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

合集下载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论文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论文

天⼈合⼀哲学思想的论⽂ ⼈与⾃然、⼈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们关注的焦点,中国传统⽂化的“天⼈合⼀”思想似乎正成为解决此问题的良⽅。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天⼈合⼀哲学思想的论⽂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天⼈合⼀哲学思想的论⽂篇⼀ 【摘要】⼈与⾃然、⼈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们关注的焦点,中国传统⽂化的“天⼈合⼀”思想似乎正成为解决此问题的良⽅。

但“天⼈合⼀”思想产⽣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现代社会不同,所以必须正确解读这⼀思想,既看到其局限性,⼜要吸取其合理成分。

【关键词】“天⼈合⼀” “主客⼆分” ⽣态⽂明 “天⼈合⼀”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对于“天⼈合⼀”,国学⼤师季羡林认为“这个代表中国古代哲学主要基调的思想,是⼀个⾮常伟⼤的、含义异常深远的思想”。

①“天⼈合⼀”作为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学的基本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近年来,学者们从不同的⾓度对儒家“天⼈合⼀”思想进⾏剖析,本⽂总结归纳了学者对“天⼈合⼀”思想的不同理解,认为对儒家“天⼈合⼀”思想的解读应根据社会的客观状况进⾏认识。

儒家“天⼈合⼀”思想的不同论述 学者对儒家“天⼈合⼀”观念从不同的⾓度作了论述,归纳学界的各种观念,主要有以下⼏种代表性的思想。

第⼀,将“天⼈合⼀”看作是处理⼈与⾃然关系的重要原则,因此奠定了现代⽣态⽂明的理论基础。

这种观点将“天”理解为⾃然之天,认为“天⼈合⼀”主张的是⼈与⾃然的和谐,⽽不是对⽴。

张载对“天”的论述成为理论基础,他认为,⼈与万物都是由⾃然和宇宙产⽣,是合为⼀体的。

张载《西铭》说:“乾称⽗,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德。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② 第⼆,将“天⼈合⼀”作为德性修养的最⾼⽬标,由此体现出现代⼈性修养的⽣态伦理智慧。

这种观点将“天⼈合⼀”的“天”理解为是伦理之天,德性修养的最终⽬标是与天道合⼀。

在传统⽂化中,孟⼦思想具有代表性。

“天人合一”在中国园林中的体现

“天人合一”在中国园林中的体现

“天人合一”在中国园林中的体现“不管在复杂的还是简单的情形之下,总是环境,就是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决定艺术品的种类;环境只接受同它一致的品种而淘汰其余的品种;环境用重重障碍和不断的攻击,阻止别的品种发展。

”(丹纳《艺术哲学》)在世界古典园林类型中,有意大利的台地园、法国的平地园、英国的牧园、日本的水石庭,育化在中华文化的肥壤沃土中的中国园林则是以“可居可游”的自然山水园为基本类型。

中国园林艺术创作的最高准则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得自然之道,获得人之精英,生成艺术生命,从自然中感悟出生命真谛、宇宙隐语,自然因人的情思而包裹感性及生命,由此孕育并上升为容量极大、辐射力极广的审美意象。

“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明·张潮《幽梦影》)“文人园是主观的意兴、心绪、技巧、趣味和文学趣味,以及概括创造出来的山水美。

”(汪菊渊《中国园林》)中国人这种深沉的山水自然意识,使中国园林成为自然山水园的精神发源地。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自然山水园中国的自然山水园的创作原则是“天人合一”哲学观念与美学意念在园林艺术中的具体体现,即纯任自然与天地共融的世界观的反映。

中国古代哲学宣扬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论命题,以天人合一为最高理想,体验自然与人契合无间的一种精神状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核心。

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对于“天”的认识并不一致,殷周时代的“天”有时指超自然的至上神(人格神)。

春秋战国时代的“天”,已经由至上神过渡到自然之天,即自然界的苍苍天空。

宋明时期,唯物主义思想家以“气”讲天,指物质世界之总体;唯心主义思想家以“理”讲天,指最高原理、最高理念。

对“天人合一”的内容所指也不同,如汉·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含牵强附会内容;宋·张载的“天人合一”,主要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认为天地犹如父母,天地与人都是气所构成,天地的本性与我的本性也是统一的,人民都是兄弟,万物是我的朋友。

“主客二分”与“天人合一”——从《浮士德》与《西游记》看中西文化差异性和互补性

“主客二分”与“天人合一”——从《浮士德》与《西游记》看中西文化差异性和互补性
从 《 社会契约论》到 《 论法的精神 》,从 《 独立宣言 》到 《 人权宣言》 ,从英 国资产阶级革命 到法 国大革
命 ,文学 、哲学、法律、政治都在 为人性 的解放和 自由服务 ,都是为 了追寻人的本质 。从这一点上说 ,在 西方文化的主流意识 中,人本身就 是一切 ,人本身就是 目的,与客体无关 ,主客体是分开的。 中国文化则不同 ,儒家文化倡导 “ 仁者 ,爱人”,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封建秩 序中的三纲五 常,
起源 于希腊 自然哲学 的主客二分思维是西方近代哲学的基 石,也是西方科 学文化 中的核心概念 。与此
相对 的天人合一是 中国哲学史上 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耳熟能详 的哲学命题 。季羡林先 生甚至认为 ,天人合 思想 是东方文明的主导思想 ,是东方综合 的思维模式的具体表现 。【 “ 国人特有 的整体式思维 的基本 l 中 J
也更有利于 中西文化 的研究和交流 。 正如有论者指 出的,“ 正的完整意义上 的形而上学及世界观 的建立 , 真 必然有待于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的真正的结合 ,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 中西哲学 的真正结合 。”[ 3 1
13 8 2年,中欧出版 了一部带有神魔色彩 的诗剧 《 浮士德》 ,被誉为欧洲 “ 近代人 的圣经 ”。 而 《 西
游记》是中国最具代表性 的神魔 小说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早在 19 年就 已问世 。从两部作品中看中 52
西文化差异 , 《 浮士德》有主客二分思维 的印记 ,而 《 西游记 》则 明显带有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子。
( )作 为 目的 的人和 作为工 具 的人 一 德 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康德提 出了 “ 人是 目的”而 不是工具的观点 。[ 《 5 】 爱弥儿》到 《 士德》, 从 浮

《乐记》音乐思想中的“天人合一”与《理想国》音乐思想中的“主客二分”比较共5页word资料

《乐记》音乐思想中的“天人合一”与《理想国》音乐思想中的“主客二分”比较共5页word资料

《乐记》音乐思想中的“天人合一”与《理想国》音乐思想中的“主客二分”比较音乐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的起源也如同其他艺术一样是起源于劳动,……所谓歌唱主要是对自然的、动物的声音的模仿”。

因此,从人类产生之初就产生了音乐。

随着音乐的产生,无论古希腊还是古代中国都产生了很多音乐论著,这些音乐论著所含的音乐思想多少都受了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主流的文化思想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反映那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和哲学思想。

一直以来都有“长期以天人合一为主导的中国哲学史”和“长期以主客二分为主导的西方哲学史”之说。

《乐记》是中国传统儒家音乐思想的代表作,现保存于《礼记》(在卷十一,题作乐记第十九)中,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集大成而又系统、完整的音乐专著,有着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和哲学思想。

同时,古希腊的另一位集大成者柏拉图也在代表作《理想国》中阐释其音乐思想。

而以《乐记》为代表的东方音乐思想和以《理想国》为代表的西方音乐美学思想恰好体现了中西哲学上的“天人合一”和“主客二分性”。

一、从音乐的本质中体现“天人合一”和“主客二分”音乐的本质,通俗地说就是音乐是什么,其来源或形式是什么。

根据《乐记?乐本》中“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谓之乐。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谓之音。

”按照叶朗先生的理解,这其中就包含了“第一,音乐是由人的心中产生的,是为了表达人的情感而产生的。

第二,人的情感的产生,是由于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

第三,音乐的产生,包含了一个由自然的‘声’到审美‘音’的转化过程”三层意义。

乐由心生,人心是表达人的情感,而情感的产生是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

这让全文的论述立足于一定程度的朴素唯物论的哲学基础之上,同时将人心与外物、主观与客观、自然与社会结合在一起。

实际就是体现中国哲学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实际上就是不分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而把两者看成一体。

”《乐记》对于音乐的本质体现了其天人合一的音乐美学思想。

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

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


苏格拉底简介
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源自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
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
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
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 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 者。
• 柏拉图(Plato,Πλάτων, 约 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 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 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 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 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 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另有其他概念包括:柏拉图主 义、柏拉图式爱情、经济学图 表等含义。

二元对立(binary opposition)最经典的例子, 是理性(rational)与感性(emotional)的二 分,而在西方哲学中,理性一向比感性获得 更高的评价。另一个例子,是存在(presence) 与缺少(absence)的二分,同样地,前者在 西方哲学中的地位远高于后者。这些“高等 理念”的相似性,例如前述的理性、存在, 和很多其他的如男性(与女性对立)、说话 能力(speech)(与写作能力(writing)对 立),被视为一种称为逻辑中心主义的西方 哲学思想的影响。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 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 响尤甚。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 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 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 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 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 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 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 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 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唯物
天人合一: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的,思 维反映存在,所以思维也应当是不断变化 的,与时俱进的。
“天”的字形也寓意了天人合人:一阴一阳 之谓道,阴阳可指天地,所以从天的字面来理解, 天本身就是天人合一的概念,天与地与人统一在 了一起。有阴有阳,有天有地有人,人在天地间 承载了特殊的使命、仁义、性命之理是人与生俱 来的责任。 从天人合一的探源来看,百家思想无从源于 此,所以说易经为“大道之源“一点也不为过。 儒家“仁者与天地万物一体”是天人合一观念的 最高体现,《礼记· 中庸》:“惟天下至诚,为能 尽其性。

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视角 (2)

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视角 (2)

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视角—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与西方主客二分思想的互补与融合万守宗摘要: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精神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史,遍及儒、道、佛家等各个流派,并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根源,而西方传统文化中的“主客二分”思想也是贯穿整个西方古代与近代文化思想史,遍涉各种哲学方向与派别,并成为西方文化的基础和根源。

因此,二者不仅体现了中西文化的本源性差异,也体现了中西方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差异。

西方传统的“主客二分”的思想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根源。

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人与自然整体与和谐的“天人合一”思想恰好可以弥补“主客二分”思维的缺陷。

但“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存在其自身的消极因素,因此,必须批判地继承和吸收“天人合一”思想,同时与西方文化进行交融,在超越传统的“主客二分”和“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人与自然关系。

关键词:天人合一,主客二分,人类中心主义,人与自然一、“天人合一”思想的概括及其存在的消极因素“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特征。

“天人合一”思想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始终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是中国人的本体论,它强调主客一体。

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最早提出了“知性则知天”的“天人合一”思想:“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

认为人性是天赋的,天与性相通;知性也就能知天。

道家也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 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

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西汉时董仲舒明确地提出了“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强调天道与人性的统一。

[1]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不同的学派对其阐述有不同的内容,但一般包括以下有两层意思:第一,万物统一论。

西方古代自然观和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异同

西方古代自然观和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异同

西方古代自然观和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异同1 中西自然观历史渊源的差异1.1东方的“天人合一”和西方的主客二分学说毫无疑问,东西方的自然观无疑是奠基在以上的两个观点。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即所谓“靠天吃饭”。

农业、土地与民生息息相关,所以就形成了“天人合一”这一中国文化的精髓。

即把人与自然视为和谐统一的整体,人类文化与天命自然统一。

“天”是指外在于人类的客观世界, 即大自然界。

“人”则是指人类或人类社会。

所谓“天人之际”则以此为本意。

对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中西方有不同的取向。

如果说, 西方强调对立的一面, 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和征服, 那么, 中国哲学则强调天与人统一的一面, 强调人对自然的崇尚和协调。

这里具有典型意义的是道家和儒家的思想。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主旨是崇尚自然,反对对自然的干预,追求对自然本性的顺从。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认为人、地、天都统一于“道”,而“道”又是自然的, 人应当顺应自然, 不可有意作为。

老子反对人为, 所以菲薄智识技巧。

老子自然观的中心是“抱朴”, 返朴归真是他的理想境界。

庄子则将天人对举, 并赞叹自然之伟大, 悲悯人类之渺小。

《庄子·外篇》云:“有天道, 有人道。

无为而尊者, 天道也; 有为而累者, 人道也。

”天道为尊, 人道有累, 庄子主张“不以心捐道, 不以人助天”, 即不以人力改变自然, 这与欧洲近代自然观是迥然而异的。

庄子认为,真正有修养的圣人是不参与大自然的造化过程的, 而是安然地随顺自然, 任变而终, 这就是人与天为一, 如果硬要有所作为, 终究会有不良的结果。

道家的天人合一学说是消极无为的, 在天人关系上, 只见于天而无见于人, 尊天抑人是显而易见的,但是, 庄子明确提出天与人应统一起来,主张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一致, 这表明其消极无为的思想又不乏合理的因素。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比道家积极得多。

道家的天人合一说完全取消了人的能动性, 顺自然无所为。

【精选】生态文明与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精选】生态文明与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近百年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

但与此同时,全球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激化,生态问题已成为目前人类所关注的一个严峻而紧迫的问题。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问题,“天人合一”是其核心思想。

这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它对于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所产生的负面效应,重新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建设当代生态文明文化,仍具有借鉴价值。

一、中华民族“天人合一”思想历史渊源概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源远流长。

早在西周时代,就有诗云:“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明确提出“天人协调”思想的则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周易》。

后来孔子提出了“天地之大德曰生”、“与天地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的“天命论”,从天道和人道的整体和谐来考察人的行为的合理性,用伦理态度对待自然。

老子提出 “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的自然观,要求放弃人为,顺应自然,认为放弃人为可以达到“与天合一”的境界。

汉代董仲舒提出“人副天数”,在儒家思想史上第一次明确将人类的伦理视野推广到天地之间,即认为道德伦理不仅存在于人际之间,也存在于天地生态系统之间,且天地生态系统这种伦理关系是“与生俱来”。

宋代的张载、二程(程颢、程颐)扬弃了董仲舒的粗陋形式,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概念。

可见,华夏文明的“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世界的有机生成而不是机械组合性,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界与人是紧密相连不可分离的,追求天地整体的和谐。

倡导人类合理地利用自然事物,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无限制地、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界,破坏自然界。

因此,与主客二分、天人对立的西方近代思想相比,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思维方式更符合现今这个复杂世界的真实情况,也更有利于指导人们正确对待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寻求最后的庇护所。

“天人之际”、“天人合一”与“天人一也”(赵妙法)

“天人之际”、“天人合一”与“天人一也”(赵妙法)

现在,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一般场合,“天人合一”的说法很是流行,并认为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特点和长处。

当今的学术界的许多大人物都在这样地大谈特谈着。

例如,钱穆先生、季羡林先生和张世英先生都用“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或“主客二分”说中西文化的对立。

1991年,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1991年8月第四期,第93-96页)发表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篇文章:《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钱先生说:“在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

”“中国文化过去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对‘天’‘人’关系的研究。

中国人喜欢把‘天’与‘人’配合着讲。

我曾说‘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西方人喜欢把‘天’与‘人’离开分别来讲。

换句话说,他们是离开了人类讲天。

这一观念的发展,在今天,科学愈发达,愈易显出它对人类生存的不良影响。

”钱先生把“天”理解为“天命”,把“人”理解为“人生”。

季羡林先生则不同意钱先生的这种观点:“我不把‘天’理解为‘天命’,也不把‘人’理解为‘人生’;我认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我们人类。

天人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看来在这一点上我同宾四先生意见是不一样的。

”但是季先生并没有对“天人合一”的说法提出过不同意见,相反地是完全接受了这种说法的:“西方是‘一分为二’,而东方则是‘合二而一。

”“我理解的‘天人合一’是讲人与大自然合一。

”“据我个人的观察与思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是迥乎不同的,夸大一点简直可以说是根本对立的。

西方的指导思想是征服自然;东方的主导思想,由于其基础是综合的模式,主张与自然万物浑然一体。

”(以上参见季羡林等编选:《东西文化议论集》(上),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第81-83页)张世英先生则专门写了一本专著:《天人之际》(人民出版社,1995年)来讨论这个问题。

该书的中心思想是:人对世界万物的基本态度或关系有两种:一是主客二分,一是天人合一(指主客不分,物我交融)。

“天人合一”还是“主客二分”

“天人合一”还是“主客二分”

“天人合一”还是“主客二分”作者:吴歧范来源:《当代旅游(下旬)》2017年第09期人类任何自觉的行为,都是以认知为基础的。

不同文化在认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时,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最深刻的意义上决定着文化的精神气质与价值形态。

中西方哲学思维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中国哲学坚持有机整体的宇宙观,将人投入到自然中,以主体与客体的合一为认识的基本前提;而西方哲学则迷恋分解的方法,努力对事物作出本质的区别,以主客体的分离作为认识的基本前提;中国哲学思维喜欢用直觉体验的方式去认识事物,涵盖力极强、极灵活,也为认识主体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

西方哲学思维则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去认识事物,追求精确、可靠、稳定的知识,力求排除主体理解和阐释对象的任意性;中国哲学以“经世致用”为目标,致力于回答“怎么样”,关心物的功用,有意淡化“事实”和“超事实”的对立。

西方哲学则致力于回答“是什么”,它的兴趣在于事物的本质,试图穷尽事物的真理。

在这些不同中,最首要和起决定作用的是代表着中西思维方式根本差异的“天人合一”和“主客二分”说。

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思维首要的基本的特征在中国哲学中,“天”的含义非常丰富,“天人合一”也有着不同层面的意义。

(一)作为宇宙观“天”表示整个自然界,“天”是化生万物的本源,“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的整一、融通、赞化、共运的联系。

汉朝董仲舒首先明确提出“天人之间合而为一”,认为人与自然万物同是天造之物,禀一脉之气生,故人能与天地万物贯彻流通。

可是董仲舒的天有两个意义:一个是上帝;另一个是头上的青天。

他认为上帝就是头上的青天,头上的青天就是上帝,并认为上帝、头上青天与人有相似之处,“天人相类”,“人副天数”,天有许多数目,人体也表现了许多数位,彼此相合。

最显著的例子,天是每年有十二个月,人的身体上有十二根大骨头,这就跟天相符合了。

今天看来这种思想完全是牵强附会,是一种浅薄的思想。

陶渊明诗中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陶渊明诗中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2期历代文史陶渊明诗中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吴巍巍(湖北成宁学院,湖北成宁437000)提要:本文从意与境的交融及语言的自然天成两个方面对陶渊明诗中天人台一的艺术境界进行了阐述,认为正是这种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使陶诗在中国艺术园林中散发出永久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陶渊明;天人台一;主客二分;语言天成中图分类号:1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42(2006)02—76一皿收稿日期:2005--12--18作者简介:吴巍巍(1977一),女,湖北咸宁学院,人文学院教师。

老庄的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精髓,更是后人一直推崇的自由精神境界和审美境界。

然而无论是精神追求还是艺术审美追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却非易事,它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也不是经常能做到的。

而陶渊明在那个动荡黑暗的年代,能够独超众类,写出大量内容充实、贴近生活的田园诗,并在诗中创造出天人合一的诗意境界。

陶渊明作品中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首先表现在意与境的交融中。

陶渊明的艺术人生境界使他摆脱了以主客二分方式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习惯视角,而用一种审美观照的方式超越认识论中主客相互外在的关系。

陶渊明在审美观照中,是融自己的全部生命于自然中,忘掉了山、花与人的对立,所以他能超越周围事物的普遍性、重复性特征,在自己的性情的投射下,无论是山还是花都与人浑融为一。

试举其《饮酒》第五首中诗句为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两句诗如果用主客二分法来观照,这里的菊、东篱、南山都是一些零星的对象,事物有其可重复的属性而无审美意识可言。

从意义的角度来看,这两句诗不过是在陈述诗人在东篱下采菊时看到的景象。

显然,从这种主客二分模式来看此诗,它是极其平庸乏味的。

我们还是来看一下通过审美观照表达的超越认识对象之外的意境吧:秋高气爽.微风习习,山菊在东篱下迎风摇曳仿佛在招呼信步前来的诗人,诗人此时情趣盎然,神态闲逸,轻轻摘下那饱绽着笑容的菊花,诗人在与菊的默契中,偶然抬起头来见到对面安闲悠然的老朋友南山一片“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新)的和谐交流中,诗人、菊花、南山仿佛已不分彼此,浑融一体。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了解“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及其发展演变,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是有意义的。

今天我谈谈这个思想,并分析一下这个思想的现代意义。

先秦的“天人合一”思想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先秦、西汉初年和宋明时期。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史上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虽然中国古代也有“天人相分”的观念,但远不及“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深远。

“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溯源于商代的占卜。

《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殷人把有意志的神(“帝”或“天帝”)看成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万事求卜,凡遇征战、田猎、疾病、行止等等,都要求卜于神,以测吉凶祸福。

这种天人关系实际上是神人关系,由于殷人心目中的神的道德属性并不明显,所以殷人与神之间基本上采取了一种无所作为、盲目屈从于神的形式。

西周继承了商代的思想,天人关系还是一种神人关系,但有了新的发展。

西周时期的天命观明显地赋予神(即周人的“天”)以“敬德保民”的道德属性:“天”之好恶与人之好恶一致,“天命”与“人事”息息相通。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左传·僖公五年》)道德规范是有人格意志的“天”为“保民”而赐予人间的。

人服从天命,是一种道德行为,天就会赏赐人,否则,天就会降罚于人。

这就说明,“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西周的天命观中已有了比较明显的萌芽。

周公提出的“以德配天”,更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明确表达。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从开始起,就与道德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人为“神之主”(《左传·桓公六年》)的观点。

周内史叔兴说过:“吉凶由人。

”这意味着,先前的具有人格神意义的“天”遭到了质疑。

到后来,郑国子产更进一步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左传·昭公十八年》)这显然是一种贬天命、重人生的思想,但讲得极其朴素简单。

中西文化比较 第四章 天人合一与物我两分

中西文化比较 第四章 天人合一与物我两分

第四章天人合一与物我两分1、人与自然(人与天)思维方式2、人与社会(三层)3、人与人(我与他;我与我)第一节从宇宙观到认识论一、“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总结:“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哲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命题,它构成了一个阴阳、天人、形神、理物、道器、内外等重大范畴统一的宇宙。

二、二元对立的认识前提* 萨特“地狱就是他人”。

* 二元的对立还表现为人自身的分裂。

(灵肉分裂)* 伊壁鸠鲁“是生活愉快的乃是清醒的理性,理性找出了一切我们的取舍的理由。

”(中世纪灵与肉的分裂达到绝对的程度)第二节直觉思维与逻辑推理一、主观联系的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联想思维)是非逻辑的思维。

* 直觉思维十分重视为认识者留下广大自由的主观空间,有极强的主观性。

* 直觉体验的个体主观性是不确定的,认识本身也就有极大的随意性,灵活性,这也许是直觉思维具有创造力量的原因,是中国哲学思维的绝妙之处。

* 重视个体性的西方文化,在思想和情感方面给了个人以诸多的限制,而重视群体的中国文化则给了个人以更多的自由。

* 直觉思维具有立体有机联系的特征。

(1,2,3)* 因为它是主观的,顿悟式的,是难以言说的;它是个体化的,是无法概括的。

* 联系性是直觉思维达到认识目的重要途径。

1、这种联系性首先建立在宇宙整体论的观念上的一切都在联系中。

“‘气’充一切虚,贯一切实。

”气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它能贯穿一切有形无形之物。

2、思维的联系性还是互为因果,相互推动变化,彼此包容的联系;也是无所不在,超越时空、虚实的广泛联系。

3、中国思维的这种联系性还是辩证、转化的关系。

二、细剖精析的逻辑分析* 西方科学文化极发达,靠了两条重要的认知方法:一是可以理解的逻辑,一是可以控制的实验。

* 分析的方法包含两大步骤:1、细剖精析(* 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也不例外。

* 自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起,原子一直被认为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

)2、建立逻辑的认识系统(* 切割细分得到单一、确定的认识,使认识具有可靠性、明晰性,是认识更深入。

主客二分而不“裂”: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的本质区别

主客二分而不“裂”: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的本质区别

一这似乎是一个已经被普遍认同的信念了:西方的思维方式是主客二分式的,而中国的思维方式则是主客不分的,是“天人合一”的。

比如,张岱年说,“中国哲学,在根本态度上很不同于西洋哲学或印度哲学”的地方就在于中国是“天人合一”的,而西方则是主客二分的,“西洋人研究宇宙,是将宇宙视为外在的而研究之,中国哲人的宇宙论实乃以不分内外物我天人为其根本见地”[1](P7)。

成中英认为,西方思想的起点是“主体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分离”,它“要求对客观世界有一主客的分辨”;而中国则不是主客二分的,是“天人合一”的[2](P11)。

季羡林也多次讲,西方的思维方式是主客二分的,而中国是主客不分的,是“天人合一”的。

因而,主客不分这种思想便被很多人不假思索地接受了。

人们把这种思想移植到美学上,便认为这种“天人合一”是“中华美学之魂”,把中国美学看成是一种超越主客关系的美学。

他们认为,在中国美学里,尽管学派林立,思路各异,“但是强调从超主客关系出发去提出、把握所有美学问题却是其共同之处”,而“西方是从主客关系出发来提出、把握所有美学问题,从而总是追问美的本质以及如何认识美。

”[3](P148)由此,他们提出,西方是“有”的认知而中国是“无”的智慧,中、西美学的根本差异就是“主客二分”与“主客不分”。

人们似乎已经不怀疑这种西方“主客二分”,中国主客不分、“天人合一”的区分了,但这却恰恰是一个值得怀疑的命题!它是一种简单化的、片面化的甚至是有错误的概括。

因为它让人们错误地认为中国的思维方式就是主客不分的,而实际上中国一直都是有鲜明的主客之分的。

从总体上说中国的思维方式是“天人合一”的,倒也没有什么大问题,是有道理的。

但是,这个“天人合一”是怎样的“合一”却需要再深入的研究。

究竟是主客不分的“天人合一”,还是也有主客二分之后的“天人合一”,这却是一个不能简单化的大问题。

实际上,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不在于一个主客二分,一个主客不分,而在于西方主客二分之后,主体与客体走向分裂、分离与对立,而中国在主客二分之后,却一直在寻求这二者融合,因而没有走向对立、对抗与分裂,说中国是“天人合一”,应该是这个意义上的“合一”。

“天人合一”之儒家观点

“天人合一”之儒家观点

“天人合一”之儒家观点“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

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

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

“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

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

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

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

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

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在中国哲学史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第一个明确提出“天人合一”命题的是宋代哲学家张载。

他在其《张子正蒙·诚明篇》中说:“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可以成圣。

”然而追溯起来,无论是在《周易》的“天、地、人”三才观中,还是在孟子所说的“尽心、知性、知天”思想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天人合一”思想,都是对人在天地宇宙中的地位和人类的精神价值来源的探讨和研究。

毋庸置疑,“天人合一”强调“主客合一”,但这决不意味着其中仅仅存在“主客合一”而否认“主客二分”。

“六经之首”的儒家经典《周易》为例,其中将“天”、“地”、“人”并列谓之三才,这就显然将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天与地区分了开来;天和地作为客体,是主体认识和探究的对象,所谓“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即是主体探寻天地奥妙的方法。

由此可见,在认识论上,“天人合一”思想中是包含着“主客二分”这一点的,但儒家的这种“主客二分”仅仅是认识的起点,而不是最终的归宿。

美学第二讲:美在意象

美学第二讲:美在意象

人生在世:另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4、人生在世的基本状态时” 生烦死畏“。生烦,指的是 我们因为必然生存在已有的 世界之中而不能不与人打交 道,而不能不为之烦忧 5、死畏,指的是人必然面 对死亡而不能不产生的情绪。 6、勇敢者直面死亡而自我 赋予人生意义,无能者逃避 死亡而沉沦,因此而毫无意 义。 7、美的意义是让人摆脱烦, 也摆脱畏,是体验也是人生 意义完整的要素。
人生意义:无固定的“我”
1、过去不可追, 2、现在不可持, 3、未来不可知 人生将从何处获得意义?
人生在世:另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1、祛除主客二分给人带来 图 的附加的东西,人还剩下什 么?——人的存在 2、“人生在世”,意味着 人是世界的一部分,人不可 能与世界隔离,人必须在世 界之中获得自己人生的意义。 3、主客二分带来的只是世 界的残骸,在主客二分的世 界观影响之下,人们也遗忘 了自己还是一个完整的、生 在世的”人“
美学第二讲:美在意象(上)
一、“美是什么”的几种历史争论 二、从“主客二分”到“天人合一” 三、不存在实体化的、纯粹客观的美 四、不存在实体化的、纯粹主观的美 五、美在意象
一、“美是什么”的几种历史争论 两个派系:美在主观、美在客观
美在主观:1、美在客观的精神本体,代表人物 柏拉图、黑格尔等 2、美在主观心理:代表人物休谟等
美在客观:美在事物的客观属性:毕达哥拉斯 学派、亚里士多德、博克等。
二、从“主客二分”到“天人合一”
主客二分的观念
主客二分的含义:把世界万物看成与人处于彼此 外在的关系。世界与人没有必然的联系,人和世 界也没有必然的关系。 1、分割世界和人 2、人类中心论 3、认识是桥梁 后果:人与世界隔离,人在世的意义和价值得不 到保证,陷入了虚无主义的困局。

主客二分名词解释

主客二分名词解释

主客二分名词解释叶朗先生“美在意象”思想的系统构成,可以主要从对“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批判与否定以及对“意象世界”整体诠释两大部分组成,本文试从“主客二分”思想内容进行展开论述。

【关键词】主客二分;渊源;影响;批判关于“主客二分”美学思想的来源,“主客二分”思想起源于西方,直到海德格尔开始才慢慢看到“主客二分”思想的危害。

而美学这一学科也是在上世纪由西方传到中国的,而且在传播中并没有经历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所以不同门类的美学思想几乎是在同一个历史时期传入到中国。

而这样的传播方式,也导致了如今我国美学研究的现状,那就是传统美学思想的冷落和带有中国的东方文化色彩的美学体系的缺失。

在这种状况下,“主客二分”的思想也对美学研究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1.“主客二分”思想的核心观点其实从字面意思上就可以对“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形成一个较为简单的印象,就是将审美主体的“我”和世界分隔开来,把主体和客体看成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存在,然后用西方传统的客观的目光来审视这些主体或者这些客体的某些特点或者特性,去追寻所谓“美的本质”的问题。

因而无论认识美是主观的,还是美是客观的,其实都采用的是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来对美学的问题进行探索和思考的,而这,也就是主客二分思想的核心内容。

2.“主客二分”思想的历史渊源可以说,这种思维方式,是源于西方的,在西方历史上,柏拉图在《大西庇阿斯篇》中开始提出“美本身”的问题,并提出了他自己的观点,那就是“美是理念”,而这种理念是绝对客观的先于现实世界中美的事物而存在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柏拉图所认为的美的本质,是客观的。

而这种将主体和客体分开的美学研究方式,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提出了“美是和谐”的概念,在这之后的历史里,许许多多的研究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是都没能跳出这种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

直到海德格尔和萨特等人才开始对这种思维方式开始进行反思和批判。

萨特说:我们每一种感觉都伴随着意识活动,即意识到人的存在是“起揭示作用”的,就是说由于人的存在,才“有”万物的存在,或者说人是万物借以显示自己的手段,由于我们存在于世界之上,于是便产生了繁复的关系,是我们使这一棵树与这一角天空发生关系,多亏我们,这颗寂灭了几千年的星,这一弯新月和这一条阴沉的河流得以在一个统一的风景中显示出来;是我们的汽车和我们的飞机的速度把地球这个庞大的提及组织起来。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我们应该汲取这个古代先进思想的精神养料,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积极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关键词: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生态意义中图分类号:B028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3-随着工业化社会步伐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不断加剧,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害。

人们痛定思痛,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认识到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应是人们实践活动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维持人们可持续健康发展所必需。

实际上,在中国古代人们就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并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我们有必要对这种理念理解、把握,从古人那里汲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和智慧,以便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实践,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丰收。

一、“天人合一”的科学内涵“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先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认识,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思想命题是由北宋张载第一次明确、系统地提出的。

张载在其名篇《正蒙•乾称》里说:“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

”张载提出的这一重大而先进的哲学命题,体现了中国哲学重合轻分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表达了中国先辈“万物同源,和谐共处”的思想观念,同时亦揭示了中国哲学、中国文化包容宇宙、开拓进取的风貌特色与基本精神。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传统文化理念的优秀思想精髓。

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指明了人与自然应是和谐共处的关系,人凌驾在自然之上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其次,体现了人类生生不息、前仆后继,与天地万物共同存在、发展、创造的完美主义理想和拼搏进取精神;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这种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先进性和创造性。

中国哲人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命题的问题意识之一就是深刻认识到“天人一体”,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本是同根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主义 和批判种族理论中,对二元对立论的批判都 占了一个重要席位。批评者认为,对于很多 理念,如男性/女性,文明/野蛮,白种人/有 色人种的二分,为西方白种“文明人”的霸 权提供了借口。
后结构主义者对二元对立论的批判,并不是 单单持相反立场,而着眼于它的解体,而这 种解构被视为非政治化的——意思是,在本 质上,它对二元对立的任何一方都没有偏袒。 在一对二元对立的理论被视为自我矛盾,而 其价值相应下降的时候,理论便会自动解体。
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 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 说:“有人,天也;有天, 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 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 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 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 然不协调。人类行的目的, 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 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 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 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 的精神境界。
天人合一 弊端:主体性不强,以 致科学不发达,自有 创造性在超强的封建 专制制度下被抹杀了 好处:看问题全面,整 体性强,容易形成人 与自然的和谐对自然 是敬畏的。 主客二分 弊端:超强的人类中 心主义带来强烈的 自然灾害;极端个 人主义甚着把他人 也看作客体。 好处:主体性强,走 知识道路,具有创 造性。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 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 响尤甚。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 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 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 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 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 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 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 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 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在禅宗来看,人性本来就是 佛性,只缘迷于世俗的观念、 欲望而不自觉,一旦觉悟到 这些观念、欲望都不是真实 的. 真如本性自然显现,也 就达到最后成佛的境界,因 此,他们提出“烦恼即菩提, 凡夫即佛”.真正达到觉悟后 的境界是什么呢?从某种秤 谌看,仍有点象道家的一切 顺应自然之意。故禅宗语录 有言:“悟得来,担柴挑水, 皆是妙道。”“禅便如这老 牛,渴来喝水,饥来吃草。”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 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 之经,而民实则之。”;孟子“尽心、知性、知 天”;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制天命而用之”。 老子道德经讲求的无为而为,其本质也是人 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顺天地之规律,行仁义、性 命之使命,“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天地人三者道以贯之;即使被批为消极的 庄子,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也 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天人合一境界。
五行八卦,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养生观。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 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 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天人 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化寒热温 凉,做适当的调整.
瑜伽是东方最古老的强身术之一,起源于印度。
主客二分含义
两种 :
①主观和客观的区分:在本体论意义上是指思维与

苏格拉底简介
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
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
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
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
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 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 者。
• 柏拉图(Plato,Πλάτων, 约 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 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 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 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 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 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另有其他概念包括:柏拉图主 义、柏拉图式爱情、经济学图 表等含义。

二元对立(binary opposition)最经典的例子, 是理性(rational)与感性(emotional)的二 分,而在西方哲学中,理性一向比感性获得 更高的评价。另一个例子,是存在(presence) 与缺少(absence)的二分,同样地,前者在 西方哲学中的地位远高于后者。这些“高等 理念”的相似性,例如前述的理性、存在, 和很多其他的如男性(与女性对立)、说话 能力(speech)(与写作能力(writing)对 立),被视为一种称为逻辑中心主义的西方 哲学思想的影响。
天人合一vs主客二分
主客二分
传承天人合一的生存理性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 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 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 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 化的主体。
代表人物及思想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 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 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 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 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 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 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 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 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 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 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统 一
• 伊曼努尔· 康德(Immanuel Kant, 1724年4月22日—1804 年2月12日)德国哲学家、天文 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 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 美学的奠定者。他被认为是对 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 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 主要哲学家。
比较
唯物
天人合一: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的,思 维反映存在,所以思维也应当是不断变化 的,与时俱进的。
“天”的字形也寓意了天人合人:一阴一阳 之谓道,阴阳可指天地,所以从天的字面来理解, 天本身就是天人合一的概念,天与地与人统一在 了一起。有阴有阳,有天有地有人,人在天地间 承载了特殊的使命、仁义、性命之理是人与生俱 来的责任。 从天人合一的探源来看,百家思想无从源于 此,所以说易经为“大道之源“一点也不为过。 儒家“仁者与天地万物一体”是天人合一观念的 最高体现,《礼记· 中庸》:“惟天下至诚,为能 尽其性。
中国与西方相比主体性匮乏,大学 生具有依赖性,不敢踊跃表达自己的 思想,而受群体的束缚。掌握再多的 知识符号,若缺乏主体性,缺少创造 性这个民族也是很难进步的。 就主体性而言,中国就像一个先 天发育不良,后天营养不足,面黄肌 瘦,体弱多病的婴孩儿.
和事 然 全 的 一 观 他 不 我 谐关 的 面 理 的 念 人 否 们 状系 制 发 念 基 是 的 定 提 态的 约 展 , 础 互 责 集 倡 制,的方上补任体张 约又人能融的感性扬 ,不,铸入,。,个 而受既就主在中不性 是社不自客天西否, 一会受由二人方定但 种人自而分合的对绝
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区分;在认识论意义上是指 认识和对象的区分;在历史观意义上是指社会意 识和社会存在之分。
②主体和客体的区分: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 学,由于缺乏实践的认识,轻视实践,只 是在认识论的意义上谈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实际上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马克思主义 哲学诞生后,主体和客体本身的联系涉及 到实践,是在实践当中把握主客体之间的 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