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指导老师优秀事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指导老师优秀事迹
xx教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专业,是理学博士,治学严谨而不失张力,对于其他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当问及他指导的学生在两届“挑战杯”都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张教授淡然一笑:“他们的科研成果本身有一定的科学意义,但这种奖没有多少意义”,关键在于这个钻研的过程和其中的学术心得,“希望同学们不要刻意地追求奖励。”张教授非常看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他认为现在的大学生最缺乏的就是这种能力。当谈到王光中时,他的嘴边始终挂着满意的微笑:“王光中是一个独立思考能力很强、适合搞科研的学生。获奖本身只对他在学校的这几个月有影响,但这项成果、这个过程会影响他的一生。”为了保持这种良好的学术氛围,积极引导学生走上一条健康的治学钻研路子,xx教授在每周六下午开展学术活动,也就是一个兴趣小组,带领着一群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坚持了下来。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大家轮流作报告,由其他人提出问题和建议,然后大家共同讨论。”思想的火花就在这里得到碰撞,一个个可行而很有创意的课题也就在这里产生了。一、“科学不是技术,而是一种文化”xx教授一直从事生物物理学和化学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在学术上硕果累累。同时,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他有自己的教育理念,他认为“科学不是技术,而是一种文化,和艺术很接近。”他说,教育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最重要的,但中国对教育重视还不够。“每个人本质上都可以成为国家、社会的有用之才,关键在于如何教育”,张教授特别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十几年的填鸭式教学对学生的观念影响太大,当被动消极的接受知识成为习惯后,进入大学这个宽松的环境中就会不知所措。”为了激发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在他的课堂上,张教授总是让学生们提问题,看哪个学生的问题最有创意,是他想不到的。他对于学生的想法从不轻易否定。事实上,王光中的课题开始时只是偶然间的突发奇想,张教授当时认为没有多大的研究价值。但他并没有阻止王光中去做,相反给予了鼓励和指导,“结果没有想到,他还能做得这么好”,张教授笑道。张教授在2004年给一年级工作部的同学们作报告的时候,曾这样讲到,“中国文化要继续发扬光大,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就必须将科学融入中国文化,这是我们这一代甚至是以后几代人的历史使命,这也决定了我们的历史定位就是做这种新文化的缔造者。”他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把科学当作一种真正的文化,从思想和理念的层次向学生们传播科学。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他每天都去实验室和学生们讨论科研进展,交流思想,解决问题。而张教授的大学生活也主要是在图书馆中度过的,他很喜欢读书,与科学文化为伴,本科四年里,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的书和资料室的杂志几乎全被他翻过,“借书证因此换过很多次”。
二、“我不是什么引路人,兴趣才是最好的引导者”张教授一直在强调兴趣的重要性,课上、课下,报告会上,随笔文章中……他说,“任何建议都可能误导你,只有你的兴趣不会欺骗你。”他对王光中的评价也提及这一点,“其实他最好的老师是兴趣,他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成功是理所当然的。”而邢美孜在2003年接受采访时也坦然说道:“我完全出于一种兴趣,我喜欢,所以我选择。”张教授认为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从兴趣出发,给自己大学乃至一生的追求定好位,然后才是摸索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他给予大学教育的建议是,“培养兴趣并持之以恒”。他希望大家养成结构性学习的习惯,而搞清了一个学科的体系结构之后,要不要“去关注细节”,还是要看“有没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