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针灸疗法的临床应用
针灸治疗学教学大纲
《针灸治疗学》教学大纲(针灸推拿学专业用 72学时)针灸治疗学是研究运用针灸方法治疗疾病的一般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经络腧穴学及剌法灸法等基本知识及技能的综合应用,是针灸专业的临床学科,学好本课对于步入针灸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是针灸人才所必须掌握的临床技能知识,课程内容包括针灸治疗作用, 针灸治疗原则、针灸临床辩证论治纲要,针灸配穴处方特定穴的临床运用及常见病症的治疗和针灸临床研究进展、针灸临床研究规范、针灸临床病历书写等。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针灸治疗学》这门专业临床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针灸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运用针灸方法防治临床常见疾病。
学生通过学习针灸临床治疗知识,指导临床正确运用针灸方法防治疾病。
同时,针灸治疗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的理论和技能并重,学生通过针灸治疗学的学习,加深掌握针灸治疗学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并通过实验技能培训学习和临床见习培养学生临床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利用针灸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继承和发展中医药服务。
通过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和临床见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针灸治疗学的理、法、穴、方、术(即辩证论治),对一般常见病、部分急症、重症及疑难病症能熟练地进行恰当处理。
在教学中还应考虑近年来国家对中医执业医师针灸部分的考试要求,讲授内容要注意涵盖考试内容。
本课程总学时为72学时,理论课时为50学时、实践课时为22学时。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临床见习、病例讨论为辅、并适当应用图表、模型、多媒体、实验等进行教学。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上篇总论第一章针灸治疗作用【目的要求】掌握针灸的治疗作用和机理,为学习治疗学各论打好基础。
【教学内容】主要讲解针灸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等治疗作用。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
第一节疏通经络【目的要求】掌握疾病与经络的关系,明确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治疗作用。
【教学内容】概述人体的内外上下皆有经络系统网络;许多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都可导致经络不通、气血不调;应用针灸可以疏通经络,治疗疾病;疏通经络的作用与近代观察研究所总结的镇痛作用相近似。
《针灸推拿学》课程标准
《针灸推拿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Z2431507 适用专业:中医专业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90学时总学分数:5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1.针灸推拿学是一门介绍经络腌穴理论和针灸推拿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与中医临床各科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是中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属于中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
分总论及各论两大部分。
总论主要论述针灸推拿学的历史和发展概况经络的概念及功效应用。
脸穴分类,特定穴意义及应用,”俞穴定位的方法。
各论主要论述了各经脉的循行路线及其规律,腌穴的作用、定位、主治及操作,针灸技术中各种针刺灸法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推拿功法的基本姿势和练功方法,推拿作用原理及诊断方法,推拿技术中的手法操作及其他常用中医的治疗方法。
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顺利学习临床各科奠定基础。
2.课程性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经络循行路线及其规律,腌穴的作用、定位、主治及操作,针灸推拿的治疗原则、针灸处方的运用、推拿的基本治法及常见病的针灸推拿治疗,培养学生分析、运用针灸处方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开展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奠定良好基础。
本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共90学时。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本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
4.课程作用《针灸推拿学》是中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以《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人体解剖学、《中医外科学》等课程为基础,为后续毕业实习及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涉及的理论和技能是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各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教育部对于医学人才定位文件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输送高端技能型人才,所以要求我们学生的知识传授以“必须、够用”为度,如何掌握好这个度,我们进行了基层医院医生的需求调查,得出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并针对教学目标结合临床一线医生讨论确定了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主要体现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对接的教学理念,即:授课前学生了解未来岗位知识需求,授课中有目的地学习,做到有的放矢,增强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针灸基础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针灸基础授课对象:中医养生爱好者、中医专业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针灸的基本概念和起源。
2. 掌握针灸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 熟悉针灸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
4. 培养学生对针灸临床应用的认识。
教学内容:一、针灸基本概念与起源1. 针灸的定义及发展历程2. 针灸的起源与形成3. 针灸在中医学中的地位二、针灸基本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1. 针具的种类与特点2. 针刺的角度与深度3. 针刺的手法与技巧4. 针刺的注意事项三、针灸常用腧穴1. 腧穴的定义与分类2. 十四经穴的定位与主治3. 常用奇穴的定位与主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针灸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1. 针灸基本概念与起源- 针灸的定义及发展历程- 针灸的起源与形成- 针灸在中医学中的地位三、互动1.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针灸的认识和理解。
四、练习1. 学生尝试用手指在人体上定位常用腧穴。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针灸基本概念和起源的掌握情况。
二、讲授1. 针灸基本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针具的种类与特点- 针刺的角度与深度- 针刺的手法与技巧- 针刺的注意事项三、互动1. 让学生分组进行针刺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讲授1. 针灸常用腧穴- 腧穴的定义与分类- 十四经穴的定位与主治- 常用奇穴的定位与主治五、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针灸基本操作方法和常用腧穴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针灸基本概念和起源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对针灸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的掌握情况。
4.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
针灸学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针灸学教案课时安排:共5章,每章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针灸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针灸的基本技术和操作方法。
3. 了解常用穴位的位置和功能。
4. 学会运用针灸治疗常见疾病。
教学对象:中医专业学生教学方法:讲授、演示、实践、讨论二、第一章:针灸学概述教学内容:1. 针灸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针灸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3. 针灸学的作用和适用范围。
教学重点:1. 针灸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针灸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教学难点:1. 针灸学的发展历程。
2. 针灸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针灸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讲解:详细讲解针灸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3.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针灸学的适用范围和作用。
作业布置:1. 复习本章内容,整理笔记。
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针灸学的现代研究进展。
三、第二章:针灸基本技术教学内容:1. 针灸针的选择和使用。
2. 针灸的基本操作方法。
3. 针灸的补泻手法。
教学重点:1. 针灸针的选择和使用。
2. 针灸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1. 针灸针的选择和使用。
2. 针灸的补泻手法。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教学过程:1. 演示:展示针灸针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2. 讲解:详细讲解针灸的基本操作方法和补泻手法。
3. 实践:学生分组练习针灸操作。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针灸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作业布置:1. 复习本章内容,整理笔记。
2. 观察实际针灸操作,了解操作过程中的细节。
四、第三章:常用穴位教学内容:1. 常用穴位的位置和名称。
2. 常用穴位的功能和主治疾病。
3. 常用穴位的定位方法和记忆方法。
教学重点:1. 常用穴位的位置和名称。
2. 常用穴位的功能和主治疾病。
教学难点:1. 常用穴位的位置和名称。
2. 常用穴位的功能和主治疾病。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教学过程:1. 讲解:详细讲解常用穴位的位置、名称、功能和主治疾病。
论中医针灸推拿对于减肥的临床应用
论中医针灸推拿对于减肥的临床应用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患有肥胖症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有些还可能因为过度肥胖导致疾病,甚至出现生命危险的状况。
采用中医针灸推拿的手段能够有效地治疗患有肥胖症的人们,该方法安全、可靠、科学合理、持久有效,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
本文对中医针灸推拿方法减肥进行相应的研究,进而帮助人们有效的改善肥胖的状况,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
标签:中医针灸;推拿;减肥;临床应用在现代医学上分析,肥胖患者仅仅是由于患者自身内分泌失调,导致各种激素分泌异常,可以采用针灸的方法来调理身体,使内分泌正常。
然而,在中医学上讲,则从患者的内腑五脏进行分析肥胖症的发病原因,其主要与人体内的肝脾肾三脏的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可以采用针灸来疏通患者的内腑五脏,达到恢复患者肝脾肾脏功能的目的。
1 肥胖的原因与临床表现分类在中医学上讲,发生肥胖病的重要原因是人们的脾胃功能失调,导致水谷精微分布不均,形成脂浊痰湿。
过食肥甘膏梁厚味之品可导致肥胖,或者是因为患者的脾肾气虚,进而使痰、水湿内淤积在肌肤内,造成人们肥胖。
中老年人们本身肾虚气短,五脏六腑功能逐渐减退。
不能保证水谷精微的正常输布,导致其蓄积,引起肥胖。
根据中医相关理论基础,可以将肥胖的原因及表现类型分为五类。
(1)胃腑实热型,这种类型的患者应该多为表现口渴、舌头红并且苔、脉搏滑等。
(2)脾虚湿盛型,患者均表现为手脚无力、饭后身体发软、口中发黏、小便不利、眼睛红肿、不喜运动、舌头淡红且苔薄腻、脉络沉细或细滑。
(3)肝郁气滞型,多表现为胃脘痞满、胸胁苦满、月经不调、失眠多梦、舌苔泛白或薄腻、脉搏弦细。
(4)脾肾阳虚型,患者容易疲劳、运动出汗并且伴随无力、腰酸腿软、阳萎畏寒、舌头淡红苔白、脉搏沉细且无力。
(5)肝肾阴虚型,该种类型患者大多数均头晕眼花、头痛头胀、腰酸腿软、心烦意乱、地热烦躁、舌尖红且苔薄、脉搏细数或微弦。
2 中医针灸推拿减肥原理目前,根据现代医学的相关理论,则认为中医针灸可以帮助患者减肥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①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能够促进患者体内乳酸脱氢酶活性增强,加快堂的分解与代谢,使患者的血糖降至正常的水平,不存在过多的能量转化为脂肪。
针刺疗法专题宣讲培训课件
处。
针刺疗法专题宣讲
14
急救穴位
2、百会位置:前 发际正中对上五 寸,后发际直上 七寸。
针刺疗法专题宣讲
15
急救穴位
8、太冲位置:在拇 趾除与二趾的趾缝, 后约两寸。
9、涌泉位置:在足 底(脚趾除外)第 二﹑三趾缝与脚跟 成一直线,上三分 一与下三分二的交 汇点。
针刺疗法专题宣讲
16
针刺技术操作 的定义
针刺禁忌
1 、部位禁忌:重要脏器部位不可针。大血 管所过之处应禁刺。重要关节部位不宜针刺。
2 、腧穴禁忌:孕妇禁针合谷、三阴交、缺
盆以及腹部、腰骶部腧穴。小儿禁针囟会。 女子禁针石门。
出现弯针不得再行提插、 捻转等手法。轻度弯曲, 将针慢慢退出。如针身据 弯曲较大,根弯曲的方向 ,顺着将针退出。如弯曲 多处,视针柄扭转倾斜的 方向,逐渐分退出,切勿 段急拔猛抽,以断针。如 患者防体位改变,则应嘱 咐患者恢复原来体位使局 部肌肉,放松,再行退针。
针刺疗法专题宣讲
25
晕针、滞针、弯针
21
针刺手法
❖ 针刺得气后,根据证的虚实,采用相应 的补泻手法。一般在得气后,捻转幅度 小,速度慢,或提插时,重插慢提为补 法;相反,在得气后捻转幅度大,速度 快,或提插时轻插重提为泻法
针刺疗法专题宣讲
23
起针
❖ 左手将消毒干棉球按压穴位处,右手、 拇食指将针柄轻轻捻转上提,将针取出, 同时左手用棉球轻轻按压穴位即可
针刺疗法专题宣讲
9
针刺疗法专题宣讲
10
6、足三里位置: 位于膝盖骨下
急救穴位
缘直下三寸,
距离胫骨粗隆
外侧一横指正中直下一点 五寸。前正中 线脐下一点五 寸。
针刺疗法专题宣讲
刺法灸法学
《刺法灸法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刺法灸法学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总学时: 54(学时:27学时:27)总学分:3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和要求《刺法灸法学》是以针灸治病的各种具体方法、操作技术、临床应用及其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针灸分支学科,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介于经络学、腧穴学与针灸治疗学之间的桥梁课程。
它集合古今刺法灸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为一书,是针灸推拿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较为重要的临床技能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阐明各种以防病治病为目的的针法、灸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针法、灸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种腧穴特种治疗技术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和作用原理,为针灸临床治疗打下坚实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针灸推拿专业大学专科层次使用,依据针推专业“为农村基层、城镇社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中医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使本专业学生掌握适应临床岗位需要的,刺法灸法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相关技术,并将它们运用于临床实践。
具体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分述如下。
知识教学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巩固针灸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常见的刺法灸法的基本概念、特点与基本的操作技能,熟悉其应用原理及在临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了解常见的刺法灸法的起源和发展概况,了解古代有代表性的刺法灸法。
能力培养目标能熟练地进行毫针刺法、灸法、拔罐法的基本操作,具有使用三棱针、皮肤针、电针、穴位注射法的能力;能预防和处理常见的针刺异常情况;具有使用耳针、头针治疗针灸常见疾病的能力。
素质教育目标1专业思想巩固,热爱中医事业。
2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高尚的医疗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善于与病人沟通,对病人充满爱心,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
3具有认真求实、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勇于实践、善于自学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第一章针法灸法概论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针法灸法学的概念。
针灸基础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教学对象:中医爱好者、针灸专业学生教学目标:1. 了解针灸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经络、腧穴的基本知识。
3. 熟悉针灸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4. 培养学生对针灸的兴趣和临床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一、针灸学概述1. 针灸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针灸学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二、经络、腧穴基础知识1. 经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十二经络的名称、分布规律和表里属络关系3. 腧穴的分类、定位和主治特点4. 常见腧穴的应用三、针灸基本操作1. 针刺方法:毫针刺法、灸法、拔罐法等2. 针刺注意事项:穴位选择、针刺深度、留针时间等3. 针灸治疗原则:辨证论治、局部与整体相结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针灸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讲授新课1. 针灸学概述:讲解针灸学的定义、特点和应用范围,使学生了解针灸学的基本概念。
2. 经络、腧穴基础知识:讲解经络系统的组成、功能,十二经络的名称、分布规律和表里属络关系,腧穴的分类、定位和主治特点。
三、课堂互动1. 提问:经络系统的组成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2. 小组讨论:如何根据患者的症状选择合适的腧穴进行治疗?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经络、腧穴在针灸治疗中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查阅资料,了解一种针灸治疗方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经络、腧穴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引入针灸基本操作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1. 针灸基本操作:讲解毫针刺法、灸法、拔罐法等操作方法,使学生掌握针灸的基本操作技能。
2. 针刺注意事项:讲解穴位选择、针刺深度、留针时间等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课堂实践1. 教师示范针灸操作,学生跟随学习。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针灸基本操作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针灸治疗的短文。
针灸大成的主要内容
针灸大成的主要内容针灸大成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是一种通过针刺等手段调节和改善人体健康的传统医学。
它不仅对于治疗疾病有明显疗效,也能够预防疾病和保健养生。
下面是针灸大成的主要内容。
1.经络理论。
经络是人体经过针灸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理反应的物质基础,是针灸治疗中的重要理论基础。
它包括经脉、络脉、气穴等。
经络理论是为了说明针灸的治疗效果底层机制,为深入研究针灸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
2.穴位。
穴位是经络上的特定点位,是针灸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穴位按照其治疗方向分为五脏六腑穴、经穴和奇穴等不同类型。
穴位在不同的部位上具有不同的刺激效果,能够调节不同的身体系统,所以针灸治疗中使用合适的穴位能够更好地发挥治疗疾病的效果。
3.针刺技法。
针刺技法是针灸治疗中非常重要的手段,有平衡技法、疾病导向技法、动态调整技法、加减法等几种针刺技术。
不同的针刺技法在治疗不同的疾病中有不同的效果,需要临床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4.针灸治疗原则和适应症。
针灸治疗必须遵循明确的原则和适应症。
治疗原则包括辩证施治、标本兼治、辨证论治等,适应症主要包括风湿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针灸治疗需要根据个人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否则会出现逆效果甚至不良反应的情况。
5.预防疾病和保健养生。
针灸并不仅仅是用于治疗疾病,还能够用于预防疾病和保健养生。
针灸预防疾病和保健养生是针对人体生理特点制定的,包括春季保健、夏季保健、秋季保健、冬季保健等。
正确的针灸保健能够强身健体、延缓衰老,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对于健康人群来说是一种很好的维护健康的方式。
针灸大成是中华民族瑰宝之一,涵盖内容广泛,临床应用广泛,不仅能够治疗疾病,更是保健养生的重要手段。
未来,随着人们对中医的认知不断深入和针灸临床疗效的不断提高,相信针灸大成会在医学界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针灸大成出现的文化背景是中国古代的医学文化。
中国古代医学文化自春秋战国时期至今,经历了奔波发展和不同学派的兴起和沉寂。
针灸考试题库讲解及答案
针灸考试题库讲解及答案一、针灸基础知识1. 针灸的定义是什么?答:针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上施用针刺或灸疗,调整人体的气血和经络,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保持身体健康的目的。
2. 针灸治疗的原理是什么?答:针灸治疗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平衡阴阳,促进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3. 针灸的适应症有哪些?答:针灸适用于多种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头痛、颈肩痛、腰痛、关节炎、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4. 针灸的禁忌症有哪些?答:针灸的禁忌症包括局部感染、皮肤溃疡、出血性疾病、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严重的心脏病等。
5. 针灸的操作方法有哪些?答:针灸的操作方法主要包括直接针刺、间接针刺、电针、温针、火针等。
二、针灸穴位知识1. 什么是经络?答:经络是中医理论中描述人体内部气血运行的通道,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
2. 什么是穴位?答:穴位是指人体表面可以调节气血运行的特定点位,是针灸治疗的主要作用点。
3. 列举几个常用的穴位及其作用。
答:常用的穴位包括合谷(缓解头痛、牙痛)、足三里(增强体力、调节肠胃)、三阴交(调节女性生殖系统)、太溪(缓解腰痛、膝痛)等。
4. 如何正确找到穴位?答:找到穴位的方法包括解剖标志定位法、指压法、穴位反应法等。
5. 针灸时如何确定针刺的深度?答:针刺的深度需要根据穴位的位置、患者的体质、疾病的性质等因素综合考虑,通常遵循“浅刺浅病、深刺深病”的原则。
三、针灸临床应用1. 针灸如何治疗头痛?答:治疗头痛时,可以选择风池、太阳、合谷等穴位,通过针刺或艾灸来缓解头痛。
2. 针灸如何治疗腰痛?答:治疗腰痛时,可以选择肾俞、命门、腰阳关等穴位,通过针刺来调节腰部的气血,缓解疼痛。
3. 针灸如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答: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时,可以选择中脘、足三里、内关等穴位,通过针刺来调节肠胃功能,改善消化。
4. 针灸如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答: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可以选择肺俞、天突、列缺等穴位,通过针刺来调节肺气,缓解咳嗽、哮喘等症状。
小学生针灸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个古老而神奇的医学——针灸。
针灸,起源于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是一种通过在人体特定的穴位上施以针刺、艾灸等手法,以达到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疏通经络、治疗疾病的方法。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针灸的神奇之处。
一、针灸的起源与发展针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当时,人们通过观察自然界和动物的行为,发现一些部位受伤后,动物会通过舔舐或摩擦伤口来缓解疼痛。
于是,古人模仿动物的行为,在人体上进行按压和刺激,逐渐形成了针灸疗法。
在我国,针灸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
战国时期,针灸理论逐渐形成,如《黄帝内经》等医学典籍对针灸进行了详细的记载。
汉代,张仲景等医学家将针灸应用于临床,使针灸疗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唐代以后,针灸逐渐传入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成为东亚地区共同的文化遗产。
二、针灸的原理针灸之所以能治疗疾病,主要基于以下原理:1. 阴阳平衡: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阴阳平衡的系统。
当人体阴阳失衡时,就会导致疾病。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经络学说: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针灸通过刺激经络,疏通气血,使人体各个部位得到充足的养分和能量,从而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3. 调节脏腑功能: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使脏腑之间协调运作,从而治疗相关疾病。
三、针灸的种类与作用针灸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针刺:使用特制的针具,刺激穴位,以达到治疗目的。
2. 艾灸:将艾绒点燃后,放置在穴位上,通过热力刺激穴位,以达到治疗目的。
3. 电针:将针具与电流相连,通过电流刺激穴位,以达到治疗目的。
4. 火罐:将燃烧后的艾绒放入罐内,吸附在皮肤上,通过负压作用,使局部气血畅通,以达到治疗目的。
针灸的作用广泛,主要包括:1. 治疗疾病:针灸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如感冒、头痛、失眠、肠胃病、风湿病等。
2. 预防疾病:针灸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秩边透水道”针法原理及临床运用
0 10 10 58—60 59 0 177
130 130 260 —
— 809 1021
两组的卵磷脂小体改善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秩边透水道组EPS液中 卵磷脂小体改善优于中药坐浴组。
“秩边透水道”针法治疗前列腺炎临床疗效
疗效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合计
秩边透水道 中药坐浴 合计
20
6 26
46
❖2020/10/10
❖Presentation
❖page 5
➢ 关于 “骶上”定位的考证
2. 从可操作性来看,秩边穴位于第四骶椎棘穴下旁开3寸,恰 在骶骨上外缘处,可进行长针刺,而长强穴不便也难于长针 深刺
3. 从主治病证特点分析,长强多治疗“泄泻,便血,便秘,痔 疾,脱肛,癫狂痫,而未涉及癃闭证。秩边穴主治“小便不 利,便秘,痔疾,腰骶痛,下肢痿痹”,包括癃闭证,屡用 颇验
✓ ET具有强烈的收缩血管的效应,它的升高是引起前列腺平滑肌痉挛的主 要原因,从而导致前列腺区、尿道、会阴部的疼痛不适。
✓ “秩边透水道”针法能有效地降低实验性NBP大鼠前列腺组织中ET含量, 使之回降到正常水平。而缓解了慢性前列腺炎的相关症状。
❖ 慢性前列腺炎作为成年男性的常见病种,我们认为该病是以全身机体失 调的局部反应,发病机理为“精虚毒瘀”,故“培精祛毒”是其治疗大 法,“秩边透水道”针法促进前列腺组织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代谢, 从而起到消肿抗炎、解痉止痛的作用。
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试验设计方法,严格按照共同制定 的研究设计方案,对“秩边透水道”针法治疗前列腺炎临床疗 效进行评价
技术路线图
病例诊断
排除
符合纳入标准
指标采集
随机分组
秩边透水道
极易针灸讲课笔记
极易针灸讲课笔记
摘要:
1.针灸简介
2.针灸的历史与发展
3.针灸的治疗原理
4.针灸的分类与适应症
5.针灸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6.针灸在现代医学的应用与研究
正文:
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上刺激来调整机体生理功能的治疗方法。
它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针灸的治疗原理是基于中医的理论体系,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具有广泛的适应症,可以治疗许多疾病,如疼痛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同时,针灸在养生保健、美容减肥等方面也具有显著效果。
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有许多注意事项和禁忌,如避免在空腹、饱腹、疲劳、情绪激动等情况下进行针灸;孕妇、糖尿病患者、皮肤病、传染病等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灸。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针灸逐渐得到了国际医学界的认可,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许多研究表明,针灸具有显著的疗效和广泛的适应症,且
副作用较少。
目前,针灸已经成为一种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替代疗法。
总之,针灸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治疗方法,在现代医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针灸学讲座ppt课件
2024/1/26
27
古代经典著作解读与传承价值挖掘
01
02
03
04
《黄帝内经》中的针灸理论与 临床应用探讨
《难经》对针灸学的贡献及其 现代意义
古代针灸流派的形成与发展特 点分析
古代经典针灸医案解读与启示
2024/1/26
28
现代名家经验分享和学术思想交流
01
02
03
04
当代针灸名家的学术思 想与临床经验分享
月经不调针灸治疗
针灸可以调理冲任、补益气血,常选关元穴、三阴交穴等进行针刺。
痛经针灸治疗
通过刺激子宫穴、次髎穴等,可以活血止痛,缓解痛经症状。
2024/1/26
11
03
针灸临床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2024/1/26
12
穴位选取原则及配伍禁忌
近部取穴
选取病痛所在部位或邻近部位的腧穴。
远部取穴
根据经络循行路滞针:患者精神紧张时,应延长留针 时间;于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或叩 弹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宣散 气血而缓解滞针;若因单向捻转而致 者,须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
弯针:出现弯针后,不得再行手法。 如系轻度弯针,应慢慢将针起出;若 弯曲角度过大时,应顺着弯曲方向将 针起出;若由体位改变引起弯针者, 应嘱患者恢复原来体位,使局部肌肉 放松后,再将针缓缓起出;切忌强行 拔针,以免断针。
2024/1/26
30
06
总结回顾与互动环节
2024/1/26
31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2024/1/26
针灸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01
简要回顾针灸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医学领域的重要地位。
针灸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最新针灸科带教讲课
中 方义: 操作:常规针灸。注意方法的选用和针刺深浅:肾虚
腰痛针用补法,寒湿、瘀血泻法或平补平泻;肾虚、 寒湿可灸或温针灸;瘀血腰痛刺血拔罐。
•针灸科带教讲课
三、治疗方法
(二)其他疗法 1 皮肤针+拔罐 寒湿、瘀血 2 三棱针+拔罐 寒湿、瘀血 3 耳针:腰椎 肾 神门 (三)临证经验与体会 1 腰痛缪刺法 2 腰痛穴的用法 3 急性腰扭伤:可选后溪、人中、腰痛穴(独特用
法)、手三里、行间与太冲之间压痛点、龈交异点
•针灸科带教讲课
第二节 痿证
肺热叶焦:《素问.痿论》 脾胃虚弱:《素问.太阴阳明论》“脾病而四
肢不用”,“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 脾胃湿热:“湿热不攘,大筋挛短,小筋驰长;
挛短为拘,驰长为痿。” 肝肾亏虚:肝主筋,肾主骨。 治痿独取阳明 外伤性截瘫夹脊穴必用。
针灸学
用针灸的方法治疗疾病。 经络学、腧穴学、针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针灸科带教讲课
首先需要明白的两个问题
如何去针灸? 什么病适合针灸?
•针灸科带教讲课
基本内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理论篇 操作篇
应用篇
•3
•针灸科带教讲课
上篇 基础理论
•针灸科带教讲课
针灸治疗作用
“医道虽繁,可一言一蔽之,曰阴阳而已。” “针道虽繁,可一言一蔽之,曰通调而已。”
与头面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耳垂 与上肢相对应的耳穴分布在耳舟 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耳穴分布在对耳轮体
部和对耳轮上、下脚 与内脏相应的耳穴分布在耳甲
•针灸科带教讲课
耳 穴 的 部 位
•针灸科带教讲课
针灸主题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个古老而神奇的疗法——针灸。
针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以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首先,让我们简要回顾一下针灸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针灸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古代,针灸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疼痛、感冒、中风等,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如今,针灸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全球公认的一种自然疗法。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介绍针灸的神奇之处。
一、针灸的基本原理针灸的基本原理是“经络学说”,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十二条主要的经络,它们贯穿全身,连接脏腑,沟通内外,维持着人体的生理平衡。
当人体出现疾病时,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经络的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针灸的治疗特点1. 安全性高:针灸治疗无需药物,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自身机能,因此安全性高,副作用小。
2. 疗效显著:针灸治疗针对性强,可以迅速缓解疼痛,改善症状,对多种疾病有显著疗效。
3. 适用范围广:针灸治疗适用于各种疾病,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尤其对慢性病、疑难杂症有独特的优势。
4. 操作简便:针灸治疗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三、针灸的发展与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针灸已经从传统疗法向现代医学领域拓展。
目前,针灸在以下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1. 疼痛治疗:针灸对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头痛、腰痛、关节痛等有显著疗效。
2. 神经系统疾病:针灸对中风后遗症、偏瘫、神经性头痛等神经系统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3. 内科疾病:针灸对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内科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4. 妇科疾病:针灸对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等妇科疾病有显著疗效。
5. 儿科疾病:针灸对小儿感冒、消化不良、遗尿等儿科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针灸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疗法,在人类健康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极易针灸讲课笔记
极易针灸讲课笔记
【实用版】
目录
一、针灸的概述
二、针灸的基本原理
三、针灸的实际应用
四、针灸的注意事项
正文
一、针灸的概述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方法、临床治疗、针灸医经医籍、实验针灸等部分。
针灸具有适应症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数千年来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针灸的基本原理
针灸治病的基本原理是调整阴阳平衡,通过刺激腧穴,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
针灸具有广泛的适应症,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
其基本治疗原则是补虚泻实,即对于虚证患者,采用补法;对于实证患者,采用泻法。
针灸具有相对禁忌症,如严重的器质性疾病、传染病、出血性疾病等,以及孕妇的腹部和腰部等部位,一般不宜进行针灸治疗。
三、针灸的实际应用
针灸在临床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治疗头痛、肩颈痛、腰痛、腿痛等痛症;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消化不良等内科疾病;治疗月经不规律、痛经等妇科疾病;治疗小儿感冒、咳嗽等儿科疾病;治疗眼疾、耳聋等五
官科疾病等。
针灸还具有美容、减肥、养生等保健功能。
针灸推拿治疗面瘫的神奇之路
针灸推拿治疗面瘫的神奇之路想必大家在炎炎夏日的时候,做的最舒服的一件事就是窝在房间里吹着空调看电视吧!但是这空调吹久了,一旦存在熬夜、压力过大、过度劳累以及生活工作作息不规律等情况都容易导致自己身体的免疫力下降,而这时如果出汗受风、受凉的话,虚邪贼风就容易侵犯面部神经。
一觉睡醒起来漱口的时候发现漏水了,照镜子的时候又看见自己嘴巴歪了,一边的眼睛也很难闭上了,面部表情非常的僵硬,这些都很有可能是面瘫的前兆表现哦!对于面瘫,中医治疗对此很有讲究,接下来就来为大家介绍下中医治疗面瘫的相关知识吧!什么是面瘫?面瘫又可以称为面神经麻痹,主要是指患者面神经受损,导致患者的面部肌肉出现瘫痪的一种神经缺损症状。
面神经一般从颅内中枢发出,面部为最后分布位置,面神经对面肌运动进行支配。
面瘫是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在任何年龄阶段都比较常见,并且在患者发病期间,经常会出现口眼歪斜等典型临床症状,患者短时间内没有办法自主的完成抬眉、闭眼等基础动作。
面神经麻痹分为中枢性神经麻痹及周围性神经麻痹两种,70%左右的面瘫是由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所引起。
在中医学中,面瘫俗称“卒口僻”、“吊线风”,中医认为本病多由络脉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致经气阻滞,筋脉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
分为风寒袭络、风热袭络、风痰阻络、气虚血瘀等类型,常见为风寒袭络、风热袭络型,患者多有面部受寒或感冒发热病史,风邪阻于经络,致面部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患侧额纹消失等症,还有一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味觉丧失、耳部疼痛的表现。
得了面瘫应该怎么办?一般情况下,在发病的15天以内被称为面瘫急性期,发病后的16天到6个月是面瘫的恢复期,发病6个月以上为后遗症期。
临床对面瘫的治疗原则就是“早发现,早治疗”,尽可能的早些避免后遗症的出现。
根据面瘫的严重程度,症状比较轻的1个月内就可以恢复至正常,面瘫比较严重的需要3个月或者半年才能恢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脾气亏虚
[治法] 健脾益气,祛痰止哮。以手太阴肺 经、足太阴脾经穴和背俞穴为主。
[处方] 定喘、膏肓、肺俞、太渊、脾俞、 足三里、太白、丰隆。
[随证配穴] 恶心者,加内关。眩晕者,加 百会、气海。腹胀痛者,加天枢、神阙。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或用灸法。 [方义] 定喘、膏肓、肺俞、太渊诸穴已如
缓解期
❖ 肺气亏虚 [治法]补益肺气,化痰止哮。以手太阴肺经、 背俞穴为主。 [处方] 定喘、膏肓、肺俞、太渊。 [随证配穴] 鼻塞痒者,加印堂、迎香。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或补泻兼施,或用 灸法。 [方义]定喘是止哮喘的经验穴。膏肓主治虚 劳咳嗽哮喘,多用于慢性哮喘。太渊是手太 阴经的土穴,配肺俞补土生金,以求治本
支气管哮喘
❖ 【概说】
❖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 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 使易感患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 引起气道缩窄。临床以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气性 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且多在夜间和(或)清晨 发作为特征。据统计,本病全球约有1.6亿患者,我 国患病率为1~4%。儿童发病率高于成人,发达国 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乡村。
3. 伏灸:取肺俞、膏肓俞、脾俞、肾俞。用艾炷 如枣核大,隔姜灸,每穴3~5壮,不发泡,皮肤微 红为度,每天1次,三伏天施灸。 4. 刺血:大椎、尺泽、肺俞点刺放血3~4毫升, 该法用于热哮发作期。
❖ 其他疗法
❖ 1. 耳针:下屏尖、肾上腺、气管、皮质下、交感、 神门。每次选2~3穴,强刺激,留针 5~10分钟, 每天1次。双耳或单耳交替使用。急性或缓解期均 可。
2. 皮肤针:取鱼际、手太阴经循行部位、两侧胸 锁乳突肌部位。每部各叩击15分钟,顺序轻叩, 以皮肤微红为度。用于哮喘发作期,有缓解作用。
前所述。脾俞、太白、足三里补益脾胃, 健运中州。丰隆涤除痰湿。
❖ 肾气亏虚
[治法]固本培元,纳气止哮。以手太阴肺经、足 少阴肾经穴和背俞穴为主。 [处方] 定喘、膏肓、肺俞、气海俞、肾俞、太 渊、太溪、关元、气海。 [随证配穴] 五心烦热、盗汗者,加复溜、阴郄。 浮肿者,加气海、水分。夜尿多者,加关元。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或用灸法。 [方义] 定喘、膏肓、肺俞诸穴如前所述。气海 俞、肾俞可补肾气。太渊为肺经原穴,太溪为肾 经原穴,补之可益肺肾之气,使上有所主而下有 所摄,气机得以升降。关元、气海纳气归原。
第4讲 针灸疗法的临床应用
针Acupuncture
灸Moxibustion
各 种 灸 法
各 种 针 具
其它针法-皮内针和皮肤针
三棱针
头皮针
头皮针
手 针
腕踝针
Hale Waihona Puke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公布的有四十三种 疾病(实际不只此数)用针灸治疗会有较突出 的疗效, ❖ 上呼吸道疾病: 1 急、慢性鼻窦炎 2 急、慢性鼻炎 3 普通 感冒 4 急、慢性扁桃腺炎。 呼吸系统疾病: 1 急、慢性气管炎 2 支气管哮喘。 眼科疾病: 1 中心性视网膜炎 2 白内障 3 急性结膜炎 4 近 视眼。 口腔五官疾病: 1 牙痛 2 拔牙后疼痛 3 齿龈炎 4 急、慢喉 炎。 消化系统疾病: 1 食道贲门失弛缓 2 呃逆 3 胃下垂 4急、 慢性胃炎 5 胃酸增多症 6 急、慢性十二指肠溃疡 7 急、慢 结肠炎 8 急、慢性杆菌性痢疾 9 腹泻 10 便秘 11 麻痹性肠 绞痛。 神经系统: 1 偏头痛 2 头痛 3 三叉神经痛 4 外伤后麻痹 5 周围神经炎 6 小儿麻痹症 7 美尼氏综合征 8 膀胱机能障碍 9 夜尿症 10 肋间神经痛 11 肩痛和网球肘 12 手术后痛 13 中风后遗症 。 肌肉和骨骼: 1 肌肉痛和肌萎缩 2 坐骨神经痛 3 肌肉痉挛 4 关节炎 5 椎间盘问题。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针灸在多个科别中攻克了不少顽难之 症。如皮肤病,精神心理病,免疫失调病,抗衰老,美容等, 都取得了极大的成效。
❖ 本病属中医学“哮症”范畴。
❖ 病位在肺,但与脾、肾关系密切。
❖ 病因病机:宿痰内伏于肺。或因屡感于寒,寒邪深 入肺脏;或因饮食生冷,伤及肺气,凝成寒痰; 或因饮食酸咸肥甘太过,助热生痰;或病后伤阴 及素体阳盛者,痰热胶固。这些均可使宿痰内伏 于肺及膈上,遇因而发。本病诱因较复杂,外邪、 饮食、劳倦、情志等皆有影响。当诱因触发伏痰, 痰随气升,气因痰阻,阻塞气道,通畅不利,便 成呼吸气促、喉中哮鸣之声。
肺:气失所主,卫外不固,症见喘促短气,咳语低 弱,自汗畏风和某些肺虚表现。
肾:下元不固,气失摄纳,症见喘促日久,呼多吸 少,动则喘甚,气不得续及某些肾虚的表现。
脾:中气虚弱,土不生金,症见哮咳痰多,食少脘 痞,多因饮食诱发,兼见某些脾虚表现。
❖ 分证论治
❖ 1. 发作期: ·冷哮 2. 缓解期: ·肺气亏虚 虚 ·肾气亏虚
·热哮 ·脾气亏
(一)冷哮
❖ [治法] 温肺散寒,豁痰利窍。以手太阴肺 经、足太阳膀胱经、任脉穴为主。 [处方] 列缺、尺泽、风门、肺俞、天突。 [随证配穴] 头痛身痛者,加温溜。寒热者, 加外关。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背部穴位加灸或罐 法。 [方义]肺俞为肺气之所输注,针而灸之,温 通肺气。列缺、尺泽宣肃手太阴经经气。风 门疏风散寒宣肺。天突化痰止哮。
【辨证分型】 1. 辨虚实 本病病性为邪实正虚,发作期以邪实为主,缓解期以正虚为
主。
实:病程不长,兼见全身实证表现。
❖
虚:病程较久,兼见全身虚性表现。
❖ 应审其阴阳之偏虚,区别脏腑之所属。
❖ 2. 辨寒热 寒哮:寒痰加寒象。
❖
热哮:热痰加热象。
❖ 3.辨所属脏腑 哮喘时发,正气必虚,久病及脏, 累及肺、脾、肾。
(二)热哮
❖ [治法]宣肺清热,止哮平喘。以手太阴肺经、手阳 明大肠经和任脉穴为主。 [处方] 膻中、合谷、大椎、丰隆、中府、孔最、 天突、鱼际。 [随证配穴] 热甚者,加曲池、二间。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合谷、大椎疏表散寒。鱼际泻热。中府为肺 募,孔最为肺郄,二者肃肺平喘。丰隆化痰。天突、 膻中宽胸调气止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