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树—黎族的传奇
海南民间神话故事
海南民间神话故事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海南民间神话故事大力神大力神射落天上的6个太阳和6个月亮,造化了人间万物。
他精疲力尽倒下后,仍高高举起巨掌,化为五指山。
(流传于乐东、琼中、保亭、陵水、五指山、三亚等县市的黎族地区)黎母的神话雷公把蛇卵放在海南的一座高山上,孵化出一女孩,起名叫黎母。
她长大后与外地渡海来琼的青年成婚,生下的后代成为黎族,黎母的出生地称为黎母山。
(流传于琼中、保亭、白沙、乐东、陵水、东方、昌江、五指山、三亚等县市的黎族地区)五指山的传说黎族老汉阿力按照梦中神仙的指点,在地下挖出了一把宝锄和一把宝剑,用它开垦出了一片片良田。
阿力临死时,嘱咐5个孩子管好良田,宝锄和宝剑要交还神仙。
5个儿子依照父亲的遗嘱,把宝锄和宝剑作为陪葬品,埋进了阿力的墓中。
后来坏人阿尾勾结海盗来霸占良田,追查宝锄和宝剑的下落,把5个儿子杀害。
四面八方的熊、豹、山鹰等山兽结群而来,把阿尾和海盗咬死,搬来泥土和石块掩埋5个儿子的尸体,后来变成了五指(子)山。
(流传于琼中、保亭、白沙、乐东、陵水、五指山、三亚等县市)鹿回头黎族一青年猎手,追赶一只梅花鹿到南海之滨,梅花鹿转回头,摇身一变,成为一少女,原来她是天上仙女下凡。
她与青年猎手一见钟情,结成夫妻,在南海之滨安家。
那里被后人称为鹿回头。
(流传于海南岛的所有县市)甘工鸟黎族姑娘甘工被继母和父亲强迫嫁给满身长疮的男子,甘工无奈变成了甘工鸟,自由地飞翔。
(流传于琼中、保亭、乐东、白沙、五指山、三亚等县市的黎族地区)椰子的来由林邑王与越王为争夺海南岛这块地盘,常年交战。
越王因一次交战胜利冲昏头脑,贪杯大醉,被林邑王派去的刺客取了首级。
林邑王把越王的头挂在柱子上,以乱箭刺之,结果翎箭化为椰叶,越王的首级化为椰子。
(流传于海南岛所有县市)英雄花黎族英雄吉贝,为抗击异国侵略者英勇献身。
敌人把他缚在大树上杀害时,他的鲜血化作红艳艳的花朵,在大树上绽开。
海南槟榔谷的导游词(六篇)
海南槟榔谷的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到槟郎谷来游览观光。
槟榔谷地处三亚市与保亭县交界处的甘什岭自然保护区境内,距三亚市仅28千米,占地面积____平方米。
槟榔谷两边森林峻峭,中间是一条连绵数千米的槟榔谷地,故称槟榔谷。
景区由原甘什黎村、原始雨林谷和原蚩尤苗寨三大板块构成,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形态,集观光游览、休闲娱乐、文化展示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风景区。
槟榔谷不仅以其宏大的规模、优质的服务和丰富多彩的民间娱乐项目,赢得了八方游客的口碑,更以其独具韵味的原住民风情、神秘迷人的原始雨林风光,风靡整个海南岛乃至全国全世界。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槟榔谷是海南省最丰富、最权威、最灵动、最纯正的民族文化“活体”博物馆,现已成为海南省十大最佳特色魅力旅游风景区之一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都知道,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槟榔谷保存着最原始、最淳朴的黎族风情。
拉龟、射箭、荡秋千、攀藤摘花、挑山栏过河、过独木桥等体育项目,鼻萧、椰乌、吹树叶等乐器表演,唱歌、跳竹竿舞等娱乐项目,射鱼、贵屋等生活方式,织锦等手工技能无不体现了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
槟榔谷可以说是海南民族文化活化石r椰子代表海南,槟榔代表黎家。
在黎家,没有槟榔不成礼,没有槟榔不成婚,这“槟榔”二字可以说是海南真正的“主人”黎族人的文化字符,而聚居在海南中部山区的黎族,以神秘雨林山谷为栖身,只有走人槟榔谷,走入黎家文化,进入这一片神秘雨林谷地,才能感受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
槟榔谷拥有海南唯一“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聚成宝库。
最具代表性的要数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和黎族绣面纹身了。
黎族织锦是黎族同胞最值得骄傲的中国之最了,因图案精美、色彩艳丽而享誉海内外。
这里至今珍藏着世界级独一无二的艺术品——绝版明代特大麒麟双凤龙被。
文脸、文身是黎族至今保存最古老的文化遗迹,被誉为“人体艺术的敦煌壁画”活化石。
它不仅展现了黎族的文化发展史,也表现了黎族同胞的民族信仰和对美的追求。
【传说】海南黎族经典的民间传说故事
【关键字】传说海南黎族经典的民间传说故事海南黎族传说故事:黎族最后的纹面女纹身,黎语叫“打登”,亦叫“模欧”。
海南汉语叫“绣面”或“书面”。
西文则叫“打都”,是黎家人的一种传统习俗。
黎族人民为追念黎母繁衍黎人的伟绩,并告诫后人:女子绣面、纹身是祖先定下的规矩,女人如不绣面、纹身,死后祖先不相认。
绣面、纹身多于十二岁左右起纹,黎族人称为“开面”。
传说:远古时,洪水泛滥,一对兄妹逃难到了海南岛,兄妹俩人分头在岛上寻找人烟,说好见到当地人就或嫁或娶,但却始终都没有找到。
为了延续后代,妹妹将自己纹身纹脸,使哥哥不能相认,结成夫妇....这就是黎族的创世纪...当然,这只是个传说故事。
黎族女人绣面纹身的习俗,由来已久。
我看到最有理有据的文章说,这个习俗是从唐末宋初开始的。
据说那个年代,海南当地烽火战乱,各种矛盾冲突日益增多,受害最多的当属黎族百姓,尤其妇女,是烧杀掠夺的受害者..于是,渐渐形成了纹面纹身的习俗..慢慢更赋予了很多关于族群的文化习俗我国目前只有黎族和独龙族发现了女人纹面的习惯...不过自从新中国之后,这个习惯慢慢消失..所以今天见到的纹面女,大多至少在70岁以上...黎族女孩,长到12、3岁可以开始纹身纹面,据说还有一个正规的仪式。
纹身的蓝色液体,是用干香草加炭灰炮制的,然后用竹刺一针一针绣到脸上和身上。
下面这个阿婆,12岁纹了脸,15岁纹了双腿。
绣面用了好几天时间。
而纹腿用了一星期,纹后阿婆也整整在床上躺了两个星期。
在海南,黎族有五大族群, 近百年来, 只有赛黎( 加茂黎) 没有发现妇女纹面的现象, 其他四个族群润黎( 本地黎) 、美孚黎、杞黎、哈黎妇女都有纹面的历史,据说,黎族不同的族群, 不仅方言有差异, 纹面的图式也不相同。
在我们看来分别不大的绣面纹身,在族群人看来区别很多..他们能一眼分别出这是哪个族群、哪个村落的纹面...当一个黎族女孩子纹面后, 由于审美观念上的巨大反差, 她会被外来的汉人甚至非本族群的男同胞视为丑陋的一类。
海南神话传说
五千多年以前,黎族人便在海南这个美丽的孤岛上劳动生息了。
黎族社会的发展,和别的民族一样,都经历过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进程。
而洪荒时代的黎族口头文学,便有了关于远古时代的神话和传说。
这些神话与传说,叙述着宇宙万物和人类起源,解释着洪荒时代充满神奇的世界,塑造出战胜自然的理想化的英雄人物。
她以鲜明的主题,淳朴的风格,生动的形象,构成了独具一格的民族艺术特色。
就其内容而言,这些神话传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对人类起源、族源及其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解释;二是歌颂开创世界神奇式的英雄人物,反映人与自然的斗争。
(一)大力神的传说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天地之间只有几丈高,天上有七个太阳和七个月亮,太阳把大地烧得滚烫烫的。
白天人们都跑到深山洞穴里避暑,夜间人们也不敢出来,只有在日月交替的黎明和黄昏,人们才争先恐后地走出山洞去找一些吃的,百姓叫苦连天。
有一个黎族大力神,他想,这样过日子百姓怎么过得下去啊?因此他在一天晚上,用劲他全身力气,把身躯向上一拱升高一万丈,就把天空拱高了一万丈。
天空拱高了,豁然开朗,但天上还有七个太阳热烘烘的,人们仍然很难生存,于是大力神做了一把很大的硬弓和很多利箭。
第二天,他冒着猛烈的阳光去射太阳,一箭一个,把六个太阳射了下来。
当他准备射最后一个太阳的时候,人们份份说到:留下这最后一个太阳吧,世界万物需要阳光呢。
大力神答应了大家的请求,于是天上就只有一个太阳了。
夜晚,大力神又冒着刺眼的强光去射月亮,他张弓搭箭射落六个月亮。
当他射到第七个月亮的时候,因为射偏了,只射缺了一小片,当他准备再补射一箭时,百姓又份份说:饶了它吧,不然夜晚就没有一点光亮了。
大力神又答应了黎民百姓的请求,这样我们看到的月亮就有时圆、有时缺了。
大力神拱天、射日月之后,他又想:平展的一片大地,光溜溜的,没有山川,没有森林,人们怎么生息繁衍呢?于是他取下天上的彩虹当作扁担,拿地上的道路当作绳索,从南海挑来沙土,造山叠岭。
从此大地上出现了高山峻岭,那大大小小的山丘是从他的大篮筐里漏下来的泥沙。
海南黎族传说故事
海南黎族传说故事1(来源地:五指山市番阳镇)从前有两个人,一个叫老益,一个叫老爱。
老益种瓜,老爱种白藤,他们准备用白藤来捆种的瓜。
老益先后种了四次,都被老鼠吃光了,第5次下了籽才发芽生长,14天后长出一个很大很大的瓜来。
这个大瓜用5个大岭盛起来。
大瓜老了,他们两人就破开大瓜,装进人,水牛,黄牛,蛇,蜈蚣,飞鸟,猪,鸡各一只,谷子,玉米各两粒。
不久,老天下了5天大雨,5个大岭被浸没了,那时出现了一个脚上有红白黄黑等色的巨人,牵起白藤捆好的大瓜,安全地浮在水面上。
水渐渐退了,地面上的人和动物都死光了,原来的5个大岭不知道去了哪,剩下来的只是由巨人变成的大岭,和大瓜中的动植物(据说由巨人变成的大岭在现在的白沙境内,岭名不详)。
天下没有别人了,大瓜内的兄妹俩不得已就结了婚。
婚后生下一块肉团。
最初用刀劈成5块,用水洗过后即变成面貌相同的人,兄妹两人认为不好相互杂婚,又把他们劈开5串,结果生成了汉,苗,“黎”,“ha”,“细”等种人。
当时汉人和苗人都有衣服穿,“黎”人则穿麻做的上衣,下体前后掩上2片麻布;“ha”人亦穿麻织上衣,下着包卵三角裤;“细”人除上衣用麻织外,下体只有一片遮盖布。
当时,另有一个五颜六色的脚底巨人出现了,他拖着自制的铁耙,把海南岛沿边的山岭都耙平了,但耙至乐东县附近,铁耙的绳索断了,所以五指山区仍系崇山峻岭。
由此,各种人随处居住,汉族争取了平地,住在大陆那边;“黎”,“ha”住在乐东以下地区;“细”人则住元门乡。
2从前有个人,他靠织簸箕出卖过生活。
有一天,他挑了簸箕去卖,上村不要,下村也不买,不得已他就转回家里。
中途路过一个水湾,湾上有一块大石,他便放下担子,同时取附近山岭的小竹来做口琴,躺在大石上吹。
不一会,水湾的水汹涌起来,随着见水面上出现了一条龙。
他见了,举步想走。
龙就与他交谈,问他吹的是什么。
他说是口琴。
龙又说:“你吹得很动听。
”并叫他回龙宫教他的龙子学口琴。
龙劝他不要怕,两人遂拜为同年。
浅析海南黎族神话故事中的价值意蕴
浅析海南黎族神话故事中的价值意蕴海南黎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着丰富的神话故事。
这些古老的传说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智慧,深刻反映了黎族人民的生活、工作和思想观念,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生活、命运等方方面面的理解和感悟。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浅析一下海南黎族神话故事中的价值意蕴。
一、尊重自然,崇拜万物在黎族神话故事中,人们崇拜自然界的万物,把树木、花草、山水、鱼虫等等看作是有血有肉的生灵,他们有自己的感情和生命。
例如在《枇杷精》的传说中,讲述了一个美丽的枇杷树精灵的故事,她与人类友好相处,帮助人们解决烦恼,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这种崇拜自然,尊重万物的观念,对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当今社会,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愈发凸显。
我们需要汲取黎族神话故事中的这种理念,增强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意识,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传承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黎族神话故事中还蕴含着对民族传统的传承和弘扬。
这些神话故事反映了黎族人民对历史和文化的敬畏和热爱,展示了他们对祖先智慧和勇气的敬重。
在这些故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黎族人民对民族传统和文化的执着守护,这种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文化传统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传承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种外来文化冲击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我们有必要借鉴黎族神话故事中对民族传统的传承与弘扬,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三、反映社会道德观念,传递人文关怀在黎族的神话故事中,很多故事都蕴含着丰富的社会道德观念,体现了对人文关怀的传递。
比如在《鸡公山》和《黎族古代“二爷属”》的传说中,讲述了黎族古代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这些故事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故事情节的展开,使人们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的也收获了对社会伦理和道德观念的反思与启示。
海南传说故事
海南传说故事在海南岛上流传着许多神奇的传说故事,这些故事既承载着海南岛的历史文化,又蕴含着当地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其中,有些传说源远流长,被人们口口相传;有些则是在特定的地点或节日中传颂,成为当地民俗的一部分。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些关于海南的传说故事吧。
1. 《三亚的海角天涯》。
相传在三亚的海角天涯,有一对相爱的情侣,他们本是一对恩爱的夫妻,但命运却让他们分离。
据说,每逢月圆之夜,他们的灵魂会在海角天涯相会,相拥而泣,直到天明。
这个传说也成为了三亚海角天涯的浪漫象征,吸引着无数情侣前来寻找爱的永恒。
2. 《妈祖的传说》。
海南人民崇拜妈祖,相传妈祖是海南岛的守护神,她能够保佑渔民平安出海,也能够拯救遇险的船只。
传说妈祖是一个善良的女子,她用自己的身体化成了一座岛屿,保护着海南的百姓。
每年的妈祖诞辰日,海南的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以表达对妈祖的崇敬和感恩之情。
3. 《海南的火山传说》。
海南岛上有许多火山,其中最有名的要数鹦哥岭火山。
传说,鹦哥岭火山是由一位名叫鹦鹉的神灵守护着的。
据说,鹦鹉是一位火山之神,他用自己的身体化成了鹦哥岭火山,保护着周围的村庄和农田。
每当火山喷发时,鹦鹉就会发出震耳欲聋的叫声,提醒人们要及时躲避。
这个传说也成为了海南人民对火山的敬畏之情。
4. 《海南的神龟传说》。
相传在海南岛的南海之滨,有一只神龟,它是海南的守护神,也是渔民们的保护神。
传说这只神龟能够预测风暴和海啸,保护渔民免受自然灾害。
据说,每当风起云涌之时,神龟就会浮出水面,向渔民发出警示,让他们及时回到岸上避难。
这个传说也成为了海南渔民对大海的敬畏之情。
5. 《海南的鹦鹉传说》。
海南岛上有许多鹦鹉,它们是当地的特产动物,也是海南人民的宠物之一。
据说,鹦鹉是一种聪明的鸟类,它们能够模仿人类的语言,还能够预测天气的变化。
传说,海南的鹦鹉是由一位名叫鹦鹉的仙女化成的,她用自己的灵魂守护着海南的百姓,保佑他们平安幸福。
这个传说也成为了海南人民对鹦鹉的喜爱之情。
椰子树的传说故事
椰子树的传说故事
椰子树是一种美丽的热带树木,起源于东南亚和印度一带。
关于椰子树的传说故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两个比较流传的版本:
1. 椰子树的来历: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海南岛上只有一种叫做“麻疯树”的植物,它的叶子可以用来治疗皮肤病,但是味道非常苦涩。
当时的海南岛是一片荒凉之地,人们过着十分贫苦的生活。
一天,一位名叫“椰子”的智者经过海南岛,他发现了这种麻疯树,并且发现它的果实可以用来解渴,便带回了一些种子。
于是,椰子便把种子撒在了海南岛上,并开始种植麻疯树。
随着时间的推移,麻疯树逐渐进化成了现在的椰子树,它们的叶子变得更加宽厚,果实变得更加甜美,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椰子树与黎族人民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海南岛上生活着一群黎族人民,他们过着简单而勤劳的生活。
然而,有一天,一场大灾难来临了,海南岛上下起了暴雨,洪水肆虐,黎族人民的生活陷入了绝境。
就在此时,一位名叫“椰子”的黎族青年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让自己的姐妹们采摘椰子,并将其挂在树上,用来挡雨遮风。
经过了几天的暴雨,椰子树被雨水冲刷得更加锋利,黎族人民便用它们来制作弓箭和武器,勇敢地反抗了洪水。
最终,黎族人民成功战胜了洪水,他们感激椰子树对他们的帮助,
便将其视为吉祥物,并广泛种植椰子树,让它们成为海南岛上最美丽的风景之一。
海南南湾猴岛景区导游词
南非湾猴岛的猕猴,学名叫做恒河猴,属于灵长类,它的毛是棕色、脸孔是红的,还长了一双蓝眼睛。
这些小猴近似于人类,非常聪明、伶俐,在航天、医学、人类起源等方面有着重大的研究价值,猕猴身上的猴枣(猴子受伤流血之后的淤块)是昂贵的药品。
进入南湾猴岛的注意事项(略)片断:南山故事:一个作家到南山深入生活,见到一位阿婆扎着小辫。
作家觉得很新鲜,上前问道:”阿婆,您这么大年纪还扎小辫,不怕人家笑吗?”阿婆说:”我年纪大吗?我还不到七十呢。
小辫是我妈给我梳的。
”作家问:”你妈呢?””我妈上山送我爷爷送饭去了””你爷爷在山上干嘛呢?””放羊呢!”据一些老人讲海南最冷的是1976年的冬天,最低气温是6度(强调是零上6度),结果就死了一些老人和耕牛,据说有些池塘的鱼儿也翻白了,对于我们北方的游客来说,这个温度根本不是生命的极限,但却让海南岛乱了方寸,说起来真是让人好笑。
海南人怕冷但不怕热,但我们的游客却是热得要命,来了之后都做两件事:脱衣服、失身。
对联:兴隆大战美女,三亚不幸失身。
横披不虚此行。
海南虽然我国最热的地方,但却产最凉的东西,这种现象非常奇怪,同样最冷的地方却出产最热性的东西,像最冷的东北三省便出产人参、貂皮、呼拉草这些热性物产,最热的海南却出产最凉的东西:珍珠、水晶和玳瑁。
这可能也是古人所说的”物极必反”的缘故吧。
另外要提醒大家来海南一定要多喝水,特别是在景区走动的时候,以防中暑。
雷火范文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椰树长得高大挺拔,姿态优美,是海南的象征,下面来回答第三个问题:椰树为什么会向着大海倾斜呢?很简单,那就是因为椰树的生长需要盐份,一些有经验的农民在种椰苗的时候都会在坑里放一两斤盐,给它增加营养。
椰树是怎么来的呢?黎族人说那是他们古代首领越王所变,越王带领本族人反抗外来侵略,但不幸被杀害了,后来他的身躯长成高高的椰树,头长成椰子,永远注视着家乡。
不过传说归传说,椰树真正的起源是来自于马来群岛。
海南旅游文化-椰子树的传说
海南旅游文化-椰子树的传说海南人民崇敬椰树,因此就产生了关于椰子树的种种传说。
据说在很久以前,有位黎族青年首领智勇双全。
他伸张正义,惩治腐败,受到人民的拥戴。
一伙杀人放火、劫掠财物的强盗对他恨之入骨,便买通他的一个手下,暗害了他,并把他的头悬挂于树上。
未曾想到,他的头颅变成了椰子果,一夜之间,把那些强盗都砸死了。
还有个故书说,古代有位漂亮聪明的黎族姑娘阿梅,她和丈夫恩爱和睦。
可是心狠手辣的头人为了抢占阿梅为妻,杀死了她的丈夫。
阿梅的大夫死后,身躯变成高大的椰树,头发变成了椰于树叶。
还一个传说,它认为椰于树是一位女性的化身。
这则故事讲,很久以前,有一对恩爱的年轻夫妻,有一天,男的出海捕鱼,女的送饭到海边,她伫立海边,翘首眺望大海的归帆,可是,她的丈夫却没有回来,等啊等啊,最终她变成了一棵婷婷玉立的椰树。
可以这样说,椰子树和海南人民世代息息相关,陪伴他们一代代地度过悠远的历史。
在海南岛,还流传着另外一个有关椰子树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妇女生下第五胎时,却是个没手没脚,走起路来打翻滚的椰子壳。
作母亲的既害怕又讨厌,把他丢进了大河。
椰子壳在河里漂啊漂啊,直到一个农民捡到了他。
椰子壳对老农民说:“收下我吧,我会帮你放牛和种地的。
”老农民答应了,从此,他帮老农民放牛。
老农民有个漂亮勤快的女儿,她每天给椰于壳送饭,可这小小的椰子壳饭虽挺大,总埋怨不够吃,她觉得奇怪了。
一天送饭后,她悄悄地躲在树后观察,秘密就这样给她揭穿了。
原来,在她离去后,椰子壳里竟蹦出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姑娘赶紧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农,老农半信半疑,决定第二天要亲自看看。
第二天,老农让椰子壳去砍竹子作篱笆,然后和女儿一起随尾而去,亲眼自睹了小伙子从椰子壳走出来的情景。
晚上,老农便提出,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椰子壳。
椰子壳把姑娘带到一块空旷的草地上,对姑娘表白说:“我本是一条龙,因厌倦了水里的生活才到岸上来的。
今后,我们就一起生活吧。
”话音刚落,只听“轰”的一声,椰子壳破了,走出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在他们身后,出现了一间漂亮的房子,成群的牛羊鸡鸭在四周游逛。
海南十大旅游景点名人故事
海南十大旅游景点名人故事1、七仙岭七仙岭又名七指岭,以七个状似手指的山峰而得名。
它位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东北边,秀美挺拔。
相传很久以前,这里住着一对黎族夫妇,他俩非常勤劳,生活安逸充实,他们晚年得两个儿子,起名为兴一、兴二。
两个儿子力大无穷,射箭本领更是无人可比。
二人凭借自己的本事分别在东边和西边的风口处筑起比风门岭更高大的岭,以挡住大风以免茅屋掀顶。
2、鹿回头鹿回头公园坐落在三亚西南端鹿回头半岛内,是俯瞰三亚市全景的唯一佳处。
鹿回头的传说对于老海南来说也许早有耳闻。
“鹿回头”这个名字就是对这个美丽的故事的浓缩记录。
古代一位英俊的黎族青年猎手,从五指山翻越九十九座山,涉过九十九条河,紧紧追赶着一只坡鹿来到南海之滨。
前面山崖之下便是无路可走的茫茫大海,那只坡鹿突然停步,回过头来,目光清澈哀婉,凄美动情。
青年猎手正准备张弓搭箭的手木然放下。
忽见火光一闪,烟雾腾空,坡鹿变成一位美丽的黎族少女,两人遂相爱结为夫妻并定居下来,此山因而被称为“鹿回头”。
3、铜鼓岭铜鼓岭是海南一大名山,素有"琼东第一峰"之称,主峰海拔338米,伴有18座大小不同的山峰,群峰竞秀,层峦叠翠,风光旖旎。
铜鼓岭月亮湾、淇水湾、云龙湾的沙滩如银、海水湛蓝、波平浪静、没有污染,是理想的天然海水泳场。
岭上顶峰可观日出,可看云海看晚霞。
距铜鼓岭17海里的蓬莱仙境般的七洲列岛,时隐时现,蔚为奇观。
其中有一种传说曰:铜鼓岭下有石头共3650块,它们原是一只只有生命的羊。
那风动石就是居高临下的“牧羊姑娘”。
一天,天皇出巡,看见美丽的牧羊景象,十分喜爱。
因怕“好景不常在”,便招来雷公,降下闪电劈雳,将其化成这幅“永远的牧羊图”。
4、棋子湾棋子湾位于昌江西部,水清见底,沙白如银。
海岸奇峰林立,怪石磷峋,是难得的天然浴场。
棋子湾故名思议,与下棋有不解之缘。
相传从前有两位仙人降临此湾,一边享受海景一边下棋,从清晨战到中午。
彼时烈日当空,二仙又饥又渴。
海南名人故事讲解
第三章琼海俊杰海南虽然建省时间不长,历史上却是人才辈出。
海南的名人有些是被放逐到此的达官和文豪,有些是戍边的官兵,更多的是出自岛上穷乡僻壤的农家子弟。
对于离乡背井来到海南的人,无论他们是否显赫或是没落,过客匆匆或是永不回归,只要为海南做过贡献,海南人都对他们施以亲情和温暖,赠与土地和房舍,甚至视为神明供奉于庙堂之上,供后人怀念。
对于那些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同乡兄弟姐妹,海南人更是引以为豪,为他们树碑立传,歌功颂德。
这些名人志士的存在,就如海南夜空上璀璨的星辰,让海南人永远能感受到光亮与方向。
一、古代名人(一)白玉蟾900多年前,中国的南荒之地——海南岛幸运地迎来了大文豪苏东坡,苏东坡在岛上生活了3年,大兴文教。
在东坡离琼约100年之后,海南出现了本岛最早载入中国文化史册的奇人,他就是白玉蟾。
再约230年之后,海南岛才出现了丘浚、海瑞等文化名人。
白玉蟾原名葛长庚,祖籍福建闽清,从祖父起落籍琼山。
白玉蟾出生于原琼山县五原都显屋村(今海口市美安镇典读村)。
6岁丧父,母亲改嫁。
据说因母亲嫁到雷州半岛(一说是澄迈)的白家而改姓白。
至于其生卒年,有多种说法,中国世界道教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教授卢国龙认为,他生于1195年,逝于1231年。
白玉蟾年少聪明,7岁赋诗,9岁时能背诵《周易》、《尚书》、《诗经》、《春秋》等儒家9经。
12岁时,他以特荐的身份到广州参加“神童科”考试。
考官以“织机”为题,令其赋诗。
白玉蟾脱口吟道:山河大地作织机,百花如锦柳如丝。
虚空白处做一匹,日月双梭天外飞。
天地为机,日月作梭,少年白玉蟾胸襟何其豪迈!就凭这种胸襟,他也应当高中。
他这首织机诗后来也被收录进了《全闽诗话》。
白玉蟾博学多识。
21岁那年,他在给紫元的信中称自己“三教之书,靡所不究”,后来又在文中说,“世间有字之书,无不经目”。
一个偏远贫瘠村庄的少年,能有此成绩实在是一个奇迹。
即使在今天,走进典读村,触目之处仍是满目苍凉。
海南雨林文化小故事
海南雨林文化小故事
在神秘的海南岛上,隐藏着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海南雨林。
这
片美丽而繁茂的森林是地球上最古老、最丰富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
除了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海南雨林背后还有着许多引人入胜的文化故事。
故事开始于数百年前,当地居民发现这片绿洲并开始在雨林中生活。
他
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并保护着这片宝贵的生态系统。
海南雨林被誉为“绿色宝库”,提供了珍贵的药材、水果和木材资源。
传说中,雨林中还栖息着一种神秘的动物——海南大嘴猴。
这种猴子与
众不同,拥有美丽的颜色和独特的叫声,被当地居民视为吉祥的象征。
人们
相信,只要在森林里听到它们的声音,就会带来好运和幸福。
海南雨林还承载着当地居民的民族文化。
居住在这片地方的黎族、苗族
和其他少数民族,通过口述和民间故事将他们的历史和传统代代相传。
这些
故事讲述了雨林中生活的勇敢战士、聪明猎人和善良的村民。
这些故事不仅
展示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技巧,也传达了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除了传统文化,海南雨林还吸引着众多游客和科学家。
人们来到这里,
参观雨林保存项目,了解雨林的重要性,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提供支持。
一
些科学家也在这里从事研究,以了解雨林中的植物和动物,为保护这个独特
而珍贵的生态系统贡献力量。
海南雨林是一座自然的宝库和文化的宝藏。
它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奇迹,并提醒我们保护和尊重环境的重要性。
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海南雨林,让这片美丽的地方永远保持其原貌,成为我们孩子们无尽的探索与惊叹之地。
海南岛的一些传说
海南岛的一些传说1、关于五指山的传说2、关于南天一柱的传说3、关于鹿回头的传说4、关于海南岛少数民族的来历5、关于椰岛的传说6、关于椰子的传说7、关于“三月三”节日的传说8、关于天涯海角的传说1、关于五指山的传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勤劳善良的黎族夫妇,生下五个儿子,虽是终日辛勤耕耘,仍生活贫困。
有一天,夫妇二人上山偶遇一位仙人,深表同情而赠送仙刀和宝锄一把给夫妇耕种,黎家从此粮丰畜旺。
此事被魔王知道,大发雷霆而派出妖兵把农夫抓去施刑,企图夺走仙刀和宝锄,黎族夫妇宁死不屈,临死时嘱咐五个儿子,五兄弟牢记父母遗嘱,与魔王展开搏斗,不幸被害。
五兄弟的英勇抗魔精神,感动了熊,豹,蚁,蜂,鸟山神,它们联合起来击败了魔王,然后把五兄弟的遗体成一字排列安葬,并搬来石头与泥土垒起五个坟,天长日久,五个坟隆起成五座山峰。
从此,人们便称之为五子山,后来人见五峰形似五指又便叫五指山。
2、关于南天一柱的传说很久以前,三亚陵水黎安附近一带海域,经常是恶浪翻滚,海浪滔天。
出海打鱼的渔民经常遭受风浪的袭击,而导致船毁人亡,因此人们的生活极为困苦。
此事被美丽善良的黎族仙女知道后,她们就偷偷地下凡,来到了南海边,毅然挺立在滔滔的南海中,从此后这一代就风平浪静了。
一年四季不管是春夏秋冬,她们都风雨无阻的日夜为渔家引路指航,渔家因此就过上了富足安乐的生活。
王母娘娘知道后非常的愤怒,就派了天上的雷公和雷母去把她们抓回来。
为了黎族百姓的幸福,两位美丽善良的黎族仙女死也不肯上天,就化为双峰石挺立在南海中。
雷公和雷母见此状非常震怒,就施法术用千钧霹雳和万钧雷霆将双峰石劈为两截。
双峰石一截掉在黎安附近的海域中,另一截则飞到了天涯之旁成为今天的“南天一柱”,世世代代护着黎族百姓的平安。
3、关于鹿回头的传说在南海之滨的三亚鹿回头地区,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海南岛中部地区的五指山区有位年轻英俊,身强力壮的黎家猎手,他不仅勤劳勇敢,而且心地善良。
海南传说典故:亚龙湾的故事传说
海南传说典故:亚龙湾的故事传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如今三亚境内的牙龙湾一带,海边没有沙滩,紧靠海面的是高山峻岭和悬崖峭壁。
在紧邻海边的高山上,住着几十户黎族人家。
得大海风光的滋润和山野美景的厚泽,这里的姑娘容貌如花似玉,眼睛晶亮清澈,皮肤白净如雪。
身段如婀娜多姿的槟榔树,个个美似天仙。
其中一位叫吉利的姑娘皮肤白得耀眼,眼睛亮的赛星星,向她表示爱情的小伙子不下几十个,可她偏偏只爱穷苦渔民阿祥。
一日,十几个仙女下凡,到这里的海中洗澡,忽见吉利和她的女伴走来,她们惊叹人间竟有如此美丽的女子。
在自叹不如的哀怨声中,她们一个个沉入了海底,不敢和吉利她们媲美。
从此,仙女们再也不来这里沐浴。
仙女们回到天宫,把她们在人间看见美女的事告诉她们的哥哥,并撺掇她们的哥哥下凡取吉利和她的女伴为妻。
七位英俊潇洒的仙子听仙女们说凡间竟有赛似天仙的女子,怦然动了凡心,他们手牵手踩着云朵来到海边,等了一天一夜才见吉利和她的女伴背着腰篓朝海边走来。
果然名不虚传,七位仙子的眼睛发直了。
他们忘了文雅,忘了礼节,一人朝一位姑娘吹了口气,就有七位姑娘脚底像踩了风似的随他们朝深山峻岭跑去。
其中一位是吉利。
这当儿阿祥和他的伙伴们出海捕鱼回来。
见吉利她们跟着七个男子往深山里跑,气不打一处来,他们跳下船就追,可就是追不上。
他们喊叫,也没谁理他们。
他们惊叹女人变心比闪电还快。
早上他们出海时还好好的,傍晚回来她们就变了心。
吉利和她的六个女伴随七位仙子来到深山,七位仙子不走了,彬彬有礼地向七位姑娘求爱,七位姑娘说,她们都有心上人了,不能接受他们的求爱。
七位仙子这才想起婚姻是月下老人主管的,不能强求。
他们无不遗憾地瞥了姑娘们一眼,然后朝她们吹了口气,见姑娘们安全地回到家门口,七位仙子便飘然回到了天宫。
吉利她们回到家中,见她们的未婚夫都白了头,感到非常奇怪。
她们向未婚夫细说了她们所遇到的事,并提出立即和未婚夫完婚。
但是,她们的未婚夫没有一个愿意娶她们。
原因是他们怀疑她们已经不是黄花闺女了。
海南黎族
海南黎族文化一、海南黎族文化介绍(一)海南黎族的由来《黎母山传说》讲述了黎族祖先的来源。
“在海南岛的中部有一座高山,长年云雾缠绕,看不清它的真面目。
在远古的时候,海南没有人类,山上只有各种飞禽走兽。
有一天天上的雷公云游四方,经过这里,看到海南岛上鸟语花香,真是个好地方。
他羡慕地说,要是能住在这里该多好啊。
于是他就找来一颗蛇卵,藏在山中,让山上的五色雀照护。
第二年“三月初三”这天,雷公再次经过,他从天上打下一声惊雷,山摇地动,震得藏在山上的蛇卵裂开两半,从里面走出一个美丽的姑娘。
雷公变成一个慈祥的老爷爷,给这个姑娘取了个名字叫“黎”。
于是山中的五色雀、梅花鹿、还有各种小动物都跑来庆贺,它们叫她“阿黎姑娘”。
在山中各位小动物朋友的帮助下,阿黎姑娘饿了就采摘野果来吃,渴了就喝山泉水,困了就睡在大树上,无忧无虑,幸福快乐,只是有时不免有些孤独和寂寞。
有一天,有个英俊勇敢的小伙子跨海来到海南岛,到山中寻找一种珍贵的香料---沉香。
小伙子在山中遇到阿黎姑娘,他马上被阿黎姑娘的纯真和美丽所吸引,两人相互爱慕,心心相印,从此在一起劳动和生活,他们生了很多子子孙孙。
后来靠采摘野果已经不够他们生活了,雷公就派五色雀叼来山兰稻种,他们带领子孙后代一起砍山种山兰,喝用山兰酿造的甜美的biang酒,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他们死后,他们的子孙后代为了纪念自己的始祖,尊称她为“黎母”,把他们①脚下这座母亲山叫“黎母山”,他们自称“人”。
”当然,这不是海南黎族的真正起源,这则神话通过黎母生息的轨迹对原始初民从蒙昧阶段的初期、中期和晚期进入野蛮阶段的发展历程,作了追忆性的描述。
黎族在海南有着数千年历史,据有关资料记载黎族的先人为古越人,他有着6万年的族群史。
黎族的远古祖先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期,或者更早一些时候从两广大陆沿海地区陆续迁入海南岛,成为岛上最早的居民,主要聚居在琼南七个自治县,三亚市、通什市广大的山区、丘陵地带,少部分散居在定安、万宁、屯昌、琼海、儋县和澄迈境内,与汉族人民杂居。
海南黎族
海南黎族风情2011-6-29来源:中华五千年网我要评论(0)文章摘要黎族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海南岛的中部和西南部,现有人口一百三十余万。
黎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黎语支,文化特征与中国南方的壮、布依等民族有着密切的渊源。
黎族又分杞、孝、润、赛和美孚五个支族。
黎族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海南岛的中部和西南部,现有人口一百三十余万。
黎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黎语支,文化特征与中国南方的壮、布依等民族有着密切的渊源。
黎族又分杞、孝、润、赛和美孚五个支族。
黎族服饰风格独特。
男子缠红色或黑色头巾,上衣开襟,用布巾缚腰。
黎族妇女的服饰各支系不同,润黎妇女穿贯头服和超短筒裙;杞黎妇女穿开襟无领上衣,花筒裙长及膝盖;孝黎妇女穿中筒裙;美孚黎妇女穿方领上衣,筒裙长及小腿;赛黎妇女穿圆领包胸右侧开襟上衣,筒裙宽大。
黎族人民很早就懂得利用木棉做为纺织的原料。
公元五世纪的时候,黎族的纺织工艺就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中国古代女纺织家黄道婆就是从黎族人民那里学到当时先进的纺织技术后,回到她的家乡松江府乌泥泾(今上海市)传授纺织技术,从而推动了中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的。
黎锦配色以黑、棕为基本色调,青、红、白、蓝、黄等色相间,花纹图案有人物、动物、植物、山水和吉祥物等一百二十多种。
除筒裙外,用黎锦做的花幅、壁挂、花带、挂包等工艺品颇受人民的喜爱。
织锦工艺是黎族传统工艺美术中的奇葩。
宋代以前,黎族妇女已能织出彩色斑斓而又耐用床单幕布。
至宋代,黎锦、黎幕、黎单已经颇负盛名,远销桂林等地。
这些纺织品图案精美,主要有“渔猪农耕图”、“绿祀图”、“丰收图”、“婚礼图”等,配色调和,绚丽华美。
黎族村落多在山谷缓冲的坡地或山间盆地之中,村子周围保留着茂密的树木。
平原村落的周围种植着刺竹,形成营赛,故称“黎赛”。
黎族传统住宅以茅舍为屋,称为“ 船形茅草房屋”,传说这种住宅的造形,象征着黎族的祖先是乘船渡海迁居而来的。
海南神话故事演讲稿
海南神话故事演讲稿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海南神话故事的内容。
海南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不仅有着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还有着丰富的神话传说。
这些神话故事不仅反映了古代海南人民的聪明智慧,也蕴含着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首先,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海南三仙山的神话故事。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三仙山上住着三位仙女,她们美丽善良,常常下凡帮助人们解决困难。
有一次,岛上发生了旱灾,百姓们饥渴交迫,仙女们得知后便化作三股清泉,滋润了整个岛屿,让百姓们免受了旱灾之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善良和仁爱是弥足珍贵的品质,只有心存善念,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其次,我想说的是关于海南黎苗族的神话故事。
黎苗族是海南的原住民族,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神话传说。
他们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阿婆祖的女神,她是黎苗族人民的守护神,保佑着他们的生活和农作物。
据说,阿婆祖常常化身为一只美丽的孔雀,飞来寻找黎苗族人民,给他们带来好运和幸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民族信仰是人们心灵深处的寄托,也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海南岛上的龙母神话故事。
相传在海南岛上有一位龙母,她是海南人民的守护神,保佑着他们的生活和安宁。
据说,每年农历三月三这一天,海南人民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向龙母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对自然的崇敬和敬畏之心,也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通过这些神话故事,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海南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还能够感受到古代海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些神话故事不仅是海南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瑰宝。
让我们一起珍惜和传承这些神话故事,让它们永远流传下去。
谢谢大家!。
椰子树的文化记载和民间传说
椰子树的文化记载和民间传说椰子树是一种热带植物,在许多国家被赞誉为“生命之树”,因为它能为人类提供食物、饮料、工具和建筑材料。
在许多文化中,椰子树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被视为丰收、繁荣和生命的象征。
在许多文化中,椰子树被用作祭祀和仪式的重要对象。
在印度教中,椰子树被认为是女神拉克希米的象征,人们会把椰子提供给女神作为祭品。
在印度的婚礼仪式中,新娘与新郎一起围绕椰子树步行,象征着他们的婚姻将与椰子树一样强大和长久。
在一些南太平洋的岛屿文化中,椰子树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据传说,在斐济岛上,岛上的女人们的第一个孩子是由椰子树生长而来的,所以椰子树被视为孕育生命的象征。
在塔希提文化中,椰子树被视为女性和丰饶的象征,被赞称为“天堂之树”。
在泰国文化中,椰子树被视为神圣之树。
据说,佛陀在禅修期间曾躲在椰子树下避雨,因此泰国人将椰子树视为具有保护力量的象征。
每年的泰国椰子节上,人们会向椰子树祈求好运和繁荣,并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来庆祝丰收。
除了象征意义,椰子树在民间传说和神话中也经常出现。
在印度神话中,它被描述为由女神拉克希米的海水和泪水组成,从而成为一种具有神秘力量的树木。
在一些非洲传说中,椰子树是由神灵种下的,被赋予治愈疾病和保护人类的能力。
此外,椰子树在历史上还有许多实际应用。
在太平洋岛屿文化中,椰子树几乎每一部分都被充分利用。
椰子的果肉可食用,椰汁可饮用,椰壳可制作器具和工艺品,椰叶可用来制作屋顶和编织物品。
在历史上,椰子树被亚洲、欧洲和美洲的航海者广泛使用,提供水和食物,帮助船员渡过漫长的航程。
总的来说,椰子树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被视为丰收、繁荣和生命的象征,还在民间传说和神话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椰子树也在实际生活中为人类提供了许多实用价值。
无论在象征意义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上,椰子树都是一种非常重要和受尊敬的植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椰树—黎族的传奇
在海南省,到处都生长着一片片婷婷玉立的椰子树。
它那笔挺的树干,无枝无丫,直耸碧空;宽长的羽叶,在树干的顶端四向舒展,迎风拖曳,婆娑起舞,宛如翠绿天盖;大圆的果实,拥簇在羽叶间,色彩斑斓,生意盎然。
椰树,是海南热带风光的标志;在海南省黎族中有着神奇美丽的传说,是黎族人民光辉形象的象征。
攀爬椰树采摘椰果,使人有“椰实人蹬落碧天”之感。
攀爬椰树能作娱乐健身,锻炼劳动技能,是黎族民间体育活动和体育竞技项目之一。
攀爬项目在中南省份开展比较普遍,因为攀爬项目不但能锻炼人的四肢力量和协调性,还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而“攀爬椰子树”是流行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五指山及三亚市和万宁市部分黎族地区的一种为少年儿童所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市和地区都开展了一些攀爬项目,如湖南省采槟榔的歌:“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谁先爬上我替谁先装、少年郎采槟榔、小妹妹提篮抬头望”;云南和贵州的:“上山刀、下火海等项目”。
在海南爬椰子树摘椰子比赛,还有一句俗语是:“老太太上树比猴快。
”
据悉在海南岛西部,对椰树有着这样一种神奇的传说:在远古年代,有一位英勇的黎族首领——骆王。
他有一次征战归来,疏于戒备,被妄想篡夺王位的奸臣,受敌贿赂,设下晚宴,趁骆王酒醉之机,将骆王谋杀,并把王头砍下悬挂在竹竿上。
当奸臣带着敌人前来察看王头时,竹竿忽然变成椰树躯干,拔节高出数丈,骆王的头发变成椰叶,头颅变成椰果,椰壳上两个油乌的圆眼,则是骆王愤怒的眼睛,奸臣和敌人见状,立即惊慌逃窜。
从此,椰树不怕严寒酷暑和狂风暴雨,顶天立地,傲视云天,被称为黎王的光荣化身。
为了纪念英雄的骆王,人们摘下椰果掩埋,播下了希望的种子,繁衍成茂密的椰林,成了美丽南国特有的一道风景线。
为了造福人们,“骆王之树”——椰树,赋予黎族人民生活之源,被誉为海南省“四大绿宝”(椰子、橡胶、胡椒、腰果)之一。
黎族同胞对它更是无限钟爱,黎家孩子常常聚集在椰树底下,聆听着“巴雅”(黎语,汉语为“老人”)讲述关于骆王的故事;或在她身旁亲热作陪攀爬嬉戏,因此,从小练就了一手攀爬椰树的本领。
每逢椰子丰收季节,黎族小伙子就先香祭骆王,然后攀高树端,采摘椰果,着实让人有“椰实人蹬落碧天”之感!在三伏季节,一旦村寨里来了客人,好客的黎胞就会登上树头摘下椰果,让你品饮香甜清冽的椰汁,这时你会忽而感到心旷神怡,情暖心怀!近些年来,随着海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发展迅速,以及得到海南省人民政府的重视。
每年的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人们载歌载舞,欢聚一堂。
而海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都要组织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赛,少数民族聚居市县及少数民族杂居市县积极组队参加,影响广泛。
根据海南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从2010年起便着手制定攀爬椰子树比赛规则,并把攀爬椰子树比赛项目连续四年列入“三月三”节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比赛项目,由于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娱乐性和竞争性,深得海南各族人民喜爱,意义深远。
“攀爬椰子树”不仅黎族少年儿童所喜爱,也受到成年人的青睐。
由于活动内容和运动方式的独特,它在黎族社会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是保护和传承黎族体育文化。
二是强身健体、播撒劳动的根子。
在夯实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文化根基,都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1.保护和传承黎族体育文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不同的体育项目丰富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黎族是海南本土的一个少数民族,而“攀爬椰子树”活动以它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本族特色,成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一块瑰宝。
它发展了人的体能,增进了人体健康,而且人的精神上得到满足,
意志上也得到锤炼。
它从不同的角度反应了黎族的历史文化,习俗风情,不仅是黎族人民锻炼身体的重要方式,也为加强民族文化交流,活跃文化生活作出了积极贡献。
2.强身益脑,播撒劳动的根子。
我们都知道,所有的体育运动都是一身体活动的形式进行的,它要求人体直接参与运动。
黎族的“攀爬椰子树”同样以身体活动的方式进行,在愉悦身心的运动中让身体与大脑都得到锻炼。
“攀爬椰子树”的每一个动作,都需要一定的判断,只有身体与大脑并用,才能达到最佳的运动效果。
无形中在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同时也使大脑得到锻炼,有益人体身心健康。
黎家少儿六七岁起便随姐姐或哥哥去试着为家里拾柴火,八九岁起便可为家里放牛,为减轻父母的辛劳去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这与人们自小就看着或玩着“攀爬椰子树”的游戏,培养吃苦精神、促进身心健康、锻炼人的四肢力量和协调性,还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培养合作互助的团队精神、促进社会和谐等,自然接受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
3.“攀爬椰子树”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意义
黎族族传统体育活动“攀爬椰子树”是黎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从黎族族文化中剥离并凸显出来的,具有教育、娱乐、健身功能的社会体育活动,具有娱乐性、竞技性、民俗性和地域性等显著特征。
自从国务院确定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提高到国家的层面,给予规划建设以来,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除了基础设施等硬件的建设外,加强精神文化方面的软件建设更为重要。
海南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本土文化,特别是作为海南原住民的黎族人民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是国际旅游岛建设中,一笔有待加大挖掘整理力度,给予保护和开发的宝贵资源。
如果“攀爬椰子树”活动能够开展,将会有利于提高黎族社会生产力,也可以促进海南黎族地区经济贸易活动的交流,举办大型黎族传统体育
竞赛还可以加速黎族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海南建省办经济大特区以来,海南省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开发力度,使旅游业得到较快的发展。
独具特色的黎族传统文化,也得到一定的开发利用,在海南旅游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如何搞好统筹兼顾,在保护的同时加大开发力度,将黎族独特的文化奉献给国内外的宾客,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攀爬椰子树”作为黎族体育文化中,独具特色的黎族原生态体育项目,如果在搞好保护的同时,做好挖掘、整理和创新,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服务,必将夯实国际旅游岛文化建设的内容,得到国内外宾客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