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基本形态的主客分类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据பைடு நூலகம்
• 1.现存问题: 全国的地貌类型的划分状态混乱 ,
现有的地貌基本形态分类存在缺陷 ,提到地貌单元 时人们没有统一的概念 , 不能反映人们对客观事 物的认识规律。这有碍于地貌学的研究和科学普 及 ,严重地影响地貌在生产利用上的作用 。
• 提倡分类以相对高度为主的原因有二 : 一是 ,人们 以感觉上的高低印象去观察山地已有很长的历史 了 , 甚至在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这两个概念出现 以前人们就这样做了 。 现在我们理应迎合人们的 观念 ,以便于科学普及和生产利用 。 二是 ,人们以 相对高度去观察山地的标准符合客观实际 。因为 山地的高差反映地貌的发育阶段及侵蚀程度 。
地貌基本形态的主客分类法
1.地貌分类综述(类型划分)
地貌基本形态的主客分类法是以相对高度为主 , 以绝对高度为 副的一种地貌形态分类法 。 该法中的 ‘ 主’ 是指相对高度 或切 割深度 , ‘ 客’ 指的是某一地貌单元是处于低位或中位还是 高 位 , 即它的绝对高度是多少 。 该分类方法首先用相对高度 ( 或切割深度) 进行第一级分类 ,将地貌基本形态划分为平原 、 丘陵 、 低山 ,中山和高山等 ,然后再按绝对高度把这些形态 分别划分为低位 、 中位 、 高位三种类型 . 其中对有些 特殊的地貌形态如盆地 、 高原和平原 ,在其一级分类 中单纯用数字表示不尽合理的 , 结合了其 ( 定性) 形 态进行了分类 。
• • • • • • •
在考虑相对高度的基础上 , 其次还要考虑绝对 高度 。 这是因为绝对高度制约外营力的作用方式 。 其次 ,绝对高度能做客观对比的基准尺度 。把绝对 高度放在第二位进行地貌形态分类并没有削弱绝 对高度的作用 。 相反 , 这样做既符合人们观察山地 的观念又重视了绝对高度的客观作用 , 起到了两全 齐美的效果 。
该地貌分类法的优点在于 ① 符合人们对于山地的高 、 中 、 低的观念 ,避免了现有地貌 分类法中出现的那种与人们固有观念相冲突的高山不高 、 低 山不低的现象 ; ② 统一了地貌基本形态的划分标准 ,避免了平原 、 丘陵按相 对高度划分 ,而山地按绝对高度划分的不一致性 ; ③ 有利于地貌知识的科学普及和地貌的利用 。
•
• 地貌分类 • • 低位中山 中山 中位中山 • 高位中山
• 低位高山 高山 中位高山 • 高位高山 高原 中位高原 • 高位高原 • 低位盆地 盆地 中位盆地 • 高位盆地
相对高度( m) (一级分类 )
500~1000
绝对高度( m) (二级分类) 0~1500 1500~4000 > 4000
•
地貌基本形态主客分类表 • 地貌分类 相对高度( m) 绝对高度( m) 注释 • (一级分类 ) (二级分类) • 低位平原 0~1500 平原 中位平原 < 20 1500~4000 • 高位平原 > 4000 • • 低位丘陵 0~1500 各丘陵可 丘陵 中位丘陵 20~200 1500~4000 再分为低 • 高位丘陵 >4000 丘和高丘 • • 低位低山 0~1500 低山 中位低山 200~500 1500~4000 • 高位低山 > 4000 •
0~1500 1500~4000 > 4000 < 4000 > 4000 0~500 500~2500 > 2500
注释
> 1000
> 500 (且据形态)
根据形态
• 上表中的 绝对高度标准是对我国三个不同阶梯上 的主要山脉测量后得出的,代表了我国三个阶梯 上的山脉高度特点。用我国三个阶梯上山脉的海 拔高度的明显差异 , 来确定绝对高度分类指标是 可行的 。证明了该方法在全国地区的实用性。同 时,绝对高度体现了不同阶梯上外营力的作用。 而相对高度是普遍采用的数量界线 , 在此方法中 也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