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图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建筑工程制图透视投影

建筑工程制图透视投影

直线A与画面V交
V
于迹点NA,因NA在V
上,其透视为本身;
S
且因为直线旳透视必 A
经过直线上各点旳透
NA
视,故A0必经过NA。
4.画面相交线旳透视特征
(2)灭点—画面相交线上无限远点旳透视,称为灭点
直线A上无限远处一点
旳视线与直线A之间旳夹
角φ=0,即:SF∥A。直
线旳灭点,为平行于该直
V
FB FA
分析:H面垂直线平行于画 x’ 面V,透视A0a0仍为一条竖直 线。引连线sa,与ox相交于ax0, x 由之作连系线,则A0a0必在其 上。
h
o’
a
o
s
(b)已知条件
h
(3)基面垂直线直线旳透视画法
在右图中,过a任作辅助线旳H面投影aa,与 ox交于点a,由a作出高度h,得到A。
H面上,作sf∥aa,与ox旳交于点f,
A0
a0
b0
bn
ax0 bx0
(a)空间情况 H
h
h
x’
S
O
x
s
h
o’
a b o
s (b)已知条件
基面平行线旳作图环节
(2)求迹点和真高线 左图中, AB与V面交迹点N;ab与OX交迹点n,也是N旳 H面投影;则Nn⊥OX,Nn=h, Nn称为AB旳真高线。
h h
A
V hF a
Xf
B B0 N
A0
A0 h
h
连系线A0a0 、B0b0
a X
a0
b0
b
ax0 bx0
(a)空间情况 H
分别为平行于V面旳、
S 竖直方向旳投射线
O

数据透视知识点总结

数据透视知识点总结

数据透视知识点总结一、数据透视的基本概念1. 数据透视是什么数据透视是一种数据分析方法,它通过对数据进行汇总、分组和计算来洞察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通俗来讲,数据透视就是将大量的数据按照某种规律进行分类和整理,从而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数据透视通常使用透视表或者透视图的形式来展示数据的分析结果。

2. 数据透视的原理数据透视的原理主要基于两个概念:汇总和分组。

汇总是指将大量的数据按照某种规则进行累加或者求和,以得到数据的总体情况;分组是指将数据按照某种特定的维度进行分类,以便对数据进行更细致的分析。

数据透视通过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组,从而得到数据的整体情况和局部规律。

二、数据透视的应用1. 数据透视的基本操作数据透视的基本操作主要包括选择数据源、选择透视字段、选择汇总字段和计算字段。

首先,需要选择数据源,即需要分析的数据表或者数据集;然后,选择透视字段和汇总字段,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分组和汇总;最后,选择计算字段,对汇总后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计算和分析。

2. 数据透视的应用场景数据透视可以应用在各个领域,例如市场营销、销售业绩、财务分析、生产运营等。

在市场营销中,可以利用数据透视分析产品销售情况和消费者行为;在销售业绩中,可以利用数据透视分析销售额、销售量和销售渠道;在财务分析中,可以利用数据透视分析利润、成本和资产负债表;在生产运营中,可以利用数据透视分析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

三、数据透视的实践技巧1. 数据透视的设计原则数据透视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合理选择透视字段、合理选择汇总字段、合理选择计算字段和合理选择透视表布局。

在选择透视字段时,应该选择能够反映数据特征的字段;在选择汇总字段时,应该选择能够反映整体情况的字段;在选择计算字段时,应该选择能够反映数据关系的字段;在选择透视表布局时,应该根据数据分析的需要进行合理的排列。

2. 数据透视的优化方法数据透视的优化方法主要包括合理选择透视表字段、合理选择透视数据类型、合理选择透视过滤条件和合理选择透视图形式。

1.1 透视图基本知识

1.1 透视图基本知识

7.4 不同物料的表面肌理
(三) 玻璃和透明塑料
玻璃和透明塑料制成品均可以看到内外的 边沿,有少许反光但光暗差别不明显。
7.4 不同物料的表面肌理
图7.23 (a)
玻璃制成品
(b) 玻璃肌理
7.4 不同物料的表面肌理
(四) 颜色塑料
亚加力胶等颜色塑料制成品不透光,表面 富有光泽,平面较曲面更明亮。
消失点
图7.4 一点透视法 图7.3 一点透视现象
7.1 透视现象
• 适当地应用透视现象,可以更真实地显示物 体的立体感。其中以一点和两点透视法较为 常用。
图7.5 两点透视现象
7.1 透视现象
消失点 消失点
图7.6 两点透视法
7.2 一点透视法
一点透视法只有一个消失点,主要用来 徒手绘画正面摆放物体的立体图,例如 :室内设计图。 从不同的高度和位置来观察同一对象, 可以得到不同的一点透视图。 •
7.4 不同物料的表面肌理
图7.24 (a)
颜色塑料制成品
(b) 颜色塑料肌理
7.4 不同物料的表面肌理
(五) 发泡胶
发泡胶制成品有凹击不平的粗糙表面, 向光源的一面会较明亮,背光的一面会明显地 较暗。
7.4 不同物料的表面肌理
图7.25 (a)
发泡胶制成品
(b) 发泡胶肌理
总结
1. 透视现象是物体远小近大的视觉现象。 2. 一点透视图只有一个消失点,两点透视图有 两个消失点。 3. 不同物料制成品的表面有独特的表面肌理。
象 •7.2 一点透视法 •7.3 两点透视法 •7.4 不同物料的表面肌理 总结 练习
7.1 透视现象
远的物体看起来较小,近的物体看起来较大,这 种视觉现象称为透视现象。

1 透视图基本知识

1 透视图基本知识

C’
1
t
图1-14
直线的等分
1. 基面内直线 AB为基面内直 线透视为AB’灭 点为F1 h F1 B’ C’ D’ B C D A D1 C1 B1 h g A F h h S C’ D1 B’ g F h F1 F h
D’
C1
B1
过B点任作一条直线BB1, 过视点作BB1的 平行线SF1, F1为BB1的灭点(或连BB’交hh于F1)。 将AB和AB1作相同的等分(如3份),则等 分点的连线和直线BB1具有相同的灭点。作出 CC1 , DD1的透视方向C1F1, D1F1; 等分点C, D的透视在C1F1, D1F1上, 又在AB 的透视AB’上,因此C, D 的透视就是C1F1, D1F1 和AF的交点。 右图在透视图中的作图方法,根据平 行线的性质,也可以下面的方法继续等分 AB直线。 g 在上面的作图方法中,是在视平线上任取 一点,其实我们也可以在基线上按比例直接量 取实长,这时辅助灭点就是一个特殊点,这就 是我们以后要介绍的量点。 g
透视图的分类一般按照,景物相对于画面的位置来进行划分: 1、一点透视:物体上有一个主向平面与画面平行, 在这两个方向(x,z)没有灭点,另一个方向(y)垂直 于画面,灭点为心点。
2、两点透视:物体上有一个轴与画面平行,如 z 轴 在这个方向(z)没有灭点,另两个方向(x、y)相交 于画面,灭点Fx、Fy在视平线上。
证明:面积 S =AC.h/2=SA.SC.Sin(<ASC)/2 (h 为三角形SAC 的高) ASC AC=SA.SC.Sin(<ASC)/h 同理:BC=SB.SC.Sin(<BSC)/h AD=SA.SD.Sin(<ASD)/h BD=SB.SD.Sin(<BSD)/h 则: (ABCD)= Sin(<ASC)/Sin(BSC) :Sin(<ASD)/Sin(<BSD) 同理 (A1 B1 C1 D1 )= Sin(<A S1 C1 )/Sin(B S1 C1 ) :Sin(<A S1 D1 )/Sin(<B S1 D1 ) 1 1 1 1 因此: ABCD)= (A1 B1 C1 D1 ) (

透视图基本知识

透视图基本知识

视距与视角
视距越远,视角越小, 视距越近,视角越大。
原线、变线和灭点
第一节 透视图基本知识
二、透视图的分类
当视点、画面和物体的相对位置不同时,物体 的透视形象将呈现不同的形状,从而产生了各种 形式的透视图。
这些形式不同的透视图,他们的使用情况以及 所采用的作图方法都不尽相同。
习惯上,可按透视图上灭点的多少来分类和命 名,也可根据画面、视点和形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来分类和命名。
天点,是近低远高向上倾斜线段的消失点,在视平线上方 的直立灭线上。
地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休(房子房盖的后面),消 失在视平线以下的点。
透视作图框架的形成
视向的划分及其属性
视平线,是在画面上假设的一条平线,它是通过心点所作的一条水平线,因与眼睛等高,所以称为视平线,它又是画面上下的分界线 ,眼面垂直。 视角,指眼睛看物视线所成的角,以60°视角为视物最清楚的角度。 由于线是一切物体存在的基础,所以常把线透视称之为透视。 不管怎么样分类和命名,透视图都分为三类: 即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 不管怎么样分类和命名,透视图都分为三类: 即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 透视学的常用术语和基本原理 2 两点透视(成角透视) 当视点、画面和物体的相对位置不同时,物体的透视形象将呈现不同的形状,从而产生了各种形式的透视图。 1 一点透视(平行透视) 不管怎么样分类和命名,透视图都分为三类: 即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
平行透视
2.3 三点透视(斜透视)
F F
F E
e
长、宽、高三个方向 与画面均不平行时, 所作的透视图有三个 灭点,称为三点透视 (斜透视) 。
G
三点透视
第二讲 平行透视
一、平行透视的概念 二、平行透视的条件和规律 三、平行透视作图法 四、平行透视中常见的一些错误 五、作品欣赏

设计透视图知识点

设计透视图知识点

设计透视图知识点设计透视图是指通过透视投影的方法将三维空间中的物体绘制在二维平面上,以展示物体的形状、比例和空间关系。

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等领域中,设计透视图是非常重要的表达工具。

本文将介绍设计透视图的基本知识点,包括透视原理、透视投影方法和透视图的绘制要点。

一、透视原理透视原理是指通过视角的变化来表现物体的远近和大小关系。

在设计透视图中,常用的透视原理有一点透视、二点透视和三点透视。

1. 一点透视一点透视是指当物体与观察者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所呈现出的透视效果。

物体的顶部、底部和两侧会根据远近关系在水平线上收束至同一点,该点称为消失点。

2. 二点透视二点透视是指当物体与观察者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所呈现出的透视效果。

物体的顶部和底部会在水平线的两侧各收束至一个消失点,而两侧会在垂直线上收束至一个消失点。

3. 三点透视三点透视是指当物体与观察者的位置存在高低差时,物体所呈现出的透视效果。

物体的顶部和底部会在水平线的两侧各收束至一个消失点,而两侧会在垂直线上收束至不同的消失点。

二、透视投影方法透视图的绘制可以采用手绘或电脑绘图两种方法。

手绘透视图常用的工具有绘图板、铅笔和剪贴板,通过精确的比例关系和透视原理进行绘制。

电脑绘图透视图则常用CAD软件进行创建,可以通过调整视角和摄像机位置来达到适合设计需求的透视效果。

无论是手绘还是电脑绘图,透视投影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视点选择确定设计视点是透视图绘制的首要步骤。

视点选择应根据绘制对象的特点和设计要求来确定,以展示物体的特色和功能。

2. 比例关系透视图的绘制需要准确把握物体的比例关系,包括长度、高度和宽度等。

根据物体在透视空间中的位置和角度,合理调整各个部分的大小比例,使透视图更符合实际物体的外观。

3. 阴影处理透视图绘制过程中,合理处理物体的阴影可以增强透视效果,使设计更加立体感。

根据光源的位置和光线的照射角度,确定物体的阴影部分,并用适当的灰度进行填充。

透视表知识点总结归纳

透视表知识点总结归纳

透视表知识点总结归纳一、透视表的定义透视表又称为交叉表,是一种数据的汇总、分析和报告工具。

它可以按照用户定义的字段进行数据聚合和展示,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分析大规模的数据。

透视表通常由行标签、列标签、值字段和过滤器组成,通过对这些字段进行设置和筛选,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灵活地呈现数据,从而发现数据之间的内在关联和规律。

二、透视表的原理透视表的原理是对数据进行多维度的汇总和展示。

它通过对数据中的每个字段进行分组、求和、计数等操作,将原始的数据集变成了一张可以直观展示的表格。

透视表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动态地创建行列交叉汇总的数据,并且能够在不改变原始数据的情况下进行灵活的分析和报告。

三、透视表的应用透视表在数据分析和报告制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来处理销售数据、财务数据、人力资源数据等各种类型的数据,帮助用户发现数据的规律和趋势。

透视表可以用来分析销售业绩情况、统计不同地区的财务收支情况、计算公司内部的绩效指标等。

此外,在报表制作中,透视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地生成各种类型的报表,并且保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四、透视表的制作方法制作透视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选择数据源:首先需要在Excel中选择数据源,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合法性。

2. 创建透视表:在数据源选中之后,可以通过数据菜单中的透视表和透视图功能来创建透视表。

3. 定义行列标签和值字段:在创建透视表时,需要为透视表定义行列标签和值字段。

行列标签是用来对数据进行分组和分析的字段,值字段是用来进行求和、计数等汇总操作的字段。

4. 分析数据:创建透视表之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灵活的分析和筛选。

五、透视表的分析方法在使用透视表进行数据分析时,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1. 数据的分组和汇总:透视表可以根据行列标签的设置,自动对数据进行分组和汇总。

2. 数据的筛选和排序:用户可以在透视表中设置过滤器,按照自己的需求对数据进行筛选和排序。

透视关系知识点总结

透视关系知识点总结

透视关系知识点总结透视关系是指当物体或场景位于不同位置时,其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方式发生变化的现象。

透视关系是视角、相对位置和远近关系的三位一体的表现形式,在绘画、摄影、视觉效果设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就透视关系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应用进行总结。

一、透视关系的基本概念1. 透视点:透视点是指绘画或摄影中物体在视线上的投影相交的点。

在一点透视法中,透视点通常被设定在画面中心,视线的方向从物体向观察者,因此物体在视线上的投影就会交汇于透视点。

2. 眼睛的位置:人的眼球在观察物体时会用眼睛来调整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位置,这个位置就是眼睛的位置。

在一幅图像中,观察者的眼睛位置通常被设定在图像的中心或者上方。

3. 远近关系:在视觉效果中,远处的物体看起来会比较小,而近处的物体看起来会比较大。

这是因为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大小受到物体距离眼睛的远近影响。

4. 视角:视角是指观察者对物体或场景的观察角度。

不同的视角会导致不同的观察结果,这也是透视关系的重要概念之一。

二、透视关系的类型1. 一点透视:一点透视是指通过在画面中心或者视线上设置一个透视点,使得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会产生近处大远处小的效果,这种透视关系在一些绘画作品和摄影中常常被采用。

2. 两点透视:两点透视是指通过在图像中设置两个透视点,使得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呈现出从两个方向分别收敛的效果,这种透视关系常常用于绘画建筑物等场景。

3. 三点透视:三点透视是指通过在图像中设置三个透视点,使得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呈现出多个方向收敛的效果。

这种透视关系在一些特殊的场景下有着独特的应用。

三、透视关系的应用1. 绘画:在绘画中,透视关系被广泛应用于创造立体感和深度感。

通过合理设置透视点和控制远近关系,画家可以创造出真实的立体感。

2. 摄影:在摄影中,透视关系同样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调整镜头和设置拍摄角度,摄影师可以获得不同的透视效果,从而营造出具有深度和立体感的图像。

透视图基本知识ppt课件

透视图基本知识ppt课件

三点透视具有三个灭点,能够 表现物体的多个角度和高度, 适用于表现俯视或仰视的场景 。
透视图具有立体感强、形象逼 真、易于理解等特点,能够有 效地传达三维空间信息。同时 ,透视图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透视变形、透视缩短等问 题需要注意。Βιβλιοθήκη 02透视图的绘制原理
Chapter
透视投影的基本原理
透视投影是利用中心投影法将三维物体投影到二维平面 上的一种绘图方法。
绘制透视线
从各个角点出发,分别向两个消失点绘制透 视线。
细化物体轮廓
根据透视原理,细化物体的轮廓和内部结构 ,注意两个消失点对物体形态的影响。
三点透视图的绘制方法
确定视平线、主消失点和两个次消失点
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的位置,选择一个主消失点和两个次消失点。
绘制透视线
从各个角点出发,分别向三个消失点绘制透视线。
06
透视图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Chapter
透视图中常见的错误类型
01
02
03
透视不准确
由于绘制者没有正确掌握 透视原理,导致透视图中 的物体比例、角度、距离 等出现错误。
消失点设置不当
消失点是透视图中非常重 要的元素,如果设置不当 ,会导致整个透视图的比 例和视觉效果出现问题。
线条不直
在绘制透视图时,线条应 该保持笔直,否则会影响 透视效果,使图像看起来 失真。
现代透视图技术
现代透视图技术借助计算机图形学 技术,能够实现更为精确和复杂的 透视图绘制,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 、动画制作等领域。
透视图的种类与特点
一点透视
两点透视
三点透视
透视图特点
一点透视是最基本的透视图形 式,所有物体都消失于一个灭 点,适用于表现正面平行的场 景。

透视关系知识点归纳总结

透视关系知识点归纳总结

透视关系知识点归纳总结透视关系主要有线性透视和色彩透视两种,其中线性透视是指通过线条和形状的变化来表现物体在空间中的远近和高低关系,色彩透视则是通过颜色和色调的变化来表现物体在空间中的远近和深浅关系。

本篇文章将从线性透视和色彩透视两个方面对透视关系进行深入的归纳总结。

一、线性透视1. 线性透视的基本原理线性透视是指通过线条和形状的变化来表现物体在空间中的远近和高低关系。

它的基本原理是在画面上按照透视关系的要求,通过画出特定的线条和图形,来使物体的远近、高低关系更加真实地表现出来。

线性透视主要有单点透视、双点透视和三点透视三种。

2. 单点透视单点透视是指在一幅平面画面上,通过一个单独的消失点来表现物体在空间中的远近关系。

在单点透视中,远近关系是通过呈现在画面中心的一个消失点来表示的。

在单点透视中,远处的物体通常会更小,而近处的物体会更大,因为远处的物体近似于消失在远方的消失点,而近处的物体则更加清晰和鲜明。

3. 双点透视双点透视是指在一幅平面画面上,通过两个不同的消失点来表现物体在空间中的远近关系。

在双点透视中,水平线上的物体会通过两个不同的消失点来表示,而垂直线上的物体则会保持垂直。

通过双点透视,画面可以更加真实地表现出物体在空间中的远近关系和立体感。

4. 三点透视三点透视是指在一幅平面画面上,通过三个不同的消失点来表现物体在空间中的远近和高低关系。

与单点和双点透视不同的是,三点透视在一幅画面中不仅能够表现出物体的远近关系,还能够更加真实地表现出物体的高低关系。

通过三点透视,画面不仅能够呈现出物体的远近变化,还能够呈现出物体在空间中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5. 线性透视的运用线性透视是绘画、摄影、建筑等艺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构图技巧。

在绘画中,通过线性透视可以更加真实地表现出物体在空间中的远近和高低关系,使画面更具立体感和层次感。

在摄影中,通过构图和角度的调整可以使画面更符合人眼的观察习惯,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

初学素描基本理论知识

初学素描基本理论知识

素描基本理论知识一、透视原理一、透视的基本术语1,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2,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3,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4,视中线:就是视点与心点相连,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5,消失点:就是与画面不平行的成角物体,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心点两旁的消失点; 6,平行透视:就是有一面与画面成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物体的透视;这种透视有整齐、平展、稳定、庄严的感觉;7,成角透视:就是任何一面都不与平行的正方形成长方形的物体透视;这种透视能使构图较有变化;二、透视的画法在素描中最基本的形体是立方体;素描时,大多是以对三个面所进行的观察方法来决定立方体的表现;另外,利用面与面的分界线所造成的角度,也能暗示出物体的深度,这就涉及到透视规律;透视分一点透视又称平行透视,两点透视又称成角透视及三点透视三类;一点透视就是说立方体放在一个水平面上,前方的面正面的四边分别与画纸四边平行时,上部朝纵深的平行直线与眼睛的高度一致,消失成为一点,而正面则为正方形如图1;两点透视就是把立方体画到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在这种情况下,与上下两个水平面相垂直的平行线也产生了长度的缩小,但是不带有消失点如图2透视图中凡是变动了的线称变线,不变的线称原线,要记住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规律; 前面所讲的立方体透视图法适用全部物体,下面就说明一下圆及圆柱体透视,分解如下:圆的透视:和前面的圆相比较,里面的圆当然是被缩小了,但仍然是完全的相似形; 两个椭圆是平行的面,但里面的那个被缩小了,此时,椭圆的长轴未绘与长方体的边不平行; 两个椭圆的面失掉了平行性,也不是相似形;二、认识素描中的明暗1.何谓明暗:任学生自由联想发挥,唤起旧经验2.明暗产生的原因:有光源不论是自然光源、人工光源照射,才会产生明暗;没有光,我们的眼睛将看不到任何东西;3.明暗的基本法则:1.光源直射处向光是明亮部;2.光源照射不到之处背光是黑暗部;3.反射光所形成的是中间灰色部分;4.利用铅笔表现明暗的方法:1.铅笔直立地以尖端来画时,画出来的线较明了而坚实;铅笔斜侧起来以尖端的腹部来画时,笔触及线条都比较模糊而柔弱 ;2.笔触的方向要整理才不致混乱;5.铅笔画使用橡皮擦注意事项:1.初学时往往总觉得画一笔不满意时,就马上用橡皮擦去了,第二次画得不对时又再擦去,这是最不好的习惯;一则容易伤害画纸使纸张留下疤痕,再则画时就越画越无把握了,所以应极力避免;2.当第一笔画不对时,尽可再画上第二笔,如此画时就有一个标准,容易改正,等浓淡明暗一切都画好之后,再把不用之处的铅笔线,用橡皮轻轻擦去,这样整幅画面就清楚可爱多了;3.其实画面上许多无用的线痕,通常到最后都会被暗的部份遮没了, 我们只需把露出的部份擦去,这样也较为省力;同时不用的线痕,往往无形中成为主体的衬托物,所以不但不擦去无害于画面,有时反而收到无形的效果,这是我们不可不注意的地方;6.画面宾主表现:1.前面的,较近的东西,都应表现得强烈而明确;后面的,较远的东西,都应表现得柔弱而模糊;2.主体应表现得明确显著,从属的客物则应以衬托主物为目的;三、关于素描术语的一些基本概念1.形体结构“形”是指物象的形状,如方形、圆形、三角形等;“体”、则指的是物象的体积,即物象的高度、宽度和深度;形与体两者是联在一起不可分割的,任何物象有体才有形,见形必有体;结构指的是物象结合构成的各自规律;客观物象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形体特征;例如苹果的结构决定了它基本是圆形的球状体,等等;2.线条与明暗调子线条与明暗调子是素描造型的两种基本手段,在艺术表现上各有特点,两者亦可兼揉互济、相辅相成;用线条造型重于结构,它概括性强,生动有力;用明暗调子表现物象则重于体积、光感、质感,有较强的直觉效果,具有真实感;而二者结合作为表现手段亦同样获得很好的艺术效果,在我国传统绘画中用线条旁加渲染凹凸技法的也不乏典范;至于采用哪种表现手段,这取决于作者本人的风格及作品的要求;但是,作为素描基础训练,特别是初学入门阶段,还是以全面学习不同的表现手法为宜,这对增长见识、提高欣赏力是大有益处的; 3.体积感与空间感物体所占据的高度、宽度和深度的三度空间,就是它本身的体积范围;素描中的体积感是我们表现物体三度空间范围的效果;空间感是画幅中物象与物象、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物象之间的空间距离感觉;此外,还应包括作者与画中景物的空间距离效果;表现空间感除了近大远小的形体透视原理之外,还要运用近实远虚,以及近鲜明、远灰暗的色彩透视对比4.质量感客观物象都属于一定的物质,石膏、布料、玻璃、金属均分属于不同的质;量即物象的体积及重量;不同质的物象具有不同的体积与重量,前者必须通过后者的存在而显现,质与量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不同的物象还具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不同的质地、不同的固有色和不同的光泽等,我们描绘不同的物象时,可以因物制宜,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也可充分利用工具材料的原有条件,这包括线条、笔触、水分、纸张、布纹等等不同的肌理效果;5.整体感与完整性素描的整体感是指作画过程中画面的整体效果而言;素描的完整性则是根据作品的目的要求,画面达到既定的完整的艺术效果;完整性并非巨细不漏的繁琐描写,面面俱到的磨纫工不仅会破坏画面的整体关系,而且使画面失去了完整性;有时,画面看似寥寥几笔,但已达到作画的目的,亦不失为一幅佳作;虽然整体感不能代替完整性,但整体感却是完整性的基础,一幅完整性好的作品,画面的整体感一定是比较强的;慨说终究是概说,以上谈到的问题只是一个粗略的介绍,很多问题在以后的章节里将作具体详细的论述,在此不赘述;线条线条是一种明确的富有表现力的造型手段,能直接地、概括地勾划出对象的形体特征和形体结构,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随着对象的不同,要求用不同的线条表现;从艺术大师不同画风比较中,就可以认识到这种表现领域的广泛性;线条还有一种表现节奏的作用,轻重起伏波纹式线条,或刚柔相间、长短穿插、曲直弯转、抑扬顿挫的线条,给人以音乐的节奏感;门采尔轧铁工人的画中就给我们这种心理效果;线条在素描中不仅可以有效地把握形体,还能对所要表现的物象做出有力的判断;素描训练无论采取哪种手段,开始都要用线确定所有的关系;用不同种线条来寻找形体,—用多条重要的辅助线划分比例定位置;用长直线画大的形体关系;用切线画出小的结构转折关系;用重线、实在线表现近处和暗部;用淡线、虚线表现亮部和迟远的部分;在素描训练中通过对线的探索,逐渐认识线在绘画中的作用,并能通过线条创造美的造型;明暗明暗是表现物象立体感、空间感的有力阶段,对其真实地表现对象具有重要的作用;明暗素描适宜于立体地表现光线照射下物象的形体结构、物体各种不同的质感和色度、物象的空间距离感等等,使画面形象更加具体,有较强的直觉效果;在早期的绘画中,就有人不同程度地采用了这种手段;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科学的发展,促进了这种手段的成熟,形成了明暗造型的科学法则;这时期的三杰:达·芬奇、米开郎基罗、拉斐尔等艺术大师的研究实践把前人的经验,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明暗现象的产生是光线作用于物体的反映,建立在物理光学的基础上;没有光就不能产生明暗;倘若光线射在某一立体物体上,就不难看到不同的明暗现象;由此可见,明暗现象的产生,是物体受光线照射的结果;同一个物体虽然由于不同角度的光线照射而出现不同的明暗变化,但是光线不会改变对象的结构,因为对象的结构是固定的,而光线是可变的;所以,物体明度调子的变化,结构是主体,光线是客体;物体受光后出现受光部和背光部,即明、暗两大系统;由于物体结构的各种起伏变化,明暗层次的变化是很多的;我们把这种变化所具有的一定规律,归纳起来称作明暗五调子,即:亮部、中间色、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其中亮部和中间色属于物体的受光部,明暗交界线和反光、投影属于背光部;它们构成物体的明暗两大关系;五调子的规律是塑造立体感的主要法则,也是表现质感、量感、空间感的重要手段;素描造型正确地表现出这种关系,就可达到十分真实的效果;明暗交界线是由亮部向暗部转折的部分;这个最暗的部分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条重的线,它有宽窄、浓淡虚实等变化,其特点是由光源的强弱和物象的形体特征所决定;我们非常重视明暗交界线的变化,是因为它在造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明暗交界线是区别物象面的不同朝向和起伏特征的重要标志;暗部与反光是一个整体;反光部很自然地统一在暗部;过亮或过暗都会影响物象体积和空间的塑造,画得过亮,同亮部的中间色重复,显得孤立,影响整体协调的统一;中间色是物体固有色中心区域,也是比较细致、复杂的,它是明暗分界线的壳部的过渡面,是个不易观察清楚而又要认真研究和刻画的重要部分,同时,它应和暗部自然地衔接起来;投影在塑造物体的体积感和空间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素描学习中,应注意掌握投影的形体变化和虚实关系;美术专业招生考试,对一张合格的素描试卷的要求是:一、形体的比例、结构和造型特征准确形准,俗称“象”,这是写实手法的要求;而写实手法的前提是尊重对象, 即要求主观认识服从客观规律,通过“应物象形”去掌握合乎形式美的造型规律; 造型特征的淮确足以形体比例和结构的准确为基础的;二、对体量、空间、质感及精神特点有一定的表现力量感、质感和空间感是物体的共同属性;这些因素在画面上是通过透视法的运用和刚柔曲直的线条、明暗调子的处理及块面的转折来实现的;这里有考生观察、领会的问题,又有素描表现技法的运用问题;石膏像的精神特点的表达,除了抓淮形体的比例和结构之外,也有赖于上述量感,质感和空间感的技法的表现;三、画面构图饱满,虚实处理得当,整体效果好构图完整饱满,轻重得当,主体突出是试卷完整性的一个决定因素;虚实关系指形象表达的主次和强弱的恰当处理,也指画面线条、明暗、块面处理产生的节奏感,它是产生艺术感染力的重要因素;整体效果除形象整体的造型效果之外,也指画面黑、白、灰处理得当、协调统一、不散、不灰、不乱、这是形成画面整体艺术效果的关键; 考生要在四开铅画纸上用三个小时完成一个石膏几何体的写生,并非易事;从我省历年高中美术专业招生素描考试的卷面情况看,除部分优秀者外,一般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又如何克服在此略举几项,以供参考;一、画面构图不当;或画得过大,甚至把石膏几何体某些部分挤出了画面;或画得过小,空白过多,主体不突出;或画得过偏,左右失去平衡;或画得过高,顶天不着地;或画得过低,沉地不着天;这些毛病都会损害画面效果和成绩的提高;考生若能在落笔之前心中先有一个主体部位的权衡和上下左右的测定,然后用短线定出石膏几何体的中心线和上下的位置,再根据朝向和明暗调子的具体情况定出左右的位置,构图问题就不难解决了;二、形不准,即所画形象与实际对象相差甚远,走样过多,或变形太大;要克服这一问题,在作画时抓住打轮廓这一环节;首先;要注意石膏几何体大的形体结构和各部之间的大小,长短的比例关系;然后,在下笔时,结合透视,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抓住形体的结构,按相互间的比例一步步地定位、勾形,并作反复的比较和判断,使整个造型的结构和比例关系准确到位;三、造型平板,缺乏空间感和立体感;要想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树立很强的形体观念,其中“体”是核心;在平面的纸上要表现好三维空间中的深度感,必须正确运用焦点透视法;这是表现空间感,立体感的主要手段,要高度重视;第二,注意明暗调子的透视效果,即靠近你的部位明暗对比要强烈,远的即减弱;第三,在刻画和塑造对象时,离你近的应画得具体一些,远的可简略一些,即远虚近实;四、画面松散,显得脏、灰、碎、乱;这是考生缺乏整体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所致;整体效果是画面的艺术效果,也是评判一幅素描好坏的重要标准;要想避免上述毛病的发生,首先,在观察时要有整体的观念,要看大局、抓主体、分主次,不能看一点画一点,平均对待,以便有效地克服脏与灰的毛病;第二,要遵循从整体出发,先画整体后画局部,最后又回归整体的素描表现的基本程序;在深入刻画时必须把握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局部细节不能画得过多、过细、过重而“跳”出画面;这是避免花、碎、乱的关键第三,把对比的方法贯穿于从大体到深入,从调整到概括全过程的始终;整体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是依托对比方法来实现的,也是一幅素描试卷克服松散而获取良好的整体效果的根本手段;。

透视美术知识点

透视美术知识点

透视美术知识点透视是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技巧之一,它可以帮助画家在二维画面上创造出立体感。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些关于透视的基本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透视技法。

1.透视的定义和原理:透视是指在绘画中,通过线条和视角的运用,以及远近关系的处理,使画面中的物体具有逼真的立体感。

透视的原理是基于人眼在观察物体时产生的视觉效果,即远离观察者的物体看起来较小,而靠近观察者的物体看起来较大。

2.透视的类型:透视可以分为一点透视、二点透视和三点透视。

一点透视是指在画面上只有一个消失点,适用于正面观察的场景。

二点透视是指在画面上有两个消失点,适用于侧面观察的场景。

三点透视是指在画面上有三个消失点,适用于倾斜观察的场景。

3.透视的要素:透视包括水平线、消失点和视点等要素。

水平线是指画面中的水平线,决定了视角的高低。

消失点是指物体在画面上的线条都会汇聚到一个点,用来表示物体的远近关系。

视点是指观察者所在的位置,决定了视角的角度和位置。

4.透视的应用:透视可以应用于各种绘画作品中,例如风景画、人物画和建筑画等。

在风景画中,可以运用透视来表现远近山川的层次感。

在人物画中,可以通过透视来展现人物的立体感和透视效果。

在建筑画中,透视可以用来表现建筑物的逼真和立体感。

5.透视的练习方法:要掌握透视技巧,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

可以从简单的几何图形开始,逐渐增加复杂度,练习画出不同角度的立方体和棱柱。

还可以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体,尝试用透视的方式将其绘制出来。

6.透视的注意事项:在运用透视技巧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根据物体的远近关系合理安排消失点和视点的位置。

其次,要注意线条的收敛和变形,使物体的透视效果更加真实。

最后,要注意光照和阴影的处理,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总结:透视是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技巧,它可以帮助画家创造出具有立体感的画面。

通过掌握透视的基本知识点和练习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透视技巧来表现画面中物体的远近关系和立体感。

三点透视知识点总结

三点透视知识点总结

三点透视知识点总结一、透视的基本原理1.1 透视的定义透视是一种在平面上表现三维物体的艺术手法。

它利用视觉原理,通过绘画技巧在二维平面上再现出三维空间的错觉。

透视可以帮助艺术家更准确地表现出三维物体的远近、大小和形状,使画面更加生动鲜活。

1.2 透视的类型在绘画中,透视通常分为单点透视、双点透视和三点透视。

其中,单点透视是最简单的一种透视方法,通过一个消失点将物体的远近、大小和形状表现出来。

而双点透视和三点透视则分别利用两个消失点和三个消失点来表现画面中的立体空间。

1.3 透视的原理透视的原理是建立在观察到的现实场景和视觉规律的基础上的。

在人类的日常观察中,离观察者越远的物体看起来越小,而离观察者越近的物体看起来越大。

透视正是利用了这种视觉规律,通过透视点将画面中的实际景象再现在平面上,使画面更具有深度感。

1.4 透视的应用透视广泛应用于绘画、建筑设计和影视制作等领域。

在绘画中,艺术家可以通过透视技巧来表现出建筑物、风景和人物的立体感;在建筑设计中,工程师可以利用透视来绘制建筑的立体结构图;在影视制作中,导演可以通过透视来呈现出逼真的虚拟场景。

二、透视的基本要素2.1 消失点消失点是透视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它通常是在画面中指定的一个点,用来表示物体远离观察者时在视线上看起来趋于无限远的点。

在单点透视中,只需要一个消失点,而在双点和三点透视中,则需要两个和三个消失点来表现出不同的透视效果。

2.2 视线视线是观察者看到景物时所发出的视觉线条。

在透视中,观察者的位置和视线的方向决定了透视的效果。

比如,在双点透视中,观察者的位置和视线的角度会影响到两个消失点的位置和方向。

2.3 主体与辅助线在进行透视绘画时,主体和辅助线是非常重要的要素。

辅助线是用来确定物体的远近、大小和形状的线条,通过它们可以把物体的立体感表现得更加准确。

而主体则是绘画中的主角,是需要通过透视技巧来表现出来的物体,可以是建筑、人物或风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27
透视学的常用术语
余点,在视平线上心点两旁与画面形成任意角度(除45 度及90度)的水平线段的消失点,它亦是成角透视的消 失点。
天点,是近低远高向上倾斜线段的消失点,在视平线上方 的直立灭线上。
地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休(房子房盖的后面),消 失在视平线以下的点。
B
28
透视作图框架的形成
B
45
二、平行透视的条件和规律
(一)平行透视的条件 1.方形物三对面,肯定有一对竖直面与画面平行
。 2.只有一个消失点,就是心点,所以平视中的平
行透视也称一点透视。
B
46
二、平行透视的条件和规律
(二)平行透视的规律 1. 与画面平行的线为原线,始终保持平行,只有
近大远小的变化,不消失。 2. 与画面垂直的线为变线,向心点消失。 3. 视平线以上的物体越远越低,视平线以下的物
体越远越高,心点左右的物体越远越向心点靠 拢,最后消失于心点。
B47Leabharlann 二、平行透视的条件和规律(二)平行透视的规律 4. 平视中的平行透视只有一个灭点,就是心点,
在画面中心。 5. 方形体中只有一个面距离观察者最近。
B
48
三点透视
概念: 就是立方体相对于画面,其面及棱线都不平行
时,面的边线可以延伸为三个消失点,用俯视 或仰视等去看立方体就会形成三点透视。
B
16
如果我们在眼前假定一个平面或放置一透明平 面,以此来截获物体反射到眼球内的光线,就会 得到与实物一致的图像,这个假定平面,也就是 我们平时的画面。
实际上这就是照相机、摄像机的工作原理,我 们在中学学习物理时,其光学原理就是这样,只 是把眼球水晶体换成了凸透镜而已。
B
17
透视的三种类型
将透视归纳为三种的定论,是由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画家达.芬奇 提出的。
68
B
69
B
70
B
71
B
72
B
73
B
74
B
75
B
76
B
77
B
78
B
79
B
80
B
81
B
49
圆形透视
B
50
圆形透视
1、正圆的画法: 先画一个立方体的透视形,正面画出两条对角
线,再画两条对角线相交的四个点,共八个点 ,将八个点连接成圆。
B
51
B
52
B
53
B
54
B
55
B
56
B
57
B
58
B
59
B
60
B
61
B
62
B
63
B
64
B
65
作品欣赏
B
66
B
67
B
习惯上,可按透视图上灭点的多少来分类和命 名,也可根据画面、视点和形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来分类和命名。
不管怎么样分类和命名,透视图都分为三类: 即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
B
33
2.1 一点透视(平行透视)
s' S
立方体的主要立面 (长度和高度方向) 与画面平行,宽度 方向的直线垂直于 画面所作的透视图 只有一个灭点,称 为一点透视(平行 透视)。
B
34
B
35
2.2 两点透视(成角透视)
F2 F1
S
立方体的主要表 面与画面倾斜, 但其上的铅垂线 与画面平行,所 作的透视图有两 个灭点,称为两 点透视(成角透 视)。
B
36
B
37
平行透视
B
38
B
39
2.3 三点透视(斜透视)
F F
F E
e G
长、宽、高三个方向 与画面均不平行时, 所作的透视图有三个 灭点,称为三点透视 (斜透视) 。
B
40
三点透视
B
41
B
42
B
43
第二讲 平行透视
一、平行透视的概念 二、平行透视的条件和规律 三、平行透视作图法 四、平行透视中常见的一些错误 五、作品欣赏
B
44
一、平行透视的概念
所谓的平行透视,以方体为例,只要满足离画 幅最近的一个面与画幅保持平行,其中与画幅 垂直的一组平行线必然只有一个主向灭点—— 主点,那么在这种状态下投射成的透视图就是 平行透视;又由于它只有一个消失点,所以又 叫“一点透视”,亦称“直角透视”。
3.线透视 泛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向远处延伸的平行线,会随着距离的
推远越聚越拢并最终集于一点的现象,称为直线透视,又称 线透视。 由于线是一切物体存在的基础,所以常把线透视称之为透视。
B
21
透视学的常用术语和基本原理
画面,指模型上的玻璃板,即研究透视的假设画面。 看景物时可扩展成很大的画面。
视圈,又称视域,即在画法上以60°视角发射的视线 转360°,在画面形成假设的视圈,是眼前看得最清 楚的范围。人距离画面远则视圈大,距离画面近则视 圈小。在透视作图时,应把图形画在视圈之内,超出 视圈所画的图形要变形。
B
22
B
23
透视学的常用术语
足点,指画者的立足点。 基面,指放置物体的水平面,画风景时即地面
。 基线,指画面与基面相交之平线。 视点,指画者的眼睛位置。 视距,画面与画者之间的距离。
B
24
透视学的常用术语
视平线,是在画面上假设的一条平线,它是通 过心点所作的一条水平线,因与眼睛等高,所 以称为视平线,它又是画面上下的分界线,眼 面垂直。俯视透视,如站在大楼顶上低头画画 的透视,称为俯视透视。假设的画面倾斜,视 心线必须与画面垂直。
B
25
透视学的常用术语
视角,指眼睛看物视线所成的角,以60°视角为视物最清楚的角 度。
变线,凡是与画面不平行的直线均称变线,此种线段必定消失。 原线,凡是与画面平行的直线均称原线。此种线段在视圈内永不
消失。 灭线,又称消失线,画面种景物变线与消失点连接的线段称灭线

B
26
透视学的常用术语
1.大气透视(又名色彩透视) 泛指物体由于受大气或空气的阻隔造成色彩冷暖变化进而影响到物 体深度变化的现象,称为大气透视。
B
18
大气透视
透纳 古罗马 月光下的煤港
B
19
透视的三种类型
2.消逝透视 泛指物体由于受距离的增加而造成明暗对比和清晰度的减弱的现象,
称为消逝透视。
B
20
透视的三种类型
B
12
透视的三要素
在绘画透视中,只有具备以下三个要素,透视现象的产生才能成 为可能。 1.物体 2.画幅 3.眼睛
B
13
把不同距离的物体反射到人眼睛的光线,通 过假定画面来截获,然后将所有截获的交点,依 样连接起来,这样就完成了透视图。
透视图的形成
B
14
透视图即透视投影,在物体与观者之间,假想
B
29
视向的划分及其属性
B
30
视距与视角
视距越远,视角越小, 视距越近,视角越大。
B
31
原线、变线和灭点
B
32
第一节 透视图基本知识
二、透视图的分类
当视点、画面和物体的相对位置不同时,物体 的透视形象将呈现不同的形状,从而产生了各种 形式的透视图。
这些形式不同的透视图,他们的使用情况以及 所采用的作图方法都不尽相同。
B
2
B
4
三点透视
B
6
B
7
B
8
B
9
透视学的基本常识
透视学的概念 透视的三要素 透视的三种类型 透视学的常用术语和基本原理 透视的正确表现
B
10
透视学
教学内容 基本概念 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 倾斜透视 曲线透视
应用透视
B
11
透视学的概念
“透视”一词原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最初研究 透视是采取通过一块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将所见景 物准确描画在这块平面上,即成该景物的透视图。后遂将在 平面画幅上根据一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 轮廓和投影的科学称为透视学。
有一透明平面,观者对物体各点射出视线,与此 平面相交之点相连接,所形成的图形,称为透视 图。
透视投影过程
B
15
透视图基本知识
一、透视图的形成
有了光我们才得以看到自然界中的一切。
这个过程就是光线照射到物体上并通过眼球内水 晶体把光线反射到我们眼内视网膜上而形成图像。 我们把光线在眼球水晶体的折射焦点叫做视点,视 网膜上所呈现的图像称为画面。只是人脑通过自身 的机能处理将倒过来的图像转换成正立图像。
消失点:就是与画面不平行的线段(线段之间互相平行) 逐渐向远方伸展,愈远愈小愈靠近,最后消失在一个点( 包括心点、距点、余点、天点、地点)。
视心线,也称视中线,是视点与心点相连的视线。它必须 与画面垂直。
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
距点,距点在视平线上主点左右两边,两者离主点的距离 与画者至心点的距离相等,凡与画面成45度角的直线,一 定消失在距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