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数学试题和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A B .3-C .0.101001D .132.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 ∥b 的是()A .∠2=∠5B .∠1=∠3C .∠5=∠4D .∠1+∠5=180°3.若一次函数(2)1y k x =-+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A .2k <B .2k >C .0k >D .0k <4.快要到新年了,某鞋店老板要进一批新年鞋,他一定会参考下面的调查数据,他最关注的是()A .中位数B .平均数C .加权平均数D .众数5.下列各命题中,属于假命题的是()A .若a -b =0,则a =b =0B .若a -b >0,则a >bC .若a -b <0,则a <bD .若a -b≠0,则a≠b6.二元一次方程组22x y x y +=⎧⎨-=-⎩的解是()A .02x y =⎧⎨=-⎩B .02x y =⎧⎨=⎩C .20x y =⎧⎨=⎩D .20x y =-⎧⎨=⎩7.已知正比例函数y =kx 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一次函数y =kx -k 的图象大致是()A .B .C .D .8.如图,已知函数y =ax+b 和y =kx 的图象交于点P ,则根据图象可得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y ax by kx=+⎧⎨=⎩的解是()A.24xy=-⎧⎨=-⎩B.42xy=-⎧⎨=-⎩C.24xy=⎧⎨=-⎩D.42xy=-⎧⎨=⎩9.如图,点O是△ABC内一点,∠A=80°,∠1=15°,∠2=40°,则∠BOC等于()A.95°B.120°C.135°D.无法确定10.如图,∠AFD=65°,CD∥EB,则BÐ的度数为()A.115°B.110°C.105°D.65°二、填空题11.甲、乙两地7月上旬的日平均气温如图所示,则甲,乙两地这10天中日平均气温的方差S2甲与S2乙的大小关系是S2甲_______S2乙.(填“>”或“<”)12.小明某学期数学平时成绩为70分,期中考试成绩为80分,期末考试成绩为90分,计算学期总评成绩的方法:平时占30%,期中占30%,期末占40%,则小明这学期的总评成绩是________分.13.若|3x﹣0,则xy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14.如图所示,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点(2,0),与y轴相交于点(0,4),结合图象可知,关于x的方程ax+b=0的解是_____.15.如图,已知∠1=100°,∠2=140°,那么∠3=________度.16.如图,在Rt△ABC中,∠C=90°,AC=3,BC=5,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1AB2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点分别为点P、Q,过P、Q两点作直线交BC于点D,则CD的长是_____.17.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4)和(3,0),点C是y轴上的一个动点,且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当△ABC的周长最小时,点C的坐标是____________.18.如图,在△ABC 中,∠A=40°,点D 是∠ABC 和∠ACB 角平分线的交点,则∠BDC 为________三、解答题1901323(21)2-+20.解下列方程组:569745x y x y -=⎧⎨-=-⎩21.某单位750名职工积极参加向贫困地区学校捐书活动,为了解职工的捐数量,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0名职工作为样本,对他们的捐书量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共有4本、5本、6本、7本、8本五类,分别用A ,B ,C ,D ,E 表示,根据统计数据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由图中给出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补全条形统计图;(2)这30名职工捐书本数的众数是本,中位数是本;(3)求这30名职工捐书本数的平均数是多少本?并估计该单位750名职工共捐书多少本?22.如图,已知12l l //,且3l 与1l ,2l 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P 在直线AB 上.(1)当点P 在A ,B 两点之间运动时,求1∠,2∠,3∠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果点P 在A ,B 两点外侧运动,试探究1∠,2∠,3∠之间的数量关系(点P 与A ,B 不重合),并说明理由.23.某市推出电脑上网包月制,每月收取费用y (元)与上网时间x (小时)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A 是线段,且BA ∥x 轴,AC 是射线.(1)若小李11月份上网20小时,他应付多少元的上网费用?(2)当x≥30,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若小李12月份上网费用为135元,则他在该月份的上网时间是多少?24.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C =6,BC =8,将△ACB 沿CD 折叠,使点A 恰好落在BC 边上的点E 处.(1)求△BDE 的周长;(2)若∠B =37°,求∠CDE 的度数.25.某水果店11月份购进甲、乙两种水果共花费1700元,其中甲种水果8元/千克,乙种水果18元/千克.12月份,这两种水果的进价上调为:甲种水果10元/千克,乙种水果20元/千克.(1)若该店12月份购进这两种水果的数量与11月份都相同,将多支付货款300元,求该店11月份购进甲、乙两种水果分别是多少千克?(2)若12月份将这两种水果进货总量减少到120千克,设购进甲种水果a千克,需要支付的货款为w元,求w与a的函数关系式;(3)在(2)的条件下,若甲种水果不超过90千克,则12月份该店需要支付这两种水果的货款最少应是多少元?26.甲、乙两人相约周末登花果山,甲、乙两人距地面的高度y(米)与登山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甲登山上升的速度是每分钟________米,乙在A地时距地面的高度b为________米;(2)若乙提速后,乙的登山上升速度是甲登山上升速度的3倍,请求出乙登山全程中,距地面的高度y(米)与登山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范围);(3)登山多长时间时,甲、乙两人距地面的高度差为70米?参考答案1.A2.B3.B4.D 5.A 6.B 7.C 8.B 9.C 10.A 11.> 12.81 1314.x=2 15.6016.8 517.(0,3)18.110°【详解】解:∵D点是∠ABC和∠ACB角平分线的交点,∴∠CBD=∠ABD=12∠ABC,∠BCD=∠ACD=12∠ACB,∵∠A=40°,∴∠ABC+∠ACB=180°−40°=140°,∴∠DBC+∠DCB=70°,∴∠BDC=180°−70°=110°,故答案为:110°.191.1)1=+1=.20.34xy=-⎧⎨=-⎩.【详解】解:569745x y x y -=⎧⎨-=-⎩①②,①×2-②×3,得-11x=33,解得x=-3,把x=-3代入①,得-15-6y=9,解得y=-4,故方程组的解为34x y =-⎧⎨=-⎩.21.(1)补全图形见解析;(2)6,6;(3)6本;4500本.【详解】解:(1)D 组人数=30﹣4﹣6﹣9﹣3=8.(2)众数是6本中位数是6本.故答案为6,6.(3)平均数=6(本),该单位750名职工共捐书约4500本.22.(1)123∠+∠=∠,见解析;(2)123∠-∠=∠或213∠-∠=∠,见解析.【详解】(1)123∠+∠=∠.理由如下:如图所示,过点P 作1//PQ l .12//l l ,12////l l PQ ∴,14∴∠=∠,25∠=∠.453∠+∠=∠ ,123∴∠+∠=∠.(2)123∠-∠=∠或213∠-∠=∠.理由如下:当点P 在下侧时,过点P 作1l 的平行线PQ ,如图所示,12//l l ,12////l l PQ ∴,24∴∠=∠,134∠=∠+∠,123∴∠-∠=∠.当点P 在上侧时,如图所示,12//l l ,24∴∠=∠,又413∠=∠+∠,213∴∠-∠=∠.23.(1)60元;(2)y =3x ﹣30;(3)55个小时.【详解】解:(1)根据题意,从图象上看,30小时以内的上网费用都是60元;(2)当x≥30时,设函数关系式为y =kx+b ,则30604090k b k b +=⎧⎨+=⎩,解得k 3b 30=⎧⎨=-⎩,故函数关系式为y =3x ﹣30;(3)由135=3x ﹣30解得x =55,故12月份上网55个小时.24.(1)△BDE 的周长为12;(2)∠CDE 的度数为82°.【分析】(1)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E=AD ,CE=AC ,则△BDE 的周长=BD+DE+BE=BD+BE+AD=AB+BE ,先求出BE 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 的长即可;(2)由折叠的性质可知:∠ACD=∠BCD ,∠A=∠CED ,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1)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E=AD ,CE=AC ,∴△BDE 的周长=BD+DE+BE=BD+BE+AD=AB+BE ,∵∠ACB=90°,AC=6,BC=8,∴BE=BC-CE=BC-AC=2,10AB =,∴△BDE 的周长=AB+BE=10+2=12;(2)由折叠的性质可知:∠ACD=∠BCD ,∠A=∠CED ,∵∠ACB=90°,∠B=37°,∴∠A=∠CED=53°,1452ECD ACB ==o ∠,∴=180=82CDE BCD CED --o o ∠∠∠.25.(1)该店5月份购进甲种水果100千克,购进乙种水果50千克;(2)w =﹣10a+2400;(3)12月份该店需要支付这两种水果的货款最少应是1500元.【分析】(1)设该店5月份进甲种水果x千克,购进乙种水果y千克,根据总价=单价×购进数星,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2)设购进甲种水果a千克,需要支付的货款为w元,则购进乙种水果(120-a)千克,根据总价=单价×购进数量,即可得出w关于a的函数关系式;(3)根据甲种水果不超过90千克,可得出a的取值范固,再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最值问题.【详解】解:(1)设该店11月份购进甲种水果x千克,购进乙种水果y千克,根据题意得:8181700 10201700300 x yx y+=⎧⎨+=+⎩,解得10050xy=⎧⎨=⎩,答:该店5月份购进甲种水果100千克,购进乙种水果50千克;(2)设购进甲种水果a千克,需要支付的货款为w元,则购进乙种水果(120﹣a)千克,根据题意得:w=10a+20(120﹣a)=﹣10a+2400;(3)根据题意得,a≤90,由(2)得,w=﹣10a+2400,∵﹣10<0,w随a的增大而减小,∴a=90时,w有最小值w最小=﹣10×90+2400=1500(元).答:12月份该店需要支付这两种水果的货款最少应是1500元.【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以及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2)根据各数之间的关系,找出w关于a的函数关系式. 26.(1)10;30;(2)15(02)3030(211)x xyx x≤<⎧=⎨-≤≤⎩;(3)登山3分钟或10分钟或13分钟时,甲、乙两人距地面的高度差为70米.【分析】(1)根据速度=高度÷时间即可算出甲登山上升的速度;根据高度=速度×时间即可算出乙在A地时距地面的高度b的值;(2)分0≤x<2和x≥2两种情况,根据高度=初始高度+速度×时间即可得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3)当乙未到终点时,找出甲登山全程中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令二者作差等于70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求出x值;当乙到达终点时,用终点的高度-甲登山全程中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70,得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可求出x 值.综上即可得出结论.(1)解:甲登山上升的速度是:(300-100)÷20=10(米/分钟),b=15÷1×2=30.故答案为:10;30;(2)解:当0≤x <2时,y=15x ;当x≥2时,y=30+10×3(x-2)=30x-30.当y=30x-30=300时,x=11.∴乙登山全程中,距地面的高度y 与登山时间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15(02)3030(211)x x y x x ≤<⎧=⎨-≤≤⎩;(3)解:甲登山全程中,距地面的高度y 与登山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 (k≠0),把(0,100)和(20,300)代入解析式得:10020300b k b =⎧⎨+=⎩,解得:10100k b =⎧⎨=⎩,∴甲登山全程中,距地面的高度y 与登山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10x+100(0≤x≤20),当10x+100-(30x-30)=70时,解得:x=3;当30x-30-(10x+100)=70时,解得:x=10;当300-(10x+100)=70时,解得:x=13.答:登山3分钟、10分钟或13分钟时,甲、乙两人距地面的高度差为70米.。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11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的相反数是( )A .5B .5-C .5±D .252. 如图,将边长为2个单位的等边△ABC 沿边BC 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则四边形ABFD 的周长为( )A .6B . 8C .10D .123. 为了让居民有更多休闲和娱乐的地方,政府又新建了几处广场,工人师傅在铺设地面时,准备选用同一种正多边形地砖.现有下面几种形状的正多边形地砖,其中不能..进行平面镶嵌的是( ) A .正三角形B .正方形C .正五边形D .正六边形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2)P -,的位置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5. 在一组数据3,4,4,6,8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均数小于中位数B .平均数等于中位数C .平均数大于中位数D .平均数等于众数 6.). A.6到7之间 B.7到8之间 C.8到9之间D.9到10之间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7.x 应满足的条件是 .8. 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720,则这个多边形是 边形.9. 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空气中的含氧量含氧量3(g /m )y 与大气压强(kPa)x 成正比例函数关系.当36(kPa)x =时,3108(g /m )y =,请写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10. 如图,点A B ,在数轴上对应的实数分别为m n ,, 则A B ,间的距离是 .(用含m n ,的式子表示)11. 边长为5cm 的菱形,一条对角线长是6cm ,则另一条对角线的长是 . 12.写出满足14<a <15的无理数a 的两个值为 . 13. 如图,有一圆柱体,它的高为20cm ,底面半径为7cm .在圆柱的下底面A 点处有一个蜘蛛,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A 点相对的B 点处的苍蝇,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是 cm(结果用带根号和π的式子表示).BFEDCBA2题2214. 直线y kx b =+经过点(20)A -,和y 轴正半轴上的一点B ,如果ABO △(O 为坐标原点)的面积为2,则b 的值为 .15. 若等腰梯形ABCD 的上、下底之和为4,并且两条对角线所夹锐角为60,则该等腰梯形的面积为 (结果保留根号的形式).三、解答题(本大题8个小题,共75分) 16.(8分)(1.(2)解方程组:425x y x y -=⎧⎨+=⎩, . ①② 17.(9分)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ABC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C 的坐标为(41)-,.①把ABC △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得到对应的111A B C △,画出111A B C △的图形并写出点1C 的坐标; ②以原点O 为对称中心,再画出与111A B C △关于原点O 对称的222A B C △,并写出点2C 的坐标.30400.30户家庭的(2)根据上述数据,试估计该社区的月用水量;(3)由于我国水资源缺乏,许多城市常利用分段计费的办法引导人们节约用水,即规定每个家庭的月基本用水量为m (吨),家庭月用水量不超过m (吨)的部分按原价收费,超过m (吨)的部分加倍收费.你认为上述问题中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中哪一个量作为月基本用水量比较合理?简述理由. 22. (10分) 康乐公司在A B ,两地分别有同型号的机器17台和15台,现要运往甲地18台,乙地14台,从A B ,(1)如果从地运往甲地台,求完成以上调运所需总费用(元)与(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3(2)请你为康乐公司设计一种最佳调运方案,使总费用最少,并说明理由。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各组数是勾股数的是()A.1,,B.0.6,0.8,1C.3,4,5D.5,11,12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4B.=3C.4﹣=3D.3.已知点A(3,5)和点B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关于y轴对称,则点B的坐标是()A.(5,﹣3)B.(﹣3,5)C.(3,﹣5)D.(﹣3,﹣5)4.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是()A.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B.相等的角是对顶角C.同位角相等D.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补5.若m>n,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A.2m<3n B.2+m>2+n C.2﹣m>2﹣n D.<6.下列四组数值是二元一次方程2x﹣y=6的解的是()A.B.C.D.7.如图,直线l1∥l2,CD⊥AB于点D,∠1=50°,则∠BCD的度数为()A.50°B.45°C.40°D.30°8.某百货商场的女装专柜对上周女装的销售情况进行了统计,销售情况如下表所示:颜色黄色绿色白色紫色红色数量(件)10018022080550百货商场经理根据上周销售情况的统计表,决定本周多进一些红色的女装,可用来解释这一现象的统计知识是()A.方差B.平均数C.众数D.中位数9.点M(﹣1,a)和点N(﹣3,b)是一次函数y=﹣2x+m图象上的两点,则()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10.一次函数y=ax﹣a(a≠0)的大致图象是()A.B.C.D.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1.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2.若一次函数y=2x+b的图象经过点(1,﹣3),则b=.13.已知:如图,∠1=∠2=∠3=54°,则∠4的度数是.14.在Rt△ABC中,斜边BC=,则AB2+AC2+BC2的值为.三.解答题(共54分)15.计算:(1)+|2﹣|﹣(π+2021)0;(2)(3+)2+(1+)(1﹣).16.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1);(2).17.如图AB∥CD,∠B=62°,EG平分∠BED,EG⊥EF,求∠CEF的度数.18.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OC的顶点坐标分别是A(﹣2,2)、C (3,3).(1)作出△AOC关于x轴对称的△DOE,其中点A的对应点是D,点C的对应点是E,并直接写出D和E的坐标;(2)若P为x轴上一点,若OP=OA,求点P的坐标.19.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积极响应校团委号召,每位同学都向学校对口帮扶的贫困地区捐赠了图书.全班捐书情况如图,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1)该班共有名学生;(2)本次捐赠图书册数的中位数为册,众数为册;(3)该校八年级共有320名学生,估计该校八年级学生本次捐赠图书为7册的学生人数.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1:y=﹣x+3与x轴交于点A,点P(a,4)在直线l1上,过点P的直线l2交x轴于点B(﹣3,0).(1)求△P AB的面积;(2)求直线l2的解析式:(3)以P A为腰作等腰直角△QP A,请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点Q的坐标.B卷四、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1.若实数x、y满足:y=++,则xy=.22.的整数部分为a,的小数部分为b,那么(b+2)2﹣a的值是.23.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满足x+y<1,则a的取值范围为.24.如图,长方形ABCD中,AD=4,AB=3,点P是AB上一点,AP=1,点E是BC上一动点,连接PE,将△BPE沿PE折叠,使点B落在B',连接DB',则PB'+DB'的最小值是.25.已知:k为正数,直线l1:y=kx+k﹣1与直线l2:y=(k+1)x+k及x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S k,则S2=,S1+S2+S3+…+S2020的值为.五、解答题(共30分)26.学校准备租用一批汽车,现有甲、乙两种大客车,甲种客车每辆载客量45人,乙种客车每辆载客量30人.已知1辆甲种客车和3辆乙种客车共需租金1240元,3辆甲种客车和2辆乙种客车共需租金1760元.(1)求1辆甲种客车和1辆乙种客车的租金分别是多少元?(2)学校计划租用甲、乙两种客车共8辆,送330名师生集体外出活动,最节省的租车费用是多少?27.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直线l过点C且与AB平行,点D是直线l上不与点C重合的一点,连接线段DB,并将射线DB绕点D顺时针转动60°,与直线AC交于点E(即∠BDE=60°).(1)如图1,点E在AC的延长线上时,求证:DE=DB;(2)如图2,AB=2,CD=4,依题意补全图2,试求出DE的长.(3)当点D在点C右侧时,直接写出线段CE、BC和CD之间的数量关系.28.如图,直线y=kx+2(k<0)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1)如图1,点P(﹣1,3)在直线y=kx+2(k<0)上,求点A、B坐标;(2)在(1)的条件下,如图2,点A'是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点Q是第二象限内一点,连结AQ、PQ、QA'和P A',如果△PQA'和△AA'Q面积相等,且∠P AQ=∠AP A',求点Q的坐标;(3)如图3,点C和点D是该直线在第一象限内的两点,点C在点D左侧,且两点的横坐标之差为1,且CD=k+2,作CE⊥x轴,垂足为点E,连结DE,若∠OAB=2∠DEB,求k的值.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各组数是勾股数的是()A.1,,B.0.6,0.8,1C.3,4,5D.5,11,12【分析】三个正整数,其中两个较小的数的平方和等于最大的数的平方,则这三个数就是勾股数,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A、、不是正整数,不是勾股数,此选项不合题意;B、0.6、0.8不是正整数,不是勾股数,此选项不合题意;C、是勾股数,因为32+42=52,此选项符合题意;D、不是勾股数,因为112+52≠122,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4B.=3C.4﹣=3D.【分析】根据各个选项中的式子,可以计算出正确的结果,从而可以判断哪个选项中的式子是正确的.【解答】解:=2,故选项A错误;=2,故选项B错误;4﹣=3,故选项C错误;×=,故选项D正确;故选:D.3.已知点A(3,5)和点B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关于y轴对称,则点B的坐标是()A.(5,﹣3)B.(﹣3,5)C.(3,﹣5)D.(﹣3,﹣5)【分析】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得坐标特点直接得到答案.【解答】解:∵点A(3,5)与点B关于y轴对称,∴B点坐标为(﹣3,5).故选:B.4.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是()A.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B.相等的角是对顶角C.同位角相等D.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补【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判断解答即可.【解答】解:A、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是真命题;B、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原命题是假命题;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原命题是假命题;D、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原命题是假命题;故选:A.5.若m>n,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A.2m<3n B.2+m>2+n C.2﹣m>2﹣n D.<【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解答.【解答】解:A、若m=3,n=﹣2,则2m>3n,故不符合题意.B、若m>n,则2+m>2+n,故符合题意.C、若m>n,则2﹣m<2﹣n,故不符合题意.D、若m>n,则>,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6.下列四组数值是二元一次方程2x﹣y=6的解的是()A.B.C.D.【分析】把各项中x与y的值代入方程检验即可.【解答】解:A、把代入方程得:左边=2﹣5=﹣3,右边=6,∵左边≠右边,∴不是方程的解,不符合题意;B、把代入方程得:左边=8﹣2=6,右边=6,∵左边=右边,∴是方程的解,符合题意;C、把代入方程得:左边=4﹣4=0,右边=6,∵左边≠右边,∴不是方程的解,不符合题意;D、把代入方程得:左边=4﹣3=1,右边=6,∵左边≠右边,∴不是方程的解,不符合题意.故选:B.7.如图,直线l1∥l2,CD⊥AB于点D,∠1=50°,则∠BCD的度数为()A.50°B.45°C.40°D.30°【分析】先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可求得∠ABC的度数,然后在直角三角形CBD中可求得∠BCD的度数.【解答】解:∵l1∥l2,∴∠1=∠ABC=50°.∵CD⊥AB于点D,∴∠CDB=90°.∴∠BCD+∠DBC=90°,即∠BCD+50°=90°.∴∠BCD=40°.故选:C.8.某百货商场的女装专柜对上周女装的销售情况进行了统计,销售情况如下表所示:颜色黄色绿色白色紫色红色数量(件)10018022080550百货商场经理根据上周销售情况的统计表,决定本周多进一些红色的女装,可用来解释这一现象的统计知识是()A.方差B.平均数C.众数D.中位数【分析】百货商场经理最值得关注的应该是爱买哪种颜色女装的人数最多,即众数.【解答】解:由于销售最多的颜色为红色,且远远多于其他颜色,所以选择多进红色女装主要根据众数.故选:C.9.点M(﹣1,a)和点N(﹣3,b)是一次函数y=﹣2x+m图象上的两点,则()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分析】直接利用一次函数增减性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y=﹣2x+m,k=﹣2<0,故y随x的增大而减小,∵﹣1>﹣3,∴a<b,故选:C.10.一次函数y=ax﹣a(a≠0)的大致图象是()A.B.C.D.【分析】因为a的符号不确定,故应分两种情况讨论,再找出符合任一条件的函数图象即可.【解答】解:分两种情况:(1)当a>0时,一次函数y=ax﹣a经过第一、三、四象限,选项A符合;(2)当a<0时,一次函数y=ax﹣a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无选项符合.故选:A.二.填空题(共4小题)11.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1.【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1≥0,解得x≥1.故答案为x≥1.12.若一次函数y=2x+b的图象经过点(1,﹣3),则b=﹣5.【分析】直接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得出答案.【解答】解:∵一次函数y=2x+b的图象经过点(1,﹣3),∴﹣3=2+b,解得:b=﹣5.故答案为:﹣5.13.已知:如图,∠1=∠2=∠3=54°,则∠4的度数是126°.【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l1∥l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1=∠2=∠3=54°,∵∠1=∠5,∴∠5=∠2,∴l1∥l2,∴∠6=∠3,∴∠4=180°﹣∠6=180°﹣54°=126°,故答案为:126°.14.在Rt△ABC中,斜边BC=,则AB2+AC2+BC2的值为10.【分析】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2+AC2=BC2=5,即可求解.【解答】解:∵在Rt△ABC中,斜边BC=,∴AB2+AC2=BC2=5,∴AB2+AC2+BC2=5+5=10,故答案为10.三.解答题(共5小题)15.计算:(1)+|2﹣|﹣(π+2021)0;(2)(3+)2+(1+)(1﹣).【分析】(1)根据绝对值、零指数幂和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可以解答本题;(2)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1)+|2﹣|﹣(π+2021)0=3+2﹣1=2+1;(2)(3+)2+(1+)(1﹣)=9+6+2+(1﹣2)=9+6+2+(﹣1)=10+6.16.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1);(2).【分析】(1)根据加减消元法可以解答本题;(2)根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1),①+②×2,得5x=15,解得x=3,将x=3代入①,得y=2,故原方程组的解是;(2),由不等式①,得x>4,由不等式②,得x≤6,故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4<x≤6.17.如图AB∥CD,∠B=62°,EG平分∠BED,EG⊥EF,求∠CEF的度数.【分析】求出∠DEG,证明∠DEG+∠CEF=90°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AB∥CD,∠B=62°,∴∠BED=∠B=62°,∵EG平分∠BED,∴∠DEG=∠BED=31°,∵EG⊥EF,∴∠FEG=90°,∴∠DEG+∠CEF=90°,∴∠CEF=90°﹣∠DEG=90°﹣31°=59°.18.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OC的顶点坐标分别是A(﹣2,2)、C (3,3).(1)作出△AOC关于x轴对称的△DOE,其中点A的对应点是D,点C的对应点是E,并直接写出D和E的坐标;(2)若P为x轴上一点,若OP=OA,求点P的坐标.【分析】(1)分别作出A,C的对应点D,E即可.(2)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A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如图,△ODE即为所求作.D(﹣2,﹣2),E(3,﹣3).(2)∵A(﹣2,2),∴OA==2,∵OA=OP=2,点P在x轴上,∴P(2,0)或(﹣2,0).19.2020年为“扶贫攻坚”决胜之年.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积极响应校团委号召,每位同学都向学校对口帮扶的贫困地区捐赠了图书.全班捐书情况如图,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1)该班共有40名学生;(2)本次捐赠图书册数的中位数为7册,众数为8册;(3)该校八年级共有320名学生,估计该校八年级学生本次捐赠图书为7册的学生人数.【分析】(1)由捐书7册的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可得总人数;(2)先用总人数乘以捐书4册和8册对应的百分比求出其人数,再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求解即可;(3)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捐书7册人数所占百分比即可.【解答】解:(1)该班学生总人数为12÷30%=40(人),故答案为:40;(2)捐书4册的人数为40×10%=4(人),捐书8册的人数为40×35%=14(人),∵中位数是第20、21个数据的平均数,而第20、21个数据均为7册,∴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7册,∵数据8出现的次数最多,有14个,∴众数为8册,故答案为:7、8;(3)估计该校八年级学生本次捐赠图书为7册的学生人数320×30%=96(人).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1:y=﹣x+3与x轴交于点A,点P(a,4)在直线l1上,过点P的直线l2交x轴于点B(﹣3,0).(1)求△P AB的面积;(2)求直线l2的解析式:(3)以P A为腰作等腰直角△QP A,请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点Q的坐标.【分析】(1)利用解析式y=﹣x+3确定A(3,0),再把P(a,4)代入y=﹣x+3求出a得到P(﹣1,4),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P AB的面积;(2)利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l2的解析式;(3)讨论:当P为直角顶点,则PQ⊥P A,PQ=P A=4,利用两直线垂直,一次项系数互为负倒数可设PQ的解析式为y=x+b,再把把P点坐标代入求出b得到PQ的解析式为y=x+5,设Q(x,x+5),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到(x+1)2+(x+5﹣4)2=(4)2,解方程得到此时Q点的坐标;当A为直角顶点时利用同样的方法确定Q点的坐标.【解答】解:(1)当y=0时,﹣x+3=0,解得x=3,则A(3,0),把P(a,4)代入y=﹣x+3得﹣a+3=4,解得a=﹣1,∴P(﹣1,4),∵B(﹣3,0),∴△P AB的面积=×(3+3)×4=12;(2)设直线l2的解析式为y=kx+b,把B(﹣3,0),P(﹣1,4)分别代入得,解得,∴直线l2的解析式为y=2x+6:(3)当P为直角顶点,则PQ⊥P A,PQ=P A==4,∵P A的解析式为y=﹣x+3,∴PQ的解析式为y=x+b,把P(﹣1,4)代入得﹣1+b=4,解得b=5,∴PQ的解析式为y=x+5,设Q(x,x+5),∴(x+1)2+(x+5﹣4)2=(4)2,解得x1=﹣5,x2=3,此时Q点的坐标为(﹣5,0)或(3,0);当A为直角顶点,则AQ⊥AP,AQ=P A=4,∵P A的解析式为y=﹣x+3,∴PQ的解析式为y=x+m,把A(3,0)代入得3+m=0,解得m=﹣3,∴AQ的解析式为y=x﹣3,设Q(x,x﹣3),∴(x﹣3)2+(x﹣3)2=(4)2,解得x1=﹣1,x2=7,此时Q点的坐标为(﹣1,﹣4)或(7,4);综上所述,Q点的坐标为(﹣5,0)或(3,0)或(﹣1,﹣4)或(7,4).一.填空题(共5小题)21.若实数x、y满足:y=++,则xy=2.【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求出x的值,进而求出y,计算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x﹣4≥0,4﹣x≥0,解得,x=4,则y=,∴xy=4×=2,故答案为:2.22.的整数部分为a,的小数部分为b,那么(b+2)2﹣a的值是11﹣2.【分析】求出a、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因为3<<4,的整数部分为a,的小数部分为b,所以a=3,b=﹣3,所以(b+2)2﹣a=(﹣3+2)2﹣3=14﹣2﹣3=11﹣2,故答案为:11﹣2.23.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满足x+y<1,则a的取值范围为a <﹣4.【分析】将方程两个方程相加可得3x+3y=7+a,由x+y<1知3x+3y<3,据此可得7+a <3,解之即可.【解答】解:,①+②,得:3x+3y=7+a,∵x+y<1,∴3x+3y<3,则7+a<3,解得a<﹣4,故答案为:a<﹣4.24.如图,长方形ABCD中,AD=4,AB=3,点P是AB上一点,AP=1,点E是BC上一动点,连接PE,将△BPE沿PE折叠,使点B落在B',连接DB',则PB'+DB'的最小值是.【分析】连接DP.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P,根据DB′+PB'≥DP,由此可得结论.【解答】解:如图,连接DP.∵四边形ABCD是矩形,∴∠A=90°,∵AP=1,AD=4,∴DP===,∵PB'+DB′≥DP,∴PB'+DB′≥,∴PB'+DB′的最小值为.25.已知:k为正数,直线l1:y=kx+k﹣1与直线l2:y=(k+1)x+k及x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S k,则S2=,S1+S2+S3+…+S2020的值为.【分析】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直线l1、l2与x轴的交点坐标,联立两函数解析式成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可求出两直线的交点坐标,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出S k=S k=(﹣),将其代入S1+S2+S3+…+S2020中即可求出结论.【解答】解:当y=0时,有kx+k﹣1=0,解得:x=,∴直线l1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0);当y=0时,有(k+1)x+k=0,解得:x=﹣,∴直线l2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0).联立两直线解析式成方程组,,解得:,∴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为(﹣1,﹣1).∴S k=×|﹣﹣|×|﹣1|==(﹣),∴S2=(﹣)=×(﹣)=,∴S1+S2+S3+…+S2020=×(1﹣)+×(﹣)+×(﹣)+…+×(﹣),=×(1﹣+﹣+﹣+…+﹣),=×(1﹣),=×,=.故答案为:,.二.解答题(共3小题)26.学校准备租用一批汽车,现有甲、乙两种大客车,甲种客车每辆载客量45人,乙种客车每辆载客量30人.已知1辆甲种客车和3辆乙种客车共需租金1240元,3辆甲种客车和2辆乙种客车共需租金1760元.(1)求1辆甲种客车和1辆乙种客车的租金分别是多少元?(2)学校计划租用甲、乙两种客车共8辆,送330名师生集体外出活动,最节省的租车费用是多少?【分析】(1)可设1辆甲种客车的租金是x元,1辆乙种客车的租金是y元,根据等量关系:①1辆甲种客车和3辆乙种客车共需租金1240元,②3辆甲种客车和2辆乙种客车共需租金1760元,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2)由于求最节省的租车费用,可知租用甲种客车6辆,租用乙客车2辆,进而求解即可.【解答】解:(1)设1辆甲种客车的租金是x元,1辆乙种客车的租金是y元,依题意有,解得.故1辆甲种客车的租金是400元,1辆乙种客车的租金是280元;(2)方法1:租用甲种客车6辆,租用乙客车2辆是最节省的租车费用,400×6+280×2=2400+560=2960(元).方法2:设租用甲种客车x辆,依题意有45x+30(8﹣x)≥330,解得x≥6,租用甲种客车6辆,租用乙客车2辆的租车费用为:400×6+280×2=2400+560=2960(元);租用甲种客车7辆,租用乙客车1辆的租车费用为:400×7+280=2800+280=3080(元);2960<3080,故最节省的租车费用是2960元.27.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直线l过点C且与AB平行,点D是直线l上不与点C重合的一点,连接线段DB,并将射线DB绕点D顺时针转动60°,与直线AC交于点E(即∠BDE=60°).(1)如图1,点E在AC的延长线上时,求证:DE=DB;(2)如图2,AB=2,CD=4,依题意补全图2,试求出DE的长.(3)当点D在点C右侧时,直接写出线段CE、BC和CD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析】(1)过点D作DF∥AC,交CB的延长线于点F,证明△CDF为等边三角形,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DF=60°,CD=DF,证明△CDE≌△FDB(ASA),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DE=DB;(2)分两种情况:当点D在点C的右侧时,当点D在点C左侧时,作DF∥BC,交CA 的延长线于点F,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可得出答案;(3)分两种情况:当点E在AC的延长线上时,当点E在线段AC上时,过点D作DF ∥AC,交CB于点F,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过点D作DF∥AC,交CB的延长线于点F,∵AB∥直线l,DF∥AC,∴∠ABC=∠BCD=60°,∠ACB=∠CFD=60°,∴△CDF为等边三角形,∴∠CDF=60°,CD=DF,∵∠BDE=60°,∴∠BDF=∠EDC,又∵∠BFD=∠ECD=60°,CD=DF,∴△CDE≌△FDB(ASA),∴DE=DB;(2)∵∠ADE<∠BDE,∴∠ADE不可能是直角,当点D在点C的右侧时,在四边形BCED中,∠BCE=120°,∠BDE=60°,∴∠CBD=90°,在Rt△BCD中,BC=2,CD=4,∴BD===2,由(1)可知DE=BD=2,当点D在点C左侧时,作DF∥BC,交CA的延长线于点F,∵AB∥直线l,DF∥BC,∴∠BAC=∠DCF=60°,∠BCA=∠DFC=60°,∴△CDF为等边三角形,∴∠CDF=60°,CD=DF=CF,∵∠BDE=60°,∴∠BDC=∠EDF,又∵∠DFE=∠DCB=120°,CD=DF,∴△BDC≌△EDF(ASA),∴EF=BC=2,∵CD=CF=4,∴AE=CE﹣AC=EF+CF﹣AC=4,在Rt△ACD中,AD==2,在Rt△ADE中,DE==2.综合以上可得,DE=2或2.(3)①如图3,当点E在AC的延长线上时,过点D作DF∥AC,交CB的延长线于点F,由(1)可知△CDE≌△FDB,∴CE=BF,CD=DF,∴CD=BC+BF=BC+CE;②如图4,当点E在线段AC上时,过点D作DF∥AC,交CB于点F,由(1)可知△CDE≌△FDB,∴CD=DF,CE=BF,∴CD=CF=BC﹣BF=BC﹣CE.28.如图,直线y=kx+2(k<0)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1)如图1,点P(﹣1,3)在直线y=kx+2(k<0)上,求点A、B坐标;(2)在(1)的条件下,如图2,点A'是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点Q是第二象限内一点,连结AQ、PQ、QA'和P A',如果△PQA'和△AA'Q面积相等,且∠P AQ=∠AP A',求点Q的坐标;(3)如图3,点C和点D是该直线在第一象限内的两点,点C在点D左侧,且两点的横坐标之差为1,且CD=k+2,作CE⊥x轴,垂足为点E,连结DE,若∠OAB=2∠DEB,求k的值.【分析】(1)由直线y=kx+2(k<0),当x=0时,y=2,得A(0,2),把点P(﹣1,3)代入y=kx+2(k<0)得k=﹣1,则y=﹣x+2,当y=0时,x=2,则B(2,0);(2)过点A'作A'Q∥AB,设AQ与A'P交点为M,延长QP交y轴于点N,先证△PQA'≌△AA'Q(SAS),得∠PQA'=∠AA'Q,PQ=AA',再由得出的性质得PQ=AA'=4,然后证∠QNO=90°,即可解决问题;(3)过D作DF⊥CE于F,先证CE=CD=k+2,再求出点C(1,k+2),D(2,2k+2),则DF=1,CF=﹣k,CE=k+2,然后在Rt△CDF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解答】解:(1)当x=0时,y=2,∴A(0,2),把点P(﹣1,3)代入直线y=kx+2(k<0)得:﹣k+2=3,解得:k=﹣1,∴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2,当y=0时,﹣x+2=0,解得:x=2,∴B(2,0);(2)过点A'作A'Q∥AB,设AQ与A'P交点为M,延长QP交y轴于点N,如图2所示:∵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且QA'为公共底边,∴△PQA'和△AA'Q面积相等,∵∠P AQ=∠AP A',∴MA=MP,∵A'Q∥AB,∴∠P AQ=∠AQA',∠AP A'=∠P A'Q,∴∠AQA'=∠P A'Q,∴A'M=QM,∴AQ=A'P,∴△PQA'≌△AA'Q(SAS),∴∠PQA'=∠AA'Q,PQ=AA',∵点A'是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A(0,2),∴A'(0,﹣2),∴PQ=AA'=2+2=4,由(1)可知OA=OB,∴∠BAO=45°,∵A'Q∥AP,∴∠PQA'=∠AA'Q=45°,∴∠QNO=90°,∴QN⊥y轴,∵P(﹣1,3),∴PN=1,ON=3,∴QN=PQ+PN=5,∴Q(﹣5,3);(3)过D作DF⊥CE于F,如图3所示:∵∠CEB=90°,∴∠CED=90°﹣∠DEB,∵CE∥OA,∴∠OAB=∠ECD,∵∠OAB=2∠DEB,∴∠ECD=2∠DEB,∴∠CDE=180°﹣∠ECD﹣∠CED=180°﹣2∠DEB﹣(90°﹣∠DEB)=90°﹣∠DEB,∴∠CDE=∠CED,∴CE=CD=k+2,∵点C在直线y=kx+2上,∴当y=k+2时,有k+2=kx+2,∴x=1,∴点C(1,k+2),D(2,2k+2),∴DF=1,CF=﹣k,CE=k+2,在Rt△CDF中,由勾股定理得:CF2+DF2=CD2,∴CF2+DF2=CE2,即(﹣k)2+12=(k+2)2,解得:k=﹣.。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单元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册单元试卷第一章 勾股定理一、选择题1.以下列各组数据为三角形三边,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4cm ,8cm ,7cm (B ) 2cm ,2cm ,2cm (C ) 2cm ,2cm ,4cm (D )13cm ,12 cm ,5 cm2.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5cm ,20cm ,25cm ,则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为( ) (A )12cm (B )10cm (C )12.5cm (D )10.5cm3.Rt ∆ABC 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BC 的第三边,则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 (A )25 (B )7 (C )12 (D )25或74.有长度为9cm ,12cm ,15cm ,36cm ,39cm 的五根木棒,可搭成(首尾连接)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5.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扩大相同的倍数后,得到的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以上结论都不对 6.在△ABC 中,AB =12cm , AC =9cm ,BC =15cm ,下列关系成立的是( ) (A )B C A ∠+∠>∠ (B )B C A ∠+∠=∠ (C )B C A ∠+∠<∠ (D )以上都不对7.小刚准备测量河水的深度,他把一根竹竿插到离岸边1.5m 远的水底,竹竿高出水面0.5m ,把竹竿的顶端拉向岸边,竿顶和岸边的水平刚好相齐,河水的深度为( )(A )2m (B )2.5cm (C )2.25m (D )3m 8.若一个三角形三边满足ab c b a 2)(22=-+,则这个三角形是(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直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以上结论都不对 9.一架250cm 的梯子斜靠在墙上,这时梯足与墙的终端距离为70cm ,如果梯子顶端沿墙下滑40cm ,那么梯足将向外滑动( ) (A )150cm(B )90cm(C )80cm(D )40cm10.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12+n 、n n 222+、1222++n n (n 为自然数),则此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直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以上结论都不对二、填空题11.写四组勾股数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三个连续的偶数,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____。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3.1 确定位置》同步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北师大新版八年级上学期《3.1 确定位置》同步练习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1.小明乘坐一艘游船出海游玩,游船上的雷达扫描探测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圆之间距离是1km(小圆半径是1km),若小艇C在游船的正南方2km,则下列关于小艇A、B的位置描述,正确的是()A.小艇A在游船的北偏东60°,且距游船3kmB.游船在的小艇A北萄东60°,且距游船3kmC.小艇B在游船的北偏西30°,且距游船2kmD.小艇B在小艇C的北偏西30°,且距游船2km2.如图,围棋棋盘放在某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黑棋(甲)的坐标为(﹣2,2)黑棋(乙)的坐标为(﹣1,﹣2),则白棋(甲)的坐标是()A.(2,2)B.(0,1)C.(2,﹣1)D.(2,1)3.中国象棋是中华名族的文化瑰宝,它源远流长,趣味性强,成为极其广泛的棋艺活动.如图,若在象棋盘上建立直角坐标系,使“帅”位于点(﹣1,﹣2),“马”位于点(3,﹣2),则“兵”位于点()A.(﹣1,1)B.(﹣2,﹣1)C.(﹣3,1)D.(﹣2,1)4.如图,已知棋子“车”的坐标为(﹣2,1),棋子“马”的坐标为(3,﹣1),则棋子“炮”的坐标为()A.(1,1)B.(2,1)C.(2,2)D.(3,1)5.北京市为了全民健身,举办“健步走“活动,活动场地位于奥林匹克公园(路线:森林公园→玲珑塔→国家体育场→水立方)如图,体育局的工作人员在奥林匹克公园设计图上标记玲珑塔的坐标为(﹣1,0),森林公园的坐标为(﹣2,3),则终点水立方的坐标是()A.(﹣2,﹣3)B.(﹣2,3)C.(﹣3,﹣2)D.(﹣3,﹣1)6.如图是丁丁画的一张脸的示意图,如果用(1,3)表示靠左边的眼睛,用(3,3)表示靠右边的眼睛,那么嘴的位置可以表示成()A.(2,1)B.(1,2)C.(1,1)D.(3,1)7.雷达二维平面定位的主要原理是:测量目标的两个信息﹣距离和角度,目标的表示方法为(m,α),其中,m表示目标与探测器的距离;α表示以正东为始边,逆时针旋转后的角度.如图,雷达探测器显示在点A,B,C处有目标出现,其中,目标A的位置表示为A(5,30°),目标C的位置表示为C(3,300°).用这种方法表示目标B的位置,正确的是()A.(﹣4,150°)B.(4,150°)C.(﹣2,150°)D.(2,150°)8.小刚从学校出发往东走500m是一家书店,继续往东走1000m,再向南走1000m 即可到家,若选书店所在的位置为原点,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定一个单位长度代表1m长,若以点A表示小刚家的位置,则点A的坐标是()A.(1500,﹣1000)B.(1500,1000)C.(1000,﹣1000)D.(﹣1000,1000)9.如图,表示甲、乙、丙三人在排练厅所站的3块地砖.若甲、乙所站的地砖分别记为(2,2),(4,3),则丙所站的地砖记为()A.(5,6)B.(6,5)C.(7,6)D.(7,5)10.如图,象棋盘上,若“将”位于点(1,﹣1),“车”位于点(﹣3,﹣1),则“马”位于点()A.(3,2)B.(2,3)C.(4,2)D.(2,4)11.如图是天安门广场周围的景点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若表示“王府井”的点的坐标为(4,1),表示“人民大会堂”的点的坐标为(0,﹣1),则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A.(0,0)B.(﹣1,0)C.(1,0)D.(1,1)12.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益智游戏,如图,若表示棋子“馬”和“車”的点的坐标分别为(3,2),(﹣3,0),则表示棋子“炮”的点的坐标为()A.(1,2)B.(0,2)C.(2,1)D.(2,0)13.小明为画一个零件的轴截面,以该轴截面底边所在的直线为x轴,对称轴为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若坐标轴的单位长度取1mm,则图中转折点P的坐标表示正确的是()A.(5,30)B.(8,10)C.(9,10)D.(10,10)14.如图是在方格纸上画出的小旗图案,若用(0,0)表示点A,(0,4)表示点B,那么点C的位置可表示为()A.(0,3)B.(3,2)C.(2,3)D.(3,0)15.如图,若在象棋棋盘上建立直角坐标系,使“帥”位于点(﹣1,﹣2),“馬”位于点(2,﹣2),则“兵”位于点()A.(﹣1,﹣2)B.(﹣2,﹣1)C.(﹣3,1)D.(1,﹣2)16.初三(1)班的座位表如图所示,如果如图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且“过道也占一个位置”,例如小王所对应的坐标为(3,2),小芳的为(5,1),小明的为(10,2),那么小李所对应的坐标是()A.(6,3)B.(6,4)C.(7,4)D.(8,4)17.小米家位于公园的正东100米处,从小米家出发向北走250米就到小华家,若选取小华家为原点,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正方向建议平面直角坐标系,则公园的坐标是()A.(﹣250,﹣100)B.(100,250)C.(﹣100,﹣250)D.(250,100)18.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益智游戏.如图,是一局象棋残局,已知表示棋子“馬”和“車”的点的坐标分别为(4,3),(﹣2,1),则表示棋子“炮”的点的坐标为()A.(﹣3,3)B.(0,3)C.(3,2)D.(1,3)19.如图,在围棋盘上有三枚棋子,如果黑棋①的位置用有序数对(0,﹣1)表示,黑棋②的位置用有序数对(﹣3,0)表示,则白棋③的位置可用有序数对()表示.A.(﹣2,4)B.(2,﹣4)C.(4,﹣2)D.(﹣4,2)20.如图,点A在观测点北偏东30°方向,且与观测点的距离为8千米,将点A 的位置记作A(8,30°).用同样的方法将点B,点C的位置分别记作B(8,60°),C(4,60°),则观测点的位置应在()A.点O1B.点O2C.点O3D.点O421.如图是轰炸机机群的一个飞行队形,如果最后两架轰炸机的平面坐标分别为A(﹣2,1)和B(﹣2,﹣3),那么第一架轰炸机C的平面坐标是()A.(2,﹣1)B.(4,﹣2)C.(4,2)D.(2,0)22.如图是中国象棋的一盘残局,如果用(2,﹣3)表示“帅”的位置,用(6,4)表示的“炮”位置,那么“将”的位置应表示为()A.(6,4)B.(4,6)C.(1,6)D.(6,1)23.如图,小明从点O出发,先向西走40米,再向南走30米到达点M,如果点M的位置用(﹣40,﹣30)表示,那么(﹣10,20)表示的位置是()A.点A B.点B C.点C D.点D24.从学校向东走600米,再向南走500米到小伟家;从学校向南走500米,再向西走300米到小亮家,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小亮家在小伟家的正东600米处B.小亮家在小伟家的正南500米处C.小亮家在小伟家的正西900米处D.小亮家在小伟家的正北600米处25.如图是在方格纸上画出的小旗图案,若用(0,0)表示A点,(0,4)表示B点,那么C点的位置可表示为()A.(0,3)B.(2,3)C.(3,2)D.(3,0)二.填空题(共14小题)26.小聪出校门向东走100米,再向北走120米到达阳光文具店,若以学校校门所在的位置为原点,分别以向东、向北方向为x轴、y轴正方向,1个单位长度代表1米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阳光文具店的坐标是.27.中国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它难易适中,趣味性强,变化丰富细腻,棋盘棋子文字都体现了中国文化,如图,已知所在位置的坐标为(﹣3,2),所在位置的坐标为(﹣1,0),在中国象棋的规则中,“马走日,象(相)飞田”,若下一步移动,则下一步可能走到的位置的坐标为.28.象棋是一项益智游戏,如图,已知表示棋子“車”的点的坐标为(﹣2,1),棋子“炮”的点的坐标为(1,3),则表示棋子“馬”的点的坐标为.29.如图,若在象棋盘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使“帥”的坐标为(﹣1,﹣2),“馬”的坐标为(2,﹣2),则“兵”的坐标为.30.中国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它难易适中,趣味性强,变化丰富细腻,棋盘棋子文字都体现了中国文化,如图,如果士所在位置的坐标为(﹣1,﹣2),相所在位置的坐标为(2,﹣2),那么将棋子炮右移一格后的位置的坐标为.31.如图,若棋盘中表示“帥”的点可以用(0,1)表示,表示“卒“的点可以用(2,2)表示,则表示“馬”的点用坐标表示为.32.如图,若小红的位置可以用坐标(﹣7,﹣4)表示,小明的位置可以用坐标(﹣5,﹣8)表示,则小亮的位置可以用坐标表示为.33.在如图的方格纸上,若用(﹣1,1)表示点A的位置,(0,3)表示点B的位置,那么点C的位置可表示为.34.如图是城市中某区域的示意图,小聪同学从点O出发,先向西走100米,再向南走200米到达学校,如果学校的位置用(﹣100,﹣200)表示,那么(300,200)表示的地点是.35.五子棋的比赛规则是一人执黑子,一人执白子,两人轮流出棋,每次放一个棋子在棋盘的格点处,只要有同色的五个棋子先连成一条线(横、竖、斜均可)就获得胜利.如图是两人正在玩的一盘棋,若白棋A所在点的坐标是(﹣2,2),黑棋B所在点的坐标是(0,4),现在轮到黑棋走,黑棋放到点C的位置就获得胜利,点C的坐标是.36.如图所示的象棋盘上,若“士”的坐标是(﹣2,﹣2),“相”的坐标是(3,2),则“炮”的坐标是.37.如图,已知棋子“车”的坐标为(﹣2,﹣1),棋子“马”的坐标为(1,﹣1),则棋子“炮”的坐标为.38.如图,把“QQ”笑脸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左眼A的坐标是(﹣2,3),嘴唇C点的坐标为(﹣1、1),则此“QQ”笑脸右眼B的坐标.39.如图是一个围棋棋盘(局部),把这个围棋棋盘放置在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白棋①的坐标是(﹣2,﹣1),白棋③的坐标是(﹣1,﹣3),则黑棋②的坐标是.三.解答题(共11小题)40.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若游乐场的坐标为(3,2),宠物店的坐标为(﹣1,﹣2),解答以下问题(1)请在图中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写出汽车站的坐标;(2)若消防站的坐标为(3,﹣1),请在坐标系中标出消防站的位置.41.如图,是小明家和学校所在地的简单地图,已知OA=2km,OB=3.5km,OP=4km,点C为OP的中点,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距小明家距离相同的地方是哪个?(2)请用方向与距离描述学校、商场、停车场相对于小明家的位置.42.如图是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已知旗杆的位置是(﹣2,3),实验室的位置是(1,4).(1)根据所给条件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用坐标表示食堂、图书馆的位置;(2)已知办公楼的位置是(﹣2,1),教学楼的位置是(2,2),在图中标出办公楼和教学楼的位置;(3)如果一个单位长度表示30米,请求出宿舍楼到教学楼的实际距离.43.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已知学校位置坐标为A(1,2).(1)请在图中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2)写出图书馆B位置的坐标是.44.请你在图中建立直角坐标系,使汽车站的坐标是(3,1),并用坐标说明儿童公园、医院、李明家、水果店、宠物店和学校的位置.45.如图,已知火车站的坐标为(2,2),文化宫的坐标为(﹣1,3).(1)请你根据题目条件,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写出体育场、市场、超市的坐标;46.如图,这是某城市部分简图,请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分别写出各地的坐标.47.阅读材料:象棋在中国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如图是中国象棋棋盘的一半,棋子“马”走的规则是沿“日”形的对角线走.(1)若点A位于点(﹣4,4),点B位于点(3,1),则“帅”所在点的坐标为;“马”所在点的坐标为;“兵”所在点的坐标为.(2)若“马”的位置在点A,为了到达点B,请按“马”走的规则,在图上画出一种你认为合理的行走路线,并用坐标表示出来.48.这是一个动物园游览示意图,彤彤同学为了描述这个动物园图中每个景点位置建了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南门所在的点为坐标原点,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用坐标表示狮子、飞禽、两栖动物,马所在的点.,,,.(2)动物园又新来了一位朋友大象,若它所在点的坐标为(3,﹣2),请直接在图中标出大象所在的位置.(描出点,并写出大象二字)(3)若丽丽同学建了一个和彤彤不一样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在丽丽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下,飞禽所在的点的坐标是(﹣1,3)则此时坐标原点是所在的点,此时南门所在的点的坐标是.49.李老师到人民公园游玩,回到家后,他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了公园的景区地图,如图所示.可是他忘记了在图中标出原点和x轴、y轴.只知道游乐园D的坐标为(2,﹣2),(1)你能帮李老师在下图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出其他各景点的坐标吗?(2)若图中一个单位长度代表实际距离100米,请你求出其中某两点(已用字母标记)间的实际距离.50.如图是某市区几个旅游景点的示意图(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若光岳楼的坐标为(﹣3,1),请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用坐标表示下列景点的位置:金凤广场(,);动物园(,);湖心岛(,);山峡会馆(,).北师大新版八年级上学期《3.1 确定位置》同步练习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5小题)1.小明乘坐一艘游船出海游玩,游船上的雷达扫描探测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圆之间距离是1km(小圆半径是1km),若小艇C在游船的正南方2km,则下列关于小艇A、B的位置描述,正确的是()A.小艇A在游船的北偏东60°,且距游船3kmB.游船在的小艇A北萄东60°,且距游船3kmC.小艇B在游船的北偏西30°,且距游船2kmD.小艇B在小艇C的北偏西30°,且距游船2km【分析】利用方向角的表示方法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解答】解:小艇A在游船的北偏东30°,且距游船3km;小艇B在游船的北偏西60°,且距游船2km;游船在小艇的南偏西30°,且距游船3km;小艇B在小艇C的北偏西30°,且距游船2km.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是熟练掌握平面内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特征.理解方向角的表示方法.2.如图,围棋棋盘放在某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黑棋(甲)的坐标为(﹣2,2)黑棋(乙)的坐标为(﹣1,﹣2),则白棋(甲)的坐标是()A.(2,2)B.(0,1)C.(2,﹣1)D.(2,1)【分析】先利用已知两点的坐标画出直角坐标系,然后可写出白棋(甲)的坐标.【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建立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由坐标系知白棋(甲)的坐标是(2,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记住平面内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特征.3.中国象棋是中华名族的文化瑰宝,它源远流长,趣味性强,成为极其广泛的棋艺活动.如图,若在象棋盘上建立直角坐标系,使“帅”位于点(﹣1,﹣2),“马”位于点(3,﹣2),则“兵”位于点()A.(﹣1,1)B.(﹣2,﹣1)C.(﹣3,1)D.(﹣2,1)【分析】根据“帅”位于点(﹣1,﹣2),“马”位于点(3,﹣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结合坐标系可得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根据题意可建立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则“兵”位于点(﹣2,1),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得出原点的位置是解题关键.4.如图,已知棋子“车”的坐标为(﹣2,1),棋子“马”的坐标为(3,﹣1),则棋子“炮”的坐标为()A.(1,1)B.(2,1)C.(2,2)D.(3,1)【分析】先根据棋子“车”的坐标和棋子“马”的坐标,画出直角坐标系,然后写出棋子“炮”的坐标.【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则棋子“炮”的坐标为(2,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记住平面内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特征.5.北京市为了全民健身,举办“健步走“活动,活动场地位于奥林匹克公园(路线:森林公园→玲珑塔→国家体育场→水立方)如图,体育局的工作人员在奥林匹克公园设计图上标记玲珑塔的坐标为(﹣1,0),森林公园的坐标为(﹣2,3),则终点水立方的坐标是()A.(﹣2,﹣3)B.(﹣2,3)C.(﹣3,﹣2)D.(﹣3,﹣1)【分析】直接利用已知点坐标得出原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终点水立方的坐标是(﹣2,﹣3).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得出原点位置是解题关键.6.如图是丁丁画的一张脸的示意图,如果用(1,3)表示靠左边的眼睛,用(3,3)表示靠右边的眼睛,那么嘴的位置可以表示成()A.(2,1)B.(1,2)C.(1,1)D.(3,1)【分析】根据已知两点位置,建立符合条件的坐标系,从而确定其它点的位置.【解答】解:根据题意:用(1,3)表示左眼,用(3,3)表示右眼,可以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x轴为从下面数第一行向上为正方向,y轴为从左面数第一列向右为正方向.那么嘴的位置可以表示成(2,1).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先确定原点的位置,再求未知点的位置,或者直接利用坐标系中的移动法则“右加左减,上加下减”来确定坐标.7.雷达二维平面定位的主要原理是:测量目标的两个信息﹣距离和角度,目标的表示方法为(m,α),其中,m表示目标与探测器的距离;α表示以正东为始边,逆时针旋转后的角度.如图,雷达探测器显示在点A,B,C处有目标出现,其中,目标A的位置表示为A(5,30°),目标C的位置表示为C(3,300°).用这种方法表示目标B的位置,正确的是()A.(﹣4,150°)B.(4,150°)C.(﹣2,150°)D.(2,150°)【分析】根据点A、C的位置结合其表示方法,可得出相邻同心圆的半径差为1,结合点B在第四个圆上且在150°射线上,即可表示出点B.【解答】解:∵A(5,30°),C(3,300°),∴B(4,15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根据点A、C的坐标找出点B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8.小刚从学校出发往东走500m是一家书店,继续往东走1000m,再向南走1000m 即可到家,若选书店所在的位置为原点,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定一个单位长度代表1m长,若以点A表示小刚家的位置,则点A的坐标是()A.(1500,﹣1000)B.(1500,1000)C.(1000,﹣1000)D.(﹣1000,1000)【分析】由题意可知,小刚从学校出发往东走1500m,再向南走1000m即可到家,选书店所在的位置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即可小刚家的坐标.【解答】解:选书店所在的位置为原点,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y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所以书店的坐标是(0,0),小刚家的坐标是(1000,﹣1000),故选:C.【点评】主要考查了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和运用,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先确定原点的位置,再求未知点的位置.或者直接利用坐标系中的移动法则“右加左减,上加下减”来确定坐标.9.如图,表示甲、乙、丙三人在排练厅所站的3块地砖.若甲、乙所站的地砖分别记为(2,2),(4,3),则丙所站的地砖记为()A.(5,6)B.(6,5)C.(7,6)D.(7,5)【分析】直接利用甲、乙所站的地砖分别记为(2,2),(4,3),即可得出最后一个位置的坐标.【解答】解:∵甲、乙所站的地砖分别记为(2,2),(4,3),∴丙所站的地砖记为:(7,5).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应用已知点位置是解题关键.10.如图,象棋盘上,若“将”位于点(1,﹣1),“车”位于点(﹣3,﹣1),则“马”位于点()A.(3,2)B.(2,3)C.(4,2)D.(2,4)【分析】直接利用“将”位于点(1,﹣1),得出原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马”位于点(4,2).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得出原点位置是解题关键.11.如图是天安门广场周围的景点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若表示“王府井”的点的坐标为(4,1),表示“人民大会堂”的点的坐标为(0,﹣1),则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A.(0,0)B.(﹣1,0)C.(1,0)D.(1,1)【分析】直接利用已知点坐标得出原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0).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得出原点位置是解题关键.12.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益智游戏,如图,若表示棋子“馬”和“車”的点的坐标分别为(3,2),(﹣3,0),则表示棋子“炮”的点的坐标为()A.(1,2)B.(0,2)C.(2,1)D.(2,0)【分析】直接利用已知点坐标得出原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棋子“炮”的点的坐标为:(0,2).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得出原点位置是解题关键.13.小明为画一个零件的轴截面,以该轴截面底边所在的直线为x轴,对称轴为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若坐标轴的单位长度取1mm,则图中转折点P的坐标表示正确的是()A.(5,30)B.(8,10)C.(9,10)D.(10,10)【分析】先求得点P的横坐标,结合图形中相关线段的和差关系求得点P的纵坐标.【解答】解:如图,过点C作CD⊥y轴于D,∴BD=5,CD=50÷2﹣16=9,OA=OD﹣AD=40﹣30=10,∴P(9,10);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根据题意确定出CD=9,AD=10是解本题的关键.14.如图是在方格纸上画出的小旗图案,若用(0,0)表示点A,(0,4)表示点B,那么点C的位置可表示为()A.(0,3)B.(3,2)C.(2,3)D.(3,0)【分析】根据A点坐标,建立坐标系,可得C点坐标.【解答】解:点C的位置可表示为(3,2),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关键是正确建立坐标系.15.如图,若在象棋棋盘上建立直角坐标系,使“帥”位于点(﹣1,﹣2),“馬”位于点(2,﹣2),则“兵”位于点()A.(﹣1,﹣2)B.(﹣2,﹣1)C.(﹣3,1)D.(1,﹣2)【分析】直接利用已知点坐标得出原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兵”位于点为:(﹣3,1).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得出原点位置是解题关键.16.初三(1)班的座位表如图所示,如果如图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且“过道也占一个位置”,例如小王所对应的坐标为(3,2),小芳的为(5,1),小明的为(10,2),那么小李所对应的坐标是()A.(6,3)B.(6,4)C.(7,4)D.(8,4)【分析】根据点的坐标的定义即可得.【解答】解:根据题意知小李所对应的坐标是(7,4),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坐标确定位置,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点的坐标的概念.17.小米家位于公园的正东100米处,从小米家出发向北走250米就到小华家,若选取小华家为原点,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正方向建议平面直角坐标系,则公园的坐标是()A.(﹣250,﹣100)B.(100,250)C.(﹣100,﹣250)D.(250,100)【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坐标系,进而确定公园的坐标.【解答】解:如图所示:公园的坐标是:(﹣100,﹣250).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关键.18.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益智游戏.如图,是一局象棋残局,已知表示棋子“馬”和“車”的点的坐标分别为(4,3),(﹣2,1),则表示棋子“炮”的点的坐标为()A.(﹣3,3)B.(0,3)C.(3,2)D.(1,3)【分析】根据棋子“馬”和“車”的点的坐标可得出原点的位置,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棋子“炮”的点的坐标为:(1,3).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得出原点的位置是解题关键.19.如图,在围棋盘上有三枚棋子,如果黑棋①的位置用有序数对(0,﹣1)表示,黑棋②的位置用有序数对(﹣3,0)表示,则白棋③的位置可用有序数对()表示.A.(﹣2,4)B.(2,﹣4)C.(4,﹣2)D.(﹣4,2)【分析】根据黑棋①的坐标向上1个单位确定出坐标原点,然后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再写出白棋③的坐标即可.【解答】解: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白棋③的坐标为(﹣4,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根据已知点的坐标确定出坐标原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20.如图,点A在观测点北偏东30°方向,且与观测点的距离为8千米,将点A 的位置记作A(8,30°).用同样的方法将点B,点C的位置分别记作B(8,60°),C(4,60°),则观测点的位置应在()A.点O1B.点O2C.点O3D.点O4【分析】根据点A的位置记作A(8,30°),B(8,60°),C(4,60°),进而得出观测点位置.【解答】解:如图所示:连接BC,并延长,即可得出,观测点的位置应在点O1.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利用已知点得出观测点是解题关键.21.如图是轰炸机机群的一个飞行队形,如果最后两架轰炸机的平面坐标分别为A(﹣2,1)和B(﹣2,﹣3),那么第一架轰炸机C的平面坐标是()A.(2,﹣1)B.(4,﹣2)C.(4,2)D.(2,0)【分析】根据A(﹣2,1)和B(﹣2,﹣3)的坐标以及与C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A(﹣2,1)和B(﹣2,﹣3),所以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可得点C的坐标为(2,﹣1),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坐标问题,关键是根据A(﹣2,1)和B(﹣2,﹣3)的坐标以及与C的关系解答.22.如图是中国象棋的一盘残局,如果用(2,﹣3)表示“帅”的位置,用(6,4)表示的“炮”位置,那么“将”的位置应表示为()A.(6,4)B.(4,6)C.(1,6)D.(6,1)【分析】以帅的坐标向左两个单位,向上3个单位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写出将的坐标即可.【解答】解: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将(1,6).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读懂题目信息,准确确定出坐标原点是解题的关键.23.如图,小明从点O出发,先向西走40米,再向南走30米到达点M,如果点M的位置用(﹣40,﹣30)表示,那么(﹣10,20)表示的位置是()A.点A B.点B C.点C D.点D【分析】根据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确定方法解答即可.【解答】解:∵点M的位置用(﹣40,﹣30)表示,∴(﹣10,20)表示的位置是点A.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主要利用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位置的确定方法,是基础题.24.从学校向东走600米,再向南走500米到小伟家;从学校向南走500米,再向西走300米到小亮家,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小亮家在小伟家的正东600米处B.小亮家在小伟家的正南500米处C.小亮家在小伟家的正西900米处D.小亮家在小伟家的正北600米处【分析】根据题意,以学校为“观测点”画出路线图,再据具体的路线长度,即可得到问题的答案.【解答】解:如图:小亮家在小伟家的正西600+300=900米处.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画出线路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5.如图是在方格纸上画出的小旗图案,若用(0,0)表示A点,(0,4)表示B点,那么C点的位置可表示为()A.(0,3)B.(2,3)C.(3,2)D.(3,0)【分析】根据已知两点坐标建立坐标系,然后确定其它点的坐标.【解答】解:用(0,0)表示A点,(0,4)表示B点,则以点A为坐标原点,AB所在直线为y轴,向上为正方向,x轴是过点A的水平直线,向右为正方向.所以点C的坐标为(3,2)故选:C.【点评】考查类比点的坐标及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阅读理解的能力.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先确定原点的位置,再求未知点的位置,或者直接利用坐标系中的移动法则“右加左减,上加下减”来确定坐标.解题的关键是确定原点及x,y轴的位置和方向.二.填空题(共14小题)26.小聪出校门向东走100米,再向北走120米到达阳光文具店,若以学校校门所在的位置为原点,分别以向东、向北方向为x轴、y轴正方向,1个单位长度代表1米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阳光文具店的坐标是(100,120).【分析】根据描述得出阳光文具店在所建立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再结合距离可得其坐标.【解答】解:由题意知阳光文具店在所建立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其坐标为(100,120),故答案为:(100,120).【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记住平面内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特征.27.中国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它难易适中,趣味性强,变化丰富细腻,棋盘棋子文字都体现了中国文化,如图,已知所在位置的坐标为(﹣。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AB C .227D .3.14152.在﹣3,0,2,这组数中,最小的数是()A .B .﹣3C .0D .23.如图,不能推出a ∥b 的条件是()A .∠4=∠2B .∠3+∠4=180°C .∠1=∠3D .∠2+∠3=180°4.甲、乙、丙、丁四名学生近4次数学测验成绩的平均数都是90分,方差分别是S 甲2=5,S 乙2=20,S 丙2=23,S 丁2=32,则这四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最稳定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5.下列各组数据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长的一组是()A .1,2,3B .4,5,6C .5,12,13D .13,14,15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2=±B 2=-C .224-=D .22--=7.已知23x y =-⎧⎨=⎩是方程22kx y +=-的解,则k 的值为()A .﹣2B .2C .4D .﹣48.如图,在△ABC 中,∠C =90°,AC =3,BC =2.以AB 为一条边向三角形外部作正方形,则正方形的面积是()A .5B .6C .12D .13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是(3a ﹣5,a+1).若点A 到x 轴的距离与到y 轴的距离相等,且点A 在y 轴的右侧,则a 的值为()A .1B .2C .3D .1或310.若直线y kx b =+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函数y bx k =-的大致图像是()A .B .C .D .二、填空题11.9的算术平方根是.12.方程组43139x y x y +=-⎧⎨+=⎩的解是:_____.13.一组数据:2,5,7,3,5的众数是________.14.请写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的结论:_____.15.如图,把一张三角形纸片(△ABC )进行折叠,使点A 落在BC 上的点F 处,折痕为DE ,点D ,点E 分别在AB 和AC 上,DE ∥BC ,若∠B =70°,则∠BDF 的度数为____.16.如图,已知直线y =x+3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以点A 为圆心,AB 为半径画弧,交x 轴正半轴于点C ,则点C 坐标为_____.17.如图,直角坐标平面xoy 内,动点P 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依次运动,第1次从点(-1,0)运动到点(0,1),第2次运动到点(1,0),第3次运动到点(2,-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动点P 第2022次运动到点的坐标是_____.三、解答题1802021π(-)19.如图,AB ∥DG ,∠1+∠2=180°.(1)试说明:AD ∥EF ;(2)若DG 是∠ADC 的平分线,∠2=142°,求∠B 的度数.20.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0,1),B (3,0),C (3,4).(1)在图中画出△ABC ,△ABC 的面积是;(2)在(1)的条件下,延长线段CA ,与x 轴交于点M ,则M 点的坐标是.(作图后直接写答案)21.若实数b的立方根为2,且实数a,b,c(a﹣c+4)2=8.(1)求2a﹣3b+c的值;(2)若a,b,c是△ABC的三边,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22.为了解某校八年级体育科目训练情况,从八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体育科目测试(把测试结果分为四个等级:A级:优秀;B级:良好;C级:及格;D级:不及格),并将测试结果绘成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的度数是__________,并把图2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1)图1中α(2)抽取的这部分的学生的体育科目测试结果的中位数是在__________级;(3)依次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记为90分、80分、70分、50分,请计算抽取的这部分学生体育的平均成绩.23.某小区为了绿化环境,计划分两次购进A,B两种树苗,第一次购进A种树苗40棵,B种树苗15棵,共花费1750元;第二次购进A种树苗20棵,B种树苗6棵,共花费860元.(两次购进的A,B两种树苗各自的单价均不变)(1)A,B两种树苗每棵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2)因受季节影响,A种树苗价格下降10%,B种树苗价格上升20%,计划购进A种树苗25棵,B种树苗20棵,问总费用是多少元?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C(0,6)的直线AB与直线OA相交于点A(4,2),动点M在直线OA和射线AC上运动.(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求△OAB的面积;(3)是否存在点M,使△OMC的面积是△OAB的面积的1若存在,求出此时点M的坐标;2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5.甲、乙两人从同一点出发,沿着跑道训练400米速度跑,乙比甲先出发,并且匀速跑完全程,甲出发一段时间后速度提高为原来的3倍.设乙跑步的时间为x(s),甲、乙跑步的路程分别为y1(米)、y2(米),y1、y2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甲比乙晚出发s,甲提速前的速度是每秒米,m=,n=;(2)当x为何值时,甲追上了乙?(3)在甲提速后到甲、乙都停止的这段时间内,当甲、乙之间的距离不超过30米时,请你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A2.B3.B4.A5.C6.B7.C8.D9.C 10.B 11.312.285395 xy⎧=⎪⎪⎨⎪=-⎪⎩【分析】②×3-①求出x的值,再把x的值代入②求出y的值即可.【详解】解:431 39x yx y+=-⎧⎨+=⎩①②②×3-①,得5x=28∴x=28 5把x=285代入②得,283+95y⨯=∴395 y=-∴方程组的解为285395 xy⎧=⎪⎪⎨⎪=-⎪⎩故答案为:285395 xy⎧=⎪⎪⎨⎪=-⎪⎩【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能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13.5【分析】根据众数的概念求解.【详解】解:这组数据5出现的次数最多.故众数为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众数的知识,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14.同位角相等【分析】命题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的,将这个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将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如果两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相等,则此命题的结论为:同位角相等,故答案为:同位角相等.【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熟练掌握命题的概念是解题关键.15.40°【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出∠ADE=70°,再由折叠的性质推出∠ADE=∠EDF=70°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DE∥BC,∴∠ADE=∠B=70°,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DE=∠EDF=70°,∴∠BDF=180°﹣∠ADE-∠EDF=40°,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平行线以及折叠的性质,熟练掌握两性质定理是解答关键.16.(3,0)【分析】先求出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A(﹣3,0),B(0,3),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B=AC=AB=OC的长,即可得出点C的坐标.【详解】解:当y=0时,x+3=0,解得x=﹣3,则A(﹣3,0);当x=0时,y=x+3=3,则B(0,3),所以AB=因为以点A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交x轴于点C,所以AC=AB=所以OC=AC﹣AO=3,所以的C的坐标为(3,0),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关键是求出一次函数图象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也考查了勾股定理.17.(2021,0)【分析】由图中点的坐标可得:每4次运动为一个循环组循环,并且每一个循环组向右运动4个单位,用2022除以4,再由商和余数的情况确定运动后点的坐标.【详解】由图中点的坐标可得:每4次运动为一个循环组循环,并且每一个循环组向右运动4个单位,∵2022÷4=505余2,∴第2022次运动为第505循环组的第2次运动,-+⨯+=,纵坐标为0,横坐标为1505422021∴点P运动第2022次的坐标为(2021,0).故答案为:(2021,0).【点睛】考查了点的坐标规律,解题关键是观察点的坐标变化,并寻找规律.18.2【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及零指数幂的性质解题即可.-+1=32=2.19.(1)见解析;(2)∠B=38°.【分析】(1)由AB∥DG,得到∠BAD=∠1,再由∠1+∠2=180°,得到∠BAD+∠2=180°,由此即可证明;(2)先求出∠1=38°,由DG是∠ADC的平分线,得到∠CDG=∠1=38°,再由AB∥DG,即可得到∠B=∠CDG=38°.【详解】(1)∵AB∥DG,∴∠BAD=∠1,∵∠1+∠2=180°,∴∠BAD+∠2=180°.∵AD∥EF.(2)∵∠1+∠2=180°且∠2=142°,∴∠1=38°,∵DG是∠ADC的平分线,∴∠CDG=∠1=38°,∵AB∥DG,∴∠B=∠CDG=38°.20.(1)见解析;6;(2)作图见解析;(-1,0).【分析】(1)根据A(0,1),B(3,0),C(3,4)在坐标系中描点即可;(2)根据题意作图,由图知点M的坐标.【详解】(1)如图,△ABC的面积=1436 2⨯⨯=,故答案为:6;(2)如图,设经过点A ,C 的直线为y kx b =+,代入A (0,1),C (3,4)得,134b k b =⎧⎨+=⎩11k b =⎧∴⎨=⎩1y x ∴=+令0y =,则1x =-点M 的坐标(-1,0),故答案为:(-1,0).21.(1)-2(2)直角三角形【分析】(1)立方根为2的数是8,把b=86a -+(a ﹣c+4)2=0,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以求出a 和b 的值,然后代入计算可得答案.(2)根据abc 的数量关系得出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1)解:∵实数b 的立方根为2,∴b=86a -(a ﹣c+4)2=0,∴a-6=0;a-c+4=0解得:a=6;c=10.∴2a﹣3b+c=2×6-3×8+10=-2(2)解:∵a2+b2=62+82=100,c2=102=100∴a2+b2=c2∴△ABC是直角三角形.22.(1)54°,图形见解析;(2)C;(3)72.【分析】(Ⅰ)根据B级的人数除以B级所占的百分比,可以计算出本次抽查的学生数,根据圆周角乘以A及所占的比例,可得扇形的圆心角;根据抽测人数乘以C级所占的比例,从而可以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Ⅱ)根据(Ⅰ)中补充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和中位数的定义可以解答本题;(Ⅲ)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再利用加权平均数的定义计算出抽取的这部分学生体育的平均成绩即可.【详解】解:(Ⅰ)本次抽查的学生有:12÷30%=40(人),∠α的度数是:360°×640=54°,故答案为54;C级学生有:40-6-12-8=14(人),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Ⅱ)由统计图可得,抽取的这部分的学生的体育科目测试结果的中位数是在C级,故答案为C;(Ⅲ)∵90680127014508x 7240⨯+⨯+⨯+⨯==,∴抽取的这部分学生体育的平均成绩为72分.【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中位数、加权平均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3.(1)A 种树苗每棵的价格40元,B 种树苗每棵的价格10元;(2)总费用需1140元.【分析】(1)设A 、B 两种树苗每棵的价格分别是x 元、y 元,根据题意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x 、y 的值即可得答案;(2)根据(1)所求得结果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1)设A 种树苗每棵的价格x 元,B 种树苗每棵的价格y 元,根据题意得:40151750206860x y x y +=⎧⎨+=⎩,解得:4010x y =⎧⎨=⎩,答:A 种树苗每棵的价格40元,B 种树苗每棵的价格10元;(2)40(110%)2510(120%)20⨯-⨯+⨯+⨯=1140元。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各数中,无理数是( )A .0.101001B .0CD .23-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2020,2019)所在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3.若直线y kx b =+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函数y bx k =-的大致图像是( )A .B .C .D .4.如果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都减去5,那么所得的一组新数据( )A .众数改变,方差改变B .众数不变,平均数改变C .中位数改变,方差不变D .中位数不变,平均数不变5.某船顺水航行45千米需要3小时,逆水航行65千米需要5小时,若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 千米/时,水流速度为y 千米/时,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 )A .()()345565x y x y ⎧+=⎪⎨-=⎪⎩B .()()345565x y x y ⎧-=⎪⎨+=⎪⎩C .()()345565y x y x ⎧+=⎪⎨-=⎪⎩D .()()345565y x y x ⎧-=⎪⎨+=⎪⎩6.如图,已知DC‖EG ,∠C=40°,∠A=70°,则∠AFE 的度数为( )A .140°B .110°C .90°D .30°7.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B .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C .同旁内角互补D .无理数就是开方开不尽得数8.如图所示,下列推理及括号中所注明的推理依据错误的是( )A .13∠=∠,//AB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 .//AB CD ,180BCD ABC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C .//AD BC ,180BAD D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D .DAM CBM ∠=∠,//AD B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9.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5125x y k x y k +=+⎧⎨-=-⎩的解满足7x y +=,则k 的值是( ) A .1 B .2 C .3 D .410.如图是由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三个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其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16B .25C .144D .169二、填空题11.-1 的立方根是____________12.已知点A 到x 轴的距离等于2,则点A 的坐标是____.(写出一个即可)13.点(,)a b 在直线23y x =-+上,则421a b +-=_________.14.甲和乙同时加工一种产品,他们的工作量与工作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当甲加工了这种产品70件时,乙加工了______件.15.如图,∠ABC 中,∠A=55°,将∠ABC 沿DE 翻折后,点A 落在BC 边上的点A′处.如果∠A′EC=70°,那么∠A′DB 的度数为______.16.已知:如图,BC∠AC于点C,CD∠AB于点D,BE∠CD.若∠EBC=50°,则∠A=____.17.如图,已知CD是ABC的边AB上的高,若CD=1AD=,2AB AC=,则BC的长为_____.三、解答题18.方程组15xx y=⎧⎨+=⎩的解是______.19|-.20.解方程组:3435x yx y-=⎧⎨+=⎩①②.21.为全面落实“双减”政策,某中学调查本校学生周末平均每天做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同学,如图是根据调查所得数据绘制的统计图的一部分,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请你补全条形统计图; (2)在这次调查的数据中,做作业所用时间的众数是______小时,中位数是______小时,平均数是______小时;(3)若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根据以上调查结果估计该校全体学生每天作业时间在3小时内(含3小时)的同学共有多少人?22.如图所示,一架梯子AB 斜靠在墙面上,且AB 的长为2.5米.(1)若梯子底端离墙角的距离OB 为1.5米,求这个梯子的顶端A 距地面有多高?(2)在(1)的条件下,如果梯子的顶端A 下滑0.5米到点A',那么梯子的底端B 在水平方向滑动的距离BB'为多少米?23.在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如图所示.(1)请画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A B C '''(其中,,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应点,不写画法).(2)求∆ABC 的面积.24.如图,MN BC ∥,BD DC ⊥,1260∠=∠=︒,DC 是NDE ∠的平分线(1)AB 与DE 平行吗?请说明理由;(2)试说明ABC C ∠=∠;(3)求ABD ∠的度数.25.如图,直线y =kx+4与x 轴相交于点A ,与y 轴相交于点B ,且AB =(1)求点A 的坐标;(2)求k 的值;(3)C 为OB 的中点,过点C 作直线AB 的垂线,垂足为D ,交x 轴正半轴于点P ,试求点P 的坐标及直线CP 的函数表达式.26.如图1,点A、B分别在射线OM、ON上运动(不与点O重合),AC、BC分别是∠BAO 和∠ABO的角平分线,BC延长线交OM于点G.(1)若∠MON=60°,则∠ACG= ;(直接写出答案)(2)若∠MON=n°,求出∠ACG的度数;(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3)如图2,若∠MON=80°,过点C作CF∠OA交AB于点F,求∠BGO与∠ACF的数量关系.参考答案1.C【分析】A、B、C、D分别根据无理数、有理数的定义来求解即可判定.【详解】A、B、D中0.101001,0,23是有理数,C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注意带根号的要开不尽方才是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为无理数.如π0.8080080008…(每两个8之间依次多1个0)等形式.2.B【分析】根据点的横纵坐标的符号可得所在象限.【详解】解:∠点P(﹣2020,2019)的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点P(﹣2020,2019)所在的象限是第二象限,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掌握各个象限内点的符号特点是解题的关键.3.B=+的图像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可以得到k和b的正负,然【分析】根据一次函数y kx b=-图像经过哪几个象限,从而可以解答后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到一次函数y bx k本题.=+的图像经过第一、二、四象限,【详解】一次函数y kx bb>,k∴<,0k->,∴>,0b=-图像第一、二、三象限,∴一次函数y bx k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4.C【分析】由每个数都减去5,那么所得的一组新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都减少5,方差不变,据此可得答案.【详解】解:如果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都减去5,那么所得的一组新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都减少5,方差不变,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方差,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方差、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定义.5.A【分析】根据:顺水航行速度=船在静水中航行速度+水流速度、逆水航行速度=船在静水中航行速度-水流速度及路程公式可得方程组.【详解】解: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 千米时,水流速度为y 千米时,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3()455()65x y x y +=⎧⎨-=⎩, 故选:A .6.B【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求∠ABD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求∠AFE 的度数.【详解】∠∠C=40°,∠A=70°,∠∠ABD=40°+70°=110°,∠DC∠EG ,∠∠AFE=110°.故选:B .7.B【详解】解:A 、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故此命题是假命题;B 、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故此命题是真命题;C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故此命题是假命题;D 、π是无理数,但不是开方开不尽的数,故此命题是假命题;.故选B .8.C【分析】依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 .13∠=∠,//AB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正确; B .//AB CD ,180BCD ABC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正确; C .//AD BC ,180BCD D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故C 选项错误;D .DAM CBM ∠=∠,//AD B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正确; 故选:C .9.B【分析】利用加减法,先用含k 的代数式表示出x+y ,根据x+y=7,得到关于k 的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2511252 x y kx y k+=+⎧⎨-=-⎩()()(1)×2+(2),得3x+3y=12k-3,∠x+y=4k-1,∠4k-1=7,解得k=2.故选:B.10.B【分析】根据勾股定理解答即可.【详解】解:根据勾股定理得出:,∠EF=AB=5,∠阴影部分面积是25,故选:B.11.-1.【分析】原式利用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详解】∠()31-=-1,∠-1的立方根是-1.故答案为-1.12.(1,2)【分析】根据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长度,只有所写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是2即可.【详解】解:∠点A到x轴的距离等于2,∠点A的纵坐标的绝对值是2,∠点A的坐标可以是(1,2).故答案为:(1,2)答案不唯一.13.5【分析】利用点(,)a b 在直线23y x =-+上,得到23a b +=,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即可计算421a b +-的值.【详解】∠点(,)a b 在直线23y x =-+上,∠23b a =-+,即23a b +=,∠()4212212315a b a b +-=+-=⨯-=.故答案为:5.14.280【分析】由题意根据图象可以求出甲、乙的工作效率,乙的用时与甲加工70件所用的时间相等,再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求出答案.【详解】解:甲的工作效率为:50÷5=10件/分,乙的工作效率为:80÷2=40件/分, 因此:40×(70÷10)=280件,故答案为:28015.40°【分析】由翻折的性质可知:∠ADE=∠EDA′,∠AED=∠A′ED=12(180°-70°)=55°,求出∠ADE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由翻折的性质可知:∠ADE=∠EDA′,∠AED=∠A′ED=12(180°-70°)=55°, ∠∠A=55°,∠∠ADE=∠EDA′=180°-55°-55°=70°,∠∠A′DB=180°-140°=40°,故答案为:40°.16.5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EBC =∠BCD ,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BCD+∠DCA =∠A+∠DCA ,等量代换即可得到结论.【详解】∠BE∠CD ,∠EBC =50°,∠∠BCD =∠EBC =50°,∠BC∠AC ,∠∠ACB =90°,∠∠ACD =90°﹣50°=40°,∠CD∠AB ,∠∠ACD=90°,∠∠A=90°﹣∠ACD=90°﹣40°=50°,故答案为50°.17.【分析】本题可由勾股定理算出AC的长度,再由AB=2AC得AB的长度,最后再通过勾股定理得BC的长度.【详解】解:∠CD是∠ABC的边AB上的高,∠∠ADC,∠BDC是直角三角形,在Rt∠ADC中,由勾股定理得:AC2,∠AB=2AC,∠AB=4,BD=AB+AD=4+1=5,在Rt∠BDC中,由勾股定理得:BC故答案为:18.14 xy=⎧⎨=⎩【分析】利用代入消元法将x=1代入到x+y=5中,解出y即可.【详解】解:15xx y=⎧⎨+=⎩,将x=1代入到x+y=5中,解得:y=4,∠方程的解为:14xy=⎧⎨=⎩,故答案为:14xy=⎧⎨=⎩.19.2.﹣=﹣=2.20.21 xy=⎧⎨=-⎩【详解】解:3435x yx y-=⎧⎨+=⎩①②,∠3⨯+∠,得714x=,解得2x=,把2x=代入∠,得23y-=,解得1y=-.故方程组的解为21 xy=⎧⎨=-⎩.21.(1)见解析;(2)3小时、3小时、3小时;(3)1360人.【分析】(1)用样本容量减已知各部分的人数,求出平均每天作业用时是4小时的人数,然后补全统计图;(2)利用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定义即可求解;(3)利用总人数2000乘以每天做作业时间在3小时内(含3小时)的同学所占的比例,即可求解.(1)每天作业用时是4小时的人数是:506121688----=(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2)∠每天作业用时是3小时的人数最多,是16人,∠众数是3小时;∠从小到大排列后排在第25和第26位的都是每天作业用时是3小时的人,∠中位数是3小时; 平均数是61221638485350+⨯+⨯+⨯+⨯=(小时),故答案为:3小时、3小时、3小时;(3)612162000136050++⨯=(人),故估计该校全体学生每天作业时间在3小时内(含3小时)的同学共有1360人. 22.(1)梯子距离地面的高度为2米;(2)梯子的底端水平后移了0.5米.【详解】解:(1)根据勾股定理:所以梯子距离地面的高度为:AO 2米;(2)梯子下滑了0.5米即梯子距离地面的高度为OA′=(2.5﹣0.5)=2米,根据勾股定理:OB′=2米,所以当梯子的顶端下滑0.5米时,梯子的底端水平后移了2﹣1.5=0.5米,答:当梯子的顶端下滑0.5米时,梯子的底端水平后移了0.5米.23.【详解】解:(1)如图,A B C '''是所求作的三角形,(2)11145123534 5.5.222ABC S =⨯-⨯⨯-⨯⨯-⨯⨯=24.(1)AB DE ∥,见解析(3)30°【分析】(1)首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证得∠ABC=∠1=60°,进而证明∠ABC=∠2,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证得;(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得∠NDE的度数,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得∠C的度数,从而判断;(3)先求得∠ADB的度数,根据平行求出∠DBC的度数,然后求得∠ABD的度数,即可证得.(1)解:AB DE∥,理由如下:∠MN BC∥,∠∠ABC=∠1=60°.又∠∠1=∠2,∠∠ABC=∠2,∠AB∠DE.(2)解:∠MN∠BC,∠∠NDE+∠2=180°,∠∠NDE=180°-∠2=180°-60°=120°.∠DC是∠NDE的平分线,∠1602∠=∠=∠=︒EDC NDC NDE.∠MN∠BC,∠∠C=∠NDC=60°,∠∠ABC=∠C.(3)解:∠ADC=180°-∠NDC=180°-60°=120°,∠BD∠DC,∠∠BDC=90°,∠∠ADB=∠ADC-∠BDC=120°-90°=30°.∠∠DBC=∠ADB=30°,∠∠ABC=∠C=60°,∠∠ABD=3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垂线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熟练运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进行推理证明和计算.25.(1)()2,0A -;(2)2k =;(3)()4,0P ,直线CP 的解析式为122y x =-+ 【分析】(1)由题意可把x=0代入直线解析式求得点B 的坐标,则有OB=4,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可得OA=2,则可得点A 的坐标;(2)由(1)可把点A 的坐标代入解析式求解即可;(3)由题意易得OC=OA=2,然后可证∠AOB∠∠COP ,进而可得OP=OB=4,最后问题可求解.【详解】解:(1)把x=0代入直线y =kx+4可得:y =4,∠()0,4B ,∠OB=4,在Rt∠AOB 中,AB =2OA ==,∠()2,0A -;(2)由(1)可把点()2,0A -代入直线y =kx+4得:240k -+=,解得:2k =;(3)∠点C 为OB 的中点,OB=4,∠2OC =,∠OC OA =,∠90AOB COP ∠=∠=︒,DP AB ⊥,∠90BAO ABO BAO CPO ∠+∠=∠+∠=︒,∠ABO CPO ∠=∠,又∠∠AOB=∠COP=90°,∠∠AOB∠∠COP (AAS ),∠OP=OB=4,∠()4,0P ,设直线CP 的解析式为y ax c =+,则把点()4,0P ,()0,2C 代入得:∠240c a c =⎧⎨+=⎩,解得:212c a =⎧⎪⎨=-⎪⎩, ∠直线CP 的解析式为122y x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与几何的综合及勾股定理,熟练掌握一次函数与几何的综合及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6.(1)60°;(2)90°-12n°;(3)∠BGO -∠ACF=50° 【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O+∠ABO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计算,得到答案;(2)仿照(1)的解法解答;(3)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CF=∠CAG ,根据(2)的结论解答.【详解】解:(1)∠∠MON=60°,∠∠BAO+∠ABO=120°,∠AC 、BC 分别是∠BAO 和∠ABO 的角平分线, ∠∠CBA=12∠ABO ,∠CAB=12∠BAO , ∠∠CBA+∠CAB=12(∠ABO+∠BAO )=60°, ∠∠ACG=∠CBA+∠CAB=60°,故答案为:60°;(2)∠∠MON=n°,∠∠BAO+∠ABO=180°-n°,∠AC 、BC 分别是∠BAO 和∠ABO 的角平分线, ∠∠CBA=12∠ABO ,∠CAB=12∠BAO , ∠∠CBA+∠CAB=12(∠ABO+∠BAO )=90°-12n°, ∠∠ACG=∠CBA+∠CAB=90°-12n°; (3)∠CF∠OA ,∠∠ACF=∠CAG ,∠∠BGO-∠ACF=∠BGO-∠CAG=∠ACG,由(2)得:∠ACG=90°-12×80°=50°.∠∠BGO-∠ACF=50°.。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A.π B C .0 D .27- 2.如图,在Rt ABC 中,90C ∠=︒,边BC 的长是( )A.5 B .6 C .8 D .3.下列选项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A B C D 4.如图,在ABC 中,85B ∠=︒,40ACD ∠=︒,AB ∥CD ,则ACB ∠的度数为( )A .90°B .85°C .60°D .55° 5.若点(1,2)P 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 ) A .2y x =- B .2y x = C .4y x =- D .4y x = 6.函数1y kx =-中,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它的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 )A .B .C .D .7.古代数学问题:“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尺五寸;屈绳量之,不足一尺.木长几何?”意思是: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长木,绳子还剩余4.5尺;将绳子对折再量长木,长木还剩余1尺,问木长多少尺.设木长为x 尺,绳子长为y 尺,则下列符合题意的方程组是( )A . 4.5112y x y x =-⎧⎪⎨=-⎪⎩B . 4.5112y x y x =-⎧⎪⎨=+⎪⎩C . 4.5112y x y x =+⎧⎪⎨=-⎪⎩D . 4.521y x y x =+⎧⎨=-⎩ 8.如图,ABC 是一个三角形的纸片,点D 、E 分别是ABC 边上的两点,将ABC 沿直线DE 折叠,点A 落在点A '处,则BDA '∠,CEA '∠和A ∠的关系是( )A .BDA CEA A ''∠-∠=∠B .180BDA CEA A ''∠+∠+∠=︒C .2BDA A CEA ''∠+∠=∠D .2BDA CEA A ''∠+∠=∠9.下列运算结果正确的是( )AB.2+= C3= D.)213=-10.已知直线12//l l ,将一块直角三角板ABC (其中∠A 是30°,∠C 是60°)按如图所示方式放置,若∠1=84°,则∠2等于( )A .56°B .64°C .66°D .76°二、填空题11.正数a 的平方根是5和m ,则m =__________. 12.已知41x y =⎧⎨=⎩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3x ay -=的一个解,则a 的值是__________. 13.计算的结果是________. 14.解方程组5()3()22()4()6x y x y x y x y +--=⎧⎨++-=⎩,若设()x y A +=,()x y B -=,则原方程组可变形为______.15.如图,已知函数y ax b =+和y cx d =+图象交于点M ,则根据图象可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y ax b y cx d =+⎧⎨=+⎩的解为____________.16.如图,四边形ABCD 是长方形,F 是DA 延长线上一点,CF 交AB 于点E ,G 是CF 上一点,且∠ACG =∠AGC ,∠GAF =∠F .若∠ECB =20°,则∠ACD 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_.17.如图,已知∠1=∠2,∠B =35°,则∠3=________°.18.如图,已知直线y =ax+b 和直线y =kx 交于点P ,则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y kx y ax b=⎧⎨=+⎩的解是_____.三、解答题19.计算(2)1)20.为了搞好课外活动,王老师还需购买一定数量的足球和篮球.经调查发现:6个价格相同的篮球和4个价格相同的足球共需720元,1个篮球和3个足球共需260元,请问篮球和足球的单价分别是多少?21.已知点P(a﹣2,2a+8),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点P的坐标.(1)点P在x轴上;(2)点P到x轴、y轴的距离相等.22.已知:如图,在∠ABC中,∠B=∠C,AD平分外角∠EAC.求证:AD∠BC.23.如图,∠ABC中,∠ACB=90°,D为AB上一点,过D点作AB垂线,交AC于E,交BC的延长线于F.(1)∠1与∠B有什么关系?说明理由.(2)若BC=BD,请你探索AB与FB的数量关系,并且说明理由.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3,2A -,()4,3B --,()2,2C --. (1)∠ABC 的面积是 ;(2)画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A 1B 1C 1,并写出点B 1的坐标.25.在∠ABC 中,(1)如图1,AC =15,AD =9,CD =12,BC =20,求∠ABC 的面积;(2)如图2,AC =13,BC =20,AB =11,求∠ABC 的面积.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30A -,与点()0,4B .(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点M 为此一次函数图象上一点,且∠MOB 的面积为12,求点M 的坐标;(3)点P 为x 轴上一动点,且∠ABP 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27.某校在八年级开展环保知识问卷调查活动,问卷一共10道题,八年级(三)班的问卷得分情况统计图如下图所示:a______________;(1)扇形统计图中,(2)根据以上统计图中的信息,∠问卷得分的极差是_____________分;∠问卷得分的众数是____________分;∠问卷得分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____分;(3)请你求出该班同学的平均分.参考答案1.A【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详解】解:A、π是无理数,故此选项符合题意;B2=,属于有理数,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0属于有理数,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27-是分数,属于有理数,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掌握实数的分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B【分析】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可得:6=,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3.C【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解:A=,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不符合题意;B=CD=,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熟练掌握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4.D【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AB∠CD,∠ACD=40°,∠∠A=∠ACD=40°,∠∠ACB=180°-∠A-∠B=180°-40°-85°=5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平行线的性质,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于180°是解题的关键.5.B【分析】将P坐标代入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中求出k的值,即可确定出正比例解析式.【详解】解:设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x,将x=1,y=2代入y=kx中,得:2=k,则正比例解析式为y=2x;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灵活运用待定系数法是解本题的关键.6.D【分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0,图象经过一、三象限;常数项-1<0,则直线与y 轴的交点在负半轴上,图象还经过第四象限.【详解】解:∠函数y=kx-1,y随x的增大而增大,∠k>0,图象经过一、三象限;又∠-1<0,∠图象还经过第四象限.即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函数的增减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次函数的各个系数的作用.7.C【分析】根据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长木,绳子还剩余4.5尺,可得x+4.5=y;根据将绳子对y,然后即可写出相应的方程组.折再量长木,长木还剩余1尺,可得x-1=12【详解】解:由题意可得,4.5112y x y x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列出相应的方程组.8.D【分析】由∠BDA'+∠ADA'=180°,∠CEA'+∠A'EA=180°,得∠BDA'+∠CEA'=360°-∠ADA'-∠A'EA ,再利用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可得答案.【详解】解:∠∠BDA'+∠ADA'=180°,∠CEA'+∠A'EA=180°,∠∠BDA'+∠CEA'=360°-∠ADA'-∠A'EA ,∠∠BDA'+∠CEA'=∠A+∠DA'E ,∠∠A'DE 是由∠ADE 沿直线DE 折叠而得,∠∠A=∠DA'E ,∠∠BDA'+∠CEA'=2∠A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叠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遇到折叠的问题,一定要找准相等的量,结合题目所给出的条件在图形上找出之间的联系则可.9.D【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性质,以及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详解】A与B .2与CD.)22212113=-+=-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加减乘除计算,熟知二次根式加减乘除运算性质以及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0.C【分析】如图,由题意易得∠ABC=90°,则有∠3=∠1-∠C=24°,进而可得∠4=66°,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求解.【详解】解:如图所示:∠∠C=60°,∠1=84°,∠∠3=24°,∠∠ABC 是直角三角形,∠∠ABC=90°,∠∠4=66°,∠12//l l ,∠∠2=∠4=66°;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1.-5【分析】根据一个正数的平方根互为相反数,从而可以求得m 的值.【详解】解:∠正数a 的平方根是5和m ,∠5+m=0,∠m=-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12.1【分析】把41x y =⎧⎨=⎩代入二元一次方程x -ay=3中,得到关于a 的方程,解方程就可以求出a .【详解】解:把41x y =⎧⎨=⎩代入二元一次方程x -ay=3,得 4-a=3,解得a=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解题关键是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使原方程转化为以系数a 为未知数的方程.13.【详解】分析:先计算分子,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详解:原式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计算:一般情况下,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14.532246A B A B -=⎧⎨+=⎩ 【分析】根据题意,将()x y A +=,()x y B -=代入方程组中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由题意可得原方程组可变形为532246A B A B -=⎧⎨+=⎩故答案为:532246A B A B -=⎧⎨+=⎩.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换元法,根据题意换元是解题关键.15.57x y =-⎧⎨=⎩ 【分析】一次函数y=ax+b 和y=cx+d 交于点(-5,7);因此点(-5,7)必为两函数解析式所组方程组的解.【详解】解:由图可知:直线y=ax+b 和直线y=cx+d 的交点坐标为(-5,7);因此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y ax b y cx d =+⎧⎨=+⎩的解为:57x y =-⎧⎨=⎩,故答案为:57xy=-⎧⎨=⎩.【点睛】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方程组的解就是使方程组中两个方程同时成立的一对未知数的值,而这一对未知数的值也同时满足两个相应的一次函数式,因此方程组的解就是两个相应的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16.30°【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AD∠BC,∠DCB=90°,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F=∠ECB =20°,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到∠ACG=∠AGC=∠GAF+∠F=2∠F=40°,于是得到结论.【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DCB=90°,∠∠F=∠ECB∠∠ECB=20°,∠∠F=∠ECB=20°,∠∠GAF=∠F,∠∠GAF=∠F=20°,∠∠ACG=∠AGC=∠GAF+∠F=2∠F=40°,∠∠ACB=∠ACG+∠ECB=60°,∠∠ACD=90°﹣∠ACB=90°﹣60°=30°,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矩形的对边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17.35【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结合“已知条件”分析解答即可.【详解】∠∠1=∠2,∠AB∠CE,∠∠3=∠B=35°.故答案为35.【点睛】熟记“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12 xy=⎧⎨=⎩.【分析】直接根据函数图象交点坐标为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得到答案.【详解】解:∠直线y=ax+b和直线y=kx交点P的坐标为(1,2),∠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y kxy ax b=⎧⎨=+⎩的解为12xy=⎧⎨=⎩.故答案为12xy=⎧⎨=⎩.【点睛】此题考查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关键在于利用图象求解.19.(1)3 2(2)12【分析】(1)利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计算,再化简;(2)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即可.(1)=32;(2))11=221-=131-=12【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运算法则.20.篮球单价为80元,足球单价为60元【分析】设篮球单价为x元,足球单价为y元,根据“6个价格相同的篮球和4个价格相同的足球共需720元,1个篮球和3个足球共需260元”,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设篮球单价为x元,足球单价为y元,依题意,得:647203260x yx y+=⎧⎨+=⎩,解得:8060xy=⎧⎨=⎩,答:篮球单价为80元,足球单价为60元.【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21.(1)P(-6,0);(2)P(-12,-12)或(-4,4)【分析】(1)利用x轴上点的坐标性质纵坐标为0,进而得出a的值,即可得出答案;(2)利用点P到x轴、y轴的距离相等,得出横纵坐标相等或互为相反数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1)∠点P(a-2,2a+8)在x轴上,∠2a+8=0,解得:a=-4,故a-2=-4-2=-6,则P(-6,0);(2)∠点P到x轴、y轴的距离相等,∠a-2=2a+8或a-2+2a+8=0,解得:a=-10,或a=-2,故当a=-10时,a-2=-12,2a+8=-12,则P(-12,-12);故当a=-2时,a-2=-4,2a+8=4,则P(-4,4).综上所述:P(-12,-12)或(-4,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特征,用到的知识点为: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那么点的横纵坐标相等或互为相反数以及点在坐标轴上的点的性质.22.证明见解析【分析】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知:∠EAD=12∠EAC,再由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可得∠EAD=∠B,然后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可证明出结论.【详解】解:∠AD 平分∠EAC , ∠∠EAD=12∠EAC ,又∠∠B=∠C ,∠EAC=∠B+∠C , ∠∠B=12∠EAC , ∠∠EAD=∠B ,∠AD∠B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3.(1)∠1与∠B 相等,理由见解析;(2)若BC =BD ,AB 与FB 相等,理由见解析【分析】(1)∠ACB=90°,∠1+∠F=90°,又由于DF∠AB ,∠B+∠F=90°,继而可得出∠1=∠B ;(2)通过判定∠ABC∠∠FBD (AAS ),可得出AB=FB .【详解】解:(1)∠1与∠B 相等,理由:∠,∠ABC 中,∠ACB =90°,∠∠1+∠F =90°,∠FD∠AB ,∠∠B+∠F =90°,∠∠1=∠B ;(2)若BC =BD ,AB 与FB 相等,理由:∠∠ABC 中,∠ACB =90°,DF∠AB ,∠∠ACB =∠FDB =90°,在∠ACB 和∠FDB 中, B B ACB FDB BC BD ∠=∠⎧⎪∠∠⎨⎪=⎩=,∠∠ACB∠∠FDB (AAS ),∠AB =FB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AS )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AS )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24.(1)4.5;(2)见解析,()14,3B -【分析】(1)依据割补法进行计算,即可得到∠ABC 的面积;(2)依据轴对称的性质进行作图,即可得到∠A 1B 1C 1.【详解】解:(1)∠ABC 的面积为:2×5−12×1×4−12×1×5−12×1×2=4.5;故答案为:4.5;(2)如图,111A B C △为所求;()14,3B -;【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轴对称变换,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轴对称的性质.25.(1)150;(2)66【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ADC=90°,再用勾股定理求出DB ,然后求面积即可;(2)过点C 作CD AB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D ,设AD x =,则11BD x =+,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解出x ,再求出高CD 即可.【详解】解:(1)如答题1图,∠15AC =,9AD =,12CD =∠2222129225CD AD +=+=,2215225AC == ∠222CD AD AC +=∠90ADC ∠=︒,∠=90BDC ∠︒,∠16BD =∠91625AB AD BD =+=+=.∠11251215022ABC S AB CD =⋅=⨯⨯=△(2)如答题2图,过点C 作CD AB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D ,则90ADC BDC ∠=∠=︒.设AD x =,则11BD x =+在Rt ACD △,2222213CD AC AD x =-=-在Rt BCD ,()222222011CD BC BD x =-=-+∠()2222132011x x -=-+解得:5x =∠222135144CD =-=∠12CD = ∠1111126622ABC S AB CD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逆定理,解题关键是恰当作垂线,构建直角三角形,依据勾股定理建立方程.26.(1)443y x =+;(2)()6,12或()6,4--;(3)点Р()3,0或()8,0-或()2,0或7,06⎛⎫ ⎪⎝⎭【分析】(1)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kx+b ,把点A 和点B 的坐标代入求出k ,b 的值即可;(2)点M 的坐标为(a ,443a +),根据∠MOB 的面积为12,列出关于a 的等式,解之即可;(3)分三种情形讨论即可∠当AB=AP 时,∠当BA=BP 时,∠当PA=PB 时.【详解】解:(1)设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kx b =+,依题意得:304k b b -+=⎧⎨=⎩, 解得:434k b ⎧=⎪⎨⎪=⎩, ∠443y x =+.(2)如图:设点M 的坐标为4,43a a ⎛⎫+ ⎪⎝⎭,∠()0,4B ,∠4OB =,∠MOB △的面积为12,14122a ⨯⨯=, ∠6a =,∠6a =±,当6a =时,44123a +=; 当6a =-时,4443a +=-; ∠点M 的坐标为:()6,12或()6,4--.(3)∠点A (-3,0),点B (0,4).∠OA=3,OB=4,5=,当PA=AB 时,P 的坐标为(-8,0)或(2,0);当PB=AB 时,P 的坐标为(3,0);当PA=PB 时,设P 为(m ,0),则(m+3)2=m 2+42, 解得:7m 6=,∠P 的坐标为(76,0); 综上,点Р的坐标是:()3,0或()8,0-或()2,0或7,06⎛⎫ ⎪⎝⎭.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综合题、待定系数法、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7.(1)14%;(2)∠40,∠90,∠85;(3)82.6.【分析】(1)依据扇形统计图中各项目的百分比,即可得到a 的值;(2)依据极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3)依据加权平均数的算法进行计算,即可得到该班同学的平均分.【详解】(1)120%30%20%16%14%a =----=;(2)∠问卷得分的极差是100-60=40(分),∠90分所占的比例最大,故问卷得分的众数是90分,∠7÷14=50(人),70分的人数为:50×16%=8(人)80分的人数为:50×20%=10(人)90分的人数为:50×30%=15(人)100分的人数为:50×20%=10(人)所以,问卷得分的中位数是从低分到高分排列第25,26个学生分数的平均数,即908085 2+=(分);(3)该班同学的平均分为:6014%7016%8020%9030%10020%82.6⨯+⨯+⨯+⨯+⨯=(分)。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在下列各数:,0.2,,,,中,无理数的个数()A.2个B.3个C.4个D.5个2.如图,AB∥CD,∠A=30°,∠F=40°,则∠C=()A.65°B.70°C.75°D.80°3.下列四组数据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A.9,12,15 B.7,24,25 C.15,36,39 D.12,15,20 4.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5是25的算术平方根B.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C.(﹣4)2的平方根是﹣4D.0的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都是05.下列一次函数中,函数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的是()A.y=2x﹣3 B.y=x+3 C.y=﹣5x+1 D.y=﹣2x﹣1 6.某中学八(1)班8个同学在课间进行一分钟跳绳比赛,成绩(单位:个)如下:115,138,126,143,134,126,157,118.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126,126 B.126,130 C.130,134 D.118,1347.下面命题:①同位角相等;②对顶角相等;③若x2=y2,则x=y;④互补的角是邻补角.其中真命题有()个.A.1 B.2 C.3 D.48.给出一组数据:80,85,90,75,90,小兰在记录这组数据时不小心把最小数据记录成了70,则计算结果不受影响的是()A.中位数B.平均数C.方差D.极差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直线y=﹣2x+2关于平行于y轴的一条直线对称后得到直线AB,若直线AB恰好过点(6,2),则直线AB的表达式为()A.y=2x﹣10 B.y=﹣2x+14 C.y=2x+2 D.y=﹣x+5 10.关于一次函数有如下说法:①函数y=﹣2x的图象从左到右下降,随着x的增大,y反而减小;②函数y=5x+1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1);③函数y=3x﹣1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则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二.填空题(共4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3分)11.若≈1.414,≈4.472,则≈.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kx(k>0)与直线y=﹣x+3,直线y=﹣x﹣3分别交于A、B两点.若点A,B的纵坐标分别为y1,y2,则y1+y2的值为.13.如图中的平面图形由多条直线组成,计算∠1+∠2+∠3+∠4+∠5=.14.已知AD是△ABC的中线,∠ADC=45°,把△ADC沿AD所在直线对折,点C落在点E的位置(如图),则∠EBC等于度.三.解答题(共11小题,满分78分)15.(5分)计算:(1).(2).16.(5分)解方程组(1)(2)17.(5分)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点A、B、C、M、N都在格点上.(1)作△ABC关于直线MN对称的图形△A'B'C'.(2)若网格中最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求△ABC的面积.(3)点P在直线MN上,当△PAC周长最小时,P点在什么位置,在图中标出P点.18.(5分)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按如图方式叠放在一起(其中,∠A=60°,∠D=30°;∠E=∠B=45°).(1)如图1,①若∠DCE=40°,求∠ACB的度数;②若∠ACB=150°,直接写出∠DCE的度数是度.(2)由(1)猜想∠ACB与∠DCE满足的数量关系是.(3)若固定△ACD,将△BCE绕点C旋转,①当旋转至BE∥AC(如图2)时,直接写出∠ACE的度数是度.②继续旋转至BC∥DA(如图3)时,求∠ACE的度数.19.(7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2,﹣1),B(2,0),C(0,3),AC交x轴于点D,AB交y轴于点E.(1)△ABC的面积为;(2)点E的坐标为;(3)若点P的坐标为(0,m),①线段EP的长为(用含m的式子表示);②当S△PAB=S△ABC时,求m的值.20.(7分)按要求完成下列证明:已知:如图,在△ABC中,CD⊥AB于点D,E是AC上一点,且∠1+∠2=90°.求证:DE∥BC.证明:∵CD⊥AB(已知).∴∠ADC=.(垂直的定义)∴∠1+=90°.∵∠1+∠2=90°(已知).∴=∠2().∴DE∥BC().21.(7分)如图,直线l1的解析式为y=﹣x+2,l1与x轴交于点B,直线l2经过点D(0,5),与直线l1交于点C(﹣1,m),且与x轴交于点A.(1)求点C的坐标及直线l2的解析式;(2)连接BD,求△BCD的面积.22.(7分)元旦期间,小黄自驾游去了离家156千米的黄石矿博园,右图是小黄离家的距离y(千米)与汽车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1)求小黄出发0.5小时时,离家的距离;(2)求出AB段的图象的函数解析式;(3)小黄出发1.5小时时,离目的地还有多少千米?23.(8分)某公司想招聘一名新职员,对甲、乙、丙三名应试者进行了面试、笔试和才艺三个方面的量化考核,他们的各项得分(百分制,单位:分)如表所示:应试者面试成绩笔试成绩才艺甲86 79 90乙84 81 75丙80 90 73 (1)请通过计算三项得分的平均分,从低到高确定应聘者的排名顺序;(2)公司规定:面试、笔试、才艺得分分别不得低于80分、80分、70分,并按照50%、40%,10%的比例计入个人总分,请你确定谁会被录用?并说明理由.24.(10分)随着5G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对5G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某5G产品生产厂家承接了27000个电子元件的生产任务,计划安排甲、乙两个车间共50名工人,合作生产20天完成.已知甲车间每人每天生产25个,乙车间每人每天生产30个.(1)求甲、乙两个车间各有多少名工人将参与生产?(2)为提前完成生产任务,该厂家设计了两种生产方案:方案1:甲车间租用先进生产设备,工人的工作效率可提高20%,乙车间维持不变;方案2:乙车间再临时招聘若干名工人(工作效率与原工人相同),甲车间维持不变.若设计的这两种生产方案,厂家完成生产任务的时间相同,求乙车间需要临时招聘的工人数.25.(12分)快车和慢车分别从A市和B市两地同时出发,匀速行驶,先相向而行,慢车到达A市后停止行驶,快车到达B市后,立即按原路原速度返回A市(调头时间忽略不计),结果与慢车同时到达A市.快、慢两车距B市的路程y1、y2(单位:km)与出发时间x(单位:h)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A市和B市之间的路程是km;(2)求a的值,并解释图中点M的横坐标、纵坐标的实际意义;(3)快车与慢车迎面相遇以后,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20km?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解:,,故无理数有,,共2个.故选:A.2.解:∵∠A=30°,∠F=40°,∴∠FEB=∠A+∠F=30°+40°=70°,∵AB∥CD,∴∠C=∠FEB=70°,故选:B.3.解:92+122=152,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72+242=252,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152+362=392,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122+152≠202,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4.解:A、5是25的算术平方根,不符合题意;B、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不符合题意;C、(﹣4)2的平方根是±4,符合题意;D、0的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都是0,不符合题意;故选:C.5.解:函数y=2x﹣3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函数y=x+3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函数y=﹣5x+1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故选项C符合题意;函数y=﹣2x﹣1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6.解:将这组数据重新排列为115,118,126,126,134,138,143,157,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为126,中位数为=130,故选:B.7.解: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原命题是假命题;②对顶角相等,是真命题;③若x2=y2,则x=y或x=﹣y,原命题是假命题;④互补的角不一定是邻补角,原命题是假命题;故选:A.8.解:原数据75,80,85,90,90的中位数为85、平均数为=84,方差为×[(75﹣84)2+(80﹣84)2+(85﹣84)2+2×(90﹣84)2]=34,极差为90﹣75=15;新数据70,80,85,90,90的中位数为85,平均数为=83,方差为×[(70﹣83)2+(80﹣83)2+(85﹣83)2+2×(90﹣83)2]=56,极差为90﹣70=20;所以计算结果不受影响的是中位数,故选:A.9.解:由题意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y=2x+b,∵直线AB恰好过点(6,2),∴2=2×6+b,解得b=﹣10,∴直线AB的表达式为y=2x﹣10,故选:A.10.解:①∵k=﹣2<0,∴函数y=﹣2x的图象从左到右下降,随着x的增大,y反而减小,故正确;②令x=0,则y=1,∴函数y=5x+1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1),故正确;③∵k=3,b=﹣1,∴函数y=3x﹣1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故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共4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3分)11.解:≈44.72.故答案是:44.72.12.解:∵直线y=﹣x+3、直线y=﹣x﹣3关于原点对称,∴点A,点B关于原点对称,∴y1+y2=0,故答案为:0.13.解:由图可知,∠1+∠2+∠3+∠4+∠5=360°.故答案为:360°.14.解:根据翻折不变性,可知△ADC≌△ADE,∴DE=DC,∠ADE=∠ADC=45°,∴∠EDC=90°,又∵AD是△ABC的中线,∴BD=CD,于是,BD=DE,∴∠EBC=45°.故答案为45°.三.解答题(共11小题,满分78分)15.解:(1)原式=3﹣5+=﹣;(2)原式=3﹣5+3﹣﹣2=﹣2.16.解:(1),①×2+②得:﹣9y=﹣9,解得:y=1,把y=1代入②得:x=1,则方程组的解为;(2)方程组整理得:,①×2+②得:11x=22,解得:x=2,把x=2代入①得:y=3,则方程组的解为.17.解:(1)如图,△A'B'C'即为所求;(2)△ABC的面积为:3×2=3;(3)因为点A关于MN的对称点为A′,连接A′C交直线MN于点P,此时△PAC周长最小.所以点P即为所求.18.解:(1)①∵∠DCE=40°,∴∠ACE=∠ACD﹣∠DCE=50°,∴∠ACB=∠ACE+∠ECB=50°+90°=140°;②∵∠ACB=150°,∠ACD=90°,∴∠ACE=150°﹣90°=60°,∴∠DCE=∠ACD﹣∠ACE=90°﹣60°=30°,故答案为:30;(2)∵∠ACB=∠ACD+∠BCE﹣∠DCE=90°+90°﹣∠DCE,∴∠ACB+∠DCE=180°,故答案为:∠ACB+∠DCE=180°;(3)①∵BE∥AC,∴∠ACE=∠E=45°,故答案为:45°;②∵BC∥DA,∴∠A+∠ACB=180°,又∵∠A=60°,∴∠ACB=180°﹣60°=120°,∵∠BCE=90°,∴∠BCD=∠ACB﹣∠ECB=120°﹣90°=30°.19.解:(1)过C作MN⊥y轴,过B作BG⊥MN于G,过A作AH⊥MN于H,如图所示:∵A(﹣2,﹣1),B(2,0),C(0,3),∴GH=2+2=4,BG=3,AH=1+3=4,∴S△ABC=S﹣S△ACH﹣S△BCG=×(3+4)×4+×4×2﹣×2×3=7,梯形ABGH故答案为:7;(2)设E(0,a),∵A(﹣2,﹣1)、B(2,0)、C(0,3),∴S△ABC=S△ACE+S△BCE=×(3﹣a)×2+×(3﹣a)×2=7,解得:a=﹣,∴E(0,﹣),故答案为:(0,﹣);(3)①∵点P的坐标为(0,m),∴线段EP的长|﹣﹣m|=|+m|,故答案为:|+m|;②∵S△PAB=S△ABC,∴×|+m|×(2+2)=×7,∴m=或m=﹣.20.解:证明:∵CD⊥AB(已知),∴∠ADC=90°(垂直的定义),∴∠1+∠CDE=90°,∵∠1+∠2=90°(已知),∴∠CDE=∠2(同角的余角相等),∴DE∥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90°;∠CDE;∠CDE,同角的余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解:(1)∵直线l1的解析式为y=﹣x+2经过点C(﹣1,m),∴m=1+2=3,∴C(﹣1,3),设直线l2的解析式为y=kx+b,∵经过点D(0,5),C(﹣1,3),∴,解得,∴直线l2的解析式为y=2x+5;(2)当x=0时,y=2,∴直线BC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2),当y=0时,﹣x+2=0,解得x=2,则B(2,0),∴△BCD的面积:×(5﹣2)×(1+2)=.22.解:(1)设OA段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y=kx.∵当x=0.8时,y=48,∴0.8k=48,∴k=60.∴y=60x(0≤x≤0.8),∴当x=0.5时,y=60×0.5=30.故小黄出发0.5小时时,离家30千米;(2)设AB段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A(0.8,48),B(2,156)在AB上,,解得,∴y=90x﹣24(0.8≤x≤2);(3)∵当x=1.5时,y=90×1.5﹣24=111,∴156﹣111=45.故小黄出发1.5小时时,离目的地还有45千米.23.解:(1)=×(86+79+90)=85(分),甲=×(84+81+75)=80(分),乙=×(80+90+73)=81(分),丙从低到高确定应聘者的排名顺序为乙、丙、甲;(2)由题意可知,只有甲不符合规定,乙的加权平均数:84×50%+81×40%+75×10%=81.9(分),丙的加权平均数:80×50%+90×40%+73×10%=83.3(分),所以录用丙.24.解:(1)设甲车间有x名工人参与生产,乙车间有y名工人参与生产,依题意得:,解得:.答:甲车间有30名工人参与生产,乙车间有20名工人参与生产.(2)设乙车间需要临时招聘m名工人,依题意得:=,解得:m=5,经检验,m=5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乙车间需要临时招聘5名工人.25.解:(1)由图可知,A市和B市之间的路程是360km,故答案为:360;(2)根据题意可知快车速度是慢车速度的2倍,设慢车速度为x km/h,则快车速度为2x km/h,2(x+2x)=360,解得,x=602×60=120,则a=120,点M的横坐标、纵坐标的实际意义是两车出发2小时时,在距B市120km处相遇;(3)快车速度为120 km/h,到达B市的时间为360÷120=3(h),方法一:当0≤x≤3时,y1=﹣120x+360,当3<x≤6时,y1=120x﹣360,y2=60x,当0≤x≤3时,y2﹣y1=20,即60x﹣(﹣120x+360)=20,解得,x=,﹣2=,当3<x≤6时,y2﹣y1=20,即60x﹣(120x﹣360)=20,解得,x=,﹣2=,所以,快车与慢车迎面相遇以后,再经过或h两车相距20km.方法二:设快车与慢车迎面相遇以后,再经过t h两车相距20 km,当0≤t≤3时,60t+120t=20,解得,t=;当3<t≤6时,60(t+2)﹣20=120(t+2)﹣360,解得,t=.所以,快车与慢车迎面相遇以后,再经过或h两车相距20 km.。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在ABC 中,90C A B C ∠=︒∠∠∠,,,的对应边分别是a b c ,,,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 .222+=a b c B .222a c b += C .222a c b -= D .222b c a +=2.如图,在ABC 中,90ACB ∠=︒,CD AB ⊥,垂足为D .若3AC =,4BC =,则CD 的长为( )A .2.4B .2.5C .4.8D .53.估计3 )A .在6和7之间B .在7和8之间C .在8和9之间D .在9和10之间 4.下列各组二次根式中,属于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 m m n -,与点()21Q ,关于原点对称,则点()M m n ,在(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6.已知点A 的坐标为()23,,直线AB y ∥轴,且5AB =,则点B 的坐标为( ) A .()28,B .()28,或()22-,C .()73,D .()73,或()33-, 7.一次函数1y ax b 与正比例函数2y bx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8.如图,某电信公司手机的收费标准有A B ,两类,已知每月应缴费用S (元)与通话时间t (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当通话时间为50分钟时,按这两类收费标准缴费的差为( )A .30元B .20元C .15元D .10元9.八(1)班同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王伯伯的指导下,要围一个如图所示的长方形菜园ABCD ,莱园的一边利用足够长的墙,用篱笆围成的另外三边的总长恰好为12m ,设边BC的长为x m ,边AB 的长为y m ()x y >.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 )A .212(012)y x x =-+<<B .()164122y x x =-+<< C .212(012)y x x =-<< D .16(412)2y x x =-<< 10.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A .23124x y x y ⎧+=⎨-=⎩ B .225xy x y =⎧⎨+=⎩ C .63a b b c -=⎧⎨+=⎩ D .310521m n m n +=⎧⎨-=⎩11.古代数学问题:“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五尺四寸:屈绳量之,不足一尺,木长几何?”译文大致是:“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条,绳子剩余5.4尺;将绳子对折再量木条,木条剩余1尺,问木条长多少尺?”如果设木条长x 尺,绳子长y 尺,可列方程组为( )A . 5.412y x x y -=⎧⎪⎨-=⎪⎩B . 5.412x y y x -=⎧⎪⎨-=⎪⎩C . 5.412y x y x -=⎧⎪⎨-=⎪⎩D . 5.412x y xy -=⎧⎪⎨-=⎪⎩12.若324432a ba b x y ++--=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则2a b +的值为( )A .0B .-3C .3D .413.在一次投篮训练中,甲、乙、丙、丁四人各进行10次投篮,每人投篮成绩的平均数都是8,方差分别为S 甲2=0.24,S 乙2=0.42,S 丙2=0.56,S 丁2=0.75,成绩最稳定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14.如图,在ABC 中,1268AD BC C ⊥∠=∠∠=︒,,.则BAC ∠的度数为( )A .68°B .67°C .77°D .78°15.如图,AB CD ∥,EF BD ⊥于点E ,50ABM ∠=︒,则CFE ∠的度数为( )A .130︒B .140︒C .145︒D .150︒二、填空题16______,338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17.已知Rt△ABC 中,AB =8,BC =10,△BAC =90°,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 _____.18.已知()115P a -,和()221P b -,关于x 轴对称,则()2022a b +的值为______.19.若点()()1232A y B y -,,,都在一次函数1yx =-+的图象上,则1y ______2y .(填“>”或“<”)20.一个三位数,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1,百位数字是个位数字的2倍,把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得到的三位数比原来的三位数小297,则原三位数为______.三、解答题21.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组:(1)524x yx y+=⎧⎨-=⎩;(2)12343314312 x yx y++⎧=⎪⎪⎨--⎪-=⎪⎩22.学校运动会开设了“抢收抢种”项目,八(5)班甲、乙两个小组都想代表班级参赛,为了选择一个比较好的队伍,八(5)班的班委组织了一次选拔赛,甲、乙两组各10人的比赛成绩如下表:(1)甲组的平均成绩是____分;(2)计算乙组的平均成绩和方差;(3)已知甲组成绩的方差是1.4,如果你是老师,你将选择哪组代表八(5)班参加学校比赛?说说你的理由.2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20AB=,15AD=,7CD=,24BC=,90A∠=︒,求证:△C=90°.24.某移动公司设了两类通讯业务,A类收费标准为不管通话时间多长使用者都应缴50元月租费,然后每通话1分钟,付0.4元,B类收费标准为用户不缴月租费,每通话1分钟,付话费0.6元,若一个月通讯x分钟,两种方式费用分别是A y,B y元.(1)分别写出A y ,B 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某人估计一个月通话时间为300分钟,应选哪种通讯方式合算些,请书写计算过程. (3)小明用的A 卡,他计算了一下,若是B 卡,他本月话费将会比现在多100元,请你算一下小明实际话费是多少元?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P ,Q 两点给出如下定义:|P|表示点P 到x 、y 轴的距离中的最大值,|Q|表示点Q 到x 、y 轴的距离中的最大值,若P Q =,则称P ,Q 两点为“等距点”.例如:如图中的P (3,3),Q (﹣3,﹣2)两点,有|P|=|Q|=3,所以P 、Q 两点为“等距点”.(1)已知点A 的坐标为(﹣3,1),△则点A 到x 、y 轴的距离中的最大值|A|= ;△在点E (0,3),F (3,﹣3),G (2,﹣5)中,为点A 的“等距点”的是 ; △若点B 的坐标为B (m ,m+6),且A ,B 两点为“等距点”,则点B 的坐标为 ;(2)若()113T k --,-,()2443T k -,且|4k ﹣3|≤4,两点为“等距点”,求k 的值.261==;==2==.请解决下列问题: (1)=______; (2)=______;(3)....27.如图,已知12AB CD ∠=∠∥,.(1)求证:EF NP ∥;(2)若FH 平分EFG ∠,交CD 于点H ,交NP 于点O ,且14010FHG ∠=︒∠=︒,,求FGD ∠的度数.参考答案1.A【分析】根据题意,可得c 为斜边,,a b 为直角边,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解:△在ABC 中,90C A B C ∠=︒∠∠∠,,,的对应边分别是a b c ,,, △c 为斜边,,a b 为直角边, △222+=a b c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A【分析】先由勾股定理求出AB 的长,再运用等面积法求得CD 的长即可. 【详解】解:△在Rt ABC △中,90ACB ∠=︒,3AC =,4BC =,△AB 5==,CD AB ⊥△1122AB CD AC BC ⋅=⋅,即342.45AC BC CD AB ⋅⨯===.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等面积法等知识点,掌握运用等面积法求三角形的高是解题的关键. 3.B3 【详解】解:△161725<<,△45<,△738<+,△37和8之间,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正确掌握各平方数及无理数估算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4.B【分析】将各项先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根据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可.【详解】A. ,不是同类二次根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 =C. =D.=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这样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掌握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5.C【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互为相反数,求得,m n 的值,即可求解.【详解】解:△点()P m m n -,与点()21Q ,关于原点对称, △2,1m m n =--=-,△()2,1M --在第三象限,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互为相反数,判断点所在的象限,掌握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互为相反数是解题的关键. 6.B【分析】根据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等求出点B 的纵坐标,再分点B 在点A 的上面与下面两种情况求出点B 的纵坐标,即可得解.【详解】解:△AB y ∥轴,点A 的坐标为()23,, △点B 的横坐标为2, △5AB =,△点B 在点A 的下面时,纵坐标为352-=-, 点B 在点A 的上面时,纵坐标为358+=,△点B 的坐标为()28,或()22-,.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特点,利用了平行于y 轴的直线是上的点的横坐标相等的性质,难点在于要分情况讨论. 7.C【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性质逐一判断即可得答案. 【详解】A.△一次函数经过一、二、三象限, △a >0,b >0, △-b <0,△正比例函数应经过二、四象限,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一次函数经过一、三、四象限, △a >0,b <0, △-b >0,△正比例函数应经过一、三象限,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一次函数经过二、三、四象限, △a <0,b <0,△正比例函数应经过一、三象限,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一次函数经过二、三、四象限, △a <0,b <0, △-b >0,△正比例函数经过一、三象限,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对于一次函数y=kx+b ,当k >0时,图象经过一、三象限,当k <0时,图象经过二、四象限;当b >0时,图象与y 轴交于正半轴;当b <0时,图象与y 轴交于负半轴;熟练掌握相关性质是解题关键. 8.D【分析】根据题意,待定系数法求得解析式,分别令50x =,求得S 是的值,进而即可求解. 【详解】解:设A 类收费的解析式为AS ax b =+,代入()0,20 ,()100,30,得2010030b a b =⎧⎨+=⎩, 解得11020a b ⎧=⎪⎨⎪=⎩, △12010A S x =+, B 类收费的解析式为BS kx =,代入()100,30,得30100k =, 解得310k =, △310B S x =, △当50x =时,150202510A S =⨯+=,3501510B S =⨯=, △251510-=(元),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求得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9.B【分析】根据菜园的三边的和为12m ,即可得出一个x 与y 的关系式.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菜园三边长度的和为12m ,212y x ∴+=,162y x ∴=-+,0y >,x y >,∴1602162x x x ⎧-+>⎪⎪⎨⎪>-+⎪⎩,解得412x <<,16(412)2y x x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即菜园三边的长度和为12m ,列出关于x ,y 的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0.D【分析】二元一次方程组是指含有两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的一次整式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据此求解即可.【详解】解:A 、23124x y x y ⎧+=⎨-=⎩未知数的最高次不是1,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符合题意;B 、225xy x y =⎧⎨+=⎩xy 的次数不是1,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符合题意; C 、63a b b c -=⎧⎨+=⎩含有3个未知数,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符合题意;D 、310521m n m n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熟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1.C【分析】设木条长x 尺,绳子长y 尺,根据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条,绳子剩余5.4尺;将绳子对折再量木条,木条剩余1尺,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求解.【详解】设木条长x 尺,绳子长y 尺,可列方程组为5.412y x y x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12.D【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得出1a b +=,3241a b +-=,解出a b 、的值,然后把a b 、的值代入2a b +,计算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324432a b a b x y ++--=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可得:13241a b a b +=⎧⎨+-=⎩, 解得:32a b =⎧⎨=-⎩, 把32a b =⎧⎨=-⎩代入2a b +, 可得:22324a b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二元一次方程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方程中只含有2个未知数;含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为一次;方程是整式方程.13.A【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即可求解.【详解】解:△S 甲2=0.24,S 乙2=0.42,S 丙2=0.56,S 丁2=0.75△2222甲乙丁丙<<<S S S S△成绩最稳定的是甲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方差的意义,方差反应一组数据的波动情况,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理解方差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14.B【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可得145,22DAC ∠=︒∠=︒,即可求解.【详解】解:△1268AD BC C ⊥∠=∠∠=︒,,,△90ADB ADC ∠=∠=︒,△1245∠=∠=°,90906822DAC C ∠=︒-∠=︒-︒=︒,△1452267BAC DAC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求得145,22DAC ∠=︒∠=︒是解题的关键.15.B【分析】根据题意和平行线的性质得=50D ABM ∠∠=︒,根据垂直得=90DEF ∠︒,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40EFD ∠︒,即可得.【详解】解:△AB CD ∥,50ABM ∠=︒,△=50D ABM ∠∠=︒,△EF BD ⊥,△=90DEF ∠︒,△=180=1805090=40EFD D DEF ∠︒∠∠︒︒︒︒----,△180=18040=140CFE EFD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这些知识点.16. 2± 【分析】根据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4,△4的平方根是2±,,即338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计算,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这个数就叫a 的平方根,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a ,这个数就叫a 的算术平方根,0的算术平方根是0.掌握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7.24【分析】根据阴影部分面积等于以,AB AC 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的和减去以BC 为直径的半圆面积即可求解.【详解】解:Rt△ABC 中,AB =8,BC =10,△BAC =90°,6AC ∴==,222111111=+222222ABC S AB AC BC S πππ⎛⎫⎛⎫⎛⎫∴+- ⎪ ⎪ ⎪⎝⎭⎝⎭⎝⎭△阴影部分 ABC S =△1862=⨯⨯ =24.故答案为:24.【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8.1【分析】根据关于x 轴对称的两个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求得,a b 的值,进而代入代数式即可求解.【详解】解:△()115P a -,和()221P b -,关于x 轴对称, △12,510a b -=+-=,解得3,4a b ==-,△()2022a b +()202234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x 轴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特征,掌握关于x 轴对称的两个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是解题的关键.19.>【分析】根据解析式中10k =-<,可得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即可求解.【详解】解:△在1y x =-+中,10k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32-<,点()()1232A y B y -,,,都在一次函数1yx =-+的图象上, △12y y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以及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牢记当0k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0k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20.643【分析】设原三位数的个位数字为x ,十位数字为y ,则百位数字为2x ,由题意: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1,把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得到的三位数比原来的三位数小297,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详解】解:设原三位数的个位数字为x ,十位数字为y ,则百位数字为2x ,由题意得:1100210(100102)297y x x y x x y x =+⎧⎨⨯++-++=⎩, 解得:34x y =⎧⎨=⎩, △26x =,即原三位数为643,故答案为:643.【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21.(1)32x y =⎧⎨=⎩(2)22x y =⎧⎨=⎩【分析】(1)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2)方程组整理后,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详解】(1)解:524x y x y +=⎧⎨-=⎩①②△+△得: 3x=9,解得: x=3,把x=3代入△得:3+y=5得 y=2,则方程组的解为32x y =⎧⎨=⎩ ; (2)12343314312x y x y ++⎧=⎪⎪⎨--⎪-=⎪⎩ 方程组整理得:432342x y x y -=⎧⎨-=-⎩①② 由△×4-△×3得: 7x=14,解得: x=2,把x=2代入△得:4×2-3y=2得 y=2,则方程组的解为22x y =⎧⎨=⎩.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22.(1)9(2)乙组的平均成绩为9,方差为1(3)选择乙组,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求得平均数即可求解;(2)一组数据:123n x x x x ⋯,,,,,则它们的平均数1232n x x x x x ++++=,方差是()()()()2222212312n s x x x x x x x x ⎡⎤=-+-+-+++-⎣⎦; (3)根据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则数据的波动就越大,进行判断即可.【详解】(1)甲组的平均成绩是:()1789710109101010910+++++++++=, (2)乙组的平均成绩是:()110879810109109910+++++++++=, 方差是:()()()()22221109897999110⎡⎤-+-+-++-=⎣⎦; (3)选择乙组,理由如下,△1.41>,且平均成绩都为9,△乙组的方差较小,应该选择乙组.【点睛】本题考查了求平均数,求方程,以及根据方差做决策,掌握平均数,方差是解题的关键.23.见解析【分析】连接BD ,勾股定理求得BD 的值,进而根据222CD BC BD +=,即可得证.【详解】解:如图,连接BD ,△20AB =,15AD =,90A ∠=︒,△25BD =,△7CD =,24BC =,△22224957662525CD BC BD +=+===,△CDB △是直角三角形,且90C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4.(1)500.4A y x =+,0.6B y x =(2)选择A 类(3)350元【分析】(1)A 类应缴50元月租费,每通话1分钟,付0.4元,则费用是月租费加上通话费;B 类不缴月租费,每通话1分钟,付话费0.6元,则费用是通话费与时间的乘积,通讯x 分钟,由此即可求解;(2)由(1)的结论可知,当300x =时,170A y =元,180B y =元,由此即可求解; (3)由题意可知选择A 卡的费用比选择B 卡的费用少100元,由此可列出等量关系100A B y y +=,由此即可求解.【详解】(1)解:根据题意得,A 类的费用是月租费加上通话费,即500.4Ay x =+; B 类的费用是通话费与时间的乘积,即0.6B y x =,△500.4A y x =+,0.6B y x =.(2)解:通话时间为300分钟,根据(1)中的结论得,500.4500.4300170A y x =+=+⨯=(元),0.60.6300180B y x ==⨯=(元) △A B y y <,△选择A 类.(3)解:根据题意得,100A B y y +=,△500.41000.6x x ++=,解方程得,750x =,即小明打电话的时间为750分钟, △500.4500.4750350A y x =+=+⨯=(元),△小明实际话费是350元.【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在实际中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两类缴费的方式,A 类的费用是月租费加上通话费,B 类的费用是通话费与时间的乘积.25.(1)△3;△E ;F ;△(−3,3)(2)k 的值是1【分析】(1)△找到x 、y 轴距离最大为3的点即可;△先分析出直线上的点到x 、y 轴距离中有3的点,再根据“等距点”概念进行解答即可; △根据A ,B 两点为“等距点”得出点B 的坐标即可;(2)根据“等距点”概念对4k−3分类讨论,进行解答即可.【详解】(1)解:△点A (−3,1)到x 、y 轴的距离中最大值为|A|=3,故答案为:3.△△点A (−3,1)到x 、y 轴的距离中最大值为3,△与点A 的“等距点”的是E ,F ,故答案为:E ;F .△当点B 坐标中到x 、y 轴距离其中至少有一个为3的点有(3,9)、(−3,3)、(−9,−3),这些点中与A 符合“等距点”的是(−3,3).故答案为:(−3,3).(2)解:()113T k --,-,()2443T k -,两点为“等距点”, △4=−k−3或−4=−k−3,解得:k =−7或k =1,△当k =−7时,43314k -=>,△k =−7不符合题意舍去,根据“等距点”的定义知,k =1符合题意,△k 的值是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此题属于阅读理解类型题目,解题的关键是读懂“等距点”的定义,而后根据概念解决问题.26.(1)21【分析】(1)先找出有理化因式2,根据平方差公式求出即可;(2(3)先分母有理化,再合并即可.【详解】(1-故答案为:2;(2(3...+⋅⋅⋅1.【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母有理化,能正确分母有理化是解此题的关键.27.(1)见解析(2)60︒【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等量代换得出1BNP ∠=∠,即可判定EF NP ∥; (2)过点F 作FM AB ∥,根据平行公理得出AB FM CD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定义得到50GFH EFH ∠=∠=︒,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解即可.【详解】(1)证明:△AB CD ∥,50GFH EFH ∠=∠=︒△2BNP ∠=∠,△12∠=∠,△1BNP ∠=∠,△EF NP ∥;(2)解:如图,过点F 作FM AB ∥,△AB CD ∥,△AB FM CD ∥∥,△14010EFM HFM FHG ∠=∠=︒∠=∠=︒,,△50EFH EFM HFM ∠=∠+∠=︒,△FH 平分EFG ∠,△50GFH EFH ∠=∠=︒,△60FGD GHF HFG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各数中为无理数的是( )A.√2B.1.5C.0 D.-12.△ABC的三边长a,b,c满足(a-b)2+√2a−b−3+|c-3√2|=0,则△ABC 是( )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3.如图,在△ABC中,∠BAC=90°,AD⊥BC,垂足为点D,E是边BC上的中点,AD=ED=3,则BC的长为( )A.3√2B.3√3C.6 D.6√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的平方根是1B.4的算术平方根是2C.√2是2的平方根D.-√3是√(−3)2的平方根−√45,则实数m所在的范围是( )5.若实数m=5√15A.m<-5 B.-5<m<-4C.-4<m<-3 D.m>-36.甲、乙两位同学放学后走路回家,他们走过的路程s(km)与所用的时间t(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前10 min,甲比乙的速度慢B.经过20 min,甲、乙都走了1.6 kmC.甲的平均速度为0.08 km/minD.经过30 min,甲比乙走过的路程少7.某油箱容量为60升的汽车,加满汽油后行驶了100千米时,油箱中的汽油大约消耗了15.若加满汽油后汽车行驶的路程为x千米,油箱中剩余油量为y升,则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 )A.y=0.12xB.y=60+0.12xC.y=-60+0.12xD.y=60-0.12x8.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1=ax+b(a≠0)与y2=mx+n(m≠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y1随x的增大而增大B.b<nC.当x<2时,y1>y2D.关于x,y的方程组{ax−y=−b,mx−y=−n的解为{x=2,y=39.已知方程组{2x+y=1,kx+(k−1)y=19的解满足x+y=3,则( )A.k=-8 B.k=2C.k=8D.k=-210.甲、乙、丙、丁4名同学参加跳远测试各10次,他们的平均成绩及其方差如表:A.甲B.乙C.丙D.丁11.如图,直线AB∥CD,GE⊥EF于点E.若∠BGE=60°,则∠EFD的度数是( )A.60°B.30°C.40°D.70°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个网格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以点P为位似中心作正方形P A1A2A3,正方形P A4A5A6,…,按此规律作下去,所作正方形的顶点均在格点上,其中正方形P A1A2A3的顶点坐标分别为P(-3,0),A1(-2,1),A2(-1,0),A3(-2,-1),则顶点A100的坐标为( )A.(31,34) B.(31,-34)C.(32,35) D.(32,0)二、填空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含期中期末试题,共12套)第一章检测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A ,B 都是格点,则以AB 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A )A .10B .9C .100D .25,第3题图)2.在△ABC 中,AB =15,BC =12,AC =9,则△ABC 的面积为( C ) A .180 B .90 C .54 D .1083.如图,AB ⊥CD 于点B ,△ABD 和△BCE 都是等腰三角形,如果CD =17,BE =5,那么AC 的长为( D )A .12B .7C .5D .134.(荆门中考)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已知AB =5,AD =3,则BC 的长为( C )A .5B .6C .8D .105.在Rt △ABC 中,∠C =90°,AC =9,BC =12,则点C 到AB 的距离为( A ) A .365 B .1225 C .94 D .3346.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 ,b ,c 且满足(a +b +c)(a 2-b 2-c 2)=0,则这个三角形是( B ) A .等腰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7.一架2.5米长的梯子,斜立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子的底端离墙0.7米,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4米,那么梯子底端在水平方向上滑动( B )A .0.9米B .0.8米C .0.5米D .0.4米8.如图,圆柱高8 cm ,底面圆的半径为6πcm ,一只蚂蚁从点A 爬到点B 处吃蜂蜜,则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B )A .20 cmB .10 cmC .14 cmD .无法确定,第8题图) ,第10题图)9.在△ABC 中,AB =13,AC =15,高AD =12,则BC 的长为( B ) A .14 B .14或4 C .8 D .4或810.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边DC 落在对角线AC 上,折痕为CE ,且D 点落在对角线D′处,若AB =3,AD =4,则ED 的长为( A )A .32B .3C .1D .43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请写出两组你所熟悉的勾股数:__3,4,5__或__6,8,10__等.12.如图,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9和16,则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__5__.,第12题图) ,第13题图)13.如图,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赵爽弦图”,在Rt △ABF 中,∠AFB =90°,AF =3,AB =5,则四边形EFGH 的面积是__1__.14.如图有一个棱长为9 cm 的正方体,一只蜜蜂要沿正方体的表面从顶点A 爬到C 点(C 点在一条棱上,距离顶点B 3 cm 处),则需爬行的最短路程是__15__cm .,第14题图) ,第15题图)15.(漳州中考)如图,在△ABC 中,AB =AC =5,BC =8.点D 是底边BC 上的一个动点,若线段AD 的长为整数,则满足条件的点D 共有__5__个.16.定义:如图,点M ,N 将线段AB 分割成线段AM ,MN ,NB ,且以AM ,MN ,NB 为边可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点M ,N 是线段AB 的勾股分割点.若M ,N 是线段AB 的勾股分割点,且AM =3,BN =5,则MN 2的值为__16或34__.三、解答题(本大题9小题,共72分)17.(6分)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有△ABC ,若小方格边长为1,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求△ABC 的面积;(2)判断△ABC 是什么形状,并说明理由.解:(1)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三个小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出△ABC 的面积.S △ABC =4×4-1×2×12-4×3×12-2×4×12=16-1-6-4=5,所以△ABC 的面积为5(2)△ABC 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因为AB 2=12+22=5,AC 2=22+42=20,BC 2=32+42=25,所以AC2+AB2=BC2,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18.(6分)如图,AF⊥DE于F,且DF=15 cm,EF=6 cm,AE=10 cm.求正方形ABCD的面积.解:在Rt△AEF中,AF2=AE2-EF2=64,在Rt△AFD中,AD2=AF2+DF2=289,所以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289 cm219.(7分)有一只喜鹊在一棵高(AB)3米的小树的树梢上觅食,它的巢筑在距离该树24米(BC),高(EC)为14米的一棵大树上,且巢D离大树顶部E为1米,这时,它听到巢中幼鸟求助的叫声,立刻赶过去,如果它的飞行速度为每秒5米,那么它几秒能赶回巢中?解:由题意知AB=3,BC=24,CD=13,作AG⊥CD于点G,则在Rt△ADG中,AG=24,DG=10,∴AD=102+242=26(米),t=265=5.2(秒).答:它5.2秒能赶回巢中20.(7分)(达州期末)如图,甲轮船以16海里/小时的速度离开港口O向东南方向航行,乙轮船同时同地向西南方向航行,已知他们离开港口一个半小时后分别到达B,A两点,且知AB=30海里,问乙轮船每小时航行多少海里?解:甲轮船向东南方向航行,乙轮船向西南方向航行,所以AO⊥BO,因为甲轮船以16海里/小时的速度航行了一个半小时,所以OB=16×1.5=24(海里),又AB=30海里,所以在Rt△AOB中,AO=AB2-OB2=302-242=18,所以乙轮船每小时航行18÷1.5=12(海里)21.(8分)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BC=90°,D为AC边上的中点,过D点作DE ⊥DF,交AB于点E,交BC于点F,若AE=4,FC=3,求EF的长.解:连接BD,证△BDE≌△CDF,得BE=FC,所以AB=7,BF=4,在Rt△BEF中,EF2=BE2+BF2=25,即EF=522.(8分)如图,∠AOB=90°,OA=45 cm,OB=15 cm,一智能机器人在点B处看见一个小球从点A出发沿着AO方向匀速滚向点O,智能机器人立即从点B出发,沿直线匀速前进拦截小球,恰好在点C处截住了小球.如果小球滚动的速度与智能机器人行走的速度相等,那么智能机器人行走的路程BC是多少?解:小球滚动的速度与智能机器人行走的速度相同,时间相同,即BC=CA,设AC=x,则OC=45-x,在Rt△BOC中,OB2+OC2=BC2,即152+(45-x)2=x2,解得x=25.所以机器人行走的路程BC是25 cm23.(8分)如图,已知∠MBN=60°,在BM,BN上分别截取BA=BC,P是∠MBN内的一点,连接PA,PB,PC,以BP为边作∠PBQ=60°,且BQ=BP,连接CQ.(1)观察并猜想AP与CQ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若PA∶PB∶PC=3∶4∶5,连接PQ,求证:∠PQC=90°.解:(1)AP=CQ.因为∠ABP+∠PBC=60°,∠QBC+∠PBC=60°,所以∠ABP=∠QBC,又因为AB=BC,BP=BQ,所以△ABP≌△CBQ,AP=CQ(2)设PA=3a,PB=4a,PC=5a,连接PQ,在△PBQ中,因为PB=BQ=4a,且∠PBQ=60°,所以△PBQ为等边三角形,所以PQ=4a,在△PQC中,因为PQ2+QC2=16a2+9a2=25a2=PC2,所以△PQC 为直角三角形,即∠PQC =90°24.(10分)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AB =8,BC =6,P 为AD 上一点,将△ABP 沿BP 翻折至△EBP ,PE 与CD 相交于点O ,且OE =OD.(1)试证明DG =EP ; (2)求AP 的长.解:(1)因为四边形ABCD 是长方形,所以∠D =∠A =∠C =90°,AD =BC =6,CD =AB =8.由折叠的性质可知EP =AP ,BE =AB =8,∠E =∠A =90°,所以∠E =∠D.在△ODP 和△OEG 中,⎩⎨⎧∠D =∠E ,OD =OE ,∠DOP =∠EOG ,所以△ODP ≌△OEG ,所以OP =OG ,PD =GE ,所以DO +OG =PO +OE ,所以DG =EP(2)设AP =EP =DG =x ,则GE =PD =AD -AP =6-x ,所以CG =DC -DG =8-x ,BG =BE -GE =8-(6-x)=2+x.在Rt △CGB 中,由勾股定理得BC 2+CG 2=BG 2,即62+(8-x)2=(x +2)2,解得x =4.8,所以AP =4.825. (12分)如图,在△ABC 中,AC =BC ,∠ACB =90°,点D ,E 是线段AB 上两点.∠DCE =45°.(1)当CE ⊥AB 时,点D 与点A 重合,求证:DE 2=AD 2+BE 2; (2)当点D 不与点A 重合时,求证:DE 2=AD 2+BE 2;(3)当点D 在BA 的延长线上时,(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画出图形,说明理由.解:(1)因为CE ⊥AB ,所以AE =BE ,因为点D 与点A 重合,所以AD =0,所以DE 2=AD 2+BE 2 (2)如图①,过点A 作AF ⊥AB ,使AF =BE ,连接DF ,CF ,因为在△ABC 中,AC =BC ,∠ACB =90°,所以∠CAB =∠B =45°,所以∠FAC =45°,所以△CAF ≌△CBE(SAS ),所以CF =CE ,∠ACF =∠BCE ,因为∠ACB =90°,∠DCE =45°,所以∠ACD +∠BCE =∠ACB -∠DCE =90°-45°=45°,因为∠ACF =∠BCE ,所以∠ACD +∠ACF =45°,即∠DCF =45°,所以∠DCF =∠DCE ,又因为CD =CD ,所以△CDF ≌△CDE(SAS ),所以DF =DE ,因为AD 2+AF 2=DF 2,所以AD 2+BE 2=DE 2(3)结论仍然成立.理由:如图②,过点A 作AF ⊥AB ,使AF =BE ,连接DF ,CF ,因为在△ABC 中,AC =BC ,∠ACB =90°,所以∠CAB =∠B =45°,所以∠FAC =45°,所以△CAF ≌△CBE(SAS ),所以CF =CE ,∠ACF =∠BCE ,因为∠BCE +∠ACE =90°,所以∠ACF +∠ACE =90°,即∠FCE=90°,因为∠DCE =45°,所以∠DCF =45°,所以∠DCF =∠DCE ,又因为CD =CD ,所以△CDF ≌△CDE(SAS ),所以DF =DE ,因为AD 2+AF 2=DF 2,所以AD 2+BE 2=DE 2第二章检测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四个实数中,不是无理数的是( B )A . 2B .38C .1.01001000100001……D .π22.121的平方根是( C )A .11B .-11C .±11D .±113.(铁岭中考)二次根式x -4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D ) A .x>4 B .x<4 C .x =4 D .x ≥4 4.(达州期中)下面计算正确的是( B ) A .3+3=3 3 B .27÷3=3C .2·3= 5D .4=±25.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且|a|>|b|,则化简a 2-|a +b|的结果为( C )A .2a +bB .-2a +bC .bD .2a -b6.已知k ,m ,n 为三个整数,若135=k 15,450=15m ,180=6n ,则下列关于k ,m ,n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D )A .k<m =nB .m =n<kC .m<n<kD .m<k<n7.下列说法:①5是25的算术平方根;②56是2536的一个平方根;③(-4)2的平方根是-4;④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都等于自身的数是0和1.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C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8.如图,下列各数中,数轴上点A 表示的可能是( C )A .4的算术平方根B .4的立方根C .8的算术平方根D .8的立方根 9.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C ) A .22+32=2+3B .32+53=(3+5)2+3C .152-122=15+12·15-12D .412=21210.(泸州中考)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求其面积问题,中外数学家曾经进行过深入研究,古希腊的几何学家海伦(Heron ,约公元50年)给出求其面积的海伦公式S =p (p -a )(p -b )(p -c ),其中p =a +b +c2;我国南宋时期数学家秦九韶(约1202-1261)曾提出利用三角形的三边求其面积的秦九韶公式S =12a 2b 2-(a 2+b 2-c 22)2,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3,4,则其面积是( B )A .3158B .3154C .3152D .152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南京中考)计算:(-3)2=__3__.12.(陕西中考)在实数-5,-3,0,π,6中,最大的一个数是__π__. 13.(荆门中考)已知实数m ,n 满足|n -2|+m +1=0,则m +2n 的值为__3__. 14.(鄂州中考)若y =x -12+12-x -6,则xy =__-3__. 15.15-x 是有理数,则x 的最大整数值是__15__.16.若两个代数式M 与N ,满足M ·N =-1,则称这两个代数式为“互为友好因式”,则3+5的“互为友好因式”是2三、解答题(本大题9小题,共72分) 17.(8分)计算:(1)(达州中考)20170-|1-2|+(13)-1+2×22;解:5(2)1+(-12)-1-(3-2)2÷(13-3)0.解:-3+318.(8分)先化简,再求值:(1)(a -2b)(a +2b)+ab 3÷(-ab),其中a =2,b =3; 解:原式=a 2-5b 2=-13(2)(2x +3)(2x -3)-4x(x -1)+(x -2)2,其中x =- 3. 解:原式=x 2-5=-219.(9分)计算:(1)32+50+1345-18;解:62+5 (2)22÷52×1234; 解:35 (3)(6-412+38)÷2 2. 解:123+220.(6分)若31-2x 与33y -2互为相反数,求1+2x y的值.解:由题意得(1-2x)+(3y -2)=0,整理得1+2x =3y ,所以1+2x y =3yy=321.(8分)甲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方法作出了C 点,表示数13,在△OAB 中,∠OAB =90°,OA =2,AB =3,且点O ,A ,C 在同一数轴上,OB =OC.(1)请说明甲同学这样做的理由;(2)仿照甲同学的做法,在如下所给数轴上描出表示-29的点F.解:(1)在Rt △OAB 中,由勾股定理得OB 2=OA 2+AB 2,所以OC =OB =OA 2+AB 2=22+32=13,即点C表示数13(2)画图略.在△ODE中,∠EDO=90°,OD=5,DE=2,则OF=OE=29,即F点为-2922.(8分)如果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则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1)如图①,以格点为顶点的△ABC中,请判断AB,BC,AC三边的长度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2)在图②中,以格点为顶点画一个三角形,使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5,2 2.解:(1)AB=4,AC=32+32=32,BC=12+32=10,所以AB的长度是有理数,AC和BC的长度是无理数(2)图略23.(6分)已知实数x,y满足x+y=-7,xy=12,求y xy+xyx的值.解:因为x+y=-7,xy=12,所以x<0,y<0,所以y xy+xyx=-xy-xy=-2xy=-212=-4324.(8分)小丽想用一块面积为400 cm2的正方形纸片沿着边的方向剪出一块面积为300 cm2的长方形,并使长方形纸片的长宽之比为3∶2,请问小丽能否剪出符合要求的长方形纸片,请说明理由.解:小丽不能剪出符合要求的长方形纸片.理由为:设长方形纸片的长为3x cm,宽为2x cm,由题意则有:3x·2x=300,6x2=300,x2=50,所以x=50,所以长方形纸片的长为3x=350,又因为50>49=7,所以3x=350>21(cm),而原正方形纸片的边长为20 cm,故小丽不能剪出符合要求的长方形纸片25.(11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解答下列问题:在进行代数式化简时,我们有时会碰上如53,23+1这样的式子,其实我们还可以将其进一步化简:(一)53=5×33×3=533;(二)23+1=2×(3-1)(3+1)(3-1)=2(3-1)(3)2-1=3-1;(三)23+1=3-13+1=(3)2-123+1=(3+1)(3-1)3+1=3-1.以上这种化简的方法叫分母有理化.(1)请用不同的方法化简25+3:①参照(二)式化简25+3=;②参照(三)式化简25+3=(2)化简:13+1+15+3+17+5+…+199+97.解:(1)①2×(5-3)(5+3)(5-3)=2(5-3)(5)2-(3)2=5-3②5-35+3=(5)2-(3)25+3=(5+3)(5-3)5+3=5-3(2)原式=3-12+5-32+7-52+…+99-972=99-12=311-12第三章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聊城中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3,4)在( B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2.八(2)班有45人参加学校运动会的入场式,队伍共9排5列,如果用(2,4)表示第2排从左到右第4列站着的同学,那么站在队伍最中间的点表示为( D )A.(15,4) B.(2,3) C.(3,0) D.(5,3)3.若点A(m,n)在第三象限,则点B(-m,n)在( D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4.如果M(m+3,2m+4)在y轴上,那么点M的坐标是( B )A.(-2,0) B.(0,-2) C.(1,0) D.(0,1)5.如果P 点的坐标为(a ,b),它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P 1,P 1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P 2,已知P 2的坐标为(-2,3),则点P 的坐标为( B )A .(-2,-3)B .(2,-3)C .(-2,3)D .(2,3)6.(资阳期末)如图,小明从点O 出发,先向西走40米,再向南走30米到达点E ,如果点E 的位置用(-40,-30)表示,那么(10,20)表示的位置是( B )A .点AB .点BC .点CD .点D,第6题图) ,第7题图)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x 轴于点M ,交y 轴于点N ,再分别以点M ,N 为圆心,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第二象限交于点P.若点P 的坐标为(2a ,b +1),则a 与b 的数量关系为( B )A .a =bB .2a +b =-1C .2a -b =1D .2a +b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B ,C 三点的坐标分别为(0,0),(0,-5),(-2,-2),以这三点为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则第四个顶点不可能在( A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9. 已知A(a ,0)和B 点(0,10)两点,且AB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20,则a 的值为( D ) A .2 B .4C .0或4D .4或-410.如图,点A 的坐标是(2,2),若点P 在x 轴上,且△APO 是等腰三角形,则点P 的坐标不可能是( B )A .(4,0)B .(1,0)C .(-22,0)D .(2,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点P(1,2)关于x 轴的对称点P 1的坐标是__(1,-2)__,点P(1,2)关于y 轴的对称点P 2的坐标是__(-1,2)__.12.如图,如果所在的位置坐标为(-1,-2),所在的位置坐标为(2,-2),则所在的位置坐标为__(-3,3)__.,第12题图) ,第14题图)13.已知点A(4,3),AB ∥y 轴,且AB =3,则B 点的坐标为__(4,0)或(4,6)__.14.如图,正方形A 1A 2A 3A 4,A 5A 6A 7A 8,A 9A 10A 11A 12,…(每个正方形从第三象限的顶点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记为A 1,A 2,A 3,A 4;A 5,A 6,A 7,A 8;A 9,A 10,A 11,A 12;…)的中心均在坐标原点O ,各边均与x 轴或y 轴平行,若它们的边长依次是2,4,6…,则顶点A 20的坐标为__(5,-5)__.15.(湘潭中考)阅读材料:设a →=(x 1,y 1),b →=(x 2,y 2),如果a →※b →,则x 1·y 2=x 2·y 1.根据该材料填空:已知a →=(2,3),b →=(4,m),且a →※b →,则m =__6__.16.如图,将正方形OABC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是原点,A 的坐标为(1,3),则点B 的坐标为3)__.三、解答题(本大题9小题,共72分)17.(6分)有一张图纸被损坏,但上面有如图所示的两个标志点A(-3,1),B(-3,-3)可见,而主要建筑C(3,2)破损,请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找到图中建筑C 的位置.解:如图:18.(6分)图中标明了小强家附近的一些地方.(1)写出公园、游艺场和学校的坐标;(2)早晨,小强从家里出发,沿(-3,-1),(-1,-2),(0,-1),(2,-2),(1,0),(1,3),(-1,2)路线转了一下,又回到家里,写出他路上经过的地方.解:(1)公园(3,-1),游艺场(3,2),学校(1,3)(2)邮局——移动通讯——幼儿园——消防队——火车站——学校——糖果店19.(6分)一位老人制作的仿真郑和宝船尺寸如图,已知在某一直角坐标系中,点A坐标为(9,0).(1)请你直接在图中画出该坐标系;(2)写出其余5点的坐标.解:(1)画图略(2)B(5,2),C(-5,2),D(-9,0),E(-5,-2),F(5,-2)20.(6分)如图,分别说明:△ABC从(1)→(2),再从(2)→(3)…一直到(5),它的横、纵坐标依次是如何变化的?解:(1)→(2)纵坐标不变,横坐标都加1(2)→(3)横坐标不变,纵坐标都加1(3)→(4)横、纵坐标都乘以-1(4)→(5)横坐标不变,纵坐标都乘以-121.(9分)已知点A(a-3,a2-4),求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a及点A的坐标:(1)当点A在x轴上;(2)当点A在y轴上;(3)已知点B(2,5),且AB∥x轴.解:(1)因为点A(a-3,a2-4)在x轴上,所以a2-4=0,所以a=±2.点A的坐标为(-1,0)或(-5,0)(2)因为点A在y轴上,所以a-3=0,所以a=3,点A的坐标为(0,5)(3)因为AB∥x轴,所以a2-4=5,所以a=±3.当a=±3时,a-3≠2,故a=±3,点A的坐标为(0,5)或(-6,5)22.(10分)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A,B,C三点.(1)写出A,B,C三点坐标;(2)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图形△A1B1C1,并写出A1,B1,C1的坐标;(3)在图中描出D(2,4),E(3,1),F(1,3),观察△DEF与△ABC有什么关系?(4)如果三角形ABC中任意一点M的坐标为(x,y),那么它关于y轴对称的点N的坐标是什么?解:(1)A(-2,4),B(-3,1),C(-1,3)(2)图略,A1(-2,-4),B1(-3,-1),C1(-1,-3)(3)△DEF与△ABC关于y轴对称(4)N(-x,y)23.(8分)如图所示,OABC是一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长方形纸片,O为原点,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OA=10,OC=8.在OC边上取一点D,将纸片沿AD翻折,使点O落在BC边上的点E处,求D,E两点的坐标.解:由题意可知,折痕AD是四边形OAED的对称轴,在Rt△ABE中,AE=AO=10,AB=8,BE=AE2-AB2=102-82=6,所以CE=4,所以E(4,8).在Rt△DCE中,DC2+CE2=DE2,又因为DE=OD,所以(8-OD)2+42=OD2,解得OD=5,所以D(0,5)24.(9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三点A(-2,1),B(3,1),C(2,3).(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描出点A,B,C的位置,并将点A,B,C,A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2)求出以A,B,C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3)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以A,B,P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0?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图略(2)依题意,得AB∥x轴,且AB=3-(-2)=5,所以S△ABC=12×5×2=5(3)存在.因为AB=5,S△ABP=10,所以P点到AB的距离为4.又因为点P在y轴上,所以点P的坐标为(0,5)或(0,-3)25.(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是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实验与探究:(1)由图观察可知点A(0,2)与点A1(2,0)关于直线l对称,请你在图中标明点B(3,5),C(3,-5),D(-3,-5),E(-5,0)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1,C1,D1,E1的位置,并写出它们的坐标;归纳与发现:(2)结合图形并观察以上五组点的坐标,你会发现:坐标平面内任意一点P(a,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P1的坐标为__(b,a)__;拓展与应用:(3)若点M(4,2+5y)与点N(-3,3x+1)关于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对称,求点(x,y)的坐标.解:(1)B1(5,3),C1(-5,3),D1(-5,-3),E1(0,-5)(3)根据任意一点P(a,b)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P1的坐标为(b,a)可知,2+5y=-3,3x+1=4,解得x=1,y=-1,所以点(x,y)的坐标为(1,-1)第四章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图象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个数有( B )A.1个B.2个C.3个D.4个2.(宜宾期末)一名老师带领x名学生到动物园参观,已知成人票每张30元,学生票每张10元.设门票的总费用为y元,则y与x的函数关系为( A )A.y=10x+30 B.y=40xC.y=10+30x D.y=20x3.(白银中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观察图象可得( A ) A.k>0,b>0 B.k>0,b<0C.k<0,b>0 D.k<0,b<0,第3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 4.下列四个点中,不在同一个正比例函数上的点是( D )A.(-4,-8) B.(1,2)C.(-3,-6) D.(2,-4)5.P1(x1,y1),P2(x2,y2)是一次函数y=-2x+5图象上的两点,且x1<x2,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是( C )A.y1<y2B.y1=y2C.y1>y2D.y1>y2>06.对于函数y=-12x+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图象经过点(2,2)B.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C.图象与y轴的交点是(6,0)D.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97.已知一次函数y=32x+m和y=-12x+n的图象都经过点A(-2,0),且与y轴分别交于B,C两点,那么△ABC的面积是( C )A.2 B.3C.4 D.68.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y=x平行,且过点(1,2),那么它必过点( A )A.(-1,0) B.(2,-1)C.(2,1) D.(0,-1)9.如图,把Rt△ABC放在直角坐标系内,其中∠CAB=90°,BC=5,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4,0),将△ABC沿x轴向右平移,当点C落在直线y=2x-6上时,线段BC扫过的面积为( C )A.4 B.8C.16 D.8210.(成都期末)甲、乙两人在直线跑道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跑步500 m,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2 s.在跑步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m)与乙出发的时间t(s)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给出以下结论:①a=8;②b=92;③c=123.其中正确的是( A )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将直线y=2x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直线是__y=2x+1__.12.(盐城中考)函数y=x-2x-4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x≥2且x≠4__.13.一次函数y=(m+2)x+1,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m的取值范围是__m>-2__.14.已知某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0,2),B(1,3),C(a ,1)三点,则a 的值是__-1__.15.某农场租用播种机播种小麦,在甲播种机播种2天后,又调来乙播种机参与播种,直至完成800亩的播种任务.播种亩数与天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那么乙播种机参与播种的天数是__4__.16.一次函数y =kx +b ,当0≤x ≤4时,-7≤y ≤-3,则k =__1或-1__. 三、解答题(本大题9小题,共72分)17.(7分)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M(0,2),N(1,3)两点. (1)求k ,b 的值;(2)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为A(a ,0),求a 的值.解:(1)由题意得b =2,把⎩⎪⎨⎪⎧x =1,y =3代入y =kx +2中得k =1(2)由(1)得y =x +2,当y =0时,x =-2,即a =-218.(6分)一次函数y =-4x +b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OAB 的面积是2,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解:令y =0得-4x +b =0,x =b 4,所以S △AOB =12×|b4|×|b|=2,所以b =±4,所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4x +4或y =-4x -419.(8分)联通公司手机话费收费有A 套餐(月租费15元,通话费每分钟0.1元)和B 套餐(月租费0元,通话费每分钟0.15元)两种.设A 套餐每月话费为y 1(元),B 套餐为y 2(元),月通话时间为x 分钟.(1)分别表示出y 1与x ,y 2与x 的函数关系式; (2)月通话时间多长时,A ,B 两种套餐收费一样?(3)什么情况下A 套餐更省钱? 解:(1)y 1=0.1x +15,y 2=0.15x(2)由y 1=y 2得0.1x +15=0.15x ,解得x =300 (3)当通话时间多于300分钟时,A 套餐省钱20.(7分)设函数y =x +n 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A ,函数y =-3x -m 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B ,两个函数的图象交于点C(-3,1),D 为AB 的中点.(1)求m ,n 的值;(2)求直线DC 的一次函数表达式. 解:(1)m =8,n =4(2)由(1)得A(0,4),B(0,-8).因为D 是AB 的中点,所以D(0,-2),设直线CD 的表达式为y=kx +b ,则⎩⎨⎧b =-2,-3k +b =1,解得⎩⎨⎧k =-1,b =-2,即y =-x -221.(7分)某生物小组观察一植物生长,得到植物的高度(单位:厘米)与观察时间(单位:天)的关系,并画出如下的图象(AC 是线段,直线CD 平行于x 轴.)(1)该植物从观察时起,多少天以后停止长高?(2)求直线AC 的表达式,并求该植物最高长多少厘米?解:(1)50天后(2)设直线AC 的表达式为y =kx +6,将(30,12)代入,得12=30k +6,解得k =15,表达式为y =15x +6,最高长16厘米22.(8分)1号探测气球从海拔5 m 处出发,以1 m /min 的速度上升.与此同时,2号探测气球从海拔15 m 处出发,以0.5 m /min 的速度上升,两个气球都匀速上升了50 min .设气球上升时间为 x min (0≤x ≤50)(1)根据题意,填写下表:果不能,请说明理由;(3)当30≤x ≤50时,两个气球所在位置的海拔最多相差多少米?解:(2)能.由x +5=0.5x +15得x =20,所以x +5=25,即气球上升20 min 时位于海拔25 m 处 (3)当30≤x ≤50时,1号气球始终在2号气球上方,设两气球的海拔差为y ,则y =(x +5)-(0.5x +15)=0.5x -10,由函数的性质知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当x =50时,y 的值最大,为15米23.(9分)如图,直线y =kx +6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点E ,F ,点E 的坐标为(-8,0),点A 的坐标为(-6,0),点P(x ,y)是第二象限内的直线上的一个动点.(1)求k 的值;(2)在点P 的运动过程中,写出△OPA 的面积S 与x 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探究:当P 运动到什么位置(求P 的坐标)时,△OPA 的面积为278解:(1)k =34(2)由(1)得y =34x +6,所以S =12×6×(34x +6),所以S =94x +18(-8<x<0)(3)由S =94x +18=278得x =-132,y =34×(-132)+6=98,所以P(-132,98),即P 运动到点(-132,98)时,△OPA 的面积为27824.(9分)(长春中考)甲、乙两车间同时开始加工一批服装.从开始加工到加工完这批服装甲车间工作了9小时,乙车间在中途停工一段时间维修设备,然后按停工前的工作效率继续加工,直到与甲车间同时完成这批服装的加工任务为止.设甲、乙两车间各自加工服装的数量为y(件),甲车间加工的时间为x(时),y 与x 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甲车间每小时加工服装件数为__80__件;这批服装的总件数为__1140__件; (2)求乙车间维修设备后,乙车间加工服装数量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求甲、乙两车间共同加工完1000件服装时甲车间所用的时间.解:(2)乙车间每小时加工服装件数为120÷2=60(件),乙车间修好设备的时间为9-(420-120)÷60=4(时),所以乙车间维修设备后,乙车间加工服装数量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120+60(x -4)=60x -120(4≤x ≤9)(3)甲车间加工服装数量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80x ,当80x +60x -120=1000时,x =8.答:甲、乙两车间共同加工完1000件服装时甲车间所用的时间为8小时25.(11分)双11购物节期间,某电器商城推出了两种促销方式,且每次购买电器时只能使用其中一种方式:第一种是打折优惠,凡是在该商城购买家用电器的客户均可享受八折优惠;第二种方式是:赠送优惠券,凡在商城三天内购买家用电器的金额满400元且少于600元的,赠优惠券100元;不少于600元的,所赠优惠券是购买电器金额的14,另再送50元现金.(1)以上两种促销方式中第二种方式,可用如下形式表达:设购买电器的金额为x(x ≥400)元,优惠券金额为y 元,则:①当x =500时,y =__100__;②当x ≥600时,y =__14x__;(2)如果小张想一次性购买原价为x(400≤x <600)元的电器,可以使用优惠券,在上面 的两种促销方式中,试通过计算帮他确定一种比较合算的方式?(3)如果小张在促销期间内在此商城先后两次购买电器时都得到了优惠券(两次购买均未 使用优惠券),第一次购买金额在600元以内,第二次购买金额超过600元,所得优惠 券金额累计达800元,设他购买电器的金额为W 元,W 至少应为多少?(W =支付金额-所送现金金额)解:(2)设y 1=0.8x ,y 2=x -100,因为由0.8x =x -100得x =500,此时y 1=y 2;当400≤x <500时y 1>y 2;当500<x <600时y 1<y 2,所以当x =500时,两种方式一样合算;当400≤x <500时,选第二种方式合算;当500<x <600时,选第一种方式合算(3)设第一次购买花了m 元,第二次花了n 元,当400≤m <600,n ≥600时,100+14n =800,得n=2800,W =m +n -50=m +2750,因为400≤m <600,所以3150≤W <3350,即W 至少为3150元第五章检测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D ) A .⎩⎪⎨⎪⎧x +13=1y =x 2 B .⎩⎪⎨⎪⎧3x -y =52y -z =6C .⎩⎪⎨⎪⎧x 5+y 2=1xy =1D .⎩⎪⎨⎪⎧x 2=3y -2x =42.由方程组⎩⎪⎨⎪⎧2x +m =1,y -3=m可得出x 与y 的关系是( A )A .2x +y =4B .2x -y =4C .2x +y =-4D .2x -y =-43.已知3a 2x -1b 2y 与-3a -3y b 3x +6是同类项,则x +y 的值为( D ) A .113 B .3113 C .1513 D .-1134.如图,以两条直线l 1,l 2的交点坐标为解的方程组是( C )A .⎩⎪⎨⎪⎧3x -4y =63x -2y =0 B .⎩⎪⎨⎪⎧3x -4y =63x +2y =0 C .⎩⎪⎨⎪⎧3x -4y =-63x -2y =0 D .⎩⎪⎨⎪⎧-3x +4y =63x +2y =05.(眉山中考)已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ax +by =3,ax -by =1的解为⎩⎨⎧x =1,y =-1,则a -2b 的值是( B )A .-2B .2C .3D .-36.(随州中考)小明到商店购买“五四青年节”活动奖品,购买20只铅笔和10本笔记本共需110元,但购买30支铅笔和5本笔记本只需85元,设每支铅笔x 元,每本笔记本y 元,则可列方程组( B )A .⎩⎪⎨⎪⎧20x +30y =11010x +5y =85B .⎩⎪⎨⎪⎧20x +10y =11030x +5y =85C .⎩⎪⎨⎪⎧20x +5y =11030x +10y =85D .⎩⎪⎨⎪⎧5x +20y =11010x +30y =85 7.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之和为7,如果这个两位数加上45,则恰好成为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后组成的新两位数,则原来的两位数是( B )A .61B .16C .52D .258.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x ,y 满足方程组⎩⎪⎨⎪⎧2x -y =3,3x +2y =8.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 )A .5B .4C .3D .5或49.由方程组⎩⎨⎧2x +y =7,2y +z =8,2z +x =9,可得到x +y +z 的值为( A )A .8B .9C .10D .11.710.有一根长40 cm 的金属棒,欲将其截成x 根7 cm 长的小段和y 根的9 cm 长的小段,剩余部分作废料处理.若使废料最少,则正整数x ,y 应分别为( B )A .x =1,y =3B .x =3,y =2C .x =4,y =1D .x =2,y =3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写出一个解为⎩⎪⎨⎪⎧x =1,y =2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__⎩⎪⎨⎪⎧x +y =3x -y =-1__.12.(包头中考)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x +y =3,2x -ay =5的解是⎩⎨⎧x =b ,y =1,则a b的值为__1__.13.如果直线y =2x +3与直线y =3x -2b 的交点在x 轴上,那么b 的值为__-94__.14.八年级(1)班为了奖励学习进步的学生,购买了单价为3元的笔记本与单价为5元的钢笔两种奖品,共花35元,则有__2__种购买方案.15.(乐山中考)二元一次方程组x +y 2=2x -y3=x +2的解是__⎩⎪⎨⎪⎧x =-5y =-1__.16.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分别作出一次函数y =12x +1和y =2x -2的图象,则下面的说法:①函数⎪⎧2y -x =2,⎪⎧x =2,1=2x -2的图象交点的坐标为(-2,2);④两直线与y 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3.其中正确的有__②④__.(填序号)三、解答题(本大题9小题,共72分) 17.(12分)解下列方程组:(1)⎩⎪⎨⎪⎧y +x =1,5x +2y =8; (2)⎩⎪⎨⎪⎧x 2+y 3=132,4x -3y =18;解:⎩⎪⎨⎪⎧x =2y =-1 解:⎩⎪⎨⎪⎧x =9y =6(3)⎩⎪⎨⎪⎧x -2y =-1,x -y =2-2y ; (4)⎩⎪⎨⎪⎧x +y =-1,2x -y +3z =1,x -2y -z =6.解:⎩⎪⎨⎪⎧x =1y =1 解:⎩⎪⎨⎪⎧x =1y =-2z =-118.(6分)直线a 与直线y =2x +1的交点的横坐标是2,与直线y =-x +2的交点的纵坐标是1,求直线a 对应的表达式.解:将x =2代入y =2x +1得y =5,将y =1代入y =-x +2得x =1,设直线a 的表达式为y =kx+b ,即⎩⎨⎧5=2k +b ,1=k +b ,解得⎩⎨⎧k =4,b =-3,所以直线a 的表达式为y =4x -319.(6分)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ax +2by =4,x +y =1与⎩⎪⎨⎪⎧x -y =3,bx +(a -1)y =3的解相同,求a ,b 的值.解:解方程组⎩⎪⎨⎪⎧x +y =1,x -y =3得⎩⎨⎧x =2,y =-1,将⎩⎪⎨⎪⎧x =2,y =-1代入方程组⎩⎪⎨⎪⎧ax +2by =4,bx +(a -1)y =3得⎩⎪⎨⎪⎧a -b =2,2b -a =2解得⎩⎪⎨⎪⎧a =6b =420.(6分)如图,8块相同的长方形地砖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图形(地砖间的缝隙忽略不计),求每块地砖的长和宽.解:设每块地砖的长为x 厘米,宽为y 厘米,由题意得⎩⎨⎧x +y =60,3y +x =2x ,解得⎩⎪⎨⎪⎧x =45,y =15.答:每块地砖的长和宽分别为45厘米,15厘米21.(7分)如图,在东北大秧歌的踩高跷表演中,已知演员身高是高跷长度的2倍,高跷与腿重合部分的长度为28 cm ,演员踩在高跷上时,头顶距离地面的高度为224 cm .设演员的身高为x cm ,高跷的长度为y cm ,求x ,y 的值.解:依题意得⎩⎨⎧x =2y ,x +y -28=224,解得⎩⎪⎨⎪⎧x =168y =8422.(7分)学校组织学生乘汽车去自然保护区野营,前13路段为平路,其余路段为坡路,已知汽车在平路上行驶的速度为60 km /h ,在坡路上行驶的速度为30 km /h .汽车从学校到自然保护区一共行驶了6.5 h ,求汽车在平路和坡路上各行驶多少时间?解:设汽车在平路上行驶x h ,在坡路上行驶y h ,则依题意得⎩⎨⎧x +y =6.5,60x ×2=30y ,解得⎩⎪⎨⎪⎧x =1.3y =5.2。
全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全册 共61页 附答案)

全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全册共61页附答案)目录第一章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把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同时扩大到原来的3倍,则斜边长扩大到原来的( ) A.2倍B.3倍C.4倍D.5倍2.下列各组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 )A.30,40,50 B.7,12,13 C.5,9,12 D.3,4,63.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169 B.119 C.13 D.1444.如图,阴影部分是一个长方形,则长方形的面积是( )A.3 cm2B.4 cm2C.5 cm2D.6 cm2(第4题) (第7题) (第10题)5.满足下列条件的△ABC,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为( )A.∠A=∠B-∠C B.∠A∶∠B∶∠C=1∶1∶2C.b2=a2-c2D.a∶b∶c=2∶3∶46.已知一轮船以18 n mile/h的速度从港口A出发向西南方向航行,另一轮船以24 n mile/h 的速度同时从港口A出发向东南方向航行,离开港口1.5 h后,两轮船相距( ) A.30 n mile B.35 n mile C.40 n mile D.45 n mile7.如图,在△ABC中,AB=AC=13,BC=10,点D为BC的中点,DE⊥AB,垂足为点E,则DE等于( )A.1013B.1513C.6013D.75138.若△ABC的三边长a,b,c满足(a-b)(a2+b2-c2)=0,则△ABC是( ) 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9.已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5 cm,周长为12 cm,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 A.12 cm2B.6 cm2C.8 cm2D.10 cm210.如图,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然后分别以三个正方形的中心为圆心,正方形边长的一半为半径作圆,记三个圆的面积分别为S1,S2,S3,则S1,S2,S3之间的关系是( )A.S1+S2>S3B.S1+S2=S3C.S1+S2<S3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D是底边上的高,若AB=5 cm,BC=6 cm,则AD=__________.(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12.如图,某人欲横渡一条河,由于水流的影响,实际上岸地点C偏离欲到达点B 300 m,结果他在水中实际游了500 m,则该河流的宽度为________.13.如图,在Rt△ABC中,∠B=90°,AB=3 cm,AC=5 cm,将△ABC折叠,使点C与点A 重合,得折痕DE,则△ABE的周长等于________.14.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且满足关系式(a2-c2-b2)2+||c-b=0,则△ABC的形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如图是一个长方体,则AB=________,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第15题) (第16题)16.如图是“赵爽弦图”,△ABH,△BCG,△CDF和△DAE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CD和EFGH都是正方形.如果AB=10,且AH∶AE=3∶4.那么AH等于________.17.红方侦察员小马的正前方400 m处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公路,突然发现一辆蓝方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他拿出红外线测距仪测得汽车与他相距400 m,10 s后又测得汽车与他相距500 m,则蓝方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_m/s.18.在一根长90 cm的灯管上缠满了彩色丝带,已知可近似地将灯管看成圆柱体,且底面周长为4 cm,彩色丝带均匀地缠绕了30圈(如图为灯管的部分示意图),则彩色丝带的总长度为__________.(第18题)三、解答题(19~22题每题9分,其余每题10分,共66分)19.某消防部队进行消防演练.在模拟现场,有一建筑物发生了火灾,消防车到达后,发现离建筑物的水平距离最近为12 m,如图,即AD=BC=12 m,此时建筑物中距地面12.8 m高的P处有一被困人员需要救援.已知消防云梯车的车身高AB是3.8 m,问此消防车的云梯至少应伸长多少米?20.如图,在4³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线段AB,AE分别是图中两个1³3的长方形的对角线,请你说明:AB⊥AE.21.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点E在CD上,DE=b,AE=c,延长CB至点F,使BF=b,连接AF,试利用此图说明勾股定理.22.如图,一根12 m的电线杆AB用铁丝AC,AD固定,现已知用去的铁丝AC=15 m,AD=13 m,又测得地面上B,C两点之间的距离是9 m,B,D两点之间的距离是5 m,则电线杆和地面是否垂直,为什么?23.如图,∠AOB=90°,OA=9 cm,OB=3 cm,一机器人在点B处看见一个小球从点A出发沿着AO方向匀速滚向点O,机器人立即从点B出发,沿BC方向匀速前进拦截小球,恰好在点C处截住了小球,如果小球滚动的速度与机器人行走的速度相等,那么机器人行走的路程BC是多少?24.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DC=5 cm,在DC上存在一点E,沿直线AE把△AED折叠,使点D恰好落在BC边上,设落点为F,若△ABF的面积为30 cm2,求△ADE的面积.25.有一个如图所示的长方体透明玻璃水缸,其长AD=8 cm,高AB=6 cm,水深为AE=4 cm,在水面线EF上紧贴内壁G处有一粒食物,且EG=6 cm,一只小虫想从水缸外的A处沿水缸壁爬进水缸内的G处吃掉食物.(1)小虫应该沿怎样的路线爬才能使爬的路线最短呢?请你画出它爬行的最短路线,并用箭头标注.(2)求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线长(不计缸壁厚度).答案一、1.B 2.A 3.A 4.C 5.D 6.D 7.C 8.D 9.B 10.B二、11.4 cm 12.400 m 13.7 cm 14.等腰直角三角形 15.13;30 16.6 17.3018.150 cm 点拨:因为灯管可近似看成圆柱,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所以假设把灯管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由30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组成的大长方形,且每个小长方形的长等于灯管的底面周长,小长方形的高等于灯管长度的130,则丝带的长度等于小长方形对角线长的30倍. 三、19.解:因为CD =AB =3.8 m ,所以PD =PC -CD =9 m. 在Rt △ADP 中,AP 2=AD 2+PD 2, 得AP =15 m.所以此消防车的云梯至少应伸长15 m.20.解:如图,连接BE .(第20题)因为AE 2=12+32=10,AB 2=12+32=10,BE 2=22+42=20,所以AE 2+AB 2=BE 2.所以△ABE 是直角三角形,且∠BAE =90°,即AB ⊥AE .21.解:在△ADE 和△ABF 中,⎩⎪⎨⎪⎧AD =AB =a ,∠D =∠ABF ,DE =BF =b ,所以△ADE ≌△ABF .所以AE =AF =c ,∠DAE =∠BAF ,S △ADE =S △ABF .所以∠EAF =∠EAB +∠BAF =∠EAB +∠DAE =∠DAB =90°,S 正方形ABCD =S 四边形AECF .连接EF ,易知S 四边形AECF =S △AEF +S △ECF =12[c 2+(a -b )(a +b )]=12(a 2+c 2-b 2),S 正方形ABCD=a 2,所以12(a 2+c 2-b 2)=a 2.所以a 2+b 2=c 2. 22.解:垂直.理由如下:因为AB =12 m ,AC =15 m ,BC =9 m , 所以AC 2=BC 2+AB 2. 所以∠CBA =90°. 又因为AD =13 m ,AB =12 m ,BD =5 m ,所以AD 2=BD 2+AB 2. 所以∠ABD =90°, 因此电线杆和地面垂直.点拨:要判定电线杆和地面垂直,只需说明AB ⊥BD 且AB ⊥BC 即可,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定△ABD 和△ABC 为直角三角形,从而得出电线杆和地面垂直. 23.解:根据题意,BC =AC =OA -OC =9-OC .因为∠AOB =90°,所以在Rt △BOC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OB 2+OC 2=BC 2, 所以32+OC 2=(9-OC )2, 解得OC =4 cm. 所以BC =5 cm.24.解:由折叠可知AD =AF ,DE =EF .由S △ABF =12BF ²AB =30 cm 2,AB =DC =5 cm ,得BF =12 cm.在Rt △ABF 中,由勾股定理,得AF =13 cm ,所以BC =AD =AF =13 cm. 设DE =x cm ,则EC =(5-x )cm ,EF =x cm ,FC =13-12=1(cm).在Rt △ECF 中,由勾股定理,得EC 2+FC 2=EF 2,即(5-x )2+12=x 2,解得x =135.所以S △ADE =12AD ²DE =12³13³135=16.9 (cm 2).25.解:(1)如图,作点A 关于BC 的对称点A ′,连接A ′G 与BC 交于点Q ,则AQ +QG 为最短路线.(第25题)(2)因为AE =4 cm ,AA ′=12 cm ,所以A ′E =8 cm.在Rt △A ′EG 中,EG =6 cm ,A ′E =8 cm ,A ′G 2=A ′E 2+EG 2=102, 所以A ′G =10 cm ,所以AQ +QG =A ′Q +QG =A ′G =10 cm. 所以最短路线长为10 cm.第二章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8的平方根是( )A .4B .±4C .2 2D .±2 2的立方根是( )A .-1B .0C .1D .±13.有下列各数:0.456,3π2,(-π)0,3.14,0.801 08,0.101 001 000 1…(相邻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次加1),4,12.其中是无理数的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有下列各式:①2;②13;③8x >0).其中,最简二次根式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下列语句不正确的是( )A .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如果不是有理数,那么一定是无理数B .大小介于两个有理数之间的无理数有无数个C .-1的立方是-1,立方根也是-1D .两个实数,较大者的平方也较大 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12=2 3B.32=32==x7.设n 为正整数,且n <65<n +1,则n 的值为( )A .5B .6C .7D .88.如图,在数轴上表示-5和19的两点之间表示整数的点有( )A .7个B .8个C .9个D .6个(第8题)(第10题)9(y +3)2=0,则x -y 的值为( )A .-1B .1C .-7D .710.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的n 值为2,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 )A .14B .16C .8+52D .14+2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 ________ 5 (填“>”或“<”).12.利用计算器计算12³3-5时,正确的按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显示器上显示的数是________.13.如图,数轴上表示数3的是点________.。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分)﹣的倒数是()A.B.3C.﹣3D.﹣2.(3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与较小直角边的和、差分别为8、2,则较长直角边长为()A.5B.4C.3D.23.(3分)已知点P(m,n)在第四象限,则直线y=nx+m图象大致是下列的()A.B.C.D.4.(3分)若方程(a+3)x+3y|a|﹣2=1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则a的值为()A.﹣3B.±2C.±3D.35.(3分)如图,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BD折叠,点C落在点E处,BE交AD于点F,已知∠BDC=62°,则∠DFE的度数为()A.31°B.28°C.62°D.56°6.(3分)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①当a=1时,方程组的解也是方程x+y=2的解;②当x=y时,a=﹣;③不论a取什么实数,2x+y的值始终不变.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二、填空题。
(每小题3分,共18分)7.(3分)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8.(3分)的平方根是.9.(3分)若a,b,c分别是△ABC的三条边长,且a2﹣6a+b2﹣10c+c2=8b﹣50,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是.10.(3分)的整数部分是,小数部分是.11.(3分)如果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适合方程3x+y=﹣8,则k=.12.(3分)甲、乙两人在笔直的湖边公路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步行2400米,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4分钟,在整个步行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米)与甲出发的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甲步行的速度为60米/分;②乙走完全程用了30分钟;③乙用16分钟追上甲;④乙到达终点时,甲离终点还有360米.其中正确的结论有.(填序号)三、解答题。
(5×6分+3×8分+2×9分+12分=84分)13.(6分)计算:(1);(2).14.(6分)(1)已知点P(2m﹣6,m+2),若点P在y轴上,求点P的坐标.(2)已知点Q,若点Q在过点A(2,3)且与x轴平行的直线上,AQ=3,求点Q的坐标.15.(6分)解方程组.16.(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x+5的图象l1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l2与l1交于点C(m,4).(1)求m的值;(2)求△AOC的面积;(3)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为l3,且l1、l2、l3不能围成三角形,请写出k的值.17.(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4,0),B(﹣1,4),C(﹣3,1)(1)在图中作△A′B′C′使△A′B′C′和△ABC关于x轴对称;(2)写出点A′,B′,C′的坐标.18.(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分别交x轴,y轴于点A、B,将直线AB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45°,交x轴于点C,求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19.(8分)如图,圆柱形容器的高为120cm,底面周长为100cm,在容器内壁离容器底部40cm的点B处有一蚊子,此时一只壁虎正好在容器外壁,离容器上沿40cm与蚊子相对的点A处,求壁虎捕捉蚊子的最短距离.20.(8分)某学校在体育周活动中组织了一次体育知识竞赛,每班选25名同学参加比赛,成绩分别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相应等级的得分依次记为100分、90分、80分、70分,学校将八年级一班和二班的成绩整理并绘制成统计图,如图所示:(1)把八年级一班竞赛成绩统计图补充完整;(2)求出下表中a、b、c的值:平均数/分中位数/分众数/分方差一班a b90106.24二班87.680c138.24(3)根据上面图表数据,请你对这次竞赛成绩的结果进行分析.(至少写两条)21.(9分)材料阅读:如图(1)所示的图形,像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圆规,我们常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规形图”.(1)观察“规形图”,试探究∠BDC与∠A、∠B、∠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请你利用此结论,解决以下两个问题:Ⅰ.如图(2),把一个三角尺DEF放置在△ABC上,使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DE,DF恰好经过点B,C,若∠A =30°,则∠ABD+∠ACD=.Ⅱ.如图(3),BD平分∠ABP,CD平分∠ACP,若∠A=50°,∠BPC=130°,求∠BDC的度数.22.(9分)在《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章的复习课上,王老师让同学们根据下列条件探索还能求出哪些量:在我市“精准扶贫”工作中,甲、乙两个工程队先后接力为扶贫村庄修建条335米长的公路,甲队每天修建20米,乙队每天修建25米,一共用15天完成.(1)小红同学根据题意,列出了一个尚不完整的方程组请写出小红所列方程组中未知数x,y表示的意义:x表示,y表示;并写出该方程组中?处的数应是,*处的数应是;(2)小芳同学的思路是想设甲工程队一共修建了x米公路,乙工程队一共修建了y米公路.下面请你按照小芳的设想列出方程组,并求出乙队修建了多少天?23.(12分)6月份以来,猪肉价格一路上涨,为平抑猪肉价格,某省积极组织货源,计划由A、B、C三市分别组织10辆,10辆和8辆运输车向D、E两市运送猪肉,现决定派往D、E两地的运输分别是18辆、10辆.已知一辆运输车从A市到D、E两市的运费分别为200元和800元,从B市到D、E两市的运费分别为300元和700元,从C市到D、E两市的运费分别为400元和500元.若从A、B两市都派x辆车到D市,当这28辆运输车全部派出时,①求总运费W(元)与x(辆)之间的关系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②求总运费W最低时的车辆派出方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各章测试题带答案(全册)

第一章勾股定理测试题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 如图, 在△ABC 中,∠C=︒90,已知两直角边 A b Ca 和b ,求斜边c 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已知斜边c 和一条直角边b (或a ),求另一直角边 a a (或b )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 B 2.在△ABC 中,若222BC AB AC =+,则∠B+∠C=_____°. 第1题图 3.在Rt △ABC 中,∠C=︒90,若a=40,b=9,则c=__________; A 4.如图,△ABC 中,AB=AC ,BC=16,高AD=6,则腰长AB=________________.B D C 第4题图5.木工师傅做一个宽60cm ,高80cm 的矩形木柜,为稳固起见,制作时需在对角顶点间加一根木条,则木条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cm . 6.一艘轮船以16Km /h 的速度离开港口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艘轮船同时离开港口以12Km /h 的速度向东南方向航行,它们离开港口1小时后相距_________________Km .7.如图,已知△ABC 中,∠ACB=︒90,以△ABC 各边为边向三角形外作三个正方形, A 3S1S 、2S 、3S 分别表示这三个正方形的面积, 1S1S =81,3S =225,则2S =__________________. C 2S B8.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3cm ,底边上的高为5cm ,则它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9. 在△ABC 中,已知AB=12cm ,AC=9cm ,BC=15,cm 则△ABC 的面积等于 ( )A.1082cm B.542cm C.1802cm D.902cm10.以下列各组数为三边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 A .9、12、15 B .41、40、9 C .25、7、24 D .6、5、411.如图,一圆柱高8cm,底面半径2cm,一只蚂蚁从点A 爬到点B 处吃食, 要爬行的最短路程(π取3)是( )A.20cm;B.10cm;C.14cm;D.无法确定.12.一个三角形三边之比为3∶4∶5,则这个三角形三边上的高之比为 ( )A.3:4:5B.5:4:3C.20:15:12D.10:8:2 13.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 、b 、c,且满足等式ab c b a 2)(22=-+,则此三角形是 (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14. 如图,为求出湖两岸的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一个观测者在点C 设桩,使△ABC 恰好为直角三角形,且∠B=︒90,测得AC=160米,BC=128米,则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 ( )B A .96米 B .100米C .86米D .90米C A 15.一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比直角边长大2,另一直角边长为6,则斜边长为 ( ) (A )4 (B )8 (C )10 (D )12三.解答题16.已知:如图,⊿ABC 中,∠ACB =︒90,AB = 5cm ,BC = 3 cm ,CD ⊥AB 于D , 求CD 的长及三角形的面积.(16分)17.在图中所示的长方形零件示意图中,根据所给的部分尺寸,求两孔中心A和B的距离(单位:mm )(10分)B C A D18.小强到某海岛上去探宝,登陆后先往东走10千米,又往北走2千米,遇到障碍后又往西走3千米,再折向北走到4千米处往东拐,仅走1千米便找到宝藏,问登陆点到宝藏埋藏点的直线距离是多少千米?(10分)19.八(2)班数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时,发现升旗的绳子垂到地面要多1米,当他们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米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有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3分)数4的算术平方根是()A.2 B.﹣2 C.±2 D.2.(3分)下列实数中的无理数是()A.0 B.C.πD.1.01010101…3.(3分)与最接近的整数是()A.9 B.8 C.7 D.64.(3分)下列等式成立的是()A.3+4=7B.=C.÷=2D.=3 5.(3分)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对顶角相等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三角形的外角大于内角6.(3分)已知一次函数y=kx+3的图象经过点A,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点A的坐标可以是()A.(﹣1,2)B.(1,﹣2)C.(2,3)D.(3,4)7.(3分)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下列方法中无法消元的是()A.①×2﹣②B.②×(﹣3)﹣①C.①×(﹣2)+②D.①﹣②×3 8.(3分)将一副直角三角板(∠A=∠FDE=90°,∠F=45°,∠C=60°,点D在边AB上)按图中所示位置摆放,两条斜边为EF,BC,且EF∥BC,则∠ADF等于()A.70°B.75°C.80°D.85°9.(3分)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思想方法.如图,直线y=x+5和直线y=ax+b 相交于点P,根据图象可知,关于x的方程x+5=ax+b的解是()A.x=5 B.x=15 C.x=20 D.x=2510.(3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其面积标记为S1,以AB为斜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再以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标记为S2,…,按照此规律继续下去,则S7的值为()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1.(4分)实数2﹣的倒数是.12.(4分)点P(a,b)在函数y=3x+2的图象上,则代数式6a﹣2b的值等于.13.(4分)如图,在x轴,y轴上分别截取OA,OB,使OA=OB,再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若点P的坐标为(a,2a﹣3),则a 的值为.14.(4分)《九章算术》中记载:“今有牛五、羊二,直金十两;牛二、羊五,直金八两.问牛、羊各直金几何?”译文:“假设有5头牛、2只羊,值金10两;2头牛、5只羊,值金8两.问每头牛、每只羊各值金多少两?”设每头牛值金x两,每只羊值金y两,可列方程组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满分54分)15.(10分)(1)计算:﹣+﹣|2﹣3|;(2)计算:÷3×.16.(10分)(1)解方程组:;(2)解方程组:.17.(8分)某校开展了“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阅读活动月.请根据统计图表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被抽查的学生人数是人,表中m=;(2)被抽查的学生阅读文章篇数的中位数是,众数是;(3)若该校共有1600名学生,请估计该校学生在主题阅读活动月内文章阅读的篇数为4篇的有多少人?阅读篇数 3 4 5 6 7及以上人数20 25 m 15 1018.(6分)大学生运动会将在成都召开,大批的大学生报名参与志愿者服务工作.某大学计划组织本校大学生志愿者乘车去了解比赛场馆情况,若单独调配36座(不含司机)新能源客车若干辆,则有2人没有座位;若只调配22座(不含司机)新能源客车,则用车数量将增加4辆,并空出2个座位.求计划调配36座新能源客车多少辆?该大学共有多少名大学生志愿者?19.(10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4,1),B(3,4),C(1,2).(1)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顶点C1的坐标;(2)若点P在x轴上,且满足PA+PC1最小,求点P的坐标及PA+PC1的最小值.20.(10分)已知,△ABC和△DCE都是等边三角形,点B,C,E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如图1).(1)求证:BD=AE;(2)若∠ADC=30°,AD=4,CD=5,求BD的长;(3)若点B,C,E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如图2),且△ABC和△DCE的边长分别为3和5,求AD的长.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1.(4分)计算•(﹣)+•(﹣)的结果是.22.(4分)某小组数学综合练习得分如表:得分130 140 145人数 5 3 2 则该小组的平均得分是分.23.(4分)如图,线段AB,BC的垂直平分线l1,l2相交于点O,若∠B=50°,则∠AOC =.24.(4分)如图,点A(﹣2,0),直线l:y=与x轴交于点B,以AB为边作等边△ABA1,过点A1作A1B1∥x轴,交直线l于点B1,以A1B1为边作等边△A1B1A2,过点A2作A2B2∥x轴,交直线l于点B2,以A2B2为边作等边△A2B2A3,则点A3的坐标是.25.(4分)如图,△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A=CB,CE=CD,△ACB的顶点A在△ECD的斜边DE上,CD交AB于点F,若AE=,AD=2,则△ACF的面积为.二、解答题(本大题有3个小题,共30分)26.(8分)某商场在二楼到一楼之间设有自动扶梯和步行楼梯.甲、乙两人从二楼同时下行,甲乘自动扶梯,甲离一楼地面的高度y甲(米)与下行时间x(秒)满足函数关系y=﹣x+6;乙走步行楼梯,乙离一楼地面的高度y乙(米)与下行时间x(秒)的函甲数关系如图所示.(1)求y乙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2)请通过计算说明甲、乙两人谁先到达一楼地面?27.(10分)阅读理解:已知实数x,y满足3x﹣y=5…①,2x+3y=7…②,求x﹣4y和7x+5y 的值.仔细观察两个方程未知数的系数之间的关系,本题可以通过适当变形整体求得代数式的值,如由①﹣②可得x﹣4y=﹣2,由①+②×2可得7x+5y=19.这样的解题思想就是通常所说的“整体思想”.利用“整体思想”,解决下列问题:(1)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则x﹣y=,x+y=;(2)买20支铅笔、3块橡皮、2本日记本共需32元,买39支铅笔、5块橡皮、3本日记本共需58元,求购买5支铅笔、5块橡皮5本日记本共需多少元?(3)对于实数x,y,定义新运算:x*y=ax+by+c,其中a,b,c是常数,等式右边是实数运算.已知3*5=15,4*7=28,求1*1的值.28.(12分)表格中的两组对应值满足一次函数y=kx+b,函数图象为直线l1,如图所示.将函数y=kx+b中的k与b交换位置后得一次函数y=bx+k,其图象为直线l2.设直线l1交y轴于点A,直线l1交直线l2于点B,直线l2交y轴于点C.x ﹣2 4y ﹣4 2 (1)求直线l2的解析式;(2)若点P在直线l1上,且△BCP的面积是△ABC的面积的(1+)倍,求点P的坐标;(3)若直线y=a分别与直线l1,l2及y轴的三个交点中,其中一点是另两点所成线段的中点,求a的值.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3分)数4的算术平方根是()A.2 B.﹣2 C.±2 D.【分析】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解答】解:∵2的平方为4,∴4的算术平方根为2.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易与平方根的概念混淆而导致错误.2.(3分)下列实数中的无理数是()A.0 B.C.πD.1.01010101…【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解答】解:A、0是整数,属于有理数,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是整数,属于有理数,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π是无理数,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1.01010101…是循环小数,属于有理数,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注意带根号的要开不尽方才是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为无理数.如π,,0.8080080008…(每两个8之间依次多1个0)等形式.3.(3分)与最接近的整数是()A.9 B.8 C.7 D.6【分析】由于64<66<81,于是8<<9,64与66的距离小于66与81的距离,可得答案.【解答】解:∵82=64,92=81,∴8<<9,又∵8.52>66,∴与最接近的整数是8.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解题关键是确定无理数的整数部分即可解决问题.4.(3分)下列等式成立的是()A.3+4=7B.=C.÷=2D.=3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加、乘、除法法则及二次根式的性质逐一判断即可得.【解答】解:A.3与4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此选项计算错误;B.×=,此选项计算错误;C.÷=×=3,此选项计算错误;D.=3,此选项计算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次根式的加、乘、除法法则及二次根式的性质.5.(3分)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对顶角相等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三角形的外角大于内角【分析】对各个命题逐一判断后找到错误的即可确定假命题.【解答】解:A、对顶角相等,是真命题;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真命题;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真命题;D、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原命题是假命题;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熟练利用相关定理以及性质进而判定举出反例即可判定出命题正确性.6.(3分)已知一次函数y=kx+3的图象经过点A,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点A的坐标可以是()A.(﹣1,2)B.(1,﹣2)C.(2,3)D.(3,4)【分析】由点A的坐标,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k值,结合y随x的增大而减小即可确定结论.【解答】解:A、当点A的坐标为(﹣1,2)时,﹣k+3=2,解得:k=1>0,∴y随x的增大而增大,选项A不符合题意;B、当点A的坐标为(1,﹣2)时,k+3=﹣2,解得:k=﹣5<0,∴y随x的增大而减小,选项B符合题意;C、当点A的坐标为(2,3)时,2k+3=3,解得:k=0,选项C不符合题意;D、当点A的坐标为(3,4)时,3k+3=4,解得: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以及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根据点的坐标,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k值是解题的关键.7.(3分)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下列方法中无法消元的是()A.①×2﹣②B.②×(﹣3)﹣①C.①×(﹣2)+②D.①﹣②×3【分析】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变形即可.【解答】解:A、①×2﹣②可以消元x,不符合题意;B、②×(﹣3)﹣①可以消元y,不符合题意;C、①×(﹣2)+②可以消元x,不符合题意;D、①﹣②×3无法消元,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练掌握加减消元法是解本题的关键.8.(3分)将一副直角三角板(∠A=∠FDE=90°,∠F=45°,∠C=60°,点D在边AB上)按图中所示位置摆放,两条斜边为EF,BC,且EF∥BC,则∠ADF等于()A.70°B.75°C.80°D.85°【分析】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BGD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ADG的度数.【解答】解:如图所示,CB与FD交点为G,∵EF∥BC,∴∠F=∠BGD=45°,又∵∠ADG是△BDG的外角,∠B=30°,∴∠ADG=∠B+∠BGD=30°+45°=75°,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解题时注意: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9.(3分)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思想方法.如图,直线y=x+5和直线y=ax+b 相交于点P,根据图象可知,关于x的方程x+5=ax+b的解是()A.x=5 B.x=15 C.x=20 D.x=25【分析】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为两直线解析式所组成的方程组的解,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直线y=x+5和直线y=ax+b相交于点P(20,25),∴方程x+5=ax+b的解为x=20,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关键是掌握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从图象上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相当于已知两条直线交点的横坐标的值.10.(3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其面积标记为S1,以AB为斜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再以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标记为S2,…,按照此规律继续下去,则S7的值为()A.B.C.D.【分析】根据题意求出S2=()1,S3=()2,S4=()3,…,根据规律解答.【解答】解:由题意得:S1=12=1,S2=(1×)2=()1,S3=(×)2==()2,S4=(××)2==()3,…,则S n=()n﹣1,∴S7=()6,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规律型中数的变化规律,解题的关键是找出规律“S n=()n﹣1”.二、填空题(本大题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1.(4分)实数2﹣的倒数是2+.【分析】利用倒数的定义,以及分母有理化性质计算即可.【解答】解:实数2﹣的倒数是==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母有理化,以及倒数,熟练找到有理化因式也是解本题的关键.12.(4分)点P(a,b)在函数y=3x+2的图象上,则代数式6a﹣2b的值等于﹣4.【分析】把P(a,b)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得到b=3a+2,则3a﹣b=﹣2,即可求解.【解答】解:∵点P(a,b)在函数y=3x+2的图象上,∴b=3a+2,∴3a﹣b=﹣2,∴6a﹣2b=2×(﹣2)=﹣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满足其解析式.13.(4分)如图,在x轴,y轴上分别截取OA,OB,使OA=OB,再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若点P的坐标为(a,2a﹣3),则a 的值为3.【分析】根据作图方法可知点P在∠BOA的角平分线上,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点P到x轴和y轴的距离相等,结合点P在第一象限,可得关于a的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OA=OB,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点P在∠BOA的角平分线上,∴点P到x轴和y轴的距离相等,又∵点P在第一象限,点P的坐标为(a,2a﹣3),∴a=2a﹣3,∴a=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作法及其性质在坐标与图形性质问题中的应用,明确题中的作图方法及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4.(4分)《九章算术》中记载:“今有牛五、羊二,直金十两;牛二、羊五,直金八两.问牛、羊各直金几何?”译文:“假设有5头牛、2只羊,值金10两;2头牛、5只羊,值金8两.问每头牛、每只羊各值金多少两?”设每头牛值金x两,每只羊值金y两,可列方程组为.【分析】根据“假设有5头牛、2只羊,值金10两;2头牛、5只羊,值金8两”,得到等量关系,即可列出方程组.【解答】解:根据题意得:.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到题目中所存在的等量关系.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满分54分)15.(10分)(1)计算:﹣+﹣|2﹣3|;(2)计算:÷3×.【分析】(1)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再利用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法则计算即可;(2)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1)原式=﹣+2+2﹣3=2;(2)÷3×=3××=×=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以及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正确化简二次根式是解题关键.16.(10分)(1)解方程组:;(2)解方程组:.【分析】(1)方程组利用代入消元法求出解即可;(2)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解答】解:(1)把①代入②得:3(y+1)+y=7,解得:y=1,把y=1代入①得:x=1+1=2,则方程组的解为;(2)②×5﹣①×2得:21y=20,解得:y=,把y=代入②得:2x+5×=8,解得:x=,则方程组的解为.【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17.(8分)某校开展了“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阅读活动月.请根据统计图表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被抽查的学生人数是100人,表中m=30;(2)被抽查的学生阅读文章篇数的中位数是5篇,众数是5篇;(3)若该校共有1600名学生,请估计该校学生在主题阅读活动月内文章阅读的篇数为4篇的有多少人?阅读篇数 3 4 5 6 7及以上人数20 25 m 15 10【分析】(1)先由6篇的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求得总人数,总人数减去其他篇数的人数求得m的值;(2)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求解;(3)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4篇的人数所占比例即可得.【解答】解:(1)被调查的总人数为15÷15%=100(人),m=100﹣(20+25+15+10)=30;故答案为:100,30.(2)由于共有100个数据,其中位数为第50、51个数据的平均数,而第50、51个数据均为5篇,所以中位数为5篇,出现次数最多的是5篇,所以众数为5篇.故答案为:5篇,5篇.(3)该校学生在主题阅读活动月内文章阅读的篇数为4篇的有:1600×=400(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18.(6分)大学生运动会将在成都召开,大批的大学生报名参与志愿者服务工作.某大学计划组织本校大学生志愿者乘车去了解比赛场馆情况,若单独调配36座(不含司机)新能源客车若干辆,则有2人没有座位;若只调配22座(不含司机)新能源客车,则用车数量将增加4辆,并空出2个座位.求计划调配36座新能源客车多少辆?该大学共有多少名大学生志愿者?【分析】设计划调配36座新能源客车x辆,该大学共有y名大学生志愿者,根据“若单独调配36座(不含司机)新能源客车若干辆,则有2人没有座位;若只调配22座(不含司机)新能源客车,则用车数量将增加4辆,并空出2个座位”,即可得出关于x,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设计划调配36座新能源客车x辆,该大学共有y名大学生志愿者,依题意得:,解得:.答:计划调配36座新能源客车6辆,该大学共有218名大学生志愿者.【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19.(10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4,1),B(3,4),C(1,2).(1)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顶点C1的坐标;(2)若点P在x轴上,且满足PA+PC1最小,求点P的坐标及PA+PC1的最小值.【分析】(1)依据轴对称的性质,即可得到△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即可得到顶点C1的坐标;(2)作点C1关于x轴的对称点C',设直线AC'交x轴于点P,则C'的坐标为(﹣1,﹣2),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到直线AC'的解析式,进而得出点P的坐标;过点A作x轴的垂线,过点C'作y轴的垂线,交于点D,则∠ADC'=90°,再根据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即可得出PA+PC1的最小值.【解答】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顶点C1的坐标为(﹣1,2);(2)作点C1关于x轴的对称点C',设直线AC'交x轴于点P,则C'的坐标为(﹣1,﹣2),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b,则,解得,∴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令y=0,则x=,∴点P的坐标为(,0),过点A作x轴的垂线,过点C'作y轴的垂线,交于点D,则∠ADC'=90°,在Rt△AC'D中,AC'==,∴PA+PC1的最小值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变换作图以及最短距离问题,凡是涉及最短距离的问题,一般要考虑线段的性质定理,结合轴对称变换来解决,多数情况要作点关于某直线的对称点.20.(10分)已知,△ABC和△DCE都是等边三角形,点B,C,E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如图1).(1)求证:BD=AE;(2)若∠ADC=30°,AD=4,CD=5,求BD的长;(3)若点B,C,E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如图2),且△ABC和△DCE的边长分别为3和5,求AD的长.【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答即可;(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勾股定理解答即可;(3)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勾股定理解答即可.【解答】证明:(1)∵△ABC和△DCE是等边三角形,∴BC=AC,DC=EC,∠ACB=∠DCE=60°,∴∠ABC+∠ACD=∠DCE+∠ACD,即∠BCD=∠ACE,在△BCD与△ACE中,,∴△BCD≌△ACE(SAS),∴BD=AE;(2)∵△DCE等式等边三角形,∴∠CDE=60°,CD=DE=5,∵∠ADC=30°,∴∠ADE=∠ADC+∠CDE=30°+60°=90°,在Rt△ADE中,AD=4,DE=5,∴,∴BD=;(3)如图2,过A作AH⊥CD于H,∵点B,C,E三点在一条直线上,∴∠BCA+∠ACD+∠DCE=180°,∵△ABC和△DCE都是等边三角形,∴∠BCA=∠DCE=60°,∴∠ACD=60°,∴∠CAH=30°,在Rt△ACH中,CH=AC=,AH=CH=,∴DH=CD﹣CH=5﹣,在Rt△ADH中,AD=.【点评】此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答.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1.(4分)计算•(﹣)+•(﹣)的结果是5.【分析】利用因式分解得方法得到原式=(﹣)(+),然后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解答】解:原式=(﹣)(+)=()2﹣()2=8﹣3=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22.(4分)某小组数学综合练习得分如表:得分130 140 145人数 5 3 2 则该小组的平均得分是136分.【分析】根据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列出算式,再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得:=136(分),答:该小组的平均得分是136分.故答案为:136.【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算术平均数的求法,熟练掌握运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3.(4分)如图,线段AB,BC的垂直平分线l1,l2相交于点O,若∠B=50°,则∠AOC =100°.【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如图,连接OB,∵OD垂直平分AB,∴OA=OB,∴∠ABO=∠A,∴∠AOB=180°﹣2∠ABO,∵OE垂直平分BC,∴OC=OB,∴∠CBO=∠C,∴∠COB=180°﹣2∠CBO,∵∠AOB+∠BOC+∠AOC=360°,∴∠AOC=360°﹣(180°﹣2∠CBO+180°﹣2∠ABO)=2(∠CBO+∠ABO)=2∠ABC =2×50°=100°,故答案为:100°.【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垂直且平分其所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24.(4分)如图,点A(﹣2,0),直线l:y=与x轴交于点B,以AB为边作等边△ABA1,过点A1作A1B1∥x轴,交直线l于点B1,以A1B1为边作等边△A1B1A2,过点A2作A2B2∥x轴,交直线l于点B2,以A2B2为边作等边△A2B2A3,则点A3的坐标是(,).【分析】先根据解析式求得B的坐标,即可求得AB=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得A1的纵坐标为,A2的纵坐标为,A3的纵坐标为.【解答】解:∵直线l:y=x+与x轴交于点B,∴B(﹣1,0),∴OB=1,∵A(﹣2,0),∴OA=2,∴AB=1,∵△ABA1是等边三角形,∴A1(﹣,),把y=代入y=x+,求得x=,∴B1(,),∴A1B1=2,∴A2(﹣,+×2),即A2(﹣,),把y=代入y=x+,求得x=,∴B2(,),∴A2B2=4,∴A3(,+×4),即A3(,),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依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找出规律.25.(4分)如图,△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A=CB,CE=CD,△ACB的顶点A在△ECD的斜边DE上,CD交AB于点F,若AE=,AD=2,则△ACF的面积为3﹣.【分析】连接BD,作FM⊥DE于M,FN⊥BD于N.想办法求出△ABC的面积.再求出FA与FB的比值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连接BD,作FM⊥DE于M,FN⊥BD于N.∵∠ECD=∠ACB=90°,∴∠ECA=∠DCB,∵CE=CD,CA=CB,∴△ECA≌△DCB,∴∠E=∠CDB=45°,AE=BD=,∵∠EDC=45°,∴∠ADB=∠ADC+∠CDB=90°,在Rt△ADB中,AB==,∴AC=BC=,∴S△ABC=××=,∵FD平分∠ADB,FM⊥DE于M,FN⊥BD于N,∴OM=ON,∵====,∴S△AFC=×=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面积法确定线段之间的关系,属于中考选择题中的压轴题.二、解答题(本大题有3个小题,共30分)26.(8分)某商场在二楼到一楼之间设有自动扶梯和步行楼梯.甲、乙两人从二楼同时下行,甲乘自动扶梯,甲离一楼地面的高度y甲(米)与下行时间x(秒)满足函数关系y=﹣x+6;乙走步行楼梯,乙离一楼地面的高度y乙(米)与下行时间x(秒)的函甲数关系如图所示.(1)求y乙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2)请通过计算说明甲、乙两人谁先到达一楼地面?【分析】(1)根据题意和图象,即可求y乙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2)根据已知条件,结合(1)即可说明甲、乙两人谁先到达一楼地面.【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y乙是x的一次函数,设函数解析式为y乙=kx+b,由图象知:y乙=kx+b过(5,5)和(15,3),∴,解得,∴y乙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y乙=﹣x+6;(2)令y甲=﹣x+6中y甲=0,则0=﹣x+6,得x=20,令y乙=﹣x+6中y乙=0,则0=﹣x+6;得x=30,∵20<30,甲先到达一楼地面.【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7.(10分)阅读理解:已知实数x,y满足3x﹣y=5…①,2x+3y=7…②,求x﹣4y和7x+5y 的值.仔细观察两个方程未知数的系数之间的关系,本题可以通过适当变形整体求得代数式的值,如由①﹣②可得x﹣4y=﹣2,由①+②×2可得7x+5y=19.这样的解题思想就是通常所说的“整体思想”.利用“整体思想”,解决下列问题:(1)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则x﹣y=﹣1,x+y=5;(2)买20支铅笔、3块橡皮、2本日记本共需32元,买39支铅笔、5块橡皮、3本日记本共需58元,求购买5支铅笔、5块橡皮5本日记本共需多少元?(3)对于实数x,y,定义新运算:x*y=ax+by+c,其中a,b,c是常数,等式右边是实数运算.已知3*5=15,4*7=28,求1*1的值.【分析】(1)由方程组的两式相减与相加即可得出结果;(2)设的消毒液单价为m元,测温枪的单价为n元,防护服的单价为p元,由题意列出方程组,即可得出结果;(3)由定义新运算列出方程组,求出a﹣b+c=﹣11,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1),由①﹣②得:x﹣y=﹣1,①+②得:3x+3y=15,∴x+y=5,故答案为:﹣1,5;(2)设铅笔单价为m元,橡皮的单价为n元,日记本的单价为p元,由题意得:,由①×2﹣②得:m+n+p=6,∴5m+5n+5p=5×6=30,答:购买5支铅笔、5块橡皮5本日记本共需30元;(3)由题意得:,由①×3﹣②×2可得:a+b+c=﹣11,∴1*1=a+b+c=﹣11.【点评】本题考查了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定义新运算、“整体思想”等知识;熟练掌握“整体思想”,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28.(12分)表格中的两组对应值满足一次函数y=kx+b,函数图象为直线l1,如图所示.将函数y=kx+b中的k与b交换位置后得一次函数y=bx+k,其图象为直线l2.设直线l1交y轴于点A,直线l1交直线l2于点B,直线l2交y轴于点C.x ﹣2 4y ﹣4 2 (1)求直线l2的解析式;(2)若点P在直线l1上,且△BCP的面积是△ABC的面积的(1+)倍,求点P的坐标;(3)若直线y=a分别与直线l1,l2及y轴的三个交点中,其中一点是另两点所成线段的中点,求a的值.【分析】(1)由待定系数法可求出答案;(2)过点B作BH⊥y轴于点H,则△AB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由三角形面积的比求出BP的长,分两种情况,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点P的坐标;(3)设直线y=a与直线l1,l2及y轴的交点分别为D,E,F,求出F(0,a),D(a+2,a),E(,a).分三种情况得出a的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直线l1的解析式为y=kx+b,把(﹣2,﹣4),(4,2)分别代入得,,解得,∴直线l1的解析式为y=x﹣2,由题意可得直线l2的解析式为y=﹣2x+1.(2)令y=x﹣2中,x=0,则y=﹣2,故A(0,﹣2),令y=﹣2x+1中,x=0,则y=1,故C(0,1),过点B作BH⊥y轴于点H,则△AB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H=BH=1,AB=,∴===1+,∴=1+,∴BP=(1+)•=2+,①过点P1作P1H1⊥y轴于H1,则△AP1H1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P1+,∴AP1=2,∴P1H1=,∴P1的横坐标为﹣,代入直线解析式得y=﹣2﹣,故P1(﹣,﹣2﹣);②过点P2作P2H2⊥y轴于H2,则△AP2H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P2﹣=2+,∴AP2=2+2,∴P2H2==2+,∴P2的横坐标为2+,代入直线解析式得y=,故P2(2+,);综合以上可得点P的坐标为(﹣,﹣2﹣)或(2+,);(3)设直线y=a与直线l1,l2及y轴的交点分别为D,E,F,则F(0,a),令y=x﹣2中,y=a,则x﹣2=a,解得x=a+2,∴D(a+2,a),代入直线y=﹣2x+1中,则﹣2x+1=a,解得,x=,∴E(,a).①若点F是DE的中点时,D1F1=﹣a﹣2,E1F1=,∴﹣a﹣2=,解得a=﹣5;②若点D是EF的中点时,D2F2=a+2,E2F2=,∴2(a+2)=,解得a=﹣;③若点E是FD的中点时,D3F3=a+2,E3F3=,∴a+2=2×,解得a=﹣;综合以上可得,a的值为﹣5或﹣或﹣.【点评】此题属于一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熟练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完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数学试题和答案

数学试题一、选择题:1.4的平方根是( A )A .2±B .2 C. D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3,-2)在( D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3.下列实数21-, 0, π , 4 , 31 , 5中是无理数的有( B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在下列四组数中,不是勾股数的是( B )A .7,24,25B .3,5,7C .8,15, 17D .9,40,41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 A .632=⨯ B .532=+ C .5315= D .235=-6.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线段为边作一个正方形,以 数轴的原点为旋转中心,将过原点的对角线顺时 针旋转,使对角线的另一端点落在数轴正半轴的 点A 处,则点A 表示的数是( B )A .32BCD .4.17.点(2,6)关于x 轴的对称点坐标为( A )A .(2,-6)B . (-2,-6)C . (-2,6)D . (6,2)8.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长为12cm ,周长为30cm ,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B )A .220cm B .230cm C .260cm D .275cm 9-( D ) AB.2 C. D.10.已知平面内的一点P ,它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且与原点的距离是2,则点P 的坐标是( C )A .(-1,1)或(1,-1)B .(1,-1)C .(,) D)11.实数b 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 b a ++2的化简结果为( B )A .2a b +B .b -C .bD .2a b -12.如图是放在地面上的一个长方体盒子,其中'''9,5,6AB BB B C ===,在线段AB 的三等分点E (靠近点A )处有一只蚂蚁,''B C 中点F 处有一米粒,则蚂蚁沿长方体表面爬到米粒处的最短距离为( A ) A .10B .106C .5+35D .6+3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个小题中,请将答案填在题后的横线上.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P a a -在x 轴上,则a = 2 14.比较大小:23 < 52 (填“>”或“<”或“=” ) 15.x 为无理数21的小数部分,则x = 214- (结果保留根号)16.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剪一剪, 拼成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5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边ABC ∆的顶点(6,0)A -,(2,0)B ,则顶点C 的坐标为 (2,43),(2,43)---第12题图第16题图第11题图18.如图,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256,点F 在AD 上,点E 在AB 的延长线上,直角△CEF 的面积为200,则BE 的值为 12三、解答题:19.计算:()-1020*******(1)272π⎛⎫-⨯---+- ⎪⎝⎭解:原式=421(1)(3)-⨯--+-=4213-+- = 0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1,1)A ,(4,2)B -,(5,3)C .(1)在图中画出ABC ∆关于y 轴的对称图形111A B C ∆;(要求:画出三角形,标出相应顶点的 字母,不写结论) (2)分别写出 111A B C ∆三个顶点的坐标.111(1,1),(4,2),(5,3)A B C ----四、解答题: 21.化简:第18题图FD C BA(1)122154+⨯(2)()()()721683131-÷-+-解:原式=154122⨯+ 解:原式=()()2272816831⎡⎤÷-÷--⎢⎥⎣⎦=2712+ =()[]9231---=3323+ =322-- =53 =12-22.四个点的坐标分别是:A(0,3)、B(2,4)、C(6,2)、D(5,0).(1)在下面的方格中分别作出A 、B 、C 、D 四个点的位置;(2)顺次连结A 、B 、C 、D 四个点,得到四边形ABCD ,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结果保留根号).解:如图:ABF ABCD BFGE BCE DCG S S S S S ∆=---四四四四11144142412222=⨯-⨯⨯-⨯⨯-⨯⨯16241=--- 9=23.先化简,后求值:()()()()222232x y y x y x y x y -----+-,其中x y ==24.某校要在一块三角形空地上种植花草,如图所示,AC=13米、AB=14米、BC=15米,若线段CD 是一条引水渠,且点D 在边AB 上.已知水渠的造价每米150元.问:点D 与点C 距离多远时,水渠的造价最低?最低造价是多少元?五、解答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解答时每小题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 25.阅读下列解题过程:532====-; 请回答下列问题:(1(2)利用上面提供的解法,请计算:⋅⋅⋅+C B A26.如图(1),是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 (1)用其中两个三角形拼成如图(2)的图形,利用这个图形,证明:222a b c +=(2)用其中两个三角形可以拼出多种四边形,画出周长最大的四边形;当2,4a b ==时,求这个四边形的周长;(3)当1,2a b ==时,将其中一个直角三角形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3)),使直角顶点与原点重合,两直角边,a b 分别与x ① 请在x 轴、y 轴上找一点C ,使△ABC(要求:用尺规画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并用12,,,n C C C 在图中标出所找的点.只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② 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在x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在y 轴上的的点坐标:abcab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
1.4的平方根是( A )
A .2±
B .2 C
. D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3,-2)在( D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下列实数2
1
-
, 0, π , 4 , 31 , 5中是无理数的有( B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在下列四组数中,不是勾股数的是( B )
A .7,24,25
B .3,5,7
C .8,15, 17
D .9,40,41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 A .632=
⨯ B .532=+ C .5315= D .235=-
6.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线段为边作一个正方形,以 数轴的原点为旋转中心,将过原点的对角线顺时 针旋转,使对角线的另一端点落在数轴正半轴的 点A 处,则点A 表示的数是( B )
A .3
2
B
C
D .4.1
7.点(2,6)关于x 轴的对称点坐标为( A )
A .(2,-6)
B . (-2,-6)
C . (-2,6)
D . (6,2)
8.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长为12cm ,周长为30cm ,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B )A .2
20cm B .2
30cm C .2
60cm D .2
75cm 9
-( D ) A
B
.2 C
. D
.
10.已知平面内的一点P ,它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且与原点的距离是2,则点
P 的坐标是( C )
A .(-1,1)或(1,-1)
B .(1,-1)
C .(
,
) D
)
11.实数b 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
()a b a ++2
的化简结果为( B )
A .2a b +
B .b -
C .b
D .2a b -
12.如图是放在地面上的一个长方体盒子,其中'
'
'
9,5,6AB BB B C ===,在线段AB 的
三等分点E (靠近点A )处有一只蚂蚁,''
B C 中点F 处有一米粒,则蚂蚁沿长方体表面爬到米粒处的最短距离为( A ) A .10
B .106
C .5+35
D .6+3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个小题中,请将答案填
在题后的横线上.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P a a -在x 轴上,则a = 2 14.比较大小:23 < 52 (填“>”或“<”或“=” ) 15.x 为无理数21的小数部分,则x = 214- (结果保留根号)
16.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剪一剪, 拼成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5
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边ABC ∆的顶点(6,0)A -,(2,0)B ,则顶点C 的坐标
为 (2,43),(2,43)---
第12题图
第16题图
第11题图
18.如图,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256,点F 在AD 上,点E 在AB 的延长线上,直角
△CEF 的面积为200,则BE 的值为 12
三、解答题:
19.计算:()-1
020*******(1)272π⎛⎫
-⨯---+- ⎪⎝⎭
解:原式=421(1)(3)-⨯--+-
=4213-+- = 0
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1,1)A ,(4,2)B -,
(5,3)C .
(1)在图中画出ABC ∆关于y 轴的对称
图形111A B C ∆;
(要求:画出三角形,标出相应顶点的 字母,不写结论) (2)分别写出 111A B C ∆三个顶点的坐标.
111(1,1),(4,2),(5,3)A B C ----
四、解答题: 21.化简:
第18题图
F
D C B
A
(1)122
1
54+⨯
(2)(
)(
)(
)
7216831
31-÷-
+-
解:原式=1
54122
⨯+ 解:原式=
(
)()
2
272816831⎡
⎤÷-÷--⎢⎥⎣
⎦
=2712+ =
(
)
[]9231---
=3323+ =322-- =53 =12-
22.四个点的坐标分别是:A(0,3)、B(2,4)、C(6,2)、D(5,0).
(1)在下面的方格中分别作出A 、B 、C 、D 四个点的位置;
(2)顺次连结A 、B 、C 、D 四个点,得到四边形ABCD ,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结果保留根号).
解:如图:
ABF ABCD BFGE BCE DCG S S S S S ∆=---四四四四
111
44142412222
=⨯-⨯⨯-⨯⨯-⨯⨯
16241=--- 9=
23.先化简,后求值:()()()()2
22232x y y x y x y x y -----+-,
其中x y ==
24.某校要在一块三角形空地上种植花草,如图所示,AC=13米、AB=14米、BC=15米,
若线段CD 是一条引水渠,且点D 在边AB 上.已知水渠的造价每米150元.问:点D 与点C 距离多远时,水渠的造价最低?最低造价是多少元?
五、解答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解答时每小题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 25.阅读下列解题过程:
53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2)利用上面提供的解法,请计算:
⋅⋅⋅+
C B A
26.如图(1),是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 (1)用其中两个三角形拼成如图(2)的图形,
利用这个图形,证明:2
2
2
a b c +=
(2)用其中两个三角形可以拼出多种四边形,画出周长最大
的四边形;当2,4a b ==时,求这个四边形的周长;
(3)当1,2a b ==时,将其中一个直角三角形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3)),使直
角顶点与原点重合,两直角边,a b 分别与x ① 请在x 轴、y 轴上找一点C ,使△ABC
(要求:用尺规画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
并用12,,,n C C C 在图中标出所找的点.
只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② 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在x
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在y 轴上的的点坐标:
a
b
c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