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少年感恩情感教育策略探微

合集下载

浅谈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

浅谈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

浅谈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是什么呢?感恩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它能让人心怀感激,善待他人,注重他人的付出。

对于初中生来说,感恩教育的开展能够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促进他们的成长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下面将从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感恩教育的内容需要贴近初中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需求。

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他们的认知和心理都有一定的特点。

在制定感恩教育内容时,教育者应该注重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让他们能够从中找到共鸣,进而对感恩产生情感认同。

可以引导初中生回忆和思考自己成长过程中得到的帮助和恩惠,并让他们写下感谢的人和事情,从而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感恩教育需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

感恩教育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需要通过实践和体验来加深对感恩的理解和体会。

可以开展课堂讨论、小组分享、书写感恩日记等活动,让初中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可以组织参观社区志愿者活动、慰问老人等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他人的关怀和帮助,从而增强他们的感恩意识。

感恩教育需要采用恰当的方法。

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因此在进行感恩教育时,教育者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引导和教育他们。

一方面可以采用正面激励的方式,鼓励他们积极表达感恩之情,赞美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可以采用倾听的方式,耐心倾听他们的讲述和烦恼,帮助他们理解和化解负面情绪,进而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

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包括贴近生活经验和心理需求的教育内容、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以及适当的教育方法。

通过这些策略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培养初中生的感恩意识,促进他们的成长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感恩教育不仅能够让初中生学会感恩,还能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浅谈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

浅谈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

浅谈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感恩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情感。

在这个物质丰富、信息繁杂的社会中,人们往往忽略了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尤其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的烦躁和冲动之中,很容易陷入自私自利的状态,丧失了感恩的本心。

对初中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和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如何设计一些有效的策略来进行初中生感恩教育呢?下面就让我们来谈谈这个话题。

开展关于感恩的主题班会和讲座。

班会是学校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主题班会和讲座可以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感恩观念。

可以邀请心理老师、班主任或者其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来进行感恩教育的讲座,向学生宣扬感恩的重要性,并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引起学生的共鸣。

在班会上可以组织一些小型的感恩活动,例如让学生向父母、老师或者同学表达感谢之情,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实践中体会到感恩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

参与志愿者活动是一种很好的感恩教育方式。

通过志愿者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到一些社会公益事业中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意识到自己所受到的恩惠,并从而懂得感恩。

通过志愿者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让他们懂得感恩并将感恩的心怀放大到他人身上。

开设感恩教育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专门开设一门感恩教育的课程,通过专门的课程来传授感恩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在这门课程中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些感恩的故事、名言警句,以及教授一些实际的感恩技巧。

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刻的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从而使得感恩观念深深地植根于他们的心中。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文艺活动来进行感恩教育。

比如组织一些朗诵比赛,学生可以选择一些关于感恩的诗词或者文章进行朗诵,这样可以让感恩的理念深深印在学生的心中。

学校还可以举办一些感恩艺术展览,让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摄影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于感恩的理解。

通过这些文艺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感恩,从而使得感恩的态度更加根植于他们的内心。

浅谈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

浅谈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

浅谈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感恩教育是现代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初中生正处于一个成长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感恩教育对于培养初中生的品德修养和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师生互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和学生互动,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注意品德修养的培养。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时刻保持感恩的心态,培养勤学、谦虚、谨慎、尊重他人等优秀品质。

同时,从学生角度来说,学生应该尝试去感悟、去理解,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学生还应该积极参与班级组织的活动,比如志愿者活动等,了解并体验到对别人的帮助和关爱,并让学生感受这种关爱。

二、以生活为载体初中生是从儿童向成人转化的过渡期,正处于性格塑造的关键时期。

为了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感恩的含义,教师可以适当地以生活为载体进行课堂教学,例如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博物馆、教小学生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幸运与优越,了解他人的不幸和需要,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关怀之心。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反思日常生活中所受的恩惠,例如:身体健康、家庭的温暖等等,并感恩所受的恩惠。

让学生学会具备感恩的习惯与素养,成为一个有自信、有责任感、有同情心、有包容心的人。

三、升华感恩教育教育是全人类同等享有的民生福利,其目的是让人们具备理性、有动力、有自由、有幸福。

教育是文明高度发展的必然需要,体现了社会人类与世界自然的互动和相互理解。

对于初中生,感恩教育不仅仅是了解一个简单的教育概念,更是整个人类文明离不开的精神支柱。

为了使初中生加深对感恩精神的体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中,传播感恩精神。

同时,通过学校的宣传、班级的活动和竞赛,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验感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成为一个感恩、助人的公正公正、健全发展的人。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探讨,我们可以认识到师生互动、生活为载体以及升华感恩教育是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

中学生感恩教育实践研究

中学生感恩教育实践研究

摘要感恩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感恩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通过对中学生感恩教育实践的研究,分析了当前中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探讨了感恩教育的实施策略,以期为提高中学生感恩教育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生;感恩教育;实践研究;策略一、引言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对他人给予的帮助和关爱表示感激之情。

感恩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其懂得珍惜他人的付出,学会关爱他人。

在我国,中学生感恩教育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中学生感恩教育实践的研究,旨在为提高感恩教育效果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中学生感恩教育现状分析1.感恩教育意识淡薄部分中学生缺乏感恩意识,认为父母、老师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对他人给予的帮助和关爱不懂得珍惜和回报。

2.感恩教育内容单一目前,中学生感恩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家庭、学校等传统领域,缺乏对现代社会中感恩教育的新视角和新内容。

3.感恩教育方式陈旧部分学校感恩教育方式过于单一,如仅仅通过主题班会、征文等形式开展感恩教育,缺乏创新性和实效性。

4.感恩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中学生感恩教育评价体系尚不完善,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感恩教育效果。

三、中学生感恩教育实践策略1.创新感恩教育内容(1)家庭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中的点滴关爱,学会珍惜亲情。

(2)学校感恩教育: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感恩氛围,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感受到感恩的力量。

(3)社会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培养社会责任感。

2.丰富感恩教育形式(1)开展主题班会:定期举办感恩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感恩故事,传递感恩正能量。

(2)组织感恩实践活动:如参观敬老院、慰问贫困家庭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感恩的意义。

(3)举办感恩征文比赛:鼓励学生撰写感恩文章,表达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感激之情。

3.构建感恩教育评价体系(1)建立学生感恩档案:记录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感恩行为,作为评价依据。

浅谈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

浅谈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

浅谈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阶段,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感恩之心,往往对周围人的付出漠不关心,难以感恩家人的养育、教育之恩,也无法感恩老师、同学的关爱和帮助。

因此,开展感恩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感恩教育的意义、策略与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感恩教育的意义1、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感恩教育是教育家长和孩子要学会感恩的重要功课之一。

感恩教育不是孩子们过一个节目或者写一篇感恩教育的文章,而是想让孩子们慢慢地从内心体悟到感恩的重要性,在生活中逐渐形成感恩的品质。

感恩教育是一种心态、一种生活态度,它关系到人的性格、品性、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多方面,这对每一个人都是有着深远的影响的。

2、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感恩是人类社交的基础,无论是与家人、亲朋好友、同学还是社会上的其他人交往,都需要一颗感恩之心。

拥有感恩之心的人往往能够建立更加优秀的人际关系,这不仅能够让人们获得内心的安全和满足,也能够让人们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等。

3、塑造孩子健康成长的核心价值观子弟在家,不出污泥;儿孙自有儿孙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实现人类理想社会的必要条件。

感恩教育是认知、情感、行为和价值观等因素的有机统一,是对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重要促进因素。

1、榜样示范教育家长是孩子最直接的榜样,孩子能够从家长身上学到很多道理和正确的生活方式。

家庭中,成年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言行举止,对孩子往往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长可以给孩子分享自己的感恩经历,或者带孩子去感恩的活动中去参与,让孩子从中获得感恩的体验。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感恩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要从孩子们日常的生活点滴中入手,引导孩子们从小事中感悟。

比如,对于一天的饭食,对于一两分钱,对于周围所有的人,都应该怀着感激之心。

积极培养孩子的良好情操和人格品质。

3、活动教育感恩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教育,让孩子们充分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可以在学校、社团、社区等单位进行感恩主题的宣传和教育,让学生在宣传和教育中领悟其快乐和价值,得到实践锤炼,从而养成更加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浅谈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

浅谈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

浅谈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消极现象的出现,比如孩子们缺乏感恩之心。

对于初中生而言,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个特殊的成长阶段,他们需要学会感恩,懂得珍惜,培养一颗感恩的心,这样才能更好地走向社会,立足未来。

针对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感恩教育的基础。

在当今社会,很多孩子都接受了高额的物质供给,他们对生活中的一些东西很容易产生麻木和不屑一顾的态度,忘记了感恩。

所以,教育者要从根本上引导和教育初中生,要让他们明白感恩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根植于内心深处的一种品质。

孩子应该明白,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栽培之情、朋友的关心之意都是值得我们深深感恩的。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懂得感恩。

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需要从内心出发。

要想真正激发初中生的感恩之心,需要从内心出发,培养他们对生活中点滴的感恩。

教育者可以通过教育活动和日常课堂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受到的种种恩惠。

在此基础上,可以开展一些感恩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写感恩日记,每周分享一次自己对家长、老师、朋友的感恩之情,或者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公益活动,让他们亲身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幸福感和快乐感。

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培养他们对他人的关爱和理解。

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念也是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之一。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要想实现自我的价值,应该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念,明白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

教育者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名人事迹等方式,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事业观念,鼓励他们不断学习,提高人生素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做贡献。

感恩教育还需要注重家校合作。

学校和家庭是初中生所处的两个重要环境,家校合作可以更好地推动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开展。

家长和老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谈心、倾听、示范等方式,向学生传递感恩的理念,让他们在家庭和学校都能感受到关爱和支持。

浅谈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

浅谈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

浅谈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感恩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正确认识自我和他人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初中生正是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对初中生进行感恩教育尤为重要。

如何有效地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真正理解感恩的含义并在实践中体会感恩的力量,是目前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层面探讨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倡导尊师重教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之一,尊师重教体现了一个人的教育素养和修养。

在感恩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倡导尊师重教的理念。

学校可以在校园内设立“尊师重教”宣传栏,定期发布一些尊师重教的经典名言或案例,并进行相应的解读。

可以通过班会课、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们了解师生相处的原则和方式,培养学生尊师重教的意识。

在学校教师节或者其他重要纪念日,可以组织学生们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让学生们亲自动手,为老师们学习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二、引导学生树立感恩心态感恩是一种心态,一种对自己所得到的一切充满感激的态度。

初中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感恩心态尤为重要。

在日常教育中,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得到的一切都来自于他人的付出,让他们从内心感激这份付出,树立起感恩的心态。

老师和家长也要给予学生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豪感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学校中,可以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更深入的了解。

比如组织学生到敬老院进行慰问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老人的无私关爱;或者开展“感恩父母”主题班会,让学生们从感恩自己的父母做起,了解父母默默付出的一切。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感恩的含义,从而在实践中体会感恩的力量。

四、注重感恩教育的渗透性感恩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注重渗透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与感恩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领会感恩的重要性。

青少年“感恩父母”意识的缺失及教育策略初探

青少年“感恩父母”意识的缺失及教育策略初探

‎‎‎‎青少年“感‎恩父母”意‎识的缺失及‎教育策略初‎探【摘‎要】感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性‎良知之本,‎也是青少年‎德育建设的‎重要内容。

‎然而,当前‎许多青少年‎却缺乏感恩‎父母的意识‎,加强感恩‎教育刻不容‎缓。

本文从‎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自身四方‎面因素出发‎,探讨青少‎年感恩父母‎意识缺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其旨‎归是通过培‎养青少年学‎会感恩父母‎,从而学会‎感恩社会、‎感恩他人,‎做一个有德‎行的,人格‎健全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关键‎词】青少年‎;感恩父母‎;感恩意识‎;缺失;教‎育策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孝经世‎传自古今,‎父母情恩似‎海深。

鸟兽‎尚知哺育恩‎,爹娘不敬‎敬何人。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孝敬父母‎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

然而,‎我们不难发‎现,青少年‎感恩父母意‎识的匮乏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具体‎表现在:‎有的‎学生不知道‎或漠视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和关爱,‎不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对父母不‎会心存感激‎;有的学生‎只会一味向‎父母索取,‎不懂得关心‎、体贴、回‎报父母,不‎会帮助父母‎做家务;有‎的学生羞于‎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有的学生对‎自己含辛茹‎苦的父母不‎太礼貌,甚‎至顶撞父母‎;更有的学‎生做出忘恩‎负恩,伤害‎父母的事。

‎[1]据报‎道,济南一‎女孩因为母‎亲没有给她‎买衣服,两‎人在公交车‎上发生争执‎,女儿嚷到‎:‎“你为什么‎不给我买啊‎?”随后,‎竟掀住母亲‎的衣领,对‎母亲大打出‎手,当有乘‎客劝阻时也‎被其破口大‎骂。

这样的‎案例虽然只‎是个别,却‎折射出长期‎以来我国感‎恩教育的缺‎失。

浅谈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

浅谈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

浅谈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感恩教育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对于初中生这一特殊阶段的学生来说,感恩教育更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个阶段,他们正在建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感恩教育则可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康的心态和行为,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需要探讨一些有效的策略来进行初中生的感恩教育。

一、设立感恩教育的课程针对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加入感恩教育的内容。

通过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课程来教育学生感恩的重要性,引导他们从小事做起,学会感恩身边的人和事物。

在生活技能课或者课外活动中,组织学生参与感恩主题的故事分享、感恩活动等,让学生在参与中深刻体会感恩的意义。

二、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教师和家长作为初中生的主要教育者,他们扮演着榜样的角色。

他们的言传身教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和家长应该用自己的行动来诠释感恩,并且时刻引导着学生。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注重言传身教,善于发现和点赞学生的优点,教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好、珍惜眼前,不断强调感恩之心的重要性。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初中生正处在个性逐渐形成的阶段,在感恩教育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当学生能够自觉地传递感恩,自觉地去体验感恩的快乐和幸福,就会更深刻地感悟到感恩的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可以借助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交等方方面面,引导他们自觉体验感恩,形成感恩意识,进而自我管理,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态和行为。

四、运用多种形式的感恩教育活动除了在课堂上开展相关教育内容外,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相应的活动来推动感恩教育的深入。

可以通过开展感恩周、感恩节等系列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感恩主题的演讲比赛、诗歌朗诵、绘画比赛等,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激之情,从而让感恩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五、指导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是初中生最主要的任务,在感恩教育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从学习方面去感恩。

浅谈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

浅谈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

浅谈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感恩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而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正是感恩教育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学生开始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和体验,所以我们需要更加专业和有效地去进行感恩教育。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初中生感恩教育呢?下面就浅谈一些有效的策略。

一、积极营造感恩氛围我们要从学校层面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感恩氛围。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平台。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感恩主题的活动,例如感恩周,感恩展览等等,让学生们亲身参与,感受到感恩的力量。

学校也可以开设一些感恩教育的课程,让学生们通过学习,了解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如何感恩等相关知识。

只有学校发挥示范作用,才能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感恩氛围,从而引导学生们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二、注重情感教育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的情感变化十分剧烈,所以在感恩教育中应该注重情感教育。

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育、心理咨询等方式,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情感态度。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公益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从而激发起他们的感恩之心。

我们也可以借助一些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让学生通过情感共鸣,深刻地理解感恩的内涵和力量。

只有注重情感教育,才能让感恩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三、例行感恩活动为了让感恩教育更加有效,我们可以在学校里定期开展一些例行的感恩活动。

每周安排一节感恩主题的课程,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感恩故事,或者邀请一些成功人士来讲述自己的感恩经历,以期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

还可以安排一些感恩实践活动,例如到社区里帮助一些有需要的人,或者定期去老人院进行慰问等等。

通过这些例行活动,可以让学生们不仅仅在概念上了解感恩,更能够在实践中体会感恩,从而把感恩内化为他们的一种习惯。

四、家校合作感恩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参与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感恩教育中,学校可以通过一些家长会、家庭访问等方式,向家长宣传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并鼓励家长在家中也积极地进行感恩教育。

青少年感恩教育探析

青少年感恩教育探析

1、大多数学生对感恩的理解存 在偏差
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对感恩的理解存在偏差。在回答“什么是感恩”这一 问题时,只有30%的学生能够准确地解释感恩的含义;有50%的学生认为感恩就是 回报父母;有20%的学生认为感恩就是回报社会。这表明大多数学生对感恩的理 解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没有意识到感恩更是一种责任和情感。
青少年感恩教育探析
01 一、问题的提出
目录
02 二、调查方法与对象
03 三、调查结果
04 四、对策
05 参考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今天的孩子在家庭中,往往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被视为家庭的中心,成为家 庭的“太阳”。许多父母对孩子的爱只注重物质方面的满足,而忽略了对其思想 道德方面的培养,尤其是关于“感恩”这样一种重要的情感。因此,在提倡“和 谐”“文明”
调查显示,学生对待自然缺乏敬畏之心。在回答“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 自然”这一问题时,只有40%的学生认为我们应该保护自然;有30%的学生认为我 们应该利用自然;有20%的学生认为我们应该征服自然。这表明学生对待自然缺 乏敬畏之心,没有意识到自然对我们的重要性和作用。
四、对策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还可以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让学生通过交流和讨论深入了解 环保的重要性和作用。
总之,感恩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加强感恩教 育,引导学生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等方式,我们可以帮 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内容
在当今社会,青少年感恩缺失的问题日益凸显。许多青少年对父母的养育之 恩、老师的教诲之恩以及社会的关爱之恩缺乏感激之情。针对这一问题,学校作 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采取有效的感恩教育策略至关重要。本次演示将从青 少年感恩缺失现象和学校感恩教育策略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浅谈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

浅谈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

浅谈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作为初中生,感恩教育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

通过感恩教育,我们可以养成感恩的习惯,学会珍惜所拥有的一切,懂得感恩父母、老师、朋友、环境等身边的一切。

那么怎样才能让初中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感恩的意义呢?以下是几个有效的策略。

1.以身作则教师、家长要以身作则。

要求学生感恩,自己必须首先展现出感恩之心。

比如在课堂上讲述自己感恩的经历,或者在生活中与学生分享感恩的经历和心情,让学生从身边人的言行中感受到感恩的力量。

此外,教师、家长还可以示范感恩的行为,比如关心他人,给予帮助,理解别人等,让学生学会感恩和行善。

2.引导正确的认知教师、家长还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感恩的意义。

感恩不仅仅是对于他人的付出表示感谢,更重要的是学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懂得为别人着想,以及对自己的学习、健康、品德等方面做出更好的表现和努力。

通过正确的认知,学生会在情感、行为及价值观的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3.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感恩的力量。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感恩活动,比如感恩节演讲、写感恩卡片、到社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到老年院看望老人等。

这样的实践能够让学生从生活中的点滴之中体会感恩的实际意义,将感恩理念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4.注重个体差异每个人的心理和认知差异较大,因此在感恩教育中,要注重不同学生的差异化处理。

在课堂讲解或活动中,可以结合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文化背景等方面特点进行差异化引导。

因材施教能够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感恩教育,提高感恩意识和行为质量。

总之,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有很多,并不局限于以上几点。

感恩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践中教师、家长需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引导学生感知积极向上的力量,从而在班级和生活中切实落实感恩活动。

让更多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学会感恩,传递感恩的力量,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青少年感恩观念培育的途径探析

青少年感恩观念培育的途径探析

青少年感恩观念培育的途径探析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感恩价值观。

青少年感恩观念培育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

文化传承方面: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价值,实现感恩的文化传承;完成传统感恩观念的当代转向,以传统文化滋养感恩。

环境熏染方面:积极拓展感恩载体,凸显感恩创新性;定期举行感恩仪式,凸显感恩神圣性;切实完善感恩制度,凸显感恩规范性。

榜样示范方面:选拔感恩榜样要做到示范好、引领强;培养感恩榜样要做到持续性、长期性;感恩榜样宣传要做到可学性、激励性。

个体教育方面:增强感恩认知度,让青少年懂得“知恩”;提高感恩体验度,让青少年体会“感恩”;促进感恩践行度,让青少年主动“报恩”。

标签:感恩;青少年;价值观感恩是一种对外界(他人、社会、自然等)给予自己的恩惠产生认知并伴随积极情绪的复合社会认知过程,包括感恩意识、感恩情绪和感恩行为的社会认知过程。

①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现实社会中却屡屡发生知恩不报的冷漠行为,甚至有恩将仇报的恶行。

因此,探索青少年感恩观念培育的有效途径,培育他们的感恩意识,提升他们的感恩水平,使他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都怀揣一颗感恩之心,用善良的心态和理解的态度去对待他人和社会,就显得尤为必要。

青少年感恩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感恩价值观。

通过对传统感恩文化的解读及传承、感恩人文社会环境的营造、感恩榜样的挖掘和培养及感恩行为的塑造和巩固等一系列感恩观念培育举措,青少年的感恩意愿和行为势必会明显增强。

青少年的感恩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势必会推动和谐社会的建构和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

一、礼敬中华:以文化新生传承感恩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是感恩文化的重要根源。

从古至今,感恩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指引并修正着人们的道德品质建构。

1.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价值,实现感恩的文化传承感恩文化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对感恩的描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以及道家的“天人合一”。

青少年成长中的感恩教育实践

青少年成长中的感恩教育实践

标题:青少年成长中的感恩教育实践一、引言在当今社会,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日益凸显。

其中,感恩教育作为青少年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以及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青少年成长中的感恩教育实践,以期为青少年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感恩教育的内涵与重要性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各种方式、手段,引导青少年学会珍惜、感激和回馈他人对自己的恩惠和帮助,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和行为习惯。

感恩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具有以下重要性:1.增强社会责任感:感恩教育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

2.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感恩教育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青少年学会尊重、理解、关心和帮助他人,从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3.促进个人全面发展:感恩教育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自信心、自立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实践方法与案例在实践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组织主题活动: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引导青少年表达对父母、老师、朋友等人的感激之情。

2.家庭教育与社区参与: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同时鼓励青少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实践体验: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如义工活动、感恩节庆祝活动等,使青少年在亲身经历中感受感恩的内涵。

以下是一个实践感恩教育的成功案例:某中学开展了一次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活动,通过观看感恩主题的视频、分享感恩故事、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感恩的意义。

班会上,一位学生分享了他如何在父母的关爱和陪伴下健康成长,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这个分享引起了其他学生的共鸣,许多学生纷纷表达了对家人、老师、朋友等人的感激之情。

这次班会活动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感恩意识,还让他们学会了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四、反思与总结经过实践反思,我们发现感恩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感恩节与青少年教育培养孩子感恩心态的实践策略

感恩节与青少年教育培养孩子感恩心态的实践策略

感恩节与青少年教育培养孩子感恩心态的实践策略感恩节是西方国家一年中非常重要的节日,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感激生活中的一切美好,更在于培养人们的感恩心态。

对于青少年来说,感恩节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通过亲身参与感恩节的庆祝活动,培养他们的感恩心态和价值观。

本文将介绍一些实践策略,帮助家长和教育者在青少年教育中有效地培养孩子的感恩心态。

一、倾听孩子的声音在培养孩子的感恩心态中,倾听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感受,给予他们表达自己的机会。

可以定期与孩子进行对话,询问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感激的事情,并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恩经历。

同时,要耐心倾听孩子的疑虑和困惑,帮助他们理解感恩的真正含义。

二、亲身示范感恩行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

因此,家长和教育者应该成为孩子学习感恩的榜样。

可以给孩子创造机会参与志愿者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让他们亲身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满足感。

同时,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感谢,表达对彼此的关心和支持,这对于孩子的感恩心态的培养非常重要。

三、培养自我反思的习惯感恩不仅仅是对他人的感谢,也包括对自己拥有的东西的感激。

培养孩子的自我反思习惯,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拥有的一切,并学会感激。

可以鼓励孩子每天写下一些他们所感激的事情,或者与家长、教育者分享自己对某些事情的感激之情。

这样的习惯能够让孩子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并逐渐形成感恩的心态。

四、通过阅读故事和文学作品培养感恩心态阅读是培养孩子情感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青少年教育中,可以通过选取一些有关感恩的故事和文学作品,引导孩子思考和讨论感恩的意义。

这样的阅读体验能够激发孩子对感恩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感恩内涵。

五、鼓励孩子参与感恩节庆祝活动感恩节是培养感恩心态的最佳时间和机会。

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鼓励孩子积极参与感恩节的庆祝和活动,如参加感恩晚会、志愿者活动、帮助家人准备节日晚餐等。

这样的参与体验能够让孩子亲身感受到感恩的氛围和乐趣,从而深入理解感恩的重要性。

浅谈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

浅谈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

浅谈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感恩是一种优秀的品德,它能够让人们体现出来自内心的善良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尤其对于初中生来说,感恩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引导学生养成感恩的习惯和意识,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有效策略一:创设情境,营造感恩氛围要营造出感恩的氛围,需要创造出能够引发学生感恩情感的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学生谈论自己身边的感恩故事,或是通过举办一些感恩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中去,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从而引发他们内心的感恩之情。

有效策略二:正视困境,感恩自身拥有的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都会面临各种困境,如考试不理想、人际关系不和等问题。

面对这些困境,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正视和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要引导他们感恩自身拥有的,如家庭、友情、健康等,让学生从中得到力量和勇气。

有效策略三:强化自我反思,培养感恩思维感恩需要从内心发出,只有通过反思自己的生活,找到自己的缺点,才能让思想更加感恩。

在日常教育中,教师可以设置“感恩日志”,让学生记录自己感恩的事情,并且仔细分析问题,在发现自己不足的地方,让学生懂得感恩后,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之处。

有效策略四:借助文化背景,引导感恩在传统文化中,感恩思想和情感被视为珍贵的品德和文化瑰宝。

通过借助文化背景,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四海之内皆兄弟”“孝道”等思想,让学生体会到不同文化下的感恩之情,并从中感受到父母、祖国和社会对自己的深厚情感。

以上四个策略可以有效增强初中生的感恩教育,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中养成感恩他人、感恩自己、感恩环境的良好态度和习惯。

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和个性,也能够激发出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情感和能量,助力学生在人生的旅程中获得成功和幸福。

青少年的感恩教育初探

青少年的感恩教育初探

青少年的感恩教育初探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进展,经济物质水平的提高,生活节拍的加速,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疏远,心怀感恩的思想意识也日趋淡薄。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若是丢失应有的道德修养、社会责任与感恩意识,必将会影响国家的和谐文化进展,因此,增强青少年的感恩教育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美德的传承,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进展。

本文结合今世青少年感恩教育的现状,分析其缺失原因,初步提出对感恩教育的一些试探。

关键词:青少年、感恩教育、初探感恩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是青少年对给予其恩惠的他人和对其成长产生踊跃影响的人、集体、社会的心理活动反映,表现出的一种思想意识、情怀和行为的情感。

感恩教育包括三个方面的教育:一是认知方面,让青少年熟悉和了解自己所受到的恩惠是他人非必要给予的馈赠,并发自心里的认可并所受恩惠;二是情感方面,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愉悦的幸福情感体验,从而产生感恩、感激、感动意识;三是实践方面,将感恩意识转化为实践的行为,以实际行动报答他人和社会。

一、青少年缺失感恩的问题我国是“礼仪之邦”,从来重视道德文明的修养,自古就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古训和典故,一直鼓励后人不忘感恩报恩。

但是,随着社会的飞速进展,生活节拍的加速,信息的不断转变,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得冷漠,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愈来愈遥远,感恩的意识却日趋淡薄。

专门是青少年在人生观,世界观慢慢形成和健全进程中,普遍存在一系列不懂恩,不知感激、忘恩的事件,只求索取,不知奉献,自我为中心,无视朋友的关爱,不睬解老师的辛勤培育等;把父母给予的生命滥杀无辜,把父母给予的哺育视为应该,把同窗间的友谊看成可有可无,把陌生人的相助当做天经地义。

这些问题严峻阻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严峻违背社会和谐的大进展。

二、青少年感恩缺失的原因今世青少年的感恩教育确实存在许多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一)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是青少年从小到大的生活圈子,是青少年成长关系最紧密的因素,包括家庭气氛和父母的教育方式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青少年感恩情感教育策略探微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但目前我国不少青少年感恩品质缺失,需要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与此同时也要对我们现存的感因教育进行检讨和反思。

关键词:青少年;感恩情感缺失;感恩教育我国有着悠久的“感恩”传统,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自古以来我们就一直倡导知恩图报,谴责忘恩负义的行为。

但目前,不知恩图报和忘恩负义现象在我国青少年中频频发生,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倾向,这说明有部分青少年感恩品质缺失比较严重,需要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同时也要对我们的感恩教育进行检讨和反思。

一、感恩及感恩教育的概念“感恩”一词最早出自晋朝陈寿的《三国志·吴书·骆统传》:“令其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有感恩戴德之义。

《现代汉语词典》把“感恩”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

”《牛津字典》对它的理解为:“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感恩是对所有的帮助和恩惠表现感激并回馈的一种思想、认识和行为。

所谓感恩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等人文教育。

二、当前我国青少年感恩情感缺失的表现目前,我国青少年对父母、对恩人、对社会的主流感情是好的,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加,各种价值观的碰撞,导致青少年的道德品质下降和心理行为扭曲等问题比较突出,其中就有感恩品质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不爱惜生命感恩作为生命的一种品质,是对生命的一种敬畏,是对生命的一种领悟,个体无视生命,也就无法谈及感恩。

青少年不爱惜生命的主要表现,一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

青少年在生活方面,无法理解现实中的许多矛盾,无法理解生命本身的存在及其意义,他们感到困惑,从而导致不能尊重自己的生命,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

此外,由于青少年缺乏人生阅历,常常主观和片面地看待问题,进而陷入忧虑、迷茫的压力之下,有些青少年就为了逃避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而选择自杀。

二是不爱惜他人的生命。

不爱惜自身生命的人,自然不会尊重和珍惜他人的生命。

三是不爱惜动植物的生命。

在生态伦理上,感恩就是人与自然的平等,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界中的一切,即尊重从动物到植物,从有感觉的生命到无感觉的生命。

但现在一些青少年时有摧残异类生命的现象。

如残忍伤害小动物,随意践踏树木花草、破坏公共设施,刻意污染环境,等等。

2.迷失自我现在有一部分青少年整天沉迷于网络,在网络游戏和网络的虚幻世界中迷失方向,找不到自我;或在市场经济功利化价值观的影响下,一些青少年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对前途感到迷茫和担忧,不知所措,甚至恐惧。

主要表现在:对自我认识不清,定位不准,自我价值及自我实现的意识淡薄,实践能力较差,等等。

3.淡漠恩人(1)遗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对个人而言,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恩情。

可现在一些青少年对父母的付出看不到,或认为父母这样做是必须的,可以理所当然地接受,所以自然而然不会体贴、孝敬和回报父母。

具体表现在:一是部分青少年在家里成为“太上皇”,我行我素,父母都得听从他的指挥。

他们只懂得要求父母如何来关心自己,但却不知理解、尊敬和疼爱父母。

二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好吃懒做。

三是挑吃讲穿,互相攀比,乱花钱,奢侈浪费,不节俭,不会体贴父母的艰辛。

四是个别青少年埋怨和怨恨父母,对父母艰辛付出与关爱不理解。

(2)淡化教师的教导之恩教师是传授知识、经验和为人道理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师长的教导和引领,是我们成人不可缺少的条件。

师长传授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给予我们具体的指导和教育,是我们的恩人,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这虽然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但却提示了“师生之恩”情感的美好。

然而现在有许多青少年已经缺少了对教师感恩的情感,主要表现为:不尊敬老师,见到不主动招呼;课堂上无视老师的存在,我行我素,不珍惜教师的劳动成果;老师帮助其改正错误却被认为是故意刁难,催其完成作业是和他过不去;等等。

有的学生不仅不尊重老师,而且还辱骂老师;有的学生把自己的成功完全归结为个人因素,对学校老师的工作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3.冷落朋友的关爱之恩对曾经或正在激励、帮助自己的朋友,要懂得回报,做人要讲究信誉,不能利用朋友达到自己的目的,更不能做背叛朋友、过河拆桥等这些违背做人原则的事。

但是受实用主义的影响,加上青少年追求个性独立,强化自我做主等,使部分青少年只关注个人的“索取”和“利益”,需要时是朋友和哥们,不需要时什么也不是。

同在一个班学习,参考书不借给同学看,好的学习方法与经验不愿与同学交流,生怕别的同学超过自己;对同学犯的一点小错误追根究底,不放过,有的还找机会报复;等等。

三、当前我国青少年感恩情感缺失的原因1.家庭教育存在误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家庭结构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人们的育子观念发生改变,逐渐趋向功利化。

在功利主义思想的驱使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只注重分数,只要孩子成绩好,可以一俊遮百丑。

因此,家长们过分宠爱孩子,不让孩子受苦受累,只要孩子舒服和高兴,自己如何苦如何累也心甘情愿。

因此,孩子很难去理解、体会和品尝父母付出的爱和艰辛,日后也不知道回报。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关爱更多地停留在物质给予方面,忽视思想方面的教育,只注重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在做人和做事等方面没有很好地去教育和引导,导致孩子感恩意识缺失。

此外,父母自身不当行为对青少年也造成影响。

在部分家庭中,家长只懂得要求自己孩子的行为,而自己却做不到,如有些父母不孝敬、体贴和感恩自己的父母,只追求物质利益和个人享受。

这些不孝敬行为无形中被孩子仿效,在家庭中形成恶性循环。

2.学校教育存在片面倾向,一些教师人格出现偏差学校是培育人的专门场所,但在功利主义和物质主义影响下,学校也成为追求经济利益的场所。

在培养目标上,不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是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工具人”,偏重技术教育,忽视人文教育;学校只求成绩,教育沦为升学和就业的工具,不重视道德的培养,结果就是培养一些没有灵魂的躯壳,他們只会享受,好吃懒做,不体贴父母,不尊敬老师,不关心他人,不拥护党和社会主义,不热爱人民,不热爱祖国。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起着教育和熏陶感染作用,良好的师德师风会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不良的教师品格会带坏学生。

可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法制不健全及思想道德建设的弱化等原因,导致新的问题和矛盾不断出现,特别是腐败现象比较严重,对学生成长也起到很坏的作用。

学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也难逃腐败的影响。

有的教师,道德沦落,贪污腐化,违法违纪;有的教师对上级奴颜婢膝,对学生却高高在上;有的教师,一方面在课堂上大骂社会腐败,另一方面在课后又暗示要学生送好处。

一个不懂感激人民、国家和社会,只知伸手向社会索取不义之财的老师,是不可能培养出一个人格健康,会识恩、知恩、感恩和报恩的学生的。

3.社会教育存在偏差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竞争压力加大,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降低,人际关系呈现出功利化和陌生化趋势,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日益减少,人与人之间变得隔阂和冷漠。

同时,社会风气败坏,一部分人不再崇尚奋斗和成功,视节俭为耻辱;另一方面是社会保障机制和诚信机制不健全。

这些不良的社会影响和扭曲的社会教育,对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误导作用。

四、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的策略1.在家庭教育方面,要教会孩子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激父母是感恩教育中最基本的要求,是做人的道德底线。

教育孩子感謝父母的养育之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为人父母要以身示范。

孩子的可塑性极强,他们许多品行和习惯都是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的。

作为家长应该首先孝敬自己的父母,给孩子做出榜样。

2)为人父母要让孩子识恩、知恩。

只有知道了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和关爱,孩子才会产生报恩的意识。

3)为人父母要让孩子有切身的体验。

要想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就必须让孩子有切身的体验,让他知道父母的艰辛以及生他(她)、养他(她)不容易。

4)要让孩子把感恩落实到行动中。

在家里要适当给孩子提出孝敬父母的一些具体行为规范。

比如,自己的事自己做,不给父母添麻烦;家务劳动帮着干,多为父母减负担;等等。

有了规范,必须坚决予以落实,而且要明确具体,不折不扣地执行,做到既民主又权威。

通过这些教育,使孩子从学会感激父母和感激兄弟姐妹这种最基本和最原始的情感出发,从而形成爱国家、爱社会、爱人民和热爱自然界等高尚情操。

2.在学校教育方面,要注意发挥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学校是青少年感恩心培养和形成的重要阵地。

学校一要充分认识感恩教育在青少年成才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充分认识到青少年感恩之心缺失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二要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完善感恩的心理品质。

正确感恩观应是施恩不图报,用人性的温暖和真诚之心回报社会。

对不能帮助自己的人,要理解别人的难处,对不能给自己施恩的人,要学会宽容和理解,不能因求助得不到回应而怀恨在心。

要用这些思想来完善学生的感恩心理品质,形成健康的感恩理念。

三是在教育过程中要坚决克服只重视学生技能培养,而忽略完整人格培养的做法;要开设感恩教育课程,并建立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要充分认识到感恩教育工作的长期性,建立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要注重将感恩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将感恩纳入学生人格培养中,引导学生将感恩思想化为行动,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

四要加强感恩教育实践活动,以各种节日为契机,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谅父母、感谢老师、感激社会及回报祖国的活动,努力营造浓厚的感恩氛围。

3.要在社会舆论方面,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必须在全社会推崇和弘扬这一美德。

大众媒介要积极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对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见义勇为等行为给予及时报道、宣传并给予赞赏,对不爱惜生命、遇恩不感、不懂感恩、忘恩负义和见死不救等现象进行揭露和批判,给全社会树立好的榜样,让人们懂得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让大家携手努力共同造就良好的社会风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