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文学自学指导及作业-王素美

合集下载

元明清习题集

元明清习题集

元明清习题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清初论诗主张“神韵”得就是()。

A、王士禛B、朱彝尊C、施闰章D、宋琬2、清代诗坛上,人称“随园先生”得就是()。

A、厉鹗B、翁方纲C、袁枚D、沈德潜3、清代讲唱文学主要得表现形式就是弹词,其中最优秀得作品就是()。

A、《天雨花》B、《再生缘》C、《笔生花》D、《榴花梦》4、《三国志演义》得结构就是宏伟而严谨得,贯穿全书得主线就是()。

A、蜀汉得兴衰B、吴蜀得矛盾斗争C、蜀魏得矛盾斗争D、吴蜀魏得矛盾斗争5、按照作品内容得主要特点来分类,《水浒传》属于()一类。

A、历史演义小说B、英雄传奇小说C、神魔小说D、侠义公案小说6、在戏曲史上较早、较完整地反映当时得政治事件,竭力严嵩罪行得作品时()。

A、《宝剑记》B、《浣纱记》C、《鸣凤记》D、《红梅记》7、猴行者得形象最早出现于()。

A、《大唐西域记》B、《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C、《大唐三藏取经诗话》D、《罗摩衍那》8、主要运用双线并进、交错映照手法结构全剧得作品就是()。

A、《梧桐雨》B、《赵氏孤儿》C、《陈州粜米》D、《琵琶记》9、元代后期杂剧作家中创作成就最高得就是()。

A、乔吉B、郑光祖C、钟嗣成D、宫天挺10、《琵琶记》就是()。

A、元杂剧B、诸宫调C、散曲D、南戏11、《陈抟高卧》作者就是()。

A、王实甫B、马致远C、乔吉D、郑光祖12、高明得《琵琶记》标志着南戏得成熟,被称为()。

A、浪子班头B、南曲之祖C、元人第一D、南戏祖师13、明代传奇第一次用昆腔曲调写作得就是()。

A、《鸣凤记》B、《宝剑记》C、《杀狗记》D、《浣纱记》14、“一人永占”就是指哪个作家创作得戏剧()。

A、李玉B、李渔C、吴伟业D、尤侗15、《寒花葬志》就是明代散文家()得作品。

A、归有光B、王世贞 C 、李梦阳D、宋濂16、《聊斋志异》得版本中,一般通行本得底本就是()。

A、手稿本B、铸雪斋抄本C、青柯亭刻本D、会校会注会评本17、()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

元明清文学模拟试题 二 及答案

元明清文学模拟试题 二 及答案

元明清文学模拟试题(二)神木中学语文组:王秀萍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简称“科”,指的是元杂剧中的动作、表情的舞台提示,或指舞台效果。

2.《窦娥冤》的情节是从民间流传的“()”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3.现存宋金时期惟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是董解元的《》。

4.良辰美景奈何天,()。

5.马致远的[双调·夜行船]《秋思》,被称作“()”。

6.“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是()对《三国演义》中刘备的评语。

7.《水浒传》中大闹野猪林、拳打镇关西的英雄好汉是()。

8.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又名《》。

9.《西游记》人物塑造的特点是()三位一体。

10.现存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

11.清代小说中尊定了我国古典讽剌小说基础的是《》12.标志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发展高峰和总结的清代小说是《》。

13.《桃花扇》的作者是()。

14.朱权着的《》对研究元及明初杂剧有重要价值。

15.魏良辅的《》是关于昆曲的重要着作。

16.清初苏州派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李玉,他与朱素臣等共同创作的《》刻画了颜佩韦等五个下层市民形象。

17.沈德潜的诗歌理论主张是()。

18.开常州词牌之风的词人是()。

19.《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是()。

20.明末小品文成就最大的作者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救风尘》、《谢天香》、《金线池》三剧的主角都是()。

A.商人妇 B.村姑 C.妓女2.元末杨维桢以诗得名,其乐府诗多揭露社会黑暗,竹枝词则饶有民歌风味,当时人称他的诗歌为()。

A.铁笛体 B.东维体 C.铁崖体3.金圣叹评点过的明代着名长篇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4.明末注重内容辞采的是()。

A.吴江派 B.临川派 C.骈俪派5.明代长篇小说《西游记》是()。

A.历史演义 B.英雄传奇 C.神魔小说6.《儒林外史》中王冕这个人物是()。

A.保持人格独立,讲究文行出处的潇洒士人的代表B.牺牲自我和个性,追求科举功名的一般文土的代表C.实现了科举理想,却不得任用的清苦京官的代表7.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着()。

元明清文学知识点总结演示教学

元明清文学知识点总结演示教学
元明清文学知识点总结
元明清文学
总体特征:文学创作由贵族化走向平民化,语言形式上由文言文走向白话文,虽是通俗文学,但在艺术成就上达到了历史最高峰。

元好问
《摸鱼儿》,爱国诗人
诗歌(反映元末民不聊生,国破家亡,黎民疾苦的较为著名)
王冕
《墨梅》品格高雅
关汉卿
《窦娥冤》反映封建制度的不公
戏剧
王实甫
《西厢记》冲破世俗的爱情,女权主义
小说(《红楼梦》代表文学艺术的最高峰)
曹雪芹
《红楼梦》
清散文以方苞、姚鼐等人最为著名。因他们是安徽桐城人,因此被称为“桐城派”。龚自珍、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政论文章名闻天下。
散文(救国图存的思潮散文占据了主流)
洪升
《长生殿》
戏剧
孔尚任
《桃花扇》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李贽
《童心说》
散文
于谦
《石灰吟》
诗歌
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一以贯之以“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为创作旨归,一味“拟古”,毫无创造;此后,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为代表的“公安派”,坚定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张,提出“独抒性灵”,主张文学作品要写自己的真思想、真感情,反对模拟和虚假,给诗坛的“拟古”之风以强劲涤荡,但其诗作多描写个人闲情逸致,题材和境界都很狭窄,诗格不高,没有给诗苑留下多少芬芳。
罗贯中
《三国演义》
小说(市民文学占据了主流,反映了小市民阶级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风貌)
施耐庵
《水浒传》
吴承恩
《西游记》
许仲琳
《封神演义》
冯梦龙等
“三言”、“二拍”
汤显祖

元明清文学史考试指导

元明清文学史考试指导

元明清文学史考试指导■元明清文学史课程复习指导期末复习的范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1)文学史的基本知识;(2)重点学习作品;(3)对重要文学现象、重要作家和重点作品的评价与分析。

需要说明的是,考试中不可兼及所有的重点,而非重点也不会不涉及,所以在复习时还是要点面结合,以点带面。

同时,所谓“点”或者“面”本身的教学内容也有轻重主次之别,应当根据不同的学习要求采取相应的复习方法。

试题的题型,主要采用了下列五种题型:(1)填空题;(2)选择题;(3)名词解释题;(4)简答题;(5)论述题。

通常将前三种题型称为知识性试题,占总分的40-50%;后两种题型称为论述性试题,占总分的50-60%。

这里就上述题型所考查的主要内容、答题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以及同学们在答题时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作些说明。

一、填空题考查基本知识的题型相当多,同样的教学内容可以用不同类型的题目来命题,填空在知识性试题中占分比例最高,所考查的内容夜盖面也最广,既有关于文学史的知识,又有关于作家、作品的知识,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可以采用填空题来出。

如:1)和关汉卿、白仁甫、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的元后期杂剧作家是郑光祖。

他的代表作《倩女离魂》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2)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

隋树森所编的《全元散曲)是目前收录作品最完备的元代散曲集。

3)明代文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文学史上称为拟话本。

明末抱瓮老人所编的《今古奇观》是后世流传最广的白话短篇小说选集。

4)“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和“戚而能谐,婉而多讽”这两句话,依次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分别对《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的评价。

5)《长生殿》和《桃花扇》的作者并称为南洪北孔。

对《长生殿》的创作影响较大的前代作品有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白仁甫的《梧桐雨》。

可以看出,填空题是在已知条件下求未知,而已知条件一般具有明确的规定性。

解答填空题来不得半点含糊,也没有必要“发挥”,关键是全面而准确地掌握有关知识内容。

元明清文学知识点总结

元明清文学知识点总结
罗贯中
《三国演义》
小说(市民文学占据了主流,反映了小市民阶级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风貌)
施耐庵
《水浒传》
吴承恩
《西游记》
许仲琳
《封神演义》
冯梦龙等
“三言”、“二拍”
汤显祖
《牡丹亭》
戏剧

王士祯
《题秋江独钓图》
诗歌(诗歌在清朝出现了复兴、活跃)
陈维崧
《念奴娇——西氿舟行遇飓风》
纳兰性德
《长相思》
蒲松龄
《聊斋志异》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李贽
《童心说》
散文
于谦
《石灰吟》
诗歌
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一以贯之以“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为创作旨归,一味“拟古”,毫无创造;此后,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为代表的“公安派”,坚定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张,提出“独抒性灵”,主张文学作品要写自己的真思想、真感情,反对模拟和虚假,给诗坛的“拟古”之风以强劲涤荡,但其诗作多描写个人闲情逸致,题材和境界都很狭窄,诗格不高,没有给诗苑留下多少芬芳。
小说(《红楼梦》代表文学艺术的最高峰)
曹雪芹
《红楼梦》
清散文以方苞、姚鼐等人最为著名。因他们是安徽桐城人,因此被称为“桐城派”。龚自珍、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政论文章名闻天下。
散文(救国图存的思潮散文占据了主流)
洪升
《长生殿》
戏剧
孔尚任
《桃花扇》
元明清文学知识点总结
元明清文学
总体特征:文学创作由贵族化走向平民化,语言形式上由文言文走向白话文,虽是通俗文学,但在艺术成就上达到了历史最高峰。

元好问
《摸鱼儿》,爱国诗人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作业课件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作业课件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5
读图学史
1.图片名称:清代《红楼梦》插图。 2.作者:曹雪芹。 3.评价: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较高的艺术性,是清代艺术成就最 高、影响最深远的小说。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6
新知识记
知识点一 《红楼梦》 《石头记》是《红楼梦》的初名,作者是①___曹__雪__芹___,该书以贾 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 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示了②__封__建__社__会__走__向__衰__亡__的历史命运。这部书 ③__思__想__性__强__、艺术性高,已被译成多种文字。
(1)《红楼梦》的地位如何?为什么毛泽东说把《红楼梦》“当作历 史看”?
是清代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小说。《红楼梦》揭示了封建 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1
(2)列举出两位昆曲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图二反映我国文化中的哪一 “国粹”?你认为怎样才能使“国粹”发扬光大?
汤显祖《牡丹亭》、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任意两 项即可)京剧。国家应该加以保护和大力提倡;京剧艺术的创作要与时 俱进,推陈出新。
风靡全国,导致这一文化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 )
A.市镇经济繁荣
B.文化专制松弛
C.外来文化影响
D.印刷技术进步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16
3.【山东青岛中考】2010年,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作名录”。京剧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下 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B )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4
2.明清时期的小说、戏剧都有反封建的思想内容的原因 (1)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2)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3)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不断,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 落。 (4)在思想领域出现反封建思想的同时,文学、艺术领域也必然带有 反封建色彩。

元明清作品选新大纲期末复习资料

元明清作品选新大纲期末复习资料

第六编元代文学作品选第一章《窦娥冤》【重点难点】窦娥形象,《窦娥冤》的悲剧意蕴。

第一节《窦娥冤》一、题材溯源二、《窦娥冤》的戏剧冲突1.楔子:高利贷和童养媳事件,为全剧埋伏了悲剧的基因。

2.第一折:债权人和借债人之间的冲突,救命人和被救者之间的冲突,婆媳冲突,良家妇女和地痞流氓之间的冲突。

3.第二折:婆媳矛盾弱化,窦娥张驴儿的矛盾开始激化;选择“官了”,将冲突推进一步;桃杌与窦娥矛盾,暴露了元朝吏治的黑暗,司法不公正与弱民无助之间的矛盾冲突。

4.第三折,窦娥指天责地,形成窦娥和天地(代表着公正清明的日月鬼神)之间的冲突。

5.第四折,戏剧高潮回落,窦娥与父亲亦有冲突(观念的和误会的)。

最后以“雪冤”解扣。

三、窦娥的形象及其悲剧成因1.性格特征:(1)具有不甘屈辱、不畏强暴的刚毅性格。

(2)善良质朴,对亲人充满细致入微的关怀体贴之情。

2.悲剧成因:(1)高利贷的高压(2)地痞流氓的迫害(3)黑暗的吏治四、《窦娥冤》的悲剧审美风格1.三桩誓愿三桩誓愿的实现,表现了窦娥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所产生的感天动地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伸张正义的迫切要求。

这一戏剧情节,使剧作充满悲剧审美品格,体现了剧作家对被压迫人民的深切同情。

2.鬼魂诉冤(可与哈姆雷特比较)诉冤是情节发展的动力,是全剧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鬼魂诉冤的对象都是它们的至亲,都在苦海中受熬煎又都必须在天明之前离开;都在不同程度上渲染了阴暗沉重的悲剧气氛,与作品的悲剧精神和谐一致并为之服务。

窦娥鬼魂是对主人公性格塑造的补充和加强,老王鬼魂是对主人公性格展示的铺垫和衬托。

第二节《救风尘》(可自学,视课时而定)【思考题】1.关汉卿《窦娥冤》与《救风尘》在艺术风格上有何异同?2.窦娥形象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什么?作品是如何表现的?3.《窦娥冤》中三桩誓愿和鬼魂诉冤情节有何作用?4.背诵:《窦娥冤》第三折[端正好]、[滚绣球]。

(注:背诵篇目为期末考试的默写、解词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文学)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文学)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文学)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元杂剧作品,取材于唐传奇的是( )A.《赵氏孤儿》B.《张生煮海》C.《墙头马上》D.《柳毅传书》2.《陈州粜米》是( )A.历史剧B.爱情剧C.公案剧D.家庭伦理剧3.元代“四大传奇”的共同创作倾向是( )A.针砭时事,揭露现实的黑暗B.颂扬男女之情的浪漫美好C.展示人生的变幻无常D.宣扬道德教化4.关汉卿的性格和为人特点是( )A.理想高远,希冀隐逸B.风流倜傥,桀骜不驯C.勇猛刚强,杀富济贫D.修身养性,洁身自好5.现存的寺公大师创作的《醉义歌》在辽诗中是( )A.最长的诗B.最短的诗C.最早的诗D.最晚的诗6.《张协状元》对后来传奇作品的开创性贡献是( )A.创造戏剧中诗的意境B.创制以生、旦为主而各领一条线索的剧情结构C.追求词藻华美D.采用民歌的朴素风格,并含有滑稽表演的片断7.明初高启的诗歌风格是( )A.清新B.沉郁C.典雅D.豪放8.明代“前七子”的文学主张是( )A.文道合一B.独抒性灵,不拘格套C.文必秦汉,诗必盛唐D.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9.宋濂散文成就最高的是( )A.写景散文B.传纪文C.序文D.寓言10.关于《西游记》的主旨,鲁迅提出的说法是( )A.玩世主义说B.游戏说C.诛奸尚贤说D.滑稽说11.明代长篇小说《木寿杌闲评》是( )A.历史演义B.英雄传奇C.神魔小说D.世情小说12.吴江派戏剧理论的核心是( )A.注重合律侬腔B.推崇语言本色C.强调场上之曲D.注重文采才情13.沈德潜的诗歌创作主张是( )A.师法汉魏B.师法唐诗C.师法宋诗D.兼学唐宋14.陈维崧的词风是( )A.师法柳永,以赋为词B.师法周邦彦,典雅精工C.师法姜夔、张炎,清空婉约D.师法苏轼、辛弃疾,豪放苍凉15.下列文学主张中,与晚明公安派思想相近的是( )A.性灵说B.神韵说C.格调说D.肌理说16.《荡寇志》的题材类型是( )A.历史演义小说B.公案小说C.讽刺小说D.英雄传奇小说17.目前《红楼梦》的通行版本是( )A.脂评甲戌本B.脂评庚辰本C.程甲本D.程乙本18.下列作品中,与《长生殿》题材相同的是( )A.《梧桐雨》B.《临川梦》C.《比目鱼》D.《奈何天》19.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三项衡量标准是( )A.新意境、新语句、新风格B.古意境、新语句、新风格C.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D.新意境、古语句、新风格20.辛亥革命期间,“有学问的革命家”章太炎《狱中赠邹容》中的名句是( )A.力填平等路,血灌自由苗B.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C.临命须掺手,乾坤两只头D.世人皆欲杀,法国一卢骚二、多项选择题1.苏轼在文学创作上的显著特点有( )A.以文为诗B.以文字为诗C.以才学为诗D.以议论为诗E.以诗为词2.从三十首论诗绝句可以看出元好问的诗美追求是( )A.翻新出奇B.慷慨激昂C.天然浑成D.质朴浑厚E.阴抑穷愁3.关于《三国演义》主题的几种重要说法有( )A.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B.讴歌贤才说C.为英雄豪杰立传说D.反映三国兴亡说E.宣扬正统说4.下列总集中,属于清代民歌总集的有( )A.《白雪遗音》B.《霓裳续谱》C.《时尚南北雅调万花小曲》D.《古谣谚》E.《挂枝儿》5.清代曾国藩是( )A.咸同之际宋诗运动的倡导者B.桐城派古文的中兴缔造者C.湘乡派的领袖D.同光体的中坚E.湖湘诗派的核心三、简答题1.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指什么事?作者借此表达何种含义?2.姚鼐《登泰山记》景物描写的特点是什么?3、梅尧臣诗歌有何特点?4、辛弃疾的词有何特点?四、论述(每小题 15分,共45分):1 、试析《红楼梦》中凤姐性格的丰富性。

元明清文学史考试重点.doc

元明清文学史考试重点.doc

元明清文学史名词解释元杂剧:元杂剧乂称北杂剧。

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13世纪后半期T4世纪)。

主要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等。

主要代表作有,《窦娥冤》、《汉宫秋》、《西厢记》等。

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

其结构上最显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

南戏: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即12〜14世纪20。

年间在中国南方最早兴起的戏曲剧种,中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

南戏有多种异名,南方称之为戏文,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鹘伶声嗽、南曲戏文等名称,明清间亦称为传奇,就其音乐——南曲来说,则是一种重要的戏曲声腔系统。

散曲:散曲,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词。

元人称为“乐府”或“今乐府”。

经过长期酝酿,到宋金时期乂吸收了一些民间流行的Illi词,尤其是少数民族的乐曲的侵入并与中原正乐融合,导致传统的词和词曲不能在适应新的音乐形式,于是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特歌形式——散曲。

章回体: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外在叙述体式。

其特点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或节、贝少则十儿回、儿十回,多则百馀回。

每回前用单句或两句对偶的文字作标题,称为“回目”,概括本回的故事内容。

每回开头以“话说”、“且说”等起叙,每回末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之类的收束语,一回叙述一个较完整的故事段落,有相对独立性, 但又承上启下。

章回体是为方便读者阅读,在民间说书的基础上,借鉴史书“纲目体”叙事体式,并吸收诗词、戏曲的艺术营养,综合创制而成的。

因符合民众欣赏习惯,所以为明、清两代长篇小说所普遍采用。

唐宋派:中国明代中叶文学流派。

代表人物有嘉靖年间的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等人。

该派反对前后七了的拟古主义,因为拟占主义“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使当时的文学作品渐渐流于仿古、抄袭。

公安派:是明代后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

“公安三袁”是公安派的领袖,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高,成绩最大,其次是袁中道,袁宗道又次之。

中国古代文学III(元明清)课程指导书

中国古代文学III(元明清)课程指导书

现代远程教育《中国古代文学Ⅲ》课程学习指导书作者:***2010年 3 月编写者言本《课程学习指导书》(中编及下编)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所讲授章节内容的学习指导;二、因课时原因教材中未能讲授的重要章节的学习指导。

增加第二部分内容,目的是保持古代文学史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以弥补课时不足的遗憾。

第二部的内容以附录的形式出现,以朝代顺序排列,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表述,参考指导书,自学这部分内容。

在第一部分内容的“思考与练习题”中,涉及了一些授课时未曾讲过的篇目,设计此类题目,是为了促使同学们自觉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去分析阅读作品,提高阅读能力。

请同学们按照提示,依照课堂讲授分析作品的路子尝试自己去分析作品,独立完成思考练习题。

一、课程学习方法指导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学习方面一个突出的难点就是课时少,而内容多,因而在学习方法上,我们强调以下两点:1.课前预习2.课后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的表述,重读。

强调课前预习时因为,我们每讲一种体裁,会用一个概说,讲述该体裁在相应时段的文学史上的发展演变、理论和创作上的一般状况,再选择该时段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重点讲授。

这样,我们讲授的前后顺序与教材的前后顺序势必不一致。

因此,必须课前预习,只有课前预习,听讲的时候才能确切的知道所讲内容是教材中的那一部分;同时课后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的表述,重读,才能使讲授与教材相互印证,通过相互印证才能将讲授内容落实在教材上,以便系统掌握课程内容,完成教学目标。

二、课程学习进度安排本课程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为戏曲;中编为诗文;下编为小说。

中下编共7章,每章3讲,共21讲。

学习进度按课程章节的顺序进行。

三、课程学习课时分配本课程总计安排40个学时,上编戏曲编12学时,中编诗文编12学时,下编小说编安排16学时。

各章节具体安排如下:中编:诗文编第五章元代诗文(4学时)第一讲元代诗文概说第二讲元代散曲第三讲元代诗文第六章明代诗文(4学时)第一讲明代诗文发展概况第二讲明代前期诗文代表作家作品讲析第三讲明代中后期诗文代表作家作品讲析第七章清初至清中叶诗文(4学时)第一讲清初至清中叶诗文发展概说第二讲清初至清中叶的诗歌第三讲清初至清中叶的散文与词下编:小说编第八章《三国演义》(4学时)第一讲《三国演义》的成书和作者第二讲《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第三讲《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第九章“三言”“二拍”(4学时)第一讲明代拟话本的创作概况第二讲明代拟话本的思想内容第三讲明代拟话本的艺术特征第十章蒲松龄与《聊斋志异》(4学时)第一讲生平·创作·版本第二讲《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第三讲《聊斋志异》名篇选讲第十一章曹雪芹与《红楼梦》(4学时)第一讲曹雪芹的家世与《红楼梦》的创作第二讲《红楼梦》的悲剧世界第三讲《红楼梦》的艺术成就四、课程学习指导第五章元代诗文一、本章学习目标:本章介绍元代新兴的诗体——散曲及其重要作家的创作成就。

元明清习题及答案.doc

元明清习题及答案.doc

一、填空题(每空0. 5分,共10分)1.《水浒传》的全书结构是 o2.明初杂剧作家40多人,以 _______ 、_______ 为代表3.首用魏良辅改进后的昆腔演唱的传奇是梁辰鱼的4.吴江派代表人物沈璟作有传奇17种,合称5.全面而系统地论述戏曲创作和表演的第一人是 _______6.《窦娥冤》以东海孝妇为原型,东海孝妇的故事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卷五之《贵德》7.《桃花扇》的主题是:8.《红楼梦》的版本分为“脂本”与两大系统。

9.元杂剧的文学要素分为与两部分10.红楼梦的研究学派大致有小说批评派、、三派11.《三国演义》所根据之史书是陈寿的《三国志》与的 o12.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是: ________13.“小说”这一名称最早见于的篇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单选多选不定)1.《三国演义》具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然而历史上对曹刘双方的倾向却常有变化。

下列哪些作品与《三国演义》同样具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A.陈寿《三国志》B.习凿齿《汉晋春秋》C.朱熹《通鉴纲目》D.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2页,共5页2.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关汉卿的公案剧:()A.《窦娥冤》B,《蝴蝶梦》C.《鲁斋郎》D.《哭存孝》3.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古南戏当中的负心戏:()A.《赵贞女》B.《王魁》C.《状元张叶传》D.《张协状元》4.《三国演义》版本众多,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是:()A.嘉靖壬午本B.万历至天启年间的诸本C.毛宗岗本D.崇祯本5.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明末清初的白话短篇小说()A.《石点头》B《欢喜冤家》C.《西湖二集》D. 《六十家小说》6.小山乐府是()的作品A.贯云石B.张养浩C.乔吉D. 张可久7.王士祺倡导()A.神韵说B.格调说C.性灵说D 肌理说8.《四声猿》最能代表徐渭的杂剧艺术成就,其中() 当属四部之冠A.《雌木兰》B. 《狂鼓史》C.《玉禅师》D《女状元》9.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河北作家群的创作()A.《看钱奴》B.《柳毅传C.《张生煮海》D.《老生儿》10.清初各类小说中,数量最多的是()A.才子佳人小说B.历史演义小说C.英雄传奇小说D.世情小说三、名词解释(共10分)1.(3分)拟话本2. (3分)戏曲3. (4分)明传奇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简述元杂剧剧本的形式2.简述《牡丹亭》的戏剧冲突3.简述《三国演义》的战争艺术4.简述《西游记》幽默讽刺与诙谐有趣的风格五、论述题(共30)1.(15分)论崔莺莺2.(15分)试论《红楼梦》的悲剧意蕴韩山师范学院二00六学年度第二学期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A)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珠串式链式结构2.朱权、朱有煨3.《浣纱记》4.《属玉堂传奇》5.李渔6.《说苑》、《贵德》7.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8.程本9.唱词、宾白10.索隐派、考据派11.裴松之、《三国志注》12.《金瓶梅》13.《庄子》《外物篇》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单选多选不定,多选题多选少选俱不给分)1.BC2. ABC3. ABCD4. A5. ABC6. D7. A8. B9. AB 10. A三、名词解释(共10分)1.(3分)拟话本: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 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话本小说”的样式而独立创作一些新的小说。

古代文学史大三(元明清)简答题复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

古代文学史大三(元明清)简答题复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

简答题:【元朝】1、关汉卿的艺术成就:A、杂居作品中洋溢着干预现实的强烈愿望和鲜明的爱憎。

B、善于塑造各类典型的戏剧人物形象,尤为擅长刻画女性的悲喜剧角色。

C、完善杂剧体制,创立戏曲艺术范式,重视舞台效果。

D、本色当行的语言。

2、《西厢记》的艺术创新:(一)独辟蹊径的杂剧体制:在杂剧艺术形式上的革新:根据内容的需要,突破了一剧四折的结构体制,创造了长篇巨制的结构。

在演唱方面也突破了一人独唱的体制,打破了“旦本”“末本”的界限。

(二)独具匠心的戏剧冲突:体制宏大而结构严谨,剧情进展曲折,并且自然而富于变化。

相互制约的矛盾冲突环环相扣。

“中国古典戏剧情节艺术的孤独高峰”。

“曲”与“剧”的高度统一(三)独树一帜的心理描写:《西厢记》在塑造戏剧人物形象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高超的心理描写。

是塑造崔、张性格的重要手段。

邓绍基《元代文学史》:成功的心理描写不仅表现在“充分调动擅长抒情的曲词来表现人物的感情活动”,而且“说白也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内容。

”(四)独具特色的戏剧语言:辞采华美,清丽婉约,具有“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是元杂剧文采派的代表作。

作品擅长情景的描绘,善于吸收和融铸前人的诗词名句。

语言既有诗词意趣,又不失元曲本色。

总之,文采与本色相生,藻艳和白描兼备,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

3、“长亭送别”赏析: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是《西厢记》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

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之一,在全剧占有重要地位。

这折戏以别宴前后为时间线索,主要通过精心安排的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曲词华美,充满诗情画意,集中刻写了莺莺送行时的复杂心绪。

这卷情景交融的别离图由三个紧密衔接的画面组成:赴长亭途中;长亭别宴;长亭分别。

通过莺莺的内心活动,表现了自由爱情与封建礼教的尖锐矛盾,控诉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严重摧残。

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

(一)赴长亭途中【端正好】情景交融,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莺莺因离别而烦恼的痛苦心情。

元明清文学模拟试题二及答案

元明清文学模拟试题二及答案

元明清文学模拟试题(二)神木中学语文组:王秀萍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简称“科”,指(de)是元杂剧中(de)动作、表情(de)舞台提示,或指舞台效果.2.窦娥冤(de)情节是从民间流传(de)“()”(de)故事演化而来(de).3.现存宋金时期惟一完整(de)诸宫调作品是董解元(de) .4.良辰美景奈何天,().5.马致远(de)[双调·夜行船]秋思,被称作“()”.6.“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是()对三国演义中刘备(de)评语.7.水浒传中大闹野猪林、拳打镇关西(de)英雄好汉是().8.汤显祖(de)“临川四梦”又名 .9.西游记人物塑造(de)特点是()三位一体.10.现存最早(de)话本小说总集是 .11.清代小说中尊定了我国古典讽剌小说基础(de)是12.标志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发展高峰和总结(de)清代小说是 .13.桃花扇(de)作者是().14.朱权着(de) 对研究元及明初杂剧有重要价值.15.魏良辅(de) 是关于昆曲(de)重要着作.16.清初苏州派(de)最主要(de)代表人物是李玉 ,他与朱素臣等共同创作(de) 刻画了颜佩韦等五个下层市民形象.17.沈德潜(de)诗歌理论主张是().18.开常州词牌之风(de)词人是().19.少年中国说(de)作者是().20.明末小品文成就最大(de)作者是().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救风尘、谢天香、金线池三剧(de)主角都是().A.商人妇 B.村姑 C.妓女2.元末杨维桢以诗得名,其乐府诗多揭露社会黑暗,竹枝词则饶有民歌风味,当时人称他(de)诗歌为().A.铁笛体 B.东维体 C.铁崖体3.金圣叹评点过(de)明代着名长篇小说是().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4.明末注重内容辞采(de)是().A.吴江派 B.临川派 C.骈俪派5.明代长篇小说西游记是().A.历史演义 B.英雄传奇 C.神魔小说6.儒林外史中王冕这个人物是().A.保持人格独立,讲究文行出处(de)潇洒士人(de)代表B.牺牲自我和个性,追求科举功名(de)一般文土(de)代表C.实现了科举理想,却不得任用(de)清苦京官(de)代表7.李渔(de)戏曲理论,见于所着().A.词综 B.闲情偶寄 C.剧说8.姚鼐散文理论(de)主要观点是().A.散文写作要讲求“义法”B.“神气”、“音节”、“字句”三者相互融通C.“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备互容三、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关汉卿()A、窦娥冤B、救风尘C、拜月亭D、西厢记E、单刀会2.毛宗岗说“三国有三奇”指(de)是哪三位人物()A、诸葛亮B、刘备C、关羽D、张飞E、曹操3.下列属于神魔小说(de)作品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东周列国志D、西游记E、封神演义4.以下不属于才子佳人小说(de)是().A、好逑传B、平山冷燕C、镜花缘D、玉娇梨E、醒世姻缘传5.下面以唐玄宗和杨贵妃(de)爱情为题材(de)作品有().A、梧桐雨B、桃花扇C、西厢记D、琵琶记E、长恨歌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杨家府演义是明代文人独创(de)英雄小说.2.水浒传(de)版本有繁本和简本两大系统.3.红楼梦是我国着名(de)才子佳人小说.4.汤显祖(de)牡丹亭体现了他(de)主情(de)戏曲理论.5.昆腔就是雅部.五、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荆、刘、拜、杀”2.二拍3.南戏六、简答题(每题7分,共14分)1.简述曲(de)诗体特性.2.简析纳兰性德词与陈维崧、朱彝尊词(de)不同.七、论述题(15分)试述西游记(de)原型精神.元明清文学模拟试题(二)答案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科范2.东海孝妇 3.西厢记诸宫调 4.赏心乐事谁家院5.秋思之祖 6.鲁迅 7.鲁智深 8.玉茗堂四梦9.动物性、人性、神性 10.清平山堂话 11.儒林外史12.红楼梦 13.孔尚任 14.太和正音谱 15.曲律16.清忠谱 17.格调说 18.张惠言 19.梁启超20.张岱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C 2.C 3.B 4.B5.C 6.A 7.B 8.AC三、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ABCE 2. ACE3.DE4. ABD 5.AE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错2.对3.错4.对5.对五、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指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四大南戏.它们为南戏(de)代表作.2.二拍是明代作家凌蒙初拟话本小说集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de)合称.其内容大致包括:经商题材(de)时代特色;爱情题材(de)新突破;超前(de)社会批判精神.二拍(de)出现是拟话本小说在体制上定型(de)标志.二拍中对人物性格刻画(de)考究,对细节真实(de)追求,都表现出文人个人创作(de)鲜明文学3.(1)又称南曲戏文,原是宋以来南方浙、闽一带用村坊小曲演唱(de)民间小戏.(2)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曲、清官调、滑稽戏等民间说唱技艺,以及宋杂剧表演故事(de)形式,故开始时又叫“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3)元灭南宋后,它(de)故事题材和演唱艺术又受到北杂剧(de)影响,并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成熟(de)戏剧样式.六、简答题(每题7分,共14分)1.第一、灵活多变伸缩自如(de)句式.第二、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de)语言风格;第三、明快显豁自然酣畅(de)审美取向.2.(1)陈维崧师法苏轼、辛弃疾(de)豪放词,往往以豪情抒发悲慨;(2)朱彝尊师法姜夔、张炎,崇尚醇雅清空,注重词(de)格律、声韵、技巧;(3)纳兰词风格既不豪壮,也非清空,而是哀郁凄婉;艺术表现自然流转,婉丽清新,没有刻意雕琢;善用白描手法.七、论述题(15分)西游记在生动有趣(de)动物神话背后,隐含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de)历史积淀中以不自觉(de)方式缓慢形成(de)民族集体无意识——即原型精神.作品前后两个部分,正好构成具有人类普遍精神(de)两大母题:桀骜不驯(de)个性自由精神和以造福人类为目(de)(de)不畏艰险(de)追求探索精神.原型一:桀骜不驯(de)个性自由精神向往和追求个性(de)自由是人类共有(de)天性.而西游记前半部分(de)孙悟空形象正是一个神通广大而又遭受镇压(de)不幸角色.有关这一母题(de)各种传说通过各种方法流入到孙悟空(de)形象中来,就自然而然了.孙悟空(de)这种个性张扬得到作者(de)充分肯定.这体现在西游记(de)前半部分“大闹天宫”(de)精彩描写里,在后半部分(de)取经故事中也得到了极好(de)展现.我们正是通过孙悟空这个充满原始意象(de)原型,看出了它隐含(de)集中了人类向往自由和个性精神(de)集体无意识.直到明代后期,以李贽为代表(de)“童心说”开始受到人们(de)重视,人们对这种桀骜不驯(de)个性(de)评价有了明显(de)转变.而孙悟空从桀骜不驯到循规蹈矩(de)转变,是宋明理学将伦理道德自律上升为本体这一最高目(de)(de)鲜明而具体(de)体现.原型二:以造福人类为目(de)(de)探索追求精神在西游记(de)后半部分作者对孙悟空仍然持肯定(de)态度.与前一原型相比这里(de)探索追求精神具有造福人类(de)目(de)所以是容易被社会所接受(de).菩萨要他们去(de)经是大乘之经,以“普济众生”为目(de).因而取经也就成了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精神(de)象征,成了人类冒险和牺牲(de)正义和壮丽(de)事业.取经(de)过程中要经历艰难险阻,取经人不仅要战胜来自自然和社会方面(de)阻碍,更要战胜自己内心(de)私欲,才能以清净无欲之心去完成“普济众生”(de)使命.艰难险阻是一种象征,他们交相出现,使得人们不难找出它与不畏艰险(de)探索追求精神(de)对应关系.两大原型(de)深刻蕴涵: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两对矛盾统一到一部作品、统一到一个人物身上它有深层(de)意蕴.西游记从一个新(de)视角对于这种矛盾提出了新(de)看法.如观音对孙悟空使用紧箍咒,目(de)不是想将其致于死地,而是在对其限制(de)前提下,充分利用孙悟空(de)一技之长来造福人类和社会.两大原型还有十分强烈(de)现实指导意义.它对捆扰在人们头脑中(de)个人自由和社会意志这一难题做了解答.对个性而言,它既肯定了个性自由(de)价值,又指出了它得以升化(de)价值和途径;对社会而言,它既指出了社会限制和规范过分(de)个性自由(de)必要性.。

元明文学总结答案

元明文学总结答案

一·名词解释1、宫调:中国传统乐学把音乐实践中音、律、声、调之间的逻辑关系概括起来,用以表明调性范畴的全面情况的基本理论。

音乐实践中所用一定音阶的各个音级,各相应于一定的律高标准,构成一定的调音体系;某一调音体系中的音阶,又都具体地体现为以某“声”为主的一定调式。

审察其间的诸种逻辑联系,包含律高、调高、调式间各种可变因素在内的综合关系的研究,即是宫调理论。

2、套数:套数就是按照一定规律次序用统一宫调或者不同宫调的曲牌连起来的一种写法。

其中曲牌的次序有一定规则,开头是什么曲牌,之后是什么,结尾是什么。

按照这个规定写的几个曲子连贯起来的就是套数。

【又称“套曲”“散套”“大令”,是从唐宋大曲、宋金诸宫调发展而来。

套数的体式特征最主要的有三点,即它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牌连缀而成,各曲同押一部韵,通常在结尾部分还有(尾声)。

】3、带过曲:元曲制作中,用两三个同一宫调的小令联缀在一起以表达一个共同的内容,这种格式称为“带过曲”。

带过曲是同一宫调的曲牌带过另一个曲牌。

【散曲体制中的一种,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组成,但曲牌最多不能超过三首。

带过曲属于小型组曲,与套数比较,其容量要小得多,且没有尾声,是介于小令和套数之间的一种特殊体式。

】4、打科:5、杂剧:杂剧最早见于唐代,那意思和汉代的“百戏”差不多,泛指歌舞以外诸如杂技等各色节目。

“杂”谓杂多,“百”也是形容多;“戏”和“剧”的意思相仿,但都没有今天“戏剧”的意思。

到了宋代,“杂剧”逐渐成为一种新表演形式的专称;这一新形式也确实称得上“杂”的,包括有歌舞、音乐、调笑、杂技,它分为三段:第一段称为“艳段”,表演内容为日常生活中的熟事,作为正式部分的引子;第二段是主要部分,大概是表演故事、说唱或舞蹈;第三段叫散段,也叫杂扮、杂旺、技和,表演滑稽、调笑,或间有杂技。

三段各一内容,互不连贯。

6、三桩誓愿:出自元朝关汉卿杂剧《窦娥冤》。

窦娥在死前发下三桩誓愿以示自己是冤枉的,即:血飞白练、六月降雪、亢旱三年。

中国文学史元明清文学复习大全(填空、简答、分析论述) 2剖析

中国文学史元明清文学复习大全(填空、简答、分析论述) 2剖析

1.汤显祖的《南柯记》出自于唐人李公佐的小说《南柯太守传》。

2.徐渭著有《南词叙录》,是第一部研究南戏的著作。

3.《醒世姻缘传》又名《恶姻缘》,写的是冤冤相报的两世姻缘的故事。

4.“红学”是指研究《红楼梦》的一种专门学问,“五四”前的代表是(索隐派)。

5.(京剧)的诞生,标志着花部对雅部的胜利。

6.清前期推崇南宋姜夔、张炎词风的代表词人是(朱彝尊)。

7.王士禛诗歌理论的主要主张是(神韵说)。

8.代表清骈文最高成就的作家是(汪中)。

9.晚明思想和文学革新的旗手是(李贽)。

10.以创作水浒戏知名的元杂剧作家有(康进之、高文秀)。

11.下列小说属于四大“谴责小说”的是(《老残游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孽海花》)12.公安派提出的主要主张是“_独抒性灵,不拘格套_”。

13.夏完淳《别云间》:“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南冠”意为_囚犯___。

14.《狱中杂记》的作者方苞是清代重要古文流派__桐城__派的开创者。

15.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最有力的文学流派是(公安派)。

16.汤显祖的名作《牡丹亭》属于(传奇)17.《登太白楼》的作者王世贞是(明代人)18.《席方平》中主持正义的神是(九王)19.明代很多剧作取材于《水浒传》,如李开先创作的《宝剑记》演林冲被逼上粱山的故事.沈憬的《义侠记》演英雄武松的故事。

《杨家府演义》,《大宋中兴通俗演义》都深受《水浒传》的20.明代剧作家王骥德的杂剧《男王后》反映了晚明文人的激情纵欲、追求世俗享乐的感情。

21.明代剧作家孟称舜的杂剧《桃源三访》,集中体现了他对戏曲婉丽风格的理论主张。

22.(科范)23.现存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清平山堂话》。

24.标志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发展高峰和总结的清代小说是《红楼梦》。

25.朱权著的《太和正音谱》对研究元及明初杂剧有重要价值。

26.魏良辅的《曲律》是关于昆曲的重要著作。

27.清初苏州派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李玉,他与朱素臣等共同创作的《清忠谱》刻画了颜佩韦等五个下层市民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明清文学课程自学指导及作业第一章元代文学1、简述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答:关汉卿的剧作在内容上涉及多种多样的社会层面和人物,并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表达了对恶势力的批判与憎恨;集中反映了社会中受压迫的弱者的生活遭遇和生活理想,热情赞美他们的美好品格;在反映社会对弱者的压迫的同时,始终表现出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对美好人生的执着追求。

这是关汉卿剧作的可贵之处,同时也是关汉卿之所以成为戏剧大家的一个重要因素。

艺术上,关汉卿的杂剧故事复杂,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每个情节都经得起推敲,丝丝入扣;人物性格富有个性,极少概念化、模式化色彩,因此,为中国古代戏曲人物画廊提供了大量栩栩如生的形象,如窦娥、赵盼儿等,直至今天,仍为大家所熟知;语言既切合人物的身份,又贴近当时口语,是“本色派”代表。

这些特点,特别是塑造人物的本领,使他成为中国古代戏剧成就最高的剧作家。

2、简述诸宫调的概念。

答:所谓“诸宫调”,指取向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首尾一韵的短套,再用不同宫调的短套联结成长篇的说唱体文学形式,它由韵文与散文两部分组成,采用歌唱与说白相间的方式演说故事,基本上属于叙事体,但它的唱词中有接近代言的成分,对戏剧艺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据传,其首创者是北宋末年的民间艺人孔三传。

《西厢记诸宫调》是现存唯一部完整的诸宫调作品。

3、简述散曲的概念。

答:在元代,散曲一般称为乐府或词,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

小令是单支的曲子,又叫“叶儿”,按不同的宫调曲牌创作,曲调不同,字数和句式也不一样。

套数又称套曲,由两支以上同宫调曲牌的曲子连缀而成,曲牌间的联系有一定的顺序,曲词须一韵到底,结尾时有“煞调”或“尾声”。

作为一种起源民间新声的音乐文学,散曲具有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文而不文,俗而不俗”,成为当时极为流行的雅俗共赏的新诗体。

4、简述元杂剧的概念。

答:元杂剧有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戏剧形式。

主要特点:1.由“四折一楔子”构成;2.一折里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3.楔子的篇幅叫段,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剧情,起“序幕”的作用;4.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如以正旦为主的戏里,只由正旦一人独唱到底,其它角色都不唱,只用旁白。

在金、元之交,北杂剧的创作就已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著名的杂剧作家有:白朴、马致远、关汉卿等,多为金入元的文人。

元杂剧的前期创作呈繁荣的局面,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黄金时代。

5、简述刘因山水诗的特点。

答:6、论述《窦娥冤》的社会意义。

⑴首先《窦娥冤》揭露了官吏贪脏枉法,冤狱层出不穷的黑暗现实。

窦娥以年轻的生命作代价,使人们认识一个可怜的,却是千真万确的真理“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这是对千百年封建吏治的深刻总结,充分揭露了元代司法制度的黑暗和残忍。

⑵其次,通过窦娥的遭遇反映了元代社会强梁横行,道德败坏的黑暗时代。

张驴儿父子的逼婚、霸产、谋杀、诬告正是元代社会流氓残害百姓邪恶势力恣意横行的真实写照。

黑暗腐败的政治必然包庇社会的黑暗势力。

《窦娥冤》的基本情节,就是在这样特殊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窦娥冤》充分地暴露了元代反动统治的社会基础。

⑶第三,揭示窦娥的遭遇是高利贷剥削的产物。

高利贷是封建剥削的特征之一,在元代达到了高峰。

《窦娥冤》对于高利贷给人民造成的深重苦难做了深刻的反映。

高利贷的罪恶活动,及其带来的可怕后果,一直在支配着剧中每个人物的命运和故事情节的发展。

总之,在《窦娥冤》里,作者以高度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惊人的艺术捕捉力,为我们揭示了元代社会黑暗的各个侧面,告诉人们窦娥的冤狱是个人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

其深刻的社会意义还在于,作品塑造了窦娥这个典型,她的屈死,概括了封建社会无数屈死的冤狱;她的悲惨遭遇是人民群众苦难的集中反映,她的抗争是人民群众的斗争意识和反抗精神的集中表现。

第二章明代文学1、简述明代前七子的理论主张。

答:明代文学流派。

弘治、正德年间,李梦阳、何景明针对当时虚饰、萎弱的文风,提倡复古,他们鄙弃自西汉以下的所有散文及自中唐以下的所有诗歌,他们的主张被当时许多文人接受,于是形成了影响广泛的文学上的复古运动。

除李、何之外,这个运动的骨干尚有徐祯卿、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总共七人。

⑴首倡复古,使天下复知有古书,使人们注意学习情文并茂的汉魏盛唐诗歌,这对消除八股文的恶劣影响、廓清萎靡不振的诗风,有一定功绩。

⑵在政治上敢与权臣、宦官作斗争的人物。

尽管他们诗文创作成就不等,但均有一些面对现实、揭露黑暗的作品。

⑶前七子中一些人过分强调了从格调方面刻意模拟汉魏、盛唐诗歌,甚至将一些结构、修辞、音调上的问题视为不可变动的法式,鼓吹“夫文与字一也。

今人摹临古帖,即太似不嫌,反曰能书。

何独至于文,而欲自立一门户邪?这就否定了文学应有独创性,也否定了创作的现实生活根源,以致发展到后来模拟成风,2、《三国演义》如何突出了军事艺术?答:⑴善于把握各次战争的联系与区别,犯中求避,同中见异,千变万化,特点鲜明。

⑵注重表现“智谋”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⑶注重在战争中写人。

⑷注重战争场面气氛的渲染,多用对比衬托、张弛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等。

4、简述三言二拍的理论主张。

⑴将平凡的故事写得曲折多变①常常采用误会巧合的手法。

②为了使故事情节巧妙多变,作者运用一些“小道具”贯穿始终,使整个故事既结构完整,又波澜迭起。

③悲剧性和喜剧性的情节相互穿插,创造出一种“奇趣”。

⑵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⑶体式和语言的变化冯梦龙在加工、编写“三言”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突破了说话人的话本模式,而重塑了一种专供普通人案头阅读的、白话短篇小说的文体。

语言通俗贴切。

在明代中后期,通俗小说的创作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中冯梦龙的"三言"就是它们的杰出代表。

从表面上看,"三言"主要是对宋元话本,明代拟话本进行编辑,但实际上,冯梦龙在对其进行编辑的同时,进行了一定的修订。

编辑与修订便是冯梦龙的文本重构。

从"三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冯梦龙的思想极为复杂,但是,我们仍可以从中分辨出其思想的总体结构形式,这便是:以近古新兴的渲染自然人性的主情人文思想去解构传统文化思想的同时,又以吸纳了释道的儒家思想为主导去兼容和消化主情思潮。

"三言"即是冯梦龙那种思想形式下的独具特色的小说艺术形式,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儒雅与世俗互摄互涵的中和审美形式,这具体体现在"三言"的审美情感形式,叙事结构模式等诸方面。

或答:⑴“三言二拍”“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注重在日常生活中显示出故事的传奇性。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者善于运用生活中偶然性的巧合来构成故事的冲突,回旋跌宕,波澜起伏;同时也善于设置悬念伏笔,常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作者还继承了宋元话本的传统,注重故事情节的完整性,脉络清晰,情节连贯,头尾完整,前因后果都交代分明,各种矛盾冲突一定当场解决,这是适应我国民众的欣赏习惯与审美心理而形成的,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所独具的民族形式。

⑵“三言二拍”中的优秀作品已能初步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塑造出性格鲜明而又充满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

与以粗笔勾勒见长的宋元话本相比,“三言二拍”既有了较多的真切自然而又层次清晰的心理描写,也有了具体丰富而又生动传神的细节刻画,体现出白话小说在创作方法上的新进展。

同时,作者从宋元话本那里承继了以行动表现人物的写人手法,有时把人物置于与外部世界的激烈冲突中来显示其内心矛盾,有时通过一系列的行动来突出强调、反复渲染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⑶“三言二拍”的语言既汲取了宋元话本“谐于里耳”的特征,又经过文化修养较高的文人的润色、创作,把生动活泼的口语与浅显易懂的文言结合在一起,表现出“文心”和“里耳”的谐合。

作者将宋元话本粗具形态的白话变成了流畅生动的文学语言,较为纯净,少有杂质;叙述语言明白如话,富于表现力;人物语言描摹逼真,具有个性化;达到了不事雕琢而自然曲尽事物之情的境地。

三言二拍标志着白话短篇小说的语言艺术已经跨越了通俗化的初级要求,开始进入更高的规范化和艺术化阶段,为白话短篇语言树立了典范。

第三章清代文学1、简述性灵说。

答:清朝乾隆年间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诗派,接过公安派“独抒性灵”的口号,认为写诗要抒发人的真性情。

他对清代以来的各种诗歌理论观点予以全面排斥。

他的这种反传统、求创新的特点,是对于清代以来道统文学观的强大权威的挑战。

性灵派的成就主要为诗歌,其中七绝和七律尤佳。

如《春日杂诗》于恬淡宁静中透出轻松活泼的生活气息,十分舒畅自然;《马嵬》命意新颖,感情倾向也发生了根本转变,堪称为人民代言的诗歌。

2、简述神韵说。

答:清代入仕诗人从“南施北宋”开始,民族意识所造成的沉重心态,已经逐渐淡化,他们的诗歌已经开始以新的面貌来与现政权取得和谐的相处。

王士禛的神韵说,则是这种转变的根本完成。

所谓“神韵说”就是力图摆脱政治等社会因素对诗歌艺术的干扰,注重诗歌本身淡远清新的境界和含蓄蕴藉的语言,从而加强诗歌消遣娱乐功能。

3、简述格调说。

答:清代随着王士禛的去世,诗歌领域相对统一的时代结束了,各种诗歌流派纷争由此热闹起来。

以沈德潜为代表的宗法唐人的“格调说”便是其中的重要角色。

所谓“格调说”就是用唐诗的格调去表现封建政治和伦理思想,实际上是让诗歌为封建政治和伦理道德服务。

为达此目的,沈德潜认为在表现上要恢复儒家“温柔敦厚”、“忠正和平”的诗教传统,并用唐诗的格调将这种意图落到实处。

4、论述《红楼梦》的艺术主张。

5、简述桐城派散文的理论主张。

⑴桐城派是清代中期重要的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被称为“桐城派”。

⑵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清王朝政权为服务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的散文理论。

⑶方苞将自己的散文理论核心概括为“义法”二字,“义”即“言有物”、“法”即言有序。

刘大櫆是方苞的弟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姚鼐对古文理论的主要贡献是对前人的学说进行了融合和总结,使之更加具体化。

他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还提出“八要”来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融合落到实处;将多种文风归结为“阳刚”和“阴柔”两种。

⑷姚鼐不仅发展了桐城派的散文理论,而且还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桐城派散文体系。

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号称“四大弟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