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全)
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的标准和计算方法
![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的标准和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13f8654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5.png)
经济补偿⾦和赔偿⾦的标准和计算⽅法⽤⼈单位应当向劳动者⽀付经济补偿的情形(1)劳动者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2)⽤⼈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致解除劳动合同的;(3)⽤⼈单位⾮过失性辞退劳动者;(4)⽤⼈单位依法裁员;(5)劳动合同到期终⽌(备注:⽤⼈单位维持或者提⾼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除外);(6)特殊情形下⽤⼈单位停⽌经营⽽导致劳动合同终⽌;(7)法律、⾏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单位应当向劳动者赔偿⾦的情形在《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之外,⽤⼈单位单⽅⾯解除或终⽌劳动合同的,也就是说,⽤⼈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没有法律依据的(即“违法终⽌或解除”),劳动者可以选择:(1)要求继续履⾏劳动合同;(2)不要求继续履⾏劳动合同,直接要求⽤⼈单位⽀付赔偿⾦。
当⽤⼈单位违法终⽌或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如果选择继续履⾏劳动合同的,⽆权再要求⽤⼈单位向其⽀付赔偿⾦。
但是在劳动合同客观上不能继续履⾏的情况下,则仲裁员或法官可以裁决⽤⼈单位⽀付赔偿⾦。
⼆、计算标准1、经济补偿⾦的计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实际⼯作年限,每满⼀年按1个⽉⼯资的标准向劳动者⽀付。
6个⽉以上不满1年的,按⼀年计算; 不满6个⽉的,⽀付半个⽉⼯资的经济补偿(备注:⽉⼯资是指企业正常⽣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或者终⽌劳动合同前12个⽉的平均⼯资)。
另外,当劳动者⽉⼯资⾼于⽤⼈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民政府公布的上年度职⼯⽉平均⼯资3倍的,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平均⼯资3倍的数额⽀付,⽀付年限最⾼不超过12年。
计算公式:经济补偿⾦=基数×补偿年限2、赔偿⾦的计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的规定,⽤⼈单位违法解除或终⽌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已经不能履⾏的,⽤⼈单位应当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倍向劳动者⽀付赔偿⾦。
计算公式:赔偿⾦=经济补偿⾦×2。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9a5f76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76.png)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
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四十六条【经济补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补偿金n的算法
![补偿金n的算法](https://img.taocdn.com/s3/m/90a983c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e.png)
补偿金n的算法
补偿金n的算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以下是一种可能的补偿金计算算法:
1. 确定基准工资:根据员工当前的工资水平或者工作合同中的约定,确定员工的基准工资。
2. 确定补偿比例: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一定的补偿比例。
例如,公司解雇员工可以按照劳动法规定的标准给予补偿,或者按照公司内部政策进行计算。
3. 计算补偿金:根据员工在公司服务的时间长度和补偿比例,计算补偿金。
可以根据具体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例如:
补偿金 = 基准工资 ×补偿比例 ×服务年数
其中,基准工资为员工的当前工资水平,补偿比例为公司确定的补偿比例,服务年数为员工在公司服务的年数。
4. 考虑其他因素:除了服务年数和基准工资,还可能需要考虑其他因素来确定补偿金。
例如,员工的工作能力、员工在公司的贡献、员工对公司的损失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补偿金的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补偿金的算法可能根据不同的国家、地区或者公司政策而有所不同。
此外,根据具体的法律法规和公司政策的规定进行计算和支付补偿金是非常重要的。
建议在实际操作
中,咨询相关的法律机构或人力资源专业人士来确定具体的补偿金计算方法。
如何计算补偿款的公式
![如何计算补偿款的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81be282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a.png)
如何计算补偿款的公式
补偿款的计算公式是根据不同情况而定的,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补偿款的公式。
1. 根据劳动合同终止的原因计算补偿款:
如果劳动合同解除是出于公司的原因(例如经济性裁员),则通常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补偿款:补偿金额 = 员工工资 ×员工工作年数 ×补偿比例。
补偿比例可以根据劳动法或相关规定来确定。
2. 根据劳动合同终止的期限计算补偿款:
如果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或终止,通常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补偿款:补偿金额 = 员工工资 ×补偿比例。
补偿比例可以根据劳动法或相关规定来确定,例如法定补偿期限是一个月工资。
3. 根据劳动合同的违约情况计算补偿款:
如果劳动合同中一方违约导致解除合同,补偿款的计算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违约方的损失来计算补偿款金额,具体公式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条款来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为一般情况下的计算补偿款的公式,具体的计算方法可能会根据法律法规、劳动合同、地区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具体操作中,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参考相关法律法规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整理)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
![(整理)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3df47d30722192e4436f6b8.png)
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
①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新用人单位在计算经济补偿工作年限时,不再计算原用人单位工作年限;
②原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工作年限。
经济补偿月工资计算标准:
①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②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③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④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2.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
3.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规则及支付标准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规则及支付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50aa937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b.png)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规则及支付标准经济补偿金是指用于补偿员工解雇或者劳动合同终止后所遭受经济损失的一种金钱福利。
在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规则和支付标准是非常重要的,既关系到雇主的权益,也涉及到劳动者的利益。
下面将详细介绍经济补偿金的计算规则和支付标准。
一、经济补偿金的计算规则1. 根据劳动合同的类型:根据中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的类型分为固定期限合同和无固定期限合同。
根据这两种合同的不同,经济补偿金的计算规则也有所区别。
- 固定期限合同的解除:当固定期限合同到期后,雇主不再继续续签合同,或者雇主与员工一致同意解除合同,员工有权获得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法规定,每满一年工龄,经济补偿金的支付额为一个月工资。
不足一年的工龄按比例计算,一般为15天工资。
- 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解除: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解除一般指员工被辞退或雇主提前终止合同。
根据劳动法规定,员工连续工作满十年后,每多一年工龄,经济补偿金的支付额会递增,一般为一个月至三个月工资。
不足十年的工龄按比例计算,一般为15天至一个月工资。
2. 根据违法解雇:如果员工的解雇是由于雇主的违法行为引起的,经济补偿金的计算规则也会有所不同。
- 雇主违法解雇:根据劳动法规定,如果雇主没有按照法定程序解雇员工,员工有权获得2倍经济补偿金的支付额。
3. 根据双方协商:除了以上规定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双方也可以根据协商自行确定经济补偿金的支付额,但不得低于法定的最低标准。
二、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是指该福利金支付的方式和时间。
根据中国劳动法的规定,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如下:1. 一次性支付:经济补偿金应该在劳动合同终止或员工解雇后的30日内,以一次性支付的方式支付给员工。
2. 其他约定:根据劳动合同或双方协商,也可以将经济补偿金分期支付,但是分期支付的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
3. 不可抵扣:经济补偿金不可抵扣其他费用,包括但不限于未支付的工资、社保费用等。
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三篇
![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aa1cc614791711cd79178d.png)
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三篇篇一: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汇总关于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式,是否有12个月工资为上限?众说纷纭,现总结如下:一、折算方法: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不是连续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二、平均工资计算方法:以上提到的“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工资”是劳动者的应得工资,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三、各种情况分类详述1、在两种情况下(一是劳动者不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岗后仍不胜任工作的;二是单位跟劳动者协商一致,由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应分段计算,20XX年以前部分最高12个月,20XX年后不作限制。
【20XX年前根据原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规定执行,20XX年后根据《劳动合同法》执行】2、单位违法解除劳动者,单位需支付二倍“经济补偿金标准”的赔偿金,这里“经济补偿金标准”则不用分段计算,也不作年限的限制。
3、劳动者以单位违法(拖欠工资等)提出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标准”则不用分段计算,也不作年限的限制。
4、劳动者仅仅以单位在“20XX年之后”不依法缴纳社保(指没有拖欠工资、加班费等情况之下)为由提出解除,经济补偿金只发放20XX年以后的工作年限。
5、在本单位工作不到十年,最后一次合同期满终止,经济补偿金只发放20XX 年以后的工作年限。
6、在本单位工作已满十年,最后一次合同到期,劳动者同意终止的,经济补偿金也只发放20XX年以后的工作年限。
7、在本单位工作已满十年,最后一次合同到期,劳动者不同意离职的,单位必须续签劳动合同,单位不续约的话属于违法解除或终止,适用第“2”种情形的规定。
8、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离职补偿金计算公式一览
![离职补偿金计算公式一览](https://img.taocdn.com/s3/m/5adca701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7.png)
离职补偿金计算公式一览离职补偿金计算公式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公式: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因病或非因公负伤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公式: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医疗补助费(医疗补助费不低于6个月的工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公式: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规定,单位在以下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下,应支付经济补偿金1.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根据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工作年限满6个月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放,不满6个月的按半年算;工作年限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公式: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2.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根据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放;因病或非因公负伤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公式: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医疗补助费(医疗补助费不低于6个月的工资)3.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根据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放,最多不超过12个月。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公式: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工作年限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4.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根据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放。
因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公式: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5. 经济性裁员的根据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放。
经济补偿金 计算方法
![经济补偿金 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e10d84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b.png)
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经济补偿金是指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时,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的一定数量的金钱。
经济补偿金是一种法定的赔偿金,旨在弥补劳动者失去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那么,如何计算经济补偿金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计算方法。
要注意的是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是按照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年限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每满一年,都会增加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比例。
具体来说,一般是以月工资的若干倍为单位来计算的。
要明确的是经济补偿金的基数是劳动者的月工资。
在计算经济补偿金的时候,需要按照劳动者的月工资作为基数。
一般来说,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享受的收入,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等各种形式的收入。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经济补偿金=劳动者月工资×计算比例×工作年限。
在实际计算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比如劳动者是否存在过错、用人单位的支付能力等。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是比较复杂的,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调整。
劳动者在遇到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况下,应当了解自己的权益,不要轻易放弃应有的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在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时候,也应当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合理合法地进行支付,避免发生纠纷。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是有一定的规定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根据法律规定来确定经济补偿金的数额,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第二篇示例:经济补偿金是在员工因某种原因离职或者被裁员的时候,用于弥补员工的经济损失的一种福利待遇。
对于雇主和员工来说,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员工在离开公司后能够得到多少补偿。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
首先要明确的是,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是由法律或者公司规章制度规定的,员工和雇主都应当遵守相关规定。
在中国,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主要是根据员工的工龄和基本工资来确定的。
三个案例带您了解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
![三个案例带您了解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c90623e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7.png)
三个案例带您了解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案例一:个体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4条的规定,个体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如下:1. 根据个体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的工龄,确定基本工资倍数。
一般情况下,每工龄1年,基本工资倍数增加1倍。
例如,工龄为3年,则基本工资倍数为3倍。
2. 确定个体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
根据个体劳动者在最近12个月内的工资总额除以12,得到月平均工资。
3. 计算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月平均工资×基本工资倍数×工龄。
例如,某个体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的工龄为5年,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
根据上述计算方法,经济补偿金=5000元×5倍×5年=125000元。
案例二:企业员工因经济性裁员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1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因经济性裁员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如下:1. 根据员工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的工龄,确定基本工资倍数。
每工龄1年,基本工资倍数增加1倍。
例如,工龄为3年,则基本工资倍数为3倍。
2. 确定员工的月平均工资。
根据员工在最近12个月内的工资总额除以12,得到月平均工资。
3. 计算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月平均工资×基本工资倍数×工龄。
例如,某企业员工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的工龄为5年,月平均工资为6000元。
根据上述计算方法,经济补偿金=6000元×5倍×5年=150000元。
案例三:农民工因劳动合同解除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的规定,农民工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如下:1. 确定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
根据农民工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的工资总额除以工作月数,得到月平均工资。
2. 计算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月平均工资×工作月数×0.5。
职工补偿金计算公式
![职工补偿金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ea251027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9.png)
职⼯补偿⾦计算公式员⼯在公司⾥⾯所享受的福到的福利待遇还是很多的,不同的员⼯所享受的基本待遇不⼀样,⽐如说⼥性职⼯和男性职⼯享受到的肯定不⼀样,那么在员⼯的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这个补偿⾦的计算是如何的呢?下⾯,为了帮助⼤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店铺⼩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职⼯补偿⾦计算公式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公式:经济补偿⾦=⼯作年限×⽉⼯资(⽉⼯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前12个⽉的平均⼯资)因病或⾮因公负伤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公式:经济补偿⾦=⼯作年限×⽉⼯资+医疗补助费(医疗补助费不低于6个⽉的⼯资)劳动者不能胜任⼯作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公式:经济补偿⾦=⼯作年限×⽉⼯资(⼯作年限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相关法律知识《劳动合同法》第四⼗条有下列情形之⼀的,⽤⼈单位提前三⼗⽇以书⾯形式通知劳动者本⼈或者额外⽀付劳动者⼀个⽉⼯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患病或者⾮因⼯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作,也不能从事由⽤⼈单位另⾏安排的⼯作的;第四⼗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作的年限,每满⼀年⽀付⼀个⽉⼯资的标准向劳动者⽀付。
六个⽉以上不满⼀年的,按⼀年计算;不满六个⽉的,向劳动者⽀付半个⽉⼯资的经济补偿。
本条所称⽉⼯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前⼗⼆个⽉的平均⼯资。
以上内容就是相关的回答,对于员⼯的补偿⾦,这种情况的话主要是按照⾃⼰⼯作年限和⽉⼯资来进⾏计算的,这个主要是解除劳动活动所得到的经济补偿。
如果说是因为病情解除劳动合同的话,补偿⾦会有所差别。
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可以咨询店铺相关律师。
店铺温馨提⽰:《民法典》⾃2021年1⽉1⽇起正式施⾏,《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
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其他问题# 点击这⼉#进⾏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店铺律师#。
企业管理-离职赔偿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
![企业管理-离职赔偿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1677d7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4.png)
企业管理-离职赔偿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一、离职赔偿支付N+1的3种情形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的3种情形,用人单位未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后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除应向劳动者支付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外,还需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二、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及上限1、年限标准,也就是N的标准:1)简单点说,就是以工龄为标准,一年为1个月。
不足一年,大于等于6个月的按1计算;小于6个月的按0.5计算。
2)若月平均工资不高于当地月平工资的3倍,N有多少算多少。
比如25年工龄,N=25.3)若月平均工资高于或等当地月平均工资3倍的,N最多12。
且最高按月平工资的3倍计算。
注:N的上限,各地有差异。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月平均工资到底包括哪些: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7条规定,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
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经济补偿金及工龄是怎么计算的
![经济补偿金及工龄是怎么计算的](https://img.taocdn.com/s3/m/50a72ef1eff9aef8951e0682.png)
经济补偿金及工龄是怎么计算的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
(1)基本思路
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计算公式:
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工作1年应得的经济补偿金
=工作年限×月工资
(2)工作年限的确定
除整数年限外,工作年限“零头”部分按以下标准计算:
①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
②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标准的经济补偿(按半年计算)。
【提示】
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入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新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2018年新增)
(3)月工资的确定
①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②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
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4)高工资的特殊处理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计算公式为:
经济补偿金
=工作年限(≤12年)×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
劳动中的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
![劳动中的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fad8952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6.png)
劳动中的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在劳动关系中,经济补偿金是一个常常被提及的概念。
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可能会涉及到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和支付。
那么,究竟如何计算劳动中的经济补偿金呢?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要明确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
一般来说,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基数是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这里的平均工资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平均工资是按照应得工资计算,而不是实发工资。
如果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那么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接下来,我们看看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工作年限。
工作年限是计算经济补偿金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例如,小李在某公司工作了 3 年 7 个月,那么计算经济补偿金时,工作年限按照 4 年计算。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经济补偿金计算方式。
比如,用人单位因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再比如,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也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此外,如果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而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也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在计算经济补偿金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特殊情况。
比如,如果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用人单位曾经有过未支付加班费、未休年休假工资等违法行为,那么在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平均工资时,应当将这些应得而未得的收入计算在内。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3bcf36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a.png)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经济补偿金是指在劳动关系结束时,雇主根据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的一笔额外费用,作为劳动者在失去工作时的一定补偿。
计算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是根据每位劳动者的工龄、月工资以及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年限等因素而定。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1. 工龄:工龄通常指的是劳动者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的年限。
一般来说,工龄越长,劳动者在失去工作时,可以获得的经济补偿金也会越多。
在某些地区,工龄还可能根据不同的时段进行分段计算,每个段落可能会有不同的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
2. 月工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单位工作期间每月获得的工资数额。
月工资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
一般来说,劳动者的月工资越高,可以获得的经济补偿金也会越多。
在计算经济补偿金时,月工资通常是指劳动者的基本工资,不包括其他津贴、奖金等额外收入。
3. 工作年限:工作年限是指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总年数。
工作年限也是影响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劳动者在同一单位工作的年限越长,可以获得的经济补偿金也会越多。
在计算经济补偿金时,工作年限通常是按照整年来计算的,不包括不足一年的工作期间。
除了以上三个因素,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可能会考虑其他因素来确定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例如劳动者的年龄、专业技能等。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法律规定和计算标准,因此在具体情况下,需要参考当地的劳动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进行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仅适用于正常劳动关系结束时的情况。
如果劳动者存在违法行为或劳动关系解除是由劳动者自身原因引起的,可能无法享受经济补偿金或计算标准会有所不同。
总而言之,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是根据工龄、月工资和工作年限等因素来确定的。
在具体情况下,需要根据当地的劳动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进行计算,以确保劳动者能够获得应有的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
![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118619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b8.png)
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经济补偿金是指用人单位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金。
在劳动关系终止时,用人单位通常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以弥补劳动者因用人单位原因而遭受的损失。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共同关心的问题,下面将介绍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
首先,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通常是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年限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年限越长,获得的经济补偿金就越多。
具体来说,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不满一年的,可以按照一个月的工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在用人单位工作满一年不满十年的,可以按照每满一年的工资标准支付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在用人单位工作满十年以上的,可以按照每满一年的工资标准支付一个月半的经济补偿金。
其次,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还需要考虑劳动者的工资标准。
一般来说,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是以劳动者最后一个月的工资标准为基础的。
如果劳动者在最后一个月的工资中包括有绩效工资、奖金等,这部分工资也应当计入经济补偿金的支付范围。
另外,对于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的工资调整情况,也需要进行合理的计算和补偿。
最后,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还需要考虑用人单位的支付能力。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应当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和劳动者的工作年限等因素进行合理的测算和支付。
用人单位在支付经济补偿金时,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的经济负担能力,确保劳动者能够合理获得经济补偿。
综上所述,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需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合理的计算和支付。
只有在遵循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才能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希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关系终止时,能够共同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合理计算和支付经济补偿金,共同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劳动补偿金的计算方法
![劳动补偿金的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cb3c88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28.png)
劳动补偿金的计算方法
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式如下:
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3、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医疗期满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计算(医疗期解除合同补偿金计算)
![医疗期满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计算(医疗期解除合同补偿金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9477885a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c.png)
医疗期满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计算(医疗期解除合
同补偿金计算)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和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医疗期满后,如果员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超过病假期满期限仍然不能从事原工作,用人单位可以与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解除时员工的月平均工资×服役年限+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服务年限×2
1.月平均工资的计算
月平均工资是指劳动合同解除时员工在过去12个月内的工资总和除以12
2.服役年限的计算
服役年限是指员工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有效期间的连续服务年限,不包括因病假、婚假、产假等原因中断的服务年限。
3.最低工资标准的计算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不同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有所差异。
4.经济补偿金的计算
根据上述公式,先计算员工的月平均工资和服役年限,然后再根据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计算最后的经济补偿金。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劳动合同法》,医疗期满解除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员工协商达成的解除劳动合同方式,与劳动能力鉴定无关。
因此,在计
算经济补偿金时,并不考虑员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的程度和影响。
只要经过医疗期满后员工仍无法正常从事原工作,用人单位就应当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
1.《劳动合同法》施行后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
经济补偿金=基数×年限
年限:按劳动者在本单位的连续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基数:劳动者的月工资。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另《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并设定了劳动者月工资的下限,如果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根据基数实行封顶
《劳动合同法》对月工资较高的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作出一定限制,即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2
2.《劳动合同法》施行前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
经济补偿金=基数×年限
年限: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按一个月的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根据上海地方规定,不满6
个月的,不计算经济补偿金)。
基数: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为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
按法定情形实行年限封顶
根据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规定两种情形下(即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
3
经济补偿金的分段计算
从上可知,《劳动合同法》施行前后在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上区别很大,《劳动合同法》施行前根据法定情形实行十二年封顶,施行后根据劳动者月平均工资实行经济补偿金年限和基数双封顶制度。
然而现实中,大量存在《劳动合同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却是在《劳动合同法》施行后。
针对这种情况,《劳动合同法》第96条第3款规定,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时实行分段计算:2008年1月1日存续的劳动合同自2008年1月1日计发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