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
![《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5fc7a4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49.png)
《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和功能。
(2)掌握网络拓扑结构的类型及其特点。
(3)了解网络协议的概念和常见的网络协议。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网络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观念,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功能。
(2)网络拓扑结构的类型和特点。
2、教学难点(1)网络协议的理解和应用。
(2)网络故障的排查和解决。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使学生对网络有初步的了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思维。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网络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网络的搭建和配置,加深对网络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如互联网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计算机网络。
2、知识讲解(30 分钟)(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组成①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②介绍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包括计算机、通信线路、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和网络软件(如操作系统、通信协议等)。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①资源共享:包括硬件资源共享(如打印机、存储设备等)、软件资源共享(如应用软件、数据库等)和数据资源共享(如文件、数据库等)。
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精选10篇)
![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04c54f4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f.png)
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精选10篇)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探究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科学资料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信息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了解传递和信息方法的发展过程初步认识现代通信网知道保存信息方法的变革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3、情感态度:培养学习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科学的探究方法激发学生对现代技术发展为人类生活带来的便捷提出希望,并为此努力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人类信息的传递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冲“鸿雁传书”“狼烟滚滚”到现在的信息数字化,可以说人类的信息传递方式有了质的飞跃。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网络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真正实现了沟通的零距离。
本课正是在此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网络的学习了解人类在信息传递方式上的飞速发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信息保存方法的变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相关录象资料、挂图、几条新闻录象、磁带、磁盘、光盘、竹简、木简教学流程一、导入1、在我们这个世界里经常有很多事情发生。
就像美国对伊拉克动武这件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知道信息是怎样传递和保存的吗?我们一起来研究板书课题二、教授新课1、介绍信息的传递方法(1)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什么是“信息”?你认为什么是“信息”?(新闻、消息、知识等)(2)信息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能看的远、听的远,人们很早就渴望“千里眼、顺风耳”,于是,人们想出了很多办法来传递信息。
(3)阅读P32第一段2、讨论保存信息的方法和变革给生活带来的影响(1)随着信息的传递向更快、更远、更准的方向发展,人们保存信息的方法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从古到今,聪明的人类想出了什么方法呢?你能不能按照时间的顺序排列出?(2)究竟你列出的顺序对吗?我们一起来揭示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517b04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0.png)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网络设备等基本知识;2. 学会使用网络通信协议,了解不同类型的网络拓扑结构及其特点;3. 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原理,掌握常用的网络防护措施。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搭建简单的网络环境,进行网络设备的配置与调试;2. 学会使用网络诊断工具,分析并解决网络故障;3. 提高信息检索、分析、处理的能力,运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2. 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遵循网络道德规范,养成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3. 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及网络素养的人才。
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向初中生,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一定的好奇心,但知识基础和操作能力有限,需要结合实际案例和实践活动进行教学。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网络素养。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网络体系结构及OSI七层模型- 常用网络协议(TCP/IP、HTTP、FTP等)- 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2. 网络拓扑结构- 星型、总线型、环型、网状等拓扑结构的特点与应用- 网络设备在不同拓扑结构中的配置与调试3. 网络通信协议- IP地址、子网划分、路由选择等概念- 常用网络诊断工具(如ping、tracert等)的使用4. 网络信息安全- 网络攻击手段及防护措施- 加密技术、数字签名等安全机制5. 实践操作- 搭建简单网络环境,进行设备配置与调试- 分析网络故障,排除问题- 网络安全防护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第二周:网络拓扑结构与设备配置第三周:网络通信协议第四周:网络信息安全第五周:实践操作(含总结与评价)教材章节及内容列举: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章:网络拓扑结构与设备第三章:网络通信协议第四章:网络信息安全第五章: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组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案(优质)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案(优质)](https://img.taocdn.com/s3/m/74a07b24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ac.png)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案(优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材《计算机网络》的第四章,主要内容包括:网络层服务、路由算法、分组转发与拥塞控制。
本节课将围绕这些内容展开,使学生了解网络层的基本概念,理解路由算法的原理,掌握分组转发与拥塞控制的技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网络层的基本服务,理解网络层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作用。
2. 使学生了解路由算法的种类及原理,提高他们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路由算法的能力。
3. 让学生掌握分组转发与拥塞控制的技术,提高网络传输效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网络层服务、路由算法、分组转发与拥塞控制。
难点:路由算法的设计原理、拥塞控制的实现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拓扑图、PPT。
学具:笔记本电脑、网络实验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网络故障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网络层的作用。
2. 教材讲解:详细讲解网络层的服务、路由算法、分组转发与拥塞控制的概念和原理。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例题,让学生理解路由算法和拥塞控制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网络层服务、路由算法、分组转发与拥塞控制的技术展开讨论,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6. 网络实验:让学生动手进行网络实验,验证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网络层服务、路由算法、分组转发与拥塞控制的概念、原理和流程。
通过板书,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简述网络层的服务。
答案:网络层的服务主要包括数据传输、路由选择、拥塞控制等。
2. 题目:请解释什么是路由算法。
答案:路由算法是一种用于确定数据包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最优路径的算法。
3. 题目:请阐述分组转发与拥塞控制的技术。
答案:分组转发是指网络设备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将其从一个网络接口转发到另一个网络接口。
拥塞控制是指通过调整网络中的数据流量,防止网络拥塞的发生。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e0089442b160b4e767fcf6d.png)
校园网络设计一、设计目的1.通过对网络的具体规划和组建,掌握网络互连设备的使用及工作原理,增加对计算机网络软、硬件组成的感性认识,初步学会典型局域网络的操作和使用技能;2.加深理解网络分层结构概念,尤其是对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等高层协议软件的通信功能、实现方法,掌握网络互连设备的使用及工作原理,掌握IP地址的配置;3.初步掌握局域网的设计技术和技巧培养开发网络应用的独立工作能力,掌握IP 地址的配置及数据传输过程道贺路由的选择。
二、设计方案校园网络设计拓扑图如下所示:网络中心路由器网络配置如下图:中心服务器IP及网关配置如下图:高级管理用户IP及网关配置如下图:一号楼普通用户1的IP及网关配置如下图:三、设计结果与分析1.方案达到目的(1)内网络能够高速访问电子阅览室现实现资源共享功能,不同权限的用户通过网络邻居,电子阅览室或者通过电子阅览室的内网IP地址连接,可以下载和上传资料文件,访问速度完全可以达到客户要求。
同时在外网用户通过通过学校的网站的资料下载链接匿名访问电子阅览室下载课件、软件、资料等,电子阅览室授权用户通过域名,用户名和密码登陆 FTP服务器,使用不同的权限来访问服务器资源。
(2)内建设多媒体教室对外实现实现信息发布,对内实现教学教务管理。
网站发布学校新闻、通知、学校的活动等相关内容,同时提供相关学校教务教学管理,老师、学生、学校领导等相关人员在外网和内网通过不同的域名和授权用户登陆教学教务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完成相关工作,缩短工作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
(3)内部用户管理,实现用户的分级管理功能,通过路由器对用户下载和上传做相应的带宽限制。
通过路由器管理功能实现针对老师、学生、领导上网做不同的设置,满足他们的相关要求同时对其访问的网站、使用的上网软件、下载和上传等做不同的限制。
网络内同一IP段内的PC机可以通过网上邻居实现高速互访,传送资料文件等,解决不同楼宇,不同楼层之间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送数据费时、费力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的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的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fdfdf7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3.png)
计算机网络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的结构、分类及工作原理。
2. 使学生掌握TCP/IP协议的基本原理,了解不同层级的网络协议及其功能。
3. 帮助学生了解网络设备的基本功能,如交换机、路由器等,并掌握其配置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构建小型网络的能力,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网络命令和软件分析网络故障,具备一定的网络维护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和实践,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网络世界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具备网络安全意识,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合理使用网络资源。
3. 通过学习计算机网络,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应用,结合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网络技能。
学生特点分析:高中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需引导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
3. 强调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包括网络定义、功能、分类及拓扑结构。
教材章节: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2. 网络体系结构:学习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了解各层功能及协议。
教材章节:第二章 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3. 网络设备与传输介质:介绍常用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及传输介质(如双绞线、光纤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网络设备与传输介质4. 网络协议详解:深入学习TCP/IP协议族,包括IP、TCP、UDP、ICMP等协议。
教材章节:第四章 网络协议5. 网络配置与管理:学习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了解网络管理的基本知识。
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精选3篇
![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d4657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c.png)
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精选第一篇: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网络协议一、教学目标1.理解网络协议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2.掌握TCP/IP协议族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3.熟悉常用的网络协议和其功能。
二、教学内容1.网络协议的概念和作用2.网络协议的分类3.TCP/IP协议族的基本结构和特点4.常用的网络协议和其功能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结合案例2.实验演示3.小组讨论四、教学过程1.引入部分在讲解网络协议之前,先让学生了解网络协议的概念。
并通过案例,引入网络协议的重要性。
2.主体部分(1)网络协议的概念和作用网络协议是指计算机在进行互联网通信时,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标准。
它可以定义传输数据的格式、传输速率、传输控制过程、错误处理方法、应用程序接口等多方面的内容,使不同厂商生产的计算机系统能够互相通信。
(2)网络协议的分类网络协议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多种,如层次结构、功能分类、应用类型等。
其中,在层次结构上最为常用的是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
(3)TCP/IP协议族的基本结构和特点TCP/IP协议族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由四层组成,分别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
其特点包括:端到端通信、面向连接和独立于传输媒介。
(4)常用的网络协议和其功能常用的网络协议有很多,如HTTP、FTP、SMTP、DNS、TELNET等。
它们分别用于网页浏览、文件传输、电子邮件、域名解析和远程登录等功能。
3.实验部分让学生通过实验,掌握网络协议的具体应用。
4.总结部分在讲解完网络协议的基本知识后,对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
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发表个人看法和收获。
五、教学评价1.教学效果评价:通过考试或实验,测评学生对网络协议的掌握程度。
2.教学过程评价:通过教学反馈,检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3.教学质量评价:从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综合评价教学质量。
计算机网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3fa5b6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40.png)
计算机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及分类,掌握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2. 学会使用网络通信协议,了解不同协议的特点与应用场景;3. 掌握网络拓扑结构,了解常见网络设备的类型及其功能;4. 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构建简单的局域网,进行网络配置与管理;2. 学会使用网络诊断工具,分析并解决网络故障;3. 掌握网络编程基础,实现简单的网络通信程序;4. 提高信息检索与筛选能力,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具备良好的网络素养;4.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个人信息保护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计算机网络有一定了解,但缺乏深入的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例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发展历程、功能与分类;- 课本章节: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2. 网络通信协议,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等;- 课本章节:第二章 网络通信协议3. 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环型、总线型等;- 课本章节:第三章 网络拓扑结构与设备4. 常见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 课本章节:第三章 网络拓扑结构与设备5. 局域网的构建与配置;- 课本章节:第四章 局域网技术6. 网络故障分析与诊断;- 课本章节:第五章 网络管理与维护7. 网络编程基础,如Socket编程;- 课本章节:第六章 网络编程8. 网络安全,包括加密技术、认证技术等;- 课本章节:第七章 网络安全9. 网络道德规范与个人信息保护;- 课本章节:第八章 网络道德与法律教学进度安排:- 第1周:计算机网络概述- 第2周:网络通信协议- 第3周:网络拓扑结构与设备- 第4周:局域网技术- 第5周:网络管理与维护- 第6周:网络编程- 第7周:网络安全- 第8周:网络道德与法律三、教学方法针对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用于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b599e9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b.png)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网络设备等基础知识;2. 学会使用网络通信协议分析工具,了解不同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3. 掌握网络编程的基本方法,能够利用Socket编程实现简单的网络通信程序;4. 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掌握防范网络攻击和病毒的基本技能。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搭建简单的局域网,并进行基本的网络配置;2. 能够运用所学的网络知识解决实际网络故障;3. 通过编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4.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网络安全意识,能够识别并防范常见的网络威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计算机网络学科,激发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3. 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遵守网络法律法规;4. 引导学生认识到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为国家网络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网络素养和道德观念。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求,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网络设备等;教材章节: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2. 网络通信协议分析:TCP/IP协议、UDP协议、HTTP协议等;教材章节:第二章 网络协议及其应用3. 网络编程:Socket编程、多线程编程、网络应用开发等;教材章节:第三章 网络编程技术4. 局域网搭建与配置:网络规划、设备选型、网络配置等;教材章节:第四章 局域网技术5. 网络安全:网络攻击与防范、病毒防护、加密技术等;教材章节:第五章 网络安全技术6. 实践环节:网络设备操作、网络故障排查、编程实践等。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2课时)2. 网络通信协议分析(4课时)3. 网络编程(6课时)4. 局域网搭建与配置(4课时)5. 网络安全(4课时)6. 实践环节(8课时)三、教学方法针对本课程的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在讲解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时,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
网络计算机课程设计
![网络计算机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1529d99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a.png)
网络计算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通信的原理与流程。
2. 学生能够描述常见网络设备和协议的功能,了解网络拓扑结构。
3. 学生能够解释IP地址的分配原则,掌握子网划分的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使用网络命令进行基本的网络配置与故障排查。
2. 学生能够独立搭建小型局域网,并进行简单的网络管理。
3. 学生能够运用网络安全知识,提高信息保护意识,防范网络攻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在网络环境下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素养,遵守网络法律法规。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计算机网络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可能缺乏系统性的网络知识。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网络基础知识,提高网络技术应用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包括网络概念、网络分类、网络拓扑结构等内容,参考教材第一章。
- 网络通信原理与协议:如TCP/IP、UDP等协议,参考教材第二章。
- 网络设备与功能: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设备,参考教材第三章。
2. 网络配置与管理:- IP地址分配与子网划分,参考教材第四章。
- 网络命令使用与故障排查,参考教材第五章。
- 局域网搭建与网络管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网络安全:- 网络攻击类型与防范措施,参考教材第六章。
- 信息保护与网络安全意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讲解。
4. 实践操作:- 搭建小型局域网,进行网络配置与管理。
- 模拟网络攻击与防范,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ba75b0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f.png)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引言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架构和技术,提升学生的网络设计和管理能力。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的一般流程和关键步骤。
设计目标在开始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设计的目标。
根据不同的课程要求和教学目标,设计目标可能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的目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常见协议和技术。
3.能够设计和实现简单的局域网或广域网。
4.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培养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步骤第一步:需求分析在进行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设计要求进行分析和理解。
这包括明确设计的任务和要求,确定所需要的技术和工具,以及了解设计的范围和限制条件。
在这一步骤中,可以与教师或指导人员进行沟通和讨论,以确保设计的目标和教学要求一致。
第二步:网络设计网络设计是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的核心步骤。
在这一步骤中,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网络的结构和拓扑。
这包括确定网络中的主机和设备的数量和位置,设计网络的布线和连接方式,以及选择合适的网络协议和技术。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网络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的要求。
第三步:网络实施在网络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网络的实施和配置。
这包括搭建网络的硬件设备,配置网络的参数和协议,以及测试网络的功能和性能。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实施规范和流程,确保网络的正确运行和稳定性。
第四步:网络管理网络管理是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学习和掌握网络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包括网络监视和故障排除、安全管理和访问控制、性能优化和容量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网络管理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提升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解决网络问题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的能力。
结论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五篇范文]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五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f65be3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2.png)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五篇范文]第一篇: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摘要本课程设计主要是介绍通过用winsock技术来设计ping应用程序,包括winsock的背景和功能的介绍因为SOCKET是一种应用程序接口,所以也是目前的TCP/IP网络最为通用的API,也是在INTERNET上进行应用开发最为通用的API。
SOCKET实际在计算机中提供了一个通信端口,可以通过这个端口与任何一个具有SOCKET接口的计算机通信。
应用程序在网络上传输,接收的信息都通过这个SOCKET接口来实现。
在应用开发中就像使用文件句柄一样,可以对SOCKET句柄进行读,写操作。
本设计是通过用winsock的VC编程语言来实现ping应用程序的,其中包括ping命令的工作原理和一些相关功能,以及网际控制协议(ICMP)的数据报格式和IP数据报的格式,根据这些格式和相关的功能及原理设计出的ping命令的测试程序,程序通过分析ICMP报文的结构,在结构体中定义相应的字段来存储对应的信息。
程序主要难点是定义对应的字段来存储报文的相应字段。
程序通过send_packet(); /*发送所有ICMP报文*/ recv_packet(); /*接收所有ICMP报文*/函数来实现报文的发送和接收。
另外,通过实验可以理解在网络中,报文的结构和网络传输协议。
如:ICMP数据报的数据发送前需要两级封装:首先添加ICMP报头形成ICMP报文,再添加IP报头形成IP数据报。
这正好是网络中各层的相互关系。
网络中数据通过ICMP数据报的数据的各个字段来判断路由,和选择虚电路。
目录1. 摘要...............................................................4 2.SOCKET简介......................................................6 3.基于WINDOWS SOCKET的应用开发介绍。
计算机网络系统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系统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573906e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3.png)
计算机网络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部件,包括硬件和软件;(3)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包括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4)熟悉常见的网络协议和算法;(5)掌握网络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网络协议分析工具分析实际网络数据包;(2)具备简单的网络设备配置和调试能力;(3)能够使用网络编程语言编写简单的网络应用程序;(4)掌握网络故障排查和网络安全防护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3)使学生认识到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广泛性;(4)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和应用场景;2.计算机网络组成:硬件设备、软件设备及网络协议;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OSI七层模型、TCP/IP四层模型及常见协议;4.网络互联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网关等设备的原理和配置;5.网络协议分析:TCP/IP协议族、HTTP协议、FTP协议等;6.网络编程技术:Socket编程、HTTP编程等;7.网络安全:防火墙、加密技术、攻击与防护手段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协议;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网络应用案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3.实验法:动手实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4.讨论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1.教材:《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版);2.参考书:《TCP/IP详解卷1:协议》(W. Richard Stevens著);3.多媒体资料:网络教学视频、PPT课件等;4.实验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5.网络编程工具:Wireshark、Python等。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2d924c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f.png)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本课程设计将通过理论学习、实验操作和项目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在计算机网络领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计算机网络问题的能力、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和实现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学会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计算机网络的基本体系结构和各层协议、局域网和广域网的设计和实现、网络安全和管理等内容。
本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性能指标、网络拓扑结构等内容。
2. 计算机网络协议: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体系架构和各层协议,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内容。
3. 局域网设计与实现:讲解局域网的基本原理和局域网技术,包括以太网、令牌环和局域网交换机等内容,并进行局域网的设计和实验。
4. 广域网设计与实现:讲解广域网的基本原理和广域网技术,包括路由器、WAN连接和虚拟专用网等内容,并进行广域网的设计和实验。
5. 网络安全与管理:讲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网络攻击与防护,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虚拟专用网络等内容,并进行网络安全的实验和项目实践。
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提高分析和解决计算机网络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提高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c90e35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2.png)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系统性的学习课程,其中
包括实施和部署的过程,涉及到硬件和软件的开发、配置和管理。
这
一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从理论上到实际操作的能力,使其能够设计、分析、实施及运维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首先,可以从定义网络术语来理解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主要有
服务器、客户机、孠端口、局域网、网络协议等。
下一步,学生要学
习有关网络技术的原理和结构。
这些网络技术包括:数据链路层、IP
协议、TCP/IP协议和应用层等。
接下来,学生还应学习实施网络的细节:包括路由算法、地址转换、子网配置、设备配置以及配置报文等。
然后,学生要学习如何安装、调试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
最后,学生要学习网络管理,
包括监控服务器和系统的性能,网络安全,网络运维等管理技巧。
最终,学生完成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后,将具备设计和实施网络
的能力,以及网络管理技能,并能够应用于实际的网络环境。
计算机
网络课程设计有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使他们敏锐的掌握新的网络技术,解决网络问题,从而更好地服务企业和社会。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方案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b7437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c.png)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方案一、课程目标计算机网络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网络设计、管理和维护能力,以及解决实际网络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协议,包括 OSI 参考模型和TCP/IP 协议栈。
2、掌握网络拓扑结构、传输介质、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
3、熟悉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的主要协议(如IP、TCP、UDP、HTTP、FTP 等)及其工作机制。
4、具备网络规划、设计和实现的能力,能够构建简单的局域网和广域网。
5、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技术,能够进行基本的网络安全防护。
6、学会使用网络工具和软件进行网络性能测试、故障诊断和分析。
二、课程内容1、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
网络的性能指标,如带宽、延迟、吞吐量等。
2、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OSI 参考模型和 TCP/IP 协议栈的层次结构和功能。
数据在各层的封装和解封装过程。
3、物理层传输介质(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的特性和应用。
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转换。
4、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如帧封装、差错控制、流量控制。
以太网协议和 MAC 地址。
5、网络层IP 协议,包括 IP 地址的分类、子网掩码、路由选择算法。
ICMP 协议和 ARP 协议。
6、传输层TCP 协议和 UDP 协议的特点和工作机制。
端口号的概念和用途。
7、应用层HTTP、FTP、SMTP、POP3 等常见应用层协议的原理和应用。
DNS 域名系统的工作原理。
8、网络安全网络安全的威胁和防范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
加密技术和数字证书。
9、网络管理网络管理的功能和模型。
SNMP 协议的原理和应用。
10、网络实验构建简单的局域网,包括网线制作、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
网络性能测试和故障诊断。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演示和案例分析,传授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98b8436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75.png)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设计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无疑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力量之一。
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沟通方式、工作模式,还深刻影响着各个领域的创新与变革。
《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作为培养相关专业人才的重要基石,其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一、课程目标《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网络拓扑结构等核心概念;熟练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如交换机、路由器等;具备网络规划、设计与故障排除的能力;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掌握一定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二、课程内容1、网络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以及网络体系结构(如OSI 模型和 TCP/IP 模型)。
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
2、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介绍物理层的传输介质、信号编码与调制技术;深入讲解数据链路层的帧格式、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
3、网络层重点讲解网络层的 IP 协议、路由选择算法、子网划分与超网合并等内容。
4、传输层学习传输层的 TCP 协议和 UDP 协议,包括端口号、连接管理、拥塞控制等。
5、应用层了解常见的应用层协议,如 HTTP、FTP、SMTP 等,以及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
6、网络设备与配置学习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基本配置命令,能够进行小型网络的搭建与管理。
7、网络安全介绍网络安全的威胁与防范措施,如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入侵检测等。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实验教学安排一系列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网络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案例分析结合实际的网络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其实际应用能力。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创新思维。
四、课程考核1、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实验报告等,占总成绩的 30%。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案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28d29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0.png)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2.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3. 学时安排:理论课48 学时,实验课16 学时4. 先修课程: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5.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网络协议、网络设备及网络编程技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计算机网络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分类和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要素及其作用2. 网络拓扑结构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及其特点拓扑结构的选择与设计原则3. 网络协议与分层模型OSI七层模型与TCP/IP四层模型常见网络协议及其作用4. 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的基本概念与设备数据链路层的帧同步、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和数据帧格式5. 网络层与传输层网络层的基本概念与路由算法传输层的基本概念与传输协议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网络协议和网络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3.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课,使学生熟悉网络设备的使用、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以及网络编程技术。
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占总评的30%。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课程学习成果,占总评的4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计算机网络》(第几版),作者:X。
2. 辅助教材:推荐阅读《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几版),作者:X。
3. 网络资源:介绍一些相关网站和在线教程,供学生自主学习。
4. 实验设备:网络实验箱、路由器、交换机等。
5. 软件工具:Wireshark、Packet Tracer 等网络分析与模拟软件。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分配理论课:每周2学时,共16周,共计32学时。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d04200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d4.png)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网络设备等基础知识;2. 学会使用网络通信协议,了解不同类型的网络应用及其工作原理;3. 掌握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与搭建,了解常见网络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的网络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局域网;2. 熟练使用网络诊断工具,分析并解决网络故障;3.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通过与同学合作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2.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践环节,旨在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但对于实际应用和动手操作能力较弱。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知识的能力。
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网络基础知识回顾:包括网络体系结构、OSI七层模型、TCP/IP协议、网络设备等;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2. 网络通信协议:重点讲解TCP、UDP协议,以及常见应用层协议如HTTP、FTP等;参考教材章节:第二章 网络通信协议3. 网络拓扑结构与设计:介绍星型、环型、总线型等拓扑结构,讲解如何搭建局域网;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 网络拓扑结构与设计4.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涉及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的配置方法及管理技巧;参考教材章节:第四章 网络设备与配置5. 网络故障分析与排除:讲解网络故障的分类、诊断方法及常用排除技巧;参考教材章节:第五章 网络故障分析与排除6. 网络安全与道德:介绍网络安全知识,强调网络道德观念;参考教材章节:第六章 网络安全与道德教学进度安排:1. 前2周:回顾网络基础知识,讲解网络通信协议;2. 第3-4周:学习网络拓扑结构与设计,进行局域网搭建实践;3. 第5-6周:学习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进行设备配置实践;4. 第7-8周:学习网络故障分析与排除,开展故障排除实训;5. 第9周:总结课程内容,进行课程设计报告撰写及答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滨江学院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广告公司网络的设计
姓名:刘权
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
指导教师:谈玲
日期: 4月8日
目录前言
一、项目概述
二、可行性分析报告
三、需求分析
3.1需求概述
3.2网络需求
1.布线结构需求
2.网络设备需求
3.IP地址规划
3.3、系统需求
1.系统要求
2.网络和应用服务
3.4、存储备份系统需求1.总体要求
2.存储备份系统建设目标
3.存储系统需求
4.备份系统需求
3.5、网络安全需求1.网络安全体系要求2.网络安全设计模型
四、网络结构设计
五、系统配置与实施
六、工程预算与进度安排
一:项目概述
1.1项目信息
某广告公司现有分公司1(50台pc)和分公司2(40台pc),分公司1和分公司2都拥有各自独立的部门。
分公司1和分公司2包括:策划部、市场部、设计部。
为提高办公效率,该广告公司决定建立一个内部网络。
该广告公司内部使用私有IP地址192.168.160.0/23,要求该广告公司的分公司1和分公司2之间使用路由器进行连接(不使用vpn技术),使用动态的路由协议(RIP)。
分公司1和分公司2内部通过划分vlan技术,使不同的部门在不同的局域网内。
1.2 方案设计
写题为“广告公司的网络解决方案”的网络方案设计书。
包括:
①完整的校园网络拓扑图(网络拓扑图要求使用visio工具进行设计绘制);
②结合网络拓扑图进行IP地址的规划;
③分公司1的VLAN的设计与规划。
④分公司2的VLAN的设计与规划。
⑤分公司1和分公司2的网络互连互通。
1.3 设计原则
本项目将提供全面完整和可扩展性强的解决方案,以实现系统实施灵活性和连贯性。
项目在设计中充分理解用户对智能化工程建设的要求,对系统现在以及将来的应用及连接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在系统需要扩容和扩展时而进行下一步实施时,可以方便并且平滑的实现。
为了满足需求,本综合布线系统方案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1)实用性:满足电话通信系统、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对布线的需求。
能兼容话音、数据、图象的传输,并可于外部网络连接。
2)灵活性:为开放式结构,能支持话音及多种计算机数据系统,在应用上能支
持会议电视、多媒体等系统的需要。
即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终端或电话、传真机。
3)模块化: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在建筑物内的线缆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
是积木式的标准件,以方便管理和使用;
4)扩充性:布线系统是可扩充的,以便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时,很容易将设备扩
展进去。
本方案采用树状星型结构,以支持目前和将来各种网络的应用。
通过跳线和不同的网络设备,可以实现各种不同逻辑拓扑结构的网络,系统扩充时仅需在相关的“树叉”上添入新的线缆就可以实现;
5)标准性:满足最新、最高的布线系统标准(如国家标准:CECS 72:97和
CECS 89:97、国际标准:ISO/IEC 11801、欧洲标准:EN50173等),本方案要求可满足目前最新的6类的技术标准(草案)的要求;
6)可靠性: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系统的长期可靠性。
本方案从力的作用方向出
发,以具有高可靠性的机柜型配线系统为核心,添入了使线缆不会对模块产生拉力的线缆管理器和不会对RJ45头产生拉力的跳线管理器,努力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
7)经济性:在满足应用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造价,实现最优的性能价格
比。
8)先进性:该网络采用了百兆光纤接入,核心和接入层交换机都采用的是
100mbps 的接口,使得主干网络拥有充分的带宽,核心采用高性能的cisco 三层交换机,能够使整个网络可以高效的运行
2. 需求分析
2.1 用户需求
广告公司现有分公司1(50台pc)和分公司2(40台pc),分公司1和分公司2都拥有各自独立的部门。
分公司1和分公司2包括:策划部、市场部、设计部。
为提高办公效率,该广告公司决定建立一个内部网络。
公司应提供以下功能连接公司的所有PC和使用域的模式实现统一管理同时支持约 100 台电脑访问 Internet公司有多个部门,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访问要求有限制;公司有之间的网络,并且从外界可以访问;公司要有自己的OA系统丰富的网络服务,实现广泛的软、硬件资源共享,包括:电子邮件、文件传送输、远程登录、打印机及文件共享等。
2.2 系统需求
配置简单方便:所有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系统应该是易于配置和管理的,并保障客户端的方便使用;广泛的设备支持:所有操作系统及选择的服务应尽量广泛的支持各种硬件设备;稳定性及可靠性:系统的运行应具有高稳定性,保障7*24的高性能无故障运行。
可管理性:系统中应提供尽量多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工具,便于系统管理员在任何位置方便的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更低的成本:系统设计应尽量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安全性:在系统的设计、实现及应用上应采用多种安全手段保障网络安全;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
网络还应具有开放性、可扩展性及兼容性,全部系统的设计要求采用开放的技术和标准选择主流的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保障系统能够适应未来几年公司的业务发展需求,便于网络的扩展和集团的结构变更。
2.3 设备需求
根据该公司的网络功能需求和实际的布线系统情况,楼层接入设备需要选择同一型号的设备;子公司主交换机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堆叠方式进行灵活的升级扩容;网络设备必须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通用性,必须便于管理、维护,满
足公司现有计算机设备的高速接入,应该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可升级性,保护用户的投资。
网络设备在满足功能与性能的基础上必须具有良好的性价比。
网络设备应该选择拥有足够实力和市场份额的厂商的主流产品,同时设备厂商必须要有良好的市场形象与售后技术支持。
3. 网络基础规划与设计
3.1 公司设备分布情况
公司部门设备数量
分公司1 策划部20 市场部20 设计部10
分公司2 策划部15 市场部15 设计部10
3.2 IP 地址及vlan
规划广告公司现有分公司1(50台pc)和分公司2(40台pc),分公司1和分公司2都拥有各自独立的部门。
分公司1和分公司2包括:策划部、市场部、设计部。
该广告公司内部使用私有IP地192.168.160.0/23,分公司1和分公司2内部通过划分vlan技术,使不同的部门在不同的局域网内。
具体信息表如下:
分公司1:
部门Vlan号Vlan IP 可用地址范围
策划部 1 192.168.160.0/2
6
192.168.160.1-192.168.160.63
市场部 2 192.168.160.64/
26
192.168.160.65-192.168.160.127
设计部 3 192.168.160.128
/26 192.168.160.129.-192.168.160.1
91
分公司2:
部门Vlan号Vlan IP 可用地址范围
策划部 1 192.168.161.0/2
6
192.168.161.1-192.168.161.63
市场部 2 192.168.161.64/
26
192.168.161.65-192.168.161.127
设计部 3 192.168.161.128
/26 192.168.161.129.-192.168.161.1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