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环境监理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环境监理技术导则编制说明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固体废物和化学品管理中心2015年3月目录1 本导则制定的背景、原则和技术路线 (2)1.1项目背景 (2)1.2工作过程 (3)2 导则编制的基本原则及适用范围 (4)2.1编制原则 (4)2.2适用范围 (5)3 国内外相关工作基础 (5)3.1国外相关环境监理工作基础 (5)3.2国内环境监理工作基础 (7)4 主要技术要点 (9)4.1主要内容 (9)4.2术语和定义 (10)4.3环境监理的定位和作用 (10)4.4工作程序的确定 (14)4.5工作内容 (17)4.6工作方法 (23)4.7工作制度 (24)5 本标准的实施建议 (24)6 参考文献 (25)1本导则制定的背景、原则和技术路线1.1项目背景随着国家“退二进三”政策的实施,城市中出现大量遗留、遗弃的污染场地,引起了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等诸多问题,直接威胁人体健康和地下水环境安全。
据统计,2001-2008年间我国关停并转迁企业数由6611迅速增加到22488个,增速为1984个/年,总数达10万个以上。
2008年之前北京市四环路以内就有200多家污染企业搬迁,2014年年底之前,仍有300家污染企业将完成搬迁,遗留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2004年,国家环保部发布了《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04〕47号)。
通知规定“所有产生危险废物的工业企业、实验室和生产经营危险废物的单位,在结束原有生产经营活动、改变原土地使用性质时,必须经具有省级以上质量认证资格的环境监测部门对原址土地进行监测分析,报送省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审查,并依据监测评估报告确定土壤功能修复实施方案。
当地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土壤功能修复工作的监督管理。
”2007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明确要求搬迁企业必须做好原厂址土壤修复工作,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超标耕地实行综合治理。
污染地块土壤修复工程验收技术指南
污染地块土壤修复工程验收技术指南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工程验收的总体要求、验收方法、采样监测技术要点、修复效果评价、验收报告编制及验收后续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污染地块土壤修复工程验收评估工作。
本标准不适用于致病性微生物、核辐射导致的污染地块土壤修复工程的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HJ682污染场地术语HJ/T394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HJ/T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9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194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25.1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2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生态环境部公告2018年第9号)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成效技术评估指南(试行)(环办土壤函〔2017〕1953号)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环境保护部令第42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污染地块疑似污染地块,是指从事过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从事过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活动的用地。
按照国家技术规范确认超过有关土壤环境标准的疑似污染地块,称为污染地块。
3.2原位修复不移动受污染的土壤,直接在地块发生污染的位置对其进行原地修复或处理。
3.3异位修复将受污染的土壤从地块发生污染的原来位置挖掘或抽提出来,搬运或转移到其他场所或位置进行治理修复。
3.4修复目标由污染地块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确定的目标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受体不产生直接或潜在危害,或不具有环境风险的污染修复终点。
3.5污染地块修复验收在污染地块修复工程完成后,对地块内土壤和地下水进行监测,以确定地块修复是否达标并总体评估修复效果的过程。
第2章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及其规范与标准
按温度可分成低温热处理技术(土壤温度为150~315℃)和高温热
处理技术(土壤温度为315~540℃)
热处理修复技术适用于处理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
物、农药、高沸点氯代化合物,不适用于处理土壤中重金属、腐 蚀性有机物、活性氧化剂和还原剂等。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20
第2章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及其规范与标准
(二)国场地土壤修复概况
1. 美国
超级基金制度授权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 对全国污染 场地进行管理,并责令责任者对污染特别严重的场地进行 修复;对找不到责任者或责任者没有修复能力的,由超级 基金来支付污染场地修复费用;对不愿支付修复费用或当 时尚未找到责任者的场地,可由超级基金先支付污染场地 修复费用,再由USEPA 向责任者追讨。
第2章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 及其规范与标准
昆明理工
环境工程系
田森林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本章主要内容
1 2 3 4 5
我国污染土壤和污染场地规范与标准 国外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概况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分类和常用修复技术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应用情况 污染场地修复目的、原则及工作程序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第2章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及其规范与标准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25
第2章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及其规范与标准
(三)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分类和常用修复技术
2.常用修复技术 常用的污染场地修复技术主要包括
挖掘 稳定/固化 化学淋洗 气提 热处理 生物修复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26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24
淋洗技术要点
淋洗液浓度筛选
--- 通常浓度增高,淋洗效果增加,具体需要试验确定
淋洗液pH值选择
--- 较低pH值有利于促进金属污染物的脱出
淋洗温度选择
--- 较高温度对有机污染物的清洗比较有利,一般在50-800C
淋洗液固比选择
--- 选择范围4:1---20:1
25
筛选修复技术
19
化学淋洗 (异位淋洗)
20
土壤淋洗技术
优点:
--- 原地淋洗法方便简便,成本 低、处理量大、见效快。 --- 工艺成熟,实施简单,可靠 程度高。 --- 特别适用于轻质土和沙质土。
缺点:
--- 淋洗液处理容易引起二次污 染。 --- 淋洗液可能会导致某些营养 元素的淋湿和沉淀,破坏土 壤微团聚体结构。 --- 容易导致地下水污染。
制定修复方案—技术路线
修复技术路线应反映污染场地修复总体思路和修复方式,修 复工艺流程和具体步骤,还应包括土壤修复过程中受污染水 体、 气体和固体废物等的无害化处理处置等。
场地环境导则
1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本标准规定了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方案编制的基本原则、 程序、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方案的制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污染和致病性生物污染场地的土壤恢 复。
2
工 作 程 序
3
确定修复目标
修复目标:
--- 由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确定的目标污染物对人体健康 和生态受体不产生直接或潜在危害,或不具有环境风险的 污染修复终点。 --- 修复目标是修复成效衡量的重要指标,也是修复技术选择 与方案制定的重要依据。 --- 修复目标不仅包括目标污染物及其修复目标值,还包括修 复范围, 某些特殊情况下还包括对场地污染感官的控制, 如对气味、颜色的控制等。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方案编制导则DB11T+1280—2015
DB11/T 1280—2015
或阻断其暴露途径,满足相应土壤环境功能或使用功能的过程。 3.3
地下水修复 groundwater remediation 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转化、降解、吸收、转移或阻隔场地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将有毒有 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或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阻断其暴露途径,满足相应地下水环境 功能或使用功能的过程。 3.4 修复策略 remediation strategy 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将污染造成的健康和生态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场地总体修复思路。 3.5 污染源处理技术 source treatment technology 可用于转化、降解、吸收、转移、固定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的各种物理、化学或生物技术, 包括可降低污染物含量或浓度、降低污染物毒性或迁移能力的各种原位或异位处理技术。 3.6 工程控制 engineering control 采用阻隔、堵截、覆盖等工程措施,控制污染物迁移或阻断污染物暴露途径,降低和消除场地污染 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风险。 [HJ 682-2014,污染场地术语2.5.11] 3.7 制度控制 institutional control 通过制定和实施各项条例、准则、规章或制度,减少或阻止人群对场地污染物的暴露,从制度上杜 绝和防范场地污染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危害,从而达到利用管理手段对污染场地的潜在风险进行控制的目 的。 [HJ 682-2014,污染场地术语2.5.10] 3.8 潜在可行技术 potential feasible technology 通过修复技术筛选过程,选出潜在的能使目标污染物达到风险可接受水平的技术。 3.9 筛选性试验 screening testing 在实验室开展的批次试验,以判断潜在可行技术是否适用于特定目标场地。 3.10
HJ25.1-2014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HJ25.1-2014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4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在当今社会,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土地的使用性质发生了变化。
曾经的工业用地可能被规划为居住用地或商业用地,这就使得对这些场地的环境调查变得至关重要。
HJ251-2014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为场地环境调查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
这一导则首先明确了场地环境调查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其目的在于识别场地中的污染物种类、浓度及其分布,评估场地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风险。
而基本原则则包括针对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针对性要求根据场地的特点和潜在污染情况,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规范性确保了调查过程和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可操作性让调查能够在实际工作中顺利进行;科学性则保证了调查方法和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调查的准备阶段,需要收集大量的相关资料。
这包括场地的历史使用情况,比如曾经从事的生产活动、使用的原材料和化学品等;场地的地理和地质信息,如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等;以及周边环境的状况,例如周边是否有污染源、敏感目标(如学校、医院、居民区等)。
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初步判断场地可能存在的污染问题,为后续的现场调查提供线索。
现场调查是整个场地环境调查的核心环节。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现场踏勘、人员访谈和采样分析。
现场踏勘主要是对场地的现状进行观察,包括土壤的颜色、气味、质地,地上建筑物和设施的状况等。
人员访谈则是向曾经在场地工作或生活过的人员了解场地的历史情况,获取一些可能被忽视的信息。
采样分析则是通过科学的采样方法,采集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环境介质的样品,并在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以确定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
在采样过程中,采样点的布设是一个关键问题。
导则规定了采样点的布设原则和方法,要根据场地的面积、形状、潜在污染区域的分布等因素进行合理布局,以确保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
同时,采样的深度和频率也需要根据场地的情况进行确定。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导读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导读《场地环境调查》等5项污染场地系列环保标准,已经正式实施。
这对于有效管理、调查、评估、修复以及监测污染场地,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非常有利,更将大大有助于规范土壤地下水修复市场,推动修复产业健康发展。
以下为《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的一些导读:场地环境调查的主要任务是识别污染物和污染分布,为风险评估和修复提供基础数据;识别场地地层结构和水文地质条件;降低调查的不确定性,提高调查的精准性。
1.此导则不适用与含放射性污染、沉积污染物的场地调查《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主要针对污染场地中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调查;不适用于含有放射性污染的场地调查、沉积污染物调查及场地建筑物、设备、固废的调查;场地内建筑物和设备调查取样可以参考《杀虫剂类可持续有机污染物污染场地环境风险管理技术研究》。
2.场地调查分三阶段场地调查一共分三阶段调查步骤。
第一阶段包括资料收集与分析,现场勘查,人员访谈。
第二阶段包括初步采样分析、详细采样分析,确定是否需要风险评估或修复。
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以补充采样和测试为主,为风险评估及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所需的参数。
第三阶段的调查工作可以由单位单独进行,也可以在第二阶段调查过程中同时开展。
在第一阶段分为资料收集与分析、现场踏勘、人员访谈三个步骤。
资料收集指的是能反应场地污染历史情况的文件、档案、影视资料等。
现场踏勘主要是观测污染痕迹、有无异常及周边关系。
最后进行人员访谈,针对前期疑问,补充信息,考证已有资料。
最后,通过筛查整理信息、构建概念模型、不确定性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污染及进一步工作建议。
如何判断需要进行第二阶段场地调查呢?在第一阶段调查过程中,现有资料和历史追溯资料欠缺无法判断场地是否被污染。
判断的要点在于场地有可能产生有毒有害废弃物设施或活动,如化工厂、农药厂、冶炼厂、加油站、化学品储罐、固废处理,一般要进入第二阶段调查。
在第二阶段调查工作分为初步采样分析和详细采样分析两个步骤。
污染场地修复验收技术规范
污染场地修复验收技术规范12020年5月29日ICS 13.020.30Z 04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污染场地修复验收技术规范Technical Guideline for Contaminated Sites Remediation Validation(征求意见稿)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文档仅供参考目次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文件审核与现场勘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采样布点方案制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DB33_T 892-2013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发布稿)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工作程序包括危害识别、暴露评估、毒性评估、风险表征和确定修复目标值。污 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估程序如图1 所示。
2
DB33/T 892 —2013 评估开始
危 害 识 别
土地利用方式
场地环境调查资料
污染物相关资 料
关注污染物
污染空间分布
暴露人群
确定暴露情景 暴 露 评 估 计算暴露 量 风 险 表 征
人群,如居住人群、从业人员等。 5.3.2 场地及周边地区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或农业灌溉水时,应考虑土壤污染对地下水的影响,将地下 水视为敏感受体之一。 5.4 确定关注污染物 场地土壤等环境样品中浓度超过附录A 所列土壤风险评估的筛选值的污染物,或污染场地责任人、 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公众等场地利益相关方根据前期的污染场地现场调查, 筛选认定的污染物为关 注污染物。 6 6.1 暴露评估 暴露评估工作内容
提出场地修复建议目标值 评估结束 图1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程序和内容
3
DB33/T 892 —2013 5 5.1 危害识别 危害识别工作内容
根据场地环境调查获取的资料,结合场地土地的规划利用方式,确定污染场地的关注污染物、场地 内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可能的敏感受体,如儿童、成人等,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内容:收集场地环境调 查资料、确定土地利用方式和关注污染物。 5.2 5.2.1 5.2.2 资料收集 根据场地调查结果和相关资料,对场地进行污染识别,获得场地相关资料信息。 场地相关资料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较为详尽的场地相关资料信息,如场地土地使用权及用途变
10 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 20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部分关注污染物的土壤风险评估筛选值 .............................. 21 暴露评估计算部分参数取值 ........................................ 24 部分污染物的毒性参数 ............................................ 26 部分过程参数的计算 .............................................. 30 部分污染物的理化参数 ............................................ 35
关于发布《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等5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公告(2019)
关于发布《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等5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公告(2019)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保障人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建设用地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规范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污染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修复等相关工作,现批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等5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9);
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9);
三、《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9);
四、《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 25.4-2019);
五、《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术语》(HJ 682-2019)。
以上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中国环境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出版。
标准内容可在生态环境部网站(*******)查询。
自以上标准实施之日起,《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4)、《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4)、《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4)、《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 25.4-2014)和《污染场地术语》(HJ 682-2014)废止。
特此公告。
生态环境部
2019年12月5日
【此件社会公开】
抄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环境标准研究所,各标准承担单位。
(本资料仅供参考,请以正式文本为准)。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应用指南》
污染介质 治理技术
3
三、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
土壤修复技术的种类较多,原理较为复杂,有些技术的应用是多种反应原理 联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本指南主要按照技术的主导作用原理进行概括介绍,基 本囊括了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或已在国内外有所应用的技术方法。 1. 土壤混合/稀释技术(Soil Blending, Mixing or Dilution) 技术原理:土壤混合/稀释技术是指用清洁土壤取代或者部分取代污染土壤, 覆盖在土壤表层或者混匀, 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到临界危害浓度以下的一种修复技 术。 通过混合和稀释, 减少污染物与植物根系的接触, 并减少污染物进入食物链。 技术特点:土壤混合/稀释修复技术可以是单一的修复技术,也可以作为其 它修复技术的一部分,如固定化稳定化、氧化还原等。土壤混合/稀释修复技术 作为其它修复技术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增加添加剂(如固化/稳定化剂、氧 化剂、还原剂)的传输速度,使添加剂尽量和反应剂接触。使用此技术时需根据 土壤污染物浓度、范围和土壤修复目标值,计算需要混合的干净土壤的量。混合 时尽量垂直方向混合,少水平方向混合,以免扩大污染面积。混合/稀释可以是 原位混合,也可以是异位混合。 适用范围:土壤中的污染物不具危险特性,且含量不高(一般不超过修复目 标值的 2 倍) 。该技术适合于土壤渗流区,即土壤含水量较低的土壤,当土壤含 水量较高时,混合不均匀会影响混合效果。 2. 填埋法(Landfill Cap) 技术原理:填埋法是将污染土壤进行掩埋覆盖,采用防渗、封顶等配套设施 防止污染物扩散的处理方法。填埋法不能降低土壤中污染物本身的毒性和体积, 但可以降低污染物在地表的暴露及其迁移性。 技术特点: 填埋法是修复技术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在填埋的污染土壤的上 方需布设阻隔层和排水层。阻隔层应是低渗透性的粘土层或者土工合成粘土层, 排水层的设置可以避免地表降水入渗造成污染物的进一步扩散。 通常干旱气候条 件要求填埋系统简单一些,湿润气候条件可以设计比较复杂的填埋系统。填埋法 的费用通常小于其它技术。
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风险管理与修复技术
我国场地污染状况分析
经济快速发展下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态势
污染面积在扩大 污染物种在增多 污染类型在叠加 污染浓度在提高
污染场地概念模型
含水层
污染场地特征(长三角地区)
数量多,污染历史复杂 粘土为主的水文地质环境 复合污染物迁移速度极其缓慢
28
场地污染浓度高 具有隐蔽性、持久性 健康风险占主导地位 处理极其困难
河流
a
废弃矿山环境污染过程演化
雨水渗透
石灰岩渗漏 黄铁矿氧化区
矿区
我国场地污染状况分析
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结果(2005-2010)
主要污染物: 硝酸盐、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卤代烃; 主要来源: 农药、化肥,生活污水、工业“三废” 、石油化工含油废水排放
调查地区
主要污染物类型 浅层地下水
承压水
华北平原
铁、锰、砷、硫酸盐、硝酸盐
氟
苯并[a]芘、滴滴涕、六六六、四氯化碳、三 氯甲烷
-50
蒸气扩散
地下水饮用 地下水抽水井 地表水水面 淋溶液渗漏
Irrigation 农田灌溉 - 食品安全 (健康)
Drinking Water 饮用地下水 - (健康)
Indoor and Outdoor Vapour Intrusion 室内外蒸气入侵(健康)
27
Discharge to Surface Water 河流释放 (生态风险)
可持续性管理框架基于风险管
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导则
如果技术预评估得到几种备选修复技术,则可采用评分矩阵法从场地特征、资源需求、成本、环境、安全、健康、时间等方面对备选修复技术进行详细分析。评分矩阵法应依次按照确定分析指标和权重、逐项对各项备选技术或技术组合进行评分和依据技术评分确定最佳技术三步进行。
6.2
确定分析指标
类比法
根据两个场地之间的区域环境特征、土壤和地下水特征以及污染物种类及浓度的相似性和可比性,将已有场地应用的修复技术应用在待修复的场地。区域环境特征包括气象条件、地貌状况、生态特点、地质水文特点等方面。
5.2.4
专家评估法
专家根据场地所在地的区域环境特征、场地的特征条件、污染物特征、修复目标值等相关信息选择修复技术。
7.3.3
检测项目通常是第二阶段场地调查结果和风险评估结果中超标的项目或超过风险可接受水平的项目;对于修复过程监测计划,可增设修复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项目,如生物降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
7.3.4
监测点位一般分布在挖掘点、挖掘土壤处理点、土壤修复点等。监测的进度安排应制定详细的监测时间表,给出监测的时间节点和频次等。
8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8.1
总体要求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全面、准确地反映出修复工程可行性研究中的全部工作内容。报告中的文字应简洁、准确,并尽量采用图、表和照片等形式表示出各种关键技术信息,以利于施工方制定污染场地修复工程施工方案。
8.2
主要内容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根据污染场地所在地的区域环境特征和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的特点选择下列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大纲可参考附录C。
6.2.5
经济因素指标主要包括预处理成本、劳动力成本、监测成本、燃料成本、装置成本、安装/拆卸成本、操作维护成本、处理成本、运输成本、水电成本、专利成本、后处理成本等。
污染底泥修复治理技术方案
污染底泥修复治理技术方案污染底泥修复治理技术方案一、污染底泥修复技术筛选修复技术的筛选与污染物、场地特征情况、修复成本、修复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修复时间、技术可获得性等各种因素相关。
在修复技术的筛选方面应主要考虑以下问题:1.针对沟渠池塘内污染物特征:由于涉及沟渠中污染物种类浓度均不同,因此需要结合污染浓度选择合适的场地清理方法。
2.修复技术成熟可靠:目前,国内外针对河塘沟渠有多种疏浚清淤技术,对于污染底泥的修复技术,有些技术已经成熟,有些还在研究阶段。
为了保证该沟渠清理顺利完成,本方案设计采用成熟可靠的修复技术,避免采用不成熟的修复技术。
3.修复时间合理:为尽快完成该底泥修复工作,降低修复过程中的潜在环境风险,在选择修复技术时,同等条件下,选择场地修复时间短的技术。
4.费用经济合理:本方案将结合污染物特性,选择几种经济可行的清理技术,既满足修复要求,又尽量控制清理费用。
5.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在修复施工过程中,控制二次污染,减少污染底泥的转移,减少废气、废水、扬尘、噪声等排放,将对周边居民、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小。
6.修复效果好:污染底泥修复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恢复沟渠池塘原有的环境,确保环境安全及周边居民健康。
技术筛选矩阵见表1-1.二、本项目修复技术方案确定根据上述修复技术比选,综合考虑本项目污染程度、修复技术的科学性等因素,推荐以下修复技术作为主要技术。
1.针对单独重金属污染底泥以及重金属与氟化物复合污染底泥,选用稳定化修复技术进行集中处置,处置合格土进行安全利用,可考虑采用异位临时储存+固化稳定化技术组合处理。
2.针对单独有机物污染底泥,化学氧化技术适用于本项目有机污染底泥的修复,且操作简便,修复时间短,原位、原地、异位均可操作,施工灵活,因此本次项目选用化学氧化修复技术作为本项目有机物污染修复的优选技术。
3.针对有机物与重金属、有机物与氟化物复合污染底泥,考虑到修复有机物加入的化学氧化药剂会对底泥中重金属等无机污染物相互干扰,造成修复效率的降低,因此本项目考虑按化学氧化+稳定化的顺序修复复合污染底泥。
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旨在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文属性,保障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态平衡。
通过科学的土壤修复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污染和土壤退化的影响,促进土壤的再生和可持续利用。
本文将从土壤污染的现状、修复技术的原则、方法和效果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
一、土壤污染的现状1.1土壤污染的来源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存在有机或无机物质,以及微生物等有害物质,使土壤质量下降,对农作物、水源和人类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弃物排放、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城市垃圾填埋等。
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土壤污染程度逐渐加剧,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
1.2土壤污染的影响土壤污染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首先,土壤污染会降低土壤的肥力和生产力,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其次,土壤污染会导致地下水和水源水质的恶化,从而危害人类健康。
此外,土壤污染还会影响土壤的生态功能,破坏生态平衡,加剧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
因此,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得格外重要。
二、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的原则2.1修复目标的明确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的首要原则是要明确修复的目标和标准。
根据土壤污染的类型和程度,制定相应的修复目标,确保土壤修复的效果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保障土壤的生态功能和农业生产安全。
2.2综合治理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需要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包括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等多种手段。
综合利用不同的修复技术,针对土壤污染的不同成分和程度,采取相应地规划和措施,提高修复效果。
2.3可持续发展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的应用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在土壤修复过程中,要遵循资源循环利用的原则,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HJ 25.4—2014代替HJT 25-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25.4—2014代替HJ/T 25-1999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site soil remediation(发布稿)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14-02-19发布 2014-07-01实施环境保护部发布目次前言 (1)1 适用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和定义 (2)4 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 (2)5 选择修复模式 (4)6 筛选修复技术 (4)7 制定修复方案 (5)8 编制修复方案 (6)附录A (7)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加强污染场地环境监督管理,规范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方案编制,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与以下标准同属污染场地系列环境保护标准:《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4)《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4)《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4)自以上标准实施之日起,《工业企业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评价基准》(HJ/T 25-1999)废止。
本标准规定了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方案编制的基本原则、程序、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4年2月19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4年7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方案编制的基本原则、程序、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方案的制定。
地下水修复技术导则另行公布。
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污染和致病性生物污染场地的土壤修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
总第190期2020年第6期山西化工SHANXI CHEMICAL INDUSTRYTotal190No.6,2020环境保护DOI:10.16525/l4-1109/tq.2020.06.73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杜芳芳(山西鑫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0)摘要:城市化发展导致我国土地贫瘠,而土壤污染更是雪上加霜,如果不能有效处理土壤污染问题,不仅难以维持城市建设顺利进行,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还会对国家发展带来阻碍。
基于此,我国应加大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力度,对污染场地的土壤实行综合评价,制定科学改善措施,以恢复土壤活力,攻克现存困境。
关键词: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综合评价中图分类号:X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50(2020)06-0210-02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是利用现代化人工技术对污染土壤的成因进行调查和研究,并根据调查结果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恢复土壤原有的生态活性,以增大土壤的开发利用率。
现阶段随着我国土壤污染的加剧,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方案,加大了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希望解决现存污染问题,保护自然环境的质量。
1污染场地土壤污染形成原因1.1农业种植与工业排放污染农业种植引发的土壤污染与种植中化学肥料的过量使用有直接关系。
很多农民在种植农作物过程中,为提高收益增加化学肥料的使用,而过量的化学肥料无法被农作物吸收,散落在土壤中,与土壤中的有机质反应,破坏了土壤的生态结构,逐渐降低了土壤肥力。
工业生产中排放较多废水,这些废水内含有较多有毒、重金属元素,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增加污染,破坏土壤的结构性能。
再加上工业生产监管的不严谨,废水排放量在不断增加。
在这样环境背景下,土壤使用率降低,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及人们正常饮水。
1.2生活与自然污染目前,生活垃圾的排放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不同类型的垃圾堆放在环境下,经过环境侵蚀或人为处理,产生的有害物质直接融入到土壤内,增加了土壤中放射性、化学性物质含量,破坏了原本的结构体系,导致土壤性能逐渐降低,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收稿日期:2020-09-16作者简介:杜芳芳,女,1982年出生,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本科,工程师,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标准》(DB43_T 1125-2016)
ICS 13.020.01Z 05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DB43/T1165-2016目次前言 (II)1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土地利用类型 (2)5标准分级 (2)6目标污染物种类 (2)7标准值 (2)8监测要求 (3)9标准实施 (4)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治土壤污染,保护土壤资源和土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加强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指导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湖南省环境保护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灿、文涛、万勇、钟振宇、付广义。
本标准于2016年3月29日首次发布。
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标准1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湖南省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指标、限值和监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效果评价、验收。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重金属污染场地,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土壤修复工程效果评价、验收可参照《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HJ25.1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2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3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557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污染场地contaminated site对潜在污染场地进行调查和风险评估后,确认污染危害超过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可接受风险水平的场地,又称污染地块。
3.2土壤修复soil remediation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固定、转移、吸收、降解或转化场地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含量或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化/稳定化
固化/稳定化技术发展初期,受限于科学水平和机理的了解, 固化/稳定化药剂以较为间的固化作用为主。 代表性的固化药剂包括水泥、粉煤灰、石灰、沥青等。以水 泥固化为例,其固化机理为:
--- 修复模式可分为三类,污染源处理、途径阻断和制度 控制。
7
修复模式的分类
污染源处理
--- 生物修复(植物修复、生物通风、自然降解、生物堆)、 化学氧化、土壤淋洗、电动分离、气相抽提技术、热处理、 挖掘处置等,包括原位修复、异位修复、异地修复、自然 修复
途径阻断
--- 固化/稳定化、覆盖清洁土、建立阻截工程等 --- 污染途径阻断不能彻底去除场地污染物,需要定期检测和 评估
--- 当粘粒、粉粒含量超过20%30%, 或者腐殖质含量较高 时,异位土壤淋洗技术分离 去除效果较差。
21
淋洗剂的筛选
无机酸碱淋洗剂
--- 酸、碱、盐等无机化合物相对其它淋洗剂具有成本较低,效果好, 作用速度快等优点
--- HCl + CaCl2 去除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Pb 的去除率为94 % , Zn 的去除率为78 % ,对Cd 的去除率为70 % ,证明HCl 和CaCl2 溶 液配合使用对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是非常有效的。
--- 由于土壤中重金属的溶解主要受pH值控制,被酸化土壤的pH 值 只有达到一定程度,通常pH < 3 或4 时,大部分重金属才以离子 形态存在,但过高的酸度会严重地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使大量 土壤养分淋失,并严重破坏土壤微团聚体结构
--- 在淋洗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液,增加后处理成本。
22
淋洗剂的筛选
制定修复方案—技术路线
修复技术路线应反映污染场地修复总体思路和修复方式,修 复工艺流程和具体步骤,还应包括土壤修复过程中受污染水 体、 气体和固体废物等的无害化处理处置等。
---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改变污染物形态,降低其毒性,如采用零价铁、 亚硫酸钠、硫化亚铁等还原剂将Cr(VI)还原为Cr(III); --- 通过离子交换反应使污染物形成沉淀,减低迁移性,如使用磷酸 盐、硫化物药剂处理铅污染土壤。
18
土壤淋洗
化学淋洗技术(soil leaching and flushing/washing) 是指借助能促进土壤环境中污染物溶解或迁移作用的溶剂, 通过水力压头推动清洗液,将其注入到被污染土层中,然后 把包含有污染物的液体从土层中抽提出来,进行分离和污水 处理技术。 原位淋洗
15
固化/稳定化
优点: --- 修复周期短;异位、原
位施工均可,保证修复 与开发同步进行。 --- 工艺成熟,实施简单, 可靠程度高。 --- 无需长期运行设备,运 行及维护费用低于其他 技术。 --- 除固体化外,不会产生 任何需要后续处理的废 水和废气。
16
缺点: --- 不会破坏或去除污染物。
12
13 14 15 16
固化/稳定化
将有害废物固定或密封在惰性固体基质中,以降低污染物流 动性的一种处理方法。 固化是将废物中的有害成分用惰性材料加以束缚的过程; 稳定化是将废物的有害成分进行化学改性或将其导入某种稳 定的晶格结构中的过程;
即固化通过采用具有高度结构完整性的整块固体将污染物密 封起来以降低其物理有效性,而稳定化则减低了污染物的化 学有效性。
制度控制
--- 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条例、准则、规章或制度,减少或 阻止人群对污染场地的暴露,从而达到利用行政管理手段 对污染场地的潜在风险进行管理与控制的目的 8
选择修复模式
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 方法:根据场地特征条件、修复目标、修复要求、(业主对 修复成本和时间的要求)以及修复后土壤去向等进行选择。
19
化学淋洗 (异位淋洗)
20
土壤淋洗技术
优点:
--- 原地淋洗法方便简便,成本 低、处理量大、见效快。 --- 工艺成熟,实施简单,可靠 程度高。 --- 特别适用于轻质土和沙质土。
缺点:
--- 淋洗液处理容易引起二次污 染。 --- 淋洗液可能会导致某些营养 元素的淋湿和沉淀,破坏土 壤微团聚体结构。 --- 容易导致地下水污染。
--- 螯合剂的作用机理就是首先通过螯合作用,将吸附在土壤颗粒及胶体表 面重金属离子解络下来然后在利用自身强的螯合作用和重金属离子形 成强的螯合体,从土壤中分离出来。
23
淋洗剂的筛选
表面活性剂 --- 在淋洗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能提高对有机物污染土壤 的处理效果。 --- 同时,在有重金属存在的情况下,表面活性剂本身在 土壤中的吸附较弱。因此,表面活性剂已被用作去除 重金属的助剂。
科学性、保守性、可行性原则,用科学的方法,最大限度地保
护人体健康和生态受体,修复目标合理可行。 4
修复目标确定方法
比较土壤风险控制值和场地所在区域土壤中目标污染物的背 景含量和国家有关标准中规定的限值,合理提出土壤目标污 染物的修复目标值。 既充分考虑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又兼顾技术经济的合理性、 修复周期、工程的有效性和目标的可达性等现实问题。 符合科学性、保守性和可行性原则。
24
淋洗技术要点
淋洗液浓度筛选
--- 通常浓度增高,淋洗效果增加,具体需要试验确定
淋洗液pH值选择
--- 较低pH值有利于促进金属污染物的脱出
淋洗温度选择
--- 较高温度对有机污染物的清洗比较有利,一般在50-800C
淋洗液固比选择
--- 选择范围4:1---20:1
25
筛选修复技术
6
B 600 80 22 600 82
土壤 95 标准值 背景值 (二级标准) 100 30 0.6 300 --29 11 0.2 28 1.5
土壤修复 目标值 710 80 68 470 73
选择修复模式
修复模式: --- 对污染场地进行修复的总体思路,包括原地修复、异 地修复、异地处置、自然修复、污染阻隔、居民防护 和制度控制等,又称修复策略。
场地环境导则
1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本标准规定了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方案编制的基本原则、 程序、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方案的制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污染和致病性生物污染场地的土壤恢 复。
2
工 作 程 序
3
确定修复目标
修复目标:
--- 由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确定的目标污染物对人体健康 和生态受体不产生直接或潜在危害,或不具有环境风险的 污染修复终点。 --- 修复目标是修复成效衡量的重要指标,也是修复技术选择 与方案制定的重要依据。 --- 修复目标不仅包括目标污染物及其修复目标值,还包括修 复范围, 某些特殊情况下还包括对场地污染感官的控制, 如对气味、颜色的控制等。
土壤淋洗/酸萃取
需要
固体 /液体 固体/液 体/气体
需要
中
中
高温冶炼回收 土壤冲洗(注入冲 洗液,下游收集)
不需要
需要
低
中
非常高 粒径;含水量;热传导率;杂质含量。
需要
液体
需要
中11
中
中
污染物种类;土壤性质;降雨量;温度; 重复利用冲洗溶剂;污染物回收率。
美国超级基金已完成污染修复工程应用技术分析
人工螯合剂
--- 人工螯合剂包括: 乙二胺四乙酸( EDTA) 、羟乙基替乙二胺三乙酸 (HEDTA) 、二乙基三乙酸(NTA) 、乙二醇双四乙酸( EGTA) 、乙二胺 二乙酸( EDDHA) 、环已烷二胺四乙酸(CDTA) 等。 --- 天然有机螯合剂包括:柠檬酸、苹果酸、丙二酸、乙酸组氨酸以及其他 类型天然有机物质等。
26
制定修复方案
根据确定的修复技术,确定土壤修复技术路线,确定土壤修 复技术的工艺参数,估算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量,提出初 步修复方案。 从主要技术指标、修复工程费用以及二次污染防治措施等方 面进行方案可行性必选,确定经济、实用和可行的修复方案。 修复方案是指导修复工程实施的依据。
27
修复技术筛选方法
--- 根据污染场地的具体情况,按照确定的修复模式,筛选实 用的土壤修复技术,开展必要的实验室小试和现场中试, 或对土壤修复技术应用案例进行分析,从适用条件、对本 场地土壤修复效果、成本和环境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分析比较实用修复技术 修复技术可行性评估 (实验室小试、现场中试) 比较确定修复技术
1982-2008年 1171项 异位修复技术 53.80%
12
原位修复技术 46.20%
我国已完成重金属污染修复工程应用技术分析
2007-2012年 16项
铬(VI) 砷 铅 汞 镉 铜 锌 镍
13
我国已完成重金属污染修复工程应用技术分析
(2007-2012)
项目名称 污染物 修复方法 某燃料场土壤修复(南方) 重金属、三氯苯、六氯苯 填埋、热脱附 某化工厂土壤修复项目 重金属及其他有机物 填埋、焚烧 河北某汽配厂土壤修复项目 六价铬 化学还原 河北某化肥厂污染土壤修复项目 砷 固化稳定化 某染料厂土壤修复(南方) 汞、镉、铬、铅、铜、锌等及有机物 固化稳定化、化学氧化 某化工厂土壤修复中试项目 六价铬 化学还原 苏州某地块污染场地修复项目 甲苯、二甲苯、铬(六价铬) SVE、化学还原 重庆某污染场地治理项目 铅 固化稳定化、填埋 重庆某电器厂污染土壤修复项目 锌、铅 填埋 天津某污水库底泥治理项目 汞、镉、砷 固化稳定化 上海宝山区某重金属污染场地治 铬 固化稳定化、填埋 理项目 上海松江区某重金属污染场地治 铬、镍、镉、甲苯 焚烧、固化稳定化、填埋 理项目 浦东00000 D-3-1-3 地区开发 砷、镍、镉、锌、铬、铅、铜 固化稳定化 川沙新镇原00化工厂污染场地 铜、锌、总石油烃 固化稳定化、化学氧化 修复土方处理工程 上海市 原00化工厂遗留场地污 VOCs、 重金属 SVE、化学氧化、固化稳定化 染土壤修复工程 上海市 00集团711地块污让土壤 铜 固化稳定化 14 稳定化处理工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