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感染控制与管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手术室感染监测及控制ppt课件

手术室感染监测及控制ppt课件
1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监测项目
• 手术室空气微生物学监测 • 物体表面微生物学监测 • 医务人员手微生物学监测 •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 低温等离子灭菌效果监测 • 使用中消毒液的监测
平板暴露法采样注意事项
1、采样前关闭各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后采样 2、楼层平面:放置培养皿从总平面中最靠里的房间开始
布置,依次向外布,最后人员撤出。 3、每间房间:从房间的最里面开始布置,最后布置门附
近的点,然后人员撤出。 4、收取培养皿时顺序相反,从最外边的房间开始收,每
间房间从最靠门的培养皿开始收,最先布置的皿最后 收,沉降时间略有差别。 5、另外再布置1点作为对照皿。
11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百级手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培养皿放置点
手术区为百级,周边区为千级 共13个培养皿,手术区5个,周边区8个
12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2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手术室空气微生物学监测
监测频率:每月一次,每次各不同级别的手 术间各做一个
每季度时,不仅要做不同级别的手 术间,还要做复苏室、无菌间、 器械室、仪器间的空气培养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ppt课件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ppt课件

用(Jarvis,2000); 2008年美国停止付费的部分 插管相关尿路感染 血管插管相关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纵隔炎 美国计划将停止支付的部分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SSI 呼吸机相关肺炎 金葡菌败血症 艰难梭菌病
2018/10/21 18
医院买单与病人买单 我们的预防方法会有差别吗?
循证研究: 影响手术室空气污染的因素
手术类型 空气质量 空气交换频率
手术室中人数
手术室工作人员走动
实施感染控制的程度
工作人员服装质量 清洁过程的质量
严格手术室分级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等级
手术室名称
手术切口类别
适用手术提示

特别洁净手术 室
研究表明:
术前一日剃毛可以增加感染风险
丝线与合成缝线相比感染风险更高
简单的术中保温可以减少患者SSI的风险 输血可能会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 肠道准备在降低SSI风险方面作用有限 抗生素应该在皮肤切开前半小时或麻醉诱
导开始时应用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等三个技术文件的通知
手术室医院感染 管理制度
第一部分 手术室医院感染概况
2
手术的概念
指患者在手术室接受外科医师至少在其皮
肤或粘膜上做一个切口,包括腹腔镜,并在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缝合切口。
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有效方法,但在19
世纪中期之前,手术患者通常都会出现“刺 激热”,然后出现手术切口流脓、全身败血 症,重者造成患者死亡。
邻近皮肤),以保证外科医生手术时不接 触没有消毒的皮肤。 覆盖无菌手术巾 1、除了手术区和需要麻醉用药和麻醉维持 的区域外,所有部位均应覆盖无菌手术巾。 2、无菌手术巾一旦放置在合适位置就不能 移动或变换,以免破坏无菌区。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课件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课件
普外科手术、妇产科手术
准洁净手术室 300000
5
50
肛肠外科手术、污染类手术
精选编辑ppt
16
三、对空气的要求
手术间不推荐采用乳酸熏蒸进行终末空气 消毒。 ➢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很多,消毒效果不可靠。
➢ 消毒剂具有腐蚀性,对人员和物品及设备、仪 器都有伤害。
精选编辑ppt
17
三、对空气的要求
层流洁净手术室的空气要达到《医院洁净手术部建 筑技术规范》中的等级标准的要求。
精选编辑ppt
13
二、对人员的要求
进入手术间人员数量的要求:
进入手术间的人数应在满足手
术需要的情况下降低到最少(如必
要的手术医生、护士和麻醉师),
百级手术间不超过12人,千级手术
间不超过8人,万级手术间不超过6
人,应严格限制其他人员进入手术
室,参观人员必须经主管部门、手
术室护士长批准,并应控制人数
7
一、对布局的要求
手术间的基本布局
精选编辑ppt
8
一、对布局的要求
➢ 单通道方式:患者、医护人员、清洁物品及污染 物品均由同一通道进出手术室。最大的问题是清 洁与污染流线不分。较少采用,单通道布置应具 备污物可就地消毒和包装的条件。
➢ 双通道方式:两条通道洁污分离,一条为洁净通 道,一条为污染通道,可将医务人员、术前患者, 洁净物品供应的洁净路线与术后的患者、器械、 敷料、污物等污染路线分开。中、小型医院采用 广泛。
(2-4人),按指定手术间参观手
术,遵守手术室工作制度,不得随
意走动和出入,不得距手术台过近,
应与手术者和手术无菌台保持
30cm以上的距离。
精选编辑ppt
14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手术器械、用物管理
1.按照规范要求,正确执行无菌器械包、一次性物 品、药品的出入流程。 2.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 3.手术器械经检查、清洗、灭菌合格后方可使用。 4.无菌物品的管理。灭菌物品必须在有效期范围内; 虽在有效期内但可能污染的物品必须必须重新灭菌。 5.医疗废物的管理。落实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度, 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造成安全隐患。
4
医院感染监测的简单标准
. 2020/6/10
医院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
尿路感染
呼吸道感染 血管导管感染
败血症
简单标准
术后手术部位出现脓性分泌物、脓 肿或蜂窝组织炎
尿培养阳性(1或2种)细菌至少大于
10 5/mL,伴或不伴临床症状 咳嗽;脓痰;胸片提示感染的新浸 润
导管插入部位发炎,淋巴管炎或脓性 分泌物 发热或寒战,且至少有1次血培养 阳性
. 2020/6/10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
曾科
1
. 2020/6/10
01 医院感染概念及标准预防 02 手术室感染预防管理措施 03 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04 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与预防措施
2
. 2020/6/10
医院感染概念及标准预防
3
医院感染的概念
. 2020/6/10
• 医院感染也称“医院获得性感染”。包括在住院 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 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 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 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指定位置,按手卫生方法洗手后
方可离开
13
. 2020/6/10
手术患者的管理
1.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应控制感染。 2.手术患者术前做好个人卫生、备皮,更换 病服、帽,正确执行患者出入流程。 3.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围手术 期血糖控制在8mmol/L。 4.传染患者与感染性疾病患者按消毒隔离措 施有关规定执行。 5.按患者出入手术部流程出入手术间。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课件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ppt课件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 与预防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常见原因 •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措施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危害
01
02
03
增加患者痛苦
感染会导致伤口延迟愈合 ,增加患者痛苦和恢复时 间。
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严格执行 手卫生规范,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加强手术室清洁和消毒工作
定期对手术室进行彻底清洁,包 括地面、墙面、天花板和设备表
面。
严格遵守消毒灭菌程序,确保手 术器械、敷料、手术衣等物品的
清洁和消毒质量。
定期对手术室空气进行质量检测 ,确保空气洁净度和微生物指标
符合标准。
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
03
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可能增加
自身感染的风险,从而将病原体传播给患者。
患者自身因素
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
患者处于特殊生理时期
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病原 体。
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生理时 期的患者,可能因自身特点而增加感 染的风险。
患者患有其他基础疾病
患者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可能增加感染 的风险。
根据患者病情和感染病原体情 况,合理选用抗生素和抗病毒 药物。
严格掌握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 的用药指征,避免滥用和过度 使用。
加强药物管理,确保药物储存 、使用和处置符合相关规定, 防止药品污染和误用。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医院手术室感染事件
01 02
事件描述
某医院手术室在近期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感染事件,多名患者在手术后出 现伤口感染和发热等症状。经过调查,发现感染源来自手术室内的空气 和手术器械消毒不彻底。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
22
(四)无菌物品管理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
.
23
(五)医务人员在手术操作过程手中术室应感染当预遵防与循控制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
24
无菌器械桌的摆放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
.
25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
洗手护士检查包内消毒指示卡后将其放在无菌桌右下 角。 无菌包布铺于器械桌,四周下垂至少30cm。
15
感染控制的措施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
健全感染 控制制度
环境的管理 进入手术室人员的管理
感染手术处理
外科刷手 及手消毒
无菌物品管理 无菌. 技术
16
感染控制的措施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
(一)健全感染控制制度 1、树立手术室人员人人管我,我管人人的预 防感染意识; 2、制订《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手 术室消毒隔离制度》、《连台手术医院感染预 防与控制操作规程》、《外来器械医院感染管 理制度》、《手术室质量控制标准》等感染控 制制度,健全感染控制制度体系,并组织护理 人员学习; 3、科内设专人负责手术感染监控工作,促进有效预防手术感染; 4、组织成立科室感控管理小组,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感染管理会议并记录。科室感 控小组每月进行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检查与不定期抽查,. 组织感染知识培训,并对自 查情况分析总结,对培训效果实行评价并记录,体现持续质量改进 。 5、护理人员定期轮岗,训练与提高业务水平与无菌观念,掌握预防感染基本知识 和技能;
统计,每年发生约50万例手 术部位感染,在我国手术部 位感染(SSI)居医院感染 的第三位,是外科主要的 医院感染。
3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 .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
医院感染防控,必须警钟长鸣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PPT课件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PPT课件

疼痛 输血
患者 糖尿病 吸烟 营养不良 肥胖 高龄 身体状况 药物 感染 放疗/化疗 术前住院时间长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WHO措施(2002)
1.已证明有效 清洁的手术环境、手术人员装束、术前住院天数、术前淋 浴、抗生素预防、无菌技术、术后伤口监测 2.未证明有效 熏蒸消毒
预防SSI干预方法
根据指南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正确脱毛方法 缩短术前住院时间 维持结肠直肠手术患者的正常体温 血糖控制 强制性感染报告:向公众报告NI率
。 二、手术工作人员准备 1、进入手术室前应修剪指甲,除去各类手部饰品,不可涂 指甲油; 2、正确穿戴口罩、帽子、手术衣、无菌手套和规范的外科 刷手; 3、有感染的人员不得进入手术室,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手 术型 缝线质量 血肿 预防性抗菌药物 机械压力
麻醉 组织灌注量 温度 吸氧浓度
3.手术后。 (1)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更换切口敷料前后严格手卫生 (2)换药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3)保持引流通畅,尽早拔除引流管。 (4)严密观察,及时监测。
手术切口按照污染的程度分类
清洁切口 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 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 手术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 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 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感染炎症但未化脓 区域,胃肠道内容有明显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 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 手术
5、采用正确的术前皮肤准备方法: ①用消毒皂沐浴。 ②尽可能不除毛发,如果需除毛发尽可能在术前剪毛。 ③严格进行手术区皮肤消毒,注意消毒范围与顺序。 ④铺无菌巾之前应对手术部位做标记,铺巾后不得移动无菌 巾。无菌巾力求干燥,提倡使用防渗透材质的无菌巾。 6、对于肠道手术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应口服抗菌药物

手术室感染控制PPT课件

手术室感染控制PPT课件
5
如何预防术后切口感染?
• 1择期手术者尽量缩短术前住院时间,选择 性手术者术前的感染应得到诊断和控制》
• 2术前有潜在疾病应给予正确处理,如糖尿 病应给予控制,营养不良者应予以改善, 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
• 3做好患者术前皮肤准备,尽量避免皮肤破 损。
6
• 4手术室严格无菌操作 • 5合理使用抗生素 • 6保持伤口引流通畅,注意对伤口的观察
为重要。
1
控制措施
1 手术室布局流程 在手术室感染管理中,布局流程合理是首要问题,洁净手术
室要严格区分洁净区与污染区,通道走向合理,各通道门保持关 闭状态,严格人物流走向,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更换一用一灭菌 的手术衣,戴口罩帽子更换消毒拖鞋。严格参观制度,限制非手 术人员进入手术室内。
2 手术室感染控制 2.1手术室空气是手术室感染途径之一,细菌一般附着在灰尘 上,如尘埃、棉制品上的纤毛或飞沫上随气流飞于空气中,随人 的走动而流通于各处,人体表皮皮屑,呼吸排出二氧化碳及汗腺 分泌物等,所以手术室应尽量使用产尘少的布类敷料及洗手衣裤。 手术前开启净化系统术中持续净化术后持续净化30分钟。或24小 时持续净化。 2.2保证手术室清洁卫生,手术室应对在手术室工作的保洁员 进行手术室专业知识培训,如无菌观念,各区域区分,手术间术 前术后消毒等。每日晨及手术结束后对手术间所有物表用消毒液 擦拭,日常保持清洁无灰尘,无血迹,各区域清洁物品严格分开 使用,所有术后污物均从污物通道运送,分类处理。 2.3所有手术物品原则上能用压力蒸汽灭菌的首先压力蒸汽 灭菌,对于不能耐高温首选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在使用前严格检 查日期,签名,化学指示卡并判断灭菌效果,保证手术物品灭菌 质量。 2.4手术人员严格执行外科刷手流程,手消毒做好在手术间 完成即擦手,涂抹消毒液。手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外科无菌操作 原则。

手术室感染预防控制PPT课件

手术室感染预防控制PPT课件

3、可疑暴露于HBV感染血液、体液时,注射 抗乙肝病毒高价抗体和乙肝疫苗。可疑暴 露于HCV感染血液、体液时,尽快于暴露 后作丙肝抗体检查。可疑暴露于HIV 感染 血液、体液时,短时间内口服大剂量AZT (叠氮脱氧核酸),尽快于暴露后检测HIV 抗体,然后周期性复查,跟踪期间,特别 是在最初的6—12周注意不要 献血、捐赠 器官及母乳喂养。
4. 手术室环境卫生学管理:术前用清水湿式擦拭各 种设施、物体表面及地面、墙体表面2-2.5米高 度范围,开启空气消毒设备进行空气消毒后进 行通风换气,保持干燥。接台手术之间(一般 手术室)对物体表面、地面用清水擦拭,被血 液、体液污染处用高效、高浓度消毒剂全部覆 盖,作用后擦净,再用清水擦净。手术床单一 人一用。手术人员工作鞋、洗手衣裤一人一用 一清洗。每周固定卫生日,对手术间及辅助用 房的天花板、墙面、地面、物体表面进行彻底 的清项
1 戊二醛:属灭菌剂,适用于医疗器械和耐 湿忌热的精密仪器等消毒与灭菌,其灭菌 浓度为≧2%。使用方法:①医疗器械灭菌: 2%戊二醛加盖浸泡10小时;②医疗器械 消毒:2%戊二醛加盖浸泡20-45分钟。
2 84消毒液:属高效消毒剂。使用方法:①浸泡法: 对一般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用含有效氯 500mg/L作用10分钟以上;对分枝杆菌和致病 性芽孢菌污染物品,用含有效氯20005000mg/L作用30分钟以上。②擦拭法:对大件 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可用擦拭法。③喷 洒法:对一般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5001000mg/l均匀喷洒,作用30分钟以上;对芽孢 杆菌和结核杆菌污染的物品,用含有效氯 2000mg/L均匀喷洒,作用60分钟以上。
5 乙醇:属中效消毒剂。用于消毒其含量为 75%,主要用于皮肤消毒。使用方法: 75%的乙醇用于手术野及注射部位消毒, 涂擦2次,待干后再操作。

外科手术感染与控制技术PPT课件

外科手术感染与控制技术PPT课件

物品消毒
对手术室内所有物品进行 严格的消毒,确保无菌状 态。
人员管理
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 并要求所有人员遵守无菌 操作规程。
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
洗手与消毒
手术器械管理
所有参与手术的人员必须进行严格的 洗手和手臂消毒,确保无菌操作。
确保手术器械和敷料在使用前经过严 格的消毒和检查。
防护措施
使用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减少细 菌传播的风险。
新型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新型抗生素研究
不断研究新型抗生素,提高对耐药菌的抗菌效果。
抗菌材料的应用
开发和应用抗菌材料,用于手术器械、敷料等,降低感染风险。
感染监控技术
研究和应用感染监控技术,实时监测患者感染情况,及时采取控制 措施。
04
外科手术感染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腹部手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总结词
腹部手术是常见的外科手术,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详细描述
腹部手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需要从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方面入手。在术前,应做好患 者的评估和准备,控制基础疾病和改善营养状况。术中应遵循无菌原则,合理使用抗生 素,减少手术时间和创伤。术后应加强护理,定期换药和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症
外科手术感染的常见原因
手术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
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未严格遵守无菌操 作规程,导致细菌进入手术部位。
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无法有效抵抗病原 体入侵,容易发生感染。
手术创伤大、时间长
术后护理不当
手术创伤大、时间长,增加了患者与细菌 接触的机会,从而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状。
案例二:骨科手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 ppt课件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  ppt课件

3
污染环节较多,控制难度大
4 易感人群集中,抗病能力差,感染后病死率高。
ppt课件
6
标 A
B
预C
防D
准 E
F
ppt课件
7
概念: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进
行了综合,把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 物(不包括汗、除非被血液污染),并不 关心他们是否有可见的血液,破损的皮肤、 黏膜等均匀当成具有传染性进行隔离预防, 以降低医务人员和患者、患者和患者之间 的微生物传播的危险性。
ppt课件
23
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
(一)外源性因素
1.手术室环境
2.无菌技术
3.手术技术
4.手术持续时间
5.手术类型
6.影响因素
(二)内源性因素
1.年龄
2.肥胖
3.营养不良
4.免疫功能低下
5.疾病的影响
6.不良的生活习惯
7.其他部位有感染灶,已有细菌定植
8.植入人工材料
ppt课件
11
手术室感染预防管理措施
ppt课件
12
工作人员管理
严格执行工作人员出入 A 流程
C 严格执行手部卫生管理 制度
术前备齐所需物品,术中尽 B 量减少人员出入,避免频道
繁开门
D
手术人员按要求执行消毒隔离 制度和各项无菌操作规程,并
限制在无论菌区域活动
E 控制人员流动
ppt课件
F
手术结束后工作人员脱下的手术 衣、手套等物品应当放入手术间
口罩、防护眼睛或隔离衣。 • 手部皮肤破损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戴双层手套。 • 戴手套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已经污染的手套触摸清洁区域或物品。 • 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手术室环境管理
手术室通道
应符合于疏散、功能流程短捷、洁污分明的原则。 ①单通道:应具备污物可就地消毒和包装的条件; ②双通道:洁污分开各行其道; ③多通道:具备对人和物均可分流的条件,中间通 道一般为洁净走廊,外廊宜为清洁走廊。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老年人、婴幼儿 2.肥胖 3.营养不良 4.免疫功能低下 5.疾病的影响

11
﹙二﹚手术相关因素
1、手术室环境 2、无菌技术 3、手术技术 4、手术持续时间 5、手术类型

12
(三)其他
滥用抗生素、术后营养不良、切 口引流不畅、术前住院时间长等 因素均可增加术后感染的危险。
33
34
手术人员的手的消毒(三)
(2)普通洗手 为达到普通洗手卫生的最清洁度,也应 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洗手时间最好不要少于 20秒,此时间与唱两遍生日快乐歌大致相同, 可以以此标准来计时。

35
36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 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的部位时,接触特殊易 感病人前后 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 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 料之后 穿拖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 理污染物品之后 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 体液污染后
31
手术人员的手的消毒(一)


洗手
是指医务人员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 程。
32
手术人员的手的消毒(二)

(1)、外科洗手
手术人员要严格执行有效的洗手制度,整个刷手过 程不少于3分钟,保持双手高过肘部,避免污染。 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取适量洗手液 按六步洗手法刷洗后,冲洗干净,待自然干或无菌 小毛巾由手向肘部擦干(手、臂不可触碰他物,如 误他物,必须重新刷洗),再将消毒液3∽5ml按六 步洗手法涂擦于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待消毒液 干燥后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后才能参加手术。
13
来 源
医务人员 患者本身 手术间空气 不洁医疗器具
风险 因素
感染控制管理
手术室环境管理 手术室人员管理 手术器械及物品管理 无菌物品的管理 手术后污物的管理
患者自身因素 手术相关因素 其他
14
手术室环境管理
手术室布局
区域划分 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原则。 手术室分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 间标志明确,空气流向由洁到污。
手术室院内感染 的控制与管理
1
感染案例
1、2007年,某医院手术缝合线被污染,使 用同种缝合线的21例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 2、2005年安徽宿州眼球事件” 3、2001年上海某医院儿科心脏术后发生18 例肺炎克雷氏杆菌血液感染。 4、1998年深圳妇儿医院院内感染事件。

2
医院感染
25
26
手术室环境管理
环境消毒
1、地面与物品表面消毒 2、循环风紫外线消毒机消毒 3、过氧乙酸终末消毒

27
地面与物品表面消毒
各类物品与环境表面消毒我们卫生清洁采用湿拭清 扫,按区域分工,不同区域的清洁工具不能混用, 标识明确。如手术间内柜子、无影灯、器械、手术 床、高频电刀墙面,地面等平面:一般情况下,每 日术前术后用500—1000 mg /L擦拭各种用品的表 面,可去除大部分微生物。当室内用品表面受到病 原菌污染时或特殊感染(如各类肝炎、破伤风、炭 疽等病毒感染的)必须采取严格的消毒处理,可用 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所有物品表面,及 环境表面,病人使用的敷料也应彻底消毒后再送洗。 28
循环风紫外线消毒机消毒
循环风紫外线消毒机是由高强度紫外线灯和过滤系 统组成,可以有效地过滤除空气中的尘埃,并可将 进入消毒机的空气中的微生物杀死。开机器30分 钟后可达到消毒要求,以后每过15分钟开机1次, 消毒15分钟,一直开机、开机循环至预定时间。 此机采用低臭氧紫外线灯制备,消毒环境中臭氧浓 度低于0.2㎎/m3,对人安全,故可在有人的房 间内消毒。

注 意
1、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 不属于切口感染; 2、切口脂肪液化、液体清亮者也不属于切口 感染; 3、创口包括外科手术切口和意外伤害所致伤 口。为避免概念上的混乱,不用“创口感染” 一词。

6
病原微生物
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细菌。
其特点为医院感染的流行菌株,如 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属和肠道 菌等。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 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不包括入院 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 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 院感染
3
手术部位感染(SSI) 是指因手术期发生自切口或手术深 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 涉及的范围:切口皮肤、皮下组织 及手术所打开或操作的器官或腔隙。
4
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标准
7
微生物的来源
来自医院工作人员 来自于患者本身 手术间空气 不洁的医疗器具

8
手术切口分类
Ⅰ类切口 —为无菌切口 Ⅱ类切口 —为可能污染切口 Ⅲ类切口 —为污染切口

9
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因素

﹙一﹚患者自身因素 ﹙二﹚手术相关因素 (三)其他
10
﹙一﹚患者自身因素
1、表层切入SSI:感染仅限于切口涉及的皮 肤和皮下组织或位于筋膜层以上的肌肉组织, 感染发生在手术后30天内 2、深层切入SSI:是指无植入物感染发生在 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感染发生术后1年内, 并且感染与手术有关且感染涉及深层软组织 (肌肉、筋膜)。 3、器官/区域SSI:感染涉及解剖的任何部分 而非切入部位,这些部分在手术中曽被切开 或操作。 5
29
过氧乙酸终末消毒
采用0.2%过氧乙酸200ml/m2计算,使 用气溶胶喷雾器喷雾三区。每周常规喷雾1次, 特殊感染手术后喷雾1次。
30
工作人员的管理



1、遵守工作流程:由工作人员通道进入,先更 鞋—进入清洁区—更衣、戴口罩、帽子—进入手术 区域。外出接送病人,须更换外出衣、帽及外出鞋。 2、手术人员的控制:人员的频繁流动,会将大量 的细菌带入手术间,因而手术间内严格控制人流量, 非手术者禁入内。 3、认真按外科刷手程序进行,严格遵守消毒灭菌 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4、每月对医务人员的手进行微生物学监测,结果 符合卫生学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