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 2011秋《公共政策导论》满分作业
公共政策导论课程作业及答案
![公共政策导论课程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adf9e555270722182ef79e.png)
公共政策导论作业4单项选择题第1题在美国学者罗杰·科布提出的政策议程的类型中,政策诉求由政府系统以外的个人或社会团体提出,经阐释(对政策诉求进行解释和说明)和扩散(通过一定方式把政策诉求传递给相关群体)进入公众议程,然后通过对政府施压的手段使之进入政府议程,这是()。
A、外在创始型B、公众议程C、内在创始型D、政治动员型答案:A第2题在美国学者罗杰·科布提出的政策议程的类型中,政策诉求源于政府机构内部的人员或部门,其扩散的对象仅限于“体制内”的相关团体和个人,客观上不涉及社会一般公众,扩散的目的是为了形成足够的压力以使决策者将问题列入政府议程,这是()。
A、公众议程B、外在创始型C、内在创始型D、政治动员型答案:C第3题与逻辑思维相比较,()表现出非逻辑的跳跃性。
A、经验思维B、逻辑思维C、直觉思维D、创新思维答案:C第4题()主要是指政策应与国家宪法和现行法律相一致,在内容上不发生抵触。
A、合法的决策主体B、合法的政策内容C、合法的程序D、政策法律化答案:B第5题影响政策执行协调性的因素很多,最为主要的因素是()。
A、大众传媒因素B、领袖个人因素C、国际环境因素D、制度性因素答案:D第6题()是政策过程的关键环节。
A、政策制定B、政策执行C、政策评估D、政策监控答案:B第7题在执行群体中的个体互补中,如何发挥女性在执行群体中的作用,形成优化效应,是目前执行工作面临的一项挑战。
这句话强调的是()。
A、知识互补B、能力互补C、年龄互补D、性别互补答案:D第8题(),做到有的放矢,这是对执行的最基本要求。
A、注意政策整合B、明确既定目标C、实施反馈控制D、在摸索中前进答案:B第9题由政策对象通过亲身感受和了解对政策及其效果予以评定的方法是()。
A、专家判断法B、对象评定法C、前后对比法D、自我评定法答案:B第10题()是政策评估的先决条件。
A、指标的确立B、全面的信息C、有效的测定D、客观的分析答案:A第11题在预测性评估的常用方法中,()是对政策方案的各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对比。
2011-2012第一学期《公共政策概论》作业一
![2011-2012第一学期《公共政策概论》作业一](https://img.taocdn.com/s3/m/354e41c7d5bbfd0a79567388.png)
2011-2012第一学期《公共政策概论》作业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20世纪50年代提出区分公共与私人物品的代表性观点的是( C )A 亚当·斯密B 杜威C 塞缪尔森D 布坎南2.上图的理论模型指的是( C )A 系统理论模型B 精英理论模型C 团体理论模型D 渐进主义模型3.在政策客体的立体运行层面上,政策过程的起点是( D )A公民B社会公共问题C目标团体或政策标的物D利益矛盾4.美国总统制是一种最典型的( A )A首长制 B委员会制C集权制D分权制5.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的理论是(D)A组织理论 B演进理论 C行动理论 D交易理论6.监控的根本目的是( A )A纠正系统偏差 B保障系统目标的实现C实现政策的合法化D实现政策终结7.我国通过法律监督、财政监督、人事监督和工作监督等,影响、制约或控制其他国家机关的组织机构是(D)A 中国共产党B司法机关C政府机关D人民代表大会8. 公共政策终结的最果断的方式是( D )A公共政策替代 B公共政策分解 C公共政策缩减D公共政策废止9.关注“这是什么、什么时候、什么程度、什么后果”等问题的政策分析方法属于( A )A行为研究B价值研究C规范研究D可行性研究10. 德尔菲法最初被运用于对( B )A社会问题的预测B军事问题的预测C经济问题的预测D政策问题的预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公共政策从层次上可以分为(ACD )A 元政策B 大政策C 基本政策D 具体政策E 土政策2. 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体现在( CE )A 决定着公共政策的政治性质B 决定着公共政策的民主化程度C 决定公共政策运行的智力条件D 决定着公共政策合法化程度E 影响公共政策运行的伦理、心理条件3.思想教育手段常用的基本形式有(ABCD )A制造舆论B说服教育C协商对话D奖功罚过E强制推行4.公共政策的评估标准有(ABCDE )A生产力标准 B效益标准 C效率标准D公平标准 E政策回应度5. 对公共政策终结存在抵触心理的原因主要有(ABC )A利益因素B习惯C认知D社会团体E传播媒介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林布隆提出的“渐进模型”具有哪些特征?答案:(1)要求决策者必须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2)注重研究现行政策的缺陷;(3)强调目标与方案之间的相互调适。
公共政策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公共政策导论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fd0568ff00bed5b9f31d9d.png)
1、什么是公共政策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动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2、应从哪些方面把握公共政策的含义?答案:1 a 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从政治概念的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讲,公共政策是解决冲突性要求并为合作提供激励的一种行动模式。
广义的政策概念具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首先,政策是一种社会活动,而不是单一的或孤立的事件。
其次,政策产生于两种需要的其中一种,或者是协调冲突性要求,或者是为集体活动建立激励机制。
b 从市场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角度)2 (1)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他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并且由行政人员(国家公务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2)美国政治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在创立政策学科时曾提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
”(3)加拿大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分配。
(4)美国学者托马斯·戴伊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决定不做的事都是公共政策。
综上所述,公共政策简单定义为: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方案获行动准则。
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3、如何从“公共”概念理解公共政策?a公共空间----公共政策应该在公共空间发挥作用; b公共物品----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 c公共职能----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上的; d公共问题----公共政策要处理的是公共问题而不是私人问题; e公共利益----有效解释国家存在的正当性,是界定公共政策必要性的主要界定,是把握公共政策目标性的主要依据; f 公共权力----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利,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利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g公共秩序----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共同确定。
华师 2011秋《公共政策导论》满分作业
![华师 2011秋《公共政策导论》满分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eb22791a7e21af45b307a8d2.png)
.第题
将旧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解成几部分,每一部分独自形成一项新的政策,该种做法属于政策终结形式中的()。
.替代
.分解
.合并
.缩减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第题
传统理性模型对人的假设是()。
.经济人
.道德人
.行政人
.社会人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第题
根据政策评估的结果,采取渐进方式,对现有政策加以补正、修正,这种做法属于()。
.政策均衡
.政策终结
.政策持续
.政策调整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第题
“无批评”原则典型地运用于()中。
.头脑风暴法
.哥顿法
.零起点法
.对演法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第题
政策持续是一把双刃剑,它的一个消极后果就是可能导致()
、政策断
裂
、政策僵化
、政策均
衡
、政策失效
.政策断裂
.政策僵化
.政策均衡
.政策失效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第题
由群体成员对所有自己认为可以接受的方案投赞成票,得票最多的备选方案胜出,这种择案方法称作()。
.正负表决法。
【奥鹏】[华中师范大学]《公共政策导论》在线作业-0001‖满分参考
![【奥鹏】[华中师范大学]《公共政策导论》在线作业-0001‖满分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63fce5f3763231126fdb1128.png)
华师《公共政策导论》在线作业-0001( )是指基于某种成见对人做出判断的心理过程。
选项A:从众效应选项B:首因效应选项C:近因效应选项D:定型效应正确选项 :D小组意识模型是由谁提出的?( )选项A:西蒙选项B:詹尼斯选项C:托马斯.戴伊选项D:布隆正确选项 :B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 )选项A:直觉思维选项B:创造性思维选项C:灵感思维选项D:豁然开朗思维正确选项 :C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 )选项A:拟定政策方案选项B:评估政策方案选项C:确定政策目标选项D:择定政策方案正确选项 :C政策评估过程也是一个( )。
选项A:辩护过程选项B:展示过程选项C:整合过程选项D:反馈过程正确选项 :D政策主体与客体呈现周期性更迭变化,这种政策周期应属于( )选项A:阶段性周期选项B:功能性周期选项C:反复性周期选项D:结构性周期正确选项 :C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选项A:功能取向选项B:过程取向选项C:结构取向选项D:目标取向正确选项 :D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 )思维规则和手段。
选项A: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选项B:自觉性、客观性与直接性选项C:自觉性、概括性与直接性选项D:概括性、间接性与主观性正确选项 :A在政策研究中,政策、制度、法律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
选项A:矛盾关系选项B:等价关系选项C:平行关系选项D:交叉关系正确选项 :D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 )。
选项A:基础型政策理念选项B:发展型政策理选项C:理性型政策理念选项D:综合型政策理念正确选项 :C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有( )选项A:选民选项B:立法机关选项C:利益集团选项D:行政机关E:领袖人物正确选项 :B,D,E政策评估的功能包括( )。
选项A: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选项B:政策评估是合理配置政策资源的基础选项C: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未来走向的主要依据选项D:政策评估有不可以促进政策的科学化进程。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2———4.doc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2———4.doc](https://img.taocdn.com/s3/m/f8db92744a7302768e9939a0.png)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2———4公共政策概论作业2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五至第七章之后。
题型:与期末考试一致。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
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
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制定的政策目标与方案是较为理想的结果,但在实际中却是行不通的。
2.德尔菲法:德尔菲方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
它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德尔菲法,又名专家意见法,是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团队成员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以反覆的填写问卷,以集结问卷填写人的共识及搜集各方意见,可用来构造团队沟通流程,应对复杂任务难题的管理技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说应当强调“(A)”。
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
A.公事公办B.积极介入C.不闻不问D.退避三舍2.(B)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A.克朗B.史密斯C.西蒙D.拉斯韦尔3.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D)。
A.响应B.深入C.反映D.内化4.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C)判断。
A.利益B.事实C.价值D.可行性5.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C)A.形象思维.立体思维C.灵感思维D.直觉思维6.政策评估是对政策()所做的分析。
A.问题B.结论C.方案D.目标7.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C)。
A.反映B.深入.内化D.响应8.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中有(A)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的。
A.四B.三C.二D.五9.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B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政策导论》期末考试必备通关指导7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政策导论》期末考试必备通关指导7](https://img.taocdn.com/s3/m/6e6900c3a5e9856a5712603f.png)
共 3 道大题,满分 100 分一、单选题(共 15 道小题,共 30 分)1. 从“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参与者”这个角度划分政策主体的是( )。
(2 分)A. 詹姆斯.E.安德森B. S.S.内格尔C. 查尔斯.林布隆D. 张国庆【答案】A【解析】从“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参与者”这个角度划分政策主体的是詹姆斯.E.安德森。
2. 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 )(2 分)A. 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感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B. 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C. 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D. 即人类的行动是无法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答案】B【解析】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3.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2 分)A. 拉斯韦尔B. 伊斯顿C. 戴伊D. 安德森【答案】B【解析】“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伊斯顿4. “上政策”是政策执行偏差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为( )(2 分)A. 象征式政策执行B. 残缺式政策执行C. 替代式政策执行D. 附加式政策执行【答案】D【解析】“上政策”是政策执行偏差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为附加式政策执行5. 新制度主义经常把文化称为( )。
(2 分)A. “软制度”B. “外在制度”C. “价值尺度”D. “道德约束”【答案】A【解析】新制度主义经常把文化称为包括各种具有法定权威性的公共部门。
6. 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 )(2 分)A. 直觉思维B. 创造性思维C. 灵感思维D. 豁然开朗思维【答案】C【解析】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灵感思维7. 在政策研究中,政策、制度、法律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
2011年秋社会政策形成性考核作业作完(新)
![2011年秋社会政策形成性考核作业作完(新)](https://img.taocdn.com/s3/m/dfe12804a6c30c2258019e07.png)
2011秋社会政策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形成性考核(一)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1、政策是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指导人们行动的各种(规则体系)。
2、(1873)年,德国学者成立了“德国社会政策学会”。
3、(社会求助政策)是社会政策早期形态,起源于1601年英国政府颁布的《济贫法》。
4、(父权主义)原则是整个封建传统社会、专制王国、乃至转型期社会的社会管理的核心原则。
5、1884年,在英国伦敦,卫伯夫妇发起成立了(费边社)。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分)1、作为一个概念,社会政策最早是由(A)学者提出的。
A、德国B、美国C、英国D、日本2、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颁布了(C),规定地方教区可以通过征收税收、接受捐赠、罚款等方式,对穷人实行救济。
A、《职工法》B、《安置法》C、《济贫法》D、《济贫法修正案》3、1834年,英国政府通过了(D),体现了自由主义思潮。
A、《职工法》B、《安置法》C、《济贫法》D、新《济贫法》4、在经历了大萧条后,1935年,美国实施了(D)。
A、《济贫法》B、《济贫法修正案》C、《斯宾汉姆兰法案》D、《社会保障法案》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C)奠定了英国20世纪40年代主要的社会福利模式。
A、《济贫法》B、《国民保险法案》C、《贝弗里奇报告》D、《社会保障法案》6、1948年,福利国家首先在(B)宣布建立。
A、美国B、英国C、德国D、日本三、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关于公共政策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BCD)A、由政府和权威部门制定B、权威性C、公共性D、价值选择2、1563年,英国颁布了《职工法》,它由(ABC)构成。
A、强迫劳动B、七年的学徒制C、官员鉴定的工资制度D、最低工资标准制3、1880年代,德国政府颁行了(ABD),标志着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
A、疾病保险法B、工伤保险法C、失业保险法D、养老和残疾保险法4、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了(BCD)原则,奠定了后来社会救助的基本模式。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公共政策导论》在线作业1-0005‖满分参考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公共政策导论》在线作业1-0005‖满分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e25ac0d6ed630b1c58eeb5a8.png)
公共政策导论在线作业1-0005在社会问题的认定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选项A:社会公众选项B:民主党派选项C:有影响力的人物选项D:权力正确选项 :C()是指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选项A:环境选项B:生态选项C:公共政策选项D:政策环境正确选项 :D投票规则的主要功能在于()选项A:加总个人偏好找到共同利益选项B:保持形式公正选项C:降低决策成本选项D:帮助人们确定偏好顺序正确选项 :B“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选项A:拉斯韦尔选项B:伊斯顿选项C:戴伊选项D:安德森正确选项 :B以“破字当头,突破定势思维,一切从零开始”为宗旨的思维方法属于()选项A:对演法选项B:哥顿法选项C:头脑风暴法选项D:零起点法正确选项 :D()的客观存在及其主观认定被普遍认为是政策过程的起点。
选项A:政治问题选项B:政治目标选项C:社会问题选项D:社会利益正确选项 :C在任何决策过程中,什么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
选项A:简化对象、理清关系选项B:增加不确定性选项C:消除各种局限选项D:确定唯一的结果正确选项 :A任何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任何组织的建立于扩展,都是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的选项A:政治选项B:法律选项C:经济选项D:行政正确选项 :B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选项A:渐进主义模型选项B:理性主义模型选项C:规范最佳模型选项D:政治系统模型正确选项 :A针对相同或相似的政策问题和政策目标群体,不同的机构或部门分别制定并执行各自的政策的是()选项A:政策资源的混合性选项B:政策资源的广泛性选项C:政策资源的重叠选项D:政策资源的复杂性正确选项 :C( )是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选项A:公共政策选项B:公共物品选项C:法律选项D:政府机构正确选项 :A政策执行者经政策评估后,发现一些政策已经过时、多余、失效、或引发了重大的不良后果,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终止的行为是政策的选项A:终结选项B:废止选项C:替代选项D:合并。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政策导论》期末考试必备通关指导3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政策导论》期末考试必备通关指导3](https://img.taocdn.com/s3/m/daddd3628762caaedc33d43f.png)
共 3 道大题,满分 100 分一、单选题(共 15 道小题,共 30 分)1.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2 分)A. 拉斯韦尔B. 伊斯顿C. 戴伊D. 安德森【答案】B【解析】“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伊斯顿2. 在政策评估中,考察既定政策目标实现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是件估( )(2 分)A. 政策效率B. 政策效益C. 政策效能D. 国应的充分性【答案】D【解析】在政策评估中,考察既定政策目标实现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是件估国应的充分性3. 下列对逻辑思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2 分)A. 逻辑思维表现为一种抽象思维B. 逻辑思维表现为一种概念思维C. 逻辑思维表现为一种非理性思维D. 逻辑思维实质上是一种辩证的思维【答案】C【解析】逻辑思维表现为一种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表现为一种概念思维;逻辑思维实质上是一种辩证的思维。
4. 现代政策研究最早兴起于( )。
(2 分)A. 德国B. 中国C. 英国D. 美国【答案】D【解析】现代政策研究最早兴起于美国。
5. 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 )(2 分)A. 拟定政策方案B. 评估政策方案C. 确定政策目标D. 择定政策方案【答案】C【解析】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确定政策目标6. 政策终结心理方面的障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不属于其中的是( )。
(2 分)A. 社会中的政策收益者B. 政策制定者C. 政策执行者D. 社会中的政策受害者【答案】D【解析】政策终结心理方面的障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社会中的政策收益者、政策制定者、政策执行者。
7. 以下组织院于强制性公共组织的是( )(2 分)A. 学校B. 工会C. 行政机构D. 妇联【答案】C【解析】以下组织院于强制性公共组织的是行政机构8. 公共利益是公众( )的资源和条件。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次作业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第一次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37964852d380eb62946dbd.png)
公共政策概论第1次形成性考核作业单项选择题:第1题: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3分)A、奖励性B、温和性C、权威性D、惩罚性第2题:“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最早提出的。
(3分)A、伊斯顿B、西蒙C、拉斯韦尔D、史密斯第3题:以下关于伍德罗·威尔逊的表述,哪项不符合实际?(3分)A、伍德罗·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B、伍德罗·威尔逊曾任美国总统C、伍德罗·威尔逊是美国著名学者,曾发表《行政研究》,被视为西方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研究的开端。
D、伍德罗·威尔逊是美国共和党人。
第4题:公共政策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3分)A、政府B、企业C、个人D、社会组织第5题:()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3分)A、非政府组织B、非营利组织C、政府主体D、社会公众第6题: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
(3分)A、被管理者B、对立者C、被统治者D、伙伴第7题: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是(),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3分) A、权力B、利益C、关系D、制度第8题: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两种具体形式。
(3分)A、个人不负责制B、个人负责制C、个人与集体共同负责制D、集权制第9题: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
(3分)A、秘书B、助手C、领导者D、外脑第10题: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权力的分化,已经行政部门的分化。
(3分)A、利益群体B、压力集团C、行政D、社会团体多项选择题:第1题: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3分)A、选择B、综合C、分配D、落实E、第2题:政策的导向是()的导向。
(3分)A、文化B、观念C、条件D、行为E、第3题: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3分)A、社会名流B、准公共政策主体C、社会公众D、核心主体E、业经济的新型经济形态。
华师《公共政策导论》在线作业.doc
![华师《公共政策导论》在线作业.doc](https://img.taocdn.com/s3/m/23542ebdaf45b307e87197dd.png)
1.( )是指基于某种成见对人做出判断的心理过程。
A.从众效应B.首因效应C.近因效应D.定型效应【参考答案】: D2.小组意识模型是由谁提出的?( )A.西蒙B.詹尼斯C.托马斯.戴伊D.布隆【参考答案】: B3.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 )A.直觉思维B.创造性思维C.灵感思维D.豁然开朗思维【参考答案】: C4.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 )A.拟定政策方案B.评估政策方案C.确定政策目标D.择定政策方案【参考答案】: C5.政策评估过程也是一个( )。
A.辩护过程B.展示过程C.整合过程D.反馈过程【参考答案】: D6.政策主体与客体呈现周期性更迭变化,这种政策周期应属于( )A.阶段性周期B.功能性周期C.反复性周期D.结构性周期【参考答案】: C7.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A.功能取向B.过程取向C.结构取向D.目标取向【参考答案】: D8.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 )思维规则和手段。
A.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B.自觉性、客观性与直接性C.自觉性、概括性与直接性D.概括性、间接性与主观性【参考答案】: A9.在政策研究中,政策、制度、法律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
A.矛盾关系B.等价关系C.平行关系D.交叉关系【参考答案】: D10.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 )。
A.基础型政策理念B.发展型政策理C.理性型政策理念D.综合型政策理念【参考答案】: C11.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有( )A.选民B.立法机关C.利益集团D.行政机关E.领袖人物【参考答案】: BDE12.政策评估的功能包括( )。
A.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B.政策评估是合理配置政策资源的基础 C.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未来走向的主要依据 D.政策评估有不可以促进政策的科学化进程【参考答案】: ABC13.下列哪些属于官方决策者( )。
大学考试试卷《公共政策导论》及参考答案
![大学考试试卷《公共政策导论》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fb53cdaeaad1f346933f4e.png)
公共政策导论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1.美国著名学者威廉•邓恩称公共政策学为()。
A. 应用伦理学B. 理论伦理学C. 科学伦理学D. 社会伦理学2.“土政策”就是()的一种表现形式。
A. 象征性政策执行B. 附加式政策执行C. 选择性政策执行D. 替代性政策执行3.毛泽东认为,民主集中制原则作为中共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我们的根本()A. 政策制定原则B. 政策评估原则C. 政策决策原则D. 政策执行原则4.劳伦斯·林恩在()一书中提出了公共政策学与公共管理学融合的思想。
A. 政策组织B. 管理公共政策C. 公共管理政策D. 自由社会的法学5.公众意志的表达,除了定期选举之外,更经常的方式是()。
A. 反抗B. 呼吁C. 起义D. 罢工6.政策执行最终要依靠()。
A. 政策制定者B. 执行机关C. 政策客体D. 利益集团7.一项公共政策形成的一个周期是()A. 制定—执行—评估—终结B. 制定—评估—执行—终结C. 制定—评估—终结—执行D. 制定—执行—总结—评估8. 政府的环境保护政策的规范作用,体现在() A. 控制经济慢速发展或不发展 B. 对排污企业的限制作用 C. 环境第一,经济可以不发展 D. GDP发展上去才是硬道理9.“KT法”的中心思想是()A. 问题诊断B. 分析问题时急于求成C. 分析问题时随意猜测D. 强调条理化的、一步一步的逻辑推理10.现代政策研究组织是以()为核心A. 政策研究B. 政策制定C. 政策评估D. 政策设计11.公共政策具有动态性、稳定性和()。
A. 激进型B. 渐进性C. 不稳定性12. 政策调整就其性质而言,是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需要遵循() A. 决策严格的程序 B. 再决策严格的准则 C. 再决策严格的程序 D. 决策严格的准则13. 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组织准备首要的任务是() A. 确定公共政策执行机构 B. 选人用人 C. 物质准备 D. 制定必要的管理制度14. ()标准是指政策效益与政策投入之间的比率关系 A. 政策效益 B.政策效率 C. 政策投入 D. 公平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策、计划生育政策、“一国两制”政策属于()A. 总政策B. 基本政策C. 具体政策D. 政治政策16.()是财团和知识界的主要纽带A. 学术团体B. 专业学会C. 慈善会D. 基金会17. 我国的公费医疗政策的改革,属于公共政策终结的()形式 A. 政策废止 B. 政策替代 C. 政策合并 D. 政策分解18.北京零点调查集团是()的。
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推荐)
![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ed11b22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65.png)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1时刻:学习完教材第一至第四章之后题目:请联系某一个体方案,讨论决策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预备于集体讨论相结合〕。
要求每一位学员都提交讨论提纲,提纲包括以下内容:1.联系实际的例子。
2.个人的讨论提纲。
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教师依据每一位学员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给每一位学员评分。
要求能够完整正确地指出决策方案应包括的内容,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充分证实其瞧点。
1992年6月1日,?广州市销售燃放烟花爆竹治理 ?实施,引发了全国的“禁放〞潮。
1993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北京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 ?,自当年12月1日起,北京市城八区为禁放烟花爆竹区。
在禁放区内,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准生产、运输、携带、储存、销售烟花爆竹。
此后,全国280多个都市政府相继出台了类似的。
禁放烟花爆竹出台后,在执行过程中碰到越来越多的咨询题,如何正确熟悉和处理这类咨询题,提高的执行力,已成为政府相关部门面临的一项挑战。
近些年春节期间的实际情况讲明,违反禁放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同时,有相当一局部都市政府在不同的程度上放宽禁放烟花爆竹的,准许居民在的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
北京市人民政府2005年对?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 ?即要修订。
据北京市法制办周继东主任介绍,修订的缘故是社会各界解禁的呼声越来越高。
通过以上那个事例讲明公共政策制定特别重要,要讲究四个原那么,既民主化原那么,标准化原那么、合法化原那么,公开化原那么。
要是当初制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遵守那个原那么可能就不用12年后再次修订,如此对公共立法资源造成了特别大的白费。
二.个人提纲:公共政策具体内容是由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终结等环节或时期所构成的有机系统。
〔一〕公共政策制定(1)民主化原那么。
(2)标准化原那么。
(3)合法化原那么。
(4)公开化原那么。
〔二〕公共政策执行共政策执行的手段(1)行政手段(2)经济手段(3) 手段(4)思想教育手段〔三〕公共政策评估科学的政策评估包括哪三个时期:①评估预备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第1题将旧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解成几部分,每一部分独自形成一项新的政策,该种做法属于政策终结形式中的()。
A.替代B.分解C.合并D.缩减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2.第2题传统理性模型对人的假设是()。
A.经济人B.道德人C.行政人D.社会人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3.第3题根据政策评估的结果,采取渐进方式,对现有政策加以补正、修正,这种做法属于()。
A.政策均衡B.政策终结C.政策持续D.政策调整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4.第19题“无批评”原则典型地运用于()中。
A.头脑风暴法B.哥顿法C.零起点法D.对演法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5.第35题政策持续是一把双刃剑,它的一个消极后果就是可能导致(B )A、政策断裂B、政策僵化C、政策均衡D、政策失效A.政策断裂B.政策僵化C.政策均衡D.政策失效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6.第36题由群体成员对所有自己认为可以接受的方案投赞成票,得票最多的备选方案胜出,这种择案方法称作()。
A.正负表决法B.孔多塞标准C.博尔达计数D.同意表决法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7.第37题我国的行政首长负责制体现了()。
A.多数原则B.赞成投票制C.等级决定制D.末位淘汰制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8.第38题认知均衡理论的提出者是()。
A.海森堡B.海德格尔C.海默D.海德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9.第39题光环效应最突出的特征是()。
A.客观和中肯B.极端和绝对C.相对和主观D.以上都不对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10.第40题两个好处都想要,因不可同时兼得而产生的矛盾心理属于心理压力中的()。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前后冲突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11.第41题英雄史观最为近似于下列哪种模型的观点()。
A.理性模型B.渐进模型C.精英模型D.团体模型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12.第42题采用匿名通信和反复征求意见的形式,让专家们在彼此隔离情况下交换意见的预测方法是()。
A.专家会议法B.正负表决法C.德尔菲法D.同意表决法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13.第43题政策评估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A.计划与准备B.组织与实施C.总结与报告D.搜集信息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14.第44题人们把决策活动中冠冕堂皇地进行拖延的做法喻为()。
A.新闻效应B.黄灯效应C.红灯效应D.乐队效应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15.第45题提出满意模型的学者是()。
A.西蒙B.詹尼斯C.林布隆D.托马斯?戴伊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16.第46题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环境是()。
A.地理环境B.国际环境C.经济环境D.政治环境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17.第47题下列()政策不同于其它选项。
A.例行政策B.常规政策C.程序性政策D.初始政策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18.第48题外部评估最主要的形式是()。
A.学术团体评估B.高等院校评估C.委托评估D.专家评估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19.第49题“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A.拉斯韦尔B.伊斯顿C.戴伊D.安德森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20.第50题政策规划的第一步工作是()。
A.设计政策方案B.选择政策方案C.确定政策目标D.评估政策方案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21.第4题从产业革命到20世纪初,直接为公共政策研究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是()。
A.亚当?斯密B.克劳塞维茨C.卡尔?马克思D.马克斯?韦伯E.托克维尔您的答案:A,B,C,D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22.第5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策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A.人大决定B.基本法C.一般法律D.地方性法规E.宪法您的答案:A,B,C,E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23.第6题从形式上看,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在横向结构上有哪几部分组成()A.立法决策B.党的政策C.人大决策D.行政决策E.司法政策您的答案:B,C,D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24.第7题当代中国的行政决策的主要形式有()。
A.行政法规B.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C.部门规章D.地方性规章E.地方性行政措施、决议和命令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25.第8题下列对象征性政策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它的存在只具有符号作用B.其目标在于产生物质性效果C.其目标在于影响公众的价值观念D.政府根本不想去实施象征性政策E.政府想做,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您的答案:A,C,D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26.第9题依据政策的社会内容的不同,公共政策可划分为如下哪些基本类型()A.政治政策B.经济政策C.社会政策D.教育、科技、文化政策E.优抚政策您的答案:A,B,C,D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27.第10题从广义角度而言,公共政策的合法化过程包括()。
A.政治系统的合法化B.公共政策的合法化C.评估政策方案D.宣传政策主张E.政策对象范围的扩大您的答案:A,B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28.第11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政策评估决定了政策必然终结B.政策评估决定了政策必然调整C.政策评估决定了政策必然延续D.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E.政策评估是合理配置政策资源的基础您的答案:D,E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29.第12题下列哪些政策属于政治政策()A.工业政策B.外交政策C.国家安全政策D.政党政策E.社会保障政策您的答案:B,C,D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30.第13题后行为主义时期,在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公共政策学在方法论上的多样化主要表现在()。
A.行为主义方法论B.公共选择方法论C.博弈论D.个案研究法E.历史唯物主义您的答案:A,B,C,D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31.第14题在现代民主国家中,政策议程通常为如下哪两类()A.系统议程B.政府议程C.行政议程D.司法议程E.立法议程您的答案:A,B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32.第15题边界分析法往往有下列哪些步骤组成。
()A.相关性分析B.层次性分析C.饱和抽样D.诱导性提高E.边界估计您的答案:C,D,E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33.第16题通常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主体主要有()A.政治领袖B.政党组织和利益集团C.民意代表和大众传媒D.各类政策研究组织E.政府部门本身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34.第17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定型效应的是()。
A.种族成见B.职业成见C.指鹿为马D.性别成见E.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您的答案:A,B,D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35.第18题政策议程的内在引发机制包括()。
A.自然灾害B.生态变迁C.国际冲突D.科技方面的重大变革E.战争您的答案:A,B,D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36.第20题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有()。
A.立法机关B.选民C.利益集团D.领袖人物E.行政机关您的答案:A,D,E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37.第21题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从众效应的有()。
A.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B.谢利夫的光点实验C.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D.阿西的线条判断实验E.我思故我在您的答案:B,D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38.第22题公共政策在纵向结构上由哪几个层级构成。
()A.中央政策B.省政策C.市政策D.地方政策E.基层政策您的答案:A,D,E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39.第23题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有()A.管制功能B.引导功能C.调控功能D.分配功能您的答案:A,B,C,D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40.第24题政策终结的主要形式有()。
A.妥协B.替代C.合并D.分解E.缩减您的答案:B,C,D,E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41.第25题政策主体中的非官方参与者包括()。
A.政党B.利益集团C.思想库D.大众传媒E.公民个人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42.第26题美国学者罗杰·科布以政策诉求为标准提出的建立政策议程的类型包括()。
A.自上而下型B.自下而上型C.外在创始型D.政治动员型E.内在创始型您的答案:C,D,E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43.第27题政策规划的原则包括()。
A.信息原则B.系统原则C.客观原则D.效益原则E.可行原则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44.第28题在下列政策系统内,表现为政策的塔形结构的有()。
A.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B.战略––––策略––––战术C.中央政策––––地方政策––––基层政策D.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您的答案:A,B,C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45.第29题以一项政策谋求达到的目标的数量为标准,公共政策可分为()。
A.单目标政策B.双目标政策C.多目标政策D.确定型政策E.不确定型政策您的答案:A,C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46.第30题确定政策目标要遵循的原则是()A.实事求是B.面向未来C.系统协调D.明确具体E.伦理考量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47.第31题政策方案的设计必须注意以下原则()A.紧扣政策目标B.规划多重方案C.方案彼此独立D.方案要有创新E.方案切实可行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48.第32题制定评估方案具体包括哪些工作()。
A.描述评估对象B.阐述评估目的C.建立评估标准D.选择评估方法E.确定评估目标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49.第33题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有()A.关联性B.主观性C.人为性D.历史性E.动态性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50.第34题影响决策者行为的价值观包括()。
A.政治价值观B.组织价值观C.个人价值观D.公众价值观E.意识形态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