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心脏电生理检查
I AVF V1 HRA HBE CS7-8 CS5-6 CS3-4 CS1-2 RV
慢径路消融后检测
电生理检查目的及流程
评测心脏传导系统的侵入性检查,主要用于诊断和研究心律失常, 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埋藏式器械治疗的疗效。
常用刺激流程: 先心室起搏,S1S1刺激,分级递增至VA呈再心房起搏,S1S1刺激,分级递增至AV呈2:1阻滞,再S1S2刺激至 右房不应期。
室房传导2:1阻滞
S2经过房室结逆传
I AVF V1
HBE CS9-0 CS7-8 CS5-6 CS3-4 CS1-2 RV
S2显示左侧旁路
心房刺激可能的表现形式: 1、A、B型预激 2、递减性房室传导 3、前传“跳跃”现象, 即房室结双径路 4、房速、房扑、及房颤 的诱发,室速诱发
S2表现为完全预激
消融后,重复同样操作。 有时可利用异丙肾上腺素,ATP辅助检测。
心脏电生理检查
Electrophysiological Study
电生理检查的内容及目的
记录自身心律或起搏心律时心内的电活动 分析房室传导系统、心房和心室的电生理特征 推理判断,对心律失常作出正确诊断
电生理检查目的
研究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选择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筛选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为介入性治疗方法(射频消融,永久起搏器,
心房刺激-文氏现象
I AVF V1 HRA
HBE CS7-8 CS5-6 CS3-4 CS1-2
心房程序刺激诱发SVT
I AVF V1 HRA HBE CS9-0 CS7-8 CS5-6 CS3-4 CS1-2
心房S1S2刺激,出现AH跳跃
I AVF V1 HRA HBE CS7-8 CS5-6 CS3-4 CS1-2 RV
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操作规范
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操作规范【适应证】1.评价窦房结功能(1)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了解窦房结功能是否障碍及因果关系。
(2)窦性心动过缓患者,了解窦房结功能障碍程度。
(3)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类型心律失常。
2.评价房室结功能(1)不明原因晕厥怀疑房室传导障碍所致。
(2)房室传导障碍疑为其他原因所致,如窒上性早搏致隐匿房室传导。
(3)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了解阻滞部位。
3.窄QRS心动过速心动过速症状明显和(或)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了解心动过速机制以便消融等其他治疗。
4.宽QRS心动过速(1)常规心电图不能明确心动过速性质,而这对治疗很重要。
(2)常规心电图已经能明确性质,电生理为了选择射频治疗。
5.预激综合征(1)接受射频消融或外科手术前定位。
(2)不明原因晕厥或心脏猝死幸存。
(3)高危职业、不明原因心悸等症状。
(4)因其他原因拟心脏手术。
6.频发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宣性心动过速(1)有结构性心脏病、左窒射血分数减低等。
(2)症状明显考虑射频消融治疗。
7.不明原因晕厥和猝死幸存者首先除外急性心肌梗死早期(48h内)患者。
检查窦房结、房室结功能;了解是否能诱发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
8.评价不明原因心悸(1)临床发现心悸发作时脉率明显加快但无心电图记录者。
(2)晕厥前心悸考虑为心源性者。
9.指导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10.在儿科患者的应用(1)类似于上述成人情况。
(2)不能与窦性心动过速鉴别的窄QRS心动过速。
(3)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宽QRS逸搏心律。
(4)可能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高危患者,如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或有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
11.一般不适合心内电生理检查的情况(1)心电图能明确症状与房室传导阻滞关系者。
(2)无症状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如二度I型者。
(3)无症状室内传导阻滞。
(4)临床上明确的长QT综合征。
(5)已知晕厥和猝死原因,电生理检查不能指导治疗者。
(6)急性心肌梗死早期(48h内)心搏骤停幸存者。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1.心电图心电图是最常用的心脏电生理检查方法之一、它通过贴附电极在患者皮肤上记录和测量心脏电活动。
心电图可以帮助评估心脏节律、发现心脏缺血和心肌损伤等问题。
常见的心电图检查包括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24小时心电图)和运动心电图。
2.心脏起搏器检查心脏起搏器检查是一种通过电极放置在心脏或心脏表面来评估心脏起搏器功能的方法。
它可以检测起搏器是否正常工作以及节律是否稳定。
起搏器检查可通过胸壁表面的心电图记录和评估,或直接通过导管插入心脏内部来进行。
3.心脏电生理学检查心脏电生理学检查是一种通过导管插入心脏内部来记录和评估心脏电活动的方法。
它可以提供更详细和准确的心脏节律信息,并帮助判断心脏异常的具体类型和位置。
心脏电生理学检查通常包括电生理学研究和电生理治疗两个部分。
-电生理学研究是用来评估心脏节律和传导的方法。
它通过插入导管到心腔内,通过导管上的电极记录和刺激心脏电活动。
电生理学研究可以帮助确定心律失常的类型、起源和机制,并确定最佳治疗方法。
-电生理治疗是一种通过电极插入心脏内部来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刺激或破坏特定的心脏组织,来恢复正常的心脏节律。
常见的电生理治疗方法包括心脏起搏器植入、射频消融和心脏复律术等。
4.心脏超声检查心脏超声检查是一种通过超声波来观察和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检测心脏瓣膜病变、心脏肌肉病变和心脏血管异常等问题。
心脏超声检查通过将超声波探头放置在患者胸壁上,将图像传输到计算机上进行分析和评估。
5.心脏磁共振成像心脏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通过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心脏图像的方法。
它可以提供更为详细和准确的心脏结构和功能信息,帮助检测心脏病变、缺血和损伤等问题。
心脏磁共振成像对于一些患者来说可能是一种更合适的选择,尤其是对于无法耐受心脏负荷或存在其他禁忌症的患者。
总之,心脏电生理检查是一种重要的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它通过记录和分析心脏电活动,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脏是否存在异常并确定其类型和程度。
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常用方法和基本图形
参数, 因心脏各部位的不应期及电生理特性与心动 周期长短相关, 通常要在 )#- 次基础刺激 ( /!)后才 达到稳定, 在稳定起搏的 -#0 次基础刺激后发放期 前刺激, 才能保证得到准确的电生理数据。程控期 前刺激检查适用于测定心脏不应期、 阐明房室结双 径路、 研究预激综合征旁道电生理特性、 诱发和终
! ’%( %& %$ )12 )*+, -+ . -+ /& -+/ ! -+/ 0 -+ ,
图5
! ’%( %& %$ )*+. )*+, -+. -+/ & -+/ ! -+/ 0 ’ -+,
图3 心 房 激 动 顺 序 同 图 5 , 在 "#$0 与 "#$% 均记录到 " 波。
’
" " -
通常须将多根电极导管分别放置在右心房侧壁上部及下部希氏束冠状静脉窦以及右心室心尖部等部位进行起搏与标测图对于一些特殊病例还可将电极导管放置在左心室肺静脉右心室流出道等部位
心电学杂志 !""# 年第 !$ 卷第 ! 期
""+
・ 心脏电生理 ・
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常用方法和基本 图形
李忠杰
!中图分类号 " 3)$#($
’
-
’ ’ " -
区分冠状窦的不同区域,如还可记录 1$*4、 1$*5、 ( 。 1$* 3 图 57 图 ! )
! ’%( %&
’
-
%$ )*+. )*+, -+. -+/ &
心脏电生理基础知识
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基本操作知识目前,射频消融术(RFCA)已成为心动过速的主要非药物治疗方法,因此相应的心脏电生理检查实际上是RFCA中的重要部分。
在此将心脏电生理检查和RFCA作为一个诊疗整体逐一描述其基本操作步骤。
病人需常规穿刺锁骨下静脉,股静脉,必要时穿动脉,常规放置心内电生理电极导管,最长的为高位右房(HR),HIS束,冠状窦CS,和右室心尖(RV)和射频导管熟称“大头”常规投照体位位左前斜位(LAO)右前斜位(RAO)前后位(AP)和后前位(PA)一、基本操作需知病人选择及术前检查:2002射频消融指南血管穿刺:股静脉、股动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心腔置管:HRA、CS、HBE、RVA、LA、PV、LV体表和心脏内电图:HRA、CSd…CSp、HBEd…HBEp、RVA、PV、Abd、Abp电生理检查:刺激部位:RA、CS、LA、RV、LV刺激方法:S1S1、S1S2、S1S2S3、RS2↓消融靶点定位:激动顺序、起搏、靶标记录、拖带、特殊标测↓消融+消融方式:点消融、线消融能量控制:功率、温度、时间消融终点:电生理基础、心动过速诱发、异常途径阻滞、折返环离断、电隔离、其它二、血管穿刺术经皮血管穿刺是心脏介入诊疗手术的基本操作,而FCA则需要多部血管穿刺。
心动过速的类型或消融方式决定血管刺激的部位。
一般而言,静脉穿刺(右例或双侧)常用於右房、希氏束区、右室、左房及肺静脉置管;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则是右房、右室和冠状静脉窦(窦状窦)置管的途径;股颈脉穿刺是左室和左房的置管途径。
例如房室结颈内或锁骨下静脉(放置CS导管);左侧旁道消融则需穿刺股动脉放置左室消融导管。
折返性心运过速的消融治疗需常规穿刺股静脉(放置HRA、HBE、RVA和消融导管)和三、心腔内置管及同步记录心电信号根据电生理检查和RFCA需要,选择不同的穿刺途径放置心腔导管。
右房导管常用6F4极(极间距0.5~1cm)放置於右房上部,记录局部电图为HRA1,2和HRA3,4图形特点为高大A波,V波较小或不明显。
心脏电生理
心脏电生理的重要性
心脏电生理是心脏病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对于理解心脏疾病 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心脏电生理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心脏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心脏电 生理的监测和干预对于危重病人的救治也具有重要意义。
02
心脏电生理的原理
心脏电信号的产生
心脏的传导系统
心脏的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 、希氏束和浦肯野纤维等,这些组织 协调心脏的节律和兴奋传导。
心脏电信号的整理
不同部位的电信号整合
在心房和心室,来自不同部位的电兴奋信号经过整合,形成综合电信号,协调 心房和心室的收缩和舒张。
自主神经对心脏电信号的影响
自主神经通过释放不同的神经递质,影响心脏电信号的整理和传导,调节心率 和心律。
心电遥测监护系统是一种远程心电监测 系统,可以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患者的 心电数据传输到远程监护中心,实现远
程实时监测和诊断。
心电遥测监护系统的优点是可以实现远 程实时监测和诊断,方便患者在家或外
出时接受监护。
心电遥测监护系统的局限性在于设备成 本较高,且需要患者具备一定的技术操
作能力。
05
心脏电生理的治疗方法
心脏电生理是研究心脏电活动的科学 ,包括心脏电活动的产生、传导和兴 奋的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异常时的病 理生理机制。
心脏电生理的功能
心脏电生理的主要功能是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和兴奋传导,确保心脏的有效泵血 功能。
心脏电生理功能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一旦心脏电生理功能出 现异常,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严重疾病。
心脏电生理
• 心脏电生理概述 • 心脏电生理的原理 • 心脏电生理的疾病 • 心脏电生理的诊断方法 • 心脏电生理的治疗方法 • 心脏电生理的未来发展
电生理基本知识
基本知识:心内电生理检查(Electrocardiogram Study of the Heart)是利用心导管技术,将多根导管经静脉和/或动脉插入,置入心腔内不同部位,在窦性心律、起搏心律、程序刺激和心动过速时,同步记录局部心脏电活动,经过测量分析了解电冲动起源的部位、传导途径、速度、顺序以及传导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心电现象,以研究和探讨心脏电活动的生理和病理生理规律。
电极导管的放置:心内电生理检查时常规要放置冠状窦、高位右房、希斯束和右心室尖部(RVA)四根多极标测导管。
1、冠状窦(CS)电极:经左锁骨下静脉插入标测导管至右心房,寻找位于右心房后下部的冠状窦口,当电极导管到达冠状窦口时有搏动感,然后右手一边逆时针方向旋转导管尾部,左手一边进导管,通常可进入冠状窦。
①后前位(正位)X线透视下导管呈特征性“扫帚样”上下摆动。
②导管刺激无室性期前收缩。
③冠状窦位于左侧房室环,用于记录左心房心电图,可同时记录到振幅相近的心房电图(A波)和心室电图(V波),左房刺激时可用该导管。
④右前斜位(RAO)或左侧位透视导管指向后方。
⑤左前斜位(LAO)导管插到左心缘,头端指向左肩。
2、高位右房(HRA)电极:将标测导管经股静脉、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放在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并靠近右房外缘,正位下导管头端指向右侧,紧贴右房壁。
记录仪上此处A波最早(靠近窦房结),通常只有高大的A波而无V波,右房刺激常用该导管。
3、右心室(RV)电极:电极进入右心房后跨过三尖瓣置于右室心尖部或右室流出道,正位导管越过脊柱左缘,可记录到大V波,A波不明显,导管刺激可见室性期前收缩,多用于右心室刺激。
4、希斯束(HB)电极:电极进入右心室后回撤,使导管顶端位于三尖瓣口处,头端指向后上方,可同时记录到振幅大致相等的A波和V波,在A波和V波之间可见一H波(希斯束电位)。
5、低位右房(LRA)电极:电极顶端置于下腔静脉与右心房侧面交界处,既可记录到A波,也可记录到V波,右侧旁道时需放置该导管。
心脏电生理
心脏电生理的研究意义
心脏电生理的研究对于理解心脏功能、诊断和治疗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具有重要 意义。通过研究心脏电生理,医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心律失常的机制,从而制定有 效的治疗方案。
心脏电生理学不仅对心脏病学和生理学领域有重要意义,还对药物研发和医学工 程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对心脏电生理的研究有助于开发新的抗心律失 常药物或设计更有效的起搏器。
室性心动过速
是一种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表现为 连续三个或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可 能导致心悸、气促、晕厥等症状,甚 至引发室性停搏和猝死。
心脏传导阻滞
窦房传导阻滞
是指窦房结发出的电信号无法正常传导至心房的现象,可能导致心房停搏和阿-斯综合征等严重后果 。
房室传导阻滞
是指心房的电信号无法正常传导至心室的现象,根据阻滞程度可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严重时可导致阿-斯综合征和猝死等严重后果。
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治疗是一种微创 的手术方式,通过导管将能量传递到 引起心律失常的病灶,从而消除异常 的电信号。
导管消融治疗需要在专业的心脏电生 理中心进行,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 ,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该治疗方法适用于多种心律失常疾病 ,如房颤、室性早搏等,治疗效果显 著,复发率较低。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05
心脏电生理疾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心脏电生理疾病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主要通过口服药物来控制病情。
常见的药物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药物、降脂药物等,这些药物能够改善症状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药物治疗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定 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十二导联心电图操作方法女性
十二导联心电图操作方法女性十二导联心电图是一种常用的非侵入性检查手段,用于评估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并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心肌损伤等心脏疾病。
下面是关于女性患者进行十二导联心电图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操作前准备:1. 解释目的和过程:在进行心电图检查前,要向女性患者详细解释检查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以便她们能够理解并积极配合。
2. 保持安静环境:心电图检查需要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进行,避免嘈杂声和干扰。
3. 准备好设备:检查前要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确保电极质量良好、胶布粘性好、导联线连接可靠。
操作步骤:1. 女性患者脱上衣:与一般检查一样,女性患者需要脱下上身的衣物,以便正确贴附电极。
2. 准备皮肤表面:用清洁纱布或棉球轻擦拭电极贴附的部位,除去污垢和皮脂,以提高导联的质量。
3. 选取贴附位置:根据十二导联心电图的标准方法,将电极粘贴在合适的位置上。
- V1导联:在胸骨右缘第4肋间。
- V2导联:在胸骨左缘第4肋间。
- V3导联:在V2导联和V4导联的中间位置。
- V4导联:在腋中线锁骨中段。
- V5导联:在前腋中线左侧锁骨中段。
- V6导联:在前腋中线左侧锁骨第5肋间。
- RA导联:在右肩膀上。
- LA导联:在左肩膀上。
- RL导联:在右腹股沟附近。
- LL导联:在左腹股沟附近。
- RL和LL导联:将两个电极贴在右下和左下腹股沟附近。
4. 贴附电极:根据选定的位置,将电极依次贴附在女性患者的身体上。
注意贴附时电极与皮肤的接触要牢固,但又不可过于紧贴,以免引起不适或损伤皮肤。
5. 连接导联线:将导联线与电极连接,并确保连接牢固。
6. 开始记录:操作人员根据需求选择心电图机上合适的操作模式,启动记录操作开始进行。
7. 检查完成:完成心电图记录后,停止记录操作,关闭心电图机。
注意事项:1. 保持心情舒畅:女性患者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和焦虑,以免影响心电图结果的准确性。
2. 避免运动:心电图检查需要患者保持静止,女性患者在操作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运动,以免干扰心电图的记录。
电生理检查
脑电地形图
(BEAM)
是在EEG的基础上,将脑电信号输入电脑内进行再处理,通过模数转换和付立叶转换,将脑电信号转换为数 字信号,处理成为脑电功率谱,按照不同频带进行分类,依功率的多少分级,最终使脑电信号转换成一种能够定 量的二维脑波图像,此种图像能客观地反映各部电位变化的空间分布状态,其定量标志可以用数字或颜色表示, 再用打印机打印在颅脑模式图上,或贮存在软盘上。它的优越性在于能发现EEG中较难判别的细微异常,提高了 阳性率,且病变部位图像直观醒目,定位比较准确,从而客观对大脑机能进行评价。主要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 的早期诊断及疗效予后的评价,小儿脑发育与脑波变化的研究,视觉功能的研究,大浮肿瘤的定位以及精神药物 的研究等。
脑阻抗血流图
(REG)
是检查头部血管功能和供血情况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放置在头部的电极给以微弱的高频电流,由于血 液的电阻率最小,其电阻可随心动周期供血的变化而变化,这种节律性的阻抗变化,经血流图仪放大,可描记出 波动性曲线,对其进行测量、计算、分析,可间接了解外周阻力、血管弹性和供血情况。本法简便易行,但因影 响因素比较多,如情绪、气温、检查当时的血管功能状态等,故对其判断应加慎重。须结合临床症状,体征等进 行判断。常用于脑动脉硬化、闭塞性脑血管病、偏头痛以及药物疗效观察等。
肌电图
(EMG)
是用肌电图仪记录神经和肌肉的生物电活动,对其波形进行测量分析,可以了解神经、肌肉的功能状态,协 助对下运动神经元或肌肉疾病的诊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①针极肌电图:亦称普通肌电图,是将特制的针电极 刺入肌腹,或用表面电极置于肌肉表面皮肤,在示波器上或记录纸上观察肌肉在静止、轻收缩、重收缩三种状态 下的电位变化,以帮助判断疾病究系神经源性或肌源性损害。②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也即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测定。系在神经干的近端(MCV)或远端(SCV)给以脉冲刺激,在远端效应 肌(MCV)或近端神经走行部位(SCV)接收波形,测理两点之间的潜伏期和距离,即可计算出运动神经或感觉神 经传导速度,主要用于了解神经传导功能情况。③其他:如重复频率试验,F波、H反射、牵张反射等检查以及单 纤维肌电图检查等,可进一步了解神经、肌肉、神经一肌接头以及脊髓反射弧的功能状态。
心电图有关知识点总结
心电图有关知识点总结一、心脏电生理学基础知识1. 心脏的电生理活动人体心脏是由心脏肌肉组织构成,心脏肌细胞具有自律兴奋性、传导性和可兴奋性。
心脏的电生理活动主要包括兴奋传导过程、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心脏肌肉的收缩与舒张等。
2. 心脏电活动的来源心脏的电活动主要由窦房结、房室结、His束和心室肌细胞四部分组成,并由这些组成传导系统组成心脏的传导系统。
二、心电图的概念和原理1. 心电图的概念心电图是一种用来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无创诊断方法。
通过将心脏电活动转化为图形,用以评估心脏的功能及诊断心脏疾病。
通常通过电极将心脏的电信号转化为实时的图像来显示。
2. 心电图的原理心电图的记录原理是利用一定数量的电极粘贴在患者的身体表面,电极感受到的心脏电信号被放大并记录下来。
记录的信号通过一定的仪器转换为图像,并由医生来解读。
三、心电图的图形识别1. 心电图的形态心电图通常由P波、PR间期、QRS波群、ST段和T波组成。
P波代表心房去极化、QRS波代表心室去极化、ST段和T波代表心室收极化。
2. 心电图的基本识别通过观察P波、QRS波和T波的形态、幅度和时间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心电图的正常与异常。
3. 心电图的异常波形常见的心电图异常包括ST段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心室颤动等。
这些异常波形通常代表着心脏疾病的存在。
四、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和诊断意义1. 心电图在心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心电图作为一种无创诊断方法,在心脏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心电图可以评估心脏节律的规律性,检测心脏肥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病变。
2. 心电图在急救中的应用心电图在心脏急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心脏骤停的急救中,通过心电图可以及时评估心脏活动,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
3. 心电图在心脏病患者的长期监测中的应用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进行定期的心电图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心电图还可以用于监测心脏瓣膜疾病、心脏电生理异常等。
心电图原理及导联方式
4
心电图应用:心电图在心脏病 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具有
重要作用
监测心脏功能1心电图可以监测心脏源自电活动,了 解心脏的功能状态2
心电图可以诊断各种心脏疾病,如 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
3
心电图可以监测心脏手术和治疗过 程中的心脏功能变化
4
心电图可以监测心脏康复过程中的 心脏功能恢复情况
心电图的产生
原理:通过测量心脏的电活动,记 录心脏的电生理活动
产生方式:通过电极将心脏的电活动 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放大器放大, 最后通过显示器显示
电极位置:胸部、四肢等部位
信号处理:对电信号进行滤波、放大、 数字化等处理,得到心电图信号
心电图的分析
心电图的组成:P波、QRS波 群、T波
心电图的分析方法:波形分析、 时间分析、电压分析
01
缺点:易受干 扰,信号质量 较差
03
02
优点:简单易 操作,成本低 廉
04
应用:常用于心 电图机的标准导 联方式,如I、II、 III导联
诊断心脏病
1
心电图原理:通过测量心脏电 活动,反映心脏功能
2
导联方式:不同导联方式可以 反映不同心脏部位的电活动
3
诊断心脏病:通过心电图可以 诊断多种心脏病,如心律失常、
演讲人
目录
01. 心电图原理 02. 导联方式 03. 心电图应用
心脏电生理基础
心脏的电生理结构:心肌细胞、神经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等 心脏的电生理功能:产生动作电位、传导动作电位、控制心脏跳动
心脏的电生理机制:离子通道、离子泵、离子交换等 心脏的电生理调控: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主神经调节等
04 标准导联在心电图上的显示方式为波形图,可以直观地反映 心脏电活动的情况
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1)
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1)
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是一种常见的诊治心脏病的方法。
下面将介绍其相关内容。
一、心脏电生理检查
心脏电生理检查是通过导管插入静脉或动脉进入心脏,通过记录心脏节律和传导速度等参数来评估心律失常的类型、发作机制和部位。
其主要适用于对某些难以诊断的心律失常进行诊断和治疗,并能够为射频消融手术提供重要数据信息。
二、心脏射频消融手术
心脏射频消融手术是一种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通过导管等器具放置到心脏内,传送电流作用于心脏,并利用高频电能产生的热效应摧毁心脏节律异常的起始区,达到恢复窦性心律的目的。
该手术的成功率高,副作用少,是治疗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之一。
三、手术注意事项
1. 术前准备: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心电图检查,明确病变的部位和范围,确定消融点和消融时间。
2. 术中操作:操作时需要注意导管的位置和角度,同时保持适当肌松状态,以便使导管更好地进入心脏,减小血管损伤和操作风险。
3. 术后护理:手术后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心电生理参数,观察手术后的反应和排除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总之,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手术是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
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注意遵循术前和术后的严格注意事项,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SACT=1/2(A2A3-A3A4)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第42页
– 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或窦房结本身病变使其功 效受抑
– 刺激停顿后窦房结对次级起搏点超速抑制解 除
– 出现交界性、室性逸搏心律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第35页
结果分析(4)
• 慢快综合征
– 快速刺激抑制了窦房结功效 – 次级起搏点心肌应激性增加而出现早搏 – 早搏正遇心肌某处相对不应期引发迟缓传导
– 窦房传导阻滞型:快速刺激停顿后,有窦性 周期延长并是本身窦性周期倍数
– 自律性受抑制型:刺激停顿三个以上窦性周 期都很长,间或出现房性逸搏、交界逸搏
继发性长间歇:在普通人 占11。4%,病窦 41-68%,窦房阻滞91.7%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第34页
结果分析(3)
• 心房快速刺激停顿后第一个出现是心房 、交界性或心室逸搏
导管选择和放置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第9页
标测电极导管选择
• Cordis企业,Diag企业,Boston Scientific (EPT) ,Bard 企业, Medtronic企业电极导管
• 电极间距:10mm,5mm,2mm • 电极导管顶端弯度不一样
– 冠状动脉电极导管 – 心室电极导管 – 希氏束电极导管 – 心房电极导管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第23页
刺激方法(3)
• 程序期前刺激:
指在本身心律或基础起搏心律中孤立 单个或多个早搏(期前)刺激
– S1S2刺激:在S1S2刺激8次后,发放一个S2刺 激,逐步减低S1S2配对间期如: 500/400ms,500/380ms,500/360ms,500/340ms
心电图怎么做
心电图怎么做心电图概述心电图是指对心脏电活动的检测和记录,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过测量心脏电位变化,可以了解心脏的脉搏、节律、传导速度、心脏负荷等情况,对心律失常、心脏缺血、心肌病变等心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心电图检查方法1. 患者准备:检查前需脱去上身衣服,戴好地线和胸导联;不要喝咖啡、茶、可乐等带有咖啡因的饮料,并在检查前用温水将双手和双脚洗净。
2. 布置仪器:将心电图记录仪插上电源并打开,放置在离患者10—20厘米的地方,如果使用12导联心电图机,还需连接好胸导联并粘好导电胶片。
3. 配置导联:将每个电极放置在特定的位置上,使其与心脏相连,以记录出完整的心电图形态。
4. 开始记录:在导联配置完成后,启动心电图记录仪并告诉患者保持安静,不要说话或移动身体,以免注册到干扰信号,记录时间一般在5--10分钟左右,如需记录更长时间的可选择24小时心电图记录。
心电图的治疗方法心电图是一种诊断手段,不具备治疗作用。
但能为医生提供诊断信息,指导医生对心脏疾病的治疗方案和用药选择,进而达到治疗目的。
心电图能显示出各种不同的心电波形,如窦性心律、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
对于心电图检查发现的病理波形,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加以分析,进一步进行综合诊断。
健康人群可以通过心电图的检查了解自己的心脏状况,及时发现心脏疾病,进而采取预防与治疗措施。
心电图检查注意事项1. 患者需如实告知医生自身的身体状况和用药情况,以避免影响心电图检查的准确性。
2. 心电图检查前,患者需正确预测和配戴导联,以确保记录出完整的心电图形态。
3. 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应该保持安静,尽量不要说话或移动身体,以避免检查结果出现误差。
4. 心电图是一次低剂量的放射线检查,能量很小,对人体无任何伤害。
但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及少年儿童应根据医嘱谨慎采取,确保检查安全。
5. 心电图检查过程中若患者出现晕厥、胸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检查,并寻求医生帮助。
电生理基本知识
应用程序刺激如能诱发和终止VT,可以推断其发生机制为折返。少数触发活动所致的VT也可能被程序刺激诱发和终止,但更常见的是被超速起搏所诱发。自律性增高引起的VT则不能为程序刺激所诱发和终止。通过电生理标测还可确定VT的起源,区别是室内折返或希-浦系统折返引起的VT。VT起源点的确定通常有心动过速标测法和起搏标测法。
二者心动过速发作时,均显示HBE上VA>AV。SART时,体表心电图上P波与窦性相似,心内心电图心房激动顺序与窦性相一致,HRA上A波最早出现。IART时,P波可为正向,在左房或右房可标测到最早激动点。
7、 研究房扑的发生机制:
除放置常规的电极导管外,尚需沿三尖瓣环放置一环形的Halo电极导管。Halo导管有10对20个电极,远端置于右房外侧壁下部,中部行走于右房顶部,近端电极置于冠状窦口(CS)和希斯束附近。根据Halo导管上不同电极记录到的右房电活动的激动顺序可以判断房扑的类型:I型房扑时,心房激动的运行方向呈逆时针方向,即右房激动顺序由Halo导管近端到中部再到远端电极。II型房扑时心房激动顺序刚好相反,呈顺时针方向,即由Halo导管远端至中部再到近端电极。
4、希斯束(HB)电极:电极进入右心室后回撤,使导管顶端位于三尖瓣口处,头端指向后上方,可同时记录到振幅大致相等的A波和V波,在A波和V波之间可见一H波(希斯束电位)。
5、低位右房(LRA)电极:电极顶端置于下腔静脉与右心房侧面交界处,既可记录到A波,也可记录到V波,右侧旁道时需放置该导管。
心腔内心电图各参数的测量
3、 DAVNP的诊断:
行右房S1S2刺激,当S1S2缩短5~10ms时,A2H2跳跃延长≥50ms,提示存在DAVNP。
4、 AVNRT的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希氏束、右束支 与房室结波的鉴别(2)
• H-V为35~55ms,H-RB30ms • 希氏束起搏
– 在多个导联上QRS和T波的时限和形 态与窦律一致 – 刺激信号至V波=H-V间期
希氏束电位记录 的注意事项
• 解剖学上希氏束的近端开始于三尖瓣的心房一侧 • 最近端的希氏束电位应伴以最大的心房电位 • 最好选用多电极导管,间距5mm
结果分析(2)
• 继发性长间歇:快速刺激停止后第二个以后
的窦性周期长于第一个窦性周期 – 窦房传导阻滞型:快速刺激停止后,有窦 性周期延长并是自身窦性周期的倍数 – 自律性受抑制型:刺激停止三个以上的窦 性周期都很长,间或出现房性逸搏、交界 逸搏 继发性长间歇:在普通人 占11。4%,病窦 41-68%,窦房阻滞91.7%
• 短阵快速刺激(burst刺激) – 刺激频率在300bpm以上 – 用于诱发或终止某些心动过速(如房扑、 房颤)
刺激方法(3)
• 程序期前刺激:
指在自身心律或基础起搏心律中孤立单个或 多个早搏(期前)刺激 – S1S2刺激:在S1S2刺激8次后,发放一个S2刺 激,逐步减低S1S2的配对间期如: 500/400ms,500/380ms,500/360ms,500/34 0ms – RS2刺激:在感知自身心律4-8次后发放一个 期前刺激S2,并逐步减低S2的配对间期
窦房传导时间(Sinoartial Conduction Time SACT)
通过对心房期前刺激的反应推算窦房结 传导时间 窦房结对心房早搏的四区反应
设自身窦律或基本起搏心律为A1,早搏 为A2,早搏后第一个窦性P波为A3,A1-A2 间期为回复周期。
SACT(窦房传导总时间)=A2A3-A1A1 正常值: SACT<300ms 假设:房-窦逆传时间等于窦房结传导时间 SACT=1/2(A2A3-A1A1)
•
•
标测电极位置的放置(2)
• 希氏束:
– 常位于房间隔的右房侧下部,靠近三尖 瓣口的上部 – 将电极导管送入右心室再缓慢回撤 – 使导管顶端靠近三尖瓣口的上部和背侧 的右房壁
标测电极导管的放置(3)
• 冠状窦
– 取右前斜位30o – 先将导管顶端抵到三尖瓣环中下三分之 一处 – 逆钟向旋转导管 – 见导管上下跳动将导管送入
刺激方法(1)
• 分级递增刺激(增频刺激) – 以周长相等的刺激作连续刺激(S1-S1) 持续10~60s不等。 – 以比前一次周长较短(频率较快)的 周期作连续刺激。 如:500ms- 400ms-350ms-300ms-280ms- 260ms – 至房室传导阻滞或心房心室出现不应
刺激方法(2)
注意
• • • •
刺激部位:常选择高右房 刺激强度:起搏阈值的2倍 刺激时间:常用30秒 刺激频率:常用500ms(120次/s) 450ms 400ms(150次/s)
结果分析(1)
• SNRT: 正常值1400ms • CSNRT: (校正的窦房结恢复时间)
CSNRT=SNRT-PP间期(窦律) 正常值:<550ms
(EPT) ,Bard 公司,Medtronic公司的电极导 管 电极间距:10mm,5mm,2mm 电极导管顶端弯度不同 – 冠状动脉电极导管 – 心室电极导管 – 希氏束电极导管 – 心房电极导管
标测电极的放置位置(1)
• 右心房:右房后侧壁上部与上腔静脉交界处是常用 •
的记录和刺激部位,此外可选中右房,低右房等 右心室:右室心尖部是常选的部位,此外可根据需 要选择右室流出道或右室流入道 左心房:经未闭卵圆孔、房间隔缺损或房间隔穿刺 方法 左心室: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部位
高位右房 希氏束 高危右房 冠状静脉窦
希氏束
右室
冠状静脉窦 右室
右前斜
左前斜
希氏束电图
• 在希氏束记录到位于A波与V波之间的电位 • 电位呈双相或三相尖波称为H波 • H波时限10~25毫秒
希氏束、右束支 与房室结波的鉴别(1)
• 时限:房室结波50ms,希氏束10~25ms,右束支
10ms 频速、振幅:房室结波低频低振幅。希氏束和右束 支呈高频高振幅,为快速上升的尖耸波 以逐渐增快的频率起搏心房,A-H,A-RB间期可逐 渐延长,或出现Wenckebach周期;A-N可延长和仅 有不显著延长
•
代表希氏束内传导时间,平均10~25ms H-V间期:自希氏束起始点至体表心电图QRS波的 最早起始处。代表希-浦系统内的传导时间,平均 35~55ms
程序刺激的方法
• 程序刺激:为进行电生理检查而事先设定的刺激
•
方式 基本要求: – 部位:常选用高右房和右室心尖端 – 信号:直流电方波 – 脉宽:2ms – 强度:以舒张期起搏阈值的两倍为宜 – 药物:停用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
• I区:在A1-A1间期范围内,回归周期A2-A3是完全代
• •
•
偿。(A1-A2)+(A2+A3) = 2(A1-A1) II区:在A1-A1间期范围内,窦性起搏点发生重建, 引起A2-A3延长,呈不完全代偿。(A1-A3) < 2(A1-A1) III区:在A1-A1间期范围内,A2-A3短于A1-A1,(A1A2)+(A2-A3)=A1-A1为完全性插入 IV区:窦房结折返所致(A1-A2)+(A2-A3) < A1-A1
心内传导间期
• P-A间期:从P波起始点至希氏束电图上A波起始
•
点。代表右房内传导时间,平均40ms A-H间期:自房间隔下部经房室结至希氏束的传 导时间。在希氏束电图上自A波最早点至希氏束 电位起始处。代表房室结的传导时间,平均 60~130ms。(易受植物神经因素影响)
心内传导间期(2)
• H间期:自希氏束电位起始点至该电位的终止点。
– S1S2S3刺激:在S1S1起搏8次后,发放2 个期前刺激,分别为S2和S3,逐步减低 S2S3及S1S2的配对间期为如500/280/280, 500/280/270 S1S2及S2S3的起步配对间期为房室不应 期+30ms 如:房室不应期500/250ms, 500/280/280ms – S1S2S3S4刺激:在S1S1起搏8次后,发放 3个期前刺激,分别为S2S3和S4
结果分析(5)
• 阿托品试验
用于鉴别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和固有窦房结病变 的缓慢心律失常 阿托品试验阳性:可使SNRT和CSNRT缩短
Strauss法(程序期前刺激法)
感知窦性心律心房波,再给予不同配对 间期的心房期前刺激,观察期前刺激后的回 复周期,分析II区回复周期。 II区回复周期包括3个内容 (1)心房至窦房结的逆传时间 (2)窦房结的自律周长 (3)窦房结至心房的传导时间
程序刺激的应用(1)
• 不应期的测定:适用于房室传导系统的每一部分
– 相对不应期(RRP): 期前刺激引起传导时间延长 的最长配对间期 – 有效不应期(ERP):期前刺激引起传导阻滞的最 长配对间期 – 功能不应期(FRP): 期前刺激引起的最短配对间 期
不应期测定的影响因素
– 刺激的电流强度: 刺激强度增大,心房心室不应期缩短 – 起搏周长: 心房、希-蒲系统和心室随起搏周长缩 短ERP也缩短 房室结随起搏周长的缩短,ERP反而 延长
结果分析(3)
• 心房快速刺激停止后的第一个出现的是心房、交
界性或心室逸搏 – 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或窦房结本身的病变使其功 能受抑 – 刺激停止后窦房结对次级起搏点的超速抑制解 除 – 出现交界性、室性逸搏心律
结果分析(4)
• 慢快综合征
– 快速刺激抑制了窦房结功能 – 次级起搏点心肌应激性增加而出现早搏 – 早搏正遇心肌某处的相对不应期引发缓慢传导 和单向阻滞,构成折返条件,出现室上速。房 颤、房扑
颈内静脉穿刺法
• 解剖部位:胸锁乳突肌下的颈内动脉鞘内,
鞘的外侧是颈内静脉,内侧是颈总动脉,二 者之间稍后方有迷走神经。 • 穿刺点:胸锁乳突肌二头与锁骨形成的三角 间隙顶端 • 针尖指向同侧乳头 • 与皮肤呈30o~45o角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管的选择和放置
标测电极导管的选择
• Cordis公司,Diag公司,Boston Scientific • •
II型反应:随S1S1逐渐缩短,先为A-H逐渐延长,
程序刺激的应用(4)
III型反应:先出现A-H延长,当S1S1达临界联律
间期,H-V突然明显延长
氏传导的最低起搏频率
文氏点:分级递增刺激心房,产生房室结II度文
窦房结功能测定
• 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
用较窦性心律快的起搏频率刺激右心房上 部,持续30-120s,突然停止刺激,计算从最 后一个心房刺激引起的心房激动P’波开始,至 第一个恢复的窦性心律的P波之间的距离
Narula法(心房连续刺激法): 用此窦性心律快5-10bpm的频率连续刺 激心房8-10次, 停止后观察心房的回复周 期 设A3A4为心房刺激停止后第一个P-P间 隔 当A3A4>A1A1时 SACT(窦房传导时间)=A2A3-A3A4 SACT=1/2(A2A3-A3A4)
•
血管穿刺技术
股静脉和股动脉穿刺技术
• 了解腹股沟区的解剖关系 • 在腹股沟韧带中部偏内触及股动脉搏动 • 在腹股沟韧带下3cm处穿刺股动脉 • 在股动脉内1cm处左右穿刺股静脉
锁骨下静脉穿刺法
• 采用锁骨下穿刺 • 选择锁骨中点偏外侧 • 第一肋骨上缘进针 • 针尖指向胸锁关节至环状软骨之间 • 与皮肤呈30o角度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 本技术和方法
电生理检查的内容及目的
• 记录自身心律或起搏心律时心内的电活动 • 分析房室传导系统、心房和心室的电生理
特征 • 推理判断,对心律失常作出正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