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耕地面积变化(1990到2009年)

合集下载

中国耕地面积变化

中国耕地面积变化

中国耕地面积变化1.耕地数量变化的总体趋势对于我国耕地总量,一直缺乏权威的数据。

比较长的时间序列数据是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4].根据统计局的资料,我国耕地面积在1957年达到高峰,其后经历了一次大幅度的减少。

第二次大的滑坡发生在1965~1977年;第三次1980~1988年;第四次从1992年持续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耕地减少的速度是60年代至今最快的一段时间。

根据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和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计算[5],1978~1997年累计增加耕地1140万hm2,累计减少1605万hm2,两者相抵,净减少465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5%,相当于整个江苏省的耕地面积。

这段时间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25万hm2,而在此前的10年(1968~1978)间,平均每年净减少16万hm2,速度明显加快。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间,耕地总量平衡中只有1979、1990、1995和1996年新增耕地面积超过了减少的耕地面积。

但净增面积有限,不超过10万hm2.净减少最快的是1984~1988年,年均减少55万hm2,其中1985年是减少最多的一年,达100万hm2.1993~1995三年也很突出,每年净减少近40万hm2. 如果仅从全国尺度考察耕地总量变化,会忽视一些重要的现象。

从耕地面积变化的空间分布上看,净减少最快的一是广东、福建、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北京、天津及辽宁等沿海省份;二是陕西、湖北、四川、湖南、山西等中部省份。

尽管从全国的趋势看个别年份耕地面积是净增加的,但这些自然条件较好的省份自1978年以来一直维持着净减少的趋势。

那些自然条件较差的边远省份,如内蒙古、黑龙江、新疆、云南、广西、贵州、甘肃、宁夏等省,1988年以后耕地却基本上是净增加的。

个别省份,如内蒙古和黑龙江等,增加的幅度还比较大。

耕地面积变化的这种区域差异,说明在我国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中,生产力较低的耕地面积的增加,在数量上部分地抵消了优质良田的减少,因而掩盖了问题的实质。

改革开放后耕地变化

改革开放后耕地变化

改革开放后耕地变化进入9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

由于全球变化研究领域更为侧重对地球系统的碳循环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研究,因而对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和湿地等类型的土地覆被变化投入了较多的精力。

其实,另一种土地覆被变化可能对地球生命支撑系统的威胁更为直接,这就是有限的耕地资源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丧失。

就这种变化来讲,中国大陆在近20年来成为全球最为突出的地区。

考虑到下个世纪初人口高峰到来时中国农业所面临的压力,耕地资源的变化无疑是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1.耕地资源的概况与淡水资源一样,土地资源属于典型的多功能性自然资源,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来自各方面需求的压力不断增大。

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在这种需求的压力下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利用方式和质量的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耕地资源变化总体趋势表现为向其他利用方式的转变,总面积持续减少。

在“谁来养活中国”的论争和全球食物安全危机之背景下,耕地损失的问题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我国政府为了遏制耕地持续减少的势头,提出了以行政区“耕地总量平衡”为目标的耕地保护政策。

对于我国耕地总量,一直缺乏权威的数据。

比较长的时间序列数据是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根据统计局的资料,我国耕地面积在1957年达到高峰,其后经历了一次大幅度的减少。

第二次大的滑坡发生在1965~1977年;第三次1980~1988年;第四次从1992年持续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耕地减少的速度是60年代至今最快的一段时间。

根据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和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计算[5],1978~1997年累计增加耕地1140万hm2,累计减少1605万hm2,两者相抵,净减少465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5%,相当于整个江苏省的耕地面积。

这段时间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25万hm2,而在此前的10年(1968~1978)间,平均每年净减少16万hm2,速度明显加快。

耕地面积预测

耕地面积预测

耕地面积预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口增长,人类活动与土地系统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耕地面积作为反映国家基本国情的一个重要指标,越来越受到各省市各地区的重视,而作为一个地广物博的江西,更是要注重发展耕地面积,本文根据江西省历年来耕地面积的变化,根据这些数据,利用matlab软件编程,对江西省未来耕地面积进行预测,并分析各种指标提出建议。

对于问题一:我们通过江西省统计年鉴获得1992至2011年20年的耕地面积数据,采用GM(1,1)模型、时间序列模型(AR自回归模型)以及分段多项式拟合模型三种模型对江西省未来耕地面积进行预测。

使用Matlab编程,得到的预测结果如表1所示:表1年份GM(1,1)模型时间序列模型多项式拟合模型2012 30820003081979 3345600对于问题二:通过查找资料,选取影响耕地面积的因素,将总人口数、人均生产总值(GDP)、工业总产值、第三产业总产值、城市化率做为评价指标,对其利用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对耕地面积的影响程度依次为:人均生产总值(GDP)、第三产业总产值、城市化率、工业总产值、总人口数。

并提出了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字:耕地面积灰度预测时间序列多项式拟合 SPSS 主成分分析一、问题重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口增长,人类活动与土地系统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中耕地是土地系统中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耕地的数量与质量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国家的人口承载量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准确预测未来耕地变化趋势和数量,对政府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请以江西省为例,收集历年耕地面积及其影响因素数据(收集至少近20年的相关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建立至少3种定量预测模型对未来江西耕地面积进行预测。

2.结合若干性能评价指标对模型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影响耕地面积的主要因素,向有关部门提出具体建议。

二、问题分析2.1 问题一的分析对于问题一,预测的方法有很多种:微分方程预测、灰色预测、回归分析预测、时间序列预测、插值与拟合预测、神经网络预测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保护政策沿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保护政策沿革

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6月/26日/第007版大课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保护政策沿革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刘新卫第一节1978~1985年耕地保护意识觉醒期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序幕的掀起,我国经济增长驶入快车道。

由于经济发展形势好转和粮食安全压力减小,各项建设开始有计划展开,一批大中型工程项目陆续建成或开工,收入提高后的农民开始建房,乡镇企业也逐步兴起。

所有这些不可避免地产生耕地占用问题,导致耕地数量较快减少。

根据统计数据,1978~1985年间全国耕地净减少330万公顷,年均净减少47.14万公顷。

政策发展脉络由于粮食安全压力尚未消除,中央政府察觉到耕地减少的苗头及其渐显的不利影响。

为确保粮食生产的资源基础,这个阶段中央政府多次强调保护耕地。

197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通过开垦荒地,促使耕地面积逐年增加。

1981年《政府工作报告》认为,“十分珍惜每寸土地,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应该是我们的国策,并且要求基本建设和农村建房不能乱占滥用耕地。

1982年中央1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基于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将保护耕地视为与控制人口一样重要的国策,并且要求严格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城市附近的菜地。

该年《政府工作报告》还将滥占耕地建房看作当时农村中必须刹住的两股歪风之一。

1983年中央1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在将“耕地减少”列为当时农村三大隐患之一的同时,更是明确提出要“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建房”和“爱惜每一寸耕地”。

1978~1985年间,为了落实中央政府要求,相关部门陆续通过或颁布了一些有助于耕地保护的法规或规章等,但数量并不多,如1982年5月颁布的《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就在一定程度上涵括了保护耕地的内容。

政策主要特点由于1978~1985年间恰值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色彩仍较浓,加之粮食生产形势总体看好和发展经济愿望强烈,这一时期耕地保护政策呈现如下特点:粮食安全与结构调整协调困难。

中国耕地保护政策回顾

中国耕地保护政策回顾
– 中国农业总产值从1397.00亿元增长到3619.49亿元 – 粮食总产量从30477万吨增长到37911万吨 –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668.72亿元增加到了2543.20
亿元
– 7年间耕地合计净减少330万公顷,也即年均净减少 47.14万公顷
1.2 耕地保护政策演变脉络
– 198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滥占耕地建房看作当 时农村中的两股歪风之一
耕地减少又进入快速流失期。根据国土资源部的相关 数据,1998~2003年间全国耕地因生态退耕、农业结构 调整、建设占用和灾害损毁而减少量高达877.98万公 顷,虽然期间通过开发整理复垦和农业结构调整增加 耕地215.73万公顷,但增减相抵之后仍然净减少662.25 万公顷,年均净减少110.37万公顷。
3.2 耕地保护政策演变脉络 1998年3月 成立国土资源部 1998 年8月新修订《土地管理法》实施,确立基本国策 1998年12月 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实施条例》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3.3 耕地保护政策特点及成效 (1)耕地保护政策体系得到了初步构建 (2)耕地保护政策服从于国家重大战略 (3)耕地保护政策实施手段日趋多样化 (4)耕地保护政策被地方政府严重曲解
中国耕地保护政策回顾
1986 国家土地管理局成立 19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颁布 1998 国土资源部的成立 2004 国务院28号文《关于深化改革严格
土地管理的决定》发布
1.耕地保护意识开始觉醒期: 1978~1985年
1.1 经济社会形势与耕地流失概况
– 1978~1985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 13.97%
2.1 经济社会形势与耕地流失概况 –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20.08% – 农业总产值从4013.01亿元增长到23788.40亿元 – 工业总产值从3886.40亿元增长到25713.70亿元 – 从1986年的3120.60亿元增加到了1997年的24941.10 亿 元 – 粮食总产量从39151万吨增长到49417万吨 – 耕地净净减少310.38万公顷,年均净减少34.49万公顷

2018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中国经济转型》(试题及答案) 整合版

2018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中国经济转型》(试题及答案) 整合版

自发到自觉自发自觉自悟内部成本外部化内外成本核算化外部成本内部化基本成本市场化生态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乡村中国统一关联不大对立统一对立自我循环率效率与公平经济最大化最佳利用率管制性为主公益性为主法制性为主经济性为主无关联对抗性一致性共通性正处在帕累托最优尚未实现帕累托最优已经完成了帕累托最优调整永远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201520162018 2014 2010 2009 2012 2013是否否是是否是否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世界平均水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自我循环率效率与公平经济最大化最佳利用率无关联对抗性一致性共通性生态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乡村中国2015201620182014管制性为主公益性为主法制性为主经济性为主正处在帕累托最优尚未实现帕累托最优已经完成了帕累托最优调整永远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自发到自觉自发自觉自悟统一关联不大对立统一对立内部成本外部化内外成本核算化外部成本内部化基本成本市场化是否是否是否否是否是管制性为主公益性为主法制性为主经济性为主自发到自觉自发自觉自悟内部成本外部化内外成本核算化外部成本内部化基本成本市场化自我循环率效率与公平经济最大化最佳利用率无关联对抗性一致性共通性生态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乡村中国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世界平均水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统一关联不大对立统一对立2015201620182014正处在帕累托最优尚未实现帕累托最优已经完成了帕累托最优调整永远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否是否是是否是否是否自我循环率效率与公平经济最大化最佳利用率内部成本外部化内外成本核算化外部成本内部化基本成本市场化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世界平均水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统一关联不大对立统一对立管制性为主公益性为主法制性为主经济性为主生态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乡村中国无关联对抗性一致性共通性20152016201820142010200920122013正处在帕累托最优尚未实现帕累托最优已经完成了帕累托最优调整永远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否是是否是否是否否是1、自()年起,海淀区生活垃圾才实现完全收运,转运至六里屯填埋场。

地理试卷

地理试卷

① ② ③④P M N高度气温 甲 乙 丙 丁图5 图6 .20°M ab c ①海 洋晨线N20° .Mab c②海 洋晨 线 N. 20°Mab c③ 海 洋 昏 线N. 20° M a b c ④ 海 洋 昏 线 N pp pp山东省胜利油田一中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题3分)土地资源属于典型的多功能性资源,随着人口的发展,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需求压力不断增大。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耕地面积的几何中心逐渐北移(图4)。

依据图文资料,回答第5题。

1. 有关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特征描述正确的的是①2000-2009我国耕地面积逐步上升 ②我国耕地面积1985—2000年间下降幅度较小 ③1990年后北方耕地面积大于南方 ④我国耕地面积持续下降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读图5及图6,回答6-7题。

2.若图5中曲线表示等压线,箭头表示风向,则图6中甲、乙、丙、丁四种气温垂直分布状况,与图4中③处最为接近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3.若图5中阴影区域为某城区中心,①②③④为18:00等时线(指汽车从城市中心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则A .商业区位于城市的东部B .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为多核心模式C .从P 至M 处的耗时小于至N 处D .①②方向上汽车行驶的速度较③④方向上慢 图7所示为大陆东岸某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a 、b 、c 为等温线,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8-11题。

4. 四副图中表述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④C. ②③D. ③④5. 若图示为最冷月等温线分布图,关于P地与其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P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 B.P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C.P地大陆沿岸一片热带季雨林景观 D.P地气候较对岸湿润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下图。

近10年中国耕地变化的区域特征及演变态势

近10年中国耕地变化的区域特征及演变态势

第37卷第1期农业工程学报V ol.37 No.12021年1月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Jan. 2021 267 近10年中国耕地变化的区域特征及演变态势袁承程1,张定祥2,刘黎明1※,叶津炜1(1.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193;2. 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北京100035)摘要: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进,中国耕地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均发生了显著变化。

通过分析2009-2018年中国耕地的时空变化,掌握中国耕地变化的区域特征与变化态势,有助于制定差别化的区域耕地保护政策与管理策略,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该研究基于2009-2018年土地调查格网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数学指数模型等方法,从耕地数量、空间以及立地条件等方面研究近10年来中国的耕地时空变化特征。

研究表明:1)2009-2018年间中国耕地数量总体稳定,但是耕地数量变化的区域差异较大。

全国耕地共减少39.37万hm2,减少幅度为0.29%。

2)从市域尺度分析,呈现以“哈尔滨-郑州-昆明”带为中心的东-中-西分异特征,该中心带内耕地净减少面积与全国耕地净减少总量基本持平,而该中心带以东地区的耕地净减少量与中心带以西地区的耕地净增加量相近。

3)耕地空间变化率在长江以北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区、黄淮海平原区以及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相对较高,表明这些区域人为调整耕地空间布局的强度较大,但其市域内净增加耕地面积总量却不大。

4)耕地减少主要分布在距离主要城市中心30 km以内的区域,而耕地增加主要发生在离城市中心40 km以外区域,这进一步说明城市化发展仍然是当前耕地减少的主导因子。

此外,石嘴山、延安、雅安、榆林、张家口、丽水和泉州等地的耕地平均海拔增加较大,说明这些地区耕地“上山”现象较为严重。

因此,今后应根据耕地变化“热点地区”的动态识别,提升自然资源管理和督察的精准定位和因地施策的能力。

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的变迁

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的变迁

“民以食为天”,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不断进步,粮食安全已由供给短缺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的稳定阶段。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安全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也在不同时期面临着不同问题,并针对不同问题出台了相应的制度和政策。

根据耕地保护制度的特点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的形成和演变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耕地保护制度的萌芽时期(1978~1985年)据统计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耕地面积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耕地保护问题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入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阶段,导致耕地快速减少。

1982~1985年,耕地保护问题急切性初步显现,主要特点就是土地多头管理、耕地被大量无序占用。

这一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在农牧渔业部内成立了土地管理局。

经过农村制这一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成立了国家土地管理局和颁布了《土地管理法》,耕地面积锐减势头初步得到控制。

1986年3月,将“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在1994年7月4日颁发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开始实施以耕地保护为目标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我国第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86~2000年)在这一阶段编制也顺利完成,明确了切实保护耕地、保障必要的建设用地、努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实行土地“开源”与“节流”并举的方针,并要统筹兼顾、量力而行,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这一时期耕地保护政策欠缺系统性,多属应急行为,政策实施效果有效期短,难以应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耕地占用的需求。

自1990年以后,全国普遍形成开发区热和房地产热,加之农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工矿用地的扩张,耕地占用规模因此而扩大,直接带来了耕地保护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建立、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理念的提出,促使更加系统、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体系得以形成。

建国以来我国耕地数量变化的历史考察与启示

建国以来我国耕地数量变化的历史考察与启示

图11949-1986年的耕地总量变化情况[1]收稿日期:2007-06-18;改回日期:2007-09-06作者简介:傅超(1982-),男,副主任科员,从事土地经济与城市经营研究。

①虽然也有学者认为该数据由于受各级利益关系和调查误差等多方面的影响而质量不高(郑云阳,2003)。

但已是当前所能获得的相对精确的耕地面积数据。

建国以来我国耕地数量变化的历史考察与启示傅超1,郑娟尔2,吴次芳2(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北京100013;2.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29)摘要:分三个阶段对我国建国以来的耕地数量变动史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阶段耕地数量的变动情况及相应的政治、社会背景,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历史经验以供现行耕地保护参考,同时提出耕地减少分析对宏观调控的意义以及耕地保护政策需要严格执行的必要性。

关键词:耕地;耕地数量;历史考察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我国一直强调用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来保护耕地,并采取了用途管制、耕地占补平衡和总量动态平衡等措施,但耕地总量仍呈逐年递减之势,这成了耕地保护中的怪现象。

“耕地保护”在“两会”被如此重视,说明“十一五”期间我国耕地保护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本文将对建国以来我国耕地数量的递减史进行回顾并总结相关经验,以史明鉴,以供现行耕地保护工作参考。

一、耕地面积变动的历史足迹(一)数据标准在国土资源部成立以前,我国存在两套数据:国家统计局数字和1979-1985年组织的全国范围(除港、澳、台、南海诸岛外)的土地概查数据。

耕地问题研究组认为概查数据可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各部门规划的主要依据[1]。

本文以此为准,结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分析1949-1995年耕地面积变动的历史数据。

1996年以后的数据以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土地详查数据为准①。

(二)耕地总量变动史耕地面积的变动包括总量的变动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动,这里先分析总量的变动。

中国耕地空间格局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中国耕地空间格局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一、前言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在自然条件的约束下不得不面临着以全球9%的耕地养活全球21%人口的困境。

自1994年莱斯特·布朗发表《谁来养活中国》以来,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世界性论题。

受人口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国的食物需求不断增加,仅2010—2016年,中国谷物、谷物粉及大豆的进口量增长了1.65倍,农、林、牧、渔业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增长了5倍。

根据预测,未来中国食物自给率仍将下降,大豆、谷物及谷物粉和奶制品的进口规模将持续上升。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的耕地经历了快速的变化。

耕地一旦非农化之后,尤其是转为建设用地之后,下垫面的改变使其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为可耕种状态,因而建设用地扩张侵占耕地的现象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

比较了中国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和集中连片优质农田的分布,发现二者具有高度重合性。

据Tan等对145个大中城市的调查研究,发现城市扩张多是占用优质耕地,1990—2000年这些被城市占用的耕地能够生产的粮食单产相当于全国耕地平均粮食生产水平的1.47倍。

He等计算之后发现,1992—2015年建设用地扩张造成的粮食减产导致了我国粮食自给率下降2%。

在建设用地扩张的过程中,学者注意到农村居民点在人口不断减少的过程中建设用地却快速增长的现象,认为农村建设用地扩张比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对耕地减少的影响更大。

与此同时,一些生态脆弱、耕地立地条件较差地区的耕地扩张趋势十分显著。

比如在新疆地区,1990—2015年耕地增加了近53%,2000—2015年内蒙古地区耕地增加近23%。

耕地从复种指数较高、质量较好的南方和中部地区向复种指数较低的西北和东北转移的趋势已经被许多学者注意。

有些学者采用统计年鉴数据或者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来描述这种耕地空间格局的变化,后来则多以遥感数据,比如Landsat专题绘图仪/增强型绘图仪(TM/ETM)数据、HJ-1卫星电荷耦合器件(CCD)数据等。

我国耕地面积变化(1990到2009年)

我国耕地面积变化(1990到2009年)
3.04 河 南 2.52 湖 北 3.39 湖 南 0.59 广 东 0.00 广 西 7.05 海 南
0.28 四 川 0.00 贵 州 3.95 云 南 3.86 西 藏
0.98 陕 西 3.07 甘 肃 0.00 青 海 0.00 宁 夏 0.00 新 疆
9169.1 0.278839425 四 川
5971.7 5.91307223 安 徽
1434.7
0福 建
2993.4 6.23682126 江 西
7689.3 3.80616584 山 东
8110.3 2.51632203 河 南
4949.5 3.38967541 湖 北
3953 0.58605495 湖 南
3272.2
0广 东
4407.9 7.05103853 广 西
485.6 6.306569568
6883.3
0
4588.6 3.210421489
8201 4.289789986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4174.8
0辽 宁
5578.4 0.242311922 吉 林
11773 3.89244765 黑龙江
315.1 4.592237713 上 海
5061.7 1.103284399 江 苏
8110.3 4949.5 3953.0 3272.2 4407.9 762.1
5.29 北 京 3.53 天 津 6.31 河 北 0.00 山 西 3.21 内蒙古
9.05 辽 宁 0.00 吉 林 0.24 黑龙江
1.63 上 海 4.59 江 苏 1.10 浙 江 2.30 安 徽 5.91 福 建 0.00 江 西 6.24 山 东
100 全国总计 130039.2

1990年以后中国耕地面积变化表

1990年以后中国耕地面积变化表
通过土地市场治理整顿,2004年查出往年已经建设但未变更上报的建设占用耕地面积147.7千公顷,2005年为73.4千公顷,2006年为91.2千公顷。
分析:
从表中数据及趋势变化图可以得出,1990-1995年间,耕地面积年变化不大,趋势平稳,1995-1996年间,耕地面积大量增加。1996-2002年,耕地面积变化不大,但是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2002-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为明显,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耕地面积依然在减少,耕地问题严重。
732.4
324.4
1994
94,906.7
513.9
708.6
194.7
1995
94,973.9
686.7
621.0
-65.7
1996
130,039.2
1997
129,903.1
136.1
1998
129,642.1
309.4
570.4
261.0
1999
129,205.5
405.1
841.7
436.6
2000
128,243.1
603.7
1,566.0
962.4
2001
127,615.8
265.9
893.3
627.3
2002
127,615.8
341.2
2,027.4
1686.2
2003
123,392.2
343.5
2,880.9
2537.4
2004
122,444.3
345.6
1,146.0
800.3
1990年以后中国耕地面积变化表
单位:千公顷

改革开放40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动趋势研究

改革开放40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动趋势研究

改革开放40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动趋势研究作者:黄艳平马松林来源:《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年第09期[摘要]土地是社会中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也是实现我国粮食、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进步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城市化、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作为土地精华的耕地被大量占用,导致我国耕地面积发生很大的变化,耕地资源的稀缺已经成为限制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通过对全国耕地面积的空间分布、三大区域耕地面积的变动趋势分析,了解我国耕地面积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以期更好地控制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严守耕地红线不动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耕地面积;空间分布;区域分析作为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巾国,用不足世界7%耕地,养育着20%的世界人口,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

一方面,建设用地和人口增加带来的住宅需求导致对耕地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我国环境污染、土地沙漠化的扩大,导致我国耕地面积的减少和土地质量的下降。

再加上我国农业生产条件、生产力水平等原因的限制,耕地的数量和质量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坚守我国耕地红线、改善耕地质量迫在眉睫[1]。

1 我国耕地面积的空间分布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据《2016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末,全国耕地面积为134 956.6干公顷,全国建设用地总面积为39 068.2千公顷。

表1是2016年我国31省市耕地面积数据排名,名列前茅的依次是黑龙江、内蒙卉‘和河南;后三名是分别是天津、北京和上海。

2 我国耕地面积的趋势分析1949-2017年全国耕地面积变化趋势见图1。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耕地面积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图1可看出,1949-2017年我国耕地面积呈现阶段性增长和阶段性减少的波动增长型发展趋势。

1949-1957年我国耕地面积呈现增长趋势,从98000千公顷增加到112000千公顷;尤其是1949-1952年,平均每年保持约3333.3千公顷的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4085.28348 5534.644327 11830.12098
3.356409274 辽 宁 4.547182989 吉 林 9.719454711 黑龙江
4085.168 3.355782 辽 宁 5535.022 4.546772 吉 林 11838.37 9.724685 黑龙江
231.68822 441.08972 6317.297353 4055.823427 7147.24304
0.19035166 北 京 0.362392875 天 津 5.190199291 河 北 3.332205324 山 西 5.872070552 内蒙古
232.1873 0.190731 北 京 443.6763 0.36446 天 津 6315.14 5.187604 河 北 4053.448 3.329725 山 西 7146.28 5.870348 内蒙古
地区
2008年底
耕地面积(总 资源)
比重
(千公顷) (%)
各地区耕地面积 (2007年底)
耕地面积 占全国比
地 区 (总资源) 重
地区
(千公顷) (%)
耕地面积 (总资 源) (千公顷)
地方合计 121715.8918
100 全国总计 121735.2
100 全国总计 130039.2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8201 6.30657 内蒙古
4174.8 3.210421 辽 宁 5578.4 4.28979 吉 林
11773 9.053438 黑龙江
315.1 0.242312 上 海 5061.7 3.892448 江 苏 2125.3 1.634356 浙 江 5971.7 4.592238 安 徽 1434.7 1.103284 福 建 2993.4 2.301925 江 西 7689.3 5.913072 山 东
5971.7 5.91307223 安 徽
1434.7
0福 建
2993.4 6.23682126 江 西
7689.3 3.80616584 山 东
8110.3 2.51632203 河 南
4949.5 3.38967541 湖 北
3953 0.58605495 湖 南
3272.2
0广 东
4407.9 7.05103853 广 西
2125.3 2.301924807 浙 江
5971.7 5.913072232 安 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434.7
0福 建
2993.4 6.236821261 江 西
7689.3 3.806165843 山 东
8110.3 2.516322026 河 南
4949.5 3.389675405 湖 北
3953 0.586054953 湖 南
6.236821 河 南 3.806166 湖 北 3.039857 湖 南 2.516322 广 东 3.389675 广 西 0.586055 海 南
343.9 0.264459 北 京 485.6 0.373426 天 津 6883.3 5.293258 河 北 4588.6 3.528634 山 西
8110.3 4949.5 3953.0 3272.2 4407.9 762.1
5.29 北 京 3.53 天 津 6.31 河 北 0.00 山 西 3.21 内蒙古
9.05 辽 宁 0.00 吉 林 0.24 黑龙江
1.63 上 海 4.59 江 苏 1.10 浙 江 2.30 安 徽 5.91 福 建 0.00 江 西 6.24 山 东
100 全国总计 130039.2
100 全国总计 130039.2
0.264459 北 京 0.373426 天 津 5.293258 河 北 3.528634 山 西 6.30657 内蒙古
3.210421 辽 宁 4.28979 吉 林 9.053438 黑龙江
0.242312 上 海 3.892448 江 苏 1.634356 浙 江 4.592238 安 徽 1.103284 福 建 2.301925 江 西 5.913072 山 东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4050.347647 4658.767487
542.71926 1107.0621 4124.5637
3.327706503 陕 西 3.827575362 甘 肃 0.445890222 青 海 0.909546061 宁 夏 3.388681329 新 疆
4049.045 3.326108 陕 西 4659.754 3.827778 甘 肃 542.202 0.445395 青 海 1106.34 0.908809 宁 夏 4114.225 3.379651 新 疆
485.6 6.306569568
6883.3
0
4588.6 3.210421489
8201 4.289789986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4174.8
0辽 宁
5578.4 0.242311922 吉 林
11773 3.89244765 黑龙江
315.1 4.592237713 上 海
5061.7 1.103284399 江 苏
3272.2
0广 东
4407.9 7.051038535 广 西
762.1 3.770791839 海 南
343.9 485.6 6883.3 4588.6 8201.0
4174.8 5578.4 11773.0
315.1 5061.7 2125.3 5971.7 1434.7 2993.4 7689.3
362.6 0.278839 西 藏
5140.5 3.953045 陕 西 5024.7 3.863995 甘 肃
688 0.529072 青 海 1268.8 0.975707 宁 夏 3985.7 3.065004 新 疆
9169.1 0.27883943 四 川
4903.5
0贵 州
6421.6 3.95304486 云 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243.9595267 4763.79286 1920.854813 5730.18872 1330.10394 2827.086153
7515.306
0.200433586 上 海 3.913862676 江 苏 1.578146276 浙 江 4.707839408 安 徽 1.092793981 福 建 2.322692716 江 西 6.174465707 山 东
259.6342 0.213278 上 海 4763.775 3.913227 江 苏 1917.536 1.57517 浙 江 5728.153 4.70542 安 徽 1333.076 1.095062 福 建 2826.748 2.322046 江 西 7507.062 6.166714 山 东
2001年底
2000年底
占全国比
重地
耕地面

积 (总 占全国比重 资 源)

耕地面 区 积(千公 比重(%) 地
顷)

(%)
(千公顷) (%)
100.00 全国总计 130039.2
100 全国总计 130039.2 100.00 全国总计
3.53 北 京 6.31 天 津 0.00 河 北 3.21 山 西 4.29 内蒙古
0.00 辽 宁 0.24 吉 林 3.89 黑龙江
4.59 上 海 1.10 江 苏 2.30 浙 江 5.91 安 徽 0.00 福 建 6.24 江 西 3.81 山 东
2.52 河 南 3.39 湖 北 0.59 湖 南 0.00 广 东 7.05 广 西 3.77 海 南
343.9 3.528633718
3.04 河 南 2.52 湖 北 3.39 湖 南 0.59 广 东 0.00 广 西 7.05 海 南
0.28 四 川 0.00 贵 州 3.95 云 南 3.86 西 藏
0.98 陕 西 3.07 甘 肃 0.00 青 海 0.00 宁 夏 0.00 新 疆
9169.1 0.278839425 四 川
762.1
7.051039 四 川 3.770792 贵 州 4.938211 云 南 0.278839 西 藏
3.953045 陕 西 3.863995 甘 肃 0.529072 青 海 0.975707 宁 夏 3.065004 新 疆
9169.1 7.051039 四 川 4903.5 3.770792 贵 州 6421.6 4.938211 云 南
5140.5 5024.7
688 1268.8 3985.7
注:本表数据来源于国土资源
2006年底
占全国比

地区
(%)
2005年底
耕地面积 (总资 源)
占全国比 重


(千公顷) (%)
2004年底 耕地面积 (总资 占全国比重 源) (千公顷) (%)
地区
耕地面积 (总资 源)
(千公顷)
100 全国总计 130039.2
362.6 3.86399465 西 藏
5140.5 0.97570729 陕 西
5024.7 3.06500358 甘 肃
688
0青 海
1268.8
0宁 夏
3985.7
0新 疆
9169.1 4903.5 6421.6
362.6
5140.5 5024.7
688.0 1268.8 3985.7
2003年底
1.837009104 重 庆 4.886295836 四 川 3.685054751 贵 州 4.988715817 云 南 0.297110992 西 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