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
YOUR SITE HERE
第 7 章 蛋 白 质 的 分 离、 纯 化 和 表 征
6. 蛋白质主要呈色反应
双缩脲反应 酚试剂法 →蛋白质定量、定性 茚三酮反应 测定常用方法
考马斯亮蓝反应
YOUR SITE HERE
第 7 章 蛋 白 质 的 分 离、 纯 化 和 表 征
YOUR SITE HERE
第 1.蛋白质的两性解离性质
7
章
蛋
蛋白质分子除两端的氨基和羧基可解离外,
白 氨基酸残基侧链中某些基团,在一定的溶液pH条
质 的
件下都可解离成带负电荷或正电荷的基团。
分
离、
NH
+ 3
O H-
NH
+ 3
纯 Pr
化
COOH
Pr
H+
COO -
和
阳离子
兼性离子
表
pH<pI
pH=pI
第 7 章 蛋 白 质 的 分 离、 纯 化 和 表 征
沉淀的蛋白质不一定变性
变性蛋白质不一定沉淀,但结絮、凝固是 变性深刻化体现
沉淀方法类别:
1、高浓度中性盐(盐析、盐溶)
2、酸硷(等电点沉淀)
3、有机溶剂沉淀
4、重金属盐类沉淀
变性沉淀
5、生物碱试剂和某些酸类沉淀
6、加热变性沉淀
YOUR SITE HERE
O H-
NH 2
H+
Pr COO-
阴离子
pH>pI
征
YOUR SITE HERE
第 7 对某一种蛋白质来说,在某一pH,它所带的正 章 电荷与负电荷恰好相等,也即净电荷为零,这 蛋 一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pI);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
第21页
2. 盐析 在蛋白质水溶液中,加入大量高浓度强
电解质盐如硫酸铵、氯化钠、硫酸钠等, 可破坏蛋质分子表面水化层,中和它们电 荷,因而使蛋白质沉淀析出,这种现象称 为盐析。
而低浓度盐溶液加入蛋白质溶液中,会 造成蛋白质溶解度增加,该现象称为盐溶。
盐析机理:破坏蛋白质水化膜,中和表面 净电荷。
灵敏度高,能检测1微克蛋白,重复性好。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
第48页
蛋白质纯度判定
各种层析单峰,电泳单带,双向电泳单点, 末端氨基酸测定一个,溶解度曲线单转折。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
第49页
盐溶盐溶—盐析
• 等电点沉淀蛋白质溶液中加入NaCl后沉淀 溶解—盐溶
• 原因?
分子在等电点时,相互吸引,聚合沉淀,加入少
许盐离子后破坏了这种吸引力,使分子分散,溶
于水中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
第9页
盐析 盐析((NH4)2SO4)
•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硫酸铵后蛋白质 会沉淀析出
• 原因?
蛋白质脱去水化层而聚集沉淀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
第46页
蛋白质含量测定Ⅱ
3.Folin-酚法(Lowry法) 蛋白质中酪氨酸或半胱氨酸,能与Folin-酚试
剂起氧化还原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500nm比 色测定。
Folin-酚试剂配制比较复杂。 4.BCA法
蛋白质还原Cu2 +成Cu+,与4,4’-二羧基-2,2’-二 喹啉(BCA)形成配合物,显紫色,比色测定。
到达最高值。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
第13页
三、蛋白质分离纯化普通标准
总目标:增加制品纯度或比活 1.前处理:因动/植物/细菌而异 2.粗分级分离:采取盐析/等电点沉淀/有 机溶剂分级分离等方法 3.细分级分离:采取凝胶过滤、离子交换 层析、吸附层析以及亲和层析等 4.结晶
第7章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
In contrast, the larger molecules have only the liquid surrounding the beads accessible to them, and thus move through the column faster, emerging out of the bottom (eluting洗脱) first.
分子的大小和形状 酸碱性质 溶解度 吸附性质 对配体分子的特异生物学亲和力
Protein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The aim of protein purification is to isolate one particular protein from all the others in the starting material, exploits利用: Solubility Size Charge Hydrophobicity or/and specific binding affinity of the protein of interest
Small/more negatively-charged proteins migrate further through the gel than larger/less negatively-charged proteins
7.3 蛋白质的胶体性质 与蛋白质的沉淀
Protein colloid character and deposition
用来确定Mr。
7.2.4 沉降分析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蛋白质溶液在电场中受到强大的离心力作用时,如果 蛋白质的密度大于溶液的密度,蛋白质分子就会沉降。
第三章蛋白质分离纯化与表征
超滤
• 超滤是一种膜分离技术,它的特点是使用不对 称多孔膜,根据分子的大小来分离溶液中的大 分子物质与小分子物质。超滤尤其适用于大分 子溶液的浓缩,不同种类分子的纯化以及溶剂 交换等。超滤法是一种温和的、非变性的物理 分离方法。
超滤离心管
切向流超滤器
离心技术
• 离心技术主要用于各种生物样品的分离和制备,生物 样品悬浮液在高速旋转下,由于巨大的离心力作用, 使悬浮的微小颗粒(细胞器、生物大分子的沉淀等) 以一定的速度沉降,从而与溶液得以分离,而沉降速 度取决于颗粒的质量、大小和密度。 • 密度梯度离心技术是利用每种蛋白质颗粒沉降到与自 身密度相等的密度梯度时即停止不前,最后各种蛋白 质在离心管中被分离成各自的区带。 • 常用的密度梯度有蔗糖梯度,聚蔗糖梯度等。
1. 抗体
• 抗体的制备
免疫荧光技术
• 免疫荧光技术是是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与荧光物质检测的敏 感性和直观性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为: • 利用荧光素标记抗体,使之在涂片上或组织切片上与标本中的待 检抗原特异结合,采用高发光效率的点光源,透过滤色板发出一 定波长的光,使结合在标本上的荧光素被激发而产生荧光,借助 荧光显微镜观察底物片上荧光染色形态,来判断有无待检抗原或 抗体。
原理:依赖于蛋白质和它的配体(ligand)之间 的相互作用来分离。配体通常指的是能与另一 个分子或原子结合(一般是非共价结合)的分 子、基团、离子或原子。但在亲和层析中,配 体是通过共价键先与基质结合。配体可以是酶 结合的一个反应物或产物,或是一种可以识别 靶蛋白的抗体,也可以是受体、核酸、细胞器 等。 亲和层析是分离效率最高的分离方法。
高效液相层析(HPLC)
• 高效液相色谱的优点是:检测的分辨率和灵敏 度高,分析速度快,重复性好,定量精度高, 应用范围广。适用于分析高沸点、大分子、强 极性、热稳定性差的化合物。 • 其缺点是:价格昂贵,要用各种填料柱,容量 小,分析生物大分子和无机离子困难,流动相 消耗大且有毒性的居多。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向 生物化学和药物分析及制备型倾斜。
生物化学课件 第7章 - 蛋白质分离纯化和表征(9-21)
思考题 2012年厦门大学生物化学
5. 一多肽有侧链羧基30个(pk1=4.3),咪唑基15个(pk2 =
6.0) ,氨基10个(pk3=10)。两端羧基,氨基的pk分别为
COOH = 3.5 和 NH3+ = 9.5。求该蛋白的PI值
+26
分析:
pk1=4.3
30 × COOH
+25
NH3+ pk1=9.5
当一种氨基酸的净电荷用q=pI-pH表达时,若q为正值,则 该氨基酸带正电荷;若q为负值,则该氨基酸带负电荷。
q值的正与负和该氨基酸所带电荷的种类是一致的。如 果采用q=pH-pI来表达,则会出现相反的结果,即q为负值时, 氨基酸带正电荷;q为正值时,氨基酸带负电荷。因此,用 pI-pH更好。
思考题
第7章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
一、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P291
(一)蛋白质的酸碱电离
蛋白质分子除两端的氨基和羧基可解离外,氨基酸残基 侧链中某些基团,在一定的溶液pH条件下都可解离成带 负电荷或正电荷的基团。
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 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 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在等电点时蛋白质的溶解度最小, 在电场中不移动。
试剂的酸根离子结合而产生沉淀。
生物碱试剂和某些酸类沉淀
实例分析
实例分析:在啤酒生产工艺中有麦芽汁加啤酒 花煮沸的工序,其目的之一就是借酒花中的单 宁类物质怀变性蛋白质或盐形成沉淀,使麦芽 汁得以澄清,从而防止成品啤酒产生蛋白质混 浊。
“ 柿石症”的产生就是由于空腹吃了大量的 柿子,柿子中含有大量的单宁酸,使肠胃中的 蛋白质凝固变性而成为不能被消化的“柿石”
6章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教学用
等电聚焦 (IEF)
A stable pH gradient is Protein solution is added established in the gel after and electric field is application of an electric field. reapplied.
教学内容
一、蛋白质的酸碱性质 二、蛋白质的胶体性质与蛋白质的沉淀 三、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一般原则 四、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方法 五、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六、蛋白质的含量测定与纯度鉴定
二、蛋白质的胶体性质与蛋白质的沉淀
(一) 蛋白质胶体性质 (二) 蛋白质沉淀
(一)蛋白质胶体性质
分散相质点在胶体系统中保持稳定的3个条件:
几个要说明的问题
Vt: 柱床总体积,常称柱床体积; V0 :为孔隙体积或外水体积,测出不 被凝胶滞留的蓝色葡聚糖-2000的洗脱 体积即为V0; Vi :内水体积,凝胶珠内部的水相体积; Vm :为凝胶基质体积; Vt=V0+Vi+Vm Ve某一待分离物质组分的洗脱体积,自 加样品开始到该组分的洗脱峰(峰顶)出 现时所流出的体积;
(七)亲和层析(affinity chromatography)
① 利用蛋白质分子对其配体(或称 为配基)分子特有的识别能力建 立起来的纯化方法. ② 将特异配体共价地连接到像琼脂 糖凝胶这类载体表面的官能团 (如-OH)上,配体和多糖载体之 间插人一段长度适当的连接臂 (如ε-氨基己酸),使配体与凝胶 之间保持足够的距离,不致因载 体表面的位阻妨碍待分离的分子 与配体结合. ③ 这类载体在其他性能方面允许蛋 白质能自由通过.
分散相质点在1~l00 nm范围内, 在动力学上是稳定的, 介质分 子对这种质点碰撞的合力不等于零, 使它能在介质中作不断的 布朗运动; 分散相质点带有同种符号的净电荷,互相排斥,不易聚集成大颗 粒而沉淀; 分散相质点能与溶剂形成溶剂化层,例如与水形成水化层,质点 有了水化层,相互间不易靠拢而聚集.
4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
超过滤(ultrafiltration)
滤膜 抽气 离心 滤膜ensity gradient)
生物大分子及颗粒的沉降不仅 决定于它的大小,而且也取决于 它的密度。颗粒在具有密度梯度 的介质中离心时,质量和密度大 的颗粒沉降的快,并且每种蛋白 质颗粒沉降到与自身密度相等的 介质密度梯度时,即停止不前, 最后各自在离心管中被分离成独 立的区带。分成区带的样品可以 在管底刺一个小孔逐滴放出,分 步收集。常用的介质有蔗糖、氯 化铯等。
多肽链主链骨架中的若干肽段,通过氢键,形成有规则 的构象,这称为二级结构。
α-螺旋 β-折叠 无规线团
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多肽链间通过氨基酸残基侧链的 相互作用而进行盘旋和折叠,因而产生的特定的三维空间结 构,这称为三级结构,也称为蛋白质的亚基。 各个亚基在低聚蛋白中的空间排布及相互作用,称为蛋 白质的四级结构。
(一)根据分子大小不同的纯化方法
• ◇ 1.透析和超滤 • ◇ 2.密度梯度离心 • ◇ 3.凝胶过滤
1.透析和超滤
透析是利用蛋白质等大分子 不能通过半透膜的性质,使蛋白 质和其它小分子物质如无机盐单 糖等分开。常用的半透膜: 半透膜袋 蛋白质溶液 透析液 磁棒
玻璃纸(赛璐玢纸,cellophane
3.有机溶剂分级分离
• (1)有机溶剂可以使蛋白质沉淀
酮、乙酸乙酯等。 • (2)有机溶剂可以破坏水化膜、造成一个低介电区。 • (3)有分级分离现象 • (4)要求对有机溶剂低温预冷。
主要有乙醇、丙
4.温度对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
•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约0-40℃之间,大部分球状 蛋白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也有例外,
滴加样品
离 心 管
蔗糖浓度
蔗糖密度梯度
第7章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
第7章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第七章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第一节蛋白质的酸碱性质每个解离基团的pK 值与游离氨基酸的不完全相同。
等电点应通过等电点聚焦和其他方法来确定。
第二节蛋白质分子的大小和形状首先,根据化学成分确定最低相对分子质量假设只有一种微量组分,在测量其百分含量后,可以用比例公式计算出最低相对分子质量。
如果测量两种痕量组分的百分比含量,并且通过比例公式计算的最低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则可以计算两种最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近似值的最小公倍数。
实施例:纯酶含有1.65%亮氨酸(MR 131)和2.48%异亮氨酸(MR 131), 以找到最低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决方案:根据Leu 的百分比,最低Mr x1: x1 = (100'131)/1.65 = 7939.4。
最低X2先生:X2 = (100 ' 131)/2.48 = 528是3艮据lie的百分比含量计算的。
由于X1 和X2 数之间的巨大差异,建议该酶包含一个以上的Leu 和l i e 。
为了估计Leu 和lie 的数量,首先计算:X1/X2=7939.4/5282.3 〜1.5 .该酶含有的任何氨基酸的数量应为整数,表明该酶至少含有2个Leu 和3个Ile ,其最小相对分子质量为7939.4 ‘2=15878.8或5282.3 3=15846.9二、渗透压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三、沉降分析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基本原则:(a)离心力(Fc)当粒子(生物大分子或细胞器)在高速旋转下受到离心力时,离心力“ FC由以下公式定义:f = m a = m w 2ra-粒子旋转加速度,m-沉降粒子的有效质量,w粒子旋转角速度,r- 粒子旋转半径(cm)。
②相对离心力(RCF) 由于各种离心机转子的半径或离心管到转轴中心的距离不同,离心力也不同。
因此,文献中常用相对离心力”或数X g来表示离心力。
只要RCF 值不变,样品在不同的离心机上可以获得相同的结果。
第七章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子大小与形状 (略)
第三节
蛋白质的胶体性质与沉淀、变性
一、蛋白质的胶体性质
由于蛋白质分子量很大,在水溶液中形成1100nm的颗粒,因而具有胶体溶液的特征。可溶性
蛋白质分子表面分布着大量极性氨基酸残基,对水
有很高的亲和性,通过水合作用在蛋白质颗粒外面 形成一层水化层,同时这些颗粒带有电荷,因而蛋 白质溶液是相当稳定的亲水胶体。
2、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
①.物理因素 热(60~100℃)、紫外线、X射线、超声波、 高压、表面张力,以及剧烈的振荡、研磨、搅拌 等;
②.化学因素
化学因素又称为变性剂,包括:酸、碱、有 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尿素、盐酸胍、重 金属盐、三氯醋酸、苦味酸、磷钨酸以及去污剂 等。
3、变性表现及变性机理
pI是蛋白质的一个特征常数。
蛋白质两性解离性质和等电点
Pr
NH3
+
+ +
OHH+
Pr
NH3 COO-
+
+ OH+ H+
Pr
NH2 COO-
COOH
pH< pI
净电荷为正
pH = pI
净电荷=0
pH > pI
净电荷为负
当蛋白质溶液在某一定pH值时,使某特定蛋白质分子上所带正负
电荷相等,成为两性离子,在电场中既不向阳极也不向阴极移动,此
去除上述变性剂 可使蛋白质回复 原态而恢复活性 是为复性
并非所有蛋白质 均可顺利复性 恢复原来活性
5、变性的利用和预防
在医疗上,高温高压蒸煮手术器械,紫外线照 射手术室,75%酒精消毒手术部位的皮肤,使病菌、 病毒的蛋白质发生变性,失去致病作用,达到消毒 杀菌,防止伤口被感染的目的。
第6章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
蛋白质胶体性质的Βιβλιοθήκη 用由于胶体溶液中的蛋白质不能通过半透膜,因 此可以应用透析法将非蛋白的小分子杂质除去。 透析法:以半透膜提纯蛋白质的方法叫透析法 半透膜:只允许溶剂小分子通过,而溶质大分 子不能通过,如羊皮纸、火棉胶、玻璃纸等
第6章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
一、蛋白质的两性电离及等电点
蛋白质含有酸/碱AA残基具有两性 碱/酸越大——pI 越大
• pI通常在 6.0 左右
蛋白质的等电点:当溶液在某一定pH值时,使 某特定蛋白质分子上所带正负电荷相等,成为 两性离子,在电场中即不向阳极移动也不向阴 极移动,此时溶液的pH值即为该蛋白质的等电 点(pI)。在等电点时,蛋白质的溶解度最小, 在电场中不移动。
蛋白质混合样
凝凝胶法只适于球状蛋白分子测量
凝胶过滤.swf
三、蛋白质的胶体性质与蛋白质的沉淀
(一)胶体性质(colloidal system)
由于蛋白质分子量很大,在水溶液中形成直 径1-100nm之间的颗粒,已达到胶体颗粒范围 的大小,因而具有胶体溶液的通性。
蛋白质的水溶液能形成稳定的亲水胶体的原因:
透析.swf
二.蛋白质的沉淀
蛋白质在溶液中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 相对的。如果加入适当的试剂使蛋白质分子 处于等电点状态或失去水化层(消除相同电 荷,除去水膜),蛋白质胶体溶液就不再稳 定并将产生沉淀。
• 蛋白质沉淀定义:
蛋白质在溶液中靠水膜和电荷保持其 稳定性,水膜和电荷一旦除去,蛋白 质溶液的稳定性就被破坏,蛋白质就 会从溶液中沉淀下来,此现象即为蛋 白质的沉淀作用。
(二)SDS-PAGE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第一节蛋白质的酸碱性质各个解离基团的pK 值与游离氨基酸的不完全相同。
等电点要用等电聚焦等方法测定。
第二节蛋白质分子的大小与形状一、根据化学组成测定最低相对分子质量假定某种微量成分只有一个,测出其百分含量后,可用比例式算出最低相对分子质量。
若测出两种微量成分的百分含量,分别用比例式算出的最低相对分子质量不相同时,可计算两个最低相对分子质量近似的最小公倍数。
例题:一种纯酶含亮氨酸(Mr 131)1.65%,含异亮氨酸(Mr131)2.48%,求最低相对分子质量。
解:按照Leu 的百分含量计算,最低Mr X1:X1=(100´ 131)/1.65=7939.4。
按照Ile 的百分含量计算最低Mr X2:X2=(100´ 131)/2.48=5282.3。
由于X1 和X2 数字差异较大,提示这种酶含Leu 和Ile 不止1 个,为了估算Leu 和Ile 的个数,首先计算:X1/X2=7939.4/5282.3≈1.5。
这种酶含任何氨基酸的个数均应是整数,说明该酶至少含有2 个Leu,3 个Ile,其最低相对分子质量为:7939.4 ´2 =15878.8或5282.3×3=15846.9。
二、渗透压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三、沉降分析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基本原理:(一)离心力(centrifugal force,Fc)当一个粒子(生物大分子或细胞器)在高速旋转下受到离心力作用时,此离心力“Fc”由下式定义:F=m·a=m·ω2 ra—粒子旋转的加速度,m—沉降粒子的有效质量,ω—粒子旋转的角速度,r—粒子的旋转半径(cm)。
(二)相对离心力(relative centrifugal force,RCF)由于各种离心机转子的半径或者离心管至旋转轴中心的距离不同,离心力而受变化,因此在文献中常用“相对离心力”或“数字×g”表示离心力,只要RCF 值不变,一个样品可以在不同的离心机上获得相同的结果。
RCF 就是实际离心场转化为重力加速度的倍数。
X 为离心转子的半径距离,以cm 为单位;g 为地球重力加速度(980cm/sec2);n 为转子每分钟的转数(revolutions per minute,简写成r/min,或rpm)。
(三)沉降系数(sedimentation coefficient,s)根据1924 年Svedberg 对沉降系数下的定义,颗粒在单位离心力场中粒子移动的速度。
X1:离心前粒子离旋转轴的距离;X2:离心后粒子离旋转轴的距离。
S:时常在10-13秒左右,故把沉降系数10-13秒称为一个Svedberg 单位,简写S,量纲为秒。
例如,动物原生质核糖体的沉降系数等于80S,它的含义就是:80×10-13s。
细胞及细胞的各组分的沉降系数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可以利用生物样品沉降系数的差异采用离心技术将他们彼此分开。
(四)沉降速度(sedimentation velocity)对于球形颗粒:Fc=1/6Πd3(ρp−ρm)ω2X;Ff=3Πηdv当Fc=Ff时,1/6Πd3(ρp−ρm)ω2X=3Πηdv。
v=(1/18η)[d2(ρp−ρm)ω2X](五)沉降系数与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由沉降系数根据Svedberg 公式可以计算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Mr=RTS20,W/[D20,W(1-γρ)]Mr:相对分子质量;D20,W:以20℃的水为介质时颗粒的扩散系数;R:气体常数;T:绝对温度;S20,W:以20℃的水为介质时颗粒的沉降系数;γ:偏比容,等于溶质粒子密度的倒数;ρ:溶剂密度。
(六)沉降时间(sedimentation time,Ts)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遇到要求在已有的离心机上把某一种溶质从溶液中全部沉降分离出来的问题,这就必须首先知道用多大转速与多长时间可达到目的。
如果转速已知,则需解决沉降时间来确定分离某粒子所需的时间。
根据沉降系数(S)式可得X2:离心转轴至离心管底内壁的距离;X1:离心转轴至样品溶液面之间的距离,那么(t2-t1)用Ts表示:(七)K 系数(k factor)K 系数是用来描述在一个转子中,将粒子沉降下来的效率。
也就是使溶液澄清的一个指数,所以也叫“cleaning factor”。
原则上,K 系数愈小将粒子沉降得速度愈快。
由其公式可知,K 系数与离心转速及粒子沉降的路径有关。
所以K 系数是一个变数。
通常,离心机的转子说明书中提供的K 系数,都是根据最大路径及在最大转速下所计算出来的数值。
利用此公式预估的离心时间,对水平式转子最适合;对固定角式转子而言,实际时间将比预估的时间来得快些。
四、凝胶过滤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当含有各种组分的样品流经凝胶层析柱时,大分子物质由于分子直径大,不易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沿凝胶颗粒的间隙以较快的速度流过凝胶柱。
而小分子物质能够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中,向下移动的速度较慢,从而使样品中各组分按相对分子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先后流出层析柱,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若以组分的洗脱体积(Ve)对组分相对分子质量的对数(lgMr)作图,可得一曲线,其中主要部分成直线关系。
以此为标准曲线,可以通过测定某一未知组分的洗脱体积,而从标准曲线中查得其相对分子质量。
在实际应用中多以相对洗脱体积Kav (Kav=Ve/Vt) 对lgMr 作曲线,称为选择曲线,曲线的斜率说明凝胶的特性。
每一类型的化合物,如球蛋白类、右旋糖酐类、酶与清蛋白类等都有各自特定的选择曲线。
测定时,未知相对分子质量的组分应位于直线部分为宜。
若不在直线部分,可选用另一种凝胶重新试验。
五、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SDS 即十二烷基硫酸钠是阴离子去污剂,在水溶液中,以单体和分子团的混合形式存在,单体和分子团的浓度与SDS 总浓度、离子强度及温度有关,为了使单体和蛋白质结合生成蛋白质-SDS 复合物,需要采取低离子强度,使单体浓度有所升高。
在单体浓度为0.5m mol/L以上时,蛋白质和SDS 就能结合成复合物;当SDS 单体浓度大于1m mol/L 时,与大多数蛋白质平均结合比为1.4g SDS/g 蛋白质;在低于0.5mmol/L 浓度时,其结合比一般为0.4gSDS/g 蛋白质。
由于SDS 带有大量负电荷,当其与蛋白质结合时,所带的负电荷大大超过了天然蛋白质原有的负电荷,因而消除或掩盖了不同种类蛋白质间原有电荷的差异,使蛋白质均带有相同密度的负电荷,因而可利用Mr 差异将各种蛋白质分开。
在蛋白质溶解液中,加入SDS和疏基乙醇,巯基乙醇可使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硫键还原,使多肽分成单个亚单位。
SDS 可使蛋白质的氢键、疏水键打开,还引起蛋白质构象的改变。
此复合物的流体力学和光学性质均表明,它们在水溶液中的形状近似雪茄形的长椭圆棒。
不同蛋白质-SDS 复合物的短轴相同,约1.8nm,而长轴则与蛋白质的Mr 成正比。
目前,用SDS-PAGE 研究过的蛋白质已有数百种,均证实此法测定蛋白质Mr 的可靠性。
现在,市场有标准蛋白试剂出售。
测定未知蛋白质Mr 时,可选用相应的一组标准蛋白及适宜的凝胶浓度,同时进行SDS-PAGE,则可根据已知Mr 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和Mr 的对数作出标准曲线,再根据未知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求得Mr。
本方法有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样品用量少,耗时少(仅需一天),分辨率高,重复效果好等优点,因而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它不仅用于蛋白质Mr 测定,还可用于蛋白混合组分的分离和亚组分的分析,当蛋白质经SDS-PAGE 分离后,设法将各种蛋白质从凝胶上洗脱下来,除去SDS,还可进行氨基酸顺序、酶解图谱及抗原性质等方面的研究。
第三节蛋白质的胶体性质与蛋白质的沉淀一、蛋白质的胶体性质大小在1-100nm 范围内;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质点外围有水化层。
二、蛋白质的沉淀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重金属盐沉淀法;生物碱试剂和某些酸类沉淀法;加热变性沉淀法。
第四节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一般原则一、前处理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合适的破碎方法;合适的提取液。
二、粗分级分离要方法简便,处理量大。
常用盐析、等电点沉淀和有机溶剂分级分离等方法,有时可用超过滤或凝胶过滤等方法。
三、细分级分离主要使用各种层析、电泳,方法要精心选择,巧妙配合。
后期可用结晶法。
第五节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方法(一)一、根据分子大小不同的纯化方法(一)透析和超滤1.透析透析是把待纯化的蛋白质溶液装在半透膜的透析袋里,放入透析液(蒸馏水或缓冲液)中进行的,透析液可以更换,直至透析袋内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降到最小值为止。
原理:利用蛋白质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的性质,使蛋白质和其他小分子物质如无机盐、单糖等分开。
2.超滤利用压力或离心力,强行使水和其他小分子溶质通过半透膜,而蛋白质被截留在膜上,以达到浓缩和脱盐的目的。
超滤是一种膜分离技术,它的特点是使用不对称多孔膜根据分子的大小来分离溶液中的大分子物质与小分子物质。
超滤尤其适用于大分子溶液的浓缩、不同种类分子的纯化以及溶剂交换等。
超滤法是一种温和、非变性的物理方法,比其它分离方法有效率更高、更灵活的优点。
原理:在外力作用下,超滤膜对大分子物质的截留主要是筛分作用,决定截留效果的主要是膜的表面活性层上孔的大小与形状。
除了筛分作用外,膜表面、微孔内的吸附和粒子在膜孔中的滞留也使大分子被截留。
现在已有各种市售的超滤膜装置可供选用,有加压、抽滤和离心等多种形式。
滤膜也有多种规格,他们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
使用中最需注意的问题是滤膜表面容易被吸附的蛋白质堵塞,使超滤速度减慢,能被截留物质的Mr 变小。
超滤的主要应用:浓缩:使用超滤来增加所需大分子溶质的浓度,即大分子被超滤膜截留而小分子和溶剂可自由通过,从而达到浓缩的目的。
梯度分离:按分子大小梯度分离样品中的溶质分子时,超滤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适用于分离分子量相差10 倍以上的分子组分。
在超滤过程中,虽然截留的大分子被浓缩,但滤过的溶质分子仍保持初始的浓度。
脱盐/纯化:脱盐即从大分子溶液中去除盐、非水性溶剂和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通过溶剂交换,可最有效地去除溶液中的小分子物质,并逐渐分离纯化出大分子物质。
具体方法为:在溶液进行超滤的同时,不断向溶液中补充溶剂,补充溶剂的速度与溶液滤过速度相同,使体系始终保持恒定,这种方法又称透析超滤法。
(二)密度梯度离心(三)凝胶过滤当含有各种组分的样品流经凝胶层析柱时,大分子物质由于分子直径大,不易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沿凝胶颗粒的间隙以较快的速度流过凝胶柱。
而小分子物质能够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中,向下移动的速度较慢,从而使样品中各组分按相对分子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先后流出层析柱,而达到分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