32,x 2=94; 所以该方程的解集为⎩⎨⎧⎭⎬⎫32,94. (5)2x 2-x 2-5x -16-8=0, x 2-5x -24=0,(x -8)(x +3)=0,所以x 1=8,x 2=-3;所以该方程的解集为{8,-3}.(6)[(3x -1)+1][(3x -1)+2]=0,3x (3x +1)=0,所以x 1=0,x 2=-13; 所以该方程的解集为⎩⎨⎧⎭⎬⎫0,-13. 14.阅读材料,解答问题.为解方程(x 2-1)2-3(x 2-1)=0,我们可以将x 2-1视为一个整体,然后设x 2-1=y ,则(x 2-1)2=y 2,原方程化为y2-3y=0,解得y1=0,y2=3.当y=0时,x2-1=0,所以x2=1,x=±1;当y=3时,x2-1=3,所以x2=4,x=±2.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1=1,x2=-1,x3=2,x4=-2.[问题]解方程:(x2+3)2-4(x2+3)=0.解:设x2+3=y,原方程可化为y2-4y=0,即y(y-4)=0,所以y1=0,y2=4.当y=0时,x2+3=0,此时方程无解;当y=4时,x2+3=4,所以x=±1,所以x1=1,x2=-1.所以该方程的解集为{-1,1}.[C 拓展探究]15.已知方程(2 018x)2-2 017×2 019x-1=0的较大根为m,方程x2+2 018x-2 019=0的较小根为n.求m-n的值.解:将方程(2 018x)2-2 017×2 019x-1=0化为(2 0182x+1)(x-1)=0,所以x1=-12 0182,x2=1,所以m=1.同理,由方程x2+2 018x-2 019=0可得(x+2 019)(x-1)=0,所以x1=-2 019,x2=1,所以n=-2 019,所以m-n=2 0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文镇中学2014----2015学年下学期九年级面对面第二章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教案主备人:唐泽燕参与教师:兰艳李玉娇郭兵肖兴斌李朝阳授课班级:授课教师:第一节一次方程式(组)教学目标:1.理解方程、方程组,以及方程和方程组的解的概念2.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与方法,体会“消元”的数学思想,会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或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检验解的合理性教学重点: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或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情分析:教学手段及运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更容易观察理解教学方法运用:复习知识,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教学过程:一、知识点复习考点一等式的性质(2011版新课标新增内容)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如果a=b,那么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如果a=b,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考点二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1. 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2. 形式:任何一个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化成ax+b=0(a、b是常数,且a≠0)的形式.3. 方程的解: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4.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考点三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1. 二元一次方程: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x和y),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2. 二元一次方程组:方程组中有两个未知数,含有每个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并且一共有两个方程,像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3.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且解应写成的形式.4.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④______,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⑤_________方程然后求解.5.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常用的消元法有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1)代入消元法:把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一个方程的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2)加减消元法:当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考点四三元一次方程组(2011版新课标新增内容)1. 三元一次方程组:一个方程组含有三个未知数,每个方程中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并且一共有三个方程,像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组.2. 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通过“代入”或“加减”进行消元,把“三元”化为“二元”,使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进而再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考点五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高频考点)1.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题:找出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设元:设未知数(可设直接或间接未知数);(3)列方程(组):挖掘题目中的关系,找两个等量关系,列方程(组);(4)求解;(5)检验作答:检验所求未知数的值是否符合题意,写出答案. 2.一次方程(组)常考应用类型及关系式二、常考类型剖析类型一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例1(’14滨州)解方程组:解:由①,得y=3x-7③,把③代入②,得x+3(3x-7)=-1,解这个方程,得x=2,把x=2代入③,得y=3×2-7,解这个方程,得y=-1,所以,方程组的解是x=2y=-1.【方法指导】1. 当方程组中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为1或-1时,选用代入消元法较合适.2. 当方程组中某一个方程的常数项为0时,选用代入消元法较合适.3. 当两个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同或互为相反数时,选用加减消元法较合适.4. 当两个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成整数倍关系时,选用加减消元法较合适.拓展变式1(’14泰安)方程5x+2y=-9与下列方程构成的方程组的解为的是( )A.x+2y=1B. 3x+2y=-8C. 5x+4y=-3D. 3x-4y=-8【解析】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意义.可将x=-2,y=12分别代入各个选项验证.类型二 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例2(’14黄冈)浠州县为了改善全县中、小学办学条件,计划集中采购一批电子白板和投影机,已知购买2块电子白板比购买3台投影机多4000元,购买4块电子白板和3台投影机共需44000元.问购买一块电子白板和一台投影机各需要多少元?【信息梳理】设购买一块电子白板需要x 元,购买一台投影机需要y 元,解:设购买一块电子白板需要x元,购买一台投影机需要y元,(1分)根据题意列方程组:2x-3y=40004x+3y=44000,(3分)解得x=8000y=4000.(5分)答:购买一台电子白板需8000元,购买一台投影机需要4000元.(6分)【踩分答题】1. 理清题目中已知未知量的关系,设出未知数可得分;2.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可得分;3. 正确解出方程组可得分;4. 写出答可得分.总结:解答此类题时,根据题意进行信息梳理列出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拓展变式2 (’14抚州)情景:试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购买6根跳绳需_________元,购买12根跳绳需________元. (2)小红比小明多买2根,付款时小红反而比小明少5元.你认为有这种可能吗?若有,请求出小红购买跳绳的根数;若没有,请说明理由.解:有这种可能.设小红购买跳绳x根,则25×0.8x=25(x-2)-5,解得x=11.故小红购买跳绳11根.(1)【思路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现价=原价×0.8,列式计算即可求解;解:25×6=150(元),25×12×0.8=300×0.8=240(元).即购买6根跳绳需150元,购买12根跳绳需240元.(2)【思路分析】设小红购买跳绳x根,根据等量关系:小红比小明多买2根,付款时小红反而比小明少5元;即可列出方程求解.解:有这种可能.设小红购买跳绳x根,则25×0.8x=25(x-2)-5,解得x=11.故小红购买跳绳11根.三、练习:面对面P23四、小结:五、作业:面对面P25六、教学反思:第二节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目标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一般形式,能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2.理解配方法,会用因式分解法,直接开平方法和公式法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3.能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教学重点用因式分解法,直接开平方法和公式法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教学难点配方法,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能检验结果的合理性学情分析:教学手段及运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更容易观察理解教学方法运用:复习知识,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教学过程:一、知识点复习考点一一元二次方程及有关概念1. 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 一般形式:ax2+bx+c=0(其中a、b、c为常数,a≠0),其中ax2、bx、c分别叫做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a、b分别称为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3. 一元二次方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必须是①________方程;(2)必须只含有②__________未知数;(3)所含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③____________.【温馨提示】在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中要注意a≠0.因为当a=0时,不含有二次项,即不是一元二次方程.4.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考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想——转化,即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 根的判别式:一般地,式子b2-4ac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根的判别式,通常用希腊字母“Δ”表示,即Δ=b2-4ac.2.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b2-4ac>0 方程有⑨__________的实数根;(2)b2-4ac=0 方程有⑩__________的实数根;(3)b2-4ac<0 方程 ____________实数根.【温馨提示】在使用根的判别式解决问题时,如果二次项系数中含有字母,要加上二次项系数不为0这个限制条件.3.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实根分别为x1,x2,则x1+x2= _____,x1x2= _____.考点四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1.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和列一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相同,即审、设、列、解、验答五步.2.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中,经济类和面积类问题是常考类型,解决这些问题应掌握以下内容:(1)增长率等量关系:A.增长率=×100%;B.设a为原来量,m为平均增长率,n为增长次数,b为增长后的量,则a(1+m)n=b;当m为平均下降率,n为下降次数,b为下降后的量时,则有a(1-m)n=b.(2)利润等量关系:A.利润=售价-成本;B.利润率=利润成本×100%.(3)面积问题常见图形归纳如下:第一:如图①,矩形ABCD长为a,宽为b,空白部分的宽为x,则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为(a-2x)(b-2x).第二:如图②,矩形ABCD长为a,宽为b,阴影道路的宽为x,则空白部分的面积为(a-x)(b-x).第三:如图③,矩形ABCD长为a,宽为b,阴影道路的宽为x,则空白部分的面积为(a-x)(b-x).二、常考类型剖析类型一解一元二次方程例1 (’14岳阳改编)一元二次方程x2+2x-8=0的根是( ) A. x1=2,x2=4 B. x1=2,x2=-4C. x1=-2,x2=4D. x1=-2,x2=-4【解析】用因式分解法,∵x2+2x-8=0,∴(x-2)(x+4)=0,即x1=2,x2=-4.【归纳总结】一元二次方程有四种解法:因式分解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和公式法.(1)若一元二次方程缺少常数项,且方程的右边为0,可考虑用因式分解法求解;(2)若一元二次方程缺少一次项,可考虑用因式分解法或直接开平方法求解;(3)若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1,且一次项的系数是偶数时或常数项非常大时,可考虑用配方法求解;(4)若用以上三种方法都不容易求解时,可考虑用公式法求解.拓展变式1 (’14宁夏) 一元二次方程x2=2x+1的解是()A. x1=x2=1B. x1=1 ,x2=-1C. x1=1 ,x2=1D. x1=-1 ,x2=-1【解析】方程x2=2x+1,变形得:x2-2x=1,配方得:x2-2x+1=2,即(x-1)2=2,开方得:x-1=± ,解得:x1=1+ ,x2=1-类型二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及其根与系数的关系例2(’14深圳)下列方程没有实数根的是( )A. x2+4x=10B. 3x2+8x-3=0C. x2-2x+3=0D. (x-2)(x-3)=12【解析】分别计算出判别式b2-4ac的值,然后根据b2-4ac的意义分别判断,【方法指导】1. 如果是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个数可以用判别式与0的大小判断决定;2. 求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可直接利用根与系数关系;3. 已知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个根,可用方程解的意义,也可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后者更简单.拓展变式2 (’14黄冈) 若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6=0的两根,则α2+β2=( )A. -8B. 32C. 16D. 40【解析】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α+β=-2,αβ=-6,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得到α2+β2=(α+β)2-2αβ,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根据题意得α+β=-2,αβ=-6,所以α2+β2=(α+β)2-2αβ=(-2)2-2×(-6)=16.故选C.类型三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例3(’15原创)巴西世界杯的某纪念品原价188元,连续两次降价a%后售价为118元,下列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A. 188(1+a%)2=118B. 188(1- a%)2=118C. 188(1-2a%)=118D. 188(1- a2%)=118【解析】由题意得:第一次降价后的售价为188(1-a%)元,第二次降价后的售价为188(1-a%)(1-a%)元,则所列方程为188(1-a%)2=118.拓展变式3 (’14泰安)某种花卉每盆的盈利与每盆的株数有一定的关系,每盆植3株时,平均每株盈利4元;若每盆增加1株,平均每株盈利减少0.5元,要使每盆的盈利达到15元,每盆应多植多少株?设每盆多植x株,则可以列出的方程是( )A. (3+x)(4-0.5x)=15B. (x+3)(4+0.5x)=15C. (x+4)(3-0.5x)=15D. (x+1)(4-0.5x)=15【解析】根据已知假设每盆花苗增加x株,则每盆花苗有(x+3)株,得出平均单株盈利为(4-0.5x)元,由题意得(x+3)(4-0.5x)=15. 失分点8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方程x(x-1)=2(x-1)2的根为( )A. 1B. 2C. 1和2D. 1和-2 【解析】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公因式得:x=2(x-1),………第一步方程移项得:x-2(x-1)=0,………………第二步去括号得:-x+2=0,………………………第三步解得:x=2.………………………………第四步上述解析过程是从第__________步开始出现错误的,应该改为________________,此题最终的结果是___________【名师提醒】对于缺少常数项的一元二次方程,方程两边不能同时除以未知数或含有未知数的项.三、练习:面对面P28四、小结:五、作业:面对面P30六、教学反思:第三节分式方程教学目标1.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能将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出来2.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增根的概念,会进行分式方程的验根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检验解的合理性教学重点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检验解的合理性学情分析:教学手段及运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更容易观察理解教学方法运用:复习知识,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教学过程:一、知识点复习考点一分式方程及其解法1. 概念:①______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2. 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分式方程整式方程解整式方程检验确定原方程的根.3. 解分式方程的步骤:(1)去分母,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②___________ ,化成整式方程;(2)解这个整式方程;(3)验根,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如果③______,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温馨提示】分式方程的增根与无解并非同一个概念,分式方程无解,可能是解为增根,也可能是去分母后的整式方程无解,分式方程的增根是去分母后的整式方程的根,也是使分式方程的分母为0的根.考点二分式方程的应用1. 与列整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考方法与步骤相同:审题、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检验、作答.不同点是要检验两次,既要检验求出的解是否为原方程的根,又要检验是否符合题意.2. 常考类型及公式分式方程的应用题主要涉及工程问题,工作量问题,行程问题等,每个问题中涉及到三个量的关系,如:工作时间=,时间=二、常考类型剖析类型一解分式方程例1(’14苏州)解方程:=3.【解题指导】本题考查解分式方程,按照解分式方程的步骤直接求解即可.解:去分母,得______________,……(2分)移项,得______________,…………(3分)合并同类项,得_______,系数化为1,得________,………(4分)检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原方程的解是:_______.......(6分)【踩分答题】1. 解分式方程过程中,去分母、移项、系数化为1计算正确均可得分;2. 写出检验过程可得分;3. 正确写出分式方程的解可得分.总结:解分式方程的关键是去分母,移项,系数化为1,在解分式方程时要将其化为整式方程进行求解,切勿漏掉检验过程.拓展变式1(’14佛山)解分式方程 .【思路分析】解分式方程,在分式方程的两边同乘以分母的最简公分母,去掉分母,得到整式方程.然后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求出整式方程的解.最后把整式方程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当最简公分母不等于0时,这个解就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当最简公分母等于0时,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是增根.解:去分母得:2[-(1+a)]=a+4.去括号得:-2-2a=a+4,合并同类项得:3a=-6,化系数为1:a=-2.经检验,a=-2是原方程的根.∴原方程的解为a=-2.类型二分式方程的应用例2(’14广州)从广州某市,可乘坐普通列车或高铁,已知高铁的行驶路程是400千米,普通列车的行驶路程是高铁的行驶路程的1.3倍.(1)求普通列车的行驶路程;(2)若高铁的平均速度(千米/时)是普通列车平均速度(千米/时)的2.5倍,且乘坐高铁所需时间比乘坐普通列车所需时间缩短3小时,求高铁的平均速度.(1)【信息梳理】设普通列车的平均速度为千米/时,解:普通列车的行驶路程为400×1.3=520(千米). …………………(4分)(2)【信息梳理】设普通列车的平均速度为x 千米/时,段路程的时间为解:设普通列车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时,则高铁平均速度为 2.5 千米/时,………….(5分)根据题意,得,………(7分)解得 x=120,…………..(9分)经检验得出, x=12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10分)所以2.5 x =300.………..(11分)答:普通列车的行驶路程为520千米;高铁的平均速度为300千米/时.…………..(12分)【踩分答题】1. 理解题意设出未知数可得分;2. 对题目信息进行整理列出符合题意的分式方程可得分;3. 解这个分式方程并进行检验均可得分;4. 作答可得分.总结:对于分式方程的应用题关键是要整理题目中的信息找出对应的等量关系.【方法指导】1. 列方程解应用题要先找等量关系,然后用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每一个量,再利用等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2. 注意最后要检验,既要检验求出的未知数的值是否为增根,还要检验是否符合实际意义.拓展变式2(’14日照)为了进一步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冬季供暖来临前,某单位决定对7200平方米的“外墙保温”工程进行招标.现有甲、乙两个工程队参与投标,比较这两个工程队的标书发现:乙队每天完成的工程量是甲队的1.5倍,这样乙队单独干比甲队单独干能提前15天完成任务,问甲队每天完成多少平方米?【信息梳理】设甲工程队每天工作量为 x平方米,天解:设甲工程队每天施工 x m2,则乙工程队每天施工1.5 x m2,由题意得,解得 x=160,经检验, x =16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答:甲队每天完成160平方米.失分点9 分式方程的解法解方程: .解:方程两边同乘以(x-5)得:1=x+1+2,……………第一步整理得:1=x+3,……………第二步解得:x=-2……………………第三步所以原方程的解为-2………第四步上述解法是从第_______步开始出现错误的,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题最终的结果是________.【名师提醒】对于含有常数项的分式方程,在解的过程中应注意:(1)给分式两边同乘以公分母时不要给常数项漏乘;(2)在合并同类项时注意去括号后符号的变化;(3)解方程中有没有进行检验.在解分式方程时,要记住“三步”:一是分化整解方程;二是检验;三是下结论有无根.小心“四漏”:漏乘、漏括号、漏检、漏变号.三、练习:面对面P33四、小结:五、作业:面对面P35六、教学反思:第四节一次不等式(组)教学目标1.了解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和解集的概念,理解他们与方程的解飞区别,会在数轴上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3.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能熟练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会用口诀或数轴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4.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教学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应用题教学难点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学情分析:教学手段及运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更容易观察理解教学方法运用:复习知识,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教学过程:一、知识点复习考点一不等式的概念及其性质1. 不等式:一般地,用不等号连接起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2. 不等式的性质考点二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1. 一元一次不等式: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2. 解集:使一元一次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所有解,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4. 解集的表示考点三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法 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般地,关于同一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一般地,几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们所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不等式组就是求它的解集.3. 解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先分别解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并表示在数轴上,再求出他们的公共部分,就得到不等式组的解集.4. 几种常见的不等式组的解集:设a<b,a,b是常数,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四种情况如下表:考点四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1. 步骤:(1)审清题意找出不等关系;(2)设未知数;(3)列不等式;(4)解不等式;(5)检验并写出答案.2. 列不等式解应用题涉及的题型常与方案设计问题相联系,如最大利润,最优方案等.解题应紧紧抓住不足,至少、不少(多)于、不超过、不低于等关键词.二、常考类型剖析类型一解不等式(组)及数轴表示解集例1(’14东营)解不等式组:<12(1-x)≤5,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将解集中的整数解写出来.解:解不等式<1,得________:(1分)解不等式2(1-x)≤5,得_________...(2分)根据“小大大小中间找”得,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_________.................(3分)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解图示:例1题解图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中的整数解为:________...............(4分)【踩分答题】1. 分别解出不等式组中的单个不等式可得分;2. 写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可得分;3. 在数轴上画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并写出最后的结果可得分.【方法指导】1.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确定边界和方向,边界:有等号的用实心圆点,无等号的用空心圆圈,方向:大于向右,小于向左. 2. 求整数解时,首先要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再写出此解集内所有的整数,也可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以免漏解,但要注意是否包含端点.拓展变式1(’14台州)解不等式组:2x-1>x+1x+8>4x-1,并把解集在下面数轴上表示出来.拓展变式1题图解: 2x-1>x+1①x+8>4x-1②,解不等式①得:x>2;解不等式②得:x<3.所以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x<3,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得:拓展变式1题解图类型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难点)例2(’14邵阳)小武新家装修,在装修客厅时,购进彩色地砖和单色地砖共100块,共花费5600元.已知彩色地砖的单价是80元/块,单色地砖的单价是40元/块.(1)两种型号的地砖各采购了多少块?(2)如果厨房也铺设这两种型号的地砖共60块,且采购地砖的费用不超过3200元,那么彩色地砖最多能采购多少块?解:(1)设彩色地砖采购x块,则单色地砖采购(100-x)块,根据题意,得80x+40(100-x)=5600.解得x=40.所以100-x=60.答:彩色地砖采购40块,单色地砖采购60块.(2)设彩色地砖采购y块,则单色地砖采购(60-y)块,根据题意,得80y+40(60-y)≤3200,解得 y≤20.答:彩色地砖最多采购20块.【方法指导】1. 列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抓住问题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如“至少”“不超过”、“不低于”、“不大于”“不高于”、“小于”等.2. 利用不等式在限制条件下探究方案时,注意挖掘问题中的隐含条件由其解集范围内的正整数解来确定方案.拓展变式2 (’14南京)铁路部门规定旅客免费携带行李箱的长、宽、高之和不超过160 cm.某厂家生产符合该规定的行李箱,已知行李箱的高为30 cm,长与宽的比为3∶2,则该行李箱的长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cm.【解析】设长为3x,宽为2x,由行李箱的长、宽、高之和不超过160 cm,可得出不等式5x+30≤160,解得:x≤26则3x≤78,所以行李箱的长的最大值为78 cm.失分点10 解不等式解不等式:≥解:≥9x-2≥10x+1-1………………..第一步-x≥2………………………….第二步x≥-2………………………….第三步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2...第四步上述解法是从第_______步开始出现错误的,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此题最终的结果_________.【名师提醒】此类题易错点有三个:(1)是错在去分母时,漏乘不含分母的项-1(违反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2)是错在去分母时,忽视了分数线具有括号的作用(正确的方法是去分母后,整个分子要用括号括起来);(3)是错在系数化为1时,不等号的方向改变(错误的原因是没有重视系数是负数,违反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三、练习:面对面P38四、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