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88668628f524ccbff0218408.png)
凸透镜成像规律表格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 像距(v)正倒大小虚实应用特点物,像的位置关系u>2f 2f>v>f 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摄像机-物像异侧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精确测焦仪成像大小的分界点物像异侧2f>u>f v>2f 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电影放映机、投影仪-物像异侧u=f - - - 不成像强光聚焦手电筒成像虚实的分界点-f>u v>u 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虚像在物体同侧虚像在物体之后物像同侧规律总结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应用:照相机、摄像机。
规律1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规律2规律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像为于物的异侧。
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规律3规律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规律4规律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应用:放大镜。
规律5记忆口诀(1)一倍焦点分虚实,二倍焦点分大小,二倍焦点物像等。
实像总是异侧倒。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虚像总是同侧正。
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追着物体跑,物距像距和在变。
(2)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注:这里所指的一倍焦距是说平行光源通过透镜汇聚到主光轴的那一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也可直接称为焦距;两倍焦距就是指该距离的两倍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分界点:2f点是成放大、缩小实像的分界点;f点是成实像、虚像的分界点。
薄透镜成像满足透镜成像公式:1/u(物距)+1/v(像距)=1/f(透镜焦距)注:透镜成像公式是针对薄透镜而言,所谓薄透镜是指透镜厚度在计算物距、像距等时,可以忽略不计的透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8个口诀
![凸透镜成像规律8个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cd5c193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8.png)
凸透镜成像规律八口诀1. 光线传播的基本规律1.1 光线传播的直线性光线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沿直线传播,不发生弯曲。
1.2 光线传播的反向性光线从一个点出发,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传播,但只能沿着一条确定的路径返回到出发点。
1.3 光线传播的可逆性光线沿一个方向传播时,可以按相同路径反向传播,即光路是可逆的。
2. 凸透镜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1 凸透镜的定义和形状凸透镜是由两个球面构成的,其中至少有一个球面是凸面。
2.2 凸透镜的焦距与焦点凸透镜有两个焦点,分别是物距为无穷大时所对应的前焦点和像距为无穷大时所对应的后焦点。
焦距是指从透镜上某一侧物体到该侧凸透镜后焦点之间的距离。
2.3 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远离凸透镜时,其像会出现在凸透镜的焦点附近;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其像会出现在凸透镜的背面。
2.4 凸透镜成像的特点•物体与像的关系:物体和像都是实际存在的,可以触摸到。
•倍率关系:物体与像之间的大小关系取决于它们与凸透镜的距离关系。
•倒立关系:物体倒立于成像平面上。
3. 凸透镜成像规律八口诀3.1 口诀一:远离焦点,成实物当物体远离凸透镜时,其像会出现在凸透镜的焦点附近。
这种情况下,成像为实物。
3.2 口诀二:靠近焦点,背面见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其像会出现在凸透镜的背面。
这种情况下,成像为虚物。
3.3 口诀三:过中心线,不变形通过凸透镜中心线上所有点的光线传播方向都不发生改变。
这意味着通过中心线的光线不会发生偏折,成像不发生变形。
3.4 口诀四:无中心线,相交点通过凸透镜两侧非中心线上的光线会在成像平面上相交。
这是因为凸透镜的球面形状使得光线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折射。
3.5 口诀五:物体大,像小小当物体离凸透镜较远时,物体会放大成小的像。
这是因为离焦点较远的物体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较大。
3.6 口诀六:物体小,像大大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物体会缩小成大的像。
这是因为离焦点较近的物体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较小。
3.7 口诀七:焦距正负号凸透镜有两个焦点,其中一个是正焦点(F),另一个是负焦点(F’)。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5611ffa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16.png)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通用6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
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
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2、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像距(υ )像的性质应用u > 2f f<υ<2f 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u = 2f υ= 2f 倒立等大实像(实像大小转折)f< u<2f>2f 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u = f 不成像(像的虚实转折点)u < f υ> u 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口决一:"一焦(点)分虚实,二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口决二: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注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注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 2本知识点重点掌握的知识为:凸透镜成像规律与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
对于规律我们可以如此记忆“一倍焦距不成像,内虚外实分界明;二倍焦距物像等,外小内大实像成,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实像倒立虚像正,照、投、放大对应明常见考法本知识主要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题目的难度较大;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常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
物体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体凸透镜成像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251df0b7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5d.png)
物体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体凸透镜成像规律如下:
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异侧。
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6d3a08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67.png)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凸透镜是一种常见的光学器件,它是由两个球面组成的,其中至少一个球面是凸起的。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研究光线透过凸透镜后的成像情况的基本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主要有物距与像距、物高与像高的关系、放大率、透镜公式等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来讨论物距与像距的关系。
物距指的是物体与透镜之间的距离,记作u;像距指的是物体的像与透镜之间的距离,记作v。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存在以下公式关系:1/u + 1/v = 1/f其中,f表示焦距。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u变化时,像距v也会相应变化,但二者的倒数之和保持不变,其值等于焦距的倒数1/f。
其次,我们来讨论物高与像高的关系。
物高指的是物体的垂直高度,记作h1;像高指的是物体的像的垂直高度,记作h2。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高与像高之间存在以下公式关系:h2/h1 = -v/u其中,符号“-”表示像放大与物体放大方向相反。
当像的垂直高度为正时,物体的垂直高度为负;当像的垂直高度为负时,物体的垂直高度为正。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凸透镜的放大率。
凸透镜的放大率指的是像的垂直高度与物体的垂直高度的比值,记作V。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放大率的计算公式为:V = -h2/h1 = v/u放大率的值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当放大率为正值时,表示像与物体的高度方向相同放大;当放大率为负值时,表示像与物体的高度方向相反放大。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透镜公式。
透镜公式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一个重要公式,用于求解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透镜公式的表达式为:1/f = (n - 1) * (1/R1 - 1/R2)其中,n表示透镜的折射率;R1和R2分别表示透镜两个球面的曲率半径。
透镜公式可以用于计算焦距,也可以用于计算物距和像距中的任意两个未知量。
综上所述,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物距与像距、物高与像高的关系、放大率和透镜公式等几个方面来总结。
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研究光线在凸透镜中的传播和成像情况,对于光学实验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74bb21a84693daef5ef73d68.png)
3、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4、成实像时像的偏移问题:⑴像偏上时:①蜡烛上移②凸透镜下移③光屏上移⑵像偏下时①蜡烛下移②凸透镜上移③光屏下移
物距(u)
像的性质
应用
倒立或正立
放大或缩小
实像或虚像
像距(v)
u=∞(一束平行光)
实像点
V=f
测凸透镜焦距
u>2f
倒立缩小实像 Nhomakorabeaf<v<2f
照相机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实验室测焦距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投影仪
u=f
不成像、得到一束平行光
手电、汽车大灯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1、凸透镜成实像时总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物像异侧。成像规律: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f9ad03d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a5.png)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凸透镜是一种常用的透镜类型,它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和设备中。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指当光线通过凸透镜时,光线经过折射后所形成的像的性质和位置。
下面将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总结。
一、凸透镜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可以用光线六个基本规律来解释,即入射光线与主轴的关系、折射定律、等效焦点、主轴上的点的成像规律、像的放大缩小规律和像的正倒关系。
通过这些规律,可以确立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二、凸透镜的主焦点与等效焦距凸透镜有两个焦点,一个是物距在无限大时的物主焦点,也称为前焦点;另一个是像距在无限大时的像主焦点,也称为后焦点。
凸透镜的两个焦点位于透镜两侧,并且在透镜的主轴上。
凸透镜的等效焦距则是指将凸透镜看作是一种可以将物体与像距缩成相等的平凸透镜。
等效焦距与物距、像距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三、物体在凸透镜前成像规律当物体远离凸透镜时,物体与像之间的距离大于两倍的焦距,此时成像为实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等于两倍的焦距时,成像位置为无限远处,成像也是实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两倍的焦距时,成像为虚像,位置为透镜的同侧。
四、物体在凸透镜后成像规律当物体远离凸透镜时,成像位置在透镜的同侧,成像为实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等于两倍的焦距时,成像在无限远处,成像也是实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两倍的焦距时,成像为虚像,并且成像的位置在透镜的反侧。
五、物体与像的放大缩小规律物体与像之间存在着放大缩小的关系。
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成像为缩小的实像;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像为放大的虚像。
六、物体与像的正倒关系物体与像之间存在着正倒的关系。
当物体与透镜同侧时,成像为正立的实像;当物体与透镜反侧时,成像为倒立的虚像。
结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总结如上所述。
凸透镜成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光线的折射和成像规律来实现的。
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光学现象,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准确地进行光学设计和调整。
凸透镜成像总结规律
![凸透镜成像总结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d20d980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8.png)
凸透镜成像总结规律凸透镜成像是光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过凸透镜可以实现物体的放大或者缩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通过凸透镜的焦距、物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来描述的。
这些规律被称为成像公式,包括薄透镜成像公式和放大率公式。
薄透镜成像公式是描述凸透镜成像关系的基本公式。
当物体远离透镜时,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像距和物距之间的关系:1/f = 1/v - 1/u其中,f表示透镜的焦距,v表示像距,u表示物距。
当物体放置在焦点附近时,透镜成像效果最好,而当物体距离透镜远离焦点时,成像效果会变差。
另一个重要的成像规律是放大率公式。
放大率是指物体的像与物体的大小之比。
对于凸透镜成像来说,放大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m = -v/u其中,m表示放大率,v表示像距,u表示物距。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推导出以下结论:1. 如果物距为正,像距为正,这意味着物体和像都在透镜的同侧,放大率为正。
这种情况下,当物体越远离透镜时,像会更加放大。
2. 如果物距为正,像距为负,这意味着物体在透镜的一侧,像在透镜的另一侧,放大率为负。
这种情况下,像是倒立的。
3. 如果物距为负,像距为正,这意味着物体在透镜的一侧,像在透镜的另一侧,放大率为负。
这种情况下,像是倒立的。
4. 如果物距为负,像距为负,这意味着物体和像都在透镜的另一侧,放大率为正。
这种情况下,当物体越远离透镜时,像会更加放大。
综上所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凸透镜成像公式是通过焦距、物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来描述的,可以用于计算像的位置和放大率。
2. 物体和像的位置与放大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当物体离透镜越远,像会更加放大;当物体和像在透镜的同侧时,放大率为正,像是正立的;当物体和像在透镜的两侧时,放大率为负,像是倒立的。
凸透镜成像是光学中的基础知识,对理解和应用光学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我们可以计算出像的位置和放大率,实现对物体的放大或者缩小。
在实际应用中,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也被广泛应用于光学设备的设计和制造中,如相机镜头、望远镜等。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e060ae2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c2.png)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通过凸透镜成像实验和数学分析得出的定律和公式,包括成像距离和物距之间的关系、放大率等。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总结:
1.光的传播定律:
光线在空间中的传播遵循是直线传播的原理,也就是光线从光源发出后会沿着直线路径传播,直到遇到障碍物或折射介质。
2.凸透镜成像的构成:
凸透镜由两个球面构成,球面的中心位置与球面半径的关系决定了凸透镜的形状。
凸透镜有两个焦点,光线经过凸透镜时会经过折射,在焦点处发生会聚或发散的现象。
3.物体和像的位置关系:
根据光线传播定律,在凸透镜上方放置一个物体,会在凸透镜的下方形成一个与物体类似的像。
物体与像的位置关系取决于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和像距(像到透镜的距离)之间的关系。
4.聚焦规律:
凸透镜形成像的特点是物体距离凸透镜越近,像距越远;物体越远离凸透镜,像距越近。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位置变化时,像也会相应地改变位置。
5.放大率:
凸透镜的放大率是指像的高度与物体高度之间的比值。
放大率可以通过像高度与物高度的比值来计算,即放大率=像高度/物高度。
6.公式法: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通过公式来表达,其中最常用的是凸透镜公式和放大率公式。
凸透镜公式可以表示为:1/f=1/v-1/u,其中f为凸透镜的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放大率公式可以表示为:放大率=v/u。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进行总结,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凸透镜成像的知识。
在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可以根据这些规律来确定物体和像的位置,计算放大率等,从而更准确地进行实验和分析。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40f56295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9.png)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点一、凸透镜成像规律1心得: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联想它的应用来加以记忆,典型的三个应用是: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它们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
弄清这些仪器的原理,头脑中有使用这些仪器时的情景,就不难记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
2、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简要归纳成“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1)“一焦分虚实”: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成实像。
(2)“二焦分大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像,(焦点除外);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的。
(3)“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远离透镜,像逐渐变大。
(4)“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也靠近透镜,像逐渐变小。
要点二、凸透镜成像光路图1、成倒立缩小实像时,物距2u f>,像距2f v f>>如下图所示:2、成倒立放大实像时,物距2f u f>>,像距2v f>如下图所示:3、成正立放大虚像时,物距u f<如下图所示:类型一、探究凸透镜成像1、(•河北一模)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物体放在a点时,成、的实像,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当物体由a点运动到c 点,所成的像(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2. (•大丰市校级一模)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蜡烛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的物距是 cm,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的实像;投影仪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变式】把高2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cm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A.7.5cm B.12.5cm C.4.5cm D.10cm类型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3.(•通辽模拟)某人照相,拍了一张后,他向照相机移近了几步,再拍一张,如果照相机的位置不变,拍照的人应该()A.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大B.把镜头向里缩一些,人像变大C.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小D.把镜头向里缩一些,人像变小类型三、综合应用4. 下列光学仪器的应用,哪个得到的实像比物体大()A. 放大镜B. 幻灯机C. 照相机D. 潜望镜【变式】(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使用幻灯机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倒立放置C.只要是放大镜,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成放大的像D.平面镜能成等大的实像巩固练习一、选择1. 凸透镜所成正立像一定是( )A.像比物大 B.像比物小 C.像物分立透镜两侧 D.像物等大2.(•鄂州模拟)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A.5 cm B.10 cm C.20 cm D.30 cm3.(多选)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和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A.v<f B.f<v<2f C.u>2f D.f<u<2f4. 物体沿凸透镜主光轴从2倍焦距处匀速向外移动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速度将()A.像变大,速度变大 B.像变大,速度不变C.像变小,速度变小D.像变小,速度不变5. 用同一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探究甲、乙两物体的成像情况.实验时甲、乙两物体直立于光具座上,且甲物体比乙物体长些,它们经凸透镜成像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它们都成放大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B.若它们都成等大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短C.若它们都成缩小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D.不论成放大还是缩小的实像,甲的像都有可能比乙的像短二、填空7.将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透镜10cm的地方得到一个最小亮点。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5cc8bed5acfa1c7ab00cc10.png)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一.成像规律二.记忆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和像的移动方向一样)三.考点归纳:1.凸透镜焦距的测量:用平行光(太阳光或远距离的手电筒)垂直照射凸透镜,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承接到最小最亮的亮点,用刻度尺测量出亮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即是凸透镜的焦距。
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2.实验器材的摆放顺序:先将凸透镜、蜡烛、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3.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使它们在同一高度上。
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4.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的原因:(1)烛焰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2)烛焰在一倍焦距处不成像;(3)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5.成像变化情况: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大,物体靠近凸透镜,同时光屏远离凸透镜;(物近像远像变大);6.成实像时,物体越靠近焦点处,像越大;成虚像时,物体越靠近焦点处,像也越大。
(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7.蜡烛燃烧后会变短,光屏上烛焰的像位置会上升。
8.实验中选择蜡烛的缺点:蜡烛燃烧会变短,光屏上像的位置会上升;烛焰会晃动,成像不稳定。
改进:选发光二极管,优点:成像更稳定,容易对比大小。
9.发光二极管图案的选择:最好左右不对称,上下不对称。
10.实验后,在凸透镜前加凹透镜后,像和像距都变大,光屏需要远离凸透镜,相当于近视眼的原理。
11.实验后,在凸透镜前加凸透镜后,像和像距都变小,光屏需要靠近凸透镜,相当于远视眼的原理。
12.实验中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果用遮光布遮住透镜的一半,则屏上的像是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13.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若撤去光屏,则人眼在图示位置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14.完成实验后,给透镜戴上远视眼镜,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取下远视眼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远离透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及解释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51ad257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2c.png)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及解释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一种光学定律。
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且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实像;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且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虚像。
扩展资料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顺口溜及解释:
1、顺口溜:“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
”
2、解释:
“一倍焦距分虚实”是说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不能成像;当物距小于焦距(uf)时成实像,即焦点是凸透镜成虚像或实像的分界点。
“二倍焦距分大小”是说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f<u<2f)时,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物距小于一倍焦距(u2f)时,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即二倍焦距处是凸透镜成放大像或缩小像的分界处。
“像的大小像距定”,即像距变大像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像儿跟着物体跑”,即物体向哪个方向运动,像就向哪个方向移动。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口诀: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二倍焦点物像等。
实像总是异侧倒。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虚像总是同侧正。
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追着物体跑,物距像距和在变。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175db6d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1d.png)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通用6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 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 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
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 仅供参考, 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
1.调整它们的位置, 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2、调整它们, 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像距(υ )像的性质应用u > 2f f<υ<2f 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u = 2f υ= 2f 倒立等大实像(实像大小转折)f< u<2f>2f 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u = f 不成像(像的虚实转折点)u < f υ> u 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口决一: "一焦(点)分虚实, 二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 物远像变小"。
口决二:物远实像小而近, 物近实像大而远,如果物放焦点内, 正立放大虚像现;幻灯放像像好大, 物处一焦二焦间,相机缩你小不点, 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凸透镜, 本领大, 照相、幻灯和放大;二倍焦外倒实小, 二倍焦内倒实大;若是物放焦点内, 像物同侧虚像大;一条规律记在心, 物近像远像变大。
注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 幻灯片要倒着插。
注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 我们调节调焦环, 并非调焦距, 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 物离镜头越远, 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 2本知识点重点掌握的知识为: 凸透镜成像规律与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
对于规律我们可以如此记忆“一倍焦距不成像, 内虚外实分界明;二倍焦距物像等, 外小内大实像成, 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远像近像变小;实像倒立虚像正, 照、投、放大对应明常见考法本知识主要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 题目的难度较大;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常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归纳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144d9d8910ef12d2af9e7e8.png)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归纳1.测定凸透镜的焦距f并做好记录,方法:平行光聚焦法器材: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2.将实验器材按如图(书中72页图4-40)所示摆放*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1)u=f是成实像和虚像,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倒立一定是实像,实像—物像异侧;正立一定是虚像,虚像—物像同侧。
(2)u=2f是想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3)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成实像时(焦点外)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增大)(减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5)成虚像时(焦点内)物距减小像距减小像变小(增大)(增大)(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像远像变大*二倍焦距见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倒实正虚(6)垂直主光轴移动问题:①凸透镜移动方向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同——————像随透镜同向移动②蜡烛移动方向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反———————像随蜡烛反向移动(7)凸透镜成像为实像时上下相反,左右也相反。
5.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成虚像;②烛焰在焦点上不成像;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⑤可能凸透镜不在蜡烛与光屏中间。
6.粗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①使太阳光沿主光轴照射到凸透镜上,移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使光屏上出现最小的亮点,用刻度尺测出凸透镜中心到亮点之间的距离,即为该凸透镜的焦距。
②用一发光小灯泡,沿凸透镜主光轴移动,当透镜射出的光为平行光时,测出灯泡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
③利用凸透镜成像实验,移动光屏和蜡烛,直到光屏上出现倒立等大的实像为止,此时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的2倍。
7.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水流虽然比起上游来已经从群山之中解放了,但依然相当湍激,因此颇有放纵不羁之概,河面相当辽阔,每每有大小的洲屿,戴着新生的杂木。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f9eab0e910ef12d2bf9e708.png)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一.成像规律二.记忆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和像的搬动方向相同)三.考点归纳:1.凸透镜焦距的测量:用平行光(太阳光或远距离的手电筒)垂直照射凸透镜,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承接到最小最亮的亮点,用刻度尺测量出亮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即是凸透镜的焦距。
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辉拥有汇聚作用。
2.实验器材的摆放序次:先将凸透镜、蜡烛、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3.点燃蜡烛后,调治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使它们在同一高度上。
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4.无论怎样搬动光屏都找不到像的原因:(1)烛焰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2)烛焰在一倍焦距处不行像;(3)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5.成像变化情况: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大,物体凑近凸透镜,同岁月屏远离凸透镜;(物近像远像变大);6.成实像时,物体越凑近焦点处,像越大;成虚像时,物体越凑近焦点处,像也越大。
(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7.蜡烛燃烧后会变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地址会上升。
8.实验中选择蜡烛的缺点:蜡烛燃烧会变短,光屏上像的地址会上升;烛焰会晃动,成像不牢固。
改进:选发光二极管,优点:成像更牢固,简单比较大小。
9.发光二极管图案的选择:最好左右不对称,上下不对称。
10.实验后,在凸透镜前加凹透镜后,像和像距都变大,光屏需要远离凸透镜,相当于近视眼的原理。
11.实验后,在凸透镜前加凸透镜后,像和像距都变小,光屏需要凑近凸透镜,相当于远视眼的原理。
12.实验中在光屏上获取了清楚的像,若是用遮光布遮住透镜的一半,则屏上的像是亮度稍暗的完满的像。
13.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把蜡烛放在凸透镜以下列图,搬动光屏,光屏上出现清楚的像,若撤去光屏,则人眼在图示地址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14.完成实验后,给透镜戴上远视眼镜,调治光屏的地址,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楚的像,取下远视眼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地址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获取清楚的像,光屏应该远离透镜。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95f259c0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60.png)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是一种光学仪器,常用于放大和调节光线对物体的折射。
它的主要特点是中央较厚,两边较薄。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有以下几个方面:1.凸透镜成像的物像关系:当光线从一侧经过凸透镜时,根据凸透镜的物像关系,可以得出以下规律:-物距(即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与像距(即透镜与像的距离)的关系:根据透镜公式,我们可以得出公式:1/f=1/v-1/u其中,f为透镜的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变化时,通过改变物距和透镜与像的距离,可以得到不同位置的像。
-光线经过透镜的折射规律:当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时,会经过折射,并在焦点处聚焦成一个点。
这个点就是透镜的焦点。
-透镜成像的放大倍数:透镜成像的放大倍数可通过物距和像距的比值得出。
当物距大于像距时,成像为放大;当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像为缩小。
2.凸透镜的焦距和光点位置的关系:凸透镜的焦距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决定了成像的大小和位置。
根据焦点位置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以下情况:-焦点在透镜的一侧:此时,光线经过透镜后会聚焦成一个实像,在像的一侧。
-焦点在透镜的另一侧:此时,光线经过透镜后会发散,并形成一个虚像,位于像的一侧。
-焦点在无穷远处:当物距非常大时,可以近似认为焦点在无穷远处。
此时,光线经过透镜后会成为平行光线,形成一个无穷远的实像。
3.凸透镜的应用:凸透镜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应用:-放大镜:凸透镜可以放大物体,使它看起来更大,因此广泛应用于放大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中。
-灯具:凸透镜的特殊设计可以使光线聚焦在一个点上,被应用于灯具中,在灯光亮度和聚焦效果上有所提高。
-摄影机:透镜是摄影机的核心部件之一,通过透镜的折射和调节,可以成像并捕捉到所需的物体。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知识点,理解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光的传播和成像原理,并且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光学的知识。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312b4b42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e.png)
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且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实像;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且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虚像。
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规律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像位于物的异侧。
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规律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规律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34fa911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5.png)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
规律一
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规律二
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规律三
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像位于物的异侧。
规律四
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规律五
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口诀记忆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
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像远像变大。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和解释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和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7d7904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3.png)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和解释凸透镜是一种光学仪器,它能将光在表面反射,形成实体或虚拟的图像。
凸透镜有许多不同的用途,例如在照相机中用来成像,在太阳能电池中用来反射光线,甚至用于防御武器的导弹引导系统。
凸透镜是由双透镜组成的,它们结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成像规律。
这些成像规律可以用口诀总结如下:(一)聚焦点到焦距,焦距取镜心;(二)焦距到等距,等距大于焦距;(三)等距到焦点,体积乍减半新;(四)焦点到镜面,等距取焦点头。
以上口诀可以结合光的折射规律得出解释:(一)当光线从聚焦点出发,又经由凸透镜的镜面反射后,聚焦点与焦距的距离 =心到焦距的距离,这是凸透镜的特殊性质;(二)凸透镜反射后,光线会变得更加均匀线性,且聚焦点到等距的距离必须大于镜心到焦距的距离;(三)等距到焦点的距离为1/2镜心到焦距的距离,镜体积减半且光强度变弱;(四)又经由镜面的反射,等距到焦点的距离与焦点到镜面的距离一致,即等距=焦点。
可以看出,凸透镜存在特殊的成像规律,它比其他光学仪器更加容易操作,可以解决实际应用中更复杂的问题。
此外,凸透镜也可以用来检测物体的运动,分析光线的性质,以及检测实验室中某些物质的化学结构。
凸透镜由于其具有特殊的成像规律,与几何光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几何光学中,当光线从一个媒介到另一个媒介的时候,它会改变方向和受到折射,而凸透镜可以将这种变化产生的图像成像到特定的位置,从而满足不同使用要求。
从实际应用来看,凸透镜在照相机、太阳能电池、导弹引导系统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甚至可以用于放大物体的图像。
凸透镜的特殊成像规律让它成为光学仪器中最重要的一种。
由于其成像规律的特殊性,凸透镜可以应用于许多不同的场合,如医疗检查、测量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口诀和其解释,不但有助于深入了解凸透镜的特性,更可以促进我们对光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让我们更好地应用相关技术,为实际应用做出贡献。
本文就以《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和解释》为标题,分析、总结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及其解释,并从实践应用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凸透镜的特殊性,以及它对光学知识的发展所做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一.成像规律
二.记忆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和像的移动方向一样)三.考点归纳:凸透镜焦距的测量:用平行光(太阳光或远距离的手电筒)垂直照1.用刻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承接到最小最亮的亮点,射凸透镜,由此可知,即是凸透镜的焦距。
度尺测量出亮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实验器材的
摆放顺序:2.先将凸透镜、蜡烛、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使它们在同3.
一高度上。
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1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的原因:4.
1)烛焰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2)烛焰在一倍焦距处不成像;
()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3成像变化情况: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大,物体靠近凸透镜,同时光 5. 屏远离凸透镜;(物近像远像变大);成实像时,物体越靠近焦点处,像越大;成虚
像时,物体越靠近6.
焦点处,像也越大。
(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7.蜡烛
燃烧后会变短,光屏上烛焰的像位置会上升。
实验中选择蜡烛的缺点:蜡烛燃烧会变短,光屏上像的位置会上8.
烛焰会晃动,成像不稳定。
改进:选发光二极管,优点:成像更升; 稳定,容易对比大小。
9.发光二极管图案的选择:最好左右不对称,上下不对称。
实验后,在凸透镜前加凹透镜后,像和像距都变大,光屏需要远10.
离凸透镜,相当于近视眼的原理。
11.实验后,在凸透镜前加凸透镜后,像和像距都变小,光屏需要靠近凸透镜,相当于远视眼的原理。
2
如果用遮光布遮住透镜的一半,12.实验中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则屏上的像是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移动光屏,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如图所示,13.
则人眼在图示位置能观察到蜡烛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若撤去光屏,
的像。
完成实验后,给透镜戴上远视眼镜,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14.取下远视眼镜,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远离透镜。
15.把蜡烛放在一倍焦点处,移动光屏,光屏上无像,但是会有大小不变的光斑。
16.把蜡烛放在一倍焦点以内,移动光屏,光屏上无像,但是会出现大小变化的光斑。
17.如图所示,若光屏上有像,像必定是倒立、缩小、实像。
这时候把凸透镜固定,把光屏和蜡烛调换,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实像。
(口诀:物近像远像变大,光屏上的像都是倒立的实像)
3
固定蜡烛和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凸透镜,发现光屏上都没有像,18. )
u+v≥4f原因是:蜡烛和光屏之间的距离太小了。
(理论要求:
如图所示切除凸透镜中间的阴影部分后,一个凸透镜变成两个小19.然后把蜡烛放在半凸透镜。
切除后若保持凸透镜剩余部分位置不变,
P点,则光屏上出1个像。
在实验中,光屏上已得到清晰的像,微风吹动烛焰向自己方向摆20. 动时,光屏上的像则远离自己方向摆动。
f图像,立刻可以找到一个点u=v=2f.从而知道的值。
vu21.看到-
在实验中,光屏上已经得到清晰的像,这时把凸透镜稍微向下移22. 动一点,光屏上像的位置也会向下移动一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