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混合---空间混合
2-色彩混合、空间混合ppt课件
XXXXXXXXXX学院广告设计专业
色彩构成
无忧授P课PT教整师理:发XX布XXXXXX
><><><><><><><><><><><><><><><><><><><><><><><><><><><><><><><><><><><><><><><><><><><
. | M o b i l i t y
例的混合,可以得到很多色。
橙、绿、紫是物体色的三间色
,它们再混合则成灰黑色。
.
|
M
o
b
i
l i
第四章 色 彩 混 合
t
y
2
减色混合—颜料混合
.
|
M
o
b
i
l i
第四章 色 彩 混 合
t
y
2
减色混合—颜料混合
.
|
M
o
b
i
l i
第四章 色 彩 混 合
t
y
2
减色混合—颜料混合
.
|
M
o
b
i
l i
第四章 色 彩 混 合
减色混合—颜料混合
色彩的空间混合
墙面、地面和天花板颜色选择
墙面
作为室内空间的主要背景色,墙 面颜色应选择柔和的中性色或浅 色调,如米白、浅灰、淡蓝等,
以营造舒适、宁静的氛围。
地面
地面颜色应与墙面颜色相协调,同 时考虑到耐磨、耐脏等实用性因素, 通常选择深色调或中性色,如深棕、 灰色、米黄等。
天花板
天花板颜色宜选择浅色调或白色, 以增加室内空间的明亮感和高度感。
用。
色彩渗透
当两种颜色并置时,一种颜色可 能会渗透到另一种颜色中,使得 交界处产生一种新的颜色感觉。
色彩颤动
在某些情况下,空间混合可能会 导致色彩颤动现象,即颜色似乎 在不停地闪烁或颤动。这是因为 视网膜上的颜色刺激不均匀导致
的。
03
空间混合中色彩运用技巧
冷暖色调搭配法则
冷色调为主,暖色调为辅
在空间中大量使用冷色调,如蓝色、绿色等,可以营造出 宁静、清新的氛围,而局部使用暖色调,如红色、橙色等, 则可以起到点缀和提亮的作用。
暖色调为主,冷色调为辅
相反,以暖色调为主调的空间会给人温暖、活泼的感觉。 在这种搭配中,可以适当使用冷色调进行调和,避免空间 过于热烈。
冷暖色调均衡搭配
在空间设计中,也可以尝试将冷暖色调均衡地运用在各个 元素中,通过巧妙的色彩配比,营造出既和谐又有层次感 的视觉效果。
对比度与饱和度调整方法
调整色彩对比度
商业广告
注重色彩对比和视觉冲 击力,强调产品特点和
品牌形象。
科技行业
偏好冷色调和简洁的设 计风格,体现科技感和
创新精神。
文化创意产业
注重色彩多样性和个性 化表达,强调创意和文
化内涵。
时尚领域
追求时尚、潮流的色彩 搭配和设计元素,体现
色彩空间混合
⾊彩空间混合
⾊彩空间混合即在⼀定距离,⼈的眼睛能够把两种以上的幷置⾊彩⾃动感应与同化为新⾊彩的混合⽅法。
着重注意的问题:
1.形态特征:⾊彩空混对幷置的⾊彩形态有着特定的要求,通常采取短⼩的点形或细长的线作为造型表达的元素。
2.构成⽅式:空混在组织结构上以密集状得点簇或线形成的⾊域分布于画⾯,效果与形态的排列秩序密切关联。
3.⾊彩组合:⾸先,互为补⾊关系的⾊彩,如⼀定⽐例并置能得到灰⾊系。
其⼆,⾮补⾊关系的⾊彩空混,能形成中间⾊序列。
其三,有彩系同⽆彩系空混,可获得不同明度的浅红⾊。
4.表现形式:7种
限⾊式:3-4种⾊,体现以少胜多的原则。
⾃由式:选择⾊相感较强的作品,幷将⾯分割,画底使⽤稀薄⽔粉⾊,在此基础上按原作品的分割,数量划分。
提炼或分解原画⾊彩。
马赛克式:不规则的斑点
点绘式:⼩点
归纳式:浓缩还原,主要是马赛克式的归纳。
分解式:还原成光谱七⾊或三原⾊。
分割式:也就是线条式,⼯具拉线⽽成。
色彩技法之空间混合法教学课件
色块平涂法 渐变平涂法 勾线填彩法 空间混合法
空间混合法
• 空间混合法又称分色法、点彩法。将颜色分解,涂色时用小笔触 将不同的色彩并置,让观者通过空间混合去感受画面色彩。
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色彩分解:
色相
明度
纯度
色彩并置:将不同的颜色放在一起,当视网膜上的投影小到一定程度时,
眼睛无法分辨独立的颜色,就在视觉中产生了空间的混合。
画面色彩的倾向性,体现画面色彩整体感。 它可以色相命名,也可以色性命名。
装饰色彩基本技法
——空间混合法
拓放体感资 展映验知料 区室区区区
资料区
选出你感觉更加平衡和谐的一组—— ①
②
色调的均衡与呼应
感知区
小游戏:连一连
春
夏 秋 冬
色调的情感表现
不同色调表现不同的情感。色调的情感源自于色彩的心理表现。 人们在感受某种色彩时往往会产生相应的心理感受。
体验区
试一试:将图片用空间混合法画出来
放映室
空间混合法——示范
点涂法
填块法
点涂法
• 多为不规则的点、具有多层覆盖的效果
填块法
• 较为规则的点、采用平铺的方式
课堂任务:
遵循色调设计规律,用空间混合法完成叶子的绘画。
要求: 1、在绘画过程中体现空间混合法色彩分解与并置的 特点。 2、遵循色调设计规律,呈现和谐、具有美感的绘画 效果。
拓展区
幼儿绘画——锻炼感统能力 •思考:除了用笔刷,还可以用什么工具进行
点彩的绘画?
发挥想象,大胆尝试
空间混合法的立体化 思考:空间混合法在幼儿园区角创设中的运用
谢参观
色彩与视觉:色彩混合的三种常见类型
将两种或多种色彩互相进行混合,造成与原有色不同的新色彩称为色彩的混合。
它们可归纳成加色法混合、减色法混合、空间混合、空间混合等三种类型。
(一)加色法混合加色法混合即色光混合,也称第一混合,当不同的色光同时照射在一起时,能产生另外一种新的色光,并随着不同色混合量的增加,混色光的明度会逐渐提高将红(橙)、绿、蓝(紫)三种色光分别作适当比例的混合,可以得到其他不同的色光。
反之,其他色光无法混出这三种色光来,故称为色光的三原色,它们相加后可得白光。
加色法混合效果是由人的视觉器官来完成的,因此它是一种视觉混合。
加色法混合的结果是色相的改变、明度的提高、而纯度不并不下降。
加色法混合被广泛应用于舞台灯光照明及影视、电脑设计等领域。
(二)减色法混合减色法混合即色料混合,也称第二混合。
在光源不变的情况下,两种或多种色料混合后所产生新色料,其反射光相当于白光减去各种色料的吸收光,反射能力会降低。
故与加色法混合相反,混合后的色料色彩不但色相发生变化,而且明度和纯度都会降低。
所以混合的颜色种类越多,色彩就越暗越浊,最后近似于黑灰的状态。
人们平时在绘画、设计、染色、粉刷中的色彩调合,都属减色法应用。
(三)空间混合亦称中性混合、第三混合。
将两种或多种颜色穿插、并置在一起,于一定的视觉空间之外,能在人眼中造成混合的效果。
故称空间混合。
其实颜色本身并没有真正混合,它们不是发光体,而只是反射光的混合。
因此,与减色法相比,增加了一定的光刺激值,其明度等于参加混合色光的明度平均值,既不减也不加。
由于它实际比减色法混合明度显然要高,因此色彩效果显得丰富、响亮,有一种空间的颤动感,表现自然、物体的光感,更为闪耀。
空间混合的产生须具备必要的条件:(1)对比各方的色彩比较鲜艳,对比较强烈。
(2)色彩的面积较小,形态为小色点、小色块、细色线等,并成密集状。
(3)色彩的位置关系为并置、穿插、交叉等。
(4)有相当的视觉空间距离。
色彩空间混合方法教案
色彩空间混合方法教案教案标题:色彩空间混合方法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色彩空间混合方法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常见的色彩空间混合方法,如RGB、CMYK和HSB。
3. 能够应用色彩空间混合方法进行色彩调配和创作。
4. 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 准备相关教材和教具,如彩色画笔、调色板等。
- 熟悉色彩空间混合方法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
2. 学生准备:- 提前了解色彩基础知识,如主要的原色和次要的衍生色。
- 准备纸张和绘画工具。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色彩空间混合方法的概念和重要性。
- 引导学生思考色彩在日常生活和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2. 理论讲解(15分钟):- 介绍常见的色彩空间混合方法,如RGB、CMYK和HSB,并解释它们的原理和应用领域。
- 比较不同色彩空间混合方法之间的差异和优劣势。
3. 实践操作(30分钟):- 分发绘画工具和纸张,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 指导学生使用RGB色彩空间混合方法进行色彩调配和创作。
例如,要求学生使用红、绿、蓝三种颜色调配出其他颜色。
- 引导学生尝试其他色彩空间混合方法,如CMYK和HSB,并比较它们的效果和特点。
4. 创作分享(10分钟):- 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和体会。
- 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色彩空间混合技巧和创作能力。
5. 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重点。
- 强调色彩空间混合方法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实践色彩空间混合方法。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复杂的色彩空间混合实验和创作,如使用不同的色彩空间混合方法制作彩色海报或插图。
2. 引导学生研究和了解其他色彩空间混合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如Lab色彩空间和YUV色彩空间。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色彩调配的准确性和创作的创意性。
色彩的混合
空间混合的效果取决于三个方面: 一是色形状的肌理,即用来并置的基本形,如小色点(圆或方形)、色线、风格、 不规则形等。这种排列越有序,形越细、越小,混合的效果越单纯。否则,混合色 会杂乱、眩目,没有形象感; 二是取决于并置色彩之间的强度,对比超强,空间混合的效果往往越不明显; 三是观者距离的远近,空间混合制作的画面,近看色点清晰,但是没什么形象感, 只有在特定睥距离以外才能获得明确的色调和图形。
色料三原色
(3).空间混合
空间混合:即绘画的色彩并置,以色点、色线并列或交错,在一定距离产生视觉的混 合。从印象派画家开始至今广泛使用。(彩色印刷品,在放大镜下观察,即为色点并 置。)
(1)含义
空间混合:各种颜色的反射光同时并置,或快速先后刺激人眼,从而达到反射 光在视网膜上的混合。(将不同的颜色并置在一起,当它们在视网膜上的投影 小到一定程度时,这些不同的颜色刺激就会同时作用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网膜上非常邻近的部 位的感光细胞,以致眼睛很难将它们独立地分辨出来,就会在视觉中产生色彩 的混合,这种混合称空间混合,又称并置混合。)
(2)空间混合特点: ■近看色彩丰富,远看色调统一。在不同视觉距离中, 可以看到不同的色彩效果; ■色彩有颤动感、闪烁感,适于表现光感,印象派画 家贯用这种手法;
四、色彩的混合
1、色彩混合: 即把两种或更多种色彩混合起来得到新色彩的方法称为色彩混合。 分两种情况:
(1)加法混合 : · 色光的混合: · 两种色光混合,明度是二者之和。 · 等比例色光三原色——白色光。 色光相加,越加越亮。称之为加法混合。
绿
白
红
色光三原色
蓝
(2)减色混合。 颜料的混合: · 两种颜料混合,明度低于二者平均值。 · 颜料三原色混合——黑浊色 越混合越暗,最后没有了颜色,称之为减法混合。
色彩混合 空间混合
加色混合
QIQIHAERDAXUE
色彩混合
YISHUXUEYUAN
色彩构成
色光三原色:红、绿、蓝(蓝紫色)
红 光+绿 光=黄 光 红 光 + 蓝紫光 = 品红光 蓝紫光 + 绿 光 = 青 光 红 光 + 绿 光 + 蓝紫光 = 白 光
QIQIHAERDAXUE
色彩混合
YISHUXUEYUAN
色彩构成
空间混合的特点
QIQIHAERDAXUE
色彩混合
YISHUXUEYUAN
色彩构成Βιβλιοθήκη 1.近看色彩丰富,远看色调统一。在
不同视觉距离中,可以看到不同的色 彩效果。
2.色彩有震动感、闪烁感,适用于表
现光感,印象派画家贯用这种手法。
3.如变化各种色彩的比例,少套色可
以得到多套色的效果,电子分色印刷 就利用这种原理。
注:品红、黄、青三原色在色彩学上称为一次色
两种不同的原色相混合所得的色称为二次色,即间色 良种不同间色相混合所得色称为第三次色,即复色
QIQIHAERDAXUE
色彩混合
YISHUXUEYUAN
色彩构成
二. 空间混合
空间混合
指各种颜色的反射光快速地先后刺激或同时刺激人眼。
光在人眼中留下的印象在视觉中混合,或同时或几乎同 时将信息传入人的大脑皮层。
QIQIHAERDAXUE
色彩混合
YISHUXUEYUAN
色彩构成
空间混合
作 品 欣 赏
作 品 欣 赏
作 品 欣 赏
作 品 欣 赏
作 品 欣 赏
色彩设计方法作业要求
QIQIHAERDAXUE
YISHUXUEYUAN
色彩混合训练之空间混合
色彩混合训练空间混合空间混合是中性混合的一种。
中性混合是基于人的视觉生理特征所产生的视觉色彩混合,它并不是真正的色彩混合,而是通过人们先看到的颜色的视觉残留加载到后看到的颜色上所产生的视觉混合。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并置时,其混合色彩的明度是混合前两色明度的平均值,纯度有所下降。
中性混合主要有旋转混合和空间混合两种方式。
.1旋转混合旋转混合是指将两种或多种颜色并置于一个圆盘上,通过动力令其快速旋转,我们会感受到另一种新色彩的产生,如图4-1,旋转混合并未将两种颜色真正混合在一起,而是由于转动回旋版使眼睛的视网膜在同一位置上产生不断快速更换色彩刺激的缘故,从而得到视觉内的色彩混合效果。
旋转速度越快则越容易发生混合,当旋转停止,色彩又恢复到原样。
参与混合的色彩面积与我们调配色彩时各色量的比例类似,直接影响混合的效果。
图4-1.2空间混合将众多不同颜色的小色块并置在一起,当他们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小到一定程度时,这些不同的颜色刺激就会同时作用到视网膜上,非常邻近的感光细胞,以致眼睛很难将它们独立的分辨出来,就会在视觉中产生色彩混合的效果,这种混合方式必须借助空间距离,才能产生新的视觉效果,我们称之为空间混合,如图4-2。
新印象派修拉、西涅克等人创造的点彩画法、电子分色、套色印刷、彩色电视、纺织物都是利用色彩的空间混合原理而获得一种新的视觉效果。
图4-2凡互补色关系的色彩按一定比例进行空间混合时,可得到无彩色系的灰和有彩色系的灰。
红与绿的空间混合,可得到不同程度的灰红、灰、绿灰;红与蓝的空间混合会获得一种中明度的紫色;蓝色与黄色的空间混合,可获得一种跳跃的绿色。
凡非负互补关系的色彩进行空间混合时,产生两色的中间色。
有彩色系的色与无彩色系的色,经过空间混合时将产生两种色的中间色,如红与灰进行空间混合,可得到不同程度的红灰红与白进行空间混合,可得到不同层明度的浅红。
空间混合方法获得的新色相非常丰富多彩,且有一种跳跃感,适合表现光感。
教案5---色彩的混合[精选5篇]
教案5---色彩的混合[精选5篇]第一篇:教案5---色彩的混合【复习导入】色彩表情作业点评【新授】色彩的混合色彩之所以丰富,是因为色彩不同量的配置而产生变化的效果。
我们常见的颜色基本上是由三原色变化而来的。
色彩的混合有三种形式: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混合后变成白色光,称为加色法混合。
颜料的三原色品红、柠檬黄、湖蓝混合后变成黑色,加入的种类越多,越显暗浊,称为减色法混合。
第三种是空间混合。
一、加色法混合(第一混合)加色法混合就是色光的混合,它的特点是:色光明亮度会随着色光混合量的增加而增加。
当全色光混合时则呈现白色,三原色光混合相加后得到白光。
红绿光相加得到黄色光(颜料红绿相加得褐色),绿蓝光相加得到青色光,蓝红光相加得到品红色光。
这是色光的第一次间色。
如在利用三原色和相邻的三间色相加,就是色光的第二次间色,如此下去可得到近似光谱的色彩。
加色法混合出来的色彩感觉是由人的视觉来做视觉混合的,混合的结果是纯度不变,明度色相变了。
色光对物体的显色影响叫演色性,在不同色光的照射下,被照物体会变幻不同的色彩效果,如日光、灯光、天光等。
它们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冷暖倾向,而一般加色法体现的因素主要是彩色灯光,对物体的照射具有很强的色彩倾向,而使物体改变色相。
如展览会的光源、舞台照明,商品橱窗展示用光、时装表演灯光等。
这就要求我们要知道色光的混合规律。
在加色法混合的色光中,要注意避免用物体的补色光去与物体色结合,如红光照射绿色物体、紫光照射黄色物体,这样会使被照物体变暗、变黑。
二、减色法混合(第二混合)各种颜料和染料的混合属于减色法混合。
由于物体对光谱中的色光有吸收、反射作用,其中“吸收”就相当于减去的意义。
颜料或染料中的红、黄、蓝为三原色。
各种色都可以利用三原色混合而成,混合后的新颜色,增加了对色光的吸收能力,而反射能力则降低,因而明度、纯度均会降低,色相也发生变化。
在光源不变的情况下,两种以上的颜料混合后,相当于白光减去各种颜料的吸收光,而剩余的反射色光就成为混合后的颜料色彩。
色彩的混合,色彩的原色系统和混合方式-电脑资料
色彩的混合,色彩的原色系统和混合方式-电脑资料色彩有两个原色系统:色光的三原色、色素的三原色,。
色彩有三种混合方式:正混合、负混合、中性混合。
(一)原色不能用其他色混合而成的色彩叫原色。
用原色却可以混出其他色彩。
原色有两个系统,一种是色光方面的,即光的三原色;另一种是色素方面的,即色素三原色。
色光的二三原色:红光(Red)、绿光((Green)、蓝光(Blue)。
色素的三原色:品红(Magenta)、黄色(Yellow)、青色(cyan)。
(二)色彩的正混合将太阳光线引入三棱镜时,光线被分离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光谱。
同样,我们可以在实验室里把单色光混合成其他色光,得出如下实验结果:红光+绿光+蓝紫光=白光红+绿=黄光红光+蓝紫光=紫红光,可以看出色光的混合特征,两色或多色光相混,混出的新色光明度增高,明度是参加混合各色光明度之和。
参混合的色光越多,混出的新色的度就越高,如果把各种色光全部混合在一起则成为极强的白色光。
所以,把这种混合叫正混合或加法混合。
在色环上,相混合的两色光在色相环上的距离较近,中等;较远相混,形成的新色光均为相两色光的中间色光。
相距近混出的新色光纯度高,相距远混出的新色光纯度低,相距最远的补色光相混,混出的光为白光,其纯度消失。
混出新色光的明度为参加相混色光明度之和。
电脑显示器的色彩是通过荧光屏的磷光片发出的色光通过正混合叠加出来的,它能够显示出上百万种色彩,其三原色是红(Red)、绿((Green)、蓝(Blue),所以称之为RGB模式。
(三)色彩的负混合色素的混合是明度降低的减光现象。
所以叫负混合或减法混合。
颜料、染料、涂料等色素的性质与光谱上的单色光不同,是属于物体色的复色光,色料的显色是把白光中的色光经部分选择与吸收的结果,所反射的和所吸收的色混合的结果,而是吸收部分相混合所增加的减光现象。
在色环上相混合的两色距离近、距离中等、距离较远的色相混,混合的结果均为相混两色的中间色,电脑资料《色彩的混合,色彩的原色系统和混合方式》(https://www.)。
对色彩构成教学中色彩空间混合理论的一些认识
对色彩构成教学中色彩空间混合理论的一些认识
色彩空间混合理论(Color Space Blending Theory)是一个建立在彩色理论基础上的总体理论,是“色彩空间”在特定空间内混合所产生的结果,它是色彩再创作的重要理论基础。
色彩空间混合理论认为,色彩的空间混合有三种基本方式:持续空间混合,非连续空间混合和边界空间混合。
1、持续空间混合-沿色彩色轴的连续流动的混合,体现在离散的墨色和彩色混合时,可以在发挥其各自特性的基础上,形成柔和、平滑的色彩空间。
2、非连续空间混合-离散式的色彩混合,在此混合过程中,原有墨色彩色的分离特性以及色彩的虚实、重轻特点会被突出显示,形成色彩空间灿烂夺目的层次结构。
3、边界空间混合-在色彩色轴的起止部分运用拨亮混合,以圆角形、矩形、直线等图形形状的原线性结果改变有趣的色彩空间混合效果。
色彩空间混合理论是一个多维度的理论,它把色彩状态和色彩混合使用情况紧密结合在一起,每种混合方式的混合效果不同,它们取决于混合的色彩状态和色彩使用情况,同样的色彩搭配,不同混合方式制作出来的色彩效果也是不同的。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色彩搭配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混合方式以及混合比例来制作出最好的空间混合效果,从而使画面更具有表现力和可视性。
色彩空间混合理论的应用广泛,在教学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色彩空间混合理论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色彩构成,丰富他们的素养,提高学生们的色彩素描、速写和绘画能力,使他们能够从理论中获得色彩搭配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应对实际设计问题,为色彩创新提供有益的指导作用。
空间混合
第五章 色彩空间混合
空间混合: 空间混合:
空间混合是指各种颜色的反射光快速地先后刺激或同 时刺激人眼。我们说的先后,是指光在人眼中留下的 印象在视觉中混合,或同时或几乎同时将信息传入人 的大脑皮层,因此人们的感觉是混合型的。其试验, 可取一圆盘,一半红、一半绿,当高速旋转后,可以 看到盘中色是金黄。若一半红、一半蓝,当盘高速旋 转后,可得蓝紫,彩色电视就是这个原理,实际上荧 屏上有许多比例不同的红、绿、蓝紫小色点,但因为 过于细小,人眼不易分辨,待传到人的眼中时,印象 已在空中混合了,故称空间混合。
16
第一周作业: 第一周作业:
色环一张 明度一张 纯度一张
第二周作业: 第二周作业:
色相变化(同一、类似、对比、互补) 色相变化(同一、类似、对比、互补) 明度变化(九宫格) 明度变化(九宫格)
第三周作业: 第三周作业:
酸甜苦辣 色彩心理感应(冷暖、轻重、华丽与朴素…..) 色彩心理感应(冷暖、轻重、华丽与朴素 )
1. 凡互补色关系的色彩按一定比例的空间混合,可得到 无彩色系的灰和有彩色系的灰。如:红与青绿的混合 可得到灰、红灰、绿灰。 2. 非补色关系的色彩空间混合时,产生二色的中间色。 如:红与青混合,可得到红紫、紫、青紫。
3.有彩色系色与无彩色系色混合时,也产生二色的中间色, 如:红与白混合时,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浅红。红与灰 的混合,得到不同程度的红灰 4.色彩在空间混合时所得到的新色,其明度相当于所混 合色的中间明度;
• 5.色彩并置产生空间混合是有条件的。 混合之色应是细点或细线,同时要求密集状,点与线愈 密,混合的效果愈明显。 • 色点的大小,必须在一定的视觉距离之外,才能产生混 合。一般为1000倍以外,否则很难达到混合效果。
色彩空间混合特点
色彩空间混合特点色彩空间混合特点一、什么是色彩空间混合?色彩空间混合是指将不同色彩空间的图像进行混合,使其在一个新的色彩空间下呈现出更加真实、细腻的颜色效果。
二、为什么需要进行色彩空间混合?在数字图像处理中,不同设备和软件所使用的颜色空间可能存在差异,导致图像颜色表现出现偏差。
而进行色彩空间混合可以消除这些差异,使得图像颜色更加真实自然。
三、常用的色彩空间1. RGB(红绿蓝):是最常见的一种颜色模式,适用于显示器、数码相机等设备。
2. CMYK(青黄洋红黑):适用于印刷行业,可以准确地还原出印刷品上的颜色。
3. LAB:是一种基于人眼感知的颜色模式,能够准确地表示各种颜色之间的差异。
四、常见的混合方式1. RGB到CMYK:将RGB模式下的图像转换为CMYK模式下的图像。
这种转换方式可以准确地还原出印刷品上的颜色。
2. CMYK到RGB:将CMYK模式下的图像转换为RGB模式下的图像。
这种转换方式适用于显示器、数码相机等设备。
3. LAB到RGB:将LAB模式下的图像转换为RGB模式下的图像。
这种转换方式可以准确地表示各种颜色之间的差异。
五、色彩空间混合的特点1. 能够消除设备和软件之间的颜色差异,使得图像颜色更加真实自然。
2. 能够准确地还原出印刷品上的颜色,使得印刷品更加精细。
3. 能够准确地表示各种颜色之间的差异,使得图像更加细腻。
4. 不同混合方式所呈现出来的效果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六、总结色彩空间混合是数字图像处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消除不同设备和软件之间的颜色差异,使得图像颜色更加真实自然。
常见的混合方式包括RGB到CMYK、CMYK到RGB以及LAB到RGB等。
不同混合方式所呈现出来的效果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色彩混合的种类和空间混合的规律
色彩混合的种类和空间混合的规律第三章色彩混合规律我们通常所见到的颜色,大多是多种色彩的混合色。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互相混合而产生新色彩的方法、称之为色彩混合7彩图三原色一、色彩混合彩图4色彩混合主要有以下三种:加色混合、减色混合和中性混合。
1、加色混合(色光混合)1)用途加色混合多用于色光的混合。
2)加色混合的特点是混合的色彩愈多,色彩的明度愈高。
3)加色混合的三原色是朱红、翠绿、蓝紫。
4)加色混合的效果如下:朱红+翠绿=黄色;翠绿+蓝紫=蓝绿色;蓝紫+朱红=品红色。
这是色光的第一次间色。
如果用色光的三原色与它相邻的三间色相加,可得出色光的第二次间色。
如此类推,最终可得近似光谱的色彩。
色光混合当全色光混合后明度增加到最高呈自色光、所以加色混合也称为色光混合。
其特征是.混合后色光的明度增高。
加色法混合效果是由人的视觉感官协助完成的,因此它是一种视觉混合。
加色混合的结果是改变色相和明度、而纯度不变。
如果将色光的三原色按不同比例混合,还可得出更多的色光。
例如红光与蓝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分别得出品红、红紫、紫红色光:蓝光与绿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分别得出绿蓝、青、青绿等色光。
这种加色混合的方法、原理及其效果,对于设计工作都是极为重要的。
我们日常见到的舞台灯光就是此原理的运用、把色光的三个基本色重叠、配置、变化、组合而成的。
2、减色混合减色混合:是指颜料或物体色的混合。
●颜料混合是以玫红、淡黄、湖蓝为三原色混合后得到:●玫红+淡黄=大红●玫红+湖蓝=蓝紫●淡黄+湖蓝=翠绿●三原色混合则为黑。
减色混合的特点●定义三原色混合等于增加黑浊度故称之为减色混合。
●特点减色混合的特点刚好与加色混合性质相反、混合的色彩成分愈多、色彩明度愈低。
●实例精美的印刷图片,就是根据这种减色混合原理制作的。
印刷油墨的三原色分别是:玫红(M)、淡黄(Y)、孔雀蓝(C).加上黑色(K)、经过四次印刷成为全色图像。
3、中性混合中性混合包括色盘旋转混合与空间混合两种:色盘旋转混合是将色彩等面积地涂到色盘上,用马达带动旋转后、在人们的视觉中混合成一个新的色彩效果。
色彩的课程设计-空间混合
CHENLI
1
秩序调和构成 秩序调和构成是对比强烈的色彩可采用等差、渐变等有秩 序的有规则的交替出现,使画面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这 种方法又叫色彩渐变
2021/3/27
CHENLI
2
2021/3/27
CHENLI
3
2021/3/27
CHENLI
4
2021/3/27
CHENLI
5
2021/3/27
30
2021/3/27
CHENLI
31
2021/3/27
CHENLI
32
2021/3/27
CHENLI
33
完
2021/3/27
34
CHENLI
22
2021/3/27
CHENLI
23
2021/3/27
CHENLI
24
2021/3/27
CHENLI
25
2021/3/27
CHENLI
26
2021/3/27
CHENLI
27
2021/3/27
CHENLI
28
2021/Hale Waihona Puke /27CHENLI29
2021/3/27
CHENLI
CHENLI
16
2021/3/27
CHENLI
17
2021/3/27
CHENLI
18
色彩——空间混合
2021/3/27
CHENLI
19
空间混合
色彩的空间混合又 叫视觉混合,是色 彩分离并置在一起 产生相互的影响, 在一定的空间里, 产生视觉上的混合。 (一种视觉混合方式)
2021/3/27
色彩混合详解
三、 色光加色法
定义: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光同时反映 于人眼,视觉会产生另一种色光的效果 ,这种色光混合产生综合色觉的现象称 为色光加色法 或称为色光的加色混合。
在视网膜上的同一个部位,同时射 入两种以上的色(光)刺激,感觉出另一 种颜色的现象。
色光三原色
色光三原色红R( 700nm )、绿 546.7nm )、蓝B(435.8nm) a 生理学解释--眼睛的结构 b 混合其它色光的基本成分 c 各自独立、不能再分解成其它 色光
牛顿色散实验:认定七色为原色; 物理学家David Brewster认为原色只是
红、黄、蓝三色; 1802年,生理学家T.Young根据人眼的视
觉生理特征提出红、绿、紫(蓝紫) CIE将色彩标准化,正式确认色光三原色
红、绿、蓝(蓝紫色),色料三原色红 (品红)、黄(柠檬黄)、青(湖蓝)
色光三原色:红、绿、蓝。 色料三原色:品红、黄、青。
二、三原色理论
三原色 ——也称三基色,就是指这三种色中的任 何一色都不能由另外两种原色混合产生,而其它 色可由这三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出来,色彩学上 称这三个独立的色为三原色或三基色。
原则:a、能够混合产生的颜色应该尽可能的多; b、三种原色必须互相独立,即不能用其
中的任何两色混合得到第三者。
三基色的确定:
色彩混合详解
色彩混合定义 三原色理论 (色光)加色法 (色料)减色法 空间混合理论 色彩混和规律
R
YM W
GCB
一、色彩混合定义
所谓色混合是指某一色彩中混入另一种色 彩。经验表明,两种不同的色彩混合,可 获得第三种色彩。在颜料混合中,加入的 色彩愈多颜色越暗,最终变为黑色。反之, 色光的三原色能综合产生白色光。
06 中性混合
25
参考图5
课题训练
空间混合构成练习 目的:通过色彩的空间 混合更理性地分析认识 色彩构成的一些基本元 素,掌握颜色的混合规 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创 造所需的色彩效果。
25
参考图6
课题训练
空间混合构成练习 目的:通过色彩的空间 混合更理性地分析认识 色彩构成的一些基本元 素,掌握颜色的混合规 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创 造所需的色彩效果。
在圆形转盘上贴上两种或多种色纸.并使此圆盘快速 地旋转起来,即可产生色彩混合的现象.我们称它为旋转 混合。18Fra bibliotek 第3章
色彩混合———
中性混合
2,空间混合
空间混合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并置在一起.用不同的色相并置在一 起.按不同的色相明度与彩度组合成相应的色点面.通过一定的空间距离.在人的 视觉内产生的色彩空间幻觉感所达成的混合。这种混合与前两种混合的不同之处在 于颜色本身并没有真正混合.其混合必须借助一定的空间距离来完成。空间混合是 在人的视觉内完成的,所以也称视觉调和。这种靠视觉与空间距离造成的混合.能 给人带来一定光刺激量的增强。因此.用空间混合的方法达到的混合效果比用颜料 直接混合的效果明度显得要高.色彩显得丰富、生动.效果更响亮 、更闪耀.有 一种空间的流动感。如大红与翠绿直接相混合.产生深灰色.而用空间混合可获得 一种中灰色。大红与湖蓝颜料混合获得深灰紫色,而用空间混合则获得浅紫色。法 国后期印象派画家修拉的点彩风格,就是在色彩科学的启发下.以纯色小点并置的 空间混合手法来增加色彩的明度与刺激性.从而获得了一种新的视觉效果。现代印 刷技术中就大量地利用了空间混合的原理。许多精美的印刷平,如用高倍放大镜放 大观察.便看到布满了重叠或未重叠的彩色网点不同颜色的网点混合成了各种不同 的色调。彩色电视机也是利用这种混合的原理成像的。用不同色经纬交织的面料也 属空间混合,其远看有一种明度增强的混色效果,此效果能更好地反映出纺织品的 花纹与图案的色彩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混 合 YISHU空间混合 空间混合
指各种颜色的反射光快速地先后刺激或同时刺激人眼。
光在人眼中留下的印象在视觉中混合,或同时或几乎同 时将信息传入人的大脑皮层。
点彩派、电子分色套色印刷
也可称:并列混合、色彩的并置
QIQIHAERDAXUE
色彩混 合 YISHUXUEYUAN 色彩构成
色彩混 合 YISHUXUEYUAN 色彩构成
空 间 混 合
作
品
欣
赏
作
品
欣
赏
作
品
欣
赏
作
品
欣
赏
作
品
欣
赏
色彩设计方法 作业要 求
QIQIHAERDAXUE YISHUXUEYUAN
色彩构成
作业:
根据色彩空间混合理论, 自选图形做色彩空间混 合图案。
青 + 品 红 = 蓝(白 光 — 红 光 — 绿 光) 品 红 + 青 + 黄 = 黑(白 光 — 绿 光 — 红 光 — 蓝 光)
品红、黄、青三原色在色彩学上称为一次色 注: 两种不同的原色相混合所得的色称为二次色,即间色 良种不同间色相混合所得色称为第三次色,即复色
QIQIHAERDAXUE
QIQIHAERDAXUE
色彩混 合 YISHUXUEYUAN 色彩构成
加色混合
色光三原色:红、绿、蓝(蓝紫色)
红 光 + 绿 光 = 黄 光
红 光 + 蓝紫光 = 品红光 蓝紫光 + 绿 光 = 青 光
红 光 + 绿
光 + 蓝紫光 = 白
光
QIQIHAERDAXUE
色彩混 合 YISHUXUEYUAN 色彩构成
色彩混合---空间混合
课程名称:色彩学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 主 讲 人: 艺术系 王 萍
QIQIHAERDAXUE
色彩混 合 YISHUXUEYUAN 色彩构成
一.
色的混合
三原色
色光三原色:红、绿、蓝(蓝紫色)
颜料三原色:红(品红)、黄(柠檬黄)、青(湖蓝)
色光混合变亮,称为加色混合。颜料混合变暗,称为减色混合。
QIQIHAERDAXUE
色彩混 合 YISHUXUEYUAN 色彩构成
减色混合
有色物体(包括颜料)能够显色,是因为物体对光谱中的色光选择吸收和反射的结果。 印染染料、绘画颜料、印刷油墨等各色的混合或重叠,都属于减色混合。
两种以上的色料相混合或重叠时,相当于照在上面的白光中减去各种色料的吸收光,其剩余部分 的反射光混合的结果就是色料混合和重叠产生的颜色。色料混合种类越多,白光中被减去吸收光越多, 相应的反射光量也越少,最后将趋近于黑色 — 减色混合。
QIQIHAERDAXUE
色彩混 合 YISHUXUEYUAN 色彩构成
减色混合
习惯上:颜料三原色 —— 大红、中黄、普蓝
色彩学:颜料三原色 —— 红(品红)、黄(柠檬黄)、青(湖蓝)
用减色混合可得出:
品 红 + 黄 = 红(白 光 — 绿 光 — 蓝 光)
青 + 黄 = 绿(白 光 — 红 光 — 蓝 光)
空间混合规律
1.凡互补色关系的色彩按一定比例的空间混 合,可得到无彩色系的灰和有彩色系的灰。 如:红与青绿的混合可得到灰、红灰、绿灰。
2.非互补色关系的色彩空间混合时,产生二 色的中间色。如:红与青混合,可得到红紫、 紫、青紫。
• 3.有彩色系色与无彩色系色混合时,也产生二色的 中间色。如:红与白混合时,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浅 红。红与灰的混合,得到不同程度的红灰。
• 4.色彩在空间混合时所得到的新色,其明度相当于 所混合色的中间明度。 • 5.色彩并置产生空间混合是有条件的。其一,混合 色应是细点或细线,同时要求呈密集状,点与线越 密,混合的效果越明显。其二,色彩并置产生空间 混合效果与视觉距离有关,必须在一定的视觉距离 之外,才能产生混合。
空间混合的特点
QIQIHAERDAXUE
色彩混 合 YISHUXUEYUAN 色彩构成
1.近看色彩丰富,远看色调统一。在
不同视觉距离中,可以看到不同的色 彩效果。
2.色彩有震动感、闪烁感,适用于表
现光感,印象派画家贯用这种手法。
3.如变化各种色彩的比例,少套色可
以得到多套色的效果,电子分色印刷 就利用这种原理。
QIQIHAERDAXUE
加色混合
红
红 紫
光
光 光
+
+ +
绿
光(不同比例) — 橙、黄、黄绿
品红、红紫、紫红蓝 绿蓝、青、青绿 光(不同比例) —
蓝 紫 光(不同比例) — 绿
红光(不同比例)+ 绿光(不同比例) + 蓝紫光(不同比例)— 更多的颜色
彩色电视的色彩 影像就是应用加色混 合原理设计的,彩色 景象被分解成红、绿、 蓝绿三基色,分别转 变为电信号加以传送, 最后在银屏上重新由 三基色混合成彩色影 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