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堂好的心理活动课的标准的认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所具有的特征

珠海市香洲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陆春凤519071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思考、感悟而获得心理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的课程。

究竟怎样的一堂课才算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四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与教研工作实践,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看每位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动,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

我认为,一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常常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共同特点:

●主题明确,简洁、活动层次分明

好的心理课,简洁、内容不复杂,只围绕一个主题,有层次的开展活动。

如,在讨论“体验合作”这一主题时,教师设计了这样几个活动让同学思考并讨论:(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游戏,思考合作带给自己的感受、小组合作成功或失败的原因;(2)回顾自己曾经与人合作做事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小组内分享自己当时是怎样做的;(3)小组讨论成功的合作需要注意些什么;(4)运用合作技巧再进行合作游戏。每个话题老师都让同学充分表达、分享自己的看法,让学生上黑板写出主要观点。结果,课结束时,黑板上写满了学生合作的感受、合作成败的原因以及合作应注意的事项,不需要老师再讲多少,同学们已经在自我教育了。

●人人都是主角,没有旁观者

关注每一位学生是好课的最基本特点。心理活动课程的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活动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个个都有体验。心理活动课程设计的活动应尽可能是每个学生都有任务的团体活动,如学生纸笔活动、小组案例探究活动等等都是很好的形式。例如,在开展“体验合作”主题活动时,让每个学生填写“我为小组做了什么贡献”的工作纸,使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组的一部分,一定要参与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回顾自己与人合作成功或失败的经历,表达自己对合作的认识。使即使活动中需要一部分学生进行表演,剩下的学生也应承担相应的其他任务,不能无所事事。

●学生活动为主,注重体验

好的心理活动课顺应学生心理成长规律。学生的成长要依赖于自身的经验与体

验。在心理活动课中,许多教师为了教给学生一些心理知识与方法,会不知不觉地采用讲解、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是,学生心理的成长,如果没有内在体验,很难认同与内化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因此,心理活动课要真正坚持活动为主,注重感受,让学生在体验中建构一些自我发展的方法。

让学生体验建构,有多种活动方式: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体验。如,“假如你碰到这种事情会怎样做?”这种方式使学生以一种旁观者的眼光看问题,进行客观、全面的思考,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成情境中的角色,进行移情体验。

通过游戏活动,如,团体游戏、角色扮演、心理剧、团体训练活动等,让学生在现场活动情境中体验。例如,在“突围闯关”游戏中,让学生体验相互配合与支持时的心理感受等。

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获得的感受最真切,对他们的影响也最大。也惟有如此,学生才能亲历“做到”—“悟到”—“知道”这一心理成长过程。

尊重、聆听,学生真情流露

好的心理课,课堂氛围宽松、自然、真实,学生有机会说出自己的心声,教师认真聆听学生的心声,学生愿意说出心声。哪怕学生说出的想法中,有些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错误的,老师也能去聆听他们。

如,一位同学在说到自己与别人闹矛盾时,想打人。老师不是简单的指出打人是不对的,而是展开了下面的对话:

师:“你是说当你与别人产生矛盾时,很愤怒,很想打人?”

生:是的。

师:“看来,一定有谁做了什么事情,让你太生气了。能不能说给老师听听?”

生:……

师:“那的确很令人生气。打他,会让你觉得……”

生:很解气。

师:“或许当时真的解气了。让我们再一起想想看,你打了人后,会发生什么?问题又会变成怎样的呢?”

生:……

师:“如果,他又打回你,你又怎么办?你试过其他方法吗?现在我们大家一

起来想想碰到这种情况还可以怎么办?”

……

这位老师聆听到了学生的愤怒情绪,聆听到了学生的委屈,对学生有了尊重和理解、支持,再进行教育就有了学生可以接受的心理基础。

●学生能勤动脑、会思考

一堂好的心理课要注重采用不同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达成,需要教师有效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学会思考是学生心理成长的标志。

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人我之间思维方式的不同,思考不同思维方式对人产生的不同影响。如在“体验合作”主题教学中,教师引导同学们思考合作的重要性时,有的同学认为生活中更需要独立思考,需要个人的独创性,不用与人合作也可以把事情做好;有的同学则认为生活中多与人合作,可以借人之长,开拓人的视野,使人更善于创造,把事情做得更好,还可以增进友谊。通过二者思维方式的比较,学生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有些心理问题是因为学生缺乏移情与换位思考造成的。如,针对合作伙伴之间常见的矛盾冲突,通过让学生互换角色扮演,从他人的角度思考,可以转化思维方式,有利于心态的调整。

学生能联系自己的情况进行反省。每一项活动设计要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必须通过联系学生自身实际,使学生思考自己的心态,学会自我调节。如,让学生“回顾自己曾经与人合作成功或失败的一次经历,想一想你当时是如何做的?如何想的?”,借此反思自己的心理困扰或经验,调整自己的心态。

●重视分享交流,善于利用学生资源

好的心理活动课要体现学生智慧的流动,通过“点”、“线”、“面”的交流使学生的智慧在集体中得到共享。

心理课堂中的“点”是指每个学生。每个学生都要在课堂中进行思考并分享自己的看法,这种分享有时在全班,有时在小组内进行。

心理课堂中的“线”,即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参与活动之后,通过分组讨论交流,互相分享交流内在体验,以便获得更多的心灵碰撞机会,从彼此的经验中获得成长。当学生有些疑问时,老师可与学生对话,共同探讨,启发学生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