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自然与科学上册 全册教案 科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

1、我们常用的工具

一、【教学目标】

1. 科学探究:尝试在实践中更方便地解决科学问题(拔钉子和螺丝钉),提出更多的问题,并有计划地开展进一步研究。

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工具的研究感兴趣,很乐意与同学合作交流,从而启发自己对工具更多的认识。

3. 科学知识:能向别人介绍常用工具的一些基本特点、使用方法和优势用途。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拔钉子和螺丝钉的探究活动,引导发现提出以及进一步有计划地研究问题。小组合作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

三、【教学准备】

学生:活动手册(调查表、计划表)、各种常用的工具(螺丝刀、剪刀、钉锤、老虎钳等)。

教师:精心制作一套组合工具、在同一木块上钉一颗铁钉和拧上一颗螺丝钉。

四、【教学建议】

本课时重在培养学生对工具研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试用多种工具去取螺丝钉与铁钉,细细体会不同工具的作用(省力费力);同时,鼓励学生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研究计划在本单元中有助于更有序地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况且本课时是教材的第一课又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所以建议研究计划的指导与制定在课内完成。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精心制作的教具,可以组合成尺子、筷子、起子甚至剪刀的组合工具:两根标有刻度,中间打孔,一边有斜口的正方体小铁棒)

1.让学生说说,用这一根小铁棒能做些什么?再加点什么又能干什么?(尺子、起子、加块小铁块又可变小榔头等)(回忆:生活中的每一项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做些什么事?)如果用两根小铁棒能当什么?还能干什么?

(这部分要让学生意想不到两根小铁棒能干这么多事,而且组成的工具又是那么熟悉,让学生马上联想起生活中的常用工具。所以教具的制作要精心一点,组合要灵活一点,关注学生的回答,突出回答中所提到的工具。把回忆与创造性的思维同步推进)

2. 揭示课题:我们常用的工具。

二、说说常用的工具

1. 说一说曾经还使用过哪些工具,我们是怎样使用这些工具的,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哪些事情?学生围绕上述问题分组讨论,互相介绍、互相启发。

2. 全班交流,完善活动手册的记录表。

3. 全班交流中对学生发现的以下一些问题应该给予明确的肯定:

( 1 )一种工具能干好多事情。(比如榔头能拔钉子又能钉钉子)

( 2 )同一工具不同的用法起到不同的作用。(比如一字螺丝刀能拧螺丝,又能打开奶粉盖)

( 3 )不同的工具能干同一件事。(比如老虎钳能夹小东西,镊子也能夹东西,剪刀有时也行)( 4 )一种工具做某件事特别专业。(比如剪刀剪指甲不如指甲钳夹指甲来得容易)

……

小结: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发现生活中竟然有这么多常用的工具,那么用不同的工具去完成同

一件工作,是不是都一样的省力快捷呢?

三、选择合适工具

1. 要将一颗铁钉和一颗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来,你想到几种工具,选择哪种工具更加方便,更加省力?(组内交流)说说分别做这两件事你所选择工具的理由。

2. 观察木块中的螺丝钉与铁钉,逐一试用自己的工具,同时体会感受,并选出最适合的工具。观察工具,想一想有什么问题要提?要告诫学生,在试用工具的过程中注意安全。

3. 尝试、交流体会,发现有哪些工具最容易起出螺丝和铁钉,并作解释。

4. 对刚才的尝试感受你有问题吗?

(上述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引导提炼出值得学生进一步研究的、有价值的问题,注重课堂生成为主)

四、制定研究计划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你觉得哪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我们一起来筛选。

1. 哪些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怎么研究?与同学交流。

2.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制定研究计划,教师作适当的指导。(可以向学生提供可供参考的研究计划。)

( 1 )你想要研究什么问题?

( 2 )这一工具能这么轻松地完成这项工作,你的猜想是什么?

( 3 )你用什么方法验证你的猜想?

( 4 )可能会用到哪些材料?

3. 讨论交流研究计划,并作进一步完善。

2、打开盖子的工具

一、【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能在打开盖子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做出自己的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喜欢进行持续的科学探究活动,进行细致的观察,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

科学知识:认识杠杆这种简单的机械,知道杠杆上有三个点:重点、支点和力点,能够收集生活中应用杠杆的事例,说说杠杆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掌握杠杆上的三个点。找到杠杆的支点。

三、【器材准备】

学生器材:生活中常用的各种工具(剪刀、钳子、镊子等)。

教师器材:空油漆桶或胶桶,铁片(或钢尺),玻璃饮料瓶及开瓶器等。

四、【教学建议】

1.教师准备的演示器材要大一些,便于学生观察。

2.用开瓶器打开饮料时要强调两点:一是速度要慢;二是要顺着开。

3.为控制实验的有效性,材料中的玻璃瓶饮料需教师在实验前分发。

4.现代化教学设备较缺的学校建议用本教案。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请你想一想,怎么把一块大石头搬到一旁去?

2.教师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许多工作要借助一些工具来完成。今天我们来研究“打开盖子的工具”。(板书)

二、实验观察、探究新知

(1)实物展示:一个空的油漆桶。

提问:如果要打开油漆桶,用什么工具最简单、方便?

(2)①学生讨论。

②小结:用铁条这种工具最简单、方便。

(3)①分组实验。

用铁条打开油漆桶,并仔细观察记录盖子及铁条各部分位置的变化。

②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③教师点拨:向下压铁条的一端时,插入盖子底下的另一端为什么会向上翘起来?

(4)演示后揭示:像打开油漆桶的铁条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的支点把物体撬起的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铁条上人用力的点叫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重点,起支撑作用的点叫支点。

(5)再次实验并找出杠杆上的三个点,F(力点)、L(重点)、E(支点)。

(6)画一画示意图,并在图上用字母标出三个点。

2.打开玻璃瓶饮料

(1)教师提问:你观察过用开瓶器开饮料瓶的过程吗?

(2)①简单讨论实验要求

②学生实验:仔细观察开瓶器和盖子的运动过程并记录下来。

③汇报实验结果。

④教师提问:▲开瓶器是杠杆吗?

▲如果是,你知道它的重点和力点在哪里吗?能把它画下来吗?

⑤板书反馈

(3)讨论:打开油漆桶的铁条和打开饮料瓶的开瓶器在工作中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学生结合画的示意图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

(4)小结:相同的是都有三点和能节省力量,不同的是支点位置不同。

三、杠杆在生活中的运用

1.师生谈话:杠杆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得很广泛,想一想哪些地方应用了杠杆?

2.你能说出这些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吗?

3.请同学们继续观察分析这些杠杆,你还能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吗?

四、小结延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