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铁碳合金(金属学与热处理崔忠圻课后答案)备课讲稿

合集下载

《金属学和热处理》崔忠圻[第二版]课后答案解析[完整版]之欧阳家百创编

《金属学和热处理》崔忠圻[第二版]课后答案解析[完整版]之欧阳家百创编

第一章金属的晶体结构欧阳家百(2021.03.07)1-1 作图表示出立方晶系(1 2 3)、(0 -1 -2)、(4 2 1)等晶面和[-1 0 2]、[-2 1 1]、[3 4 6]等晶向。

答:1-2 立方晶系的{1 1 1}晶面构成一个八面体,试作图画出该八面体,并注明各晶面的晶面指数。

答:{1 1 1}晶面共包括(1 1 1)、(-1 1 1)、(1 -1 1)、(1 1 -1)四个晶面,在一个立方晶系中画出上述四个晶面。

1-3 某晶体的原子位于正方晶格的节点上,其晶格常数为a=b≠c,c=2/3a。

今有一晶面在X、Y、Z坐标轴上的结局分别为5个原子间距、2个原子间距和3个原子间距,求该晶面的晶面指数。

答:由题述可得:X方向的截距为5a,Y方向的截距为2a,Z方向截距为3c=3×2a/3=2a。

取截距的倒数,分别为1/5a,1/2a,1/2a化为最小简单整数分别为2,5,5故该晶面的晶面指数为(2 5 5)1-4 体心立方晶格的晶格常数为a,试求出(1 0 0)、(1 1 0)、(1 1 1)晶面的面间距大小,并指出面间距最大的晶面。

答:H(1 0 0)==a/2H(1 1 0)==√2a/2H(1 1 1)==√3a/6面间距最大的晶面为(1 1 0)1-5 面心立方晶格的晶格常数为a,试求出(1 0 0)、(1 1 0)、(1 1 1)晶面的面间距大小,并指出面间距最大的晶面。

答:H(1 0 0)==a/2H(1 1 0)==√2a/4H(1 1 1)==√3a/3面间距最大的晶面为(1 1 1)注意:体心立方晶格和面心立方晶格晶面间距的计算方法是:1、体心立方晶格晶面间距:当指数和为奇数是H=,当指数和为偶数时H=2、面心立方晶格晶面间距:当指数不全为奇数是H=,当指数全为奇数是H=。

1-6 试从面心立方晶格中绘出体心正方晶胞,并求出它的晶格常数。

答:1-7 证明理想密排六方晶胞中的轴比c/a=1.633。

《金属学及热处理》-崔忠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金属学及热处理》-崔忠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金属学及热处理》-崔忠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习题1.作图表示出立方晶系(1 2 3)、(0 -1 -2)、(4 2 1)等晶面和[-1 0 2]、[-2 1 1]、[3 4 6] 等晶向3.某晶体的原子位于正方晶格的节点上,其晶格常数a=b≠c,c=2/3a。

今有一晶面在X、Y、Z坐标轴上的截距分别是5个原子间距,2个原子间距和3个原子间距,求该晶面的晶面参数。

解:设X方向的截距为5a,Y方向的截距为2a,则Z方向截距为3c=3X2a/3=2a,取截距的倒数,分别为1/5a,1/2a,1/2a化为最小简单整数分别为2,5,5故该晶面的晶面指数为(2 5 5)4.体心立方晶格的晶格常数为a,试求出(1 0 0)、(1 1 0)、(1 1 1)晶面的晶面间距,并指出面间距最大的晶面解:(1 0 0)面间距为a/2,(1 1 0)面间距为√2a/2,(1 1 1)面R=0.146X4R/√2=0.414R9.a)设有一刚球模型,球的直径不变,当由面心立方晶格转变为体心立方晶格时,试计算其体积膨胀。

b)经X射线测定,在912℃时γ-Fe的晶格常数为0.3633nm,α-Fe的晶格常数为0.2892nm,当由γ-Fe转化为α-Fe时,求其体积膨胀,并与a)比较,说明其差别的原因。

解:a)令面心立方晶格与体心立方晶格的体积及晶格常数分别为V面、V踢与a面、a体,钢球的半径为r,由晶体结构可知,对于面心晶胞有4r=√2a面,a面=2√2/2r,V面=(a面)3=(2√2r)3对于体心晶胞有4r=√3a体,a体=4√3/3r,V体=(a体)3=(4√3/3r)3则由面心立方晶胞转变为体心立方晶胞的体积膨胀△V为△V=2×V体-V面=2.01r3B)按照晶格常数计算实际转变体积膨胀△V实,有△V实=2△V体-V面=2x(0.2892)3-(0.3633)3=0.000425nm3实际体积膨胀小于理论体积膨胀的原因在于由γ-Fe转化为α-Fe时,Fe原子的半径发生了变化,原子半径减小了。

金属学与热处理第2版教学作者崔忠圻覃耀春主编金属学与热处理(全套课件齐)讲述

金属学与热处理第2版教学作者崔忠圻覃耀春主编金属学与热处理(全套课件齐)讲述

10
第十一章 工 业 用 钢
第十二章 铸 铁
6

第十三章 有色金属及合金
退出
7

辑:崔忠圻 覃耀春 制 作:张 宇 技术支持:路庆福
机械工业出版社高职教育分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音像分社 联合制作
8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9
1
2
主 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 崔忠圻 覃耀春
3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第三章 二元合金的相结构 与结晶
第二章 纯金属的结晶
第四章 铁 碳 合 金
4
第五章 三元合金相图 第七章 金属及合金的回复与 再结晶
第六章 金属及合金的塑性变形 与断裂
第八章 扩 散
5
第九章 钢的热处理原理
第十章 钢的热处理工艺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后答案(崔忠圻版)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后答案(崔忠圻版)

第二章纯金属的结晶2-3 为什么金属结晶时一定要有过冷度?影响过冷度的因素是什么?固态金属熔化时是否会出现过热?为什么?答:(1)因为金属结晶时存在过冷现象,是为了满足结晶的热力学条件,过冷度越大,固、液两项的自由能差越大,相变驱动力越大。

(2)过冷度随金属的纯度不同和本性不同,以及冷却速度的差异可以再很大范围内变化。

金属不同,过冷度也不同;金属的纯度越高,则过冷度越大;冷却速度越大,过冷度越大,反之,越小。

(3)会,当液态金属的自由能低于固态时,这时实际结晶温度高于理论结晶温度T m,此时,固态金属才能自发的转变为液态金属,称为过热。

2-4试比较均匀形核与非均匀形核的异同点。

答;均匀形核是指:若液相中各区域出现新相晶核的几率是相同的;非均匀形核:液态金属中存在微小的固相杂质质点,液态金属与型壁相接触,晶核可以优先依附现成的固体表面形核。

在实际的中,非均匀形核比均匀形核要容易发生。

二者形核皆需要结构起伏,能量起伏,过冷度必须大于临界过冷度,晶胚的尺寸必须大于临界晶核半径。

2-5说明晶体成长形状与温度梯度的关系?答;正温度梯度下以平面状态的长大形态,服温度梯度下以树枝状长大。

2-6简述铸锭三晶区形成的原因及每个晶区的性能特点?(1)表层细晶区形成原因:①型壁临近的金属液体产生极大过冷度满足形核的热力学条件;②型壁可以作为非均匀形核的基地。

该晶区特点:组织细密,力学性能较好,但该晶区较薄,一般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2)柱状晶区的形成原因:①液态金属结晶前沿有适当的过冷度,满足形核要求;②垂直于型壁方向散热最快,晶体向相反的方向生长;③外因是散热的方向性;④内因是晶体晶体生长的各向异性。

该晶区的特点:相互平行的柱状晶接触面及相邻垂直的柱状晶区的交界面较为脆弱,并常聚集着易熔杂质和非金属夹杂物,使铸锭在热压力加工时,容易沿着这些脆弱面开裂,组织比较致密。

(3)中心等轴晶区形成特定:①中心液体达到过冷,加上杂质元素的作用,满足形核的要求;②散热失去方向性,晶核自由生长,长大速度差不多,长成等轴区。

第四章-铁碳合金(金属学与热处理崔忠圻课后答案)教学内容

第四章-铁碳合金(金属学与热处理崔忠圻课后答案)教学内容

第四章-铁碳合金(金属学与热处理崔忠圻课后答案)金属学与热处理第二版(崔忠圻)答案第四章铁碳合金4-1 分析Wc=0.2%,Wc=0.6%,Wc=1.2%,的铁碳合金从液态平衡冷却至室温的转变过程,用冷却曲线和组织示意图说明各阶段的组织,并分别计算室温下的相组成物及组织组成物的含量。

答:Wc=0.2%的转变过程及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含量计算转变过程:1)液态合金冷却至液相线处,从液态合金中按匀晶转变析出δ铁素体,L⇌δ,组织为液相+δ铁素体2)液态合金冷却至包晶温点(1495℃),液相合金和δ铁素体发生包晶转变,形成奥氏体γ,L+δ⇌γ,由于Wc=0.2%高于包晶点0.17%,因此组织为奥氏体加部分液相。

3)继续冷却,部分液相发生匀晶转变析出奥氏体γ,直至消耗完所有液相,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组织。

4)当合金冷却至与铁素体先共析线相交时,从奥氏体中析出先共析铁素体α,组织为奥氏体+先共析铁素体5)当合金冷却至共析温度时,奥氏体碳含量沿铁素体先共析线变化至共析点碳含+珠光体6)继续冷却,先共析铁素体和珠光体中的铁素体都将析出三次渗碳体,但数量很少,可忽略不计。

所以室温下的组织为:先共析铁素体+珠光体。

组织含量计算:组织含量计算:Wα(先)=(0.77-0.2)/(0.77-0.0218)×100%≈76.2%,Wp=1- Wα(先)≈23.8%相含量计算:Wα=(6.69-0.2)/(6.69-0.0218)×100%≈97.3%,W Fe3C= 1- Wα≈2.7%Wc=0.6%的转变过程及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含量计算:转变过程:1)液态合金冷却至液相线处,从液态合金处按匀晶转变析出奥氏体,L⇌γ,组织为液相+奥氏体。

2)继续冷却,直至消耗完所有液相,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组织。

3)当合金冷却至与铁素体先共析线相交时,从奥氏体中析出先共析铁素体α,组织为奥氏体+先共析铁素体4)当合金冷却至共析温度(727℃)时,奥氏体碳含量沿铁素体先共析线变化至共析点,发生共析转变γ⇌α+Fe3C,此时组织为先共析铁素体+珠光体5)珠光体中的铁素体都将析出三次渗碳体,但数量很少,可忽略不计。

第四章铁碳合金金属学与热处理崔忠圻课后答案.docx

第四章铁碳合金金属学与热处理崔忠圻课后答案.docx

金属学与热处理第二版(崔忠圻)答案第四章铁碳合金4-1 分析Wc=0.2%,Wc=0.6%,Wc=1.2%,的铁碳合金从液态平衡冷却至室温的转变过程,用冷却曲线和组织示意图说明各阶段的组织,并分别计算室温下的相组成物及组织组成物的含量。

答:Wc=0.2%的转变过程及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含量计算转变过程:1)液态合金冷却至液相线处,从液态合金中按匀晶转变析出δ铁素体,L⇌δ,组织为液相+δ铁素体2)液态合金冷却至包晶温点(1495℃),液相合金和δ铁素体发生包晶转变,形成奥氏体γ,L+δ⇌γ,由于Wc=0.2%高于包晶点0.17%,因此组织为奥氏体加部分液相。

3)继续冷却,部分液相发生匀晶转变析出奥氏体γ,直至消耗完所有液相,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组织。

4)当合金冷却至与铁素体先共析线相交时,从奥氏体中析出先共析铁素体α,组织为奥氏体+先共析铁素体)当合金冷却至共析温度时,奥氏体碳含量沿铁素体先共析线变化至共析点碳含量,发生共析转+珠光体先共析铁素体和珠光体中的铁素体都将析出三次渗碳体,但数量很少,可忽略不计。

所以室温下的组织为:先共析铁素体+珠光体。

组织含量计算:组织含量计算:Wα(先)=(0.77-0.2)/(0.77-0.0218)×100%≈76.2%,Wp=1- Wα(先)≈23.8%相含量计算:Wα=(6.69-0.2)/(6.69-0.0218)×100%≈97.3%,W Fe3C= 1- Wα≈2.7%Wc=0.6%的转变过程及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含量计算:转变过程:1)液态合金冷却至液相线处,从液态合金处按匀晶转变析出奥氏体,L⇌γ,组织为液相+奥氏体。

2)继续冷却,直至消耗完所有液相,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组织。

3)当合金冷却至与铁素体先共析线相交时,从奥氏体中析出先共析铁素体α,组织为奥氏体+先共析铁素体4)当合金冷却至共析温度(727℃)时,奥氏体碳含量沿铁素体先共析线变化至共析点,发生共析转变γ⇌α+Fe3C,此时组织为先共析铁素体+珠光体5)珠光体中的铁素体都将析出三次渗碳体,但数量很少,可忽略不计。

第四章 金属学与热处理答案

第四章 金属学与热处理答案

第4章 习题4-1 分析w C =%、w C =%、w C =%的铁碳合金从液态平衡冷却至室温的转变过程,用冷却曲线和组织示意图说明各阶段的组织,并分别计算室温下的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的含量。

解:在室温下,铁碳合金的平衡相是α-Fe(碳的质量分数是%)和Fe 3C(碳的质量分数是%),故(1) w C =%的合金在室温时平衡状态下α相和Fe 3C 相的相对量分别为3 6.690.2%100%97.13%6.690.008%197.13% 2.87%Fe C α-=⨯=-=-= w C =%的合金在室温下平衡态下的组织是α-Fe 和P ,其组织可近似看做和共析转变完时一样,在共析温度下α-Fe 碳的成分是%,P 的碳的成分为%,故w C =%的合金在室温时组织中P 和α的相对量分别为0.20.0218%100%23.82%0.770.0218%123.82%76.18%P α-=⨯=-=-= (2) w C =%的合金在室温时平衡状态下α相和Fe 3C 相的相对量分别为3 6.690.6%100%91.14%6.690.008%191.14%8.86%Fe C α-=⨯=-=-= w C =%的合金在室温下平衡态下的组织是α-Fe 和P ,在室温时组织中P 和α的相对量为0.60.0218%100%77.28%0.770.0218%177.28%22.72%P α-=⨯=-=-= (3) w C =%的合金在室温时平衡状态下α相和Fe 3C 相的相对量分别为3 6.69 1.2%100%82.16%6.690.008%182.16%17.84%Fe C α-=⨯=-=-= w C =%的合金在室温下平衡态下的组织是P 和Fe 3C ,在室温时组织中P 的相对量为3 6.69 1.2%100%92.74%6.690.77%192.74%7.3%P Fe C -=⨯=-=-=4-2 分析w C =%、w C =%的铁碳合金从液态平衡冷却至室温的平衡结晶过程,画出冷却曲线和组织变化示意图,并计算室温下的组织组成物和相组成物的含量。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后答案(崔忠圻版)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后答案(崔忠圻版)

第二章纯金属的结晶2-3 为什么金属结晶时一定要有过冷度?影响过冷度的因素是什么?固态金属熔化时是否会出现过热?为什么?答:(1)因为金属结晶时存在过冷现象,是为了满足结晶的热力学条件,过冷度越大,固、液两项的自由能差越大,相变驱动力越大。

(2)过冷度随金属的纯度不同和本性不同,以及冷却速度的差异可以再很大范围内变化。

金属不同,过冷度也不同;金属的纯度越高,则过冷度越大;冷却速度越大,过冷度越大,反之,越小。

(3)会,当液态金属的自由能低于固态时,这时实际结晶温度高于理论结晶温度T m,此时,固态金属才能自发的转变为液态金属,称为过热。

2-4试比较均匀形核与非均匀形核的异同点。

答;均匀形核是指:若液相中各区域出现新相晶核的几率是相同的;非均匀形核:液态金属中存在微小的固相杂质质点,液态金属与型壁相接触,晶核可以优先依附现成的固体表面形核。

在实际的中,非均匀形核比均匀形核要容易发生。

二者形核皆需要结构起伏,能量起伏,过冷度必须大于临界过冷度,晶胚的尺寸必须大于临界晶核半径。

2-5说明晶体成长形状与温度梯度的关系?答;正温度梯度下以平面状态的长大形态,服温度梯度下以树枝状长大。

2-6简述铸锭三晶区形成的原因及每个晶区的性能特点?(1)表层细晶区形成原因:①型壁临近的金属液体产生极大过冷度满足形核的热力学条件;②型壁可以作为非均匀形核的基地。

该晶区特点:组织细密,力学性能较好,但该晶区较薄,一般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2)柱状晶区的形成原因:①液态金属结晶前沿有适当的过冷度,满足形核要求;②垂直于型壁方向散热最快,晶体向相反的方向生长;③外因是散热的方向性;④内因是晶体晶体生长的各向异性。

该晶区的特点:相互平行的柱状晶接触面及相邻垂直的柱状晶区的交界面较为脆弱,并常聚集着易熔杂质和非金属夹杂物,使铸锭在热压力加工时,容易沿着这些脆弱面开裂,组织比较致密。

(3)中心等轴晶区形成特定:①中心液体达到过冷,加上杂质元素的作用,满足形核的要求;②散热失去方向性,晶核自由生长,长大速度差不多,长成等轴区。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后习题答案(崔忠圻版)东北大学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后习题答案(崔忠圻版)东北大学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后习题答案(崔忠圻版)东北大学第十章钢的热处理工艺10-1 何谓钢的退火?退火种类及用途如何?答:钢的退火:退火是将钢加热至临界点AC1以上或以下温度,保温一定时间以后随炉缓慢冷却以获得近于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退火种类:根据加热温度可以分为在临界温度AC1以上或以下的退火,前者包括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均匀化退火,后者包括再结晶退火、去应力退火,根据冷却方式可以分为等温退火和连续冷却退火。

退火用途:1、完全退火:完全退火是将钢加热至AC3以上20-30℃,保温足够长时间,使组织完全奥氏体化后随炉缓慢冷却以获得近于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其主要应用于亚共析钢,其目的是细化晶粒、消除内应力和加工硬化、提高塑韧性、均匀钢的化学成分和组织、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能,消除中碳结构钢中的魏氏组织、带状组织等缺陷。

2、不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是将钢加热至AC1- AC3(亚共析钢)或AC1-ACcm(过共析钢)之间,保温一定时间以后随炉缓慢冷却以获得近于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对于亚共析钢,如果钢的原始组织分布合适,则可采用不完全退火代替完全退火达到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的目的。

对于过共析钢,不完全退火主要是为了获得球状珠光体组织,以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3、球化退火:球化退火是使钢中碳化物球化,获得粒状珠光体的热处理工艺。

主要用于共析钢、过共析钢和合金工具钢。

其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均匀组织、为淬火做组织准备。

4、均匀化退火:又称扩散退火,它是将钢锭、铸件或锻轧坯加热至略低于固相线的温度下长时间保温,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其目的是消除铸锭或铸件在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枝晶偏析及区域偏析,使成分和组织均匀化。

5、再结晶退火:将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持适当时间,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其目的是使变形晶粒重新转变为均匀等轴晶粒,同时消除加工硬化和残留内应力,使钢的组织和性能恢复到冷变形前的状态。

《金属学和热处理》崔忠圻[第二版]课后答案解析[完整版]之欧阳地创编

《金属学和热处理》崔忠圻[第二版]课后答案解析[完整版]之欧阳地创编

第一章金属的晶体结构时间:2021.03.04 创作:欧阳地1-1 作图表示出立方晶系(1 2 3)、(0 -1 -2)、(42 1)等晶面和[-1 0 2]、[-2 1 1]、[34 6]等晶向。

答:1-2 立方晶系的{1 1 1}晶面构成一个八面体,试作图画出该八面体,并注明各晶面的晶面指数。

答:{1 1 1}晶面共包括(1 1 1)、(-1 1 1)、(1 -1 1)、(1 1 -1)四个晶面,在一个立方晶系中画出上述四个晶面。

1-3 某晶体的原子位于正方晶格的节点上,其晶格常数为a=b≠c,c=2/3a。

今有一晶面在X、Y、Z坐标轴上的结局分别为5个原子间距、2个原子间距和3个原子间距,求该晶面的晶面指数。

答:由题述可得:X方向的截距为5a,Y方向的截距为2a,Z方向截距为3c=3×2a/3=2a。

取截距的倒数,分别为1/5a,1/2a,1/2a化为最小简单整数分别为2,5,5故该晶面的晶面指数为(2 5 5)1-4 体心立方晶格的晶格常数为a,试求出(1 0 0)、(1 1 0)、(1 1 1)晶面的面间距大小,并指出面间距最大的晶面。

答:H(1 0 0)==a/2H(1 1 0)==√2a/2H(1 1 1)==√3a/6面间距最大的晶面为(1 1 0)1-5 面心立方晶格的晶格常数为a,试求出(1 0 0)、(1 1 0)、(1 1 1)晶面的面间距大小,并指出面间距最大的晶面。

答:H(1 0 0)==a/2H(1 1 0)==√2a/4H(1 1 1)==√3a/3面间距最大的晶面为(1 1 1)注意:体心立方晶格和面心立方晶格晶面间距的计算方法是:1、体心立方晶格晶面间距:当指数和为奇数是H=,当指数和为偶数时H=2、面心立方晶格晶面间距:当指数不全为奇数是H=,当指数全为奇数是H=。

1-6 试从面心立方晶格中绘出体心正方晶胞,并求出它的晶格常数。

答:1-7 证明理想密排六方晶胞中的轴比c/a=1.633。

《金属学和热处理》崔忠圻[第二版]课后答案解析[完整版]

《金属学和热处理》崔忠圻[第二版]课后答案解析[完整版]

第一章金属的晶体结构1-1 作图表示出立方晶系(1 2 3)、(0 -1 -2)、(4 2 1)等晶面和[-1 0 2]、[-2 1 1]、[3 4 6]等晶向。

答:1-2 立方晶系的{1 1 1}晶面构成一个八面体,试作图画出该八面体,并注明各晶面的晶面指数。

答:{1 1 1}晶面共包括(1 1 1)、(-1 1 1)、(1 -1 1)、(1 1 -1)四个晶面,在一个立方晶系中画出上述四个晶面。

1-3 某晶体的原子位于正方晶格的节点上,其晶格常数为a=b≠c,c=2/3a。

今有一晶面在X、Y、Z坐标轴上的结局分别为5个原子间距、2个原子间距和3个原子间距,求该晶面的晶面指数。

答:由题述可得:X方向的截距为5a,Y方向的截距为2a,Z方向截距为3c=3×2a/3=2a。

取截距的倒数,分别为1/5a,1/2a,1/2a化为最小简单整数分别为2,5,5故该晶面的晶面指数为(2 5 5)1-4 体心立方晶格的晶格常数为a,试求出(1 0 0)、(1 1 0)、(1 1 1)晶面的面间距大小,并指出面间距最大的晶面。

答:H==a/2(1 0 0)==√2a/2H(1 1 0)==√3a/6H(1 1 1)面间距最大的晶面为(1 1 0)1-5 面心立方晶格的晶格常数为a,试求出(1 0 0)、(1 1 0)、(1 1 1)晶面的面间距大小,并指出面间距最大的晶面。

答:==a/2H(1 0 0)H==√2a/4(1 1 0)==√3a/3H(1 1 1)面间距最大的晶面为(1 1 1)注意:体心立方晶格和面心立方晶格晶面间距的计算方法是:1、体心立方晶格晶面间距:当指数和为奇数是H=,当指数和为偶数时H=2、面心立方晶格晶面间距:当指数不全为奇数是H=,当指数全为奇数是H=。

1-6 试从面心立方晶格中绘出体心正方晶胞,并求出它的晶格常数。

答:1-7 证明理想密排六方晶胞中的轴比c/a=1.633。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4章铁碳合金课件.ppt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4章铁碳合金课件.ppt

4.2 二元合金相图
4.2.1 二元合金相图的表示方法 4.2.2 二元合金匀晶相图分析 4.2.3 二元合金共晶相图分析
4.2.1 二元合金相图的表示方法
合金相图是用图解的方法表示合金系中合金状态、温 度和成分之间的关系,简称相图或状态图。
它是了解合金中各种组织的形成与变化规律的有效工 具,是合金在极缓慢冷却、接近平衡条件下测绘的,又 称平衡图。
a)间隙固溶体 b)置换固溶体 溶质原子对晶格畸变影响示意图
4.1.3 金属化合物
合金组元间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一种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称为金属化合物。
金属化合物可用化学分子式来表示。金属化合物的晶格类 型不同于任一组元,一般具有复杂的晶格结构,其性能具有 “三高一稳定”的特点,即高熔点、高硬度、高脆性和良好 的化学稳定性。
相:合金中化学成分、结构相同的组成部分称为相,相与 相之间具有明显的界限。
合金的组织是指合金中不同相之间相互组合而成的综合 体 。各相的数量、形状、大小及分布方式的不同形成了 合金组织。
4.1.2 固溶体
固溶体:一种组元的原子溶入另一组元的
晶格中所形成的均匀固相,称为固溶体。溶入
的元素称为溶质,而基体元素称为溶剂。固溶
1点以上
1~2点
2~3点
共析钢结晶示意图
3点以下
珠光体显微组织
2. 亚共析钢的结晶过程分析
亚共析钢(含碳量0.0218%<C<0.77%)的冷却过程如 图4-15结晶出奥氏体,到2点时结晶完毕。在2点到3点之 间,奥氏体组织不发生转变;冷却到与GS线相交的3点时, 从奥氏体中开始析出铁素体。当温度降至与PSK线相交的 4点时,剩余奥氏体的含碳量达到0.77%,此时奥氏体发 生共析转变,转变为珠光体。亚共析钢室温组织由珠光体 P和铁素体F组成。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号:ABJD0702课程中文名称:金属学与热处理课程英文名称:Meta11ographyandHeatTreatment课程类型:必修课程学分数:4学分课程学时数:64学时授课对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本课程的前导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材料力学、金工实习等课程一、课程简介《金属学与热处理》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着重阐述金属及合金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内在联系以及在各种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金属及合金的相图与结晶、塑性变形与再结晶以及固态金属相变的基本理论。

并结合实例,从组织结构的角度出发来阐明问题,重点放在与金属材料学科有关的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上,以便为合理使用金属材料和制定热加工工艺规程,为从事金属与合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线索。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金属学与热处理》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并为后继有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使学生在金属学基础理论方面具备阅读专业文献及进一步提高自学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运用金相光学显微分析方法分析金属及合金的组织、性能的能力。

通过课堂讲授,习题课和课堂讨论,课外作业,实验等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第1章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课程教学内容:金属、金属的晶体结构、实际金属的的晶体缺陷。

课程的重点、难点:本章的重点是三种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及其基本性能,实际金属晶体缺陷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本章的难点是晶体结构缺陷。

课程教学要求:熟练掌握几何晶体学的基本知识和纯金属的三种典型的晶体结构;掌握晶面、晶向的表示方法;掌握合金相结构;掌握点缺陷、线缺陷与位错的基本概念,了解位错的运动以及面缺陷。

第2章纯金属的结晶课程教学内容:纯金属结晶的现象、金属的热力学条件、金属结晶的结构条件、形核、长大以及晶粒大小的控制。

最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铁碳合金04教学教案

最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铁碳合金04教学教案

铁碳合金(第四课时)A:课题:铁碳合金相同B:新课C: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铁碳合金的相及组织2:熟悉掌握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莱氏体的符号及性能特点。

D:教学重点与难点:同2E:教学过程:铁碳合金相图一、铁碳合金的相及组织1、铁素体:①概念:碳溶解在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

②符号:F,体心立方晶格①溶解能力:溶解度很小,在7270C时,碳在α-Fe中的最大溶碳量为0.0218%,随温度的降低逐渐减小。

②性能:由于铁素体的含碳量低,所以铁素体的性能与纯铁相似。

即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强度和硬较低。

2、奥氏体:①概念:碳溶解在γ-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

②符号:A,面心立方晶格③溶碳能力:较强。

在11480C时可溶C 为2.11%,在7270C时,可溶C为0.77%。

④性能:强度、硬度不高,具有良好的塑性,是绝大多数钢在高温进行锻造和扎制时所要求的组织。

2、渗碳体:①概念:含碳量为6.69%的铁与碳的金属化合物。

②符号:Fe3C 复杂的斜方晶体③溶碳能力:C=6.69%④性能:熔点12270C 硬度很高,塑性很差,伸长率和冲击韧度几乎为零,是一个硬而脆的组织。

2、珠光体:①概念:是铁素体与碳光体的混合物②符号:P ,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片层相间,交替排列。

③溶碳能力:在7270C时,C=0.77%④性能特点:取决于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性能,强度较高,硬度适中,具有一定的塑性。

3、莱氏体:①概念:是含碳量为4.3%的液态铁碳合金在11480C时从液体上中间结晶出的奥氏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

②符号:Ld(高温莱氏体,温度>7270C)由于奥氏体在7270C时转变为珠光体,所以在室温下的莱氏体由珠光体和渗碳体组成叫低温莱氏体。

L’d表示③溶碳能力:C=4.3%④性能特点:硬度很高,塑性很差。

F、A、Fe3C是单相组织,称铁碳合金的基本相。

P、Ld是由基本相混合组成的多相组织。

A、小结B、布置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铁碳合金(金属学与热处理崔忠圻课后答案)金属学与热处理第二版(崔忠圻)答案第四章铁碳合金4-1 分析Wc=0.2%,Wc=0.6%,Wc=1.2%,的铁碳合金从液态平衡冷却至室温的转变过程,用冷却曲线和组织示意图说明各阶段的组织,并分别计算室温下的相组成物及组织组成物的含量。

答:Wc=0.2%的转变过程及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含量计算转变过程:1)液态合金冷却至液相线处,从液态合金中按匀晶转变析出δ铁素体,L⇌δ,组织为液相+δ铁素体2)液态合金冷却至包晶温点(1495℃),液相合金和δ铁素体发生包晶转变,形成奥氏体γ,L+δ⇌γ,由于Wc=0.2%高于包晶点0.17%,因此组织为奥氏体加部分液相。

3)继续冷却,部分液相发生匀晶转变析出奥氏体γ,直至消耗完所有液相,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组织。

4)当合金冷却至与铁素体先共析线相交时,从奥氏体中析出先共析铁素体α,组织为奥氏体+先共析铁素体5)当合金冷却至共析温度时,奥氏体碳含量沿铁素体先共析线变化至共析点碳含+珠光体6)继续冷却,先共析铁素体和珠光体中的铁素体都将析出三次渗碳体,但数量很少,可忽略不计。

所以室温下的组织为:先共析铁素体+珠光体。

组织含量计算:组织含量计算:Wα(先)=(0.77-0.2)/(0.77-0.0218)×100%≈76.2%,Wp=1- Wα(先)≈23.8%相含量计算:Wα=(6.69-0.2)/(6.69-0.0218)×100%≈97.3%,W Fe3C= 1- Wα≈2.7%Wc=0.6%的转变过程及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含量计算:转变过程:1)液态合金冷却至液相线处,从液态合金处按匀晶转变析出奥氏体,L⇌γ,组织为液相+奥氏体。

2)继续冷却,直至消耗完所有液相,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组织。

3)当合金冷却至与铁素体先共析线相交时,从奥氏体中析出先共析铁素体α,组织为奥氏体+先共析铁素体4)当合金冷却至共析温度(727℃)时,奥氏体碳含量沿铁素体先共析线变化至共析点,发生共析转变γ⇌α+Fe3C,此时组织为先共析铁素体+珠光体5)珠光体中的铁素体都将析出三次渗碳体,但数量很少,可忽略不计。

所以室温下的组织为:先共析二次渗碳体+珠光体组织含量计算:组织含量计算:Wα(先))=(0.77-0.6)/(0.77-0.0218)×100%≈22.7%,Wp=1- Wα(先)≈77.3%相含量计算:Wα=(6.69-0.6)/(6.69-0.0218)×100%≈91.3%,W Fe3C= 1- Wα≈8.7%Wc=1.2%的转变过程及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含量计算:转变过程:1)液态合金冷却至液相线处,从液态合金处按匀晶转变析出奥氏体,L⇌γ,组织为液相+奥氏体。

2)继续冷却,直至消耗完所有液相,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组织。

3)当合金冷却至与渗碳体先共析线(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曲线)相交时,从奥氏体中析出先共析二次渗碳体,组织为奥氏体+先共析二次渗碳体4)当温度冷却至共析温度(727℃)时,奥氏体碳含量沿溶解度曲线变化至共析点碳含量,发生共析转变γ⇌α+Fe3C,组织为珠光体+先共析二次渗碳体5)珠光体中的铁素体都将析出三次渗碳体,但数量很少,可忽略不计。

所以室温下的组织为:先共析二次渗碳体+珠光体组织含量计算:组织含量计算:W Fe3C(先)=(1.2-0.77)/(6.69-0.77)×100%≈7.3%,Wp=1- W Fe3C(先)≈92.7%相含量计算:Wα=(6.69-1.2)/(6.69-0.0218)×100%≈82.3%,W Fe3C= 1- Wα≈16.7%4-2 分析Wc=3.5%,Wc=4.7%的铁碳合金从液态到室温的平衡结晶过程,画出冷却曲线和组织变化示意图,并计算室温下的组织组成物和相组成物。

答:1、Wc=3.5%的转变过程及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含量计算转变过程:1)液态合金冷却至液相线处,从液态合金中按匀晶转变析出奥氏体,L⇌γ,组织为液相合金+奥氏体。

2)当合金温度冷却至共晶温度(1127℃)时,液相合金中的含碳量变化至共晶点,液相合金发生共晶转变L⇌γ+Fe3C,组织为共晶莱氏体Ld+奥氏体。

3)温度继续降低,匀晶奥氏体和莱氏体中的奥氏体将析出二次渗碳体。

所以组织为:奥氏体+莱氏体+二次渗碳体。

4)当温度降低至共析温度(727℃),奥氏体中的碳含量变化值共析点,发生共析转变形成珠光体,γ⇌α+Fe3C,组织为珠光体(低温莱氏体L’d)+二次渗碳体。

5)继续冷却,珠光体中的铁素体将会析出按此渗碳,但数量很少,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室温下的组织为:珠光体(低温莱氏体L’d)+渗碳体(二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

组织含量计算:组织含量计算:相含量计算:2、Wc=4.7%的转变过程及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含量计算转变过程:1)液态合金冷却至液相线处,从液态合金中按匀晶转变析出粗大的渗碳体,称为一次渗碳体,L≒Fe3CⅠ,组织为液相合金+ Fe3CⅠ。

2)当合金温度冷却至共晶温度(1127℃)时,液相合金中的含碳量变化至共晶点,液相合金发生共晶转变L≒γ+Fe3C,组织为共晶莱氏体Ld+ Fe3CⅠ。

3)温度继续降低,共晶莱氏体中的奥氏体将析出二次渗碳体,组织为:莱氏体+ 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

4)当温度降低至共析温度(727℃),共晶莱氏体中奥氏体中的碳含量变化至共析点,发生共析转变形成珠光体,γ≒α+Fe3C,此时组织为:珠光体(低温莱氏体L’d)+ 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

5)继续冷却,珠光体中的铁素体将会析出三次渗碳体,但数量很少,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室温下的组织为:珠光体(低温莱氏体L’d)+ 渗碳体(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

组织含量计算:组织含量计算:WL’d={(6.69-2.11)/(6.69-0.77)}×{(6.69-4.7)/(6.69-2.11)}×100%≈33.5%W Fe3C =1- WL’d≈66.5%相含量计算: Wα={(6.69-0.77)/(6.69-0.0218)}×WL’d ×100%≈29.7%,W Fe3C= 1- Wα≈80.3%4-3 计算铁碳合金中二次渗碳体和三次渗碳体最大可能含量。

答:二次渗碳体最大含量:我们知道二次渗碳体是从奥氏体中析出的,随奥氏体的含量增多,二次渗碳体的含量增多。

而且二次渗碳体的含量随着奥氏体中的碳含量增加而增大所以根据铁碳相图,当铁碳合金中的碳含量为2.11%可以获得最多的奥氏体含量以及最大的奥氏体含碳量,也就是所可以得到最多的二次渗碳体含量。

其含量=(2.11-0.77)/(6.69-0.77)×100%≈22.6%三次渗碳体最大含量:我们知道三次渗碳体是从铁素体中析出的,所以必然随着铁素体的含量增多而增多。

而且要析出渗碳体必须要足够的碳含量,所以铁素体中的碳含量越多,越容易析出三次渗碳体。

根据铁碳相图,当铁碳合金中的碳含量为0.0218%时,可以获得最多的铁素体含量。

其含量=0.0218/6.69×100%≈0.33%4-4 分别计算莱氏体中共晶渗碳体、二次渗碳体、共析渗碳体的含量。

答:共晶渗碳体含量:W Fe3C(晶)=(4.3-2.11)/(6.69-2.11)×100%≈47.8%,W A=1- W Fe3C (共)≈52.2%二次渗碳体含量:W Fe3CⅡ=(2.11-0.77)/(6.69-0.77)×W A×100%≈11.8%共析渗碳体含量:W Fe3C(析)={(0.77-0.0218)/(6.69-0.0218)}×(W A - W Fe3CⅡ)×100%≈4.5%4-5 为了区分两种弄混的碳钢,工作人员分别截取了A、B两块试样,加热至850℃保温后以极慢的速度冷却至室温,观察金相组织,结果如下:A试样的先共析铁素体面积为41.6%,珠光体的面积为58.4%。

B试样的二次渗碳体的面积为7.3%,珠光体的面积为92.7%。

设铁素体和渗碳体的密度相同,铁素体中的含碳量为零,试求A、B两种碳钢含碳量。

答:对于A试样:设A含碳量为X%,由题述知先共析铁素体含量为41.6%可以得到41.6%={(0.77-X)/0.77-0.0218}×100%,得出X≈0.45,所以A中含碳量为0.45%。

对于A试样:设B含碳量为Y%,由题述知二次渗碳体含量为7.3%可以得到7.3%={(Y-0.77)/(6.69-0.77)} ×100%,得出Y≈1.2,所以B中含碳量为1.2%。

4-6 利用铁碳相图说明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答:成分和组织之间的关系:从相组成的角度,不论成分如何变化,铁碳合金在室温下的平衡组织都是由铁素体和渗碳体两相组成。

当碳含量为零,铁碳合金全部由铁素体组成,随着碳含量的增加铁素体的含量呈直线下降,直到碳含量为6.69%时,铁素体含量为零,渗碳体含量则由零增至100%。

含碳量的变化还会引起组织的变化。

随着成分的变化,将会引起不同性质的结晶和相变过程,从而得到不同的组织。

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铁碳合金的组织变化顺序为:F→F+P→P→P+ Fe3CⅡ→P+ Fe3CⅡ+L’d→L’d→L’d+ Fe3CⅠ(F代表铁素体,P代表珠光体,L’d代表低温莱氏体)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铁素体相是软韧相、渗碳体相是硬脆相。

珠光体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渗碳体以细片状分散地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起强化作用,所以珠光体的强度、硬度较高,但塑性和韧性较差。

在亚共析钢中,随着含碳量增加,珠光体增多,则强度、硬度升高,而塑性和韧性下降。

在过共析钢中,随着含碳量增加,二次渗碳体含量增多,则强度、硬度升高,当碳含量增加至接近1%时,其强度达到最高值。

碳含量继续增加,二次渗碳体将会在原奥氏体晶界形成连续的网状,降低晶界的强度,使钢的脆性大大增加,韧性急剧下降。

在白口铁中,随着碳含量的增加,渗碳体的含量增多,硬度增加,铁碳合金的塑、韧性单调下降,当组织中出现以渗碳体为基体的低温莱氏体时,塑、韧性降低至接近于零,且脆性很大,强度很低。

铁碳合金的硬度对组织组成物或组成相的形态不十分的敏感,其大小主要取决于组成相的数量和硬度。

随着碳含量增加,高硬度的渗碳体增多,铁碳合金的硬度呈直线升高。

低碳钢铁素体含量较多,塑韧性好,切削加工产生的切削热大,容易粘刀,而且切屑不易折断,切削加工性能不好。

高碳钢渗碳体含量多,硬度高,严重磨损刀具,切削加工性能不好。

中碳钢,铁素体和渗碳体比例适当,硬度和塑性适中,切削加工性能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