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学案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琵琶行(并序)》学案
编制:王云燕做题:张芳审核:刘荣华
【学习目标】
1. 掌握本文的文言知识。
2、分析作者描写音乐的高超技巧。
3.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剧美。
一、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首,“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现存诗近三千首。
二、写作背景
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很尖锐。外族不断入侵,自安史之乱后,国内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剧,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日渐衰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早年避乱江南,接近人民,对政治的混乱、人民的疾苦深有感受。
}
唐宪宗元和十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洲司马。
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有愤慨。到江洲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世态炎凉。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到江洲的第二年就创作了这篇著名的长诗。
三、解题: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课堂研讨
一、诵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曲终收拨当心画
(二)、古今异义词
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
古义:今义:
2、明年秋
古义:今义:
3、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今义:
4、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义:今义:
5、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今义:
6、暮去朝来颜色故
、
古义:今义:
7、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今义:
(三)、词类活用
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作动,命名
3为:
•因为长句写,创作,动词
•初为霓裳后绿腰弹奏,动词
•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介词
4暂:
:
•凝绝不通声暂歇短暂,副词
•如听仙乐耳暂明顿时,忽然,副词
5泣:
•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
•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名词
6信:
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动词
•低眉信手续续弹随便,随意,动词
•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讲信用,
二、1、全诗按时间顺序写。
"
(一)江头送客闻琵琶
(二)江上聆听琵琶曲:(邀见歌女;演奏名曲;听者陶醉)
(三)歌女倾诉身世苦:(少年欢乐;晚年凄凉;悲苦心境)
(四)同病相怜伤迁谪
(五)重闻琵琶青衫湿
2、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色艺双绝、技高貌美、青春年少、欢笑红颜)
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飘零憔悴、饱受冷落)京倡商妇怨
②借助注释、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京城作官、高官厚禄、身居高位、位至谏言,名动京师)
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谪居九江,凄凉落魄)京官谪官恨
4、共三次演奏
第一次:“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诗人深深被吸引,侧面烘托琴技。
第二次:“彼此相见,琵琶女奏《霓裳》《六幺》(详写) 同情琵琶女,顿感迁谪意,正面描写琴技之高,点明主旨——同是天涯沦落人。
第三次:“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略写)
诗人感伤而“青衫湿”。侧面烘托琴技高超,琴声悲凄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