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艺
综合布线工艺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安装工艺为了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操作技能,保证施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利用材料,使工程施工专业化,规范化,工程管理部结合公司几年的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经验和总结,制定出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安装工艺(主要针对IBDN布线产品),以便更好的指导工程施工。
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安装工艺要求及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本安装手册还有许多需完善之处,希望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得到总结和补充。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主要步骤如下:1、预埋暗管、墙盒2、缆线的布放3、缆线的端接(包括安装主配线架、分配线架、信息插座)4、布线系统测试5、验收规范一、预埋暗管在土建工程开始的初期,线管的预埋和线槽与桥架的敷设需要与土建工程同步进行。
因此,在预埋线管施工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土建具体情况,同时应与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密切配合,合理进行暗管预埋工作。
1、预埋暗管、预留孔洞的位置、数量、尺寸应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2、暗管宜采用金属管或阻燃硬质PVC管,预埋在墙体内暗管内径不宜超过Ф50MM,楼板中的暗管内径宜为Ф15-25MM。
3、直线布管30M处应设置拉线盒;在弯曲布管时,每间隔15M处应设置拉线盒,两个弯头7M处设拉线盒,以便于布放缆线和维修。
4、暗管的转弯角度应大于90度,路径上每根暗管转弯角不得多于两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不可使用直角弯头。
5、暗管转弯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如暗管外径大于Ф50MM时,不应小于10倍。
6、所有出线盒、转线盒、拉线盒须用锁扣;所有预埋暗管(PVC)接头处应上胶固定;金属管出线盒、转线盒开孔处应加橡胶防护圈。
7、暗管内应无阻挡,道口应无毛刺,并安置牵引线或拉线。
8、管内穿放大对数电缆时,直线管路的管径利用率宜为50-60%,弯管路的管径利用率宜为40-50%;桥架利用率为50%。
9、预埋墙盒为86*86*50盒,底边距地0.3m,(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土建或甲方要求确定)安装要求横平竖直、安装深度与墙面平齐。
综合布线系统的安装工艺要求
综合布线系统的安装工艺要求工作区1.1 工作区信息插座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暗装在地面上的信息插座盒应满足防水和抗压要求。
2 工业环境中的信息插座可带有保护壳体。
3 暗装或明装在墙体或柱子上的信息插座盒底距地高度宜为300mm。
4 安装在工作台侧隔板面及临近墙面上的信息插座盒底距地宜为1.0m。
5 信息插座模块宜采用标准86系列面板安装,安装光纤模块的底盒深度不应小于60mm。
1.2 工作区的电源应符合下列规定:1 每个工作区宜配置不少于2个单相交流220V/10A电源插座盒。
2 电源插座应选用带保护接地的单相电源插座。
3 工作区电源插座宜嵌墙暗装,高度应与信息插座一致。
1.3 CP集合点箱体、多用户信息插座箱体宜安装在导管的引入侧及便于维护的柱子及承重墙上等处,箱体底边距地高度宜为500mm,当在墙体、柱子的上部或吊顶内安装时,距地高度不宜小于1800mm。
1.4 每个用户单元信息配线箱附近水平70mm~150mm处,宜预留设置2个单相交流220V/10A电源插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每个电源插座的配电线路均应装设保护电器,电源插座宜嵌墙暗装,底部距地高度应与信息配线箱一致。
2 用户单元信息配线箱内应引入单相交流220V电源。
电信间2.1 电信间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电信间数量应按所服务楼层面积及工作区信息点密度与数量确定。
2 同楼层信息点数量不大于400个时,宜设置1个电信间;当楼层信息点数量大于400个时,宜设置2个及以上电信间。
3 楼层信息点数量较少,且水平缆线长度在90m范围内时,可多个楼层合设一个电信间。
2.2 当有信息安全等特殊要求时,应将所有涉密的信息通信网络设备和布线系统设备等进行空间物理隔离或独立安放在专用的电信间内,并应设置独立的涉密机柜及布线管槽。
2.3 电信间内,信息通信网络系统设备及布线系统设备宜与弱电系统布线设备分设在不同的机柜内。
当各设备容量配置较少时,亦可在同一机柜内作空间物理隔离后安装。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艺流程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艺流程
1. 准备工作
- 开始之前,确保所有所需工具和材料齐备。
-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布线路径和位置。
- 检查电源情况,确保供电充足和稳定。
2. 基础布线
- 安装主干线路,包括电缆槽和电缆支架。
- 安装水平布线,将电缆从主干线路引入各个使用点。
3. 配线端子
- 在水平布线的各个使用点安装配线端子,作为电缆的连接点。
- 采用正确的接线方式,如直接插接、螺钉连接或冷压接头等。
4. 网络布线
- 在网络布线区域内安装网络线路和配线模块。
- 使用合适的接头连接网络线路和配线模块。
5. 终端设备连接
- 连接终端设备(如电脑、电话等)到合适的配线端子或网络接口。
6. 系统测试
- 对安装完成的综合布线系统进行测试,确保正常工作。
- 检查连接点是否牢固,信号传输是否稳定。
7. 清理和维护
- 清理安装现场,以确保没有残留物或危险物。
- 定期检查和维护综合布线系统,确保其持续正常运行。
以上为综合布线系统安装的基本流程,具体步骤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而有所变化。
在进行安装工作时,请遵守相关安全规范,并根据客户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安排。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系统安装①安装流程图:布线系统安装流程内容详见图:②线缆敷设在该阶段工程实施,专业公司需按照专业施工规范要求,但不仅限以下内容进行:★垂直线槽中,每隔1m-2m在线槽上捆扎一下。
★每一根线缆两端统一编号,编号标签统一打印。
★线缆在终端出口处拉出不小于30cm的接线余量,盘好放在预埋盒内。
防止其它工序施工时损坏线缆。
★布线时遇到阻力较大时不用力过猛,防止线缆芯线拉断。
★布线缆时从配线柜至终端出口,线缆中间任何地方不得剪断和接续。
③信息插座安装按以下安装要求但不仅限于如下内容进行施工:★安装在墙体上,需结合装修要求,确定安装位置,如地面采用活动地板时,应加上活动地内净高尺寸。
★信息插座底座的固定方法采用扩张螺钉方式。
★固定螺丝需拧紧,不产生松动现象。
★按照设备厂商的安装指导书进行设备的接线、安装。
④设备安装控制点系统设备安装控制点内容详见表:按其控制点要求内容但不仅限于其内容组织。
设备安装控制点⑤缆线的端接专业公司需按以下要求但不仅限于如下内容进行施工:★缆线在终端前必须检查标签颜色和数字含义,并按顺序终端。
★缆线中间不得产生接头现象。
★缆线终端应符合设计和厂家安装手册要求。
★剥除护套均不得刮伤绝缘层,应使用专用工具剥除。
⑥系统接地在安装的机架、配线设备及金属钢管、桥架与接地体间保持良好的连接,压接牢固。
系统测试关键控制点专业公司需按以下要求但不仅限于如下内容进行组织。
①光纤测试★测试前对光纤连接器查头、插头进行洁净处理,测试仪设置衰减量阈值。
★测试仪在850nm和1300nm波长下进行A—B方向衰减测试。
★换向重复操作,进行B-A方向衰减测试。
②电缆测试对于布线电缆,逐条进行连通性和指标测试, 专业公司需采用国家认证产品厂家认可的测试仪进行线路性能测试。
从而确认水平电缆、分配线架、设备连接电缆、信息模块和终端连线等部分的信息传输性能和指标,保证整个布线系统有良好的性能,为今后的高速信息传输打下基础,在此阶段过程中作好有关资料。
综合布线系统的安装工艺要求
综合布线系统的安装工艺要求工作区1.1 工作区信息插座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暗装在地面上的信息插座盒应满足防水和抗压要求。
2 工业环境中的信息插座可带有保护壳体。
3 暗装或明装在墙体或柱子上的信息插座盒底距地高度宜为300mm。
4 安装在工作台侧隔板面及临近墙面上的信息插座盒底距地宜为1.0m。
5 信息插座模块宜采用标准86系列面板安装,安装光纤模块的底盒深度不应小于60mm。
1.2 工作区的电源应符合下列规定:1 每个工作区宜配置不少于2个单相交流220V/10A电源插座盒。
2 电源插座应选用带保护接地的单相电源插座。
3 工作区电源插座宜嵌墙暗装,高度应与信息插座一致。
1.3 CP集合点箱体、多用户信息插座箱体宜安装在导管的引入侧及便于维护的柱子及承重墙上等处,箱体底边距地高度宜为500mm,当在墙体、柱子的上部或吊顶内安装时,距地高度不宜小于1800mm。
1.4 每个用户单元信息配线箱附近水平70mm~150mm处,宜预留设置2个单相交流220V/10A电源插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每个电源插座的配电线路均应装设保护电器,电源插座宜嵌墙暗装,底部距地高度应与信息配线箱一致。
2 用户单元信息配线箱内应引入单相交流220V电源。
电信间2.1 电信间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电信间数量应按所服务楼层面积及工作区信息点密度与数量确定。
2 同楼层信息点数量不大于400个时,宜设置1个电信间;当楼层信息点数量大于400个时,宜设置2个及以上电信间。
3 楼层信息点数量较少,且水平缆线长度在90m范围内时,可多个楼层合设一个电信间。
2.2 当有信息安全等特殊要求时,应将所有涉密的信息通信网络设备和布线系统设备等进行空间物理隔离或独立安放在专用的电信间内,并应设置独立的涉密机柜及布线管槽。
2.3 电信间内,信息通信网络系统设备及布线系统设备宜与弱电系统布线设备分设在不同的机柜内。
当各设备容量配置较少时,亦可在同一机柜内作空间物理隔离后安装。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安装工艺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安装工艺1.1.1施工准备1 材料、设备●传输部分:对绞电缆、模块、面板等。
●机房部分:交接箱、机柜、各类配线架、配线模块、跳线等。
●终端部分:信息插座、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多用户信息插座。
●上述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及合同要求,并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性能检验报告及“CCC”认证标识等。
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
●镀锌材料:镀锌钢管、镀锌线槽、金属膨胀螺栓、金属软管、接地螺栓。
●其他材料:接线盒、地面插座、塑料线槽及其附件。
塑料线槽其敷设场所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5℃,其阻燃性能氧指数不应低于27%。
2 机具设备●安装器具:煨管器、液压开孔器、套丝机、钢锯、电工组合工具、射钉枪、拉铆枪、手电钻、台钻、高凳等。
●测试器具:网络测试仪、光时域反射仪、万用表、兆欧表、铅笔、皮尺、水平尺、小线、线坠等。
●专用工具:剥线器、压线工具、光纤熔接机、显微镜、切割工具、玻璃磨光盘、烘干箱。
3 作业条件●线缆沟、槽、管、箱、盒施工完毕。
●土建装修工程完工,线路全部贯通。
●配线间、设备间的环境温度、湿度、照度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通风良好,且室内无危险物品,消防器材齐全。
4 技术准备●施工图纸齐全。
●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审批。
●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方案及专业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及安全、技术交底。
1.1.2操作工艺1 工艺流程2 操作方法(一)、管路敷设(二)、线缆敷设重要管路采用地下通信管网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J 39中相关规定。
●线缆敷设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1)线缆的布放应自然平直,线缆间不得缠绕、交叉等。
(2)线缆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且与线缆接触的表面应平整、光滑,以免造成线缆的变形与损伤。
(3)线缆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
(4)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线缆应分隔布放,且中间无接头。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艺4
5 成品保护5.1 综合布线系统设备及缆线等安装时,不得损坏建筑物,并注意保持墙面的整洁。
5.2 设置在顶棚内的缆线、管槽安装等,不应损坏龙骨和顶棚。
5.3 补修浆活时,不得将设备及器件表面弄脏,地面线槽、信息插座应防止损坏或部件内进水。
5.4 使用高凳或搬运物件时,不得损坏或碰撞墙面和门窗等。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 管道内或地面线槽阻塞或进水,影响布线,疏通管槽,清除水污后布线。
6.2 信息插座损坏,接触不良,检查修复。
6.3 缆线长度过长,信号衰减严重,按设计图进行检查,缆线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调整信号频率,使其衰减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
6.4 光纤连接器极性接反,信号无输出,将光纤连接器极性调整正确。
6.5 有信号干扰,检查消除干扰源,检查缆线的屏蔽导线是否接地,线槽内并排的导线是否加隔板屏蔽,电缆和光缆是否进行隔离处理,室内防静电地板是否良好接地等。
6.6 光缆传输系统传输衰减严重,检查陶瓷头或塑料头的连接器,每个连接点的衰减值是否大于规定值。
6.7 光缆数字传输系统的数字系列比特率不符合规范规定,检查数字接口是否符合设计规定。
6.8 设备间子系统接线错误,造成控制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检查色标按设计图修正接线错误。
6.9 雷击引起危险的过电压,过电流影响或损坏综合布线设备器件等,应选用气体放电管保护器进行过压保护,过流保护直选用能够自复的保护器,防止雷击必须同时采用过压、过流保护器。
7 质量记录7.1 设备、器件、缆线、接插件各类跳线、接线排、信息插座、光纤插座等产品的出厂合格证、产品技术文件资料应齐全。
7.2 综合布线系统管槽、缆线敷设等安装工程、安装预检、隐检工程签证,自检、互检记录。
7.3 设计变更,洽商记录,设备器材明细表,竣工图。
7.4 配管及管内穿线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
7.5 槽板配线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有金属线槽敷设时应填此表)。
7.6 避雷针(网)及接地装置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进行接地装置敷设时填此表)。
综合布线安装工艺要求
综合布线安装工艺要求安装工艺要求6.1工作区6.1.1工作区信息插座的安装宜符合下列规定:1安装在地面上的接线盒应防水和抗压。
2安装在墙面或柱子上的信息插座底盒、多用户信息插座盒及集合点配线箱体的底部离地面的高度宜为300mm。
6.1.2工作区的电源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1个工作区至少应配置1个220V交流电源插座。
2工作区的电源插座应选用带保护接地的单相电源插座,保护接地与零线应严格分开。
6.2电信间6.2.1电信间的数量应按所服务的楼层范围及工作区面积来确定。
如果该层信息点数量不大于400个,水平缆线长度在90m范围以内,宜设置一个电信间;当超出这-范围时宜设两个或多个电信间;每层的信息点数量数较少,且水平缆线长度不大于90m的情况下,宜几个楼层合设一个电信间。
6.2.2电信间应与强电间分开设置,电信间内或其紧邻处应设置缆线竖井。
6.2.3电信间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5m2,也可根据工程中配线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容量进行调整。
6.2.4电信间的设备安装和电源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6.3.8条和第6.3.9条的规定。
6.2.5电信间应采用外开丙级防火门,门宽大于0.7m。
电信间内温度应为10~35℃,相对湿度宜为20%~80%。
如果安装信息网络设备时,应符合相应的设计要求。
6.3设备间6.3.1设备间位置应根据设备的数量、规模、网络构成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6.3.2每幢建筑物内应至少设置1个设备间,如果电话交换机与计算机网络设备分别安装在不同的场地或根据安全需要,也可设置2个或2个以上设备间,以满足不同业务的设备安装需要。
6.3.3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与外部配线网连接时,应遵循相应的接口标准要求。
6.3.4设备间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备间宜处于干线子系统的中间位置,并考虑主干缆线的传输距离与数量。
2设备间宜尽可能靠近建筑物线缆竖井位置,有利于主干缆线的引入。
3设备间的位置宜便于设备接地。
4设备间应尽量远离高低压变配电、电机、X射线、无线电发射等有干扰源存在的场地。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艺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艺标准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内楼宇自动化控制用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程。
第一节材料要求17.1.1对绞电缆和光缆型号规格、程式、形式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和购销合同的规定。
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
电缆外护套须完整无损,电缆应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并应附有本批量电缆的性能检验报告(注:电缆标志内容:在电缆的护套上约以lm的间隔标明生产厂厂名或代号及电缆型号规格,必要时还标明生产年份。
标签内容:电缆型号规格,生产厂厂名或专用标志,制造年份、电缆长度)。
17.1.2钢管(或电线管)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壁厚均匀,焊缝均匀,无劈裂,砂眼,棱刺和凹扁现象。
除镀锌管外其他管材需预先除锈刷防腐漆(现浇混凝土内敷钢管,可不刷防腐漆,但应除锈)。
镀锌管或刷过防腐漆的钢管外表完整无剥落现象,并有产品合格证。
17.1.3管道采用水泥管块时,应符合邮电部《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J39一90)中相关规定。
17.1.4金属线槽及其附件:应采用经过镀锌处理的定型产品。
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线槽内外应光滑平整,无棱刺,不应有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17.1.5各种镀锌铁件表面处理和镀层应均匀完整,表面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
17.1.6接插件:各类跳线、接线排、信息插座、光纤插座等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发射、接收标志明显,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17.1.7配线设备,电缆交接设备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光电缆交接设备的编排及标志名称应与设计相符。
各类标志名称统一,标志位置正确、清晰。
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相关技术文件资料。
17.1.8电缆桥架、金属桥架的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金属桥架镀锌层不应有脱落损坏现象,桥架应平整、光滑、无棱刺,无扭曲、翘边、铁损变形现象,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17.1.9各种模块设备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17.1.10交接箱、暗线箱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施工工艺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施工工艺1、综合布线系统安装操作工艺1)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艺流程2)器材检验:(1)施工前应对所用器材进行外观检验,检查其型号现格、数量、标志、标签、产品合格证、产品技术文件资料,有关器材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使用功能及有关特殊要求,应符合设计规定。
(2)电缆电气性能抽样测试,应符合产品出厂检验要求及相关规范规定。
(3)光纤特性测试应符合产品出厂检验要求及相关规范规定。
注:有关器材检验具体要求,请参见《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相关部分。
2、设备安装1) 机架安装要求:(1)机架安装完毕后,水平、垂直度应符合厂家规定。
如无厂家规定时,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3mm。
(2)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
漆面如有脱落应予以补漆,各种标志完整清晰。
(3)机架的安装应牢固、应按设计图的防震要求进行加固。
(4)安装机架面板、架前应留有15m空间、机架背面离墙距离应大于08m,以便于散热和气流交换。
(5)壁挂式机框底距地面为800mm。
2)配线设备机架安装要求:(1)采用下走线方式、架底位置应与电缆上线孔相对应。
(2)各直列垂直倾斜误差不应大于3mm,底座水平误差每平方米不应大于2mm。
(3)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
3)各类接线模块安装要求:(1)模块设备应完整无损,安装就位、标志齐全。
(2)安装螺丝应拧牢固,面板应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
4)接地要求:安装机架,配线设备及金属钢管、槽道、接地体,保护接地导线截面、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压接处牢固可靠。
3、缆线敷设1)缆线敷设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1)缆线布放前应核对型号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2)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3)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4)电源线、信号电缆、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缆线应分离布放。
综合布线施工工艺(规范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施工工艺标准料管暗敷设要求:3.3.1.1暗敷管宜采用金属管或阻燃型硬质(PVC)塑料管,预埋在墙体中间的暗管内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的暗管内径宜为15~25mm。
直线布管30m处应设置拉线盒或接线箱。
3.3.1.2暗配管制转弯角度应大于90°,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度不得多于二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
在弯曲布管时每间隔15m处,应设置暗拉线盒或接线箱。
3.3.1.3暗配管转弯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如暗管外径大于50mm时,不应小于10倍。
3.3.2金属线槽地面暗敷设要求:3.3.2.1在建筑物中预埋线槽,可根据其尺寸不同,按一层或二层设置,应至少预埋二根以上,线槽截面高度不宜超过25mm。
3.3.2.2线槽直埋长度超过6m或在线槽路由交叉、转弯时,宜设置拉线盒,以便于布放缆线和维修。
3.3.2.3拉线盒应能开启,并与地面齐平,盒盖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3.3.2.4线槽宜采用金属管引入分线盒内。
预埋金属线槽见图3.3.2.4所示。
有关地面金属线槽安装施工工艺请按有关章节要求施工。
图3.3.2.4预埋金属线槽示意图3.3.3格形楼板下暗敷设格形线槽和沟槽要求:3.3.3.1格形线槽与沟槽构成请见图3.3.3.1所示。
图3.3.3.1格形线槽与沟槽构成示意图3.3.3.2沟槽和格形线槽必须沟通。
3.3.3.3沟槽盖板可开启,并与地面平齐,盖板和信息插座出口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3.3.3.4桥架敷设要求:3.3.4.1桥架水平敷设时,吊(支)架间距一般为1.5m~3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m。
3.3.4.2桥架及槽道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50mm。
3.3.4.3桥架及槽道水平度过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
3.3.4.4垂直桥架及槽道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
3.3.4.5两槽道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2mm。
3.3.4.6吊(支)架安装应保持垂直平整,排列整齐,固定牢固,无歪斜现象。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艺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工程编号 日期交底内容:综合布线系统安装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内楼宇自动化控制用综合布线系统安装丁程。
2 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对绞电缆和光缆型号规格、程式、形式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和购销合同的规定。
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
电缆外护套须完整无损,电缆应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并应附有本批量电缆的性能检验报告(注:电缆标志内容:在电缆的护套上约以lm 的间隔标明生产厂厂名或代号及电缆型号规格,必要时还标明生产年份。
标签内容:电缆型号规格,生产厂厂名或专用标志,制造年份、电缆长度)。
2.1.2 钢管(或电线管)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壁厚均匀,焊缝均匀,无劈裂,砂眼,棱刺和凹扁现象。
除镀锌管外其它管材需预先除锈刷防腐漆(现浇混凝土内敷钢管,可不刷防腐漆,但应除锈)。
镀锌管或刷过防腐漆的钢管外表完整无剥落现象,并有产品合格证。
2.1.3 管道采用水泥管块时,应符合邮电部《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J39一90)中相关规定。
2.1.4 金属线槽及其附件:应采用经过镀锌处理的定型产品。
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线槽内外应光滑平整,无棱刺,不应有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5 各种镀锌铁件表面处理和镀层应均匀完整,表面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
2.1.6 接插件:各类跳线、接线排、信息插座、光纤插座等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发射、接收标志明显,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7 配线设备,电缆交接设备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光电缆交接设备的编排及标志名称应与设计相符。
各类标志名称统一,标志位置正确、清晰。
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相关技术文件资料。
2.1.8 电缆桥架、金属桥架的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金属桥架镀锌层不应有脱落损坏现象,桥架应平整、光滑、无棱刺,无扭曲、翘边、铁损变形现象,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9 各种模块设备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艺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1 范围本工艺适用于建筑物内楼宇自动化控制用综合布线系统安装丁程。
2 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对绞电缆和光缆型规格、程式、形式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和购销合同的规定。
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明晰。
电缆外护套须完好无损电缆应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并应附有本批量电缆的性能检验〔注:电缆标志内容:在电缆的护套上约以lm的间隔标明消费厂厂名或代及电缆型规格必要时还标明消费年份。
标签内容:电缆型规格消费厂厂名或专用标志制造年份、电缆长度〕。
钢〔或电线〕型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壁厚均匀焊缝均匀无劈裂砂眼棱刺和凹扁现象。
除镀锌外其它材需预先除锈刷防腐漆〔现浇混凝土内敷钢可不刷防腐漆但应除锈〕。
镀锌或刷过防腐漆的钢外表完好无剥落现象并有合格证。
道采用水泥块时应符合邮电部?通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YDJ39一90〕中相关规定。
金属线槽及其附件:应采用经过镀锌处理的定型。
其型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线槽内外应光滑平整无棱刺不应有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并应有合格证。
各种镀锌铁件外表处理和镀层应均匀完好外表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
接插件:各类跳线、接线排、信息插座、光纤插座等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发射、接收标志明显并应有合格证。
配线设备电缆交接设备的型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光电缆交接设备的编排及标志名称应与设计相符。
各类标志名称统一标志位置正确、明晰。
并应有合格证及相关技术资料。
电缆桥架、金属桥架的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金属桥架镀锌层不应有脱落损坏现象桥架应平整、光滑、无棱刺无扭曲、翘边、铁损变形现象并应有合格证。
各种模块设备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合格证。
交接箱、暗线箱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合格证。
塑料线槽及其附件型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选用相应的定型。
其敷设场所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5℃其阻燃性能氧指数不应低于27。
线槽内外应光滑无梭刺不应有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并有合格证。
2.2 主要机具与测试设备:煨器、液压煨器、液压开孔器、压力案子、套丝机套机。
综合布线体系安装工艺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艺标准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内楼与自动化控制用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对绞电缆和光缆型号规格、程式、形式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和购销合同的规定。
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
电缆外护套须完整无损,电缆应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并应附有本批量电缆的性能检验报告(注:电缆标志内容:在电缆的护套上约以1m的间隔标明生产厂厂名或代号及电缆型号规格,必要时还标明秤年份。
标签内容:电缆型号规格,生产厂厂名或专用标志,制造年份、电缆长度)。
2.1.2 钢管(或电线管)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壁厚均匀,焊缝均匀,无劈裂,砂眼,棱刺和凹扁现象。
除镀锌管外其它管材需预先除锈刷防腐漆(现浇混凝土内敷钢管,可不刷防腐漆,但应除锈)。
镀锌管或刷过防腐漆的钢管外表完整无剥落现象,并有产品合格证。
2.1.3 管道采用水泥管块时,应符合邮电部《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J39—90)中相关规定。
2.1.4 金属线槽及其附件:应采用经过镀锌处理的定型产品。
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线槽内外应光滑平整,无孔不入棱刺,不应有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5 各种镀锌铁件表面处理和镀层应均匀完整,表面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
2.1.6 接插件:各类跳线、接线排、信息插座、光纤插座等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发射、接收标志明显,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7 配线设备,电缆交接设备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光电缆交接设备的编排及标志名称应与设计相符。
各类标志名称统一,标志位置正确、清晰。
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相关技术文件资料。
2.1.8 电缆桥架、金属桥架的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金属桥架镀锌层不应有脱落损坏现象,桥架应平整、光滑、无棱刺,无扭曲、翘边、铁损变形现象,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9 各种模块设备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内楼宇自动化控制用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对绞电缆和光缆型号规格、程式、形式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和购销合同的规定。
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
电缆外护套须完整无损,电缆应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并应附有本批量电缆的性能检验报告(注:电缆标志内容:在电缆的护套上约以lm的间隔标明生产厂厂名或代号及电缆型号规格,必要时还标明生产年份。
标签内容:电缆型号规格,生产厂厂名或专用标志,制造年份、电缆长度)。
2.1.2 钢管(或电线管)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壁厚均匀,焊缝均匀,无劈裂,砂眼,棱刺和凹扁现象。
除镀锌管外其它管材需预先除锈刷防腐漆(现浇混凝土内敷钢管,可不刷防腐漆,但应除锈)。
镀锌管或刷过防腐漆的钢管外表完整无剥落现象,并有产品合格证。
2.1.3 管道采用水泥管块时,应符合邮电部《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中相关规定。
2.1.4 金属线槽及其附件:应采用经过镀锌处理的定型产品。
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线槽内外应光滑平整,无棱刺,不应有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5 各种镀锌铁件表面处理和镀层应均匀完整,表面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
2.1.6 接插件:各类跳线、接线排、信息插座、光纤插座等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发射、接收标志明显,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7 配线设备,电缆交接设备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光电缆交接设备的编排及标志名称应与设计相符。
各类标志名称统一,标志位置正确、清晰。
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相关技术文件资料。
2.1.8 电缆桥架、金属桥架的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金属桥架镀锌层不应有脱落损坏现象,桥架应平整、光滑、无棱刺,无扭曲、翘边、铁损变形现象,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9 各种模块设备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10 交接箱、暗线箱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11 塑料线槽及其附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选用相应的定型产品。
其敷设场所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5℃,其阻燃性能氧指数不应低于27%。
线槽内外应光滑无梭刺,不应有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并有产品合格证。
2.2 主要机具与测试设备:2.2.1 煨管器、液压煨管器、液压开孔器、压力案子、套丝机,套管机。
2.2.2 手锤、錾子、钢锯、扁锉、圆锉、活扳手、鱼尾钳。
2.2.3 铅笔、皮尺、水平尺、线坠灰铲,灰桶,水壶,油桶,油刷,粉线袋等。
2.2.4 手电钻、台钻、钻头、射钉枪、拉铆枪、工具袋、工具箱、高凳等。
2.2.5 测试仪表和设备、万用表,摇表,光时域反射仪,噪声测试仪,场强测试仪,电桥,网络分析仪等。
2.3 作业条件;2.3.1 结构工程中预留地槽、过管、孔洞的位置尺寸、数量均应符合设计规定。
2.3.2 交接间、设备问、工作区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
房屋内装饰工程完工,地面、墙面平整、光洁,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和器材的搬运,门锁和钥匙齐全。
2.3.3 设备间铺设活动地板时,板块铺设严密竖固,每平方米水平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mm,地板支柱牢固,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的接地应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要求。
2.3.4 交接间、设备间提供可靠的施工电源和接地装置。
2.3.5 交接间、设备间的面积、环境温度、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
2.3.6 交接间、设备间应符合安全防火要求,预留孔洞采取防火措施,室内无危险物的堆放,消防器材齐全。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3.2 器材检验:3.2.1 施工前应对所用器材进行外观检验,检查其型号现格、数量、标志、标签、产品合格证、产品技术文件资料,有关器材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使用功能及有关特殊要求,应符合设计规定。
3.2.2 电缆电气性能抽样测试,应符合产品出厂检验要求及相关规范规定。
3.2.3 光纤特性测试应符合产品出厂检验要求及相关规范规定。
注:有关器材检验具体要求,请参见《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ECS89:97相关部分。
3.3 管路敷设:3.3.1 金属管或阻燃型硬质(PVC)塑料管暗敷设要求:3.3.1.1 暗配管宜采用金属管或阻燃型硬质( PVC)塑料管,预埋在墙体中间的暗管内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的暗管内径直为15~25mm。
直线布管30m处应设置拉线盒或接线箱。
3.3.1.2 暗配管的转弯角度应大于90°,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度不得多于二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
在弯曲布管时每间隔15m处,应设置暗拉线盒或接线箱。
3.3.1.3 暗配管转弯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如暗管外径大于50mm时,不应小于l0倍。
3.3.1.4 金属管和阻燃硬质塑料管具体施工工艺,请按有关章节进行施工。
3.3.2 金属线槽地面暗敷设要求:3.3.2.1 在建筑物中预埋线槽,可根据其尺寸不同,按一层或二层设置,应至少预埋二根以上,线槽截面高度不宜超过25mm 。
3.3.2.2 线槽直埋长度超过6m或在线槽路由交叉、转弯时,宜设置拉线盒,以便于布放缆线和维修。
3.3.2.3 拉线盒应能开启,并与地面齐平,盒盖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3.3.2.4 线槽宜采用金属管引入分线盒内。
预埋金属线槽见图3-85所示。
有关地面金属线槽安装施工工艺请按有关章节要求施工。
3.3.3 格形楼板下暗敷设格形线棚和沟槽要求:3.3.3.1 格形线槽与沟槽构成请见图3-86所示。
3.3.3.2 沟槽和格形线槽必须沟通。
3.3.3.3 沟槽盖板可开启,并与地面平齐,盖板和信息插座出口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3.3.3.4 沟槽的宽度宜小于600mm。
3.3.4 桥架敷设要求:3.3.4.1 桥架水平敷设时,吊(支)架间距一般为1.5m~3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m。
3.3.4.2 桥架及槽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图规定,左右偏差不应超过50 mm。
3.3.4.3 桥架及槽道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 m。
3.3.4.4 垂直桥架及槽道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
3.3.4.5 两槽道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2mm。
3.3.4.6 吊(支)架安装应保持垂直平整,排列整齐,固定牢固,无歪斜现象。
3.3.4.7 金属桥架及槽道节与节间应接触良好安装牢固。
3.3.4.8 金属桥架安装施工工艺请按有关章节要求施工。
3.3.5 金属线槽敷设或阻燃型塑料线槽敷设有关安装施工工艺,请按有关章节要求施工。
3.4 盒、箱稳注要求:3.4.1 信息插座安装:3.4.1.1 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有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盖可开启,并应严密防水、防尘。
接线盒盖面应与地面平齐。
3.4.1.2 安装在墙体上,宜高出地面300mm,如地面采用活动地板时,应加上活动地板内净高尺寸。
3.4.1.3 信息插座底座的固定方法以施工现场条件而定,宜用扩张螺钉、射钉等方式。
3.4.1.4 固定螺丝需拧紧,不应产生松动现象。
3.4.1.5 信息插座应有标签,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类型。
3.4.1.6 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4.2 交接箱或暗线精宜暗设在墙体内,预留墙洞安装,箱底高出地面宜为500~1000mm。
3.5 设备安装:3.5.1 机架安装要求:3.5.1.1 机架安装完毕后,水平、垂直度应符合厂家规定。
如无厂家规定时,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3mm。
3.5.1.2 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
漆面如有脱落应予以补漆,各种标志完整清晰。
3.5.1.3 机架的安装应牢固、应按设计图的防震要求进行加固。
3.5.1.4 安装机架面板、架前应留有1.5m空间、机架背面离墙距离应大于0.8m,以便于安装和施工。
3.5.1.5 壁挂式机框底距地面宜为300~800mm。
3.5.2 配线设备机架安装要求:3.5.2.1 采用下走线方式、架底位置应与电缆上线孔相对应。
3.5.2.2 各直列垂直倾斜误差不应大于3mm,底座水平误差每平方米不应大于2mm。
3.5.2.3 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
3.5.3 各类接线模块安装要求:3.5.3.1 模块设备应完整无损,安装就位、标志齐全。
3.5.3.2 安装螺丝应拧牢固,面板应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
3.5.4 接地要求:安装机架,配线设备及金属钢管、槽道、接地体,保护接地导线截面、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压接处牢固可靠。
3.6 缆线敷设;3.6.1 缆线敷设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3.6.1.1 缆线布放前应核对型号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3.6.1.2 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3.6.1.3 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3.6.1.4 电源线、信号电缆、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缆线应分离布放。
各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3.6.1.5 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
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6m;工作区为0.3~0.6m;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5~10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3.6.1.6 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a 非屏蔽4对对续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8倍。
b 屏蔽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
c 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d 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l.5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20倍。
3.6.1.7 缆线布放,在牵引过程中,吊挂缆线的支点相隔间距不应大于1.5m。
3.6.1.8 布放缆线的牵引力,应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80%,对光缆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
在以牵引方式敷设光缆时,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
3.6.1.9 缆线布放过程中为避免受力和扭曲,应制作合格的牵引端头。
如果用机械牵引时,应根据缆线牵引的长度,布放环境,牵引张力等因素选用集中牵引或分散牵引等方式。
3.6.1.10 布放光缆时,光缆盘转动应与光缆布放同步,光缆牵引的速度一般为15m/s。
光缆出盘处要保持松弛的弧度,并留有缓冲的余量,又不宜过多,避免光缆出现背扣。
3.6.1.11 对绞电缆与电力电缆最小净距应符合表3-50规定,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表略。
3.6.1.12 光缆敷设时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应符合表3-52的规定。
3.6.2 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3.6.2.1 敷设管道的两端应有标志,表示出房号、序号和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