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专题第2节探究类实验和调查类实验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深圳市2020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及其答案
![广东省深圳市2020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及其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5dd9d3cf84b9d528ea7ad8.png)
初高中数学学习资料的店初高中数学学习资料的店 - 1 -2020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 16 Na 23 Cl 35.5 Ti48 Co 59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蓝藻叶绿素相关酶足由DNA 控制合成B .烟草花叶细胞的遗传物质是核糖核酸C .发菜的遗传物质含有核糖和胸腺嘧啶D .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全都位于拟核2.下列关于人体内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 .淀粉彻底消化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B .脂肪中储存的能量要比等质量的糖类多C .Na +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运输需要消耗A TPD .肝脏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有ATP 分布3.甲状腺激素(一种含碘的氨基酸)可以促进人体细胞代谢,其分泌活动受下丘脑和垂体 的调节。
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有关分泌活动。
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A .缺碘会使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加B .下丘脑和垂体细胞有甲状腺激素的受体C .甲状腺激素不参与细胞膜和核膜的组成D .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游离核糖体4.种植过大片草莓的农田,闲置多年后,被木本植物覆盖,成片的草莓不见了。
有关说法 正确的是A .该农田朝着木本植物方向进行初生演替B .光照在该农田的演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C .演替就是一种生物替代另一种生物的过程D .草莓消失的主要原因是被次级消费者捕食5.为研究DNA 的复制方式,科学家进行了同位素示踪实验。
大肠杆菌先在含15N 的培养 基中培养若干代,使DNA 的所有氮元素均成为15N (离心结果见甲试管),后转至含14N 的培养基培养。
每20分钟繁殖一代,提取每代大肠杆菌的DNA 进行离心,实验结果 如图中乙、丙、丁三支试管所示。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大肠杆菌培养40分钟后才能出现丁试管的结果B .乙试管是大肠杆菌在14N 培养基中繁殖一代的结果C .大肠杆菌在14N 培养基繁殖三代后DNA 全部含有14ND .15N 与含14N 培养液互换,繁殖一代的结果与丙相同。
届生物二轮复习微专题2必考主观大题精细研究二__“遗传类”核心素养训练含解析
![届生物二轮复习微专题2必考主观大题精细研究二__“遗传类”核心素养训练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8a047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b5.png)
微专题2 高考必考主观大题精细研究(二)——“遗传类"1.(生命观念)(2020·江西省高三二模)已知果蝇的朱砂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
某同学将一只雌性朱砂眼果蝇与一只雄性白眼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朱砂眼雌性朱砂眼雄性白眼雌性白眼雄性=1111,请回答下列问题:(1)假如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能否判断该性状的显隐性?如果能判断,则哪个性状是显性性状?如果不能判断,请利用子一代进一步设计实验并确定显隐性不能判断,将子一代朱砂眼果蝇和白眼果蝇分开饲养,观察哪个眼色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出现性状分离的组对应的眼色为显性性状。
(2)假如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能否判断该性状的显隐性?如果能判断,则哪个性状是显性性状?如果不能判断,请利用子一代进一步设计实验并确定显隐性能判断,朱砂眼为显性。
(3)除以上两种可能外,该对等位基因还可能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解析】(1)假如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朱砂眼对白眼是显性,则一只雌性朱砂眼果蝇(AaXX)与一只雄性白眼果蝇杂交(aaXY),子代AaXX(朱砂眼雌性)AaXY(朱砂眼雄性)aaXX(白眼雌性)aaXY(白眼雄性)=1111,符合要求;若白眼对朱砂眼是显性,则一只雌性朱砂眼果蝇(aaXX)与一只雄性白眼果蝇杂交(AaXY),子代AaXX(朱砂眼雌性)AaXY(朱砂眼雄性)aaXX(白眼雌性)aaXY(白眼雄性)=1111,也符合要求,故不能判断该性状的显隐性。
因为只有显性性状存在杂合子,故可将子一代朱砂眼果蝇和白眼果蝇分开饲养,观察哪个眼色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出现性状分离的组对应的眼色为显性性状。
(或将子一代朱砂眼雌雄个体相互交配,白眼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观察哪个眼色杂交组合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出现性状分离的组对应的眼色为显性性状。
)(2)假如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朱砂眼对白眼是显性,则一只雌性朱砂眼果蝇(X A X a)与一只雄性白眼果蝇杂交(X a Y),子代X A X a(朱砂眼雌性)X A Y(朱砂眼雄性)X a X a(白眼雌性)X a Y(白眼雄性)=1111,符合要求;若白眼对朱砂眼是显性,则一只雌性朱砂眼果蝇(X a X a)与一只雄性白眼果蝇杂交(X A Y),子代X a Y(朱砂眼雄性)X A X a(白眼雌性)=1 1,不符合要求.故可判断朱砂眼对白眼为显性。
2020届高考二轮生物小检测(二) 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考二轮生物小检测(二)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de274389eb172dec63b77c.png)
2020届高考生物专练之自我检测(二)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无机盐均以离子形式存在B.以碳链为骨架的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化合物,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C.在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中,DNA、RNA均可作为遗传物质D.糖类是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原因是糖类在活细胞中的含量比脂质高有关2、2019年3月29日,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EBV病毒抑制剂,这类抑制剂可以阻断EBV病毒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DNA的过程。
EBV是一种DNA肿瘤病毒,这种病毒会导致B细胞发生终生的潜伏性感染。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EBV病毒的遗传物质和人类遗传物质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B. EBV病毒在人体细胞内进行繁殖时ADP不会大量积累C.合成EBV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时,一种tRNA可以运输几种氨基酸D.被EBV病毒感染的人产生抗体的能力比没有感染的人低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太空中,根失去向地性是因为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②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基因组的表达,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③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个体迁出该地区,调查结果不一定大于实际值④抗体、激素和血红蛋白均存在于内环境中⑤从30℃的环境进入5℃,小白鼠的散热量增加,产热量也相应增加A.2项B.3项C.4项D.5项4、果蝇的短刚毛与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且短刚毛对长刚毛为显性,由基因A、a控制(位于X染色体上),现将一只短刚毛雄果蝇用紫外线照射,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缺失了一个片段,但不影响A基因的功能。
假如将该果蝇与长刚毛雌果蝇杂交,得到的子代全是雄果蝇。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雄果蝇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B. 经紫外线照射后,该变异果蝇所有细胞的基因种类减少C. 子代全是雄果蝇的原因可能是X染色体部分缺失导致雄配子致死D. 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该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无法联会5、如图表生物界完整的中心法则,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都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B.上述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中②不同于③的碱基配对方式为T-AC.在原核细胞中,②③过程可在细胞同一区域同时发生D.①②③过程均可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进行;④⑤过程发生在某些病毒内6、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
广东省深圳市2020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byde
![广东省深圳市2020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byde](https://img.taocdn.com/s3/m/59d857ba7375a417876f8f83.png)
2020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 16 Na 23 Cl 35.5 Ti48 Co 59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蓝藻叶绿素相关酶足由DNA控制合成B.烟草花叶细胞的遗传物质是核糖核酸C.发菜的遗传物质含有核糖和胸腺嘧啶D.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全都位于拟核2.下列关于人体内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淀粉彻底消化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B.脂肪中储存的能量要比等质量的糖类多C.Na+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运输需要消耗ATPD.肝脏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有ATP分布3.甲状腺激素(一种含碘的氨基酸)可以促进人体细胞代谢,其分泌活动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
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有关分泌活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缺碘会使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加B.下丘脑和垂体细胞有甲状腺激素的受体C.甲状腺激素不参与细胞膜和核膜的组成D.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游离核糖体4.种植过大片草莓的农田,闲置多年后,被木本植物覆盖,成片的草莓不见了。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农田朝着木本植物方向进行初生演替B.光照在该农田的演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C.演替就是一种生物替代另一种生物的过程D.草莓消失的主要原因是被次级消费者捕食5.为研究DNA的复制方式,科学家进行了同位素示踪实验。
大肠杆菌先在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使DNA的所有氮元素均成为15N(离心结果见甲试管),后转至含14N 的培养基培养。
每20分钟繁殖一代,提取每代大肠杆菌的DNA进行离心,实验结果如图中乙、丙、丁三支试管所示。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大肠杆菌培养40分钟后才能出现丁试管的结果B.乙试管是大肠杆菌在14N培养基中繁殖一代的结果C.大肠杆菌在14N培养基繁殖三代后DNA全部含有14ND.15N与含14N培养液互换,繁殖一代的结果与丙相同6.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内会出现大量恶性增殖的白细胞。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加试选择题对点特训2 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因素的探究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加试选择题对点特训2 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因素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4ae3eb4067ec102de3bd8930.png)
特训2 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因素的探究1.为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和CO2浓度对番茄试管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用40 W的白色、红色和黄色灯管做光源,设置不同CO2浓度,处理试管苗。
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试管苗的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结果如图,由图推测错误的选项为( )A.a点的净光合速率大于c点,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红光多于黄光,a点真正光合速率更高B.据图可知,黄光培养时,番茄试管苗与外界CO2的交换情况表现为向外界释放CO2C.在红光条件下,CO2为300 μL·L-1时,对番茄试管苗叶肉细胞来说,叶绿体消耗的CO2等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D.为探究黄光培养条件下番茄试管苗的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可分别取白光和黄光条件下培养的试管苗叶片,提取其中的色素并分离,通过比较滤纸条上叶绿素a、叶绿素b色素带的宽窄(或颜色深浅)来判断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答案 C2.(2018·宁波模拟)近年来大气中的CO2浓度和O3浓度不断上升。
为了研究CO2浓度和O3浓度上升对农作物有何影响,研究人员用高浓度CO2和高浓度O3处理水稻“汕优63”,测定其生长发育不同时期的各项生理指标,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CK(对照,大气常态浓度);CO2(CO2常态浓度+200 μmol·mol-1);O3(O3常态浓度×160%);CO2+O3(CO2常态浓度+200 μmol·mol-1和O3常态浓度×160%)。
表观光合速率是指在光照条件下,一定量的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吸收外界的CO2量。
A.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升高CO2浓度,水稻的表观光合速率增大B.高浓度CO2可部分抵消高浓度O3对水稻光合作用的胁迫C.水稻表观光合速率的增大可能与胞间CO2浓度升高有关D.实验结果表明,O3浓度降低会危及水稻的生长答案 D解析柱形图显示:在相同的生长发育时期,CO2组的表观光合速率均大于CK组,因此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升高CO2浓度,水稻的表观光合速率增大,A正确;CK组、O3组与CO2+O3组的实验结果对比,可说明高浓度CO2可部分抵消高浓度O3对水稻光合作用的胁迫,B正确;对比分析两个柱形图可知,在生长发育时期相同的情况下,表观光合速率高,其胞间CO2浓度也相对较高,因此水稻表观光合速率的增大可能与胞间CO2浓度升高有关,C正确;O3组与CK组的实验结果对比,说明O3浓度升高会危及水稻的生长,D错误。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13:实验与探索(附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13:实验与探索(附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5b3a33f7ec4afe05a1df1a.png)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13:实验与探索(附解析)考纲指导1.纵观近五年的全国卷高考试题,侧重考查教材基础实验的材料、原理、规律、方法、步骤及相关操作要领等。
对一些生物学问题的初步探究能力也有所考查。
2.在题型方面,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考查到。
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纲要求实验和教材经典实验,考查实验原理、方法及结果,教材试剂选用、显色反应、基础实验的共性归纳等。
非选择题通常以生物学知识设计新的背景材料,并结合代谢、遗传、调节等有关知识综合考查探究实验的原则,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以及探究实验的结果预测与分析等。
3.2020年备考时应注意:对于选择题,针对不同类型的基础实验如物质鉴定、显微观察、模拟调查的相似实验进行比较分析,做好归纳。
对于非选择题,通过变量分析掌握实验设计的原理,总结实验步骤设计表述的一般思路及实验评价的方法等。
思维导图知识梳理考点一教材基础实验1.如何选择实验材料(1)不同实验目的要选择不同的材料,生物材料的选择必须为实验目的服务。
(2)选择的材料有利于使实验步骤简化,并便于实验操作。
(3)选择最容易成功的生物材料和最佳的取材部位。
(4)选择便于观察,实验现象明显的材料。
(5)选择对实验现象无干扰、实验结果利于分析的生物材料。
(6)选择较常见、易于获得的材料。
2.观察类实验的操作流程归纳3.鉴定类实验的操作流程归纳4.教材中的调查类实验归纳初次捕获个体数=总数N重捕标志个体数再次捕获个体数5技巧方法(1)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①增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或吹氧气或放入绿色植物;②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③除去容器中CO2:NaOH溶液或KOH溶液;④除去叶片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一昼夜;⑤除去叶片中叶绿素:酒精水浴加热;⑥除去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给植株遮光;⑦如何得到单色光:棱镜色散或彩色薄膜滤光或人工光源;⑧防止血液凝固:加入柠檬酸钠;⑨DNA半保留复制方式探究:密度梯度离心;⑩各种细胞器的提取:细胞匀浆离心。
高考生物《探究类实验和调查类实验》核心知识梳理与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高考生物《探究类实验和调查类实验》核心知识梳理与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0f121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17.png)
高考生物《探究类实验和调查类实验》核心知识梳理与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核心知识梳理1.探究类实验2.调查类实验估计法考向一探究类实验1.下列属于控制自变量的操作且正确的是( )A.在探究过氧化氢酶最适pH的实验中,需要在同一温度下进行B.在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中可用不同功率的灯泡控制变量C.在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中,两只烧杯中要放入等量的淀粉糊D.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用不同植物的插条作对照答案 B解析在探究过氧化氢酶最适pH的实验中,需要在同一温度下进行,这属于对无关变量的控制,A错误;在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中可用多盏不同功率的灯泡控制变量,这属于对自变量的控制,B正确;在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中,两只烧杯中要放入等量的淀粉糊,这属于对无关变量的控制,C错误;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应用相同植物的插条作对照,这属于对无关变量的控制,D错误。
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自变量是时间B.调查血友病的遗传方式时,可对某学校学生进行随机取样调查C.探究落叶是否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实验中,对照组土壤要灭菌,尽可能排除微生物的干扰D.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会干扰实验的观察答案 A解析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自变量是时间,A正确;调查血友病的遗传方式时,应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B错误;探究落叶是否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中是否含有微生物,因变量是土壤中落叶的腐烂情况,对照组土壤不做处理,实验组土壤进行灭菌处理,C错误;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不会干扰实验的观察,D错误。
3.下列探究性实验中,对实验变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所加酶的量和pH是无关变量B.“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培养液中的溶氧量是无关变量C.“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促进插条生根的作用”实验,插条生根数是无关变量D.“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原生质层外侧溶液的浓度是无关变量答案 A解析“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酶活性,故所加酶的量和pH是无关变量,A正确;“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自变量为是否有氧,B错误;“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促进插条生根的作用”实验,自变量为生长调节剂的浓度,插条生根数是因变量,C错误;“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细胞液和外界溶液的浓度差是自变量,D错误。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专题限时训练:1-7-15 实验与探究 Word版含解析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专题限时训练:1-7-15 实验与探究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75d781700abb68a982fbf0.png)
一、选择题1.(2018·山东省潍坊市高三期末)菠菜是常用的生物实验材料。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菠菜叶下表皮细胞可用于观察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分布B.新鲜的菠菜叶可用于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C.菠菜叶上表皮细胞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D.菠菜叶中还原糖的含量高,可用于还原糖的检测答案:B2.(2019·甘肃天水一中模拟)下列调查活动和实验中,实验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比,一定偏小的是()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B.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选择在有患者的家族中进行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打开电灯D.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答案:D3.(2018·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质检)下列关于生态学实验和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作的生态缸应密闭,放于室内通风、阳光直射的地方B.可通过建构概念模型来研究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机制C.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实验组土壤应不作处理,保持自然状态D.利用土壤小动物趋湿、趋光的特点,用诱虫器采集答案:B4.(2018·山西省晋中市高三1月调研)有关实验的取材和处理,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是()A.菠菜叶的下表皮细胞中叶绿体大而少,可用于观察叶绿体B.黑藻叶肉细胞因有叶绿体的存在,便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C.用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染液进入细胞使线粒体染色D.以低温处理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可观察到染色体数加倍的细胞答案:B5.(2018·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在许多生物实验中都需要用到酒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时,若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会导致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B.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需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洋葱根尖上的卡诺氏液C.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的作用是溶解组织中的油脂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答案:C6.(2018·山西省太原市期末)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2020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题(word解析版)
![2020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题(word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635397180eb6294dd886ccc.png)
2020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蓝藻叶绿素合成相关酶是由DNA控制合成B. 烟草花叶细胞的遗传物质是核糖核酸C. 发菜的遗传物质含有核糖和胸腺嘧啶D. 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全都位于拟核2.下列关于人体内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 淀粉彻底消化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B. 脂肪中储存的能量要比等质量的糖类多C. Na+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运输需要消耗ATPD. 肝脏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有ATP分布3.甲状腺激素(一种含碘的氨基酸)可以促进人体细胞代谢,其分泌活动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
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有关分资活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缺碘会使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加B. 下丘脑和垂体细胞有甲状腺激素的受体C. 甲状腺激素不参与细胞膜和核膜的组成D. 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游离核糖体4.种植过大片草莓的农田。
闲置多年后,被木本植物覆盖。
成片的草莓不见了。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该农田朝着木本植物方向进行初生演替B. 光照在该农田的演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C. 演替就是一种生物替代另一种生物的过程D. 草莓消失的主要原因是被次级消费者捕食5.为研究DNA的复制方式,科学家进行了同位素示踪实验。
大肠杆菌先在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使DNA的所有氮元素均成为15N(离心结果见甲试管),后转至含14N的培养基培养。
每20分钟繁殖一代,提取每代大肠杆菌的DNA进行离心,实验结果如图中乙、丙、丁三支试管所示。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大肠杆菌培养40分钟后才能出现丁试管的结果B. 乙试管是大肠杆菌在14N培养基中繁殖一代的结果C. 大肠杆菌在14N培养基繁殖三代后DNA全部含有14ND. 15N与含14N培养液互换,繁殖一代的结果与丙相同6.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内会出现大量恶性增殖的白细胞。
2020届高考二轮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专题: 第2节 探究类实验和调查类实验
![2020届高考二轮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专题: 第2节 探究类实验和调查类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1c21670369eae009581bec77.png)
第2节探究类实验和调查类实验1、下列关于探究酶特性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若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操作顺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B.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C.若用H2O2和过氧化氢酶来探究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D.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2、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最严谨的一项是( )选项实验目的主要实验步骤A酶催化具有高效性实验组:2mL3%H2O2+1mL过氧化氢酶保温5min对照组:2mL3%H2O2+1mL蒸馏水保温5minB酶催化具有专一性实验组:2mL3%可溶性淀粉+1mL新鲜唾液保温5min碘液检验对照组:2mL3%蔗糖+1mL新鲜唾液保温5min 碘液检验C探究酶作用的适宜温度5mL3%可溶性淀粉+2mL新鲜唾液+碘液→每隔5min将溶液温度升高10°C,观察溶液蓝色变化DpH影响酶的催化活性向三支试管中依次各加入:2mL3%H2O2、1mL不同pH缓冲溶液和1mL过氧化氢酶,在适宜温度下保持5min,观察气体产生速率A.AB.BC.CD.D3、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细胞的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HLA抗原和H-2抗原均为蛋白质)进行融合实验,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和小鼠细胞膜表面的抗原不属于细胞膜的结构成分B.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荧光染料分布的动态变化,体现了细胞膜的分子能够运动C.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荧光染料最终均匀分布,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D.若在0℃下培养40 min,则发现细胞仍然保持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
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体现4、在探讨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是否产生酒精”时,唯一假设是“酵母菌有氧呼吸不产生酒精”B.整个实验过程中,保证酵母菌能正常生活的重要条件是加入足量的培养液C.研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需通入空气,以保证酵母菌正常代谢D.该实验中不通入空气的装置属于空白对照组,整个实验属于对照实验5、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气体产生情况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在恒定水平。
2020浙江高考生物二轮练习:实验探究强化练 Word版含解析
![2020浙江高考生物二轮练习:实验探究强化练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ed44411f90f76c661371ae1.png)
姓名,年级:时间:实验探究强化练1.现有一组对胰岛素不敏感的高血糖小鼠X。
为验证阿司匹林能恢复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小鼠X的血糖浓度恢复正常。
现利用小鼠X进行实验,下表表示实验的处理方法及部分实验结果.请回答有关问题:组别1234处理方法胰岛素+-+-阿司匹林-++-生理盐水---+实验结果(血糖浓度)?高于正常?高于正常添加,“-”表示无添加,胰岛素和阿司匹林均用生理盐水配制。
(1)请根据表格信息,写出实验思路:(说明:对药剂注射体积和检测方法不做具体要求)①⋮(2)请绘制能正确表达实验结果的坐标曲线图.(3)阿司匹林能恢复小鼠X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是通过影响靶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而实现的.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得:实验目的是验证阿司匹林能恢复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小鼠X的血糖浓度恢复正常;自变量是胰岛素和阿司匹林的有无,因变量是小鼠X的血糖浓度变化。
在设计实验时应关注实验材料的选取,随机均分,分组编号,自变量的控制,因变量的检测,相同且适宜的培养环境,一段时间后同时进行检测,并计算平均值,分析统计等。
(2)绘制坐标曲线图,在已给出坐标系的前提下,分析横纵坐标的含义,根据可能的实验结果用曲线进行表达。
(3)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可能是因为靶细胞膜上的受体敏感性降低,因此阿司匹林有可能是通过影响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恢复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的。
答案:(1)①将提供的小鼠X随机均分为四组,编号1、2、3、4,分别测量每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并求平均值;②给1组小鼠注射适量胰岛素,2组小鼠注射适量阿司匹林,3组小鼠注射与1组小鼠等量的胰岛素和与2组小鼠等量的阿司匹林,4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其他饲喂条件相同且适宜;③一定时间后测量4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并求平均值;④分析统计(2)如图所示(3)胰岛素受体2.已知A、B药物都对肝癌细胞的分裂有抑制作用,现要探究抑制肝癌细胞分裂最佳的A、B药物浓度组合。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13:实验与探索(附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13:实验与探索(附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9a8956647d27284b735195.png)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13:实验与探索(附解析)考纲指导1.纵观近五年的全国卷高考试题,侧重考查教材基础实验的材料、原理、规律、方法、步骤及相关操作要领等。
对一些生物学问题的初步探究能力也有所考查。
2.在题型方面,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考查到。
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纲要求实验和教材经典实验,考查实验原理、方法及结果,教材试剂选用、显色反应、基础实验的共性归纳等。
非选择题通常以生物学知识设计新的背景材料,并结合代谢、遗传、调节等有关知识综合考查探究实验的原则,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以及探究实验的结果预测与分析等。
3.2020年备考时应注意:对于选择题,针对不同类型的基础实验如物质鉴定、显微观察、模拟调查的相似实验进行比较分析,做好归纳。
对于非选择题,通过变量分析掌握实验设计的原理,总结实验步骤设计表述的一般思路及实验评价的方法等。
思维导图知识梳理考点一教材基础实验1.如何选择实验材料(1)不同实验目的要选择不同的材料,生物材料的选择必须为实验目的服务。
(2)选择的材料有利于使实验步骤简化,并便于实验操作。
(3)选择最容易成功的生物材料和最佳的取材部位。
(4)选择便于观察,实验现象明显的材料。
(5)选择对实验现象无干扰、实验结果利于分析的生物材料。
(6)选择较常见、易于获得的材料。
2.观察类实验的操作流程归纳3.鉴定类实验的操作流程归纳4.教材中的调查类实验归纳研究性课题调查对象统计方法计算方法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人类某种遗传病汇总法发病率=患病人数被调查人数×100%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标志重捕法初次捕获个体数总数N=重捕标志个体数再次捕获个体数植物或活动能力弱的动物样方法所有样方内个体总数样方的总面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土壤中的小动物取样器取样法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5.教材中探究类实验实验名称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差漏斗玻璃管液面的上升高度半透膜的种类、开始时的液面高度、温度等条件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同温度酶的活性(加碘液后溶液颜色的变化)pH、底物量、酶量、试管的洁净程度、反应时间、操作程序等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不同pH 酶的活性(气泡的数量或带火星的卫生香燃烧的猛烈程度)温度、底物量、酶量、试管的洁净程度、反应时间、操作程序等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氧的有无CO2生成量(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酒精的产生(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葡萄糖溶液的量、石灰水的量、温度、pH、锥形瓶的洁净程度、连接的导管的大小等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细胞体积的大小物质运输的效率琼脂块的一致性、NaOH溶液的量、浸泡的时间、测量的准确性等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扦插枝条的生根数量或长度实验材料的一致性、激素浓度的准确性、处理时间等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间酵母菌种群数量培养液的成分、培养条件、空间等探究水族箱中群落时间群落的演替水族箱中的培养条件和环境等技巧方法(1)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①增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或吹氧气或放入绿色植物;②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③除去容器中CO2:NaOH溶液或KOH溶液;④除去叶片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一昼夜;⑤除去叶片中叶绿素:酒精水浴加热;⑥除去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给植株遮光;⑦如何得到单色光:棱镜色散或彩色薄膜滤光或人工光源;⑧防止血液凝固:加入柠檬酸钠;⑨DNA半保留复制方式探究:密度梯度离心;⑩各种细胞器的提取:细胞匀浆离心。
江苏省2020年高考生物复习题:热考题型二实验分析与评价实验探究与验证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2020年高考生物复习题:热考题型二实验分析与评价实验探究与验证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2facc40b4c2e3f56276327.png)
热考题型二实验分析与评价实验探究与验证(时间:30分钟总分值:60分)1.(2021·安徽卷,29Ⅰ)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温度(25 ℃和0.5 ℃ )条件下密闭容器内蓝莓果实的CO2生成速率的变化,结果见图1和图2 .(1 )由图可知,与25 ℃相比,0.5 ℃条件下果实的CO2生成速率较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果实储存时间的增加,密闭容器内的浓度越来越高,抑制了果实的细胞呼吸.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浓度的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2 )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如下方案:①称取两等份同一品种的蓝莓果实,分别装入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内,然后密封.②将甲、乙瓶分别置于25 ℃和0.5 ℃条件下储存,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瓶中的CO2浓度.③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CO2生成速率.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请给出两条建议,以完善上述实验方案(不考虑温度因素)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1·福建卷,26 )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探究,结果如下表.请答复: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的总数×100%(1 )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上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局部细胞图像,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分裂期的期.(2 )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到达1.0 mmol·L-1时,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3 )实验结果说明,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为探究可可碱影响种子发芽率的可能原因,某同学提出假设: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现欲通过实验检验上述假设,请写出实验设计的根本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2021·江苏卷,29 )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 )是传统欣赏花卉,由于其高度不育,只能进行无性繁殖,因而品种稀少.为了探究中|国水仙只开花不结实的原因,有研究者开展了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先制作了临时装片进行镜检、拍照,再对照片中的染色体进行计数、归类、排列,主要步骤如下:剪取新生的根尖―→卡诺固定液固定―→1 mol·L-1HCl解离―→清水漂洗―→卡宝品红染色―→制片压片―→镜检拍照―→核型分析请答复以下问题:(1 )选取新生根尖作为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过程中用1 mol·L-1HCl解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该实验采用卡宝品红作为染色剂,与卡宝品红具有相似作用的试剂有(填序号) .①双缩脲试剂②醋酸洋红液③龙胆紫溶液④秋水仙素溶液(4 )镜检时,应不断移动装片,以寻找处于期且染色体的细胞进行拍照.(5 )由图中核型分析结果,得出推论:中|国水仙只开花不结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推论,可以优先选用(填序号)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显微观察.①花萼②花瓣③雌蕊④花药⑤花芽4.(2021·安徽合肥第二次质量检测)受损伤的马铃薯细胞内酚氧化酶(PPO )和底物(酚类物质)直接接触,引起马铃薯的褐变,为探究温度对PPO活性的影响,实验小组进行如下实验:(1 )PPO粗提液的提取低温下将新鲜马铃薯用蒸馏水洗净、去皮,取20 g样品放入含50 mL磷酸缓冲液(pH值为5.5 )的研钵中,同时参加少量石英砂,研磨、离心、上清液即为PPO的粗提液,加缓冲液研磨的目的是.(2 )不同温度下PPO活性的测定①实验步骤顺序有不妥之处,请改正.②实验结果说明:15 ℃和30 ℃温度条件,PPO具有相同的活性,从酶的特性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进一步探究PPO最|||适温度,应在范围内设置温度梯度. 5.(2021·湖南湖中名校二模)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设计进行以下实验.实验材料和用具:100 mL量筒、50 W、100 W、200 W和400 W的台灯、冷开水、NaHCO3、黑藻等.实验步骤:①准备4套如图1所示装置,编号为1~4 .在瓶中各参加约500 mL质量浓度为0.01 g/mL NaHCO3溶液后用冷开水充满.②取4等份长势相同的黑藻分别放入1~4号装置中.③将4套装置放入暗室中,然后分别用50 W、100 W、200 W和400 W的台灯等距离地照射1~4号装置,观察气泡的产生情况.④30 min后停止光照,读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的体积(mL ) .以上实验重复三次,实验结果见表:分析并答复有关问题:(1 )该实验中的因变量是,自变量是,列出实验中的无关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写出两个) .(2 )根据装置图,上表中水的体积等于的体积.(3 )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可知,光照强度从50 W至|||400 W ,光合作用(填 "能〞或 "不能〞)一直增强.(4 )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请在图2的坐标系中完成柱形图.6.(2021·广东茂名第|一次模拟)某校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 "探究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日周期性〞的课题研究,以确定洋葱根尖取材的最|||正确时间.细胞分裂指数是衡量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状况的指标之一,分裂指数=观察视野中分裂期细胞的平均数/总细胞平均数×100%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取多个已经培养好的洋葱鳞茎(根长约为5 cm )作为实验材料.第二步:在某一天的8~18点时间段内每隔1 h ,取3根洋葱根尖分别制成临时装片.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如下:①解离:剪取洋葱根尖2~3 mm ,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体积比1∶1 )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15 min .②染色:把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 g/mL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 min .③漂洗:将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 min .④制片: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后,再加一片载玻片,用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第三片:观察、计数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请答复以下问题:(1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改正临时装片制作步骤中的2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每次应利用显微镜观察计数3个装片适宜视野中的,并计算细胞分裂指数.请帮助他们设计一个表格,用于观察工程的记录和结果的统计. (4 )该研究小组的同学最|||后把表格中的数据转变为如下的曲线图,根据曲线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洋葱鳞茎根尖细胞分裂指数日周期性(5 )将常温下培养洋葱的装置移到冰箱的恒温室(4 ℃ )内再培养一段时间,后移回常温下培养,观察其根尖细胞,发现某些细胞染色体加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2021·北京石景山区高三测试)研究人员用克隆猕猴创立糖尿病模型并探索该病的治疗方法.实验过程如下:将9只健康的克隆猕猴进行适应性饲喂2周后,甲:糖尿病模型组(6只) 乙:正常组(3只)饲喂高糖、高脂的饲料和充足的饮水、水果,喂养4周普通饲料和充足的饮水、水果处理静脉注射30%的链脲佐菌素(糖尿病诱导剂)不做处理采血3 d后空腹采血,以后每周采2次,连续12周与甲组同时段空腹采血处理A组:3只猕猴动脉注射一定量的干细胞悬液B组:3只猕猴动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不做处理采血注射后第1、6周空腹采血与甲组同时段空腹采血(1 )实验中对照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链脲佐菌素为一种广谱抗菌素,具有抗菌、抗肿瘤作用,其副作用为破坏动物体内的细胞导致动物患上糖尿病.(3 )实验中主要监测血液中四项根本指标:①、②血脂、③和④C-肽等物质的含量变化.(4 )血液中C-肽含量变化是诊断糖尿病类型的重要依据.1分子某前体蛋白在细胞的处合成后,通过内质网以小泡形式运输到,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成1分子③和1分子C-肽,然后以方式分泌到细胞外.(5 )饲喂12周后,收集乙组中某只猕猴24 h的尿液,经防腐处理后,取尿样2 mL 参加1 mL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试管中,空腹情况下乙组猕猴仍能使①维持在正常水平,其体液调节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实验中采用干细胞移植的方法治疗糖尿病猕猴.为追踪干细胞成活、分化等情况,研究人员设计了巧妙的方法:选用正常雄性猕猴作供体,将干细胞移植到雌性糖尿病猕猴体内,干细胞中的作为追踪的标记物.8.(2021·河南实验中学模拟)研究者为了研究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过程,选用枪乌贼的神经组织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1 )第Ⅰ组处理说明枪乌贼神经元兴奋时,膜外比膜内电位75 mV .室温下,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0.5 ms后,才能测到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 "兴奋的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的方式释放,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识别.(2 )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从Ⅱ、Ⅲ、Ⅳ组推断,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应该是直接引起的,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作用.(3 )假设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药物,可作(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降糖药b.麻醉药c.镇痛剂d.抗肌肉痉挛剂(4 )研究者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突触前膜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发突触小泡的定向移动.药物BAPTA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现将该药物注入突触小体内,假设突触前神经元的,那么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 9.(2021·安徽合肥第三次质检)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以以下图所示,请分析答复以下相关问题:(1 )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不同浓度的激素类似物对微型月季插条处理前,需要插条放置在蒸馏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该实验能否证明激素甲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___________ .(4 )为了探究激素类似物乙是否有促进微型月季插条生根作用,应在(μmol·L-1 )区间再设置系列浓度梯度重复实验.(5 )假设探究激素类似物甲、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至|||少设计组实验.(6 )植物激素类似物和植物自身激素作用相似,在植物体内不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代谢的信息.10.下表为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设计的三组实验,用以验证酶的专一性.A组B组所用酶制剂所用试剂甲 5 mL淀粉溶液 5 mL蔗糖溶液淀粉酶斐林试剂乙 5 mL麦芽糖溶液 5 mL葡萄糖溶液麦芽糖酶斐林试剂丙 5 mL淀粉溶液 5 mL蔗糖溶液淀粉酶碘液据此答复以下问题.(1 )正确配制及使用斐林试剂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预期甲同学得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乙同学的实验设计能否得出结论?(填 "能〞或 "不能〞)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丙同学的实验设计可能得不到实验结论,你认为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假设仍然用碘液作试剂,丙同学的实验应该怎样进行改良(只能在上述表格中选取材料和制剂) ?底物酶制剂试剂A组碘液B组碘液11.以以下图为男性性激素- -睾酮(T )的分泌调节机制.请据图分析答复:注:GnRH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 (黄体生成素)、(FSH ) (卵泡刺激素)、T (睾酮) .(1 )图中结构X是指,过程④说明性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离不开调节机制.(2 )图中各种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并与靶细胞膜外表的结合.完成信息传递后,这些激素就会被灭活,因而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3 )有研究说明吸食(毒|品)会影响人体性腺功能,于是有研究者对某戒毒所内的吸毒人员进行相关激素的检测并与健康人比拟,检测结果均值如下表:①据表可知,与健康者相比,吸毒者图中的②③过程(填 "增强〞或 "减弱〞) .②为了确定吸毒者T水平低的原因是睾丸受损还是LH和FSH减少,可将体内的量补充到健康者水平,一段时间后测定的含量,与健康者比拟即可确定原因.③调查发现,吸毒者易出现怕冷、寒热交替等病症,说明吸毒可能使下丘脑中的受损.④有人对该研究方案的科学严密性提出质疑,请写出质疑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出一点即可)12.天然无子葡萄是由于种种原因,个别植株或枝条发生变异,结出了无子果实.人们就取其枝条采用扦插、嫁接等无性繁殖手段将其保存下来,形成了无子品种.在通过扦插繁殖无子葡萄的过程中,葡萄枝条生根情况是培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探究萘乙酸(NAA )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材料用具:生长旺盛的一年生葡萄枝条假设干、烧杯、培养皿、量筒、NAA、蒸馏水等.配制一系列具有浓度梯度的萘乙酸溶液7份,编号为1~7号.实验步骤:第|一步:将葡萄枝条随机均分为7等份;第二步:将6份枝条的基局部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NAA溶液中,另1份浸泡在清水中;第三步:一天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第四步:一段时间后对扦插的枝条生根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如图.(1 )①该实验中,浓度为12 mg·L-1NAA处理的枝条几乎不能生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正式实验中配制的NAA溶液浓度依次为(浓度梯度差为1.0 mg·L-1 ) .②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因变量是,观察指标除此之外,还可以是.同时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如_______________ .(2 )人工培育无子葡萄时,可采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填 "未授粉〞或 "已授粉〞)的雌蕊柱头.由此获得的无子葡萄品种经扦插繁殖,正常种植,其结出的葡萄(填 "有〞或 "无〞)子粒.(3 )为探索葡萄的最|||正确种植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并得到了如以下图的实验结果.图甲表示葡萄植株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氧气释放量与温度的关系(a )以及黑暗条件下氧气消耗量与温度的关系(b );图乙表示在20 ℃条件下葡萄植株氧气释放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据图答复以下问题:①由图甲中可以看出,在℃时,光合速率是呼吸速率的2倍.图乙中的D 点的值是mg/h .②在温度下降到15 ℃的过程中,图乙中A、D两点移动方向分别是.③葡萄的最|||正确种植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地址::// ks5u /down/2021 -2/19/2038054.shtml 复制链接,粘贴到浏览器下载.。
【2020高中生物高考总复习】专题二实验探究
![【2020高中生物高考总复习】专题二实验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d9e0e4266c175f0e7cd137a1.png)
择。
草履虫、变形虫等单细胞生物在清水中不会涨破。
实验5 细胞核功能的实验探究
实验名称
实验过程
结论
实验分析
黑白美西 螈核移植 实验
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
该实验无对照
的核―移―入→白色美西螈 去核卵细胞―发―育→黑色 美西螈
美西螈肤 色遗传受 细胞核控 制
组,可将白色 美西螈胚胎细 胞核移植到黑 色美西螈去核 卵细胞进行培 养作为对照
移动污物移动——在装片上 装片污物不动——转动目镜污 污物 物移 不动 动— —— —在 在目 物镜 镜上 上
6.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的变化
项目 物像大 看到的细
镜头
小 胞数目
视野亮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物镜与 载玻片 的距离
视野范 围
高倍镜 大
少
低倍镜 小
多
暗
近
小
亮
远
大
(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与 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距离约为0.5 cm)停止下降。
中小学生课文教与学精讲
【教育教学】 【教学课件】【教育培训】【课文教育】【课文教学】
实验3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到清晰的物 像;移动装片,把观察对象移到视野中央;换上高倍镜,并调 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2.显微镜放大倍数 (1)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物像长度、宽度的放大倍数。 (2)总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均需要保持细胞的活性状态吗?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实验探究、图表信息与题型方法
![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实验探究、图表信息与题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d3a5274524de518974b7d73.png)
2020年高考复习生物第二轮(综合能力突破)卷-----8(专题八实验探究、图表信息与题型方法)(本卷包括6个选择题36分;5个非选择题54分;总共90分)一、选择题1.【2020·浙江五校联考】右图是基因型为 AaBb (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按分裂过程判断,图中标号的先后顺序为①→②→③B.该动物为雌性, ②和③是次级卵母细胞C.基因 A 和基因 a 的分离发生在②细胞中D.③正常分裂结束后能产生1种基因型的细胞2.【2020·豫南联考】下列实验中所描述的颜色变化不正确的是A.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酒精,颜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B.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DNA被染成绿色,RNA被染成红色C.利用健那绿染液观察线粒体,线粒体呈蓝绿色,细胞质接近于无色D.利用无水乙醇提取黄色叶片中叶绿体色素,经纸层析后滤纸条上的色素从上到下依次是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3.【2020·温州八校期末】右图是为理解某些生物学问题所建立的一个数学模型(此图仅表示变化趋势),以下对此数学模型应用不科学的是A.若x表示外界O2浓度,y表示CO2释放量,则a为需氧呼吸强度,b为厌氧呼吸强度B.若x表示外界温度,y表示耗氧量,则a为变温动物,b为恒温动物C.若x表示进食后一段时间血糖浓度,y表示激素含量,则a为胰岛素,b为胰高血糖素D.若x表示生长素浓度,y表示生理作用,则a为对根的促进作用,b为对茎的促进作用4.【2020·厦门质检】取相同长度、去除尖端的小麦胚芽鞘切段,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并培养一段时间后,逐一测量其长度,实验进行两次,结果如图。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浓度大于10mg/L,会抑制胚芽鞘的伸长 B.浓度大于0.00lmg/L,都能促进胚芽鞘伸长C.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最适浓度在0.1~ 10mg/L之间D.浓度为0.1mg/L时,两个实验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该数据应舍弃5.【2020河南漯河市期末考试】用连着微伏表的两个电极测试受刺激后的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已知该纤维静息电位为-70mv,如果微伏表上发生一次持续约lms的电位差的变化:由-70mv上升到0,再继续上升至+40mv,然后再下降恢复到-70mv,则刺激部位和微电极放置位置正确的是6.【2020·无锡期末】下表是为验证酶的专一性而设计的实验方案,a~d代表试管,①~⑦a b c d①淀粉溶液2 ml 蔗糖溶液2 ml 唾液淀粉酶溶液2 ml 唾液淀粉酶溶液2ml②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10min活性C.步骤②、④和步骤⑥的温度设置错误 D.步骤④和步骤⑤的操作顺序有误二、非选择题7.【2020·苏北四市二调】回答下列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问题:(1)在验证还原性糖的实验中,选择甘蔗为生物材料,实验过程和方法规范,但没有观察到相应的颜色变化,原因可能是。
2020届高考二轮生物二轮实验专题第1节观察类实验和鉴定提取类实验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考二轮生物二轮实验专题第1节观察类实验和鉴定提取类实验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eea7a52af90242a995e56c.png)
第1节观察类实验和鉴定提取类实验1、下列关于“模拟尿糖的检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仅凭一份尿液样本不能断定某人患糖尿病B.该实验中用苏丹Ⅲ染液检测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C.5 支试管中,有4支试管的测试结果为棕红色D.用葡萄糖试纸检测时,须将试纸部分浸没在待测液中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做“细胞中脂肪检测和观察”实验时,染色后可以用50%酒精洗去浮色B.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时,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CO2的产生情况C.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时,需记录中央液泡的大小和原生质层的位置D.设计并制作生态缸时,应将生态缸置于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进行观察3、下列与教材实验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加速健那绿染液对线粒体染色,可用适宜浓度的盐酸处理细胞B.淀粉酶与淀粉常温下混合后,快速置于预设温度环境中可减小实验误差C.观察DNA、RNA在细胞中分布时,水解后需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D.花生子叶薄片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肉眼可直接观察到橙黄色颗粒4、在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的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和大肠杆菌时( )A.都可以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B.都可以观察到核糖体C.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可以调节反光镜D.在换用高倍镜之后,只能用粗准焦螺旋调焦5、血液制成临时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甲和乙两种不同放大倍数下的视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甲中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清晰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C.若将甲转换到乙视野,不需要提升镜筒D.若将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6、正确选择实验材料,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前提。
下列有关实验材料的选择,正确的是( )A.AB.BC.CD.D7、下列有关高中生物教材中实验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光学显微镜能观察到植物细胞中被染成红(或橘黄)色的脂肪颗粒B.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时,超过最适浓度的NAA溶液一定会抑制枝条生根C.用盐酸处理细胞,能够加速健那绿染液进入细胞使线粒体染色D.以低温处理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可观察到染色体数加倍的细胞8、下列实验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纸层析法分离菠菜滤液中的色素时,橙黄色的色素带距离所画滤液细线最远B.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并用碘液检测时,60℃处理的试管蓝色最深C.用KNO3取代蔗糖处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可观察到细胞先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D.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培养后期的原液计数,则难以数清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9、叶绿体中的色素为脂溶性,液泡中紫红色的花青苷为水溶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探究类实验和调查类实验1、下列关于探究酶特性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若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操作顺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B.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C.若用H2O2和过氧化氢酶来探究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D.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2、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最严谨的一项是( )选项实验目的主要实验步骤A酶催化具有高效性实验组:2mL3%H2O2+1mL过氧化氢酶保温5min对照组:2mL3%H2O2+1mL蒸馏水保温5minB酶催化具有专一性实验组:2mL3%可溶性淀粉+1mL新鲜唾液保温5min碘液检验对照组:2mL3%蔗糖+1mL新鲜唾液保温5min 碘液检验C探究酶作用的适宜温度5mL3%可溶性淀粉+2mL新鲜唾液+碘液→每隔5min将溶液温度升高10°C,观察溶液蓝色变化DpH影响酶的催化活性向三支试管中依次各加入:2mL3%H2O2、1mL不同pH缓冲溶液和1mL过氧化氢酶,在适宜温度下保持5min,观察气体产生速率A.AB.BC.CD.D3、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细胞的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HLA抗原和H-2抗原均为蛋白质)进行融合实验,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和小鼠细胞膜表面的抗原不属于细胞膜的结构成分B.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荧光染料分布的动态变化,体现了细胞膜的分子能够运动C.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荧光染料最终均匀分布,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D.若在0℃下培养40 min,则发现细胞仍然保持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
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体现4、在探讨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是否产生酒精”时,唯一假设是“酵母菌有氧呼吸不产生酒精”B.整个实验过程中,保证酵母菌能正常生活的重要条件是加入足量的培养液C.研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需通入空气,以保证酵母菌正常代谢D.该实验中不通入空气的装置属于空白对照组,整个实验属于对照实验5、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气体产生情况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在恒定水平。
下列几种实验结果(给予相同的环境条件),你觉得不可能出现的是( )A.甲、乙装置水滴都左移B.甲、乙装置水滴都右移C.甲装置水滴不动,乙装置水滴左移D.甲装置水滴右移,乙装置水滴左移6、艾弗里及其同事为了探究S型肺炎双球菌中何种物质是“转化因子”,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下列叙述中有误的是( )A.肺炎双球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核膜(无成形的细胞核)B.该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C.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单独观察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等成分的作用D.在培养R型菌的培养基中添加S型菌的DNA后,观察发现只有S型菌落7、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类似物的种类B.该实验证明了激素类似物甲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该实验证明了激素类似物乙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是10µmol/LD.若探究类似物甲、乙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至少设计4组实验8、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处理情况如表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1组2组3组4组土壤处理灭菌不灭菌灭菌不灭菌土壤湿度湿润湿润较干燥较干燥A.该实验能探究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灭菌,因变量是土壤的湿度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D.预期结论是1、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中的落叶被不同程度分解9、下列关于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中,合理的是( )A.制备纯净的细胞膜:用蛙成熟的红细胞吸水涨破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需要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统计C.性状分离比的模拟:每个桶内顔色不同的两种球的数量要相等D.生态缸的制作: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缸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10、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对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和数量变化观察,可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B.在调查人群中白化病的发病率时,通过对白化病家系的调查得出的值会偏大C.观察细胞的线粒体时,需将动物细胞放在清水中,以保持细胞的活性D.在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由于标志环脱落,导致调查的种群密度偏小11、下列有关调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一组是( )A.AB.BC.CD.D12、为了探究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是ATP还是葡萄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的探究活动。
请回答相关问题。
(1)提出问题:肌肉是从ATP中还是从葡萄糖溶液中直接获得能量?(2)作出假设:①;②。
(3)实验材料及用具:新鲜的骨骼肌标本、ATP溶液、葡萄糖溶液、蒸馏水、电极、滴管等。
(4)实验步骤:①选取三个新鲜的相同的骨骼肌标本,分别标记为A、B、C。
②给A、B、C骨骼肌分别施加适宜的电刺激,直到骨骼肌不再收缩。
③给A标本滴加适量的蒸馏水,给B标本滴加 ,给C标本滴加等量的葡萄糖溶液。
④ 给A、B、C标本同时施加适宜的电刺激,观察。
(5)预测结果及分析:①给骨骼肌施加两次电刺激的目的是否相同? 。
原因为②如果C标本收缩,A、B标本不收缩,则说明。
③如果B标本收缩,A、C标本不收缩,则说明。
13、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温度是否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
(一)实验假设: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
(二)备选材料用具:小烧杯、试管3只、淀粉、碘液、水浴锅、冰箱、蒸馏水、某同学的唾液。
(三)实验步骤:①用淀粉和蒸馏水,在烧杯中制备多于6mL的可溶性淀粉溶液;②取唾液若干,并用蒸馏水适当稀释后备用;③取3支试管,分别编为1号、2号、3号,各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④向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稀释的唾液,摇匀后放置5min;⑤将1号、2号、3号试管分别放入60℃的温水、沸水、冰块的环境中10min;⑥待冷却后,向3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碘液,摇匀后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1)上述实验步骤有三处错误,请更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号、2号、3号3支试管加入的淀粉、唾液及保温时间均相同,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便得出科学结论。
(3)此实验中因变量的具体观测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为了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同学做了如下课题研究:假设:在其他条件(如温度、pH)都相同的情况下,影响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因素是氧气。
设计实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
可重复实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1)得出结论:如果甲、乙两装置中的石灰水都变混浊,说明酵母菌既能进行,又能进行。
(2)实验分析:①甲装置中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乙装置中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目的是,甲、乙两装置中产生的气泡量较多的是装置;产生能量较少的是装置,原因是。
②写出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以葡萄糖为底物)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15、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设计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材料和用具:100mL量筒,50W、100W、200W和400W的台灯,冷开水,NaHCO3,黑藻等。
实验步骤:①准备4套如下图所示的装置,编号为1~4。
在瓶中各加入约500mL质量浓度为0.01g/mL的NaHCO3溶液后用冷开水充满。
②取4等份长势相同的黑藻分别放入1~4号装置。
③将4套装置放入暗室中,然后分别用50W、100W、200W和400W的台灯等距离地照射1~4号装置,观察气泡的产生情况。
④30min后停止光照,测量光合作用释放的O2体积(mL)。
以上1 2 3 450W 100W 200W 400W第一次 5.0 12.0 21.0 19.2第二次 5.3 11.5 20.0 18.5第三次 5.0 12.0 20.0 19.01.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
列出实验中的两个控制变量(无关变量):__________。
2.根据装置图,上表中的实验数据是如何读出的?__________。
3.上表中测得的氧气量是否是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
4.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__________。
16、一对毛色正常的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
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
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
(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性基因突变为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
(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为,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鼠,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
17、如图甲中Ⅰ表示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在该区域上基因成对存在,Ⅱ和Ⅲ是非同源区段,在Ⅱ和Ⅲ上分别含有X和Y染色体所特有的基因,在果蝇的X和Y染色体上分别含有图乙所示的基因,其中B和b分别控制果蝇的刚毛和截毛性状,R和r分别控制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性状。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的B和b基因位于图甲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区段,R和r基因位于图甲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区段。
2,在减数分裂时,图甲中的X和Y染色体之间有交叉互换现象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区段。
3,红眼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