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略读课文方法
利用课题学习略读课文 公开课教学设计
利用课题学习略读课文
前段时间,听了四年级以“略读课文的有效性教学”为主题的两节同课异构《牧场之国》,心里一直记挂着“略读课文到底该怎么教”?虽然也查了资料,了解了沈大安和虞大明等特级教师怎样教略读课文的方法,但心里总是忐忑不安,生怕自己会误人子弟。
今天,我利用课题引领学生学习略读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自我感觉还不错。
《千年梦圆在今朝》这篇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热情地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课始揭示课题之后,我让学生说说课题字面的意思,特别理解“圆”的意思。
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并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梳理:(1)千年的“梦”是指什么?(2)千年“梦”是怎么圆的?(3)为什么千年的“梦”今朝圆了?接着,我把这些问题作为研读课文的主线,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快速默读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在反馈交流、讨论中,学生能非常正确地理解课文,并很好地解答了以上3个问题。
在研读的过程中,我也不忘语文的本,让学生抓课文中的具体语句来体会“梦圆”的困难。
在三个问题的研读过程中,我也引领学生体会千年寻梦的过程中,炎黄子孙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和中国的航
天工作人员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的精神。
最后,又带领学生回到课题上,感悟课题:梦──飞离地球,遨游太空。
圆──神州五号、神州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并返回。
千年──古代产生梦想、明代万户飞行、人造卫星上天、神州飞船飞
天,历时数千年。
就这样,我利用课题学习略读课文,快速,高效!。
小学语文教材把阅读课文分为三种类型课文
小学语文教材把阅读课文分为三种类型课文.即: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这是从语文阅读方法上对课文进行划分的.一、关于精读课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阅读理解,让学生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获悉文本传递的信息。
教学策略上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法上落实一个“教”字,侧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习得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具体落实到课文中,我们该先思考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再确定“教什么”“怎么教”呢?我们的做法就是找准每篇“精读课文”的“精读点",以此为抓手,引导学生进行习得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1.整体感知,确定精读点。
初读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既是一种重要的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又是把准文章精读点的重要环节.学生初读课文扫清“拦路虎"(即生字新词),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后,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标》学段、单元及课文的要求和特点来确定精读点,把准精读点,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各种项目一齐上”的局面.2.重点感悟,突破精读点。
①紧扣关键词,教活一课.许多精读课文,常常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
这些关键词语,或者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或者点明了文章的情感;或者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或者暗示了文章的思路。
教学设计时找准一篇课文的关键词,就可以紧扣这个关键词来重点感悟,教活整篇课文.如《北京的色彩》可紧扣“壮丽而辉煌”作者从哪些地方写北京壮丽而辉煌的色彩?(品析重点句子,梳理观察顺序:首先把我征服的,是北京的树叶。
从机场进入市区—-————--漫游天坛——-—-—登香山—--—-————攀登长城,漫游故宫(建筑),体会思想感情),你的头脑中还浮现出哪些壮丽而辉煌的色彩?”来设计;《我的百草园》精读点:结合课后题1、说说百草园带给我哪些快乐?抓精读点:“乐”(不必说-—--———也不必说-——-—-——单说——-—-———)捕鸟的动作理清观察顺序:先概括(不必说——-—-—)—也不必说—,后具体(单说———————-捕鸟)《歌词两首》中《我的中国心》紧扣“中国心",哪些诗句体现了作者的“中国心”?这些诗句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你能读出作者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之情吗?《将相和》可紧扣“和"来设计。
教学略读课文要与精读课文区别开来
教学略读课文要与精读课文区别开来,不可像精读课文一般字斟句酌,也不可如浮影掠光般一带而过。
略读课文的学习是学生阅读实践的过程,教师对教学重点的把握,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与象共舞》一课可以抓课题为突破口,首先让学生质疑:谁与象共舞?与象共舞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将目标直接锁定在第五自然段,通过师生反反复复、多种形式的朗读,渲染再现那热烈、难忘的场景。
在学生将这一“天地间美妙的奇观”深深地留在脑海后,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快速理清其他自然段所描述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想象说话、朗读体验等方式感受人和象的关系。
最后再抓课题质疑: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人和象的密切关系,为什么文章要以“与象共舞”为题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畅谈学习感受。
在学生的自读自悟和老师的点拨引导下,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与象共舞是泰国人象和谐相处的极致表现,人与象不仅共舞,甚至共生共乐,从而提升课题。
二.授之以法,循法而学在课堂上,我也尝试授以学生方法:透过二、三自然段不同角度的描写方法,第四自然段先总起后分述的表达方法,以及全文大量词语的拟人手法等表达出人象共处的和谐景象。
但这些方法的渗透总显得呆板、生硬。
以至整节略读课上仅有学法的牵引,而没有学生的自主实践和运用过程。
“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渗透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应是略读课上教师为培养学生读书能力所追寻的途径。
细想,尊重编写意图,本课学习可联系上一篇课文《威尼斯的小艇》,通过比较学习,从而既了解两篇课文在写法上的异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到更大发挥。
《与象共舞》教学反思《与象共舞》是篇略读课文,讲述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
我在教学中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先引导学生学习1至3 自然段,让学生在学完前三自然段的基础上总结出研读本文的方法——抓关键词品读,接着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4至5自然段,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运用读读、划划、议议等方法去理解课文。
略读课文的方法
略读课文的方法一、领略要义,从课文情节入手略读课文的目的在于先观其大意,这个步骤对于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为在领略课文大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先粗略地了解到课文的背景来源,了解到文章的主题是什么,而后再进行细化地学习和认识,这种过程才能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印象,才能在循序渐进的学习模式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课文《但愿人长久》时,在开始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一分钟内浏览完全课文,然后请几位同学来大致讲述一下课文的内容。
在一分钟内学生要把握住文章的要义、了解文章的情节、知道文章讲述的内容,这些都是一篇课文正式学习之前必须要明白的部分,这种阅读方式就是略读。
学生从略读课文中了解到文章大意,为之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而如何在略读过程中快速地掌握大意呢,就需要一定的技巧。
比如上文提到的《但愿人长久》这篇文章,学生在略读时首先要从文中扑捉到人物的信息,如“苏轼”这个人名,就能意识到这篇文章大概讲的是关于苏轼的故事;然后文中出现的句子:“长大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
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通过观略,学生就能知道这篇课文一定讲述的是关于分别或者团聚的内容。
依照这种形式,便能清楚课文的情节和课文的背景。
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很配合教师的教学,这是因为学生粗略了解了课文后而产生的默契,从而为课文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通过字词来抓住课文的特点课文内容的编排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课文中的字词也应挑出来作为重点掌握的内容。
根据这个情况,在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略读课文的过程中格外去关注课文的重点字词,从字词的选用上来体会文章的风格特点以及题材,这也是一种熟悉文章的有效方法。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花瓣飘香》这篇课文,学生根据课题就能形成相应的认识,即文章一定是描述与花有关的内容。
所以在略读时就要格外关注与花有关的字词,如文章开头出现的“红艳艳”一词,正是点名了课题所表示的内容,后面出现的“淡淡的清香”也点明了课题的内容,但文章中也出现了“妈妈生病”、“爸爸当解放军”等短语,这些则说明了文章并不是单纯地在写花,而是另有其他意思。
关于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区别
关于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区别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略读课文不列入考试范围,许多教师在实际教学重视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成为“鸡肋”,甚者有很多教师根本就是跳过略读课文,最多也只是让学生自己看一下就一笔带过了。
然而,略读课文占每单元三分之一的篇幅,肯定不是“鸡肋”来的。
那么略读课文处一个什么地位呢?如何教略读课呢?下面就浅谈一下我对略读课文教学的认识。
一、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及其教学目标。
(一)选材范围略读课文一般是选择故事性较强,文字浅显,趣味性浓,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又便于阅读理解的故事性作品或社科类作品。
(二)略读课的教学目标: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训练的重点。
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三)编排意图编者安排略读课文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要我们训练学生略读的能力,不要求咬文嚼字,只要求“粗知课文大意”;目的之二是让我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
二、略读同精读的关系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
“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习了例子,只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
”叶老已经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
三、略读同精读的区别教学模式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归纳、总结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小学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模式”。
为全面实施“小学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特制订本教学模式意见。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略读课文 教案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个语文园地有4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版块是通过交流中心句在文中的不同位置;识字加油站出示了6个表示动物的词,两种偏旁,进一步巩固形声字的知识;词句段运用出示了8个ABB式词语,训练用词造句能力和根据提示写片段的能力;日积月累部分学习李白的古诗《早发白帝城》,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和积累诗句。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ABB式词语有:黑沉沉、亮晶晶、亮闪闪、香喷喷、金灿灿静悄悄、黑压压、胖乎乎、水汪汪、笑哈哈喜洋洋、沉甸甸、气冲冲、白茫茫、孤零零眼睁睁、黑乎乎、慢吞吞、绿油油、笑眯眯齐刷刷、笑盈盈、白皑皑、绿葱葱、黑洞洞暖烘烘、绿茵茵、乱蓬蓬、火辣辣、兴冲冲红扑扑、乱哄哄、热腾腾、明晃晃、黑糊糊李白的写景诗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精彩片段用四步法学习古诗(一)交代学习方法1.今天我要交给大家一种新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四步法。
2.什么是“四步法”呢?一是熟读古诗;二是理解诗意;三是想象意境;四是练习背诵。
(二)学生按照“四步法”开始学习诗句1.老师指名读古诗,检查发音①强调字音:帝(dì) 辞(cí) 陵(línɡ) 还(huán) 猿(yuán) 啼(tí)2.同桌互相读古诗,相互纠正读音。
3.小组交流,互相说说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4.老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5.练习背诵。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同学们自学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
(三)教师点拨1.指名读,读出节奏。
2.教师范读,学生听画节奏。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学生练读。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不仅要交给学生课本中的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理念和方法。
略读课文掌握学习课文的方法
---------------------------------------------------------------最新资料推荐------------------------------------------------------略读课文掌握学习课文的方法略读课文掌握学习课文的方法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加强对阅读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可见略读只是一种与精读和浏览并列的阅读方法。
而略读课文作为课文的一种形式呈现在师生面前时,它只是个例子,一个提供教师教与学生学习略读的载体。
略读课文中并不排斥精读,因此我认为略读课文中可以略中显精,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学习课文的方法。
1 比较法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
因此运用比较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略读课文。
四年级上册《母鸡》一课,我通过文中第一次对比提问:母鸡前后有什么不一样吗?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文章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再现了一只浅薄媚裕的母鸡,而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
接着我通过引导学生找出第二次作者感情的对比,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经过这两次对比学习,让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也达到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1 / 32 质疑法质疑法既是教法,也是学法,师生通过质疑、思疑、辨疑的方法,拓展思路,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略读课中也值得一用。
例如三年级下册《果园机器人》一文,我首先出示课题,然后让学生对这个课题提出疑问,学生们对机器人本身就充满了好奇心理,看到课题马上就会产生质疑:果园机器人长什么样?有什么特点?果园机器人能干什么?这恰是本文的重点,而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自主地展开阅读,相信这节课能很快地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学得轻松,教师也教得轻松。
3 交流法阅读的过程,就是鉴赏评价的过程,教师在略读教学中设计讨论、交流等活动形式让学生畅谈感受,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唤起他们的心理体验,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
略读课文教学整体策略——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
略读课文教学整体策略——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共编排了七篇略读课文,分别安排在第一、二、八单元各一篇略读课文,依次分别是《不懂就要问》、《听听,秋的声音》、《手术台就是阵地》;第三、四单元各两篇略读课文,依次分别是《那一定会很好》、《一块奶酪》、《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
教材的编排体现了“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略读课文承载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对学生在精读课文学到的方法进行迁移运用,教师在开展略读课文教学的时候,抓住三个关键词:初步认识、落实学习任务、迁移运用。
一、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略读课文三年级的学生首次接触略读课文是第一单元第3课的《不懂就要问》,教师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时,先不急于让学生学习课文内容,应该先让学生认识“什么是略读课文?”通过引导学生比较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什么不同,进而让学生去发现:1.略读课文的课题序号是绿色的,而精读课文的课题序号是红色的。
2.略读课文的课题旁有星号,并且在课题下面有“学习提示”,而精读课文没有。
3.略读课文课后只有“我会认”的生字,没有“我会写”的生字,而且课后没有练习题。
学生通过这些发现,让学生能初步认识略读课文,学会区分哪些是“精读”和“略读”课文,更有利于教师开展阅读教学。
二、落实略读课文学习任务1.明确学习的基本要求在第3课《不懂就要问》的课后,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定位和学习略读课文的具体建议,教师可以在课前先让学生读读课后的两个小泡泡:“略读课文可以读得粗略一下,了解文章大意就行。
如果有个别的字不认识、个别的词语不理解,也没有关系。
”[1]8让学生明确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阅读方法。
2.明确教学目标统编教材教学要树立整体概念,要求教师既熟悉各年段学习要求和目标,又要掌握各单元的教学要点和各个课时的教学目标。
略读课文要求学生能粗略地读课文,以默读为主,不需要进行感情指导,并能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从二年级的学段目标要求学生开始“学习默读”[2]5。
《全神贯注》(略读课文)教学设计
4 师 ( 结 ) 刚 才 我 们 进 行 了 很 仔 细 , 且 看 了好 一 会 儿 。 合 上 . 小 : 而 结
两 次 概 括 课 文 主 要 内 容 的 练 习 。第 文 ,在 茨 威 格 已经 夸 女 像 是 杰 作 的
一
课 件 出示 学 习小 任 务 :
2老 师 示 范 想 象 、 注 的 过 程 。 . 批 罗 丹 自 己端 详 一 阵 ,却 皱 着 眉
( 书: 丹 板 罗
师 : 就 是 课 文 的 主 要 内容 。 这 课 题 是 课 文 的 眼 睛 , 时 候 , 课 题 的 有 在 前后 补些 词语 , 成 一句话 , 能概 连 就 括课 文 的主要 内容 。
( 3)联 系 实 际 说 说 对 课 3 最 后 因 、 过 、 果 进 行 串联 — — 事 情 概 会 ? 老 师 也 帮 你 留下 批 注 … … C 经 结
一
( )说 说 罗 丹 在 艺 术 创 作 中 表 4 现 了 怎 样 的精 神 ?
同学 们 可 以 根 据 学 习 的需 要 选 请 同学 们 默 读 2 4节 ,选 择 一 两 旬 ~ 最 能 表 现 罗 丹 工 作 时 全 神 贯 注 的 句 ( 生默读 , 象 , 注 , 师巡 学 想 批 教
么?
先 画 出重 要 的句 子 读 一 读 , 再
甚 至 一 个 有 意 义 的标 点 ,展 开 丰 富
过 、结 果 ,根 据 学 生 的 回 答 引 导 概 抓 住 句 中 关 键 的 一 个 词 或 者 一 个 字 修改女 像 ) 的想 象 , 后 写 下 阅 读 的批 注 。 最
了一件什 么事 ? 工 作 时 全神 贯 注 的句 子 画下来 , 读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学生在学习小学语文的过程中,必须通过进行大量的阅读和理解文本的方法,提高其阅读和写作能力,共同提高真实的语言实际运用效果。
略读是小学语文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略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而准确的理解文本,增强其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将会浅谈关于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一、略读的概念和特点略读是指能够准确地抓住文章主旨和结论并理解文章思想的读写技能,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获取文章信息。
主要特点有:(1)略读的速度较快,需要读者用快速浏览的方式获取文章信息,适当跳过不重要的内容和细节。
(2)略读的重点在于获取文章的主旨和结论,强调读者能够迅速理解文章核心意义。
(3)略读不同于精读,略读着重于读者的感性认识,通过不断练习,可以不断提高读写能力,最终达到准确理解文本内容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略读教学策略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章预测,建立读前期待:在略读阅读中,预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在进行略读教学前,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题目、下述的图形以及引子的文本,进行文章内容预测。
预测帮助学生建立“呼唤”与“期待”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欲望。
2.教师针对文章内容给出合适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文章内容给出合适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章重点和核心,从而提高学生略读的能力,增强其语文阅读能力。
3.带领学生理解文章创意结构:对于学生来说,略读教学应该侧重于提升学生的文章理解能力。
在进行略读时,学生应该带领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提高学生阅读文章的能力,深入理解文章创意。
4.教师引导学生快速读完文章并提取关键信息:略读教学最终的目的是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理解文章,帮助学生提取文章的重点和关键信息,迅速掌握文章的内容,加强学生略读的能力,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5.进行多样化的练习:略读教学需要常常进行练习,让学生多次进行缩读并回答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语言阅读理解的能力,培养正确而扎实的语文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三年级上册《小狗学叫》略读课文教案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文作者以新奇的想象,讲述了一只不会叫的狗学叫的经历。
文章以对话的形式刻画了人在成长过程中的一段心路历程,不同形象暗示了形形色色的人所构成的复杂的社会环境,而三种结局则提示了不同的人生态度会造就不同的人生之路。
透过简单的故事情节,能给学生的人生成长做出不同的启示。
可以说是一篇非常适合学生阅读的佳文。
【作者介绍】罗大里,1920年生于意大利,是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
主要成就:他长期担任记者和儿童副刊的编辑,办过儿童杂志,非常了解儿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一生为儿童写出大量作品。
其中《洋葱头历险记》《吹牛男爵历险记》等已经被译成各种语言在全世界儿童中广为流传。
1970年罗大里被授予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世界儿童文学领域内的最高奖项。
著有风趣诗歌《需要什么》《开满鲜花的头》等。
生平:他是一个风趣的人,喜欢写童话,在《需要什么》《开满鲜花的头》两首诗中体现了他的风趣。
被选入小学生生课本的有《不愿长大的小姑娘》《不会叫的狗》等。
作品:罗大里的很多作品都已经被翻译成各国语言,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陪伴全世界的儿童成长。
其中的《隐身小托尼历险记》《万岁,萨波尼亚!》《三B 历险记》《亚特兰大》《蓝箭》等5部作品,与其代表作《洋葱头历险记》齐名,曾被译成多种语言,在全世界广泛流传。
只要小朋友翻开书,就会被罗大里迷住,罗大里讲故事的本领太大了!《隐身小托尼历险记》《万岁,萨波尼亚!》《三B历险记》,是特别热闹好玩的儿童小说,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到处冒险,变隐身人、玩恶作剧,在浓浓的欢乐和淡淡的忧伤中长大成人。
《亚特兰大》描写了一个神秘的希腊小公主,她刚一出生就落入熊群,跟着丛林女神长大,美貌和勇敢让她不断陷入战争与阴谋,她能否战胜命运?《蓝箭》里,以“蓝箭”为首的玩具们集体叛逃去寻找一个贫苦少年,在漫长、刺激的旅行中,感受到生活中最美好的事就是去温暖别人的心。
罗大里真是天生的儿童文学作家,他那么会讲故事,而且故事里的噱头总是让人意想不到。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略读的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学会抓住文章主要信息和关键语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自主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小动物的生活,培养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略读方法的应用。
2.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主要信息。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抓住文章关键语句,理解文章主旨。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课文《小动物过冬》。
3. 小组讨论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小动物过冬》这篇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冬天来了,小动物们是怎么过冬的吗?二、自主阅读,初步感知1. 学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确保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合作学习,深入理解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
2. 教师提出问题,如:- 小动物们过冬的方法有哪些?- 小动物们过冬时,它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我们可以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什么?3.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记录讨论结果。
4. 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文章主要信息。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关爱小动物,保护我们的环境?五、拓展延伸1.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们是小动物,你们会怎么过冬?2. 学生自由发挥,展开想象,分享自己的观点。
六、课堂作业1. 写一篇关于小动物过冬的作文。
2. 调查家乡或周边地区的小动物过冬情况,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略读课文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了略读方法,提高了阅读速度。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时存在困难,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辅导。
同时,在拓展延伸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小学语文精略读课文学习流程
授课大致流程一、导入可采用:单元导读、课前提示……二、疑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说的?或者有什么疑问?三、初读文本(一)自学提示: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难读的句子多读两遍。
有疑问的地方坐上标记,以备交流。
2.把自己的收获或疑惑同桌分享交流,不明白的班内交流。
3.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自学,你学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二)预习检测:1.字词验收(指导写字)。
(选几个词,词入文本找有重点词的一句话)2.朗读验收,要求做到“五不”(不添、不漏、不错、不反复、不拖音)。
(摘选一小段范读)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大意。
(六要素、扩充题目、小标题总结)(对于古诗词和文言文,我们该怎样来学习?方法总结:1.借助注释2.联系上下文3.借助工具书4.网络搜集资料5.询问他人6.读思结合)四、研读文本(可结合课后练习、课前导读的问题)交流提示:1.小组合作:结合预习,运用“五步法”(读-画-圈-写-读)体会人物形象。
每人交流一句自己画出的句段,并谈自己感受。
2.小组代表汇报,并抓住所圈重点词和感受来朗读句段。
五、写法小结+小练笔1.心理活动与动作、神态、环境等描写相结合;2.适当运用比喻等修辞让文章更生动;3.结构(总分总)、前后照应、首尾呼应4.语言简练、合理想象。
六、延伸阅读七、作业1.词语诗句名言积累、课文背诵2.课外书籍、影视推荐、作者和写作背景资料查询3.小练笔:翻译文本,编续小故事。
小学语文教材精读课和略读课的教学总结
小学语文教材精读课和略读课的教学总结小学语文教材精读课和略读课的教学总结一、关于小学语文单元教材高效教学的认识1.教材解读,语文单元高效教学的基础。
依照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我们的新一轮课程有了重大改革,现行的课本,每一单元都有特定的训练目标和主题,而单元内不同课文又各显风格与特色,从而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学科逻辑序列。
因此解读教材首先必须从单元教材整体入手,准确把握编者选编教材的意图,抓出本单元中精读课文、略读课文、综合训练等各部分内容串连起来的主线(主题内容、读写训练重点),从而确定单元的教学要求。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几篇课文《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索溪峪的“野”》它们都是围绕“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无比,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这一主题来写的。
读写训练的重点是学习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然后研读各部分内容,准确地把握各部分内容在本单元中所处的地位及教法。
如:精读课文,是单元主题内容、读写训练关键的一课,是本单元教学的主体。
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了解课文内容,同时要教给让学生读书方法和写作方法,精读课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略读课文,是运用精读课文习得的读书方法自主学习、阅读,是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拓展阅读的桥梁。
不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要准确把握课文的价值取向、行文思路、语言特色等。
在此基础上,各部分内容围绕单元主线,可以进行整合、重组,形成合力。
2.读写训练,语文单元高效教学的核心。
学生言语积累是在学生自身积极的参与言语活动过程中主动建构的。
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是“读书——领悟——积累——运用”,根据人教版教材单元编排双主题(内容主题和读写训练主题)的特点,在单元教学中突显读写训练,这是提高课堂教学高效的核心。
第一个核心是读:读的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一是精读课文的高效阅读,我们传承以读为本的理念,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积累,实现言语的有效输入。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方法略读课文一般文字比较浅显,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明确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课标中对中、高段略读的具体要求是:“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略读课文不等同于略读,略读只是一种阅读方式,是为了获取相关的信息。
而略读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是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获取信息的同时,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
在教材中,为了提示学习内容,点明专题,布置学习任务,在每个单元中设计了单元导语。
如:三年级上第一单元就有这样的导语:“我们的生活像七彩的图画:在教室里读书,在操场上游戏;去科技馆参观,去少年宫演出;到小河边钓鱼摸虾,到树林里采集标本~~~在快乐的生活里,我们一天天长大。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生活中的丰富多彩。
”这段优美的文字,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提示了阅读内容、方法、要求等。
为了体现单元整合,加强在精读和略读课文中间的联系,在精读和略读课文之间安排了“连接语”。
教师要善于对单元导语和“连接语”进行解读,透析内容,以确定教学目标。
二、课堂教学。
1、略读教学做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教学重点是什么。
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了解“写了什么”,说说“有什么感受”,看看“哪些地方你的印象特别深刻”。
精读课文的教学重点在课后的问题中,而略读课文的重点则放在前面的连接语中。
一般来讲,略读课文要做的是以下几点:(1)、把握大意。
把握大意涉及很多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这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训练。
比如说:初读课文后,先抽生说说文章大意,也可以让学生写一写文章的主要内容,写好后同桌或小组交流交流。
(2)、交流感受。
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连接语中的内容,把握主要倾向,多角度地感受文章内容。
略读课文也可进行深度学习——《月是故乡明》教学课例评析
语文/课例精选I小学粧学纳宛■略读课文也可进行深度学习——《月是故乡明》教学课例评析江苏昆山市花桥国际商务城花溪小学王凤芳【摘要】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有近四分之一的略读课文,这类课文重在略读方法的指导和略读能力的培养。
《月是故乡明》一课的教学,以“建构”与“迁移”的方式学习知识,以“活动”与“体验”的方式把握本质,以“主体”与“主导”的方式促进发展,实现了略读课文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统编教材略读课文深度学习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均有一至两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已经掌握的阅读方法感知课文大意,提取重要信息,自读与交流并重的课文。
不少教师容易将略读课文上成自读课,指导不够,局限于回答问题等。
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略读课文重在略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
”那么,略读课文教学如何做到略而不浅呢?吴江区绸都小学王宇蔚老师执教的《月是故乡明》一课,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且引发了笔者对深度学习的认识与思考:略读课文也可以进行深度学习。
一、统编视野下的教材理解《月是故乡明》是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
本单元的单元导语中,人文主题引用了冰心的一句话:“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心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
”语文要素为:“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先生在耄耋之年写下的散文。
季老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自己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题目“月是故乡明”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统领全文,揭示主旨。
文章充分体现了“童年往事”这一人文主题,王老师整堂课以“寻找作者的思维轨迹”为主要任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很好地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四年级上册第4课《繁星》,略读课文这样学习就好
第4课《繁星》,略读课文这样学习就好《繁星》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巴金,巴金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23年前往上海求学,后于1927年赴法国留学。
建国后先后担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联主席等职务。
主要作品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篇小说《憩园》《寒夜》;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友谊集》《随想录》;散文、小说特写集《新声集》《赞歌集》,还有不少短篇小说、杂文、童话等作品。
课文内容:抓住时间线索及关键词,体会感情三次看星星的感受不同,一个原因是因为看星星的地点不一样,两次在陆地上观看(家乡、南京),一次在海上观看;另一个原因就是作者年龄和阅历渐渐增长,对星空的认识和感受逐步深入细微,感受自然也就不同了。
重点词语解释:第一自然段,也是第一次看星星,这次是在自己的家乡看星星。
时间是七、八月的晚上,正值盛夏,星空群星璀璨,要抓住“密密麻麻”这一词语,想象星空中星星又多又密的画面。
其中“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既是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也是统领全文的中心句。
第二自然段,也是第二次看星星,地点是在南京住的地方,下面是菜园,上面是群星密布的蓝天,要抓住“群星密布”“细小”“光明无处不在”这些词语。
思考:为什么说星星“微小”而又“光明无处不在”?“群星密布”这一词语就给出了答案,正是因为群星密布,星星密密麻麻地布满星空,才会“光明无处不在”。
第三自然段,第三次看星星,这次观看的地点和前两次都不一样,前两次在陆地,在固定的地方看星星,而这次是在海上观看星星,所以有“船在动,星也在动”和“摇摇欲坠”的感觉。
理清三个问题1、文章从那三个方面描写了星星的特点?答:数量、光亮、姿态。
第一次看星星,“密密麻麻”写出了星星数量之多;第二次看星星,“光明无处不在”写出了星星的光亮;第三次看星星,“摇摇欲坠”写出了星星的姿态。
2、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答: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从“从前”、“三年前”、“如今”可以清楚地看到时间脉络。
略读课文也可进行深度学习——《月是故乡明》教学课例评析
略读课文也可进行深度学习——《月是故乡明》教学课例评析
《月是故乡明》是一首古老的民谣,讲述了一个悲伤的故事:一个母亲失去了她的孩子,她只能在月光下悲伤地回忆起他们的美好时光。
这首歌曲的深刻内涵和悲伤的情绪,使它成为一首经典的民谣。
本课的目标是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深入理解它的内涵,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聆听这首歌曲,让他们感受到它的悲伤情绪。
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歌词,引导他们思考歌曲中的主题,以及它所表达的情感。
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歌曲中的文化元素,比如它的历史背景、它的文学特点等。
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歌曲中的主题,以及它所表达的情感。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这首歌曲,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歌曲,并能够把它的内涵传达给他人。
学习略读课文方法
谈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人教版教材中从三年级开始就有略读课文,三上的32篇课文中有8篇是略读,占总数的25%;四上的32篇课文中有14篇是略读课文,约占总数的44%;五六年级则占到了50%左右。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编辑的用心。
但是,很多老师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也存在着略读课文怎么上的问题,什么可以略,什么不可以略略读课文可以上成精读课文吗还有,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学中,略读课文把握的不好。
这些问题都困扰着我们,所以,略读课文的专项研讨变得非常重要。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
”这些话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道出了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功能。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一、明确目标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对略读课的教学要求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课文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学习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二、因“材”施教教材虽然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但它是重要的教学资源。
1.根据课文结构因“材”施教。
每一篇略读课文前都有阅读提示。
阅读提示从激发阅读兴趣入手,一般提出一两个问题,侧重引导学生理解主要内容、揣摩教学思路,或引导学生从所阅读的文章扩展开去。
对大多数略读课文来讲,教师根据阅读提示组织教学活动,皆可做到“提纲挈领”;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主阅读学习。
2.根据课文特点因“材”施教每一篇略读课文,皆有它自己的特点。
我们应根据课文自身的特点展开教学,既遵循文本正确的价值取向,又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把握好教学的尺度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要把握好尺度,既不搞过细剖析,也不作随意教学,要确立略读课文教学的明确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人教版教材中从三年级开始就有略读课文,三上的32篇课文中有8篇是略读,占总数的25%;四上的32篇课文中有14篇是略读课文,约占总数的44%;五六年级则占到了50%左右。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编辑的用心。
但是,很多老师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也存在着略读课文怎么上的问题,什么可以略,什么不可以略?略读课文可以上成精读课文吗?还有,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学中,略读课文把握的不好。
这些问题都困扰着我们,所以,略读课文的专项研讨变得非常重要。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
”这些话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道出了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功能。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一、明确目标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对略读课的教学要求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课文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学习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二、因“材”施教教材虽然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但它是重要的教学资源。
1.根据课文结构因“材”施教。
每一篇略读课文前都有阅读提示。
阅读提示从激发阅读兴趣入手,一般提出一两个问题,侧重引导学生理解主要内容、揣摩教学思路,或引导学生从所阅读的文章扩展开去。
对大多数略读课文来讲,教师根据阅读提示组织教学活动,皆可做到“提纲挈领”;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主阅读学习。
2.根据课文特点因“材”施教每一篇略读课文,皆有它自己的特点。
我们应根据课文自身的特点展开教学,既遵循文本正确的价值取向,又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把握好教学的尺度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要把握好尺度,既不搞过细剖析,也不作随意教学,要确立略读课文教学的明确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教学中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1.让学生自主学习。
略读课文要突出“略”字,略的是教师的精讲细说,强调“以学生自读为主”,让学生唱“主角”。
教师不要包办代替,不要强行“灌输”,充分信任学生。
教师甚至可以组织学生围绕某个重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辩论,充分展示学生的独特思维和阅读体验,从而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2.重“导”轻“教”自读课文的教学强调“以学生的自读为主”,并不意味着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反,略读课要真正达到“略”,教师就必须更加注重引导和调控。
为了使教学中充分体现出“导”,教师应策划好课堂教学方法,及时、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同时,略读课强调的是让学生学会阅读,教师要教学生如何去快速阅读,如何把握文章内容,而不是教学生具体的字、词、句等实实在在的考试知识。
重“导”轻“教”,不是让教师退居幕后,而是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有层次的阅读。
3.略读教学不等于略读,粗知大意并不是浅知。
略读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承担着更为广泛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中要授之以法,“教是为了不教。
”略读课文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
其实,“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
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等许多环节,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
但在阅读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
对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并且在内容理解、情感与语言感悟上也要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对于略读教学,我们主要是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略读教学重不重要?第二个问题:略读课怎么上?第三个问题:略读课文能不能精讲?第一个问题:略读教学重不重要?第一个方面:从教研室每年的试卷导向来看,我觉得越来越重视对略读课文的测验。
我记得在几年前的一次期末考卷中,出人意料地考到了略读课文的内容。
我记得应该是《秦兵马俑》这一课,不知老师们有没有印象,是一道按课文内容填空题,比分也大概在四五分这个样子。
当试卷改出来后,学生失分情况非常严重。
我们老师们议论纷纷:怎么可以把略读课文作为期末考试内容呢?而且是一篇并没有要求背诵的课文,新课标不是规定略读课文不作考试要求的吗?教研室的解释是:这是希望语文教师能重视略读课文的教学。
第二个方面:从教材的编排来看,略读课文在整本书中的比例是很大的。
三年级25%,四年级大概45%,五年级占了50%,六年级占了50%以上。
从这个比例来看,新课程是很重视学生略读能力的培养。
第三个方面:从学生的能力需要来看,略读能力与精读能力一样重要。
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其实,在现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就一个网站上,每天就会更新几十条信息,生活和工作的节奏也不断加快,人们很少有时间去细细地品味文章中的词句,只能采用略读的方法来获取信息。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略读的运用要比精读更广泛。
举个例子:在报纸上快速地看了一篇报导后,你把它的主要内容转述给别人,这就是略读能力的其中一种。
综上所述,我觉得重视略读课文的教学研究,是很重要的。
我们学校教研组的工作思路很清晰,把略读教学研究安排了整整一个学年,这是很实在、很有必要。
第二个问题:略读课文怎么上?第一个方面:略读教学做什么,不做什么至于略读教学做什么,不做什么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和教学重点是什么?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了解“写了什么?”;说说“有什么感受?”;看看“哪些地方你的印象特别深?”这是基本任务。
精读课文的教学重点在后面的问题中,略读文章的重点就在前面的连接语中。
一般的讲,我们略读教学要做的是以下几点:第一点:把握大意。
把握大意涉及很多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这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训练。
比如说:初读课文后,让学生写一写文章的主要内容,写好后再交流交流,这个是很有必要。
第二点:交流感受。
根据课文内容,把握主要倾向,多角度地感受。
比如说在学完《慈母情深》的时候,让学生写写你的感受并交流一下,这也是很有必要的。
第三点:重点赏读。
可以选一个或几个角度,也可以选一个或几个点;最好是提一些能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比如说,在教学《小桥流水人家》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作者对哪些景致久久不能忘怀呢?”,以这个问题辐射整篇课文,牵一发而动全身。
下面,我们要了解略读教学不做什么?第一点:生字认识就行,词义大致理解即可。
第二点:默读为主,一般不需要进行有感情朗读的指导。
但我觉得如果有特别好的朗读题材,我觉得让学生读一读,指导一下,未尝不可。
比如说,《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中有一个分别描写妈妈的慢镜头和快镜头的句子,这样的朗读题材不多见,我个人觉得把它拿出来,重点朗读指导一下,也是必要的。
略读教学有哪些程序?略读课文中一般要设计“三读”:一读知大意,二读抓重点,三读谈感受我举两个常规的教学模式第一种模式:以《槐乡的孩子》为例,分三步走第一步:读课文,看看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第二步:和同学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
第三步: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第二种模式:以《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为例,也是分三步走第一步:魏格纳发现了什么?第二步:魏格纳是怎样发现“大陆漂移”的?第三步:把你阅读课文的感受讲给同学听。
是两种模式,我们可以套用,但具体的设计还是要因材而异。
第三个方面:略读课文教学可设计哪些练习?我觉得可以设计写大意,写感受,写自己对内容或者语言的看法;可以设计选择、判断、填空等题型;还可以设计拓展阅读。
我来举几个练习的例子比如在上完《刷子李》后,让学生去读一读《泥人张》《张大力》《苏七块》等课文,这是一种拓展阅读。
比如《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同学们,让我们也来给自己的妈妈写下一份账单。
让学生写一写。
再比如《刷子李》这篇课文,可以这样设计:曹小三当学徒的头一天,对师父的看法有什么变化?你能用图形和文字表示曹小三的心情变化吗?让学生画一画。
在教学《乌塔》这篇课文时,可以这样设计:一个14岁的女孩,独自一个人游欧洲,你赞成她的做法吗?我们开一个辩论会!让学生辩一辩。
第三个问题:略读课文能不能精讲?关于这个问题,我个人主张:略读课文可以精讲,而且很有必要。
如今的教育,应试教育仍占了主导地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相当长的时间里,卷面上分数的高低仍将决定着一个语文老师水平的好坏。
而且,试卷上的阅读题,更重视的是对学生精读能力的测验。
以我们教研室的试卷为例,每张试卷一般都有两个阅读题,一个课内,一个课外,题目考得比较深,比较细,如果我们的学生没有很强的精读能力,一般情况是做不好的。
平时的作业本中我也发现这一点,略读课文中的练习题有的出得很深很细,我记得我们五年级的作业本中都细致到要说出一个标点符号的作用和意思,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了解课文的大概的话,我想我们的学生作业质量也不会太好。
再说,象我们这样农村的学生,能力相对比较差,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是很有限的,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放手太多,把所有的略读课文都粗略的教,让学生自主去学,那学习的效果肯定会有影响。
日积月累的话,成绩会就会下降。
你说略读能力重要不重要,肯定重要。
但是如果我们死板地执行新课标的要求,我觉得是不理性的。
以我们五年级为例,如果把所有的略读课文上成略读课,精读的课文只有14篇,也就是说,精读教学平均每个星期连一篇都不到,我觉得这样精读能力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
课文作为教学用的“语料”,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作出调整,略读课文作精读也是可以的,甚至于把课外的文章引进课堂也无可厚非。
我们要明确的,不是课文上的精读和略读,而是课型上的精读和略读,他强调的是决定精读和略读的不是课文本身,而是课型本身。
他的意思是什么呢?比如说,今天要上一节略读教学课,你拿一篇精读课文也可以上成略读课。
比如今天要上一节精读教学课,那你即使拿一篇略读课文,也可以上成精读课。
略读课可以精讲,但一般都在一课时内讲完,如果讲两三个课时,时间也是不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