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重点(已整理)(DOC)

合集下载

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资料考试重点

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资料考试重点

⽔污染控制⼯程复习资料考试重点1.⽔循环包括:⾃然界⽔循环⽔的社会循环2.为了系统地排除和处置各种废⽔⽽建设的⼀整套⼯程设施称为排⽔系统3排⽔系统类型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

4.概念:是将⽣活污⽔、⼯业废⽔和⾬⽔混合在同⼀套管渠内排除的系统。

可分为直排式合流制排⽔系统和截流式合流制排⽔系统。

5.概念:将⽣活污⽔、⼯业废⽔和⾬⽔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独⽴的管渠内排除的系统。

排除⽣活污⽔、城市污⽔或⼯业废⽔的系统称为污⽔排⽔系统,排除⾬⽔的系统称为⾬⽔排⽔系统。

分类:由于⾬⽔排除⽅式的不同,分流制排⽔系统⼜可分为完全分流制、不完全分流制和半分流制三种。

6.排⽔系统是收集、输送、处理、利⽤及排放废⽔的全部⼯程设施。

管渠系统:收集和输送废⽔的⼯程设施。

污⽔⼚:改善⽔质和回收利⽤污⽔的⼯程设施。

出⽔⼝:废⽔排⼊⽔体的⼯程设施。

7.管渠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管道或渠道,渠道可分为暗渠和明渠。

管道和渠道的要求:①不漏⽔;②抗侵蚀;③内壁⾯整齐光滑;④有⾜够的强度。

8.管道:预制的圆形管⼦。

绝⼤部分为⾮⾦属材料制成。

混凝⼟管钢筋混凝⼟管陶⼟管⾦属管9.检查井⼜称窨井,主要是为了检查、清通和连接管道⽽设置的。

检查井通常设在管渠交汇、转弯、管径或坡度变化等处,相隔⼀定距离的直线管道上也设置检查井10. 当上下游管段出现较⼤的落差(⼤于1m)时,⼀般检查井不再适⽤,改⽤跌⽔井连接。

跌⽔井是设有消能设施的检查井,它可以克服⽔流跌落时产⽣的巨⼤冲击⼒,宜设在直线沟段上。

⽬前常⽤的有竖管式和阶梯式两种。

11.管道出⽔⼝⼀般设在岸边。

12.污⽔管道的出⽔⼝应尽可能淹没在⽔中,管顶标⾼⼀般在常⽔位以下,使污⽔和河⽔混合得较好,同时可以避免污⽔沿滩流泻,造成环境污染。

⾬⽔管道的出⽔⼝应露在⽔⾯以上,否则天晴时河⽔倒灌管道,造成死⽔。

13.管道⽔⼒学设计原则:①不溢流②不淤积③不冲刷管壁④要注意通风(h/D<1)14. Q—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m3/s;流量公式:Av Q=15. A—设计管段的过⽔断⾯⾯积,m2;流速公式:v—设计管段过⽔断⾯的平均流速,m/s;21321IRnv=R—⽔⼒半径(过⽔断⾯⾯积与湿周的⽐值),m;I—⽔⼒坡度(即⽔⾯坡度,也等于管底坡度i);n—管壁粗糙系数。

水污染控制工程重点复习题(最终版)

水污染控制工程重点复习题(最终版)

《水污染控制工程》重点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一大类生物处理法的统称,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曝气生物滤池及生物流化床等工艺形式,其共同的特点是微生物附着生长在滤料或填料表面上,形成生物膜。

污水与生物膜接触后,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转化,污水得到净化。

2、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

活性污泥法是向废水中连续通入空气,经一定时间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状絮凝物。

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

3、生物脱氮生物脱氮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有机氮和氨态氮转化为N 2和N x O 气体的过程。

其中包括硝化和反硝化两个反应过程。

(PPT 版)含氮化合物经过氨化、硝化、反硝化后,转变为氮气而被除去的过程。

(课本版)4、泥龄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又称污泥龄,是指反应系统内的微生物全部更新一次所用的时间,在工程上,就是指反应系统内微生物总量与每日排出的剩余微生物量的比值。

以θC 表示,单位为d 。

5、污泥比阻单位质量干滤饼的过滤阻力m/kg ,比阻抗值越大的污泥,越难过滤,其脱水性能也差。

6、水体自净河流的自净作用是指河水中的污染物质在河水向下游流动中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

7、废水生物处理定义1:利用微生物的氧化分解及转化功能,以废水有机物作为微生物的营养物质,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被降解、转化,废水得以净化。

定义2:污水的生物处理是利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个体微小、代谢营养 多样、适应能力强的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对污水进行净化的处理方法。

(课本上有两种定义,自己选择哈!)8、BOD 5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氧化分解污水或受污染的天然水样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氧量(20℃,5d )。

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

水污染控制工程 重点

水污染控制工程 重点

《水污染控制工程》重点一、名词解释1.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物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mg/L),间接反映了水中可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

P32.化学需氧量(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mg/L)。

P33.好氧生物处理:污水中有分子氧存在的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但主要是好氧细菌)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P894.厌氧生物处理:在没有分子氧及化合态氧存在的条件下,兼性细菌与厌氧细菌降解和稳定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方法。

P905.污泥体积指数(SVI):曝气池混合液沉淀30min后,每单位质量干污泥形成的湿污泥的体积(mL/g)。

P1086.活性污泥:由细菌、菌胶团、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体及吸附的污水中有机质和无机物质组成的,有一定的活力,具有良好的污水净化功能的絮绒状污泥。

P1077.高级氧化工艺:采用两种或多种氧化剂联用发生协同效应,或者与催化剂联用,提高·OH的生成量和生成速率,加速反应过程,提高处理效率和出水水质的工艺。

P3228.交换容量:离子交换树脂最重要的性能,定量地表示树脂交换能力的大小,单位mol/kg(干树脂)或者mol/L(湿树脂),包括全交换容量和工作交换容量。

P3429.膜析法: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膜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作推动力对水溶液中某些物质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的方法的统称。

P35610.反渗透法:一种借助压力促使水分子反向渗透,以浓缩溶液和废水的方法。

P360二、填空题1.污水的类型: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初期污染雨水、城镇污水P12.污水污染指标: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P23.污水物理性质的污染指标:温度、色度、嗅和味、固体物质等P24.污水排放标准:浓度标准、总量控制标准、国家排放标准、行业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P125.污水处理的方法:物理处理法、化学及物理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P136.污水处理的程度: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P147.理想沉淀池的五个区域:进口区、沉淀区、出口区、缓冲区和污泥区P348.稳定塘的分类:好氧塘、兼性塘、厌氧塘、曝气塘P2589.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四种工艺类型:慢速渗透系统、快速渗透系统、地表漫流系统、地下渗滤系统P27210.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水温、水质、水力条件P31211.常用的吸附等温式:亨利吸附等温式、朗缪尔(Langmuir)吸附等温式、弗罗因德利希(Lreundlich)吸附等温式、BET方程P33112.离子交换的运行操作步骤:交换、反洗、再生、清洗P34413.膜析法的分类:扩散渗析法、电渗析法、反渗析法、超滤法P35614.两类常用的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水、超临界CO2 P36415.污水回用系统的类型:建筑中水系统、小区中水系统、城市污水回用系统P376三、选择题(参考)1.沉淀的类型:自由沉淀、絮凝沉淀、区域沉淀、压缩沉淀P302.沉淀法可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预处理(沉砂池)、污水的初级处理(初沉池)、生物处理后的固液分离(二沉池)、污泥处理阶段的污泥浓缩P303.造成活性丝状污泥膨胀的因素:污水水质、运行条件、工艺方法P1994.运行中针对膨胀类型和丝状菌特性,抑制措施:①控制曝气量,保持适量溶解氧;②调整pH;③如碳氮比失调,可适量加含氮化合物或含磷化合物;④投加一些化学药剂;⑤城镇污水经过沉砂池,越过初沉池,直接进入曝气池。

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重点

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重点

《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重点全篇共11章,其中第17章“城市污水回用”和第18章“污水处理厂设计”为自学章节,不做考查。

如有时间,可重点“城市污水回用水质标准和回用处理技术方法”这部分内容。

“污水处理厂设计”这一部分内容将在大4《环境工程设计》中详细学习。

在另外的章节中,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包括(从学习和应用的角度):第9章,“主要的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

第10章,“格栅的作用和种类”、“沉淀的4种类型”、“表面水力负荷概念”、“沉沙池和沉淀池的类型”、“浅池理论”,“气浮法的类型”。

第11章,“发酵和呼吸”“好氧\厌氧生物处理的过程”,“除磷\脱氮的机理”,“微生物生长影响因素”,“莫诺方程”。

第12章,“活性污泥组成”、“活性污泥评价方法”、“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AB法\SBR\氧化沟\CASS的作用机理”、“膜生物反应器原理”、“曝气设备分类及性能指标”、“除磷脱氮工艺(重点掌握A2O及改良A2O)”、“活性污泥法的主要工艺参数的设计计算(污泥负荷、有效容积、水力停留时间、污泥龄、需氧量、回流污泥浓度、SVI值)”和“污泥膨胀及控制方法”。

第13章,“生物膜法的净化过程”、“生物滤池工作原理和优缺点”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优缺点”、“曝气生物滤池的构造和工艺类型”。

第14章,人工湿地的类型和去污原理。

第15章,“厌氧消化的机理”和“厌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工艺类型”。

第16章,“化学混凝法(机理、常用的混凝剂、影响因素)”、“吸附法(主要吸附剂)”、“高级氧化技术”和“膜析法的类型”。

第18章,“污泥的来源”、“污泥含水率与体积的关系”和“城镇污水二级处理厂污泥处理典型流程(污泥浓缩、稳定、脱水、最终处置)”考试角度,主要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

选择题、填空题参考上述内容,其他复习要点如下:名词解释第10章:表面水力负荷、浅池理论第11章:好氧\厌氧生物处理、莫诺特方程、表观产率系数第12章:污泥沉降比、污泥体积指数、污泥负荷、污泥龄、同步硝化反硝化第13章:生物膜法第15章:UASB,两相厌氧法第18章:污泥生物稳定简答和论述:第10章:沉淀4种类型第11章:除磷\脱氮的机理第12章: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AB法\SBR\氧化沟\的工艺过程和特点,除磷脱氮工艺及原理(重点掌握A2O及改良A2O,会画流程图),污泥膨胀及控制方法。

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资料(完整版)

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资料(完整版)

一、名词解释1.水体自净:指污染物在水中,经过物理、化学与生物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并基本恢复或完全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

2.4种沉淀类型:自由沉淀:在沉淀过程中悬浮颗粒之间互不干扰,颗粒各自独立完成沉淀过程,颗粒的物理性质,如形状、大小及相对密度等不发生变化,颗粒的沉淀轨迹呈直线。

絮凝沉淀:沉淀过程中悬浮颗粒之间有互相絮凝作用,颗粒因互相聚集增大而加快沉淀,颗粒的质量、形状和沉速是变化的,沉淀轨迹呈曲线。

成层沉淀:颗粒的沉降受到周围其他颗粒影响,颗粒间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下沉。

压缩沉淀:悬浮颗粒浓度很高;颗粒相互之间已挤压成团状结构,互相接触,互支承,下层颗粒间的水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被挤出,使污泥得到浓缩。

3.污泥容积指数(SVI):指曝气池混合液沉淀30min后,每单位质量干泥形成的湿污泥的体积(ml/g)4.活性污泥:由细菌、菌胶团、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体及吸附的污水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的、有一定活力的、具有良好的净化污水功能的絮绒状污泥。

5.软化,除盐(分别去除什么,用什么方法)软化就是降低水中Ca2+、Mg2+的含量,以防止其在管道设备中结垢。

基本方法有:加热软化法、药剂软化法(石灰法、石灰—纯碱法与石灰—石膏法)。

除盐就是减少水中溶解盐类(阴阳离子)总量,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应用最广)。

6.BOD: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氧化分解污水或受污染的天然水样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氧量(20℃,5天)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有机物被转化成二氧化碳、水和氨;第二阶段主要是氨被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7.COD:用化学方法氧化分解废水水样中有机物过程中所消耗的氧化剂量折合成氧量(O2)(mg/L)8.水环境容量:指在满足水环境质量的要求下,水体容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9.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悬浮固体的质量,也称之为污泥浓度。

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重点

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重点

污水物理性质的污染指标主要有温度、色度、嗅和味、电导率、固体物质等化学指标有有机物,植物营养素、无机非金属化合物、重金属、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又溶解氧的条件下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COD是用化学氧化剂氧化一升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

COD>BOD因为能被微生物分解的一定能被氧化剂氧化,反之不一定能。

总有机碳(TOC)以碳的含量来表示水中有机物质的总量的综合指标。

总需氧量(TOD)水中所有有机物经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消耗的氧的量。

物理净化是指污染物质由于稀释、扩散、沉淀或挥发等作用而使河水中污染物质的浓度降低的过程化学净化是指污染物质由于氧化还原分解等作用而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生物净化是指由于水中生物活动,尤其是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而引起的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泅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IV 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V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海水水质分为四类:第一类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

第二类适用于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水的海上运动或娱乐区,以及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

第三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

第四类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海洋开发作业区。

1、格栅是用来截流污水中较粗大漂浮物和悬浮物的,以防止堵塞和缠绕水泵机组、曝气器、管道阀门、处理构筑物配水设施、进水水口,减少后续处理产生的浮渣,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2、粗格栅50~100mm、中格栅10~40mm、细格栅1.5~10mm,平面和曲面格栅都分为粗、中、细三种。

水污染控制工程考试重点完整版

水污染控制工程考试重点完整版

名词解释:电解法: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时,在两个电极上引起的化学变化称电解法。

膜分离法:是利用特殊结构的薄膜对废水中的某些成分进行选择性透过的一类方法的总称。

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在有氧或缺氧的条件下,使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转化为稳定、无害物质的处理方法。

污泥负荷率:有机物和微生物之比分流式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种以上管道系统内排放的系统称为分流式排水系统。

生化需氧屋(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以mg/L为单位)。

吸附:当气体或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在固体表而上某些成分被富集的过程称为吸附。

沉降比:是指曝气池混合静11: 30min后沉淀污泥的体积分数,通常采用1L的量筒测定污泥沉降比。

污泥泥龄:在处理系统(曝气池)中微生物的平均停留时间厌氧生物法:是利用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将污水中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低分子化合物,进而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的有机污水处理方法。

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答:水温,pH,水中杂质的成分、性质和浓度,水力条件。

活性污泥运行方式有哪些答:1、传统推流式2、渐减曝气法3、阶段曝气法4、高负荷曝气法5、延时曝气法6、吸附再生法7、完全混合法8、深层曝气法9、纯氧曝气法10、克劳期法口、吸附一生物降解工艺(AB法)12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法)13、氧化沟14、循环活性污泥工艺(CASS)生物膜法污水处理特征答:1、微生物方而的特征a、微生物种类丰富,生物的食物链长b、存活世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有利于不同功能的优势菌群分段运行2、处理工艺方面的特征a、对水质,水量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b、适合低浓度污水的处理c、剩余污泥产量少d、运行管理方便污泥浓缩方法,比较答:1、重力浓缩,所需的设备少,管理简单,运行费用低,但占地大,浓缩效率低。

2、气浮浓缩,适用于相对密度接近1的轻质污泥(如活性污泥)或禽有气泡的污泥(如消化污泥)。

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重点

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重点

第九章第一节污水的性质与污染指标•污水根据其来源一般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初期污染雨水及城镇污水。

•污水的性质与污染指标。

(包括物理类,化学类和生物类)•温度:氧在水中的饱和度随水温升高而减少,较高水温加速耗氧,可导致水体缺氧。

•色度:将有色污水用蒸馏水稀释后与蒸馏水在比色管中对比,一直稀释直到两个水样没有色差,稀释倍数即色度。

•嗅和味:水的异臭来源于还原性硫和氮的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氯气等。

•固体物质: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性固体(DS)、悬浮固体(SS)。

•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要的氧量。

生物氧化分解过程主要是:第一阶段主要是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水、氨;第二阶段氨被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生化需氧量指的是第一阶段,以5天作为测定BOD的标准时间,记为BOD5。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要的氧化计量,需氧量越高说明有机污染物越多。

通常采用重铬酸钾法•总有机碳(TOC):包括水样中所有有机物的含碳量。

•油类污染物:油类污染物影响水生生物生长,影响大气和水体的热交换。

油类污染物进入海洋后会改变海洋的反射率和减少进入海洋表层的日光辐射。

大面积油膜可以阻碍大气中的氧进入水体,从而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

•酚类污染物:酚类化合物有毒有害。

•表面活性剂:主要是软性洗涤剂。

•有机酸碱:短链脂肪酸、甲酸乙酸乳酸的;人造橡胶、树脂等有机碱•有机农药和苯类化合物。

•PH:天然水一般接近中性,污水处理后PH要在6~9之间。

•植物营养素:氮和磷。

•重金属:主要指汞镉铅铬镍。

•无机非金属化合物:总砷、含硫化合物、氰化物•细菌总数:细菌总数不能说明污染物来源。

•大肠菌群:可以直接表明水被粪便污染的程度。

•病毒:略第二节污染物在水体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物理净化:稀释、扩散、沉淀或挥发。

•化学净化:氧化、分解、还原。

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重点

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重点

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重点《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重点全篇共11章,其中第17章“城市污水回用”和第18章“污水处理厂设计”为自学章节,不做考查。

如有时间,可重点“城市污水回用水质标准和回用处理技术方法”这部分内容。

“污水处理厂设计”这一部分内容将在大4《环境工程设计》中详细学习。

在另外的章节中,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包括(从学习和应用的角度):第9章,“主要的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

第10章,“格栅的作用和种类”、“沉淀的4种类型”、“表面水力负荷概念”、“沉沙池和沉淀池的类型”、“浅池理论”,“气浮法的类型”。

第11章,“发酵和呼吸”“好氧\厌氧生物处理的过程”,“除磷\脱氮的机理”,“微生物生长影响因素”,“莫诺方程”。

第12章,“活性污泥组成”、“活性污泥评价方法”、“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AB法\SBR\氧化沟\CASS的作用机理”、“膜生物反应器原理”、“曝气设备分类及性能指标”、“除磷脱氮工艺(重点掌握A2O及改良A2O)”、“活性污泥法的主要工艺参数的设计计算(污泥负荷、有效容积、水力停留时间、污泥龄、需氧量、回流污泥浓度、SVI值)”和“污泥膨胀及控制方法”。

第13章,“生物膜法的净化过程”、“生物滤池工作原理和优缺点”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优缺点”、“曝气生物滤池的构造和工艺类型”。

第14章,人工湿地的类型和去污原理。

第15章,“厌氧消化的机理”和“厌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工艺类型”。

第16章,“化学混凝法(机理、常用的混凝剂、影响因素)”、“吸附法(主要吸附剂)”、“高级氧化技术”和“膜析法的类型”。

第18章,“污泥的来源”、“污泥含水率与体积的关系”和“城镇污水二级处理厂污泥处理典型流程(污泥浓缩、稳定、脱水、最终处置)”考试角度,主要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

选择题、填空题参考上述内容,其他复习要点如下:名词解释第10章:表面水力负荷、浅池理论第11章:好氧\厌氧生物处理、莫诺特方程、表观产率系数第12章:污泥沉降比、污泥体积指数、污泥负荷、污泥龄、同步硝化反硝化第13章:生物膜法第15章:UASB,两相厌氧法第18章:污泥生物稳定简答和论述:第10章:沉淀4种类型第11章:除磷\脱氮的机理第12章: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AB法\SBR\氧化沟\的工艺过程和特点,除磷脱氮工艺及原理(重点掌握A2O及改良A2O,会画流程图),污泥膨胀及控制方法。

(完整word版)水污染控制工程(下)期末复习重点.doc

(完整word版)水污染控制工程(下)期末复习重点.doc

水污染控制工程(下)期末复习重点(民大环境工程专业)第九章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1、城镇污水合流制和分流制的概念1)合流制:用同一管渠收集和输送城市污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

合流制分为直泄式、全处理、截流式。

2)分流制:用不同管渠分别收集和输送各种污水、雨水和生产废水的排水方式。

2、水质污染指标: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反应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开展水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

1)污水的物理性质与污染指标:温度、色度、嗅和味、固体物质等。

2)污水的化学性质与污染指标:●有机物指标: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 COD)、总有机碳(TOC)、总需氧量(TOD)、油类污染物、酚类污染物、表面活性剂、有机酸碱、有机农药、苯类化合物。

●无机物指标: pH、植物营养元素、重金属、无机性非金属有害有毒物(总砷、含硫化合物、氰化物等)。

3)污水的生物性质与污染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病毒。

3、总量控制标准:是以水环境质量标准相适应的水体环境容量为依据而设定的。

课后习题:3、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答: 1)生化需氧量( 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

2)化学需氧量( COD):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 CO2、H2O所消耗的氧量。

3)总有机碳( TOC):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

4)总需氧量(TOD):有机物除碳外,还含有氢、氮、硫等元素,当有机物全都被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氢、氮及硫则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此时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这些指标都是用来评价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参数。

生化需氧量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

化学需氧量不能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此外废水中的还原性无机物也能消耗部分氧。

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的测定都是燃烧化学法,前者测定以碳表示,后者以氧表示。

水污染控制工程各章节复习大全

水污染控制工程各章节复习大全

水污染控制工程各章节复习大全第一章排水管渠系统1.名词解释:排水系统、排水体制2.排水体制主要有和两种形式。

3.合流制排水系统主要有和两种形式。

分流制排水系统主要有、和三种形式。

10. 街道雨水管渠系统上的附属物除检查井、跌水井、出水口等之外,还有收集地面雨水用的。

11. 在管道系统的组成上,合流制排水系统和半分流制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各分流制系统相似,具有同样的组成部分,只是在截流式合流制管渠上设有和;而在半分流制管渠上设有和。

12.管渠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或,渠道有和之分。

城市和工厂中的渠管主要是。

22. 检查井由三部分组成:、、。

检查井井身的构造与是否需要工人下井有密切关系。

不需要下人的浅井,构造很简单,一般为;需要下人的检查井在构造上可分为、和三部分。

检查井的底部做流槽是为了。

在重要道路上的检查井,有时为了防止因检查井沉降而破坏路面,可设计采用来固定井座和井盖,即使检查井沉降也不影响道路路面。

23. 跌水井的构造无定型,常用的有和两种。

24. 雨水口结构包括:、、三部分。

雨水口的形式有、以及。

从地步构造看,雨水口分为和。

其中有截流进入雨水口的粗重物体的作用。

25. 倒虹管由、、三部分组成,进、出水井内应设或。

3.管渠的水力设计是指根据水力学原理确定管渠的、和。

4.污水管渠水力设计原则:、、、。

5.为了保证管渠不溢流,水力计算时所采用的设计流量是。

6. 考虑不淤积因素,管渠水力计算时所采用的流速要有一个限制。

7. 考虑不冲刷管壁因素,管渠水力计算时所采用的流速要有一个限制。

13. 对每一个设计管段,有6个水力要素,分别是、、、、和。

19. 了解不同管径或渠高的最大设计充满度是多少。

对于明沟,《规范》规定超高(渠中设计水面与渠定间高度)不得小于m。

21.为了防止管渠因淤积而堵塞或因冲刷而损坏,《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污水管渠的最小设计流速为m/s;明渠的最小设计流速为m/s;最大设计流速非金属管道为m/s,金属管道为m/s 。

《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点(整理)

《水污染控制工程》考点(整理)

名词解释1、混凝:指通过某种方法使水中的胶体粒子和微小悬浮物聚集的过程。

P482、凝聚:指胶体脱稳并生成微小聚集体的过程。

P483、絮凝:指脱稳的胶体或微小悬浮物聚结成大的絮凝体的过程。

P484、同向絮凝:两个胶体颗粒在同一方向上发生碰撞而絮凝.(有外力推动所引起的碰撞)P595、异向絮凝:两个胶体颗粒向不同的方向上运动而发生碰撞聚集的情况。

(由布朗运动所引起的碰撞)P596、表面负荷:指单位沉淀面积上承受的水流量。

P967、固体通量:指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固体量。

P1198、澄清:使杂质沉淀,液体变清.(混凝+沉淀、活性污渣层+接触絮凝)9、自由沉降:悬浮颗粒的浓度低,在沉淀过程中互不黏合,不改变颗粒的形状、尺寸及密度.又指颗粒之间互不碰撞,呈离散状态,最终各自独立完成沉降过程。

P9110、拥挤沉降:水中较大颗粒在有限的水体中沉降时,由于颗粒相互之间会产生影响致使颗粒沉速较自由沉降时小,这种现象称为拥挤沉降。

P9311、絮凝沉降:在沉淀过程中能发生凝聚或絮凝作用、浓度低的悬浮颗粒物的沉淀,由于絮凝作用颗粒质量增加,沉降速度加快,沉速随深度而增加。

经过化学混凝的水中颗粒的沉淀即属絮凝沉淀。

12、滤速:水的流量除以过滤面积/单位过滤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滤过水量,单位m/h.P12613、强制滤速:在水厂,部分滤池因检修或翻砂而停运时,在总滤水量不变的情况下运行其他滤格的滤速.14、冲洗强度:冲洗滤池时,单位滤池面积在单位内通过的水量。

15、有效粒径:粒径分布曲线上小于该粒径的土含量占总土质量10%的粒径。

16、不均匀系数:K=d80/d10 通过80%滤料重量的筛孔孔径与通过10%的滤料重量的筛孔孔径的比值,有的主张用d60/d10来表示。

17、含(截)污能力:单位面积滤层在一个过滤周期里截留的悬浮物量。

P13918、湿密度:活性炭自身孔隙中充满水时测得的密度。

P18219、湿真密度:指在单位真体积内湿态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P23920、湿视密度:指单位视体积内紧密无规律排列的湿态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P23921、吸附等温线:指在恒温及吸附平衡状况下,单位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和平衡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水污染控制工程要点复习

水污染控制工程要点复习

第一章1.(解释)①排水系统:为了系统的排除和处置各种废水而建设的一整套工程设施称为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是收集、输送、处理、利用及排放废水的全部工程设施,其组成部分有 管渠系统、污水厂 、出水口 。

②排水系统的体制: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可以采用一套管渠系统或是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各自独立的管渠系统来排除,这种不同的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

2.排水系统主要有 合流制 和 分流制 两种系统。

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套管渠内排除的系统,有 直排式 和 截流式 合流制排水系统;分流制排水系统是将污水和雨水分别在两套或两套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的系统,又分为 完全分流制、不完全分流制 和 半分流制 三种。

2.(补,论述)各种排水系统使用情况对比。

答:⑪直排式合流制→投资低,但污染严重,不宜采用。

⑫截流式合流制→在少雨地区较适用,多雨地区污染仍较重,可设调蓄池改善。

但总体优于直排式合流制。

⑬不完全分流制→无雨水系统,投资节省,适合地形适宜可顺利排泄雨水的发展中城镇分步投资。

⑭完全分流制→污水和雨水排水系统分开,环保效益好,投资高,且有初期雨水污染问题。

⑮半分流制(截流式分流制)→污水和雨水排水系统分开,且设雨水跳越井,无初期雨水污染,环保效益最好,目前尚无实例。

3.检查井:又称窨井,主要是为了检查、清通和链接管渠而设置的。

检查井通常设置在管渠交汇、转弯、管径或坡度改变以及跌水等处,相隔一定距离的直线管渠上也设置检查井。

检查井由 井基和井底、井身 、井盖和盖座 三部分组成。

4.跌水井:当上下游管段出现较大的落差(>2m 时),一般检查井不再适用,改用跌水井链接。

跌水井是设有消能设施的检查井,目前常用的构造有 竖流式 和 阶梯式 两种,竖流式跌水井适用于管径不大于400mm 的管道,大于400mm 的采用阶梯式。

5.溢流井:在合流管道与截流管道的交接处设置溢流井以完成截流(晴天)和溢流(雨天)的作用。

水污染控制工程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整理

水污染控制工程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整理

第九章1.作业P14-22.BOD:生化需氧量,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养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间接反应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

BOD上升,表示水中耗氧有机污染物增加。

COD:化学需氧量,是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mg/L)。

COD上升,有机污染物增加。

如果污水中有机物的组成相对稳定,则COD与BOD之间应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一般而言,重络酸钾化学需氧量与第一阶段BOD之比,可以粗略地表示有机物被好养微生物分解的可能程度。

TOD:总需氧量;TOC总有机碳,二者测定的都是燃烧化学氧化反应,TOD测定结果以氧表示,TOC以碳表示;水质不同TOC、TOD与BOD没关系,水质基本相同条件下,BOD与TOC或TOD存在一定相关关系:TOD>CODcl >BODl>BOD5>CODMn3.作业P14-4氧垂曲线:在污染河流中DO曲线呈下垂状,称为溶解氧下垂曲线。

临界点:DO从0点开始向下游逐渐降低,从0点流经2.5天,将至最低点,该点处耗氧速率等于复氧速率。

排放标准:地方比国家严格。

4.污水处理的分类:①物理处理法:利用物理原理分离污水中的污染物,过程中一般不改变水的化学性质。

筛滤法、沉淀法、浮上法、过滤法和膜处理法等。

②化学及物理化学处理法:萃取、吸附、离子交换、电渗析、膜析法、超临界处理。

③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按微生物对氧的需求,生物处理法可分为好养处理法和厌氧处理法;按微生物存在形式可分为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

④化学:中和法、化学混凝法、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

5.一般要求处理后的污水PH在6-9;无机物指标N、P,水体富营养化;污水生物性质的污染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病毒。

第十章1.格栅:第一个构筑物(粗格栅、提升泵、细格栅、沉砂池)作用:截留污水中较粗大漂浮物和悬浮物,防止堵塞和缠绕水泵机组等设备,减少后续处理产生的浮渣,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提纲

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提纲
1、叙述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异同点
2、叙述生物膜法的优点
3、画出生物滤池的简图并叙述各部分的功能
4、叙述生物转盘的生物分级现象并说明其在生化操作中的优点
5、为什么生物转盘的处理能力比生物滤池高
6、高负荷生物滤池、活性污泥法和气浮Βιβλιοθήκη 都采用回流,三者回流的作用及其异同
7、比较普通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及塔式生物滤池,有何优缺点
第七章 吸附
一、概念
吸附、吸附剂、吸附质、平衡吸附量
二、简答题或论述题
1、吸附机理及分类
2、单组分物理吸附等温线及吸附等温式
3、多组分体系的吸附等温式
4、吸附剂结构及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5、固定床吸附的穿透曲线
第八章 离子交换
一、概念
交联度、交联剂、树脂湿真密度、树脂湿视密度、交换容量
二、简答题或论述题
13、不同废水浓度时的生化好氧曲线,并说明酚类物及乙醇等都属于哪一类曲线
14、在测定生化线与呼吸线时,当生化线位于呼吸线上时,是否一定可以用生化法处理?
第十三章 活性污泥法
一、概念
活性污泥、污泥负荷、MLSS与MLVSS、SVI与SV、渐减曝气、逐步曝气、加速曝气、延时曝气、污泥培养与驯化
二、简答题或论述题
2、比较电渗析与反渗透的浓差极化现象
3、CA膜结构及特性
4、反渗透运行中,引起膜污染的原因及相应措施
第十章其它相转移分离法
一、概念
吹脱法、汽提法、结晶法
第十一章 循环冷却水处理
一、简答题或论述题
1、水垢控制三个途径
2、阻垢剂分类及其阻垢机理
3、腐蚀机理及影响腐蚀的去极化作用的因素
第十二章 废水生化处理理论基础

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重点(已整理)(DOC)

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重点(已整理)(DOC)

名词解释表面水力负荷:单位时间内通过沉淀池单位面积的流量,称为表面负荷或溢流率,用q表示,单位(量纲)是:m3/(m2•s)或m3/(m2•h),反映的是沉淀池的效率。

浅池理论:池长为L,池深为H,池中水平流速为v,颗粒沉速为u0的沉淀池中,在理想状态下,L/H=v/u0。

L与v值不变时,池深H越浅,可被沉淀去除的悬浮物颗粒u0也越小。

若用水平隔板,将H分为3等层,每层深H/3,在u0与v不变的条件下,则只需L/3,就可将沉速为u0的颗粒去除,也即总容积可减小到1/3。

如果池长L不变,由于池深为H/3,则水平流速可增加到3v,仍能将沉速为u0的颗粒沉淀掉,也即处理能力可提高3倍。

把沉淀池分成n层就可把处理能力提高n倍。

这就是20世纪初,哈真(Hazen)提出的浅池沉淀理论好氧生物处理:污水中有分子氧存在的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但主要是好氧细菌)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厌氧生物处理:在没有分子氧及化合态氧存在的条件下,兼性细菌与厌氧细菌降解和稳定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方法。

莫诺特方程:微生物增长速度和微生物本身的浓度、底物之间的关系;μ=μmax.ρS/(KS+ρS)----ρS:底物浓度、μ:微生物的比增长速率,单位生物量的增长速度、μmax:最大比增长速率、KS:饱和常数表观产率系数:微生物的净增长速率比总底物利用速率。

PS:在活性污泥法中为:指单位时间内,实际测定的污泥产量与基质降解量的比值。

污泥沉降比: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沉淀污泥的体积分数,通常采用1L的量筒测定污泥沉降比。

污泥体积指数:指曝气池混合液沉淀30min后,每单位质量干泥形成的湿泥污的体积,常用单位为mL/g。

(SVI)污泥负荷:基质的量(F)与微生物总量(M)的比,F/M污泥龄:在处理系统(曝气池)中微生物的平均停留时间,常用θc表示。

同步硝化反硝化:在没有明显独立设置缺氧区的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内总氮被大量去除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表面水力负荷:单位时间内通过沉淀池单位面积的流量,称为表面负荷或溢流率,用q表示,单位(量纲)是:m3/(m2•s)或m3/(m2•h),反映的是沉淀池的效率。

浅池理论:池长为L,池深为H,池中水平流速为v,颗粒沉速为u0的沉淀池中,在理想状态下,L/H=v/u0。

L与v值不变时,池深H越浅,可被沉淀去除的悬浮物颗粒u0也越小。

若用水平隔板,将H分为3等层,每层深H/3,在u0与v不变的条件下,则只需L/3,就可将沉速为u0的颗粒去除,也即总容积可减小到1/3。

如果池长L不变,由于池深为H/3,则水平流速可增加到3v,仍能将沉速为u0的颗粒沉淀掉,也即处理能力可提高3倍。

把沉淀池分成n层就可把处理能力提高n倍。

这就是20世纪初,哈真(Hazen)提出的浅池沉淀理论好氧生物处理:污水中有分子氧存在的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但主要是好氧细菌)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厌氧生物处理:在没有分子氧及化合态氧存在的条件下,兼性细菌与厌氧细菌降解和稳定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方法。

莫诺特方程:微生物增长速度和微生物本身的浓度、底物之间的关系;μ=μmax.ρS/(KS+ρS)----ρS:底物浓度、μ:微生物的比增长速率,单位生物量的增长速度、μmax:最大比增长速率、KS:饱和常数表观产率系数:微生物的净增长速率比总底物利用速率。

PS:在活性污泥法中为:指单位时间内,实际测定的污泥产量与基质降解量的比值。

污泥沉降比: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沉淀污泥的体积分数,通常采用1L的量筒测定污泥沉降比。

污泥体积指数:指曝气池混合液沉淀30min后,每单位质量干泥形成的湿泥污的体积,常用单位为mL/g。

(SVI)污泥负荷:基质的量(F)与微生物总量(M)的比,F/M污泥龄:在处理系统(曝气池)中微生物的平均停留时间,常用θc表示。

同步硝化反硝化:在没有明显独立设置缺氧区的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内总氮被大量去除的过程。

SNdN (机理解释:(1)反应器DO分布不均理论,(2)缺氧微环境理论,(3)微生物学解释)生物膜法:是一大类生物处理法的统称,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曝气生物滤池及生物流化床等工艺形式,其共同特点是微生物附着生长在滤料或填料表面上,形成生物膜。

污水与生物膜接触后,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转化,污水得到净化。

UASB:UASB由污泥反应区、气液固三相分离器(包括沉淀区)和气室三部分组成。

在底部反应区内存留大量厌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淀性能和凝聚性能的污泥在下部形成污泥层。

要处理的污水从厌氧污泥床底部流入与污泥层中污泥进行混合接触,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把它转化为沼气。

沼气以微小气泡形式不断放出,微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合并,逐渐形成较大的气泡,在污泥床上部由于沼气的搅动形成一个污泥浓度较稀薄的污泥和水一起上升进入三相分离器,沼气碰到分离器下部的反射板时,折向反射板的四周,然后穿过水层进入气室,集中在气室沼气,用导管导出,固液混合液经过反射进入三相分离器的沉淀区,污水中的污泥发生絮凝,颗粒逐渐增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沉降。

沉淀至斜壁上的污泥沼着斜壁滑回厌氧反应区内,使反应区内积累大量的污泥,与污泥分离后的处理出水从沉淀区溢流堰上部溢出,然后排出污泥床。

两相厌氧法:是一种新型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1971年Ghosh和Pohland首次提出两相两相发酵概念,即把产酸和产甲烷两阶段独立反应器在各自最佳环境条件并将两反应器串联形成两相厌氧发酵系统即两相厌氧流化床。

特点:1 产酸和产甲烷两阶段独立,提高各自反应速率。

2 酸化反应器有一定缓冲作用,缓解冲击负荷对后续产甲烷反应器的影响。

3 酸化反应器反应进程快,水力停留时间短,COD浓度可去除20%—25%,能够大大减轻产甲烷反应器的负荷。

4 负荷高,反应器容积小,基建费用低。

射流循环新型厌氧生物流化床反应器以该反应器(JLAFB)为酸化相(或称硫酸盐还原相)厌氧颗粒污泥流化床(AGSBF)为产甲烷相组成两相厌氧工艺处理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污泥生物稳定:在人工条件下加速微生物对污泥中有机物的分解,使之变成稳定的无机物或不易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过程。

简答和论述:第10章:沉淀4种类型第11章:除磷\脱氮的机理第12章: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AB法\SBR\氧化沟\的工艺过程和特点,除磷脱氮工艺及原理(重点掌握A2O及改良A2O,会画流程图),污泥膨胀及控制方法。

第13章:生物膜法的净化过程,生物接触氧化法优缺点第15章:厌氧消化的机理第16章: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第18章:城镇污水二级处理厂污泥处理典型流程1、沉淀4种类型(1)自由沉淀,悬浮固体浓度不高,沉淀过程悬浮固体之间互不干扰,颗粒粒径、密度不变,单独进行沉淀,如沉砂池的沉淀过程。

(2)絮凝沉淀,当悬浮物浓度约为50~500mg/L时,在沉淀过程中,颗粒与颗粒之间可能发生碰撞产生絮凝作用,颗粒粒径和质量增大沉淀速度加快,如二沉池上部的沉淀过程。

(3)区域沉淀(成层沉淀,拥挤沉淀)悬浮物浓度高于5000mg/L,颗粒的沉降受到周围其他颗粒的影响,颗粒间相对位置不变,但整个颗粒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下沉,与澄清水之间有清晰的泥水界面,如二沉池下部的沉淀过程。

(4)压缩沉淀,高浓度悬浮颗粒的沉降,颗粒间已挤集成团块结构,互相接触,互相支撑,下层颗粒间水在上层颗粒重力作用下被挤出,如二沉池污泥浓缩过程。

2、除磷\脱氮的机理生物脱氮:是含氮化合物经过氨化,硝化、反硝化后,转变成N2而被去除的过程。

氨化:微生物分解有机氮化合物产生氮,硝化:在亚硝化菌和硝化菌的作用下,将氨态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过程,反硝化:在缺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被还原成氮气的过程,生物除磷:在厌氧-好氧或厌氧-缺氧交替运行的系统中,利用聚磷微生物具有厌氧释磷及好氧(或缺氧)超量吸磷的特性,使好氧或缺氧段中混合液磷的浓度大量降低,最终通过排放含有大量富磷污泥而达到从污水中除磷的目的。

3、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流程图:曝气池:在池中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并吸附和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质。

曝气系统:供给曝气池生物反应所需的氧气,并起混合搅拌作用二次沉淀池:用以分离曝气池出水中的活性污泥,污泥回流系统:把二次沉淀池中的一部分沉淀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以供应曝气池赖以进行生化反应的微生物。

剩余污泥排放系统:曝气池内污泥不断增殖,增殖的污泥作为剩余污泥从剩余污泥排放系统中排出。

4、AB法\SBR\氧化沟\的工艺过程和特点:AB剩余污泥剩余污泥主要特征:(1)整个污水处理系统共分为预处理段,A级、B级三段,在预处理段只设格栅、沉砂池等处理设备,不设初沉池;(2)A级由吸附池和中间沉淀池组成,B级由曝气池及二沉池组成;(3)A级与B级各自拥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每级能够培养出各自独特、适合本级水质特征的微生物种群。

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具有抗冲击负荷能力。

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见下图:优点:(1)工艺系统组成简单,曝气池兼具二沉池的功能,无污泥回流设备;(2)耐冲击负荷,在一般情况下无需设置调节池(3)反应推动力大,易于得到优于连续流系统的出水水质(4)运行操作灵活,通过适当调节各阶段操作状态可达到脱氮除磷效果(5)活性污泥在一个运行周期内,经不同运行环境条件,污泥沉降性能好(6)可进行计算机自动控制,易于维护管理氧化沟:延时曝气法的一种特殊形式。

工艺流程如下图:优点:(1)完全混合(2)抗冲击能力强(3)对水温、水质、水量等适应性强(4)污泥产率低、污泥龄长、三倍于传统(5)有机负荷低,出水水质好5 除磷脱氮工艺及原理(重点掌握A2O及改良A2O,会画流程图),A2O工艺流程如下:优点:(1)同时脱氮除磷(2)反硝化过程为硝化过程提供碱度(3)反硝化过程同时去除有机物(4)污泥沉降性能好缺点:(1)回流污泥含有硝酸盐进入厌氧区,对除磷效果有影响(2)脱氮受回流比影响(3)聚磷菌和反硝化菌都需要易降解有机物改良的A2O,也称倒置A2O,工艺流程如下:优点:(1)同时脱氮除磷(2)厌氧区释磷无硝酸盐干扰(3)无混合液回流时,流程简捷,节能(4)反硝化过程同时去除有机物(5)好氧吸磷充分(6)污泥沉降性能好缺点:(1)厌氧释磷得不到优质易降解碳源(2)无混合液回流时总氮去除效果不高6 污泥膨胀及控制方法:污泥膨胀可分为:污泥丝状菌大量繁殖导致的丝状菌性膨胀以及并无大量丝状菌存在的非丝状菌性膨胀丝状菌性膨胀:污泥中丝状菌过度增长繁殖的结果。

(污水水质、运行条件、工艺方法)控制:(1)控制曝气量,使曝气池中保持适量的溶解氧(不低于1~2mg/l,不超过4mg/l)(2)调整pH(3)如氮、磷比例失调,可适量投加氮化合物和磷化合物(4)投加一些化学试剂(如铁盐混凝剂、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但投加药剂费用较贵,停止加药后有可能会恢复膨胀,而且并不是对各类膨胀都有效(5)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经过沉砂池后,超越初沉池,直接进入曝气池7生物膜法的净化过程:(吸附、稳定):生物膜由好氧和厌氧两层组成,有机物的降解主要是在好氧层内进行。

在生物膜内、外,生物膜与水层之间进行着多种物质的传递过程。

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流动水层中,从那里通过附着水层传送给生物膜,供微生物用于呼吸;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则由流动水层传递给附着水层,然后进入生物膜,并通过细菌的代谢活动而被降解。

这样就使污水在其流动过程中逐步得到净化。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如H20等则通过附着水层进入流动水层,并随其排走,而C02及厌氧层分解产物如H2S、NH3以及CH4等气态代谢产物则从水层逸出进入空气中。

生物接触氧化法优缺点:(1)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的生物固体浓度高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可达3.0~6.0kgBOD5/m3.d);(2)不需要污泥回流,无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单;(3)水流属完全混合型,对水量水质的波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4)污泥产量略低于活性污泥法。

8 厌氧消化的机理:(1)水解、发酵阶段:复杂有机物在厌氧菌胞外酶的作用下,首先被分解成简单有机物,继而这些简单的有机物在产酸菌的作用下经过厌氧发酵和氧化转化成乙酸、丙酸、丁酸等脂肪酸和醇类。

参与这个阶段水解发酵菌主要是专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2)产氢产乙酸阶段:产氢产乙酸菌,将丙酸、丁酸等脂肪酸和乙醇等转化为乙酸、H2/CO2;(3)产甲烷阶段:产甲烷菌利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生的乙酸和H2、CO2产生CH4;一般认为,在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约有70%的CH4产自乙酸的分解,其余的则产自H2和CO2。

流程图如下:9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1)水温:水温低,黏度大,不利于脱稳胶粒相互絮凝,影响絮凝体的结大,影响后续沉淀处理的效果(2)pH,视混凝剂品种而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