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病人的护理诊断ppt
营养护理 ppt课件
![营养护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1d9e6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d.png)
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与贡献
个人健康改善
合理的营养护理对个人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可以预防疾病、提高 免疫力、促进身体机能等。
社会健康水平提高
通过推广营养护理知识,可以帮助社会整体提高健康水平,减少公 共卫生负担。
医疗资源的节约
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合理管理健康状况有助于节省医疗资源,为社会 节约更多的资源用于其他方面的发展。
营养护理的基本原则
原则1
个体化评估: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饮食 习惯等因素,评估其营养状况,找出存在的营养问题。
原则3
动态性监测:对患者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新出 现的营养问题。
原则2
综合性干预:针对患者的不同营养问题,采用多种干预措 施,包括调整饮食结构、提供必要的营养补充、进行运动 干预等。
营养护理的目标与任务
目标:通过评估、干预和指导,改善患者的营 养状况,促进其健康和康复。
01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包括身体组成、饮 食习惯、食物过敏史等。
03
02
任务
04
诊断患者的营养问题,如营养不良、缺乏 某种营养素等。
制定营养干预计划,包括调整饮食结构、 提供必要的营养补充等。
05
06
提供营养教育,帮助患者了解健康饮食的 重要性,掌握健康饮食的基本原则。
05
总结与展望
营养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维持健康
营养护理对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 要,它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能量、 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帮助身体保持正常运转。
疾病预防
合理的营养护理可以预防许多疾病 ,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 ,通过提供适量的营养素,有助于 降低患病风险。
营养不良三级诊断—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营养科护理课件
![营养不良三级诊断—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营养科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3db665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0.png)
它通常表现为体重下降、消瘦、 生长迟缓或停滞,以及肌肉和 脂肪减少。
营养不良可能影响身体的正常 生理功能,导致免疫力和抵抗 力下降,增加患病风险。
营养不良的分类
01
02
03
原发性营养不良
由于食物供应不足或长期 摄入不足所致,如饥荒、 战争或贫困地区。
继发性营养不良
由于疾病、消化吸收障碍、 代谢异常或药物副作用等 引起,如慢性疾病、肠道 疾病、代谢性疾病等。
团队优势
团队成员具备高度的责任 心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能 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 理服务。
营养科护理流程
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营养状况评 估,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身
体状况和营养需求。
方案制定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 营养护理方案,包括饮食指导、 营养补充和护理措施。
执行
按照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专 业的营养指导和护理服务,包 括饮食调整、营养摄入监测和 调整方案等。
效果评估
定期对患者进行效果评估,了 解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方案, 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护因消化道疾病导致营养不良,经 过营养科护理团队的精心护理,患者 恢复良好,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患者因手术导致营养不良,经过营养 科护理团队的及时干预,患者恢复迅 速,术后并发症减少。
营养不良三级诊断—兰 州大学第二医院营养科
护理课件
• 营养不良概述 • 营养不良三级诊断标准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营养科护理实践 • 营养不良的预防与控制 •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CHAPTER 01
营养不良概述
营养不良的定义
营养不良是指由于摄入不足、 吸收不良或过度消耗导致能量 和/或营养素缺乏的状态。
3.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营 养干预措施和治疗方案,为后续 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
营养不良护理查房PPT
![营养不良护理查房PPT](https://img.taocdn.com/s3/m/896d1e0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6.png)
病情概述
患者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诊断等 病情发展:简要描述患者病情的发展过程 营养不良情况:患者目前的营养状况,包括体重、饮食情况等 护理措施:针对患者的病情和营养不良情况,采取的护理措施
营养不良类型及程度
营养不良类型: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混合性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程度:轻度、中度、重度 营养不良诊断标准:体重低下、生长迟缓、消瘦 营养不良对儿童的影响: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低下、智力发育迟缓
护理目标
改善患者营养 不良状况,提 高营养摄入量
促进患者康复, 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并发症的 发生,降低死
亡率
提高患者及家 属对营养不良 的认识和重视
程度
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估
饮食调整
评估营养状况: 了解患者的饮食 习惯、饮食偏好 和营养需求
制定饮食计划: 根据患者的营养 状况和饮食需求, 制定个性化的饮 食计划
介绍家属参与护理计划制定的重要性 说明家属在护理计划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强调家属参与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提出如何鼓励家属参与护理计划的建议
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
营养不良的原因和危 害
营养不良的预防措施
营养不良的治疗方法
营养不良的护理措施
家属心理支持和指导
了解家属心理状态:关注家属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安慰和支持 沟通技巧:与家属建立良好沟通,倾听家属诉求,解答疑问 健康教育:向家属普及营养不良相关知识,提高家属认知水平 心理疏导:针对家属心理问题,提供心理疏导服务,缓解家属焦虑情绪
酸、脂肪乳等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确保 患者获得充足的维生素和矿
物质
并发症预防措施
预防感染:保持病房清洁,定期消毒,减少人员流动 预防压疮:定期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预防深静脉血栓:鼓励患者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 预防电解质紊乱:监测电解质水平,及时调整饮食和补液方案 预防营养不足:根据患者营养状况调整饮食方案,必要时给予营养支持
外阴营养不良的护理PPT课件
![外阴营养不良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16d0d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19.png)
谢谢
抑郁
定期进行妇科检 查,及时发现并 治疗外阴营养不
良
2
外阴营养不良的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
增加营养摄入: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 的食物,如瘦肉、鸡蛋、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 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保持饮食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以免 影响病情恢复。
保持水分平衡: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有 助于病情恢复。
02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
03
药物治疗:雌激素类药物、维生素类药物等
04
手术治疗:外阴整形术、外阴修补术等
05
物理治疗:激光治疗、微波治疗等
护理要点
1
2
3
4
5
保持外阴清洁, 避免感染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避免久坐、
久站
加强营养,多吃 富含维生素和矿
物质的食物
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避免焦虑、
加强营养,多吃富含维 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提高身体免疫力
健康教育
01
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感 染
0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熬夜、过度劳累
03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 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04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 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05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 发现并治疗外阴营养不良
4
外阴营养不良的护理案例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 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 现并治疗外阴营养不良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及时发现外阴营养不 良的早期症状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久坐、穿紧身衣物 等不良习惯
营养不良病人的护理评估及诊断ppt
![营养不良病人的护理评估及诊断ppt](https://img.taocdn.com/s3/m/a76d2bbb227916888586d752.png)
3
• 3.需要量增多 急、慢性传染病后的恢复 期,双胎、早产、生长发育快速时期等均 可因需要量增多而造成相对不足。
• 4.消耗量增加 如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 亢进、长期发热等疾病。
• •
二、临床表现 1.体重改变
最早表现4
为体重不增,随后体重
下降。
• 2.皮下脂肪减少 首先 累及腹部皮下脂肪,其 次为躯干、臀部、四肢, 最后是面颊部。严重者 皮下脂肪消失,患儿貌 似“老人”状。腹部皮 下脂肪厚度是判断营养 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标之 一。
• A3/A4型题 • (3~5题共用题
18
• 患儿6个月,体重5kg,生后母乳喂养,未 加辅食,体检;精神可,面色苍白,腹部 皮下脂肪0.3cm,肌肉,肉稍松弛。
• 3.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正常儿B.佝偻病C.轻度营养不良 • D.中度营养不良E.重度营养不良
19
• 4.该患儿开始每日供给能量应为 • A.250-330kj/kg • B.100-165kj/kg • C. 165-230kj/kg • D. 150-200kj/kg • E. 180-250kj/kg
膳食的基础上,较早添加含蛋白质和热量 较高的食物。
11
• (2)对于中、重度营养不良患儿,热量和营 养物质的供给应由低到高逐渐增加。若消 化、吸收能力较按实际体重计算所需热量。 待体重恢复,可供给正常生理需要量。选 择食物的原则:
• 一是适合患儿的消化能力。 • 二是符合营养需要,即高蛋白、高能量、
5
• 3.并发症 • (1)营养性贫血:最常见。 • (2)自发性低血糖:常出现在夜间或清晨。
患儿突然出现面色苍白、神志不清、呼吸 暂停、脉搏缓慢、体温不升,若不及时治 疗可致死亡。
《小儿营养不良》课件
![《小儿营养不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48a06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5.png)
案例三:慢性疾病导致的营养不良
总结词
慢性疾病影响
详细描述
一个5岁的小男孩,患有慢性肾病,需要严格控制饮食。由于饮食限制过度,孩子出现了营养不良的 症状。慢性疾病导致孩子无法摄取足够的营养,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
THANKS
谢谢
过多零食
零食中往往含有高糖、高 盐、高脂肪,过多摄入会 影响正餐的食欲和营养摄 入。
消化吸收障碍
消化酶缺乏
有些孩子天生缺乏某些消 化酶,导致食物消化不完 全,营养吸收不良。
慢性腹泻
长期慢性腹泻会影响食物 的消化和营养吸收。
其他消化系统疾病
如胃炎、胃溃疡等,会影 响食物的消化和营养吸收 。
疾病因素
04
CHAPTER
小儿营养不良的护理与营养 补充
护理要点
监测体重和身高
定期测量并记录宝宝的体重和身高,以评估营养不良的程度和治疗效 果。
调整饮食
根据宝宝的年龄和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确保摄入足够的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促进消化吸收
适当补充益生菌、酶等助消化物质,以帮助宝宝更好地消化和吸收食 物中的营养。
保持卫生
确保宝宝餐具、玩具等物品的清洁卫生,以避免感染病菌。
营养补充建议
补充蛋白质
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蛋 、豆类等。
补充脂肪酸
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 果等。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确保摄入足够的维 生素和矿物质。
补充水分
保证宝宝每天足够的水分摄入,以维持正常 的代谢功能。
信心。
治疗方法
饮食调整
药物治疗
根据营养不良的原因和程度,制定个体化 的饮食计划,包括增加热量、蛋白质、维 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护理查房PPT
![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护理查房PPT](https://img.taocdn.com/s3/m/63280f35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5.png)
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的表现
营养不良性消瘦的体征 营养不良性消瘦的生理和心理表现
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的诊断 方法
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的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的诊断方法
专业评估工具
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的护理 措施
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的护理措施
饮食调理 营养补充
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的护理措施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心理支持
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的预后 与预防
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的预后与预防
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家庭和社区支持的作用
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的预后与预防
预防小儿养不良性消瘦是一种常见的问题
通过早期识别和干预,可以改善患儿的 健康状况
总结
重视饮食和心理支持对于患儿的康复至 关重要
介绍
内容概述:本次PPT将介绍小儿营养不 良性消瘦的定义、表现、诊断方法和护 理措施。
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的定义
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的定义
什么是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 营养不良性消瘦的分类
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的病因
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的病因
饮食习惯与营养不良性消瘦 疾病与营养不良性消瘦
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的表现
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护 理查房PPT
目录 介绍 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的定义 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的病因 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的表现 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的诊断方法 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的护理措施 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的预后与预防 总结
介绍
介绍
主题: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护理查房 目的:了解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的病因 、诊断和护理
《儿科护理学》课件——营养不良
![《儿科护理学》课件——营养不良](https://img.taocdn.com/s3/m/1ac7014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6.png)
I度(轻)
II度(中)
15%-25%
25%-40%
0.8-0.4cm <0.4cm
正常
低于正常
消瘦 皮肤
不明显 干燥
明显 干燥、苍白
肌张力 精神状态
正常 正常
明显降低 肌肉松弛 烦躁不安
III度(重) 40%以上
消失 明显低于正常, 常低于P3 皮包骨样 苍白、干皱, 无弹性,可出现淤点 肌张力低下 肌肉萎缩 萎靡,反应低下 抑制与烦躁交替
蛋白质:总蛋白<40g/L 、白蛋白<20g/L, 低蛋白水 肿
脂肪代谢:血清胆固醇浓度 ,肝脏脂肪变性 碳水化合物:糖原不足,血糖偏低 水、电解质:
细胞外液相对较多,低渗性 低渗脱水、酸中毒 低钾血症、低钙血症 体温:偏低
病理生理
2.各系统功能低下 • 消化系统:消化液 、消化酶活性 、胃肠蠕动 、
(1)减少每日食物供能总量 (2)食物的选择 (3)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少量多餐,杜绝过饱,不吃夜宵和零食
护理措施
2.运动疗法
运动项目的选择:有效、容易坚持、非竞争性 运动量的制订:根据耐受力,以运动后轻松愉快、
不感到疲劳为度
3.心理护理
家长态度:避免过忧、经常指责小儿 正确引导:正确认识自我,消除自卑 鼓励社交:创造机会,鼓励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 鼓励参与:制订饮食控制和运动计划
护理措施
(2)选择食物的原则
适合患儿的消化能力,符合营养需要
蛋白质摄入 1.5-2.0g/kg/d
3.0-4.5g/kg/d
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
鼓励母乳喂养 无母乳或母乳不足者,可给予稀释牛奶
近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一种“F-100”的治疗奶 方
营养不良PPT课件
![营养不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1422127f1922791688e8de.png)
(三)病情观察(预防低血糖)
1、密切观察病情:
夜间或清晨易出现自发性低血糖:头晕、 出冷汗、面色苍白、神志不清、体温不升、 呼吸暂停、甚至无力。
(三)病情观察(预防低血糖)
2、处理方法: 立即输入25-50%葡萄糖液。
(四)健康指导:
1、讲解原因、预防方法、治疗措施、护理。 2、出院后合理喂养 3、改善体格锻炼增强体质.
9个月,女孩,因长期胃纳差而消瘦,平 时以米粉喂养为主,很少添加鱼、肉类食 品,检查:体重6kg,消瘦,腹壁皮下脂 肪菲薄,仅0.2cm,头发枯黄,哭声低。 心肺(-),肝、脾未及。
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
护理措施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二、病因
(一) 喂养不当
1、食物量和(或) 母乳不足又不加辅
质的不足:
食、人工喂养过稀、
长期供给单一食物
2、方法不当:
或长期食量不足等。 偏食,骤然断乳等。
二、病因
(二)疾病因素 1.消化系统疾病或先天畸形 2.各种急慢性感染及消耗性疾病 (三)先天不足和生理功能低下
多胎、双胎、早产等
四、临床表现
各种急慢性感染及消耗性疾病三先天不足和生理功能低下多胎双胎早产等四临床表现最先出现体重不增继而体重下降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出现消瘦全身水肿最后出现身高低于正常皮下脂肪减少顺序腹部躯
营养不良
一、营养不良定义
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 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婴幼儿; 除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和皮下水 肿以外,常伴有各种器官的功能紊乱。
图1
图2
图3
4岁病儿, (1)治疗前 体重8.2kg; (2)显示臀 肌萎缩; (3)治疗 1+月后,体 重11.5kg
营养不良课件(新)
![营养不良课件(新)](https://img.taocdn.com/s3/m/879d93f2910ef12d2af9e729.png)
皮下脂肪 臀部 无明显变化 面部 无明显变化
皮肤颜色及弹性 正常或稍苍白
减少
苍白、弹性差
六、并发症(complication)
1. 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营养不良最常 见的并发症。 2. 各种维生素缺乏:最常见的维生素A 缺乏,另外还有维生素D、C、E缺乏等。 3. 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 染等。 4. 自发性低血糖。
轻度 中、 重度
250~300kJ/kg.d 蛋白质和热量 供给不能过急 165kJ
230kJ
500kJ
1.5g
4.5g 727kJ/kg/日
护理评估
健康史 喂养史、病史 身体状况 评估 心理社会状况 家庭经济及父母角色
常见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
营养失调 有感染的危险 潜在并发症 生长发育改变(altered growth and development) 知识缺乏
治疗原则以消除病因为主, 采取防治结合、营养与保育 结合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综 合措施。
1、消除病因。 2、护理 3、调整饮食、 补充营养。
(1)热卡供应 轻度:60~80kcal/kg•d 120~180 kcal/kg•d。 中、重度:40~55 kcal/kg•d 120~180 kcal/kg•d。 (2)蛋白质供应:1.5~2.0g/kg•d 3.0~4.5 g/kg•d。 (3)食物选择:乳制品,豆浆、蛋类、肝泥、肉 末、鲜鱼粉等。 (4)食物供给方式:尽量口服,若不能口服者, 可予以鼻饲、静脉营养等
饮食管理 促进消化、改善食欲 预防感染 观察病情 促进生长发育 健康教育
观察病情
低血糖 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干眼病 腹泻、呕吐
总之: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报告, 并做好抢救准备。
营养不足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营养不足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884e562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d.png)
营养不足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营养失调:一、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咀嚼困难或吞咽困难有关护理措施:1、喂食前仔细评估病人反应是否灵敏、有无控制口腔活动的能力、是否存在咳嗽和呕吐反射;1、准备好有效的吸引装置;2、使病员处于正确的体位;3、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
二、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获得食物困难或无能力获得食物有关护理措施:1、提供可口的、不油腻的、高营养的、易于咀嚼的食物,如鱼、蛋。
注意少量多餐,当病人感到恶心、呕吐时,暂停进食。
2、指导病人进食易消化的优质蛋白,新鲜水果蔬菜,以补充维生素类;3、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湿润,清洁,以增进食欲;4、遵医嘱给予静滴肠道外营养,如脂肪乳、氨基酸等。
体液不足:一、体液不足:与摄入减少有关护理措施:1、如有咽、口疼痛时,提供热或冷饮,在饮水前给予温盐水或用麻醉剂漱口;2、了解病人用药情况,是否有致脱水的药物(如利尿剂),是否需要增加液体入量;、3、进行健康教育,告知病人与家属在运动、发热、感染和高温时摄入一定量的水份的必要性;教给病人或家属如何观察脱水以及怎样增加体液入量的方法。
二、体液不足:与体液丢失过多有关护理措施:1、发热病人可通过温水擦浴或药物保持体温低于38.4℃,保持较低的室温;如果体温极高,可在动脉处放置冰袋降温;2、针对消化道引流的病人,用生理盐水冲洗胃管,保持电解质平衡,经常给予口腔护理;3、健康教育:避免突然暴露或或多暴露在过热、阳光的环境中或过多运动;在炎热天气中增加液体摄入;4、腹泻呕吐病人保证液体入量,制订补液计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1、要勤翻身排背,因为营养不良会导致呼吸肌力量的下降,很容易引起肺部感染、排痰不畅的情况,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要勤进行翻身拍背。
2、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因为营养不良会导致身体抵抗力的下降,如果不保持皮肤清洁,很容易造成皮肤感染,甚至褥疮的发生。
3、要指导饮食,因为营养不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食物摄入不足,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就是要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补充营养来纠正营养不良的发生。
营养不足的护理诊断
![营养不足的护理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34e2f074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b.png)
营养不足的护理诊断1、定义个体处于摄入的营养不能满足机体需要的状态。
2、依据(1)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20%以上。
(男性标准体重=身高-100,女性标准体重=身高-105)。
(2)食物摄入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收存在障碍。
(3)三头肌皮摺厚度,上臂中围均小于正常值的60%。
(4)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清铁低于正常。
(5)吸收存在障碍。
3、相关因素(1)与机体代谢率有关。
(如高热、感染、烧伤、癌症、甲亢等)。
根据个体情况可直接写为与高热(与感染)有关。
(2)与营养物质吸收障碍,如慢性腹泻、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胃肠手术后。
(3)与进食困难有关,如咀嚼困难、吞咽困难、味觉改变、口腔溃疡形成、进食后立即有饱胀感(可具体写为与咀嚼困难有关;与吞咽困难有关)。
(4)与缺乏正确营养知识有关。
(5)与食欲下降有关如机体处于疼痛、焦虑、抑郁、悲哀或其他不适状态时(6)与偏食有关。
(7)与节食或神经性厌食有关。
(8)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增多有关,如妊娠、哺乳、青春期(与妊娠有关、与哺乳有关)。
4、预期目标(1)能说出导致营养不足发生的原因。
(2)能摄入足够的营养素。
(3)营养状态有所恢复。
5、护理措施(1)将病人的营养状况的评估结果告诉病人及家属。
(2)与病人及家属一起讨论导致病人发生营养不良的原因。
(3)了解病人以往的饮食习惯,包括喜好的食物、口味、进食时间等。
(4)尽量选择适合病人口味的食物。
(5)为病人提供洁净、清新的进餐环境,去除病室中的异味或病人床单上的血迹、排泄物、分泌物等。
(6)协助病人清洁双手,必要时清洁口腔。
(7)协助病人做起,身体虚弱者可抬高床头取半坐位(8)进餐时不要催促病人,应允许病人慢慢进食,进食中可适当休息。
(9)进餐后不要立即平卧,应保持坐位或半坐位15-30分钟。
(10)必要时鼓励病人少量多餐。
(11)根据病人所需,设计合理的膳食结构,增加不足部分营养的摄入量。
(12)对疼痛病人,可遵医嘱在进食前半小时给予止疼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 5.一日夜间,该小儿突然出冷汗,面色苍 白,神志不清,脉搏缓慢,呼吸暂停等, 首先考虑
• A,呼吸衰竭.B. 低血糖症 • C.感染性休克D.心力衰竭E.低钙血症
21
• 答●案●或) 蛋白质缺乏所致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
• 2.B 【解析】营养不良患儿能量的供给 应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 逐步补充的原则。中、重度营养不良小儿 消化功能差,每日供给量从165~ 230kj/kg(45-55kcal/kg)开始,逐步少量增 加,待体重恢复接近正常后,恢复至正常 需要量。
13
• 3.预防感染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 皮肤破损;作好口腔护理,保持生活环境 舒适卫生,注意作好护性隔离,防止交互 感染。
14
• 4.观察病情
• (1)患儿早晨容易出现低血糖,表现为出汗、 肢冷、脉弱、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以及呼 吸暂停,出现此科情况时需立即静脉注射 25%~50%葡萄糖溶液进行抢救;
5
• 3.并发症 • (1)营养性贫血:最常见。 • (2)自发性低血糖:常出现在夜间或清晨。
患儿突然出现面色苍白、神志不清、呼吸 暂停、脉搏缓慢、体温不升,若不及时治 疗可致死亡。
6
• 3)感染:由于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 易患各种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 肺炎、中耳炎、尿路感染等。
• 4.根据临床表现不同,营养不良可分为三 度(如下表)。
先天畸形等均可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
• 3.需要量增多 急、慢性传染病后的恢复 期,双胎、早产、生长发育快速时期等均 可因需要量增多而造成相对不足。
• 4.消耗量增加 如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 亢进、长期发热等疾病。
• •
二、临床表现 1.体重改变
最早表现4
为体重不增,随后体重
下降。
• 2.皮下脂肪减少 首先 累及腹部皮下脂肪,其 次为躯干、臀部、四肢, 最后是面颊部。严重者 皮下脂肪消失,患儿貌 似“老人”状。腹部皮 下脂肪厚度是判断营养 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标之 一。
高维生素的饮食,还要根据情况适当补充 铁剂。
12
• 2.促进消化、改善食欲 遵医嘱给予各种 消化酶和B族维生素口服,以助消化;给予 蛋白同化类固醇剂如苯丙酸诺龙肌内注射, 以促进机体对蛋白质的合成。必要时少量 多次输血或给予氨基酸、脂肪乳等脉营养 物质。
• 苯丙酸诺龙为蛋白同化激素类药,既能增加从氨 基酸合成蛋白质,又能抑制氨基酸分解生成尿素, 并有促进体内钙质蓄积的功能。
• A3/A4型题 • (3~5题共用题
18
• 患儿6个月,体重5kg,生后母乳喂养,未 加辅食,体检;精神可,面色苍白,腹部 皮下脂肪0.3cm,肌肉,肉稍松弛。
• 3.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正常儿B.佝偻病C.轻度营养不良 • D.中度营养不良E.重度营养不良
19
• 4.该患儿开始每日供给能量应为 • A.250-330kj/kg • B.100-165kj/kg • C. 165-230kj/kg • D. 150-200kj/kg • E. 180-250kj/kg
• 对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眼干燥症者,可用生 理盐水湿润角膜及涂抗生素眼乏膏,同时 口服或注射维生素A制剂;腹泻、呕吐的患 儿易引起酸中毒,发现病化应及时报告, 并作好抢救准备。
15
• (2)每日记录进食情况及对食物的耐受情况, 定期测量体重、身高及皮下脂肪的厚度, 以判断治疗效果。
• 5.促进生长发育 提供舒适的环境,合理 安排生活,及时纠正先天畸形,进行适当 的户外活动和体格锻炼,利于生长发育。
22
• 3.D 【解析】轻度营养不良者腹壁皮下 脂肪厚度为0.4-0.8cm;中度营养不良者腹壁 皮下脂肪厚度<0.4cm;重度营养不良者腹壁 皮下脂肪消失。
23
• 4.C 【解析】营养不良患儿饮食调整的 原则是循序渐进,逐步补充。轻度营养不 良小儿,开始每日可供给能量250330kj/kg(60~80kcal/kg);、重度营养不良 小儿供给热能从每日165~230kj/kg(4555kcal/kg)开始 。
24
• 5.B 【解析】营养不良患儿容易并发低血 糖,尤其是在夜间和清晨。该患儿出冷汗、 面色苍白、神志不清、脉搏缓慢、呼吸暂 停均符合低血糖的见表现。
膳食的基础上,较早添加含蛋白质和热量 较高的食物。
11
• (2)对于中、重度营养不良患儿,热量和营 养物质的供给应由低到高逐渐增加。若消 化、吸收能力较按实际体重计算所需热量。 待体重恢复,可供给正常生理需要量。选 择食物的原则:
• 一是适合患儿的消化能力。 • 二是符合营养需要,即高蛋白、高能量、
9
• 五、护理问题 •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能量和
(或)蛋白质摄入不足和(或)需要,消 耗过多有关。 • 2.有感染的危险 与机体抵抗力低下有关。 • 3.潜在并发症:低血糖。
10
• 六、护理措施 • 1.饮食管理 原则为循序渐进、逐渐补充。 • (1)对于轻度营养不良患儿,在基本维持原
16
• 同●步●训●练 • A1型题 • 1.营养不良主要是因为缺乏 • A.能量和(或)水B.能量和(或)脂肪
C. 能量和(或)糖 D.能量和(或)蛋白 质E.能量和(或)维生素
17
• 2.中、重度营养不良小儿热量供应的原则 是
• A.由少迅速增至正常B.由少逐渐增至正 常C.由少迅速增至接近正常D.由少迅速 增至超过正常E.由少逐渐增至超过正常
1第八节 营养不良病人的护理
• 营养不良是因能量和 (或)蛋白质缺乏所 致的一种慢性营养缺 乏症。临床上以体重 下降、皮下脂肪减少 和皮下水肿为特征, 常伴有各系统器官不 同程度的功能紊乱。 本病多见于3岁以下 的婴幼儿。
2
•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 1.喂养不当是造成本病的主要原因。 • 2.消化吸收障碍 如慢性腹泻、消化系统
7
• 三、辅助检查 • 最突出的表现是血清蛋白浓度降低,但不
够灵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工水平反应灵 敏,且不受肝砌帛影响,是早期诊断营养 不良的可靠指标。
8
• 四、治疗原则 • 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包括:调整饮食以
及补充营养物质;去除病因,治疗原发病; 控制继发感染;促进消化和改善代谢功能; 治疗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