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车间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2

储运要求
●保持容器密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迅速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畅通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误食,饮足量温水,催吐 ●必要时给输氧或人工呼吸,就医
灭火方法
●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采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防护措施
●必须穿防护服 ●必须戴防毒口罩 ●必须戴防护眼镜 ●必须戴防护手套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1,2-Ethylenediamine
UNNo. 1604
1,2-乙二胺
C2H8N2
CASNo.107-15-3
特 性:纯品为无色或微黄色粘稠液体,有类似氨的气味。 注 意:本品易燃,具刺激性。与硫酸、盐酸等强酸发 生剧烈反应。严禁接触明火、高热、强酸! 危 险 性
●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高浓度吸入有麻醉作用,引起头痛、头晕、恶 心、呕吐等 ●持续大量吸入,可致昏迷 ●皮肤较长时间接触有刺激性
泄漏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 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或用大 量水冲洗 ●大量泄漏: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储运要求
●储存于音量、通风仓间 ●容器密封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急
救
●迅速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 通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误食,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必要时给输氧或人工呼吸,就医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车间)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UN NO.1165 1,4-二氧六环-------------CN NO.32098理化特性•熔点(C ):,沸点(C ):,闪点(C): 12,爆炸极限[%(V/V)]: 2-,相对密度(水1):;(空气1):引燃温度(C ): 180•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外观与性状:无色,带有醚味的透明液体。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卤素。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在体内有蓄积作用。
接触大量蒸气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伴有头晕、头痛、嗜睡、恶心、呕吐等。
可致肝、肾损害,甚至发生尿毒症。
込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危险特性•危险特性:遇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灭火方法:遇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1211灭火剂、干粉、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卤素接触。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甲醇、氯气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甲醇、氯气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本文档旨在提供甲醇和氯气两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告知信息,以确保工作场所和使用者的安全。
1.甲醇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
甲醇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和化学原料,但也是一种危险化学品。
以下是甲醇的安全告知:
- 甲醇具有易燃性,请远离明火和高温源。
-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以免引起刺激和损伤。
- 使用甲醇时,请确保通风良好的工作环境,避免吸入甲醇蒸气。
- 严禁将甲醇倒入不适当的或与其他物质混合,以防止事故和化学反应的发生。
- 在使用甲醇时,请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
2.氯气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
氯气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气体,但也属于危险化学品。
以下是氯气的安全告知:
- 氯气具有剧毒性,请避免直接接触和吸入氯气。
- 应在通风良好的区域使用氯气,以降低氯气浓度对人体的危害。
- 氯气可与其他物质发生严重的化学反应,应避免与可燃物质和可氧化物接触。
- 使用氯气的设备和必须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保持良好的状态。
- 在使用氯气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呼吸器、防护服和防护眼镜。
3.总结
甲醇和氯气作为危险化学品,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请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要求,并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以
提高员工和使用者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同时,应建立紧急情况和事故报告机制,及时处理和汇报化学品相关的安全事件。
请遵守以上告知牌内容,确保甲醇、氯气等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一)危化品易燃易爆禁止携带火种且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保障健康和安全乙醇(工业酒精)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
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
长期酗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
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皱裂和皮炎。
【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114.1沸点(℃):78.3相对密度(水=1):0.79蒸汽相对密度(空气=1):1.59【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皮肤接触】脱掉所有被污染衣服,用清水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部至少15MIN。
就医。
【不慎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万一患者出现呕吐现象,请保持呼吸道系统畅通、干净。
如果患者呼吸困难,请立即采取吸氧治疗或人工呼吸。
【不慎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
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
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双氧水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Hydrogen peroxide双氧水H2O2 无色透明液体 最大存储量 有微弱的特殊气味 50t有害液体,对人体有害!● 本品助燃,具强刺激性● 口服中毒● 与无机化合物接触迅速分解,放出大量热跟氧● 受热、撞击作用下易产生爆炸●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 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
● 应与活性金属粉末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 保持容器密封。
● 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
● 切断泄露源,喷水冷却容器直至灭火结束。
● 所用灭火剂雾状水、干粉、砂土。
●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式防毒面具,穿防化服。
●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
● 远离易燃、可燃物。
防止蒸汽泄露到工作场所 ● 避免与活性金属、粉末接触。
● 皮肤接触:脱去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措施部门责任人:李新威现场责任人:金耀连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公司安全科: 车间联系人电话:危险性 储运要求 泄漏处置 急 救 灭火方法 危险漯河科瑞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1目的为指导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规范本公司的危险源管理,保证公司的安全生产,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内的重大危险源管理。
3 职责与分工主管部门:生产部、仓储部、安全科。
负责指导本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工作。
相关部门:公司各部门、各车间。
负责本部门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管理工作。
4 内容与要求4、1 重大危险源辩识重大危险源: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危险化学品车辆入厂安全交底告知书

危险化学品车辆入厂安全交底告知书为保障危险化学品在厂内运输和卸车安全,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危化品车辆司机进入***********有限公司厂区时必须遵守此告知书,具体内容如下:一、通用安全规定:(一)车辆进出厂区,必须严格履行登记、出门手续。
(二)危险化学品车辆(溶剂油、硫酸,其余可不必)必须安装尾气阻火器,在装卸现场禁止使用手机、照相机等易产生火花的电器设备。
(三)进入厂区禁止吸烟,禁止在危险区域逗留。
未经许可不能进入车间、仓库等厂房内部,不得乱动厂内任何原料、设备、设施等物品。
(四)厂内运输通道上严禁私自停车,要按指定路线行车(有车间人员指引),在指定的地点停放、装卸货物,严禁乱停乱放。
(五)机动车辆进入厂区时速不超过15公里,进入生产装装卸界区时速不超过5公里,同时必须严格遵守厂内道路设置的限高、限宽、限重等标识的规定。
(六)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必须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装卸人要掌握、所运危险货物的理化性质、防护措施及应急措施。
二、装卸安全规定:(一)驾驶员及随车人员离开车辆时必须佩戴安全帽,运输易燃易爆液体的车辆驾驶员及随车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
(二)倒车或进行其他方式的车位调整时,必须有专人负责指挥,确保不伤害人员和设备。
(三)在有坡度的场地装卸货物时必须采取防止车辆溜坡的有效措施。
(四)启动车辆前必须确认车上没有作业人员、周围区域无人。
(五)危险货物装卸安全1.危险货物卸车前车辆需熄火,装卸过程中,并服从公司有关安全管理规定,且不得在装卸作业区内维修车辆。
2.卸车作业时,必须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卸车操作过程中,具有相应资质的随车人员(液碱、硫酸、醋酸等)负责本车上管道连接和设备设施的操作,车间的任何设备设施未经许可,不得操作。
3.危险货物罐车必须保持有效长度的静电拖地带,装卸作业前,必须先将车体有效接地,连接好静电接地线,在使用非导静电胶管时,要用导线将胶管两端的金属法兰进行跨接,以保证消除静电的积聚。
六大风险点作业场所安全告知牌

金属熔融作业场所安全告知牌 高温
High Temperature 易造成高温灼烫,对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等生理功能产生影响的同时,还可导致中暑性疾病,如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
热辐射 高温灼烫 注意高温
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同时垫高头部、解
开衣服,用毛巾或冰块敷头部、掖窝等处,并
及时送医院。
隔热、通风;个人防护、卫生保健和健康监护;
合理的劳动休息。
注 意 防 护
注 意 通 风
严禁无关人员
进入高温作业区
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安全告知牌 喷涂油漆作业场所安全告知牌 喷涂油漆作业
(一)严格执行作业审批制度,经作业负责人批准后方可作业。
(二)坚持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在作业开始前,对危险有害因素浓度进行检测。
(三)必须采取充分的通风换气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四)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安全带(绳)、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等防护用品。
(五)必须安排监护人员。
监护人员应密切监视作业状况,不得离岗。
(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警,严禁盲目施救。
●硫化氢 作业场所最高容许浓度:10mg/m 3
●氧含量
空气中氧含量:不低于19.5%
●甲烷
爆炸下限5%
●一氧化碳
爆炸下限12.5%
作业场所最高容许浓度:20mg/m 3 报警电话:110 119 急救电话:120 安全管理员: 联系方式:
严禁无关人员
进入有限空间
危 险 性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可燃粉尘作业场所安全告知牌
可燃气体作业场所安全告知牌
危险化学品使用场所安全告知牌
危险化学品使用场所安全告知牌。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熔点(℃):—81.8/119kPa
沸点(℃):-83
相对密度(水=1):0.62
饱和蒸气压(kPa):4053(16。8℃)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能与Cu、Ag、Hg等化合物生成爆炸性化合物。
【急救措施】吸放: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接触: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四)
危化品易燃易爆禁止携带火种且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保障健康和安全
油漆
(树脂)
【接触后表现】损害一般无特异性,症状取决于接触物物理化学性质、浓度,接触方式,接触时间长短。轻者仅局部出现水肿性红斑和豆疹,重者发展到形成水疱,大疮,糜烂、溃疡、坏死。自觉瘙痒、灼热、肿痛,严重者头痛、恶心、发热、畏寒。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218.8
沸点(℃):—183.1
相对密度(水=1):1。14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43
【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水或生理盐水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眼部至少15MIN。就医。
【不慎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万一患者出现呕吐现象,请保持呼吸道系统畅通、干净。如果患者呼吸困难,请立即采取吸氧治疗或人工呼吸.
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告知:硝酸(HNO3)UN NO.2031,CN NO。
.硝酸是一种强腐蚀性、强氧化性、强刺激性溶解性物质,与水混溶,相对密度为1.50g/ml。
如果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在泄漏处置时,要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和化学防护服。
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要使水进入储存内。
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储存时要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
硝酸接触后会引起刺激作用,包括流泪、咽喉刺激感、咳嗽,并伴有头痛、头晕、胸闷等症状。
长期接触可引起牙齿酸蚀症,皮肤接触会引起灼伤。
口服硝酸会引起剧痛、烧灼伤以致形成溃疡;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肾损害、休克以致窒息等。
眼睛接触时,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就医。
吸入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难时给输氧。
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然后就医。
食入时,误服者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告知:硫酸(H2SO4)XXX。
硫酸是一种强腐蚀性、强氧化性、强刺激性物质,沸点为330℃,相对密度为1.83 g/ml。
在泄漏处置时,要注意防止与易燃、可燃物,碱类、金属粉末等接触,不可混储混运。
大量泄漏时,要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储存时要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
硫酸接触后会引起刺激作用,包括皮肤接触会引起灼伤,眼睛接触会引起严重的眼部损伤。
口服硫酸会引起剧痛、烧灼伤以致形成溃疡,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肾损害、休克以致窒息等。
吸入时,会引起呼吸道刺激和肺水肿,严重者可能有窒息等。
眼睛接触时,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就医。
危险化学品安全警示牌_硫酸

锌 业 二 厂 危 化 品 安 全 告 知 牌Sulfuric acid硫 酸化学式:H 2SO 4 最大贮量约15吨危险危规编号:81007最高容许浓度98%当心腐蚀 当心爆炸 当心中毒Caution , corrosion Caution , explosion Caution , poisoning理 化 性 状: ◆无色油状腐蚀性液体,有强烈的吸湿性。
密度:(水:1)1.83;(空气:1):3.4;熔点10.4℃;沸点:338℃危 险 特 性: ◆健康危害吸入:吸入高浓度的硫酸酸雾有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严重者发生喉头水肿、支气管炎甚至肺水肿。
眼睛接触:溅入硫酸后引起结膜炎及水肿,角膜浑浊以至穿孔。
皮肤接触:局部刺痛,皮肤由潮红转为暗褐色。
口服:误服硫酸后,口腔、咽部、胸部和腹部立即有剧烈的灼热痛,唇、口腔、咽部均见灼伤以致形成溃疡,呕吐物及腹泻物呈黑色血性,胃肠道穿孔。
口服浓硫酸致死量约为5毫升。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
与易燃物和可燃物长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遇电石、高氯酸盐、硝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燃烧或爆炸,有强烈的吸水性和腐蚀性。
急 救 措 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立即用流动的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后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
泄 漏 处 理 ◆撤离现场无关人员,进行隔离。
◆少量泄漏应切断泄漏源或堵住泄漏点,用石灰或碱进行中和,再用大量清水冲洗。
◆大量泄漏时要启用防护围堰收集、转移,同时迅速倒库,降低泄漏酸库液位,勿使泄漏硫酸与可燃物接触。
车间安全风险告知牌

风险等级 二级 橙色
管理责任人 徐国良
安全风险告知牌
危险因素
事故诱因
1、爆炸 2、火灾 3、中毒 4、其他伤害
1、回流温度过高,冷凝器来不及冷却,导致釜内压力升高, 乙醇蒸汽泄漏或者大量泄放至尾气管,有火灾爆炸风险。 2、冷凝器故障,或者冷却水断流,冷凝器失去冷却效果,导 致釜内压力升高,乙醇蒸汽泄漏或者大量泄放至尾气管,有 火灾爆炸风险。
主要防范措施
重要 提示
培训上岗、严禁 离岗、严格遵循 安全操作规程
应急电话 火警:119 急救:120
1、温度、冷却水流量现场声光报警;温度—冷却水流量—蒸
汽阀门连锁。
图
2、现场可燃气体报警。
片
3、对安全设施定期维护保养,确保其可靠性。
4、员工安全操作规程定期培训考核。
第2页/共4页
风险点名称 酰氯化反应
第3页/共4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4页/共4页
主要防范措施
重要 提示
持证上岗、严格 遵循安全操作规 程
应急电话 火警:119 急救:120
1、装置带有反应温度与三氯化磷滴加速率的连锁报警及紧急
切断装置。
2、设置可燃气体泄漏报警装置。
图
3、每班对危化品管线进行巡查。
片
4、配备防毒面具等应急物资,发洁。
风险等级 一级 红色
管理责任人 徐峰
安全风险告知牌
危险因素
事故诱因
1、容器爆炸 2、火灾 3、中毒 4、其他伤害
1、三氯化磷高位槽或者管线阀门泄漏,可引起人员急性中毒,
泄漏的三氯化磷一旦遇水可猛烈分解,产生大量热和浓烟。 2、三氯化磷滴加速度过快,反应升温过快,会发生冲料、溢 料事故,更会发生火灾、中毒等次生事故。冲料、溢料事故, 更会发生火灾、中毒等次生事故。
车间危险源风险辨识及管控措施告知牌

导
警
致 后
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示 标
果
志
危险源 名称
编号
危险化学品 SYC-QKYCC-12
危 险 因
1、化学品使用,化学品泄漏,可能造成中毒; 2、化学品储量存放超标; 3、明火、电气火灾等可能导致火灾因素。
素
1、化学品应定点存放,保证通风,存放中的化学品应处于密
应 对 措 施
封状态,避免泄露。作业现场应有稀释水源并备有公用防毒 面具; 2、化学品存放应指定责任人,并在现场明确标明储量; 3、化学品存放区域严禁烟火,必须配备灭火器,消防砂等 应急物资。并设专人维护,每天检查一次。并保证存放区
6. 乙炔瓶放倒存放或使用"
1.拒绝使用
2. 检验周期内使用,定期检验保证气瓶安全附件完好
应
3. 存放和使用工业气瓶时必须使用防倾倒装置
对
措 4. 存放和使用与明火间距≥5米 施
5. 更换,清理作业现场易燃物
危险源 名称
工业管道
编号
SYC-QKYCC16
1. 架空管道支架不牢固
危 险
2. 压缩空气管道出口防护缺陷
对
2. 与钻床保持相对的距离并戴护目镜
措
施
3.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导
警
致
示
后
可能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标
果
志
危险源 名称
作业环境
编 号 SYC-QKYCC-18
1.地面坑池无盖板
危
险 2. 作业区域地面有突出绊脚物等
因
素
3. 器具占道,地面有积油、积水
1.设置盖板或护栏
应
对 2. 清除绊脚物等,或设置盖板或护栏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化工有限公司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告知纯 碱暂存量 管理负责人使用人吨腐蚀品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直接接触可引起皮肤和眼灼伤。
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急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消消防措施: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泄漏应急处理 :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存: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应与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防护措施应急电话;****化工有限公司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告知亚硫酸钠暂存量管理负责人使用人吨腐蚀品危险性概述:健康:对眼睛、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环境: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该品不燃,具刺激性。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操作处置: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避免与酸类接触。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硫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危化品仓库安全风险点告知牌

危化品仓库安全风险点告知牌
危化品仓库安全风险点告知牌
风险点名称:危化品仓库
风险等级:重大风险
危险因素:
1、火灾:易燃,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破裂和爆炸事故;遇热、光、水分、过氧化物及铁质易自聚而引起爆炸;室内通风不够,导致气体集聚;包装破损,使液体流散,遇火源形成流淌火灾;人体静电、雷击、人员带入火种。
2、爆炸
3、中毒窒息
管理责任人:
安全防范措施、要求:
1.现场加强通风,设防爆风机;
2.设置防泄漏漫坡;
3.穿防静电服操作,保持防雷装置的良好;
4.仓库内及附近严禁烟火,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
禁吸烟;
5.贮存场所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
6.操作人员应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7.仓库内严禁放禁忌物,不应放其它可燃物。
重要:严禁
戴手套操作!局部照明用安全电压!提示设备必须接地。
应急(未提供)。
车间危险源风险辨识及管控措施告知牌

致 后
可能发生电击伤事故
示 标
果
志
危险源 名称
编号
叉车 SYC-QKYCC-05
危 险 因 素
1、车辆灯光失效、喇叭不响,离合器、制动、方向等性能 失效; 2、未按规定时速运行或车辆带故障行驶; 3、车辆倒车、行驶时对周边环境观察不仔细或判断失误; 4、未按“叉车工作业八不准”规定要求作业.
1、驾驶人员每日开始工作前对叉车性能进行检查,发现车 辆灯光失效、喇叭不响,离合器、制动、方向等性能失效等 异常状况立即停止作业,并反馈维修工; 应 2、叉车在厂区道路行驶应小于15公里/小时,车间内部行 对 驶应小于5公里/小时。出现故障立即停止,严禁带故障行驶; 措 3、起步时应察看周围有无人员和障碍物,然后鸣笛起步; 施 在叉车流转频繁的路口和路段设立人行通道,并保留安全距 离; 4、严格按照“叉车工作业八不准”规定要求作业,并在 现场目视化.
导
警
致 后
发生物体打击、划伤事故
示 标
果
识
危险源 名称
编号
低压电气柜(箱) SYC-QKYCC-04
1、配电箱外露带电部分无屏护; 危 2、配电箱内插座接线不正确或电气元件、线路凌乱、蓬 险 松、裸露,接触不良.; 因 3、配电箱内有纱头或其它杂物、积水等; 素 4 、电器柜门随意开启;
5、金属外壳与电网PE线连接不可靠.
导
警
致 后
可能发生其他伤害事故
示 标
果
志
危险源 名称
编号
直梯 SYC-QKYCC-10
危 险
1、梯宽、梯级间隔及护笼条尺寸不符合标准; 2、人员随意攀登.
因
素
应 1、梯宽尺寸最佳为500MM,不得小于300MM.梯级间 对 隔应为300MM,踏棍应采用直径20MM的圆钢。护条数 措 量不得少于5根; 施 2、非工作人员严禁攀登,攀登作业时必须要有专人监护.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一)危化品易燃易爆禁止携带火种且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保障健康和安全乙醇(工业酒精)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
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
长期酗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
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皱裂和皮炎。
【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沸点(℃):相对密度(水=1):蒸汽相对密度(空气=1):【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皮肤接触】脱掉所有被污染衣服,用清水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部至少15MIN。
就医。
【不慎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万一患者出现呕吐现象,请保持呼吸道系统畅通、干净。
如果患者呼吸困难,请立即采取吸氧治疗或人工呼吸。
【不慎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
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
11 / 10膜液(异丙醇)【健康危害】接触高明度蒸气出现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刺激症状。
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迅速撤离泄泄漏漏污处染置区人员至上风 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 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 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 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 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 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 通风。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 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 体。
联系电话:*******
Propane 丙烷 C3H4
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UN NO. 1798 CAS NO. 74-98-6
最大存储量
危险
有单纯性窒息及麻醉作用
危险性 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 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 危险。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气体 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 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防护措施
迅速撤离泄泄漏漏污处染置区人员至上风 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 入。
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 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 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吸收剂盖 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 防止气体进入。不要直接接触泄 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 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 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 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 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 复、检验后再用。
应急处理:人员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上风处,迅速通知
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能发
值班领导,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建议应急
乙炔、氧气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危化品易燃易爆禁止携带火种且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保障健康和安全品名氧气乙炔气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应急处理注意防护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危险性理化数据】【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
提供良好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熔点(℃): --218.8【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的自然通风条件。
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沸点(℃): -183.1【不慎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给输氧。
人工呼吸。
就医。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相对密度(水=1): 1.14【不慎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护。
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相对蒸气密度 ( 空气=1):1.43【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肺水肿、窒息。
吸入的氧浓度在80%【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身体防护】穿工作服。
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 , 能般作业工作服。
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与易燃物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
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竭而死亡。
性的混合物。
【健康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
急【危险性理化数据】【急救措施】吸放: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注意保暖,呼吸困难【身体防护措施】性中毒:接触 10~ 20%乙炔,工人熔点(℃): -81.8/119kPa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吸入沸点(℃): -83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乙炔、氧气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乙炔、氧气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请注意防护,保障健康和安全,危化品易燃易爆,禁止携带火种且对人体有害。
氧气的危害在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
吸入40~60%的氧时,会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
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窒息。
吸入的氧浓度在80%以上时,会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理化特性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沸点(℃):相对密度(水=1):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危险特性该化学品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应急处理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不慎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给输氧。
人工呼吸。
就医。
【不慎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注意防护工程控制】密闭操作。
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
乙炔气的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接触10~20%乙炔,工人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乙炔,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后眩晕、头痛、恶心和呕吐。
急救措施吸放: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氯气暂存量 管理责任人 监督责任人第类有毒气体●熔点(℃):,沸点(℃):,相对密度(水1):;(空气1):蒸汽压:505kPa (℃)●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健康危害:本品侵入人体的途径为吸入。
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氧气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
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
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
潜水员深潜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微血管阻塞,发生“减压病”。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吸入本品后,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就医。
就医。
●危险特性:本品一般储存于高压容器内,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为,本品不燃,要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化学防护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防护措施厂应急办:急救:120 火警:119操作注意事项 健康危害 警 告理化特性急救措施 危险特性 泄漏处置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二甲苯UN NO. 1307 暂存量 管理责任人 监督责任人CN NO. 33535第类高闪点易燃液体●熔点(℃):,沸点(℃):139,闪点(℃):25,爆炸极限[%(V/V)]:,相对密度(水1):;(空气1): 引燃温度(℃):525●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禁配物:强氧化剂。
●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
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
有的有癔病样发作。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防护措施厂应急办:急救:120 火警:119警 告健康危害 理化特性 急救措施 操作注意事项 危险特性 泄漏处置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吡 啶UN NO. 1282 暂存量 管理责任人 监督责任人CN NO. 32104第中闪点易燃液体●熔点(℃):-42,沸点(℃): 闪点(℃):17,爆炸极限[%(V/V)]:,相对密度(水1):;(空气1):引燃温度(℃):482 ●溶解性:溶于水、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微黄色液体,有恶臭。
●禁配物:酸类、强氧化剂、氯仿。
●有强烈刺激性;能麻醉中枢神经系统。
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高浓度吸入后,轻者有心快或窒息感,继之出现抑郁、肌无力、呕吐;重者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强直性痉挛、血压下降。
误服可致死。
慢性影响:长期吸入出现头晕、头痛、失眠、步态不稳及消化道功能紊乱。
可发生肝肾损害。
可致多发性神经病。
对皮肤有刺激性,可引起皮炎,有时有光感性皮炎。
?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导泄。
就医。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高温时分解,释出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
与硫酸、硝酸、氯磺酸、顺丁烯二酸酐等剧烈反应,有爆炸危险。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防护措施厂应急办:急救:120 火警:119危 险健康危害 理化特性 急救措施 危险特性 泄漏处置 操作注意事项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 硫 酸 UN暂存量 管理责任人 监督责任人 CN NO. 81007第类酸性腐蚀品●熔点(℃):,沸点(℃):330,闪点(℃):无意义,爆炸极限[%(V/V)]:无意义, 相对密度(水1): ;(空气1): 引燃温度(℃):无意义 ●溶解性:与水混溶 ●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
●稳定性:稳定 。
●禁配物:碱类、碱金属、水、强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
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
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
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
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危险特性: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遇水大量放热, 可发生沸溅。
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
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皮肤。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还原剂、碱类、碱金属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酸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