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四层电梯控制设计(毕业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报告(论文)

系别:电气与电子工程系

专业: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班级:09楼宇1班

学生姓名:陈东泽

学生学号:G0*******

设计(论文)题目:基于PLC的四层电梯控制设计

指导教师:侯文芳

起讫日期:2011.9.5—2011.11.11

\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签名)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系主任(签名)年月日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

毕业设计报告(论文)摘要

目录

目录............................................................. V III 1 绪论 (1)

1.1 电梯的基本分类 (1)

1.2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2)

1.3 PLC的组成及特点 (3)

1.4 PLC的应用 (3)

2 电梯总体方案的设计 (4)

2.1 电梯整体设计方案 (4)

2.2 电梯的外部结构 (5)

2.3 硬件的选择以及I/O端口的分配 (6)

2.4 电梯的控制要求 (7)

2.5 PLC外部接线图 (8)

3 电梯系统的软件设计 (9)

3.1 西门子PLC编程软件简介 (9)

3.2 程序及过程分析 (9)

4 系统调试 (33)

4.1 硬件部分调试 (33)

4.2 软件部分调试 (33)

4.3 运行调试结果 (34)

总结 (35)

致谢 (35)

参考文献 (36)

1绪论

电梯进入人们的生活已经150年了。1854年,在纽约水晶宫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美国人伊莱沙·格雷夫斯·奥的斯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他的发明。从此,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安全升降梯诞生。奥的斯先生的发明彻底改写了人类使用升降工具的历史。从那以后,升降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1889年12月,美国奥的斯电梯公司制造出了名副其实的电梯,它采用直流电动机为动力,通过蜗轮减速器带动卷筒上缠绕的绳索,悬挂并升降轿厢。1892年,美国奥的斯公司开始采用按钮操纵装置,取代传统的轿厢内拉动绳索的操纵方式,为操纵方式现代化开了先河。

生活在继续,科技在发展,电梯也在进步。150年来,电梯的材质由黑白到彩色,样式由直式到斜式,在操纵控制方面更是步步出新——手柄开关操纵、按钮控制、信号控制、集选控制、人机对话等等,多台电梯还出现了并联控制,智能群控;双层轿厢电梯展示出节省井道空间,提升运输能力的优势;变速式自动人行道扶梯的出现大大节省了行人的时间;不同外形——扇形、三角形、半菱形、半圆形、整圆形的观光电梯则使身处其中的乘客的视线不再封闭。如今,以美国奥的斯公司为代表的世界各大著名电梯公司各展风姿,仍在继续进行电梯新品的研发,并不断完善维修和保养服务系统。调频门控、智能远程监控、主机节能、控制柜低噪音耐用、复合钢带环保等一款款集纳了人类在机械、电子、光学等领域最新科研成果的新型电梯竞相问世,冷冰冰的建筑因此散射出人性的光辉,人们的生活因此变得更加美好。

直到1901年,由美国奥的斯公司安装的电梯出现在上海,也是中国历史以来最早的一部电梯。如今,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电梯都在被广泛的应用,电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保障。时至今日,电梯已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1.1电梯的基本分类

电梯的种类很多,按用途分类,可以分为乘客电梯、载货电梯、医用电梯、住宅电梯、杂物电梯、观光电梯、车辆电梯、船舶电梯和建筑施工电梯等;按驱动方式分类,可以分为交流电梯、直流电梯、液压电梯、齿轮齿条电梯、螺杆式

电梯和直线电机驱动电梯等;按速度分类,可以分为低速梯(常指低于1.00m/s 速度的电梯)、中速梯(常指速度在1.00~2.00m/s的电梯)、高速梯(常指速度大于2.00m/s的电梯)和超高速梯(速度超过5.00m/s的电梯),但随着电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梯速度也越来越高,区别高、中、低速电梯的速度限值也在相应地提高;按操纵控制方式分类,可以分为按钮控制电梯、信号控制电梯、集选控制电梯和群控电梯等;除了上述电梯的分类方式外,还有按电梯有无司机分类、特殊电梯分类等。

1.2可编程控制器(PLC)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的设计规范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提出的。当时的目的是要求设计出一种新的控制装置来取代继电器,在保留了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的基础上,同时具有现代化生产线所要求的时间响应快、控制精度高、可靠性好、控制程序、可随工艺改变、易于与计算机接口、维修方便等诸多高品质与功能。1969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公开招标,要求控制装置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并提出了研制“新型逻辑控制装置”的十项招标指标,即:1.编程方便,现场可修改程序;2.维修方便,采用模块化结构;3.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4.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装置;5.数据可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6.成本可与继电器控制装置竞争;7.输入可以是交流115V;8.输出为交流115V,2A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接触器等;9.在扩展时,原系统只要很小变更;10.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至少能扩展到4K。这一设想提出后,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于1969年研制成第一台PLC,型号为PDP-14,投入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线控制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从此开创了PLC 的新纪元。

PLC的发展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初级阶段(1969至70年代中期),PLC 主要是逻辑运算、定时和计数功能,没有形成系列。但与继电器控制相比,可靠性有一定提高。CPU由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存储器为磁芯存储器。第二阶段:扩展阶段(70年代中期至末期),PLC产品的控制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包括数据传送、数据的比较和运算、模拟量的运算等功能。增加了数字运算功能,能完成模拟量的控制。开始具备自诊断功能,存储器采用EPROM. 第三阶段:通信阶段(70年代中末期至80年代中期),PLC随着计算机通信的发展,形成了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