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国外研究现状

合集下载

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

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

煤层气测井评价方法第一章前言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煤层气形成于煤化作用的各个阶段;绝大部分煤层气以吸附态赋存于煤层之中;煤层的生气和储气能力都受煤变质作用程度的控制,这些特性决定了煤层气储层评价的一系列关键参数, 如煤层组分、镜质组反射率、煤层含气量等。

这些参数可用常规测井方法直接或间接获得,而且测井解释快速直观、分辨率高、费用低廉等特点,可弥补取心、试井及煤心分析这些方面的不足。

因此,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煤层气储层地球物理测井评价技术总体上可以分为煤层气储层定性识别技术、煤层气储层参数定量解释技术以及煤层气储层综合评价分析技术。

其中煤层气储层参数定量解释技术是其研究的核心。

目前利用测井方法可以确定的煤层气储层参数包括: a..煤层气储层的含气量(饱和度)、孔隙度(基质孔隙度和裂缝孔隙度)和渗透率(基质渗透率和裂缝渗透率);b.煤岩工业分析参数——煤的挥发分、固定碳、灰分、水分和煤阶;c.煤层气的吸附/解吸特性参数;d.煤层厚度、深度、储层压力、温度和产能等。

由于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煤层气勘探程度普遍偏低。

煤岩的组成组分较为复杂,且各组分含量变化较大,被认为是最复杂的岩石,加之其基质孔隙.裂缝的双重孔隙系统,共同导致煤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这给测井解释带来了更大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

我国煤层气资源分布图1.2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我国尚没有专门针对煤层气储层评价的测井方法和仪器设备,基本还是使用常规油气藏测井技术。

常用的测井方法包括自然伽马、井径、井温、补偿密度、补偿中子、声波时差、深浅侧向以及微球形聚焦电阻率测井等。

与常规天然气储层相比,煤层气储层具有明显的测井响应特征,即低密度、低伽马、低俘获截面、高中子、高声波时差、高电阻率等。

其中,体积密度测井是识别煤层的首选测井方法。

对于关键井,还应加测伽马能谱、偶极子声波(或阵列声波)、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等,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进行煤质、孔渗、地层机械性能分析。

煤层气开采与集输工艺研究

煤层气开采与集输工艺研究

煤层气开采与集输工艺研究煤层气,又称为煤层甲烷,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其主要成分为甲烷。

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对于能源安全、环境保护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煤层气开采与集输工艺的研究仍面临许多挑战,如低渗透性、水气共存、地层复杂等多方面问题。

本文将探讨煤层气开采与集输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可能的改进途径。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煤层气开采与集输工艺进行了广泛研究。

在开采方面,主要有水力压裂、注气增产等工艺技术。

其中,水力压裂通过将高压水流注入煤层,使煤层产生裂缝,从而提高煤层气的产量。

在集输方面,主要有管道输送、压缩天然气(CNG)输送等技术。

管道输送具有高效、节能、安全等优点,但建设成本较高;CNG输送则适用于远距离运输,但压缩效率较低。

然而,煤层气开采与集输工艺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水力压裂虽然可提高产量,但易导致煤层过度压裂,影响煤层稳定性。

管道输送过程中易出现泄漏、堵塞等问题,需要加强维护管理。

CNG输送的压缩效率较低,导致运输成本较高。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煤层气开采与集输工艺进行研究。

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系统梳理煤层气开采与集输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然后,设计并进行集输工艺实验,通过模拟不同工况条件下的集输过程,对管道堵塞、泄漏等问题进行检测和评估。

实验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测量仪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在煤层气开采过程中,水力压裂可显著提高煤层气的产量,但同时可能导致煤层稳定性的降低。

集输过程中管道易发生堵塞和泄漏,严重影响集输效率。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改进途径:优化水力压裂技术,控制压裂液的成分和注入量,以减少对煤层的损害,提高煤层稳定性。

加强管道维护管理,定期进行巡检和检测,发现泄漏、堵塞等问题及时处理。

结合CNG输送技术,提高压缩效率,降低运输成本,适用于远距离运输。

煤层气国外研究现状

煤层气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视煤层气为重要能源, 并把煤层气作为新的勘探目标。

美国有较丰富的煤层气资源, 估计资源量为11.3*1012m3,占世界第三位,1977年2月, Amcoc公司首先在圣胡安盆地CeDARHill地区完钻第一口煤层气井, 90年代美国煤层气已逐渐形成一门新兴的能源工业.目前美国煤层气生产井有7000口以上, 预计到2000年煤层气产量可达8495*104m3/d 。

美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成功很快引起的世界各国的重视与兴趣。

加拿大把煤层气作为该国90年代的能源资源, 加紧开展评价和研究。

英国也于1991年引进美国技术进行煤层气勘探开发。

前苏联等国通过煤层资源的评价, 已肯定它是重要的第二动力资源----------《煤层气开采技术与发展趋势》p24全球的煤层气总资源量大约达260 万亿m 3。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 IEA ) 的统计数据显示, 全球90%的煤层气资源量分布在12 个主要产煤国。

按资源量从大到小依次是: 俄罗斯、乌克兰、加拿大、中国、澳大利亚、美国、德国、波兰、英国、哈萨克斯坦、印度和南非〔1〕。

------------<国外煤层气开发现状及对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思考>p46~p47据美国国家石油委员会(NPC) 的报告,2006 年世界煤层气资源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2006 年世界煤层气资源分布根据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局(EIA)的报告,2007年全世界探明煤炭储量分布情况见表2。

由表2 可见,世界煤炭探明储量合计9088.64×108t,其中亚太地区居第一位,欧洲和欧亚大陆地区居第二位,北美地区居第三位。

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最为成功,居世界领先地位,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初见成效[4]。

-----------<国外煤层气生产概况及对加速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思考>p26~p28美国以往为了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美国的煤矿在采矿过程中都要向大气中持放大量甲烷气。

我国煤矿区煤层气地面开发现状及技术研究进展

我国煤矿区煤层气地面开发现状及技术研究进展

我国煤矿区煤层气地面开发现状及技术研究进展摘要:煤矿区煤层气开发面临“抽采难度大、抽采效率低、抽采集中程度低”的难题,煤层气抽采长钻孔精准定向施工是制约井下煤层气抽采效果的主要技术及装备因素。

有限采掘空间内小体积大功率钻进装备的提升是破解井下抽采钻孔限制的主要方式。

气动定向钻进技术是解决“碎软煤层成孔率和成孔精度差”的可靠技术,可以避免出现抽采盲区和空白带。

本文对煤矿区煤层气地面开发现状及技术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区;煤层气;地面开发引言煤层气开发生产的国家中最为成功的就是美国,当前共有23个州已经开始勘探与开发煤层气,并且根据当地的分布情况来看,美国煤层气的产量有半数以上集中在圣湖安盆地和粉河盆地,目前美国所用的煤层气大约80%都取自这里。

1大倾角多煤组煤矿区时空协同煤与煤层气协调开发模式改变以往将煤层气作为煤炭开采中的灾害性气体的观念,把它作为资源性气体,在煤炭开采的同时将煤层气安全高效的抽采出来,形成一体化系统,有利于煤与煤层气高效、安全、经济开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率。

然而,大倾角煤层群广泛存在。

新疆矿区煤层平均倾角为30°,属于典型的大倾角多煤组煤矿区。

因此,本节基于煤炭开采与煤层气抽采相互关系,提出了适用于大倾角煤层群地质条件下的煤与煤层气耦合协调开发模式,规划区主要是对煤炭开采进行远景规划。

在规划区阶段完成主井、副井、风井等必要的开拓作业的同时,采用地面井进行煤层气抽采作业。

其中,大倾角多重采动卸压下其覆岩破坏具有明显非对称性,而垂直井对此种地质条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故规划区地面井采用直井。

规划区地面井的井底施工至煤层顶板或煤层底板位置处。

在规划区进行地面井煤层气抽采作业,采用地面井进行采前预抽,通过5~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排水降压预抽煤层气,达到有效开采煤层气,同时大幅度降低该区域煤层的煤层气含量,提高井下生产安全的目的。

在准备区阶段,采用地面与井下联合抽采工艺进行煤层气抽采作业。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主要包括:煤层气
甲烷水合物
深盆气
致密砂岩气
页岩气
主要内容
煤层气资源及勘探开发现状 甲烷水合物资源
■与常规天然气的对比
常规天然气游离状态孔隙和裂缝中烃源岩运移储集层气体单相储集机理成藏过程流体特征
煤层气
吸附状态
孔隙的内表面
煤层中
生成吸附
气-水多相煤层气具有独特的成藏机理和富集规律煤层气是自生自储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一、国外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
美国
煤层气资源量21.19万亿立方米
煤层气产量2001年480亿立方米
煤层气钻井4万多口,生产井13986口(2000年)主要产煤层气盆地:
中煤阶盆地圣胡安黑勇士阿巴拉契亚拉顿低煤阶盆地尤因塔粉河。

国外天然气经济研究现状与动向

国外天然气经济研究现状与动向

国外天然气经济研究现状与动向胡奥林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经济研究所)摘要国外从事天然气经济研究的主要是一些国际性机构或组织,也包括一些国家级能源经济研究机构和行业协会(学会)及咨询公司。

研究方向包括天然气产业链各环节,包括世界天然气统计分析、天然气供应与需求预测、市场开发与发展趋势、天然气消费与利用政策、天然气工业体制改革、天然气定价机制与体制等。

本文介绍了国外主要天然气经济研究机构及其研究方向、最新成果和发展动向,提出了加强我国天然气经济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天然气经济能源经济天然气供应天然气需求天然气市场天然气消费天然气价格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和天然气市场开发离不开天然气经济研究的引导和拉动。

不仅公司的业绩指标和发展战略需要有经济学的证明,而且国家在出台新政策或改革政策之前,以及在制定天然气工业与市场的发展规划时,事先也要进行详细的经济分析和实证研究。

随着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提高,天然气经济研究受到世界许多知名研究机构、大学院校及跨国油气公司的关注、重视和参与,研究领域涉及勘探开发到终端消费利用各环节的整个天然气链。

1 主要研究机构与研究方向国外专门从事天然气经济研究的机构不多,比较突出的是法国的国际天然气信息中心(CEDIGAZ),更多的是一些能源研究机构、政府部门下属的研究所、院校研究所和一些跨国公司的研究部门进行包括天然气在内的能源经济研究。

1.1 法国国际天然气信息中心法国国际天然气信息中心(CEDIGAZ)是一家提供天然气信息的国际协会组织,目前共有会员195家,遍及44个国家,包括大部分一流国际油气公司、银行、咨询公司、工程公司等。

CEDIGAZ的研究方向包括,定期编辑出版天然气信息产品;天然气经济数据库建设;天然气专题研究。

2001年之前,CEDIGAZ每年都要出版《年度世界天然气调查》。

这是一本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介绍世界天然气工业的状况和发展趋势的年度报告。

其内容包括全世界及各国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井口产量、商品量(消费量)、贸易量、天然气管道现状、天然气价格、年度天然气工业重大事件、主要国家的天然气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未来天然气需求预测等。

浅谈煤层气的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浅谈煤层气的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浅谈煤层气的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摘要:煤层气也称瓦斯,是煤生产过程中的伴生气体。

其成分主要是CH4,热值与天然气差不多,它是一种新型清洁能源。

加强煤层气的综合利用率,既能缩减资源的浪费,优化矿山的安全生产状况,还能极大的改善中国石化能源进口比重较高的问题。

就目前来看,煤层气的利用往往需要依照浓度来确定的,经过长期摸索,煤层气的利用逐渐形成阶梯式:(1)针对不受开采影响的传统煤体,需要利用地表煤层气井提取煤层气,其中它的体积分数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主要用作LNG、PNG、CNG;(2)针对采空区或开采影响区,通常是从地面提取出的煤层气,其体积分数大概维持在百分之五十到九十,因为提取量不高,并未提出单一的利用手段,主要是和地下提取的高浓度煤层气相互结合,从而进行充分利用;(3)地下开采的高浓度煤层气,其体积分数基本上在百分之三十以上,它的主要使用手段是发电。

高浓度煤层气利用技术和有关产业比较稳定,但因为高浓度煤层气比重不高,使中国的煤层气利用率整体不高。

关键词:煤气层;开发技术;现状;优化引言煤层气开发属于煤矿资源开发的范畴,伴随社会的迅猛发展,能源供给侧变革同样也在慢慢推进,煤层气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尽管中国的煤层气资源十分丰盈,但在开发技术上还是有许多不足,无法高效率的开采煤层气资源。

因为技术上的不足,中国这方面的专家一直持续加大对煤层气技术开发的研究强度,优化煤层气技术,促进中国能源开发的深远发展。

1我国煤层气开发研究中的问题1.1全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中国煤层气资源十分丰盈,埋藏深度为二千米的主要煤层气盆地大概有四十二个,并以浅煤层气地质资源36.183×1012立方米,稳居世界第3名。

经过二十几年的勘探,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发展愈来愈稳定,已经形成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两大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一千米以浅煤层气勘探开发配套的技术。

“十二五”期间,中国煤层气新区勘探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煤层气产量始终稳定增长,不断加强煤层气的技术研发[1]。

浅析我国煤层气开采问题及国外新型技术研究

浅析我国煤层气开采问题及国外新型技术研究

层气的勘探开发需要特殊技术和装备,目前我国煤层气生产在这些 技术方 面尚不完善, 需要开发适用于我国地质条件的先进 的生产工艺技术 , 主要包
括 以下几方面 : 定 向羽状水平井技术、 低成本空气钻井 、 洞穴完井 技术、 压裂 技术、 煤储层保护技术 、 煤层气藏数值模拟技术等。

我国 目前煤层气生产规模 比较小, 没有形成从钻井、 完井、 生产到集输 体化, 有些矿区的井完钻 了, 也排采产气了, 但 由于集输设备不配套, 只有

的 独有 特 征 而 专 门 设计 的新 型 技 术方 法 。
1 . 煤层气新型 裂液技术 水力压裂是煤层气增产的首选方法 ,美 国2 / 3以 上的煤层气井采取水 力压裂技术进行改造 ,以提高产量 。传统压裂液 能够改变煤层 基质 的润湿 性, 不利于煤层脱水 。斯伦贝谢公司新型Co a l F R AC 压裂 液技术 , 添加 专为 煤 层气生产开发的CB MA添加剂 , 能够加强煤层脱水。这种添加剂不仅能 够保持煤层表面的润湿性, 还能减少微粒运移。 添加到常规增产液的表面活 性 剂会改变地层流体性质, 并影响对启动煤 层气生产至关重要 的脱水过程 。 斯伦 贝谢公司针对煤层气储层开发的C B MA添加剂可以优化脱水 , 并有助 于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微粒。 微粒会降低产液量, 堵塞井筒 , 损坏生产 设备 。 黑 勇士 ( B l a c k Wa r r i o r )盆地 的煤 层气 井在开始 脱水后不久就显示 出Co a l — F RAC压裂液的增产效果一 比周围那些用其他压裂液处理的井产量高3 8 %。 2 . 注CO。 提高煤层气产量技术 注气 开采煤 层气 就是向储层注入N 、 CO 、 烟道气等气体 , 其实质是 向 煤层注 入能量, 改变压力传导特性和增大或保持扩散速率不变, 从而达到提 高产量和采收率的 目的。 煤基质表面对气体分子的吸附能力是一定的, 向煤 层中注入氮气、 二氧化碳气, 其气体分子会在一定程度上置换甲烷 分子, 使 甲

煤与煤层气共采的研究进展与面临的问题

煤与煤层气共采的研究进展与面临的问题
种 以黑 勇 士盆 地 为 代 表 ,在 生 产 矿 区 内开 发 煤 层
气 。采气 与采煤 密 切相关 ,特别是 采用 地面 钻井抽
汪锋 ,男 ,安徽 省安庆 市人 ,就读于 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
中 国 煤 层 气
第2 期
取采空区的煤层气 ,由于采煤时引起上覆煤层和岩 层 下沉与 煤 裂 ,采 空 区上方 岩 石 冒落 ,压 力 释放 ,
展 阶段 ,论 述 了 当前 实现 煤与煤 层 气共采技 术的理论 基础 ;分析 了我 国煤 与煤层 气共 采面 临 的新
问题 ,指 出 了煤 与煤层 气共采技 术 的重 点研 究方 向。 关键 词 :煤 与煤层 气共 采 绿 色开采 瓦斯 流 变规 律 机理
T e Re e r h n r g e s a d P o l ms o h x r ci n o o l h s a c i g P o r s n r b e fT e E ta t f C a o
美 国在研 究 、勘探 、开 发利 用方 面处 于世 界领先 地 位 。美 国利用 地 面钻 孔 水 力 压 裂 开采 煤 层 气 技术 , 进行 煤层 气地 面开 发有 两种 情况 ,一 种是 以圣胡 安
放 、缓解 温室效 应 ;保护 大气 环境 ,实现两 种资 源 的协 调 、合 理 的开发 利用 与生 态环境 的有效保 护 。
透 气性增 加 ,瓦斯大量 释放 聚集于采 空 区 ,抽气容 易 ,不需 要进行 煤层压 裂处理 。 由于美 国极 力支持
t n o c ivn ee t cin o o d c ab d me a e o hn . 1 r cea ay e e n w p lmso i f he i gt x r t f a a o e t n f ia I1 at l l s st e mb e f o a t fc a a d c a d me n te e t cin o o n o le t a e , a d p i tso t h e k y ms a ig dr cin o ee t cin a o l b h n one u e t e e mhn i t f x r t t h e o h t a o

煤层气勘探开发进展与展望

煤层气勘探开发进展与展望

煤层气勘探开发进展与展望煤层气是一种独特的天然气资源,是指在煤层中以吸附态、吸附-脱附转换过程为主的天然气资源。

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一直是能源行业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在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拥有着巨大的开发前景和潜力。

本文将从煤层气勘探开发的现状和进展出发,对未来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展望进行深入探讨。

一、煤层气勘探开发的现状我国是煤层气资源的大国,尤其在西部地区,煤层气资源非常丰富。

根据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煤层气资源储量达到36.8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一。

目前,我国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相对于整体的资源量,仍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1. 煤层气勘探技术的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勘探技术的进步,我国的煤层气勘探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从传统的电测井、地震勘探到现代的三维地震勘探、低渗透气田开发技术等,勘探技术不断创新,从而提高了勘探效率和勘探成功率。

利用现代化的钻井技术和提高了采气工艺技术,可以使煤层气开采效果更好。

2. 法规政策的支持我国政府对煤层气资源的开发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先后颁布了《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条例》等一系列法规政策,为煤层气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这使得煤层气开发有了比较明确的法律依据,为勘探开发工作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3. 企业参与度提升随着煤层气资源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到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工作中。

不仅是国有煤炭企业,还有很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也纷纷加入到了煤层气勘探开发的行列中来,积极参与到煤层气资源的开发中。

虽然煤层气勘探开发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未来,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将会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 加强勘探技术创新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工作需要通过先进的勘探技术和手段来实现,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可以在这些方向上继续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勘探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可以引进更先进的地震勘探设备,开发更高效的勘探软件,提高地下勘探的精度和效果。

煤层气的钻井论文

煤层气的钻井论文

毕业设计煤层气的钻井摘要煤层气又称煤层甲烷或煤矿瓦斯,是一种以吸附状态赋存于每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甲烷含量大于90%,凭借良好的环保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天然气最现实的接替能源。

因此,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已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

我国煤层气资源储备十分丰富,但目前我国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

通过多年的攻关研究和实验,我国煤层气开采企业已经形成并掌握了一整套适合煤层气的钻井工艺技术。

本文就国外煤层气勘探与开发的现状,系统地分析了目前我国用于煤层气开发的钻井设备与钻井技术,介绍了部分钻井工艺。

关键词::煤层气,钻井,钻井技术,完井技术。

目录1.世界煤层气资源分布 (1)2.国外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及技术理论 (1)2.1国外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 (1)2.1.1美国 (1)2.1.2加拿大 (2)2.1.3澳大利亚 (2)2.1.4俄罗斯 (3)2.2国外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的理论与技术 (4)2.2.1勘探开发理论 (4)2.2.2煤层气开发技术 (5)3.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及主要技术分类 (6)3.1国煤层气资源分布情况 (6)3.2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 (7)4.煤层气钻井完井技术浅谈 (8)4.1煤层气井钻井完井的特殊性 (8)4.2煤层气井钻井技术 (9)4.2.1煤层造穴技术 (9)4.2.2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10)4.2.3水平井与洞穴井连通技术 (11)4.2.4多分支水平井技术 (11)4.2.5充气欠平衡钻井技术 (11)4.2.6煤层绳索取心技术 (12)4.2.7煤层气防塌技术 (12)4.2.8煤储层保护技术 (12)4.3煤层气井完井技术 (13)4.3.1煤层气固井储层保护技术 (13)4.3.2防腐蚀固井技术 (14)结论 (14)参考文献 (15)1.世界煤层气资源分布我国是世界第一煤炭生产大国,同时我国的煤层气资源也十分丰富。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统计资料和我过煤层气资源评价结果,全球煤层气资源量可能超过260×12103m,90%分布在12个主要产煤国,其中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煤层气资源量均超过10×12103m。

国内外对天然气研究状况综述

国内外对天然气研究状况综述

国内外对天然气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全球天然气资源概况:
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勘探技术的突破、新气田的发现以及深海勘探开发技术水平的提高,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总体呈增长态势。

截至2020年底,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为188.1万亿立方米,储产比为48.8。

其中:伊朗、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地区储量合计占全球的40.3%。

除了常规天然气外,非常规天然气(包括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气)资源量也非常丰富。

国际能源署预测数据显示,世界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量为922万亿立方米,其中:致密砂岩气为210万亿立方米,煤层气为256万亿立方米,页岩气为456万亿立方米。

全球天然气市场供求状况:
2008年以前,全球天然气的消费量、产量呈稳步增长趋势。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2009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产量出现了有史以来首次负增长。

但2010年后,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渐复苏,天然气消费量、产量强劲反弹;近年来,全球天然气消费延续了金融危机以来的平稳增长走势。

煤层气国内外研究综述

煤层气国内外研究综述

煤层气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1) 宏观经济领域Chakhmakhchev(2007)分析了世界煤层气发展的状况和问题,而Kurosawa (2007)分析了煤层气等非常规气体在全球长期能源供应中的作用。

Islam and Hayashi (2008)研究了孟加拉的煤层气资源潜力情况。

Beaton等(2006)对加拿大阿尔伯塔地区的煤层气资源状况和特征进行了研究。

就加拿大西部煤层气资源的就地压力和潜力,Bell (2006)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另有研究指出,煤层气在加拿大正在迅速发展(Squarek and Dawson, 2006)。

有人研究了煤层气等在印度能源安全中的影响(Ghose and Paul, 2008)。

对于北美地区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繁荣现象,有人研究了其在中国发生的可能性及原因(Xiong and Holditch, 2006)。

(2) 煤层气产业发展和工程技术领域气体注入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研究相对比较多。

Balan and Gumrah(2009)研究了不同物理性质和开发参数下的煤层气提高采收率问题,Sakurovs等人(2008)的研究了不同类型气体在高压时对煤炭的膨胀作用并提出提高煤层气采收率方法。

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集中在CO2在提高采收率方面上。

对煤层在注入CO2时的膨胀和渗透率反应就相应的研究(Mazumder and Wolf, 2008)。

有研究者对中国利用CO2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状况进行了评述(Qin, 2008),国外有人研究了CO2在提高煤层气采收率方面的作用(Bae et al., 2009; Mazumder et al., 2008; Mazzotti et al., 2009; Wang et al., 2009)。

很多研究结合CO2地质封存展开。

在美国和澳大利亚,有研究针对结合CO2地质封存对煤层气产量提高的影响(Pone et al., 2009; Ross et al., 2009; van Bergen et al., 2009; Vidas et al., 2009),而且提出了相关的针对不同煤层状况的数学模型(Karmis et al., 2008; Liu and Smirnov, 2008; Ozdemir, 2009; Seto et al., 2006; Van Sijl et al., 2007)。

煤层气专题研究:煤层气开发历程、现状与趋势

煤层气专题研究:煤层气开发历程、现状与趋势

煤层气专题研究:煤层气开发历程、现状与趋势目录索引报告亮点 (6)一、煤层气行业概述 (7)(一)煤层气相关概念 (7)(二)煤层气行业特点 (10)1、储量丰富,是常规能源的重要补充 (10)2、产业链完整成型 (12)3、煤层气开采周期较长,投资回报较慢 (14)4、煤层气利用前景广阔 (15)二、煤层气行业深度分析 (15)(一)煤层气开采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15)(二)煤层气开采行业的驱动因素分析 (17)1、油价维持高位推动煤层气行业发展 (17)2、天然气价格改革等政策加速煤层气行业发展 (18)3、矿山资源综合利用驱动煤层气行业发展 (19)三、煤层气开发历程、现状与趋势 (19)(一)煤层气开发历程 (19)1、国外煤层气开发历程 (19)2、国内煤层气投资开发历程 (19)(二)煤层气开发现状 (21)1、国外煤层气开发现状 (21)2、国内煤层气开发现状 (23)3、制约国内煤层气发展的因素 (25)(三)煤层气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27)1、煤层气开采政策及走向 (27)2、未来我国煤层气市场容量和产量预测 (28)四、煤层气开采利润敏感性分析 (30)(一)煤层气开采利润影响因子分析 (30)(二)煤层气开采利润敏感性分析 (31)1、煤层气单井开采利润的单因子敏感性分析 (31)2、煤层气开采利润的双因子敏感性分析 (32)五、煤层气行业投资机会 (33)(一)煤层气产业链上游投资机会 (34)1、勘探阶段 (34)2、钻井、完井阶段 (36)(二)煤层气产业链中游投资机会 (38)(三)煤层气产业链下游投资机会 (39)六、风险提示 (40)图表索引图1:煤层气及其它油气示意图 (7)图2:煤层气开采示意图 (8)图3:中国煤层气开采井下抽采与地面钻采比较(单位:亿立方米) (8)图4:多分支水平井开采示意图 (9)图5:垂直井开采示意图 (9)图6:我国9大煤层气盆地分布图(单位:万亿立方米) (10)图7:我国各煤阶煤层气分布图 (10)图8:我国煤层气地理结构分布图 (11)图 9:我国煤层气已探明储量分布 (11)图10:煤层气产业链分布图 (11)图11:我国天然气管网 (12)图12:我国煤层气主要用于民用燃料、发电 (13)图13:常规煤层气储层的气井生产三阶段 (14)图14:高地层压力(低渗透率)的气井生产三阶段 (14)图15:煤层气井与天然气井开采周期比较 (14)图16:世界2010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15)图17:国内天然气产量逐年上升(单位:亿立方米) (16)图18:国内天然气表观消费量逐年上升(单位:吨) (16)图19:我国天然气产量及缺口组成绝对值 (16)图20:预计未来各方对天然气需求将会上涨 (16)图21:我国历年煤矿瓦斯突出遇难人数 (17)图22:我国煤矿遇难人数分布 (17)图23:油价在危机后回归快速上行通道(单位:美元/桶) (18)图24:IEA基于三种情形对油价的预测 (18)图25:国际原油天然气价格比不断攀升(单位:元/吨) (19)图26:天然气价格或将受到需求增长的提振 (19)图27:国外煤层气开发历程 (20)图28:中国实际意义上的煤层气开发历程 (20)图29:美国常规天然气和煤层气产量(单位:亿立方米) (21)图30:美国天然气每月价格(单位:美元/千立方英尺) (22)图31:美国煤层气行业成功发展的启示 (22)图32:中国、加拿大历年煤层气钻井数比较 (23)图33:煤层气抽采量、天然气产量比较(单位:亿立方米) (24)图34:中国历年煤层气利用率 (25)图35:全球天然气资源量中非常规能源占大部分(单位:万亿立方米) (27)图36:我国煤层气历年产量(单位:亿立方米) (29)图37:中联煤层气地面开采量增长迅猛(单位:亿立方米) (30)图38: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占比将快速增长 (30)图39:销售价格对开采利润变化的影响最为显著 (32)图40:煤层气开发各阶段受益公司 (33)图41:全球勘探市场的目标市场估算 (34)图42:国内勘探市场的目标市场估算 (34)图43:中石油历年勘探与生产资本性支出(单位:亿元) (34)图44:中石化历年勘探与生产资本性支出(单位:亿元) (34)图45:恒泰艾普公司技术服务的主要范围 (35)图46:恒泰艾普公司海外业务范围 (35)图47:潜能恒信的成像技术 (36)图48:常规的成像技术 (36)图49:江钻主打牙轮钻头示意图 (37)图50:江钻PDC钻头示意图 (37)图51:煤层气勘探开发流程及主要上市公司 (37)图52:中国管道存量及“十二五”规划目标(单位:万公里) (38)图53:“十二五”规划油气管网建设投资(单位:亿元) (38)图54:煤层气发电项目之电站示意图 (39)图55:煤层气发电项目之工艺流程图 (39)表1:抽采方式的比较 (9)表2:我国煤层气储量丰富 (10)表3:我国煤层气开采权情况 (12)表4:煤层气销售市场及应用领域比较广泛 (13)表5:美国煤层气历年井口价与补贴情况 (21)表 6:我国煤层气探明储量表 (24)。

煤气层

煤气层

什么是煤层气煤层气俗称“瓦斯”,其主要成分是CH4(甲烷),是主要存在于煤矿的伴生气体。

也是造成煤矿井下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煤层气是热值高、无污染的新能源。

它可以用来发电,用作工业燃料、化工原料和居民生活燃料。

煤层气随着煤炭的开采泄漏到大气中,会加剧全球的温室效应。

而如果对煤层气进行回收利用,在采煤之前先采出煤层气,煤矿生产中的瓦斯将降低70%到85%。

煤层气的开采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地面钻井开采;二是井下瓦斯抽放系统抽出。

地面钻井开采的煤层气和抽放瓦斯都是可以利用的,通过地面开采和抽放后可以大大减少风排瓦斯的数量,降低了煤矿对通风的要求,改善了矿工的安全生产条件。

地面钻井开采方式,国外已经使用,我国有些煤层透气性较差,地面开采有一定困难,但若积极开发每年至少可采出50亿立方米;由于过去除了供暖外没有找到合理的利用手段,未能充分利用,所以,抽放瓦斯绝大部分仍然排入大气,花去了费用,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

1.国内外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煤层气资源世界上目前发现有74个国家蕴藏着煤炭资源,同时也赋存着煤层气资源。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估计,全球煤层气资源总量可达260万亿立方米,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均超过10万亿立方米。

据中联公司最新一轮的全国煤层气资源预测结果显示(2002年),中国陆上烟煤煤田和无烟煤煤田中(未包括褐煤煤田),在埋深300~2 000m范围内煤层气资源总量为31·46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三。

煤层气的危害瓦斯有煤矿“第一杀手”之称,煤矿瓦斯事故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威胁之一。

我国国有煤矿高瓦斯和瓦斯突出矿井占总矿井数的46%,瓦斯事故频繁[3]。

在中国煤矿重大恶性事故中,瓦斯爆炸引起的事故约占70~80%[4],造成的伤亡占到特大事故伤亡人数的九成[5]。

据中国监察部网统计, 2004年全国共发生煤矿死亡事故3 639起,造成6 027人死亡。

2003年全国矿难的死亡人数达到6 177人,两年共有1·2204万名矿工死亡,其中绝大部分死于瓦斯爆炸事故[6]。

国内外新能源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态势

国内外新能源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态势

国内外新能源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态势邱莹莹(厦门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福建厦门361005)摘要:在全球的电源结构中,占据绝对主流地位的仍然是传统化石燃料,占全部发电量的60%以上。

一次能源的大量消耗导致全球能源短缺和气候恶化,已经成了迫在眉睫的全球性问题。

在巨大的环境压力下,全球积极开发应用新能源,在传统的火电、水电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

本文将通过简单介绍能源的概念与内涵,引出了新能源的内涵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

然后又介绍了未来几种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趋势,并且对新能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新能源在减少二氧化碳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对新能源提出了未来展望。

关键词:不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发电技术有效利用现状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与展中图分类号:F426.2;F224文献标识码:A引言:本文将主要围绕21世纪中期的主要能源和人类如何最终解决能源问题做出探讨。

能源亦称能量资源。

是指可产生各种能量(如热量、电能、光能和机械能等)或可作功的物质的统称;是指能够直接取得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煤层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是指除常规化石能源和大中型水利发电、核裂变发电之外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以及地热能等一次能源这些能源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清洁干净,是最有前景的替代能源.将成为未来世界能源的基石。

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环保、持续、长久的优势,成为人们应对能源短缺、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的重要选择之一,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强烈关注。

目前在中国,可以形成产业的新能源主要包括水能(主要指小型水电站)、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是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既是整个能源供应系统的有效补充手段,也是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是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最终能源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视煤层气为重要能源, 并把煤层气作为新的勘探目标。

美国有较丰富的煤层气资源, 估计资源量为11.3*1012m3,占世界第三位,1977年2月, Amcoc公司首先在圣胡安盆地CeDARHill地区完钻第一口煤层气井, 90年代美国煤层气已逐渐形成一门新兴的能源工业.目前美国煤层气生产井有7000口以上, 预计到2000年煤层气产量可达8495*104m3/d 。

美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成功很快引起的世界各国的重视与兴趣。

加拿大把煤层气作为该国90年代的能源资源, 加紧开展评价和研究。

英国也于1991年引进美国技术进行煤层气勘探开发。

前苏联等国通过煤层资源的评价, 已肯定它是重要的第二动力资源----------《煤层气开采技术与发展趋势》p24全球的煤层气总资源量大约达260 万亿m 3。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 IEA ) 的统计数据显示, 全球90%的煤层气资源量分布在12 个主要产煤国。

按资源量从大到小依次是: 俄罗斯、乌克兰、加拿大、中国、澳大利亚、美国、德国、波兰、英国、哈萨克斯坦、印度和南非〔1〕。

------------<国外煤层气开发现状及对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思考>p46~p47据美国国家石油委员会(NPC) 的报告,2006 年世界煤层气资源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2006 年世界煤层气资源分布根据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局(EIA)的报告,2007年全世界探明煤炭储量分布情况见表2。

由表2 可见,世界煤炭探明储量合计9088.64×108t,其中亚太地区居第一位,欧洲和欧亚大陆地区居第二位,北美地区居第三位。

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最为成功,居世界领先地位,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初见成效[4]。

-----------<国外煤层气生产概况及对加速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思考>p26~p28美国以往为了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美国的煤矿在采矿过程中都要向大气中持放大量甲烷气。

据估计,在20世纪80年代初,从美国煤矿中排入大气的甲烷气量高达780*104m3/d。

抽排瓦斯不仅严重污染大气,而且耗费很大财力、物力。

努力变害为宝,是促使美国煤层气工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目前,世界主要产煤国都十分重视开发煤层气。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验应用常规油气井开采煤层气并获得突破性进展,使煤层气产量从1983年的8.07亿m3猛增至1995年的275亿m3,形成了煤层气产业, 标志着世界煤层气开发进入一个新阶段。

------------《煤层甲烷气勘探开发工艺技术进展》p1~p5 p11~p13美国煤层气总资源量21 万亿m 3。

是世界上煤层气商业化开发最成功的国家也是煤层气产量最高的国家。

全美含煤盆地大约有17个, 已有13个进行了资源评价。

西部大盆地拥有美国煤层气资源的70% 以上。

东部大盆地的煤层气主要分布在上石炭统宾夕法尼亚系的多层薄煤层中, 煤层稳定, 埋藏较浅, 以高挥发分烟煤为主, 煤层呈常压或低压状态, 煤层气含量和煤层渗透率均较高, 以黑勇士盆地为代表; 西部大盆地的煤层气主要分布在白垩系——早第三系煤层中, 煤层厚度较大, 但变化大, 煤阶较低, 埋深几百至三千米以上, 煤层气含量较高, 煤层渗透率高, 煤层压力从低压到超压, 以圣胡安盆地为代表。

------------<国外煤层气开发现状及对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思考>p46~p47目前美国本土有23个州从事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工作。

因为美国煤层气可采储量的65%左右集中美国煤层气钻井数量最多的是怀俄明州和堪萨斯州。

美国生产煤层气最多的是圣胡安盆地的科罗拉多州和新墨西哥州,这两个州2005 年煤层气探明储量是3404×108m3,生产煤层气292×108m3,约占美国2005 年煤层气产量的60%。

美国煤层气产量居第二位的是粉河盆地的怀俄明州和蒙大拿州。

2005 年怀俄明州的煤层气探明储量是692×108m3,生产煤层气95.5×108m3,约占美国2005 年煤层气产量的19%。

-----------<国外煤层气生产概况及对加速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思考>p26~p28煤层气工业起源于美国,其发展历史实际上就是成藏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进步不断推动煤层气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史。

可以从技术发展角度把美国煤层气产业划分为4个阶段。

(1)理论认识指导煤层气试验开发阶段(1975—1980年)。

通过实施全国煤层气资源调查和国家煤层气勘探开发计划,在理论与技术上都有重大突破,形成并完善了“解吸—扩散—渗流”理论和“排水—降压—采气”生产流程,使两个煤层气田(圣胡安和黑勇士盆地)投入试验开发[2]。

(2)成藏优势及井间干扰理论推动煤层气商业开发阶段(1981—1988年)。

通过理论研究和圣胡安盆地、黑勇士盆地的实践,得到了中阶煤生储能力优势与成藏优势理论和井间干扰理论,形成了井网排采大幅提高单井产能的理论及方法。

完善了煤层气评价采用的煤级、含气量、渗透性、水动力条件、构造背景、沉积体系等六大基本指标,取得了煤层气产量的突破。

于1980年形成煤层气商业性生产规模,1988年年产突破10*108m3大关。

(3)勘探开发实用技术应用阶段(1989—2003年)。

该时期形成了不同盆地、不同地区不同的理论与开发技术,圣胡安盆地以裸眼洞穴法完井为主;黑勇士盆地、拉顿盆地等以套管完井加压裂为主;粉河盆地以钻井—洗井技术为主;阿巴拉契亚盆地采用羽状水平井技术。

(4)平稳发展阶段(2004年至今)。

该阶段技术特点为:发展相对成熟,没有新的突破;勘探开发设备完善。

煤层气产量保持平稳,在近5年均保持在(400~500)×108m3之间。

--------<煤层气勘探开发的理论与技术发展方向>p1~p2为弥补常规天然气供应不足,美国着眼煤层气开发,上世纪80年代实现煤层气商业化生产,上世纪90年代煤层气产量占天然气总产量增长的60%。

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商业生产构想,70年代以后美国政府采取促进开发政策,致使煤层气开采快速发展。

进入新世纪后,随国内天然气价格上升,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的经济性得到相对改善,加上水压破碎技术等开发技术的进步,开发速度加快,产量持续增加。

上世纪90年代,新墨西哥州的产量是美国煤层气生产的火车头。

进入新世纪后,科罗拉多州、怀俄明州的产量也增长显著。

圣胡安煤田、拉顿煤田、保德里弗煤田、布来克沃里尔煤田和中阿巴拉契亚煤田的煤层气探明储量占美国的90%。

跨越新墨西哥州和科罗拉多州的圣胡安煤田是美国最大的煤层气生产地区,开发生产成本低,效率高,2006 年煤层气产量占美国的2/3。

---------<世界煤层气开发蓬勃发展>p54~p56美国是世界上煤层气开发比较成功的国家,其开采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未开采煤田多采用地面钻孔法,即由地面向煤层中打垂直钻孔,并对钻孔实施完井处理,然后对煤层进行压裂等预处理后,通过钻孔抽出煤层气。

这种方式系统简单,抽取的煤层气质量较高,混入气体较少;同时与煤矿的开采作业无关,二者基本上可完全独立运行。

但工程投资大,且仅适于透气性能较好的煤层。

另一种方式是在已开采矿区通过下列方法进行煤层气抽放:(1)采前通过地面向采空区打钻孔;(2)采空区打井,一般是在开采前从地面打井到煤层上方3m~5m 左右。

当采煤工作面向钻孔推进时,煤层卸压而产生裂隙,由此造成围岩破碎形成采空区。

煤层和周围地层中的煤层气通过裂隙进入采空区。

在采空区井中通常需要保持真空以防止甲烷流入工作面。

(3)水平钻孔,是指井下用以抽放未开采区或即将开采区中煤层气的钻孔,钻孔长度通常为122m~244m;(4)水平长钻孔,在井下采用定向钻孔技术向未开采煤层打长度超过30418m 的钻孔。

--------<提高煤层气采收率途径的探讨>p19在研究水平上,美国至今已形成了以中阶煤的煤层气成藏的基础理论和以沉积、构造、含煤、含气性和含气可采性为一体的开发前景评价系统理论;形成了煤层气“解吸-扩散-渗流”为主要理论依据和“排水-降压-采气”为主要工艺流程的基本技术框架,并针对煤层气储集特点和单井产量低、初始产量低、煤层易污染等特点形成了一套适合煤层气地面钻井、完井、取芯、试井、压裂、排采等主要工程的技术方法、技术规程、设备参数设定等,同时也形成了鼓励煤层气开采的法规、政策,还采用了注 CO2、N2等增产的措施来提高采收率的技术。

--------------<声震法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机理>p123随着国外煤层气产业化的发展以及开发领域的逐渐扩大, 开发技术也不断完善和提高, 尤其是美国, 煤层气开发从最初在圣胡安、黑勇士盆地的中煤阶气肥煤, 逐步发展到低煤阶褐煤和高煤阶贫煤、无烟煤, 并针对不同地质条件下煤层渗透性、力学性质、井壁稳定性, 形成了一套煤层气开发技术系列, 在煤层内钻羽状分支水平井, 通过增加煤层裸露面积, 沟通天然割理、裂隙, 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 解决低渗区单井产量低、经济效益差的问题。

--------<煤层气水平井开发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p20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估算煤层气资源量为8~14×1012m 3。

澳大利亚的煤盆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主要在东部四个主要二叠纪煤盆地: ①鲍恩盆地—该区煤层渗透率低和水平应力高, 估算的煤层气资源量为4×1012m 3。

②悉尼盆地—最大煤层气潜在地区, 煤层气资源量约为4×1012m 3。

③加里里盆地, 面积14 万km2。

④莫尔顿—苏拉特盆地, 面积30 万km2,具有煤层气潜力。

目前澳大利亚煤层气开发和试验工作主要在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

澳大利亚的煤层气勘探开发以井下定向井开发为主。

在煤层气开采、煤矿通风等方面, 澳大利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澳大利亚在煤层气和瓦斯抽放项目中优先引进和推广从地表到煤层的水平钻井技术、斜交钻井和地面采空区垂直钻孔抽放技术。

------------<国外煤层气开发现状及对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思考>p46~p47澳大利亚经过5a煤层气勘探开发已取得了很大进展, 澳大利亚利用CSIROII储层模拟法研究混合气体(CH4,CO2,N2)的吸附和解吸过程, 最新研究方法是利用完全耦合的压力流体流动数值模型来模拟煤层中的特殊裂隙流体流动过程。

在洞穴完井方面的实验研究集中在预测各种煤层造穴趋势和研究空气注入/压力脉动机理, 提出通过化学沥滤或其它方法使全部或部分排除矿化作用可提高渗透率。

---------<煤层气开发与利用现状>p23~p24澳大利亚结合自身地质特征,进行了特色技术的发展,将煤矿井下抽放技术应用到地面开发中,形成独特的U型井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