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自然灾害事件报道中广播的独特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大自然灾害事件报道中广播的独特价值

□李亚虹马静

随着电视的普及和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在竞争中处于弱势。然而,随着近年来世界各地重大自然灾害事件的频发,广播的作用再一次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2008年国内发生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及汶川地震中,广播以其独到的贡献再—次证明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多变性、多方关联性等特点。广播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其传播的信息符号是以声音符号(语言、音响、音乐)的形式表现的,广播媒体迅速传播、持久传播与互动传播的优势正好能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事件的以上特点。

—、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广播信息传播与通信双重功能的体现

在灾害事件中,媒体提供信息的功能表现尤为明显,媒体通过有效的信息传播最大限度的满足受众的知情权。而同时,政府和公众也通过媒体进行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媒体沟通作用得到加强,体现在对通信功能的拓展上。在灾害事件的报道中,广播的信息传播功能和通信功能得到突出体现。

(一)灾害前期广播成为唯一有效、及时直达受众的媒体。

灾害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简明信息是必不可少的,但前提是传播渠道必须畅通。在大范围交通中断、停电的情况下,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难以有效到达受众,在这一特殊传播环境里,广播媒体无缝覆盖、传递畅通、接受便利、低成本高效率的特性成为独特的优势,灾害前期广播成为唯一有效直达受众的媒体,也成为满足灾区受众和非灾区受众知情权的唯一有效媒体。

以汶川地震为例,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电力、道路和通讯中断,与外界失去联系。广大人民群众渴望了解灾区情况,灾区人民更急需有关地震和外界的详实信息。而这个时候,几乎所有的大众媒体“集体失语”,报纸无法送达;电视光缆中断,网络无电使用;手机电话没有信号,灾区像一座孤岛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此时,广播为人们架起了一座空中通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地震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报道机制,第一时间派记者前往一线,发回了很多第一手的报道,比如,在重灾区映秀音信全无的时候,中央台派出陆路、水路、空中三路记者跟随救援部队到达映秀,成为最早报道映秀灾情的媒体,及时的把灾情告诉了受众,也为政府组织救援提供了可以参考的信息。

(二)满足各方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广播“沟通”变“通信”。

现代通信往往以电信方式为主,如电报、电话、短信、E-MAIL等注重即时通信。灾害事件发生后,通讯设施遭到破坏,现代的通信方式全部瘫痪,政府与民众、个人与个人、部门与部门之间无法取得沟通,而这个时候又是最需要各方沟通了解信息的时候。广播的通信功能由此被开发出来。政府通过广播发布命令,救援人员通过广播接受指令,广大群众通过广播寻觅亲友、传递亲情,深入现场搜救的官兵通过广播了解彼此动态……。广播通过专业的传输通道,成为社会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凸显了广播的“通信”价值。

例如,在汶川地震的报道中,为了让灾区幸存者能够及时的与家人、亲戚、朋友取得联系,电台前方记者搜集了大量由陆航团飞行员带回来的平安纸条和寻亲纸条,这些纸条通过广播节目播出后,帮助很多人了解了亲人的信息,使得亲人得以团聚。这个时候,广播成为替代电话、书信的通信手段,及时的帮助灾民与亲人、朋友取得了沟通。

二、提高政府效能,联动各方力量,灾害中的应急广播生产力

所谓应急广播是生产力,指的是应急广播作为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生产力系统中的信息因素,渗透到系统其他要素之中对突发事件处置的发展起到作用。应急广播因其信息的贴近性、时效性、实用性、指导性使其具有把新闻信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推动力量。

在灾害事件的报道中,广播媒体通过自身的独特优势对抗灾救灾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通过各方面的信息整合,及时的报道最新信息,同时又通过信息的联动,促进了现实工作的完成,推动了救灾的进程,广播媒体将“报道”灾情与“参与”救灾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在灾害报道中所表现出的宣传力、舆论引导力、决策参考力极大的拓展了政府机关的行政效能,有力地推动了救援工作的进展,成为抗灾救灾中一支独特的力量。从这个角度看,广播确实成为了提高政府效能的“生产力”。

(一)消息整合,广播成为政府报道灾情,发布政令的“宣传员”。

在重大自然灾害事件中,媒体需要迅速提供尽可能详实、准确的有关灾害的信息,满足大众的需求。而大众也往往需要借助于媒体得到一种同周围的事态发展和社会有关

广电时空

37

2010年第2期

2010年第2

联的感觉,同时政府也需要利用大众媒体发布消息,传达政令,这个时候媒体起着“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桥梁作用。在灾害发生初期,在其他媒体无法正常的发挥桥梁作用的情况下,这一重任自然落到了广播身上。广播成为理所当然的“宣传员”,一方面通过消息整合,汇总大量的相关报道及时播发,传达公众的需求和建议,便于政府及时的调整抗灾救灾的各项方针政策,成为帮助政府应对灾害危机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提供政府给予灾民的意见和指导,让公众能够正确面对灾害,采取正确的方式实施自救。通过广播的宣传,各级政府的指示、意见得到了最大范围的传达,对人民的关心和问候得到了最广泛的传播,这能极大的激励受灾群众抗灾、救灾的决心和勇气。

(二)舆论整合,广播成为政府破除谣言,凝聚力量的“引

导员”。

大众传媒具有舆论功能,能够引发和引导公众舆论。灾害事件发生后,由于突然经历较大的生活变动和震荡,容易导致刺激意见的出现并汇集为舆论,而舆论又反过来影响着公众的意见和情绪。当主流媒体提供的信息不足以满足公众的需求时,各种渠道负面信息和人们口口相传的小道消息就会混淆公众视听,使公众在心理脆弱时丧失理性的判断,做出过激行为,引起不必要的社会恐慌,甚至导致局部混乱,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威胁。

灾害发生后,在其他媒体无法正常进行舆论导向时,广播通过舆论整合,能够有效地引导舆论,帮助政府及时的破除谣言。

例如,汶川地震发生后,大量的谣言随之产生,有谣言称12日晚北京将发生地震,北京电台交通广播在第一时间澄清了“北京当晚还会发生余震”的谣言,稳定了民心。

(三)资源整合,多部门联动,广播成为政府组织救援的

“协调员”。

在灾害等危机事件的处理中,政府利用大众传媒协调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的关系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在今天,灾害事件的快速应急处置已经超出了一个部门或者一个行业的能力和范围。有效的处理灾害事件,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需要更多部门的联合参与,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才能更好的应对灾害事件,将灾害事件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

广播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它的传媒色彩使他更容易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它可以广泛的跟政府部门合作,可以和企业联合举办各种活动。在灾害事件报道中,特别是在其他媒体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时候,广播成为积极联络各部门,组织全社会力量参与抗灾救灾工作的“协调员”。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5月14日12:30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率先推出了“爱在天地间———百名歌手广播赈灾大行动”,这一活动是媒体界在汶川地震后组织的最迅速的

一次赈演大行动,230名歌手和演艺界人士参与了该活动,通过电波用歌声为灾区群众送去祝福和祈祷,并募集资金和物品支援灾区。广播通过较强的活动号召能力,广泛的联络救援组织,为各部门搭建了一个资源整合的平台。协调各方力量,通过各部门的联手合作,积极的对灾民展开救援。

三、缓解情绪、抚慰心灵,灾难面前最贴心的情感媒体灾害的发生往往会引起人们一定程度上的恐慌和焦虑,如果不通过正常渠道的宣泄和引导,容易对人们的心理健康甚至以后的生活方式造成负面的影响。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平台,来帮助人们缓解这种负面的情绪。广播有沟通能力强,参与方便的独特优势,而且广播只传递声音,是人们倾听、诉求的理想工具。灾害发生后,广播把政府救灾工作的宣传,把灾民如何自救的知识以及心理创伤的自我理疗方法,通过主持人舒缓温暖的声音告知听众,能够很好的缓和灾民紧张慌乱的心情。面对残酷的自然灾害,公众心理易遭受巨大打击,新闻媒体介入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缓解社会心理的紧张程度,以更深切的人文关怀帮助受灾地区的人们摆脱压力,重树信心。广播通过把注入人文关怀的语言、音乐、音响等声音信息传递给受众,能对受众的心理产生有效的抚慰作用。以广播作为交流渠道开展心灵交往,能够更好的抚慰受到灾害创伤的人们的心灵,也是最贴心的情感媒体。

四、救援人员的必备装备———收音机

由于电视、电讯、电力等设施在地震中受损严重,无线电收音机成为灾区大多数乡镇农村了解外界情况的唯一途径。汶川地震发生后,政府几次向灾区部队捐赠收音机,中央军委指示,救灾部队每人配发一台收音机。通过收音机,官兵们及时听到了来自党中央、国务院的慰问和指示,让大家的力量紧紧地凝聚在党中央周围。通过收音机官兵们了解到调动救灾物资、传递抗震救灾信息、打通生命通道的报告以及社会对人民子弟兵的关怀与支持,这极大激发了救援官兵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夺取抗灾胜利的坚强信心和力量,不难看出,在重大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现场,广播媒体已经成为广大救援官兵必备的重要战略装备。

通过以上对广播在重大自然灾害事件报道中独特价值的分析,我们能充分感受到上至国家领导下到广大百姓对广播的重视和对广播在灾害事件发生时所起作用的肯定,正如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所说:“在重大灾情的情况下,广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不管各种多媒体怎么发展,广播的作用是别的新闻媒体不可替代的。”我们应充分认识并积极发扬广播的这种独特优势,使广播在媒体的竞争中续写辉煌。

(作者单位:河北电视台、河北大学。本文为2009年度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广播的“蓝海”战略与频率专业化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课题编号:HB09BXW002)

广电时空

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