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合集下载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2001:l)认为,西方翻译研究发展史的显着特点之一就是对等,这一曾经至关重要的概念,逐渐淡化,并最终消解。

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翻译活动更加频繁,各种文本类型的翻译需求迅速增加,非文学文本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考察对象,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应运而生。

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贾斯特·赫尔兹-曼塔利(Justa Holz-M?ntt?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其代表理论有: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即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赫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

由于多元体系翻译观的影响,与原文文本至高无上观念紧密相关的等值标准逐步被侧重目标系统(target system)的观念所取代。

1.2.1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基础卡尔·布勒于1934年提出了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对功能翻译理论有深远的影响,为赖斯的文本类型学和弗米尔的目的论奠定了基础。

1.2.1.1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包含以下组成因素:语境(context):语言的“表现功能”,涉及符号与世界的关系;说话者(speaker):语言的“表达功能”,涉及符号和说话者的关系;受话者(hearer):语言的“感染功能”,涉及符号与受话者的关系;符号(sign)。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2001:l)认为,西方翻译研究发展史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对等,这一曾经至关重要的概念,逐渐淡化,并最终消解。

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翻译活动更加频繁,各种文本类型的翻译需求迅速增加,非文学文本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考察对象,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应运而生。

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贾斯特·赫尔兹-曼塔利(Justa Holz-Mänttä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其代表理论有: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即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赫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

由于多元体系翻译观的影响,与原文文本至高无上观念紧密相关的等值标准逐步被侧重目标系统(target system)的观念所取代。

1.2.1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基础卡尔·布勒于1934年提出了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对功能翻译理论有深远的影响,为赖斯的文本类型学和弗米尔的目的论奠定了基础。

1.2.1.1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包含以下组成因素:语境(context):语言的“表现功能”,涉及符号与世界的关系;说话者(speaker):语言的“表达功能”,涉及符号和说话者的关系;受话者(hearer):语言的“感染功能”,涉及符号与受话者的关系;符号(sign)。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述评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述评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述评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是一种翻译方式,以功能为中心,强调翻译策略应该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学者们认为,翻译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而应该处理文化、社会和心理因素,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源语言的意义和效果。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引起广泛的关注,并在今天的翻译学界中仍然具有重要地位。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强调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的过程。

它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还涉及到文化、思想、习惯等方面的翻译。

这种观点与传统的翻译观念不同。

按照传统的翻译观点,翻译的主要任务就是简单地将源语言的文字转换为目标语言的文字,因此翻译应该是尽可能忠实地转换源语言的文字。

但是,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认为,这样做并不能很好地传达源语言的意义,可能会出现文化差异或造成误解等问题。

因此,这种翻译理论强调将翻译视为一种语际和文化间的意义转换,而不是单纯的词语转换。

在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就是目的和策略。

它要求翻译者在翻译时考虑文化因素,注意传达源语言的意义和效果,而不仅仅是语言层面的翻译。

在选择翻译策略时,翻译者需要考虑目标语言的读者和受众,从而选择最适合的翻译方法和方式。

例如,在翻译一篇文化性较强的文章时,翻译者需要选择最适合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的翻译策略,这样才能使受众产生共鸣,接受并理解翻译的意义。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翻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告诉我们,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涉及到文化交流、学科交流和社会交流等方面。

因此,在翻译时,我们需要更多地考虑到受众所在的文化环境,以便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此外,它还强调了翻译者的角色和责任,翻译者需要对翻译作品负责,并考虑其对受众的影响。

这些思想对翻译教育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对翻译教育和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助于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水平。

总之,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是一种以功能为中心的翻译方式。

它启发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的翻译观念,更好地处理文化、社会和心理等因素。

功能派翻译理论介绍(中英文版)

功能派翻译理论介绍(中英文版)

功能派翻译理论介绍(其中中文内容来源于百度百科)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

其发展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凯瑟琳娜·莱斯首次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将语言功能,语篇类型和翻译策略相联系,发展了以源文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从而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

莱斯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是综合性交际翻译,即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都与原文对等,但在实践中应该优先考虑的是译本的功能特征。

第二阶段:汉斯·弗米尔(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

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

也就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此外,翻译还须遵循“语内连贯法则”和“语际连贯法则”。

前者指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在译文接受者看来是可理解的,后者指译文与原文之间也应该有连贯性。

这三条原则提出后,评判翻译的标准不再是“对等”,而是译本实现预期目标的充分性。

弗米尔还提出了翻译委任的概念,即应该由译者来决定是否,何时,怎样完成翻译任务。

也就是说,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而且有权根据翻译目的决定原文的哪些内容可以保留,哪些需要调整或修改。

弗米尔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

也就是说,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

换言之,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第三阶段:贾斯塔·霍茨—曼塔里借鉴交际和行为理论,提出翻译行为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

该理论将翻译视作受目的驱使的,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该理论和目的论有颇多共同之处,弗米尔后来也将二者融合。

第四阶段:克里斯汀娜·诺德全面总结和完善功能派理论。

克里斯汀娜·诺德首次用英语系统阐述了翻译中的文本分析所需考虑的内外因素,以及如何在原文功能的基础上制定切合翻译目的的翻译策略。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一、本文概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流派,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

该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和功能,突破了传统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本文将对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核心观点和应用领域进行概述,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理论的基本框架和实践意义。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和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等学者的早期研究。

他们提出了“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强调翻译应该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来决定翻译方法和策略。

随着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功能派翻译理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包括翻译目的论、翻译行为论、翻译功能论等多个分支。

在核心观点方面,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策略。

它认为,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转换过程,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

因此,翻译的目的和功能是决定翻译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

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和功能,翻译者可以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实现最佳的交际效果。

在应用领域方面,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广泛应用于各种翻译实践,包括文学翻译、商务翻译、法律翻译、医学翻译等。

它不仅为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还为翻译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效保障。

该理论也促进了翻译学科的多元化发展,为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流派,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本文将对这一理论进行全面概述,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其发展历程、核心观点和应用领域。

二、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概述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也被称为“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或“目的论翻译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

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翻译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过程,而是一种具有特定目的和功能的社会行为。

功能派翻译理论强调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译者应根据翻译的目的和受众的需求,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

国外翻译理论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仲伟合 钟 钰翻译早在公元前就已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

从公元前罗马帝国的翻译学家们对 词对词 翻译与 意义对意义 翻译展开辩论至今,翻译理论领域可以说是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特别是近代,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新的翻译理论不断涌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就出现一派翻译理论 功能派翻译理论。

功能派认为翻译(包括口、笔译)是一种行为。

其理论的重点表现在如下三方面:(1)对翻译实质的阐释(2)对翻译过程参与者的角色分析(3)功能翻译原则的提出。

本文拟从这三方面入手,介绍功能派翻译理论。

1.功能派的形成及重要理论谈到功能派,就不得不提及三位功能派翻译理论杰出的贡献者凯瑟林娜 雷斯(Kathar i na Reiss)、汉斯 威密尔(Hans. Vermeer)、贾斯塔 赫滋 曼塔利(Justa Holz M anttar i)。

雷斯首先于1971年在她的著作 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 (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 of Translation Cr iticism)一书中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即从原文、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

当时,雷斯的理论建立在对等理论基础之上。

因此,这种关系实际上指的是原文与译文的功能对等。

雷斯的学生威密尔则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以文本目的(skopos)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发展了功能派的主要理论:目的论(skopostheor y)。

威密尔所提出的目的论(sko postheory)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

skopos是希腊词,意思是 目的 。

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 目的法则 :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

这个目的有三种解释:译者的目的(如赚钱);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而采用按其结构直译的方法)。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e.g. 奈达早在1964年区分“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 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用学受到更多的关注, 翻译代为由词、短语转移到了语篇, 但基本的语言学框架没变。 在功能主义翻译学派成为主流之前, 以对等论为基础的语言学派在德国翻译界占主导地位。其代表人物是Wilss 和Koller等。
科勒指出: 如果译文能够满足有关结构条件的某些要求,那么原文和译文便存在着对等。这些相关的条件跟内容、风格以及功能有关。因而对等的要求便体现为: 原文的质量必须得以保留。也就是说原文的风格、内容及功能必须得以保留,或者至少译文应该尽可能地保留这些特征。 对等论者一般都侧重于原文,认为原文的特征必须在译文中得以保留。
Dacron 的确凉 TOFEL 托福 第六届中国厦门对台商品交易会暨海峡两岸机械电子商品展销会 The sixth China Xiamen Commodity Fair & Machinery and Electronics Exhibition
在家靠自己, 出国靠国旅 At home you’re your own boss. In china your Aladdin’s Lamp is at CITS
e.g. Cette semaine on tuer le cochon. this week we (will) kill the pig. 这个星期我们杀猪。 为实现译文功能。只能改写: Special offer—Fresh and abundant
删减与改写
删减和改写在文学类语篇翻译有时是一种必要。(见P39) 在应用语篇的翻译中, 则是常常必须借助的手段。
在目的论的框架下, 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便是受众——依着心目中的接收者, 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 对译文的期待及交际需求。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 因此翻译是在 “目标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生产的文本”(Vermeer) 费米尔的理论中较少提及原文, 可见目的论中原文明显低于对等论中原文的地位。费米尔认为原文只是为目的语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2001:l)认为,西方翻译研究发展史的显着特点之一就是对等,这一曾经至关重要的概念,逐渐淡化,并最终消解。

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翻译活动更加频繁,各种文本类型的翻译需求迅速增加,非文学文本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考察对象,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应运而生。

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贾斯特·赫尔兹-曼塔利(Justa Holz-M?ntt?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其代表理论有: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即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赫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

由于多元体系翻译观的影响,与原文文本至高无上观念紧密相关的等值标准逐步被侧重目标系统(target system)的观念所取代。

1.2.1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基础卡尔·布勒于1934年提出了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对功能翻译理论有深远的影响,为赖斯的文本类型学和弗米尔的目的论奠定了基础。

1.2.1.1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包含以下组成因素:语境(context):语言的“表现功能”,涉及符号与世界的关系;说话者(speaker):语言的“表达功能”,涉及符号和说话者的关系;受话者(hearer):语言的“感染功能”,涉及符号与受话者的关系;符号(sign)。

德国功能学派翻译行为理论探析

德国功能学派翻译行为理论探析

德国功能学派翻译行为理论探析翻译是一门跨文化交流的艺术和科学,而功能学派翻译行为理论则是翻译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

本文将对德国功能学派翻译行为理论进行探析,从其起源、核心概念、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起源德国功能学派翻译行为理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由科尔马(Hans J. Vermeer)提出。

传统翻译研究主要关注源语与译语的对应关系,而功能学派则主张将翻译置于交际语用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强调翻译行为的目的和效果,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二、核心概念1. 策略(Strategies):在功能学派翻译行为理论中,策略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根据任务要求和交际情境选择的一系列决策和操作。

不同的翻译策略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和影响。

2. 动态平衡(Dynamic Equivalence):动态平衡是功能学派翻译行为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将源语信息转化为译语信息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源语的意义和结构,还要考虑到译语的表达效果和接受者的需求。

3. 功能(Function):功能是指翻译过程中译者所追求的目的和效果。

在功能学派翻译行为理论中,功能的观念十分重要,翻译的功能可以是达到源语文本的功能,也可以是适应译语文化和读者需求的功能。

三、方法功能学派翻译行为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其中包括:1. 目的论翻译学(Skopostheorie):目的论翻译学是功能学派翻译行为理论的核心方法之一,强调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和效果。

翻译的目的可以是实现通信功能、达到交际目标或满足文化需求等。

2. 本质对等和功能对等(Essential Equivalence and Functional Equivalence):本质对等是指在翻译过程中,保持源语文本和译语文本的信息与功能的重要性;功能对等强调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某种交际功能,即将源语信息转化为译语信息,以便与接受者进行交际。

3. 策略分析(Strategies Analysis):策略分析关注翻译过程中的具体策略和决策,研究翻译策略对翻译结果的影响和效果。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

• 目的论3条次生原 则 连贯原则 忠实原则 充分原则
• “篇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或也叫“连贯 原则”(coherence rule) 指的是译文与译文接收者之 间的关系,即译文必须能够 被目的语文化背景下的译文 接收者所理解和接纳;
• “篇际连贯”(intertextual coherence),或 “称忠实原则”(fidelity rule)指的是译文与原文之 间的关系,即翻译不是无 本之木。这里的“忠实” 近似为国传统议论,所不 同的是其在翻译中的地位。
译文作则是译者在目的和特定 接收者制作的一个文本。在这 个理论框架下,所谓翻译的“目 的”,自然就是译文的目的. 后来在翻译行为的目的性与委 托性中,费美尔对目的论又进行 了充分的阐释.他认为翻译除目 的性以外,另一个重要的特性就 是委托性,即:一个人从事翻译, 要么出于自己的意愿,要么出于 别人的意愿,无论哪种情形,他的 行为都是为了完成一项委托。
• Skopos是希腊语,意为 “目的”。 • 翻译目的论 (skopostheories)是将 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 的理论 • 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 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 翻译行为的目的。 Skopos这一术语通常用 来指译文的目的。
• 在弗米尔的目的论框架中,决定 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 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他 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 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每一种 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因此翻 译实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 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 弗米尔认为原文只是为目标受众 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可 见原文在目的论中的地位明显低 于其在对等论中的地位。
?目的论3条次生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充分原则?篇内连贯intratextualcoherence或也叫连贯原则coherencerule指的是译文与译文接收者之间的关系即译文必须能够被目的语文化背景下的译文接收者所理解和接纳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述评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述评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述评求索/2006/1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述评周觉知(中南⼤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3)⼀引⾔德国功能主义翻译流派不是⼀个严格的流派。

它是以⽬的论(Skopostheory)为核⼼的强调⽂本和翻译的功能的⼀种翻译流派。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流派出现于⼆⼗世纪六、七⼗年代,流派内部分⽀较多。

作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倡导者,德国马格德堡理⼯⼤学应⽤语⾔学和翻译学教授的克⾥斯蒂安-诺德(Chr i stiane No rd)于1997年出版了《⽬的性⾏为)析功能翻译理论》⼀书。

该书将看似纷繁复杂的功能翻译理论各流派⽤浅显的语⾔全⾯地归纳和串联起来,并对其中最核⼼的概念如/翻译⽬的论(Skopostheory)0、/翻译⾏为理论(t he t heory of transl a ti onal action)0进⾏了阐述。

⼆形成阶段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流派的出现是以1971年凯瑟林娜-赖斯(Ka t hari na R eiss)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书的出版为标志的。

在此之前,西⽅,包括德国的许多翻译理论家都持语⾔学的翻译理论。

⽽语⾔学的翻译理论基本上把翻译看作⼀个类似密码转换的活动。

这种以原语⽂本为中⼼的基于等值或对等的语⾔学的翻译理论注重的是原语⽂本以及在译语⽂本中保存原语⽂本的特征。

然⽽,等值理论被功能翻译理论者认为不但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且在某些情形下是不必要的。

按照克⾥斯蒂安-诺德(Christi ane N ord)的观点,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经过了两代翻译理论家的发展。

第⼀代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倡导者中有三个⾥程碑式的⼈物:第⼀个⾥程碑式⼈物是凯瑟林娜-赖斯(Ka t hari na R eiss)和她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

在她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书中,她把功能的范畴引⼊了翻译批评。

虽然没有摆脱以等值为中⼼,但赖斯的翻译批评模式是建⽴在原语⽂本与译语⽂本的功能关系基础上。

7.德国功能

7.德国功能

五、“功能对等”和“目的论”的差异 (一)两者的理论基础不同 1.“功能对等”的理论基础 (1)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 (2)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 2.“目的论”的理论基础 (1)行为交际理论 (2)文本功能模式
(二) 翻译标准和原则 ► 奈达的翻译标准是内容与风格方面的“信”加上脱 离原文的“达” 。 ► “目的论”推崇翻译标准的多元化。它所强调的对 等是指符合翻译目的条件下的交际功能对等。(还 有目的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及其他在特 定翻译情况下的特殊原则。) (三) 译者的地位 ► 奈达提倡“读者反映说”。译者的作用主要是向读 者传达原作者的意旨。 ► 在“目的论”中,译者是整个翻译活动中最为重要 的参与者和翻译活动最终的实施者,同时他还是翻 译要求的接受者、原文文本的诠释者以及译文文本 的创作者。“目的论”是“以译者为中心”的。
理想的翻译应该是:原文本与目标文本在内容、语言形式 和交际功能等几个层面与原文建立起对等关系。这就是她 所称的综合性交际翻译(integral communicative performance),亦称“完整的交际行为”。

► 赖斯所强调的是语篇层面的对等,并将语言
功能、文本类型及翻译策略结合起来,作为 对译文进行系统评估的标准。为了实现文本 层面的交际和对等,赖斯对语篇进行了系统 的分类和语用性分析。她将原语语篇分为四 种,并将其各自的特点以及翻译方法归纳如 下:
2. 翻译过程的参与者及其角色分析 参与者可划分为5类:翻译的发起者(initiator)和委 托人(commissioner)、译者(translator)、原文生产 者(source-text producer)、译文接受者(target-text receiver)、译文使用者(target-text user)。 ► 译者是翻译链上最重要的一环。他以翻译要求为指 导,从特殊的翻译任务中总结出译文的交际目的, 交际目的则使译者决定如何完成翻译任务。 ► 译文接受者是决定译文的关键因素,影响到译者的 分析判断和翻译目的的最终实现。 ► 诺德区分了两类不同的接受者:预设接受者(targettext addressee)和实际接受者(target-text receiver)。 前者为译文所欲影响的对象,后者为译文实际影响 到的对象。译文实际接受者达到译者预设范围是译 文的功能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一、产生背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译学界深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形成了以扭伯特(A.Neubert)卡德(O.Kade)为代表的莱比锡学派(the Leipzig School)和以威尔斯(W.Wilss)为代表的萨尔派(the Saarbrucken School)。

前者立足于转换生成语法,在翻译中严格区分不变的认知因素和可变的认知因素;后者是奈达学说的追随者,主张建立翻译科学。

“对等”成为了翻译研究的中心,各种借鉴语言学理论的翻译对等论应运而生,但大都不过是对等形式的重新组合。

这种语言学科学研究愈演愈烈,后来致使翻译沦为了语言学的附属品,极大地束缚了这一学科的发展,同时理论和实践的严重脱节也令越来越多的译者感到了不满,功能派翻译理论就是这时兴起并逐步深化。

它针对翻译学研学派中的薄弱环节,广泛借鉴交际理论,行动理论,信息论,语篇语言学,美学思想,将研究视线从源语文本转向目标与文本,成为当代德国译学界影响最大,最活跃的学派。

二、概述功能翻译理论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德国,它是以目的论(skopos theory)为核心,强调问题和翻译功能的一种流派。

他的出现反映了翻译的全面转向:从原来站主导地位的语言学流派的注重形式的翻译观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观。

这种转向得益于交际理论、行为理论、话语语言学、语篇学说以及文学研究中趋向于接受理论的一系列研究活动。

功能翻译理论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以卡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 在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为标志的,书中提出了功能翻译理论的雏形。

第二个阶段是赖斯的学生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创立的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翻译的目的论。

第三个阶段,在弗米尔的“目的论”的基础上贾斯塔·霍茨·曼塔利(Justa Holz Manttari)进一步发展了功能翻译理论,提出了翻译行为论。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功能翻译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德国大学翻译专业正式提出的一种新的译文理论。

它与传统的翻译理论相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强调功能性的翻译原则,以满足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通过识别本地文化惯例和社会价值观,从而探索出新的翻译方法。

“功能翻译理论”有着多种定义,其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翻译是一种有效的、有意义的活动,它的目的是通过满足读者的需求,来实现传达的最佳效果”。

也就是说,译者应该以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以让读者理解为目的,以准确表达译者思想为核心,在生动表达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翻译手段和策略,通过分析文章信息,来达到最佳翻译效果。

此外,功能翻译理论也特别强调用语言表达文化信息的重要性,认为每种文字都是一个国家、社会、文化或语言背景的复合体。

每种文字在表达同一内容时,其表达方式、语体使用及表述特点都受到独立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翻译者应该充分了解本地文化惯例和社会价值观,对源文本进行分析,选择恰当的译文,从而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涵义。

进一步的,功能翻译理论也推崇“事实优先”原则,重视原文的内容信息,同时也强调读者的体验信息,使翻译更加灵活。

认为“事实”和“体验”双方至关重要,翻译本质上是一种沟通活动,只有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源文本,并以最贴近原文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情况下,翻译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由此可见,“功能翻译理论”不仅反映了传统翻译理论的精神,而且也在理论上增强了翻译理论的实用性,使翻译更加值得信任和推崇。

除此之外,它还给翻译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引导翻译者更好地理解源文本,用更准确和有效的方式将之翻译出来。

总之,“功能翻译理论”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翻译理论,它提出了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原则,并充分考虑本地文化和社会价值体系的翻译原则,对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它也为翻译者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有助于完善翻译理论的研究,使翻译更加准确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2001:l)认为,西方翻译研究发展史的显着特点之一就是对等,这一曾经至关重要的概念,逐渐淡化,并最终消解。

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翻译活动更加频繁,各种文本类型的翻译需求迅速增加,非文学文本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考察对象,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应运而生。

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贾斯特·赫尔兹-曼塔利(Justa Holz-M?ntt?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其代表理论有: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即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赫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

由于多元体系翻译观的影响,与原文文本至高无上观念紧密相关的等值标准逐步被侧重目标系统(target system)的观念所取代。

1.2.1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基础卡尔·布勒于1934年提出了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对功能翻译理论有深远的影响,为赖斯的文本类型学和弗米尔的目的论奠定了基础。

1.2.1.1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包含以下组成因素:语境(context):语言的“表现功能”,涉及符号与世界的关系;说话者(speaker):语言的“表达功能”,涉及符号和说话者的关系;受话者(hearer):语言的“感染功能”,涉及符号与受话者的关系;符号(sign)。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概述-最新年精选文档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概述-最新年精选文档

德国功能派翻译(fānyì)理论概述20世纪70年代西方已经出现了面向译语文化的翻译研究趋向,打破了以前文本中心论的翻译研究传统,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

应运而生的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摆脱了当时(dàngshí)盛行的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赋予了翻译更多的涵义。

一、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功能派翻译理论是德国学者凯瑟林娜?赖斯、汉斯?费米尔、贾斯塔?赫兹?曼塔利和克里斯蒂安?诺德等提出的翻译理论。

它的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其颇具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是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费米尔的目的论及其延伸理论,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

1971年凯瑟林娜?赖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中首次提出翻译功能论,把“功能类型”这个概念引入翻译理论,并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

赖斯的学生费米尔则进一步打破了对等理论的局限,摆脱了以原语为中心的等值论的束缚,提出以文本目的为翻译活动的第一准则,创立了目的论。

目的论的核心概念是: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

费米尔提出“翻译是一种人类行为”,而“任何行为都具有目的”,“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

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生产的语篇”[1]。

曼塔利发展了费米尔的目的论,指出“翻译是一种用于达到特别目的的复杂行为”。

曼塔利翻译理论的研究对象涵盖所有的跨文化转换形式,“翻译”一词在曼塔利的理论中也已脱离了传统的内涵。

她提出区别“翻译”和“翻译行为”。

翻译行为指为实现信息(xìnxī)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设计的信息传递过程;而翻译只是一种文本形式上的跨文化转换活动,翻译是翻译行为的具体操作。

此外,她还强调了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诺德作为第二代目的论的代表(dàibiǎo)继承和发展了第一代目的论者的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浅谈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功能翻译理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诞生于德国。

它在继承传统翻译理论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若干具有很强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的理论。

如“目的论”“功能加忠诚”论等。

本文旨在对功能翻译理论的发展、主要核心理论和其对现代翻译实践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浅出的论述。

功能翻译理论目的论翻译行为理论一、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创立与形成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出现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莱斯(katharina reiss)是功能翻译理论的奠基人。

该理论以莱斯(katharina reiss)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按照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的观点,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经过了两代翻译理论家的发展。

第一代的主要代表人物分别为k.赖斯(katharina reiss)、h.j.弗米尔(hansj.vermeer)和j.h.曼塔利(justa holz manttari)。

赖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中,把功能的范畴引入了翻译批评,将文本按不同功能分类,使译者对交际功能的语言标记和功能翻译的组成单位感觉更敏锐,帮助译者为特定的翻译目的将对等标准明确为恰当的形式,即她所谓的“综合性翻译(integral communicative performance。

h.j.弗米尔(hansj.vermeer)在功能翻译理论的创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创立了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

他认为,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要达到的目的决定,原文只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因为翻译不仅仅是一个语言过程。

因此,必须探寻其他方法。

而j.h.曼塔莉(justa holz manttari)则将功能翻译理论继续向前推进了一步,她借鉴交际理论与行为理论中的概念,提出“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 action),区别了“翻译(transla-tion)”和“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 action)”两个概念。

试论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

试论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

试论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Die Theorie uber funktionalistische übersetzung im Deutschland翻译传统源远流长,翻译理论不断创新。

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翻译理论基本上是与语言学同步发展的,翻译理论家倾向于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待翻译。

在六七十年代盛行的是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的对等理论,这个理论将翻译圈定在语言层次的范围之内,“对等”成为翻译研究的中心,这使得翻译沦为语言学的附属品,极大地束缚了这一学科的发展。

出于对这种理论的不满,20世纪70年代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兴起并逐步深化,从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为翻译研究拓宽了研究领域,开辟了新的视角,丰富了翻译的内涵。

1.形成和主要内容何为功能翻译理论,诺德的解释是:“功能主义,指的是功能或者是文本和翻译的功能的研究。

”它涵盖了多种理论方法,主要以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主,还包括其他国家理论家的观点。

如英国学者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类型和美国学者奈达的功能对等论。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威密尔(Hans Vermeer)、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M?ntt?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等提出的翻译理论。

重要的理论有赖斯的文本类型和语言功能理论(work on text type and language function),威密尔的目的论(skopostheory),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

2.发展2.1.赖斯的文本类型和语言功能理论1971年凯瑟林娜?赖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中首次提出翻译功能论,把“功能类型”这个概念引入翻译理论,并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以赖斯、弗米尔、曼塔利为代表人物的翻译流派。

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弗米尔的目的论、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

赖斯首先于1971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 即从原文、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

当时, 雷斯的理论建立在对等理论基础之上。

因此, 这种关系实际上指的是原文与译文的功能对等。

其中,弗米尔所提出的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

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目的性原则。

除了目的性原则之外, 目的论还有两个原则: 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

目的性原则指翻译行为取决于翻译目的,即结果决定方法。

这是翻译中最重要的原则。

连贯性原则指译文对译文读者来说是有意义的。

译文读者理应能够理解译文意思,译文在异域文化中能够与译语读者产生共鸣。

忠实性原则指译文与原文之间二者的关系,译文在语义或必要时在形式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曼塔利进一步发展了功能翻译理论,提出了“翻译行为论”,着重论述了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条件三个方面的问题。

功能翻译理论既继承了传统译论中的合理成分,又突破了传统译论的束缚。

它认为翻译是在人为目的性参与下进行的,从而将目光转向了对翻译活动中其它相关因素的研究,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形成了多元化、多角度的翻译研究局面。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作者:————————————————————————————————日期:ﻩ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2001:l)认为,西方翻译研究发展史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对等,这一曾经至关重要的概念,逐渐淡化,并最终消解。

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翻译活动更加频繁,各种文本类型的翻译需求迅速增加,非文学文本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考察对象,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应运而生。

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贾斯特·赫尔兹-曼塔利(Justa Holz-Mänttä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Nord)。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其代表理论有: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即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赫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plusloyalty)。

由于多元体系翻译观的影响,与原文文本至高无上观念紧密相关的等值标准逐步被侧重目标系统(targetsystem)的观念所取代。

1.2.1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基础卡尔·布勒于1934年提出了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对功能翻译理论有深远的影响,为赖斯的文本类型学和弗米尔的目的论奠定了基础。

1.2.1.1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包含以下组成因素:语境(context):语言的“表现功能”,涉及符号与世界的关系;说话者(speaker):语言的“表达功能”,涉及符号和说话者的关系;受话者(hearer):语言的“感染功能”,涉及符号与受话者的关系;符号(sig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化读者的需要对原文作出改动。
e.g. 奈达早在1964年区分“形式对等”和 “功能对等”。
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用学受到更多的关注, 翻译代为由词、短语转移到了语篇,但基 本的语言学框架没变。
在功能主义翻译学派成为主流之前,以对 等论为基础的语言学派在德国翻译界占主 导地位。其代表人物是Wilss 和Koller等。
Official speech
expressive
Sermon Electoral speech advertisemen
Operative
费米尔的目的论
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功能派翻译理 论中最重要的理论。skopos是希腊词,意思 是“目的”。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 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 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 决定方法。这个目的有三种解释:译者的目 的(如赚钱);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 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 (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语法结构的特殊之 处而采用按其结构直译的方法)。
Text type informative
Language function
Languge dimension
Representing objects and facts
logical
expressive
Expressing sender’s attitude aesthetic
operative
appellative
“但是在翻译实用性语篇(如广告、使用 说明书)而非文学作品时,坚持对等论的 理论家更倾向于接受非逐字翻译的方法。 他们对不同的语篇题材和文本类型选择不 同的甚至是相互对立的标准来制定翻译方 法,这使得对等论更加让人迷惑不解。 (Nord,1997)
莱斯的文本类型学:
1971年,她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局限性》, 提出功能类别的问题。试图创立一种基于原语文
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
1991年,师从莱斯的诺德提出“功能+忠诚”概 念,丰富了功能目的论。
她把忠诚原则引入到功能主义模式,希望解决翻 译中的激进功能主义问题。因此她的功能主义建 立在两大基石上:功能加忠诚。功能指的是译文 在译语环境中按照预定的方式运作的因素(为实 现译文预期功能,进行必要的调整,包括改写甚 至删减);忠诚指的是译者、原文作者、译文接 受者及翻译发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
在目的论的框架下,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 之一便是受众——依着心目中的接收者,他们有 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及交际需求。 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因此翻译是在 “目标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生产的 文本”(Vermeer)
费米尔的理论中较少提及原文,可见目的论中原 文明显低于对等论中原文的地位。费米尔认为原 文只是为目的语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
在应用语篇的翻译中,则是常常必须借助 的手段。
Dacron 的确凉 TOFEL 托福
第六届中国厦门对台商品交易会暨海峡两 岸机械电子商品展销会
The sixth China Xiamen Commodity Fair & Machinery and Electronics Exhibition
Appelativefocused
Elicit desired response
Adaptative, equivalence
informative
Refernce work
Report
lecture
Biography Play
poem
Operating instructions
Toursim brochure
本和目标语文本功能关系的翻译批评的新模式。
她对文本的两种分类形式作了区分,一是文本类 型:按照主体交际功能(传意、表情、使役)分 类;另一是语篇题材或文本种类:按语言特征或 惯例常规分类(如分工具书,讲演稿、讽刺作品 或广告所依照的标准)。
莱思根据布勒的的语言功能,把文本类 型分为三种:信息型、表情型、操作型
e.g. Cette semaine on tuer le cochon. this week we (will) kill the pig. 这个星期我们杀猪。
为实现译文功能。只能改写: Special offer—Fresh and abundant
删减与改写
删减和改写在文学类语篇翻译有时是一种 必要。(见P39)
dialogic
Text focus TT should
method
tfocused
Transmit referential content
Plain prose, explicitation as required
Formfocused
Transmit aesthetic form
‘Identifying’ method, adopt perspective of ST author
功能翻译论与等值论
1.等值论的弊端 A. 一一对应的关系,“同等表达”难以企及。
B. 译文处于绝对从属于原文的地位,而译文自身 的功能或者说它对译语读者所产生的作用便有 可能显得无关重要,受到忽视。
C. 2.极端功能主义的翻译 D. 原文在特定语境中的特点被认为不具有任何自
身价值,翻译过程以译文达到某种功能为唯一 目的。只要达到某种功能和目的,原文和译文 可以不存在任何语言结构上的相同和相似或关 联之处。 E. 3. “功能目的论”便显出较高的科学性和可操
科勒指出:如果译文能够满足有关结构条 件的某些要求,那么原文和译文便存在着 对等。这些相关的条件跟内容、风格以及 功能有关。因而对等的要求便体现为:原 文的质量必须得以保留。也就是说原文的 风格、内容及功能必须得以保留,或者至 少译文应该尽可能地保留这些特征。
对等论者一般都侧重于原文,认为原文的 特征必须在译文中得以保留。
Lecture 2 功能翻译理论
一、德国功能翻译学派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为莱斯(Reiss)、费 米尔(Vermeer)、曼塔莉(Manttari)和诺德 (Nord).
二、历史背景 诺德(1997)认为,功能翻译论并非产生于20
世纪,而是产生于历史上的圣经翻译实践中。 涉及两个要求:1.忠实再现原文的形式;2.针对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