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液管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移液管的校正
吸量管、移液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1ml、2ml、5ml、10ml、15ml、20ml、25ml、50ml、100ml 吸量管、移液管的校正。
校正规程:
将待校正的移液管充分洗净,用洗耳球吸取蒸馏水至移液管标线之上2~3厘米处,将移液管提离液面,缓慢放出多余的蒸馏水至液面底部与标线相切为止。
除去移液管尖外面的水珠,再将水移
入已准确称重(准确至0.01g即可)的50毫升具塞锥形瓶中,使管尖与锥形瓶内壁接触,收集管
尖余滴,停放15秒左右取出移液管,记录水温,盖上锥形瓶玻塞,准确称出瓶与水的总重量,
并记录两次称重之差,即为待校正移液管放出的水重。
用实验温度时1毫升水的重量(查下表)来除水重,即可算出移液管的实际毫升数(即20C时的真实容积)。
结果处理和周期:
根据上述自校项目的自校数据,查表1,判定其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等级。
自校周期为三年,
校正工作结束,记录于“ 仪器、设备自校记录”中。
例:在21C时,用移液管移取25.00毫升水,其重量为25.00g,查表知道在21 C时每毫升水的重量为
0.99700g。
由此可算出20C时其实际容积为25.
°°25.08毫升。
故此移液管为
0.99700
正误差25.08-25.00=0.08 毫升。
取的水重。
移液管标准校正规范
移液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移液管校正的标准操作规程,对检验过程中使用的移液管进行校正,以保证其体积和标示量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避免因移液管的误差导致检验结果错误,使检验数据准确可靠。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检部移液管0.1mL、0.2mL、1ml、2ml、3ml、5ml、10ml、15ml、20ml、50ml、100ml单标线吸管和分度吸管的校正。
3.职责质检部的化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4 内容检定的原理采用衡量法。
衡量法是用天平称量分度吸管中纯化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化水的密度,算出单标线移液管的容积。
4.1 外观:4.1.1 移液管的玻璃应清澈、透明。
分度线和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分度线应平直,分格均匀并必须与器轴相垂直,相邻两分度线的中心距离应大于1mm。
4.1.2移液管应具有下列标记:厂名和商标标准温度(20℃)等待时间 t xx S用法标记量出式用“Ex”标称总容量与单位 xx ml准确度等级 A、B4.2.总则4.2.1移液管在规定的时间按本规程进行校正,不合格不得使用。
4.2.2先用洁净烧杯盛接适量蒸馏水放置于天平室内,插入温度计观测温度。
4.2.3将校正用的蒸馏水、锥形瓶、移液管在天平室内的滴定台上放置一段时间,使水温和室温相差不超过0.1℃。
4.2.4待校正的移液管应洗干净,并自然干燥。
4.2.5标定工作室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
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放下时,记录水的温度。
4.2.6称量水质量所用天平精确到0.0001g4.2.7温度计精度0.1℃。
4.3 校正方法:4.3.1 水的流出时间:用洗净的移液管吸取纯化水,使液面达刻度线以上约5mm处,速用食指堵住吸管口,慢慢将弯液面准确地调至刻度线,将食指放开并计时,使水充分流出,直至液面降至最低点的流出时间应符合表1中之规定。
4.3 .2纯化水质量的标定:用洗净的移液管取纯化水,使液面达刻度线以上约5mm处,速用食指堵住吸管口,擦干吸管外壁的水,慢慢将液面准确地调至刻度,将已称重的称量杯放在垂直的单标线吸管下(称量杯倾斜30度),放开食指,使纯化水沿称量杯壁流下,纯化水流至尖端不流时,按规定时间等待后(A级等待15秒,B级等待3秒),精密称定称量杯与水的重量,计算得纯化水的质量。
移液管校正操作规程
移液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颁发部门:质量部文件编号:SOP--版本/修订:A/0 页码:1/3编制:审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分发部门:质量部目的:制订移液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确保药物分析的准确性职责:检验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对本规程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范围:1ml、2ml、5ml、10ml、15ml、20ml、25ml、50ml、100ml单标线吸管的检定。
规程:1 检定的原理采用衡量法。
衡量法是用天平称量分度移液管中纯化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水的密度,算出单标线移液管的容积。
2 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2.1 单标线移液管的玻璃应清澈、透明。
2.2 分度线和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分度线应平直,分格均匀并必须与器轴相垂直,相邻两分度线的中心距离应大于1mm。
2.3 单标线移液管应具有下列标记:2.3.1 厂名和商标2.3.2 标准温度(20℃)2.3.3 等待时间t xx S2.3.4 用法标记量出式用“Ex”2.3.5 标称总容量与单位xx ml2.3.6 准确度等级A、B2.4 容量允差、水的流出时间和分度线宽度均应符合下表之规定单标线移液管质量检验表3 检定条件:3.1 万分之一天平。
3.2 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3.3 分度值为0.1秒的秒表。
3.4 称量杯、测温筒、检定架。
3.5 标定工作室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
1-m3.6 纯化水。
3.7 单标线移液管。
1-m4 检定方法:4.1 水的流出时间:用洗净的单标线移液管吸取纯化水,使液面达刻度线以上约5mm处,速用食指堵住吸管口,慢慢将弯液面准确地调至刻度线,将食指放开并计时,使水充分流出,直至液面降至最低点的流出时间应符合单标线移液管质量检验表中的规定。
4.2 纯化水质量的标定:用洗净的单标线移液管吸取纯化水,使液面达刻度线以上约5mm处,速用食指堵住吸管口,擦干吸管外壁的水,慢慢将液面准确地调至刻度,将已称重的称量杯放在垂直的单标线移液管下(称量杯倾斜30度),放开食指,使纯化水沿称量杯壁流下,纯化水流至尖端不流时,按规定时间等待后(A级等待15秒,B级等待3秒),精密称定称量杯与水的重量,计算得纯化水的质量。
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刻度吸管使用的标准操作规程
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刻度吸管使用的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制定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刻度吸管的使用方法,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定量分析中所需的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刻度吸管的使用。
三、责任者:质量检验人员。
四、正文:1容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很重要。
使用方法不正确,即使很准确的容量仪器,也会得到不正确的测量结果。
2在容量分析中,用来准确测量溶液体积的有滴定管、移液管、刻度吸管和容量瓶,仪器上标有温度、容量和刻度。
3滴定管的使用方法:长玻璃管及开关组成。
以上者可用25ml滴定管,在10ml以下宜用10ml或10ml以下滴定管。
根据消耗量多少来择一支适当大小滴定管,以减少滴定时体积测量的误差。
4滴定管的种类: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自动滴定装置。
5使用前的准备:滴定液荡洗三次(每次约5~10ml),除去残留在管壁和下端尖内的水,以防装入溶液被水稀释。
5.2滴定液最好从贮液瓶中直接倒入滴定管,尽量避免用另一器皿传递,以免滴定液浓度改变或受污染。
5.3滴定液装入滴定管应该超过标准刻度零以上,滴定管尖端的气泡必须排除。
再在装溶液前,须将滴定管洗净,使水自然沥干(内壁不挂水珠),先用少量在容量分析滴定时,若消耗滴定液在25ml以上可选用50ml滴定管,10ml 滴定管是在滴定时用来测定自管内流出溶液的体积。
它是具有准确刻度的细调整溶液的液面至刻度零处,即可进行滴定。
在滴定管上扣一个10ml成5ml小烧杯。
以减少溶液挥发、污染。
6注意事项:6.1滴定管在装满溶液后,管外壁的溶液要擦干。
滴定时,避免手紧握装有溶液部分的管壁。
6.2每次滴定最好从刻度零开始,以使每次测定结果能抵消滴定管的刻度误差。
6.3滴定时液体的滴入速度,每秒钟放3~4滴为宜,滴定将到终点时,滴定要更慢些。
6.4最妥善的使用方法必须与校正滴定管采用同样的操作方法。
7容量瓶(量瓶)的使用法:7.1容量瓶主要用来把一定量的溶液(或固体溶解)稀释到一定体积,常见的容量瓶容积在10、25、50、100、200、250、500、1000ml。
SOP-QC10012 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刻度吸管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刻度吸管使用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制订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分度吸量管的使用方法,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范围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刻度吸管的使用。
3. 术语或定义N/A4. 职责质量控制部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5. 程序5.1 滴定管的使用方法5.1.1 在装溶液前,须将滴定管洗净,使水自然沥干,(内壁不得挂水珠),先用少量滴定液荡涤三次(每次约5~10ml),除去残留在管壁和下端尖内的水,以防装入溶液被水稀释。
5.1.2 酸式滴定管活塞与塞套应密合不漏水,并且转动要灵活,因此要在活塞上涂一层凡士林。
涂油的方法是:将活塞取下,用干净的纸或布把活塞和塞套内壁擦干(如果活塞孔内有旧油垢堵塞,可用细金属丝轻轻剔去,如管尖被油脂堵塞,可先用水充满全管,然后将管尖置热水中,使熔化,突然打开活塞,将其冲走)。
用手指蘸少量凡士林在活塞的两头涂上薄薄一圈,在紧靠活塞孔两旁不要涂凡士林;以免堵住活塞孔。
涂完,把活塞放回套内,向同一方向旋转活塞几次,使凡士林分布均匀呈透明状态。
然后用橡皮圈套住,将活塞固定在塞套内,防止滑出。
5.1.3试漏5.1.3.1 酸式滴定管,关闭活塞,装入纯化水至一定刻度,直立滴定管约2min。
仔细观察刻度线上的液面是否下降,滴定管下端有无水滴滴下,及活塞缝隙中有无水渗出。
然后活塞转动180℃后等待2min再观察,如有漏水现象应重新擦干涂油。
5.1.3.2 碱式滴定管,装入纯化水至一定刻度,直立滴定管约2min。
仔细观察刻度线上的液面是否下降,或滴定管下端尖嘴有无水滴滴下。
如有漏水则应调换胶管中玻璃珠,选择一个大小合适的比较圆滑的配上再试。
玻璃珠太小或不圆滑都有可能漏水,太大操作不方便。
5.1.3.3 准备好滴定管即可装滴定液。
装之前应将瓶中滴定液摇匀,使凝结在瓶内壁的水混入溶液。
为了除去滴定管内残留的水分,确保滴定液浓度不变,应先用此滴定液淋洗滴定管2~3次,每次用约10ml,从下口放出少量以洗涤尖嘴部分,然后关闭活塞,使溶液与管内壁处处接触,最后将溶液从管口倒出弃去,但不要打开活塞,以防活塞上的油脂冲入管内。
移液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移液器操作规程
移液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移液器操作规程移液器又称移液枪,是一种用于定量转移液体的器具,被广泛用于生物、化学等领域。
使用方法1、容量设定对可调式移液器,通常在10%~100%量程范围内操作,zui佳移液容量是35%~100%量程范围,此时受操作技巧的影响更小,能更好保障移液的精准性和精度。
例如,要移取600uL的液体,选择100~1000uL的可调式移液器,而非500~5000uL的。
2、安装吸头安装方法:将移液器下端垂直插入吸头,左右转动,上紧即可。
注意用力不可过猛,否则会导致内部零部件松散,甚至会导致调整刻度的旋钮卡死或造成移液器套柄弯曲。
3、润洗吸头移取有机溶剂或高挥发性液体时,挥发性气体会在套筒室内形成负压,导致漏液。
润洗吸头4~6次,使套筒室内的气体达到饱和,负压自动消失,可有效防止漏液。
但当样品温度很高或者很低时,不要润洗吸头。
4、吸液吸液有两种方式:正向吸液、反向吸液。
正向吸液是指正常的吸液方式,操作时将按钮按到*档吸液,释放按钮。
放液时先按下*档,打出大部分液体,再按下第二档,将余液排出。
反向吸液是指吸液时将按钮直接按到第二档再释放,这样会多吸入一些液体,打出液体时只要按到*档即可。
多吸入的液体可以补偿吸头内部的表面吸附,反向吸液一般与预润洗吸液方式结合使用,适用于粘稠液体、易挥发液体和小体积移液。
5、排液有3种排液方式:沿内壁排液、在液面上方排液、在液面下方排液,以下为通常的“沿内壁排液”的操作步骤:(1)将吸头口贴到容器内壁并保持10~40倾斜,平稳地将按钮压到一档,略停后,压到二档排出剩余液体;排放致密或粘稠液体时,停留时间稍长些。
(2)压住按钮,同时提起移液器,使吸头贴容器壁拿出。
(3)松开按钮。
6、卸去吸头稍用力下按吸头推出器,即可卸掉吸头。
如吸头安装过紧,可用手卸除。
将吸头丢弃到合适的废物收集器中。
注意事项1、设定移液体积:从大量程调整至小量程为正常调整方法,逆时针旋转刻度即可从小量程调整至大量程时,应先调至超过设定体积刻度,再回调至设定体积,这样可以保证移液器的度。
移液管标准校正规范
移液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移液管校正的标准操作规程,对检验过程中使用的移液管进行校正,以保证其体积和标示量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避免因移液管的误差导致检验结果错误,使检验数据准确可靠。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检部移液管0.1mL、0.2mL、1ml、2ml、3ml、5ml、10ml、15ml、20ml、50ml、100ml单标线吸管和分度吸管的校正。
3.职责质检部的化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4 内容检定的原理采用衡量法。
衡量法是用天平称量分度吸管中纯化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化水的密度,算出单标线移液管的容积。
4.1 外观:4.1.1 移液管的玻璃应清澈、透明。
分度线和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分度线应平直,分格均匀并必须与器轴相垂直,相邻两分度线的中心距离应大于1mm。
4.1.2移液管应具有下列标记:厂名和商标标准温度(20℃)等待时间 t xx S用法标记量出式用“Ex”标称总容量与单位 xx ml准确度等级 A、B4.2.总则4.2.1移液管在规定的时间按本规程进行校正,不合格不得使用。
4.2.2先用洁净烧杯盛接适量蒸馏水放置于天平室内,插入温度计观测温度。
4.2.3将校正用的蒸馏水、锥形瓶、移液管在天平室内的滴定台上放置一段时间,使水温和室温相差不超过0.1℃。
4.2.4待校正的移液管应洗干净,并自然干燥。
4.2.5标定工作室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
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放下时,记录水的温度。
4.2.6称量水质量所用天平精确到0.0001g4.2.7温度计精度0.1℃。
4.3 校正方法:4.3.1 水的流出时间:用洗净的移液管吸取纯化水,使液面达刻度线以上约5mm处,速用食指堵住吸管口,慢慢将弯液面准确地调至刻度线,将食指放开并计时,使水充分流出,直至液面降至最低点的流出时间应符合表1中之规定。
4.3 .2纯化水质量的标定:用洗净的移液管取纯化水,使液面达刻度线以上约5mm处,速用食指堵住吸管口,擦干吸管外壁的水,慢慢将液面准确地调至刻度,将已称重的称量杯放在垂直的单标线吸管下(称量杯倾斜30度),放开食指,使纯化水沿称量杯壁流下,纯化水流至尖端不流时,按规定时间等待后(A级等待15秒,B级等待3秒),精密称定称量杯与水的重量,计算得纯化水的质量。
移液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移液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制 定
部门审核
质量部审核
制定时间
审核日期
审核日期
批 准
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
分发部门
质量部
1.目的
建立起一套移液管校正标准操作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司移液管的校正。
3.职责
质量检验人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4.内容
4.1总则:
4.1.1 校正用的蒸馏水至少在室内放置1小时以上;
38
0.9924
12
0.9982
21
0.9970
30
0.9949
39
0.9921
13
0.9982
22
0.9968
31
0.9946
40
0.9917
表3 标准温度20℃时移液管的允差表(ml)
规格
1ml
2ml
5ml
10ml
15ml
20ml
25ml
40ml
50ml
100ml
允差
一等
±0.008
±0.010
表1玻璃容器中1ml水在空气中用黄铜砝码称得重量
温度/℃
质量/g
温度/℃
质量/g
温度/℃
质量/g
温度/℃
质量/g
5
0.9985
14
0.9981
23
0.9966
32
0.9943
6
0.9985
15
0.9979
24
0.9964
33
0.9940
7
25
0.9962
34
0.9937
表1 玻璃容器中1ml水在空气中用黄铜砝码称得重量
容量瓶和移液管的使用流程
容量瓶和移液管的使用流程容量瓶的使用流程容量瓶是一种用于测量和储存液体的常见实验工具。
下面介绍容量瓶的使用流程:1.选择合适的容量瓶:根据实验需要和所测量液体的体积,在实验室中选择适当容量的容量瓶。
2.准备容量瓶:在使用容量瓶之前,应先检查容量瓶的清洁状况,并确保无明显的破损或污渍。
若有必要,用去离子水或其他适宜的溶液清洗容量瓶。
3.校准容量瓶:使用前应校准容量瓶,以确保容量瓶的准确度。
校准方法通常是将已知体积的溶液通过容量瓶取样,然后称量溶液的质量,计算容量瓶的容量校正系数。
校准结果会影响后续的实验结果。
4.使用容量瓶:使用容量瓶时,首先将待测液体搅拌均匀,并用试剂瓶或移液管将液体倒入容量瓶。
在加液过程中,要小心操作,尽量避免溅出或溢出。
5.加液到刻度线:当液体接近容量瓶的刻度线时,需要缓慢加液,并用滴管逐滴加液,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
接近刻度线时,需要特别小心,以免超过刻度线。
6.读取刻度:等液面稳定后,用眼平行于刻度线,读取液面的刻度值。
刻度值通常是毫升单位,并记录到实验记录中。
7.清洗容量瓶:在使用完容量瓶后,应立即清洗容量瓶,以防止溶液残留和污染。
可以使用清水或其他适宜的溶剂进行清洗,确保容量瓶干净无污渍。
移液管的使用流程移液管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工具,用于精确的液体转移操作。
下面介绍移液管的使用流程:1.选择合适的移液管:根据实验需要和所转移液体的体积,选择适当容量的移液管。
一般常用的有1 mL、5 mL、10 mL等。
2.装载移液管:使用前,检查移液管是否完好无损,并确保移液管处于无菌状态。
使用移液器,将移液管的吸头部分置入溶液中,通过推动移液器的活塞,吸取所需体积的液体。
3.排空移液管:移液管吸取液体后,需要将其排空,以保证精确的液体转移。
可以通过轻轻垂直震动或用吸奶器抽空移液管。
4.移液操作:将已吸取的液体移液管的吸头接触目标容器,然后轻轻推动移液管的活塞,将液体缓慢排出,直到目标容器中所需的体积。
滴定管、量瓶、量筒、移液管、刻度吸管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滴定管、量瓶、量筒、单标线吸管、分度吸管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制定滴定管、量瓶、量筒、单标线吸管、分度吸管的标准操作规程。
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范围:适用于分析中所需的滴定管、量瓶、量筒、单标线吸管、分度吸管的使用操作。
3、责任:质量部QC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正文:4.1 容量仪器的操作规程很重要。
使用不正确,即使很准确的容量仪器,也会得到不正确的测量结果。
4.2 在容量分析中,用来准确测量溶液体积的滴定管、单标线吸管、分度吸管和量瓶,仪器上注有温度、容量和刻度。
4.3 滴定管的操作规程:4.3.1 滴定管是在滴定时用来测定自管内流出溶液的体积。
它是由具有准确体积的细长玻璃管及开关组成。
4.3.2 在容量分析滴定时,若消耗滴定液在25ml以上可选用50ml滴定管,10ml-25ml 者可用25ml滴定管,在10ml以下宜用10ml或10ml以下滴定管。
根据消耗量多少来选择一支适当大小的滴定管,以减少滴定时体积测量的误差。
例如:一般标化时用50ml,常用分析用25ml,非水滴定用10ml滴定管。
4.4 滴定管的种类: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自动滴定装量。
4.5 使用前的准备:4.5.1 在装溶液前,需将滴定管洗净,使水自然沥干,(内壁应不挂水珠),先用少量滴定液荡洗三次(每次约5~10ml),除去残留在管壁和下端管尖内的水,以防装入溶液被水稀释。
4.5.2 滴定液最好从贮液瓶中直接倒入滴定管,尽量避免用另一器皿传递,以免浓度改变或玷污。
4.5.3 滴定液装入滴定管应该超过标准刻度零以上,滴定管尖端的气泡必须排除。
在调整溶液的液面至零刻度处,即可进行滴定。
在滴定管上扣一个10ml或5ml小烧杯。
以减少溶液挥发玷污。
4.6 注意事项:4.6.1 滴定管在装满溶液后,管外壁要擦干。
手持滴定管时,避免手心紧握装有溶液部分的管壁。
4.6.2 每次滴定最好从刻度零开始,以使每次测定结果能抵消滴定管的刻度误差。
移液管校正操作规程
移液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颁发部门:质量部文件编号:SOP--版本/修订:A/0 页码:1/3编制:审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分发部门:质量部目的:制订移液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确保药物分析的准确性职责:检验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对本规程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范围:1ml、2ml、5ml、10ml、15ml、20ml、25ml、50ml、100ml单标线吸管的检定。
规程:1 检定的原理采用衡量法。
衡量法是用天平称量分度移液管中纯化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水的密度,算出单标线移液管的容积。
2 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2.1 单标线移液管的玻璃应清澈、透明。
2.2 分度线和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分度线应平直,分格均匀并必须与器轴相垂直,相邻两分度线的中心距离应大于1mm。
2.3 单标线移液管应具有下列标记:2.3.1 厂名和商标2.3.2 标准温度(20℃)2.3.3 等待时间t xx S2.3.4 用法标记量出式用“Ex”2.3.5 标称总容量与单位xx ml2.3.6 准确度等级A、B2.4 容量允差、水的流出时间和分度线宽度均应符合下表之规定单标线移液管质量检验表3 检定条件:3.1 万分之一天平。
3.2 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3.3 分度值为0.1秒的秒表。
3.4 称量杯、测温筒、检定架。
3.5 标定工作室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
1-m3.6 纯化水。
3.7 单标线移液管。
1-m4 检定方法:4.1 水的流出时间:用洗净的单标线移液管吸取纯化水,使液面达刻度线以上约5mm处,速用食指堵住吸管口,慢慢将弯液面准确地调至刻度线,将食指放开并计时,使水充分流出,直至液面降至最低点的流出时间应符合单标线移液管质量检验表中的规定。
4.2 纯化水质量的标定:用洗净的单标线移液管吸取纯化水,使液面达刻度线以上约5mm处,速用食指堵住吸管口,擦干吸管外壁的水,慢慢将液面准确地调至刻度,将已称重的称量杯放在垂直的单标线移液管下(称量杯倾斜30度),放开食指,使纯化水沿称量杯壁流下,纯化水流至尖端不流时,按规定时间等待后(A级等待15秒,B级等待3秒),精密称定称量杯与水的重量,计算得纯化水的质量。
吸量管移液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吸量管移液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目 的:制订移液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日常检测的准确性。
适用范围:1ml 、2ml 、5ml 、10ml 、15ml 、20ml 、25ml 、50ml 、100ml 吸量管、移液管的校正。
职 责:化学分析组负责人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仪器设备管理员对本规程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
任。
校正规程:
将待校正的移液管充分洗净,用洗耳球吸取蒸馏水至移液管标线之上2~3厘米处,将移液管提离液面,缓慢放出多余的蒸馏水至液面底部与标线相切为止。
除去移液管尖外面的水珠,再将水移入已准确称重(准确至0.01g 即可)的50毫升具塞锥形瓶中,使管尖与锥形瓶内壁接触,收集管尖余滴,停放15秒左右取出移液管,记录水温,盖上锥形瓶玻塞,准确称出瓶与水的总重量,并记录两次称重之差,即为待校正移液管放出的水重。
用实验温度时1毫升水的重量(查下表)来除水重,即可算出移液管的实际毫升数(即20℃时的真实容积)。
结果处理和周期:
根据上述自校项目的自校数据,查表1,判定其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等级。
自校周期为三年,校正工作结束,记录于“仪器、设备自校记录”中。
表1:容量允差
例:在21℃时,用移液管移取25.00毫升水,其重量为25.00g ,查表知道在21℃时每毫升水的重量为0.99700g 。
由此可算出20℃时其实际容积为08.2599700
.000
.25 毫升。
故此移液管为正误差25
-25.00=0.08
毫升。
表2:不同温度下用水充满20℃时容积为1升的玻璃容器于空气中以黄铜砝码称取的水重。
临床生化检验基本技能 移液
临床生化检验基本技能之移液,包括吸量管的使用和移液器的使用。
吸量管的使用:
1. 吸量管是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刻有容量数字,下端拉尖的圆形玻璃管。
用于量取体积不需要十分
准确的溶液。
2. 吸量管有“吹”、“快”两种形式。
使用标有“吹”字的刻度吸管时,溶液停止流出后,应将管内剩
余的溶液吹出;使用标有“快”字的刻度吸管时,溶液停止流出后,不要再调节刻度。
移液器的使用:
1. 将移液器调至拟校准体积,选择合适的吸头。
2. 调节好天平。
3. 来回吸吹蒸馏水3次,以使吸头湿润,用纱布拭干吸头。
4. 垂直握住移液器,将吸头浸入液面2~3mm处,缓慢(1~3秒)一致地吸取蒸馏水。
5. 将吸头离开液面,靠在管壁,去掉吸头外部的液体。
6. 将移液器以30℃角放入称量烧杯中,缓慢一致地将移液器压至第一档,等待1~3秒,再压至第二档,
使吸头里的液体完全排出。
7. 记录称量值。
8. 擦干吸头外面。
9. 按上步骤称量10次。
10. 取10次测量值的均值作为最后移液器吸取的蒸馏水重量,按附表1所列蒸馏水Z因子计算体积。
吸量管移液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吸量管移液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目 的:制订移液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日常检测的准确性。
适用范围:1ml 、2ml 、5ml 、10ml 、15ml 、20ml 、25ml 、50ml 、100ml 吸量管、移液管的校正。
职 责:化学分析组负责人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仪器设备管理员对本规程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校正规程:
将待校正的移液管充分洗净,用洗耳球吸取蒸馏水至移液管标线之上2~3厘米处,将移液管提离液面,缓慢放出
多余的蒸馏水至液面底部与标线相切为止。
除去移液管尖外面的水珠,再将水移入已准确称重(准确至0.01g 即可)的50毫升具塞锥形瓶中,使管尖与锥形瓶内壁接触,收集管尖余滴,停放15秒左右取出移液管,记录水温,盖上锥形瓶玻塞,准确称出瓶与水的总重量,并记录两次称重之差,即为待校正移液管放出的水重。
用实验温度时1毫升水的重量(查下表)来除水重,即可算出移液管的实际毫升数(即20℃时的真实容积)。
结果处理和周期:
根据上述自校项目的自校数据,查表1,判定其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等级.自校周期为三年,校正工作结束,记录于“仪器、设备自校记录"中。
表1:容量允差
例:在21℃时,用移液管移取25.00毫升水,其重量为25。
00g ,查表知道在21℃时每毫升水的重量为0.99700g.由此可算出20℃时其实际容积为
08.2599700
.000
.25 毫升。
故此移液管为正误差25。
08-25.00=0。
08毫升。
表2:不同温度下用水充满20℃时容积为1升的玻璃容器于空气中以黄铜砝码称取的水重。
移液管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移液管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
1 用途:移液管是用来准确移取一定体积溶液的容器。
2 移液管的准备
2.1 移取溶液前,先吹尽管尖残留的水,再用滤纸将管尖外壁的水擦去。
2.2 然后用欲移取的溶液涮洗3次,以确保所移取操作溶液浓度不变。
3 移取操作
3.1 移取待吸溶液时,将移液管管尖插入液面下1~2cm。
当管内液面借助吸耳球的吸力而慢慢上升时,管尖应随着容器中液面的下降而下降。
3.2 当管内液面升高到刻度以上时,移去吸耳球,迅速用右手食指堵住管口,将管上提,离开液面,用滤纸拭干管下端外部。
3.3 将管尖靠盛废液瓶的内壁,保持管身垂直。
稍松右手食指,用右手拇指及中指轻轻捻动管身,使液面稳定而缓缓的下降,直到弯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上边缘相切,视线
与刻度线上边缘在同一水平面上,立即停止捻动并用食指按紧管口,保持容器内壁与移液管口端接触,以除去吸附于移液管口端的液滴。
3.4 取出移液管,立即插入盛接溶液的器皿中,仍使管尖接触器皿内壁,使容器倾斜而管直立,松开食指,让管内溶液自由的顺容器壁流下。
3.5 移液管放液应使溶液弯液面到达流液口处静止。
为保证液体完全流出,将移液管从接受容器移走之前,无规定一定等待时间的情况下,应遵守近似3s的等待时间。
在规定
等待时间的情况下,移液管从容器中移开前应遵守等待时间的规定。
4注意事项
4.1 注意勿使溶液回流,以免稀释及沾污溶液。
4.2 移液时在整个排放和等待过程中,流液口尖端和容器内壁接触保持不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液管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
1? 用途:移液管是用来准确移取一定体积溶液的容器。
2? 移液管的准备
2.1? 移取溶液前,先吹尽管尖残留的水,再用滤纸将管尖外壁的水擦去。
2.2? 然后用欲移取的溶液涮洗3次,以确保所移取操作溶液浓度不变。
3? 移取操作
3.1? 移取待吸溶液时,将移液管管尖插入液面下1~2cm。
当管内液面借助吸耳球的吸力而慢慢上升时,管尖应随着容器中液面的下降而下降。
3.2? 当管内液面升高到刻度以上时,移去吸耳球,迅速用右手食指堵住管口,将管上提,离开液面,用滤纸拭干管下端外部。
3.3? 将管尖靠盛废液瓶的内壁,保持管身垂直。
稍松右手食指,用右手拇指及中指轻轻捻动管身,使液面稳定而缓缓的下降,直到弯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上边缘相切,视线
与刻度线上边缘在同一水平面上,立即停止捻动并用食指按紧管口,保持容器内壁与移液管口端接触,以除去吸附于移液管口端的液滴。
3.4? 取出移液管,立即插入盛接溶液的器皿中,仍使管尖接触器皿内壁,使容器倾斜而管直立,松开食指,让管内溶液自由的顺容器壁流下。
3.5? 移液管放液应使溶液弯液面到达流液口处静止。
为保证液体完全流出,将移液管从接受容器移走之前,无规定一定等待时间的情况下,应遵守近似3s的等待时间。
在规定
等待时间的情况下,移液管从容器中移开前应遵守等待时间的规定。
4注意事项
4.1? 注意勿使溶液回流,以免稀释及沾污溶液。
4.2? 移液时在整个排放和等待过程中,流液口尖端和容器内壁接触保持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