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学案附服务业的区位选择
2024秋季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三节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教学设计:2024秋季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三节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人地协调观:理解服务业区位选择与人类活动、社会经济环境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和环境适应性思维。
2.综合思维:能够全面分析影响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如市场需求、交通条件、劳动力素质、信息技术等),并理解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服务业布局的影响。
3.地理实践力: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或模拟),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地理实践技能。
4.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区域服务业区位特征及其变化,形成对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区域认知能力和判断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影响服务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理解这些因素如何共同作用于服务业的布局。
•教学难点:理解服务业区位因素随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而发生的动态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引导服务业布局的调整。
三、教学资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教材•多媒体教学课件(包含服务业区位因素示意图、服务业布局变化案例等)•服务业发展相关视频资料•地图工具(如城市地图、区域地图)•小组讨论任务卡四、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实践应用。
•地图解读法:利用地图工具,分析不同区域服务业的分布特点及其变化。
•小组讨论与角色扮演法:分组讨论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对布局的影响,模拟服务业选址决策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引入: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如购物中心、银行、咖啡馆等)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服务业设施会选择在这些地方开设?”•提出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新课教学•概念讲解:简要介绍服务业的概念和分类,以及服务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
•影响因素分析:•市场需求:分析市场需求对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决定性作用,包括人口规模、消费水平、消费习惯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4.1《工业的区位选择》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工业区位问题,提高其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2.设计案例分析问题,如:“某企业为何在我国某地区进行区位选择?请分析其优势和劣势。”
3.提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如何优化我国工业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三)小组合作
1.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共同探讨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和原则。
2.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践活动,如调查周边企业的区位选择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影响工业区பைடு நூலகம்选择的主要因素,如资源禀赋、交通条件、市场需求、政策扶持等。
2.能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工业区位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对工业区位选择进行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3.掌握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等现代技术在工业区位选择中的应用,提高地理信息素养。
3.小组间进行成果分享和交流,取长补短,提高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如:“我在学习工业区位选择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克服?”
2.学生互相评价,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提高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案讲义: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学案)(解析版)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本节导航一、学习目标二、知识网图三、课前准备(预习填空)四、课中学习(案例探究)1.服务业区位因素2.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3.GIS在服务业中的应用五、强化训练营六、课堂总结01学习目标【课程标准】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原因。
【地理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结合实际服务业布局的案例,掌握商业性服务业和非商业性服务业空间布局的特点。
【综合思维】通过案例,了解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能具体分析商业服务业进行区位选择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地理实践力】能针对本地服务业布局特点,分析其合理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人地协调观】明确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某些区位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能比较若干地点区位因素的优劣,树立发展的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服务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教学难点:理解服务业区位因素变化对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02知识网图03课前准备温馨提示:请先预习通读课本一、服务业1.定义:服务业是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
2.分类(1)商业性服务业:如零售、餐饮、住宿、金融、娱乐等,主要以营利为目的。
(2)非商业性服务业:如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工作等服务业,不以营利为目的。
二、服务业区位因素1.商业性服务业(1)自然因素:对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影响较小。
(2)人文因素①市场:人口规模尤为重要,此外,人口平均消费水平、居民消费偏好等也是需要考虑的市场因素。
②交通:交通便利的地方,客流量大,可以扩大消费市场,同时也便于商品运输。
例如,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
③劳动力:不同类型的服务业对劳动力数量、工资水平以及劳动力素质要求不一样。
④集聚:通过集聚,不同商家可以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便捷地获取信息和技术,彼此带动,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可以减少消费者的交通费用。
⑤其他:历史文化、政策法规等。
2.非商业性公共服务业非商业性的公共服务业着眼社会福利分配公平,以均衡化为区位选择原则,主要考虑被服务对象的需求与分布。
3.3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学案高中地理必修二

学习任务单问题1:上海及周围省份的经济状况为上海金融业提供了什么样的支撑?【学习任务2】材料2:上海位置示意图地图出自《地理图册必修第二册》,湖南教育出版社,2019.6,第5页问题2:上海的地理位置有何优势?【学习任务3】材料3:上海交通状况示意图问题3:评价上海市的交通区位地图出自《地理:选择性必修2》,湖南教育出版社,2019.11,第37页【学习任务4】材料4:下表为登陆上海的海底光缆问题4:上海的对外通讯条件如何?【学习任务5】参考:上海是我国海底光缆的重要上岸节点,对外通讯便利。
另外,卫星、5G 等现代通讯也十分发达,方便与国际上其他金融中心进行信息沟通。
材料5:上海对外开放的时间节点1984年,国家确定了14个沿海开放城市,包括了上海1985年,建立了长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年,设立浦东新区2013年,建立上海自由贸易区(国内首个)问题5:国家的开放政策对上海金融服务业有何影响?【学习任务6】5.世界金融中心的分布规律问题:世界金融中心分布有何特点?【学习任务7】问题6:随着中国国力增强,对外贸易不断增长,特别是“一带一路”的发展,对上海金融服务业有何影响?【学习任务8】引出活动4:探究商业服务业的区位选择材料展示:如果你想开一家奶茶店,你会开在什么街道/镇呢?【学习任务9】材料7 萧山区城区几家奶茶店示意图(景观图)问题7:观察这几家奶茶店,他们分布在哪里?面积上有何差别?针对客户会有区别吗?集聚在一起有什么好处?【学习任务10】问题8进一步思考:随着国家的发展,未来国家布局新的金融中心,你觉得会布置在哪里?。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知识点或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3.3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概念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分类细分再细分服务业商业性服务业:以营利为目的,如零售、餐饮、住宿、金融、娱乐等;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
它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本身并不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
主要包括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批发经纪代理服务,生产性支持服务这几类服务行业。
生活性服务业是服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产业,它直接向居民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消费产品及服务,其产品、服务用于解决消费者生活中(非生产中)的各种需求。
主要包括零售、餐饮、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等服务业态。
非商业性服务业:不以营利为目的,如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工作等;——————2、服务业区位因素区位因素体现商业性服务业市场人口规模人口规模小,市场较小,一般布局投资少,经营成本低的小型便利店。
人口规模大,市场广阔地区,一般布局投资大,运营成本较高的大型、高档的百货商店购物中心。
人口平均消费水平消费水平高低影响服务业的级别、种类、价格居民消费偏好外来打工人较多的城市,街道涌现的各省特色菜、餐馆。
交通交通便利的地方,客流量大,可以扩大消费市场,也便于商品运输。
例如:泰国曼谷著名购物商场:MBK购物中心。
位于曼谷主要交通干道披耶泰路和拉玛一路旁。
一些国家由于城市中心较为拥挤,部分大型购物商场多分布于城郊的主要交通干道旁。
劳动力不同服务业对劳动力的数量、工资水平及劳动力素质要求不一样。
1.餐饮、商贸等消费性服务业需要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低,一般布局在人口密集地区。
2.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高,一般布局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附近。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学案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含答案

附3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重点) 2.掌握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的特点。
3.结合中心地理论理解影响零售业布局的区位因素。
(重难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1.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1)分类: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餐饮娱乐文化与旅游家庭健康与养老法律服务生产性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2)特点:复杂性、发展性和多样性。
(3)影响因素①自然因素:是服务业布局和发展的前提,并为服务业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空间场所等。
②社会经济因素a .市场:市场需求影响服务产品的种类和发展潜力。
b .交通运输:影响服务业的空间布局。
c .劳动力: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业需要劳动力数量较多,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
d .技术因素:对服务业区位的影响在不断增强。
e .政府财政支持,税收和土地优惠等政策因素,对服务业有明显吸引作用。
合理的政府监管和健全的法律制度等,有利于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特别提醒]自然因素是服务业布局和发展的前提,并为服务业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空间场所等。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发展,自然因素对服务业的制约在不断削弱。
2.服务业空间布局(1)生活性服务业的布局大多分散进行。
(2)生产性服务业:①特点:具有专业化程度高、知识密集以及集聚性等。
②集聚区的区位优势高素质人力资源、良好的交通区位、规范化的政策环境、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以及面向国内外的开放市场。
3.案例:探究零售业布局的区位因素(1)零售业:是指通过买卖形式将工农业产品直接出售给居民作为生活消费使用或销售给社会集团供公共消费用的商品销售行业。
(2)影响零售业布局的区位因素①自然因素a.地形:山区商业网点规模小而分散;平原商业网点规模大。
b.气候:气候差异及季节变化,影响居民商品消费需求。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等对零售业布局影响较大。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三节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

售卖日常生活 用品为主的小 商铺
商品种类少但顾客消费频率高, 少量顾客即可维持其经营
市场范围小,店铺数量 多且分散,主要布局在
居民社区 附近
②交通
影响
交通条件的优劣影响市场消费人群 的多少,进而影响商业网点的发展
布局
交通便利的地方,能吸引大量的消费 人群,利于商业网点的形成和发展
③信息技术与现代物流 影响
布局
信息技术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使现代零
售业加强了各环节的联系与沟通,扩大了 市场空间,降低了 销售成本 .
网上购物 等新的销售形 式应运而生,发展迅速
[思考4] 在居民社区内为什么分布有杂货铺? 答案:居民日常生活用品多为吃、喝、用的小商品,因此为方便居民生活需 求,节省购物时间,在一些居民区内多分布商品种类多、以满足日常生活需 求的杂货铺。
求量小,为什么?
答案:因为两地气候不一样,北方冬季寒冷,海南冬季暖和。
(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市场、交通运输等。
①市场:在社会经济因素中,市场对零售业布局影响较大。
类型
特点
布局
大型购物中心 和商场
规模大、等级高、付租能力强, 顾客消费频率低,需要大量顾客
2.零售业的特点
发展历史悠久,业态形式丰富。
3.影响零售业布局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早期受自然因素影响明显。 ①地形
人口密度 规模 布局
商业网点 山区 小. 小. 分散 .
平原 大 大
集中
②气候:各地气候差异及 季节变化 ,影响居民商品消费需求。
[思考3] 东北冬季对御寒保暖的商品需求量大,而海南对御寒保暖的商品需
劳动密集型服务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较多,劳动力成本占总成 本比例较高;技术密集型服务业需要专业化人才,对劳动力的素 质要求较高
3.3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学案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3.3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2.掌握服务业的区位选择;3.理解服务业区位因素变化对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学习要点1.了解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2.理解服务业区位因素变化对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学习过程一、服务业区位因素1.概念:与_______________从事生产活动的性质不同,服务业是为社会生产和生活________的产业。
2.分类:(1)商业性服务业,如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以________为目的;(2)非商业性服务业,如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工作等服务业,不以营利为目的。
3.服务业区位因素二、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网络信息技术对服务业区位选择有哪些影响?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基于GIS软件的工业布局规划方案;
-规划方案的优缺点评估。
2.针对所选取的工业项目,运用SWOT分析法或成本效益分析法,进行可行性分析。要求学生从项目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或从成本和效益两个方面,全面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并撰写一份分析报告。
3.请学生关注我国工业发展的政策导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政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工业发展政策的理解,以及政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具体影响。
4.结合实地考察、访谈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当地工业发展现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பைடு நூலகம்1.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工业发展的意识,激发学生为我国工业崛起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工业区位选择中的利益分配问题,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价值观。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尊重、理解、关爱他人。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工业区位选择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工业发展的责任感,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环保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经过初中地理学习的基础上,已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学科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工业的区位选择这一章节内容充满好奇,希望通过学习,了解工业布局的奥秘。然而,由于生活经验的局限,学生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具体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认识不足,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启发。
2.通过多媒体展示、实物模型等形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降低学习难度。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课题:4.1 工业的区位选择授课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联系实际理解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
理解环境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图表,分析影响工业区位,培养学生应用基础知识及读图分析能力。
了解本地工业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由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工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想。
教学重点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2.运用工业区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教学难点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读图分析法、探究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图表及补充材料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与步骤【导课】:同学们,前一章我们学习了与我们生活休戚相关的农业,今天我们来学习与我们生活同样密切相关的工业。
提到工业,生活在莲塘的你们首先想到了哪个企业?(小蓝工业园)。
2000年还是荒芜之地,如今的繁荣吸引了跟多投资商来南昌县投资,今天某公司主管委托我在莲塘一中的学生中寻找一名优秀的企业顾问。
【板书】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招聘广告】某公司筹备在南昌县投资一个工厂,为了寻求最佳厂址,准备在莲塘一中学生中招聘一名“企业顾问”,条件:1、品学兼优2、熟悉“工业区位因素”理论招聘分为面试和笔试两个阶段,最后确定人选,颁发聘书。
某公司驻南昌县筹建处2017.05.22【面试阶段】1、你知道什么是工业吗?【讲解】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特点:地域上的灵活性和季节上的连续性分类:轻工业和重工业(以钢铁工业和纺织工业为例)2、如果你是一名企业家,有一千万,要投资一家工厂,在厂址选择的时候,要考虑哪些因素呢?学生会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出自己的理解“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地租低,劳动力丰富…”(设置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讨论过程中基本上把影响处理工业区位的因素归纳出来了)【讲解】工厂选址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学案: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2)

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三节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班级:姓名:小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预习指导】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的区位因素。
【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服务业的区位选择;2.掌握服务业的区位选择;3.理解服务业区位因素变化对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使用说明】1.通读教材P-,熟记基础。
重点掌握: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服务业生产产生的影响。
2.独立完成导学案,简明扼要写出自己的观点,注意地理规范术语的使用。
【重点难点】1.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2.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学习方法】问题引导法、讨论法、材料分析法【预习案】【情景导学】下图表示的是某城市一居住小区。
小区南侧是一条城市次干道,北侧与另一小区之间是一条城市支路,小区的主、次入口分别设在城市的次干道和支路上。
请分析该小区的具体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1)小区规划建设一个幼儿园,应建在图中的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区要建一处小学,应选在图中的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区的活动中心应建在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习自测】一、服务业区位因素问题1:服务业的定义?问题2:说出服务业的分类,并举例说明。
问题3:影响服务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问题4:影响非商业性服务业区位因素有哪些?问题5:集聚的意义?二、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问题1:举例说明服务业日新月异的变化表现。
问题2: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有哪些?【课堂活动案——小组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周末,分组进行“调查所在城镇的主要商业中心”1.选择你所在城镇的主要商业中心,实地调查,了解该商业中心主要商铺的数量、类型、规模等概况,填入下表。
人教版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必修二《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产业区位因素

• 1.商业性服务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影响
自然因素
是服务业布局和发展的前提,并为服务业提供必要的资源和 空间场所;自然条件的差异,影响服务业类型的布局
社会经
政府的财政支持、税收和土地优惠等政策,对服务业有
国家政策 明显吸引作用;合理的政府监管和健全的法律制度,有
利于服务业健康发展
区位因素
影响
通过集聚,一方面不同商家可以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便捷地
集聚 获取信息和技术,彼此带动,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减
少消费者的交通费用,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提高经济效益
劳动力 占总成本比例较高;技术密集型服务业,需要专业化人
才,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高
区位因素
影响
对服务业区位的影响在不断增强。如:计算机服务业和
软件等行业,技术水平是其核心竞争力,往往布局在靠
社会 经济 因素
技术因素 近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科研创新能力强的地区。餐饮、 娱乐、文化旅游等与专业化的管理技术融合,布局更加 广泛,服务更为完善
对服务业区位影响很大。市场需求越大,服务产品越多,服
市场
济因素
务企业的发展潜力越大
区位因素
影响
交通运输的发展使服务业布局更灵活,并促进了服务业
交通运输 的空间集聚。交通通达度高的城镇,人流量大,有利于
社会
餐饮、休闲娱乐等消费性服务业和零售业的集聚
经济
因素
劳动密集型服务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较多,劳动力成本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产业区位因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3.3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学生版)

地理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必修第二册)3.3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程标准素养目标任务设定结合实例,说明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1. 了解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2. 掌握服务业的区位选择。
3. 理解服务业区位因素变化对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1.结合实例,说明影响服务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2.结合实例,说明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知识精讲目标导航知识点01 服务业(1)定义服务业是为和的产业。
(2)分类性服务业,主要以为目的。
性服务业,为目的。
[]服务业:服务业是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服务业分为商业性服务业和非商业性服务业。
商业性服务业,如零售餐饮住宿、金融娱乐等,主要以营利为目的:非商业性服务业,如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工作等服务业,不以营利为目的。
限时思考位于大巴山区的某市利用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康养产业。
过去几年,位于市区郊外及该市所辖三县的县城边缘的一些康养园区客源不足,经营困难,而位于山区多个小镇上的康养园区出现夏季客流爆满现象。
为了鼓励返乡留乡农民工在家门口创业,该市对康养产业进行了规划和布局调整。
经调查发现该市康养客源市场主要可分为养老、养生保健、休闲旅游三类人群。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位于市区及县城郊外的一些康养园区客源不足主要是因为A.环境污染严重B.地价贵,收费高C.服务业态单一D.政府扶持力度不够2.市区郊外的康养园区针对其中一类客源人群,应当重点A.完善医养一体化服务B.配套文化体育产业C.合理布局商业网点D.绿化美化周边环境知识点02 商业性服务业区位因素市场因素、因素、因素、集聚、文化、政策法规等因素、历史文化、法规等。
归纳提高一、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服务业集聚的意义共享服务设施,降低交易成本;加强联系和交流,便捷地获取信息和技术,彼此带动,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探究: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加强政府的监管,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服务人员的岗位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旅游设施,提高旅游资源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加强新技术在旅游管理中的应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景区的知名度;旅游项目多样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3月底以来,美国只在晚上开放的汽车电影院由没落变得异常火爆。
3.3服务业的区位选择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服务业的区位选择主题,加深学生对地理空间分布与经济活动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其地理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服务业的区位选择》课程材料,理解服务业的分类、区位选择的原则及影响因素。
2. 案例分析选取一至两个典型的服务业案例(如餐饮、零售、医疗等),分析其区位选择的合理性与影响因素。
3. 实地调查结合所学的区位选择理论,对所在地区的服务业进行实地调查,记录其分布特点及可能的影响因素。
4. 小组讨论学生需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对服务业区位选择的见解,并讨论影响服务业布局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5. 报告编写每组成员需撰写一份简短的报告,包括案例分析的概述、实地调查的发现以及小组讨论的结论。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要求学生需认真阅读材料,理解并掌握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案例分析要求案例分析需深入具体,对选择的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价,找出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与区位选择的关系。
3. 实地调查要求实地调查需真实有效,记录详细,能够反映出所在地区服务业的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
4. 小组讨论要求小组讨论需积极投入,组内成员需充分交流意见,形成小组共识。
5. 报告编写要求报告需条理清晰,内容完整,重点突出,能够准确反映组内成员对服务业区位选择的认知和理解。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根据理论学习的深度、案例分析的准确性、实地调查的真实性、小组讨论的活跃度以及报告的完整性和逻辑性进行综合评价。
优秀作业将给予表扬和奖励。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每份作业进行批改,并给出详细的反馈意见。
同时,教师还将组织课堂讨论,对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服务业的区位选择知识。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设计旨在巩固学生对服务业区位选择的理解,提升其分析实际问题中服务业区位选择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地理信息收集与处理的能力。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生活中关于服务业的图片资料。
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服务业的定义和分类
【提问】图片中的行业有什么共同之处?
【讲解】服务业的定义。
【出示】结合服务业分类示意图,讲解服务业的分类。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服务业的定义和分类。
服务业
区位因素
完成“学习任务单”中的课后练习。
通过练习,进行知识的巩固与提升,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出示】北京市常住人口数据统计表()
【介绍】联系生活实际,介绍非商业性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原则和考虑因素。
【归纳】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运用图文资料,分析并理解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案例分析
【出示】“学习任务单”的“课上学习任务”案例分析:天津电子商务产业园。
【分析讲解】电商企业纷纷选择在天津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原因。
【讲解】现代社会,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现代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选择余地,更多的考虑通信、网络、科学技术、劳动力素质、政策法规、个人情感等区域因素。
【出示】中关村电子城位置示意图和资料1中关村电子城的兴盛。
【提问】结合资料,分析促使中关村电子城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学科
地理
学段:高中
年级
高一
教材
书名:地理必修第二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 年8月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影响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2.结合实例,说明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对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二(2019年新编)3-3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学案

课题:3.3 服务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说明影响服务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2、结合实例,说明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服务业的区位因素及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难点:影响服务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知识梳理】一、服务业区位因素1.服务业的概念:是为社会______和生活服务的产业。
2.服务业的分类:________服务业和__________服务业。
3.商业性服务业:主要以______为目的,如零售、餐饮、住宿、金融、娱乐等。
4.非商业性服务业:不以______为目的,如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等。
5.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因素:______、交通运输、劳动力、政策法规、______、历史文化等人文因素。
6.公共服务业的区位因素:以________为区位选择原则,主要考虑被服务对象的__________。
二、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服务业的发展(1)新兴的服务业不断涌现,如软件服务、__________、健康养老、科技咨询、__________等。
(2)传统的服务业结合现代技术不断改造和______、融合与______。
2.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原因:______________的发展。
(2)表现①新兴的服务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主要依赖网络设备和现代通信技术,因此___________是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②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地理的空间限制在逐渐减弱,人们日常购物、交易,甚至金融、贸易都能在虚拟的空间进行。
(3)区位变化:具有更大的________和选择余地,更多地考虑通信、网络、科学技术、劳动力素质,以及政策法规、个人情感等因素。
【课堂探究1】商业区位因素(课本73页)(1)集聚在美食街和大型购物商场的服务业种类有什么区别?(2)集聚效应会给商家带来哪些利弊?【课堂探究2】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课本76页)(1)说明在食品外卖配送的各个环节分别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3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重点) 2.掌握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的特点。
3.结合中心地理论理解影响零售业布局的区位因素。
(重难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1.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1)分类: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餐饮娱乐文化与旅游家庭健康与养老法律服务生产性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2)特点:复杂性、发展性和多样性。
(3)影响因素①自然因素:是服务业布局和发展的前提,并为服务业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空间场所等。
②社会经济因素a .市场:市场需求影响服务产品的种类和发展潜力。
b .交通运输:影响服务业的空间布局。
c .劳动力: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业需要劳动力数量较多,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
d .技术因素:对服务业区位的影响在不断增强。
e .政府财政支持,税收和土地优惠等政策因素,对服务业有明显吸引作用。
合理的政府监管和健全的法律制度等,有利于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特别提醒]自然因素是服务业布局和发展的前提,并为服务业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空间场所等。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发展,自然因素对服务业的制约在不断削弱。
2.服务业空间布局(1)生活性服务业的布局大多分散进行。
(2)生产性服务业:①特点:具有专业化程度高、知识密集以及集聚性等。
②集聚区的区位优势高素质人力资源、良好的交通区位、规范化的政策环境、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以及面向国内外的开放市场。
3.案例:探究零售业布局的区位因素(1)零售业:是指通过买卖形式将工农业产品直接出售给居民作为生活消费使用或销售给社会集团供公共消费用的商品销售行业。
(2)影响零售业布局的区位因素①自然因素a.地形:山区商业网点规模小而分散;平原商业网点规模大。
b.气候:气候差异及季节变化,影响居民商品消费需求。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等对零售业布局影响较大。
[自主诊断](1)金融、信息等产业属于生活性服务业。
()(2)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等行业,可布局在高等院校附近。
()(3)现代物流产业等同于交通运输业。
()(4)大型购物中心一般布局在城市中心区和主要商业街沿线。
()提示:(1)×生活性服务业包括餐饮娱乐、文化与旅游业、家庭健康与养老服务业以及法律服务等。
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
(2)√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等行业,技术水平是其核心竞争力,往往布局在靠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地区。
(3)×现代物流业涉及交通、装缷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以及仓储业、批发业、零售业等诸多部门。
(4)√大型购物中心和商场规模大、等级高、付租能力强,一般布局在城市中心区和主要商业街沿线。
[合作探究·攻重难]班加罗尔是印度南部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1991年,印度政府在此设立了全国第一个软件科技园——印度软件科技园。
经过10多年的发展,班加罗尔现已发展成为世界闻名的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号称亚洲的“硅谷”。
为扶持电子、计算机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印度政府除了制定税收、贷款、投资等方面的鼓励政策外,还在行政服务、外资政策和进出口等方面对入驻软件技术园区的企业实行优惠待遇,使入园公司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这里的技术力量雄厚,拥有班加罗尔大学以及国家科学研究所、拉曼研究所、国家宇航研究实验室、国家动力研究所等,每年输出上万名软件人才。
通过先进的地面卫星站可随时与世界各地交流信息。
此外,这里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当地政府法规严明,社会治安和劳资关系良好,居民热情好客,一流信息技术专家云集,研究氛围宽松等。
这些都成为班加罗尔软件业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的优势。
【思考交流】1.在班加罗尔集聚的企业主要属于哪一类服务业。
提示:班加罗尔的信息技术产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
2.班加罗尔成为亚洲“硅谷”的区位条件有哪些?提示:①政府政策支持。
②拥有班加罗尔大学以及国家科学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技术力量雄厚。
③信息通达性好。
④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⑤良好的社会环境。
[归纳总结]下图是江苏某科技产业园规划示意图,该科技产业园规划面积40平方千米。
读图,回答(1)~(2)题。
(1)该科技产业园的区位优势有( )A .靠近原料产地B .邻近城区市场C.生态环境优美D.劳动力廉价丰富(2)关于该科技产业园内的各产业部门说法正确的是()①属于生活性服务行业②属于生产性服务行业③对劳动力的数量要求较多④对劳动力的质量要求较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C(2)D[第(1)题,高新技术产业消耗的原料和能源少,一般布局在科技水平高、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地方。
读图可知,该科技产业园附近有高速公路、高铁经过,对外交通便捷;产业园邻近风景区和旅游度假区,且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生态环境优美;科技产业园的产品主要销往外地;高新技术产业需要高科技人才,廉价劳动力不是其优势。
第(2)题,由图例可知,该科技产业园内布局的各产业部门都属于生产性服务行业,同时对劳动力的质量要求较高。
]材料一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交通运输不仅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还会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一般而言,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捷的交通,这样才能吸引大量的购物者。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规划图”。
【思考交流】1.山区和平原地区商业网点在分布特点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提示:山区和平原地区商业网点在分布特点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山区的商业网点的密度比平原小,这是因为山区交通闭塞,交通线路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所以,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点也就很难伸展到那里。
2.百货大楼、裕鑫大厦、鲁门商场布局突出的优势是什么?提示:位于市中心,接近最大消费人群,交通便利,客流量大。
3.为什么在城市边缘环路沿线建富居家具城?建在这样一个地方有利可图吗?提示:城市边缘环路沿线因有便捷的交通,可以吸引大量购物者,同时该地地租较低,商业网点建在该地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归纳总结] 影响零售业布局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早期零售业发展受自然因素影响明显。
其中地形、气候明显影响零售业的布局和需求,具体分析如下:(1)地形对零售业的影响(2)气候对零售业的影响各地气候差异及季节变化,影响居民商品消费需求,例如,北方冬季寒冷,对御寒保暖商品的需求量大。
2.社会经济因素在社会经济因素中,市场、交通运输等对零售业布局影响较大。
影响商业网点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消费人群的多少,而消费人群的多少取决于交通条件的优劣。
一般来说,交通便利的地方,能吸引大量的消费人群,利于商业网点的形成和发展。
具体分析如下:另外,随着信息技术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使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网上购物、电子商务、无人自动售货机成为潮流。
[特别提醒]商业中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在它的周围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前者取决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后者取决于人口密度、数量和消费水平);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商品的集散。
读图,回答(1)~(2)题。
(1)两图所显示的含义是()①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呈负相关关系②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之间既存在负相关关系,也存在正相关关系③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小于公交站点④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大于公交站点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如图所示,影响零售商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市场B.行人、营业面积C.营业面积、人口密度D.人口密度、交通(1)D(2)A[第(1)题,左图显示行人数量增加的时候,零售商业面积既有增大,也有减小,故②正确。
右图显示到交通节点相同的距离,道路交叉口的零售商业面积较大,故④正确。
第(2)题,行人数量的多少代表市场,从左图可以看出市场对商业活动的影响;右图表示道路交叉口和公交站点与零售商业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交通对商业的影响。
][图表解读·悟技巧][图表探讨]中心地的服务范围示意探讨1.高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包括哪些地区?提示:高级城市服务范围除包括比它低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外,还包括城市本身及其周围广大的农村地区。
探讨2.“相同级别的城市,人口密度越大,同一职能的服务范围越大。
”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提示:不正确,城市级别相同的两城市,其服务范围等级相似,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城市服务范围较小,反之则大,两者呈负相关性。
探讨3.在中心地理论中,同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否重叠?提示:同级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独立,不重叠。
[读图方法]阅读上图要注意以下几点:(1)城市等级有大有小。
根据图例判断图中分为低等级、中等级、高等级三个城市等级。
(2)城市服务范围和位置。
图中六边形表示城市的服务范围,城市则位于六边形的中心点上。
(3)城市服务范围的包含关系。
六边形越大即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高等级的城市服务范围包含低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
(4)城市的数目和距离。
城市等级越高,城市的数目越少,距离越远;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距离越近。
[读图训练]下图中不同大小的六边形代表不同的城市等级,甲、乙、丙为不同的商业部门。
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所表示的商业部门依次是()A.一般商厦、旅店、五星级酒店B.五星级酒店、一般商厦、旅店C.旅店、五星级酒店、一般商厦D.旅店、一般商厦、五星级酒店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②城市等级越高,城市间的距离越远③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小④城市等级越高,服务级别越高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1.C 2.B[第1题,图中甲、乙、丙商业部门所在城市的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乙、丙、甲,城市等级越高,提供服务的级别越高。
第2题,考查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服务级别、数目、彼此之间距离的关系。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固双基]题组1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互联网+商业”即电商,作为一种新业态,对传统的第三产业产生了多方面影响。
据此回答1~2题。
1.若干年前,某国际著名出版商利用互联网开办网上书店,消费者订购图书后,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即可。
在网上书店购书不但方便,而且更加便宜,但网上书店也对某些企业产生不利影响,这些企业包括()①实体书店②实体银行③电信公司④航空公司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网上书店购书之所以便宜,部分原因是某些传统的商业区位要素对网上书店影响变得很小。
影响变小的要素主要是()①交通②人口③集聚④地价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A 2.C[第1题,网上购书减少了实体书店的销量,对实体书店的冲击大。
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无需经过实体银行支付系统,使得商业活动对实体银行系统的依赖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