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2.1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说出黄土高原黄土的特点。 答案 黄土以细粉沙为主,多孔隙,土质疏 松,具有明显的垂直节理性,遇水易分散, 抗冲、抗蚀性能弱。 3.黄土高原地区有一种传统的耕作方式是轮 荒耕作,指出其特点及影响。 答案 特点:掠夺性开发、破坏面积广;耕作方式粗放、落后,广种薄收。 影响:地表林草植被大面积遭到破坏,无法恢复,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土地生产力下降,影响农业生产。
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
拓展延伸
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
跟踪训练 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正确
的是
A.①②③ C.③②①
B.②①③
√D.②③①
解析 由图中的因果关系可知,②和③造成了水土流失,所以②和③是 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故①为地表侵蚀;而土壤退化会造成植被条 件差,推出③为植被条件差,所以②为地表起伏大。
加剧水土流失
(2)人为原因 ①根本原因:人口增长过快。 ②具体表现:
人类活动
具体影响
过度开垦 陡坡开荒,轮荒耕作,使地表变得疏松,植被遭到破坏
过度放牧
破坏植被,使地表失去保护,易遭侵蚀
毁坏林木 和樵采
破坏森林资源,使地表失去保护,易遭侵蚀
开矿破坏植被,使矿区土壤抗侵蚀能力降低,并形成水土 露天开矿
判断
1.工程措施见效快,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 × ) 2.建设淤地坝是治理坡面的有效工程措施。( × ) 3.地膜覆盖技术可以减弱流水对耕地的侵蚀。( √ )
探究点一 水土流失的成因
探究导引 黄土高原以丰富的能源资源、脆弱的生态环境、尖锐的人 地矛盾著称于全国。 1.填写图表中各序号所代表的含义,体会黄 土高原的过渡性特征。 答案 ①低 ②高 ③黄淮海 ④内蒙古 ⑤多 ⑥少 ⑦湿润 ⑧内陆 ⑨草原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解析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 破坏植被,土壤被侵蚀,基岩裸露,形成“红色荒漠”,故A正确。 过度放牧主要发生于我国牧区,B错误。 开山取石不会造成石漠化,C错误。 “红色荒漠”的形成与环境污染无关,D错误。
பைடு நூலகம்
探究点二 水土流失的治理 探究导引 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
4.以图表的形式,总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答案 图表如下:
(1)自然原因
因素 位置 地形 土质 气候 植被覆盖率 地质灾害
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
核心归纳
具体影响 具有过渡性,生态环境脆弱 坡度大,坡面径流速度快,流水冲刷能力强 土质疏松,抵抗流水侵蚀能力弱 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冲刷力大 植被覆盖率低,水土保持能力弱
内 容 索 引 INDEX
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课时对点练
一、黄土高原地区的脆弱生态 1.范围:A 太行山 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 以南、B 秦岭 以北。 2.生态脆弱的原因 (1)位置的过渡性:黄土高原地处 沿海 向内 陆、 平原 向高原、 半湿润 地区向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生态环 境脆弱。 (2)气候较为干旱: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植被覆盖率 低 。降水 集中在夏秋 季节,且多 暴雨 ,加剧了对地表的侵蚀。较为干燥的春 季不利于地表植被的及时恢复。
判断
1.降水量大是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 ) 2.黄河上游河水流速快,侵蚀能力强,水土流失最严重。( × ) 3.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是加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 √ )
4.水土流失导致土层变薄,土壤肥力降低,保土保肥能力下降,土地生
产力下降。( √ )
三、黄土高原地区的综合治理 1.治理 水土流失 。 2.优化 产业 结构。 3.控制 人口 过快增长。
2.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 A.地表起伏增大
√B.河床淤积
C.土壤肥力下降 D.植被条件变差
解析 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河流,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随着流速的 减缓发生淤积,阻碍内河航运的发展。
(2020·北京临川学校期末)据报道,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
“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
第一节 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
课程标准 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 及综合治理措施。
学习目标 1.说出生态脆弱地区的基本含义。 2.结合实例,说明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探究综合
治理的具体措施。 3.归纳生态脆弱地区治理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1.形成图中所示景观的人为原因是什么? 答案 人多地少,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破坏植被。
(3)黄土土质疏松:以细粉沙为主,抗冲、抗蚀性能 弱 ,容易导致 水土流失 。 (4)地表形态沟壑纵横:多 塬 、 墚 、 峁 和沟谷 等多种特殊的地貌形态,地形破碎,千沟万壑,更 容易受到强降水的侵蚀。 (5)环境破坏后难以恢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大面积 破坏植被 ,水土 流失不断 加剧 。
判断
1.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差,易发生生态退化且难以自我修复,
一般位于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交界的区域。( √ ) 2.地理位置的过渡性是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重要原因。( √ ) 3.千沟万壑的地形加剧了黄土高原的风蚀作用。( × ) 4.人类活动一定会加剧水土流失。( × )
二、脆弱生态影响区域发展 1.水土流失严重 (1)水土流失面积 广 。 (2)水土流失时空分布 集中 。 2.自然灾害易发: 旱灾 、 洪水 、冰雹、虫害、暴雨、霜冻等灾害最为 常见。洪水和暴雨还会引发 滑坡 和 泥石流 等次生灾害。 3.影响农业生产:水土流失导致 耕地 减少;土壤侵蚀致使土地_生__产__力__ 下降。
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3~4题。
3.“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C.水蚀作用
B.风蚀作用 D.沉积作用
解析 江西南部山区属于我国低山丘陵区,“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 因从外力作用看是流水侵蚀作用造成,故选C。
4.“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