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编心理学概论2014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题名师资料
心理学概论考试复习资料
![心理学概论考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01f110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02.png)
心理学概论考试复习资料心理学概论考试复习资料题型:填空、名词解释、简答、判断、论述、事例分析填空题1、心理过程的三个方面:认识过程、情感情绪过程、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的2个方面: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的特征。
3、个性倾向性研究的主要内容: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
4、心理科学的产生时间1879年,代表人物:冯特——75、“注意”的定义: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志向和集中。
6、注意了涣散时的主要表现2个:情绪上的变化、行为反应。
7、感知觉的规律——528、联觉现象的冷暖色调:红橙黄——暖色调、青蓝紫——冷色调9、记忆的种类4个: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10、遗忘的原因:消退说、干扰说11、有意想象的分类: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12、思维的种类:(按思维的水平和拼接的不同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按思维的创新程度的不同分)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13、创造性思维的特点:①新颖性和创见性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标志②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图式③创造性想象的积极参与和现实定向的有机统一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④迷恋和灵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点14心理冲突:①双趋冲突:同一时间既想学画画又想学跳舞;②双避冲突:得了蛀牙非常痛,又不肯治③趋避冲突:喜欢吃糖,又担心发胖;④多重趋避冲突15、青少年的应付方式:应付方式是应激与心理健康的中介机制,对人身心健康起着调节作用——14016、气质的类型①多血质(活泼好动)②胆汁质(急躁冲动③黏液质(稳重安静④抑郁质(多愁善感17、性格类型:外倾型和内倾型——16218、性格的结构特征:——163~16419、新的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对立统一,构成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动力——295一、名词解释1、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或回忆后学习的材料所起的干扰作用。
2、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回忆或保持先学习的材料所起的干扰作用。
3、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应用创新的方案或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
(完整word版)新编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免费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新编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免费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d5f43dfe84868762cbaed501.png)
一:名词解释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他以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个人所经历过的事物通过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以表象和词语等形式将个体经验积累和保存在头脑中,在一定条件下重新重复出来的心理过程。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认识活动。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且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
动机:由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在动力。
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支配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人格:是指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性格: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而又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能力:是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选择、填空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
离开大脑,离开社会现实,离开社会实践,人的心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2、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可是人脑本身并不能产生心理,必须要在外界客观事物作用之下才能产生心理。
3、脑是心理的器官,心里是脑的机能。
4、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5、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也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6、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及时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特性。
7、根据知觉对象的特性可将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物体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空间知觉是反映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8、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
9、绝对感受性是觉察出最小刺激的能力。
10、刚刚能察觉出差异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别量就是差别感觉阈限。
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380aafffab069dc502201f6.png)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一、教学要点(一)什么是心理学(拓展);(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理解)二、考试方式:(一)选择题,考查各心理现象的从属关系或说出某一心理现象的定义,能选择出相应的心理现象。
例:(1)感觉、知觉属于(A)A.认知过程B.情绪、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 D.综合过程;(2)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叫(A )A.认知过程B.情绪、情感过程C.能力 D.智力(二)填空题,考查对各类心理现象名称及定义的识记。
例:(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2)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三)简答题,考查对心理学研究对象体系的整体把握。
例:(1)简述心理学研究对象都包括哪些?心理过程,人格,心理状态心理的本质一、教学要点(一)心理与脑的关系: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二)心理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反映特性:能动性、预见性、社会历史制约性。
二、考试方式:(一)选择题,考查对心理实质的理解。
例:(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 )A.脑是心理的器官 B.心理的内容与形式都是主观的 C 心理是脑的机能 D.心理具有预见性;(2)“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说明( B )A.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B.生理是心理的基础 C.心理是主观的 D. 实践决定心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一、教学要点(一)观察法(理解方法的含义及分类)(二)调查法(理解方法的含义及分类)(三)实验法(理解方法的含义及分类)二、考试方式(一)选择题,考查对各种方法含义的理解等。
例:(1)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对实验条件作适当控制所进行的实验是( A )A.自然实验 B.实验室实验 C. 探索实验 D.验证实验;(2)下列关于心理学研究方法说法错误的是(A)A.实验法也叫观察法B.书面调查法也叫问卷法 C. 口头调查法也叫访谈法D.教育实验通常属于自然实验法(二)简答题,考查对各研究方法优缺点的理解。
例:(1)简述几种常用的心理研究方法。
精选新版2020年大学《心理学》期末考核题库完整版358题(含答案)
![精选新版2020年大学《心理学》期末考核题库完整版358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f12b97d15abe23482f4dc4.png)
2020年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库358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记忆的良好品质表现为( )。
A.识记的敏捷性B.记忆的精确性C.保持的持久性D.记忆的准备性E.记忆的有序性标准答案:A|B|C|D2.标签作用答案:是在认知某个人或群体之前,他人提供的信息对认知发生的影响。
标准答案:是在认知某个人或群体之前,他人提供的信息对认知发生的影响。
3.IQ为118属于智力优秀水平。
标准答案:04.幻想是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标准答案:15.早晨起来记忆效果好,是因为没有倒摄抑制的作用。
标准答案:06.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标准答案:17.应激是由意外的紧张情况引起的紧张情绪状态。
标准答案:18.应激是一种强度较大、持续强度短、有明显外部表现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标准答案:09.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
标准答案:110.标签作用答案:是在认知某个人或群体之前,他人提供的信息对认知发生的影响。
标准答案:是在认知某个人或群体之前,他人提供的信息对认知发生的影响。
11.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三元理论。
标准答案:012.短时记忆答案:短时记忆是保持时间短暂、容量有限的一种记忆类型,在不复述的情况下保持时间在20毫秒至1分钟之间,容量为7+ 2个组块。
标准答案:短时记忆是保持时间短暂、容量有限的一种记忆类型,在不复述的情况下保持时间在20毫秒至1分钟之间,容量为7+ 2个组块。
13.下列心理活动中,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有()。
A.需要B.情绪C.兴趣D.动机E.能力标准答案:A|C|D14.美国学者霍尔把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分为()。
A.亲密区B.疏远区C.个人区D.社交区E.公众区标准答案:A|C|D|E15.兴趣的品质包括()。
A.广度B.专一性C.稳定性。
最新精选2020年大学《心理学》期末考核题库358题(含参考答案)
![最新精选2020年大学《心理学》期末考核题库358题(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564c53aa00b52acec7ca2b.png)
2020年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库358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应激是一种强度较大、持续强度短、有明显外部表现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标准答案:02.注意的品质有哪些?答案:1、注意的广度(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长时间地保持在某一对象上。
3、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几个不同的对象。
4、注意的转移:是指一个人根据新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上。
标准答案:1、注意的广度(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长时间地保持在某一对象上。
3、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几个不同的对象。
4、注意的转移:是指一个人根据新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上。
3.简述情绪与情感的种类。
答案:1.情绪的种类:心境、激情、应激。
2.情感的种类:理智感、道德感、美感。
标准答案:1.情绪的种类:心境、激情、应激。
2.情感的种类:理智感、道德感、美感。
4.能力的形成受什么因素影响?如何培养青少年的能力?答案:(一)影响能力个别差异的重要条件和因素有以下几点:1、素质。
2、早期经验。
3、教育和环境。
4、个人的努力。
(二)培养青少年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重视早期教育,正确进行早期教育。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
3、通过课外兴趣的培养,促进能力发展。
4、注意能力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标准答案:(一)影响能力个别差异的重要条件和因素有以下几点:1、素质。
2、早期经验。
3、教育和环境。
4、个人的努力。
(二)培养青少年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重视早期教育,正确进行早期教育。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
3、通过课外兴趣的培养,促进能力发展。
4、注意能力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5.智商答案:智商即智力商数,是衡量一个人智力水平高低的指标。
标准答案:智商即智力商数,是衡量一个人智力水平高低的指标。
精选最新2020年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库358题(含参考答案)
![精选最新2020年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库358题(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6d67c3daef5ef7ba0d3ceb.png)
2020年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库358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一般来说,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呈()关系。
A.“倒U型”B.“U型”C.直线D.不确定标准答案:A2.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是()。
A.气质可以使同一性格的人有不同的表现。
B.气质可以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
C.性格是气质形成的前提。
D.性格可以制约气质的表现。
E.性格可以任意塑造气质的类型。
标准答案:A|B|D3.心理学家荣格把人的性格分为()。
A.内向型B.外向型C.理智型D.情绪型E.意志型标准答案:A|B4.情绪与情感的成分包括()。
A.外部刺激B.主观体验C.生理唤醒D.冲动行为E.外部表现标准答案:B|C|E5.记忆过程包括哪几个环节?()A.识记B.保持C.再认D.重现标准答案:A|B|C|D6.情绪的外部表现称为表情,表情可分为三种()A.手势表情B.面部表情C.身体表情D.言语表情E.动作表情标准答案:B|D|E7.焦虑的基本成分为()A.认知成分B.态度成分C.生理成分D.行为成分E.心理成分标准答案:A|C|D8.下面哪些方面体现了人际吸引中的相似性?()A.远亲不如近邻B.老年人喜欢和老年人呆在一起C.脾气急躁的喜欢和耐心细致的人相处D.志同道合的容易成为朋友E.支配型的男子和被动型的女子相互吸引标准答案:B|D9.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结构,它的三个组成部分为()。
A.感受器B.内导神经C.神经中枢D.神经网络E.神经元标准答案:A|B|C10.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
标准答案:111.下列不属于气质类型学说的是()。
B.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C.激素说D.模板说标准答案:D12.荣格用高级神经神经活动类型说来解释气质。
标准答案:013.智力多元论是()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B.瑟斯顿C.吉尔福特D.加德纳标准答案:D14.粘液质属于哪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A.活泼型B.不可遏制型C.安静型D.抑制型标准答案:C15.根据材料的内部联系,运用领会理解的方式进行的识记叫( )A.有意识记B.无意识记C.意义识记D.机械识记标准答案:C16.运用头脑风暴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案:1、自由思考原则2、延迟评判原则3、以量求质原则4、结合改善原则标准答案:1、自由思考原则2、延迟评判原则3、以量求质原则4、结合改善原则17.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目的任务对识记的影响。
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最新汇编)
![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最新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3d70f8b2ff00bed5b8f31d56.png)
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单选题★注:请把正确答案填写以下表格里1、(学科教研组期末学业水平检测汇编)“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的是个性的()。
A、稳定性B、差异性C、多面性D、整体性2、19世纪末,冯特开创的实验心理学既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从管分离出来,也标志着()的开始。
A、建构主义B、机能主义C、行为主义D、人本主义3、1913年()在《心理学论坛》上发表了论文《行为主义者所见的心理学》,标着着行为主义的产生。
A、佛洛依德B、亚里士多德C、苛勒D、华生4、斯金纳认为()是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根本的原因。
A、顿悟B、态度C、强化D、动机5、环境中出现的猛烈刺激,如一道强光、一声巨响、强烈的气味等都会不由自主地引起人的注意。
该注意是()。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后无意注意6、“一目十行”说的是注意的()。
A、分散B、广度C、分配D、转移7、有人晕车、晕船,就是由于前庭器官收到刺激引起的。
前庭器官属于()。
A、运动觉B、机体觉C、平衡觉D、空间知觉8、(学科教研组期末学业水平检测汇编)“情人眼里出西施”“一好遮百丑”说的是()。
A、晕轮效应B、首因效应C、近因效应D、刻板效应9、“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说的是感受的()。
A、对比B、分析C、相互作用D、适应10、人们游览了“奥运场馆”后,头脑里留下了“水立方”和“鸟巢”的形象,且能把它载人与回忆起来。
这是属于()记忆。
A、运动B、形象C、情绪D、逻辑11、(学科教研组期末学业水平检测汇编)有种理论认为,记忆信息如果得不到强化,就会逐渐消退,遗忘就是在记忆痕迹消退到不能再激活的情况下发生的。
这种理论属于()。
A、干扰说B、压抑说C、同化说D、消退说12、德国心理学家()首先发现了遗忘规律。
A、艾宾浩斯B、奥苏泊尔C、维果斯基D、布鲁姆13、研究表明过度学习时,保持的记忆效果最好。
过度学习()A、100%B、150%C、200%D、125%14、工人看建筑或机器图纸,指战员看军用地图,学生听教师对课文生动地叙述,读者欣赏文艺作品时的想象,都是()。
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
![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https://img.taocdn.com/s3/m/e45808417f1922791688e8d9.png)
简答题教师的社会角色: (1)学习的指导者(2)行为规范的示范者 (3)心理保健者(4)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 (5)教育科研人员 认知能力:(6)家长代理人(1)组织能力(语言、 教材、课堂) (2)教学反思能力 (3)教学监控能力(4)教学效能感人格的特征: (1) 人格具有独特性(2) 人格具有稳定性(3) 人格具有整体性(4) 人格具有社会性和生物性(5)人格具有功能性性格的特征:(1) 性格的态度特征(好的表现:有爱心、正直、诚恳等;不好:自私自利、缺乏教养等)(2) 性格的意志特征(良好的:果断、勇敢、独立自主等;不好的:优柔寡断、放任自流等)(3)写日记 (4)运动(2)积极筹划与行动(3)认知重组 (5)放松、宣泄和积极转移行为矫正法:强化、惩罚、消退、系统脱敏、厌恶疗法、示范法心理档案的具体内容(1)学生基本情况 (2)能力状况及其教育建议 (3)人格特征及培养建议(4)心理健康状况与辅导策略 (5)职业能力倾向及指导(3) 性格的情绪特征(4) 性格理智特征常用的宣泄法:(1)痛哭 (2)倾诉 健康的应对方式:(1)寻求社会支持 (4)接受和主动克制论述题元认知能力1、元认知能力的核心是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是指学牛对其所从事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与控制的能力。
2、元认知能力的提高(1)让学生每天记学习日记。
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自我反思学习过程,思考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会学习,并在此过程产生重要的顿悟,将学习的注意力从学习结果转移到自己的认知过程,有助于学生主动控制自己的学习(2)增强学生对他人及自己认识过程的意识。
(3)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质疑。
要求学生自我质疑,能使学生逐步形成自我控制、自我检查的能力。
(4)指导学生监控、评估自己的理解能力。
(5)向学生提供练习与反馈的机会。
(6)要求学生意识到与学习效果有关的四个因素。
这四个因素是:所学材料的性质特点;学习者当前的知识知识与技能水平;学习者当前的心理状态;检验学习效果的标准与形式(7)指导学生按以下步骤进行反思。
最新版精编2020年大学《心理学》期末完整考试题库358题(含标准答案)
![最新版精编2020年大学《心理学》期末完整考试题库358题(含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70a43add3383c4bb4cd2a2.png)
2020年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库358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马斯洛认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归属和爱的需要。
标准答案:02.标签作用答案:是在认知某个人或群体之前,他人提供的信息对认知发生的影响。
标准答案:是在认知某个人或群体之前,他人提供的信息对认知发生的影响。
3.简述智力三元理论。
答案:智力三元理论是斯滕伯格提出来的,试图以认知过程的观点,解释认知活动中所需要的能力。
他认为,人类智力是由连续的三边关系组合的智力统合体。
组成智力统合体的三种智力成分分别是:(1)组合性智力(2)经验性智力(3)情境性智力标准答案:智力三元理论是斯滕伯格提出来的,试图以认知过程的观点,解释认知活动中所需要的能力。
他认为,人类智力是由连续的三边关系组合的智力统合体。
组成智力统合体的三种智力成分分别是:(1)组合性智力(2)经验性智力(3)情境性智力4.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并谈谈这一理论对你的启示。
答案:马斯洛认为:1、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5种需要按照它们发生的先后可以从下而上构成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上一级的需要必须在下一级的需要得到相对满足之后才能产生,即“先低后高”。
3、先低后高并不绝对,有些人可以为了高级需要的满足而超越低级需要。
马斯洛认为:1、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5种需要按照它们发生的先后可以从下而上构成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上一级的需要必须在下一级的需要得到相对满足之后才能产生,即“先低后高”。
3、先低后高并不绝对,有些人可以为了高级需要的满足而超越低级需要。
5.智商答案:智商即智力商数,是衡量一个人智力水平高低的指标。
标准答案:智商即智力商数,是衡量一个人智力水平高低的指标。
6.知觉恒常性答案: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但知觉的映像保持相对稳定。
标准答案: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但知觉的映像保持相对稳定。
心理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完整
![心理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dde534f84afe04a1b071debb.png)
心理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完整版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第一章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现象分为(A)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A、普通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A、社会心理学B、应用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比较心理学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A、比较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E、发展心理学F、普通心理学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A、社会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9、(C)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笛卡尔B、洛克C、冯特D、缪勒10、(B)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1789B、1879C、1798D、189711、(A)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A、冯特B、洛克C、笛卡儿D、缪勒12、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C)创立的、A、笛卡尔B、华生C、弗洛伊德D、罗杰斯13、"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D、人本主义14、行为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B)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A、罗杰斯B、华生C、弗洛伊德D、马斯洛二、多项选择题1、心理现象分为(A、C)A、心理过程B、认知过程C、个性心理D、情感过程E、意志过程2、心理过程包括(C,E,G)A、感知过程B、知觉过程C、认识过程D、注意过程E、情感过程F、行为过程G、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B,C,E)A、认知B、能力C、气质D、情感E、性格4、心理学可分为(A,D)A、理论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普通心理学D、应用心理学E、社会心理学5、下列属于理论心理学的是(A,B,D,E)A、普通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E、实验心理学6、下列属于应用心理学的是(B,C,D,E)A、社会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咨询心理学D、管理心理学E、消费心理学7、以下哪些是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B,C,D,F)A、心理学学科性质B、心理学方法论C、身心问题D、学习心理机制E、心理的生理基础F、心理的起源8、科学的三大特征是(A,B,D)A、客观性B、可验证性C、准确性D、系统逻辑性E、描述性9、(A,B,C)决定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属性、A、心理学的研究对象B、心理学的历史渊源C、心理学的研究方法D、人的社会性10、(A,C)的基本原理是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A、辩证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C、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E、机械唯物主义11、在心理学研究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A,B,C,D)、A、客观性原理B、系统性原理C、发展性原理D、教育性原理E、协同性原理12、观察法可以分为(A,B,C,E)、A、参与观察法与非参与观察法B、现场观察与情景观察C、长期观察与短期观察D、情景观察与控制观察E、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13、观察法要有效,就要特别注意(B,C,D,E)A、每次尽可能长B,有明确观察目的C、随时记录D、可利用现代手段E、每次时间不宜过长14、实验法就是要在保持其他因素恒定的前提下研究(A,B)的关系和变化的规律、A、自变量B、因变量C、人脑D、客观世界15、实验法可分为(A,D)A、实验室实验法B、情景实验法C、参与实验法D、自然实验法16、在实验室实验研究中,主要要控制哪些方面(A,B,C,D)A、实验情境B、控制被试C、控制实验刺激D、控制被试的反应17、调查法可分为(B,C,D,E)、A、一般调查法和特殊调查法B、一般调查法和专题调查法C、事实特征调查和征询意见调查D、结构式调查和非结构式调查E、访谈法、邮寄问卷法和电话调查法等18、调查法的缺点是(B,C,D)A、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第一手的资料B、被调查者可能有意不作出真实回答C、封闭式的问题损失数据有效性D、问题措词不易确定19、一般研究法主要包括(A,B,D)A、实验和研究设计B、对数据的统计处理C、抽样法D、逻辑思维法20、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分为(A,C)A、孕育阶段B、转折阶段C、确立阶段D、发展阶段21、冯特对心理学的历史功绩主要有(A,B,D)A、心理学的确立B、实验心理学的创立C、出版〈〈生理心理学原理〉〉D、建立心理学专业队伍22、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A,B,C)A、意识B、前意识C、潜意识D、后意识23、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包括(A,B,C)A、潜意识理论B、梦的解释C、泛性论D、本能学说E、人格理论第二章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感觉属于A、信息的输入和登录B、信息的识别C、信息的选择D、信息的储存和提取2、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信息的演算是以下哪种心理过程?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3、主要收集声音和身体平衡位置信号的感觉器官是A、眼睛B、耳朵C、鼻子D、舌4、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A、阈限B、绝对阈限C、差别阈限D、相对阈限5、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称为A、大小恒常B、形状恒常C、颜色恒常D、亮度恒常6、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A、感觉B、注意C、记忆D、思维7、人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A、注意广度B、注意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8、以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是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D、语词逻辑记忆9、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B、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C、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10、以下又可以称为实践思维是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语词逻辑思维D、抽象思维11、按照思级结果的新颖性,可以把思维分成A、发散思维和聚敛思维B、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C、受制思维和创造思维D、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二、多项选择题1、感觉器官除了感受光波、声波、气味、滋味以外,还可以感受A、温觉B、冷觉C、痛觉D、触觉2、在“群魔殿”的多水平信息加工认知模型中,设像参与信息加工的有A、映象小鬼B、特征小鬼C、认知小鬼D、判断小鬼E、决策小鬼3、注意具有以下功能A、选择B、保持C、调节D、监督E、伴随4、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物体是A、刺激物是新奇的B、刺激物亮度增加C、刺激物静止D、刺激物发生相对运动E、刺激物符合需要5、注意的基本品质特点是A、注意范围B、注意稳定性c、注意的分散D、注意的转移E、注意的分配6、影响注意品质的因素有A、动机B、神经系统的特点C、后天的训练D、兴趣E、刺激物的特点7、自动加工是A、不需要大量注意资源B、随时应对环境的变化C、经过大量统习D、应用灵活的加工方式E、加工模式难以改变8、控制加工是A、受资源量限制B、是一种程式化的程序C、不能同时进行多项作业D、应用灵活的加工方式E、需要集中注意完成9、以下以表象的方式编码的是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D、语词逻辑记忆10、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是A、物理特性编码B、言语听觉特性编码C、语义编码D、表象编码E、行为编码11、遗忘的发生是由于A、信息错误B、记忆痕迹消退C、信息的干扰D、意识的抑制E、信息不能再认12、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有A、尝试错误B、顿悟C、类比D、启发式E、反推法13、以下关于定势描述正确的是A、一种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B、凭借以前的经验看问题C、有时有助于较快解决问题D、缺乏灵活性E、可以发现更好的解决方法阳光大学生网大学生试题第三章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C)A、需要B、动机C、兴趣D、理想2、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B)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3、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D)、A、荣格B、华生C、斯金纳D、班杜拉4、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A、荣格B、谢尔顿C、威特金D、霍兰德5、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B)A、艾森克B、卡特尔C、哈撒韦D、霍兰德6、以下能够测定12种人格特质的问卷是(B)A,艾森克人格问卷B、Y-G人格测试C、主题统觉测验D,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7、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D)8、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C)A、不可遏制型B、活泼型C、安静型D、抑郁型9、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C)A、认知能力B、操作能力C、社交能力D、模仿能力10、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B)A、l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个性倾向性范畴的是(A、C,D)A、需要B、气质C、动机D、能力E、兴趣2、以下属于个性心理特征范畴的是(B,C,D)A、需要B、气质C、性格D、能力E、兴趣3、信念是(A,B,C,D,E)A、被意识到个性倾向性B、洞察事物的出发点C、判断事物是非曲直的准则D、具有自觉性和独立性E、有认识、情感、意志构成的融合体4、一般能力是指(A,B,C,D,E)A,观察力B、记忆力C、思维力D、想象力E、注意力5、气质类型包括(A,B,C,D)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E、神经质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要有(A,B,C,D,E)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7、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B,C,D)A、荣格B、华生C、斯金钠D、班杜拉E、埃里克森8、以下属于投射测验的是(B,C,E)、A、艾森克人格问卷B、罗夏墨迹测验C、主题统觉测验D、16人格因素问卷E、儿童统觉测验9、信度包括(A,B,C)、A、再测信度B、等值信度C、分半信度D、内容信度E、效标关联信度10、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活泼型的特点是(A,C,E)、A、强B、弱C、平衡D、不平衡E、灵活11、以下关于能力的描述是正确的是(A,C,E)、A、属于个性心理特征B、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C、发展比知识发展要慢得多D、随年龄增长不断积累E、随年龄增长是一个发展、停滞和衰退的过程第四章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A)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2、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B)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3将隶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儿童的一种或多种行为和能力模式加以比较,这种研究方法是(D)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4、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C)A、华生B、加德纳C、皮亚杰D、斯腾伯格5、()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C)A、同化B、顺化C、平衡化D、自动化6、在《超越IQ》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C)A、皮亚杰B、加德纳C、斯腾伯格D、戴斯7、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理论是(B)A、强化学说B、先天决定论C、相互作用论D、循序渐进论二、多项选择题1、发展的主要内涵是(A,B,C、D)A、发展是有顺序的、不可逆的B、能够保持相当长时间的变化C、使个体产生更有适应性、更高效的行为D、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E、是无规律的变化2、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是(A,B,C、D)A、连续性与阶段性B、定向性与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E、波动性3、心理发展的研究主题主要有哪些方面(A,B,C、D,E)A、认知B、语言C、情绪D、社会性E、个性4、横向比较研究的缺点是(C、D)A、经济节省B、对不同年龄的儿童分别取样比较C、一致性效应D、很难控制影响发展的因素5、纵向跟踪研究的缺点是(A,C、D)A、投入较大B、揭示心理发展稳定性C、会有被试流失D、时代变迁效应6、皮亚杰理论的基本观点是(A,B,C)A、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B、认知结构的构建和再构建是认知发展的本质所在C、儿童认知发展取决于认知结构的发展水平D、存在着相互独立的七种智力7、传统的观点认为,儿童的智慧发展受到以下哪些因素影响(A,B,C)A、成熟B、经验C、社会环境D、自然环境8、语言的构造包括三个部分(A,B,D)A、语音B、语法C、语句D、语义E、字形9、语言的发展包括以下阶段(A,B,C,D)A、牙牙语阶段B、单词语阶段C、双语或三词组合阶段D、完整句阶段10、语言能够影响人的(A,B,C,D)、A、人际交往B、认知C、自我调节行为D、社会化11、自我意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C,D)A、自我意识B、自我评价C、自我监督D、自我控制第五章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哪六个层次(D)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2认知学习分类理论是谁提出的(B)A、布卢姆B、加涅C、奥苏贝尔D、奥斯本3、奥斯本提出了(D)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布卢姆)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加涅)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奥苏贝尔)D、头脑风暴法4、加涅的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5、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B)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D)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7、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D)A、第一年B,第2-3年C、第3--4年D、第五年以后8、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二、多项选择题1、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对象D、教学媒体2、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D)A、目标B、策略C、计划D,评价3、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领域包括(A,B,D)A、认知B、情感C、意志D、动作技能4、教学媒体包括(A、B,C,D,E)A、投影B、录象C、计算机D、黑板E、图片5、行为主义教学观把学习看成(A,B,C,D)A、经验的联结或操作的变化B、通过练习和刺激反应式的强化来实现的C、学习效果表现为外部的变化D、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技能体系6、华莱士将问题解决描述为哪四个步骤(B,C,D,E)A、产生B、准备C、孕育D、明朗E、验证7、创造性思维表现为思维的(A,B,C,D)A、独创性B、发散性C、灵活性D、突发性8、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表现为、(A,B,C,D)A、热爱学生B、善于启发C、勤学敬业D、以身作则9、优秀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表现为(A,B,C,D)A、个人成就感B、认为从事教学活动很有价值C、对学生有正向的期望D、对学生的学习负有责任第六章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C)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学生的学习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2、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B)A、桑代克B、斯金纳C、加涅D、金布尔3、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哪位学者(C)A、桑代克B、巴甫洛夫C、奥苏贝尔D、金布尔4、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D)A、奥苏贝尔B、加涅C、布鲁纳D、塞伦5、一个联结的使用,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量,是指(B)A、效果律B、应用律C、失用律D、准备律6、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C)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D、强化和惩罚7、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A)A、注意力B、动机C、情感D、意志8、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C)A、观察力B、记忆力C、意志力D、思维力9、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C)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C 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10、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D)A、直接兴趣B、间接兴趣C、中心兴趣D、广阔兴趣二、多项选择题1、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的变化的是(B,C,D)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斯金纳D、加涅2、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B,C)A、华生B、加涅C、奥苏贝尔D,金布尔3、金布尔关于学习的定义是(A,B,C,D,E)A、学习的结果是学习的主体要发生持久的变化B、学习是发生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的变化C、学习是一种活动过程D、学习需要练习E、学习要受到强化4、潘菽在《教育心理学》中根据内容和结果将学习分为(A,B,C,D)A、知识的学习B、技能与熟练的学习C、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D、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学习5、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有(A,B,C,D,E)A、生理性要素B、认知要素C、情感要素D、意志要素E、社会性要素6、联结论的主要特征是(A,B,C)A、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B、联结是直接的、无中介的,是靠尝试错误而建立的C、强调对学习过程的客观研究D、学习主要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7、桑代克总结的主要学习规律是(A,B,C)A、效果律B、练习律C、准备律D、联结律8、斯金纳总结出的规律包括(A,B,C,D)A、习得反应B,条件强化C,泛化作用D、消退作用9、正强化的方法包括(A,B,C,D,E)A、奖学金B、对成绩的认可C、表扬D、改善学习E、给予学习和成长机会10、学习活动中良好的性格特征表现为(A,B,C,D)A、努力奋斗B、实事求是C、独立意识D、创新精神第七章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是(A)A、归因B、印象(认知者以自己过去经验为基础,对认知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判断后对其总体特征做出的主观理解)C、自我认知(主我对客我的认知与评价)D、态度(个体对人、对事、对周围世界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性与一致性的反应倾向)2、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D)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效应3、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A、能力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4、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属于以下哪种因素的作用(A)A、熟悉性和临近性B、相似性与互补性C、外貌D、对等性或互惠性5、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C)A、从众(个人的观念与行为在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群体规范与群体目标的影响下,向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方间变化的现象)B、服从(在外界压力下,个体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C、暗示D、模仿(在无外在控制条件下,个体由于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而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为相同的行为方式)6、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C)A、服从B、从众C、模仿D、暗示7、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B)A、社会促进B、社会抑制C、社会进步D、社会退步二、多项选择题1、个体具有社会化的可能性主要是因为(A,B,C,D)A、有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B、有超越本能的学习能力C、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D、有掌握语言的潜在能力2、大众传媒有(A,B,C,D)A、报纸B、电视C、广播D、互联网3、印象具有以下特点(B,C,D)A、直接性B、间接性C、稳固性D、综合性4、态度改变的方法有(A,B,C,D)A、劝导宣传法B、群体影响法C、活动参与法D、角色扮演法第八章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我们常说的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其标准是根据心理健康三层面中哪一层的标准A、非病状态B、良好适应状态C、理想状态D、正常状态2、关于团体心理辅导的论述以下哪一条是不对的A、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细分为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B、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效率高,是适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C、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适合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活动的主持者应受过相应的培训D、团体辅导是一种一对多的心理辅导方式3、自卑感问题是按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哪种标准来划分的?A、问题的内容B、内在心理根源C、特定发展时期和阶段D、问题的性质4、关于自卑感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自卑的人热衷于与人比较,而对自己的期待却很低B、自卑的人往往对自己缺乏客观、清醒的认识,无法悦纳自己C、自卑的人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D、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是处理自卑问题的方法之一、5、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二、多项选择题1、张春兴认为心理健康的条件有A、情绪较稳定B、乐于工作C、能与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并乐于和他人交往D、对自己有适当的了解,并悦纳自我E、对环境有适切的认识、能切实有效地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适宜采用:A)诊疗模式B、发展模式C、教育模式D、文化模式3、关于心理测试的论述以下正确的有:A、心理测试可以集体进行,也可以一对一进行B、心理测试的目的可以是科研和调查,了解学生心理状况、C、心理测试的目的可以是筛查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做好预防工作、:D、心理测试的目的可以是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宣传作用、4、造成学生学习问题的可能原因有:A、学习习惯和方法不良B、学习动力缺失C、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D、亲子关系问题E、学业不适应5、对于学习习惯的建立,以下哪几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基本学习习惯不良多始于小学、B、家长的“陪读”会造成孩子在学习上对家长的依赖、C、不良学习习惯的扭转和改变不是很难的事、D、行为强化技术是改变不良学习习惯的一项重要技术、E、学习习惯的改变和确立要趁热打铁,趁学生有改变的兴趣,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建立好的学习习惯、6、在职业压力模式中,所谓的“组织外的压力”包括A、家庭问题B、生活危机C、财务问题D、生涯发展心理学试题必会要点一、判断题:错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最新版精编2020年大学《心理学》期末完整考试题库358题(含答案)
![最新版精编2020年大学《心理学》期末完整考试题库358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fe246a04a1b0717fd5dda2.png)
2020年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库358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三元理论。
标准答案:02.刚从暗处走到亮处,两眼什么也看不到,经过几秒钟后才恢复正常。
这属于()。
A.感觉的适应B.感觉的对比C.感觉的相互作用D.感觉的补偿标准答案:A3.短时记忆答案:短时记忆是保持时间短暂、容量有限的一种记忆类型,在不复述的情况下保持时间在20毫秒至1分钟之间,容量为7+ 2个组块。
标准答案:短时记忆是保持时间短暂、容量有限的一种记忆类型,在不复述的情况下保持时间在20毫秒至1分钟之间,容量为7+ 2个组块。
4.标签作用答案:是在认知某个人或群体之前,他人提供的信息对认知发生的影响。
标准答案:是在认知某个人或群体之前,他人提供的信息对认知发生的影响。
5.幻想是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标准答案:16.在气质类型中,多血质是最好的一种标准答案:07.应激是由意外的紧张情况引起的紧张情绪状态。
标准答案:18.马斯洛认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归属和爱的需要。
标准答案:09.随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标准答案:110.智商答案:智商即智力商数,是衡量一个人智力水平高低的指标。
标准答案:智商即智力商数,是衡量一个人智力水平高低的指标。
11.近因效应指第一次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的强烈的影响。
标准答案:012.简述智力三元理论。
答案:智力三元理论是斯滕伯格提出来的,试图以认知过程的观点,解释认知活动中所需要的能力。
他认为,人类智力是由连续的三边关系组合的智力统合体。
组成智力统合体的三种智力成分分别是:(1)组合性智力(2)经验性智力(3)情境性智力标准答案:智力三元理论是斯滕伯格提出来的,试图以认知过程的观点,解释认知活动中所需要的能力。
他认为,人类智力是由连续的三边关系组合的智力统合体。
组成智力统合体的三种智力成分分别是:(1)组合性智力(2)经验性智力(3)情境性智力13.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905年。
最新精选2020年大学《心理学》期末完整考试题库358题(含答案)
![最新精选2020年大学《心理学》期末完整考试题库358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260cc4dd88d0d232d46a18.png)
2020年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库358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IQ为118属于智力优秀水平。
标准答案:02.自我意识在个体发展中有什么作用?答案:1、自我意识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
2、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
3、自我意识是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它使人不断自我监督、自我修养、自我完善。
标准答案:1、自我意识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
2、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
3、自我意识是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它使人不断自我监督、自我修养、自我完善。
3.当我们阅读《水浒传》时,头脑中出现宋江的形象属于()。
A.幻想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标准答案:C4.“一心二用”反映的是注意的哪个品质?()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标准答案:C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哪些?答案:一、专门途径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2.团体心理辅导3.个体心理咨询二、非专门途径1、班主任工作渗透2、学科渗透3、学校环境渗透4、各种团队活动和课外活动标准答案:一、专门途径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2.团体心理辅导3.个体心理咨询二、非专门途径1、班主任工作渗透2、学科渗透3、学校环境渗透4、各种团队活动和课外活动6.心理健康教育有哪些原则?答案:<div style=line-height: 150%; margin: 0cm 0cm 0pt 7.15pt> </div> <div style=line-height: 20pt; margin: 0cm 0cm 0pt 7.15pt>1、整体性原则</div> <div style=line-height: 20pt; margin: 0cm 0cm 0pt 7.15pt>2、主体性原则</div> <div style=line-height: 20pt; margin: 0cm 0cm 0pt 7.15pt>3、活动性原则</div> <div style=line-height: 20pt; margin: 0cm 0cm 0pt 7.15pt>4、差异性原则</div> <div style=line-height: 20pt; margin: 0cm 0cm 0pt 7.15pt>5、保密性原则</div> <div style=line-height: 150%; margin: 0cm 0cm 0pt 7.15pt> </div>标准答案:1、整体性原则2、主体性原则3、活动性原则4、差异性原则5、保密性原则7.能力的形成受什么因素影响?如何培养青少年的能力?答案:(一)影响能力个别差异的重要条件和因素有以下几点:1、素质。
新版精编大学《心理学》期末完整题库358题(含答案)
![新版精编大学《心理学》期末完整题库358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6a7f4176a20029bc642d7b.png)
2020年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库358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哪些?答案:一、专门途径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2.团体心理辅导3.个体心理咨询二、非专门途径1、班主任工作渗透2、学科渗透3、学校环境渗透4、各种团队活动和课外活动标准答案:一、专门途径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2.团体心理辅导3.个体心理咨询二、非专门途径1、班主任工作渗透2、学科渗透3、学校环境渗透4、各种团队活动和课外活动2.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把智力区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A.内容B.操作C.评价D.认知E.产物标准答案:A|B|E3.反映物体的形状、大小、深度、方位等特征的知觉称为()。
A.时间知觉B.空间知觉D.运动知觉标准答案:B4.使用特定的心理量表作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点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方法是()。
A.观察法B.实验法C.问卷法D.测验法标准答案:D5.司机一边把握方向盘,一边注意行人、车辆及交通信号,这是注意的()A.起伏B.分散C.转移D.分配标准答案:D6.一个支配型的男子往往会娶一个被动型的女子,这是人际吸引中哪种因素的作用?()A.接近性B.相似性C.互补性D.能力及特长标准答案:C7.“一心二用”反映的是注意的哪个品质?()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标准答案:C8.()是个性心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性和选择性,是心理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
A.情绪与情感B.个性心理特点C.气质与性格D.个性心理倾向性9.()是指通过观察实物标本、演示性实验、教学参观等方式,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式。
A.教具直观B.实物直观C.模像直观D.言语直观标准答案:B10.小明正在饭堂吃饭,忽然旁边有人大声喧哗,他很自然地抬头看看是怎么回事,这是一种典型的()。
A.不随意注意B.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注意的分配标准答案:A11.下列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正确的是()。
大学期末复习试题资料整理心理学期末复习题
![大学期末复习试题资料整理心理学期末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056876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12.png)
大学期末复习试题资料整理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心理学期末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2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3.感觉: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上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4.知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5.记忆:回忆,指不在眼前的过去经历的事情在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6.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规律性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7.想象:想象也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认识活动,是大脑对已有表现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8.情感:是指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
9.情绪: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
10.意志:意志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有意识的支配,调节个人的行为以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11.个性: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12.需要:需要时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紧张状态。
13.动机:动机是由特定目标与内在需要相结合而形成的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行为的明确的内在心理倾向。
14.兴趣: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
15.气质: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典型而稳定的动力特征。
所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是指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倾向性等特点。
16.性格: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17.能力:能力是指使活动得以完成,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思考题1.1用列表的方法说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心理过程:认知(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心理学现象意识过程:就是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动, 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价值观1.2“狼孩”的事例有何启示?狼孩的故事反映了心理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社会生活的实践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即社会性,狼孩脱离了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心理随即发生改变。
2020年新编历年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DOC)名师精品资料
![2020年新编历年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DOC)名师精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bdc2dda763231126edb11e1.png)
历年试题一2、具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和协调人的随意运动的机能。
、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A 、集中性和选择性 C 、集中性和紧张性B 、指向性和集中性 D 、选择性和稳定性A 、小脑B 、大脑C 、丘脑D 、网状结构3、新生儿生下来遇冷就会哭是。
A 、经典条件反射B 、无条件反射C 、操作性条件反射4、人的感受性的大小是用的值的大小来度量的。
A 、感觉阈限B 、差别感觉阈限C 、差别感受性D 、绝对感受性5、读了《西游记》后,在头脑中出现孙悟空形象,这种想象是( )。
A.无意想象B. 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D.科学幻想 6、( )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A 、“尝梅止渴 ”B 、“望梅止渴 ”C 、 “谈虎色变 ”D 、“谈梅生津 ” 7、一位小学生在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能独立的完成各项作业,反映了其意志的 什么品质?A 、果断性B 、自觉性C 、坚持性D 、自制性8、心理学实验证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密切关系,解决问题效 率最佳时的动机强度应是 ( )A .最强B .较弱C .适中D .极强 9、既想涉足爱情,又怕因恋爱影响学习,是()A 、双趋冲突B 、趋避冲突C 、双避冲突D 、双重趋避冲突 10、坚定沉着、稳重忍耐,但反应缓慢呆板是(A 、多血质 的特点。
B 、胆汁质C 、粘液质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分) 1、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是___2、 ______ 和 _______ 是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二种基本过程。
3、个性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它包括D 、抑郁质______ 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4、反射弧由 、 、 、 分构成。
5、有明确的目的,但又不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为三、 判断正误(正确在题后括弧内打“ 每小题 1分,共 10 分)1、 人的心理成熟水平是与其年龄完全成正比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概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和();2、根据注意产生有无目的性及所需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3、人有意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活动)上,我们称为注意的();4、人们把德国心理学家(),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看做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5、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的反映;6、不能被有意识地觉察到的刺激被称为阈下刺激,个体对这种刺激的感觉被称为();7、情绪具有()、()、()、()的功能;8、根据情绪发生的强调、速度、紧张度、持续度等指标,可以将情绪分为()、()、();9、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10、根据能力的功能不同,可以将能力划分为:()、;)(、)(.、))、(11、根据信息保存时间的长短,可以将记忆分为();(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四个重要特征分别是12、);)、()、(()、(、根据创造水平和新颖程度的不同,有意想象又可以分为13 )。
)、(()、(依赖程度的不同,(场)14、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等根据人对外界环境;)和()把认知风格划分为()三个基本、()、()15、记忆过程可以分为(环节;、))、(16、斯腾伯格提出爱情有三个基本成分:();(、气质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17()、)及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方面;18、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主要功能表现为()、()、()几个方面;19、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最大区别在于,有意注意具有目的性和( )的特征。
20、触景生情所引起的浮想联翩,睡眠中的梦境均属于()想象。
)。
)和(、感觉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21.22、知觉过程中包含了几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23、当人们在观看电影的时候,虽然呈现在荧幕上的是一幅幅静止的图像,但是我们却可以将这些图像看成是运动的,这就是由于()记忆存在的结果。
24、问题的情景一般包含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25、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知觉。
二、判断题;1、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一旦有观察机会,观察时间应尽可能长。
()2、正在上课,有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所引起的大家的注意是不随意注意。
()3、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的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注意的分散。
()4、小明正在做作业,被旁边的同学聊天所吸引,马上就与他们津津有味的聊了起来。
这是注意的转移。
()5、人在每一瞬间,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后,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
这是注意的集中性。
()6、用红笔画出了书中的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理解性的特性。
()7、一直白粉笔无论是在明亮或者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白粉)(笔,这是知觉的恒常性。
.)( 8、三色论很好地解释了颜色混合现象,并解释红绿色盲现象。
)( 9、人耳能感受到的纯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赫兹。
遗忘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10、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
()(11、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12、气质类型有好坏之分。
() 13、“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明人的气质不可改变的。
()14、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15、视觉是视觉器官接受光波刺激而产生的感觉。
)16、言语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17、思想开小差是注意的转移。
(三、选择题;、第二节英语课已经开始了,小刚还在想第一节语文课老师讲的故1 )比较差。
事,这说明小刚的注意(、集中性D分配 C、转移A、 B、广度。
、注意的功能有()2 、选择功能、启动功能、维持功能;A 、维持功能、抑制功能、启动功能;B 、维持功能、启动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C D、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是点观学理心的使驱机动识意潜种某由是为行类人为认、3.( ).、精 C、现象学的观点 D、生物学的观点A、行为的观点 B 神分析的观点、采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4 鉴别和分析的方法,方面的心理品质作出测定、在心理学研究中属于 ( ).、、实验法 C、心理测验法 D、观察法A B 调查法所得成绩相差很大,如果一个学生在一个月时间里接受两次测验,5、( )不好。
那么我们说这两次测验的信 C、时施测间 B 效 A、度、度 D、常模) 6、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A、常数关系 B、对数关系 C、正比关系 D、反比关系7、按照刺激的来源,可以把感觉分为()。
A、视觉和听觉B、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皮肤觉C、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D、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8、一副图画,把白色当为知觉的对象,看是像个花瓶。
把黑色当做知觉的对象,看起来是两个对着的人脸,说明知觉具有()。
、 D整体性、 C恒常性、 B理解性、A.选择性9、一个人离我们近时,他在我的视网膜上形成的视像大,离我远时,形成的视像小,但我看这个人却是一样大,这说明知觉具有()。
A、恒常性B、整体性C、选择性D、理解性10、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成一个整体,加以反映的知觉特性叫知觉的()。
A、完整性B、整体性C、选择性D、理解性11、一个较长的学习材料,它的开头与末尾遗忘较少,而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种效应称为:();A、过度学习效应B、记忆的首因效应C、记忆的系列位置效应D、记忆的近因效应12、把对那些发生于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的事件或情境的记忆,称为:();A、陈述性记忆B、情境记忆C、外显记忆D、长时记忆13、具有渲染作用的、比较微弱而持久影响人的整个生活的情绪叫();A 、激情 B、应急 C、心境 D、情感、小李有空就摆弄他自己安装的收音机,小王却喜欢游泳,这是由14.于各人的()不同;A、兴趣B、能力;C、气质;D、性格15、以下哪种动机驱使青少年特别重视伙伴关系?()A、交往动机B、成就动机C、自尊动机D、权利动机16、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是指人格具有 ( )。
A、独特性B、稳定性C、整体性D、功能性17、“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俗话反映的是 ( )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A、社会文化B、家庭环境C、自然物理因素D、早期童年经验18、“看见”、“听到”、“想象”“思考”是()。
A、心理过程B、心态状态C、个性特征D、能力倾向19、人生中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是()。
A、感觉和知觉B、感觉和记忆C、知觉和记忆D、记忆和想象.20、“玉不琢,不成器”说的是()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B、自然环境C、社会环境和教育D、生理成熟21、心理学的“视觉悬崖”实验,说明婴儿具有()。
A、深度知觉B、方位知觉C、大小知觉 D时间知觉22、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
A、需要B、诱因C、性格D、价值观23、梦出现在()。
A、快速眼动期B、睡眠锭阶段C、深度睡眠阶段D、△波阶段24、注意是一种()。
A、心理状态B、心理过程C、认知过程 D认识过程25、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是()的观点;A、詹姆斯B、坎农 C伊扎德 D沙赫特26、一般认为原始情绪是指()。
A、喜、怒、哀、乐B、高兴和悲伤C、喜、怒、哀、惧 D激动与平静27、心理是人脑对()。
A、客观现实像镜子一样的反映B、客观现实被动的反映C、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D、客观现实原原本本的反映、孩子看到桌子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28.的是()。
A、“真香!”B、“我要吃!”C、“这是什么?”D、“这儿有个苹果。
”29、昔日同窗情,至今常怀念,这属于()。
A、运动记忆B、情绪记忆C、形象记忆D、语词记忆30、()是对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
A、想象B、表象C、梦想D、创造性31、心理学是研究()的科学;A、心理过程B、心理状态C、心理特征D、心理现象32、“心理旋转”研究说明表象具有()A、直观性B、可操作性C、概括性D、自觉性33、当地震、火灾发生时,人会做出适应性的生理心理改变,这种情绪状态称为()A、心境B、激情C、应激D、挫折34、在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中,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的是()A、熟悉B、互补C、邻近D、竞争)人格障碍,是以过分要求严格与完美为特征的。
(、35.A、冲动型 B、焦虑型 C、强迫型 D、表演型36、一般认为,华生是()心理学家;A、行为主义B、机能主义C、认知主义D、人本主义37、根据韦纳(B.Weiner)的成就归因理论,下列属于不稳定的内因是()。
A、能力B、任务难度C、努力D、机遇3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维纳提出的归因纬度的是()。
A、内在性B、普遍性C、可控性D、稳定性39、下面哪个是“问题解决”?()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C、用一个词来造句D、荡秋千40、()能力指人们产生新思想和新产品的能力。
A、特殊能力B、创造能力C、认知能力D、操作能力4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年。
A、1877B、1987C、1879D、186442、心理学实验证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密切关系,解决问题。
)效率最佳的动机强度应是(.A、适中B、最强C、较弱D、极强43、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所提出的需要理论叫()。
A、需要演化理论B、需要层次理论C、五重需要理论D、三重需要理论44、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随意注意实在随意后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随意注意可以发展成为随意后注意C、培养随意后注意关键在于发展对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D、不随意注意不能转化为随意注意45、下列关于个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属于心理现象B、个性形成的基础是人的内在需要C、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方面D、个性是相对稳定的46、注意是一种()。
A、独立的心理过程B、认知风格C、心理现象D、个性特征47、自尊心、自信心和羞耻感等是()的成分。
A、自我评价B、自我体验C、自我觉醒D、自我控制48、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人格测量方法有()。
A、投射测验B、自陈式量表测验C、自我概念测验D、情景测验四、简答题:1、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哪些?2、什么是能力?它与知识、技能有什么关系?3、什么叫似动?似的的形式有哪些?4、社会性动机有哪些?他们在人类生活中有什么意义?5、请简述情绪具有哪些功能?6、请简述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影响有哪些?7、请简述心理健康的意义?8、什么是创造性思维?以及简述它具有哪些特征?9、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0、请简述气质在实践生活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
1、请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心理因素影响着问题的解决?2、影响从众行为的内在原因与外部因素分别是什么?3、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4、我国心理辅导工作常使用的心理健康描述性标准有哪些?、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有哪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