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派解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姆斯 Eames 专题住宅 Case—Study House
设计的目的在于解决当时社会所面临的住房短缺问 题,尝试设计出可以被大量“复制”的普通住宅。最早应 用预制钢构架的居住住宅,以唯一的标准化预制工业构件 达到令人惊叹的灵活组装程序和弹性组合。设计者将颜色、 纹理与意象等元素转化成建筑物的主要部分战后高科技建 筑之经典
1.3两种历史起源学说
其一, 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英Archigram学派的机械美 学与结构美学思想。 (现代主义) 第一代机械美学 强调逻辑性、流程、机械设 备、技术与结构。 (晚期现代主义) 第二代机械美学 注重形式的运动性,风 格倾向于 “外骨架效果” ,或像昆虫般的骨骼在外而代 谢循环系统则紧贴其间,结构所承托的空间和物体的内容 变得可有可无。
建筑师皮亚诺设计 的奇芭欧(Tjibaou)文化 心,参照当地传统民 居——棚屋的结构特色, 利用风压使建筑内部产 生良好的自然通风,同 时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造 型。
奇芭欧(Jean-Mare Tjbaou)文化中心
3.实例介绍
巴黎蓬皮杜国立文化与艺术 中心
皮阿诺和罗杰斯受 到了阿基格拉姆思 潮的影响,并将其 原理贯彻到蓬皮杜 中心的建筑设计之 中。
作为艺术和文化中心,它没有其艺术性和文化气息, 也缺乏人们通常所理解的纪念性
内部布置
内部布置
建筑理念和成就表现在:
一:看一看设计者怎样运用材料和结构。 二:看一看建筑师怎么样处理功能需要和布 置建筑空间。 三:看一看他们怎样处理建筑造型。
一、材料和结构: 用钢结构建造六层楼房,在现在是很简单的事 情。但是两 位设计者不愿意在楼内有任何内柱和墙壁,这 样,室内的 净跨度达到48米。整个蓬皮杜中心的重量便由 相距48米的 两排柱子支撑。柱子是钢铸的圆形管柱,每排 14根,所以 大楼外观有13个开间。
1.5高技派代表人物:
诺曼.福斯特
理查德.罗杰斯
伦佐.皮亚诺
2.主要历史发展阶段
第一代机器美学20世纪20年代 “早期高技” 建筑 第二代机械美学20世纪60年代 过渡的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 节能与环保 生态高技 运用生态高兴技术 利用自然采光技术 材料表型 “当代高技” 建筑 情感高技 结构表现 技术装饰风格
蓬皮杜中心所在地离卢浮宫和巴黎 圣母院只一公里左右。中心本身包括4个 主要部分:公共图书馆,现代艺术博物馆, 工业美术设计中心,音乐与声学研究中心, 加上附属设施和停车场,总面积 10.33万平方米。
钢结构够架和设备暴露 在建筑外表—“翻肠倒肚子 式”手法矩形片面和复杂立 面形成鲜明对比,5个着色不 同的技术设备层打破不同形 式的文化之间的界限,更加 接近于大众。
1.4风格特征
1.以机器美学与结构美学理论为基础 2.以视觉感受为基础的形式动态学理念 ——抛弃传统的制约 暴露结构形式造成强烈的视觉动感 结构与空间的转换形成视觉动感 高材质的特殊性 构成手法的多样性 3.极端化技术倾向 4.丰富的设计语言 建筑形象方面特别显现建筑结构、构造和机电设备等元素, 是技术主义思潮在建筑方面的产物
二、功能需要和布置建筑空间: 大楼的大多数构件和全部门、窗、墙都可以灵 活拆卸;每 个楼层没有一个固定分割(除一道防火隔断外) 的畅通空 间,没有固定的障碍物,可以随意布置。
但是,蓬皮杜文化中心内的许多布置并非 使用者的要求,例如图书馆专家和设计师之 间发生了很多争执。把不同部门、性质相差 很远的活动放进统一的大空间之内常常造成 凌乱和互相干扰的情况。 ——走错路(由于临时隔断)。 ——统一层高(7米)使用不便。 ——温度、湿度和保卫条件麻烦(对于珍贵展 品)。
蒙特利尔博览会 德国馆—奥托设 计,1967 采用钢网索结构, 形似帐篷,又如 蛛网蔓延。 蒙特利尔博览会美国馆
第三阶段起始于70年代末,是“早期高技”建筑向 “当代高技”建筑过渡的时期,在这段时期内,“高技” 建筑对自身进行了较全面的修正与充实。一方面,继续吸 收各种先进科技,在建筑中体现“技术美”的魅力;另一 方面,在建筑能耗、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及建筑的表情等方 面向相关学科和其他建筑流派学习,日臻完善,从而走向 “当代高技”建筑。
1.2高技派产生的背景:
时代背景: 20C50~60s 西方工业文明危机 发达治资本主义国家遭遇石油危机、通货 膨胀、收支不平衡、失业等问题,导致社会政治、文化、心理等方面的严 重冲突。 建筑文化背景: 技术,作为反映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建筑文化中一直有着深刻的 体现。出于一种对技术的强烈兴趣和对未来实用主义的信仰,建筑师们创造 了一种表现科技力量、并具有机器外观的建筑——“高技”建筑。
世界公认的 第一座高层 生态建筑 国会大厦视觉精 华的玻璃顶恰恰 是通风系统的排 风口,体现了设 计师对技术、建 筑形式、空间的 驾驭能力。 诺曼· 福斯特\柏林新国会大厦
诺曼· 福斯特\劳埃德大厦
2)情感高技
“早期高技”建筑,以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为代表, 突出强调了结构理性,在艺术性、情感性方面较为贫乏。 当代人本主义审美思潮逐渐与“情感高技”建筑相融合。 作为一种建筑观,“情感高技”建筑在高技术的表现基础 上,追求情感的形成,旨在塑造具有时代精神和独特个性 的建筑场所。所谓“高技术、高情感”(high-tech, high-touch),便是在此方面的反映。情感高技建筑,在 关注建筑的功能和工业化的同时,有机地结合结构和艺术, 用灵活、夸张和多样化的概念来激发人们的思维领域,使 结构和技术成为高雅的“高技艺术”。
蓬皮杜中心(Centre Georges Pompidou) R_罗杰斯和R_皮亚诺
2.2“当代高技”建筑
“当代高技”建筑可分成三个分支:生态高技、情感高 技、乡土高技。
1)生态高技
生态高技建筑是同周围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具有可持 续性特点的高技术建筑,是对当今生态危机的一种积极主动并 且有效的反应与解决之道。建筑师利用最先进的结构、设备、 材料和工艺,结合不同地区的特殊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努力 创造理想的人工建筑环境,以形成舒适的建筑“微气候”。生 态高技建筑关注节能与环保、运用生态高新技术和充分利用自 然采光与通风
埃姆斯住宅(Charles & Rav Eames) 最早应用预制钢构架的居住住宅,以唯一的标
准化预制工业构件组合。
第二阶段以60年代英国的阿基格拉姆 (Archigram)提出的运动变化的城市设计美学思想为代表, 追求具有广泛适应性和可变性的超大空间,被称为“第二 代机械美学”——高技术美学。相对于“当代高技”建筑, 以上两个阶段也可称为“早期高技”建筑阶段。此阶段 “高技”建筑具有极大的弊端:机械式的、冰冷的造型与 巨大的尺度,对人的情感的漠视;严重耗能;高昂的造价; 对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缺乏应有的关注。这一切使“高技” 建筑备受批判。
三、建筑造型: 为什么罗杰斯和皮阿诺要设计这样一种奇 怪的建筑形象呢?是不是太注意技术忽视了 形象处理?是不是把管道放在立面上是为了 检修方便,室内不做吊顶是为了节约?
完全不是
建筑形象是他们不顾一切努力追求的结果。罗杰斯 说过“自由和变动是房屋的建筑艺术表现”,“这 座建筑是个简明的图示,人们能立即了解它,把它 的内脏放在外面,就能看见而且明白人在那个特制 的自动楼梯里怎样运动”。 两位建筑师把建筑看作架子、容器和装置。人们建 造一座公共建筑,他们却把它当做架子和容器,人 们希望看到美观的有文化品位的建筑,而他们却醉 心于表现自由和变动。
结合地域技术
乡土高技 与环境协调
2.1早期的高技派
第一阶段:“第一代机器美学”始于20世纪20年 代,人们出于经济和适用的目的,试图把最新的工业 技术应用到建筑中去,以适应一战后人们对住宅的大 量需求。它们追求的并不是便捷的功能和效率,而更 多的是机器般的造型。
玻璃之屋 (Pierre Chateau,1932) 梁和柱焊接钢结构, 立面上大片玻璃的使用
理查德· 罗杰斯 (Richard Rogers)
劳埃德大厦 (Lioyd’s Building)
地段位于伦敦市中心的商业区,除了北 面是新建的广场和建筑物以外,其余面 临的均是拥挤狭窄的街道。
皮亚诺(Renzo Piano)
皮亚诺1937年出生于热那亚建筑世家,是当 代高新技术的追随者和倡导者之一。 他对各种材料的运用日渐完美,在他的建筑 设计中受到地方文化的影响。例如奇芭欧(JeanMare Tjbaou)文化中心,虽然没有采用当地的建 筑形式,却被美拉尼西亚人视为表现自己文化的 场所。因为,“无论建材、处理木材的方式,还 是材料的弯曲形状都让人联想到当地传统建筑和 老匠人的手艺。” 皮亚诺1998年获普利兹凯奖。
塔瓦里TGV车站把建筑结构与 造型综合考虑,使结构本身成为 建筑的情感表达的手段。这种技 术表现虽然也讲究构件的力学或 构造作用,但它是将结构艺术化, 利用结构形式去表达一种主观的 意念。
塔瓦里TGV车站 瑞士建筑师卡拉
伦敦四频道电视台总部 四频道电视台总部巧妙地运用了建筑材料。通过选用平板玻璃和玻璃砖等建 筑材料,有意使建筑保持透明感,以便尽量减少建筑体量对周围现有环境的 影响,同时尽可能引入外部公共空间的景观。结构本身是混凝土框架,外壳 是灰色的亚光铝板,主要的钢结构是棕红色的。不同材质的对比,色彩对比, 精美的节点处理,透明玻璃的梦幻般的光影效果,体现出新奇的高技术的美 与典雅的艺术美。
关西国际机场
奇芭欧(Jean-Mare Tjbaou)文化中心
从当地棚屋提炼出其精华所在-----木肋结构,进而采 用现代技术表达 出传统的做法:每一条弯曲的木肋都与一条竖向结构 连接,木肋之间用 不锈钢构件在水平和对角线方向加以连接,不锈钢与 木材交接得天衣无 缝。
其二,上溯到1779英国塞文河上的第一座铸铁 桥全金属的预制结构,体现基于工业技术而不是 传统的建造模式之后,1851年的伦敦水晶宫, 1867年的巴黎机械馆和1889年的巴黎艾菲尔铁塔, 新技术的运用已是大势所趋。
晚期现代主义到高技派的形成
现代主义
发继 展承 否定
后现代主义
晚期现代主义 高 技 派
High-Tech
高技派建筑
目录
1.高技派简介………………………………3 2.高技派的主要历史发展阶段……………9 3.高技派代表作品…………………………17
1.高技派简介
1.1定义
广义高技派 一般指那些使用和表现了当代最高强、最先进的技 术来达到各种设计、生态、使用要求的建筑。 狭义高技派(High-Tech) 亦称“重技派”。突出当代工业技术成就,并在建 筑形体和室内环境设计中加以炫耀,崇尚“机械美”, 在室内暴露梁板、网架等结构构件以及风管、线缆等 各种设备和管道,强调工艺技术与时代感。
3)乡土高技
表现新技术的“高技”建筑与表达地方性文化的“地 域性”建筑,曾被认为是两个对立的极端。在信息高度发 达的当代社会里,随着跨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化,两者之间 不断交融,乡土高技建筑应运而生。“乡土高技”建筑在 运用高技术的基础上,于地域性技术中吸取有益因素;并 以反映地方性文化特色、与环境结合为自己的另一目标。
Baidu Nhomakorabea
阿基格拉姆(Archigram)是当时伦敦一 些建筑学校的 学生和年轻建筑师的一个小团体。他们没有系 统的理论, 只是用一些电报式的词句来表明成员们对建筑 学的修正想 法。Archigram原先就是建筑学电报的意思。 (Archigram=Architecture+Telegram)
派别主张:
1.现代建筑学应该同“当代生活体验”紧密结合。他 们认为当代生活体验一方面包括科学技术的最新成 就(如自动化技术、电子计算机、宇宙航行、新的 交通工具等),另一方面也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 生活内容和方式的新特点如大规模旅游、高度消费 性等。 2. “流通和运动”、“消费性和变动性”等是当代生 活体验的特征,把这些概念作为建筑设计的指导思 想。 3.在形式方面爱出惊人之笔。把设备管道故意暴露在 外——“翻肠倒肚、式”(Bowelism)是喜爱的手法 之一。其实他们很少有机会从事实际工作,只是忙 于拟制未来建筑和城市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