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自然界中的水 教案示例 沪教版

合集下载

新版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

新版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

自然界中的水课题第3节自然界中的水课型实验探究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的组成;(2)粗略了解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别;(3)认识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过程与方法:(1)能从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种变化过程分析水的组成。

(2)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得出水的组成和结构情感态度价值观:运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物质的组成。

教学重点认识水的组成教学难点从元素的角度理解水的组成课前准备仪器:水电解器、直流电源药品:水、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火柴一、引入:没有水就没有生命[问题情景]1、你已知道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它有些什么性质?2、你能列举出水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实例吗?3、水、冰和水蒸气相互之间是如何转化的?4、无色透明的自来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你能用事实证明你的观点吗?[学生交流]同桌的同学间互相讨论与交流,然后回答问题2二、师生互动:讨论交流:自然界水的存在(1)地球表面的分布:在地球表面,江河湖海约占地球表面的3/4;(2)其他分布:地层下有地下水,大气里有大约0.03%的水蒸气,动植物体内有大量的水。

注意:地球表面虽然有很丰富的水资源,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非常有限,不到总水量的1%。

因此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

探究一:水的组成提出问题:水是如此重要,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设计实验:将水电解(可提示学生回忆:碳酸氢铵的分解,由产物可推知碳酸氢铵的组成元素,也许学生会提出用加热使水分解的方法,教师可给予引导)演示实验:电解水实验注意:⑴纯净的水导电性很弱,在做水电解实验时,一般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而硫酸或氢氧化钠本身却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⑵因为我们通常使用的是钠玻璃,焰色反应的影响,是反应产生的火焰呈黄色。

观察现象:指导学生注意观察现象并能如实记录: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通电后电源正极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电源负极用燃着木条检验教师设疑;电源两极的玻璃管内是什么气体学生讨论;可能有多种答案演示实验;氢气燃烧并验证产物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能安静的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但若是用玻璃导管做的实验出现的火焰颜色是黄色的。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第3节自然界中水教学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第3节自然界中水教学沪教版

通电
水 氢气 + 氧气
H2
H
O
O
2
2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第3节自然 界中水教学沪教版
问题思考
1.为什么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 防止生成的气体中混有空气
2.电解水时为什么在水中加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 液? 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3.电解水实验中,反应开始时VH2:VO2>2:1的原因: ①氢气比氧气更难溶 ②氧化电极消耗部分氧气
①在通常情况下,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 ②在标准状况下,水的沸点为100℃,水的凝固点为0℃。 ③能够溶解很多物质。 ④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4℃时的水密度最大为1.0g·cm-3, 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第3节自然 界中水教学沪教版
2.你能列举出水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 一些应用实例吗? ①工业上需要水:洗涤、溶解、加热、冷却,作为原料。 ②农业上需要水:灌溉农作物。 ③动力工业上:水力发电。 ④交通运输上:内河及其海洋航运。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第3节自然 界中水教学沪教版
3.水、冰和水蒸气相互之间是怎样转化的?请 用图示来说明,并描述自然界中的这种转化。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第3节自然 界中水教学沪教版
4.无色透明的自来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 物?列举有关的事实或通过实验来证明 你的观点。 自来水是混合物。 自来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第3节自然 界中水教学沪教版
[实验2]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 (在点燃前必须先检验纯度),并在 火焰上罩一个干燥的小烧杯,观察实 验现象。
问题思考: 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第3节自然 界中水教学沪教版
检验氢气的纯度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章第3节自然 界中水教学沪教版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3自然界中的水 教案设计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3自然界中的水 教案设计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水的净化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能区分纯净物与混合物,了解水的组成,初步学会了仪器的连接。

本节课以自来水生产的一般过程为例,通过实验观察图片等形式,了解静置、絮凝、沉淀、过滤、吸附、消毒、蒸馏等净化方法,并比较各种净水方法的效果。

使学生从实验体会中发现问题,从而归纳出过滤和注意事项,最后我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通过比较肥皂水在蒸馏水和硬水中的情况,既学会软水和硬水的区别,也突破了水的软化与净化的区别这一难点。

本节课选取了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素材,让学生通过感悟、体验后在内心深处产生需要的倾向,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课标要求:1.初步学习使用过滤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2.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学生情况分析对九年级学生来说归纳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目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实验技能,在课堂上他们厌倦教师的单独说教灌输,希望教师能创设便于他们自主学习的环境,因此,本课会让学生参与讨论交流、实验、视频观看等,使他们亲身经历科学实验的过程。

知识与技能1.了解蒸馏水与天然水区别,会用简单的方法区分硬水与软水。

2.观察和操作净化水的实验,通过与同学交流合作,了解净化水的一些基本方法,3.会做沉淀、过滤实验,培养实验能力。

过程与方法1.利用过滤实验探究,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2..通过对水净化过程的初步探究,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

2.通过对水污染的了解和对净化过程的参与,教育学生关心、爱护、珍惜水资源。

教学重难点重点水净化的几种方法、过滤操作的原理及实验、硬水的软化方法难点水的软化与净化的区别教学方法自学指导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实验法【仪器:烧杯、铁架台、漏斗、玻璃棒、酒精灯、火柴、滤纸、滴瓶、药匙等;药品:泥水、自来水样、蒸馏水、活性炭、明矾、肥皂水】2、了解你生活周围有哪些水的污染源,思考并提出防止污染的设想或建议归纳净化水的方法。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自然界中的水 教学设计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自然界中的水 教学设计

2015年江苏省初中化质课评比暨观摩活动“第三节自然界的水——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的教学设计(选自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溧阳市外国语学校初中部刘叶兰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主动探索、主动求知、自主学习,学会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对知识进行重组,并以此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合作与分享意识。

学生在一种动态、开放、个性、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亲身感受化学的课堂魅力。

在“第三节自然界的水——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中,我以水资源的利用、综合利用为主线,在学生一系列分组讨论、相互评价中完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自然界的水——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是沪教版教材第二章第三节第三课时,书本呈现的内容以阅读为主,学生收集资料、合作讨论为主。

这一节以前的课型是实验课居多,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这样内容,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预习、阅读、讨论呢?还是老师有选择地提供一些资料让学生进行一个筛选、辨别,再进行讨论更有针对性呢?备课初始我考虑了很久,最后决定采取后一种方法,防止学生淹没在杂乱的网络资料里无所适从。

本节课通过阅读资料、动手画图、积极思考、掌握水资源的不可替代性以及综合利用的必要性。

通过这节内容的深入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学科不是孤立存在的,与其他学科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这一章的前两节学习了氧气、二氧化碳这两种物质,学生知道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惯性地认为了解物质就要在实验中。

这一节的前面两课时又学习了水的组成和水的净化,也是通过实验来学习的。

因此,教材安排这节课,以查阅资料、讨论阅读为主,学生将接触到化学课堂的多样性。

课堂利用多媒体和学生画图等方式来进行学习,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爱水情感。

三、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

(2)了解淡水资源在地球水圈中所占比例很少。

(3)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4)意识到保护淡水资源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日常生活中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数据比较、合作讨论等开放式的问题情景,从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形成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自然界中的水 沪教版

自然界中的水 沪教版

/辽阳市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网自然界中的水说课稿本节说课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及板书设计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自然界中的水》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本章的最后一节,它安排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之后进行学习,水的电解可以让学生对前面所学的气体的性质进行相应的复习与巩固,对化学反应的概念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水的组成又对后面将要学习的物质的组成及元素的概念做了很好的基础作用。

本节课内容属于宏观世界章节与微观世界章节的交界处,如何从元素角度去理解水的组成对于第三章学习很有帮助。

因此可以说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点作用。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及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水的物理性质。

(2)通过水的电解及氢气的燃烧两个实验,使学生认识水的组成。

(3)了解水体污染及水资源的保护。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式使学生对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一定的认识。

(3)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以及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和科学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用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向学生渗透实验操作时的安全意识。

(3)通过学习水的利用,使学生认识到水对人类的重要性并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3.重点难点重点:从元素的角度理解水的组成难点:通过水的分解与水的合成两个实验,使学生充分理解水的组成。

二、学情分析(1)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反应的概念以及一些常见气体的相关性质,对于水的电解和其反应生成的气体学生本身具备探究水的组成这个实验的知识储备条件。

(2)本节课有两个实验,一个是水的电解,另一个是氢气的燃烧。

对于实验的动手操作以及实验所产生的现象,学生都能够引起兴趣,因此,这两个实验对于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很有帮助。

8-自然界的水-沪教版说课稿

8-自然界的水-沪教版说课稿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多媒体展示】多媒体展示水污染的图片引出一瓶纯净的水,将纯净水展示在学生面前。形成强烈对比,由于水的大多数物理性质在物理上学生已经了解,让学生自己总结水的有关物理性质。
二、水的组成
1. 水的物理性质:无色,无气味,无味道的透明液体、
三态:水蒸.初步认识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初步形成过滤实验操作技能.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通过学习水的利用,使学生认识到水对人类的重要性并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针对以上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
教学重点为:从元素的角度理解水的组成
教学难点为:通过水的分解与水的合成两个实验,使学生充分理解水的组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1)掌握水的物理性质,通过水的电解及氢气的燃烧两个实验,使学生认识水的组成。(2)知道纯水和天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了解水体污染及水资源的保护。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以及思维能力
最后4.归纳总结,布置作业,水加热蒸发和水通电分解有何区别?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化学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板书设计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提炼和概括,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简洁直观,便于学生的记忆和复
习。
第4节自然界中的水
一、水的利用
二、水的组成
1. 水的物理性质:无色,无气味,无味道的透明液体、
三、
教学与
教法分析
我的教法原则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授课过程中我坚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原则,主要采用实验演示、引导发现以及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新版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3自然界中的水教案

新版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3自然界中的水教案

自然界中的水)粗略了解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注意:地球表面虽然有很丰富的水资源,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非常有限,不到总水量可提示学生回忆:碳酸氢铵的分解,由产物可推知碳酸氢观察现象:指导学生注意观察现象并能如实记录:的火焰,但若是用玻璃导管做的教师讲解;这个实验也可用于氢气的检.电解水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可以寻找更好的方法使水分解么味道?为什么?一种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性固体的方法。

利用它可以将提问:能带来什么样的麻烦?请同学们看书学生:用肥皂:起沫的是软水,起渣的是硬水。

,冰的密度用一句话说出你的感①②配套练习九年级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1.2016年11月21日,世界首条新能源空中铁路(简称空铁)在成都投入试运行,燃料也是一种能源,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A.煤B.石油 C.甲烷 D.氢气2.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牛奶 B.糖水 C.蒸馏水D.果酱3.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最后一步是()A.消毒 B.吸附 C.过滤 D.沉淀4.下列物质中,会造成酸雨的是()A.氮气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硫5.下列仪器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A.试管 B.烧杯 C.量筒 D.集气瓶6.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标志是()7.电视剧《西游记》中云雾缭绕的效果,与下列哪种物质的使用有关()A.冰B.氧气 C.干冰 D.五氧化二磷8.烟草中含有69种致癌物,烟草危害是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香烟的烟气中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的物质是()A.焦油 B.重金属C.一氧化碳 D.悬浮颗粒9.三氧化二硼(B2O3)是制造耐热玻璃器皿的原料,其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是()A.+3 B.+2 C.﹣3 D.﹣210.“低碳生活”是现代社会的主流,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节约使用纸张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C.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D.将生活垃圾焚烧处理11.现代教室中安装有白板,用白板笔写字时能闻到一种特殊的气味,这是因为其所用墨水的溶剂常常是()A.水B.酒精 C.食盐水D.植物油12.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A.SO2和NO B.SO2和CO C.CO和CO2D.CO2和CH413.油锅里的油着火后,正确的灭火方法是()A.用水浇灭 B.用锅盖盖灭C.用扇子扇灭D.打开油烟机吸灭14.苹果醋饮料风靡山西,其中主要成分之一是苹果酸(C4H6O5),下列有关苹果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苹果酸是氧化物B.苹果酸由15个原子构成C.苹果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D.苹果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6:515.下列有关石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是一种混合物B.是一种化工产品C.是一种粘稠状的液体D.可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16.家庭生活中烧开水时,会看到有大量气泡从水中冒出,这是因为温度升高时()A.水发生了分解反应 B.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C.水与壶发生了化学反应 D.空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增强17.在实验室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A.硝酸铵和氯化钠(水) B.硬水和软水(肥皂水)C.酒精和蒸馏水(品尝) D.氧气和空气(燃着的木条)18.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A.A B.B C.C D.D19.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可以将混合气体()A.点燃 B.通过足量水C.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D.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20.将6.0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则该物质的组成中()A.只含有碳元素B.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二、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60分)21.(5分)某品牌可乐的配料中有水、白砂糖、二氧化碳、磷酸(H3PO4)、焦糖色、食用香精等.请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空白.1个磷酸分子中含有3个氢原子、1个磷原子和.该可乐中除磷酸外,还含有的一种酸是.白砂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1个蔗糖分子在人体中经氧化生成12个二氧化碳分子,同时为人体提供能量,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自动涌出,检验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22.(11分)每年冬季,太原都会遇到雾霾天气,这与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关.(1)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化石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能,同时产生的大量粉尘会造成雾霾,太原在冬季时雾霾天气比其他季节多,原因是.为有效减少雾霾,太原市民在生活中应提倡的一条具体做法是.(2)A、B、C、D均为初中化学长江的纯净物,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D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①B约占空气总体积的%②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现象是.③由D生产B的化学方程式是,其基本反应类型是.23.(7分)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从海水中可获取食盐、MgCl2等多种物质.(1)NaCl是食盐的主要成分,其构成粒子是.(2)从海水中提取粗盐一般采用的方法.(3)海水提取粗盐后得到卤水,卤水中主要成分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①t2℃时,MgCl2的溶解度是,此温度下MgCl2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②t1℃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③将t2℃时MgSO4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得到MgSO4的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原因是.24.(6分)请阅读下面科普材料,然后回答问题.迄今为止最黑的材料﹣碳钠米管一个东西能够黑到什么程度?Vantablack就是人类造成的迄今最黑的物质,它是一种由SurreyNansystems 公司研发的碳钠米管材料.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而Vantablack实际上是只有一个原子厚的碳钠米管层,他可吸收99.965%的可见光,有人看过之后说:“我的眼睛都没法聚焦了,他太黑了,根本看不到任何细节,几乎就像是个黑洞,吸走了所有光线.”它让这张图中起皱的锡纸看起来就像兔八哥卡通片中的便携洞穴,这种材料可用于望远镜、卫星上的星体跟踪定位器等.(1)由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获得的一条信息是.(2)Vantablack的组成元素是,其物质类别属于(填序号)A.混合物B.单质C.化合物(3)碳原子除了可构成Vantablack外,还可直接构成石墨和等,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的相互转化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该变化的微观本质是.25.(5分)同学们在实验室中按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夹持仪器已略去)步骤①:向装置中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a、b中均为明显现象.步骤②:将气体换为氧气,重复上述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得出的结论是,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对比步骤①和②中(填“a”或“b”)处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26.(8分)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化学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C,M.(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用C、E、G组装为发生装置,反应开始前在C中盛装的药品是,收集二氧化碳时验满的方法是,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口向放置在实验台上.(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较为干燥的氧气,所用装置需选用上述仪器中的(填序号)进行组装,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7.(12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设计了如下实验,称取一定质量的冰糖和食盐,每10g为一份,分成若干份,其中一份冰糖保持为块状,其余冰糖和食盐研磨为粉末状,按表设计进行实验(所需仪器略)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所研究的“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包括:、、、,其中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2)该实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其中第组实验设计不合理,理由是,若将该设计中的改为后再进行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3)观察第三组实验发现:冰糖全部溶解,食盐有部分剩余,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28.(6分)同学们欲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了下述两种方法进行了实验,(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且受热不分解)方法A:称取10g该石灰石样品,向其中不断加入稀盐酸,同时搅拌,直至样品不再溶解,最终得到3.3g气体.方法B:称取10g该石灰石样品,煅烧至质量不再减少,最终剩余固体的质量为6.7g.(1)以上两种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理由是.(2)从以上两种方法中任选一种方法,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配套练习九年级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①电灯通电发光②煤制成焦炭③干冰升华④石油分馏⑤烧制瓷器⑥铁钉生锈⑦用氢氧化钙配制澄清石灰水⑧粮食酿酒()A.①⑤⑥⑦ B.②④⑤⑥ C.②⑤⑥⑧ D.①④⑥⑧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过滤B.检查装置气密性C.滴管用毕即插回D.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3.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镓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 B.元素符号是GaC.属于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4.下列图象分别与各选项中的说法相对应(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不正确的是()A.可能是氧化物B.可能是金属C.一定是混合物D.包含组成元素相同的不同物质5.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及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作为燃料B.碳具有还原性,可冶炼金属C.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为保护气D.石灰石受热分解,可用于制备生石灰6.中国科学院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高性能锂空气电池,其反应原理可表示为:2Li+O2Li2O2,已知锂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物锂是金属单质B.该反应中MnO2是催化剂C.Li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7.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会,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将纸质垃圾焚烧处理B.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C.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处理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2与粉尘排放8.下列物质或方式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A.低碳生活 B.打印碳粉 C.碳素墨水 D.石墨碳棒9.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B.肥皂水可以使硬水软化C.电解水时在负极得到氢气D.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10.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铁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B.铜的性能优良,是很纯的铁C.铁制品生锈产生的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Fe3O4D.波尔多液不可以在铁制容器中配制二、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017届九年级化学全册 2.3.1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新版)沪教版

2017届九年级化学全册 2.3.1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新版)沪教版

2017届九年级化学全册 2.3.1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新版)沪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自然界中的水,沪教版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水的性质、水体污染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教材旨在培养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让学生明白水是生命之源,要珍惜和保护。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水分子的基本性质,对水的用途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水体污染及其防治措施的认识还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的性质,知道水是生命之源。

2.让学生了解水体污染的原因,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水的性质2.水体污染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六. 教学准备1.课件:水的性质、水体污染及防治措施的相关图片和实例。

2.实验器材:水、污染物、实验试剂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与水相关的图片,如河流、湖泊、海洋等,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水的性质,如无色、无味、透明等,以及水是生命之源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水体污染的原因。

例如,向一瓶水中加入污染物,观察水的变化。

同时,让学生分析水体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总结水体污染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治水体污染。

教师进行点评,补充遗漏点。

5.拓展(10分钟)讨论如何保护水资源,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可以让学生提出具体的建议,如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物排放等。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水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水资源的必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水体污染的实践作业,如调查身边的污染源,提出治理措施等。

8.板书(课后整理)整理本节课的重点板书,方便学生复习。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 2.3《自然界中的水》教案(2课时)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 2.3《自然界中的水》教案(2课时)

2.3《自然界中的水》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认识身边的物质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质水,从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个相逆的变化来探究水的组成,从元素的角度理解水的组成,并介绍如何净化水。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水的组成,通过水的分解、水的合成两种变化分析水的组成;2.知道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和蒸馏水的区别;3.了解水与人类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2.知道过滤操作的目的,掌握过滤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三)情感与态度目标认识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认识水的组成,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难点从元素的角度理解水的组成。

四、教法与学法(一)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景教学法、发现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教师突出活动的组织设计与方法引导,为学生搭建参与和交流的平台。

(二)学习方法学生通过课前的社会调查、课内的分组实验、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等活动,采用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获得本节课的知识和方法。

(三)教具准备教材、讲学稿、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展示大自然中关于水的动态图。

师:大自然风景如画,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大自然的风光。

同学们,这些图片与哪种物质有关呢?学生回答:水。

师:那么,同学们,你们了解水吗?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它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几个问题。

讨论:1.你知道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吗?它有哪些性质?2.你能列举出水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用途吗?3.水、冰和水蒸气相互之间是怎样转化的?4.无色透明的自来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学生讨论后师生共同总结:1.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

并且,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lg/cm3,水结冰时密度减小,体积膨胀。

新版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

新版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

自然界中的水课题第3节自然界中的水课型实验探究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的组成;(2)粗略了解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别;(3)认识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过程与方法:(1)能从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种变化过程分析水的组成。

(2)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得出水的组成和结构情感态度价值观:运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物质的组成。

教学重点认识水的组成教学难点从元素的角度理解水的组成课前准备仪器:水电解器、直流电源药品:水、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火柴一、引入:没有水就没有生命[问题情景]1、你已知道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它有些什么性质?2、你能列举出水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实例吗?3、水、冰和水蒸气相互之间是如何转化的?4、无色透明的自来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你能用事实证明你的观点吗?[学生交流]同桌的同学间互相讨论与交流,然后回答问题2二、师生互动:讨论交流:自然界水的存在(1)地球表面的分布:在地球表面,江河湖海约占地球表面的3/4;(2)其他分布:地层下有地下水,大气里有大约0.03%的水蒸气,动植物体内有大量的水。

注意:地球表面虽然有很丰富的水资源,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非常有限,不到总水量的1%。

因此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

探究一:水的组成提出问题:水是如此重要,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设计实验:将水电解(可提示学生回忆:碳酸氢铵的分解,由产物可推知碳酸氢铵的组成元素,也许学生会提出用加热使水分解的方法,教师可给予引导)演示实验:电解水实验注意:⑴纯净的水导电性很弱,在做水电解实验时,一般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而硫酸或氢氧化钠本身却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⑵因为我们通常使用的是钠玻璃,焰色反应的影响,是反应产生的火焰呈黄色。

观察现象:指导学生注意观察现象并能如实记录: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通电后电源正极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电源负极用燃着木条检验教师设疑;电源两极的玻璃管内是什么气体学生讨论;可能有多种答案演示实验;氢气燃烧并验证产物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能安静的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但若是用玻璃导管做的实验出现的火焰颜色是黄色的。

初三化学沪教第二章第三节《自然界的水》教案 沪教

初三化学沪教第二章第三节《自然界的水》教案 沪教

《自然界的水》第一课时: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不含水的是( )A、铁水B、人体 C、鱼体 D。

冰2、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蒸馏水B、水蒸气C。

冰水D。

矿泉水3、能准确描述水的物理性质的是( )A、水不能燃烧B。

在101kPa下,水在4·C时密度最大C、水的沸点是100·C D、水电解可得到两种气体4、我市是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因此,我们不仅要节约没一滴水,同时还应防止水的污染。

在以下列举的防止水污染的措施中,您认为合理的是( )①禁止使用农药和洗衣粉;②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③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④生活污水净化后再排放A、②④ B。

②③ C、①④ D①③5。

2004年5月11日~17日是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南昌市有关部门呼吁南昌市民“像北方缺水城市一样珍惜水资源”。

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A、洗脸,刷牙是,不间断地放水 B,洗澡擦肥皂时不关喷头,任水流淌C。

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D。

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6。

下列有关氢气的化学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能支持燃烧 B、混有空气的氢气,点燃会安静燃烧C。

具有可燃性D。

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能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水二填空题7、如图是简易电解水装置图,试依照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回答问题:(1)C管中生成的气体是,B电极为电源的 ,D管中的气体可用检验。

(2)假如D管中气体的密度是C管中气体密度的16倍,则C管中的气体与D管中的气体的质量比为、(3)在通电分解水的实验中,假如在极得到氧气10毫升,则在极得到气毫升、(4)电解水时,理论上与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应是1:2,但在实验操作中两试管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往往小于l:2、分析估计的原因有:三简答题8、现有四只储气瓶,分别装有氧气,空气,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请您用最简单的方法将四种气体鉴别开来、2、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已启动,为了幸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环保观念和措施应贯穿与大开发的始终。

沪教版初三化学自然界中的水教案

沪教版初三化学自然界中的水教案

1、知识与技术:(1)认识水的构成;(2)大略认识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差别;(3)认识水与人类的亲密关系,认识水是人类可贵的资源;(4)认识水污染的要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5)懂得过滤,蒸发的目的,学习过滤和蒸发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能从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种变化过程剖析水的构成。

(2)能够依据实验现象,初步得出水的构成和构造3、感情态度价值观:建立水是可贵资源的观点,养成节俭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教课重点和难点1.教课重点:(1)水的构成,(2)各样水资源的差别2.教课难点:过滤操作的基本重点实验研究:1.水的构成研究2.纯净水与矿泉水的划分教课内容:1.水在自然界的存在(1)地球表面的散布:在地球表面,江河湖海约占地球表面的3/4;(2)其余散布:地层下有地下水,大气里有大概%的水蒸气,动植物体内有大批的水注意:地球表面固然有很丰富的水资源,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特别有限,不到总水量的1%。

所以水资源欠缺和水污染问题开始遇到人们的重视2.水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1)工业上需要水:清洗、溶解、加热、冷却,作为原料(2)农业上需要水:农作物需要水浇灌(3)动力工业上:水力发电(4)交通运输上:内河及其大海航运3.水对生物体的重要作用,水(water )——生命之源(1)生理活动中起侧重要作用:唾液、胃液、血液、组织液等。

水在人体内起这调理体温、溶解食品、排泄废物等作用(2)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作为原料诺贝尔奖两次获取者林德斯 ?波林医生在《怎样活得好》一书中给读者供给了几点养生术,此中有一条就是“每日喝大批得水”4.水污染状况:(1)水污染的根源a.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三废” (废气、废水、废渣)的随意排放;b.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随意施用;c.城市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

(2)防备水污染的主要举措:a.增强对水的管理和对水质的监测;b.工业三废推行先办理后排放;c.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d.节俭用水,提升水的利用效率二、水的构成及性质1.水的构成实验:水的电解实验现象:1.接通直流电源,看见两管子中都出现气泡,负极和正极中气体的体积比大概为2∶12.将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电源正极,木条复燃,说明生成了氧气3.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电源负极处,气体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用一个干冷的烧杯放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反响生成了氢气(Hydrogen )氧气( O2)+氢气( H2)点燃——→水(H2O)解说:水在通电的状况下,被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文字表达式:水(H2O)通电——→氧气(O2)+氢气(H2)气体体积比:1∶2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

沪教版化学九年《自然界中的水》word教学设计

沪教版化学九年《自然界中的水》word教学设计

沪教版化学九年《自然界中的水》word教学设计课题§2—4自然界中的水课型新课本课题教时数1课时本教时为第1课时备课日期年月日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形,水与人类的关系及水的重要性;初步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及严峻后果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加强环保意识;了解水的组成。

明白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别;明白过滤操作的目的,学习过滤的差不多装置和操作方法。

能力培养:应用学过的知识对看起来熟悉的水进行科学的认识和研究。

重点难点对策通过实验水的组成;通过讨论了解水的重要性,增强节水爱水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复习提问【提问】1、空气的要紧成份是什么?2、空气中的氧气与人类有什么关系?摸索并回答新课【引入】空气是人类和动植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还有什么物质在人类和动植物的活动中所占的地位可与空气相比呢?这确实是本节课所要学的另一种物质——水。

§3—4自然界中的水一、水的存在及利用【阅读指导】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7、51-52页。

然后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水在自然界的存在。

2、水与人类的关系。

3、水质污染的严峻后果及防止水污染的意义。

4、水的污染源,爱护水源。

【讲解】节水徽记的含义。

徽记右上方的弧线代表着自来水管道和水龙头,水龙头滴下的一滴水,被一只伸出的手掌小心地接住。

徽记巧妙地利用接与节的谐音,形象生动地将“节水”之意寓于其中。

请每一位同学记住那个徽记,像对待掌上明珠一样珍爱每一滴水。

阅读、讨论1、地球表面3/4覆盖着水:但淡水量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十分不平均。

大气中含有大量的水。

动植物体内含有大量的水。

2、略3、略4、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都会使水受到污染。

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来预防和排除对水源的污染,爱护和改善水质。

例如对水质进行监测,工业“三废”要通过处理后再排放;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2.3自然界中的水教案(新版)沪教版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2.3自然界中的水教案(新版)沪教版
作业布置:
1.练习题:布置与本节课学习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以巩固学生对自然界中水的性质和分布的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课堂上的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现象和结论,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小组讨论报告: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课堂上的讨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讨论报告,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深入思考能力。
在行为习惯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他们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学习拖延、不做作业等问题,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进度和效果。
针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1.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本节课可以从复习水的性质入手,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水的性质的掌握情况。在讲解新的知识点时,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衔接,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体系。
课后作业
1.请描述自然界中水的性质,并举例说明。
答案:自然界中水的性质包括:
(1)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2)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水在4℃时密度最大,此时水的体积最小。
(4)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能够吸收和释放大量热量而不显著改变温度。
(5)水能够溶解多种物质,具有很好的溶解性。
1.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探究自然界中水的性质和分布,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独立思考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在学习能力方面,大部分学生具备较高的思维能力,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能够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分析。然而,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操作不规范、观察不仔细等。

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2.3 自然界中的水 教案(教学设计)

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2.3 自然界中的水 教案(教学设计)

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第3节自然界中的水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水的组成。

2.知道水的净化原理,了解软水、硬水的区别。

3.知道水体污染与水资源的保护。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学会归纳整理;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1.认识水的组成2.水的来源、危害、防治和净化从元素的角度理解水的组成。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1.你已知道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它有些什么性质? 2.你能列举出水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实例吗?3.水、冰和水蒸气相互之间是如何转化的?4.无色透明的自来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你能用事实证明你的观点吗?(一)水的组成[提出问题]水是如此重要,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设计实验]将水电解(可提示学生回忆:碳酸氢铵的分解,由产物可推知碳酸氢铵的组成元素,也许学生会提出用加热使水分解的方法,教师可给予引导)。

[演示实验]电解水实验[观察现象]指导学生注意观察现象并能如实记录: 1.电源两极的玻璃管内都有气体产生;2.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约是正极的2倍。

[教师设疑]电源两极的玻璃管内是什么气体?[学生讨论]可能有多种答案。

[演示实验]氢气燃烧并验证产物。

[学生整理]将以上实验现象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进行整理。

[教师讲解]这个实验也可用于氢气的检验。

[演示实验]检验电源两极的玻璃管内气体。

[师生总结]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是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是氧气,且体积比为2∶1。

[学生整理]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教师设疑]这个文字表达式说明水是由什么组成的?[教师讲解]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虽然地球被称为水球,但是真正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充裕,而且全世界水分布不均匀,因此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要节约用水。

[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你知道工、农业上节约用水的措施有哪些?(可请同学解释节水微记的寓意)[教师设疑]水一旦被污染就会给人类造成灾难,你知道哪些因素会使水被污染?如何防治水的污染?[学生讨论]可请同学列举身边的事例。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自然界中的水教学案 沪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自然界中的水教学案 沪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自然界中的水教学案沪教版一、水是由什么组成的1.自然界中的水(1)水的物理性质:在通常情况下,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有三态变化。

水在4 ℃时密度最大,为1 g/mL,凝固点为0 ℃,沸点为100 ℃(101 kPa时),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以冰的密度比水小,能浮在水面上。

水能溶解多种物质。

(2)水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工业上造纸,制化肥等,农业灌溉喷洒农药等,生活中做饭,洗衣服,刷洗,洗澡等都要用水。

2.探究实验:水的电解(1)实验装置:如图2-4-1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2-4-1由于纯水的导电能力很弱,因此在电解水时,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需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

(2)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3)正负极产生气体的检验(4)水电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水――→通电氢气+氧气【例题】如图2-4-2,Ⅰ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Ⅱ为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甲管生成气体A 、乙管生成气体B)图2-4-2(1)图中a 、b 两极分别是电源的________极和________极。

(2)气体B 可以用点燃的木条检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气体B 有什么性质________。

(3)0~30 min ,甲、乙两个量筒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识图题,包括一个装置图和一个坐标图。

既考查了化学知识,又考查了数学知识。

电解水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关于这个实验的现象、结论、注意事项在这道题中都有所体现。

同时也复习了氧气的检验方法。

由此可见这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既涉及跨单元的小综合,还涉及跨学科的大综合。

但是所涉及的知识都不是很难理解。

►答案:(1)负 正 (2)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助燃性 (3)2∶13.氢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2)化学性质:氢气具有可燃性。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3自然界中的水 教案设计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3自然界中的水 教案设计

§2.3自然界中的水(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的组成,利用水的分解、水的合成两种变化分析水的组成2、知道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别过程与方法:1、认识电解水实验的意义和基本操作过程,学会运用观察电解水实验和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来获取信息。

2、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推理出水的组成。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节水、爱水、惜水的意识学情分析:学生可以说很熟悉水,比空气还熟悉,了解了一些水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方面的知识。

要说认识水、知道水,那么必须通过本节的系统学习才能掌握水的组成元素、部分化学性质、水的用途和现实中遇到的有关客观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水的组成2、电解水实验实验用品:水电解器一套视频教学过程:引入: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情景: 1.你已知道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它有些什么性质?2.你能列举出水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实例吗?3.水、冰和水蒸气相互之间是如何转化的?4.无色透明的自来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你能用事实证明你的观点吗?同桌的同学间互相讨论与交流,然后回答问题(板书)一、水的物理性质问题: 水是如此重要,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板书)二、水的组成探究: 水的组成设计实验:将水电解演示实验:或播放电解水实验视频指导学生注意观察现象并能如实记录:1、电源两极的玻璃管内都有气体产生2、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约是正极的2倍设疑: 电源两极的玻璃管内是什么气体?讨论: 可能有多种答案。

释疑:1、电解水的实验观察与思考:电解水的实验视频展示:电解水的实验图片讲解:电解水的实验(1)现象:1、电极上出现了气泡2、V正气体 : V负气体=1:2(2)生成物生成物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是氧气。

生成物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是氢气。

通电(3)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4)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水是一种化合物。

推导说明水的化学式为:HO2有关氢气视频: 氢气燃烧并验证产物整理: 将以上实验现象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进行整理,讲解: 这个实验也可用于氢气的检验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罩在火焰上方的干冷烧杯内壁凝结有水雾点燃文字表达式:氢气+氧气水结论: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交流与讨论:1、水煮沸过程与水的分解过程有什么不同?2、有人说水可以开发成能源,而且可以循环使用。

【精选】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

【精选】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自然界中的水教案

徽记,它表示的意义是:
巩固练习、考点早实践
1、水是纯净物是因为
()
A.水具有固定的组成、性质
B.能溶解 许多物质
C.电解水能生成氢气和氧气
D.自来水可以饮用
2、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错误的是
()
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 管内产生的是氧气
B.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气体能燃烧
C.水通电分解是化学变化
D.用试管收集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生成的气体,在空气中能燃烧
四、拓展延伸 完善自信
地球上的水虽然储存量很大,但是真正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充裕。有很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处于
缺水状态。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大约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一些地区严重缺水。水体的污染,
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每个社会公民,都应该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
习惯。如图所示 的图标是
自然界中的水
学情分析
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当然也有个别学生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 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教 材 分 析
教学目标
知识点
重点 难点 易混 (错)点 考点 学科特性
1.认识水的组成,能从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 两种变化 过程分析水的组成; 2、知道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 区别 3、知道过滤操作的目的,学习过滤的基本装置和操作 方法。 1、水净化的方法。 2、过滤的操作方法。 3、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过滤的操作方法。
硬水和软水
水的组成、过滤的操作方法
实验型
知识与技能
通过电解水实验,了解水的组成,建立元素观; 了解氢气的可 燃性;

(新)沪教版化学《自然界中的水》公开课(教案)word版

(新)沪教版化学《自然界中的水》公开课(教案)word版

2.3自然界中的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初步认识水的组成和氢气,学会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

2.了解纯水与天然水,软水与硬水的区别。

3.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多种净化水的方法。

4.了解我国的水资源现状,学会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与有限;认识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水的电解与合成实验,从元素的角度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动手操作,学会过滤等实验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水的组成的认识,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2.认识水资源和水污染的严重性,树立水是珍贵的自然资源的观念,增强节水意识、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水的组成。

2.水的净化。

【教学难点】1.从元素的角度理解水的组成。

2.区分硬水与软水。

课前准备仪器:水电解器、直流电源、烧杯、普通漏斗、玻璃棒、铁架台、洗瓶、酒精灯等。

药品:水、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火柴、肥皂水等。

教学过程【情景引入】水是生命之源,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都离不开水,因而水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又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这种与我们生命息息相关的物质——水。

【教师引导】水是如此重要,水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一、水的组成【观察与思考】实验1:电解水实验1.实验装置:如以以下图注意:纯洁的水导电性很弱,在做水电解实验时,一般在水中参加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而硫酸或氢氧化钠本身却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2.实验现象: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极所产生的气体与负极所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

3.气体检验:将带火星的小木条平放在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的尖嘴处,翻开活塞,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将燃着的木条靠近负极产生的气体,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且罩在火焰上方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凝结有水雾,证明负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4.实验结论①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自然界中的水教案示例第1课时一、水的用途引言:大家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人体含水占体重的2/3,鱼70%—80%,蔬菜90%。

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人一个月不吃饭,但不能一天不喝水。

1.水是维持人类和动植物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2.水是工农业生产和化工生产中常用的溶剂。

因为营养物质以及各种反应物等必须以水粒子的形式均匀地溶解在水中,才能渗透到动植物的细泡的组织液中,从而被吸收利用。

3.动力工业上:水力可以发电,比起火力发电,水力发电要清洁得多,对环境无负面影响,我国即将建成的三峡水电站,就是为了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不让一江春水白白地东流入海。

4.水是制取很多化工产品的原料,如制清洁能源氢气、化肥等。

5.水在交通运输业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过渡:那么水如此重要,水的现状如何呢?二、水的现状地球总水量占地表面积的3/4,淡水资源不到总水量的1%,且分布不均匀,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大约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

如此短缺的水,如此重要的水,却得不到所有人的关爱,多少人为了个体的利益而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请看这样一些事例:某生产酸的化工厂,废液未达标排放,导致其下游某水电站的发电机组严重锈蚀,设备报损,电力无法供应,用石头彻成的堤坝严重漏水,沿途庄稼颗粒无收。

学生:谈一谈你见过的水被污染导致的灾难。

被污染的水会危害人类,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水污染的各种情况:三、如何防止水污染为了解决由于生产和使用化学用品所造成的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负作用,1990所美国国会通过了“预防污染法案”,它包括废弃物质清除、处理、回收、减少污染源和杜绝污染源。

杜绝污染源代表了绿色化学的最终目标。

我国科学家也已在1997年加入这一研究行列。

1.加强对水源的监测,工业三废经处理以后再达标排放,2、合理使用农药化肥3.城市生活污水要经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4、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5.集中回收处理废旧电池四、近期解决水危机的方法1.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农业上采取滴灌根系法,灌溉)2.防止污染,冶理污染保护水资源。

请同学们从自身谈起,说说自已能做到的,并且能坚持做下去的保护水资源的一些做法。

总结:本次课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是了解水污染原因、危害、防治法、解决危机法。

第2——3课时复习检查:水污染原因、危害、防治法、解决危机法一、认识自然界的水引言:天然水在自然循环过程中与大气和土壤接触会溶入各种杂质学生活动:让我们通过实验比较一下1.分别加热蒸发蒸馏水和氯化钠溶液(为缩短时间各取5ml )2.两只烧杯+20ml 蒸馏水,其中一只加少量氯化钙,分别逐滴加入肥皂水,比较开始产生泡沫时所用的滴数。

老师引导:1、通过上述实验发现,某些外观与纯净水相同的水,如果把水样蒸干后有固体物质析出,这种水一定含杂质,设计最简单的实验,证明自来水是混合物实验:往两只表面皿上分别滴两滴自来水和蒸馏水,静置待水蒸发后,比较表面皿上是否有白色痕迹。

2、了解硬水对人体健康,生活、工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过渡:下面学习一种简单的物理方法,除去水中固体小颗粒。

学生实验P50,边讲边操作。

重视过滤操作。

学生活动:看P51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第4课时:水的组成学生思考:纯净的水,有哪些物理性质。

2.老师活动:根据水的化学式,你能确定什么?反之,若不知道水的元素组成和各原子个 数比,我们能否通过实验确定它呢? 演示:电解水实验。

(开课就开始)现象:两极均有大量气泡产生,体积小的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燃烧更旺,体积大的气体本身 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3.学生活动:思考:(1)在不知水由什么元素组成的情况下,却由电解水实验发现,电解水能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了什么?①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②分子可分(2)怎样确定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呢?看一看,有没有数量关系。

V H :V O ===2:1∴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水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

课堂小结:水的物性,组成。

板书设计:一:水的物理性质 特点:4℃时密度最大为1克/厘米34℃时水分子间间隔最小,水结成冰体积膨胀。

二、水的组成电解水:水−−→−通电氢气+氧气 现象:大量气泡 V H :V O ===2:1实质:水分子−−−−−→−电的作用下分解成氢原子、氧原子−−−→−重新组合氢分子、氧分子。

结论:①水是由________元素组成的②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原子只是重组。

例:根据电解水制得氢气、氧气的体积比为2:1,且ρH ==0.09克/升ρO==1.43克/升计算:①水中氢、氧元素间的质量比②水分子中氢、氧原子间的个数比?③若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求水的化学式。

第5课时: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氢气的可燃性教学目的: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纯,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药品及装置的选择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仪器:制氧装置一套,锥形瓶,集气瓶,特小集气瓶,试管若干(预装好Zn、Fe、Mg、Cu)药品:稀硫酸,稀盐酸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回忆氧气的实验室和工业制法及仪器装置,思考,实验室为何不采用工业上的方法,以空气为原料制取氧气?答:条件高,要较低的温度和较大的压强,实验室难以达到。

老师讲解:看来实验室制取气体,反应条件要容易达到,操作要简单,昨天我们在测定水的组成时发现,给水通电能获得氢气和氧气,这要消耗电能,且生成的气体不容易收集,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制取氢气呢?早在16世纪中叶和17世纪一些科学家就发现了某些金属跟硫酸接触,常温下就可以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氢气。

学生活动:在预装好Cu、Fe、Zn、Mg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硫酸,另一名同学在管口处点火,学生分别说出观察到的现象。

答:Cu不反应,Fe反应慢,Mg反应剧烈,瞬间产生大量氢气,不利于实验室收集, Zn速度适中。

一、确定:药品为Zn粒和稀硫酸或稀盐酸(Zn+稀盐酸)反应符号表达式:Zn+H2SO4=====学生思考,另一生成物会是谁呢?含有什么元素呢?看样子只是Zn和H元素交换了一下位置,其余部分没变。

二、确定反应装置学生活动:思考,上述试管中产生的氢气自由自在地跑到空气中,我们怎样限制方向,让它跑到我这个集气瓶中来呢?——像氧气那样装一个导气管。

怎样改装——竖立大试管,若要制取较多的氢气,可用锥形瓶或广口瓶代替大试管。

两类装置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需要酒精灯三、确定收集方法和放置法①能否用排空气法,将空气往哪里排,要看什么?②能否用氢气将水排出,要看什么?(可收集较纯的氢气)四、确定并总结操作顺序:①验是否漏气②讲如何放块状固体③讲加液量(不在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随气流进入导气管④固定试管⑤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收集课堂小结:回忆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一、氢气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Zn粒和稀硫酸或稀盐酸2.反应原理:金属置换酸中的氢元素(现象:有气泡产生,Zn粒溶解)3.仪器装置:试管(锥形瓶,广口瓶),导气管,铁架台,水槽,集气瓶,玻璃片4.操作步骤:①验是否漏气②放固体③固定④加酸⑤收集练习:实验室制取氢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氢气,不要选的仪器是试管酒精灯水槽单孔胶塞教学目的:1、理解置换反应概念及应用2、了解原子团概念知道常见的原子团教学重点:置换反应教学难点:硫酸锌溶液的蒸发仪器:试管,启普发生器,简易装置,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药品:锌粒和稀硫酸教学过程:(预先准备好Zn+H2SO4=====反应过的溶液)一、复习检测:1.用化学式表示下列化学反应①电解水②Zn+H2SO4=====③Zn+HCl===③Fe+H2SO4=====⑤Fe+HCl====⑥Mg+H2SO4=====2.通过什么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符号表达式?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

二、授新课:老师活动:出示上述溶液,让学生观察其颜色,提问若要知道溶解在其中的物质的物理性质,必须怎么办?蒸发上述溶液,其余继续思考下列问题学生活动:实验室制氢气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有什么特点?——换置换反应:P51,回忆你曾学过的基本反应类型,各有什么特点,能各举一例吗?学生活动:再观察上述反应中有一个小团体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分开,没有重组,找一找它是谁?这样的小集体,我们称之为原子团,类似的小团体,我们以后还会遇到,目前我们先记忆几个常见的原子团。

NaOH Na2CO3NH4NO3KClO3课堂小结:分析制氢气的简单装置,思考,它能让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吗?出示简易装置和启普发生器课堂练习:出示烧杯,球形干燥管,U形管(有孔塑料板和单孔胶塞)思考能否用上述仪器组合制取氢气,并实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板书设计: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一、工业制法1.电解水2.水煤气转化3.用天燃气为原料二、实验室制法1.药品:2:反应式,3:反应现象:有气泡产生,Zn粒溶解,反应速度由慢变快,再由快变慢。

蒸发所得溶液,可见白色固体硫酸锌4.置换反应:P51A+BC===AC+B或 A+BC===BA+C原子团:P515.常用装置:①简单装置②简易装置(考虑它的注意事项)③启普发生器(制大量气体)优点:可随开随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