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必修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ca70a87c1cfad6195fa784.png)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一、课标: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二、教材分析了解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掌握在这种制度下其国王的重要地位。
要充分认识到在君主立宪制度下,君主与首相的差异之处以及他们在国家的不同的作用。
从横向上认识到英国国王与中国的封建君主的差异,从而认识到在当时的条件下两个国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差异。
掌握君主立宪制度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作用。
重点:英国的《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国的议会改革难点: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三、课型:复习课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复习,了解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和演变历程。
英国议会制度是中世纪贵族与国王斗争的过程中逐步产生的。
从18世纪开始,责任内阁制在英国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19世纪后,代议制民主政治在英国获得进一步发展。
通过横向比较,培养学生全面比较、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熟悉、掌握英国的历史。
创设新情境,运用新材料。
会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前引后连,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同学们认识到争取民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但民主的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不同的政治文化建设,造就了不同的治国模式。
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五、教学设计:(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高一历史一第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教案)
![高一历史一第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6325b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8.png)
整理
出来。
整理
不全
的由
其他
小组
进行
补充。
课堂设计
环节
及时间导学过程
学生活
动
学生整
理出来
后,利
用图示
的形式
加深学
生对责
任内阁
3、学生简单了解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练习(见学案)
制的理解,并给学生留有2分钟的时间识记,当
堂检测。
由学生自主进行课堂小结
议会下院
内阁(政府)
对议会集体负责
监督内阁,从而控制行政
对议会负责
提出名单组成
责任制内阁
形
式任命
下院大选中获胜
的多数党领袖
形式任命
不对国王负责
不对
国王负
责
首
女王 内阁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思。
【县级公开课】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县级公开课】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7ad51b55b90d6c85ed3ac62c.png)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课标要求】:了解看《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
【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课为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第8课内容,上起《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下接《北美大路上的新体制》,在学习古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本课揭开了世界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序幕,在本单元和世界近代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学情分析初中对于本课的课标要求:简述《权利法案》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
高一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已对《权利法案》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史实有所了解,只是知识还不够丰富、分析问题能力还不够强,但高中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以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将知识深入浅出,并充分利用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以及概括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及特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网络、书籍广泛搜集资料、进行大量阅读,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本课历史人物、历史发展脉络的丰富和理解,从而使学习内容生动起来、学生学习主动起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有着划时代的进步意义;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以及资产阶级与国王斗争的曲折过程,认识一种新制度诞生的曲折性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及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教学难点】:英国君主立宪制、议会民主制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导入:以“苏格兰公投”事件为焦点,讲述英国首相卡梅伦和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对此事的态度,以及英国对此产生的评论,由此导入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
概念阐释:什么是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是一种现代政体。
在这种政体下,国家元首(由君主担任)通常是世袭的,拥有某些最高权力,但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的制约)。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设计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6aeaa7f783e0912a2162aa7.png)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设计介休十中王德金【教学内容分析】《英国的制度创新》是第三单元第一课。
本单元以英、美、法、德国家为例再现了近代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发展演变与运行特点,而英国是现代政治制度的起源地,现代政治制度的诸要素最早都是在英国形成的。
英国政治制度是几乎所有现代西方国家的母体。
英国作为原发的民主国家,有很多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制度变革经验,因此本课是理解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关键点和突破点。
【教学目标分析】1、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课标解读:《权利法案》制定的背景、内容、意义;议会、国王、首相、内阁的职责及关系。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概念;君主立宪政体的演变特点。
3、教学目标:基本史实:《大宪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
过程与方法:布置学生提前预习,熟悉本课涉及的相关史实,编写英国政体发展时间轴;小组互助,合作探究,讨论中解决问题,加深影响。
老师引导分析,总结归纳,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思考英国制度变革的启示。
情感与价值观:政体变革的复杂性与艰巨性,认识到尊重传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重要性,加深对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理解。
【学情分析】:介休十中学生基础较差,虽然初中已经涉及英国君主立宪的相关内容,但是历史知识储备不够,历史基本素养不足。
本课时间跨度大,政治术语多,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先学后教:做好预习,补充有关英国的相关史实,增大知识储备,为讨论奠定基础。
2、问题导向:通过收集到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解答疑问,重点强化。
3、教师引导:老师针对难点结合相应的史料进行分析,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素养。
4、时空观念:根据本课内容编写时间轴,梳理发展脉络,找准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权利法案》的意义,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教学难点:君主、议会、首相、内阁之间的关系。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设计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4363748c5da50e2524d7fb3.png)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课程标准是“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因此具体教学目标为:什么是君主立宪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怎么确立的?又是怎么逐渐完善的?英国君主立宪制有何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君主立宪那些事,串联君主立宪制确立、发展与完善。
用那些事作为史料,让学生通过史料去对话历史,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历史地、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完善过程,认识这种渐进改革的模式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人民所受的苦难最少,国家所受的危难也最少。
感悟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有何启迪;世界是多样的,各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历史发展和现实需要选择了不同的政体,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教学内容】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和发展,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一个文献《权利法案》,一个制度责任内阁制。
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确立了议会主权,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18---19世纪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与完善,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形成以责任内阁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重要发展。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对代议制民主政治及君主立宪制有一定了解,但需要进一步深化对历史事件、历史概念的理解,以把握历史内涵。
【重点难点】重点:《权利法案》的制定、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难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的理解【教学方法】史料教学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着重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与时空观念的落实【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本节课从中国古代的政治特点导入,引发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顾,同时抛出思考问题:英国的政治特点又是怎么样的?它是如何形成的?教授新课:一、《大宪章》与议会雏形——传统的力量戴上紧箍咒的约翰和亨利——两个“倒霉蛋”的故事13世纪初,约翰在对法兰西的战争中失利,为了夺回失地,英王向贵族进一步征税征兵,不堪重负的贵族于1215年向国王开战,结果是贵族占领伦敦,刀架在约翰脖子上,迫使其签署了《大宪章》。
英国的制度创新框架图_英国的制度创新教案三维目标
![英国的制度创新框架图_英国的制度创新教案三维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fca3a0ce79563c1ec5da71d9.png)
英国的制度创新框架图_英国的制度创新教案三维目标【教学设计】英国的制度创新教案三维目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英国的制度创新教案三维目标,供大家参考!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事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二、学生分析对于高一的学生,他们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思想活跃。
但是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而这一课理解起来很难,需要我们化难为简,深入简出的教授给学生。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英国的制度创新教案三维目标1、了解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及特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比较明朝内阁同英国内阁,加强学生通过现象发现本质以及比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再现、分析材料,对”光荣革命”进行讲述;通过学生分析《权利法案》的具体条文,培养学生比较、归纳、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英国近代民主政治体制特点的理解,认识历史传统地近代民主政治制度建立和发展的深刻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只有适合本国国情的制度才是最好的政治制度。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英国政体的特点。
难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内阁中君主、首相、责任内阁制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讲授法、阅读指导法、讨论法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首先我会播放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和首相布莱尔的照片,然后提问学生”你们知道照片上的人是谁吗?”(学生回答)。
”那你们知道英国政治生活中最高的决策者和领导者是谁吗,是女王还是首相?”英国实行的是什么。
二中高二历史《第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案
![二中高二历史《第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3c8cee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d.png)
诚西郊市崇武区沿街学校二中2021高二历史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案新必修1(2)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假设反对,布莱尔会不会为此而撤兵?为什么?(3)议会中大多数竭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五、当堂检测,拓展延伸。
1.〔2021·文综卷·21〕英国“荣耀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犯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利却未明确规定。
结合所学,国王仍保存的权利是〔〕A.筹集税款B.干预立法C.招募军队D.任命大臣2.〔2021·单科卷·11〕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
〞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
这反映出,当时英国〔〕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那么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利C.内阁集体责任制根本成形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3.〔2021·单科卷·32〕以下哪一情景最贴切地反映了“荣耀革命〞后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特征〔〕A.国王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由议会就税收问题展开辩论B.议会起草有关税收的法律文本,提请国王裁决C.议长宣布议会开会,并主持讨论本年度国家税收D.国王每年盛装莅临议会,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与闭幕4.〔2021·单科·32〕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讯时说:“你们企图审讯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利是上帝所托付的。
〞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表达了〔〕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比赛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5.权利法案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顿法律或者者停顿法律施行之僭越权利,为非法权利。
〞对上述条文最准确的理解是()A.国王与议会商讨国家大事成为一种制度B.法律的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C.议会权利超过王权,国王“统而不治〞D.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制约6.〔2021·文综·15〕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那么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案正式版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案正式版](https://img.taocdn.com/s3/m/17cf1b3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4.png)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案正式版教学目标1、熟悉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民主政体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记忆重要历史人物、重要政治文件的名称及主要内容。
2、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和渐进式政治改革的特征。
3、了解英国代议制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经济原因。
4、正确分析英国代议制在其政治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教学重点:《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和普选权的广泛性。
教学难点:英国代议制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经济原因。
课时安排: 1 课时导语: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是从资本主义民主开始的,英国较早地浮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同时,又率先创建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宪政制度,这就是以议会为实质的君主立宪制。
英国的议会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国家政体的建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 1、《大宪章》《大宪章》签署的背景——中世纪的英国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英国国王有着至高无尚的地位,国王把国家的土地分赐给贵族,贵族必须向国王提供劳役和赋役。
13 世纪初,英国国王在对法兰西的战争中失利,为了夺回失地,英王向贵族进一步征税征兵,加重了贵族的负担,如果有贵族拒绝的,就会遭到国王的秘密杀害。
在这种背景下, 1215 年,贵族起兵,迫使英王签署了《大宪章》。
2、《权利法案》随着议会政治、政党政治不断发展,内阁制逐渐形成。
内阁制是 17 世纪英国革命的间接产物。
国王召集咨询会议本是英国的传统,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份减少了,而从议会多数党领袖中来遴选内阁成员也渐成惯例。
乔治一世让内阁自行处理国事,沃尔波尔就成为了实际上的首相,全面主持政府工作。
2、两党制随着议会在光荣革命中的胜利,辉格党和托利党的地位更突出了。
两党轮流在选举中获胜,从而支配议会,指导政府。
两党制也就成为了英国政治生活中的惯例。
三、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 1、连续性近、现代英国的主要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几乎无一不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历史遗产。
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王的内阁到责任内阁制。
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
![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a09028d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3.png)
(二)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驱动法,以英国制度创新为主线,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2.结合案例分析,对比英国制度创新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异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制度创新的意义和影响。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图片等,生动展示英国制度创新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组织课堂讨论、辩论等活动,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5.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扮演英国政治家、议员等角色,体验英国制度创新的历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1.导入新课:通过讲述英国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英国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3.针对英国制度创新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撰写一篇短文,不少于500字,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议会制度的发展过程,与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对比,总结两者之间的异同,形成一份不少于800字的报告。
5.围绕英国制度创新这一主题,选取一个历史事件或政治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研究性论文。
2.新课内容呈现: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介绍《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关键法律文件,阐述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与发展:讲解首相、内阁与议会的关系,分析英国政党制度的基本情况。
(3)英国议会制度的发展:探讨上下两院的功能与地位,以及英国议会选举制度的基本特点。
3.教学方法运用:
(1)自主学习:让学生课前预习,了解英国制度创新的基本内容。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英国制度创新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影响。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案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128e3a0b4c2e3f5727631c.png)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学习目标】1、掌握《权利法案》制定的背景、内容、特点和影响;知道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发展过程和特点,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通过阅读原始材料,培养概括归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理解创新精神对民族发展的积极意义,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
【重难点】重点:《权利法案》的内容、影响;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特点难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教学课时】一课时【理解概念】:(1)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君主立宪制是一种现代政体。
在这种政体下,国家元首通常是世袭的,拥有某些最高权力,但是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驶。
(2)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
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
由于这种制度代表了人类在政治民主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所以被欧美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
【教学过程】英国是现代西方的资本主义强国之一,同学们知道现在是谁在统治着英国吗?(由学生回答,再投影出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首相卡梅伦的相片),为什么英国是由女王和首相共同掌权?英国究竟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其实英国的这种政治制度在近代已经确立,并沿用至今。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追溯英国这种政治制度是如何确立、发展、完善的。
【史实篇】——自主学习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确立的背景(1)历史传统:限制王权及长期的议会传统①《大宪章》的颁布结合《大宪章》的内容,想想《大宪章》确立了什么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议会制度的形成A、1264年,以为代表的贵族,控制朝政,1265年,他召集有僧侣、贵族、骑士和市民参加的大会,成为英国议会的。
B、议会的组成:和。
(2)经济基础: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根本原因)(3)政治基础:1640——168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政治保障、前提)②开始:1640年结束:1688年的③结果: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地位,结束了英国的君主专制统治,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保证。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设计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881131e6c175f0e7cd1371e.png)
目录前言 (2)一、教学内容分析 (3)1. 地位与作用 (3)2.学时 (3)3.教材结构 (3)4.教材重点难点 (4)二、学情分析: (4)1.知识目标 (4)2.能力目标 (4)3.情感价值观目标 (4)三、教学目标设计: (4)1.知识与技能 (5)2.过程与方法 (5)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四、教学方法设计: (5)五、学法指导: (5)六、教学过程: (6)(一)导入新课 (6)(二)教授新课 (6)(三)课堂小结 (12)(四)课后作业 (14)(四)板书设计 (15)七、学习流程图 (15)《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 地位与作用: 本节选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第一节。
从整个教材结构来看:第三单元是以英、美、法、德四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为主线,展示近代西方政治文明发展的进程。
上呈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是在学习了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近代资本主义政体确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从本课的单元地位来看,本课下接《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欧洲大陆政体的改革》、是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建立的开篇之作。
英国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其所建立的民主政治模式揭开了世界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序幕,本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单元和世界近代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学时:一课时(45′)3.教材结构: 大宪章1、滥觞和雏形大议会“独裁统治”一、萌芽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暴力革命”确立 “进口国王”3、确立:《权利法案》---权利第一次转移 英国君主立1、1832年的议会改革三、完善:2、民主权利的不断下移---权利第三次下移4.教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
教学难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内阁中君主、首相、责任制内阁之间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1.学生的认知心理基础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勤于动手,爱思考,想法新奇,具备一定的团结协作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①了解《权利法案》的内容,识记什么是责任内阁制;②通过分析《权利法案》的内容,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
③掌握《权利法案》颁布的历史意义,从首相的权力、地位,内阁的组成、权力、性质来理解责任内阁制的主要特点;二、过程与方法①了解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掌握在这种制度下其国王的重要地位。
要充分认识到在君主立宪制度下,君主与首相的差异之处以及他们在国家的不同的作用。
从横向上认识到英国国王与中国的封建君主的差异,从而认识到在当时的条件下两个国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差异。
②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掌握《权利法案》的内容,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影响,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一切成果都是法律的形式得以体现和巩固的,培养学生法律至高无上的观念。
②认识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进步。
③认识一种新制度的确立过程具有复杂性和曲折性,进步与反动的斗争始终影响着革命的进程,但进步的事业最终会取得胜利。
【重点难点】重点: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难点: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
【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本节课内容由于所讲内容概念性较强而且较抽象的特点,主要采用概要讲述法和问题探究方式进行。
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学习过程、学会在课堂上主动学习、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
培养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采用概要讲述法和问题探究方式进行既符合学生认知的水平,也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更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 以英国威廉王子的婚礼入手,展示这次豪华婚礼的壮观场面引入,展示伊丽莎白女王的图片,提问:英国女王是不是拥有很大的政治权力?如果没有,那么英国国王的权力是怎样遭到削弱的呢?是什么时候,什么事件使国王的权力遭到削弱呢?由此导入新课。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板书)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板书)1.英国的光荣革命(板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1)英国走上君主立宪政体的背景什么?(目的是了解英国光荣革命的概况,议会斗争的核心就是政权问题)(2)为什么英国的1688年的政变称为“光荣革命”?2.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板书)(1)《大宪章》的推行(1215年)——限制王权的开始(板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回答:《大宪章》第14条为了得到王国议会对协助金或免服兵役税数量的共识……在所定的日期,按照在场者之建议进行议事。
第39条除非经过同等之人的合法审判,否则不得任意逮捕拘禁、放逐或剥夺自由人法律上的保护,或以任何手段摧残自由人。
请思考:《大宪章》对英国民主政治形成有何影响?表明了“法律至上”和“有限王权”的基本原则,为资产阶级立宪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英国革命(1640—1688)——最终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板书)(3)《权利法案》颁布(1689年)——君主立宪制确立(板书)阅读下列材料:《权利法案》明确规定了限制王权的条款: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等等。
请思考:《权利法案》吸收了《大宪章》的什么思想?吸收了用法律限制王权、征税须经议会批准、保证议会各项“自由”权利等思想《权利法案》是限制王权和保障议会权利的重要法律文件,它在立法、税收、军队等方面对国王的权利明确地作了一些限制,使王权有所约束,同时也把议会的自由、议会的权利用法律文件固定下来,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
它最早在英国政治制度上打下了资本主义时代的烙印,显示了冲击封建专制政治的胜利,君主立宪制由此出现。
但是,当时英王的权力还相当大,国王有权批准议会法案、任免官吏,国王又是军队最高统帅,有对外宣战缔约的权利等。
后来经过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议会权力才超过王权。
《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是使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逐渐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起来。
【动手练练】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的主要意义在于( )A.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B.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专制王权C.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D.国王“统而不治”,成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阅读下列材料: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做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请回答:(1)这段材料表明英王在国家政权中处于什么地位?(2)结合17世纪的有关事实扼要说明英王地位的变化过程。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板书)1.内阁制的形成和发展(板书)【设问】首相是如何当选的?有哪些权力?产生:多数党的领袖被任命为首相首相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首相有权提名内阁大臣,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首相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实际上掌握国家大权【典型试题】1997 年 5月布莱尔首任英国首相,到2005年5月5日布莱尔领导的工党在英国大选中再次获得胜利,布莱尔也成为工党历史上第一位三次蝉联首相职务的领导人。
在布莱尔执政的 2003 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出兵伊拉克,作为美国的重要盟国,英国也派兵参加了对伊拉克的战争。
请回答:(1)英国派兵参加对伊拉克的战争,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赞同,内阁对国家事务集体负责,内阁与首相共进退。
)(2)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为此而撤兵,为什么?(不会。
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3)假设英国议会中的大多数议员极力反对,结果又会怎样?(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4)就政治体制而言,布莱尔(工党)能够上台组阁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合作探究】通过本课的学习,请你具体分析英国国王的权力和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光荣革命”之前,英国实行君主专制,英王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光荣革命”之后,议会的权力超过王权。
责任内阁形成之后,国王的行政权转交给内阁首相。
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
议会是最高立法机构。
怎样理解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体。
主要特点是什么?(君主保留,议会掌权)代议制度下主要的政体形式是什么?(君主立宪制度,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具体的政治运作模式是什么?(政府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虽是国家元首,但只是象征,没有实权)最后问学生:英国国王在英国主要起到什么作用?(对外交往代表英国;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维系英联邦。
)2.内阁的职能(板书)思考:在责任内阁下,内阁与议会、君主的关系是如何体现的?责任内阁制下,议会与政府的关系:1、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内阁首相由多数党领袖担任2、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明朝废除丞相,皇帝君临天下,直接处理国家大事,设殿阁大学士辅政,后逐渐演变为内阁,成为与六部并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内阁的最高长官称“首辅”。
1721年,罗伯特•沃尔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内阁制形成。
专题探究:同样是内阁,两者有何区别?尽管称呼一致,但阶级本质不一样。
明朝是封建王朝,其“内阁”是专制王权的辅政机构,是封建性的;而英国内阁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
两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随堂巩固练习】材料1: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摘自〔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材料2:国会两院经依法集会于西敏寺宫,为确保英国人民传统之权利与自由而制定本法律。
……第二条: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第四条: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摘自英国《权利法案》材料3:英国为君主立宪制政体。
根据英国宪法性文件,英王是国家元首。
首相是政府首脑,负责内阁,行使行政权。
内阁由议会中的下议院的多数党组成,首相是多数党的代表,由英王任命。
──摘自中国人权网各国人权立法根据材料回答:(1)三个材料集中阐述了一个什么问题?(集中阐述了英国国王的权力问题)(2)材料1与材料2的思想倾向有何不同?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l的思想是力图维护君主的专制权力,结果导致资产阶级、人民群众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激化,是引起革命的原因之一。
材料2为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对君主专制和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3)从材料三中,英国首相的在议会机构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首相是政府首脑,负责内阁,行使行政权。
内阁由议会中的下议院的多数党组成,首相是多数党的代表。
是最高的决策者、领导者,是国家实际的控权者。
)【本课小结】可以让学生来归纳本课内容的重点,并当堂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由师生共同解答。
本课主要内容是:1688年英国经过“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逐渐形成了政党政治为基础的议会责任内阁制。
议会是立法机关,内阁由议会产生,而且必须对议会负责。
“内阁制度”的确立是英国议会君主制正式形成的重要标志。
以君主立宪制为特征的英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作业】完成《导与练》中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