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模式及对广东省生物医药发展的启示_叶敏忠

合集下载

2011香江学者导师名单(附件1)

2011香江学者导师名单(附件1)

研究项目二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ion study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uman respiratory droplets under typical indoor air distribution patterns High Capacity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高容量光传输系统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structural materials with high strength high ductility Application of Plasma Surface Treatments to Biomaterials 生物材料中的等离子表 面处理 Ecophysiological study of /Noctiluca scintilolans/, a red tide-causing dinoflagellate in Hong Kong coastal waters 夜光虫-一种红潮形成甲藻的生理生态研 究 Chemoprevention of Lung Cancer with Red Ginseng Extracts 红参对肺癌的化学 预防研究 Hybrid Model/data-based Robust Design for Unknown Dynamic Systems 复杂系统 设计与控制的集成 香港常见淡 水鱼类群落遗传结构研究
Basic Research - Physics
10
张瑞勤
ZHANG, Ruiqin
CityU
教授
New Materials
Studies of Fundamental Properties of Nanosurfaces and Selected Applications 纳米表面基本性质及其重要应用的研究

美国生物制药企业的发展路径研究及其启示

美国生物制药企业的发展路径研究及其启示

Ab t a t U d rt eb c g o n f itc n l g h r c u ia d sr s t ep p r h o e u s r c : n e a k r u d o oe h oo y p ama e t l n u t e , a e o s sf r h b c i i h c o Ame c n b oe h o - i r a it e n l
ta i o a a g r dt n lr e—s ae e tr rs s s l i tga e e eo me ta d “t i l c n ep e . ef— n e rt d d v lp n n l i i e~c r ” i c e na e eo me t Me n o e n r me t d v l p n . l a—
析这些企业的发展 历程 , 总结归纳了 “ 独立 一借助传统 大型企业” “ 、 独立 一 合作发展” 及“‘ 纽带 一 心’ 核 渐进式 发展” 的三条典型发展路 径, 等 并分析 了不 同企 业选择 不 同发展路 径的原 因 , 而针 对不 同的企业类 型得 出对 进 我 国生物技 术企业发展路径选择的启示。
me to r e o e e e tr rs s w o cu e tr et p c ld v lp n ah h ta e s l n u s ft s n e i e , e c n l d h e ia e eo me tp t s ta r e c h p y f—d v lp n y me n f e eo me tb a s o

本文将采取案例研究 的方法, 以安进、 基因泰 克等四家典 型企业 为主要研究对象 , 结合其他 同
类型企业的发展历程 , 象归 纳生物制 药企业从 抽

美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及启示

美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及启示
该 产 业
疗健康需求 的最 大希望在 于为特定人群
特 定 疾 病 提 供 “ 向 治 疗 ” 案 , 物 技 靶 方 生 术 通 过 基 因工 程 和特 征 匹配 为 新 药 研 发 和疾 病 治 疗 开 辟 了新 的道 路 ,注 入 了强 劲 的创 新 动力 。有 专 门机 构 预 测 , 物技 生 术 占新 药 研 发 的 比例 会 不 断 提 高 , 到 2 1 年 将 达 到 5 %以上 。美 国生 活水 平 05 0

高, 人们对生命 和健康非常重视 , 医疗成
本非 常 高 ,0 9年 人 均 医疗 支 H达 8 6 20 { 10 美 元 , 占 国 民 生 产 总 值 的 1.% , 显 约 7 6 明 高 于其 他 发 达 国家 水 平 ( 日本 81 德 国 .%、
1.% 、 拿 大 1. 、 国 1. 、 国 0 6 加 0% 法 O 1% 英 O
效益方面进行一场革命 ,对新药研发进 行一次“ 工业化” 革命① 该机构在今年发 。
布 的 2 2 医 药 行 业 展 望 中 , 一 步 指 0 0年 进 出 制药 行 业 提 高 股 东 回报 和满 足社 会 医
特殊性及美 国的发展现状 及特点作 初步
探 析 ,从 中 发 现 加快 江苏 生物 制 药 产 业 健 康 发 展 的有 益启 示 。 1 生 物 制 药特 点 : 国 为什 么发 展 . 美
8 %、 士 l- )政 府 和 医疗 行 业 因此 . 瑞 4 1% 。 3
不得不 花巨资进 行生命科 学研发创新 ,
试 图寻求 更 加 有效 的产 品 和治 疗 服 务 。
科技和经济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许 多国 家都制订规划将其列为本 国产业发展重

兰迪谢克曼与南瑞生物签定协议

兰迪谢克曼与南瑞生物签定协议

兰迪谢克曼与南瑞生物签定协议昨日,“兰迪·谢克曼国际联合医学实验室”签约与揭牌仪式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举行。

宝安日报讯宝安再引进一诺奖项目!7月31日,由宝安区政府主办,宝安区投资推广署、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和宝安中医院承办的“兰迪·谢克曼国际联合医学实验室”签约与揭牌仪式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学术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该实验室落户宝安后,将充分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结合起来,推动医学实验室研究与深圳基础产业相结合,通过顶尖人才团队牵头破解源头创新难题,在个别领域登顶尖端科学,形成科研的传承、教育和人才接力,以国际一流的科研成果铸就深圳、宝安国际一流创新力和竞争力。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系主任、诺贝尔奖得主兰迪·谢克曼,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刘佳晨,解放军307医院全军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主任陈虎,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高天明,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刘小虹,宝安区委书记姚任,区领导蔡英权、周学良出席签约和揭牌仪式。

当天,兰迪·谢克曼教授代表其团队与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宝安中医院(集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安中医院)就兰迪·谢克曼国际联合医学实验室的筹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据悉,两实验室成立后将依托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和宝安中医院的优势资源,联合共建以生物医学研究、临床应用研究、产业转化为一体的诺奖级实验室,以“分子和细胞医学的科学研究与转化”为主导方向,推动干细胞与中医再生医学、分子诊断与新药开发等原始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养一流的生物医学研究人才,助力宝安乃至深圳现代生物医学研究能力提升和生命健康产业发展,以国际一流的科研成果铸就深圳、宝安国际一流创新力和竞争力。

兰迪·谢可曼表示,深圳的城市建设和医疗事业发展让人充满惊喜,在深圳乃至全中国,都能找到许多对囊泡有所研究的科学家,产生的众多研究成果有助于全人类加深对囊泡的了解和应用。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术、 通信 技术及信 息技术 。与风 险投资
作者简介 : 曾苏民,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郦雅芳, 苏省科 学技术厅社会发展处 副处长 。 江
o 2 | 。0 l | 0一
研发开支大约为美 平均值的 3 倍 全 州拥有 超过 3 技术 转化 办公 室 . 0个 支
美 国 非 国 防研 究 预算 支 出 的 比重 由 3 %提高到 r4 %,在联邦政府的研 究 2 9 预算 中仪次于军事科技。各州也纷纷加 大投入 ,鼓励大 力发 展生物 医药产业 如 : 州设 立 r3 加 O亿美元 的州基金 . 马 州 2 0 年 首次拨款 l 08 0亿美元 , 新州 即
或者银行 去寻找成 熟的公 司不同 , 新泽 西科 委通 过给 予 前期 引导 资金 的形 式 培育 早期 的 、 长型 小企业 , 成 特别 是 拥 有 自主知识 产权 的公 司。新泽西经济发 展 中心作 为商业化企业 孵化 中心 , 主要
的技术水 平 、 多数量 的成 果储备 。其 最 产业 链成 熟完整 , 专利 保 护得 力 , 资本
医药研 发能力 , 科学技 术竞争 力位居全 美之首 。为了推动该 州生物 医药产业 的 发展 , 政府 2】8年拨 款 1 州 【】 【 0亿美 元发
展生物 医药 产业 , 每年全 州吸引 的生物 医药研 究 和投 资 资金 达 6 0亿美 元 . 人 均风险基金 投资额位居 全美首位 , 是美 国研发税收政 策最优惠 的地方之 一 . 总
资, 收入达到 10 4 0万美元 。 目前新泽西
州 的 生 物 医 药 企 业 已从 2 0 0 1年 的 8 0
目前 . 国在生 物医药及 其产业化 美 方面 占据着世 界领先地 位 , 生物 医药 产 业 已成 为美 国高 技术 产业 发 展 的核心

美国新药集用途

美国新药集用途

美国新药集用途美国新药集是指美国国内研发的新药物的集合,它们在临床试验中已经通过了FDA的严格审查,并获得了准许上市的批准。

这些新药集可以用于多种不同的疾病和病症的治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心血管疾病治疗:美国新药集中有多种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药物。

比如,用于治疗高血压的利君胺、缬沙坦等降压药物;用于治疗高血脂症的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还有用于治疗心绞痛的硝酸甘油类药物以及用于抗凝血治疗的华法林等。

二、免疫系统疾病治疗:美国新药集中有多种用于免疫系统疾病治疗的药物。

比如,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生物制剂如阿法髓球蛋白、英夫利昔单抗等;用于治疗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免疫疗法药物如帕奎尼单抗、利妥昔单抗等。

三、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美国新药集中有多种用于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药物。

例如,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左旋多巴、加巴喷丁等;用于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障碍的抗抑郁药物如氟伏沙明、舍曲林等;还有用于治疗癫痫发作的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

四、肿瘤治疗:美国新药集中有多种用于肿瘤治疗的药物。

比如,用于治疗乳腺癌的曲妥珠单抗;用于治疗黑色素瘤的伊匹单抗等。

肿瘤治疗药物的研发一直是医药领域的焦点和热点,通过不断引入新的治疗药物,可以大大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五、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美国新药集中有多种用于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的药物。

比如,用于治疗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甲氧氯普胺、枸橼酸铋胶囊等。

综上所述,美国新药集是一个集合了多种用途的药物集,涵盖了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肿瘤和消化系统疾病等多个领域。

这些新药集的研发和推广,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水平。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未来还将有更多新药集问世,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跨国药企并购的背后

跨国药企并购的背后

跨国药企并购的背后作者:谢祖墀来源:《中国新时代》2011年第09期中国医疗行业近年来发展强劲,2010年以来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

2010年1-12月,共实现医药工业总产值11933.82亿元,同比增长27.07%。

2011年1-3月,医药工业(不合医疗器械)实现收入2930亿元,同比增长了27.8%;实现利润总额300亿元,同比增长了22.3%。

本土医药流通企业在此环境下发展强劲。

同时,国外医药流通行业巨头也对中国市场觊觎已久。

早在2007年1月29日,美国美华医药公司就宣布,由美华医药与AllianceBoots组建的联合美华投资公司与中国广药集团达成协议,获取广药集团50%的股权。

Alliance Boots是欧洲领先的医药保健品集团。

而广药集团是中国第三大医药商业公司。

总部设在英国的联合美华有限公司向广药集团直接注入6,900万美金(人民币5.45亿)以获取广药集团50%的股份。

Alliance Boots拥有联合美华80%的股权,美华医药公司占股20%。

美华医药与全球领先的医药流通公司Alliance Boots的联合,再次证明了美华在中国医药市场的经营模式对西方合作伙伴的吸引力。

通过参股广药集团,使美华直接进入中国南方的医药流通领域,从而进一步完善了美华在中国流通领域的整体布局。

同时,这次合作也完善了美华意图将产品带入中国的西方医药公司提供一站式服务的战略。

去年年底,美国健康护理产品制造商卡地纳健康集团(Cardinal Health Inc,CAH,以下简称“卡地纳”)也宣布,斥资4.7亿美元收购永裕(中国)医药企业管理有限公司(Zuellig Pharma China,以下简称“永裕医药中国”),从而扩大其在中国的业务。

卡地纳表示,到2014年,中国的医药分销市场复合增长速率将达到20%,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医药市场。

此项交易将使其2011财年调每股盈利有小幅增长,而更大的增长将在随后的几年里实现。

美国、欧盟和中国生物技术药物的比较

美国、欧盟和中国生物技术药物的比较

《美国、欧盟和中国生物技术药物的比较》简介开始:美国、欧盟和中国生物技术药物的比较摘要:本文按照相同表达系统表达的相同氨基酸序列的产品视为同种产品,而不同表达系统表达的相同氨基酸序列的产品视为不同产品的原则,归纳总结了美国、欧盟和中国已批准上市的生物技术药物。

美国FD A批准的以基因工程产品、抗体工程产品和细胞工程产品为主要代表的生物技术药物共79种(18种为大肠杆菌表达,8种为酵母表达,53种为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生产),其中基因。

此内容文章属于《医药论文→ 药学论文》栏目,以上内容为《美国、欧盟和中国生物技术药物的比较2011-6-11 1:22:00》简单介绍,正文正式开始》》》美国、欧盟和中国生物技术药物的比较摘要:本文按照相同表达系统表达的相同氨基酸序列的产品视为同种产品,而不同表达系统表达的相同氨基酸序列的产品视为不同产品的原则,归纳总结了美国、欧盟和中国已批准上市的生物技术药物。

美国FD A批准的以基因工程产品、抗体工程产品和细胞工程产品为主要代表的生物技术药物共79种(18种为大肠杆菌表达,8种为酵母表达,53种为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生产),其中基因重组蛋白质药物为64种。

欧盟批准了49种基因重组酶、激素或细胞因子,11种基因重组治疗性抗体和5种基因重组疫苗。

在欧美60%70%的产品由哺乳动物细胞表达。

中国批准了27种生物技术药物。

比较了美国、欧盟和中国生物制药的特点。

关键词:生物制药产业,生物技术药物,比较美国、欧盟和中国的药管部门每年批准的药物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已上市药物的新适应症,有一部分是不同公司生产的相同产品,许多相同药物重复计算,造成了统计上的很多混淆,使人误认为现在已批准上市的生物技术药物有几百种,而实际上只有不到100种,即人们想象的生物技术药物数量要远高于实际的数量。

本文按照以下原则合并归纳生物技术药物,试图全面、准确、科学地统计欧美和中国已批准上市的生物技术药物,以期令人对生物制药有一个详尽准确的了解:(1)本文归纳的生物技术药物是文献[1]定义的狭义生物制药产品,即基因工程产品、抗体工程产品或细胞工程产品,如用大肠杆菌、酵母或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重组蛋白、用杂交瘤技术生产的治疗性抗体、用细胞培养技术制备的组织工程产品等,但不包括用细胞培养方法生产的减毒或灭毒疫苗。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借鉴与思考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借鉴与思考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借鉴与思考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借鉴与思考2010年10月18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现阶段将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等七大新兴产业,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

生物医药是未来10年的朝阳产业已经毋庸置疑。

根据相关部门预测,2013年中国医药市场将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到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将达到40000亿元的规模,超过日本和欧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

中国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2011年12月,有幸参与商务部投资促进局组织的美国生物医药培训团,围绕美国主要生物医药产业发达的地区做了重点考察和学习,将此行所见所学整理以及对照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目前发展情况了这边这篇文章,供大家参考借鉴,共同探讨。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崛起的奥秘令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界骄傲的一个事实是:美国拥有世界领先的波士顿、旧金山、圣迭戈、华盛顿和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园五大生物技术产业区。

生物技术产业在这5个地区崛起,绝非偶然,而是由许多重要因素促成,这包括强大的基础研究充当后盾、地方机构的大力推动、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和风险资金的强力支持等。

首先,在美国5大生物产业区都有实力雄厚的大学和研究机构。

波士顿的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对学生来说具有无可比拟的吸引力。

旧金山湾区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等,也是人才聚集之地。

圣迭戈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则是全美大学中获得美国联邦科研费用最多的高校之一。

大华府地区则云集了一批世界级的教学、研究、管理机构,如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霍华德休斯医学院研究实验室、马里兰大学研究中心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

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园则毗邻北卡罗来纳州三所著名大学:杜克大学、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罗利分校、北卡罗来纳大学查珀尔希尔分校。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创新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创新及对我国的启示
( ) 一 美国生 物技 术产业 集群核 心特 征
1强大的研发能力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集群附近都拥有一流的大学和国际知名的研究机构 , . 并且储 备 了大量世界一流的专业人才, 为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和人才基础 。如波士顿“ 基因城” 集聚 的哈佛医学院、 I 、 M T 波士顿大学医学院 、 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 、 布莱根妇女医院 、 as M s综合医院 、 波士 顿儿 童 医院 、e Ial ecns B t s e D aoes医学 中心 、 国全 国卫生 研究所 ( I 及 分支 机 构等 ; hr 美 NH) 旧金 山 “ 生物 技 术
美 国 生 物 技 术 产 业 集 群 创 新 及 对 我 国 的 启 示
郑 晓奋
( 蚌埠学院 经济与管理系 , 安徽 蚌埠 23 3 ) 3 00
[ 摘
要]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展现了许 多以科技 为支撑 的产业 集群特 征 , 同时又具有 围绕知识 源地
区集聚的特点 。通过对美 国生物技术产业集群的核心特征与成长过程研究 , 分析生物技术产业 集群培育 和发展 中创新 网络 的形成与作用 , 并针对我国国家层 面和各级地方 政府提 出相关启 示 , 以促进我 国生物
[ 收稿 日期 ]2 1 — 1 2 01 0 —5 [ 金项 目]2 1 安徽 省软科 学研 究计划项 目(0 35 3 8 ) 基 0 0年 10 0 00 5 [ 作者简介 ]郑晓奋(9 7一) 女 , 16 , 浙江杭 州人, 蚌埠学 院经济 与管理 系副教授 , 主要从事 区域经 济、 新管理 创
① 研究。 根据文献[ ] [ ~1] 5 、8 1等归纳整理。
5 0
郑晓奋 :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集群 创新 及对我 国的启示

国外植物药质量控制战略及对我国中药发展的启示

国外植物药质量控制战略及对我国中药发展的启示

德 国是 欧共 体 中使用 植物 药最 多 的 国家 。据 W O统 计 H (0 8年) 近年全球植物药市场规模 已接近 4 0亿美元, 20 , 0 欧盟 占 全 球植物药市场份额的 4 % 0 。德 国拥有 欧洲最大的植物药市 场, 0 5 2 0 年植物药市场年销售额达 3 亿美元, O 已占欧盟总销售额 的 3 % 德国是植物药制剂的主要出口国, 5 。 其发展水平在欧盟 国 家 中是最成熟的, 其质量控制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D l 0 3 6 / . s . 5 5 0 . 0 1 0 . 0 0 :1 . 9 9 j i n 1 0 — 4 2 1 . 3 0 1 s 0 3
中图分类号 :R 2
文 献标 识码 :C
文章编号 :10 —3 42 1)30 0 —4 0 55 0 (0 1 —0 1 0 0 系统监控 所有灌装 参数, 保证灌 装过程 的安全可靠 性, 证清 保
的银 杏黄 酮 苷 ;③ 6 萜类 ;④ 银杏 叶酸 <5 pm(/ 0 万单 % p 11
位) 。提取 物 的各种成 分是作 为一个 整体 , 即所 含 的黄酮醇 苷、萜类 内酯、原花青素类 、少量有机酸和酚酸类成分起着互 补和协 同的作用 , 们 曾试 图将金纳 多精制, 他 但药理作 用并未 见增强 。金纳多与其他 厂家的银杏 叶提 取物 的区别, 在于其 特 定 的工艺和标准 , 其生产工 艺是 以丙 酮 水 为起始溶 剂粗提
取 ,原花 青 素 、 双 黄 酮 、富 集 萜 类 再
叶, 来将 当地的银杏种 植机械 化和科 学化, 后 使购得 的叶子质 量 有基本的保证 。 目前 与我 国江苏和 山东联合 开发种植银杏, 基本 上是手工采收, 由栽培专家监控 。产 地、种植技术与采 收

美国药品监督管理体系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药品监督管理体系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4、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建设
4、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建设
我国应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建设,制定更加严格、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政府应加强对违反法律法规的企业和个人的打击力度,确保食品市场的公平竞争 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谢谢观看
4、处罚力度大
美国对药品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非常大。一旦发现药品违法行为,FDA会采取 严厉的措施进行处罚,包括罚款、吊销药品批准文号、甚至追究刑事责任等。这 种严厉的处罚措施有效地遏制了药品违法行为的发生,保护了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二、对我国药品监督管理的启示
1、完善法律体系
1、完善法律体系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我国应该加强药品监管法 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和 可执行性。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监管人员和企 业的法律意识和素养。
2、加强监管机构建设
2、加强监管机构建设
我国应该加强药品监管机构的建设,提高监管机构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同时, 还应该加强监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执法水平。 此外,还应该加强监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监管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严格审批程序
3、严格审批程序
我国应该加强药品审批程序的管理和规范工作,确保药品审批的科学性和公 正性。同时,还应该加强对药品研发和生产的监督和检查工作,确保药品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此外,还应该加强对药品广告的监管工作,防止虚假广告的发布和 传播。
参考内容
一、引言
一、引言
食品安全是全球性的挑战,各国都在努力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美国作为世 界上最大的食品生产国之一,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历了 不断的创新和改进。本次演示将介绍美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创新之处,并 探讨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路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生物制药论文-生物学论文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路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生物制药论文-生物学论文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路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生物制药论文-生物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美国的生物医药产业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的又一新兴产业,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尤其是2000 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生物技术不断有创新出现,生物医药产业得到政府和风险投资的大力支持,逐渐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美国有坚实的生物技术研发基础,有世界领先的生物技术,拥有世界上大半的生物医药公司和生物技术专利,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产业规模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成为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龙头。

近年来,我国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加以重点扶持,生物医药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能力不断增强,美国生物医药产业成长与发展的经验给予我国一定启示。

一、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路径美国生物医药产业起步于20 世纪70 年代,随着生物技术的而不断发展起来。

1973 年,美国的博耶(Herbert Boyer)和科恩(Stanley Co-hen)对于重组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

1976 年,博耶在风险投资的支持下,建立了基因泰克公司,标志着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开始崛起,从而掀起了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浪潮。

1980 年,博耶和科恩获得了基因克隆专利,这成为现代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起点。

随后,美国生物医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00 年该产业收入达250 亿美元,有生物医药公司1 400家,其中并不包括传统制药公司;117 种生物医药被批准,有350 多种生物医药正在进行临床试验。

2001 年以来,生物医药业得到美国政府和风险投资者的高度重视,发展速度更为迅猛,逐渐成为美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7 年,美国生物医药业的销售额达684 亿美元。

即使是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整体陷入萧条,生物医药产业依然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行业市值不断增加,一些风险投资机构纷纷将资金投入生物医药产业。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布局与集群效应分析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布局与集群效应分析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布局与集群效应分析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布局与集群效应分析美国一直把生物技术产业作为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加以支持,是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的发轫地和领导者。

通过多年来大规模地投入生物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美国已经从欧洲手里抢走了生命科学领域的传统霸主地位。

从顶级生物医药公司的数量上看,2005年全球生物医药公司前10强中有5强为美国公司;2005年全球生物医药公司50强中共有8家生物技术公司,其中有6家公司为美国公司。

从就业、收益、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看,美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均为欧洲的3倍左右。

2000年美国生物技术公司的雇员总数为174000人,欧洲只有61000人;美国公司的销售收入250亿美元,欧洲只有大约80亿;美国有339家上市公司,欧洲只有105家;公司市值美国有3300亿美元,欧洲只有大约685亿,而以上这些差距仍在不断扩大。

从生物技术基础研发投入角度看,美国2005年联邦资金的投入约为欧洲国家投入的10倍、日本的20倍,如果再考虑非盈利性组织、风险投资、慈善捐赠、企业研发的配套投入,这一差距会更大。

从知识的产出看,当前《Nature》和《Science》等世界最权威的自然科学杂志中,90%的关于生命科学的文章是是美国研究机构产出的,剩下的10%中还有很多是美国研究机构培养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从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看,除了干细胞技术等少数领域美国由于法律伦理约束和政治争论而使发展受限外,美国几乎占据所有的生物技术前沿领域。

目前,我国也在把发展生物技术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因此研究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组织状况,特别是其产业布局和集群效应的状况具有特殊意义。

一、美国州层面上的生物技术产业布局状况在一项面向美国77个地区经济发展机构和36个州层面的经济发展机构的调研结果显示,83%的机构已将生物技术列为其区域产业发展的头两项目标之一;全美约41个州启动了与生物技术相关的项目或采取了相应措施以激励生物技术在当地的发展。

浅谈国外SMO对中国药物临床研究产业发展的启示

浅谈国外SMO对中国药物临床研究产业发展的启示

浅谈国外SMO对中国药物临床研究产业发展的启示李发庆;邵蓉【摘要】目的:为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现场管理组织(SMO)的建立进行初步探究.方法:通过描述性手段,介绍国外SMO的建立、发展状况和运营模式,并分析SMO的职能、作用及其对我国药物临床研究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结果与结论:SMO对于我国GCP的贯彻执行具有一定的强化作用,但需要国家对SMO的政策支持及有效监管.【期刊名称】《上海医药》【年(卷),期】2010(031)009【总页数】3页(P425-427)【关键词】药物临床试验;SMO;CRC【作者】李发庆;邵蓉【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南京,211198;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南京,2111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5对于制药企业来说,新药上市的时间越快越好,因为上市时间的推迟往往会给企业带来难以预计的经济损失。

而临床试验是新药上市前的必经过程,通常需要投入大量时间。

因此,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药物临床试验期成为所有制药企业追求的目标。

其中,能否招募足够多的、符合要求的受试者入组临床试验,是决定药物临床试验期长短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美国,个体医生是提供医疗服务的主要群体,约有50%以上的新药临床试验病例由个体医生完成,但个体医生人数众多、各自独立且分布较散,管理起来十分不容易,且很难实现受试者资源的有效整合[1]。

于是,20世纪70年代现场管理组织(Sit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MO)在美国应运而生,并于20世纪90年代在欧美及日本迅速发展,成为药物临床产业中不可缺少的商业组织。

可以说,SMO是临床资源市场化成熟度显著提高的产物。

对于中国而言,在药物临床产业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更加需要合理配置临床资源,并协调申办者和临床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满足临床试验质量与效率的要求。

鉴于SMO组织在国内业界尚未被广泛认识,本文选择了一家具有代表性的美国SMO-USA公司加以研究和概述,希望对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的发展有所启示。

美、日、德生物医药产业政策

美、日、德生物医药产业政策

生物医药产业一、美国美国的生物医药产业战略规划一般由各个州的州政府制订,再由各个州的州政府提出本州生物医药产业的近期和远期目标,从发展所需的各个方面为医药研究机构、企业和组织利用政府资源提供保障。

美国的生物医药产业政策主要体现于两部法案:《生物技术未来投资和扩展法案》:该法案充分考虑到生物医药产业的特殊性,通过政府修改赋税制度,极大刺激了研究和投资生物医药的积极性,从而弥补了过去《内税法典》中关于净运营损失(NOL)的规定对生物医药产业的不公平性的现状;《州政府生物技术议案》:该议案囊括了美国所有州政府的生物技术工业发展战略,其目的是为生物技术公司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生物技术工业的发展。

这两部法案不仅拥有法制化程度高的特点,而且还体现了偏重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关注中小型制药企业以及注重人力资源等方面。

具体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1.支持生物产业基地的建设。

2002年美国国会决定每年4月21~28日为“生物科技周”。

联邦政府对生物技术产业的支持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方面;2.制定优惠政策。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于采用生物技术生产出来的药品与传统药品给予平等的待遇;同时,延长生物药品专利保护期限,从17年延长为20年,且专利申请接受后立即生效;最近,FDA又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帮助创新性技术投入应用的政策,这将极大鼓励新产品的创新速度;3.鼓励风险投资。

目前,美国生物医药产业筹集资金有多种渠道,其中包括联邦政府拨款或资助、州政府拨款或资助、大公司出资、设立基金、贷款、风险投资等。

除了直接增加投资外,还包括建立其他投资渠道和对其他渠道投资的刺激。

许多州设立了科学技术基金、研究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烟草基金、种子基金等。

各州政府用于医药产业发展的部分资金有一个特殊的来源:烟草基金。

有15个州通过了预算使用部分烟草基金来进行生物科学的研究。

4.税收减免,美国各州减免或者延期交付的税收有销售和使用税、投资税、资本收益税、净运营损失(NOL)等,并允许生物技术企业可以转让他们的税收优惠给其他合作企业,以获得资金。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生物技术产业是美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巨大。

本文根据相关文献,研究了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空间分布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空间分布美国的生物技术起步最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备了全球最先进的技术水平、最多数量的技术成果储备,也具备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技术进步领先,人力资源充足,专利保护得力,资本市场结构合理,关联产业和支撑产业发展完备,并制定了产业发展战略和实施了有力的产业发展推动措施,已经形成多个发展势头良好的产业集群和优秀的产业发展环境。

目前,生物技术产业已成为美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

美国在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方面占据着世界领先地位,尤其在健康和生命科学领域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美国拥有世界上约一半的生物技术公司和一半的生物技术专利,技术革新的速度远比其它国家的公司要快。

美国生物技术产品销售额占全球生物技术产品市场的90%以上。

生物技术产业是美国新型的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它正对美国的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2002年,全球上市生物技术公司中有52%是美国公司,全球生物技术产业总收入的74%是由美国公司创造的。

30年来,生物技术企业开发的新药超过150种获得FDA批准,目前美国有针对200多种疾病的370多种生物技术医药产品已进入人体临床试验后期。

研究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有利于制定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科技政策。

数据来源:Ernst & Y oung LLP, annual biotechnology industry reports, 1993~2004.一、规模持续扩大,收入增长迅速2003年,美国生物技术公司达1473个,而这一数字不包括为数更多的相关技术公司和传统制药公司,生物技术产业的雇员人数达19.8万人,超过了玩具和体育用品产业的就业人数之和。

从美国PQA PLUS谈如何控制猪肉药物残留

从美国PQA PLUS谈如何控制猪肉药物残留
1 . 3 认 真 阅读说 明书
说 明 书能给 使 用 者 提 供 重 要 信 息 , 只有 根 据
说明书要求 , 使用者才能做好药物的保存与管理 。 如 果想 要在 说 明 书 范 围 之外 使 用 , 必须 在 兽 医指 导 下使 用 。一 个 完 整 的药 物 说 明 书包 含 以下 内
1 . 4 药物 的保 存
在 生 产过 程 中 除 了要 阅读 说 明 书 以外 , 还 要
1 P Q A P L U S有关药物使用操作要点
1 . 1 认 识药 物种 类
知道用 药 的保存 。药 品保存 过 程 中主 要有 两个 要
在美 国, 兽 药 分 为 以 下 四类 : 非 处 方 药 ( O T C) 、 处 方药 ( R X) 、 兽 医 指 导 下 的 饲 料 用 药 ( V F D) 和标 签 说 明 以外 用 药 ( e x t r a - l a b e 1 ) 。非 处 方 药这 种 药 物 可 以 在 饲 料 或 兽 药 供 应 商 处 购 买
护航 。
功能的使用等 。 1 . 2 选择 合适 的 给药 途径
适 当 的给药 途 径 是保 证 猪 肉 安全 、 无 药 残 的 关键 环节 。药 物 的使 用途 径一 般有 三 个 : 口服 、 外 用和 注射 。每种 给 药 途 径 都 有 优 缺 点 , 到 底 选 择 哪种 途径 , 首 先要 阅读 药物 说 明 书 , 然 后再 根据 实 际情 况 做 出选择 。
F e e d D i r e c t i v e , 此类 药物 可 以添 加 在饲 料 里 面 , 但 是 必 须在 执业 兽 医师 的指导 下才 能使 用 。标 签说
证 人 类健 康 提 供 一 定 帮 助 。

桐庐:医疗大咖助推精准医疗产业

桐庐:医疗大咖助推精准医疗产业

桐庐:医疗大咖助推精准医疗产业
佚名
【期刊名称】《今日科技》
【年(卷),期】2017(0)12
【摘要】2017年11月14日,第二届国际4P健康高峰论坛暨2017杭州·桐庐“君山引凤”科技人才周在浙江桐庐开幕。

美国系统生物学研究院创始人、美国四院(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医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院)院士、4P医学理念奠基人Leroy Hood(勒罗伊·胡德)院士,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理事长白书忠教授,中科院“百人计划”研究院、中科院精准基因组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人群精准医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曾长青教授等国内外医学“大咖”集聚桐庐,对话精准医疗产业未来。

为什么桐庐成为了现代医疗“大咖”们对话的前沿阵地?什么是4P医学、纳
米枪、基因组研究?这些现代医疗领域的前沿问题,在本次桐庐大会上都能得到解答。

【总页数】3页(P30-3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嘉定区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产业初具规模 [J], 王韬
2.桐庐":国字号"快维"大咖"齐聚共话知识产权快速维权 [J], 袁丽
3.赛默飞与上海细胞治疗集团签署战略合作\r共建国际一流的精准医疗产业链 [J],
4.中国将启动精准医疗计划 2030年前投入600亿元“精准医学”会颠覆传统医
疗产业吗? [J], 崔晓林
5.2020中国精准医学大会暨2020中国国际精准医疗产业博览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模式及对广东省生物医药发展的启示叶敏忠,苏瑞波,冯方平(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州510033)近年来,生物技术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和地区重点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其飞速发展为医疗业、制药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极大地推动着各国经济的发展。

生物医药产业是生物技术应用的重要行业,60%以上的生物技术成果主要集中应用于医药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已被许多国家确定为21世纪重点发展产业。

最近,广东省委省政府将生物医药产业确定为我省“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发展,为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政策环境。

1美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及特征美国的生物技术起步最早,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在世界上形成了明显代际优势。

不仅掌握了全球最先进的生物技术水平,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资本市场结构合理,关联产业和支撑产业发展完备,并制定了相应的产业发展战略,实施了有力的产业发展推动措施,已经形成多个发展势头良好的产业集群。

目前已形成波士顿、旧金山、圣地亚哥、北卡三角研究地带、西雅图、纽约、费城、洛杉矶、华盛顿一巴尔的摩等九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其中主要有5个著名集聚基地:波士顿的基因城、旧金山的生物技术湾、华盛顿的制药城、北卡罗来纳的研究三角园以及圣迭戈附近的美国硅谷地区生物科技园。

这些初具规模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具有以下核心特征:(1)世界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是基础。

美国九大生物医药集群都以高水平研发机构的集聚为其基础,这些地区具有国际先进的生物技术和储备了大量世界一流的专业人才,为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和人才基础。

因此,集群内的生物医药企业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得技术与人才支撑,例如:波士顿地区就聚集了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等高校和机构。

(2)功不可没的风险投资。

生物技术项目开发投入大、风险大、耗时长,是需要政府拨款或资助以及敢于冒险的风险资本家的投资。

目前,美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都已形成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包括联邦拨款或资助、州政府拨款或资助、大公司出资、成立基金会、贷款、风险投资等。

这些资金通常投入到项目的不同阶段,促进项目的顺利完成并转化成产品。

通常在项目的初期基础研究过程中,联邦政府或州政府拨款、基金会资助占主要部分。

当项目取得一定成果,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市场化时,大公司和风险投资商再评价项目初期成果后会进一步投入大量资金。

如圣地亚哥附近风险投资公司聚集,并且形成了高效的、相互有机联系和互动的风险投资网络。

这些来自于政府投资和生物技术的商业化过程必须的风险投资,保障了生物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过程所需的资金需求。

(3)新创企业与龙头企业的联动互补。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内企业数量是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不断地涌现出新创企业。

根据安永(Ernst&Young)在《全球生物技术产业报告》中叙述到在2009年全美拥有1703家生物医药公司,到了2010年已具有1726家。

这些新创的生物医药企业在创造性、敏捷性和成长性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带动了产业集群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血液。

要真正实现地区性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必须要有龙头企业的榜样作用。

在美国主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中,都至少有一个或数个商业化相当成功的龙头企业。

这些龙头企业在促进形成地区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方面起到榜样、“明星”式作用。

近年来这些大型龙头生物医药企业如Amgen、Genetics Institute、Genetech等纷纷与产业集群内的一些新创的生物医药企业建立联盟合作关系。

这些小公司在合作中得到发展或逐步变成中大型公司或被大公司兼并,而大公司和大学又不断促进新的小公司的形成,这种良性的循环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使得投资的效应及研究开发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4)高效率、高水平运行的技术转移体系是成果转化的保障。

美国大学及研究机构的研究项目往往是根据市场需要为主导,由企业、风险投资商参与到项目的研发过程。

企业、投资商、大学之间关系紧密,所以往往这样的项目成果市场价值高,容易转移。

另外在大学中普遍设有技术转移办公室和大学科技园,积极推动研究成果的转让。

并且美国从国家科技经济的战略高度十分重视科技中介的发展,建立国家技术转让中心。

各个技术转移机构充分掌握了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对所需的转让专利和技术成果的价值进行科学评估,在此基础上寻求合适的企业进行技术转移。

技术转移专业咨询委员会负责组织高水平的专家、律师和企业家共同参与整个过程,因此大学科研成果转移的能力强,技术转化的时间快,技术转移机构也能获得很高的利润。

例如:在波士顿地区,很多中小企业就充分利用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等的科研成果,形成了生物制药高科技产业集聚区。

2对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启示根据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我省基本建立起一个门类齐全、技术先进、产业链较为完整的现代生物医药产业体系。

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实现总产值1800亿元,实现增加值600亿元。

拥有一批骨干企业;突破掌握一批创新成果;形成2~3个特色鲜明、产业链完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针对以上发展目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摘要:生物医药产业已确定为21世纪重点发展产业。

国家及广东省也确立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发展。

美国生物医药在世界上具有明显的代际优势,在发展模式具有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活跃的风险投资、富有创造力的新创企业等核心特征。

针对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状况及目标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下转第2页)请人/专利权人导航,使初中级用户通过简单点击所关注公司的名称,就能够方便、快捷找到所关注和需要的专利信息,全面准确了解所关注公司、科研机构或竞争对手的专利申请情况。

(4)开发智能网上专利信息检索、分析系统,系统通过对专利信息进行数据规范化处理后,可对专利数据的原始著录项、自定义标引项及分析要素进行任意组合的统计分析,整理出直观易懂的结果,并以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满足中高端用户不同情况下的检索、统计分析、数据管理的需求。

(5)建立辅助信息数据库,包括法律状态信息库、引证专利信息库、常用关键词中英文同义词库等辅助信息数据库。

收集行业内基本专利的法律状态信息、引证专利信息及同义词或相关概念,方便用户了解目标专利的法律状态、引证专利情况,并实现对同一含义或类别、不同名称的关键词全面准确检索。

(6)开发与平台专利信息检索数据库配合使用的企业自主创新、产业行业态势分析、政府宏观决策三个层面的应用系统,制定企业、行业、政府三个层面的技术路线图:①为企事业单位搭建一个集专利信息的检索、采集、加工、分析、管理于一体的专利信息综合应用平台,提高企业研发能力,有效配置资源,避免重复研究。

②行业联合体可以借助应用系统软件,对专利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管理、研究,提高行业研究和应用能力,实施行业发展战略。

③政府或权威专利信息服务机构可以借助应用系统软件,推动技术创新,鼓励技术转移及推广,引导政府投资,避免重复投资和浪费资源,对技术和产业未来发展作出预测,并定期将研究成果通过平台发布,从而为政府宏观决策、产业行业发展、企事业单位自主创新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4平台应用情况平台在建设的同时,不断进行宣传推广,并在企事业单位生产研发过程中得到应用。

通过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和利用专利信息在激励创新、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作用,为研发单位制定企业技术路线图,把握企业技术位置和发展趋势,建立企业技术和经营发展战略,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支撑,进一步提升我省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

例如,广东美的精品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认为该平台方便有效,功能全面,速度快捷,给研发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研究院认为使用该平台对研发和知识产权工作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有效提高研发效率,节约研发时间,推进新产品新业务上市的时间,节约大量购买系统、数据库、分析软件的经费,把节约的经费用在奖励科技创新及专利上,研究院创新热情高涨;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认为:①平台提供在线分析功能,帮助企业快速获得某一竞争对手或技术领域的宏观数据,通过图表一目了然;②平台提供公司代码查询功能,帮助企业全面检索特定专利权人的专利信息,保证数据的准确性;③平台提供预警功能,帮助企业轻松获得其所关注的竞争对手的相关专利情报。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认为该平台对于检索专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全领域代码化数据库,对于减少研发时间、提高研发效率、规避研发风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项目建设单位通过建设与不断完善平台系统,提供面向不同用户的多层次专利信息服务,使广东省各行业、社会公众都能够共享专利信息资源,以公益性服务为主导,兼顾平台运营成本,为高端用户提供有偿增值服务,收取的费用将用于承担平台的维护和更新等相应运营成本,逐步形成以广东省知识产权研究与发展中心为主导、公益性服务普及、增值服务满足社会需求的专利信息服务机制。

!!!!!!!!!!!!!!!!!!!!!!!!!!!!!!!!!!!!!!!!!!!!!!!(1)大力引进大学等研发机构和成果转移中心。

目前我省乃至全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内普遍缺乏大学的研发机构、科技中介和成果转移中心。

目前我省企业与国内大学或研发机构虽有联系,但后者为前者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的力度较弱。

因此通过在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内部引进一流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加大高端研发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引入,给予政策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和财政奖励,可更好地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服务于企业的研发工作,服务于产业集群的人才需求,最终促进生物产业园区的发展和壮大。

(2)完善风险投资介入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模式。

中国生物医药的风险投资还相当年轻,承担风险的能力还很弱小,远未达到与国际并行的投资氛围。

生物制药从研发到最终上市销售是漫长的过程,所花费的资金至少也数亿美元,而且风险很大。

因此在生物医药的早期研发阶段,通过政府先期的科技投入,降低投资风险,增强投资信心。

引导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加大对具有高成长性的生物医药产业的早期投入,积极引进跨国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管理公司,鼓励中外投资公司、上市公司参与风险投资。

(3)鼓励新创企业,支持自主研发,提高园区创新能力。

目前我省珠海、广州和中山的高新区内乃至我国的生物产业园区内的生物医药企业多为引入成熟性国内外药企,而新创的生物医药企业较少,使得生物产业园区的活力和发展动力不足。

因此,首先需要放宽政策,鼓励大学教授及高级管理人员在园区建立新企业,给予奖励和税收等优惠政策;另外,大力支持生物医药企业的自主研发项目,做到以市场为指导,拒绝盲从和重复性项目,真正地促进园区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