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诊断历史回眸

合集下载

糖尿病诊断标准和治疗策略的演变

糖尿病诊断标准和治疗策略的演变

糖尿病诊断标准和治疗策略的演变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血糖水平过高。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和治疗策略也在不断演变和更新。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诊断标准和治疗策略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和演进。

一、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演变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基于血糖水平的测量结果。

早期,根据症状、尿糖检查和血糖测量来诊断糖尿病。

然而,这种方法不够精确和可靠。

20世纪60年代,糖化血红蛋白指标(HbA1c)的测量方法被引入到糖尿病的诊断中。

HbA1c是反映血糖控制情况的指标,可以提供过去2-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1年发布的标准,HbA1c≥6.5%被认定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此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又有了进一步的更新。

2019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发布了更新版的诊断标准,将HbA1c≥6.5%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标准,同时要求进行第二次确认诊断。

此外,ADA还提供了不同人群的特殊诊断标准,如妊娠糖尿病和儿童糖尿病。

二、糖尿病治疗策略的演变1. 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治疗的首选策略之一。

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增加体育锻炼和控制体重来改善血糖控制情况。

早期,主要依赖于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来管理糖尿病。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生活方式干预的内容也得到了补充和调整。

例如,糖尿病饮食的重点已经从简单地限制糖分摄入,转变为运用卡路里计算来平衡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

2. 口服药物治疗如果生活方式干预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口服药物就成为糖尿病治疗的下一步方法。

大部分口服药物的机制是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或减少肝脏糖原的产生等途径降低血糖水平。

随着药物的研发和临床运用,糖尿病的口服药物治疗策略也不断发展。

目前,一线用药多为二甲双胍,因其安全性高、降糖效果好而被广泛应用。

对于某些不适合或无法耐受二甲双胍的患者,还可以选用磺脲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

人类发现和治疗糖尿病的历史

人类发现和治疗糖尿病的历史

人类发现和治疗糖尿病的历史糖尿病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其发病率越来越高,有些国家有30%甚至50%的人患糖尿病。

我国目前大约有1.5亿人患糖尿病。

糖尿病成为排在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致人死亡的疾病。

现代医疗把糖尿病列为终身不愈的疾病。

人类有文字记载的糖尿病历史至少有3500年。

公元前1550年,人类历史上发现的第一本医学实用病症列表中有一种叫做“多尿”的疾病,公元前5世纪,印度的两位僧侣发现多尿病人的尿液比正常人粘稠很多,会引来大量的蚂蚁,他们研究发现,多尿病人的尿都是甜的,到17世纪,英格兰人托马斯·威利斯和当时英国著名的医生约翰发表论文,正式把多尿病改为糖尿病。

1921年,加拿大生物学家班廷在一条狗体内切除了结扎后的胰脏,在胰脏内提取了一种液体,并在狗身上注射了4毫升,发现狗的血糖下降得非常快,后来经过进一步研究把这种液体取名为胰岛素,1922年1月,班廷在牛胰岛中提取了胰岛素注射在一位患了两年糖尿病的男孩身上,使其病情得到控制,这位男孩活到77岁。

在中国,历史上把糖尿病叫做消渴症,有很多皇帝和名人患消渴症,如汉武帝、隋炀帝、武则天、慈禧太后、苏东坡、袁世凯等。

汉武帝用了很多药物,病情日渐严重,西域匈奴王派使者送来一种药方,使汉武帝的病情半年后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我国唐代著名医药学家、被后人称为药王的孙思邈在他的论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记载了对消渴症的诊断,他最早提出了“饮食疗法、运动疗法、针灸治疗消渴症”。

他的81种消渴名方被称为我国研究糖尿病的第一个历史里程碑。

后人对他的81种消渴名方的研究发现,他的医术和用药十分精准,能够根据糖尿病所表现出的不同症状对症下药,并且十分准确。

唐朝还有一位叫王焘的神医,他父亲患糖尿病,王焘亲自尝了其父的小便是甜的,并制定了饮食调理方案,使他父亲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这位王焘成为世界上第一位确诊和治疗糖尿病的医生。

1965年,我国科学家第一次用人工合成的方法生产了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也就是结晶牛胰岛素。

人类对糖尿病认识的历史

人类对糖尿病认识的历史

人类对糖尿病认识的历史糖尿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数千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认识糖尿病,但一直未弄清其发病原因。

关于糖尿病的记载,最先见于中国、印度、埃及、罗马等国家,约有1000余年至数千年的历史。

(1)糖尿病研究的发展史:公元前1550年左右古埃及所写的医学教科书中,描述一种“尿量太多”情形。

希腊医生阿利都斯(公元2世纪)观察发现患者的身体似乎被"融解"成尿液而慢慢消失了。

公元前400年,印度的两位医生不但发现糖尿病患者尿中有甜味,而且注意到肥胖和糖尿病的关系,指出糖尿病可以世代相传,甚至发现本病包括两种类型,一种以消瘦、脱水、多尿和疲惫为特征,另一种表现为身材粗壮、贪食、肥胖。

将近公元元年,罗马的两位医生又对本病作了描述,并命名为“diabetes me11itus”,即糖尿病,Diabetes的含义为外流、消耗,me1litus为蜜样或糖样的。

1889年,两位国外学者首先报道以切除狗胰腺的方法,制造了实验性糖尿病模型,1901年,另一位学者注意到死于糖尿病的患者胰岛细胞发生了改变。

因此,很多学者都致力于制备能够矫治本病的胰腺浸液,但直到1921年,加拿大学者Banting和Best才在多伦多取得肯定的成功。

6个月后,胰岛素就开始用于临床,明显延长患者的寿命。

这在糖尿病研究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为了纪念胰岛素的发明人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Banting的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确定每年11月14日为“世界糖尿病日”。

1936年长效胰岛素问世,20世纪60年代人工合成胰岛素取得成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德国科学家发现磺脲类药物具有降血糖作用,1955年该类药物也开始用于临床。

从此开启医学史上对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2)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祖国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治疗、预防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的,我国医学家在疾病现象、性质或治疗方法等方面都积累大量的珍贵资料。

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病的范畴,消渴病是指以烦渴引饮、消谷善饥、尿如脂如膏、形体消瘦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糖尿病诊断历史回眸

糖尿病诊断历史回眸


空腹血糖受损(IFG,FBG:5.6—6.9 mmol /L) 糖耐量减低(IGT,OGTT 中2 h血糖7.8— 11.0 mmol/L)
HbAIc 5.7%~6.4%


[1] 徐赫男. 糖尿病的历史 [J]. 糖尿病天地· 教育(上旬), 2009, (3) _2 . [2] 郑少雄. 糖尿病研究2007年回眸:诊断、分型、预防和治疗 [J]. 国际内分 泌代谢杂志, 2008, 28 (2) _12 . [3]崔略商.糖尿病的诊断门槛又降低了.松鼠科学会,2010-5-17 [4] 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 [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00, 8 (1) _2 . [5] 洪珊珊. ADA:糖尿病医学诊治标准-2011(概要) [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1, 19 (2) . [6] 吴捷,邹大进. 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指南推行用糖化血红蛋白筛查和 诊断糖尿病的背景 [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0, 02 (3) . DOI:10.3760/cma.j.issn.1674-5809.2010.03.016. [7] 常宝成. 2010版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诊疗标准》修订内容解读 [J].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0, 30 (5) . DOI:10.3760/cma.j.issn.16734157.2010.05.002. [8] 美国糖尿病协会,庄稼英. 2011年ADA糖尿病诊疗指南摘要 [J]. 糖尿病天 地· 临床(下旬), 2011, 05 (1) . DOI:10.3969/j.issn.1672-7851.2011.01.003.


2010年ADA糖尿病医学诊治标准
HbA1C≥6.5%; FBG≥7.0mmol/L; 口服糖耐量试验(0GTT)2h血浆血糖≥11.1 mmol /L;

糖尿病诊断历史回眸

糖尿病诊断历史回眸

推荐糖尿病的诊断应依靠测定FBG,其切点从 ≥7.8 mmoL/L降至≥7.0mmoL/L,其原因 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FBG>7.0mmoL/L时 就已出现。
正常FBG<6.1 mmoL/L;
不推荐测定糖化血糖红蛋白HbA1c作为诊断 试验,因为没有国际标准化的实验室方法;
不鼓励把OGTT作为诊断试验,因为其重复性Fra bibliotek差、昂贵和不方便
公元5世纪至6世纪两名印度医生发觉糖尿病患 者的尿液有粘稠感,并且对蚂蚁有着非常强的 吸引力,因而随后发现病人的尿液具有甜味
17世纪英格兰人Thomas Willis(1621—75)再 次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有甜味这一事实, 并想到通过检查尿液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 糖尿病:如果尿液有甜味,就可以诊断糖尿 病。
依据,除非采用不受血红蛋白亚型影响的试剂; 伴有红细胞转化异常的疾病如妊娠、溶血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患者不宜用HbAlc作为糖尿病的诊断 依据。
空腹血糖受损(IFG,FBG:5.6—6.9 mmol /L)
糖耐量减低(IGT,OGTT 中2 h血糖7.8— 11.0 mmol/L)
HbAIc 5.7%~6.4%
闫焱
2011.5.31
公元前1500多年,古埃及莎草纸书中描述了一 种主要表现为体重快速下降和频繁小便的疾病, 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关于糖尿病的描 述。
公元2世纪,古希腊医生Cappadocia Aretaeus, 将糖尿病的症状总结为烦渴、体重减轻和多尿, 并命名为“diabetes”
/L;
在有经典的高血糖症状或高血糖危象的患者中: 随机血浆血糖≥11.1 mmol/L
未发现有明确的高血糖时,应重复检测以核实结 果。

糖尿病的前世今生

糖尿病的前世今生

糖尿病的前世今生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细胞对胰岛素无法有效利用而导致的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

它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成为全球健康领域的重大挑战。

尽管糖尿病在当今社会广为人知,但你是否了解关于糖尿病的前世今生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糖尿病的历史渊源和现代面临的挑战。

追溯糖尿病的历史,最早的有关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的古埃及。

埃及医生描述了一种病症,患者饮水过多、尿量增多,尿液中含有大量蜜状物。

这一病症在古代被称为“尿癣症”,而我们今天所说的“糖尿病”正是从古埃及的这一称谓演变而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糖尿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18世纪时,医生们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高浓度的葡萄糖,从而将糖尿病与血液中的糖分关联起来。

1850年,兰斯成为第一个成功将胰岛提取物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医生。

此后,研究人员不断深入探索,最终在20世纪20年代,由弗雷德里克·班廷和查尔斯·贝斯特成功测定了胰岛素的结构和功能,为后来胰岛素的制备和糖尿病治疗奠定了基础。

然而,随着现代工业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迅猛增长的趋势。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全球有接近5亿人患有糖尿病,这个数字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增长了四倍之多。

几乎在每个国家,我们都能看到糖尿病这一健康问题的严峻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让我们来探讨一下糖尿病的风险因素。

首先,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导致糖尿病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加倾向于消极的生活方式,如缺乏体育运动、高糖饮食、过度饮酒等。

这些因素导致了人们身体过度肥胖和代谢紊乱,从而增加了糖尿病的风险。

另外,遗传因素也对糖尿病的发病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表明,糖尿病的发病与某些基因的变异密切相关。

然而,遗传倾向并不是决定糖尿病是否发生的唯一因素,环境和生活方式同样重要。

如果一个人有家族糖尿病史,那么他或她应该更加重视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减少患糖尿病的风险。

糖尿病的前世今生

糖尿病的前世今生

糖尿病的前世今生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浓度过高。

它的发生与多种内外因素相关,如遗传因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

本文将从糖尿病的历史起源、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糖尿病的历史起源糖尿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公元前2500年,埃及人就已经记录了一种以多尿为主要病征的疾病。

随后,希波克拉底在公元前5世纪也描绘了糖尿病的症状。

然而,直到19世纪,医学界才正式对糖尿病进行了研究和分类。

二、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糖尿病的发生与多个因素密切相关。

遗传因素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一个人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那么他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增加。

此外,生活方式也是糖尿病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久坐不动、高脂肪、高糖饮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导致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糖尿病主要分为两类,即糖尿病一型和糖尿病二型。

糖尿病一型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的分泌异常,导致血糖无法正常降低;而糖尿病二型则主要是因为胰岛素的作用减弱或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

三、糖尿病的临床表现糖尿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以及容易疲倦等。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持续升高,长期高血糖会给身体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眼底病变、神经病变等。

四、糖尿病的治疗方法针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

首先,患者需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控制糖尿病的发展。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都是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步骤。

其次,药物治疗可以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等方式控制血糖浓度。

对于某些严重的糖尿病病例,可能需要使用胰岛素注射剂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总结: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它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生活方式以及环境等多个因素相关。

患者需要尽早发现和控制糖尿病,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只有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并做好相关的防治工作,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发生。

糖病的发展史你了解多少

糖病的发展史你了解多少

糖病的发展史你了解多少“糖病”,通常我们更习惯称之为糖尿病。

这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都相当常见且影响深远的慢性疾病。

说起糖尿病的发展史,那可是一部漫长而曲折的医学探索历程。

糖尿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早在公元前 1550 年左右,古埃及的医学文献中就有关于一种“多尿”疾病的描述,这被认为是对糖尿病症状的早期记录。

然而,那个时候人们对这种疾病的认识还非常有限,仅仅是注意到了患者尿液量多且带有甜味这一现象。

在古代印度,医生们观察到患有一种叫做“蜜尿症”的病人,他们的尿液会吸引蚂蚁,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尿液中糖分的存在。

而在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也有类似病症的记载,虽然当时没有明确的“糖尿病”这个名称,但对相关症状和治疗方法也有一定的探讨。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中世纪的欧洲,医生们对糖尿病的认识依然停留在表面。

他们主要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如极度的口渴、频繁排尿和消瘦等来诊断疾病,但对于病因和治疗方法仍然知之甚少。

直到 17 世纪,英国医生托马斯·威利斯(Thomas Willis)首次在实验中检测到糖尿病患者尿液中的糖分。

这一发现是糖尿病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突破,使得人们对糖尿病的认识从单纯的症状观察进入到了对尿液成分的分析阶段。

18 世纪,另一位英国医生马修·多布森(Matthew Dobson)进一步证实了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也存在糖分。

这一发现让医学界开始意识到,糖尿病可能与人体内部的代谢过程有关。

19 世纪,法国生理学家克劳德·贝尔纳(Claude Bernard)的研究为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他发现肝脏在维持血糖平衡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这为后来对糖尿病病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进入 20 世纪,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

1921 年,加拿大医生弗雷德里克·班廷(Frederick Banting)和查尔斯·贝斯特(Charles Best)成功地从狗的胰腺中提取出了胰岛素。

史说糖尿病与治疗

史说糖尿病与治疗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普通外科
术前评估
♦葡萄糖耐量实验、胰岛素释放实验、C肽释放实验 LADA实验(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胰岛细胞抗体(ICA),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 IA-2A ) ♦糖尿病并发症检查 ♦肾功能和尿微球蛋白化验 ♦冠心病的相关检查 ♦胃肠功能 ♦糖尿病的皮肤病变 ♦眼底检查和眼底动脉造影
史说2型糖尿病的外科治疗
症状
病因
治疗
遥远的发现
艰辛的研究
永远的探索
多尿的发现--(古代埃及)
甜尿的发现--(古代印度)
现在已经很难再找到发现甜尿的两名僧侣的名字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们 是真正的糖尿病研究的先驱者。
症状
病因
治疗
遥远的发现
艰辛的研究
永远的探索
“单纯脏器病变”理论被推翻
l776年,英格兰医生Matthew Dobson进一步的发现,糖尿病患 者的血清竟然如同尿液一样含有糖份。
垃圾食品太 多了
肥胖流行病学调查
中国已进入肥胖时代 在中国有2亿人口超重、1亿肥胖人口,5-10%的青少 年肥胖;城镇儿童肥胖率8.1%,城乡儿童则为3.1%,肥胖人 口正以每年30-50%的速度增长。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5亿
2.85亿
根据WHO的资料:世界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大幅度上升趋势 中国成为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糖尿病大国
♦采用开腹手术36例,腹腔镜手术132例 ♦术后137例(82%)不用使用任何药物即可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之内,达到临床完
全缓解,31例(18%)病人术后减少了胰岛素或口服药物的用量,或是术前需 用胰岛素而术后只需口服药物即可控制血糖,达到临床部分缓解。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普通外科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过程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过程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过程糖尿病为西医病名,根据糖尿病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的临床特点,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

在世界医学史中,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最早,认识源远流长,仅现有文字记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一理论奠基阶段早在《皇帝内经》中就有“消渴”、“消瘅”、“消中”、“鬲消”、“肺消”等不同名称,对消渴的记载散见于约十四篇中,对消渴病的名称、概念、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则、预后及调摄方法等都分别做了论述。

在病因方面,认为过食肥甘、情志失调、五脏柔弱等因素,与消渴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如《素问·奇病论》谓:“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灵枢·五变篇》谓:“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

”又谓:“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在病理方面,指出胃肠热结、耗伤津液是消渴发病的主要病理,如《素问·阴阳别论》谓:“二阳结谓之消。

”书中对消渴的主要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形瘦等已有明确记载,《素问·气厥论》谓:“肺消者,饮一溲二”,“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

”《灵枢·师传篇》谓:“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

”在治疗方面,强调指出消渴病人要禁食膏梁厚味和芳草、石药等燥热伤津之品,如《素问·腹中论》谓:“数言热中、消中,不可服高粱、芳草、石药”,并指出可用性味甘寒能生津止渴的兰草治疗。

《素问·奇病论》曰:“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在预后方面,已有根据脉象判断病情的记载,如《素问·通评虚实论》谓:“消瘅……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小坚,病久不可治。

”内经对消渴的认识,是后代消渴理论发展的渊源,至今对消渴的研究,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西汉淳于意的诊籍中,有“肺消瘅”一案记载,是消渴病最早的医案,案中不仅记载了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而且更以“形弊”、“尸夺”形象地描述了消渴重症患者形体消瘦的典型症状(《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糖尿病历史大发现

糖尿病历史大发现

发现如此有趣的事情,蚂蚁竟然如此喜 于此发现的论文。并在论文中首次使用 蝇的尿。在这些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基
爱这些尿!”在长期的观察中他们发现 了一个拉丁文词汇 M ellitus,意为极甜。 于这个实验基础,他们把胰腺锁定为导
这些尿竟然是甜的!甜尿的发现立刻引 除此之外,他们还把 M ellitus和阿瑞蒂 致糖尿病的一级嫌疑犯。
开创一个时代 —— 1923年诺贝尔奖
1920年 10月 31日,加拿大秋高气 爽,安大略省的外科博士 B anting 今天 要做胰导管的结扎实验,这是一个非常 有趣的实验。他要把一条实验狗的胰导 管进行手术结扎,然后想办法使它存活 下来。这是个非常复杂的外科手术,前 后用了 58分钟。
在手术之后对小狗的观察中,小狗 胰腺的滤泡逐渐衰退下去。慢慢的只残 留下了胰岛。在观察中 B anting 发现了 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这些残存的胰岛 竟然没有失去原有的功能,而是依然在 不停地分泌着一些内分泌物。他发现,这 些内分泌物似乎可以缓解糖尿病。面对 如此有趣的现象,B anting 始终无法释 怀。为此他求助于加拿大的生理学权威, 著名的多伦多大学生理学教授 J .J .R . M acleod。
止,如同开了闸门的渡槽。患者将不停
地饮水,但是与大量的尿液不成比例,并
且引起更多的排尿。人们无法控制这些
病人的饮水和小便,如果让这些病人禁
水片刻,他们的嘴会变得非常炙热,身
胰腺瘘管实验[选自格累夫的著作,1664年]
体会变得干枯,内脏如同被烧焦,病人
会反复出现恶心、疲劳、烦渴,过不了
多久,就会死亡。
损害造成的。他在论文里写道:“可以推 行储藏的。而第二点重大发现就是,中
断,‘多尿病’是由于盐在肾脏的异常积 枢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调节血糖的作用。

糖尿病的前世今生

糖尿病的前世今生

糖尿病的前世今生糖尿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医典籍中,就有关于本病的记载。

书中描述这类病人的尿是甜的,并具有口渴、多饮、多尿、多食等临床症状,后期患者往往疲乏、消瘦,故谓之“消渴症”,并且提出营养过剩及肥胖与糖尿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黄帝内经》中对糖尿病的描述然而,古人的认识与该病的本质还有不小的差距,这种状况直到19世纪才有了明显的进步,1869年一名德国医生Paul Langerhans发现人体胰腺存在“胰岛”,能够分泌胰岛素,由此揭开了糖尿病近代研究的序幕。

德国著名的病理学家和生物学家Paul Langerhans1889年另外两名德国医生进一步证明了胰腺与糖尿病的关系。

1921年加拿大医生班亭等人首次成功地从动物胰腺中提取出胰岛素并应用于临床,挽救了无数糖尿病患者的生命,班亭医生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1年决定将每年的11月14日——班亭生日这天定为“世界糖尿病日”,以纪念他为糖尿病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班亭医生2007年,“世界糖尿病日”正式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其意义是在国家层面上加强对糖尿病的宣传教育、防治和监测,将专家、学术行为上升为各国的政府行为,促使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对糖尿病的控制,减少糖尿病的危害。

1我国是糖尿病世界头号大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糖尿病的发病率急剧增加,已经成为全球二十一世纪的流行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2015年全球约有4.15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每年至少有500万人死于糖尿病,占所有死亡人数的8.39%,糖尿病防治的医疗费用已经超过了4710亿美元。

近30年来,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从1979年的0.67%迅速增至2012年的11.6%,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更是高达50.1%。

这意味着,每10位中国成年人中,就有6位血糖不正常。

按照这一比例,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1.14亿人,糖尿病前期人数接近5亿人,我国现已取代印度,成为全球糖尿病头号大国。

糖尿病治疗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糖尿病治疗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糖尿病既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又是一种年轻的疾病。

说它古老,是因为有文献记载的糖尿病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说它年轻,是因为对糖尿病的真正认识从近代才开始,这时,糖尿病像洪水猛兽一样向我们逼近,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寿命。

是胰岛素的发现,扭转了糖尿病患者确诊即死亡的命运。

□策 划:本刊编辑部 □执 行:邱婷婷过去:胰岛素的发现,终结了糖尿病无药可治的局面1919年春天,一位名叫弗雷德里克·班廷的28岁年轻人以军医的身份退伍,在故乡加拿大安大略省开了一间诊所,为补贴家用,又在西安大略大学谋得一份教职。

1920年10月30日晚,他在备课时读到了明尼苏达大学教授摩西·巴伦的一篇论文。

论文写道,在一些胰腺结石的案例中,由于石头完全阻塞了主胰管,所有负责分泌胰液的腺泡细胞都萎缩了,但是大多数胰岛细胞却完整存活了下来。

反复阅读文章,班廷意识到,自己可能发现了一胰岛素发现100周年糖尿病治疗的过去、现在与将来2021年是加拿大科学家弗雷德里克·班廷和查尔斯·贝斯特对胰岛素发现的里程碑式描述的百年纪念。

胰岛素的发现,使糖尿病从一种致命性的诊断转化为了医学上可控制的慢性疾病,拯救了上千万人的生命。

如今,科技的不断进步给了人们更高的期望,“根治糖尿病”成为所有人的期待。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回顾胰岛素的百年历程,展望未来治疗糖尿病所面对的挑战。

些极不寻常的东西,于是匆匆记下几行笔记:糖尿病、胰岛结扎、分离内分泌液、排泄糖尿。

由于太兴奋,笔记上满是错别字。

班廷之所以如此兴奋,是因为在当时,糖尿病还是一种绝症,跟肿瘤一样可怕,人们对它束手无策。

有医生如此描述糖尿病患者的症状:“这是一种可怕的疾病……肉和骨头不停地融化,变成尿液排出……难以抑制的口渴、大量饮水和排尿、五脏六腑都被烤干了……患者受恶心、烦躁和干渴的折磨,会在短时间内死去。

”历史上首先将胰腺和糖尿病联系起来的人是德国医生约瑟夫·冯梅林和奥斯卡·闵科夫斯基。

糖尿病历史

糖尿病历史

糖尿病历史: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生物作用受损引起的。

糖尿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年,当时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记录了糖尿病的相关症状和体征。

1776年,英国医生Matthew Dobson证实了糖尿病患者尿液有甜味,并推断尿液中可能含有类似红糖的物质。

1889年,德国医生和解剖学家Oskar Minkowski发现胰腺在糖尿病中发挥作用。

1910年,英国医生Edward Albert Sharpey-Schafer突破性发现糖尿病是由于胰腺缺乏某种化学物质引起。

1921年,加拿大多伦多医生Frederick Grant Banting和Charles Herbert Best展示了如何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1922年,第一位糖尿病患者Leonard Thompson成为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患者。

1936年,英国医生Harold Percival (Harry) Himsworth 发表了一项区分1型和2型糖尿病的研究。

1982年出现了生物合成的人胰岛素,该类胰岛素与人胰岛素结构相同。

此后这种胰岛素开始大量生产,糖尿病治疗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今天,糖尿病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但是现代医学已经提供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手段。

糖尿病治疗的3.0时代:从黑暗蒙昧到科学昌明,从沮丧担忧到安枕而卧

糖尿病治疗的3.0时代:从黑暗蒙昧到科学昌明,从沮丧担忧到安枕而卧

糖尿病治疗的3.0时代:从黑暗蒙昧到科学昌明,从沮丧担忧到安枕而卧来源:珠医内分泌科糖尿病治疗的0.0时代——黑暗时代公元前1550年,古埃及已经有记载关于糖尿病的多饮多尿症状。

中国古代把糖尿病称为“消渴病”,公元前400年,中国的《黄帝内经》就有“消渴”的记载。

早在20世纪之初,大量糖尿病患者无赖接受着被宣判死刑的残酷。

仅有的治疗方法,也是饥饿,补充盐水等,最终在短期内因血糖无法控制,酮症酸中毒,昏迷,在苦痛中失去生命。

在胰岛素被发现之前,糖尿病的治疗,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说是糖尿病治疗的黑暗时代。

糖尿病治疗的1.0时代——降糖时代1921年,Banting和Best从狗胰腺组织提取到降糖的物质,发现了胰岛素。

1921年,Banting和Best提取到胰岛素1922年,Banting和Best将提取的胰岛素注射到14岁的糖尿病病人Leonard身上,6周后,Leonard血糖得到了良好控制。

Leonard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直至27岁,因肺部感染去世,胰岛素延长了他13年的生命。

患儿胰岛素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患儿胰岛素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至此,糖尿病才正式进入了科学治疗的时代。

此后,为了纯化、提取高效的胰岛素,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的努力。

礼来公司和诺和诺德公司,被授权量产胰岛素,胰岛素得以大批量供应,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糖尿病治疗领域的中国贡献1965年,中国科学家主导的““六〇一”课题组宣布,人类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成功合成。

工作情景工作情景部分工作人员(A链工作组)部分工作人员(A链工作组)1965年9月17日,中国宣告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诞生。

人类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具体而言就是牛胰岛素。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1966年,文章发表在《科学通报》1966年,文章发表在《科学通报》1978年,科学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出了和人胰岛素的序列完全相同的胰岛素产品,简称人胰岛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世纪英格兰人Thomas Willis(1621—75)再次 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有甜味这一事实, 并想到通过检查尿液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 糖尿病:如果尿液有甜味,就可以诊断糖尿 病。 1776年,英格兰医生Matthew Dobson(173584)进一步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同其 尿液一样含有糖份。


定义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6.1mmol/L,但 <7mmol/L称为空腹葡萄糖减低(IFG)。
推荐糖尿病的诊断应依靠测定FBG,其切点 从≥7.8 mmoL/L降至≥7.0mmoL/L,其原 因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FBG>7.0mmoL/L 时就已出现。 正常FBG<6.1 mmoL/L; 不推荐测定糖化血糖红蛋白HbA1c作为诊断 试验,因为没有国际标准化的实验室方法; 不鼓励把OGTT作为诊断试验,因为其重复 性差、昂贵和不方便
闫焱
2011.5.31



公元前1500多年,古埃及莎草纸书中描述了一 种主要表现为体重快速下降和频繁小便的疾病, 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关于糖尿病的描 述。 公元2世纪,古希腊医生Cappadocia Aretaeus, 将糖尿病的症状总结为烦渴、体重减轻和多尿, 并命名为“diabetes” 公元5世纪至6世纪两名印度医生发觉糖尿病患 者的尿液有粘稠感,并且对蚂蚁有着非常强的 吸引力,因而随后发现病人的尿液具有甜味

2003年,美国ADA将IFG的切点6.1mmol/l下 调至5.6mmol/l 2004年,ADA新版糖尿病诊断和分类:


正常FBG<5.6mmol/l;
IFG确定为5.6~5.9mmol/l; IFG和(或)IGT者称为糖尿病前期(Predaibetes)


FBG的诊断标准敏感性低,变异系数较大 (6.4%~11.4),漏诊率高; 随机血糖重复性差、不能准确反映平均血 糖、影响因素多、个体差异大及方法无标 准化等 餐后血糖诊断标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较 低; OGTT作为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变异系数 最大,可重复性差,特殊人群使用困难, 麻烦,影响因素多,技术要求高



IGT:FBG 未定义;2hBG 6.1~7.1mmol/l

1980年WHO提出统一标准
1980 正常 FBG 2hBG FBG 糖尿病 2hBG FBG 2hBG FBG IGT 2hBG 未定义 ≥8.0mmol/l 和(或) ≥11.0mmol/l 未定义 <8.0mmol/l ≥8.0且<11.1mmol/l 1985 未定义 ≥7.8mmol/l 或≥11.1mmo/l 未定义 <7.8mmol/l ≥7.8且<11.1mmol/l
IFG
FBG≥7.8 mmoL/L者,约有94%~98% 2hBG≥11.1 mmoL/L; 2hBG≥11.1 mmoL/L者,约有63%一69% FBG<7.8 mmoL/L; 多项基于流行病学调查的分析表明,与 2hBG≥11.1mmoL/L相关性最好的FBG值有 6.8 mmoL/L,7.0mmoL/L,7.2mmoL /L; 中国普查资料显示,与2hBG≥11.1 mmoL/ L最相关的FBG是6.7 mmoL/L。


2010年ADA糖尿病医学诊治标准
HbA1C≥6.5%; FBG≥7.0mmol/L; 口服糖耐量试验(0GTT)2h血浆血糖≥11.1 mmol /L;

在有经典的高血糖症状或高血糖危象的患者中: 随机血浆血糖≥11.1 mmol/L
未发现有明确的高血糖时,应重复检测以核实结 果。


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将1985年诊 断标准中FBG≥7.8mmol/l下调至≥7.0mmol/l
有糖尿病症状; 并且:

一天当中任意时候血浆葡萄糖浓度≥11.1mmol/l; 或者空腹至少8小时后,血浆葡萄糖浓度≥7.0mmol/l; 或者OGTT2小时的血浆葡萄糖浓度≥11.1mmol/l。 上述检查结果需要在另外一天进行重复测定,以对糖尿 病诊断进行核实。


普通人群血糖平均水平±2个标准差; 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相关的 血糖水平。


20世纪80年代以前,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未 获得国际统一:

1965年WHO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标准:

正常:FBG 未特别标出;2hBG <6.1mmol/l
糖尿病:FBG 未定义;2hBG ≥7.2mmol/l IFG: 未定义 ;


空腹血糖受损(IFG,FBG:5.6—6.9 mmol /L) 糖耐量减低(IGT,OGTT 中2 h血糖7.8— 11.0 mmol/L)
HbAIc 5.7%~6.4%


[1] 徐赫男. 糖尿病的历史 [J]. 糖尿病天地· 教育(上旬), 2009, (3) _2 . [2] 郑少雄. 糖尿病研究2007年回眸:诊断、分型、预防和治疗 [J]. 国际内分 泌代谢杂志, 2008, 28 (2) _12 . [3]崔略商.糖尿病的诊断门槛又降低了.松鼠科学会,2010-5-17 [4] 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 [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00, 8 (1) _2 . [5] 洪珊珊. ADA:糖尿病医学诊治标准-2011(概要) [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1, 19 (2) . [6] 吴捷,邹大进. 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指南推行用糖化血红蛋白筛查和 诊断糖尿病的背景 [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0, 02 (3) . DOI:10.3760/cma.j.issn.1674-5809.2010.03.016. [7] 常宝成. 2010版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诊疗标准》修订内容解读 [J].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0, 30 (5) . DOI:10.3760/cma.j.issn.16734157.2010.05.002. [8] 美国糖尿病协会,庄稼英. 2011年ADA糖尿病诊疗指南摘要 [J]. 糖尿病天 地· 临床(下旬), 2011, 05 (1) . DOI:10.3969/j.issn.1672-7851.2011.01.003.


优势:
无需空腹取血,检测更方便; 比血糖检测稳定性更好; 在疾病和应激期间的日间变异率更小。


局限性:
费用较血糖检测贵; 在发展中国家的部分地区尚无法普及; 部分个体中HbAlc与平均血糖的相关性较差; 血红蛋白异常患者不宜用HbAlc作为糖尿病的诊断 依据,除非采用不受血红蛋白亚型影响的试剂; 伴有红细胞转化异常的疾病如妊娠、溶血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患者不宜用HbAlc作为糖尿病的诊断 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