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人工林林分密度
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
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作者:卢建车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第22期本文简要论述了确定合理造林密度的原则。
最适宜的造林密度,是随树种、立地条件、造林技术、培育目的等条件而变化的,还要弄清楚造林密度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具体关系,这就是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
在人工林生长发育的全过程中,造林密度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自始至终起作用的不论什么树种,在一定立地条件及一定的年龄阶段,都存在着一个最适密度范围,过密、过稀都不相宜。
要通过实验研究确定这一最适密度。
最适宜的造林密度,是随树种、立地条件、造林技术、培育目的等条件而变化的,还要弄清楚造林密度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具体关系,这就是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
1 造林密度的大小与树种的喜光性、速生性、树冠特征、干形特点、分枝特性及自然整枝能力等有关一般说来,喜光而速生的树种如:杨类、柳类刺槐、泡桐、椿、榆、沙枣等以及其他乔、灌木,可稀植;而喜阴、生长缓慢的树种可密植,如油松、侧柏、云杉、水曲柳、白蜡、栎类等。
干形通直,自然整枝良好的,可稀植,如杉木、檫树;反之,如部分像栎类树种及油松等宜密植。
树冠宽阔发达的毛白杨、银白杨、青杨、小叶杨、中槐、刺槐、榆、椿等稀植;而树冠狭窄的箭杆杨、新疆杨等可密植。
2 造林密度的大小应根据立地条件和经营要求而定立地条件好的,宜密植;反之,宜较稀。
立地条件好而培育大径材时宜稀植;立地条件差,只宜培育中、小径级材时宜较密。
如果两种立地条件,一个培育目的,则条件差的地方应较稀,或初植密度大些以促进林分及时郁闭增加林分稳定性,以后保持较大的间伐强度,促使林分迅速成长一定材种。
而且,采伐后单位面积保留株数也应少于立地条件好的林分。
在高纬度、高海拔区,温度低、生长期短、立地条件差时可稍密些。
在根茎性、根蘖性杂草竞争激烈的地方,更应密植以加速幼林郁闭,压抑杂草生长土壤干旱、瘠薄的沙地、草原山坡等林地上,干旱程度不太严重时也可初植密度稍大,可提早郁闭,压抑杂草,减少地表蒸发,以利保持水土。
造林密度确定与种植点配置
第七章造林密度确定与种植点配置一、造林密度的意义造林密度: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点或播种穴的数量,也叫初植密度经营密度: 人工林生长过程中单位面积上立木的数量,也常用立木断面积等的百分比来表示。
林分密度的基本形式•株数密度;林分平均直径导算的密度;树冠投影面积导算的密度;树冠竞争因子导算的密度;以树木面积比导算的密度;以树冠表面积导算的密度;以林木间距导算的密度;以平均树高导算的密度。
密度的意义:造林密度与林分形成的速度延续影响到林分的生长、发育、稳定性、林分的产量、质量和生态效益、造林成本、种苗量、整地工程量、后期抚育管理工作量和资金投入有关系。
研究造林密度的意义在于:–充分了解各种密度所形成的群体,以及该群体内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从而使林分整体在发育过程中在人为措施控制之下始终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
–这种合理的群体结构使各个个体有充分的发育空间,最大限度地利用营养空间,又使群体影响环境、协调各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达到林分高生产力、高稳定性、高生态效益的目的。
二、密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一般来说,密度与造林成活率无关,具有群状配置时有影响,在立地条件差而成活率较低时可适当增加造林密度,但是不能滥用。
1、密度对郁闭的影响•造林密度大,郁闭早,反之则晚。
•郁闭的早晚与树种、立地、经营条件有关。
•郁闭早,可以减缓杂草与林木的竞争,但是郁闭过早,会引起林木分化和自然稀疏,造成林木后期生长不良(树冠发育受阻),速生的阳性树种表现得更为突出。
•极端干旱条件下,不能要求树冠早郁闭,只考虑根系郁闭或林木个体的水分营养面积。
2、密度对干、枝、叶量的影响•密度增加,叶量也增加,但达到一定数量后叶量几乎保持不变。
•如果始终保持密度不变,随林龄增加,林分的总叶量也不变,单株的叶量也不变,会影响到林木的直径和材积生长•林分密度越大,地上部分的总生产量中,枝条所占的比例越小,干材所占比例越小,径级也越小。
林分密度的确定方法研究
林分密度的确定方法研究摘要对林分密度的基本概念及类型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其确定方法进行了重点阐述,对指导和促进当前造林绿化工作健康发展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林分密度;确定方法;经验法;试验法;调查法;查图法林分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林地上林木的数量,是说明林木对其所占空间利用程度的指标。
林分密度是林业工作者在森林培育过程中所能控制的主要因子,适宜的密度可以直接提高人工林的生产力,有利于发挥最大的功能[1]。
在森林的不同发育阶段,林分密度不断发生变化,为了便于区别,将林分密度分为初始密度和经营密度。
初始密度是指森林形成时的密度或单位面积上栽植点或播种穴的数量,其中后者也称为人工林的造林密度。
经营密度指林分在某个生长发育时期,单位面积林地上林木的数量。
为了合理确定森林密度,一般以同龄人工纯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密度的作用机理。
因为人工纯林结构简单,影响因子较少,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同时得出的结论也可在其他类型的森林培育工程中借鉴。
根据密度作用规律和确定密度的原则,在确定林分密度时可采用以下4种方法[1-4],其所具备的条件可参照使用,也可同时使用。
1 经验法借鉴以往取得经营成效的林分密度,分析判断密度的合理性以及需要调整的地方,以此确定新条件下的林分密度[1-2]。
采用经验法时,为了防止出现主观随意性,要求决策者必须具备足够的理论知识及生产经验[1-2]。
2 试验法一般来说,最可靠的确定方法应该是通过造林试验确定的初始密度和经营密度,但是当前大部分试验所选的密度间隔不合理,致使得出的结论存在矛盾。
吴增志对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后指出,密度试验首先应遵循指数(或几何级数)原则,其次是供试林分必须同种、同龄,苗木质量和立地条件应保持一致[1-3]。
由于密度试验耗时较长,一般需要半个至一个轮伐期的时间,且营造试验林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财力,所以不可能兼顾每一个树种,只能研究几个主要造林树种在典型生长条件下的密度规律。
如何确定人工林林分密度
如何确定人工林林分密度二、在生产实践中如何确定人工林林分的密度?确定林分密度的原则:(1)林分密度和经营目的的关系①、用材林:a)、大径材:造林密度宜小一些;b)、小径材:造林密度宜大一些;c)、速生培育:造林密度宜小一些;②、水土保持林:充分利用造林地上的天然植被资源,适当降低水土保持乔木层的造林密度,有利于林地迅速形成乔――灌――草的林木结构,更好发挥水土保持效益;③、防风固沙林:选择合适的树冠较大的灌木树种,即使造林密度小,也能迅速覆盖林地;④、农田防护林:要使密度和配置与所需透光系数相适应;⑤、经济林:要有利于主要利用部位或器官的生产(与经济林结合,适当阐述);⑥、薪炭林:一般都采用密植,争取早期充分利用空间,但应以在收获期不因过密而压抑群体产量为限;(2)林分密度与造林树种的关系①、喜光而速生要稀植,如杨、落叶松;②、耐荫,初期生长慢要稀植,如云杉、侧柏;③、干形通直而自然整枝良好要稀植,如杉木、擦树;(④、干形易弯曲,自然整枝不良要密植,如马尾松、部分栎类;⑤、树冠狭窄且根系紧凑要密植,如箭杆杨、冲天柏;(3)林分密度与立地条件的关系, 传统林学认为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密度应大些,立地条件差的地方则稀。
但从经营要求来看,则经常恰恰相反,立地条件好而宜于培育大径阶材的宜稀,立地条件差而只能育中小径阶材的宜稍密。
(4)林分密度与培育技术措施的关系,培育技术越稀植,越集约,林木就越速生,就越没必要密植。
(5)林分密度与经济因素的关系,选择合理密度时应根据以上各个方面计算投入产出比,选择投入产出比最合理的造林密度。
综合以上五个方面,确定造林密度总原则应为:一定树种在一定的立地条件和栽培条件下,根据经营目的,能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造林密度,即为应采用的合理造林密度,这个密度应当在由生物学和生态学规律所控制的合理密度范围之内,而其具体取值又应当以能取得效益来测算。
造林密度与林木生长的关系及其确定原则
造林密度与林木生长的关系及其确定原则作者:黄晓波来源:《绿色大世界》2009年第03期摘要:造林密度也称初植密度、栽植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栽植株数或播种穴数,通常以株(穴)/hm2来表示。
造林密度的大小对林木的生长、发育、产量和质量均有重大影响,确定造林密度是造林工作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造林密度;林木生长;原则收稿日期:2009-03-02作者简介:黄晓波(1975—),男,助理工程师,从事经济果树林木的栽培研究。
中图分类号:S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3-0025-021 引言国家林业局颁发的《造林技术规程》中提出了中国主要造林树种的适宜造林密度。
但是由于各地地域、气候条件及树种等因素的影响,造林密度有所不同。
因此,营造人工林时必须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产生最佳效益。
2 造林密度与树木生长的关系造林密度和树木生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不是密度越大树木生长得越快、产量越高。
一般应遵循能适时郁闭、幼树生长良好为标准。
其合理的密度应根据立地条件、树种生物学、生态学特性、造林目的、作业方式和中间利用的经济价值等要求的不同,因地制宜地确定,过稀过密都不妥当。
只有根据树种的生长特性并结合当地条件选择适当的密度,树木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成林。
2.1 造林密度与幼林郁闭的关系造林密度越大,单位面积上株数越多,则相邻植株的树冠互相衔接所需年限就越短,郁闭就早。
相反,密度小则郁闭慢。
林分的郁闭是人工林发展过程中一个主要转折阶段,它标志着成林开始,初步形成森林。
如人工造林从生态需要的角度看,要想及早发挥生态效益,应该提早考虑郁闭。
因此,可适当加大密度。
2.2 造林密度与林分的关系营造防护林只需考虑尽早发挥防护作用,而营造用材林和经济林,既要考虑林木的生长速度。
又要考虑到水肥供应,更要考虑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在一定范围内林木生长随密度的减少而增大,若密度小,营养、水分相对来说比较充足,生长发育就好。
浅谈造林密度的确定方法
浅谈造林密度的确定方法作者:王能娥来源:《种子科技》 2017年第5期摘要:从造林密度的作用与意义出发,根据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与依据,总结出几条确定造林密度的方法,其对国有林区基层林业工作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造林密度;作用;确定方法造林密度又称造林初始密度,是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株数或播种点的穴数,通常以株或穴为计算单位。
造林密度主要决定林分的水平结构。
合理的林分结构可以使森林发挥最大的效益,由此可见,造林密度的合适与否是决定林分能否正常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
1造林密度的作用造林密度在造林中是一个关键指标,意义重大,不仅对造林后人工林的生长有很大影响,也涉及人工林效益的发挥,同时影响造林投资与施工。
造林密度对人工林生长的影响表现在各个方面:造林密度过大,对林木高生长有促进作用,林分高生长加快,但影响了林木胸径生长,干材过于纤细,树冠过于狭窄,不符合林木健康要求;造林密度过稀,因林木的冠幅大小与胸径生长呈直线关系,林木胸径生长加快,树冠大,树体削度大。
造林密度对造林后人工林生长的作用,直接影响人工林效益的发挥。
从培育用材林角度出发,造林密度过大,林木地上部分生长纤细,出材率高,被压木增多,森林抚育成本加大,地下部分根系数发育受林分易遭灾害,林分极其不稳定;造林密度过小,林木胸径生长大,成材时间短,材质差,出材率也低。
对生态林来说,造林密度大,林分郁闭早,能较快发挥防护作用;造林密度过小,会出现林分郁闭迟,森林的防护能力低,不能及时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
造林密度直接影响造林的施工与投资。
造林密度大,造林用工多,单位投资大;反之,造林密度小,用工就少,单位投资相应也小。
2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与依据2.1根据造林目的确定造林密度根据造林目的也就是林种确定造林密度。
林种不同,造林密度也相应变动。
从生态防护林来说,如果是水土保护林和水源涵养林,为了及早郁闭,发挥防护效益,造林密度一般应该稍大一些。
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
2018 年第 11 期(下半月)农民致富之友 Nong Min Zhi Fu Zhi You84科研◎林业科学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卢建车本文简要论述了确定合理造林密度的原则。
最适宜的造林密度,是随树种、立地条件、造林技术、培育目的等条件而变化的,还要弄清楚造林密度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具体关系,这就是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
在人工林生长发育的全过程中,造林密度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自始至终起作用的不论什么树种,在一定立地条件及一定的年龄阶段,都存在着一个最适密度范围,过密、过稀都不相宜。
要通过实验研究确定这一最适密度。
最适宜的造林密度,是随树种、立地条件、造林技术、培育目的等条件而变化的,还要弄清楚造林密度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具体关系,这就是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
1 造林密度的大小与树种的喜光性、速生性、树冠特征、干形特点、分枝特性及自然整枝能力等有关一般说来,喜光而速生的树种如:杨类、柳类刺槐、泡桐、椿、榆、沙枣等以及其他乔、灌木,可稀植;而喜阴、生长缓慢的树种可密植,如油松、侧柏、云杉、水曲柳、白蜡、栎类等。
干形通直,自然整枝良好的,可稀植,如杉木、檫树;反之,如部分像栎类树种及油松等宜密植。
树冠宽阔发达的毛白杨、银白杨、青杨、小叶杨、中槐、刺槐、榆、椿等稀植;而树冠狭窄的箭杆杨、新疆杨等可密植。
2 造林密度的大小应根据立地条件和经营要求而定立地条件好的,宜密植;反之,宜较稀。
立地条件好而培育大径材时宜稀植;立地条件差,只宜培育中、小径级材时宜较密。
如果两种立地条件,一个培育目的,则条件差的地方应较稀,或初植密度大些以促进林分及时郁闭增加林分稳定性,以后保持较大的间伐强度,促使林分迅速成长一定材种。
而且,采伐后单位面积保留株数也应少于立地条件好的林分。
在高纬度、高海拔区,温度低、生长期短、立地条件差时可稍密些。
在根茎性、根蘖性杂草竞争激烈的地方,更应密植以加速幼林郁闭,压抑杂草生长土壤干旱、瘠薄的沙地、草原山坡等林地上,干旱程度不太严重时也可初植密度稍大,可提早郁闭,压抑杂草,减少地表蒸发,以利保持水土。
杉木人工林管理密度问题的研究
杉木人工林管理密度问题的研究杉木人工林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种之一,具有生长速度快、材质优良、用途广泛等特点。
随着人工林面积的逐渐扩大,关于杉木人工林管理密度的问题也逐渐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
管理密度对杉木人工林的生长、生长速度和木材品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杉木人工林的管理中,如何合理确定管理密度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杉木人工林管理密度问题展开研究,探讨不同管理密度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和木材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杉木人工林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一、杉木人工林管理密度的概念和意义1.管理密度的概念管理密度是指在一定面积上栽植的树木数量和空间分布的情况,通常以株数或密度来表示。
在杉木人工林中,管理密度可以通过每公顷栽植的树木数量来表示,也可以通过树木之间的距离来表示。
合理的管理密度不仅可以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还可以改善木材的品质,提高整个林地的经济效益。
管理密度直接关系到杉木人工林的生长速度、木材品质和经济效益。
合理的管理密度可以提高杉木的光合作用效率,加快生长速度,使树木的竞争力得到提高,减少林分的自然更新周期,提高杉木的经济效益。
合理的管理密度还可以防止树木之间的过于拥挤,减少疾病和害虫的发生,改善林分的生态环境。
合理确定杉木人工林的管理密度对于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改善木材品质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杉木人工林管理密度与生长速度的关系研究1.管理密度对杉木生长速度的影响管理密度直接影响着杉木的生长速度。
过高的管理密度会导致树木之间产生激烈的竞争,导致光照不足、养分和水分的争夺激烈,从而影响杉木的生长速度。
而过低的管理密度则会导致资源浪费,加剧地表水分蒸发,造成光照能量的浪费,导致林分的利用率降低。
对于杉木来说,合适的管理密度是非常重要的。
管理密度不仅影响着杉木的生长速度,还直接关系到木材的品质。
合理的管理密度可以改善杉木的木材密度、材质、树形和力学性能。
适度的管理密度可以使得树木之间的竞争适中,使得木材的产量较高,木材的密度、硬度和抗张强度等力学性能较佳。
林分密度
株行距2.5m*2.5m 2.5m*3m3m*3m对应株数密度(单位:株/ha )2500 2000 1667 1600 13331111林分密度指标有:1、株数密度:定义为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株数,单位(株/ha )。
由于株数密度作为密度指标直观、简易。
它一直是广泛用于反应人工林密度的密度指标。
在实际生产中,常用株数密度来表示林分密度。
在模拟数据里,株数密度就可以很好的代表林分密度。
2、林分密度指数(stand density index ):是评定林分内林木间拥挤程度的尺寸。
林分中林木间的拥挤程度取决于单位面积的林木株数(即,株数密度)、林木平均大小、以及林木在林地上的分布。
对于人工林来说,林木在林地上的分布相对均匀,因此,株数密度和林木平均大小是经常采用的林分密度指标。
()g D SDI N D β=其中:N 是株数密度;g D 是现实林分平均直径;0D 是标准平均直径,我国一般取20cm;β是林分的自然稀疏斜率,研究发现该值一般取1.605; 则,将已知量代入上式之后,得到1.605()20g D SDI N =林分密度指数是反映林分直径和株数密度的综合指标。
3、优势高-营养面积比:即林分优势木平均高度和林分平均营养面积的比值。
作为一种新的林分密度指标。
010000Z NH=式中,Z为优势高-营养面积比;H是优势木平均高度;优势木平均高H:在标准地内选取最粗大的优势木或者亚优势木来测定树高,求算数平均值。
从适用年龄的范围的角度,实验证明Z比SDI能更好的表达林分密度,且SDI中的参数—自然稀疏斜率(β)会随着树种和区域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所以Z是比SDI更理想的林分密度指标。
—《不同林分密度指标的比较研究》张连金等。
浅谈人工林造林密度的确定
三、 造林技 术对 人 I : 林 牛 长的影 响
1 . 适 地 适 树
影响牛 术 分 的产} H。
7 . 造 林 密 度 j 抚 的 天 系
l 壤、 水 分 统 的 『 J 1 , 以 郁 闭 后 间 格 减 小 而 增 人 , 造 林 密 度 小 营 养 而 干 J ! 』 『 l j 世 为 ¨的 , 确 定造 林 密 度 , 能 取 犬 , 光 照 充 足 , 植 株 生 长 发 育 良 好 ; 反 顺j 』 f j 的 念 、 礼会 、 经济 效益 。
苻 造 防 护 林 只 需 考 虑 林 分 早 发 挥 K ,
K快 慢 仃 密 切 天 系 , 造 林 密 度 与 林 木 产 防 护 作 H 】 , 营造 用材 _ 林和经 济 十 小, 既 璺 等 ; 足稀植 的树种 能促进 高生 长, 土 要 最 之 小 仃 ・ I 1 E 例 关 系 。单 株 林 木 的 考 虑 朴 木 的 长速 度 , 又 要 考 虑 水 肥 供 休 J 树f I f _ 特 悱 、f 壤条件 、 水 分平衡 i F 应, 更要 实 现 最 佳 的 经 济 效 益 。 存 一 定 幅
营 养 足 ,透 风 条 件 茬 , “接 影 响 树 体 艘 J ‘ 大些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便 及 止 常 K 和 果 实 成 熟 , l j . 小他 f经 营 竹 度 J 小些 。 理 。造林 密度 过小 , 会降低 t 地 生 产 ,
热、 , _ ( 、i 的效能, ^ 』 、 j 『 『 J 伐; 反之 , 造 林 密 限 度 地 发 挥 光 、
科普长廊
●
浅 谈 人工 林 造 林 密 度 的确 定
文 / 班 树林
造十 小惭 馊 也 称 仞 植 密 度 , 是 指 单 位 f = j = f 早 ;相 反 , 造 林 密 度 小 , 则 郁 闭 时 I 』 干 J { 所 栽} f 【 的牛 小小 株 数 。 造 林 密 度 是 决 长 , 郁 闭晚。 郁 闭 是 人 丁 林 发 展 过 程 中 定人 】 : 林水 分 、 衡、 林分 健康生 K、 生 态 个 霞 要 转 折 阶 段 ,标 志 着 人 r 林 初 步 形 系 统 稳 定 的 父键 r, 也 决 定 着 森 林 后 成 j 成林 环境 , 小 气 候 发 生 叫 显变 化 ,
人工林造林密度原则及控制技术
人工林造林密度原则及控制技术人工林造林密度原则及控制技术【摘要】人工林的造林密度又称初始密度,是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的栽植数或播种点数,通常以株或穴为计算单位,它是形成一定林分结构的数量基础。
本文就人工林造林密度原则及控制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人工林;造林密度原则;控制技术1.确定林分密度的原则最适的林分密度不是一个常数,而是一个随经营目的、培育树种、林地条件、培育技术和培育时期等因素变化而变化的数量范围;造林密度(即初始密度)是形成林分各个时期密度的基础,其大小不但影响林分形成的速度和状态,而且后期林分密度的延续关系影响林分的生长、发育和稳定性,从而对林分的产量、质量和生态效益产生明显的作用。
此外,造林密度的大小还与种苗需用量、造林用工量及造林密度密切相关。
因此,确定造林密度是造林技术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确定造林密度的总原则是:一定树种在一定的林地条件和栽培条件下,根据经营目的,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造林密度,即为应采用的合理的造林密度。
1.1经营目的与造林密度,经营目的首先反映在林种上林种不同,在培育过程中所需的群体结构不同,林分密度也不同、因此造林密度也应有所不同,如选用材林,一般培育大径材(锯材、枕木、胶合板等)的造林密度宜小一些,以使林木个体有较大的营养空间;培育中小径材,可适当密一些,以追求更大的材积生长量,培育防护林则应根据林种类型的不同要求确定林分密度,水土保持林密度应大一些;防风林密度稀一些,有较低的林下高度,利于背风。
农田防护林要密度和所需透光系数相适应。
改造经济林的密度,要有利于主要利用部位或其他的产生,因此密度要小一些,使林冠得到充足的光照。
营造和利用生物量为目的的薪炭林和超短轮伐纸浆林,—般采用密植,争取早期充分利用空间。
1.2树种特性与造林密度造林密度的大小与树种的喜光性、速生性、树冠特征、干形和分枝特点等一系列生物学特性有很大关系,阳性树种、速生树种宜稀一些,如杨树、落叶松等;阴性树种、慢生树种宜密—些,如云杉、侧柏等;干形通直而自然整枝良好的宜稀,如杉木、棕树等;树形易弯曲而且自然整枝不良的宜密,如马尾松、部分栋类树种:树冠宽阔而且根系庞大的宜稀,如毛白杨、团花等;树冠狭窄而且根系紧凑的宜密。
确定林分密度的方法
确定林分密度的方法林分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树木数量,是林木资源丰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了解林分密度有助于评估森林的健康状况、制定合适的林业管理措施以及进行生态环境研究。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确定林分密度的方法。
1.逐株调查法:逐株调查法是最常见的确定林分密度的方法之一、通过在已知面积范围内逐一调查树木,记录树木的位置、种类和胸径等信息,然后将这些数据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就可以得到该区域的林分密度。
2.标志样方法:标志样方法是一种统计学抽样方法,通过设定样方和标志木,然后对样方内的树木进行调查,从而计算出树木的密度。
标志样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研究目的进行调整,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森林。
3.空间分析方法:空间分析方法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通过获取森林的空间信息和从遥感图像中提取树木信息,来确定林分密度。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加快和简化调查过程,并且能够提供更准确的结果。
4.线性样方法:线性样方法是通过分布在固定线长范围内的样方,来估算林分密度。
在调查线上,以固定间隔设置样方,通过调查样方内的树木数量并进行统计分析,最终估算出林分密度。
5.面积样方法:面积样方法是通过在固定面积范围内布设样方,然后计算样方内的树木数量来估算林分密度。
面积样方法适用于广袤的森林调查,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6.树木计数法:树木计数法是对森林内所有树木进行统一计数,通过对所有树木进行计数并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到林分密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面积的研究区域,但是在林分较大且疏松的情况下,工作量较大。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确定林分密度时都需要综合考虑林区类型、资源状态、研究目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等因素。
此外,在实际调查中,还需要注意样方的布设、调查时间以及数据统计和分析的方法,以保证获得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浅论林分密度的确定方法
浅论林分密度的确定方法作者:裴志远王琇珺李诚林卓强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8年第11期摘要:本文作者对林分密度的基本概念及类型做了择要介绍,并对其确定方法进行了重点阐述,在指导和促进当前造林绿化工作健康发展上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林分密度;确定方法林分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林地上林木的数量。
在森林培育的整个过程中,林分密度是林业工作者所能控制的主要因子,也是形成一定林分水平结构的基础。
密度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人工林生产力的提高和功能的最大发挥,所以探索合理密度一向是森林培育研究及生产的中心课题之一。
林分密度在森林的一生中不断变化,为了便于区别,我们将森林起源时形成的密度称为初始密度,它是森林生长发育各个时期密度变化的基础,而将其余各个时期的密度称为经营密度。
由于确定合理的森林密度非常困难,所以迄今为止常将结构简单、影响因子较少的同龄人工纯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来分析密度的作用机理,这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了,同时得出的结论也可在其他类型的森林培育工程中借鉴。
人工林的初始密度称为造林密度,是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株数或播种点(穴)熟。
根据密度作用规律和确定密度的原则,在确定林分密度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经验法从过去不同密度的林分,在满足其经营目的的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分析判断其合理性及需要调整的方向和范围,从而确定在新的条件下应采用的初始密度和经营密度。
采用这种方法时,决策者应当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及生产经验,否则会产生主观随意性的弊病。
二、试验法通过不同密度的造林试验结果来确定合适的造林密度及经营密度当然是最可靠的。
当前大部分密度试验由于所选择的密度间隔不很合理,得出许多矛盾的结论。
吴增志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密度试验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首先是指数(或几何级数)原则。
生物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存活率、植物的生长等数量变化不是按数学级数变化,而是按指数或几何级数变化。
因此在研究种群密度与生产的关系时也必须以指数变化的规律去考虑问题,这本来是由马尔萨斯(Malthus)法则所决定的,但至今许多密度试验设计常常以增强试验结果的实用性为由,拒绝接受这个原则。
确定造林密度的方法
确定造林密度的方法
1. 哎呀,咱先看看树种特性这一条啊!就好比苹果树和杨树能一样吗?苹果树咱可以种得稍微密一点,杨树就得稀一些啦!像桃树那种,你种得太密,它能长好吗?所以得根据树种特性来确定造林密度,明白了吧?
2. 土地条件也很重要呀!你想啊,肥沃的土地和贫瘠的土地能一个样吗?肥沃的地你可以多种点树,贫瘠的就得悠着点啦!好比在好地上像撒种子一样种树,在差地上不就不行了嘛,这不就很清楚嘛!
3. 还有经营目的呢!你要是就想造片林子挡挡风沙,那密度可以大一点;要是想搞木材生产,那可不能乱来哦!不能说随便种得密密麻麻的,那将来树能长好吗?这不就是很关键的一点嘛!
4. 造林技术也得考虑呀!专业的和不专业的能一样吗?技术好的可以把握好密度,让树都长得棒棒的;技术不行的可别瞎弄呀!就跟盖房子似的,技术好盖得又结实又漂亮,造林不也一样道理嘛!
5. 再说说市场需求吧!如果市场上对某种木材特别需要,那咱是不是就得多种点呀?要是没什么需求,种那么多干嘛呢?这就像买菜一样,大家都爱吃的菜咱就多买点,一个道理呀!
6. 后期管理也不能忽视哦!你种完了就不管了能行嘛?得精心照顾呀!就像养孩子似的,你得时刻关注着。
后期管理好了,造林密度的确定才更有意义呀!
7. 资金投入也得算进去呀!你有足够的钱才能做好呀,没钱怎么能行呢?就好像你要出门旅游,没钱怎么能玩得开心呢,这密度确定也得考虑钱的问题嘛!
8. 还有当地的气候条件呢!干燥的地方和潮湿的地方能一样吗?得根据气候来调整造林密度呀!这就好像冬天穿棉袄,夏天穿短袖,得合适才行呀!总之呀,确定造林密度可不能马虎,得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这样才能造出好林子呀!。
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和方法
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和方法一、造林密度与经营目的的关系(一)防护林L水土保持林应密植,在实际中栽植比较稀,因有工程措施保水保土及考虑到放牧要求,一般行距3-5m,株距1-2m。
2.农田防护根据结构确定,紧密结构(道路防护林、果园防护林)密,通风结构稀。
在我区一般为2-3X3-4m。
3.防风固沙林受严酷的自然条件限制宜稀,如在我区乔木一般为2-4X4-6m,灌木为1X4-6HI0(二)经济林稀植(三)薪炭林密植(四)用材林L大径级用材林宜稀,如杨树;或先密后稀,如落叶松。
4.培育中小径材宜密。
5.速生丰产林宜稀。
二、造林密度与造林树种的关系。
L喜光,速生树种宜稀,如杨树、落叶松、樟子松;耐阴而初期生长慢的树种宜密,如云杉、侧柏。
2.干形通直而且自然整枝良好的树种宜稀,如杉木、落叶松、樟子松;干形易弯曲而且自然整枝不良的树种宜密,如油松、马尾松、株树、白榆。
3.树冠狭窄而且根系紧密的树种宜密,如箭杆杨、新疆杨,一般为3X4m;树冠宽阔而且根系庞大的树冠宜稀,如北京杨、小黑杨一般为4X4m或6X6n‰4.乔木宜稀(2×3-5m),灌木宜密(l×3-5m);阔叶树宜稀些,针叶树宜密些。
三、造林密度与立地条件的关系(一)根据地区确定湿润地区(降雨量大于400mm),降雨能满足树木生长,杂草生长繁茂,可营造用材林,宜密些。
干旱地区(降雨量小于40Omm),降雨难以满足树木生长需要,以营造防护林为主,不要求树冠郁闭而要求根系充分生长,故宜稀。
一般采用大行距(3-5),小株距(l-3m),保留一定的迳流面积,以聚积降水供给树木生长。
(二)根据具体立地条件确定L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宜密,如大兴安岭,阴山的高海拔区。
2.在根茎、根孽性杂草竞争激烈的地方宜密,如大兴安岭,石质山区的阴坡。
3.在干旱、瘠薄的沙地、草原、山坡,一般以防护林为主,土壤水分、养分不足以支持树木生长宜稀或先密后稀,要允许行间生长杂草,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林(草),以达到水分平衡,更好地发挥防护作用。
杉木人工林管理密度问题的研究
杉木人工林管理密度问题的研究杉木人工林作为我国森林资源中最主要的经济林种之一,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杉木人工林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林分管理密度问题是杉木人工林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
林分管理密度指的是在同样的林地面积上,种植的树木数目的多少。
不同的管理密度对于杉木人工林的生长发育、经济效益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过高的管理密度会导致林分间的竞争加剧,树木之间的空间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同时也会增加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
反过来,如果管理密度过低,就会导致树木生长缓慢,经济效益低下,无法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因此,科学合理地控制林分管理密度十分重要。
目前,我国杉木人工林管理密度主要采用的是定植密度等距调整方法。
即在定植时,按照一定的密度将树木种植在同样间距的位置上,形成等距定植的林分。
不过,一些研究表明这种管理方法并不一定是最优的。
因为在同样的林地面积上,定植密度相同的林分,不同的树种、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差异会导致不同的树间竞争强度和树形空间利用率。
因此,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下,采用不同的管理密度是更为科学合理的做法。
除了定植密度的管理方式外,还有一种比较常用的管理方法叫做分层间隔管理法。
这种方法采取的是分层栽植树木,并且在每个层次之间加入间隔带,既保证了树木生长条件的均匀,又减少了树木之间的竞争。
不过,这种管理方式的实施需要比较高的经济投入和技术水平,而且在实际管理中具体的间隔层数和带宽等问题也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综上所述,杉木人工林管理密度问题是决定林分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地控制林分管理密度,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对不同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下的杉木人工林进行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深入研究分层间隔管理法的实施技术和经济效益,并持续探索新的林分管理方式,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
人工林的栽植密度及配置原则
摘要:合理的造林密度和栽植配置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森林防护效益和提升木材产量、质量。
同时,也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保证人工幼林及时郁闭,使林分具有最大平均高、胸高断面积,从而达到速生、丰产、优质的目的。
关键词:人工造林;造林密度;栽植配置造林密度与树冠、胸径、树高、根系、材积、材质等林分生长关系密切。
造林时要综合考虑经营目的、造林树种、立地条件、经营条件、造林技术等因素,合理确定栽植密度,采取正确的栽植方式,确保林木正常生长,以达到最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1造林密度的确定1.1根据经营目的确定造林密度1.1.1营造用材林。
造林密度适当的林地更易培育出产量高、质量好的优良木材。
在木材的产量上,密度适中的林地,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株数较为合理,在确保树木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了土地,生长出的林木树干通直、圆满,木材产量高,单位面积产材多。
在木材质量上,密度较小的林地,林木下部侧枝受光条件好而且比较发达;密度较大的林地,林木之间相互遮挡,侧枝受光条件较差,枝条较为纤弱;而密度适中的林地,在幼林郁闭后,林木天然整枝良好,树干光滑,节疤少,更易形成少节良材。
用材林的造林密度还与培育的树种有关。
如:培育大径材的用材林可适当稀植,或先密后稀,即在培育过程中通过间伐调整初始密度,使林木快速生长;培育中、小径材的用材林可适当密植;培育薪炭材的,在栽植时可更密一些。
1.1.2营造防护林。
树木的枝、叶可以阻挡、缓和雨水下落,降低风速;树根可以固结土壤;枯枝落叶和腐殖质又能拦截径流,含蓄水分。
若栽植密度大,单株林木生长不良,树冠窄小,根系发育细弱;密度过小,林木根系固结土壤的面积较小,树冠之间空隙大,会导致雨水直接冲击地面;同时,林地内空隙较大,防风效果较差。
无论是造林密度过大还是过小,都不利于林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作用的有效发挥。
防护林应该比用材林的密度大些。
防护林要求特殊的林分结构,造林密度应根据防护效果而定。
确定造林密度的模式中的作用
要充分考虑到不同材种的价格和经济效益。
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林木单位面积蓄积量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密度达到某一值时达到最大,其后随着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上蓄积量逐渐减小;林分密度越大,林木直径的平均值越小,单株材积也就越小。
林木个体或群体生长与林分密度紧密相关的现象,反映出林分密度对林分存在着一系列的制约作用,称为密度效应规律。
一、造林密度确定的密度1、根据配置方式确定造林密度单行、双行植树,受边缘效应影响,每株树木都可以享受到充足的阳光,可以适当密植。
3行及3行以上植树,树木之间竞争激烈,如果密度过大,边缘以内的树木受光不足,生长不良,同时由于竞争的关系也影响到边缘树木的生长,因此要适当稀植。
2、根据树种特性确定造林密度(1)由生长速度决定密度。
前期生长快、持续速生期短的树种,造林密度宜稀;对于前期生长缓慢、寿命长、持续生长期长的树种,可密植。
(2)由喜光性决定密度。
一般阳性树种喜光,枝叶开阔,要求稀植;而阴性树种不喜太强的光照条件,密度可大些。
3、根据经济目的确定造林密度防护林、以培育中小径级为目标的用材林、矮化密植的经济林造林密度可大一些,培育大径材不进行间伐的用材林、某些经济林密度可适当小一些。
4、根据立地条件确定造林密度立地条件好,林木生长速度快,郁蔽早,造林密度宜稀;立地条件差,树木生长慢,郁蔽迟,宜密植。
沙土、砂壤土适合树木生长,可充分发挥其生长特性,而低洼黏土壤则差些,一般在造林地土壤肥沃湿润、有利于树木生长的条件下,可适当稀植。
相反,在埝坡和土质瘠薄的地方应适当密植。
二、生长特性与造林密度杨树是喜光树种,具有较强的趋光性,林分密度决定杨树的光照条件。
常见到公路、沟渠两侧倾斜坡上长杨树,就是其趋光性所致。
杨树的顶端优势明显,树干直立,是由于顶端的分生组织活动力强,抑制侧枝生长的缘故,常见的多头树则是主干受损后侧枝竞争生长的结果。
密度一般对树高的影响不大,但对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材积的影响十分明显。
造林密度确定原则
造林密度确定原则
一、依据树种生长特性确定造林密度。
不同树种的生长速度、分枝情况、树冠大小等因素都会影响树木之间的空间竞争关系,从而影响到选择合适的造林密度。
二、根据地形条件和土壤类型确定造林密度。
在坡度较大、土地贫瘠的地区,应适当降低造林密度,以防止水土流失和树木死亡。
而在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区,可以适当增加造林密度,提高经济效益。
三、考虑人工管理和伐木条件确定造林密度。
较高的造林密度可能会增加管理成本和难度,而较低的造林密度可能会影响经济效益。
因此,在确定造林密度时需要充分考虑管理和伐木的条件。
四、根据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确定造林密度。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需要注意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物种多样性。
因此,在确定造林密度时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求,选择合适的树种和密度。
总之,确定适当的造林密度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 1 -。
造林密度确定与种植点配置
造林密度确定与种植点配置第七章造林密度确定与种植点配置一、造林密度的意义造林密度: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点或播种穴的数量,也叫初植密度经营密度: 人工林生长过程中单位面积上立木的数量,也常用立木断面积等的百分比来表示。
林分密度的基本形式•株数密度;林分平均直径导算的密度;树冠投影面积导算的密度;树冠竞争因子导算的密度;以树木面积比导算的密度;以树冠表面积导算的密度;以林木间距导算的密度;以平均树高导算的密度。
密度的意义:造林密度与林分形成的速度延续影响到林分的生长、发育、稳定性、林分的产量、质量和生态效益、造林成本、种苗量、整地工程量、后期抚育管理工作量和资金投入有关系。
研究造林密度的意义在于:–充分了解各种密度所形成的群体,以及该群体内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从而使林分整体在发育过程中在人为措施控制之下始终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
–这种合理的群体结构使各个个体有充分的发育空间,最大限度地利用营养空间,又使群体影响环境、协调各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达到林分高生产力、高稳定性、高生态效益的目的。
二、密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一般来说,密度与造林成活率无关,具有群状配置时有影响,在立地条件差而成活率较低时可适当增加造林密度,但是不能滥用。
1、密度对郁闭的影响•造林密度大,郁闭早,反之则晚。
•郁闭的早晚与树种、立地、经营条件有关。
•郁闭早,可以减缓杂草与林木的竞争,但是郁闭过早,会引起林木分化和自然稀疏,造成林木后期生长不良(树冠发育受阻),速生的阳性树种表现得更为突出。
•极端干旱条件下,不能要求树冠早郁闭,只考虑根系郁闭或林木个体的水分营养面积。
2、密度对干、枝、叶量的影响•密度增加,叶量也增加,但达到一定数量后叶量几乎保持不变。
•如果始终保持密度不变,随林龄增加,林分的总叶量也不变,单株的叶量也不变,会影响到林木的直径和材积生长•林分密度越大,地上部分的总生产量中,枝条所占的比例越小,干材所占比例越小,径级也越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在生产实践中如何确定人工林林分的密度?
确定林分密度的原则:
(1)林分密度和经营目的的关系①、用材林:a)、大径材:造林密度宜小一些;b)、小径材:造林密度宜大一些;c)、速生培育:造林密度宜小一些;②、水土保持林:充分利用造林地上的天然植被资源,适当降低水土保持乔木层的造林密度,有利于林地迅速形成乔――灌――草的林木结构,更好发挥水土保持效益;③、防风固沙林:选择合适的树冠较大的灌木树种,即使造林密度小,也能迅速覆盖林地;④、农田防护林:要使密度和配置与所需透光系数相适应;⑤、经济林:要有利于主要利用部位或器官的生产(与经济林结合,适当阐述);⑥、薪炭林:一般都采用密植,争取早期充分利用空间,但应以在收获期不因过密而压抑群体产量为限;
(2)林分密度与造林树种的关系①、喜光而速生要稀植,如杨、落叶松;②、耐荫,初期生长慢要稀植,如云杉、侧柏;③、干形通直而自然整枝良好要稀植,如杉木、擦树;(④、干形易弯曲,自然整枝不良要密植,如马尾松、部分栎类;⑤、树冠狭窄且根系紧凑要密植,如箭杆杨、冲天柏;
(3)林分密度与立地条件的关系, 传统林学认为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密度应大些,立地条件差的地方则稀。
但从经营要求来看,则经常恰恰相反,立地条件好而宜于培育大径阶材的宜稀,立地条件差而只能育中小径阶材的宜稍密。
(4)林分密度与培育技术措施的关系,培育技术越稀植,越集约,林木就越速生,就越没必要密植。
(5)林分密度与经济因素的关系,选择合理密度时应根据以上各个方面计算投入产出比,选择投入产出比最合理的造林密度。
综合以上五个方面,确定造林密度总原则应为:一定树种在一定的立地条件和栽培条件下,根据经营目的,能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造林密度,即为应采用的合理造林密度,这个密度应当在由生物学和生态学规律所控制的合理密度范围之内,而其具体取值又应当以能取得效益来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