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陶瓷发展历史(最全版)
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下册知识要点复习
1.繁盛一时的隋朝(581-618) 繁荣与开 放的唐朝(618-907):581年,杨坚 (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 隋灭陈,统一全国。
16.中国古代文化之戏剧:元曲关汉卿《窦娥 冤》。明朝汤显祖《牡丹亭》通过神奇的爱 情故事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清朝(19世 纪中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形成一个新的 剧种――京剧。 北宋司马光编写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资 治通鉴》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两书 都记载了从战国到汉武帝时期历史。
隋唐时期世界艺术宝库今甘肃敦煌莫高窟有 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珍贵的佛经和文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全国统治,隋炀 帝开凿大运河,分为三点四段即以洛阳为 中心,北通涿郡,南到余杭,分为永济渠、 通济渠、邗沟、江南河。(熟记P4,隋运 河图)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 经济的交流。隋、元两朝大运河的南北起 点都相同,南起今杭州,北到今北京,元 朝南粮北运(元开大运河的原因为了便利 南粮北运)比隋朝更有优势的理由:新开 了两段运河,会通河(山东东平到临清) 通惠河,运河从杭州直达北京(大都), 还开辟了畅通的海道。
15.中国古代文化之诗词唐“诗仙”李白 性格豪放,《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 都是无与伦比的绝唱;“诗圣”杜甫生活 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被后人称 为“诗史”,代表作 “三吏”“三别”; 白居易的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提倡诗 歌要多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他 的《秦中吟》《新乐府》讽喻社会,同情 人民。北宋豪放派词人苏轼名作有《念奴 娇· 赤壁怀古》,南宋“豪放派”词人辛 弃疾,他的代表作是《破阵子· 醉里挑灯 看剑》;宋朝“婉约派”著名的女词人是
中国陶瓷发展历史(最全版)
中国陶瓷发展史中国就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就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也有"中国"的意思。
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
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就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与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就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与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
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就是制瓷原料必须就是富含石英与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
二就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
三就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
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与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就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
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就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
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与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
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
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
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
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与颜色釉瓷。
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就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而各个时期的陶瓷文化展现着不同的风采。
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与青器有密切的关系。
第15课中国古代陶瓷艺术课件高中美术鲁美版美术鉴赏(37张PPT)
窑脱颖而出,称为最佳的白瓷产地。作为继邢窑而起的白瓷窑场,其特点是胎薄而轻,质
坚硬,色洁白,不透明,以丰富多彩的纹样装饰为人喜爱。
定窑白釉孩儿枕
邢窑白瓷穿带壶
高18.3cm 长30cm 宽18.3cm
高20cm 口径6.3cm
瓷,其次有黑釉、紫釉、绿釉等品种。
白瓷胎土细腻,胎质薄而有光,釉色纯白滋润,上有泪痕,釉为白玻璃质釉,略带粉质,因此称为粉定,
亦称白定。定窑瓷在器物的口沿处多不施釉,称“芒口”
定窑白釉刻花直颈瓶
高22cm 口径5.5cm 足径6.4cm
宋 故宫博物院藏
定窑莲瓣纹碗
高8.2cm 口径19.7cm
北宋 定州博物馆藏
利胚
利用工具将粗厚不平、规格不齐的坯体经过修整,使之厚度适当、表里如一。
晒胚
刻花
施釉
它是指坯体内外上一层玻璃质釉,
使之光滑,方法有浇、荡、喷、涂等。
陶和瓷的区别?
烧窑
烧窑是成瓷的最后的一道工序,它是将装有成坯的匣钵按窑位置放在窑床上,用松
柴或槎柴烧至1270—1300度,采取先氧化焰,后还原焰的方法,分溜火、紧火,净
汝窑青瓷莲花式温碗
汝窑天青釉弦纹尊
高10.3cm 口径16cm
高12.9cm 口径18cm
北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故宫博物院藏
汝窑青釉碗
瓷器鉴赏的方法
1、年代出处
2、器型和胚胎
3、纹饰及釉色
4、制作工艺
哥窑奇瓷
哥窑建于北宋早期,兴盛于南宋至元初。传说南宋浙江处州有两兄弟,同在龙泉各设一窑,哥哥
西晋时南方的窑主要产青瓷,其中浙江越窑直到唐五代时期一直时最著名的青瓷窑场。
论中国各个朝代的代表性的工艺品[整理版]
1论中国各个朝代的代表性的工艺品一,原始社会时期整个原始社会分为以打制石器为主的旧石器时代和以磨制石器设计为主的新石器时代如:南京出土的七孔石刀。
而陶器用具的设计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陶器的两个著名品种就是彩陶(马家窑尖底瓶、人形浮雕壶等等。
)和黑陶(山东龙山文化白陶鬹gui)原始社会的工艺品除了上述作品外,还有呀骨雕、陶雕、染织、编制等。
二,奴隶社会时期整个奴隶制时代,也是青铜器的设计制造最繁盛的时代,故又称为青铜时代。
1)商代:商代的青铜器工艺达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其造型各式各样,大致分为烹饪、食器、水器、兵器、乐器,以及杂器等,装饰花纹基本上是以动物文为主如:司母戊大方鼎、妇好三联甗yan、象尊等2)周代:青铜工艺(铜毛公鼎、甬钟、编钟等)仍是周代主要的工艺品,此外还有陶器,漆器、玉器等。
3)春秋战国:春秋战国青铜艺术进入第二个高峰时期,青铜器成为个性设计的作品,开放张扬、自由多变、复杂细腻、丰富多彩、功能实用,如:莲鹤方壶、宴乐水陆攻铜战壶、金银错等。
三,封建社会时期1)秦汉时期:铜器、漆器、陶瓷等工艺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如:铜车马、马踏飞燕、长信宫灯等秦砖汉瓦、画像石(石刻跃马、石刻立马、石刻伏虎等)、画像砖(猎虎画像砖、丸剑舞乐画像砖等。
)。
染织工艺是汉代一种极为发达和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工艺品,“丝绸之路”就是靠大量的丝织工艺品铺就的,如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茱萸纹绣降色绢。
2)六朝时期:六朝时代是我国工艺美术承上启下的过度时期,各种工艺中具有突出成就的是瓷器。
即六朝时期,我国工艺已进入了瓷器时代,如,鸡头壶、扁壶、魂瓶、莲花尊等此外,雕刻工艺、金属工艺、漆器工艺,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3)隋唐时期:隋代的白瓷是一项突出的成就,在我国陶瓷史上开创了新纪元,如,试以壶。
唐代的工艺非常发达,无论是织锦、印染、陶瓷、金银、木器、漆器等,都进入了全面繁荣的时期。
如彩瓷的制作(黑地彩斑双系罐、黑釉蓝斑腰鼓等),和被称为奇异的陶瓷之花的唐三彩(三彩骆驼载乐佣)4)宋代:宋代最突出的成就就是陶瓷工艺。
陶瓷的发展历史
陶瓷的发展历史引言概述:陶瓷是人类最早使用的一种材料,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至史前时代,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陶瓷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
本文将从史前时代开始,详细介绍陶瓷的发展历史。
一、史前时代1.1 早期陶器的浮现在史前时代,人类开始使用陶器来储存食物和水,这些早期陶器主要由黏土制成,经过简单的加工和烧制而成。
1.2 陶器的功能和意义早期陶器的浮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3 陶瓷文化的形成古代陶瓷文化逐渐形成,不同地区的陶器风格和工艺逐渐丰富多样,为后世的陶瓷制作奠定了基础。
二、古代陶瓷的繁荣时期2.1 中国的陶瓷制作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陶瓷制作的国家之一,中国古代的陶瓷制作工艺和技术向来处于世界率先地位。
2.2 陶瓷的贸易和传播古代陶瓷在丝绸之路等贸易路线上得到广泛传播,成为中国文化和技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2.3 陶瓷艺术的繁荣古代陶瓷艺术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不仅在中国国内受到高度重视,还对世界陶瓷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近现代陶瓷的发展3.1 工业化生产的兴起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陶瓷制作逐渐实现了规模化和自动化生产,大大提高了陶瓷制品的产量和质量。
3.2 陶瓷材料的创新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为陶瓷制作带来了新的材料和工艺创新,陶瓷制品的种类和功能进一步丰富。
3.3 陶瓷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陶瓷制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建造、家居、工业等领域,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
四、当代陶瓷的发展趋势4.1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当代陶瓷制作趋向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动陶瓷行业向更加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
4.2 技术和设计的融合当代陶瓷制作注重技术和设计的融合,不断推陈出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
4.3 国际化合作和交流当代陶瓷行业越来越重视国际化合作和交流,吸取不同文化的菁华,推动陶瓷艺术的全球化发展。
【高中美术】第8课传统工艺美术之陶瓷 课件 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陶器 四大圈纹彩陶壶 中国 马家窑文化(公元前3300-前2050年)
原始社会黑陶
传统工艺美术·陶瓷
黑陶一般在强还原气氛的窑炉内烧制而成,且烧成温度一般高于 红陶与灰陶。多数黑陶为表里通黑,少数为灰陶与红陶外施加黑
色陶衣所得的“黑皮陶”。在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写实“猪纹” 黑陶。
陶器 猪纹黑陶钵 中国 河姆渡文化(公元前5000-前3300年)
用途是什么?
瓷器 黑瓷盘口壶 中国 东晋(公元317-420年)
魏晋南北朝瓷器
传统工艺美术·陶瓷
胚料中含铁量高会使瓷器颜色变深,影响观瞻。而瓷土经过反复 陶器,可以得到含铁量特别低的“化妆土”,将其施加到配料表
面,可以覆盖深色、遮挡粗糙,可用较低品质的原料制得外形美 观的青瓷。
瓷器 青瓷薰炉 中国 西晋(公元266-316年)
传统工艺美术·陶瓷
原始社会彩陶
传统工艺美术·陶瓷
彩陶即在胚体上以矿物质颜料绘制图案,而后烧结得到的陶器, 多为泥质红陶。与先烧制再绘画图案的彩绘陶不同,彩陶的图案 不易褪去。
黄河流域是中国彩陶最发达的地区,在距今7000-8000年的大地 湾文化与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中国最古老的彩陶。
原始社会彩陶
瓷器 高岭土 1280~1400℃ 上釉 致密透明
<1% 清脆
陶瓷器的制作过程
传统工艺美术·陶瓷
陶瓷器的制作过程一般包含以下步骤: 练泥:从矿区采取瓷石,粉碎后加水,经过淘洗除去杂质,而 后制成泥料。
成形:将泥团摔掷在辘轳车的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 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而后使用刀等工具进行精修,并雕刻花 纹。
传统工艺美术·陶瓷
2.5.4 瓷器的高速发展
—隋唐时期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2.青花瓷》说课稿1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12. 青花瓷》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12. 青花瓷》是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以我国传统的陶瓷艺术——青花瓷为主题,通过学习青花瓷的历史、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青花瓷的起源、发展历程、制作工艺、纹饰特点等,同时还提供了丰富的图片资料和制作步骤,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便利。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青花瓷作为一种传统的陶瓷艺术,其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纹饰特点等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青花瓷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青花瓷的历史、制作工艺和纹饰特点,学会欣赏青花瓷的艺术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青花瓷的历史、制作工艺和纹饰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青花瓷的艺术美,以及如何在创作中运用青花瓷的纹饰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实践、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实物等资源,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段关于青花瓷的视频资料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青花瓷的图片,了解青花瓷的历史、制作工艺和纹饰特点。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实践环节:教师演示青花瓷的制作过程,学生分组进行制作实践,体验陶瓷艺术的魅力。
4.创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创作心得,互相评价、学习。
5.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引导学生理解青花瓷的艺术价值,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醴陵陶瓷历史、现状与未来
11起始 阶段 ,1 0 年 之前 。醴 陵瓷器 到底 始于 哪个朝 代 、哪 . 94
个年份存有争论 。醴 陵瓷器历史到现在 为止 有三个版本 :第一个
由于熊 、文二人决策得当 、措施有力 ,在研发 、设计 、生产各方
面都 取得了 很大的 成绩 。1 0 年 ,湖南 瓷业学堂组 织部份 产品 8 9 参加 “ 武汉劝 业促进 会 ”获 一等金 牌奖 ;1 1 年 出赛南洋 劝业 98 会获一等 奖 ;1 年参加意大 利都朗博览会 获最优奖 ;1 5 91 1 91 年 2 月至 1 月 ,醴陵 瓷器 在美 国 旧全 山 “ 2 巴拿马 太 平洋 万国博 览 会 ”上获金牌 奖 。从此 ,醴 陵瓷器走出国门 ,扬名天 下 。这一阶 段的主要标志 ,我们认 为有下 列几点 :
后 ,怀着振兴 中华 陶瓷 、抵制洋瓷 的志向 ,对醴陵沩 山一带进行
~
、
醴 陵的陶瓷历史
实地考察 ,分析 了发 展醴陵瓷业的有利 条件和不足之处 ,因此提 出一办学堂 、二设公 司的主张 。在 当时湖广总督支持下 ,在醴陵 姜湾创 办湖 南官 立瓷业 学堂 ,开设 模型 、机械 、绘 画三 个速成 班 ,培 养技术人 才 。1 0 年在 姜湾组建 湖南 瓷业公司 ,并设厂 6 9 生 产细瓷 。为了加快培 养人才 ,采取两项 举措 :一 、从 日本 引进 技术人 才 、引进技术 ;二 、从社会上招收有一技 之长人员入伙 。
花面光滑 、底足光滑 ”的严格要 求 ,致 使醴 陵陶瓷企业管理和产
14恢复 阶段 ,时间1 5 9 9 。在恢 复生 产阶段的前五年 , . 9O 5年 陶瓷生产粉 碎靠人力 ,成形靠手工 ,干燥靠太阳 ,烧窑靠柴火 ,
品质量水平处于全 国陶瓷行业领 先水平 。国光 瓷厂成为全国陶瓷
洛阳市高中历史统编版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知识总结例题
洛阳市高中历史统编版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知识总结例题单选题1、下图为唐朝“怀集庸调银饼”,其铭文为:“怀集县开十庸调银十两专当官令王文乐典陈友匠高童”(“开十”当是开元十年的省称)这是岭南道广州怀集百姓所纳庸调在上缴朝廷时由地方官府折纳的银饼。
据此可知唐代A.没有严格的实行纳绢布代替徭役B.岭南地区已经实现了赋役的征银C.开元时岭南地区已出现以银代赋D.国家财赋的供应已仰仗东南地区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朝怀集的庸调用银缴纳,结合“开十”当是开元十年的省称,可知开元时岭南地区已出现以银代赋,C项正确;材料与纳绢布代徭役无关,排除A项;唐朝尚未实现赋役征银,排除B项;南宋经济中心南移完成后国家财赋的供应已仰仗东南地区,排除D项。
故选C项。
小提示:2、所谓年号是指中国历代帝王即位后用以纪年的名号,那么“开元”是谁的年号A.唐高祖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D项正确;唐高祖、唐高宗和武则天都没有使用开元的年号,排除ABC项。
故选D项。
3、“‘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
但后来‘其州大中正、主簿、郡中正、功曹,皆取著姓士族为之,以定门胄,品藻人物。
’”下列对材料中的“其”解读有误的是A.指的是九品中正制B.主要实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C.实行之初主要以人物德才为品评标准,有积极意义D.形式主要是世袭爵位,容易导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答案:D解析:根据“皆取著姓士族为之,以定门胄,品藻人物”可知是按照门第裁定人物的等级以进行选官,而非世袭爵位,D 项解读有误,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ABC项都是对该制度的正确解读,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项。
4、史家认为唐代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其依据是两税法A.“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B.“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C.“人口流移考详无地”D.“视田之入复三倍”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项正确;“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指科举制,与两税法无关,排除A项;“人口流移考详无地”指人口迁徙频繁,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视田之入三倍”论述的是明朝商品经济发展情况,与材料无关,排除D 项。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精华版】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约1.8万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约0.5-0.7万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约0.4-0.5万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夏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070年禹传予启,夏朝建立商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三、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东汉(25年到220年)25年东汉建立73年班超出使西域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200年官渡之战208年赤避之战三国(220年到280年)220年魏国建立221年蜀国建立222年吴国建立230年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263年魏灭蜀265年西晋建立,魏亡西晋(265年到316年)280年东晋灭吴316年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东晋(317年到420年)317年东晋建立383年淝水之战南北朝(420年到589年)420年南朝宋建立494年年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隋(581年到618)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统一南北方605年开始开通大运河611年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唐(618年到907年)618年唐朝建立,隋朝灭亡627年-649年贞观之治713年-741年开元盛世往下拉↓↓↓755年-763年安史之乱875年-884年唐末农民战争五代(907年到960年)907年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916年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北宋(960年到1127年)960年北宋建立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1125年金灭辽南宋(1127年到1276年)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开始1140年宋、金郾城大战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元(1271年到1368年)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1276年元灭南宋明(1368年到1644年)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结束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16世纪中期戚继光抗日倭1553年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28年明末农民战争爆发清(1636年到1911年)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73年三藩叛乱开始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771年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爱珲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运动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83年-1885年中法战争1894年-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1898年戊戌变法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1911年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四、近代史民国(1912年到1949年)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新文化运动、护国运动开始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5年五卅惨案、五卅反帝运动爆发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南昌起义1928年井冈山会师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4年红军长征开始1936年西安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军南京大屠杀1940年百团大战1941年皖南事变1947年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五、现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2年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1976年四五运动,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改革开放1992年邓小平讲话,加快改革开放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隋朝1、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统一南北,结束了自西晋以来二百七十多年战乱分裂的局面。
中国陶瓷发展历史(最全版)
中国陶瓷发展史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 —词也有"中国"的意思。
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 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
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 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 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脱胎于陶器, 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
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
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C 以上。
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
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 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 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
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
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
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
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 胎体质薄轻巧, 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
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
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
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 "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而各个时期的陶瓷文化展现着不同的风采。
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 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基础知识题库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基础知识题库单选题1、表现: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秦始皇本人花费巨额钱财求仙访药、出外巡游、封禅;征发繁重;“________”答案:焚书坑儒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秦朝的暴政在政治上主要体现为严刑峻法,大兴土木以修建陵墓,甚至反复巡游和封禅,在思想文化上主要体现为实行文化控制——“焚书坑儒”。
2、代表(1)儒家:战国代表人物为孟子和荀子。
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________”;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________。
(2)道家:代表是________,崇尚________。
(3)阴阳家:以________为代表,提出“________”理论,这代表着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4)墨家:代表人物是________,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主张“________”“非攻”,还提出了“________”的政治主张。
(5)法家:________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人民,体现了________的政治思想。
答案:仁政隆礼重法庄子逍遥自由邹衍相生相胜墨子兼爱尚贤韩非子中央集权解析:根据所学可得出,诸子百家的代表主要有(1)儒家:战国代表人物为孟子和荀子。
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
(2)道家:代表是庄子,崇尚逍遥自由。
(3)阴阳家:以邹衍为代表,提出“相生相胜”理论,这代表着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4)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主张“兼爱”“非攻”,还提出了“尚贤”的政治主张。
(5)法家:韩非子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人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3、下列选官制度的标准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世官制(夏商周)→察举制(汉朝)→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科举制(隋唐宋)()A.血缘→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B.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C.血缘→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D.血缘→门第声望→品行才学→考试成绩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世官制的选官标准是血缘,察举制的选官标准主要是品行和才学,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是门第声望,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考试成绩,由此可知C项正确;ABD项对应有误,不符合题意,排除。
5.3陶瓷材料(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我在课堂展示和点评环节可能对学生的回答和展示给予了过多的指导和评价。这可能限制了学生的自由表达和创造性思考。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表达和思考,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和鼓励。
其次,我在基础知识讲解部分使用了讲授法和图表、示意图等视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陶瓷的基本概念和制作原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陶瓷材料的特性,为后续的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打下基础。
再次,我在陶瓷案例分析部分选择了几个典型的陶瓷案例进行分析。通过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我让学生全面了解了陶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个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陶瓷材料的理解,还激发了他们的思考,让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本节课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对陶瓷材料的制作过程和原理理解不够深入,对一些专业术语如陶土、釉料等概念混淆不清。此外,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问题,如陶瓷制品易碎、烧制过程中温度控制等。针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给予学生耐心指导,通过讲解、演示、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克服困难,提高动手能力。
d. 成果展示:学生将制作好的陶瓷作品进行展示,分享制作心得和体验。
e.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围绕陶瓷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总结经验教训。
f.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探讨陶瓷材料的创新应用,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 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完整版)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案讲解
主题六:建筑
主题七:家具
主题八:木雕
主题九:漆器
主题十:染织品
教学目的
《中国工艺美术史》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讲授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演变与发展,探索各个历史时期工艺美术的风格及其演变规律,赏析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重要作品,使学生了解中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历史,培养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和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情怀。
(二)重点与难点:传统工艺美术的形态范畴、审美特征
(三)教学内容:
1.1中国工艺美术史的起源与发展
1.2传统工艺美术的形态范畴
1.3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演变及审美特征
1.4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形式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规律
(四)学时分配:2学时
商--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私有制形成,原始社会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
依据《考工记》所著,那时的工艺制作的分工已经较为趋向专业化状态。
春秋战国---这是一个大动乱、大转变的时期,所谓“礼崩乐坏”的时期。各诸侯国的兼并和分裂,也造成了地方特点的成熟和文化的交融。封建制度逐渐形成。战国时期,冶铁工业的出现,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学术领域的百家争鸣,带动了中国社会思潮的繁荣和文化艺术的巨大发展。
石器时代以后,经历了金石并用期,人类历史进入青铜时代。在社会发展史上,是奴隶社会时期。夏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在河南郑州一带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与夏代同期。二里头文化已经进入青铜时代。商代分为早期和殷商(晚期)两个阶段。以晚期最为辉煌,河南安阳小屯为其王都。
周--周人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古老的部落,活动在陕西、甘肃一带。周武王灭商成立周朝。定都西安西南的镐京。周代实行分封制、世袭制和等级制。礼治是其根本。周代的等级制充分反映在工艺美术方面。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关于工艺的专门著作《考工记》,它总结了各种工艺制作的科学经验,提出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论点,至今仍为工艺制作的基本法则。
问题研究 景德镇还要不要走“世界瓷都“之路?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资料1 因瓷而兴
20 世 纪 60—80 年 代 , 当 时 不 到 40 万 人 口 的 景德镇市就有8万人从事瓷业,瓷器年产量曾 占全国的20%。鼎盛时期,瓷业产值占景德 镇市生产总值的60%。
但是,由于产学研的分离,其科研成果很难快速转化为生产力。陶瓷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很少留 在景德镇。景德镇陶瓷企业的主要精力一直集中在工艺改造上,陶瓷企业多以中小型和个体作坊 为主,这些陶瓷企业资金不足,生产经营行为完全被国内市场左右。
2006年,景德镇陶瓷工业产值达到32亿元,销售收入30亿元,陶瓷增加值达到11.05亿元,对 全市工业的贡献率达到14%,陶瓷出口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32%。
20世纪90年代以前,传统的陶瓷产业一直是 景德镇的支柱产业。
二
土尽而衰
资料2 土尽而衰
经过千年开采,目前景德镇累计探明的瓷矿资源总量为1340万吨,现在可开采储量已不足100万吨,瓷土 资源逐渐枯竭,如果按照目前原材料的用量,瓷土最多只能维持50年。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调整和市场重组,造成大量民营企业和小作坊的涌现,陶瓷产业一度遭受到 了近乎崩溃般的危机。近年来,又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市场对日用、卫生及建筑陶瓷出现了井喷式增长,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景德镇日用、卫生及建筑类陶瓷的生产规模小而分散,逐渐在日用陶瓷和建筑陶瓷 等领域落后于国内同行。20世纪90年代景德镇大批陶瓷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景德镇瓷业规模不 断萎缩,瓷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1年的20.4%下降到2000年的2.6%。目前,景德镇3000余家 陶瓷企业中,80%以生产陈设艺术陶瓷为主。
洛阳市高中历史统编版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重点易错题
洛阳市高中历史统编版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重点易错题单选题1、“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征税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为主的赋税制度是A.租调制B.租庸调制C.两税法D.方田均税法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德宗时期开始实行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C项正确;租调制是与均田制配套的税收法令,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排除A项;租庸调制是唐朝的赋税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排除B项;方田均税法是宋代改革田赋制度的措施,实施于两税法之后,排除D项。
故选C项。
2、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答案:元谋人解析:元谋人是我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已经懂得用火了,发现大量的打制石器、动物化石。
小提示:3、影响①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________运动。
②不仅为新兴的________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________,影响十分深远。
答案:思想解放地主阶级源头活水解析:根据所学可知,①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思想解放运动。
②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4、汉武帝时,全国划分为________个监察区,每个区域设置________一人,监察地方。
答案:十三刺史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的豪强、官吏进行监督,公元前106年,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每个区叫做部,每部派出一名刺史。
中央的刺史叫做司隶校尉,其他十二个州都叫刺史,负责监察地方。
故答案为十三;刺史。
5、西汉灭亡(1)原因: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________剧烈,赋税徭役沉重,破产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社会动荡不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陶瓷发展史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也有"中国"的意思。
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
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
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
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
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
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
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
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
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
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
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
统名瓷之冠。
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
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而各个时期的陶瓷文化展现着不同的风采。
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
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
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
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
朝廷对於制陶工作也很重视。
秦汉时期陶瓷文化
秦汉-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和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
隋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西元五百八十九年,杨坚篡北周并南陈,统一中原,改国号为隋,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此时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如在器物上另外的泥片—贴花,就是一例。
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
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於火烧温度。
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
唐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
五代十国时期的陶瓷文化
这个时期较为有名的是后周世宗的柴窑,以天青色为主,世宗评为「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所以有「雨过天晴青」的美称。
陶路上记载「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可略知其制作精美。
越窑到了五代,一度成为吴越王钱氏的御用器皿,臣庶不得享用,因此当时又称为「秘色窑」,皆属於青瓷的制造。
宋朝时期的陶瓷文化—集瓷器之大成
后周赵匡胤夺取政权,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历史上称为北宋。
宋代的陶瓷氏
我国的鼎盛时期,「宋瓷」也是闻名世界。
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为五大名窑,形制优美,高雅凝重,不但超越前人的成就,即使后人仿制也少能匹敌。
元朝时期陶瓷文化
元代入主中原九十一年,瓷业较宋代为衰落,然而这时期也有新的发展,如青花和釉里红的兴起,彩瓷大量的流行,白瓷成为瓷器的主流,釉色白泛青,带动以后明清两代的瓷器发展,得到很高的成就。
明朝时期陶瓷文化
我国的陶艺发展到了明代又进入一个新的旅程,明代以前的瓷器以青瓷为主,而明代之后以白瓷为主特别是青花、五彩成明代白瓷的主要产品,而景德镇更成为主要的窑厂,规模最大,一直延续明清两代五、六百年而不衰,描写当时盛况为「昼间白烟掩空,夜间红焰烧天」。
永乐轩德时期为青花瓷器的早期,虽然比不上甜白、脱胎的精致,但由於苏泥渤青钴料的输入使用,使这时期的青花大放异彩;画工的艺术修养很高,利用青料的散晕,作末骨花卉的笔法,产生水墨的趣味;有的利用线条上不同浓淡,产生活泼的变化,显得更为生动有力。
元代以来回教的输入也给此时带来丰富的图案,加上中国绘画的运用,布局内容清晰明朗,感觉出他的雄浑古朴。
成化、正德为青花瓷的中期,此时苏泥渤青已用完,改用平等青,色淡比不上苏青的浓郁,更无散晕水墨效果,所以另外朝著加彩或细致的表现方面发展,
绘画手法力求精练,细描匀染,加上白瓷薄胎,达到精致的目标。
嘉靖、万历年间为青花瓷之晚期,回青的使用,给嘉靖诸窑带来盛况,色彩浓艳而强烈。
此时产量较大,并由荷兰船运往欧洲。
万历年间有名的五彩、斗彩、成为后世彩瓷发展的基础,甚至日本伊万里古瓷也是根据这时期的斗彩发展出来,「万历彩」也就在史上成名。
同时又有红地黄彩、蓝地黄花、红地青花、黄地青花五彩、描红等等各式彩磁及前代各窑之大成,图案更是千变万化、增加许多。
明代开始,窑址都趋於集中在景德镇,无论官窑或民窑都偏向於彩绘瓷器,宋瓷前都以单色釉为主,而明代后走入了彩绘世界,瓷胎也趋向薄、细、白的求,在坯身上记住款式也从此开始,年代、堂号、人名都有,使研究考据有更确实的辨认。
清朝时期陶瓷文化
清朝中国瓷器可谓登峰造极。
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是悠久的中国陶瓷史上最光耀灿烂。
清代陶瓷生产,除以景德镇的官窑为中心外,各地民窑都极为昌盛兴隆,并
得到很大的成就,尤其西风渐进,陶瓷外销,西洋原料及技术的传入,受到外来影响,使陶瓷业更为丰富而多采多姿,也由於量产及仿制成风,画院追求工细纤巧,虽有惊人之作,但少创意而流於匠气。
福建省德化白瓷,莹白而带透明感,生产佛像相当有名。
清代中期,外销陶瓷发展出来的广彩,艳丽照人。
清朝乾隆时期是我国制瓷业盛极而衰的转折点,到嘉庆以后瓷艺急转直下。
尤其是道光时期的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力衰竭,制瓷业一落千丈,直到光绪时稍微有点回光返照,但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清王朝寿终正寝。
长达数千年的中国古陶瓷发展史,并至此落下帷幕。
陶瓷的发展从古至今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人们生活中有着较强的实用性和观赏性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古陶瓷发展史,它虽然是以衰退而告终,但是它给后人留下的这份珍贵而又丰富的遗产,将永远放射出灿烂的光辉。