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益生菌预防和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研究进展
2020年益生菌的科学共识(完整版)
2020年益生菌的科学共识(完整版)在国家“健康中国”战略、食品工业健康转型及技术创新的多方驱动下,益生菌产业已成为我国食品工业中增长较快、创新密集的产业,同时,益生菌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不断增多。
2019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汇集科技界与产业界专家智慧,于5 月23日发布了《益生菌的科学共识(2019 年版)》(以下简称“共识”),该共识对益生菌行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在此共识的基础上,2020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再次组织科技界与产业界专家,根据益生菌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共识内容进行了更新,形成《益生菌的科学共识(2020年版)》。
益生菌的科学共识(2020年版)01益生菌的安全性已得到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根据国际上对益生菌菌株安全性评估的新进展和我国对益生菌安全性评价的需求,2018年国家卫健委立项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菌种的安全性评价程序》工作,标准的制定将参考国际安全性评价的原则,用于指导我国益生菌市场使用菌种的安全性评价。
已有文献显示,益生菌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其可引起的菌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健康风险,且多发生于已有疾患的个别消费者,而这种风险发生、发展的因果关系尚未明确,通常认为正常人群食用益生菌是安全的。
针对新属种的益生菌菌株的安全性评估,应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生物信息分析,阐述待评价的益生菌菌株所携带的耐药基因、致病性基因和环境抗性基因的特征,结合体外微生物学检测和体内动物毒理学评价,以及人群和临床试验的安全评价等作为关键标准,判断菌株的安全性。
目前国际上高度关注的是益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对于益生菌耐药性的研究应基于菌株水平。
现有研究表明,益生菌的耐药基因大部分位于染色体上,但至今尚无确切证据表明这些耐药基因可转移给其它肠道的致病菌。
基于此,欧洲食品安全局制定了在食品中使用菌种的抗生素耐药标准。
目前市场上的主流益生菌菌株主要分离自健康人体和具有长期安全食用历史的发酵食品,大多数菌株被认为无致病性的共生微生物。
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研究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慧斌,肖 华,江 飞 (河南省开封市妇产医院乳腺外科,河南 开封 475000) 【摘要】目的 探讨哺乳期乳腺炎的种类、发病原因以及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 6 月收治的哺乳期乳腺炎患者 88 例为研究对象,整理患者哺乳期乳腺炎种类、发病原因,同时为其开展 综合治疗,记录治疗疗效。 结果 乳汁淤积型 20 例、急性炎症型 52 例、化脓难治型 16 例。因乳头皲裂 17 例、因乳腺管阻塞 39 例、因细菌入侵 32 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 93.18% ( 82/88 ),病症平均缓解时间为 (1.96±0.23)天,复发率为5.68%(5/88)。结论 哺乳期乳腺炎具有不同的类型,诱发原因多样,需开展 科学的治疗缓解患者病症。 【关键词】哺乳期乳腺炎;种类;发病原因;治疗;疗效 【中图分类号】R65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7.01.057.02 母乳喂养是新生儿获得营养的重要方式,但是由于各 种原因会导致母乳喂养失败的情况,其中哺乳期乳腺炎是 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不仅会对产妇本身的身体状况造成不 良影响,而且还直接导致新生儿无法获得母乳。本文即是 研究哺乳期乳腺炎的种类、发病原因以及治疗等问题,现 报道如下。 空间即可,挤出剩余空气后将袋口扎紧。使用湿热毛巾将 塑料袋包裹,并将其放置于患者炎症侧乳房。每次放置时 间为 30 min ,放置过程中如患者感觉乳房不适,可停止热 敷,但需要在乳房皮肤温度恢复正常前继续热敷,每天治 疗2次或3次即可[2]。 1.2.3 物理治疗方法 在每天乳房按摩治疗完毕后,需开展射频物理治疗, 使用 EC- Ⅰ型产后射频理疗机开展治疗。先在治疗片上均 匀涂抹耦合剂,然后分别贴于患者两侧乳房上,利用医疗 胸带将患者乳房固定牢靠,注意固定力度要适中,避免产 生疼痛。射频头对准患者乳房后开始治疗,治疗时间为 25 min/次,可根据患者耐受度逐渐增加治疗时间。
益生菌用于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_边佳昕
Abstract: Probiotics are a group of microorganism, which can be beneficial to the organism by improving the balance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microorganism. Probiotics have gradually been a research hotspot. This review describes the interactions of probiotics with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 (IEC), and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application in several diseases treatment, such as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cancer and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diseases. It is helpful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intestinal flora on host behavior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probio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Key words: probiotics;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 (IEC); cancer;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disease
母乳喂养与双歧杆菌
母乳&双歧杆菌文献1:母乳菌群:来源,以及在保障健康预防疾病方面的可能作用摘要传统观点认为母乳是无菌的,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母乳为婴幼儿肠道源源不断提供各种共生,互惠,和/或可能的益生菌。
菌种依赖和非依赖检测技术揭示了母乳中的优势菌种为葡萄球菌,链球菌,乳酸菌和双歧杆菌,以及它们在婴儿肠道定植的功效。
这些细菌的健康功效包括保护婴儿预防感染,并且促进免疫系统的成熟。
不同的研究表明母乳肠道中的某些细菌能通过肠道单核白细胞介导的机制,在孕晚期到达乳腺。
因此,调节母亲怀孕以及哺乳期的肠道菌群,可以对婴儿健康有直接作用。
另一方面,乳腺失调可能会导致乳腺炎,这是导致意外断乳的首个医学原因。
从母乳中分离得到菌株,可以开发新的益生菌菌株。
这篇综述还讨论了母乳中益生菌对于治疗乳腺炎,以及抑制母婴间HIv传播的潜在作用。
文献:Leónides Fernández, et al.The human milk microbiota: Origin and potential roles in health and disease.Pharmacological Research.2013:1-10文献2:母乳提供的双歧杆菌,有利于婴儿肠道发育和成熟背景:婴儿肠道菌群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利于肠道的发育和免疫系统成熟。
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的紊乱会导致后期某些疾病的发生。
母乳喂养的婴儿,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为优势菌种。
目的:使用分子学技术(PCR)测定母乳中是否有含有双歧杆菌,并进行菌种鉴定。
方法:分别使用PCR和实时PCR技术,定性和定量测定20份母乳样品中双歧杆菌。
结果:母乳样品中含有双歧杆菌,其中长双歧杆菌最常见,其后是动物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以及链状双歧杆菌。
结论:母乳中含有双歧杆菌,特定的双歧杆菌菌种能促进婴儿肠道菌群的健康发育。
文献:breast milk: a source of bifidobacteria for infant gut development and maturation?2007文献3:母乳和母亲肠道中的双歧杆菌,对有过敏疾病风险的婴儿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的组成起决定作用背景: 目前,婴儿肠道双歧杆菌的来源,以及母体的双歧杆菌对初生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仍旧未知。
益生菌科学研究的十大前沿领域
益生菌科学研究的十大前沿领域1. 益生菌与免疫系统:研究发现,益生菌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进一步研究益生菌与免疫系统的关系,有望开发新的免疫治疗方法。
益生菌与免疫系统:研究发现,益生菌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进一步研究益生菌与免疫系统的关系,有望开发新的免疫治疗方法。
2. 益生菌与肠道健康: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益生菌在维持肠道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益生菌与肠道微生态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益生菌与肠道健康: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益生菌在维持肠道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益生菌与肠道微生态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3. 益生菌与心脑血管疾病:益生菌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影响人体内环境,可能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进一步研究益生菌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机制和应用,对健康有重要意义。
益生菌与心脑血管疾病:益生菌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影响人体内环境,可能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进一步研究益生菌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机制和应用,对健康有重要意义。
4. 益生菌与肠道肿瘤:肠道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研究发现益生菌可以通过抑制肠道炎症反应、改善肠道黏膜屏障等机制,减少肠道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益生菌与肠道肿瘤:肠道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研究发现益生菌可以通过抑制肠道炎症反应、改善肠道黏膜屏障等机制,减少肠道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5. 益生菌与中枢神经系统:肠道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益生菌作为调节肠道菌群的重要因素,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有影响。
研究益生菌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治疗与神经相关的疾病。
益生菌与中枢神经系统:肠道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益生菌作为调节肠道菌群的重要因素,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有影响。
研究益生菌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治疗与神经相关的疾病。
6. 益生菌与代谢性疾病:研究发现,益生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影响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对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等具有潜在的治疗效果。
2020年10月丹吉儿新品培训考试题
2020年10月丹吉儿新品培训考试题一、单选题1.丹吉儿A+DHA软胶囊每粒含DHA多少毫克,ARA多少()毫克。
[单选题] *A.DHA60/ARA80B.DHA80/ARA100C.DHA100/ARA120(正确答案)D.ARA100/DHA1202.丹吉儿乳钙和乳酸钙颗粒每包含钙元素分别是多少毫克() [单选题] *A.55,100B.75,150(正确答案)C.95,150D.100,1503.丹吉儿A+DHA产品卖点:藻油提取补充安全,科学母乳配比,同补的产品除含DHA还添加了提升反应能力的() [单选题] *A.ADB.AAQC.AA/ARA(正确答案)D.ASA4.丹吉儿益生菌所用的菌种/菌株,需要符合的是哪一个法规() [单选题] *A.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正确答案)B.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C.可用于保健食品的菌种名单5.截止目前,国家卫计委公布的一共有()种菌株可以用于婴幼儿食品。
[单选题] *A.6个B.9个(正确答案)C.10个6.丹吉儿益生菌产品中,活菌数量是() [单选题] *A.70亿B.100亿C.120亿+(正确答案)D.200亿+7.丹吉儿120+益生菌,那一株菌可以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 [单选题] *A.发酵乳杆菌CECT5716B.乳双歧杆菌Bi-07C.乳双歧杆菌HN019D.短双歧杆菌M-16V(正确答案)8.丹吉儿益生菌,那一株菌可以预防和治疗乳腺炎() [单选题] *A.发酵乳杆菌CECT5716(正确答案)B.乳双歧杆菌Bi-07C.乳双歧杆菌HN019D.短双歧杆菌M-16V9.叶黄素是构成眼睛那个部位的主要色素?() [单选题] *A.晶状体C.虹膜D.玻璃体10.CPP与钙的结合是()的,钙离子不断被CPP结合、释放,再结合、再释放,很好的把钙锁定在骨骼上。
[单选题] *A.动态(正确答案)B.液态C.固体11.CPP同样可以促进()等矿物质的吸收,同时可以避免Vd过量服用带来的危害。
益生菌及其制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带答案)
益生菌及其制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带答案)益生菌及其制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网上作业题一、简要说明益生菌的四中菌种。
答:1、乳杆菌类如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詹氏乳杆菌、拉曼乳杆菌等2、双歧杆菌类如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卵形双歧杆菌、嗜热双歧杆菌等3、革兰氏阳性球菌如粪链球菌、乳球菌、中介链球菌等。
4、酵母菌与酶二、简述益生菌的四大作用。
答:1.帮助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许多益生菌株在胃肠道内可产生消化酶这些酶可帮助人体更好地消化所摄入的食品及吸收食品中的营养成分。
2.产生重要的营养物质3.抵抗细菌病毒的感染提升免疫通过三大步骤益生菌可清除有害菌对身体的伤害4.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如肠道综合症、呼吸道感染、生殖系统感染、过敏、口臭、胃溃疡等。
三、简述益生菌保健功能及其临床应用。
答:1.剖腹产儿、早产儿、低体重儿、人工喂养儿:这些孩子免疫力低下,三天两头不是感冒就是肠炎。
2.腹泻或便秘人群:不论细菌、病毒、原虫引起的感染性腹泻,还是非感染性腹泻,都有肠道菌群失调。
3.接受化疗或放疗的肿瘤患者:化疗药物及射线会杀死益生菌,导致肠内菌群失调。
表现为腹胀、便秘、营养物质丢失及毒素被吸收,不但影响患者康复,还有可能迫使化疗、放疗中断。
4.肝硬化、腹腔炎患者:他们不仅有菌群失调,还有轻重不等的脂源性内毒素血症。
补充益生菌可抑制肠内产胺的腐败菌,降低肠内酸度和血中内毒素含量。
5.肠炎患者:溃疡性结肠炎虽然病因尚未明确,但补充益生菌可取得一定疗效。
6.消化不良者:功能性消化不良表现为反复发作或持续的上腹胀满、厌食、烧心等症状,检查无胃肝胆胰疾病。
益生菌可促进消化。
7.乳糖不耐受(“牛奶过敏”)者:先天性缺乏乳糖酶,或因肠道感染、营养不良等使乳糖酶缺少时,乳糖不能被分解而导致腹胀、腹泻。
益生菌可帮助分解牛奶中的乳糖,促进对牛奶中营养成分的吸收。
8.中老年人:人体肠道内双歧杆菌等益生菌会随年龄老化而减少。
补充益生菌可作为老人一种保健方法。
益生菌在预防和治疗器官疾病中的功能活性研究进展
益生菌在预防和治疗器官疾病中的功能活性研究进展徐 煜(润盈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200436)摘 要:益生菌是当前大健康市场的关注热点。
本文对2 类主要的益生菌,即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在皮肤、口腔、呼吸道、肝胃、肠道和女性生殖道等器官疾病方面的预防和治疗功能活性进行总结,包括动物实验活性、临床实验活性及相关的作用机制。
本文将为益生菌的进一步科学研究以及产品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乳杆菌;双歧杆菌;功能活性;机制;器官Recent Progress in Functional Activities of Probiotics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Organ DiseasesXU Yu(Biogrowing Bioengineering (Shanghai) Co. Ltd., Shanghai200436, China)Abstract: Nowadays, probiotics are a hot concern in the health market. In this paper, the functional activities of the two main probiotics, Lactobacillus and Bifidobacterium ,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kin, oral, respiratory, liver, gastrointestinal and female genital tract diseases are summarized including the activities in animal experiment and clinical trials and the related mechanisms. This review will provide important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furthe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of probiotics.Keywords: Lactobacillus ; Bifidobacterium ; functional activities; mechanism; organ DOI:10.15922/ki.jdst.2019.03.008中图分类号:TS2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5187(2019)03-0039-06引文格式:徐煜. 益生菌在预防和治疗器官疾病中的功能活性研究进展[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9, 42(3): 39-44. DOI:10.15922/ki.jdst.2019.03.008. XU Yu. Recent progress in functional activities of probiotics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organ diseases[J].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 42(3): 39-44. DOI:10.15922/ki.jdst.2019.03.008. 收稿日期:2019-01-24作者简介:徐煜(1986—)(ORCID: 0000-0003-3509-9875),男,博士,研究方向为益生菌功能与机制。
益生菌对炎症和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
前 沿 进 展 ・
益 生 菌 对 炎 症 和 免 疫 系统 影 响 的研 究进 展
胡金 娥
【 摘要 】 益生茵有 利于人体健康 ,现在 不但作 为食品添加剂 广泛 地使 用,还可应 用于 胃肠 炎的治疗、 胃肠管道
t h e s e q u e s t i o n s .
【 K e y w o r d s 】
P r o b i o t i c s ;I n l f a m m a t o r y ;I m m u n e s y s t e m
益生 菌 ( p r o b i o t i c s )是 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
( S MA) 、 去 甲肾上腺 素和 D A再 摄取 抑制 剂 ( N D R I s ) 等。P S D 药物 治疗 时 , 应 根据 P S D的不 同类 型 , 结 合患 者具体 情况 选择 药物 。经正规治疗后大多数患者 的抑郁症 状可 以消除 , 有助于 肢体功 能的恢 复 , 使患者社会交往和生活能力尽快得到恢复。 4 . 2 心理治疗 早期 心理干预 也是 治疗 P S D的重 要方 法 , P S D的心理干预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 、 认知行为疗法 、 放松
C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a n d w e r e w i d e l y u s e d a s a f o o d a d d i t i v e a n d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g a s — P r o b i o t i e s a t e b e n e i f c i a l t o h u m a n h e a l t h ,
中国哺乳期乳腺炎诊治指南2020
病因学
✓哺乳期乳腺炎病因及发病机制虽然仍存在争议,但一般认为其发生与乳汁淤积及感 染性致病菌密切相关。
✓传统“污染学说”认为哺乳过程中婴儿口腔微生物及产妇乳头皮肤微生物随吸吮过 程逆流进入乳腺管,是引起哺乳期乳腺炎的主要原因” 。哺乳期妇女因各种原因 排乳不畅发生乳汁淤积后,淤积的乳汁加上合适的温度是致病菌良好的培养基。
治疗
(二)全身治疗 1.抗生素治疗 (3)使用时间及停药指征:抗生素应足量、足疗程使用,推荐抗生素使用疗程为10-14 d (证据
等级:B级)。 ✓ 停药指征包括局部体征消失、体温正常超过3 d、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证据等级:GCP)。 (4)MRSA的处理:MRSA已成为哺乳期乳腺炎感染的重要病原菌,是否能继续母乳喂养尚存
✓这些细菌的来源可以用“进化学说”来解释。该学说认为:母乳本身有菌,是由母 亲胃肠道或阴道中的细菌通过内源性途径迁移到乳腺。哺乳期乳腺炎是一种以母乳 微生态失调为特征的病变过程。乳汁适宜许多微生物生长,包括那些可能导致哺乳 期乳腺炎的细菌群落,这种共存、共进化的过程已形成一种母乳微生态的动态平衡 状态。当这种平衡状态被破坏,就会发生局限性或弥散性的感染,导致哺乳期乳腺 炎的发生。
治疗
(三)哺乳期乳腺脓肿的处理 3.三线方案 ✓ 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证据等级:A级)。切开引流术引流彻底,显效较快,但是愈合后往往
留下明显的瘢痕,影响乳房外观;术中难免切断乳管导致乳瘘;术后需要频繁更换引流条, 切口愈合时间长,导致产妇因无法忍受痛苦而终止母乳喂养。其为脓肿已破溃或穿刺引流 术及置管引流术失败后选择的方案,目前已不首推该治疗方法。 4.中央区乳腺脓肿口的处理 ✓ 中央区乳腺脓肿是指乳头乳晕区的乳腺脓肿,多合并乳头乳晕水肿,乳汁排出不畅,病变 范围广泛,疾病恢复较慢,治疗较其他位置困难。通过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冲洗治疗出现 治疗失败的概率较高,但并不是选用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冲洗术的禁忌证。首选穿刺治疗 后,发现治疗效果不佳应尽早改为手术治疗(首选小切口置管冲洗引流术),以免延误治疗 (证据等级:GCP)。
益生菌研究现状与进展
益生菌是由乳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肠球菌、大肠杆菌、等经过特殊工艺复合而成的活体微生物,对人类的营养和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广泛应用于食品发酵、工业乳酸发酵以及医疗保健和饲料工业等领域。
两岐双岐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婴儿双岐杆菌 B. infantis长双岐杆菌 B. longum短双岐杆菌 B. breve青春双岐杆菌 B. adolescentis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嗜酸乳杆菌L. acidophilus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L. Casei subsp. casei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益生菌研究现状与进展(论双歧杆菌与乳杆菌的研究)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任锦玉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人们生活水准不断的提高,医学科学也从治疗医学发展到预防医学,现在又从预防医学发展到保健医学。
人们也开始渐渐形成已病要治疗,未病要预防,无病要保健的观念。
这也是医学发展的客观规律。
保健医学在我国目前还是起步阶段,本世纪必将是保健医学大发展的时代。
从这个意义上看益生菌的作用不可忽视,要更好地研究、发展与应用,为民造福。
然而随着微生态学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有益细菌的利用越来越重视。
并从多方面研究结果表明有益细菌与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以有益细菌制成的微生态制剂,具有调整人体内微生态的平衡,恢复正常生理功能,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作用。
目前对微生态制剂的应用与研究在全世界已经形成热潮。
我国于50年代开始微生态学的研究,尤其是在近年经济迅速发展的带动下,微生态学的研究技术更趋于深入和提高,并已利用益生菌投入生产和应用。
1.微生态学概况所谓微生态学即是研究微生物与微生物、微生物与寄主、微生物和寄主与外环境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学科。
微生态学作为一门生命学科分支,最初于1964年由前东德中央营养研究所Hacnal与lohmann提出来的。
国内外益生菌产品发展情况研究(全文)
国内外益生菌产品进展情况研究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
目前世界上研究的功能最强大的产品主要是各类有益微生物组成的复合活性益生菌,其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工农业、食品安全以及生命健康领域。
一、益生菌产品在国外市场上,益生菌产品分为两种:一是食品,二是膳食补充剂。
含有益生菌的食品以奶制品为主,所用菌种主要为乳酸菌和双歧杆菌,产品类型有液态奶和酸奶。
国内的益生菌产品由生产商来把控,奶制品中未明确标明益生菌的活性及含量。
在美国,含益生菌的奶制品的配方大多由生产商配置,美国要求酸奶产品至少要用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进行发酵,但对于活菌含量没有要求。
仅有Cliforni州和Oregon州规定了所有奶制品中益生菌的最低水平,非发酵的酸性奶要求为1×106cfu/ml。
生产商建议在货架期末酸奶和非发酵的酸性奶中益生菌含量应为2×106cfu/ml。
虽然奶制品中益生菌含量比较高,但在含有初始菌种的环境中对益生菌数量的计量存在一定难度。
产品中含不同种类的细菌和受损细胞混合在一起,加大细菌计数的复杂度。
此外,奶制品中益生菌的活性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液态奶中的益生菌在整个货架期相对比较稳定,而酸奶产品中的益生菌由于对外界环境中的酸或氧起反应,存活性降低,基于上述原因,产品中活性益生菌的含量可能会低于所规定的水平。
含益生菌的膳食补充剂种类主要有:胶囊、粉剂、口服液、片剂,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其它成份,比如:奶制品、非乳载体、低聚果糖、免疫球蛋白、发酵副产物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
膳食补充剂产品不能代替一般食物或作为膳食的唯一品种,主要作为保健食品和天然食品在市场上销售。
在近几年的进展中,天然产品越来越受大众的欢迎,市场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益生菌在临床上的表现与每日的摄入量有关。
益生菌生理效应的研究表明,每日有效摄入量为1×109~10cfu。
益生菌及其研究最新进展
目录1益生菌的概念 (3)2益生菌的种类 (3)3益生菌的作用 (4)3.1 预防或改善腹泻 (4)3.2 缓解不耐乳糖症状 (4)乳杆菌可帮助人体分解乳糖,缓解腹泻、胀气等不适症状,可与牛奶同食。
(4)3.3 预防阴道感染 (4)3.4 增强人体免疫力 (4)3.5 促进肠道消化系统健康 (4)3.6 降低血清胆固醇 (4)3.7 预防癌症和抑制肿瘤生长。
(5)4益生菌的应用 (5)4.1 双歧杆菌的应用 (5)4.2 乳酸菌的应用 (5)4.3 米曲霉的应用 (6)4.4 益生菌临床应用的新发展 (7)4.4.1 炎性肠病(IBD) (7)4.4.2 感染性腹泻 (7)4.4.3 其他 (7)4.4.4 酸奶等发酵乳制品 (8)5灭活益生菌的研究进展 (9)5.1 灭活益生菌的研究概况 (9)5.2 灭活益生菌的优势 (9)5.3 灭活益生菌的功效 (9)6益生菌存在的问题 (9)益生菌及其研究最新进展摘要:益生菌有防治腹泻、增强人体免疫力、缓解过敏作用、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益生菌的种类有很多,发酵乳杆菌、纤维二糖乳杆菌、弯曲乳杆菌、载耳布吕克氏乳杆菌、乳酸乳杆菌、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等都是益生菌,它们居住在人体的肠道内,是单细胞生物的一种。
现代社会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更重视营养。
但是高脂肪、高蛋白摄入过多,食物纤维摄入过少,很容易导致体内菌群失衡,从而导致亚健康的状态甚至是疾病。
有害的饮食习惯使肠道内的有害细菌大量繁殖,而在人体的肠道内不但居住着益生菌,还居住着大肠杆菌等有害菌和绿脓杆菌等条件致病菌,它们三者在人体的肠道内维持着一定的平衡,保持着人体的健康。
若是当肠道内的益生菌数量减少到一定成度时,肠道内的有害细菌就会兴风作浪,人体的免疫力就会下降,而这时,条件致病菌就会趁机破坏人体健康,使人体更加虚弱,严重的,甚至会引起癌症,威胁人的生命。
所以,我们利用益生菌改变人体健康状况是刻不容缓的事。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中西医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中西医护理干预研究进展韩 悦1,李晓曦2*,文 苹11.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吉林130117;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o nn u r s i n g in t e r v e n t i o no ft r a d i t i o n a lC h i n e s ea n d W e s t e r n m e d i c i n ef o ra c u t e m a s t i t i s d u r i n gl a c t a t i o n H A NY u e ,L IX i a o x i ,W E NP i n gS c h o o l o fN u r s i n g ,C h a n g c h u nU n i v e r s i t y ofC h i n e s eM e d i c i n e ,J i l i n 130117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L IX i a o x i ,E -m a i l :516852602@q q.c o m K e y w o r d s l a c t a t i o n ;a c u t em a s t i t i s ;n u r s i n g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m e d i c i n en u r s i n g ;W e s t e r nm e d i c i n en u r s i n g ;r e v i e w 摘要 综述中西医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疾病发生㊁发展不同阶段的护理理论依据及应用㊁实施及评价效果等,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有效指导产妇预防和护理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提供参考依据㊂关键词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护理干预;中医护理;西医护理;综述d o i :10.12102/j.i s s n .2095-8668.2024.05.010 急性乳腺炎是产妇哺乳期常见病,可能伴有感染[1]㊂研究显示,33%的哺乳期妇女曾患乳腺炎,初产妇乳腺炎发生率高达50%[2]㊂急性乳腺炎临床表现为乳腺局部皮肤红㊁肿㊁热㊁痛,严重的可能会引起全身发热[3]㊂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处理不当导致乳腺脓肿发生率为4.0%~11.0%,常给产妇带来巨大的身心压力,同时也是产妇放弃母乳喂养的主要原因[4-5]㊂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贯彻2021 203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实施方案“[6]明确提出,坚持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基本原则㊂现综述中西医护理干预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影响的研究进展,为预防和护理不同阶段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提供依据㊂1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研究现状1.1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特点现代医学将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分为3个阶段,包括乳汁瘀滞期㊁炎性反应浸润发展期和脓肿形成期[7];中医学将乳痈(急性乳腺炎)分为初起期(郁滞期)㊁成脓期㊁溃后期(乳漏㊁乳痨)[8]㊂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早期若治疗不当或延误,乳腺脓肿发生率为3%~11%,甚至会出现败血症等严重问题[9]㊂乳腺脓肿处理方法包括超声引导引流㊁细针抽吸治疗[10]㊁真空封闭引流(V S D )[11]㊁切开引流[12]等㊂基金项目 吉林省中医(朝医)标准化项目,编号:z y b z -2023-013作者简介 韩悦,硕士研究生在读*通讯作者 李晓曦,E -m a i l :516852602@q q.c o m 引用信息 韩悦,李晓曦,文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中西医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 ].循证护理,2024,10(5):821-825.1.2 国外研究现状T h o m s e n 等[13]研究认为,感染性哺乳期乳腺炎应定期排空乳房,并针对药物敏感实验结果选择抗生素治疗㊂K v i s t 等[14]研究显示,母乳中细菌数量和急性乳腺炎症状轻重无关㊂因此,母乳中细菌数量对哺乳期乳腺炎病人的抗生素用量指导意义有限㊂俄罗斯妇产科学会乳腺炎管理临床指南建议,哺乳期乳腺炎产妇根据发病时间用药,5~7d 使用抗生素治疗,同时用溴隐亭暂时抑制乳汁分泌㊂如果在哺乳期发生大面积乳腺肿胀,则在乳房皮肤表明涂抹前列腺素类凝胶,15~20m i n 后肿胀㊁疼痛减轻[15]㊂2017年,西班牙国家统计局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口服发酵乳杆菌可以预防哺乳期乳腺炎,使哺乳期乳腺炎发生率降低51%[16]㊂2019年美国研究报道,对乳腺脓肿直径超过5c m 的病人,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引流治疗是安全㊁有效的,并且可以继续母乳喂养[17]㊂西医对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治疗,主要根据健康乳汁和感染乳汁中的菌群差异比较从母乳微生态角度治疗,并根据乳腺的解剖特点应用外科手术清除炎症和坏死组织,为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考方向和探究空间㊂1.3 国内研究现状乳痈 一词最早见于晋代皇甫谧的著作‘针灸甲乙经㊃卷十二㊃妇人杂病“中,书中记载: 乳痈有热,三里主之㊂ 中医认为,乳痈发病内因是肝气郁结致乳络不通㊁郁而化热或乳头畸形致乳汁排出不畅,发为乳痈;外因是产后耗伤气血,外邪侵袭乳房或外力挤压致乳汁淤积,发为乳痈[18]㊂李良等[19]认为,乳痈郁滞期重视搂抓手法排乳,成脓期进行火针刺烙排脓,再用双㊃128㊃循证护理2024年3月第10卷第5期(总第121期)黄连液冲洗和五五丹提脓药捻引流,溃后期手术切开引流或自行破溃,忌用寒凉之品㊂高水波等[20]首次将点穴疗法用于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病人,治疗时长平均2.5d,15例病人全部治愈㊂彭清[21]用针刺联合循经按摩㊁中药外敷治疗25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病人,有效率为88%㊂沈静等[22]采用消癖酊外敷及特定电磁波谱(T D P)照射治疗后,予特色点穴手法排乳治疗哺乳期乳腺炎(郁滞期),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方法(青霉素静脉输注加硫酸镁溶液热敷,然后以吸奶器或哺乳方法排乳)的治疗效果㊂中医对于哺乳期乳腺炎的认识和治疗历史悠久,效果显著,但研究样本量较小,还应加大样本量进行多中心研究㊂2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中医护理措施2.1情志护理‘外科正宗㊃乳痈论第二十六“记载: 又有忧郁伤肝,肝气滞而结肿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早期产妇处于产后激素水平急剧下降的特殊阶段,容易产生郁闷㊁焦虑等负性情绪,导致肝气不舒,郁结不畅,乳络闭塞不通发为乳痈[23]㊂护理人员及时察觉产妇抑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为其实施心理护理,指导产妇保持积极的心态,有利于身体恢复[24]㊂刘根平[25]认为,产妇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导致的负性情绪是因为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和无法正常进行母乳喂养所产生的无助感,护理人员应与产妇积极沟通,及时发现产妇不良情绪,了解原因予以心理疏导㊂对于坚持健侧乳房母乳喂养产妇,护理人员应肯定其为坚持母乳喂养所作的努力,同时动员家庭力量给予产妇关心㊁理解,使其保持愉悦心情[26]㊂吴青等[27]对不同类型的产妇给予情感支持,动员家属参与婴儿照护,增加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㊂对有疲劳感的产妇,组织家属共同商讨家庭角色分工,减少疲劳感产妇的负担㊂在提升康复意愿方面,胡小丽[28]通过线上同伴支持的方式,通过榜样力量增强产妇治疗信心㊂赖荣香等[29]通过设立合理的治疗目标使产妇在目标达成过程中不断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㊂有研究显示,护理人员除了主动给予产妇心理疏导外,在每天特定时间通过认知疗法㊁松弛训练以及心理暗示法实施心理护理,调动其主观力量克服疾病在心理㊁生理方面产生的不良影响[30-31]㊂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产妇多为初产妇,产后正处于角色转换时期,容易出现负性情绪,加之乳房疼痛不适,护理人员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产妇要给予更多情志护理㊂2.2循经排乳急性乳腺炎郁滞期,保持乳腺管通畅,将乳汁及时排出是防止乳痈疾病进展和迁延的关键因素[32]㊂郁滞期表现为乳房肿痛㊁乳房结块或有或无㊁皮肤颜色微红或不红[18]㊂为改善临床症状,姜颖等[33]采用循经取穴排乳法减轻疼痛㊁消散肿块㊁改善皮肤颜色㊂具体操作手法:第1步,按摩推拿放松乳房;第2步,指揉法通经,循经取足三里㊁乳根穴㊁乳中穴等7个穴位;第3步,五指微曲疏通乳络排出底奶;第4步,一松一紧提捏乳头;第5步,双手呈 C 型以抖法排出积乳㊂干预结果显示,循经取穴排乳法有效率高于传统揉抓排乳法㊂胡长珍等[34]对60例乳汁淤积症病人在应用中药热敷后实施手法按摩,结果显示,治疗有效率及就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㊂夏恒芳[35]对36例产妇实施热敏灸联合手法穴位按摩,以环绕方式将淤积乳汁推出后对乳根㊁期门等两侧穴位及膻中穴进行点按㊂陈宏等[36]对60例产妇实施疗程为3d的耳穴贴压联合手法按摩排乳,结果显示,有效率为95%㊂一项系统评价显示,中医乳房按摩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郁滞期最常报告的结果是肿块大小,其次是乳房疼痛和乳汁排泄[37],对于护理结局的评价缺乏统一标准,要制定一套核心结局指标,以实现一致的成果报告标准和成果验证方式㊂2.3饮食护理中医学认为,产后脾胃运化受损,过食油腻会导致胃中积热,加之产后肝气郁结,易发生肝胃不和,郁而化热发为乳痈㊂部分家庭产后饮食不科学,认为哺乳期应多吃肉类㊁多喝浓汤才能提供有营养的母乳[38],但哺乳期妇女饮食护理首先强调食物的选择以高纤维㊁低脂㊁高蛋白食物为主[39],清淡营养㊂建议病人多食新鲜瓜果㊁蔬菜㊁牛奶或汤类[29]㊂胡小丽[28]认为,应根据乳汁浓度调整病人饮水量和摄入蛋白质的量㊂避免油腻㊁辛辣刺激的食物[26],少食多餐[40],监测血糖指标[25]㊂脓肿形成期引流术后,饮食应以高蛋白㊁高纤维㊁高维生素类食物为主,保证每日饮水量ȡ1500m L[41],推荐食用牛奶㊁青菜㊁苹果等,忌食辛辣㊁刺激性食物[42]㊂2.4健康教育由于产后乳汁淤积的发生与病人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缺乏有关[43],护理人员进行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指导具有重要意义㊂有研究认为,缩短产妇产后住院时间,提升女性健康素养和自我护理能力有利于降低出院后乳腺炎的发病率和复发率[44]㊂基于此,护理人员应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病人进行相关健康教育:1)指导病人学会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包括摇篮式㊁半躺式㊁橄榄球式,指导病人选择适合自身的方法[28]㊂2)教育病人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哺乳前后温水清洗乳头,避免用肥皂水清洗,保持婴儿口腔卫生[29],定时交替哺乳,哺乳后乳房内多余乳汁应及时排出[3]㊂3)指导产妇学㊃228㊃C H I N E S EE V I D E N C E-B A S E D N U R S I N G M a r c h,2024V o l.10N o.5会特殊情况处理方法,乳头皲裂应暂停患侧哺乳,用人工挤奶法或奶泵将乳汁排出[40]㊂对于乳头凹陷㊁平坦的产妇,指导产妇正确地改善乳头外形的技巧[25]㊂4)指导病人适当采用侧卧睡姿,因平卧睡姿更易发生乳腺炎[38]㊂5)对病人进行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发病原因㊁临床症状㊁治疗方式㊁预防措施等知识介绍[29]㊂教育形式除口头传达外,胡小丽[28]通过纸质版健康手册以课堂互动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讲座㊂吴青等[27]认为,应对产妇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以期获得家庭支持㊂韩飞飞等[40]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对影响母乳喂养变量的重要程度进行对比排序,得出家庭支持对母乳喂养重要性评分最高㊂齐玮等[7]研究表明,实施床前教育模式㊁小组健康讲座教育模式㊁流程式健康教育模式均能提升产妇疾病认知水平,改善焦虑㊁抑郁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㊂通过健康教育提升哺乳期乳腺炎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了解程度对增强母乳喂养信心十分重要[45]㊂医务人员应拓宽宣教渠道,丰富宣讲形式,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将哺乳期急性乳腺炎预防㊁护理知识延伸到产后居家护理㊂3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西医护理措施3.1疼痛护理产妇哺乳时感到疼痛,断奶的可能性会增加14.7倍[46]㊂有研究显示,护理人员对产妇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后疼痛感受的关注不够[12]㊂安艳丽等[12]报道,对照组根据术后时间实施镇痛方案,观察组根据个体疼痛评分轻中重度分级实施单一或联合镇痛方案,观察组每隔1d进行1次疼痛评估,若产妇疼痛等级发生变化及时调整镇痛方案㊂结果显示,30d后规范化疼痛护理组各时段疼痛水平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情绪状态优于对照组㊂李柯桦等[47]对观察组病人实施疼痛健康宣教,根据疼痛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 R S)评估结果实施疼痛控制联合心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术后恢复时间较常规护理组缩短,睡眠质量改善,心理状态好转,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㊂余瑛[42]采用看电视㊁听音乐等转移注意力的方式缓解疼痛㊂P e v z n e r等[48]鼓励哺乳期乳腺炎疼痛产妇服用止痛药,避免疼痛干扰泌乳反射㊂3.2手法按摩现代医学认为,按摩可以改善乳腺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促进乳腺导管通畅㊂急性乳腺炎与患侧腋窝内肿胀的淋巴结有关,产妇可以按摩乳晕到腋窝皮肤表面的淋巴,促进组织液向腋窝淋巴结回流[49]㊂日本S o t o m iO k e t a n i女士创建O k e t a n i乳房按摩技术,通过手动分离乳房基底部和胸大筋膜之间的粘连,当粘连松动时,整个乳房显示更好的弹性,乳头更柔软,同时改善乳管轮廓和哺乳情况,缓解产后乳房疼痛[50]㊂再通手法治疗(S S R MT)是治疗产后乳管堵塞的一种有效㊁安全㊁低成本的治疗方法㊂有研究对3497例乳腺导管堵塞的哺乳期妇女实施6步S S R MT:1)准备;2)清理堵塞的导管出口;3)乳头操作;4)推压乳晕;5)推揉乳房;6)检查是否有残留乳汁淤积㊂结果显示,单次S S R MT治疗后病人完全缓解率为91.2%,且无明显并发症[51]㊂不同类型的乳房按摩对减轻病人即时疼痛感均有效[50]㊂乳房手法按摩后效果评价,尚缺乏统一的测量工具,需要日后开发㊂3.3益生菌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是由于母乳中葡萄球菌属和棒状杆菌属含量升高,导致 微生物菌群-宿主 生态系统失衡㊁母乳微生态失调从而导致乳腺炎的发生,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产妇乳汁中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52]㊂尚未检索到抗生素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会对新生儿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报道,但其治疗有效性一直存在争议㊂原因在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乳汁中致病细菌生物膜的形成,致病菌抗生素耐药性发生率不断增加,形成逃避宿主免疫反应的机制[53]㊂母乳中分离出的乳酸杆菌菌株可以作为很好的益生菌使用,且益生菌在怀孕期间可以安全使用[54]㊂基于此,益生菌预防和治疗炎症的潜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㊂临床研究表明,发酵乳杆菌对哺乳期乳腺炎母乳微生物群平衡具有重要作用[55]㊂国外一项328例的跨国随机对照试验显示,益生菌组女性从怀孕第35周到产后第12周每天口服约109C F U唾液乳杆菌P S2相较于未口服益生菌孕妇产后患乳腺炎的可能性降低58%[54]㊂西医从母乳微生态角度出发为预防和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提供了新的手段㊂3.4物理治疗M a n g e s i等[56]发现,冷卷心菜叶可以缓解乳房疼痛,降低乳房肿块硬度,病人护理满意度高于冷凝胶敷袋;仙人掌和芦荟冷敷联合乳房手法按摩较单独手法按摩能够更有效地降低乳房硬度㊂有研究报道,新型哺乳装置 L a c t a m o 可以在进行冷热疗时对乳房进行按摩[57]㊂澳大利亚三级医院对26例母乳喂养的产后3个月产妇应用 L a c t a m o 装置,结果表明该装置安全性好㊁使用便利,并且能根据自己的压力偏好进行调节,日后需要探究该装置对母乳量和成分的影响㊂李佩瑶等[58]研究显示,每次20m i n,每天2次的交替冷热敷缓解乳房肿胀㊁疼痛的效果较穴位按摩更加明显㊂非药物干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研究报道的证据等级偏㊃328㊃循证护理2024年3月第10卷第5期(总第121期)低,未见发生感染㊁肿胀等不良事件的报道,且病人护理满意度较高[56]㊂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研究质量,开发非药物资源,缓解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不同阶段的临床症状㊂3.5其他干预方式朱倩华等[2]对112例确诊的急性乳腺炎红肿期产妇在乳腺专科护理门诊进行干预,有效提高了产妇的哺乳意愿及行为㊁降低回乳率及复发率㊂原因在于:乳腺专科护理门诊工作重点在于教会病人乳房自我护理技巧,纠正病人错误认知,提供延续性护理解决病人出院后相关问题,不断增加病人继续母乳喂养的信心㊂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只针对红肿期急性乳腺炎,对于其他时期急性乳腺炎的应用值得探索㊂有研究显示,为出院病人构建随访计划,利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实施多元化随访,丰富了延续护理形式[24]㊂4小结与展望母乳喂养对婴儿生长发育的短期和长期好处已得到世界公认,2008 2022年我国纯母乳喂养率仅上升1.6%[5],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是造成母乳喂养中断的主要原因之一[45]㊂良好的中西医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产妇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复发率,促进疾病转归,节约医疗成本,改善产妇生活质量㊂随着三孩政策的放开,人们对于产后母乳喂养问题格外关注,及时排出淤积的乳汁,保持乳腺管通畅是预防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关键㊂基于发展需求和形势推动,国内外中西医护理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不足,有待改善㊂第一,目前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不同时期的定义㊁划分标准㊁治疗标准模糊不清,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分期理解的差异可能导致医务人员不能分阶段及时实施护理,应达成行业共识,防止错过最佳干预时期㊂第二,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产妇的护理管理模式大多以医院为中心,而大多数哺乳期急性乳腺炎都是发生在居家阶段,所以应不断完善居家延续性护理模式和门诊护理模式㊂第三,护理结局的报道多为观察性结果和病人的主观感受,不利于不同护理措施之间的效果评价,应增加系统性评估工具,将评估结果客观化㊂第四,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手法按摩一直是中西医护理干预的重要内容,中医护理操作流程多为经验指导,不利于中医按摩手法的广泛传播与应用,需要进行标准化改革㊂参考文献:[1] S O B T IJ,MA T HU R G P,G U P T A A.WH O's p r o p o s e d g l o b a ls t r a t e g y f o ri n f a n ta n d y o u n g c h i l df e e d i n g:a v i e w p o i n t[J].JI n d i a n M e dA s s o c,2002,100(8):502-504;506.[2]朱倩华,周肖郁,陈美美.乳腺专科护理门诊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干预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8,33(17):35-37. [3]张冬梅,崔献梅,李燕平,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疗效及机体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8,32(12):1978-1980.[4]王红玫,黄晓曦,陈壮威,等.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6,50(6):423-427.[5]J I NL H,Z H E N G H L,L I N Y X,e ta l.L a c t a t i o nb r e a s t a b s c e s st r e a t e d w i t h G u a l o u X i a o y o n g D e c o c t i o n a n d p a i n l e s sl a c t a t i o n m a n i p u l a t i o n:ac a s er e p o r ta n dr e v i e w o fl i t e r a t u r e[J].W o r l d J o u r n a l o fC l i n i c a l C a s e s,2023,11(8):1847-1856.[6]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贯彻2021 203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实施方案[J].中国农村卫生,2022,14(5):3-7.[7]齐玮,陈树伟,姜璐.中医辨证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妇女疾病认知㊁不良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3):434-437.[8] Y U Q H,X U C C,WA N G M Q,e ta l.T h e p r e v e n t i v e a n dt h e r a p e u t i c e f f e c t so f p r o b i o t i c so n m a s t i t i s:a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a n d M e t a-a n a l y s i s[J].P L o SO n e,2022,17(9):e0274467.[9] Z H A O C,T A N G R,WA N G J,e t a l.S i x-s t e p r e c a n a l i z a t i o nm a n u a l t h e r a p y:a n o v e l m e t h o df o rt r e a t i n g p l u g g e d d u c t si n l a c t a t i n g w o m e n[J].J H u m L a c t,2014,30(3):324-330. [10] C H E N G GZ,C H E N A,X I N Y,e t a l.U s i n g t h e t e a c h-b a c km e t h o dt oi m p r o v e p o s t p a r t u m m a t e r n a l-i n f a n th e a l t ha m o n g w o m e n w i t hl i m i t e dm a t e r n a lh e a l t hl i t e r a c y:ar a n d o m i z e dc o n t r o l l e ds t u d y[J].B M CP r e g n a n c yC h i l d b i r t h,2023,23(1):13.[11] L V Y P,Y U A N T,MU X Y,e ta l.H e t e r o g e n e i t y o fo u t c o m e sr e p o r t i n g i n t r i a l s e v a l u a t i n g t r a d i t i o n a lC h i n e s em e d i c i n eb r e a s tm a s s a g e f o rs t a s i sa c u t e m a s t i t i s:a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J].C h i nM e dS c i J,2023,38(2):147-158.[12]安艳丽,毕晶晶,暴静.规范化疼痛护理对乳腺炎切开引流术患者疼痛及情绪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3,32(8):1531-1534.[13] T HOM S E N A C,E S P E R S E N T,MA I G A A R D S.C o u r s e a n dt r e a t m e n t o f m i l k s t a s i s,n o n-i n f e c t i o u si n f l a mm a t i o n o ft h eb r e a s t,a n d i n f ec t i o u sm a s t i t i s i nn u r s i n g w o m e n[J].A mJO b s t e tG y n e c o l,1984,149(5):492-495.[14] K V I S TLJ,L A R S S O NB W,H A L L-L O R D M L,e t a l.T h e r o l eo f b a c t e r i a i n l a c t a t i o n a lm a s t i t i s a n ds o m e 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so f t h eu s e o f a n t i b i o t i c t r e a t m e n t[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B r e a s t f e e d i n gJ o u r n a l,2008,3:6.[15] P U S T O T I N A O.M a n a g e m e n t o fm a s t i t i s a n db r e a s t e n g o r g e m e n t i nb r e a s t f e e d i n g w o m e n[J].T h e J o u r n a l o fM a t e r n a l-F e t a l&N e o n a t a lM e d i c i n e,2016,29(19):3121-3125.[16] H U R T A D OJA,M A L D O N A D O-L O BóNJA,DíA Z-R O P E R O MP,e t a l.O r a l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t o n u r s i n g w o m e n of L a c t o b a c i l l u s f e r m e n t u mC E C T5716p r e v e n t sl a c t a t i o n a l m a s t i t i sd e v e l o p m e n t:ar a n d o m i z e dc o n t r o l l ed t r i a l[J].B re a s tf e e d i ng M e d i c i n e,2017,12(4):202-209.[17] C O L I N C,D E L O V A G,P E Y R O N-F A U R E N,e t a l.B r e a s ta b s c e s s e s i n l a c t a t i n g w o m e n:e v i d e n c e s f o r u l t r a s o u n d-g u i d e dp e r c u t a n e o u sd r a i n a g et oa v o i ds u r g e r y[J].E m e r g e n c y R a d i o l o g y, 2019,26(5):507-514.[18]郝艳方.艾灸联合手法通乳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的临床疗效[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21.[19]李良,林毅.林毅教授分期辨治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9,41(7):12-14.[20]高水波,吴鸿,高承舜.国术点穴疗法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J].中国针灸,2012,32(9):833-834.㊃428㊃C H I N E S EE V I D E N C E-B A S E D N U R S I N G M a r c h,2024V o l.10N o.5[21]彭清.针刺联合循经按摩㊁中药外敷为主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25例[J].中国针灸,2014,34(5):481-482.[22]沈静,贺友建,庄美容.中医三联疗法治疗哺乳期乳腺炎(郁滞期)的临床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8,29(10):2431-2432.[23]瞿曦,何朋芝.七步砭石通乳法联合情志护理在急性乳腺炎瘀滞期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12):146-148.[24]吴波,余恭飞.三黄散联合中医穴位疗法及护理干预对产褥期急性乳腺炎的疗效影响分析[J].江西中医药,2020,51(10):46-48.[25]刘根平.早期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1,35(2):375-376.[26]陈志丽,王琳,陈希.1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产后母乳喂养的延续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5):2363-2364. [27]吴青,吴冰.针对性护理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19(3):137-140. [28]胡小丽.低频电刺激联合针对性护理在产褥期急性乳腺炎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21,22(6):72-74.[29]赖荣香,曾英挺,黄茂芹.按揉挤捏手法干预联合聚焦解决模式积极疏导护理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34(2):300-302.[30]金微娜,赵敏慧.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19):66-69. [31]李春静,任雅坤,文静茹,等.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伴乳漏病人患乳退奶治愈及健乳维持母乳喂养1例[J].全科护理,2022,20(2):287-288.[32]娄杰.延续性护理在产后乳汁淤积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25(3):474-476.[33]姜颖,石奥利,冉真榕,等.循经手法排乳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23,32(3):495-498.[34]胡长珍,龙凤,廖群,等.中医通乳护理门诊对乳汁瘀积症的干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23):195-198. [35]夏恒芳.热敏灸联合手法穴位按摩在郁滞期乳痈寒性僵块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21,20(1):75-77.[36]陈宏,李苏娜,刘可欣,等.耳穴贴压联合手法按摩排乳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的疗效及护理[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23,37(1): 57-58.[37] K O TWA N IE,A P H A L EP,S H A RMA D.B r e a s t a b s c e s sh e a l i n gw i t hh o m o e o p a t h y:ac a s er e p o r t[J].A l t e r n T h e r H e a l t h M e d, 2023,29(4):284-288.[38]穆玉霞,葛军,贺秀芳.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产妇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9): 173-176.[39]蒋逸雯,方淑华,王娟,等.中医综合护理对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病人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1,19(2):250-252.[40]韩飞飞,张大华,郭红,等.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哺乳期乳腺炎病人母乳喂养效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22,36(13):2321-2326.[41]陈钦娇.疼痛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12):2378-2380.[42]余瑛.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在急性乳腺炎化脓穿刺切开冲洗患者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5):2073-2075.[43]代莉.心理护理干预在产褥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2):3334-3336.[44]王冰冰.针对性护理在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8):162-163.[45]李本,安璐,王巧玲,等.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母乳喂养自信心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上海护理,2023,23(7):36-40. [46]S H R I V A S T A V A N,D I X I T H,K A I L A S I A Y,e ta l.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o fr e g u l a rs c r e e n i n g d u r i n g l a c t a t i o n a l p e r i o da s p r e v e n t i v e m e a s u r e f o ra c u t e i n f l a m m a t o r y l e s i o n s o fb r e a s t:ac o m p a r a t i v e s t ud y w i t h h i s t o r i c a lc o h o r t[J].A g e,2023,20(55):11.[47]李柯桦,李秦.疼痛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6(8):178-180.[48] P E V Z N E R M,D A H A N A.M a s t i t i sw h i l eb r e a s t f e e d i n g:p r e v e n t i o n,t h e i m p o r t a n c e o f p r o p e r t r e a t m e n t,a n d p o t e n t i a l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J].J o u r n a l o f C l i n i c a lM e d i c i n e,2020,9(8):2328.[49] B O L MA N M,S A J U L D,O G A N E S Y A N K,e ta l.R e c a p t u r i n gt h ea r to f t h e r a p e u t i cb r e a s tm a s s a g ed u r i n g b r e a s t f e e d i n g[J].J o u r n a l o fH u m a nL a c t a t i o n,2013,29(3):328-331. [50] A N D E R S O NL,K Y N O C H K,K I L D E AS.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 b r e a s tm a s s a g e 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w o m e nw i t hb r e a s t f e e d i n gp r o b l e m s[J].J B I D a t a b a s eo f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 sa n d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R e p o r t s,2016,14(8):19-25.[51] Q I U L,WA N GF,X U Q,e t a l.N e g a t i v e p r e s s u r ew o u n d t h e r a p yp r o m o t e s h e a l i n g a n d r e d u c e d p a i n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c u t es u p p u r a t i v em a s t i t i s[J].B M C W o m e n sH e a l t h,2022,22(1):243.[52]汤沈力,刘泽宇,宁平.母乳微生态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20,14(6):371-374.[53] F E R NÁN D E ZL,A R R O Y OR,E S P I N O S AI,e t a l.P r o b i o t i c s f o rh u m a n l a c t a t i o n a lm a s t i t i s[J].B e n e f i c i a lM i c r o b e s,2014,5(2):169-183.[54]J I MéN E ZE,M A N Z A N OS,S C H L E M B A C H D,e t a l.L i g i l a c t o b a c i l l u ss a l i v a r i u s P S2s u p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d u r i n g p r e g n a n c y a n d l a c t a t i o n p r e v e n t sm a s t i t i s:a r a n d o m i s e d c o n t r o l l e d t r i a l[J].M i c r o o r g a n i s m s,2021,9(9): 1933.[55] P O P O V AB,M I T E VD,N I K O L O VA.T h e r o l e o fm o t h e r'sm i l ka n db r e a s t f e e d i n g.M e d ic a l p r o b l e m sd u r i n g t he l a c t a t i o n p e r i o dl a c t o b a c i l u s f e r m e n t u m--an e wa p p r o a c ht o w a r d s 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a n d t h et r e a t m e n to fa c u t ea n d s ub ac u t e m a s t i t i s[J].A k u s hG i n e k o l(S o f i i a),2016,55(3):47-52.[56]MA N G E S IL,Z A K A R I J A-G R K O V I CI.T r e a t m e n t sf o rb r e a s te n g o r g e m e n td u r i n g l a c t a t i o n[J].T h e C o c h r a n e D a t a b a s e o f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 s,2016,2016(6):C D006946.[57]S W E E TL,V A S I L E V S K I V.E v a l u a t i o no fan e wl a c t a t i o nd e v i c e'L a c t a m o'd e s i g n e d t o a p p l y m a s s a g e,h e a t o r c o l d,a n d c o m p r e s s i o n t ot h e b r e a s t[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B r e a s t f e e d i n g J o u r n a l,2022,17(1):23.[58]李佩瑶,于春光,唐玲,等.专科医护人员对乳痈中医护理方案认知体验的质性研究[J].上海护理,2020,20(7):6-10.(收稿日期:2023-09-25;修回日期:2024-02-10)(本文编辑张建华)㊃528㊃循证护理2024年3月第10卷第5期(总第121期)。
益生菌对哺乳期乳腺炎的预防与治疗作用
•综述•益生菌对哺乳期乳腺炎的预防与治疗作用薛宏凤1 刘欢2 刘岩2 孙鹏1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9.10.013作者单位:272000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营养科1,乳腺外科2通信作者:孙鹏,Email :186********@【摘要】 哺乳期乳腺炎通常与病原菌感染、乳汁淤积、乳头损伤和母亲疲劳有关。
目前针对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多集中在症状管理、抗生素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方面。
随着致病菌的耐药性越来越高,致病物种中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也是该疾病治疗关注的一个关键原因,因此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寻求安全有效的抗生素替代品极其重要。
近年来对益生菌的识别和使用越来越多,其可能为哺乳期乳腺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种新替代品。
【关键词】 哺乳期乳腺炎; 微生物机制; 益生菌Preventive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of probiotics on lactational mastitis Xue Hongfeng 1, Liu Huan 2,Liu Yan 2, Sun Peng 1. 1Department of Nutrition, 2Department of Breast Surger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 Jining 27200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Sun Peng, Email: 186********@【Abstract 】 Lactational mastitis is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pathogenic bacterial infection, milk deposition, nipple damage, and fatigue of mothers. At present, the treatment of lactational mastitis is mostly focused on symptom management, antibiotic treatment, and surgical treatment. The increased incidence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the causative species is also a key cause of concern for treatment of lactational mastitis, thus leading to the need to develop novel therapies. In recent years, probiotics have been identified and used, which may provide a substitut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lactational mastitis.【Key words 】 Mastitis; Microbial mechanism; Probiotics 世界卫生组织将乳腺炎定义为乳房炎性疾病,可能伴有或不伴有感染[1]。
哺乳期乳腺炎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哺乳期乳腺炎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陶颖娜;万华【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7(023)012【摘要】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病机制已从感染性疾病向炎症性疾病过渡.Toll样受体(TLR)介导的核因子κB(NF-κB)免疫信号通路在哺乳期乳腺炎的局部和全身性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微生物相关分子模式或危机相关分子模式分别与模式识别受体结合,激活TLR信号通路,继而激活下游的NF-κB信号通路.一些化合物和单体亦表现出了对此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哺乳期乳腺炎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能更好地认识疾病的发病本质,为后期的治疗以及预防带来新思路.%The recognition of etiology of lactational mastitis has developed from infection to inflammation.Toll like receptor(TLR)-nuclear factor κB(NF-κB) signaling pathway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local and systematic immune response in lactational mastitis.The microb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or danger-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recognize the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to activate the TLR signaling pathway and NF-κB signaling pathway successively.And some compounds and monomers seem to be the inhibitor of the TLR-NF-κB signaling pathway.The s tudy on the etiology of lactational mastitis can help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the disease so as to provide a novel direction of the treatment or prevention.【总页数】6页(P2333-2338)【作者】陶颖娜;万华【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乳腺科,上海 200021;上海市普陀区妇婴保健院乳腺科,上海20006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乳腺科,上海 20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相关文献】1.卵巢功能早衰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及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J], 王晓秋;李大金2.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J], 张超杰;孔成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相关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J], 纪永佳;卢洪洲4.适应性免疫细胞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J], 阎羽欣;陈广洁5.COVID-19免疫相关发病机制与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J], 李红鹏;张柳;李庆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现状及进展相关试题及答案
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现状及进展相关试题及答案1、1984年Thomsen等人把哺乳期乳腺炎分为哪三类()A、乳汁淤积、急性乳腺炎、慢性乳腺炎B、乳汁淤积、非感染性乳腺炎、感染性乳腺炎C、乳汁淤积、亚急性乳腺炎、急性乳腺炎D、乳汁淤积、急性乳腺炎、乳腺脓肿E、乳汁淤积、亚临床性乳腺炎、急性乳腺炎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哺乳期乳腺炎治疗使用乳酸杆菌CECT-5716益生菌是有循证医学根据的B、对于哺乳期乳房疼痛使用乳酸杆菌CECT-5716益生菌是有循证医学根据的C、对于在孕期预防性使用乳酸杆菌CECT-5716益生菌预防哺乳期乳腺炎是有循证医学根据的D、乳酸杆菌CECT-5716益生菌是从健康母乳中提取,经过认证在婴儿和孕产妇中使用是安全的E、以上全对3、对于乳腺管堵塞和乳腺炎的妈妈用药建议正确的是()A、发病24小时内没有高热不需用药,出现高热退热治疗B、发病24小时不缓解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使用哺乳期安全用药C、使用抗生素要经过医生评估病情,以免滥用D、退热药物选择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因为它们是哺乳期安全用药E、以上都对4、患哺乳期乳腺炎的妈妈应该()A、立即服用回奶药物回乳,以免通过乳汁感染孩子B、应该暂停哺乳,等到乳腺炎症状完全缓解后再继续哺乳C、哺乳期乳腺炎期间,如果发热超过38度就要暂停哺乳没有超过38度可以继续哺乳D、继续哺乳,因为乳汁中含有免疫物质,可以保护孩子减少引起乳腺炎的细菌感染。
E、请通乳人员通乳排出感染的乳汁5、乳汁淤积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用力把淤积的部位从周围向乳头方向推B、局部冷敷C、对症服用止痛药物D、让孩子频繁哺乳E、教妈妈自己手挤奶6、哺乳期乳房冷敷使用时机()A、生理性涨奶B、乳汁淤积C、哺乳期急性乳腺炎D、减少奶量及回乳时E、以上都是答案:BEEDAE。
惊讶:哺乳期乳腺炎该怎么办?
惊讶:哺乳期乳腺炎最佳治疗方法!哺乳期发生乳腺炎该怎么有效的治疗呢?刚生完孩子进入哺乳期的妈妈由于身体本身也还没有恢复,哺乳期出现急性乳腺炎的原因,主要为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这两个原因会导致出现急性乳腺炎。
乳汁如果没有及时排空回形成细菌培养基,细菌如果入侵时,妈妈有乳汁淤积的话,那么这时候就会引发乳腺出现急性炎症性的改变,因此一定要重视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要进行积极的抗感染治疗,而且,要保持乳汁的排泄通畅,而且,要保持乳房的清洁卫生,这样才会健康顺利的恢复。
专家建议在哺乳期治疗缓解乳腺炎可以补充使用专用营养FOBOC【妇百畅】。
惊讶:哺乳期乳腺炎最佳治疗方法!一般来说,哺乳期出现急性乳腺炎的时候,会出现乳房的肿胀、疼痛,而且有的妈妈还会出现寒战、高热的症状,这时候及时的抗感染治疗以及对妈妈的乳房进行清洁卫生,并且保持乳汁通畅,才能够彻底治愈。
FOBOC【妇百畅】对于奶结日久成瘀、郁久化热导致的乳痈,即相当于现代西医学的乳腺炎,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因奶结郁结成块、久而不散,大量乳汁被拥堵于内,奶结与被堵乳汁一起郁久化热,则发为乳痈。
它能清解火热毒邪,又能泻降滞气,为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佳品。
应用FOBOC【妇百畅】治疗乳痈时,可标本兼治、内外合治,因此属于临床治疗乳痈常用的药物之一。
惊讶:哺乳期乳腺炎最佳治疗方法!在哺乳期,不要等到乳腺发生了问题采取预防治疗,一定要提前就做好预防和疏通的准备,做好免疫提升,身体的各方面营养合理补充来避免乳腺问题。
哺乳阶段的妈妈很容易因为乳腺阻塞或乳房肿胀而不好喂养宝宝,因此导致乳腺发炎、疼痛。
FOBOC【妇百畅】具有抗炎的特性,因此经常食用可以有效预防母乳妈妈乳腺炎的风险。
此外还可以提高免疫力、帮助消化。
有活血散瘀、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的功效,促进血液循环、美容养颜,消除疲劳,平复情绪,保护肝脏肠胃功能,长期饮用也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FOBOC【妇百畅】针对症状: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结节、乳腺囊肿、乳腺纤维瘤等乳腺疾病。
益生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益生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施昕琦;杨飏【期刊名称】《实用药物与临床》【年(卷),期】2017(000)003【摘要】益生菌作为人体肠道正常菌群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疾病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对许多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益生菌也随之在胃肠道疾病、肥胖与代谢紊乱相关疾病、抑郁症的防治等许多方面得到应用.益生菌在肾结石和肿瘤的预防与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也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有可能为我们攻克癌症难题提供新思路.与此同时,应用益生菌可能带来的毒副作用也应该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Probiotics are important parts of human intestinal normal flora,which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balance of intestinal flora.In recent years,the study found that more and more diseases had associated with intestinal dysbacteriosis,so improving the balance of intestinal flora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treatment of many diseases,then probiotics are subsequently widely used in many aspects,such as the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obesity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related disease and depression.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also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ir preventive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on nephrolithiasis and tumor.The application of probiotics may have side effects at the same time,which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by clinical staff.【总页数】4页(P349-352)【作者】施昕琦;杨飏【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沈阳 11012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沈阳110004【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益生菌的研究进展及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J], 王爱宇2.益生菌在临床应用中的毒副作用研究进展 [J], 刘菲;郝萱语;李东阳3.益生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龚春华;王渝华;余水情;胡贞鸥(综述);王渝华(审校)4.益生菌辅助治疗手足口病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 [J], 庞颖颖;张玉玲5.益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非酒精性肝病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 [J], 徐惠圆;李昌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益生菌预防和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研究进展
哺乳期乳腺炎是哺乳期女性的一种常见疾病,表现为乳腺组织的炎症状态。
全球女性哺乳期乳腺炎报告的发生率通常小于10%,最高达33%,且多发生于产后12周内。
目前,不同研究对哺乳期乳腺炎有各种定义,一般的诊断症状为乳房疼痛,排乳不畅,乳腺局部出现肿块,形状为楔形或不规则形,可发生于乳房的任何部位,乳房皮肤可出现红、肿、热、痛,病变区域皮温升高,有压痛;全身症状包括发热,体温可达39~40 ℃,伴有寒战、全身出汗、头晕、乏力等症状,在极少数情况下会导致败血症和乳腺脓肿的形成。
乳腺炎的发生与母乳喂养率的下降有关,是导致母亲提前中止母乳喂养的常见原因。
益生菌的抗炎作用已被认为是乳腺炎的一种潜在治疗或预防策略,关于其功效的证据仍在不断涌现。
近期,《Women and Birth》上发表了一篇范围综述,首次系统地收集和评估了关于益生菌治疗或预防女性哺乳期乳腺炎的所有可用数据,旨在识别和审查益生菌使用和女性哺乳期乳腺炎的相关证据。
本研究遵循用于范围综述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扩展的首选报告项目(PRISMA-ScR),共纳入5项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其中3项为使用益生菌治疗乳腺炎的研究,2项为使用益生菌预防乳
腺炎的研究。
采用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检查表对RCTs进行了批判性评价。
结果显示,在三项使用益生菌治疗乳腺炎的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有两项益生菌组的乳房疼痛评分更低,有两项益生菌组的乳腺炎痊愈和症状减轻速度更快。
此外,三项研究都报告了每项研究不同时间点的母乳细菌计数,其中两项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结束时,益生菌组女性的平均母乳细菌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另一项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组女性在试验结束时的葡萄球菌细菌计数显著下降。
同时,这三项研究均未报告出现与对照组显著不同的副作用。
另外,在两项使用益生菌预防乳腺炎的研究中,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组的乳腺炎发生率(根据临床症状定义)均显著降低,母乳中细菌计数均低于对照组。
其中一项研究显示,在所有乳腺炎病例中,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组的乳腺疼痛评分更低,且所有主诉乳房极度疼痛的女性均来自对照组;同时,该研究发现,在哺乳期乳腺炎女性的母乳样本中,平均细菌负荷量与乳房疼痛评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综上所述,该范围综述表明,目前有限但最新出现的证据显示,益生菌在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和预防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看到了其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的希望,但仍亟需精心的设计和具有指导性的高质量研究,来支持明确的临床实践建议。
如果未来的研究能够确定益生菌在治疗或预防哺乳期乳腺炎方面具有积极的统计学意义和临床价值,将可以改善母乳喂养结局,并减轻因抗生素过度使用导致的全球健康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