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现室设计.doc
科学发现室课程设计

科学发现室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概念,了解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应用领域。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分析,提高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科学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XX学科的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学科内涵和发展趋势。
2.科学方法:教授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数据分析等,培养学生的实证精神和创新意识。
3.学科应用案例:通过分析具体的学科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科学伦理和社会责任:引导学生关注科学伦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实验设备,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幼儿园科学发现室环境布置设计方案

科学发现室环境布置设计方案科学发现室是指在幼儿园设立的专供幼儿进行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场所,其目的是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通过自身的探索,主动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为实现这一教育目的,为幼儿创设了一间独特的科学发现室,幼儿在这里可以充分动手动脑,亲自操作实验,是他们自由的发现空间和真正的探索天地。
一、科发室创设目标在科学发现室创建过程中,大家充分认识到科学发现室不能仅仅成为孩子活动的一个区域。
形成以围绕“玩转科学”为中心,以“保护好奇、支持探索、鼓励表达”为宗旨,以提高幼儿“兴趣、探究、表达”能力为目标的创建主题,致力于让科学发现室既是“做中学”、“动手做”的游戏活动场所,又是材料库及成果展览室,更是幼儿科学启蒙活动的快乐天地。
二、科发室空间、区域及功能划分1、创建有主题的科学发现室科学发现室不能仅仅成为孩子活动的一个区域,其创建与使用要结合幼儿园的发展实际。
将科学发现室划分为六大区域,即阅读学习区、探操作索区、生活体验区、材料陈列区、陈列观察区、交流展示区。
把主题分成重点研究和自由探索两种形式,一个阶段内重点研究3至4个主题,并将重点研究的主题纵向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区域,各区分别有自己的主题内容,如“好玩的水”、“轱辘滚”、“运动和力”、“空气和风”、“快乐连接”、“平衡小站”、“有趣的管道”等。
每个区域既有独立的任务目标,又有互相连接的节点,避免幼儿盲目选择和重复操作。
如在“平衡小站”的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能够完成的目标,制定了主题游戏的目标和计划,并将主题划分成探索区、制作区、分享区和体验区等。
幼儿进入科学发现室后,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引导他们自由选择主题游戏,并围绕主题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
在这里,幼儿不仅动手,而且还要动脑;教师在与孩子共同探索的过程中也不断积累,获得成长。
2、科学发现室的空间设置我们也要考虑科学发现室的空间布置。
空间布置得当,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科学发现室的空间,而且可以使每个幼儿都能静心从事自己的事情,而不受外界的干扰。
幼儿园科学发现室环境布置方案与对策

幼儿园科学发现室环境布置方案与对策.科学发现室环境部署设计方案科学发现室是指在少儿园建立的专供少儿进行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场所,其目的是让少儿在宽松、快乐的环境中经过自己的研究,主动地发现问题、找寻答案、获得宽泛的科学经验,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为实现这一教育目的,为少儿创建了一间独到的科学发现室,少儿在这里能够充足着手动脑,亲身操作实验,是他们自由的发现空间和真实的研究天地。
一、科发室创建目标在科学发现室创立过程中,大家充足认识到科学发现室不可以只是成为孩子活动的一个地区。
形成以环绕“玩转科学”为中心,以“保护好奇、支持研究、鼓舞表达”为主旨,以提升少儿“兴趣、研究、表达”能力为目标的创立主题,致力于让科学发现室既是“做中学”、“着手做”的游戏活动场所,又是资料库及成就展览室,更是少儿科学启发活动的快乐天地。
二、科发室空间、地区及功能区分1、创立有主题的科学发现室科学发现室不可以只是成为孩子活动的一个地区,其创立与使用要联合少儿园的发展实质。
将科学发现室区分为六大地区,即阅读学习区、探操作索区、生活体验区、资料陈设区、陈设察看区、沟通展现区。
把主题分红要点研究和自由研究两种形式,一个阶段内要点研究 3 至 4 个主题,并将要点研究的主题纵向区分红几个不一样的地区,各区分别有自己的主题内容,如“好玩的水”、“轱辘滚”、“运动和力”、“空气微风”、“快乐连结”、“均衡小站”、“风趣的管道”等。
每个地区既有独立的任务目标,又有相互连结的节点,防止少儿盲目选择和重复操作。
如在“均衡小站”的活动中,我们依据少儿能够达成的目标,拟订了主题游戏的目标和计划,并将主题区分红研究区、制作区、分享区和体验区等。
少儿进入科学发现室后,教师依据少儿的兴趣,指引他们自由选择主题游戏,并环绕主题展开一系列研究活动。
在这里,少儿不单着手,并且还要动脑;教师在与孩子共同研究的过程中也不停累积,获得成长。
2、科学发现室的空间设置我们也要考虑科学发现室的空间部署。
小班科学发现室教案

小班科学发现室教案教案标题:小班科学发现室教案教案目标:1.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索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实验探索能力。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透明容器、水、油、食盐、糖、小石子等。
2. 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科学实验的图片或视频。
3. 幼儿绘本:相关科学实验的绘本。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导幼儿回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如水能流动、冰能融化等。
2. 展示一些科学实验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
探究(15分钟):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提供一组实验材料。
2. 引导幼儿观察实验材料,让他们猜测不同物质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
3. 指导幼儿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总结(10分钟):1. 邀请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
2. 引导幼儿总结不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拓展活动:1. 阅读相关科学实验的绘本,加深幼儿对科学实验的理解和兴趣。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实验,如观察植物生长、探索不同材质的浮沉性等。
评估: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幼儿的实验记录和总结,评估他们对不同物质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理解。
教学延伸:1. 继续进行更多的科学实验,引导幼儿探索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2. 利用科学实验的内容,开展幼儿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反思:1. 教案中的实验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2.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实验探索能力?3. 是否有足够的拓展活动和延伸内容,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注意事项:1. 确保实验材料的安全性,避免幼儿误食或接触有害物质。
2. 幼儿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有成人的监督和指导。
3.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和思考,引导他们通过实验和观察找到答案。
大班科学发现室教案

大班科学发现室教案
主题:探索物理变化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物质的物理变化,学习如何观察和记录变化,提高其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材料:
- 水
- 盐
- 小碗
- 鱼油
活动步骤:
1. 引入主题:请学生们想一想,当我们将盐倒入水中时,会发生什么?会不会有什么变化?请和同学们分享。
2. 实验1:让学生们进行观察实验,将一小勺盐放入盛有水的
小碗中,观察和记录实验前、中、后的变化。
引导学生们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盐分子是如何影响水分子的?(提示:溶解)
3. 实验2:请学生们重复实验1,这次是将一小勺鱼油放入盛
有水的小碗中,观察和记录实验前、中、后的变化。
引导学生们思考,这次实验和上次实验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提示:油是不溶于水的)
4. 总结交流:请学生们分享他们的发现,回答问题:物理变化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理变化我们可能会经常遇到?为什么要进行实验记录变化?
延伸活动:
1. 学生们可以尝试找出更多不同物质之间的物理变化现象,进行实验并记录下来,分享给同学们。
2. 学生们可以研究一些常见现象的背后原理,例如水的沸腾、溶解、蒸发等等。
3. 学生们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物理变化,深入理解科学的实验过程,提高其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大班科学发现室活动方案

大班科学发现室活动方案一、活动介绍大班科学发现室是为了拓宽幼儿科学认知和培养科学兴趣而设立的活动场所。
通过实践与观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幼儿在科学领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介绍大班科学发现室的活动方案,旨在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通过操作实验仪器和参与实践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提升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类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动手操作实验仪器和进行手工制作,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活动内容1. 实验探究类活动:a. 科学实验: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制作电池、模拟小水循环等。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记录能力。
b. 植物观察: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了解植物的内部结构,并进行种子播种与观察。
c. 动物观察:通过观察小昆虫、观鸟等活动,引导幼儿了解动物的特点、生态习性等。
d. 物质变化:进行物质变化实验,如溶解、沉淀等,培养幼儿的实验探究能力。
2. 手工制作类活动:a. 制作拓印画: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不同部分,使用植物、蔬果、叶子等进行拓印画制作,培养幼儿的审美和动手能力。
b. 制作鸟窝:借助丝瓜藤等材料,引导幼儿制作小鸟窝,了解鸟类生活习性。
c. 制作小风车:通过剪纸、装饰和装配,帮助幼儿制作小风车,了解风的形成和利用。
四、活动时间安排活动时间:每周一次,每次活动时间为60分钟。
五、活动引导与评估1. 活动引导:教师在活动中充当引导者的角色,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学习需求,引导幼儿进行探究活动和手工制作。
2. 活动评估:通过观察、记录和作品展示等形式,对幼儿的参与度、合作与交流能力以及作品质量进行评估。
六、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安全: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材料,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保证实验安全。
2. 勿食植物:提醒幼儿在观察和手工制作过程中不要随意采食植物,以防意外情况发生。
小班科学发现室教案

小班科学发现室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发现室的作用和意义。
2. 学习科学发现室的基本设备和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索的能力。
教学准备:1. PPT和幻灯片。
2. 学生实验材料和设备。
3. 科学发现室的基本设备:显微镜、烧杯、试管、滴管、量筒、玻璃棒等。
4. 相关实验资料和科学发现故事。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 开场动画:播放一段有关科学发现的视频,引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科学发现室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Step 2:探索科学发现室1. 向学生展示科学发现室的照片:展示一些科学发现室的照片,介绍其基本设备和用途。
2. 分组探索:将学生分为小组,引导他们一起前往学校的科学发现室,实地去了解并观察各种实验设备。
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发现室的作用和意义。
Step 3:科学发现故事1. 讲授科学发现故事:通过故事讲述,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的科学发现,如牛顿的苹果、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等。
2. 学生分享: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科学发现故事,并与小组成员分享。
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Step 4:实验探索1. 实验引导:向学生提供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索问题,如“为什么油和水不混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索,并观察结果。
2. 学生总结: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发现和结论。
Step 5:反思与评价1. 分享经验:请几个学生分享他们在科学发现室的观察和实验经验。
2. 学生评价:询问学生他们对科学发现室的态度和看法,并鼓励他们提出改进建议。
Step 6:课堂延伸1.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进行一个有关科学发现的小研究,并写一篇观察报告。
2. 下节课预告:告诉学生下节课将学习更多有关科学发现的故事和实验。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科学发现室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通过学习科学发现故事和进行实验探索,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造力。
幼儿园科学发现室设计方案

幼儿园科学发现室设计方案一、宗旨和意义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这句话在21世纪更被赋予了深刻的寓意。
在科学技术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世纪,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之林,要使中国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关键在于人才培养。
而现在幼儿园的儿童,正是将来实现这一目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责任非常重大。
如何培养幼儿的科学素质,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幼教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因此,认识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幼儿科学教育的新挑战,对从事幼儿教育事业,特别是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将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科技活动是幼儿时期进行科学启蒙的重要形式,是以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为基础,在遵循幼儿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幼儿乐学、会学的目标和教育价值。
科技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和爱好,最重要的是能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我们的理念▲从幼儿身边取材,贴近幼儿生活。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强调发展幼儿实际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注幼儿合作、表达、交流能力的发展。
▲注重让幼儿感受数量的关系,体验数学在科学游戏中的意义。
▲既有专一性的认知操作材料,又有创造性的设计操作材料。
▲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工具、技术和科技发明的发展历史。
三、我们的目的情感:喜欢科学探索活动,大胆开动脑筋解决在操作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勇敢面对困难。
态度:勇于探索科学操作过程,尊重科学操作结果。
能力: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进行验证。
知识:了解相关游戏的科学知识,并能运用在生活当中。
技能:学习看图纸进行搭建,提高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
四、管理制度1、幼儿在教师带领下进入活动室,教育幼儿在活动室内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
2、保持活动室的清洁卫生,做到窗明几净。
3、在活动中,教师要随时提醒幼儿注意爱护物品,并做到活动结束后物归原处。
4、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检查电源是否关闭,门窗是否扣好。
中班科学发现室教案

中班科学发现室教案一、教学目标1.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3. 引导幼儿学会询问问题和探索答案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1. 实验台、显微镜、植物标本、昆虫标本等;2. 实验材料:水、杯子、纸巾等;3. 图书:《小草的奥秘》、《昆虫的世界》、《水中生活》等;4. 多媒体设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回忆上一堂课学到的知识,提问幼儿:“你们知道科学是什么吗?科学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什么?”2. 激发兴趣(10分钟)教师介绍今天的主题:“我们要做小科学家,到科学发现室里去探索科学奥秘。
”教师展示一些昆虫标本和植物标本,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3. 实验观察(2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们进行简单实验:取一杯水,放一块纸巾在水杯口上,然后将杯子倒过来,纸巾还会保持原样吗?幼儿们进行观察,思考原因。
4. 探索科学(3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们进行观察显微镜下的世界,让他们观察昆虫标本、植物叶片等微小物体,引导幼儿提问、发现,并鼓励他们尝试自己寻找答案。
5.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结合观察实验和显微镜观察,引导幼儿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并与他们分享一些与科学探索相关的有趣故事。
四、课后延伸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们找到身边的一个小问题,通过观察和探索的方式来寻找答案,并下节课与大家分享。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设计与实施,幼儿们在实验观察和显微镜观察中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积极参与了科学探索的过程。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幼儿来说,显微镜的使用需要教师提前进行演示和讲解,确保幼儿的安全。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幼儿的互动,引导幼儿提问和探索,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科学发现室和图书室

科学发现室和图书室、美工室、舞蹈室等同属于幼儿园的功能室,是在幼儿园内专门为幼儿创设的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究的环境,可以把它看成是放大了的科学区,不同的是科学区一般从属于班级,在班级室内设置,而科学发现室从属于整个幼儿园,各个年龄班共享,一般面积较大,设备和材料更丰富。
伴随幼儿园办园条件的逐步改善,很多幼儿园都创设了科学发现室。
科学发现室也叫科学探索室、科学活动室、科学宫等,重要的不是名字,而是它的建立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充足的空间和条件,进行自主的科学探索活动,满足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需要。
一、空间布置科学发现室最好选择南面向阳的房间,房间面积应该大一些,能容纳一个班级的幼儿共同活动最好,实在没有大房间,那也应该能容纳一个班级二分之一的幼儿,每个班可以分两组轮流去玩。
科学发现室墙壁的装饰可以有以下几个选择:1、能操作探索的,如长长的传声筒;2、科学家人物画像;3、科学发展、科学探索的宣传画、图片,如人类航天研究成果;4、有利于幼儿观察或装饰性的各种自然物或标本,如各种种子、叶子图案;5、幼儿自己的绘画或观察记录、实验记录;6、博物架、展示架等。
科学发现室内的空间应该立体地加以利用,最好按照活动主题、动静有别地进行空间分割,可以利用橱柜进行有效间隔,根据活动需要,确定每个活动主题区的位置和面积的大小,如电和磁的探索活动相对安静,在桌面上就可以完成,而摩擦力的斜坡实验则需要较大的空间,不需要桌椅,最好让小汽车滚到地面自然停下,幼儿再进行测量。
科学发现室应该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操作空间,避免推推挤挤,相互干扰。
科学发现室内较大的仪器和设备占有空间较大,可以优先考虑其位置,包括其对水电光的要求;较小的物品材料可以直接摆放在橱柜里,也可以按活动主题放置于一个筐子里后再放橱柜中,幼儿自由取放,但同样反对材料杂乱无章地堆砌在一起,材料摆放的基本原则还是:整洁、有序,能物化探索活动目标。
科学发现室还应该有充足的存储空间,存放暂时不用的材料。
小学科学实验室布置方案

1.实验室环境
(1)室内装修:采用环保材料,确保空气质量,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2)通风设施:设置合理的通风系统,确保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及时排出。
(3)照明设施:配备充足的照明设备,保证实验室内光线充足,有利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4)安全通道:设置明显的安全通道标识,确保紧急情况下师生能迅速撤离。
3.灵活性:实验室布置应便于调整,适应不同教学活动的需求。
4.美观性:实验室环境应简洁、明快,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
四、具体措施
1.实验室环境布置
(1)室内装修:采用环保材料,确保空气质量,降低有害气体排放。
(2)通风设施:设置合理的通风系统,保证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及时排出。
(3)照明设施:提供充足的照明设备,确保实验室内光线充足,方便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4)安全通道:明确标识安全通道,确保紧急情况下师生能迅速撤离。
2.实验室设备配置
(1)实验台:根据学生身高和实验需求,合理设置实验台的高度、宽度和深度。
(2)实验设备:按照课程需求,配置充足的实验仪器和设备,满足实验教学需求。
(3)储物柜:设置适量的储物柜,便于存放实验器材和教学资料。
(4)多媒体设备:配置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辅助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
小学科学实验室布置方案
第1篇
小学科学实验室布置方案
一、引言
为提高小学科学教育质量,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小学教育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
1.创建一个安全、舒适、人性化的实验室环境,满足小学科学课程教学需求。
大班科学发现室教案(一)

大班科学发现室教案(一)大班科学发现室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并学会正确操作实验器材。
2.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实验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自然之谜。
3.使学生从实践中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问题提出、假设设立、实验设计、数据收集、结果分析、结论得出。
2.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滴管、量筒、试管夹、烧杯、实验管等。
3.科学实验应用实例:水的沸腾、颜料溶解、种子发芽等。
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以“种子发芽”实验为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何让种子快速发芽?2.基本步骤的介绍:采用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展示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
让学生了解从提出问题到得出结论的整个过程。
3.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和对照图片来让学生熟练掌握滴管、量筒、试管夹、烧杯等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
4.实验操作:让学生按照基本步骤,自主探究“种子发芽”实验并记录数据。
5.结果分析和结论得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教学方法1.任务导向式教学:采用问题导向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从实践中学习新知识。
2.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实验,让学生体验合作的乐趣,相互协助,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体验式学习:让学生通过亲身实验和操作,从感性认识中逐步转变为理性认识。
教学反思该教案采用任务导向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拓展学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但是在实际操作时,老师需要严格控制实验过程安全,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教学评价1.考核学生对实验基本步骤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点名提问,让学生简述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每个步骤的作用,用以检测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了实验基本步骤。
2.考核学生对实验器材的认识和使用:在实验中观察每个学生的操作是否正确,并检查实验器材的使用是否安全、合理。
3.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考核:通过学生的实验记录和结论汇报来评价学生对实验结果和结论的理解和掌握。
科学发现室活动方案

科学发现室活动方案1. 活动目标科学发现室旨在通过科学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本活动方案旨在设计一系列有趣的科学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科学的奥秘。
2. 活动内容2.1 实验一:浮力实验目标通过浮力实验,让学生了解物体的浮力与物体的体积和密度的关系。
所需材料•一个透明玻璃容器•水•不同体积的物体,如小石子、木块等实验步骤1.将容器充满水。
2.调查学生对浮力的理解。
3.将不同体积的物体放入容器中,观察物体是否浮在水的表面。
4.让学生整理实验结果,并总结物体的浮力与物体的体积和密度之间的关系。
2.2 实验二:静电实验目标通过静电实验,让学生了解静电的形成和作用。
所需材料•一个橡皮球•一条毛绒布•一根塑料梳子实验步骤1.让学生用毛绒布摩擦橡皮球。
2.让学生将摩擦过的橡皮球接近头发,观察头发的变化。
3.让学生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然后再将橡皮球接近头发,观察头发的变化。
4.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并探讨静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3 实验三:化学变色实验目标通过化学变色实验,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过程。
所需材料•红色和蓝色的酸碱指示剂•两个透明玻璃容器•测量用的滴管实验步骤1.在两个玻璃容器分别加入红色和蓝色的酸碱指示剂。
2.用滴管分别向两个容器中滴入不同的酸或碱,观察颜色变化。
3.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并解释变色的原因。
3. 活动安排本次科学发现室活动将根据以下安排进行: - 第一周:浮力实验 -第二周:静电实验 - 第三周:化学变色实验每次活动预计时间为1小时,包括实验准备、实验操作和讨论总结。
4. 活动评估在每个实验结束后,我们将进行活动评估,以了解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评估方式包括问答、小组讨论和实验报告。
通过评估结果,我们可以及时调整活动方案和教学方法,提高活动的效果。
5. 总结通过科学发现室活动,学生将有机会亲自进行科学实验,通过实践探索和发现科学的奥秘。
幼儿园科学发现室设计方案

v1.0 可编辑可修改幼儿园科学发现室设计方案一、宗旨和意义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这句话在21世纪更被赋予了深刻的寓意。
在科学技术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世纪,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之林,要使中国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关键在于人才培养。
而现在幼儿园的儿童,正是将来实现这一目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责任非常重大。
如何培养幼儿的科学素质,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幼教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因此,认识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幼儿科学教育的新挑战,对从事幼儿教育事业,特别是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将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科技活动是幼儿时期进行科学启蒙的重要形式,是以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为基础,在遵循幼儿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幼儿乐学、会学的目标和教育价值。
科技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和爱好,最重要的是能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我们的理念▲从幼儿身边取材,贴近幼儿生活。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强调发展幼儿实际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注幼儿合作、表达、交流能力的发展。
▲注重让幼儿感受数量的关系,体验数学在科学游戏中的意义。
▲既有专一性的认知操作材料,又有创造性的设计操作材料。
▲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工具、技术和科技发明的发展历史。
三、我们的目的情感:喜欢科学探索活动,大胆开动脑筋解决在操作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勇敢面对困难。
态度:勇于探索科学操作过程,尊重科学操作结果。
能力: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进行验证。
知识:了解相关游戏的科学知识,并能运用在生活当中。
技能:学习看图纸进行搭建,提高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
四、管理制度1、幼儿在教师带领下进入活动室,教育幼儿在活动室内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
2、保持活动室的清洁卫生,做到窗明几净。
3、在活动中,教师要随时提醒幼儿注意爱护物品,并做到活动结束后物归原处。
中班科学发现室教案

中班科学发现室教案中班科学发觉室教案1【活动目标】1.乐于探究相似图形的异同,体验其中的乐趣。
2.了解圆形和椭圆形的异同,并能正确区分圆形和椭圆形,善于发觉生活中像圆形和椭圆形的物品。
3.知道圆形和椭圆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活动预备】教师:PPT、圆形和椭圆形图片各1张。
幼儿:每人1根毛根、圆形模板纸1张、圆形和椭圆形卡片人手1套、操作纸1份、彩笔。
【活动过程】一、谜语激趣,引出活动主题谜语:形状有点怪,像圆不是圆,肚圆两头尖,样子像鸡蛋。
打一图形:椭圆形。
二、认识椭圆形,观看圆形和椭圆形的异同1.出示PPT,请幼儿观看椭圆形西瓜和圆形西瓜的不同。
2.教师出示与西瓜相对应的椭圆形和圆形的图片,观看椭圆形和圆形的异同。
提问:圆形和椭圆形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呢?小结:相同点:圆形和椭圆形的边缘都没有棱角。
不同点:椭圆形比圆形长一些、扁一些。
三、幼儿操作,由圆形变椭圆形,体验两种图形的不同请小朋友们每人拿一张圆形模板纸,选一根毛根,把毛根两端交叉拧一下,然后把毛根撑开,调整成圆形,和模板纸上的圆形的边缘重叠。
现在请小朋友想想方法,把圆形变成椭圆形。
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将圆形变成椭圆形呢?(拉一拉、压一压)小结:通过这个方法,我们知道了椭圆形比圆形扁一些、长一些。
3.讨论:那椭圆形可以做轮子吗?为什么?引导幼儿比一比、滚一滚的方法,感受圆形和椭圆形的异同。
小结:虽然说圆的物品能滚,比方圆形图形、圆的球、椭圆的橄榄球都能滚,但它们是立体物品,而作为平面图形的椭圆形则不能滚动了。
四、找找生活中的椭圆形提问:我们周围有哪些东西像椭圆形?小结:生活中有许多物品都很像椭圆形,如操场跑道、鼠标、橄榄球、哈蜜瓜、柠檬、鸡蛋、土豆等。
五、幼儿通过操作纸,再次区分圆形和椭圆形的异同请小朋友看看操作纸上都有什么图形?请将里面的圆形(打对号)和椭圆形(划横线)进行分类。
【活动延伸】教师将生活中像椭圆形、圆形的东西投放入益智区,让孩子再次区分,并在记录纸上记录下来。
大班科学探究室教案5篇

大班科学探究室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范文、策划方案、鉴定材料、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port templates, planning plans, appraisal materials, insights, evidence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大班科学探究室教案5篇富有互动性的教案是教师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途径,教案的编写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中来,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科学探究室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科学实验室布置方案(全面完整版)

小学科学实验室布置方案(全面完整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全面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小学科学专用教室的设计与布局小学科学专用教室既是实验室,为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学校决定开展了以“营造教室文化,共建文明校园”为主题的教室文化布置设计活动。
现将实验室布置如下:一,前墙: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二,后墙:用手触摸自然,用心感受科学三,北墙:四.南墙:科学实验室安全防护管理制度1、实验室由专人负责实验室设备及人身的安全。
2、加强四防(防火、防盗、防水、防事故)。
3、来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必须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场或经过上机操作培训与考核。
4、实验前要全面检查安全,实验要有安全措施。
若仪器设备在运行中,实验人员不得离开现场。
5、易燃、易爆物品必须存放在安全处,严禁带电作业。
6、如遇火警,除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消防措施灭火外,应马上报警,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火警解除后要注意保护现场。
7、如有盗窃和事故发生,立即采取措施,及时处理,不得隐瞒,应及时报告主管和保卫部门,并保护好现场。
8、实验工作人员在检测前必须熟悉检测内容、操作步骤及各类仪器的性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作好必要的安全防护。
9、进行有毒、有害、有刺激性物质或有腐蚀性物质操作时,应戴好防护手套、防护镜。
10、实验室内使用的多媒体设备、电热设备等的电源线,必须经常检查有否损坏,移动电气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
电路或用电设备出现故障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后,方可进行检查。
11、实验室应配有各类灭火器,按保卫部门要求定期检查,实验室人员必须熟悉常用灭火器材的使用。
12、下班前,实验室人员必须检查操作的仪器及整个实验室的门、窗和不用的水、电、气路,并确保关好。
13、与实验室无关的易燃、易爆物品不得随意带入实验室。
科学实验室管理员岗位职责一、做好实验器材的安全维护和分类管理工作,确保器材完好可用。
二、熟悉本实验室常规实验项目及其所用器材,负责实验器材、试剂的正常供给,确保现有条件下的实验开出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科学发现室设计方案
一、宗旨和意义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这句话在 21世纪更被赋予了深刻的寓意。
在科学技术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世纪,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之林,要使中国在 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关键在于人才培养。
而现在幼儿园的儿童,正是将来实现这一目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责任非常重大。
如何培养幼儿的科学素质,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幼教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因此,认识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幼儿教育的新挑战,对从事幼儿教育事业,特别是开展活动将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科技活动是幼儿时期进行启蒙的重要形式,是以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为基础,在遵循幼儿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注重乐学、会学
的目标和价值。
科技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对现象的兴趣和爱好,最重要的是能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我们的理念
▲从幼儿身边取材,贴近幼儿生活。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强调发展幼儿实际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注幼儿合作、表达、交流能力的发展。
▲注重让幼儿感受数量的关系,体验数学在科学游戏中的意义。
▲既有专一性的认知操作材料,又有创造性的设计操作材料。
▲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工具、技术和科技发明的发展历史。
三、我们的目的
情感:喜欢科学探索活动,大胆开动脑筋解决在操作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勇敢面对困难。
态度:勇于探索科学操作过程,尊重科学操作结果。
能力: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进行验证。
知识:了解相关游戏的科学知识,并能运用在生活当中。
技能:学习看图纸进行搭建,提高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
四、管理制度
1、幼儿在教师带领下进入活动室,教育幼儿在活动室内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
2、保持活动室的清洁卫生,做到窗明几净。
3、在活动中,教师要随时提醒幼儿注意爱护物品,并做到活动结束后物归原处。
4、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检查电源是否关闭,门窗是否扣好。
5、发现物品有损坏或异常,要及时报告,以便及时修理和添置。
五、科学发现室功能
任何科学发现都不是偶然的,灵感的梦来自于长期艰苦的探索与
思考,只有经常认真思考的人才会抓住一丝灵感,并勇于投入实验,
从而获得成功。
科学发现室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的广阔天地,也是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的有利场所,孩子们不仅能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和科学方法,也激发了孩子积极探索的精神,激发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1.科技产品展示
2.科普活动开展
3.科技教学课程
4.科技比赛活动
六、产品配置方案
幼儿科学发现室
(基本配置)
类别名称数量价格总价备注
杠杆游戏 1 套
齿轮游戏 1 套
斜面游戏 1 套
38000
重力游戏 1 套
科学发现电路游戏 1 套
光影游戏 1 套
现代科技游戏 1 套能量游戏 1 套磁性游戏 1 套自然游戏 1 套
类别
科学发现科学探索
幼儿科学发现室
(中等配置)
名称数量价格总价备注
杠杆游戏 1 套
齿轮游戏 1 套
斜面游戏 1 套
重力游戏 1 套
电路游戏 1 套
38000
光影游戏 1 套
现代科技游戏 1 套
能量游戏 1 套
磁性游戏 1 套
自然游戏 1 套
科学探索套装 4 套18400 20 个孩子使用人体及器官模型 1 套2200 8 种模型
汽车模型 1 套1400 19 款
舰船模型航空母舰系列展示模型2600 中国近代著名军
舰系列
火箭模型 1 套包括神舟系列
1600 长征系列等
类别
科学发现科学探索
幼儿科学发现室
(高级配置)
名称数量价格总价备注
杠杆游戏 1 套
齿轮游戏 1 套
斜面游戏 1 套
重力游戏 1 套
电路游戏 1 套
38000
光影游戏 1 套
现代科技游戏 1 套
能量游戏 1 套
磁性游戏 1 套
自然游戏 1 套
科学探索套装 4 套18400 20 个孩子使用人体及器官模型 1 套2200 8 种模型
汽车模型 1 套1200 19 款
舰船模型航空母舰系列展示模型2600 中国近代著名军
舰系列
火箭模型 1 套包括神舟系列
1600 长征系列等
科技创新展示塔吊运输系统 1 套
电梯集群系统 1 套35000 循迹车系统 1 套
自动门系统 1 套
物料分拣系统 1 套
七、功能描述
1.科学发现模块
智慧学堂幼儿教育课程体系是基于建构主义和STS (科学、技术、社会)理论而研发的一系列幼儿教研工具和活动。
由“幼儿科学
发现课程系列”、“幼儿科学探究课程系列”、“幼儿玩具课程”三大部分构成。
构建主义和STS 理论重在将科学知识、动手技能、社会能力
融合于教育体系之中,奠定大脑发展基础,促进系统性思维形成,在
兴趣的基础上将学习与活动科学结合,是西方国家前沿而成熟的幼儿
教育理念。
“幼儿科学发现课程系列”完全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贴
近幼儿园教育课程及情境。
针对系列课程和游戏,配有《教师指导手册》、《幼儿游戏指导手册》、《游戏记录表》等全套教学资料,教师上手极快,并可与时下园内教育紧密结合,系统的对不同年龄段孩子进行授课指导。
发现课程作为国内幼教领域最系统的科学教育体系课程,是幼儿园内教育的必要补充。
2.科学探索模块
“幼儿科学探究课程系列”重在培养幼儿的手脑结合,以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为主体教学内容,系统化的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
通过符合、吸引年龄段孩子的各类教具和活动,鼓励、启迪幼儿主动求知和思考,在娱乐和思考中掌握各类知识、技能及各类社会能力。
是将幼儿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转向行为的重要支柱。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实现小手运动从简单到精密动作的灵活和协调性。
3.科技创新模块
幼儿虽然不明白科技创新的内在含义,但是科技产品对幼儿的思维发育有重要作用。
不但着眼于记忆力、理解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且要特别重视想象力、直觉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4.展示模型
我们展示模型的目的是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通过实物的展示,让孩子直观的了解模型的功能、使用方法。
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熟悉社会人物角色、培养团体协作精神、安全意识、时间观念等思维,支持孩子在探索中产生的新想法,训练知觉、激发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探索中掌握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成为一个个小小的科学家,体现自我价值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