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地理环境、物质文化对中日文化形成发展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地理环境、物质文化对中日文化形成发展的影响

[摘要] 中国与日本都在中华文化圈内,中日文化在历史上既有自己发展形成的脉络,同时,也有许多交流和融合,相互影响,特别是日本对中华文化的吸收和改造相对较多。但是,两国文化明显有不同的属性和特点,或者说这些根深蒂固的特性深植于两国文化骨髓之中。要想找出究竟何以成其如此的原因,就需要从两国文化发生的基本环境来进行探究。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文化形成影响最大的因素----地理环境和物质文化的研究分析,力图找到两国文化同异的原因。

[关键词] 地理环境物质文化中日文化影响

中日两国隔海相望,一个是大陆国家,一个是海岛国家。两国自古以来就交往频繁,日本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生活习俗等方面深受中国的影响。儒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更是不可小视,经与本民族文化融合,对日本国家政治、社会生活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虽然如此,中日两国的传统文化底蕴和价值取向仍存在巨大的差异。

一、地理环境和物质文化对中国文化形成的影响

(一)中国农业文化的独立性和保守性。中国西北和西南背靠欧亚大陆腹地,尽为沙漠高原,东对辽阔的太平洋,很难与外界沟通交流。同时,中国的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气候温润,土壤肥沃,非常适宜发展农业。可以说,自古以来,农业就是中国的生产基础,这决定

了中国文化是典型的农业社会文化。相对于游牧文明和商业文明,农业文明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稳定性、保守性、平和性,文化根底里蕴育了安土重迁、乐知天命、安分守己的民族性格。在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形成的早期,借助于海洋、沙漠、高原的庇护,杜绝了外部的入侵,使得中原农业文化得已茁壮发展,在很早时期就已经形成了高度发达的独立的文化体系。另外一方面,也正是由于古代交通的不便利,导致中国农业文化极少与外界发生交流和融合,加之中国内部回旋余地极大,弄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保守主义文化。“中国”这个名称,本身就含有这种含义。

(二)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与开放性。封闭是相对的。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国力的壮大,路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东西方交流通道形成,世界各地区文明的发展,以及经济贸易的往来,甚至宗教的传播和异族的入侵,使得中国开始与外部文化进行交流和相互影响。当中国文化已经独立酝酿成熟之时,在西北、西南以及海上开辟了丝绸之路。自战国以来,中原与周边政权的文化就在不断融合,秦汉以降,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持续冲突中,吸收了不少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由于这种原因,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加入了包容和开放的基因,至唐代中国文化的开放型表现得最为突出。儒学对佛教进行的本土化改造达到了顶峰,先进的自然科学随佛经一同传入中国,欧洲、阿拉伯的商人通过陆海通过来唐朝贸易交流。中国东邻日本和朝鲜也在这一时期受中国文化输出影响最大,这一时期的日本是以“老师”的眼光看待中国的。

(三)中国文化在统一基础上的多样性。中国地理环境虽然对外封闭,但大陆本土内部幅员辽阔,面积相当于整个欧洲,地理环境复杂多变,气候多样,因而使得中国文化在大一统的底色上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中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有利于海洋湿润水汽深入大陆内地,形成降水;同时多条大河从西向东入海,南北之间亦有水系沟通,方便了沿海与内陆的联系。从北向南,经历寒、温、亚热、热四种气候,从西向东,依次是高原、山地、平原和沿海四种地形,生产方式既有农业,又有游牧业和渔业。这种地理环境的复杂性造成的物质文化的丰富性,也成就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基本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如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文化,以两湖为中心的荆楚文化,以山东为中心的齐鲁文化,以陕西为中心的关中文化等等。而广义上中国文化既中原文化的形成则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各地域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

二、地理环境和物质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一)日本文化的开放性特征。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端,四面临海,是一个岛国,隔海与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等国相望。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山地丘陵极多,总面积的72.8%。由于处于太平洋西岸的火山地震带,日本地震、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频繁。同时,日本的资源也一向匮乏,木材和矿产品都需要进口。由于日本是岛国,无邻国接壤,孤立无援,加之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诸多不利的自然因素导致日本人民对所处的环境充满不安全感,使他们的民族忧患意识非常强烈。为了求生存,日本人努力将视野向外拓展。

公元五世纪初,百济人王仁将《论语》带入日本,儒学开始传入日本。紧随儒学之后,印度佛教也经中国传入日本。日本实行的新政,也基本上都以隋唐制度为蓝本。到了近现代,日本文化又经历了两次开放,一次是明治维新,一次是战后民主改革。在明治维新之初,日本文化对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文化全面开放,在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中,建成了近代日本资本主义文化,并使日本很快成长为世界五强之一。二战失败以后,美国对日本文化实施了重大的外科手术式改造,日本对此表现出了良好的合作性和适应性。从文化角度而言,可以说是日本文化本身的开放性使然。

(二)日本文化的封闭与矛盾性。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处于一种孤立状态,因而缺乏与外界文化的沟通,民族和文化均缺乏多样性。日本地处寒热带交界处,这种气候培养了日本人特有的双重性格,既热烈又沉静,既顺从又反抗,即所谓日本的“台风”性格。《菊与刀》深刻地揭示了日本民族性格中的这种矛盾性。恬淡静美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凶狠决绝的“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正如日本人讲究礼仪,待人态度谦和,另一方面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大行其道,与军国主义思想合流,为害人类和平。同时,岛国的狭隘性,山岳的坚忍不拔也造就了日本文化的勤劳与不安的特质。

三、地理环境和物质文化对中日文化形成发展对比浅析

由于人文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条件没,中日传统文化具有不同的特质和内涵。

(一)中国神人合一思想与日本的神道思想。新石器时代考古发

现,中国文化无可争辩的重大原始现象之一,是祖先的崇拜[1]。中国对日、月大地等自然神袛的崇拜,没有把神与具体的物分开。在对诸多神的崇拜中,对祖先的崇拜则处于压倒势地位,把祖先与神放到同样甚至更重的位置。这就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两个重要特征:一是神人合一思想,二是对神的功利主义态度。

日本民族原始信仰较为单一,也更加持久。日本人信奉太阳神,据《古事记》记载太阳神是天皇的始祖,同时也是神道教的最高神袛。日本的神道思想是日本文化的基础,不仅是日本国家和社会行为的最高准则,也决定了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改造。

日本对天皇的崇拜具有唯一性,这和中国把最高统治者奉为天子不同。中国最高统治者是作为神的代理人--天子而存在的,他是所在朝代的皇帝或国王,但是如果违反“天道”,那么天子也是可以被更换的。这种文化上的差别,主要是由中日两国不同的地理环境造成的。中国更多是一种文化上的概念,但从国家政治经济角度看,中国原来就存在着许多地方民族和政权,各地域之间相互征战和改朝换代频繁,所以中国文化中皇帝的地位在“天道”之下。而日本作为岛国,民族和文化根源都很单一,内部回旋余地很小,久而久之,神道思想就成为日本不可动摇的文化之根了。

(二)儒学在中日文化形成发展中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了战国的百家争鸣大爆发后,随着统一的帝国形成,逐渐废黜百家,独尊起儒学。由此,儒学在中国被发扬光大起来,成为两千年来的主流文化。儒学随着中日交流,传播到日本,与日本本土文化融合,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